太极拳魏坤梁我对太极拳不用力的认识

合集下载

魏坤梁为何掩盖他与太极仁拳争论分歧的实质

魏坤梁为何掩盖他与太极仁拳争论分歧的实质

魏坤梁为何掩盖他与太极仁拳争论分歧的实质----驳《太极拳的相向运动是在同一直线上的相反运动吗——我与太极仁拳的博客辩论小结之二》作者太极仁拳魏坤梁先生于2012-04-22 15:04:23又发表了他的另一篇博文《太极拳的相向运动是在同一直线上的相反运动吗——我与太极仁拳的博客辩论小结之二》。

魏坤梁为了掩盖他与太极仁拳争论分歧的实质,而提出了该博文题目所说的“太极拳的相向运动是在同一直线上的相反运动吗?”这样一个新问题,好像这是我们之间争论的焦点之一。

其实根本不是这样。

我们之间争论分歧的实质是魏坤梁在解释太极拳原理时应用物理知识是否存在明显错误。

太极仁拳认为魏坤梁存在明显错误,而魏坤梁不承认。

太极仁拳与魏坤梁先生的分歧追根溯源,是源自魏坤梁的《谈太极拳的“拳从心出”》,几点分歧是:一是魏坤梁认为“人类使用的力量”有“杠杆性的力量”与“传递性的力量”两种,许多外家拳使用的是杠杆性的力量,内家太极拳使用的是传递性的力量。

二是魏坤梁认为“力量的计算公式是移动肢体的重量×肢体移动的速度。

”(引用自魏坤梁的《谈太极拳的“拳从心出”》)。

而我认为他的上述说法是错误的。

他自《谈太极拳的“拳从心出”》以后所写的多篇博文都是围绕这个实质性问题而写的。

我们从来就们有争论过“太极拳的相向运动是在同一直线上的相反运动吗?”这样的辩题。

如果你看完魏坤梁的这篇博文,就会发现,魏坤梁想要理论的是我们各自对他在他的博文《人体杠杆性的力量与传递性的力量》中曾经引用的《运动解剖学》中的两段文字中的第二段存在不同看法。

这两段文字是:【《运动解剖学》“运动力学基础知识”第三章第一节“力”的(五)小节“内力与外力”写道:“在一个力学系统内部相互作用的力叫内力……所谓力学系统,是指我们具体研究的对象。

如在研究空翻技术时,把整个人作为一个力学系统…… 一般把整个人体作为一个力学系统,体内的肌肉力量、骨、软骨、关节、韧带、肌腱及筋膜等组织力是人体的内力”,第三章第五节“动量守恒定律”写道:“在一个力学系统内,内力可以改变系统内各物体间的动量,可将某一部分的动量传递给另一部分……如果肌拉力使身体的一部分发生运动,就可清楚地看到身体另一部分有大小相对、方向相反的反作用。

太极拳步法初探——魏坤梁编

太极拳步法初探——魏坤梁编

太极拳步法初探——魏坤梁编武术中既有始终一脚领先前迈、另一脚紧随跟进的上步法,也有两脚交替前迈的上步法。

太极拳弓步上步的方法可以作为太极拳各种两脚交替上步法具有代表性的方法。

由于人类一脚往前移动,支承体重一脚的脚尖外撇比较适合人类解剖结构的特点,所以人类习惯上两脚交替往前上步,两脚尖都是略微有些外撇的。

但太极拳的弓步只能是在后一脚的后脚尖外撇,前脚尖必须是正对前方不外撇的,所以太极拳的弓步上步,原来的前脚在成为后脚之前,脚尖需要发生外撇。

太极拳的弓步上步这种前脚尖外撇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模拟自己将前面敌人对自己的攻击引进落空后再上步,这种情况上步的开始就需要使得躯干发生明显后移,也就是弓步上步的前脚尖外撇是在当躯干后移靠近后脚、形成虚步时发生的,这种上步撇脚被称为“虚脚撇脚”,应该认识到套路里一个拳式的弓步上步除了搬拦捶几乎都是模拟实际上的一个搏斗回合,并不是模拟实际上的连续连环上步,由于太极拳“引进落空合即出”所决定,所以太极拳套路里的弓步上步只能几乎都是这种“虚脚撇脚”的上步法。

但实际上太极拳是必然具有连续往前进攻中的上步,如李雅轩先生所说的“一发再发,发之不断,使其无变化之机势。

攻者则已去,再去,去之不已,紧上加紧”,因而这种上步法过程中躯干是不后移的,也就是前脚的外撇是在躯干不后移、外形上前脚属于实脚情况下发生的,称为“实脚撇脚”。

对于“虚脚撇脚”与“实脚撇脚”的弓步上步,现代太极拳界的名家有两种完全相反、针锋相对、各执一词的意见,其中一种认为太极拳正宗的弓步上步法是“实脚撇脚”,凡是“虚脚撇脚”的弓步上步法都是错误的;另一种则认为正宗的弓步上步法是“虚脚撇脚”的,凡是“实脚撇脚”的弓步上步法都是错误的。

应该认识到从拳理上分析,引进落空后上步攻击是太极拳的特征;从事实上分析,一些视频与照片也反映无论是杨澄甫先生的早期弟子李雅轩、陈微明、董英杰先生,还是杨澄甫先生约1930年迁居上海就跟随他学拳直至他逝世的后期弟子濮冰如、郑曼青先生以及杨澄甫先生的亲人杨守中、杨振基先生等等近代太极拳家在套路里都是“虚脚撇脚”的弓步上步。

浅析太极拳的用意不用力

浅析太极拳的用意不用力

浅析太极拳的用意不用力作者:钱纪初来源:《体育时空》2011年第04期摘要太极拳作为中华武术项目中的拳种之一,同样有着技击属性,而对于太极拳的用意不用力的练习方法,着实让许多人所费解。

为了使广大的太极爱好者真正解除这一疑惑,在懂得太极拳理的基础上加以锻炼,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太极拳的意与力的理论研究与探讨,有着一定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意识拙力劲整体劲日常人体的力,是由于肌肉的收缩,使关节屈伸而产生的,而这种力是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能力。

力量的三要素为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它们都可以用具体的数据来表达。

而太极拳的力指的是一种内劲,一种整体劲。

它在传统力的基础上,强调的是力的变化,在作用于外界的物体上时,其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是变化的。

劲是多种力的叠加与综合。

力为有形,可量化,劲则无形,是变化的;力有方向性,而劲是圆弧形变化的。

力是直的劲是曲的(劲以曲蓄而有余、劲将展未展)。

由于太极拳中的力与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要从人体常态的力,练出太极劲。

在这个练拳盘架子的过程中,用意不用力尤为重要。

从常力至太极劲,有着内气意念主宰导引的过程。

一、用意不用力的内涵用意中的“意”,通常是讲的意念、想法、指挥。

太极拳中的每一动作、每一套路,自始至终都要在这种意念的指挥下进行。

太极拳的意,就是对太极拳体用的全面认识和理解,同时,意也成为一招一式的指导思想和无形的指挥力量,架子盘熟之后,形成合理的习惯思维与动作定型,应用时借助听劲知人,不假思索,仅靠条件反射作用,恰如其分地直接应对,具有不知其然而然的效果,由听劲达到懂劲,再进一步升华为神明境界。

而所谓的“不用力”,是一种相对的说法,世界上没有不用力的动作。

动作的完成需要肌肉的收缩,出拳需要用力,身体支撑需要用力。

这其中的不用力,意思是指,不用拙力,少用笨力。

太极拳中有一句名言“四两拨千斤”毕竟还是用了“四两”,这句话是先贤、大师们对太极拳的总结,其中用了一个“拨”字而不用“搏、推、顶”,就说明了太极拳力的使用是十分轻灵的,是用柔化之劲,就像是大家平时说的“巧劲”。

太极拳用意不用力

太极拳用意不用力

二、 意和气 紧密相连、 不可分割 静下 来 , 心平气 和 ; 不走神 、 不散心 ; 不 力 , 劲要整 , 发 落点要准 , 发力要透 , 并 拳谱 云 : 意为令 ,气为旗”、 意 急于求成 , “ “ 不贪多求 全 , 达到心静体松 且能够定位 。 j点缺一不可 , 这 三 前拳后 气换得灵 , 乃有 圆活之趣”。 才能练拳 肘一气呵成 。 这就告 诉 我们 : 拳时 要 “ 练 以心 第二 , 练外 意阶段 。练 “ 首先 意” 总之 , 太极拳是心 、 、 、 、 意 气 神 形完 行 气 ,心 为发 令 者 ,气 为 奉 令 而行 注重 拳架 和要领 。每一式都要做到动 整合一 的运 动 , 由体 内静 , 气 神领形体
精 武 群 言 堂 } 蕊
太极 拳 问 囊 用力
因此我们要 注重 内意 、 内气的 拳谱 云 : 以心行气 , “ 务令沉 着, 乃 气 的拳 ,
能 收 敛 入 骨 。” 基本功练习 。
文 / 良 &王 勤俭 钱
1 . 虚领顶劲。 自始至终顶劲绝不可
失 , 为一身之 上节 , 头 上节 不明 , 依 无 2 . 中正 。立身中正不偏 , 立身 方能 八 面支撑 : 中节不 明满腔是空 。 意思就
小圈, 在外通过转腰 、 肩 、 松 松胯 、 换 时走 的是放 倒 的 “ ”字 , 圆 8 前后 变换 时走的是裆腰 的下 弧线与后弧线的交 替, 左右开步或迈 步都 是屈膝松胯 , 腿
再 以右 单 云 手 为 例 :用 意 想 丹 田
裆等周身的缠丝使气均达梢节 。
这里 , 我们选取得气较快 , 意感 比
会 自动产生 内气循环 的开合运 动。这
右 皆然 , 凡此 全 是 意 , 在外 面 。” 不

太极拳的用意不用力,是真的不用一丝力气吗?

太极拳的用意不用力,是真的不用一丝力气吗?

太极拳的用意不用力,是真的不用一丝力气吗?用意不用力,在太极拳理论中经常提到,然而如果望文生义,没有真正理解这句话,对于拳艺的提高反而没有太大帮助。

任何拳法,都不可能仅用意念就能练了,形体动作再小都离不开力的参与,否则的话,连抬手、迈步的动作都做不到,甚至不用力人都站不住。

拳术的运用,也离不开运动物理学的范畴,人立于天地间,肯定有支撑点,有了支撑点肯定有相应的力存在,毋庸置疑,那么,太极拳又为何总是强调用意不用力呢?太极拳中“用意不用力”是指不用多余之力,并非不用力。

练习太极拳,意念的运用固然重要,但是意念不是全部,还有其他的要领要注意,因为世上从来就没有靠意念就能技击的拳法。

太极拳盘架及推手中要求以意为先,以意领气,以气运身,气到力到,意动周身皆动。

意、气、力本是密不可分的,从人体角度讲,没有气也就谈不上力。

太极拳要求全身放松,这里不是绝对的松,而是相对于紧张僵硬的放松,要松而不懈,绝对的松是软是丢,相对的松就是化去拙力,在练拳过程中产生一种新力,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内劲,这就是太极拳的换劲。

这种新力是以意念为先导,以气血鼓荡为要旨,并与形体运动相结合,并能够在拳法转换中合理运用的。

陈发科讲:力与巧应相互配合,力是基础,巧是拳法,只有以浑圆的内力为保障的前提下,才能在拳脚交错的技击中与对方进行攻防转换,承接与发放对方。

无论何派武术,无力不能称之为拳,如果只是软绵绵的行拳与推手,而没有深厚的内力为依托,必然在实战中落败。

在太极拳推手与技击中运用的劲力是通过长期训练所形成的太极内劲,而非拙力,是在把后天拙力练去之后形成的太极内劲。

在太极拳训练中为何要用意为先导呢?因为人的一切运动是通过大脑的意识来支配的,为说明意的作用,举个简单的例子,练习书法有“力透纸背”之说,也即运笔时要意想将笔划透到纸的下面,只有这样写出的字才苍劲有力。

据传当年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写字已达“入木三分”的境界,这就是为什么他的字神韵独具,成为价值连城的墨宝的原因。

太极拳锻炼如何放松、不用力、不主动、不动手?

太极拳锻炼如何放松、不用力、不主动、不动手?

太极拳锻炼如何放松、不用力、不主动、不动手?太极拳初学者对于每一个动作都要追求“由脚而腿而腰”。

这样的学习锻炼尤其要注意以下10点:①“由脚而腿而腰”的锻炼有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那就是大臂必须呈向前围抱的姿势,而且手臂必须保持静态的不用力放松,就是拳经所说的“开合按势怀中抱……柔而无刚”的姿势。

这种姿势使得肘部总是在肩的前外方,胸臂交界的腋下有空隙,太极拳无论练还是用,胸臂始终都是这种姿势的;同时必须将手臂当作是与肩部断开挂在肩上的,当作是不会主动的链条或鞭子,局部是始终没有动力的,还尤其要注意大臂上部的肌肉不要用力主动,不要对手臂的动作发生作用;这样,手臂就容易被身体带动和被动量传递所作用动。

②动态的虚领顶劲和沉肩是动量传递贯通到手臂不可缺少的“相向运动”的一个起始环节,但肩部仅仅是微微地不由自主地动态的下沉而已,不能存在肩部对手臂的动作有任何作用的控制、催动等的主动意识,要彻底摒弃非太极拳武术所说的“肩催臂”的意识反应,必须如李雅轩先生所说的要“空肩”,要始终体验手臂是身躯的腰骶部位所直接带动的。

③动态的含胸拔背也是动量传递“相向运动”的环节,也是动量传递贯通到手臂不可缺少的条件,没有动态的含胸或拔背,动量传递贯通到手臂也是不可能的。

动态含胸与拔背锻炼的活动幅度也必然需要经过由大到小,最后自然而达到几乎没有外形变化反映的过程。

含胸或拔背必须是由下而上被动的,是由脚而始的传递性的力量所作用动的。

由于动态含胸拔背使得原来并不运动的关节和肌群参加了运动,因而初学者胸肌和背肌一般会发生一段时间的隐隐的疼痛过程,被称为“换劲”。

④身躯的腰骶椎部位是动量传递枢纽性的“相向运动”环节,是对动量传递起到关键性作用的部位,所谓的“命门后突”就是指腰骶椎上下的一段部位,就这一局部而言,力量的始发处或者说是动态的“实”处仅仅是腰5骶1椎这一隙之处,其它部位始终还是要追求放松不用力的,可见《十三势歌》所说的“命意源头在腰隙”之“隙”字的用词是十分精到的。

练太极拳不使劲,使劲的就不是太极拳真的对吗?这些太极大佬们的说法瞬间炸了!

练太极拳不使劲,使劲的就不是太极拳真的对吗?这些太极大佬们的说法瞬间炸了!

练太极拳不使劲,使劲的就不是太极拳真的对吗?这些太极大佬们的说法瞬间炸了!杨澄甫文宇太极文化研究院对不使劲这么说'太极拳乃柔中寓刚,棉里藏针之艺术,姿势要中正圆满,沉着松净,动作要轻灵圆转,纯以神行。

'这段话的重点:什么是柔中寓刚,绵里藏针?薛文宇注:这说的是太极虽然贵柔,但不可有柔无刚。

什么是有柔无刚?大家想想林黛玉柔柔弱弱的样子就豁然明朗其意了。

如何做是柔里寓刚,绵里藏针?大家想想王熙凤、薛宝钗的做事风格就晓其所指了。

练拳不可只往拳上想,还要往世事上悟。

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也。

杨禹廷先生杨禹廷文宇太极文化研究院对不使劲这么说'柔软不是软弱无力,极柔软是高度的不丢不顶,如影随形,触之总觉得空虚无物,摸不到对方的中心,进则落空,退则失势。

极坚刚是受者总觉得对方力气大,自己处处不能得机得势。

另一方面,久练之后,产生一种鼓荡之劲,一种极富弹力的整体劲。

(如大海里的水浪飘起万吨巨轮。

)'这段话的重点:如何才能做到这种极柔软?又如何才能做到这种极坚刚?薛文宇注:若是像现在公园广场、竞赛套路、表演太极那么去练,一辈子也达不到极柔软和极坚刚。

要想练到极柔软,练拳时周身要能真松开,但绝非瘫痪一般,那样就变成了懈。

这种松如果向下去做则谓之沉;如果向横去做则谓之散[sàn];如果向上去做则谓之悬。

除此之外,周身关节也要进行充分的转动。

前者为不丢不顶之基础,后者为不丢不顶的前提下摸之空虚无物之要素。

即徒有松功而若无转动,则无空虚无物之效果也。

如果把极柔软比喻成一深坑,则极坚刚就好似这一深坑里的刺儿。

此刺儿不用非常尖锐,平地时亦可躲开,然若置于坑中,人一扑空下落,则躲无可躲,避无可避,自受制矣。

故有四两拨千斤之说。

然欲有四两拨千斤之奇效,非靠引进落空而不可。

设若对方原地站立不动,重心不失,则绝无这种功效。

故杨禄躔在世时曾说:“我这绵拳除了铜人、铁人、石头人不能打,父母生的有血有肉的都能打。

正确理解太极拳的“用意不用力”

正确理解太极拳的“用意不用力”

正确理解太极拳的“用意不用力”我前面写了一篇关于太极拳刚与柔的文章,里面谈到了太极拳就是用力的技巧,或者巧妙地用力,有的拳友就批评说这是错误的,认为太极拳是不用力。

最近在群里讨论拳,又遇上一位反对谈力的拳友,特别对缠丝劲反应比较强烈。

说明在太极拳的认识方面主张不用力的人很多,我搞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猜想他们可能是被“用意不用力”拘住了,再加上他们接受的道家思想——柔弱胜刚强才得出了上述结论。

任何武术都要用力,只有太极拳和形意拳有一些不合实际的说法,比如丹田气打了,神打了,还有的甚至是凌空劲了。

有人根据神打还杜撰了杨露禅用眼瞅,把一个想暗算他的人打落马下了。

这些都是对力、气、意、神错误理解所致。

无论什么武术,都是“心为帅,意为旗,力(气)为先锋”,都是要通过力实现心中所想。

无力胜有力,柔弱胜刚强前面的文章讲过了,那是需要前提条件的,需要时间或者多次重复,实战是没有这样的前提条件的,人家不会站着不动让你反复去克。

刚强胜柔弱是常态,柔弱胜刚强是偶然,还得加上条件,加上这些条件就实际上还是强者胜弱者了。

那么既然是有力胜无力,是不是不合王宗岳的拳论了?王宗岳批评“有力胜无力”啊。

实际上王宗岳批评有力胜无力是指“非关学力所为”,是批评没有技术的力胜了,纯以力胜是不对的。

但无论如何,他也承认有力可以胜无力。

回到题目,拳论说“用意不用力”怎么理解?用意不用力只是一个心法,是一个训练阶段或者一个训练手段。

初学者不要用力练,要放松练,把精神集中到放松和动作的意义上,不要乱发力,因为不会用力,一用力就用的是拙力,用的是局部的力。

不用力、用意是为了练习整劲,是为了练习凝神,是为了心静有所得。

它是个手段,不是宗旨,也不是目标。

太极拳要练身灵、劲整、神凝,不用力何必劲整?世上哪有一个无力胜有力的?哪有一个柔弱胜刚强的?这些人为什么听了别人的一句话就再也不肯接受现实?做任何事都需要用力,有的巧点有的拙点罢了,我们要的就是巧,这是我们学习的意义。

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七个技巧

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七个技巧

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七个技巧一,太极拳的意识练拳时头脑中没有任何思想杂念,未动之前,用感觉思维的心理过程,想动作的要领、方法及动作运行的轨迹。

前一动作开始后,随着运动而思考下一动作的开始、发展和结束。

这样周期性地进行下去,直至练拳停止。

'先在心,后在身”。

太极拳要求用意不用力,就是用意识蓄养精神来引导动作。

二,切忌把意识贯注于呼吸或劲力上如果把意识作为呼吸的途径,想呼就呼,想吸就吸,这样就会出现动作凝滞,不能获得吸则拿得人起、呼则自然沉得下也放得人出的较高技击效果。

如果把意识放在劲力上,有意识地去用力,就会造成动作僵硬。

从中医角度来说,就是周身气阻不通,就会出现病变。

所以说:“切记不可用力,不可尚气,以致有气者无力,无气无力者纯刚。

”太极拳的意识就是把动作的方法要领潜藏在脑子里,然后通过大脑的感觉思维恰如其分地反映到肢体上。

正是“以意领先,先在心,后在身”。

太极拳理论都非常重视和强调意识问题,在太极拳中一切要求以意领先。

三,意识引导动作在太极拳运动中,大脑神经都集中在动作中(意识引导动作),运动神经的兴奋性高并且压倒疾病的神经兴奋性。

久而久之练习,机体内病神经的兴奋性被驱逐、被抑制,所以疾病的活动范围逐渐缩小。

太极拳运动除肢体活动外,最重要的是使神经系统得到锻炼。

神经系统除了有运动感觉机能外,还有所谓营养机能(营养神经),影响的机能内的新陈代谢时调节各个组织和器官的营养,对于机体的活动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神经系统这一机能在运动中具有特殊意义,因为在运动时身体的机能旺盛,这就更需要加强所有器官和系统的营养,使组织以及周围环境间化学变化和新陈代谢得到增强。

太极拳治病和健身之所以有显著作用,就是意识与动作相结合的练法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可见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性刺激和积极的训练,有助于使被疾病兴奋所抑制或衰退的功能重新得到兴奋,从而调节各个系统的功能达到治病、健身的目的。

四,从技击意义来说,意识的存在与否,关系到双方胜败的生死问题。

太极拳怎样做到“用意不用力”

太极拳怎样做到“用意不用力”

太极拳怎样做到“用意不用力”太极一直强调“用意不用力”,可以说“用意不用力”贯穿了整个太极文化,那么你知道怎么样做到“用意不用力”吗?下面就和店铺一起来看看吧!一、用意不用力的内涵用意,是容易理解的。

“意”可以理解为理想、想法,而非空洞的意。

事实上,任何体育运动以及生活中的任何事,都需意识的指挥,只不过太极拳更强调用意这一点。

它要求每一动作、每一套路,自始至终都要在“意”的指挥下运行。

如“起势”这一简单动作,也必须在意识轻轻引导下,两臂前平举,沉肩,放松下沉,屈膝松腰,然后下蹲,以两肘下坠带动两手轻轻下按。

可以说,太极拳除肢体活动外,最重要的是要神经系统去做“意识体操”,得到锻炼。

这一点对于只为健身而习拳者意义更大。

“不用力”显然是相对的说法,世界上没有不用力的动作。

动作的完成若无肌肉的收缩是不行的,不用力则无法出拳,甚至无法支撑身体。

它的含义是:一是不用拙力,二是少用力气,能用10%的力可完成的动作,决不用11%的力量。

就推手及散打讲,不用力是指相互接触时作用力要达到最小。

太极拳来源于生活。

用意不用力是太极拳的一般原则,也是人类的本能,不能把它神秘化,片面追求“意”、“气”,而排斥“力”。

否则,就会把意念活动割裂架空,使人莫测高深,无所适从,从而将科学变为中华民族的玄学,这对太极拳的推广与发展非常不利。

二、用意不用力的练习方法我以为用意不用力,是一种手段,是一种练拳方法,但绝非练拳目的。

它只是为了习拳方法正确,身心放松下来,需要用力时能立即发出。

正如弹簧,平时是松的,但一紧起来,力量很大。

又如皮鞭,平时是松的,但甩起来却威力无穷。

为达此目的,要逐步做到用意不用力。

方法如下:(一)注意力要集中,静下来。

练拳时无论动作简单或复杂,要始终保持安静状态,精神贯注,既严肃又活泼,不要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否则很难做到用意不用力。

(二)放松,不用拙力。

初学太极拳,往往心情紧张,周身僵滞,所以须从舒松柔和入手。

太极拳的用意不用力理论是不正确的

太极拳的用意不用力理论是不正确的

太极拳的用意不用力理论是不正确的
太极拳的用意不用力理论是不正确的
太极拳运动其术语叫做盘架子,盘架子要求用意不用力。

《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指出,大脑发出指令,信号由神经传导至神经末梢,传至肌肉,肌肉是执行器,接受到大脑的工作指今后,就进行工作。

《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指出,肌肉被拉伸后,血液进入肌肉纤维,肌肉收缩时,血液从肌肉纤维内流出,肌肉将血液中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牵动骨骼运动,对外作功。

肌肉的作功是肌力的作用的结果。

肌力是肌肉收缩产生的。

由此可见,不用力,就表明肌肉不进行收缩,就不会牵动骨骼运动,就没有人体运动。

因此盘架子要求用意不用力的理论是不正确的。

太极拳运动为什么全在用意不用力

太极拳运动为什么全在用意不用力

太极拳运动为什么全在用意不用力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1),阴阳之母也。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2)。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

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

由著(3)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

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虚领(4)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

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

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

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

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5)而有也。

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立如枰(6)凖(7),活似车轮,偏沈(8)则随,双重则滞。

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

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已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网络文章,纷繁复杂,良莠不齐。

既有读之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真知灼见,亦有牵强附会、东拼西凑的垃圾文章,更有一些如玄幻小说般云山雾罩、故弄玄虚的。

我辈习武之人,唯有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擦亮一双慧眼,才能在众多的文章中汲取营养。

以我之见,通篇文章能够有一句话对自己有用,能够让自己记住就算是好的了。

在拳论中,太极拳是以阴阳平衡,虚实变化为规律的自然运动,并特别强调了是纯任自然的自然运动。

太极拳先辈在对自然运动的成功实践中,总结到了太极拳运动的正确理念法则——“全是用意不用力”,明确了太极拳追求的是不用力的运动效果作用。

由于不用力运动的理念法则,与现实运动中必须用力的传统观念和习惯相违背,因而受到了普遍否定,导致了对太极拳习练“用意不用力”的许多曲解,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把太极拳运动当成了多用思想,少用力的运动。

练太极拳为什么不许用力,怎么做是对的?这位老前辈说的太透彻了(果断转发分享)

练太极拳为什么不许用力,怎么做是对的?这位老前辈说的太透彻了(果断转发分享)

练太极拳为什么不许用力,怎么做是对的?这位老前辈说的太透彻了(果断转发分享)身体整体放松的结果就是身体的关节练活练开了,也就是练出整体的弹簧劲,这种劲有一种穿透力,这才是太极拳的内力。

那么这种内力具体是如何练出来的呢?今天我们通过已故杨式一代太极大家李雅轩先生的心得体会来学习了解一下。

如何用意不用力文宇太极文化研究院凡做任何事,一切都要有魄力,有力量,则一切事才能迎刃而解,这是个千古不易的道理。

然而练太极拳为什么要说不用力,其理安在哉?太极拳说不用力者,是说不用明力,如用明力被对方早知,使对方有备,我去攻击则无效矣。

明力是以筋骨肌肉之力为之,这种力虽大而变化不快,在打斗方面不够巧妙。

因此说太极拳不用力,是不用这种以筋骨为主的明力。

然而是要用以气、以神为主的内力来去变化才极快,可以打人于不知不觉之中。

练这种以神为主的力量须将筋骨肌肉上的力放松,如不松就练不出这种以神为主的力量来。

所以说练太极拳不用力就是这个道理。

练太极拳讲求用意不用力。

用意就是神的意思,就是说练太极拳要用意、用神的力,有了这种力,凡事可以迎刃而解了。

这与老论是不违背的。

如何做到放松的诀窍文宇太极文化研究院放松指的是要神松、意松、气松、形松。

这些松的意思再具体一些是指的松展、松柔、松沉、松通、松空、松开。

而不能是松懈、松瘪。

而要想做到这种松一定要在静中松、在松中静,在松中沉、在沉中松,松要松得透,要一松到底。

然后才能逐步达到通、空、开。

通就是上下通、内外通,空就是空荡荡,无一丝滞点,人在气中,气在人中,此时也就明白什么叫真正开合了。

而要想做到这些就必须要在如下几点上下一番功夫。

一,做动作时不许端肩膀,也就是做动作时最大限度地使肩膀保持自然站立时的高度放松状态。

二,练拳动作还要做到慢,运劲如抽丝,虽动尤静。

慢才能随时检查肩膀及手臂的状态(都不准使劲)。

三,除了动作的特殊要求,一般情况下,肘抬起的高度必须低于手腕(以手腕把手臂领起,如同有一根绳把手腕吊起来,肘和肩即下坠,但又跟着向上走)。

揭示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真谛

揭示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真谛

揭示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真谛“用意不用力”一直是拳术界讨论的热点,有人说不可能完全不用力,也有人说就是少用点力,其实这些思想都不完善。

其实,这句话是出自太极拳体用歌:“用意不用力,转腰把身翻,根在脚上升,腿腰认的端,劲由脊中发,膀臂到指尖,伸筋与拔骨,坐腕展指端,手指觉微涨,气到体自显。

此全是心意,莫当拙力言。

”由此可见,这段话明确说明了太极拳用的不是普通意义的力。

此外,杨澄浦先生曾说:“发人要用太极劲儿把人发出去,人家才心服口服。

”太极拳论亦言: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矣。

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后有也。

练习武术不可能完全不用力,如果一点力量都没有,武术终究也是散沙,因此,要用意念与力相结合。

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汪老师也曾描述:汪老师坐在藤椅上,来访者在他面前站定骑马蹲裆式,他只用一只手的食,中指在对方臂上点弹一下,对方就被击横跨两步。

由此可知,太极拳用的不是我们一般思维概念里的肌肉收缩之力,用的是内功。

所以才有用意不用力之说。

强调用力乃外家之长,而当今出现太多以外家之论嫁接于太极体用之嫌,太极内功之没落久矣!当然这其中有秘传的原因,但是亦有太多不明真意之人被一些江湖骗子蒙蔽的原因,所以在这里不揣所知,一探太极“用意不用力”之真谛。

练习太极拳要学会气沉丹田,在太极拳实战中,运用丹田的力量将对方的力化解掉,并顺势拿住对方,将对方无法动弹。

用意不用力,很多人对其中的“不用力”表示质疑:认为打拳不可能不用力,并辩解说:比如把手举起来,难道不用力能举起来吗?好!这个反问问到点子上了!这肯定会令很多人一时语塞。

没错!平时我们生活中很多的动作都是在用力的,一举手一投足,无一不在用力。

但是在太极拳中就不一样了,被人反问到的人肯定是不知道人的神志意识是有分先天元神和后天识神的。

道家学说有详细说明,在此不阐述平时我们在生活中一直运用的就是后天识神,所有的动作都由后天识神控制,使肌肉筋腱进行收缩而产生力量。

如何理解太极拳用意不用力

如何理解太极拳用意不用力

『国学论道』[历史考据]如何理解太极拳用意不用力(上)访问数:58 回复数:5楼主作者:书在当年发表日期:2010-12-10 21:31:17“用意不用力”是个悠久的话题。

杨澄甫曾经说过,“太极拳论云,此全是用意不用力”,说明在他之前就有权威太极拳家著书立说,提倡“用意不用力”了,到他这一代又作了进一步的强调,时至现在“用意不用力”的观点已为多数拳者接受。

但也有一些拳友甚至名家对“用意不用力”提出了不同意见,有的说“不全面”,有的说“不可能”,主要是对其中的“不用力”三字表示质疑,认为打拳不可能不用力。

对此,我有几点认识,说出来供拳友参考,并就教于方家。

第一,“用意不用力”,是祖国传统文化在太极拳中的重要体现,是掌握各种行拳要领无过不及的适度分寸。

从宏观的文化层面分析,祖国几千年的小农经济造就了国人的特有性格,与西方人性格外向张扬、崇尚力量强大、追求惊险刺激不同,中国人“感情丰富而内向,神情坚毅而沉默,体格健美而拘谨,舞姿优美而收束”(江百龙等),既有保守、封闭的一面,又有自我修养、自我完善、自强进取、与自然和社会环境和谐相处的积极一面。

这特有的文化土壤,培育了老子“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兵强则灭,木强则折”的哲学思想,提出了“处雌守柔”、“无为而为”的战略方针。

这些传统文化思想具体体现到太极拳中就是“以弱胜强,以柔克刚”,进而细化出形不破体、力不出尖、全身放松、意气领先、修身养性、含蓄内敛,以及“用意不用力”等行拳原则。

再从微观的具体要领观察,太极拳的许多要领,如虚领顶劲等,字面浅显易懂,好像很容易做到,但为什么许多人用心去做却长期做不好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过与不及的分寸拿捏不准,长期徘徊在过与不及之间。

稍一用力就僵硬,为太过;没有一点意思又软散,为不及。

解决这一“适度”问题的原则就是“用意不用力”。

行拳时只要记住了这五个字,既有贯彻要领的心、意、气,又不用力勉强去做,经过一段时间的体悟,就容易做到恰到好处。

太极”力“与”劲“

太极”力“与”劲“

谈谈太极拳的“力”与“劲”和“用意不用力”练太极拳要“用意不用力”。

这个说法好像练太极拳的人们早就耳熟能详了。

练太极拳要求放松,而且强调要自上而下,至头至足的全体放松。

这些几乎都成了习练太极拳的口头禅了。

但真正从骨子里相信“用意不用力”这句话的,实则可能就寥寥无几了。

甚至许多练了多年太极拳的习练者,对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说法是完全不认可的,认为那只不过是对太极拳玄化的一种说法而已。

因为是拳术就是用于技击的。

而任何的技击如果没有力量作为最基本的要素,没有力量作用于对方,打击的效果是不可能存在的。

所以,几乎所有的拳术都把身体力量的训练作为十分重要的因素进行提高。

而恰恰作为拳术的太极拳却提出了与常人思维完全相反的论调。

光用意识不用力量,这样能技击不就成了神话了吗?而太极拳的拳理拳论中,又无不反复强调着这样的概念。

以致一些太极拳的习练者,为了证明太极拳的“用意不用力”,就演变出了诸多毫不用力,一有想法,对方就到处乱蹦,或与对方毫没接触,抻手一挥,用脑子一想,对方就应声倒地等等各种太极拳的神功演示,认为这样就是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极致体现。

太极拳的技击方式和效果被弄得像街头杂耍一样,让人啼笑皆非。

那么,我们的太极前辈们教导我们的太极拳“用意不用力”难道真的错了吗?还是我们这些后辈完全曲解了前辈们的真实意思,以我们肤浅的、主观的臆断去解读先辈们的真意而产生了“谬而千里”的,完全错误的理解。

实际上,要理解和感悟太极拳“用意不用力”这句话的真实涵义,非得自身修炼到“懂劲儿”阶段不可。

真正“懂劲儿”了,能“走劲儿”了,才会恍然大悟。

前辈们常说,“劲”和“力”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东西。

那么,在太极拳中所谓的“力”和“劲”到底是怎样的界定和区别呢?太极拳要求“不用力”,这个“力”,就是我们常人身体上人人都有的力量。

我们日常的运动和生活用的都是这个力量,而这种力量是我们身体的肌肉、韧带和关节通过变形(拉伸及压缩)或张紧产生的。

正确理解与遵循太极拳的“含胸拔背”---魏坤梁

正确理解与遵循太极拳的“含胸拔背”---魏坤梁

正确理解与遵循太极拳的“含胸拔背”---魏坤梁正确理解与遵循太极拳的“含胸拔背”--- 魏坤梁二、太极拳基本“含胸拔背”的概念太极拳基本的“含胸拔背”与道家内功的胸背部要领是相通的,道家内功讲究身法三圆,其中一圆为胸背两臂呈圆形从而使得胸背部自然放松,这一要领与太极拳基本的胸背部姿势要求是相同的。

人脊椎的正常生理曲度胸段脊椎呈现微微的后凸,具有缓冲地面对脊髓有害震荡的重大生理功能,从俯视角度观察,这种状态两肩头与胸椎棘突后缘的轮廓线是一个微微后凸的弧形,而胸前两锁骨的轮廓线也是这样一个微微向后凹的弧形,这种胸背部姿势胸腔容量最大,不仅有利于使得呼吸处于最佳状态而有利于人体健康,而且有利于气沉丹田等。

但是,道家内功要求的这种自然放松的胸背部姿势并不等于就是太极拳的“含胸拔背”,因为太极拳所谓的“含胸拔背”不仅仅指自然放松,还包含了拳经所说的“开合按势怀中抱”。

所谓“开合按势怀中抱”就是指两手臂的肘部总是位于胸部的侧前方,就象是拥抱或捧托着一个或大或小的圆球,因而从俯视角度观察,两大臂与胸背部总是呈现为一个圆弧形,背肌总是呈现为被向后向外张开的状态,而胸部总是被包含于这个圆弧形的最深处,这种姿势才是太极拳基本的“含胸拔背”。

所以,太极拳基本的“含胸拔背”包括了胸背部肌肉的自然放松与手臂的两肘处于胸腹之侧前方两个要素。

从这两个要素看,“含胸”与“拔背”的称谓应该还是很形象和合适的。

太极拳这种基本的“含胸拔背”是静态的。

太极拳静态的“含胸”总是与静态的“拔背”相联系的,凡是外形做到了静态“含胸”,必定也就是做到了外形静态的“拔背”;而凡是外形做到了静态“拔背”,外形的静态“含胸”也就必定是做到了。

三、如何做到太极拳静态的“含胸拔背”如前所述:太极拳静态的“含胸拔背”就是正常人体自然放松的胸背配合两肘置于侧前方的姿势。

对于没有胸背部不良习惯或胸背部没有畸形的人来说要做到是不难的。

所谓胸背部不良习惯或胸背部畸形,主要是指人为故意的胸部前挺和驼背凹胸。

我对太极拳发劲的体悟魏坤梁

我对太极拳发劲的体悟魏坤梁

我对太极拳发劲的体悟魏坤梁作者魏坤梁从对《王宗岳太极拳论》等太极拳古经典拳谱与《杨氏老谱》的分析可知:古太极拳所讲究使用的力量是一种与众不同的人体力量,太极拳先人称其为“气”与“劲”,但有时也称其为“力”。

《杨氏老谱》出现了将“力”与“劲”严格区分的说法,将“劲”定义为是与“气”有关系的,是“由于筋”的;而“力”与“气”是没有关系的,是“由于骨”的;介绍“有力能执数百斤”、“如以全体之有劲,似不能持几斤……虽然若是,功成后犹有妙出于硬力者”。

然而,近代太极拳家杨澄甫先生等著作有时仍将这种“气”与“劲”称为“力”,这反映古代与近代的太极拳家都既认为这种特别的人体力量是属于广义的“力”,又不同于狭义的“力”。

这狭义的“力”就是一般人与普通武术所使用的人体力量。

近代末开始,“劲”渐渐又被一些太极拳家称为“内劲”,“气”又被现代一些人称为“内气”。

出版物中最早出现“内劲”这一称谓的是陈微明先生1925年出版的《太极拳术》。

该书还记载杨澄甫先生说:“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

气即至焉……久久练习。

则得真正内劲”,明确反映“内劲”是一种由于“不用力”而锻炼出来的“气”。

之后,近代一些太极拳家又陆续对“劲”以及“劲”与“力”的区别作了说明。

如陈微明先生在1927年出版的《太极剑》一书里说:“惟武当派张三丰所传乃纯粹内家,以其毫不用气力也(浑身松开,不用气力,方能长内劲)”;郑曼青先生1946年出版的《郑子太极拳十三篇》里记载杨澄甫先生对于“劲”与“力”的区别所说的是:“柔的活的有弹性的是劲,刚的死的无弹性的便是力”;陈炎林先生1948年出版的《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里记载田兆麟先生对于“劲”与“力”的区别所说的是“力为有形,劲则无形”、“力钝而劲锐”,说“劲”是“疾如闪电,一发便收……毫不费力”。

凡是太极拳学练者对于“气”与“劲”的获得都是由衷向往的。

然而虽然近代太极拳家对“气”与“劲”的特性有概括的描述,但这些文学特点的古代汉语的描述与具有具体、准确特点的现代汉语存在明显的差异。

怎样理解太极拳用意不用力

怎样理解太极拳用意不用力

太极拳讲座:怎样理解太极拳的用意不用力?王重实著“用意不用力”是习练太极拳套路的一个基本要求,然而以往练太极拳的人却很难理解这个基本要求,其原因是,①.如果不用力,人连站都站不住更不要说完成动作,因而现代人无法从字面上来理解用意不用力;②.古人没有心理学的概念,因而也无法用通俗的理性语言来说明用意不用力的确切含义。

那么用意不用力的确切含义究竟是什么呢?在说明这个问题前先举两个例子加以分析。

①.人将装了水的杯子从桌子上拿起来喝水的过程中,大脑并没有想过要用多大的力来拿起水杯,而只是想着喝水的姿态,因而在这一过程中思维中枢的主意识只是控制着喝水的动作姿态而骨骼肌的用力程度则是由被主意识激活的潜意识所控制。

②.人在用斧头去劈很硬的木材时,大脑不但要想劈材的姿态还要想劈材的力量,其原因是,在劈材的过程中,思维中枢的潜意识对骨骼肌的驱动已不足以使骨骼肌发出的力量劈开木材,因而,思维中枢的主意识在控制姿态的过程中还要控制骨骼肌的发力,从而达到劈开木材的目的。

从以上的实例分析可以看出,人体思维中枢对动作的控制可以是主意识直接控制骨骼肌的发力,也可以是潜意识控制骨骼肌的发力,而“用意不用力”说的就是后者,其中的意就是指动作的姿态,而力就是指完成动作的力量。

因而“用意不用力”的具体含义就是,在太极拳套路的习练过程中,习练者要有意识地关注动作的姿态及姿态的变化,而不要有意识地去发力。

其目的是进行自我心理控制,其实现的意义则在于,动作过程中骨骼肌发出的力量能够恰好完成整个动作,而没有多余的力——“过力”。

那么,为什么在习练太极拳套路的过程中不能发出“过力”呢?其答案就是,太极拳套路原本就是由导引术发展来的,而且作为太极功夫的基本功,其习练的目的也是要在运动过程中能够进行腹式呼吸,从而保证情绪能够比较放松而不会过分紧张。

所以,在太极拳套路的习练过程中,习练者要做到“用意不用力”就是要专注于自身的动作姿态而不能有假想敌,不能有向外发力的念头,也不能有意地抻拉自身的肌肉和筋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坤梁:我对太极拳不用力的认识一、古代和近代的太极拳家都认为太极拳必须不用力对于太极拳,最难的理解和锻炼的莫过于“不用力”了。

我从1965年开始先后正式跟几位武术老师学练武术和太极拳,开始阶段我既弄不清楚太极拳与非太极拳武术究竟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又不理解太极拳的所谓“不用力”是什么意思,觉得凡是动作都是力作用的结果,既然是动作怎么可以不用力呢?但是我对太极拳“不用力”的正确性绝不怀疑,因为这是近代太极拳宗师杨澄甫先生最先归纳提出来的,而且近代所有太极拳家的著作也是如此说的。

这些太极拳家中当然不乏像孙禄堂先生那样为武术界所敬畏的著名实战家。

既然不乏实战家的近代太极拳家都认为太极拳必须不用力,必然有我尚未理解的理由。

当时政治上我们这代人有一句印象很深刻的话叫“理解的要执行,暂时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对太极拳“不用力”我也如此照办,并且首先想方设法使得手臂在打拳中不用力……然而如今,我是十分理解和坚定地认为确实如李雅轩先生等太极拳家所说的“太极拳与非太极拳武术有水火不能相容的本质区别;学练拳术,是不能同时用太极拳之方法和非太极拳武术之方法的”。

之所以如此,最关键的就是在于一“不用力”,而另一个是“用力”。

“不用力”与“用力”不能共存,太极拳与非太极拳武术也就不能同练,因此可以肯定太极拳与非太极拳武术如果同练,结果不是都练成了太极拳,就是都练成了非太极拳武术,所以一个人不可能既是太极拳高手同时又是非太极拳武术的高手,太极拳必须是能够既动作又“不用力”的。

其实太极拳“不用力”概念的理论总结在古代就已经出现了。

在阐述“十三势”的古代拳谱和《杨氏老谱》中就有大量必须十分柔软甚至称为“柔而无刚”之“沾粘连随”的论述,这十分柔软就反映了“不用力”。

当然,至今为止发现的文献反映古代没有“太极拳”的称谓。

唐豪先生等近代太极拳史考证者根据调查考证在《太极拳研究》等书中指出:近代最早公开的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各篇,无论篇首、篇名、篇文中原来都是没有“太极拳”一词的,所谓的“太极拳论”篇名是近代的后人加上去的,甚至在1930年,当时杨家及其弟子们所传的称为“太极拳”的拳术在全国的传播,正值陈微明先生在《太极答问•序》中所说的“风发云涌”,当年出版的杨澄甫先生的《太极拳使用法》一书也已经将杨家所传的拳术按社会普遍习惯称为了“太极拳”,该书所载的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也没有称“王宗岳太极拳论”,而是称为“王宗岳太极论”;而杨露禅向其弟子传授的整本充满“太极”的《杨氏老谱》40篇谱文中也没有“太极拳”的称谓,谱中将所论述的杨氏所学练和传授的拳称为“十三势”、“长拳”和“十三势长拳”;而《太极拳使用法》也同时称太极拳为“十三势”。

由此可见,陈长兴、杨露禅所承传的“太极拳”的原来称谓就是“十三势长拳”,又可简称为“十三势”或“长拳”,近代的“太极拳”就是《杨氏老谱》中所说的“十三势”的易名称谓。

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认为“ 太极拳”与古“十三势”是两种拳术,这种说法纯属对这些事实视而不见的臆测。

河南博爱县唐村发现的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李氏第十世李元善编修的《李氏家谱》,记载位于唐村之北的千载寺在明代隆庆二年(1568年)就有叫“博公”的道人传授“十三势拳”,并且出现了现存的古太极拳谱,不仅有力佐证了《清史稿•卷五百五•列传二百九十二•艺术四》中的“王来咸”传记中“内家者……至明中叶,王宗岳为最著”的记载是有根据的,也反映了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在明代中叶已经成熟,同时也反映了武术可以“不用力”的理论形成至少已经经过四五百年悠久历史的考验了。

现在,凡是有人跟我学拳、学推手,“不用力”,还有“不主动”、“不动手”是我常挂在嘴边的话,拳打得不好、推手化解不了别人的攻击、推手不能满意地使人失控与被发,原因都有“用力”、“主动”和“动手”。

拳打得好、推手能够满意地化解别人的攻击、能满意地使人失控与被发,原因都有“不用力”、“不主动” 和“不动手”。

跟我学拳的人也体会到确实是这样。

其实,“不用力”、“不主动”和“不动手”是对同一行为反应从不同角度的表述,而“不主动”和“不动手” 中都包含着“不用力”。

二、“不用力”的表述是正确的现代的武术界中有不少人对太极拳所谓的“不用力”在刊物上的文章中表示不以为然和鄙夷,有的太极名家也说“…不用力‟这句话是有语病的”,甚至有练太极拳者直白地认为练拳“不用力”是不可能的,因而认为“不用力”是错误的。

之所以在现代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有多种,其中关键的一个原因是有的人不明白模糊概念是人类不可或缺的重要思维。

人类对某一事物的判断在很多情况下都是不需要十分精确、不可能十分精确和必须不能十分精确的,或者说人类的许多认识都是、也必须是属于模糊概念的判断。

人由于不断进行着新陈代谢,因而其面孔每天都在不断发生着细微的变化,每个人和自己先后所写的同一个汉字几乎都有或长或短、或高或低、或大或小的不同,圆周率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电影其实是人不能分辨的一秒钟调换24次一幅幅不动的画面,电视自上到下其实是一条条快得使人不能分辨的扫描线等等,由于人类根据与自己的感官分辨能力相密切适合的模糊概念,就认为一个人的面孑L在几年中是没有变化的,认为不同形状写法的同一个汉字都是同一个字,认为圆周率在生产、科研的广泛应用中大量的,甚至精确到六位也是不需要的,认为电影、电视的画面是活动的,这些认为都属于模糊概念。

人如果离开了模糊概念、认为处处都必须和能够做到十分精确,那么,一个人出了门与家里的人分别,几天后回到家里,与家里的人相互就都不认识了;同一个汉字形状不同,就会认为不是同一个字了;凡有关圆周率的计算由于进行无限不循环小数计算,那就永远完成不了计算了;电影.电视也就根本不能享受了.有个笑话说,一个呆子第一天上学,老师教他认识了一个”一”字,第二天老师写了个”一”字考他,因为这个”一”字写得比昨天长了些,这个呆子就不认识而以为是另一个字了,老师告诉他这就是“一”字,他感到很诧异,说:“怎么过了一夜就长了这么多了。

”这个笑话正是说明模糊概念的判断对于人类生活是不可或缺的,是十分重要的。

模糊概念自古以来在人类的各种活动中都有应用。

许多生产、生活不仅没有必要、也不能应用必须凭借现代精密科学仪器才能达到的十分精确,而是必须应用适合实际需要的模糊概念判断。

数学中的四舍五入近似计算其实就是模糊概念的体现。

模糊概念反映了质量互变的辩证法观念,这一观念认为一个事物的变化如果在数量上还没有达到一定的值,就认为这一事物的质没有改变,也就是认为这一事物没有变化。

比如社会上的财物不当之得,有属于不道德的、违法的和犯罪的,就是以数量来划分认定的。

汉语中含义确实的数量词也还有表示模糊范围的,比如“三”、“百”、“千”等都可以用来表示不同层次之多的概数,如“三思”不是说只思考三次,而是说思考多次,就是说思考了五次也称为“三思”、思考了十次也称为“三思”、思考了二十次也同样可以称为“三思”。

对于“有”与“无”等,人类自古以来也是经常应用模糊概念去判断的。

比如《三国志•魏武帝纪》裴松之引注《魏略》中的“非臣无功所宜膺据”,文中“无”的含义不是“没有”,而是“微小”;唐代杜甫的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文中“无力”的含义也不是说连站立的力气也没有,而是指力气小;现代汉语中也有这样的情况,如“出工不出力”并不是说连站立和动手的力也不出,而是说所出的力不符合工作要求;又如“我累得浑身无力”也并不是说连站立的力也没有,而是说感到身上的力气不足;还有如“人家在用力推车,你怎么不用力”,也并不是说一点力也不用,而是说没有尽量用力等等。

杨澄甫先生所说的“不用力”正是太极拳教学与交流中所必需的不可替代的一种模糊概念。

我现在对所谓“不用力”的认识,其一,主要是针对引起肢体动作的肢体局部所用的力而言的;“不用力”的意思是动作的肢体局部不为动作而用力,或者说活动的肢体要由身体来带动,是身体中某部动作的延伸。

以手臂“不用力”为例,说的是手臂活动的力量是身体别的部位传递而来的。

这个“不用力” 的概念是不包括人维持手臂悬置静态站立姿势全身所用之力的。

初练太极拳到了能够以身带手时,当自己确实感到手臂局部并没有为了手臂活动而增加用力时,就可以说这手臂是“不用力"的。

其二,“不用力”是兼指人维持手臂悬置静态站立姿势时,全身各局部要最大限度地少用力,要追求少到再减少几克力,这一静态姿势就维持不了了,手臂就要掉下去了。

上述两种“局部的用力”都是指局部不同的肌群由于不同的收缩所引起的骨杠杆性质的力。

人不仅可以让活动的肢体不用力,而且维持某一静态姿势,局部肌肉也是可以用很小之力的。

以手臂维持悬置为例,所用的力完全可以小于手臂最大力量的四分之一。

从运动解剖学中可知,这样持续的、静态的、小量的用力可以完全是由肌肉中的红肌工作所完成的,此时肌肉中用于进行强度大、速度快、耗力大的活动的白肌可以处于完全的休息状态。

太极拳功夫逐步提高后,当维持手臂悬置静态站立姿势而红肌所用的力十分小时,一方面,本人主观上感觉不到自己在用力,就像一个人站立着并没有感到自己在用力维持站立一样;而且客观上肩臂的肌肉也显示为相对的比一般的人柔软,这是因为白肌处于完全的松弛休息状态,红肌也有部分或相对的松弛;对于这样的肩臂认为没有用力是既符合人的实际感觉又基本上符合客观实际而更适宜作语言交流的;另一方面,手臂红肌所用的力小到手臂最大力量的四分之一还小,按照四舍五人的近似计算法则,将这样小的力忽略不计也是完全符合科学计算的;况且太极拳高手的手臂局部所用之力比手臂最大力量四分之一的力要小多了。

由此可见,按照模糊概念,将这样的肩臂状态称为“不用力”,无论从主观感觉上、客观实际上,还是从科学计算上说是完全正确的,因此认为“…太极拳不用力‟这句话有语病”显然是错误的。

三、“不用力”是太极拳沾粘连随的需要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和《杨氏老谱》中,都明白地强调了包含有“不用力”的被称为“随屈就伸”、“缓应急随”、“人刚我柔”、“不丢不顶”、“舍己从人”等的“沾粘连随”是古太极拳也就是“十三势”拳的根本。

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沾粘连随具有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所说的“牵动四两拨千斤”至“人背我顺”的效果,这种效果主要就是体现在杨澄甫先生所说的令人“如水上踩葫芦,终不得力”和“如捕风捉影,处处落空”之中。

这“处处落空”显然是“终不得力”的进一步,所以沾粘连随的效果主要就是体现在令人“终不得力”之中。

虽然现在练太极拳者不少人都讲“沾粘连随”,然而在许多人的理解中,“沾粘连随”是主动的、用力的、动手的技巧,比如有人就在刊物上认为“沾粘连随”是?两力针锋相对的互顶”;因而有的习非太极拳之武术的人对于凡是与人接触也都称为是“沾粘连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