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观摩课教案---矩形

合集下载

初中数学矩形试讲教案

初中数学矩形试讲教案

初中数学矩形试讲教案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矩形的定义,掌握矩形的性质,学会运用矩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矩形的定义2. 矩形的性质3. 矩形的判定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矩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矩形的判定。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矩形物体,如门窗、表格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特征?你能否用数学语言来描述这些特征?2. 自主探究(1)让学生用硬纸板制作一个任意的平行四边形,观察并总结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2)在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让学生将其中一条对角线绕着其中一个顶点旋转,观察平行四边形的形状变化,总结矩形的性质。

3. 教师讲解(1)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矩形的性质:矩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矩形的对角相等,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4. 巩固练习让学生完成一些关于矩形的练习题,如判断题、填空题和解答题,检验学生对矩形性质的掌握情况。

5.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矩形的定义和性质,能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矩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希望同学们能够发现更多矩形的应用。

6.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寻找生活中的矩形物体,拍摄照片或绘制图案,下节课分享给大家。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和归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对于矩形的判定,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判定条件,并能灵活运用。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矩形的判定-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矩形的判定-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矩形的判定-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矩形的概念;
2.掌握判定矩形的方法;
3.能在实际问题中运用矩形的判定方法。

二、教学重点
1.矩形的定义和性质;
2.矩形的判定方法。

三、教学难点
矩形对于初学生来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需要通过许多图形实例和练习来理解。

四、教学方法
通过展示和让学生自己发现矩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发现规律。

五、教学用具
1.课件;
2.黑板、粉笔;
3.学生练习册。

六、教学内容与过程
1. 知识点讲解
引导学生回忆并回答“矩形是什么?它有哪些性质?”等问题,然后通过课件展
示并让学生自己操作,掌握矩形的定义和性质。

2. 矩形的判定方法
矩形的判定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判定角是否为直角;
•判定对边是否相等且平行;
•判定对角线是否相等。

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这三种方法,并询问学生是否还有其他的判定方法。

3. 矩形的练习
安排学生在练习册上完成基础练习,然后让学生自己思考并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如何判定一个走廊地形图上两条相交的直线段是否在同一坐标轴上?”等
问题。

教师应引导学生尝试分析问题并进行归纳总结。

七、教学评价
通过对学生练习册上题目的纠正和课堂上对学生的提问,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了矩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八、教学后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发表自己的观点。

同时,应提醒学生注意练习的方法与技巧,以便更好地掌握矩形的判定方法。

19.3.1矩形的性质教学设计-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19.3.1矩形的性质教学设计-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19.3.1 矩形的性质教学设计-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目标•掌握矩形的定义和性质。

•了解矩形的判定方法。

•能够运用矩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及投影设备。

•板书工具。

教学过程导入与引入1.引入矩形的概念,问学生是否了解矩形的定义。

2.引导学生回顾正方形的特点,并与矩形进行比较。

探究矩形的定义1.准备一些矩形的图片,板书矩形的定义:四边都是直线,相对的边相等,相邻的边垂直。

2.分组让学生观察图片,讨论矩形的性质,并找出图片中的矩形。

3.每个小组展示他们找到的矩形,并由他们总结矩形的性质。

4.教师进行总结和概念的明确。

了解矩形的判定方法1.展示一个图形,让学生判断是否是矩形。

2.引导学生思考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矩形的判定方法。

3.教师进行总结和概念的明确。

运用矩形的性质解决问题1.准备一些与矩形有关的问题,让学生运用矩形的性质进行解决。

2.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供适量的提示,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的性质进行推理。

拓展练习1.给学生发放一些拓展练习题,旨在巩固和拓展学生对矩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总结1.小结学生学会了矩形的定义和性质。

2.强调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思考,加深对矩形的理解。

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作业册中与矩形相关的习题。

2.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矩形的性质,写一篇文章进行分享。

注意:以上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可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矩形的判定-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矩形的判定-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矩形的判定-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矩形的定义和性质;2.掌握矩形的相关定理和判定方法;3.能够正确判断矩形的形状,并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1.矩形的定义和性质;2.矩形判定的方法。

教学难点1.运用矩形的性质解决问题;2.综合运用多个定理对复杂问题进行判定。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简短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矩形的定义和性质。

2. 讲授(20分钟)2.1 矩形的定义和性质老师向学生介绍矩形的定义和性质:矩形是一个四边形,其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

矩形的性质:① 有4条直角边;② 对角线相等;③ 对边平行且相等。

2.2 矩形的判定老师向学生介绍矩形的判定方法:矩形的判定方法有以下几个:① 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② 四边形的对边相等且对角线相等;③ 四边形中,连续两边相等且对角线相等。

2.3 矩形的相关定理老师向学生介绍矩形的相关定理:① 矩形的内角和为360度;② 矩形的面积公式为:S=ab,其中a和b分别为矩形的两个相邻边长。

3. 拓展(15分钟)老师出示几个图形,让学生根据判定方法判断它们是否为矩形,并运用相关定理计算它们的面积。

4. 练习(20分钟)老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回顾前面的知识后进行自主练习。

5. 总结(5分钟)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需要牢记矩形的定义和性质,掌握矩形的判定方法、相关定理,并能够在解题中正确运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中,老师通过简单易懂的方式向学生讲解了矩形的定义、性质、判定方法和相关定理,注重运用示例和练习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在教学中,老师应该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拓展和练习环节中,能够通过举一反三的方式,引导学生去发现更多规律,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同时,也应该注意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巩固和拓展,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矩形的判定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矩形的判定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矩形的判定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矩形的判定方法;(重点)2.能够运用矩形的性质和判定解决实际问题.(难点)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我们已经知道,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这是矩形的定义,我们可以依此判定一个四边形是矩形.除此之外,我们能否找到其他的判定矩形的方法呢?矩形是一个中心对称图形,也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具有如下的性质:1.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2.四个内角都是直角.这些性质,对我们寻找判定矩形的方法有什么启示?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如图,在△ABC中,AB=AC,AD 是BC边上的高,AE是△BAC的外角平分线,DE∥AB交AE于点E.求证:四边形ADCE是矩形.解析:首先利用外角性质得出∠B=∠ACB=∠F AE=∠EAC,进而得到AE∥BC,即可得出四边形AEDB是平行四边形,再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四边形ADCE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AD是高即可得出四边形ADCE是矩形.证明:∵AB=AC,∴∠B=∠ACB.∵AE 是△BAC的外角平分线,∴∠F AE=∠EAC.∵∠B+∠ACB=∠F AE+∠EAC,∴∠B=∠ACB=∠F AE=∠EAC,∴AE∥BC.又∵DE∥AB,∴四边形AEDB 是平行四边形,∴AE平行且等于BD.又∵AB=AC,AD⊥BC,∴BD=DC,∴AE 平行且等于DC,故四边形ADCE是平行四边形.又∵∠ADC=90°,∴平行四边形ADCE是矩形.方法总结: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矩形的判定常综合运用,解题时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得出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再证明其中一角为直角即可.探究点二: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延长OA到N,ON=OB,再延长OC至M,使CM=AN.求证:四边形NDMB为矩形.解析:首先由平行四边形ABCD可得OA=OC,OB=OD.若ON=OB,那么ON =OD.而CM=AN,即ON=OM.由此可证得四边形NDMB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即可得证.证明:∵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AO=OC,OD=OB.∵AN=CM,ON=OB,∴ON=OM=OD=OB,∴MN=BD,∴四边形NDMB为矩形.方法总结:证明一个四边形是矩形,若题设条件与这个四边形的对角线有关,通常证这个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探究点三: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如图,▱ABCD各内角的平分线分别相交于点E,F,G,H.求证:四边形EFGH 是矩形.解析:利用“有三个内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证明四边形EFGH是矩形.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DAB+∠ABC=180°.∵AH,BH分别平分∠DAB与∠ABC,∴∠HAB =12∠DAB,∠HBA=12∠ABC,∴∠HAB+∠HBA=12(∠DAB+∠ABC)=12×180°=90°,∴∠H=90°.同理∠HEF=∠F =90°,∴四边形EFGH是矩形.方法总结:题设中隐含多个直角或垂直时,常采用“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来判定矩形.探究点四:矩形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运用【类型一】矩形的性质和判定的运用如图,O是矩形ABCD的对角线的交点,E、F、G、H分别是OA、OB、OC、OD上的点,且AE=BF=CG=DH.(1)求证:四边形EFGH是矩形;(2)若E、F、G、H分别是OA、OB、OC、OD的中点,且DG⊥AC,OF=2cm,求矩形ABCD的面积.解析:(1)证明四边形EFGH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2)根据题设求出矩形的边长CD和BC,然后根据矩形面积公式求得.(1)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OA =OB=OC=OD.∵AE=BF=CG=DH,∴AO-AE=OB-BF=CO-CG=DO-DH,即OE=OF=OG=OH,∴四边形EFGH是矩形;(2)解:∵G是OC的中点,∴GO=GC.∵DG⊥AC,∴∠DGO=∠DGC=90°.又∵DG=DG,∴△DGC≌△DGO,∴CD =OD.∵F是BO中点,OF=2cm,∴BO=4cm.∵四边形ABCD是矩形,∴DO=BO=4cm,∴DC=4cm,DB=8cm,∴CB=DB2-DC2=43cm,∴S矩形ABCD=4×43=163(cm2).方法总结:若题设条件与这个四边形的对角线有关,要证明一个四边形是矩形,通常证这个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类型二】矩形的性质和判定与动点问题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中,AD∥BC,∠B=90°,AD=24cm,BC=26cm,动点P从点A出发沿AD方向向点D以1cm/s的速度运动,动点Q从点C开始沿着CB方向向点B以3cm/s的速度运动.点P、Q分别从点A和点C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端点时,另一点随之停止运动.(1)经过多长时间,四边形PQCD是平行四边形?(2)经过多长时间,四边形PQBA是矩形?解析:(1)设经过t s时,四边形PQCD 是平行四边形,根据DP=CQ,代入后求出即可;(2)设经过t′s时,四边形PQBA是矩形,根据AP=BQ,代入后求出即可.解:(1)设经过t s,四边形PQCD为平行四边形,即PD=CQ,所以24-t=3t,解得t=6;(2)设经过t′s,四边形PQBA为矩形,即AP=BQ,所以t′=26-3t′,解得t′=132.方法总结:①证明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题设条件与这个四边形的边有关,通常证这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②题设中出现一个直角时,常采用“有一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来判定矩形.三、板书设计1.矩形的判定有一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2.矩形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运用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矩形判定的几种方法,更要注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真正掌握了探究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教师在例题练习的教学中,若能适当地引导学生多做一些变式练习,类比、迁移地思考、做题,就能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矩形的判定-北京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矩形的判定-北京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矩形的判定-北京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1.了解矩形的定义和性质;2.能够通过图形的特征判定是否为矩形;3.能够解决与矩形相关的问题。

2. 教学重点1.了解矩形的定义和性质;2.能够通过图形的特征判定是否为矩形。

3. 教学难点1.能够解决与矩形相关的问题。

4. 教学内容及顺序1.由浅入深理解矩形的定义和性质;2.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掌握矩形的判定方法;3.综合应用,解决与矩形相关的问题。

5. 教学方法及过程(1) 概念的引入让学生回忆并复习矩形的定义:“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四边不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2) 探究矩形的性质1.拓展矩形的定义:在正交坐标系中,所有满足横坐标相等或纵坐标相等的点的集合就是矩形。

2.画出矩形,让学生发现矩形的性质:对角线相等,相邻边垂直,四个角都是直角。

3.引导学生探究矩形的对称性质。

(3) 矩形的判定方法1.通过长度判定: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两组相邻边长度相等,则这个四边形是矩形。

2.通过对角线判定:如果一个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则这个四边形是矩形。

3.通过角度判定:如果一个四边形的四个内角都是直角,则这个四边形是矩形。

(4) 矩形的应用综合应用矩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解决具体问题。

(5) 练习与评价提供练习题目,巩固学生的矩形知识与判定技能。

采用班内互评方法,让学生互相检查并提高。

6.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注重引导学生从实例中深入理解矩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使学生对矩形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参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积极配合学生的学习特点。

在教学评价方面,教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实时检查,练习与测试等,全方位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向。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8.2.1矩形的判定(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8.2.1矩形的判定(教案)
此外,我在课堂上也注意到了一些学生的创新思维。他们在小组讨论中提出了不同的解题方法,这让我感到非常欣慰。但同时,我也意识到,对于这些创新思维,我们需要给予更多的鼓励和肯定,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实践活动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矩形判定的应用还是有些生疏。这说明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大实际例子的讲解,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同时,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对矩形的性质掌握不够牢固,这也是我需要在课后辅导中重点关注的地方。
b.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c.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4.实际应用:利用矩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解决相关问题。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通过探究矩形的定义和性质,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矩形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直观感知能力,通过观察、分析矩形图形,让学生把握图形的性质和特征。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矩形的基本概念。矩形是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矩形的特点使其在建筑、设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分析这个案例,了解矩形判定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8.2.1矩形的判定(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8.2.1矩形的判定:
1.矩形的定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矩形的性质:
a.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b.矩形的对边相等且平行;
c.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3.矩形的判定方法:
a.有一组邻边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苏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苏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苏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章矩形和平行四边形第一节课前热身知识点1. 四边形既有不等边的叫做梯形。

2.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 ×高 ÷ 2。

教学目标1. 能识别矩形和平行四边形。

2. 理解平行四边形和矩形的性质和定义。

3. 掌握平行四边形和矩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4. 能灵活解决与矩形和平行四边形相关的问题。

第二节矩形知识点1. 矩形的特点是四条边相互平行,四个角都是直角。

2. 特殊矩形:正方形,长方形。

教学目标1. 掌握矩形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 能计算矩形的周长和面积。

3. 能够解决与矩形相关的问题。

第三节平行四边形知识点1. 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是对边平行,对角线互相平分。

2. 特殊平行四边形:菱形。

教学目标1. 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基本性质,能够正确的画出平行四边形。

2. 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能够灵活运用解决问题。

3. 能够分辨平行四边形和其他的四边形。

4. 能够解决与平行四边形相关的问题。

第二章比例和单位换算第一节倍数和倍数的性质知识点1. 倍数: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倍数。

2. 倍数性质:(1) 两个数的比例相等,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的倍数;(2) 若a, b与c成比例,则它们的倍数也成比例。

3. 倍数应用:量的倍数、面积倍数、体积倍数。

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倍数的含义和性质。

2. 掌握计算倍数以及倍数的应用。

第二节均分知识点1. 如何将一个数分成几等份称为均分。

2. 两个数分别和它们的平均数的关系。

3. 三个或三个以上数和它们的平均数的关系。

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均分的概念。

2. 掌握均分的计算方法。

3. 能够解决与均分相关的问题。

第三节比例知识点1. 比例的概念。

2. 比例的四种关系:等比、比例、反比、无关。

3. 比例的计算和综合应用。

4. 度量单位换算。

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比例的概念。

2. 掌握比例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初中数学矩形的性质教案-矩形的性质优秀教案

初中数学矩形的性质教案-矩形的性质优秀教案

初中数学矩形的性质教案矩形的性质优秀教案初中数学矩形的性质教案,想要学生学得好教师就得在教学方案上花心思,教学方案是根据班级的详细情况来写的。

那么怎么才能将教学方案写好呢?初中数学矩形的性质教案初中数学《矩形》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初中数学《矩形》优秀教案1.理解并掌握矩形的判定方法.2.使学生能应用矩形定义、判定等知识,解决简单的证明题和计算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二、重点、难点1.重点:矩形的判定.2.难点:矩形的判定及性质的综合应用.三、例题的意图分析本节课的三个例题都是补充题,例1在的一组判断题是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判定矩形的条件,老师们在教学中还可以适当地再增加一些判断的题目;例2是利用矩形知识进行计算;例3是一道矩形的判定题,三个题目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来综合应用矩形定义及判定等知识的.四、课堂引入1.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什么叫做矩形?2.矩形有哪些性质?3.矩形与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共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4.事例引入:小华想要做一个矩形像框送给妈妈做生日礼物,于是找来两根长度相等的短木条和两根长度相等的长木条制作,你有什么方法可以检测他做的是矩形像框吗?看看谁的方法可行?通过讨论得到矩形的判定方法.矩形判定方法1:对角钱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矩形判定方法2: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指出:判定一个四边形是矩形,知道三个角是直角,条件就够了.因为由四边形内角和可知,这时第四个角一定是直角.〕五、例习题分析例1〔补充〕以下各句判定矩形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2〕有四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3〕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4〕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5〕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矩形;〔×〕〔6〕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7〕对角线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8〕一组邻边垂直,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9〕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指出:〔l〕所给四边形添加的条件不满足三个的肯定不是矩形;〔2〕所给四边形添加的条件是三个独立条件,但假设与判定方法不同,那么需要利用定义和判定方法证明或举反例,才能下结论.例2〔补充〕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OB是等边三角形,AB=4 cm,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分析:首先根据△AOB是等边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判定出ABCD是矩形,再利用勾股定理计算边长,从而得到面积值.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O=AC,BO=BD.∵AO=BO,∴AC=BD.∴ABCD是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在Rt△ABC中,∵AB=4cm,AC=2AO=8cm,∴BC=〔cm〕.例3〔补充〕:如图〔1〕,ABCD的四个内角的平分线分别相交于点E,F,G,H.求证:四边形EFGH是矩形.分析:要证四边形EFGH是矩形,由于此题目可分解出根本图形,如图〔2〕,因此,可选用“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来证明.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DAB+∠ABC=180°.又AE平分∠DAB,BG平分∠ABC,∴∠EAB+∠ABG=×180°=90°.∴∠AFB=90°.同理可证∠AED=∠BGC=∠CHD=90°.∴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六、随堂练习1.〔选择〕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有一组对角是直角的四边形一定是矩形〔B〕有一组邻角是直角的四边形一定是矩形〔C〕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D〕对角互补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2.:如图,在△ABC中,∠C=90°,CD为中线,延长CD到点E,使得DE=CD.连结AE,BE,那么四边形ACBE为矩形.七、课后练习1.工人师傅做铝合金窗框分下面三个步骤进行:⑴先截出两对符合规格的铝合金窗料〔如图①〕,使AB=CD,EF=GH;⑵摆放成如图②的四边形,那么这时窗框的形状是形,根据的数学道理是:;⑶将直角尺靠紧窗框的一个角〔如图③〕,调整窗框的边框,当直角尺的两条直角边与窗框无缝隙时〔如图④〕,说明窗框合格,这时窗框是形,根据的数学道理是:;2.在Rt△ABC中,∠C=90°,AB=2AC,求∠A、∠B的度数.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初中数学矩形的性质教案有了一定了解了,希望对大家在选择时有所帮助。

最新版初中数学教案《矩形的性质与判定的综合应用》精品教案(2022年创作)

最新版初中数学教案《矩形的性质与判定的综合应用》精品教案(2022年创作)

1.2矩形的性质与判定第3课时矩形的性质与判定的综合应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熟练运用矩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进行相关的计算和证明.【过程与方法】经历从性质到判定的转化过程,合理、准确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推导、证明,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严谨的推理,强化学生的标准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灵活运用矩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进行相关的计算和证明.【教学难点】利用矩形的相关性质构造新的图形,进而对知识进行转化.课前准备生活中常见的建筑图片(多媒体)、常见几何体模型.教学过程【知识与技能】了解正多边形和圆的关系,了解正多边形半径和边长,边心距,中心,中心角等概念.会应用正多边形的有关知识解决圆中的计算问题.会用圆规、量角器和直尺来作圆内接正多边形.【过程与方法】结合生活中的正多边形形状的图案,发现正多边形和圆的关系,然后学会用圆的有关知识,解决正多边形的问题.【情感态度】学生经历观察、发现、探究等数学活动,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效劳于生活,表达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教学重点】正多边形与圆的相关概念及其之间的运算.【教学难点】探索正多边形和圆的关系,正多边形半径,中心角、弦心距,边长之间的关系.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观察这些美丽的图案,都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的利用正多边形得到的物体.〔1〕你能从图案中找出多边形吗?〔2〕你知道正多边形和圆有什么关系吗?怎样就能作出一个正多边形来?【教学说明】学生通过观察美丽的图案,欣赏生活中正多边形形状的物体.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从中感受到数学美.问题〔2〕的提出是为了创设一个问题情境,激起学生主动将所学圆的知识与正多边形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研究的热情,并有意将注意力集中在正多边形和圆的关系上.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问题1将一个圆分成5等份,依次连接各分点得到一个五边形,这五边形一定是正五边形吗?如果是,请你证明这个结论.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题意画图,并写出和求证.:如图,在⊙O中,A、B、C、D、E是⊙O的五等分点.依次连接ABCDE 形成五边形.问:五边形ABCDE是正五边形吗?如果是,请证明你的结论.答案:五边形ABCDE是正五边形.====,∴AB=BC=CD=DE=EA,证明:在⊙O中,∵AB BC CD DE EA==,∴∠A=∠B;同理∠B=∠C=∠D=∠E,∴五边形ABCDE 3BCE CDA AB是正五边形.【教学说明】教师引导学生从正多边形的定义入手证明,即证明多边形各边都相等,各角都相等;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教师带着学生完成证明过程.问题2如果将圆n等分,依次连接各分点得到一个n边形,这个n边形一定是正n边形吗?答案:这个n边形一定是正n边形.【教学说明】在这个问题中,教师重点关注学生是否会仿照证明圆内接正五边形的方法证明圆内接正n边形.从问题1到问题2是将结论由特殊推广到一般,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教导学生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由特殊到一般.问题3各边相等的圆内接多边形是正多边形吗?各角相等的圆内接多边形是正多边形吗?如果是,说明理由;如果不是,举出反例.答案:各边相等的圆内接多边形是正多边形.因为:各边相等的圆内接多边形的各角也相等.各角相等的圆内接多边形不是正多边形.如:矩形.【教学说明】问题3的提出是为了稳固所学知识,使学生明确判定圆内接多边形是正多边形,必须满足各边都相等,各内角也都相等,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同时教会学生学会举反例.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综合图形,给出正多边形的中心,半径,中心角,边心距等概念.正n边形:中心角为:360°n;内角的度数为:180°〔n-2〕n例1〔课本106页例题〕有一个亭子,它的地基是半径为4m的正六边形,求地基的周长和面积〔结果保存小数点后一位〕.分析:根据题意作图,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解:如图.∵六边形ABCDEF是正六边形,∴∠BOC=360°/6=60°.∴△BOC是等边三角形.∴R=BC=4m,∴这个亭子地基的周长为:4×6=24〔m〕.过O点作OP⊥△OCP中,OC=R=4,CP=1/2BC=2..例2填空.【教学说明】例1是让学生了解有关正多边形的概念后,掌握正多边形的计算.同时,通过例1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将多边形化归为三角形来解决.例2通过网格来呈现问题,在解决例2时,教师指导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加深对有关概念的理解.画正多边形,通常是通过等分圆周的方法来画的.等分圆周有两种方式:〔1〕用量角器等分圆周.方法一:由于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弧相等,因此作相等的圆心角可以等分圆.方法二:先用量角器画一个等于360°/n的圆心角,这个圆心角所对的弧就是圆的1/n,然后在圆上依次截取这条弧的等弧,就得到圆的几等分点.【教学说明】这两种方法可以任意等分圆,但不可防止地存在误差.〔2〕用尺规等分圆正方形的作法:如图〔1)在⊙O中,尺规作两条垂直的直径,把⊙O四等分,从而作出正方形ABCD.再逐次平分各边所对弧,那么可作正八边形、正十六边形等边数逐次倍增的正多边形.正六边形的作法:方法一:如图〔2〕任意作一条直径AB,再分别以A、B 为圆心,以⊙O的半径为半径作弧,与⊙O交于C、D和E、F,那么A、C、E、B、F、D为⊙O的六等分点,顺次连接各等分点,得到正六边形ACEBFD.方法二:如图〔3〕由于正六边形的半径等于边长.所以在圆上依次截取等于半径的弦,就将圆六等分,顺次连接各等分点即可得到正六边形.【教学说明】尺规作图法是一种比较准确的等分圆的方法,但有较大的局限性,它不能将圆任意等分.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如图,圆内接正五边形ABCDE,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P,那么∠APB的度数为_______./π的正方形的内切圆与外接圆所组成的圆环的面积为_____.3.如果一个正六边形的面积与一个正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求正六边形与正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半径之比.4.如图,点M、N分别是⊙O的内接正三角形ABC,正方形ABCD,正五边形ABCDE,……正n边形的边AB、BC上的点,且BM=CN,连接OM、ON.〔1〕求图1中的∠MON的度数;〔2〕在图2中,∠MON的度数为_____,在图3中,∠MON的度数为_____;〔3〕试探索∠MON的度数与正n边形边数n之间的关系.〔直接写出答案〕【教学说明】题1、2可由学生自主探索完成,题3、4可先让学生思考,然后教师加以提示,最后共同解答.完成教材第106页、108页的练习.°4.解:〔1〕连接OB、OC.∵正三角形ABC内接于⊙O,∴∠OBM=∠OCN=30°,∠BOC=120°.又∵BM=CN,OB=OC,∴△BOM≌△CON,∠BOM=∠CON,∴∠MON=∠BOC=120°.(2)90°72°(解法与〔1〕相同)(3)∠MON=360°/n.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正多边形和圆有怎样的关系吗?你知道正多边形的半径、边心距、内角、中心角等概念吗?你能画出正多边形吗?【教学说明】教师先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自主思考并回忆,教师再予以补充和点评.1.布置作业:从教材“〞中选取.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的“课后作业〞局部.1.本节课首先从复习正多边形的定义入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将正多边形与圆紧密联系,让学生发现它们之间的密切关系,并将结论由特殊推广到一般,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通过学习正多边形中的一些根本概念,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表达了化归的思想.其次,在这一根底上,又教给学生用等分圆周的方法作正多边形,这可以开展学生的作图能力.2.等分圆周法是一种作正多边形的常见方法,通过作简单的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一直推广到作正八边形的情况,可以向学生灌输极限的思想,极限是微积分中最主要、最根本的概念,它从数量上描述变量在变化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在高中数学中,极限思想渗透到函数、数列等章节,又衔接高等数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矩形的判定-北京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矩形的判定-北京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矩形的判定-北京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矩形的定义和性质;2.能够判断一个四边形是否为矩形;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图形判断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矩形的定义;2.矩形的判定方法;3.矩形的性质。

三、教学难点1.掌握不同的矩形判定方法;2.理解矩形的性质。

四、教学内容1. 矩形的定义:矩形是一种特殊的四边形,它有两对相等的平行边,且每个内角都是直角。

2. 矩形的判定方法:判断一个四边形是否为矩形,有以下几种方法:•四条边相等且内角都是直角;•两组相对边相等且平行;•一组对边相等,且对角线相等。

3. 矩形的性质:•矩形的对角线相等;•矩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矩形的各个角均为直角;•矩形的周长为两条长边和两条短边之和,即C=2(a+b);•矩形的面积为长和宽的乘积,即S=ab。

五、教学过程1. 知识点讲解教师通过黑板、PPT等方式,介绍矩形的定义、判定方法和性质,并用图例进行讲解和举例说明。

2. 矩形的判定教师让学生在课本或其他练习题中,分别练习以四条边相等且内角都是直角、两组相对边相等且平行、一组对边相等、且对角线相等的判定方法,加深学生对矩形的理解和掌握。

3. 矩形的性质结合教师的讲解,与学生互动交流,加深学生对矩形性质的理解和记忆,可以通过课堂互动、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

4. 练习题教师在课堂上安排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识别矩形判定和解题,巩固所学知识,并可以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六、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课堂表现评估;•检查作业;•统一考试。

七、教学反思对于矩形判定的教学,教师要能够通过多种方式来让学生深入掌握矩形的定义、判定和性质,善于举例说明,让学生能够在运用知识中巩固所学并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学反思是必需的,保持教学质量的高水平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针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以期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9章《矩形、菱形与正方形》教案设计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9章《矩形、菱形与正方形》教案设计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9章《矩形、菱形与正方形》教案设计19.1矩形第1课时一、教材分析矩形是最为常见的平行四边形,本节教材先利用平行四边形活动木框进行演示,让学生以直观感知与操作确认为基础,通过适当的类比迁移,数学说理,分析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与区别,揭示矩形的概念与所具有的性质。

进而通过例题,练习题的分析与解答,让学生学会运用己得的矩形性质解决简单的推理与计算问题。

本节教材注意强化对图形变换的理解,把矩形性质的形成、发展、应用的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理性思考获得新知,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掌握矩形的概念与有关性质,并会利用这些知识进行简单的推理与计算。

2.能力目标:在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掌握、运用矩形性质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转化化归与方程思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增强学习信心,体验探索与创造的快乐。

三、教学重点:(一)矩形概念的理解;(二)掌握、运用矩形的性质。

四、教学难点:(一)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与区别。

(二)运用矩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与计算。

五、教学用具:(一)学生:方格纸、小刀。

(二)教师:平行四边形活动木框、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实物演示:展示平行四边形活动木框。

问题:它具有什么性质?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①中心对称图形;②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③对角相等;④对角线互相平分)2.推动平行四边形活动木框上边的D 点问题:你发现什么?(提问)(1)木框随四个内角大小发生变动,但仍保持平行四边形形状。

(为什么?)(2)在推动过程中,当一个内角变为直角时,木框形状为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即为小学已学过的长方形,现称为矩形。

(二)探究新知1. 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由上面教学过程知: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矩形的性质-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矩形的性质-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矩形的性质-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矩形定义矩形是指四条边都相交于直角的四边形。

矩形的性质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类似,直角是矩形独有的性质。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矩形的性质。

二、矩形的性质1. 内角和为180度矩形的四个内角都是直角,每个角都是90度,所以四个角的内角和为360度。

而作为四边形,任意一个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度。

因此,矩形四个内角的和也为180度。

2. 对角线相等,互相平分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中点,且长度相等。

对角线的中点就是矩形的中心,这个点将矩形分成四个相等的三角形。

因此,矩形的两条对角线会互相平分。

3. 对边平行,对边长度相等四边形中,如果对边相等、且互相平行,则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如矩形的对边AB、CD和BC、DA都是平行的且相等。

4. 矩形的特殊情况当矩形的两条对边长度相等,则此时的矩形成为正方形。

正方形不仅是一个矩形,还是一个菱形,具有菱形的所有性质。

三、矩形的应用1. 用矩形求面积矩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即S=长×宽。

其中长和宽可以是任意两条相邻的边。

比如,下面这个矩形的面积就是5×9=45。

9┏━━━━━━━┓┃┃ 5┃┃┗━━━━━━━┛2. 用矩形求周长矩形的周长等于四条边的长度之和,即P=2×(长+宽)。

其中长和宽还是任意两条相邻的边。

比如,下面这个矩形的周长就是2×(5+9)=28。

9┏━━━━━━━┓┃┃ 5┃┃┗━━━━━━━┛四、实例演练例1如果一个矩形的长为6cm,宽为4cm,求它的面积和周长。

解:矩形的面积为S=6×4=24cm^2,周长为P=2×(6+4)=20cm。

例2一个长方形的宽是2/3m,高是0.5m,它的面积是多少?解:长方形的面积为S=长×宽=0.5×(2/3)=1/3m^2。

五、总结矩形是数学中一个常见的图形,它具有多样的性质和应用。

掌握矩形的定义和性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6课时 矩形的定义和性质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6课时 矩形的定义和性质教学设计

DA B C 第6课时 矩形的定义和性质教学设计课题:矩形的定义和性质教学目标:1、掌握矩形的概念和性质,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

2、会初步运用矩形的概念和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3、通过对矩形特有性质的探究以及直角三角形的一个性质的得出,进一步培养逻辑推理能力,体会类比、转化的数学思想,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体会矩形的对称美。

.重点:矩形的概念和性质的得出。

难点:学生数学说理能力的培养, 矩形的特有性质得出.。

教学过程:一、回顾交流,逆向思索我们已经学过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

提问: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分别是什么?回答: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观察平行四边形的变化情况,当它的一个角变成直角时,这个平行四边形变成什么图形?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一、 激思探索,研究问题猜想矩形的边、内角、对角线的性质和平行四边形比较哪些有了变化,哪些未变?猜想结论:矩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矩形的四个角是直角,矩形的对角线相等猜想一: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已知:如图,在矩形ABCD 中,∠A=900求证:∠A=∠B=∠C=∠D=900证明:∵ 四边形ABCD 是矩形∴ AD ∥BCDD∴ ∠A+ ∠B=1800 又∵ ∠A =900 ∴ ∠B =900又∵ ∠A = ∠C , ∠B = ∠D (矩形的对角相等)∴ ∠A= ∠B = ∠C=∠D=900生)猜想二: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已知:如图,在矩形ABCD 中,AC 、BD 是对角线。

求证:AC=BD 。

证明:∵ 四边形ABCD 是矩形∴ ∠ABC = ∠DCB = 90°又∵AB = DC , BC = CB∴△ABC ≌△DCB (SAS )∴AC = BD四、反思归纳,解决问题矩形的性质:性质一:矩形的四个角是直角性质二:矩形的对角线相等我们用几何语言把这两个性质描述出来性质一:∵在矩形ABCD 中,∠A=900∴∠A=∠B=∠C=∠D=900 性质二:∵在矩形ABCD 中,AC 、BD 是对角线。

人教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18-2-1矩形的判定教学设计

人教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18-2-1矩形的判定教学设计

人教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18-2-1矩形的判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18-2-1矩形的判定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矩形的判定方法,并能够运用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矩形的定义、判定定理及判定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矩形的性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矩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区别和联系,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掌握。

此外,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矩形的定义、判定定理及判定方法,能够运用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方法,探索矩形的性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矩形的定义、判定定理及判定方法。

2.难点:矩形的判定方法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矩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矩形的定义、判定定理及判定方法。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矩形的图片和生活实例,用于引导学生认识矩形。

3.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矩形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矩形图片,如门窗、电视屏幕等,引导学生认识矩形。

提问:你们对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从而引出矩形的定义。

2.呈现(10分钟)介绍矩形的定义、判定定理及判定方法。

通过课件展示矩形的判定定理及判定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有关矩形的判定练习,如判断给出的四边形是否为矩形,运用判定方法解决问题等。

《矩形的性质》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八年级数学教案

《矩形的性质》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八年级数学教案

江夏二中八年级数学导学案姓 名班 级课题矩形的性质(1)预习目标1 掌握矩形的概念与有关性质,并会利用这些知识进行简单的推理与计算。

2在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掌握、运用矩形性质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转化化归与方程思想,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预习重难点重点:矩形概念的理解;掌握并会运用矩形的性质 难点;、运用矩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与计算。

㈠课前回顾:平行四边形有哪些性质?一般要从哪几方面考虑?平行四边形的判断呢?性质 1、边: ; 判定 1、边: ; 2、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角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角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㈡探究新课: 活动一:矩形的定义1、实验观察:推动平行四边形活动木框上边的D 点。

2、问题:在推动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①当∠D 变化时,此平行四边形的其余内角也会变化吗?它仍是平行四边形吗?(理由) ②当∠D 等于多少角度时,此平行四边形就会变成矩形? 3、归纳:矩形的定义: 。

由此可见,矩形是特殊的 ,它具有 的所有性质。

活动二:探究矩形的性质【知识延展】: 猜想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猜想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归纳矩形性质: 。

(1)、由矩形性质有OA=OC=21AC OB=OD=21BD 且AC=BD 得OA= = =∴矩形对角线的交点O 到各顶点的距离 。

(2)、由图可知,在矩形中有 个直角三角形,它们分别是 有 个等腰三角形,它们分别是 3)、由矩形性质有∠ABC=900,OA=OB=OC这说明:Rt △ABC 中,若OB 是斜边AC 的 ,则OB= AC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长的 (4)思考:矩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将矩形作业纸对折,我们发现:矩形是 图形,有 条对称轴。

人教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18-2-1矩形的判定教案

人教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18-2-1矩形的判定教案
由矩形的另一条性质:
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它的逆命题是什么?
证“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这个命题是真命题.
发现矩形的不同判定方法及其推论.
提问练习1
某同学用画“边——直角——边——直角——边——直角——边”这样四步画出了一个四边形.
他说这就是矩形,他的判断正确吗?
为什么?
利用本节课总结的知识加以说明
教学过程
设计
(20分)
优(16~20分)
良(10~15分)
一般(0~10分)
设计合理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策略;
有清晰的目标说明;
教学策略与目标基本统一,围绕总体目标的实现展开;
教学策略目标与总目标多处不一致,,缺乏层次性和差异性
教学评价(5分)
优(4~5分)
良(2~3分)
一般(0~1分)
体现形成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的观点;
②使学生能运用矩形的定义、判定等知识,解决简单的证明题和计算题,进一步培
养生的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能运用矩形的判定定理证明一个四边形是矩形
②通过证明性质定理的逆命题为真命题来证明判定定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经历观察、操作、概括等探究过程,体验数学活动中既需要观察和操作,也需要进行合情的推理.
能够说明课的基本情况,以及课的意图
陈述不力,繁琐
教学思想
(10分)
优(8~10分)
良(5~7分)
一般(0~4分)
尊重学生差异;
体现学科教学的先进思想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先进的教学思想
教学思想没有体现或比较陈旧
学习目标分析
(10分)
优(8~10分)
良(5~7分)
一般(0~4分)

矩形的判定-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矩形的判定-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矩形的判定-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矩形的定义及其特点;2.掌握矩形的判定方法;3.学会应用矩形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矩形的定义及其特点矩形是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其中所有内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具有以下特点:1.四条边相等;2.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3.对边平行。

2. 矩形的判定方法矩形的判定方法有以下两种:方法一:平行四边形判定法如果一个四边形的对边相等且平行,那么它就是矩形。

方法二:直角判定法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边互相垂直,那么它就是矩形。

3. 矩形的应用矩形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广泛,例如:1.棋盘、电视屏幕、平面图等大部分方形均可视为矩形;2.围栏、墙壁等建筑物常规使用矩形;3.电脑屏幕、窗户等可旋转的平面使用矩形的旋转可解决屏幕转动不正常的问题。

三、教学过程1. 矩形的定义及其特点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矩形,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矩形的三个特点。

2. 矩形的判定方法(1)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并画出几个不同类型的平行四边形。

(2)通过研究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引出平行四边形判定法。

(3)通过几个实例演示平行四边形判定法的具体运用。

(4)引入直角概念,并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

(5)通过研究直角三角形的特点,引出直角判定法。

(6)通过几个实例演示直角判定法的具体运用。

3. 矩形的应用掌握矩形的特点后,引导学生思考矩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并进行讨论。

四、教学方法1.以实例为引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矩形的特点与判定方法;2.结合现实生活和图形举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应用矩形。

五、板书设计矩形的定义及其特点:1. 四条边相等;2. 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3. 对边平行。

矩形的判定方法:1. 平行四边形判定法;2. 直角判定法。

矩形的应用:1. 棋盘、电视屏幕、平面图等大部分方形均可视为矩形;2. 围栏、墙壁等建筑物常规使用矩形;3. 电脑屏幕、窗户等可旋转的平面使用矩形的旋转可解决屏幕转动不正常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数学观摩课教学教案
时间:2011-5-4 地点:多媒体教室教者:刘文玺
班级:八(8)课题:19.2.1 矩形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矩形的性质定理及推论。

2.能熟练应用矩形的性质进行有关证明和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课件演示引导学生观察猜想矩形的性质并证明,使学生经历知识的
形成过程。

2.通过一定例题,练习题的训练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目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猜想、证明的探索精神与实践能力,
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论证的
表达能力。

2.通过探究平行四边形与矩形的区别与联系,使学生体会特殊与一般的关
系。

教学重点:
掌握矩形的性质定理。

教学难点:
利用矩形的性质进行证明和计算。

教学方法:
“情景—观察合作—探究启发—诱导”教学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平行四边形活动木框、三角尺、小剪刀、白纸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实物演示:展示平行四边形活动木框。

问题:它具有什么性质?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①中心对称图形;②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③两组对角分别相等;④对角线互相平分。


2.推动平行四边形活动木框上边的D点。

问题:你发现什么?(提问)
(1)木框随四个内角大小发生变动,但仍保持平行四边形形状。

(为什么?)(2)在推动过程中,当一个内角变为直角时,木框形状为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即为小学已学过的长方形,现称为矩形。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 矩形的定义及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学生自己总结)
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也就是长方形。

表示:如矩形ABCD.它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2.矩形的性质:
(1)矩形既然为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则它必然是中心对称图形,故具备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2)问题:矩形除了上述的性质外,本身还有什么独有的性质呢?
动手操作:(学生通过亲自动手画、剪、折、量,并观察、猜想、探索、归纳,得出矩形的性质并尝试去口头证明。


(学生操作,教师演示)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到矩形独有的性质:
①矩形是轴对称图形。

(有两条对称轴,即两条通过对边中点的直线)
②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③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3.矩形性质的应用:
(1)针对练习1. (见课件)
(2)针对练习2. (课本P95 练习2.)(见课件)
(3)针对练习3. (课本P95 练习1.)(见课件)
(4)针对练习4. 例题:(课本P95 例1)(见课件)
(5)针对练习5. (课本P95 练习3.)(叫一名学生板演)
(先让学生独立探索,再教师引导,生生、师生合作交流。


(三)课堂小结:
1. 矩形的定义及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

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的从属关系。

(见课件)
2.矩形的性质有哪些?
①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②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③四个角都为直角;④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

(先让学生研讨交流,而后师生一齐归纳小结)
3. 矩形性质的应用。

(四)教学反馈:(见课件)
(五)布置作业:
练习册上对应能做的题。

板书设计:
19.2.1 矩形(1)
1.矩形的定义:学生演练:
2.矩形的性质:
3.矩形性质的应用: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