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定本行业企业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学校教育:在学校开展安全教育, 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谢谢
意识
3
建立安全文化, 营造良好的安
全氛围
2
定期进行安全 培训,增强员
工安全知识
4
鼓励员工参与 隐患排查治理, 提高员工安全
意识
促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双重预防体系有助于提高企 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A
双重预防体系有助于提高企 业安全生产应急处置能力
C
B
双重预防体系有助于降低企 业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
D
双重预防体系有助于推动企 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进程
双重预防体系能够帮助企业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加强安全培训,降低事故发生率。
双重预防体系能够帮助企业建立应急救援机制, 提高应急救援能力,降低事故发生率。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双重预防体系能够帮助企业识别和评估风险, 提前采取措施预防事故发生。
双重预防体系能够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安全 管理体系,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风险监测:对 风险进行持续 监测和跟踪
风险预警:及 时发现和处理 风险隐患
风险处置:制 定应急预案, 及时处置风险 事件
隐患排查治理
制定排查计划:根划,对企业各个区
域进行隐患排查
分析隐患原因:对 排查出的隐患进行
分析,找出原因
制定治理方案:根 据隐患原因,制定 针对性的治理方案
降低企业损失:通过双重预防体
C
系,减少因事故造成的企业损失,
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通过双重预
D
防体系,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减少因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事故。
2
双重预防体系的实施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手册
XXX有限公司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达标手册(企业盖章)二0二一年度XXX有限公司发布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省应急管理局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x安监(60)号)、《苏州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苏应急综〔2017〕16号、《xx区安监局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相安监(2017)112号)等文件要求,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全市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通知》(苏安办〔2017〕194号),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和主要负责人的两个主体责任,全面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和不断完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切实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结合本企业安全生产特点,特制定本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达标手册》,现予以发布。
批准人:日期:2021年1月2日目录目录 (2)第一章基本要求……………………………………………………………………… ..21.1组织机构 (2)1.2全员培训……………………………………………………………………………错误!未定义书签。
安全签到表 (10)1.3体系文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1.4责任考核……………………………………………………………………...........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风险点排查、确定 (24)2.2危险源辨识、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2.3风险评价 (51)2.4控制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2.5风险分级管控……………………………………………………………………..错误!未定义书签。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规范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建设原则、建设内容及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企业开展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 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T 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 33000—2016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风险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健康损失或财产损失的严重性的组合。
[GB/T 33000—2016,3.8]3.2双重预防体系以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为主题,为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而建立的安全管理模式。
3.3风险点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3.4可接受风险指预期的风险事故最大损失程度在单位或个人经济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最大限度之内。
3.5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GB/T 28001—2011,3.6]3.6风险辨识识别系统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风险点(危险源)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7风险分析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辨识风险性质,确定风险等级的过程。
3.8风险评估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价、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以接受予以确定的全过程。
3.9危险和有害因素可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双重预防机制的定义依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标本兼治遏制重特⼤事故⼯作指南的通知》(安委办〔2016〕3号)、《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事故⼯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是指全⾯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进⼀步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推进事故预防⼯作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前⾯,遏制重特⼤事故的重要举措。
图1 双重预防机制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式。
隐患排查治理隐患排查治理是指⽣产经营单位组织安全⽣产管理⼈员、⼯程技术⼈员和其他相关⼈员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登记,建⽴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实施监控治理,制订切实可⾏的整改⽅案,并采取可靠的安全保障措施。
企业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程序及⽅法(⼀)全⾯开展安全风险辨识企业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前,应按照有关制度和规,针对本企业类型和特点,制定科学的安全风险辨识程序和⽅法。
企业开展安全风险辨识时,应组织专家和全体员⼯,采取安全绩效奖惩等有效措施,做到系统、全⾯、⽆遗漏,全⽅位、全过程辨识⽣产⼯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员⾏为和管理体系等⽅⾯存在的安全风险,并持续更新完善。
图2 安全风险辨识围(⼆)科学评定安全风险等级企业全⾯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后应科学评定安全风险类别及等级,建⽴企业安全风险数据库,绘制企业“红橙黄蓝”四⾊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
1、安全风险类别参照《企业职⼯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式等,确定安全风险类别。
2、安全风险等级对不同类别的安全风险,采⽤相应的风险评估⽅法确定安全风险等级。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xx省政府、集团及集团关于安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部署和要求,强化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构建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以下简称“双重预防体系”),建立全员参与、全程管控、持续改进的工作机制,精准管控安全风险,有效消除事故隐患,防范和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确保项目部高质量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准确把握安全生产的特点和规律,坚持风险预控、关口前移,全面推行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进一步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将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推动安全生产从治标为主向标本兼治、源头治理转变,从注重隐患排查治理向以针对风险点、危险源的风险管控为主的系统治理转变,全面提高安全生产防控能力和水平,确保项目部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可控。
二、工作目标按照“全员参与、职责明确、落实到位”的原则,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制度和规范,完善技术工程支撑、智能化管控的保障措施,促进全员安全意识全面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全面加强,提升项目部安全生产整体防控能力。
三、主要内容(一)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
项目部要按照项目《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办法》等有关制度和规范,结合本项目实际业务,组织专家和全体员工,自下而上,对生产工艺、设施设备、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全方位辨识。
(二)科学评定安全风险等级。
项目部要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确定安全风险类别。
对不同类别的安全风险,采用相应的风险评估方法确定安全风险等级。
安全风险评估过程要高度关注危大工程,聚焦重大危险源、人员密集型场所、高危作业工序等。
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
安全风险应填写清单、汇总造册,重大风险应按照要求上报政府相关部门。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构建工作方案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构建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安委办《X省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实施意见》(X安委〔X〕1X号),加快推进全县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构建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及目标任务(一)总体思路通过强化安全发展理念,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加强源头管控,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准确分析和把握安全生产的特点、规律,坚持风险防控、关口前移,全面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前面、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前面,坚决防范遏制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二)工作任务1.评定风险等级。
全方位、全过程辨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
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确定安全风险类别。
安全风险辨识要做到系统、全面、无遗漏,并持续更新完善,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4个等级,并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
2.科学管控风险。
开展风险辨识、评估,明确风险点、风险等级、风险类型,建立“一图、两清单”(“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点分布图、风险管控责任清单、风险管控措施清单),实施风险公示和分级管控。
3.完善基础数据。
对已纳入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的企业,分行业建立风险点基础数据库、重大危险源台账,为安全监管提供信息化支撑。
4.全面整治隐患。
建立健全以责任清单、隐患分级和排查治理标准、闭环管理和考核奖惩为核心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全面排查隐患,有效治理隐患,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系统化、程序化、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常态化。
(三)工作目标到X年初,基本实现县、镇和企业多层次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形成企业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改自报,政府领导有力、部门监管有效、企业责任落实、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
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规范
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规范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规范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工作流程,为危险源的辨识、分级、管控、隐患的排查和整改提供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其他企业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为企业安全风险的管控和事故隐患的排查提供参考。
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必须在符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的基础上,符合本标准的一些特殊要求。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双重预防:企业为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制度。
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重大危险源: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重大隐患: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建设原则:1.坚持风险优先原则,以风险管控为主线,全面辨识评估风险和严格管控风险,解决“认不清、想不到”的突出问题。
2.坚持系统性原则,建立完整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实现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全方位监督。
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安全设备、人员行为等方面。
5.4.2辨识方法采用多种方法,如现场观察、询问调查、文献资料收集等,全面辨识危险源。
5.5风险评估5.5.1风险评估方法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流程图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 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流程图
明确组织领导、制定工作方案、开展学习宣贯、组织安全培训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开展风险评估 确定风险级别 强化风险管控
按照生产组织、工艺流程、设施设备、 作业不同特点等确定风险,参照各行业 领域指导手册工作标准订起开展风险评估
业作业安全风险比较图并公示
总结完善
隐患排查治理
常态开展隐患排查
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在各岗位 生产作业流程中设置隐患排查工作 环节,制度符合现场实际的各岗位 日常隐患排查清单,强化对存在重 大安全风险的工艺、场所、环节和
部位的隐患排立改,重大隐患 制定治理实施方案,纳入一单四制 管理,上报行业主管部门,动态清
零
认真总结体系建设阶段的工作经验和教训,根据排查 治理结果补充完善风险点及危险源辨识
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根据发生事 故的严重程度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确定 风险点风险级别,将风险点化为一、二、
三、四级
建立安全风险清单和数据库,制定重大 安全风险管控措施,明确责任部门与责
任人,逐一落实管控措施
落实风险告知
深化“一会三卡”制度,设置重大安全风险公告 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在重点部位、环 节粘贴(风险告知栏)、《岗位风险提示卡》, 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设置明 显警示标志,绘制企业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企
安全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双控机制建设)实施方案
(二)配合联动、积极推进。各部室要按照“谁负责谁监管,一岗双责”的原则,抓好所管部门内两个体系建设工作,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
(三)细化标准,建立考核机制。两个体系建设是一项创新性强、技术复杂的系统工程,两个体系建设,确保相关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同时要建立责任考核机制,发现在两个体系建设中执行不力的个人要进行责任追究。
职责:
1、“双控”机制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双控”机制工作负责。
2、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本单位实施安全风险的辨识与控制管理。
3、“双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分级与管控。
4、“双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双控”机制的实施监督管理;负责日常“双控”机制的工作事务和动态管理。
三、实施步骤和工作任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第二阶段:系统学习体系文件,即:体系建设的通则、细则和指南,学习省标杆企业体系建设的成果。
第三阶段:全员进行培训,讲解“两个体系”建设的重要性,系统学习两个体系建设的内容,通过学习使全体员工熟悉什么是风险点,什么是危险源以及风险点危险源辨识的方法;怎么进行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
3、编制“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准备各种材料、文件及表格。
完善建设方案、规范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分级管控措施和各项运行记录、隐患排查治理过程档案,对成果进行阶段性整理、归档、上报,并形成《双重预防机制手册》。
四、保障措施和相关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立完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要提高到全的高度上来,各部室务必高度重视,以坚定的决心和力度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2、实施隐患排查。“双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各部室进行层面和相关专项及专业性检查;各部室按照《隐患治理制度》和标准检查表开展岗位层面的隐患排查。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指导手册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指导⼿册⽬录第⼀章风险隐患双重预防相关知识 (1)1.1 编制⽬的 (1)1.2 适⽤范围 (1)1.3 规范性引⽤⽂件 (1)1.4 术语和定义 (2)1.5 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内容 (4)1.6 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原则 (4)第⼆章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与运⾏ (6)2.1 策划和准备 (9)2.1.1 建⽴⼯作机构 (9)2.1.2 ⼈员培训 (10)2.1.3 资料收集 (10)2.2 风险辨识评估 (11)2.2.1 风险点划分原则 (11)2.2.2 危险源及其风险类型辨识 (11)2.2.3 风险(危险程度、危险度)评估⽅法 (14)2.2.4 发⽣事故后危险源及其风险的重新辨识评估 (15)2.2.5 重⼤危险源辨识 (15)2.2.6 风险分析评估 (18)2.2.7 风险分级及四⾊标注 (18)2.2.8 风险告知 (19)2.3 风险分级管控 (20)2.3.1 风险分级管控原则 (20)2.3.2 风险管控 (21)2.4 隐患排查 (22)2.4.1 具体要求 (22)2.4.2 制定隐患排查计划 (22)2.4.3 实施隐患排查 (23)2.5 隐患治理及验收 (24)2.5.1 隐患治理 (24)2.5.2 隐患治理验收 (24)2.5.3 隐患排查信息管理 (25)2.6 有效运⾏与持续改进 (25)第三章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主要⽂件⽰例 (27)3.1 安全⽣产责任制⽰例 (27)3.2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例 (28)3.3 企业岗位风险辨识管控清单⽰例 (33)3.4 企业风险管控措施 (35)3.5 重⼤风险告知栏 (36)3.6 岗位风险管控应知应会卡 (39)3.7 企业风险分级四⾊平⾯分布图 (40)3.8 企业岗位作业风险⽐较图 (41)3.9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41)3.10 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台账⽰例 (44)3.11 岗位事故应急处置卡 (45)附件: (46)附件1:作业危害分析法(JHA) (47)附件2:安全检查表法(SCL) (49)附件3:风险矩阵法(LS) (51)附件4:作业条件预先危险性分析评价法(LEC) (53)附件5:部分⾏业领域企业危险源辨识建议清单(⽰例) (55)附件6: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中可能⽤到的相关表格 (109)附件7:GB6411-86《企业职⼯伤亡事故分类》 (111)第⼀章风险隐患双重预防相关知识1.1 编制⽬的构建安全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是新时期党中央加强和改进安全⽣产⼯作的重要部署,是新形势下省委省政府推动安全⽣产领域改⾰创新的重⼤举措。
双重预防机制工作制度
双重预防机制工作制度为推进公司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特制定本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工作应当坚持关口前移、源头管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1、工作内容双重预防机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策划与准备和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主要包括安全风险辨识、安全风险辨识、安全风险评价、安全风险管控、绩效考核和持续改进。
2、职责分工为保证公司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顺利实施,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双重预防机制工作小组。
2.1主要负责人职责主要负责人是公司风险分级管控的第一责任人,对落实风险管控措施全面负责,具体履行下列职责:——组织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保证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正常运行,落实风险管控措施;——组织制定并督促风险管控制度的落实;——组织开展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培训工作;——至少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工作会议,推进风险管理体系持续改进;——负责确定可接受风险的程度及较大风险管控措施的审批;——保证安全投入的有效实施,确保双重预防机制构建工作的顺利开展;——组织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督促、检查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组织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及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体系,并督促落实;——保证隐患排查治理资金投入的有效实施;——至少每年组织召开一次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评审工作会议,推进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持续改进;——组织制定并实施重大隐患治理方案,并组织对其治理情况进行评估。
——主要负责人应当每季度至少组织检查一次风险管控措施和管控方案的落实情况。
——主要负责人应当每季度至少组织检查一次安全生产检查,排查事故隐患。
——每年至少开展一次风险管控动态评估评估,结果用于指导生产计划、应急预案、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以及安全生产管理、风险管控、隐患治理等工作。
2.2主管安全副总职责:——组织拟定安全分级风险管控体系制度、风险判定准则、实施方案;组织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培训工作;——组织风险点的排查,汇总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组织风险管控措施的评审,组织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指导手册;——督促并检查各车间、部门岗位风险管控措施的落实情况;——组织编制隐患排查项目清单;——组织隐患排查治理教育培训工作;——组织拟定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及各部门、各岗位隐患排查责任制;——组织风险管控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文件的修订、完善、优化;——组织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双重预防机制的绩效考核。
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评估参考导则
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评估参考导则(试行)1.制定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学时、培训内容、参加人员、考核方式、相关奖惩等。
2.分层次、分阶段组织开展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培训,培训内容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3.培训结束须进行闭卷考试,考核结果应记入培训档案。
1•未制定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培训计划或计划不具体的,扣5分。
2•培训记录或档案不详实,无签到表,无教材或课件、教师等相关记录的,每项扣5分。
3.未对全员进行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培训,缺少部门(车间)/岗位的每项扣2分。
4•培训结束未组织进行闭卷考试的,扣5分。
否决项:抽查10%的相关岗位人员,5人及以上未掌握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培训内容,评估不予通过。
查资料:1.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培训计划。
2.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培训教育记录与档案。
抽查问询:抽查、问询各层级、各岗位人员是否掌握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内容与标准、工作程序、方法等,企业隐患排查治理的内容与标准、工作程序、方法等。
1.制定符合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标准要求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作业指导书等体系文件。
2.体系文件应符合企业实际、具有可操作性,并传达至各部门(车间)/岗位。
1.未制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作业指导书等体系文件的,每项扣10分。
2.未制定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作业指导书等体系文件的,每项扣10分。
3.制度、作业指导书等体系文件不符合企业实际、不具有可操作性,未明确责任部门(车间)、职责、工作内容,一项内容不符合扣2分。
4.制度、作业指导书等体系文件未传达到各部门(车间)/岗位,发现一个部门(车间)/岗位扣2分。
查资料:1.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作业指导书等体系文件文本。
2.制度、作业指导书等体系文件发放或传达记录。
现场检查:工作岗位是否已获取或知晓有效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作全员培训(20分)体系文件(20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550危险源辨识(150分)1•组织本企业各部门(车间)、班组、岗位人员进行危险源辨识、分析。
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doc
江苏省安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为进一步推进全省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以下简称“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其防范和遏制事故发生的作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中发〔2016〕32号)、《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和《省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江苏省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实施办法的通知》(苏安办〔2016〕103号),结合我省实际,特提出以下指导意见:一、基本思路坚持源头管控、标本兼治,以安全风险辨识为基础,突出风险管控,强化隐患治理,构建持续有效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通过系统的识别风险、控制风险,及时治理风险管控过程出现的缺失、漏洞及失效环节等形成的事故隐患,把风险控制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消除在事故发生前面,切实提高防范和遏制安全生产事故的能力和水平。
二、总体目标(一)企业要针对本单位实际,科学制定工作程序和方法,根据风险管控的内在要求,从源头上全面开展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估,采取技术、管理等措施对安全风险实施分类分级管控,及时对事故隐患进行整改,形成安全风险受控、事故隐患有效治理的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和运行模式。
(二)安监部门根据本地区企业特点,制定并形成统一、规范、高效的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制度体系;建立功能科学适用的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平台,实现对企业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高效、动态监管;结合企业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等情况,对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进行整体评估,确定企业安全风险等级,明确高风险等级行业领域企业和区域,实现安全生产差异化分类分级监管。
三、工作原则(一)坚持企业主体,部门督导。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按照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的原则,组织本企业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
全面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实施方案
全面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实施方案为全面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促进重点行业领域企事业单位本质安全水平提升,依据市安委办《关于全面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工作方案》(市安办发〔2020〕 X 号),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区关于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决策部署,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作为提升重点行业领域企事业单位本质安全水平的重要措施进行推进,坚持关口前移、风险预控、精准施策,切实提高企事业单位防范和遏制安全生产事故的能力和水平。
二、工作目标到2020年底前,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教育、民爆物品、建筑施工、文化和旅游、特种设备、粮食、机械、消防等行业领域企事业单位完成以“两台账、一图、一栏、一卡”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台账、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安全风险告知栏和岗位告知卡)为重点的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任务。
三、工作任务(一)落实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主体责任各企事业单位要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领导小组,建立适合本单位安全生产实际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保障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所需人力、物力和资金投入,定期检查本单位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与运行成效。
分管负责人要全过程组织、协调和推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
部门负责人要全面落实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内容和跟踪管理。
全体员工要全程参与风险点排查、辨识、评估、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二)双重预防机制重点建设任务各企事业单位要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科学评定安全风险等级、有效管控安全风险、实施安全风险公告警示、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完成以“两台账、一图、一栏、一卡”为重点的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任务。
1.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台账。
各企事业单位要对照行业领域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标准,合理划分风险排查区域,对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安全风险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辨识,梳理汇总各类安全风险。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实施方案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实施方案一、目的为了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以下简称“双重预防机制”),全面彻底的剖析设备设施及作业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对风险进行辨识,对隐患进行治理,降低生产作业活动中的风险,经公司安全领导小组研究决定,从即日起公司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为保障体系建设,特制订本方案。
二、任务目标自202X年10月1日展开工作,于202X年12月31日完成全公司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持续更新工作,通过风险点确定和危险源辨识,对所有公司设施设备及生产活动全面分析存在的风险;通过风险评估、隐患治理使风险隐患始终处于受控状态,进行分级管控,杜绝和减少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并每年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运行机制,进行评审评价,使其在运行中持续不断分析、辨识、评价、提高。
三、成立组织机构为顺利实施《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方案》,公司成立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推动领导委员会及各工作组。
组长:***副组长:***成员:***、***、***、***1、小组工作任务(1)学习国家及地方的相关规范要求,全面负责公司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推进和落实执行;(2)负责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组织机构职责及人员的配置调度,明确所有人员的工作职责及任务分工;(3)建立符合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标准要求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责任考核及奖惩制度等体系文件,并推行实施;(4)组织审定公司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推进实施方案,明确体系建设的目标、步骤、任务内容及进度;(5)协调调度公司各类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定期研究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及解决方案;(6)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督促检查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风险点辨识、评价分级、管控措施制定等各环节的过程控制和质量;(7)组织制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培训计划,分层次、分阶段、分岗位组织进行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培训,并组织考试考核;(8)按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要求组织开展风险点隐患排查治理,分析原因,制定措施,落实整改责任人、整改期限、整改资金等内容,做到风险隐患排查闭环管理;(9)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方面的其他要求。
工贸行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通用规范
工贸行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通用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贸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基本要求、工作程序、文件管理、信息化建设,持续改进和运行效果。
本标准适用于工贸行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 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DB22/T 2881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通则3 术语和定义DB22/T 2881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工贸企业 industry and trade enterprises主要包括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等行业企业。
4 基本要求4.1 自主建设企业应自主完成双重预防机制的策划、准备并组织实施,包括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信息整理、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和持续改进等具体工作。
4.2 设置机构企业应成立由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安全、工艺、设备、电气、仪表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组织领导机构,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组织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为该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分管负责人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分管范围内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4.3 健全制度企业应在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基础上,制定或完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相关工作制度,形成一体化的安全管理体系,使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贯穿于生产活动的全过程,成为企业各层级、各专业、各岗位日常工作重要组成部分。
安全风险双重预防机制
什么是双重预防机制?
在安委办〔2016〕3号文和安委办〔2016〕 11号文中,已经非常明确地指出,双重预防机 制就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安 全风险分级管控,就是我们日常工作中的风险 管理,包括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分级、风险 管控,即辨识风险点有哪些危险物质及能量, 在什么情况下可能发生什么事故,全面排查风 险点的现有管控措施是否完好,运用风险评价 准则对风险点的风险进行评价分级,然后由不 同层级的人员对风险进行管控,保证风险点的 安全管控措施完好。隐患排查治理就是对风险 点的管控措施通过隐患排查等方式进行全面管 控,及时发现风险点管控措施潜在的隐患,及 时对隐患进行治理。
近期不断发生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反映出当前安全生产工作严重存在“认不清、想不到”的突出问题。 针对这个情况,上级多次指出,对易发生重特大事故的行业,尤其是煤矿企业,要采取安全风险分级 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
构建煤矿“双重预防机制”就是针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认不清、想不到”的重点问题,强调 将安全生产关口前移,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层面逐步前移到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层面。要强化风险超前 管控意识,分析事故发生的全过程,抓住关键环节,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防止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不 到位转变成事故隐患、隐患未及时被发现和治理造成重大事故。
那么何为“双重预防”? 把风险管控好,不让风险管控措施出现隐患,这是
第一重“预防”; 对风险管控措施出现的隐患及时发现及时治理,预
防事故的发生,这就是第二重“预防”。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二者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 是并列的两项工作?是有先后顺序的两项工作?
其实都不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是相互包含的关系:隐患排查治理包 含于风险分级管控中。结合隐患的定义,能帮助我们更加清楚地理解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 排查治理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定本行业(领域)企业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的具体任务,具体目标,对风险辨识、风险评价、风险分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分类分级、隐患治理、信息报告、复核验收、闭环管理、持续改进等工作程序提出具体要求,明确本行业(领域)常用的风险辨识及风险评价方法,以及风险控制措施和隐患治理措施的选择与实施。
河南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辨识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科学辨识与评价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及其风险等级,有效防范施工生产安全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的通知》(安委办[]号)《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号)和省政府和水利部关于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以下简称“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要求,结合我省水利行业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全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辨识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
第三条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以下简称危险源)是指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亡、健康损害、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以下简称重大危险源)是指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能导致人员死亡、健康严重损害、财产严重损失、环境严重破坏,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
重大危险源包含《安全生产法》定义的危险物品重大危险源。
工程区域内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使用及运输,其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参照国家和行业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第四条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隐患排查治理应严格执行国家和水利行业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导则(试行)。
第五条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法人和勘测、设计、施工、监理等参建单位(以下一并简称为各单位)是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控和隐患排查的主体。
各单位应结合本工程实际,根据工程施工现场情况和管理特点,全面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隐患排查治理,严格落实相关管理责任和管控措施,有效防范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
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本细则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隐患排查工作进行指导、监督与检查。
第六条危险源的辨识、风险等级评价和隐患排查治理按阶段划分为工程开工前和施工期两个阶段。
第七条开工前,项目法人应组织其他参建单位研究制定危险源辨识、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明确监理、施工、设计等单位的职责、辨识范围、流程、方法等;施工单位应按要求组织开展本标段危险源辨识、风险等级评价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并将成果及时报送项目法人和监理单位;项目法人应开展本工程危险源辨识和风险等级评价,编制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报告,主要内容及要求详见附件。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报告应经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人和主要负责人签字确认,必要时组织专家进行审查后确认。
报告编制完成后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第八条施工期,各单位应对危险源实施动态管理,及时掌握危险源及风险状态和变化趋势,实时更新危险源及风险等级,并根据危险源及风险状态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
第九条各单位应对危险源进行登记,其中重大危险源和风险等级为重大的一般危险源应建立专项档案,明确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重大危险源应按有关规定报项目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第十条各单位可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结合本单位和工程实际适当增补危险源内容,按照本标准的方法判定风险。
第二章危险源类别、级别与风险等级危险源分五个类别,分别为施工作业类、机械设备类、设施场所类、作业环境类和其他类,各类的辨识与评价对象主要有:第十一条施工作业类:明挖施工,洞挖施工,石方爆破,填筑工程,灌浆工程,斜井竖井开挖,地质缺陷处理,砂石料生产,混凝土生产,混凝土浇筑,脚手架工程,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钢筋制安,金属结构制作、安装及机电设备安装,建筑物拆除,配套电网工程,降排水,水上(下)作业,有限空间作业,高空作业,管道安装,其他单项工程等。
第十二条机械设备类:运输车辆,特种设备,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等。
第十三条设施场所类:存弃渣场,基坑,爆破器材库,油库油罐区,材料设备仓库,供水系统,通风系统,供电系统,修理厂、钢筋厂及模具加工厂等金属结构制作加工厂场所,预制构件场所,施工道路、桥梁,隧洞,围堰等。
第十四条作业环境类:不良地质地段,潜在滑坡区,超标准洪水,粉尘,有毒有害气体及有毒化学品泄漏环境等。
第十五条其他类:野外施工,消防安全,营地选址等。
对首次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及尚无相关技术标准的危险性较大的单项工程应作为危险源对象进行辨识与风险评价。
第十六条危险源分两个级别,分别为重大危险源和一般危险源。
第十七条危险源的风险等级分为四级,由高到低依次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并分别采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
第十八条重大风险:发生风险事件概率、危害程度均为大,或危害程度为大、发生风险事件概率为中;极其危险,由项目法人组织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管控,主管部门重点监督检查。
第十九条较大风险:发生风险事件概率、危害程度均为中,或危害程度为中、发生风险事件概率为小;高度危险,由监理单位组织施工单位共同管控,项目法人监督。
第二十条一般风险:发生风险事件概率为中、危害程度为小;中度危险,由施工单位管控,监理单位监督。
第二十一条低风险:发生风险事件概率、危害程度均为小;轻度危险,由施工单位自行管控。
第三章危险源辨识第二十二条危险源辨识是指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包括辨识出危险源以及判定危险源类别与级别。
第二十三条危险源辨识应由经验丰富、熟悉工程安全技术的专业人员,采用科学、有效及适用的方法,辨识出本工程的危险源,对其进行分类和分级,汇总制定危险源清单,确定危险源名称、类别、级别、可能导致事故类型及责任人等内容。
必要时可进行集体讨论或专家技术论证。
第二十四条危险源辨识可采取直接判定法、安全检查表法、预先危险性分析法及因果分析法等方法。
危险源辨识应考虑工程区域内的生活、生产、施工作业场所等危险发生的可能性,暴露于危险环境频率和持续时间,储存物质的危险特性、数量以及仓储条件,环境、设备的危险特性以及可能发生事故的后果严重性等因素,综合分析判定。
第二十五条危险源辨识应先采用直接判定法,不能用直接判定法辨识的,可采用其他方法进行判定。
当本工程区域内出现符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清单》(附件)中的任何一条要素的,可直接判定为重大危险源。
第二十六条各单位应定期开展危险源辨识,当有新规程规范发布(修订),或施工条件、环境、要素或危险源致险因素发生较大变化,或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应及时组织重新辨识。
第四章风险评价第二十七条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的各种危险因素、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损失与伤害程度等进行调查、分析、论证等,以判断危险源风险等级的过程。
第二十八条危险源的风险等级评价可采取直接评定法、安全检查表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等方法,推荐使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第二十九条重大危险源的风险等级直接评定为重大风险等级;危险源风险等级评价主要对一般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可结合工程施工实际选取适当的评价方法。
第三十条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适用于各个阶段。
第三十一条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中危险性大小值按下式计算:式中:—危险性大小值;—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大小;—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危险严重程度。
第三十二条事故或危险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值与作业类型有关,可根据施工工期制定出相应的值判定指标,值可按表的规定确定。
表事故或危险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值对照表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完全可以预料相当可能可能,但不经常可能性小,完全意外很不可能,可以设想极不可能第三十三条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值与工程类型无关,仅与施工作业时间长短有关,可从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或危险环境人员的分布及人员出入的多少,或设备及装置的影响因素,分析、确定值的大小,可按表的规定确定。
表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因素值对照表值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连续暴露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每周次,或偶然暴露每月次暴露每年几次暴露非常罕见暴露第三十四条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即危险严重度因素值与危险源在触发因素作用下发生事故时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有关,可从人身安全、财产及经济损失、社会影响等因素,分析危险源发生事故可能产生的后果确定值,可按表的规定确定。
表危险严重度因素值对照表值危险严重度因素造成人以上(含人)死亡,或者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造成人~人死亡,或者人~人重伤,或者万元以上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造成人~人死亡,或者人~人重伤,或者万元以上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造成人以下死亡,或者人以下重伤,或者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无人员死亡,致残或重伤,或很小的财产损失引人注目,不利于基本的安全卫生要求第三十五条危险源风险等级划分以作业条件危险性大小值作为标准,按表的规定确定。
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值区间危险程度风险等级>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重大风险≥>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较大风险≥>一般危险(或显著危险),需要整改一般风险≤稍有危险,需要注意(或可以接受)低风险第三十六条各单位应结合本单位实际,根据工程施工现场情况和管理特点,合理确定、和值。
各类一般危险源的、和值赋分参考取值范围及判定风险等级范围见附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一般危险源法风险评价赋分表》。
第五章隐患排查治理第三十七条隐患排查主要包括日常排查、综合排查、专业排查、专项排查、季节排查、重大节日活动排查、专家诊断检查和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履职检查等。
水利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法律、法规要求,结合生产工艺特点,确定综合、专业、专项、季节、日常排查等周期。
第三十八条各单位在排查前,要制定排查方案,明确排查组织级别,排查组织级别一般包括公司级、部门级、车间级、班组级。
第三十九条各单位隐患排查应做到全面覆盖、责任到人,定期排查与日常管理相结合,专业排查与综合排查相结合,一般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
第四十条各单位排查应填写完整的排查记录。
根据排查出的隐患类别,提出治理建议,一般应包含:()对排查出的每一项隐患,明确治理责任单位和主要责任人;()经评估后提出初步整改或处置建议;()依据隐患治理难易程度确定治理期限。
第四十一条隐患治理实行分级治理、分类实施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