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孟子》两章优教课件一(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孟子两章(共89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孟子两章(共89张PPT)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 他们而 组织起 来。2021/8/102021/8/102021/8/102021/8/10
•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一年六月十七日2021年6月17日星期四
2.环而攻之而不胜 代词,它,指城
3.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代词,它,

指施仁政者
第二自然段论证 天时不如地利 第三自然段论证 地利不如人和 这两段都采用了 对比 论证法
第2、3自然段有四个短句代表 了“地利”,它们是:
三里之城 七里之郭 城非不高也 池非不深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 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这是从反面说。从正面说,“域民”、 “固国”、“威天下”应靠什么呢?

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多助 失助道寡
论据(战例) 进攻:天时不如地利 战争需要 防御:地利不如人和 “人和”
类推(治国)
域民 固国 威天下
治国也需要 “人和”
结论:得道多助——天下顺之
失道寡助——天下畔之

段落层次
一(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 不如人和。
二(第2、3段)具体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 如人和。
1. (第2段)以对一小城环而攻之而不胜为论据, 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2. (第3段)用虽有高城深池的地利条件却“委而 去之”作论据,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三(第4段)得出结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8《孟子两章》课件(62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8《孟子两章》课件(62张ppt)

他们虽然出身卑微,但都历经了苦难的 磨练,被提拔任用,做出了一番作为。
第二段
个人 常常处在困境, 才能不断奋发 正 小
经受磨炼 的益处
国家 常常没有忧患, 往往遭至灭亡 反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论点:
论证方法:
主要是由个别到一般,最后推断 出中心论点。 即特殊论据 —— 一般论据 — — 中心论点。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及 其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个人修养,伦理道 德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是孟子和他的弟 子万章等合著的。与《论语》、《大学》、《中庸》 合 称四书。 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仁政”、“王道”, 主张和平,反对战争。提倡君王要“与民同乐”, 人与 人之间要相亲相爱, 希望人们能安居乐业 。 孟子在教育方面的思想、主张,有不少是值得我们借 鉴的。 孟子的文章自成风格,其文思想深刻,说理透彻,气 势充沛,开合自如,长于论辩,有很强的说服力。
狱官
故天将降大任
于 是人也,必先苦其心
所以
责任


使……痛苦 使他受到贫 困(之苦)
曾益其
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使……劳累 使……饥饿
行拂 乱其所为,所以 动心忍性,
违背 扰乱
所不能。
用来
使…惊动, “增”增 加 使…坚韧
人恒
常常
过,
犯错误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 这样以后 困扰 “横”梗 塞,不顺
2、故 必 劳 饿 空 行
/天 将 /降 大 任/ 于 是 人 也, 先 /苦 其 心 / 志, 其 /筋 骨, 其 /体 肤, 乏 /其 身, /拂 乱 /其 所 为-------

九年级语文下册_《《孟子》两章》课件_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_《《孟子》两章》课件_人教版


3、两篇短文都使用了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 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不同之处:
两篇文章提出论点的方式不尽相同: 第一则短文的论点在文章中间部分 点明,然后对论点进行了进一步的 解释和阐述;
第二则短文在文章结尾处揭示出论 点,不再对论点进行解说。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提出担当 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练。请查 找相关资料,补充一些例子。
使……饥饿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
违背、阻挠 动词,扰乱 用来的
使他的心惊动 同“增”增加 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舜从田野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
水匠中高升,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 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 从隐居的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 间登上了相位。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 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 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 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通过 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 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
你能读准下列句子的节奏吗?
1、环 而 攻 之/ 而 不 胜 。 2、域 民 /不 以/ 封 疆 之 界 。 3、城 非/ 不 高 也 。 4、故/君 子 有 不 战 ,战/必 胜 矣 。
下列加线字的读音你能读准吗?
fú 夫 guō 郭 sù 粟 guă 寡
qīபைடு நூலகம்
pà n 畔

你能读准下列句子的节奏吗?
结构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小城环而攻之不胜 城高兵利粮足不守
战争需要“人和” (举例论证)
论据:
域民…… 固国…… 威天下……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8 《孟子》两章(课件1)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8 《孟子》两章(课件1)

板书设计
天时 不如 地利
举例 论证 守方失利
域民 固国 威天下
攻方失利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战争 得道多助 得道 失道寡助
地利 不如 道理 人和 论证 人和
人和
治国
“仁政”
• • • •
• • •

• 孟子名言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 形和圆形。 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 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 有能生者也。 【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 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第二课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青蛙在开水里逃生
• 青蛙在温水里死亡
fù yuè quăn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
gé 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 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
xī 百里奚/举于/市。
舜:舜原来在历山耕田,30岁时被尧起用,后来继承 尧的君主位。 傅说:傅说原在傅岩地方作泥水匠,为人筑墙,殷 王武丁访寻到他,用他为相。 胶鬲:胶鬲起初贩卖鱼和盐,西伯(周文王)把他 举荐给纣。 管夷吾:管仲(字夷吾)原为齐国公子纠的臣,公 子小白(齐桓公)和公子纠争夺君位,纠失败了,管仲 作为罪人被押解回国,齐桓公知道他有才能,即用他为 相。 孙叔敖:春秋时期楚国人,隐居海滨,楚庄王知道 他有才能,用他为令尹。 百里奚:春秋时期虞国大夫。虞亡后被俘,由晋入 秦,又逃到楚,后来秦穆公用五张羊皮把他赎出来,用 为大夫。
预习与交流舜/发于/畎亩之 Nhomakorabea,傅说/举于/

2018-2019九年级语文下册新人教版孟子两章 (1)ppt课件(精选)

2018-2019九年级语文下册新人教版孟子两章 (1)ppt课件(精选)

精品
最新中小学课件
5
孟子晚年 著书立说
孟子周游列国,但诸侯各国忙于战争,没 有几个君主愿意采纳他的政策。晚年的孟子带 领他的亲密学生万章、公孙丑等 “序《诗》 《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整理阐发儒家典籍,把自己的言论、事迹编著 成书。
精品
最新中小学课件
6
关于《孟子》
记录孟子的言论、活动的《孟子》一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内容包括孟子 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
精品
最新中小学课件
19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道” 指的是什么?
• 仁政
精品
最新中小学课件
20
这一章的论点是什么?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为什么?
精品
最新中小学课件
21
本文论证结构
1. 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 人和。(第1句)
2. 分别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 人和”。(三里之城……)
到极点 通“叛” 到极点
精品
最新中小学课件
15
难句翻译: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使百性定居下来不迁移到别处,不能 只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
• 巩固国防,不能只靠山川的险固,
• 征服天下不能只靠武力的强大。
精品
最新中小学课件
16
难句翻译: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精品
最新中小学课件
13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 有利于作战 内部团结 时注加令下释及划线政者治课形本势已注,的红地色理的形为势重点词语齐,下心同协力

2018-2019九年级语文下册新人教版《孟子》两章参考课件ppt课件(精选)

2018-2019九年级语文下册新人教版《孟子》两章参考课件ppt课件(精选)

精品
最新中小学课件
6
精品
最新中小学课件
7
听读课文录音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 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 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 利。得道 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 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运用了排比和双重否定句式。从 多个方面强调守城一方占尽地利,但 结果却弃城而逃,从而有力证明了“人 和”的重要。整齐的句式,使得文章气 势奔放,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精品
最新中小学课件
19
第三段:译文
•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 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 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 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 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
第一段
1、本文提出了什么论点? 2、由论点看,决定战争胜负的要素有哪些? 3、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什么?
精品
最新中小学课件
12
施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仁政
有利的天气
地理形势有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精品
最新中小学课件
13
阅读第一段讨论:
解释字词
天时 地利 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等条件。
《孟子》一书, 现存七篇,是儒家学派的经 典著作之一,
精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最新中小学课件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8 《孟子》两章 课件 (共40张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8 《孟子》两章 课件 (共40张PPT)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限制 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威震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 通叛,背叛 到 归顺 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 矣。 要么, 或 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检测练习
• 1.孟子,名______,字______,是____时代人, 他是孔子以后的_________。《孟子》是一部 记录_________的书。
作品简介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 所作,是儒家经典之一。 《孟子》是以记言为主的 语录体散文,其中有许多长篇 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 机智而雄辩,对后世的散文写 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学习目标:
1、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解释文中重要词语的意思,并在此基础上 正确、流畅地翻译课文。 3、用自己的话说出“天时、地利、人和”、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的含义。
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论据
类推
{ ↓ {

结论

防御 域民 固国 威天下
—————— ——
进攻 ——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
战争需要“人和”
治国需要“人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品味孟子语言特色
文章的第三段运用什么句式?有什么表达效果?
归纳;运用双重否定排比句,起肯定、加强语言 气势的作用,极言防御一方地理条件的优越。
文章第4段Leabharlann 用什么句式?有什么效果?运用排比句,再次强调。 运用对比手法,把“得道者”与“失道者”的 后果进行对比,点明文章主旨。
拓展延伸
1、从古至今有哪些“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例子?举例反思。 2、结合《政治》,《历史》说说 如何保证我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九年级语文下册新人教版《孟子》两章参考课件1ppt课件(精选)

九年级语文下册新人教版《孟子》两章参考课件1ppt课件(精选)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论证语言 (1)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小结 (1)用双重否定句排比,排比有力; (2)用层递排比,更具气势。体现了孟子政论文的 气势磅礴,有很强说服力。
作业:1、熟记注解(明天小测) 2、背诵课文
反馈练习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 (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 能为人们所了解。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 外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灭亡。
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两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课文导入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 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可在此以 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 满春殿,至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
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让
我们一起走进孟子的文章去寻找答案。
作品简介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之一,为孟子和弟子及再 传弟子所著。书中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
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南宋朱熹
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合为“四书”, 成为此后读书人的必读书。
朗读课文
听音频,读准字音,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如: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 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 海,百里奚/举于/市。
后,他由晋入秦,又逃到楚,后来秦穆公用五张羊皮把他赎
出来,用为大夫,所以说举于市(集市)。
(7)任:责任,担子。
(8)也:语气助词,用在前半句末了,表示停顿,后半句 将要解释。 (9)苦其心志:使他的心智困苦。心志,意志。 (10)劳其筋骨:使他的筋骨劳累。
(11)饿其体肤:意思是使人经受饥饿之苦,肌肤消瘦。
(3)胶鬲(ɡé)举于鱼盐之中:胶鬲起初贩卖鱼和盐。西伯
(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后来他又辅佐周武王。
(4)管夷吾举于士:管仲(夷吾)原为齐国公子纠的臣,公
子小白(齐桓公)和公子纠争夺君位,纠失败了,管仲作为 罪人被押解回国,齐桓公知道他有才能,即用他为相。士, 狱官。 举于士,指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并任用。 (5)孙叔敖举于海:孙叔敖,春秋时期楚国人,隐居海滨, 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为令尹。 (6)百里奚举于市:百里奚,春秋时期虞国大夫。虞王被俘
(12)空乏:贫困,资财缺乏。空,贫穷无才,穷。乏, 缺乏,缺少,绝。这里是动词,使他受到贫困之苦。
(13)行拂乱其所为:他的每一行为都不能如他所愿。行, 指每一行为,每做一件事。拂,拂逆,违背。其所为,指其 随心所欲,意即愿望。
(14)所以:用这些来……
(15)动心忍性: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 忍,使……坚忍。 (16)曾益其所不能:增加他的能力。曾,通“增”。所不 能,指原先所不具备的能力。
基础字词 舜发于畎亩之中 (quǎn)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yuè)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ɡé)
行拂乱其所为
法家拂士
(bì)
(fú)
曾益其所不能 (zēnɡ)
(1)舜(shùn)发于畎(quǎn)亩之中:舜原来在历山耕田,
三十岁时,被尧起用,后来继承尧的君主之位。发,起,指 被任用。畎亩,田地、田间。畎,田间小沟。 (2)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傅说原在傅岩地方作泥水 匠,因以傅为姓,殷王武丁用他为相。举,任用,选拔。版 筑,筑墙时在两块夹版中间放土,用杵捣土,使它坚实。 版,打土墙用的夹板。筑,捣土用的杵。
----凭借 ----用来
----表转折的连词,却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表承接的连词,可不译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表并列的连词,可不译
管夷吾举于士 士 入则无法家拂士 生于忧患 于 舜发于畎亩之中
----名词,狱官 ----名词,贤士
----介词,由于
----介词,从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介词,给
1 2
学习目标 整体感知 研读课文 重难点解析 课文小结 布置作业
3 4 5
6
学习目标
1.了解孟子的有关文学常识;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 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反复诵读,积累名言警句;借
助注释理解文意,培养文言文自学能力;
2.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学习文章的论证方法,品味对 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体会孟子的文章逻辑严密 而有文采的特点; 3.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深刻内涵,体会磨难
(17)恒过:意思为经常犯错误。恒,常。过,过失,这里
用作动词,指犯错误。
(18)困于心:心意受到困扰。 (19)衡于虑:心虑受到堵塞。衡,通“横”,梗塞,
不顺。
(20)作:奋发,指有所作为。 (21)征于色:把心情表现在脸。 色上。征,征验,表现。色,脸色。 (22)发于声:指思想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23)而后喻:(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
人们才了解他。喻,明白,知晓。
(24)入:指在国内。
(25)法家拂士:法家,坚持法度纪律的大臣。拂士, 辅佐君主的贤士。拂(bì),通“弼”,辅佐。 (26)出:指在国外。 (27)敌国外患:指相抗衡的邻国和外来的祸患。
(28)生于忧患:忧愁祸患(能激励人奋发),使人能
征于色
——介词,在
古今异义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古义:捣土用的杵。 今义:建筑,修建。 2.管夷吾举于士 古义:狱官。 今义:军人。
3.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古义:显露征兆。
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今义:走远路(多指军队);讨伐。 古义: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 今义:敌对的国家。
3.空乏其身。译:
4.行拂乱其所为。译:使他的行为错乱颠倒不顺畅 5.动心忍性。译: 使他的心受到震动,使他的性情坚韧
一词,发于声
----兴起,被任用
----表露,表现 ----国家 ----国都 ----国防
国恒亡
国 则有去国怀乡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以天下之所顺 以 所以动心忍性 环而攻之而不胜 而
够生存。 (29)死于安乐:安逸享乐的死亡。
通假字
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
困于心衡于虑。
“衡”通“横”,梗塞,不顺
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辅弼,辅佐
词类活用
必先苦其心志。译:使他的内心痛苦。 1.劳其筋骨。译: 2.饿其体肤。译: 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 使他的身体忍饥挨饿 使他倍受穷困之苦
困苦对个人和国家的重要作用。
整体感知
作者简介
孟子(前372—前289)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名 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后世认为他是孔子 学说的继承人,因此把他和孔子并称:孔孟,并尊其 为“亚圣”。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
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
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