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刚柔耦合的自动化动力学仿真分析研究

合集下载

基于刚柔耦合模型的混凝土泵车臂架系统动力学仿真

基于刚柔耦合模型的混凝土泵车臂架系统动力学仿真
c n rt u r c ’ a m u p r s se ; w t e me s r d d s l c me t t o re a o c ee p mp t kS r s p o y tm u t i t au e i a e n i hh p me c u s s
第2 7卷 第 1 2期
21 年 1 01 2月
吉 林 工 程 技 术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u a f in T ah r n tueo gn eiga dT c n lg o r lo l ec esIsi t fEn ie r n e h oo y n Ji t n
V I2 o 1 o_ 7 N . 2
C i ; . n i e n c i r ol e C aga n e , i nS ax 10 4. hn hn 2 E gn r Mahn yC lg , h n ' U / r a e i g e e n , s X ' hn i 0 6 C i v a 7 a)
Abta tA f esc o ・n o ce u pt c ’ a nsp ot ytm a ersac bet s c : v - t na nc nrt p m u k l pr ss s h eerhojc, r i ei e r S T u e t
Ba e n Ri i Flx b e Co lng M o l s d o g d e i l up i de
YA NG i g , ANG Ru , HAO Yu h n L P n — n Pn W i S — o g , V e g mi
( I ca i l n ier gDp r et Fj nTa i C lg oai n ehooy uhuFj n3 0 0 , 1Meh n a gne n eat n , u a r c oeeo Vct nad Tcnl ,F zo u a 50 7 c E i m i f l f o g i

基于刚柔耦合的起重机柔性臂动力学分析

基于刚柔耦合的起重机柔性臂动力学分析
系统 的振动 和突 然 卸 载 和变 幅动 作 时 臂 架 的 应 力 等 。 目前 ,国 内外 对 于柔 性 臂 的 动 力 学 分 析 与 研
根据 5 汽车 起 重 机 臂 架 工 程 图纸 建 立 各 节 5t
臂有 限元 模 型 ,根 据臂 架 结 构 特 性 和 A a 软 件 dms
中 图 分 类 号 :T 2 5 H 1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0 8 (0 1 9— 0 0— 4 0 1— 7 5 2 1 )0 05 0
Ab t a t T e ta i o a t o a o i tt n n c c lt g t e s s m n ri r eo ei a t f h a sr c : h rd t n lmeh d h s s mel a i so a u a i y t i e t f c rt mp c e l d i mi o l n h e ao h ot o s i g b o s se d r g w r i g o e c a e I e p n e t t t e p p r e tb ih s a 5 r c r n e il o m w n o m y t m u i o kn ft r n . n r s o s o i, h a e sa l e 5 tt k c a e f xb e b o n h s u l s se w t DAMS a d An y ot a e a d a p is smu ain a ay i t r i g c n i o s l e s d e n o d n y t m i A h n s s s f r , n p l i lt n lss o wo kn o d t n i u d n u la ig, w e o i k

机械系统中的刚柔耦合动力学分析

机械系统中的刚柔耦合动力学分析

机械系统中的刚柔耦合动力学分析引言机械系统的刚柔耦合动力学分析是研究刚性部件和柔性部件耦合工作时的振动特性和动力学性能的过程。

刚柔耦合系统由刚性和柔性部件组成,其刚性部件具有高刚度和低振动特性,柔性部件则具有低刚度和高振动特性。

刚柔耦合分析在现代工程设计和制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飞行器、机器人、精密仪器等领域中的应用。

一、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是描述该系统振动行为的数学模型。

该模型可以基于刚体动力学和弹性体动力学原理建立。

刚体动力学模型涉及质点、刚体的平移和旋转运动方程,弹性体动力学模型涉及刚体振动的波动方程和柔性部件的变形方程。

综合考虑刚体和弹性体的动力学模型,可建立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用于研究振动响应和动力学性能。

二、刚柔耦合系统的耦合方式刚柔耦合系统的耦合方式主要包括刚体与柔性部件的物理耦合和动力学耦合。

物理耦合是指刚体和柔性部件通过连接件(如螺栓、焊接等)实现的实体耦合,确保其共同工作。

动力学耦合是指刚体和柔性部件在振动过程中相互作用和影响。

物理耦合和动力学耦合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刚柔耦合系统的振动特性和动力学行为,提高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刚柔耦合系统的振动特性分析刚柔耦合系统的振动特性是研究该系统固有频率、模态形状和振型等振动性质的过程。

通过振动特性分析,可以确定系统的谐振频率和振型,为系统优化设计和振动控制提供依据。

常用的方法包括有限元分析、模态分析和振动测试等。

其中,有限元分析是一种基于数值计算的方法,可以模拟系统的振动响应,模态分析可以获得系统的固有频率和模态形状,振动测试可以直接测量系统的振动状态。

四、刚柔耦合系统的动力学性能分析刚柔耦合系统的动力学性能是研究该系统在外部激励作用下的响应和行为。

动力学性能分析主要包括动力学模态分析、频率响应分析和阻尼特性分析等。

动力学模态分析可以研究系统在特定工况下的振动行为和能量分布,频率响应分析可以研究系统在不同频率下的响应特性,阻尼特性分析可以研究系统的振动耗能和稳定性。

刚柔耦合并联机器人动力学建模及仿真研究

刚柔耦合并联机器人动力学建模及仿真研究

刚柔耦合并联机器人动力学建模及仿真研究1.前言刚柔耦合并联机器人是一种新型的机器人技术,其特点是结合了刚体机器人和柔性机器人的优点,在运动控制、机械刚度、操作灵活性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本文旨在通过对刚柔耦合并联机器人的动力学建模及仿真进行研究,探索其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前景。

2.刚柔耦合并联机器人的概念和特点刚柔耦合并联机器人是指将刚体机器人和柔性机器人结合起来,构成一种新型的机器人系统。

其特点在于,将多个刚体部分通过柔性连接构成一个整体,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机械臂设计及运动控制,使得机器人系统在运动中能够具备较高的柔性和韧性,同时兼备高刚度和高精度的优点。

与传统的刚体机器人相比,刚柔耦合机器人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柔性连接:用柔性连接将多个刚体部分构成一个连续的机械臂结构,使得机械臂在操作时能够兼顾柔性和刚度。

(2)高韧性:由于采用了柔性部件,机械臂的韧性得到了提高,在进行协作任务时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

(3)高效率:柔性部件的加入使得机械臂的运动更加平稳,能够在较高的速度下进行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3.刚柔耦合并联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为了更好地掌握刚柔耦合并联机器人的运动特性,需要对其进行动力学建模。

在机器人运动学模型中,关节角度、连杆长度以及机器人末端的空间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参数。

在刚柔耦合机器人中,由于连接部件的柔性,连接部件的长度随时间和机器人的运动而变化。

因此,建立刚柔耦合并联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需要考虑柔性连接部件的材料特性和节点运动方程。

在建立动力学模型时,可以采用Lagrange动力学方法。

其中,Lagrange的动力学方程可以表示为:Lagrange(T)- Lagrange(U)=d/dt(dL/d/dt(T))其中T表示机械臂的运动状态参数,U表示势能,L表示机械臂的动能。

利用该方程可以求解机械臂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到的各种力。

4.刚柔耦合并联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刚柔耦合并联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是实现机器人高精度和高柔性的重要措施。

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

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

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是一种描述刚体和柔性结构相互作用的数学模型。

这种模型可以用来研究各种复杂的力学问题,例如机械振动、机器人动力学、运动控制等。

本文将从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和建模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

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将刚体和柔性结构的运动方程进行耦合,描述刚体与柔性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该模型中,刚体通常被描述为质点或刚性体,具有确定的质量、形状和运动状态。

而柔性结构则被描述为连续介质,其形状和运动状态受到刚体的作用影响。

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其中最常见的应用是机械振动。

在机械振动中,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可以用于研究机械系统的自由振动和强迫振动。

例如,模拟汽车行驶过不平坦道路时车身和悬挂系统的振动,或者研究机器人手臂在运动过程中的柔顺性。

在建立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时,需要考虑刚体和柔性结构的几何特性、材料性质和力学行为。

为了描述柔性结构的运动,在模型中通常采用有限元法或杆模型等方法进行建模。

这些方法可以将柔性结构离散成为许多小的单元,在每个单元内求解位移和应力等参数,从而得到整个系统的运动方程。

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的求解通常涉及到数值方法。

常用的数值方法有有限元法、迭代法和离散化方法等。

这些方法在模型求解过程中,会生成大量的矩阵方程,需要用计算机进行求解。

数值方法的选择将影响模型求解的精度和计算速度。

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可以有多种扩展和应用。

例如,可以将多个柔性结构耦合起来进行分析,研究多体动力学问题。

还可以加入控制系统,用于实现对刚柔耦合系统的运动控制。

另外,还可以将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与其他领域的模型进行耦合,例如流体力学模型,研究复杂的多物理场耦合问题。

总之,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模型,用于描述刚体和柔性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

它在机械振动、机器人动力学、运动控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建立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需要考虑几何特性、材料性质和力学行为等因素,并采用适当的数值方法进行求解。

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

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

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是一种优秀的分析研究机械系统动态响应的方法。

它将刚体与柔体耦合在一起,综合考虑了它们各自的特性,可以更加真实地模拟实际的复杂机械系统。

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着重考虑了两种物体的特性:刚体和柔体。

其中,刚体通常是指机械系统中的固定部分,它的运动状态可以由其欧拉角度量表示。

柔体则是指机械系统中的可以变形的部分,比如弹性杆、柔性连杆等,其变形可以通过弹性力表示。

通过将这两种物体结合起来,就可以建立一个更为真实的机械系统动力学模型。

在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中,总的动力学方程可以分解为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刚体的运动方程,它可以表示为:M*q''+C*q'+K*q=F(t)其中,q表示系统的状态向量,M、C、K分别是系统的质量矩阵、阻尼矩阵和刚度矩阵,F(t)是系统的外力,q'和q''分别表示状态向量q的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

这个方程主要描述了刚体的运动规律。

另一部分则是柔体的运动方程,它可以表示为:D(x,t)x''+K(x)x=F(t)其中,x表示柔体的状态变量,D和K分别是柔体的阻尼系数和刚度系数,F(t)是系统的外力。

这个方程主要描述了柔体的运动规律。

通过将这两个方程组合在一起,就可以得到刚柔耦合动力学方程,即:[M 0 ;0 D(x,t)]*[q'';x'']+[C K(x);-K(x) 0]*[q';x']+[K(x) 0;00]*[q;x]=[F(t);0]其中,0代表零矩阵。

这个方程表示了整个机械系统的运动规律,可以通过求解状态向量q和柔体状态变量x的运动方程,来获得系统运动的轨迹和响应。

在实际应用中,一般采用有限元方法或类似方法来求解柔体的运动方程,求解刚体的运动方程则常采用欧拉积分或基于Runge-Kutta方法等数值方法。

除了上述的动力学方程以外,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对机械系统的影响,比如摩擦力、已知外力等。

刚柔耦合机械系统动力学仿真

刚柔耦合机械系统动力学仿真


收 稿 日期 {O 6 2 1 2O 一O — O
作者简介 : 言松(95 )男 , 刘 1 7 一 , 安徽 省滁 州市 人 , 助教 , 士 , 究 方 向 : 拟 样 机 技 术 、 械 动 力学 硕 研 虚 机
维普资讯
第 3期
刘言松等 : 刚柔 耦 合 机 械 系 统 动 力 学 仿 真
并 以一 个算例 说 明 了该 方 法的可 行性 。 关键 词 : 限元技 术 ;虚拟 样机 技 术 ;刚 柔耦 合 ; 力 学仿 真 有 动
中图分 类号 : TH1 3 1 文献标 识 码 : A
0 前 言
机械 系统 的动 力学分 析与 仿真 是 随着计 算机 技术 的发 展 而 不断 成 熟 的 , 多体 系统 动 力学 是 其 理论 基
物体假 定 为柔性 体 。本 文将研 究 如何利 用有 限元 技术 和虚 拟样 机技 术实 现刚 柔耦 合 的机械 系统 的动 力学
仿真 。
1 多 柔体 系统动 力学 方程 的建 立
建 立如 图 1所示 的多 柔体 的坐标 系 。e 为惯性 坐标 系 , 动坐 标 系 , 者 不 随时 间 变化 , e为 前 后者 建 立 在柔性 体上 , 于描述 柔性 体 的运 动 。e 可 以相对 e 行有 限的 移动 和转 动 , b e 用 进 e 在 中的 坐标 称 为参 考
虚拟样 机 技术 是一 项新 生 的工程 技术 。借 助于 这项 技术 , 程 师们 可 以在计 算 机 上建 立 机 械 系统 的 工
模 型 , 之 以三维 可视 化处 理 , 拟在 现 实环境 下 系统 的运 动 和动 力特 性 , 根据 仿 真 结 果精 化 和 优化 系 伴 模 并
统 的设计 过 程 。虚拟样 机 技术 的核 心部 分是 多体 系统运 动学 与动 力学 建模理 论及 其技 术 实现 。作 为应用 数 学一 个分 支 的数值 算法 及 时提供 了求 解这 种 问题 的有 效 、 速算法 。 目前 应 用 最 广泛 的虚 拟样 机 技 术 快 软件平 台是 AD AMS 其 内置模 块 AD , AMS Fe / lx可 以实 现考 虑物 体弹性 的动力学 分析 。 在 AD AMS中引入 的柔 性体需 有 物体 的模 态参数 , 体模 态 的计算 必 须依 靠 功 能强 大 的有 限元软 件 物

基于刚柔耦合的液压挖掘机机械臂非线性动力学研究

基于刚柔耦合的液压挖掘机机械臂非线性动力学研究

No n l i n e a r dy n a mi c a l be ha v i o r a na l y s i s o n r i g i d- le f x i b l e c o up l i ng me c h a ni c a l a r m o c a v a t o r
WANG Xi a n g— b i n g,T ONG S h u i — g u a n g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E n e r g y E n g i n e e r i n g , Z h e j i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H a n g z h o u 3 1 0 0 2 7 , C h i n a )
形, 利用 L A G R A N G E定理和虚功原理建 立挖掘机臂架系统 刚柔耦 合 的非线 性动力学 方程 。对 已建 立的动力 学方程利 用 MA T L A B进行数值 求解 , 运用仿 真软件 A D A MS 及N A S T R A N建立液压 挖掘 机机械 臂刚柔耦 合模 型并进 行仿真分 析 , 通 过对 比二者结 果表明动力学方程建模方 法的正确性 。运用数值求解方法进行模态 计算 和动力学响应分析 , 求解相关 几何
振 第3 3卷第 1期




J OURNAL OF VI BRAT I ON AND S H0C K
基 于 刚 柔耦 合 的 液压 挖 掘 机机 械 臂 非 线性 动 力 学研 究
王相兵 , 童水光
( 浙江大学 能源工程学系 , 杭州 3 1 0 0 2 7 )
摘 要 :为准确描述液压挖掘机机械臂动力学模型, 根据柔性多体动力学理论, 采用模态函数描述臂架的弹性变

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

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

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
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是一种模拟柔性物体在刚性结构体上运动和互动的模型。

它是基于多体动力学和弹性理论的复杂模型,通常用于机器人的机械臂、手指、足部等柔性部件的控制和仿真。

在这个模型中,刚性部件和柔性部件之间相互作用,并且对于柔性物体,则采用比较精确地黎曼曲面理论表示。

动力学模型包含了刚性部件的质量、几何结构、摩擦和约束力以及柔性物体的刚度、阻尼和粘滞阻尼。

在这个模型中,刚性结构体可以被表示成结构体中的多个质点,这些点可以通过使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质点系统动力学方程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

而柔性物体则可以通过有限元分析进行数值求解和建模,并考虑其非线性本质。

这个模型的分析使得我们可以预测柔性物体在刚性结构体上的运动和应变情况。

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的成功建立与应用,为控制机器人手指、足部等柔性部件的制造和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数学工具。

在现代机器人领域,一些先进的机器学习算法和控制方法已经被成功地应用到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中,使得机器人系统的性能和精度得到了大幅提升。

同时,这个模型也为金属材料、塑料材料等柔性材料的应用和制造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参考。

总之,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对于研究和控制复杂机器人和柔性材料产生了重要的价值,为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基于刚柔耦合的自动化动力学仿真分析研究

基于刚柔耦合的自动化动力学仿真分析研究



—R 仰^ 3 呻 豁
o c a u fc v s a d e tr n s u i g L- n b n fo e n s r a e wa e n tre t sn a d C- a d
^ ^ ^ 0 Ⅺ 端 卫船 R
+ ^鹏 d D
帅R 盯鞠 盱

ti

∞ D H.
a n- rc nefrmer A [ ] I E as o l g tak itreo t c S R J . E E Trn n o i
Ge s i mo eS n ig, 0 3, 1 1 ): 8 1 2 3 . o c Re t e sn 2 0 4 ( 2 2 2 — 8 2
rgd f xb ec u l g a tmae n lsswa e l e 。whc o l r vd h o n a in f rD0E a d o t z t n su y ii-l i l o p i u o td a y i e n a sra i z d ih c u d p o ie t e f u d t o o n pi ai td . mi o Ke r s i i— lx b e c u l g y wo d :r d f i l o p i ;a t ma i n;d n mis g e n uo t o y a c ;ANS YS;ADAM S
( .C R S fn o o t eC . L d , n d o2 6 1 , h n ;2 ea G o a o , t . B in 0 0 6 C ia 1 S i g L c mo i o , t Qig a 6 1 1 C i a .P r l b l . L d , e ig 1 0 2 , hn ) a v C j

滑动伸缩机翼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分析

滑动伸缩机翼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分析
第 1卷 1
第3 3期
2 1 年 1 月 01 1







Vo . 1 No 33 NO . 2 11 . V 011
17 — 1 1 2 1 ) 38 7 —5 61 8 5( 0 1 3 — 3 4 0
S inc c oo y a d En i e rn c e eTe hn lg n g n e ig
1 1 基 于 C T A 的数 字样机 模型 的建 立 . A I
1 滑动伸缩机构 刚柔耦合模型的建立
利 件 AI 简化 模 型 , 在装配 完 成 后进 行 运 动仿 真 和 干 涉检 并 查, 虚拟 样机模 型如 图 1 所示 。
动力 学仿 真分析 。
机 的着 陆 性 能 , 机 翼 收 缩 可 提 高 飞 机 的 机 动 性 而 能 ; 单翼 布 局 可 保 护 引 擎 , 上 中单 翼 或 下 单 翼 布局 可提高 地效 飞行性 能 。 根 据 变体 飞机 总体 设 计 方 案 的要 求 , 翼 由纵 机
向滑 动段 、 级 横 向滑 动 段 及 二 级 横 向滑 动 段 , 一 通 过改 变飞 机 机 翼 面 积 及 机 翼 高 度 的方 式 以 达 到 预 期 的气 动 性 能 。 实 现 滑 动 伸 缩 二 维 联 合 驱 动 的 方 式有很 多种 , 是用 于 飞 机 机翼 的滑 动 伸缩 变 体 的 但
的地 效 飞 行 器 采 用 中单 翼 或 下 单 翼 布 局 形 式 。滑
滑块 , 通过纵 置液 压缸 驱 动 纵 向滑 块 在 滑槽 内带 动 滑动 机翼作 纵 向滑动 , 而 实 现机 翼 的滑动 伸 缩 功 从
能 。根据机 构 运 动 机 理 , 模 型 进 行 简 化 , 对 机 对 并

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

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

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
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是一种用于研究刚体和柔性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模型。

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包括了多个物理学和工程学原理。

这种模型的应用范围广泛,涉及到机械、航空、生物医学和体育等众多领域。

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的核心是刚柔相互作用力学。

它描述了刚体和柔性体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其中刚体受到柔性体的变形影响,柔性体又受到刚体的作用力影响。

在这个模型里,刚体是指形状固定的物体,例如机器人的铁架,而柔体是指可变形的物体,例如机器人的橡胶套和电线。

刚柔耦合模型的数学基础是多体动力学、非线性动力学和弹性力学。

这些数学方法可用于描述和计算刚柔系统的运动和形变。

它们的本质在于通过数学公式来模拟物理现象,并解决实际问题。

而且,这种模型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来得出实验结果,从而判断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机器人领域。

它被广泛应用于机器人建模、控制器设计以及自适应控制等方面。

例如,机器人在在执行任务时需要快速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这就需要采用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来设计自适应控制器,使机器人能够快速适应不同的环境变化。

除了机器人领域,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还被广泛用于生物和体育科学领域。

例如,在生物学中,刚柔耦合模型用于研究人类运动和骑马姿势;在体育科学中,刚柔耦合模型可用于评估运
动员的运动技术和姿势。

总之,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可用于研究和解决众多科学和工程问题。

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它还将进一步扩展其应用领域。

刚柔耦合仿真分析流程及要点

刚柔耦合仿真分析流程及要点

本文主要介绍使用SolidWorks、HyperMesh、ANSYS和ADAMS软件进行刚柔耦合动力学分析的主要步骤。

一、几何建模在SolidWorks中建立几何模型,将模型调整到合适的姿态,保存。

此模型的姿态不要改动,否则以后的MNF文件导入到ADAMS中装配起来麻烦。

二、ADAMS动力学仿真分析将模型导入到ADAMS中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

为了方便三维模型的建立,SolidWorks中是将每个零件单独进行建模然后在装配模块中进行装配。

这一特点导致三维模型导入到ADAMS软件后,每一个零件都是一个独立的part,由于工作装置三维模型比较复杂,因此part数目也就相应的比较多,这样就对仿真分析的进行产生不利影响。

下面总结一下从三维建模软件SolidWorks导入到ADAMS中进行机构动力学仿真的要点。

(1)首先在SolidWorks中得到装配体。

(2)分析该装配体中,到底有几个构件。

(3)分别隐藏其他构件而只保留一个构件,并把该构件导出为*.x_t 格式文件。

(4)在ADAMS中依次导入各个*.x_t 文件,并注意是用part的形式导入的。

(5)对各个构件重命名,并给定颜色,设置其质量属性。

(6)对于产生相对运动的地方,建议先在此处创建一个marker,以方便后面的操作。

否则,三维模型进入ADAMS后,线条繁多,在创建运动副的时候很难找到对应的点。

部件的导入如下图1所示:图1 文件输入File Type选择Parasolid;File To Read 找到相应的模型;将Model Name 切换到Part Name,然后在输入框中右击,一次单击part →create 然后在弹出的新窗口中设置相应的Part Name,然后单击OK →OK 。

将一个部件导入,重复以上步骤将部件依次导入。

这里输入的技巧是将部件名称按顺序排列,如zpt_1、zpt_2、zpt_3. ,然后在图1中只需将zpt_1改为zpt_2、将PART_1改为PART_2即可。

刚柔耦合机械系统动力学仿真

刚柔耦合机械系统动力学仿真

№.3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J un.2006・74・ J OU RNAL OF SHAANXI UN IV ERSIT Y OF SCIENCE &TECHNOLO GY Vol.243 文章编号:1000-5811(2006)03-0074-04刚柔耦合机械系统动力学仿真刘言松,曹巨江,张元莹(陕西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陕西咸阳 712081)摘 要:有限元技术和虚拟样机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对高速机械系统刚柔耦合的动力学仿真,并以一个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有限元技术;虚拟样机技术;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中图分类号:T H113 文献标识码:A0 前言机械系统的动力学分析与仿真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成熟的,多体系统动力学是其理论基础。

多体系统是指由多个物体通过运动副连接的复杂机械系统,多体系统动力学的根本目的是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复杂机械系统的动力学分析与仿真。

多体系统可分为多刚体系统和多柔体系统,前者是指对于低速运动的系统中的物体,由于其弹性变形不影响其大范围的运动特性,因此均被假定为刚体,后者是指在大型、轻质、高速的工况下,组成系统的物体的弹性变形直接影响了系统的运动特性,因而将所有或部分物体假定为柔性体。

本文将研究如何利用有限元技术和虚拟样机技术实现刚柔耦合的机械系统的动力学仿真。

1 多柔体系统动力学方程的建立建立如图1所示的多柔体的坐标系。

e r 为惯性坐标系,e b 为动坐标系,前者不随时间变化,后者建立在柔性体上,用于描述柔性体的运动。

e b 可以相对e r 进行有限的移动和转动,e b 在e r 中的坐标称为参考坐标。

图1 柔性体上节点P 的位置对于小变形的柔性体运动可以将其运动分解为:刚性运动———刚性转动———变形运动3个阶段。

如图1,对于柔性体上的任意一点P ,其位置向量为:r = r 0+A ( r p + up )(1)式中,r 为P 点在惯性坐标系e r 中的向量,r 0为动坐标系e b 原点在e r 中的向量,u p 为相对变形量,可以用模态坐标来描述:u p = Φp q f(2)式中,Φp 为点P 满足里兹基向量所要求的假设变形模态矩阵,q f为变形的广义坐标。

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建模理论与仿真技术研究

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建模理论与仿真技术研究

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建模理论与仿真技术研究一、概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刚—柔耦合系统在航空、航天、机械工程等多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这类系统通常由刚体部分和柔性体部分组成,其动力学行为既包含刚体的运动特性,也包含柔性体的变形特性。

如何准确、高效地对刚—柔耦合系统进行动力学建模和仿真,对于理解和预测系统在实际工作条件下的行为,以及优化系统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刚—柔耦合系统的动力学建模理论与仿真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将对刚—柔耦合系统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进行介绍,明确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后,将综述当前在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建模领域的主要方法和进展,包括基于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的建模方法、有限元方法、以及近年来兴起的刚—柔耦合建模方法。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点探讨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建模的关键技术,如刚柔耦合界面的建模、参数识别、以及模型验证等。

本文还将探讨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仿真的相关技术。

仿真技术的选择和实现对于准确预测系统动态行为至关重要。

本文将分析不同的仿真策略,如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有限元仿真以及多尺度仿真,并探讨这些策略在刚—柔耦合系统中的应用。

同时,将讨论仿真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如计算效率、精度控制和结果分析等。

本文将通过具体的案例研究,展示所提出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技术在刚—柔耦合系统中的应用效果,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能为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技术的发展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1. 刚—柔耦合系统的定义与特性刚—柔耦合系统是指在工程实际中广泛存在的一类复杂系统,其核心特点在于系统内同时包含了刚性部件和柔性部件。

这种系统的动力学行为不仅受到刚性部件的直接影响,还受到柔性部件的显著作用。

刚—柔耦合系统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对于理解和预测这类系统的动态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刚—柔耦合系统可以被定义为一个由至少一个刚性部件和一个柔性部件组成的动力学系统。

大范围运动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大范围运动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大范围运动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1. 引言
大范围运动刚柔耦合系统是指由刚体和柔性体组成的一个多自由
度系统,其动力学行为受到刚体运动与柔性体变形相互影响。

对该系
统进行动力学建模并进行仿真,是解决运动过程中刚性物体与柔性物
体间耦合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2. 刚柔耦合系统的建模
在建模过程中,需要对刚体、柔性体分别进行建模,并将两者进
行耦合。

刚体可以采用牛顿-欧拉法进行建模,柔性体建模可以采用有
限元方法。

在耦合过程中,需要对两种物体之间的作用力进行建模,
这需要考虑到弹性力、刚性力和摩擦力等。

3. 系统动力学分析
根据刚柔耦合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可以得到该系统的运动方程式,进一步进行动态响应分析。

在该分析中,主要考虑系统在外界激励下
的运动响应,包括物体的运动及变形等多个参数。

4. 仿真模拟
为了验证理论模型的准确性和动力学模型的有效性,需要采用计
算机仿真技术进行系统模拟。

在仿真模拟中,通过对系统模型的初始
条件和外部激励进行设定,可以得到运动过程中各参数值的变化情况。

5. 结论
大范围运动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是目前解决复杂多自由度系统运动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该方法可以为系统设计和优化提供依据,是工程实践中不可或缺的手段。

齿轮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建模与仿真研究

齿轮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建模与仿真研究
32 机械传动 2009 年 文章编号 :1004 - 2539 (2009) 04 - 0032 - 04
齿轮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建模与仿真研究
(军械工程学院 火炮工程系 , 河北 石家庄 050003) 王 炎 (武汉军械士官学校 , 湖北 武汉 430000) 马吉胜 蒙 刚 谢正军
为清晰提取齿轮啮合振动的频率信息 ,采用二级 齿轮传动模型获得箱体表面振动加速度信号 。在主动 齿轮转速 120r/ min ,被动齿轮负载 300N·m ,其余齿轮 空载的工况下测得到箱体表面 4 050 节点振动加速度
第 33 卷 第 4 期 齿轮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建模与仿真研究 3 5
信号如图 9 所示 。对加速度信号做傅立叶变换 ,频域 曲线如图 10 所示 。
采用 如 图 11 的 实 验 方 案[11] , 在 主 动 齿 轮 转 速 120r/ min ,被动齿轮负载 300N·m 的工况下测量了箱体 表面振动加速度信号 。加速度时域图和功率谱图如图 12 所示 。
图 9 4 050 节点处加速度时域曲线
图 3 传动箱多刚体模型
3. 2 刚柔耦合模型的建立 3. 2. 1 柔性文件的生成 以箱体的柔性化过程为 例 ,首先对箱体的实体模型进行修正 ,去除与仿真无关 的螺栓 、螺孔 、倒角等 ,然后在 Partran 中对箱体划分网 格 。提交分析后将所得到的 3 . dbf 文件导入到 Virtu2 al . Lab ,在 Virtual . Lab Motion \ Flexible Body Design 模 块中 ,于柔性体与其他部件铰接处定义 spider 网格 ,并 在 spider 网格中心增加新的节点 。spider 网格的作用 是将作用于约束副上的作用力 ,通过刚性梁分配到柔 性体的节点上 ,以避免柔性体上应力集中 。模型类型 如表 2 所示 。

基于刚柔耦合的数控机床动态特性分析

基于刚柔耦合的数控机床动态特性分析

瞬时 位 置 为 3个 向 量
总和 :
X +S p+U P
图 1 柔 性 体 变 形 的描 述 () 1
的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模 型 ,并对此模型进行数值仿 真分析 ,从而掌握了机床主要部件对整机动态特性 的 影响 ,为最终实现机床 动态优化设计提供 了可靠 的理
论依 据 。
式 中: 为从绝对参考系原点 G到柔性体 浮动参考系 原点 的位置向量 ;
Ri i fe i l up i g g d- x b e Co ln l
LU0 ep n W iig
( o eeo lc cl Mehncl n ier g J l gIstt o eh o g , C l g f et a & l E r i c a i gne n , i i tue f c nl y aE i nn n i T o
基于 刚 柔耦 合 的数控 机床 动态 特 性分 析
罗卫 平
( 陵科技 学院机 电工程 学院 ,江 苏南京 2 16 ) 金 119
摘要 :在所 开发 的五坐标龙门数控机床虚拟样机 的基础上 ,对其关键部 位——横 梁进 行柔性化 ,建立 了整机的刚柔耦 合 多体动力学模 型 ,分析讨论横梁的柔性效 应对 机床运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 明:基于 刚柔耦合模型 的仿 真分析更为准 确地反映了机床的动力学特征 ,为最终实现机床结构优化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 关键词 :刚柔耦合 ;建模 ;动态仿 真
中图 分 类 号 :T 2 H12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 8 1 (0 1 0 1 3 8 2 1 )5—18— 1 3
An l ss o n m i a a t rsi so a y i fDy a c Ch r c e itc fNC a hi o sBa e n M c ne To l s d o

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

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

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
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是一种研究机械系统运动学和动力学性能的模型。

本文将介绍该模型的一些重要参考内容。

1. 刚柔耦合系统的建模:刚柔耦合系统由刚体和柔性结构组成。

建立该系统的数学模型需要考虑刚体和柔性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刚体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

2.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柔性结构建模方法:在建立柔性结构的数学模型时,通常采用有限元分析(FEA)方法。

FEA方法可以将柔性结构离散化成有限数量的元素,并模拟其变形和应力分布。

3. 刚柔耦合系统的力学模型:刚柔耦合系统的力学模型包括质量、运动学和动力学等方面的考虑。

其中,动力学模型是最为重要的,包括牛顿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等内容。

4. 刚柔耦合系统的运动控制方法:刚柔耦合系统的运动控制可以通过对刚体和柔性结构的运动轨迹进行控制来实现。

其中,控制算法可以基于机器学习方法、优化算法等实现。

5. 实际应用:刚柔耦合模型在机器人、车辆、航空航天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机器人领域,刚柔耦合模型可以用于设计新型机器人、提高机器人的运动稳定性和精度等方面。

在航空航天领域,该模型可以用于优化飞行器的设计和控制,提高飞行器的性能和可靠性等。

总之,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机械系统建模方法,其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期(总第169期)2011年12月机械工程与自动化MECHANICAL ENGINEERING & AUTOMATIONNo.6Dec.文章编号:1672-6413(2011)06-0071-03基于刚柔耦合的自动化动力学仿真分析研究张士存1,付月磊2(1.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111;2.安世亚太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 100026)摘要:刚柔耦合是多体系统最常见的力学模型,在其建模分析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复杂性与重复性。

以三连杆机构为例,通过ANSYS和ADAMS实现刚柔耦合全分析过程,并利用ModelCenter的QuickWrap技术对整个分析过程的功能点进行组件封装,最后通过封装好的组件搭建刚柔耦合分析流程,最终实现自动化的刚柔耦合分析,为进一步的DOE及优化分析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刚柔耦合;自动化;动力学;ANSYS;ADAMS中图分类号:TP391.9 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1-06-28;修回日期:2011-07-08作者简介:张士存(1979-),男,山东济南人,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仿真集成及高性能计算集群应用工作。

0 引言在机械系统中,柔性体会对整个系统的运动产生重要影响,在进行运动学分析时如果不考虑柔性体的影响将会造成很大的误差,同样整个系统的运动情况也反过来决定了每个构件的受力状况和运动状态,从而决定了构件内部的应力应变分布。

因此采用ANSYS和ADAMS软件的联合仿真应运而生,它不但可以精确地模拟整个系统的运动,而且可以基于运动仿真的结果对运动系统中的柔性体进行应力应变分析[1,2]。

本文基于柔性体仿真的基本数学模型[3,4],以三连杆机构为例,进行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分析全过程研究。

1 刚柔耦合分析本文所要分析的模型为三连杆机构,其中中间的连杆考虑作为柔性体,具体分析模型如图1所示。

1.1 柔性体模态中性文件生成进行刚柔耦合分析的第一步便是创建柔性体的模态中性文件*.mnf文件,模态中性文件是ADAMS软件进行刚柔耦合分析所需要的文件,它包含了柔性体的质量、质心、转动惯量、频率、振型以及对载荷的参与因子等信息,该步骤是在ANSYS中完成的。

首先,将柔性体模型导入到ANSYS中,并定义单元类型与材料属性;其次,对柔性体划分网格,定义外部节点并建立刚性区,以确保柔性体进入ADAMS能够正确定位并且避免后期应力应变分析出现应力集中的情况;最后,确定分析单位,调用中性文件,生成宏命令进行模态求解。

图1 三连杆机构模型分析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有:①一般情况下通过蜘蛛网法建立刚性梁的材料要遵循刚度大、质量轻的原则,也即密度小、弹性模量大(一般应当与柔性体材料相差5个数量级);②在调用宏文件生成模态中性文件前先要通过/units命令确定分析的单位。

图2为柔性体模态分析有限元模型。

图2 柔性体模态分析有限元模型1.2 动力学分析及载荷输出在ADAMS软件中导入三连杆机构装配模型,按照传统刚体动力学分析方法,依次进行分析前处理,然后导入上一步分析产生的模态中性文件,依据创建的外部节点进行定位,转换相关约束关系,删除对应的刚体零件,进行求解设置并求解。

图3为刚柔耦合动力学分析结果。

图3 刚柔耦合动力学分析结果图3中的3条线分别表示外部节点10 001随着时间的变化在x、y、z三个方向上的速度变化情况。

完成刚柔耦合动力学求解后我们需要进行后处理,输出我们所关心的数据、图表等。

在ADAMS软件中打开File Export对话框,输出外部节点载荷。

图4为输出FEA载荷的具体参数设置。

图4 输出FEA载荷的具体参数设置在图4中我们最需要关心的就是Output at times参数,这是FEA输出的瞬时点,输出的每一个瞬时点都对应柔性体应力应变分析的一个载荷步,这样,输出的瞬时点越多那么应力应变分析的时间也就越长,因此这里应当选择最为关键的瞬时点进行输出。

1.3 柔性体应力应变分析在完成刚柔耦合动力学分析并输出FEA载荷后,需要对柔性体进行应力应变分析。

首先,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中打开第一步产生的工程文件;然后,在ANSYS中读入第二步产生的FEA载荷文件。

图5为柔性体应力应变分析结果。

2 自动化刚柔耦合分析前文所述的3个步骤构成了一个完整刚柔耦合分析的全过程,从中可以看出:完整的刚柔耦合分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并且每个步骤之间是相互衔接的,也即前一步骤出现错误,后面的每个步骤都需要改变。

基于此,将上面3个步骤分别封装为功能组件并搭建分析流程,实现刚柔耦合分析的自动化运行。

图5 柔性体应力应变分析结果2.1 组件封装将上述过程分为COM_ANSYS_MNF、COM_ADAMS_LOD、COM_ANSYS_SOLVE三个功能组件,分别用来完成柔性体模态中性文件生成、刚柔耦合分析求解、柔性体应力应变分析。

然后,通过ANSYS的APDL语言和ADAMS的Command脚本语言分别建立各功能组件的分析脚本。

最后,通过ModelCenter的QuickWrap技术完成对三个功能组件的封装,提取设计参数。

图6为组件封装过程中的参数提取。

图6 组件封装过程中的参数提取2.2 自动化分析流程搭建接下来通过上一步封装好的三个功能组件搭建刚柔耦合自动化分析流程,如图7所示。

图7 自动化分析流程在搭建好的分析流程中还会涉及组件之间参数的传递情况(上一个组建的输出参数可能是下一个组件的输入参数),所以还需要进行组件参数之间的映射,如图8所示。

这样,一个完整的刚柔耦合自动化仿真分析流程就搭建完成了。

每次分析前只需修改输入参数即可完成整个分析过程。

3 结论验证了ANSYS+ADAMS技术方案在进行刚·27·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11年第6期 柔耦合分析过程中的有效性,并根据分析经验对刚柔耦合分析关键步骤进行了说明,对分析人员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图8 组件之间的参数映射参考文献:[1] 张永德,汪洋涛.基于ANSYS与ADAMS的柔性体联合仿真[J].系统仿真学报,2008,20(17):4501-4504.[2] Duk-jin K,Moon W M,Moller D,et al.Measurementsof ocean surface waves and ettrrents using L-and C-bandalong-track interferometric SAR[J].IEEE Trans onGeosci Remote Sensing,2003,41(12):2821-2832.[3] 邱志勇,黄华,董明明.履带张紧装置柔体动力学模型及其仿真[J].计算机仿真,2007(1):254-257.[4] 李军,邢俊文,覃文洁.ADAMS实例子教程[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Automation Dynamics Simulation Based on Rigid-flexible CouplingZHANG Shi-cun1,FU Yue-lei 2(1.CSR Sifang Locomotive Co.,Ltd,Qingdao 266111,China;2.Pera Global Co.,Ltd.,Beijing 100026,China)Abstract:Models of rigid-flexible coupling are generic dynamical ones of multibody system which exist some complexity and repeatability atthe process of analysis.Taking three-bar linkage as example,the paper applied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ANSYS+ADAMS to realize thewhole analysis process,and used the QuickWrap technical of ModelCenter to package all functions.By use of the packaged component,therigid-flexible coupling automated analysis was realized,which could provide the foundation for DOE and optimization study.Key words:rigid-flexible coupling;automation;dynamics;ANSYS;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ADAMS(上接第70页)远远小于普通碳素结构钢的极限应力;主轴最大应变为0.154mm,对小车运转基本没有影响。

可见主轴完全符合小车负载要求。

图9 主轴应变分布图4 结语通过SolidWorks对小车进行建模更加直观地理解了小车的各个结构及装配方式。

通过motion对关键机构进行了运动学的可行性分析,使得机构选型更加准确。

通过simulation对支架结构的力学分析,可以使得小车力学设计更加可靠。

参考文献:[1] 机械设计手册编委会.机械设计手册[M].第3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2] 机械设计手册编委会.机械设计手册[M].第5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3] 二代龙震工作室.SolidWorks实训教程[M].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4] 二代龙震工作室.SolidWorks高级设计[M].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Integral Design and Structural Analysis ofTravelling Bogie Based on SolidWorksGUO Tie-qiao,GUO Tao-tao,FANG Jun-yuan,ZHANG Lei(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Baoding 071003,China)Abstract:Firstly,a travelling bogie based on actual data for workshop transportation is designed,and then a 3Dmodeling is established usingSolidWorks,Finally the motion and simulation in the SolidWorks are used to carry out motion simulation and strength checking for thetravelling bogie.Key words:3Dmodeling;motion simulation;strength checking;travelling bogie;SolidWorks·37· 2011年第6期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