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的生平经历

合集下载

六一居士欧阳修生平简介

六一居士欧阳修生平简介

六一居士欧阳修生平简介

欧阳修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号醉翁、六一居士,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六一居士欧阳修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六一居士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人,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与文学家,是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也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于公元1007年出生在绵州,当时他的父亲是绵州的军事推官,年龄已有五十六,三年后便去世,留下欧阳修孤儿寡母。欧阳修幸得母亲与叔叔的照顾与教育,而本人又聪慧刻苦,喜爱读书,十六岁时得到了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爱不释手,这些经历为他日后参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奠定了基础。

欧阳修曾三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前两次都意外落榜了。公元1029年,欧阳修第三次参加科举,前面都比较顺利,但最后却没能获得状元,而是以十四名的成绩位列二甲进士及第。虽没能夺魁,但也算是不错的名次,欧阳修授任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充任西京留守推官,得到了西京留守钱惟演的欣赏,欧阳修至此步入了官场。

进入官场后,欧阳修的为官之路并不顺利,多次被贬,后来虽身居高位,但过程实在坎坷崎岖,不过他在文学史上的造诣却颇深。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是流传后世的不朽名篇,《渔家傲》、《秋声赋》等作品也是朗朗上口,流传至今。欧阳修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散文八大家”。

公元1071年,欧阳修辞官退居颍州,次年与家中过世,享年六十六岁。

后人怎样评价欧阳修

没有人是完美的,欧阳修也不例外,他有好的一面,不过也有不好的一面。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我们是如何评价欧阳修的。

欧阳修简介及主要成就介绍

欧阳修简介及主要成就介绍

欧阳修简介及主要成就介绍

欧阳修一生著述繁富,成绩斐然。除文学外,经学研究《春秋》,能不拘守前人之说,有独到见解;金石学为开辟之功,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欧阳修的简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1339篇诗文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北宋景德四年六月二十一日(1007年8月1日)寅时,欧阳修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当时他父亲任绵州军事推官,已经56岁了。3年后(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父亲去世。欧阳修是家里的独子,与母亲郑氏相依为命,孤儿寡母只得到湖北随州去投奔欧阳修的叔叔。叔叔家不是很富裕,好在母亲郑氏是受过教育的大家闺秀,用荻秆在沙地上教欧阳修读书写字。欧阳修的叔叔也不时关怀,总算没有让童年的欧阳修失去基本的教育。

欧阳修自幼喜爱读书,常从城南李家借书抄读,他天资聪颖,又刻苦勤奋,往往书不待抄完,已能成诵;少年习作诗赋文章,文笔老练,有如成人,其叔由此看到了家族振兴的希望,曾对欧阳修的母亲说:“嫂子不必担忧家贫子幼,你的孩子有奇才!不仅可以创业光宗耀祖,他日必然闻名天下。”十岁时,欧阳修从李家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甚爱其文,手不释卷,这为日后北宋诗新运动播下了种子。

欧阳修生平介绍

欧阳修生平介绍

欧阳修生平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四岁丧父,家境贫寒,母亲以荻杆画地教他识字。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先后在中央和地方任职,历任知制诰、翰林学士、参知政事、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但多次被贬,又多次起用。神宗熙宁四年(1071),以太子少师的身分辞职,归于颖州(今安徽阜阳)。次年卒,谥文忠。

 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他继承了中唐古文运动的传统,并吸收了北宋初期诗文革新的成果,把诗文革新运动推向了高潮。他一方面强调道对文的决定作用,又不轻视文,把文章与“百事”联系,反映现实。这种理论散见于《答吴充秀才书》、《送徐吴党南归序》、《与张秀才第二书》等中。他还用自己诗、赋、文各方面的艺术创作,为诗文革新提供了良好的范例。苏轼评论他的作品说:“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李贽,记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宋史·欧阳修传》)

 欧阳修一生写了500余篇散文,成果斐然。他的政论文充分发挥了儒家思想中注重国计民生的优秀成分,为政治斗争服务,如《与高司谏书》、《朋党论》、《五代史伶官传序》等。他状物写景及叙事的散文摇曳生姿,从容委婉。《释秘演诗集序》、《醉翁亭记》、《泷冈阡表》等是这方面的佳作。欧阳修的赋也极具特色。他的《秋声赋》,采取散文句法,把秋夜写得生动可感,且变

宋史欧阳修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宋史欧阳修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宋史欧阳修传文言文阅读答案宋史欧阳修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引言:

欧阳修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文化巨匠。在古代的文化繁荣

时期,欧阳修被誉为文学之祖,为人所熟知。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早在他的时代就已经被技斧所认可,是绝对的文学殿堂级别。

一、欧阳修的生平经历与成就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西塘叟,原

籍河南府(今河南省开封市),致仕左都赞善大夫、枢密使,是

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不仅精通文学、史学、经学、武艺、政治,

一生中还投身于为国家治理、立政权的伟大事业中。

欧阳修在文学方面极其有才华,曾经被载入《文苑英华》、

《唐宋八大家文集》等名著中。他的代表作品有《蝶恋花》、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等。

二、欧阳修的卓越成就对于我国文化的影响

欧阳修除了自己的文学成就,其对于我国文化的影响也是深远的。他十分注重文化教育与民生事业,创办学校、修塑桥梁、浚通河渠,使百姓得以进一步繁荣发展。

欧阳修的文学作品也已经为后世文学家所传颂,他独特的文学艺术风格被称为“欧阳体”。在后来的清代以及民国时期,许多文人学者都曾经研究他的文学思想、理论,并把他的文学作品视为自己的宝贵财富。

三、文言文阅读答案

(一)欧阳修的年少时代

欧阳修小时候学习很用功,他学习文化传统,对于国家社会的繁荣安危、政治稳定极为关注。在他 7 岁时,开始接触《春秋》的书籍,认为《春秋》是反映历史真实的史官书。他坚信:“守中而不偏”,“宁折不弯”的精神,最终在文学领域成为了一个伟大的艺术家。

(二)欧阳修的学术生涯

欧阳修在审题而能制之的基础上,常常以时事为题材写作,丰富了我国文学史的面貌。他作为一个学者,非常尊重经典,也热爱创新。在《新唐书·音乐志》中,他的《乐章十二》已经被后世传颂,成为了古代音乐的基础。

六一居士欧阳修生平简介

六一居士欧阳修生平简介

六一居士欧阳修生平简介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人,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与文学家,是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也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于公元1007年出生在绵州,当时他的父亲是绵州的军事推官,年龄已有五十六,三年后便去世,留下欧阳修孤儿寡母。欧阳修幸得母亲与叔叔的照顾与教育,而本人

又聪慧刻苦,喜爱读书,十六岁时得到了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爱不释手,这些经历

为他日后参与北宋诗新运动奠定了基础。

欧阳修曾三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前两次都意外落榜了。公元1029年,欧阳修第三次

参加科举,前面都比较顺利,但最后却没能获得状元,而是以十四名的成绩位列二甲进士

及第。虽没能夺魁,但也算是不错的名次,欧阳修授任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充任西

京留守推官,得到了西京留守钱惟演的欣赏,欧阳修至此步入了官场。

进入官场后,欧阳修的为官之路并不顺利,多次被贬,后来虽身居高位,但过程实在

坎坷崎岖,不过他在文学史上的造诣却颇深。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是流传后世的不朽名篇,《渔家傲》、《秋声赋》等作品也是朗朗上口,流传至今。欧阳修其与韩愈、柳宗元

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

称“唐宋散文八大家”。

公元1071年,欧阳修辞官退居颍州,次年与家中过世,享年六十六岁。

欧阳修的《诲学》是一首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大概的内容就是说一个人就是要不

断的阅读,通过书籍里学到的优良的观点和好的内容,来不断的提升自我的素质,面对事

物的行为养性与自身的不足,人们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以此来修身养性,从而完善自己。

北宋欧阳修图文简介

北宋欧阳修图文简介

生平简介

欧阳修在其父欧阳观任绵州推官时出生于吉州永丰(现在江西永丰),四岁丧父,随叔父欧阳晔在湖北随州长大,幼年家贫无资,母亲郑氏用芦苇在沙地上写字、画画,还教他识字。欧阳修自幼喜爱读书,常从城南李家借书抄读,他天资聪颖,又刻苦勤奋,往往书不待抄完,已能成诵;少年习作诗赋文章,文笔老练,有如成人,其叔由此看到了家族振兴的希望,曾对欧阳修的母亲说:“嫂无以家贫子幼为念,此奇儿也!不唯起家以大吾门,他日必名重当世。”十岁时,欧阳修从李家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甚爱其文,手不释卷,这为日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播下了种子。

北宋仁宗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庚午年)中进士。次年任西京(今洛阳)留守推官,与梅尧臣、尹洙结为至交,互相切磋诗文。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召试学士院,授任宣德郎,充馆阁校勘。三年,范仲淹上章批评时政,被贬饶州。欧阳修为他辩护,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欧阳修被召回京,复任馆阁校勘,编修崇文总目,后知谏院。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任右正言、知制诰。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参与革新,提出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五年,范、韩、富等相继被贬,欧阳修上书分辩,因被贬为滁州(今安徽滁州)太守。后又改知扬州、颍州(今安徽阜阳)、应天府(今河南商丘)。

至和元年(1054)八月回朝,先后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等职。与宋祁同修《新唐书》,又自修《五代史记》(即《新五代史》)。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二月,欧阳修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提倡平实文风,录取苏轼、苏辙、曾巩等人,对北宋文风转变有很大影响。嘉佑三年六月庚戊,欧阳修以翰林学士身份兼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次年任参知政事,进乐安郡开国公。后又相继任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英宗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上表请求外任,不准。此后两三年间,因被蒋之奇等诬谤,多次辞职,都未允准。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在其父欧阳观任绵州推官时出生于四川绵州(今四川绵阳),四岁丧父,随叔父欧阳晔在湖北随州长大,幼年家贫无资,母亲郑氏用芦苇在沙地上写字、画画,还教他识字。欧阳修自幼喜爱读书,常从城南李家借书抄读,他天资聪颖,又刻苦勤奋,往往书不待抄完,已能成诵;少年习作诗赋文章,文笔老练,有如成人,其叔由此看到了家族振兴的希望,曾对欧阳修的母亲说:“嫂无以家贫子幼为念,此奇儿也!不唯起家以大吾门,他日必名重当世。”十岁时,欧阳修从李家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甚爱其文,手不释卷,这为日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播下了种子。

人物生平

欧阳修幼年丧父,在寡母抚育下读书。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次年任西京(今洛阳)留守推官,与梅尧臣、尹洙结为至交,互相切磋诗文。景佑元年(1034),召试学士院,授任宣德郎,充馆阁校勘。景佑三年,范仲淹因上章批评时政,被贬饶州,欧阳修为他辩护,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康定元年(1040),欧阳修被召回京,复任馆阁校勘,后知谏院。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参与革新,提出了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庆历五年,范、韩、富等相继被贬,欧阳修也被贬为滁州(今安徽滁州)太守。以后,又知扬州、颍州(今安徽阜阳)、应天府(今河南商丘)。至和元年(1054)八月,奉欧阳修诏入京,与宋祁同修《新唐书》。嘉佑二年(1057)二月,欧阳修以翰林

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提倡平实的文风,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人。这对北宋文风的转变很有影响。嘉佑五年(1060),欧阳修拜枢密副使。次年任参知政事。以后,又相继任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英宗治平二年(1065),上表请求外任,不准。此后两三年间,因被蒋之奇等诬谤,多次辞职,都未允准。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实行新法。欧阳修对青苗法曾表异议,且未执行。熙宁三年(1070),除检校太保宣徽南院使等职,坚持不受,改知蔡州(今河南汝南县)。这一年,他改号“六一居士”。熙宁四年(1071)六月,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居颍州。卒谥文忠。

欧阳修的生平经历

欧阳修的生平经历

欧阳修的生平经历

欧阳修是北宋有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是影响深远的文坛领袖。欧阳修积极的倡导诗文改革,革新了当时的诗文之风,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欧阳修的生平经历,希望对你有帮助。

欧阳修的生平经历:早年经历

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欧阳修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当时他父亲任绵州推官,已经56岁了。3年后,父亲去世。欧阳修是家里的独子,与母亲郑氏相依为命,孤儿寡母只得到湖北随州去投奔欧阳修的叔叔。叔叔家不是很富裕,好在母亲郑氏是受过教育的大家闺秀,用荻秆在沙地上教欧阳修读书写字。欧阳修的叔叔也不时关怀,总算没有让童年的欧阳修失去基本的教育。

十岁时,欧阳修从李家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甚爱其文,手不释卷,这为日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播下了种子。

欧阳修的生平经历:科举之路

欧阳修的科举之路可谓坎坷。天圣元年(1023年)和天圣四年(1026年)两次参加科举都意外落榜。

天圣七年(1029年)春天,由胥偃保举,欧阳修就试开封府最高学府国子监。同年秋天,欧阳修参加了国子监的解试。欧阳修在国子学的广文馆试、国学解试中均获第一名,成为监元和解元,又在第二年的礼部省试中再获第一,成为省元,也算是“连中三元”。欧阳修觉得,在即将到来的殿试中,自己肯定也能夺得状元,于是特意做了一身新衣服,准备到时候穿。欧阳修在广文馆有个同学,叫王拱辰,才19岁,也获得了殿试资格。一天晚上,王拱辰调皮地穿上欧阳修的新衣服,得意地说:“我穿状元袍子啦!”没想到,殿试那天,真的是王拱辰中了状元。天圣八年(1030年),由宋仁宗赵祯主持的殿试在崇政殿举行。殿试放榜后,欧阳修被仁宗皇帝唱十四名,位列二甲进士及第。据欧阳修同乡时任主考官晏殊后来对人说,欧阳修未能夺魁,主要是锋芒过于显露,众考官欲挫其锐气,促其成才。

唐宋八大家欧阳修生平简介

唐宋八大家欧阳修生平简介

唐宋八大家欧阳修生平简介

欧阳修作为北宋的一个大文豪,写了许多的诗。那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生平简介是怎样的?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欧阳修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欧阳修生平简介

欧阳修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在文学史上与好友苏洵及其两个儿子苏轼、苏辙还有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曾巩并称“南宋八大家”。欧阳修,别名欧阳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在北宋欧阳修在政坛享有较高的声誉,去世后被追封楚国公。

欧阳修是他父亲晚年得子的唯一的儿子,不过欧阳修才出生3年,他父亲就去世了,欧阳修与母亲郑氏相依为命,投奔了欧阳修的叔叔。欧阳修的母亲是大家闺秀,常常教欧阳修读书写字,欧阳修的叔叔虽然家庭条件不好,但对欧阳修还是很好的,后来天资聪明的欧阳修凭借着自己的智商和勤奋,渐渐才华显露,欧阳修的叔叔很高兴,认为欧阳修可以光宗耀祖。

欧阳修前两次参加科举都落榜了,但是在胥偃的保举下,欧阳修连中三元,在殿试中仅得第十四名,据说考官为了挫欧阳修的锐气才这么安排的。欧阳修初入官场后,胥偃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欧阳修。但欧阳修的仕途并不顺畅,因好友范仲淹改革深受打击,曾多次遭到贬职。直到中年,欧阳修的官位才越做越高,但是也有大起大落。天命之年的欧阳修以翰林学士的身份主持科举,期间苏轼、苏辙、苏洵三父子与欧阳修交好。后来王安石变法,欧阳修反对青苗法,后来以太子少师的身份退位。直到1072年,欧阳修在家中去世。

欧阳询与欧阳修关系

两人不属于一个是时代的人,前后相差五百多年,却有极其相似的遭遇,两人的一生皆坎坷。但是都心胸豁达,这使得他们遇事呈祥。欧阳修三次被贬,欧阳询也几次死里逃生,这些都给他们坎坷的一生添上了神秘的面纱,也让我们闻之感概万千。

诗人欧阳修生平资料介绍

诗人欧阳修生平资料介绍

诗人欧阳修生平资料介绍

欧阳修生平简介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人,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与文学家,是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也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于公元1007年出生在绵州,当时他的父亲是绵州的军事推官,年龄已有五十六,三年后便去世,留下欧阳修孤儿寡母。欧阳修幸得母亲与叔叔的照顾与教育,而本人又聪慧刻苦,喜爱读书,十六岁时得到了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爱不释手,这些经历为他日后参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奠定了基础。

欧阳修曾三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前两次都意外落榜了。公元1029年,欧阳修第三次参加科举,前面都比较顺利,但最后却没能获得状元,而是以十四名的成绩位列二甲进士及第。虽没能夺魁,但也算是不错的名次,欧阳修授任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充任西京留守推官,得到了西京留守钱惟演的欣赏,欧阳修至此步入了官场。

进入官场后,欧阳修的为官之路并不顺利,多次被贬,后来虽身居高位,但过程实在坎坷崎岖,不过他在文学史上的造诣却颇深。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是流传后世的不朽名篇,《渔家傲》、《秋声赋》等作品也是朗朗上口,流传至今。欧阳修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散文八大家”。

公元1071年,欧阳修辞官退居颍州,次年与家中过世,享年六十六岁。

欧阳修世称什么

欧阳修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永叔,号醉翁,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澈、王安石、曾巩被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欧阳修在政治上也有所成就,官至翰林学士,领导北宋变法运动,死后欧阳修世称“阳文忠公”,谥号文忠。

历史趣谈:欧阳修简介 北宋政治家千古文章四大家欧阳修生平

历史趣谈:欧阳修简介 北宋政治家千古文章四大家欧阳修生平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欧阳修简介北宋政治家千古文章四大家欧阳修生

导语:欧阳修简介: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

欧阳修简介: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欧阳修是宋代文学最杰出的代表,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引领宋朝文学走向高峰,对整个宋朝文化的繁荣居功至伟,对后世也有非常深远的影响。他的散文是宋代散文中成就最高的,其散文创作的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极高的成就。

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欧阳修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当时他父亲任绵州推官,已经56岁了。3年后,父亲去世。欧阳修是家里的独子,与母亲郑氏相依为命,孤儿寡母只得到湖北随州去投奔欧阳修的叔叔。叔叔家不是很富裕,好在母亲郑氏是受过教育的大家闺秀,用荻秆在沙地上教欧阳修读书写字。欧阳修的叔叔也不时关怀,总算没有让童年的欧阳修失去基本的教育。

欧阳修借书文言文翻译

欧阳修借书文言文翻译

欧阳修借书文言文翻译

【原创版】

目录

1.欧阳修的生平简介

2.欧阳修的借书经历

3.文言文的特点和价值

4.翻译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

5.欧阳修借书文言文的翻译实例

正文

1.欧阳修的生平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北宋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他是北宋文坛的领袖之一,与韩愈、柳宗元、苏轼等人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欧阳修的文章以清新脱俗、豪放自如著称,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2.欧阳修的借书经历

欧阳修在《借书》一文中,记述了自己向友人借书的经历。当时,欧阳修因为家中藏书有限,难以满足自己对知识的渴求,于是向友人借书。在借书的过程中,他与友人之间产生了一段有趣的对话。

3.文言文的特点和价值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具有简洁、精炼、优美的特点。它承载了我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对于研究古代历史、哲学、文学等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

4.翻译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

翻译文言文需要遵循“信、达、雅”的原则,即保持原文的意思,表

达通顺,力求优美。方法包括:了解古代文化背景,掌握文言词语的含义,分析句子结构,保持原文的修辞手法等。

5.欧阳修借书文言文的翻译实例

以下是欧阳修《借书》一文中的一段话及其翻译:

原文:“吾友李子,家有书万卷,愿以借我。”

翻译:我的朋友李子,家里有上万卷书,愿意借给我。

原文:“李子曰:‘子欲吾书,当以何物相赠?’”

翻译:李子说:“你想要我的书,要用什么来交换呢?”

原文:“吾曰:‘吾无物。’”

翻译:我说:“我没有东西。”

原文:“李子曰:‘吾闻子善为诗,吾请子以诗相赠。’”

翻译:李子说:“我听说你擅长写诗,我要你用诗来交换。

欧阳修简介(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

欧阳修简介(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古文

八大家之一。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

“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

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

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谥号“文忠”著有《欧

阳文忠公集》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欧阳修自称庐陵人,

因为吉州原属庐陵郡。

生平欧阳修幼年丧父,在寡母抚育下读书。仁宗天圣八

年(1030)欧阳修成为进士。次年任西京(今洛阳)留守推官,与梅尧臣、尹洙结为至交,互相切磋诗文。景佑元年(1034),召试学士院,授任宣德郎,充馆阁校勘。景佑三年,范仲淹上章批评时政,被贬饶州。欧阳修为他辩护,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

康定元年(1040),欧阳修被召回京,复任馆阁校勘,后知谏院。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参与革新,提出了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庆历五年,范、韩、富等相继被贬,欧阳修也被贬为滁州(今安徽滁县)太守。以后,又知扬州、颍州(今安徽阜阳)、应天府(今河南商丘)。至和元年(1054)八月,奉诏入京,与宋祁同修《新唐书》。

嘉佑二年(1057)二月,欧阳修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提倡平实的文风,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人。这对北宋文风的转变很有影响。

嘉佑五年(1060),欧阳修拜枢密副使。次年任参知政事。以后,又相继任刑部尚书、等职。英宗治平二年(1065),上表请求外任,不准。此后两三年间,因被蒋之奇等诬谤,多次辞职,都未允准。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实行新法。欧阳修对青苗法曾表异议,且未执行。熙宁三年(1070),除检校太保宣徽南院使等职,坚持不受。改知蔡州(今河南汝南县)。这一年,他改号“六一居士”。熙宁四年(1071)六月,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居颍州。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闰七月二十三日,欧阳修在颍州(今属安徽省)的家中,留下一万卷藏书、一千卷集古录、一张琴、一局棋和一壶酒,溘然长逝。苏轼评价其文时说:“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贽,记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欧阳修卒溢文忠。

欧阳修生平个人简历

欧阳修生平个人简历

欧阳修生平个人简历

/ueditor/201803/05/35208eab8a0731cd4086dd78eb6801 9b.jpg" title="" alt="" width="400" height="" border="0" vspace="0" />

欧阳修生平简介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时即死了父亲,母亲郑氏一直守节未嫁,在家亲自教欧阳修读书学习,因家里贫穷,以至于只能以芦荻作笔,在地上学习写字。后来考中了进士,并被任命为西京推官。此时欧阳修开始结交尹洙,一起作古文,议论时事,二人互为师友,又结交梅尧臣,吟诗作歌,相互唱和,从此以文章名扬天下。以后欧阳修回京返朝,升为馆阁校勘。

范仲淹因著文指陈时弊而被贬谪,在朝官员大多上章为他解救,只有左司谏高若讷认为应当黜除。对此欧阳修写信对高若讷进行谴责,说他简直不知道人间还有羞耻一事。高若讷将欧阳修的信交给皇帝,以致欧阳修被贬出为夷陵县令,不久又迁任乾德县令、武成节度判官。过了很久,欧阳修复任为馆阁校勘,以后又改任为集贤校理。庆历三年(043),兼掌谏院。当时仁宗对在朝大臣进行人事更动,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都参与执政,增加谏官,任用天下有名之士,欧阳修最先入选。欧阳修每次进见皇上,仁宗都询问他以治国执政之事,看哪些是可以做的。因其时国家政事之许多方面都在从事改

革,一些小人遂势焰昌炽,大肆攻讦。欧阳修担心从事改革的一些好人难以获胜,便也多次分别就有关问题向仁宗上书进言。当初范仲淹之被贬去饶州,欧阳修与尹洙、余靖都因范仲淹之事而被斥退,世人都视他们为“党人”。从此,朋党的议论便产生了,欧阳修于是作《朋党论》一文以进呈仁宗。在文中他议论道:“君子以志同道合结为朋党,小人因有共同的利益结为朋党,这是很自然的道理。所以作为一国之君,应当摒退小人的伪朋党,而多多提携君子的真朋党,这样,天下就可以达到大治了。”

六一居士欧阳修生平简介

六一居士欧阳修生平简介

六一居士欧阳修生平简介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号六一居士。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欧阳修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欧阳修生平简介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人,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与文学家,是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也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于公元1007年出生在绵州,当时他的父亲是绵州的军事推官,年龄已有五十六,三年后便去世,留下欧阳修孤儿寡母。欧阳修幸得母亲与叔叔的照顾与教育,而本人又聪慧刻苦,喜爱读书,十六岁时得到了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爱不释手,这些经历为他日后参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奠定了基础。

欧阳修曾三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前两次都意外落榜了。公元1029年,欧阳修第三次参加科举,前面都比较顺利,但最后却没能获得状元,而是以十四名的成绩位列二甲进士及第。虽没能夺魁,但也算是不错的名次,欧阳修授任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充任西京留守推官,得到了西京留守钱惟演的欣赏,欧阳修至此步入了官场。

进入官场后,欧阳修的为官之路并不顺利,多次被贬,后来虽身居高位,但过程实在坎坷崎岖,不过他在文学史上的造诣却颇深。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是流传后世的不朽名篇,《渔家傲》、《秋声赋》等作品也是朗朗上口,流传至今。欧阳修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散文八大家”。

公元1071年,欧阳修辞官退居颍州,次年与家中过世,享年六十六岁。

欧阳修诲学

欧阳修的《诲学》是一首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大概的内容就是说一个人就是要不断的阅读,通过书籍里学到的优良的观点和好的内容,来不断的提升自我的素质,面对事物的行为养性与自身的不足,

欧阳修生平介绍

欧阳修生平介绍

欧阳修生平介绍

欧阳修生平介绍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欧阳修生平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永丰县沙溪人)。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四岁丧父,家贫,他的母亲以荻(秸秆)画地,教他写字。

多诵古人篇章,为诗文,“下笔出人意表”。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任西京留守推官。景佑元年(1034)任镇南军节度掌书记、馆言事,得罪宰相被贬,欧阳修写信斥责司谏高若讷不主持正义,被降知夷陵县。康定元年(1040)复任馆阁校勘,编修崇文总目。

庆历三年(1043)任右正言、知制诰。五年,杜衍、范仲淹、韩琦、富弼等名臣相继被排挤出朝,欧阳修上书为他们分辩,因被贬知滁州,后又改知扬州、颍州。皇佑元年(1049)回朝,先后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等职,和宋祁等一同编修《新唐书》,又自修《五代史记》(即《新五代史》)。

晚年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太子少师。神宗熙宁五年(1072)卒于家,谥文忠。

欧阳修前期的政治思想,反映了中小地主阶级的利益,对当时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严重危机,有较清醒的认识。主张除积弊、行宽简、务农节用,与范仲淹等共谋革新。晚年随着社会地位的提高,思想渐趋保守,对王安石部分新法有所抵制和讥评;但比较实事求是,和司马光等人的态度是不尽相同的。

唐宋八大家简介欧阳修

欧阳修知滁,于庆历五年十月二十二日到任,庆历八年闰正月朝廷诏徙知扬州,二月离开滁州,前后在滁州计约两年零四个月的时间。时间虽然不长,却给滁州留下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他给滁州留下了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阳修的生平经历

欧阳修是北宋有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是影响深远的文坛领袖。欧阳修积极的倡导诗文改革,革新了当时的诗文之风,下面是搜集整理的欧阳修的生平经历,希望对你有帮助。

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欧阳修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当时他父亲任绵州推官,已经56岁了。3年后,父亲去世。欧阳修是家里的独子,与母亲郑氏相依为命,孤儿寡母只得到湖北随州去投奔欧阳修的叔叔。叔叔家不是很富裕,好在母亲郑氏是受过教育的大家闺秀,用荻秆在沙地上教欧阳修读书写字。欧阳修的叔叔也不时关怀,总算没有让童年的欧阳修失去基本的教育。

十岁时,欧阳修从李家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甚爱其文,手不释卷,这为日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播下了种子。

欧阳修的生平经历:科举之路欧阳修的科举之路可谓坎坷。天圣元年(1023年)和天圣四年(1026年)两次参加科举都意外落榜。

天圣七年(1029年)春天,由胥偃保举,欧阳修就试开封府最高学府国子监。同年秋天,欧阳修参加了国子监的解试。欧阳修在国子学的广文馆试、国学解试中均获第一名,成为监元和解元,又在第二年的礼部省试中再获第一,成为省元,也算是“连中三元”。欧阳修觉得,在即将到来的殿试中,自己肯定也能夺得状元,于是特意做了一身新衣服,准备到时候穿。欧阳修在广文馆有个同学,叫王拱辰,

才19岁,也获得了殿试资格。一天晚上,王拱辰调皮地穿上欧阳修的新衣服,得意地说:“我穿状元袍子啦!”没想到,殿试那天,真的是王拱辰中了状元。天圣八年(1030年),由宋仁宗赵祯主持的殿试在崇政殿举行。殿试放榜后,欧阳修被仁宗皇帝唱十四名,位列二甲进士及第。据欧阳修同乡时任主考官晏殊后来对人说,欧阳修未能夺魁,主要是锋芒过于显露,众考官欲挫其锐气,促其成才。

欧阳修的生平经历:步入官场虽然没中状元,欧阳修也获得了不错的名次,被授予官职。金榜题名的同时,他也迎来了洞房花烛。宋代有“榜下择婿”的风俗,朝中高官都喜欢在新科进士中挑选乘龙快婿。欧阳修刚一中进士,就成了他的恩师胥偃的女婿。

新婚不久,欧阳修就辞别家人,到洛阳去做官。当时他的领导是一位著名的前朝贵族,钱惟演。钱惟演就是五代十国末代吴越王钱俶的儿子。钱惟演对待欧阳修很好,不但很少让欧阳修等年轻文人承担琐碎的行政事务,还支持他吃喝玩乐。后来,钱惟演政治失意,被迫离开了洛阳。欧阳修等人为钱惟演送行,双方都流下了惜别的泪水。在洛阳的奢华生活,不仅奠定了欧阳修一生的文学基础,更成为了欧阳修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后来他被贬官的时候,还深情地写道:“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天圣九年(1031年),欧阳修任西京(今洛阳)留守推官,与梅尧臣、尹洙结为至交,互相切磋诗文。

景祐元年(1034年),召试学士院,授任宣德郎,28岁的欧阳修

回京做了馆阁校勘,参与编修《崇文总目》。他在京中继续把“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当成座右铭。不过,此时的欧阳修,毕竟不再是那个享受青春的少年,他开始担负起社会责任。

欧阳修的生平经历:仕途崎岖当时,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的弊病开始显现,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日益突出。景祐三年,与欧阳修交往颇深的范仲淹着手呼吁改革,他把社会问题归咎为腐败,而欧阳修看得更深刻,认为冗官冗员才是根本问题。最终,范仲淹的改革冒犯了既得利益者,受到了打击,被贬饶州。欧阳修作为范仲淹一派也受牵连,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

欧阳修高中进士时所娶的胥氏夫人,新婚不久便去世了。被贬后不久,欧阳修娶了已故宰相薛奎的二女儿。值得一提的是,薛奎的大女婿不是别人,就是跟欧阳修一起参加殿试而获得了状元的王拱辰。后来,王拱辰的夫人去世了,他又娶了薛奎的三女儿,继续做薛家的女婿、欧阳修的连襟。欧阳修写诗调侃他说:“旧女婿为新女婿,大姨夫作小姨夫。”

康定元年(1040年),欧阳修被召回京,复任馆阁校勘,编修崇文总目,后知谏院。庆历三年(1043年),任右正言、知制诰。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参与革新,成为革新派干将,提出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但在守旧派的阻挠下,新政又遭失败。五年,范、韩、富等相继被贬,欧阳修上书分辩,因被贬为滁州(今安徽滁州)太守。后又改知扬州、颍州(今安徽阜阳)、应天府(今河南商丘)。

欧阳修任滁州太守时,写下了他的名篇《醉翁亭记》。文艺术达到成熟。他依旧保持轻松慵懒的态度,为政“宽简”,让自己和百姓都过得轻松。但就是在这样的执政方针下,滁州反而被治理得井井有条。欧阳修喜好酒,他的诗文中亦有不少关于酒的描写。一首《渔家傲》中采莲姑娘用荷叶当杯,划船饮酒,写尽了酒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美好。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每年夏天,都携客到平山堂中,派人采来荷花,插到盆中,叫歌妓取荷花相传,传到谁,谁就摘掉一片花瓣,摘到最后一片时,就饮酒一杯。晚年的欧阳修,自称有藏书一万卷,琴一张,棋一盘,酒一壶,陶醉其间,怡然自乐。可见欧阳修很爱饮酒。

做太守时,欧阳修对饮酒游山的爱好不减当年,经常带着吏民出去游玩,在山中野餐,然后喝醉了,迷迷糊糊地看着大家玩乐。据说,《醉翁亭记》的开头原本花了好多笔墨,描绘滁州四周的山。最后这些描写被欧阳修改成了“环滁皆山也”5个字,简练中见隽永,成为散文史上的名句。醉时能与民同乐,醒后能用当世一流的文笔把游玩的过程记录下来。守旧派的压制,并没影响“醉翁”的好心情。

后来,欧阳修又做了颍州(今安徽阜阳)太守。在颍州,他照样寄情诗酒,自认为过得比在洛阳丝毫不差。后来要告别颍州时,他怕送别的吏民伤心过度,写诗安慰他们说:“我亦只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仍是不改诗人酒徒的乐天本性。

欧阳修的官位越来越高,他写过的歌词也在社会上越来越流行。传说,颍州有一位歌妓会唱欧阳修所有的词。后来欧阳修出使辽国,

接待官员请来当地一位歌妓助兴,嘱咐她好好款待欧阳大人。歌妓只是答应,并不多说话,大家还以为她毕竟是边远地方的歌妓,什么都不懂。谁知席间歌妓一开口,唱的竟全是欧阳修的词。由此也可见欧阳修的词在当时影响之大。

据传欧阳修与“外甥女”张氏有染,但双方并无血统关系,是欧阳修的妹夫的前妻所生。张氏嫁给了欧阳修的堂侄,以后又和家中的仆人私通,事情败露后,此案在开封府审理。在公堂之上张氏供出和欧阳修有私情。欧阳修百般辩解,最后虽以“查无实据”了事,但在名声上却大受影响。他的政敌钱勰也借此攻击他,最后被朝廷贬到滁州。

皇祐元年(1049年)回朝,先后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等职。至和元年(1054年)八月,已经在京做了高官的欧阳修,又遭受诬陷被贬。命令刚刚下达,仁宗皇帝就后悔了,等欧阳修上朝辞行的时候,皇帝亲口挽留说:“别去同州了,留下来修《唐书》吧。”就这样,欧阳修做了翰林学士,开始修撰史书。与宋祁同修《新唐书》,又自修《五代史记》(即《新五代史》)。

欧阳修的生平经历:主考礼部嘉祐二年(1057年)二月,已届知天命之年的欧阳修做了礼部贡举的主考官,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提倡平实文风,录取苏轼、苏辙、曾巩等人,对北宋文风转变有很大影响。当时有个文学派别“太学体”,领袖刘几是一名太学生,最大的特长就是常玩弄古书里的生僻字词。欧阳修的古文向来是通达平易的,最反对“太学体”的文风。批阅试卷时,欧阳修看到一份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