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的生平经历
讲义__欧阳修和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
第三章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第一节欧阳修一、欧阳修生平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号醉翁——《醉翁亭记》晚年号六一居士——熙宁三年(1070)欧阳修作《六一居士传》:“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
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yǐng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24岁中进士,任西京留守推官。
政治上锐意进取,参加范仲淹“庆历新政”,直言敢谏,屡遭贬斥。
晚年仕途顺利,嘉祐二年(1057)51岁时,主持科举,冲击不良文风,提拔苏轼等新人。
55岁任参知政事,封建国公。
59岁时辞枢密使不就。
熙宁五年(1072)卒,谥文忠,赠太子太师。
洪本健著《宋文六大家活动纪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洪本健编《欧阳修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95年版。
欧阳修踊跃提倡诗文革新,是宋朝文学、文学思想奠基人,是北宋前期的文坛领袖。
二、欧阳修的文学理论主张1、文道并重文学实用性、审美性并重内容、艺术形式并重2、创作表率以韩愈、柳宗元古文为典范学习其言之有物、内容充实的传统而非继承其“道统”3、写作风格——提倡“简” “缓”“文简意深” (《论尹师鲁墓志》)“简而有法” (《尹师鲁墓志铭》)“意切言缓” (《论尹师鲁墓志》)。
“简”——擅长剪裁、文字精练晓畅,章法转变曲折;“缓”——从容不迫、含蓄委婉、平易自然、耐人寻味。
尹洙zhū(1001—1047),字师鲁,河南洛阳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前驱。
洙,河名,泗水支流,在山东省,流入南阳湖。
散文风格简古;能诗。
著有《河南先生文集》。
逸马杀犬于道——冯梦龙《古今谭概》欧阳公在翰林时,常与同院出游。
有奔马毙犬,公曰:“试书其一事。
六一居士欧阳修生平简介
六一居士欧阳修生平简介欧阳修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号醉翁、六一居士,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六一居士欧阳修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六一居士欧阳修简介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人,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与文学家,是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也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于公元1007年出生在绵州,当时他的父亲是绵州的军事推官,年龄已有五十六,三年后便去世,留下欧阳修孤儿寡母。
欧阳修幸得母亲与叔叔的照顾与教育,而本人又聪慧刻苦,喜爱读书,十六岁时得到了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爱不释手,这些经历为他日后参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奠定了基础。
欧阳修曾三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前两次都意外落榜了。
公元1029年,欧阳修第三次参加科举,前面都比较顺利,但最后却没能获得状元,而是以十四名的成绩位列二甲进士及第。
虽没能夺魁,但也算是不错的名次,欧阳修授任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充任西京留守推官,得到了西京留守钱惟演的欣赏,欧阳修至此步入了官场。
进入官场后,欧阳修的为官之路并不顺利,多次被贬,后来虽身居高位,但过程实在坎坷崎岖,不过他在文学史上的造诣却颇深。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是流传后世的不朽名篇,《渔家傲》、《秋声赋》等作品也是朗朗上口,流传至今。
欧阳修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散文八大家”。
公元1071年,欧阳修辞官退居颍州,次年与家中过世,享年六十六岁。
后人怎样评价欧阳修没有人是完美的,欧阳修也不例外,他有好的一面,不过也有不好的一面。
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我们是如何评价欧阳修的。
他领导的古文运动把文字的意义推向高潮,但是由于当朝统治者重文轻武,导致了文官看不起武官的局面。
武官保家卫国付出巨大牺牲而不被统治者待见。
欧阳修的骨子里也带有这么一丝想法,他弹劾狄青致他被罢官,我们都知道欧阳修对待贫民有宽大处理的一面,而狄青根本就没有错,他的弹劾给人的感觉有些无事生非,想突出文官的地位高于武官。
欧阳修的生平经历
欧阳修的生平经历推荐文章文学家苏轼生平经历热度:关于柳宗元的生平经历热度:苏辙的生平事迹热度:苏辙的生平是怎样热度:苏辙的生平简介热度:欧阳修是北宋有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是影响深远的文坛领袖。
欧阳修积极的倡导诗文改革,革新了当时的诗文之风,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欧阳修的生平经历,希望对你有帮助。
欧阳修的生平经历:早年经历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欧阳修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当时他父亲任绵州推官,已经56岁了。
3年后,父亲去世。
欧阳修是家里的独子,与母亲郑氏相依为命,孤儿寡母只得到湖北随州去投奔欧阳修的叔叔。
叔叔家不是很富裕,好在母亲郑氏是受过教育的大家闺秀,用荻秆在沙地上教欧阳修读书写字。
欧阳修的叔叔也不时关怀,总算没有让童年的欧阳修失去基本的教育。
十岁时,欧阳修从李家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甚爱其文,手不释卷,这为日后北宋诗__新运动播下了种子。
欧阳修的生平经历:科举之路欧阳修的科举之路可谓坎坷。
天圣元年(1023年)和天圣四年(1026年)两次参加科举都意外落榜。
天圣七年(1029年)春天,由胥偃保举,欧阳修就试开封府最高学府国子监。
同年秋天,欧阳修参加了国子监的解试。
欧阳修在国子学的广文馆试、国学解试中均获第一名,成为监元和解元,又在第二年的礼部省试中再获第一,成为省元,也算是“连中三元”。
欧阳修觉得,在即将到来的殿试中,自己肯定也能夺得状元,于是特意做了一身新衣服,准备到时候穿。
欧阳修在广文馆有个同学,叫王拱辰,才19岁,也获得了殿试资格。
一天晚上,王拱辰调皮地穿上欧阳修的新衣服,得意地说:“我穿状元袍子啦!”没想到,殿试那天,真的是王拱辰中了状元。
天圣八年(1030年),由宋仁宗赵祯主持的殿试在崇政殿举行。
殿试放榜后,欧阳修被仁宗皇帝唱十四名,位列二甲进士及第。
据欧阳修同乡时任主考官晏殊后来对人说,欧阳修未能夺魁,主要是锋芒过于显露,众考官欲挫其锐气,促其成才。
欧阳修的生平经历:步入官场虽然没中状元,欧阳修也获得了不错的名次,被授予官职。
解读欧阳修和王安石
解读欧阳修和王安石解读欧阳修和王安石第一节、欧阳修(一)生平字永叔,醉翁(《醉翁亭记》)、六一居士(《六一居士集序》:“藏书一万卷,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
”)四岁丧父,母亲抚养成人,以荻杆划沙写字,进士中举后,立朝刚正,范仲淹批评吕夷简被贬饶州,修为其辩护,被贬夷陵。
后范入朝主持庆历新政,欧阳修也回到朝廷辅。
新政失败,范知邓州,欧阳修因被诬告被贬州。
后来官运逐渐好转,政治地位不断上升,曾主修《新唐书》、《新五代史》,主持贡举。
晚年对王安石的青苗法有保留意见,退居颍州西湖。
(二)文坛盟主A地位。
名臣:政治地位突出,视野开阔,有号召力,主持修史、科考等重要工作,推行自己的理想。
儒林:经学(易童子问)、史学(新唐书、新五代史、集古录)文苑:有系统的文学主张,和巨大的创作实绩,起到楷模和榜样的作用。
B人品。
立朝刚正,议论风生。
如《与高司谏书》、《朋党论》温厚醇雅,如对宋祁、王安石。
严谨谦虚:周必大《欧阳文忠公集序》:“前辈尝言,公作文揭之壁间,朝夕改定,今观手写《秋声赋》凡数本,《刘原父手贴》亦至再三,而用字往往不同。
” 《朱子语类》:“顷有人买得他的《醉翁亭记》稿,初说‘州四周山’,凡数十字;末后改定,只曰‘环皆山也’五字而已。
” 沈作喆《寓简》:欧阳公晚年尝自窜定平生所为文,用思甚苦。
其夫人止之曰:“何自苦如此,当畏先生嗔耶?”公笑曰:“不畏先生嗔,却怕后生笑。
”C人际关系。
入钱惟演幕,认识尹,受到影响,得到帮助。
后来赏识或推荐苏、司马光、王安石、梅尧臣、苏舜钦,录取二苏、曾巩。
人品端正、才学兼具,文学理论和创作都成为一个时代的制高点,又领导如此庞大的人际关系网络,备受尊敬。
(三)理论主张A在文道关系上,重视道对文的决定作用,《答吴充秀才书》:“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
”《答祖择之书》:“道纯则充于中者实,中充实则发为文者辉光。
”B强调道的现实性。
欧阳修生平介绍
欧阳修生平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
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四岁丧父,家境贫寒,母亲以荻杆画地教他识字。
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先后在中央和地方任职,历任知制诰、翰林学士、参知政事、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
但多次被贬,又多次起用。
神宗熙宁四年(1071),以太子少师的身分辞职,归于颖州(今安徽阜阳)。
次年卒,谥文忠。
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
他继承了中唐古文运动的传统,并吸收了北宋初期诗文革新的成果,把诗文革新运动推向了高潮。
他一方面强调道对文的决定作用,又不轻视文,把文章与“百事”联系,反映现实。
这种理论散见于《答吴充秀才书》、《送徐吴党南归序》、《与张秀才第二书》等中。
他还用自己诗、赋、文各方面的艺术创作,为诗文革新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苏轼评论他的作品说:“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李贽,记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
”(《宋史·欧阳修传》)
欧阳修一生写了500余篇散文,成果斐然。
他的政论文充分发挥了儒家思想中注重国计民生的优秀成分,为政治斗争服务,如《与高司谏书》、《朋党论》、《五代史伶官传序》等。
他状物写景及叙事的散文摇曳生姿,从容委婉。
《释秘演诗集序》、《醉翁亭记》、《泷冈阡表》等是这方面的佳作。
欧阳修的赋也极具特色。
他的《秋声赋》,采取散文句法,把秋夜写得生动可感,且变。
宋史欧阳修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宋史欧阳修传文言文阅读答案宋史欧阳修传文言文阅读答案引言:欧阳修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文化巨匠。
在古代的文化繁荣时期,欧阳修被誉为文学之祖,为人所熟知。
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早在他的时代就已经被技斧所认可,是绝对的文学殿堂级别。
一、欧阳修的生平经历与成就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西塘叟,原籍河南府(今河南省开封市),致仕左都赞善大夫、枢密使,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不仅精通文学、史学、经学、武艺、政治,一生中还投身于为国家治理、立政权的伟大事业中。
欧阳修在文学方面极其有才华,曾经被载入《文苑英华》、《唐宋八大家文集》等名著中。
他的代表作品有《蝶恋花》、《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等。
二、欧阳修的卓越成就对于我国文化的影响欧阳修除了自己的文学成就,其对于我国文化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他十分注重文化教育与民生事业,创办学校、修塑桥梁、浚通河渠,使百姓得以进一步繁荣发展。
欧阳修的文学作品也已经为后世文学家所传颂,他独特的文学艺术风格被称为“欧阳体”。
在后来的清代以及民国时期,许多文人学者都曾经研究他的文学思想、理论,并把他的文学作品视为自己的宝贵财富。
三、文言文阅读答案(一)欧阳修的年少时代欧阳修小时候学习很用功,他学习文化传统,对于国家社会的繁荣安危、政治稳定极为关注。
在他 7 岁时,开始接触《春秋》的书籍,认为《春秋》是反映历史真实的史官书。
他坚信:“守中而不偏”,“宁折不弯”的精神,最终在文学领域成为了一个伟大的艺术家。
(二)欧阳修的学术生涯欧阳修在审题而能制之的基础上,常常以时事为题材写作,丰富了我国文学史的面貌。
他作为一个学者,非常尊重经典,也热爱创新。
在《新唐书·音乐志》中,他的《乐章十二》已经被后世传颂,成为了古代音乐的基础。
(三)欧阳修的政治生涯在宋朝时期的政治生涯中,欧阳修是一位非常具有影响力的政治家,他对于文化事业的发展有极大的贡献。
他主张教育普及,结合民众生产实际,发展“制作文物”等方面。
欧阳修的生平字永叔
補充資料
• 〈贈沈博士歌〉:「我昔被謫居滁山, 名雖為翁實少年。」 • 〈贈沈遵〉:「我時四十猶彊力,自 號醉翁聊戲客。」 • 〈題滁州醉翁亭〉:「四十未為老, 醉翁偶題篇,醉中遺萬物,豈復記吾 年。」
பைடு நூலகம்
補充資料
•慶曆五年八月被貶知滁州,乃因歐陽脩 妹夫張龜正前妻所生女失行系獄為守舊 派提供了深文周納的機會。→得交情 「素薄」之趙概的擔保,才得以周全。 • 滁州是個上州,地僻事簡,民俗安閒, 與夷陵相較,無論天時、地利、民俗都 優越得多。
歐陽脩
醉翁亭記
分享一下郊遊的心境 您看到什麼? 心裡有什麼感受?
歐陽脩看到了什麼?
此時此刻他的心境又是 如何?
文分四段
首段以層層遞進的手法介紹亭與其名,並 揭示其寫作的深刻意蘊。 次段承首段山水之樂,具體描寫自然景觀。 第三段寫遊人之樂,含滁人與太守。 第四段寫宴罷而歸,並深化主題。
歐陽脩的生平
范仲淹: 五代以還,斯文大剝,悲哀為 主,風流不歸。……吟詠情性而 不顧其分,風賦比興而不觀其時。 故有非窮途而悲,非亂世而怨, 華車有寒苦之述,白社為驕奢之 語。……天下有道,無憤惋之作。
〈岳陽樓記〉: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互 文)……「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乎!」
歐陽脩: 士之從宦,困於當時而文章顯 於後世者多矣。其能不戚戚於 窮厄而泰然自以為樂者,既知 有命,又知屈於當時者近,而 伸於後世者遠也。
唐宋八大家欧阳修生平简介
唐宋八大家欧阳修生平简介欧阳修作为北宋的一个大文豪,写了许多的诗。
那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生平简介是怎样的?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欧阳修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欧阳修生平简介欧阳修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在文学史上与好友苏洵及其两个儿子苏轼、苏辙还有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曾巩并称“南宋八大家”。
欧阳修,别名欧阳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
在北宋欧阳修在政坛享有较高的声誉,去世后被追封楚国公。
欧阳修是他父亲晚年得子的唯一的儿子,不过欧阳修才出生3年,他父亲就去世了,欧阳修与母亲郑氏相依为命,投奔了欧阳修的叔叔。
欧阳修的母亲是大家闺秀,常常教欧阳修读书写字,欧阳修的叔叔虽然家庭条件不好,但对欧阳修还是很好的,后来天资聪明的欧阳修凭借着自己的智商和勤奋,渐渐才华显露,欧阳修的叔叔很高兴,认为欧阳修可以光宗耀祖。
欧阳修前两次参加科举都落榜了,但是在胥偃的保举下,欧阳修连中三元,在殿试中仅得第十四名,据说考官为了挫欧阳修的锐气才这么安排的。
欧阳修初入官场后,胥偃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欧阳修。
但欧阳修的仕途并不顺畅,因好友范仲淹改革深受打击,曾多次遭到贬职。
直到中年,欧阳修的官位才越做越高,但是也有大起大落。
天命之年的欧阳修以翰林学士的身份主持科举,期间苏轼、苏辙、苏洵三父子与欧阳修交好。
后来王安石变法,欧阳修反对青苗法,后来以太子少师的身份退位。
直到1072年,欧阳修在家中去世。
欧阳询与欧阳修关系两人不属于一个是时代的人,前后相差五百多年,却有极其相似的遭遇,两人的一生皆坎坷。
但是都心胸豁达,这使得他们遇事呈祥。
欧阳修三次被贬,欧阳询也几次死里逃生,这些都给他们坎坷的一生添上了神秘的面纱,也让我们闻之感概万千。
欧阳询出生于557年,他的祖父是大将军,他的父亲子承父业也当了将军。
可谓是出生名门,那时正处于皇朝动荡时期,掌握重兵遭到皇帝的猜忌。
他父亲一怒之下便起兵造反,第二年兵败后遭遇满门抄斩。
家人都死光了,他一个人侥幸逃脱,那个时候他才13岁。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简介欧阳修在其父欧阳观任绵州推官时出生于四川绵州(今四川绵阳),四岁丧父,随叔父欧阳晔在湖北随州长大,幼年家贫无资,母亲郑氏用芦苇在沙地上写字、画画,还教他识字。
欧阳修自幼喜爱读书,常从城南李家借书抄读,他天资聪颖,又刻苦勤奋,往往书不待抄完,已能成诵;少年习作诗赋文章,文笔老练,有如成人,其叔由此看到了家族振兴的希望,曾对欧阳修的母亲说:“嫂无以家贫子幼为念,此奇儿也!不唯起家以大吾门,他日必名重当世。
”十岁时,欧阳修从李家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甚爱其文,手不释卷,这为日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播下了种子。
人物生平欧阳修幼年丧父,在寡母抚育下读书。
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
次年任西京(今洛阳)留守推官,与梅尧臣、尹洙结为至交,互相切磋诗文。
景佑元年(1034),召试学士院,授任宣德郎,充馆阁校勘。
景佑三年,范仲淹因上章批评时政,被贬饶州,欧阳修为他辩护,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
康定元年(1040),欧阳修被召回京,复任馆阁校勘,后知谏院。
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参与革新,提出了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
庆历五年,范、韩、富等相继被贬,欧阳修也被贬为滁州(今安徽滁州)太守。
以后,又知扬州、颍州(今安徽阜阳)、应天府(今河南商丘)。
至和元年(1054)八月,奉欧阳修诏入京,与宋祁同修《新唐书》。
嘉佑二年(1057)二月,欧阳修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提倡平实的文风,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人。
这对北宋文风的转变很有影响。
嘉佑五年(1060),欧阳修拜枢密副使。
次年任参知政事。
以后,又相继任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
英宗治平二年(1065),上表请求外任,不准。
此后两三年间,因被蒋之奇等诬谤,多次辞职,都未允准。
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实行新法。
欧阳修对青苗法曾表异议,且未执行。
熙宁三年(1070),除检校太保宣徽南院使等职,坚持不受,改知蔡州(今河南汝南县)。
欧阳修借书文言文翻译
欧阳修借书文言文翻译【原创版】目录1.欧阳修的生平简介2.欧阳修的借书经历3.文言文的特点和价值4.翻译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5.欧阳修借书文言文的翻译实例正文1.欧阳修的生平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北宋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
他是北宋文坛的领袖之一,与韩愈、柳宗元、苏轼等人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的文章以清新脱俗、豪放自如著称,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2.欧阳修的借书经历欧阳修在《借书》一文中,记述了自己向友人借书的经历。
当时,欧阳修因为家中藏书有限,难以满足自己对知识的渴求,于是向友人借书。
在借书的过程中,他与友人之间产生了一段有趣的对话。
3.文言文的特点和价值文言文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具有简洁、精炼、优美的特点。
它承载了我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对于研究古代历史、哲学、文学等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
4.翻译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翻译文言文需要遵循“信、达、雅”的原则,即保持原文的意思,表达通顺,力求优美。
方法包括:了解古代文化背景,掌握文言词语的含义,分析句子结构,保持原文的修辞手法等。
5.欧阳修借书文言文的翻译实例以下是欧阳修《借书》一文中的一段话及其翻译:原文:“吾友李子,家有书万卷,愿以借我。
”翻译:我的朋友李子,家里有上万卷书,愿意借给我。
原文:“李子曰:‘子欲吾书,当以何物相赠?’”翻译:李子说:“你想要我的书,要用什么来交换呢?”原文:“吾曰:‘吾无物。
’”翻译:我说:“我没有东西。
”原文:“李子曰:‘吾闻子善为诗,吾请子以诗相赠。
’”翻译:李子说:“我听说你擅长写诗,我要你用诗来交换。
人教版部编初一下册10欧阳修主要经历
人教版部编初一下册10欧阳修主要经历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大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文采斐然,一生著述颇丰。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他的人平事迹、著述作品以及后世对他的评价。
欧阳修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籍贯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
生平事迹欧阳修四岁丧父,随叔父在现湖北随州长大,幼年家贫无资,母亲郑氏用芦苇在沙地上写字、画画,还教他识字。
仁宗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中进士。
次年任西京(今洛阳)留守推官,与梅尧臣、尹洙结为至交,互相切磋诗文。
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欧阳修被召回京,复任馆阁校勘,编修崇文总目,后知谏院。
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任右正言、知制诰。
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参与革新,提出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
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召试学士院,授任宣德郎,充馆阁校勘。
三年,范仲淹上章批评时政,被贬饶州。
欧阳修为他辩护,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
至和元年(1054)八月回朝,先后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等职。
与宋祁同修《新唐书》,又自修《五代史记》即《新五代史》。
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王安石实行新法。
欧阳修对青苗法有所批评,且未执行。
三年,除检校太保宣徽南院使等职,坚持不受,改知蔡州(今河南汝南县)。
此年改号“六一居士”。
四年六月,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致仕。
居颍州(今安徽省阜阳市)。
神宗熙宁五年闰七月二十三日(公元1072年9月22日),欧阳修卒于颍州,谥文忠。
文学造诣欧阳修一生著述繁富,成绩斐然,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
且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有《欧阳文忠公文集》,宋词《踏莎行》。
欧阳修生平个人简历
欧阳修生平个人简历/ueditor/201803/05/35208eab8a0731cd4086dd78eb6801 9b.jpg" title="" alt="" width="400" height="" border="0" vspace="0" />欧阳修生平简介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
四岁时即死了父亲,母亲郑氏一直守节未嫁,在家亲自教欧阳修读书学习,因家里贫穷,以至于只能以芦荻作笔,在地上学习写字。
后来考中了进士,并被任命为西京推官。
此时欧阳修开始结交尹洙,一起作古文,议论时事,二人互为师友,又结交梅尧臣,吟诗作歌,相互唱和,从此以文章名扬天下。
以后欧阳修回京返朝,升为馆阁校勘。
范仲淹因著文指陈时弊而被贬谪,在朝官员大多上章为他解救,只有左司谏高若讷认为应当黜除。
对此欧阳修写信对高若讷进行谴责,说他简直不知道人间还有羞耻一事。
高若讷将欧阳修的信交给皇帝,以致欧阳修被贬出为夷陵县令,不久又迁任乾德县令、武成节度判官。
过了很久,欧阳修复任为馆阁校勘,以后又改任为集贤校理。
庆历三年(043),兼掌谏院。
当时仁宗对在朝大臣进行人事更动,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都参与执政,增加谏官,任用天下有名之士,欧阳修最先入选。
欧阳修每次进见皇上,仁宗都询问他以治国执政之事,看哪些是可以做的。
因其时国家政事之许多方面都在从事改革,一些小人遂势焰昌炽,大肆攻讦。
欧阳修担心从事改革的一些好人难以获胜,便也多次分别就有关问题向仁宗上书进言。
当初范仲淹之被贬去饶州,欧阳修与尹洙、余靖都因范仲淹之事而被斥退,世人都视他们为“党人”。
从此,朋党的议论便产生了,欧阳修于是作《朋党论》一文以进呈仁宗。
在文中他议论道:“君子以志同道合结为朋党,小人因有共同的利益结为朋党,这是很自然的道理。
所以作为一国之君,应当摒退小人的伪朋党,而多多提携君子的真朋党,这样,天下就可以达到大治了。
欧阳修简介(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
欧阳修简介欧阳修(1007~1072)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
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
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谥号“文忠”著有《欧阳文忠公集》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
欧阳修自称庐陵人,因为吉州原属庐陵郡。
生平欧阳修幼年丧父,在寡母抚育下读书。
仁宗天圣八年(1030)欧阳修成为进士。
次年任西京(今洛阳)留守推官,与梅尧臣、尹洙结为至交,互相切磋诗文。
景佑元年(1034),召试学士院,授任宣德郎,充馆阁校勘。
景佑三年,范仲淹上章批评时政,被贬饶州。
欧阳修为他辩护,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
康定元年(1040),欧阳修被召回京,复任馆阁校勘,后知谏院。
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参与革新,提出了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
庆历五年,范、韩、富等相继被贬,欧阳修也被贬为滁州(今安徽滁县)太守。
以后,又知扬州、颍州(今安徽阜阳)、应天府(今河南商丘)。
至和元年(1054)八月,奉诏入京,与宋祁同修《新唐书》。
嘉佑二年(1057)二月,欧阳修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提倡平实的文风,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人。
这对北宋文风的转变很有影响。
嘉佑五年(1060),欧阳修拜枢密副使。
次年任参知政事。
以后,又相继任刑部尚书、等职。
英宗治平二年(1065),上表请求外任,不准。
此后两三年间,因被蒋之奇等诬谤,多次辞职,都未允准。
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实行新法。
欧阳修对青苗法曾表异议,且未执行。
熙宁三年(1070),除检校太保宣徽南院使等职,坚持不受。
改知蔡州(今河南汝南县)。
这一年,他改号“六一居士”。
熙宁四年(1071)六月,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
居颍州。
《欧阳修简介》课件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引领宋代文学潮流
欧阳修的文学风格和思想影响了当时 的文学创作,引领了宋代文学的发展 潮流。
欧阳修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深远影响
欧阳修的文学思想和创作风格对后世文学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文学家都受到他的启 发和影响。
传承和发展
欧阳修的作品被后世文学家广泛传颂和引用 ,他的思想和风格被传承和发展,成为文学 史上的经典。
欧阳修的词创作
总结词
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详细描述
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03
欧阳修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欧阳修在宋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宋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推动文学创新
欧阳修是宋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他的诗歌、散文、随笔等作品在文学 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欧阳修在宋代文学史上推动了文学创 新,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思想深邃,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六一居士传》选读
总结词
此文是欧阳修的自传,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和思想, 展现了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详细描述
此文是欧阳修的自传,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和思想, 展现了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文中,欧阳修表达 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和追求,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追 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而不是追求物质的享受和名利 。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的关注和思考,认为 社会的进步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和付出。此文语言质朴 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了解欧阳修思想和人生的珍 贵资料。
自然景色之中,给人以美的享受。
《秋声赋》选读
要点一
总结词
此赋以秋声为主题,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声音,表达了 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感慨。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此赋以秋声为主题,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声音,表达了 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感慨。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 描绘,将秋天的景色和声音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通过 秋声的描绘,作者也表达了自己对生命和自然的感慨,以 及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此赋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中国 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欧阳修的写作风格
欧阳修的写作风格欧阳修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作家、诗人、文学家和政治家。
他的写作风格独特,深受后人推崇。
本文将从欧阳修的生平、文学成就、写作风格等方面进行探讨。
欧阳修的生平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
他出生于河南省禹州市,原籍江西省南昌市。
他的祖父欧阳瑾是唐朝的宰相,父亲欧阳玭是北宋的宰相。
欧阳修出生在一个文化世家,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他年轻时曾经担任过官职,后来因为被人陷害而被贬官。
在贬官期间,他开始专注于文学创作,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就。
他曾经担任过翰林学士、相州刺史等职务,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
欧阳修的文学成就欧阳修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作家、诗人、文学家和政治家。
他的文学成就丰富多彩,涵盖了诗、文、曲、赋、笔记等多种文学形式。
其中,他最著名的作品包括《醉翁亭记》、《生查子》、《蝶恋花》等。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散文的巅峰之作。
这篇散文以欧阳修在醉翁亭的游玩为主线,借景抒情,展现了作者的豁达、博学、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生查子》是欧阳修的一首词,被誉为词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首词以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是中国古代词歌艺术的高峰之一。
《蝶恋花》是欧阳修的一首乐府诗,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以婉约、柔美的语言,描绘了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表现了作者对生命和爱情的热爱和追求,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欧阳修的写作风格欧阳修的写作风格独特,具有很强的个性和特色。
他的写作风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语言简洁明快欧阳修的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他擅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写事物和情感,使读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二、思维敏捷独到欧阳修的思维敏捷独到,他能够灵活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文学技巧,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
他的作品常常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人文精神,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唐宋散文八大家庐陵欧阳修
主要成就
政治成就:欧阳修在
1 政治上主张改革,积 极参与政治活动,对 北宋政治产生了重要 影响。
文学成就:欧阳修是
2 唐宋八大家之一,他 的散文作品具有很高 的文学价值,对后世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教育成就:欧阳修在 教育领域也有很高的
3 成就,他培养了大批 人才,对北宋文化教 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 重要贡献。
成长经历
出生:1007年,出生于四川绵 阳
求学:1023年,进入开封府学, 师从范仲淹
政治生涯:1043年,任枢密副 使,参与政治改革
晚年:1072年,因病去世,享 年65岁
童年:父母早逝,由叔父抚养长 大
仕途:1030年,进士及第,进 入仕途
文学成就:1045年,主持编纂 《新唐书》,开创宋代古文运动
历史影响
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作品对后世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欧阳修的散文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被誉为“一代文宗”。
欧阳修的散文作品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 影响,他的散文作品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的散文作品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 影响,他的散文作品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文学理论
欧 阳 生修 涯的 政 治
政治主张
政治贡献
改革科举制度:欧阳 修在政治上主张改革 科举制度,选拔人才, 提高官员素质。
参与政治改革:欧阳 修积极参与政治改革, 推动政治制度改革, 提高政府效率。
推动文化发展:欧阳 修在文化上主张发展 文化,推动文化繁荣, 提高文化水平。
维护国家统一:欧阳 修在政治上主张维护 国家统一,反对分裂, 维护国家利益。
---
唐
庐
宋 散
陵文
欧阳修生平介绍
欧阳修生平介绍欧阳修生平介绍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欧阳修生平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
庐陵(今永丰县沙溪人)。
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
四岁丧父,家贫,他的母亲以荻(秸秆)画地,教他写字。
多诵古人篇章,为诗文,“下笔出人意表”。
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任西京留守推官。
景佑元年(1034)任镇南军节度掌书记、馆言事,得罪宰相被贬,欧阳修写信斥责司谏高若讷不主持正义,被降知夷陵县。
康定元年(1040)复任馆阁校勘,编修崇文总目。
庆历三年(1043)任右正言、知制诰。
五年,杜衍、范仲淹、韩琦、富弼等名臣相继被排挤出朝,欧阳修上书为他们分辩,因被贬知滁州,后又改知扬州、颍州。
皇佑元年(1049)回朝,先后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等职,和宋祁等一同编修《新唐书》,又自修《五代史记》(即《新五代史》)。
晚年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太子少师。
神宗熙宁五年(1072)卒于家,谥文忠。
欧阳修前期的政治思想,反映了中小地主阶级的利益,对当时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严重危机,有较清醒的认识。
主张除积弊、行宽简、务农节用,与范仲淹等共谋革新。
晚年随着社会地位的提高,思想渐趋保守,对王安石部分新法有所抵制和讥评;但比较实事求是,和司马光等人的态度是不尽相同的。
唐宋八大家简介欧阳修欧阳修知滁,于庆历五年十月二十二日到任,庆历八年闰正月朝廷诏徙知扬州,二月离开滁州,前后在滁州计约两年零四个月的时间。
时间虽然不长,却给滁州留下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他给滁州留下了许多建设遗迹,留下了一些不朽的诗文,留下了与滁州人的深厚感情。
诗文中,直接写滁州的,除了著名的《丰乐亭记》《醉翁亭记》《菱溪石记》以外,还有大量的诗篇及短文。
《欧阳修简介》课件
作为欧阳修的代表作之一,《醉翁亭记》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描绘了醉翁亭周围的山水风光,以及作者在其中所感受到的无限乐趣。文章中,欧阳修巧妙地运用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构思,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超脱物欲、追求生的思考
高度评价与纪念
总结词
后世对欧阳修的评价非常高,他的作品被多次编纂和出版,同时还有许多纪念活动和文化遗址以他的名字命名,以表达对他的敬意和纪念。
详细描述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改革思想
官场经历
02
CHAPTER
欧阳修的文学风格
详细描述
欧阳修的诗歌、散文等作品,语言平实,用词简练,不追求华丽辞藻,更注重表达真情实感,给人以自然、清新的感觉。
总结词
欧阳修的文学风格之一,语言简练、质朴自然,不矫揉造作。
代表作品
《醉翁亭记》、《秋声赋》等。
总结词
欧阳修的文学风格之二,情感奔放,不受拘束,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
《欧阳修简介》ppt课件
目录
欧阳修的生平简介欧阳修的文学风格欧阳修的作品赏析欧阳修的影响和评价
01
CHAPTER
欧阳修的生平简介
欧阳修出生于四川绵阳,其父为当地著名学者,母亲亦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受过严格的上等教育。
出生背景
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欧阳修自幼便开始接受良好的教育,展现出非凡的文学天赋。
详细描述
《秋声赋》是欧阳修对秋天的独特感悟。在这篇作品中,他通过对秋天的声音、色彩和气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感慨。整篇文章充满了浓郁的感伤和哲理,使人感受到秋天的萧瑟与人生的苦短。
总结词
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
详细描述
欧阳修生平及其作品醉翁亭记
欧阳修生平及其作品《醉翁亭记》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吉安永丰)人,自称庐陵人。
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江西吉安人。
幼年丧父,家境贫困,由寡母抚育,23岁中进士,次年任西京留守推官。
1036年范仲淹批评时改(政),被贬饶州。
他为之辨护,被贬为夷陵县令。
33岁召回京复任馆阁校勘。
1043年参预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的改革活动,两年后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又转扬州、颍州、应天府。
1054年47岁,诏回京与宋祁同修《新唐书》。
50岁时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提倡平实文风,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人,影响北宋文风的转变。
53岁后先后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吏部、兵部尚书等职。
对王安石变法中青苗法有异议未执行。
63岁改知蔡州(今汝南)。
64岁时以太子少师辞职,居颍州。
次年去世,葬河南新郑市欧阳寺村。
欧阳公乃北宋文坛领袖,亦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
继承韩愈古文运动精神,重道重实,提倡简而有法,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癖晦涩。
他一生写了500篇散文,各体兼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具有平易流畅,委曲婉转的风格。
叙事既得委婉之妙,又简括有法;议论纡徐有致,又有内在逻辑力量,结构既曲折变化,又十分严密。
《朋党论》、《新五代史伶官论序》、《与高司谏书》、《醉翁亭记》、《丰乐亭记》、《泷冈阡表》皆历代传诵之名篇。
还开了笔记文体之先声,其文不拘一格,生动有趣。
他的《秋声赋》变唐律体为散体,具有开拓意义。
诗作逊于散文,有以文为诗之弊,但能反映人民疾苦,揭露社会黑暗。
词作清新疏淡,恬静澄彻,写恋情,写相思,写人生感慨,情挚而富于情韵,有不少传世名篇。
晚岁主持修撰《新唐书》250卷,又自著《新五代史》,总结五代历史经验,为后人引为鉴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阳修的生平经历欧阳修是北宋有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是影响深远的文坛领袖。
欧阳修积极的倡导诗文改革,革新了当时的诗文之风,下面是搜集整理的欧阳修的生平经历,希望对你有帮助。
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欧阳修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当时他父亲任绵州推官,已经56岁了。
3年后,父亲去世。
欧阳修是家里的独子,与母亲郑氏相依为命,孤儿寡母只得到湖北随州去投奔欧阳修的叔叔。
叔叔家不是很富裕,好在母亲郑氏是受过教育的大家闺秀,用荻秆在沙地上教欧阳修读书写字。
欧阳修的叔叔也不时关怀,总算没有让童年的欧阳修失去基本的教育。
十岁时,欧阳修从李家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甚爱其文,手不释卷,这为日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播下了种子。
欧阳修的生平经历:科举之路欧阳修的科举之路可谓坎坷。
天圣元年(1023年)和天圣四年(1026年)两次参加科举都意外落榜。
天圣七年(1029年)春天,由胥偃保举,欧阳修就试开封府最高学府国子监。
同年秋天,欧阳修参加了国子监的解试。
欧阳修在国子学的广文馆试、国学解试中均获第一名,成为监元和解元,又在第二年的礼部省试中再获第一,成为省元,也算是“连中三元”。
欧阳修觉得,在即将到来的殿试中,自己肯定也能夺得状元,于是特意做了一身新衣服,准备到时候穿。
欧阳修在广文馆有个同学,叫王拱辰,才19岁,也获得了殿试资格。
一天晚上,王拱辰调皮地穿上欧阳修的新衣服,得意地说:“我穿状元袍子啦!”没想到,殿试那天,真的是王拱辰中了状元。
天圣八年(1030年),由宋仁宗赵祯主持的殿试在崇政殿举行。
殿试放榜后,欧阳修被仁宗皇帝唱十四名,位列二甲进士及第。
据欧阳修同乡时任主考官晏殊后来对人说,欧阳修未能夺魁,主要是锋芒过于显露,众考官欲挫其锐气,促其成才。
欧阳修的生平经历:步入官场虽然没中状元,欧阳修也获得了不错的名次,被授予官职。
金榜题名的同时,他也迎来了洞房花烛。
宋代有“榜下择婿”的风俗,朝中高官都喜欢在新科进士中挑选乘龙快婿。
欧阳修刚一中进士,就成了他的恩师胥偃的女婿。
新婚不久,欧阳修就辞别家人,到洛阳去做官。
当时他的领导是一位著名的前朝贵族,钱惟演。
钱惟演就是五代十国末代吴越王钱俶的儿子。
钱惟演对待欧阳修很好,不但很少让欧阳修等年轻文人承担琐碎的行政事务,还支持他吃喝玩乐。
后来,钱惟演政治失意,被迫离开了洛阳。
欧阳修等人为钱惟演送行,双方都流下了惜别的泪水。
在洛阳的奢华生活,不仅奠定了欧阳修一生的文学基础,更成为了欧阳修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
后来他被贬官的时候,还深情地写道:“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天圣九年(1031年),欧阳修任西京(今洛阳)留守推官,与梅尧臣、尹洙结为至交,互相切磋诗文。
景祐元年(1034年),召试学士院,授任宣德郎,28岁的欧阳修回京做了馆阁校勘,参与编修《崇文总目》。
他在京中继续把“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当成座右铭。
不过,此时的欧阳修,毕竟不再是那个享受青春的少年,他开始担负起社会责任。
欧阳修的生平经历:仕途崎岖当时,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的弊病开始显现,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日益突出。
景祐三年,与欧阳修交往颇深的范仲淹着手呼吁改革,他把社会问题归咎为腐败,而欧阳修看得更深刻,认为冗官冗员才是根本问题。
最终,范仲淹的改革冒犯了既得利益者,受到了打击,被贬饶州。
欧阳修作为范仲淹一派也受牵连,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
欧阳修高中进士时所娶的胥氏夫人,新婚不久便去世了。
被贬后不久,欧阳修娶了已故宰相薛奎的二女儿。
值得一提的是,薛奎的大女婿不是别人,就是跟欧阳修一起参加殿试而获得了状元的王拱辰。
后来,王拱辰的夫人去世了,他又娶了薛奎的三女儿,继续做薛家的女婿、欧阳修的连襟。
欧阳修写诗调侃他说:“旧女婿为新女婿,大姨夫作小姨夫。
”康定元年(1040年),欧阳修被召回京,复任馆阁校勘,编修崇文总目,后知谏院。
庆历三年(1043年),任右正言、知制诰。
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参与革新,成为革新派干将,提出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
但在守旧派的阻挠下,新政又遭失败。
五年,范、韩、富等相继被贬,欧阳修上书分辩,因被贬为滁州(今安徽滁州)太守。
后又改知扬州、颍州(今安徽阜阳)、应天府(今河南商丘)。
欧阳修任滁州太守时,写下了他的名篇《醉翁亭记》。
文艺术达到成熟。
他依旧保持轻松慵懒的态度,为政“宽简”,让自己和百姓都过得轻松。
但就是在这样的执政方针下,滁州反而被治理得井井有条。
欧阳修喜好酒,他的诗文中亦有不少关于酒的描写。
一首《渔家傲》中采莲姑娘用荷叶当杯,划船饮酒,写尽了酒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美好。
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每年夏天,都携客到平山堂中,派人采来荷花,插到盆中,叫歌妓取荷花相传,传到谁,谁就摘掉一片花瓣,摘到最后一片时,就饮酒一杯。
晚年的欧阳修,自称有藏书一万卷,琴一张,棋一盘,酒一壶,陶醉其间,怡然自乐。
可见欧阳修很爱饮酒。
做太守时,欧阳修对饮酒游山的爱好不减当年,经常带着吏民出去游玩,在山中野餐,然后喝醉了,迷迷糊糊地看着大家玩乐。
据说,《醉翁亭记》的开头原本花了好多笔墨,描绘滁州四周的山。
最后这些描写被欧阳修改成了“环滁皆山也”5个字,简练中见隽永,成为散文史上的名句。
醉时能与民同乐,醒后能用当世一流的文笔把游玩的过程记录下来。
守旧派的压制,并没影响“醉翁”的好心情。
后来,欧阳修又做了颍州(今安徽阜阳)太守。
在颍州,他照样寄情诗酒,自认为过得比在洛阳丝毫不差。
后来要告别颍州时,他怕送别的吏民伤心过度,写诗安慰他们说:“我亦只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仍是不改诗人酒徒的乐天本性。
欧阳修的官位越来越高,他写过的歌词也在社会上越来越流行。
传说,颍州有一位歌妓会唱欧阳修所有的词。
后来欧阳修出使辽国,接待官员请来当地一位歌妓助兴,嘱咐她好好款待欧阳大人。
歌妓只是答应,并不多说话,大家还以为她毕竟是边远地方的歌妓,什么都不懂。
谁知席间歌妓一开口,唱的竟全是欧阳修的词。
由此也可见欧阳修的词在当时影响之大。
据传欧阳修与“外甥女”张氏有染,但双方并无血统关系,是欧阳修的妹夫的前妻所生。
张氏嫁给了欧阳修的堂侄,以后又和家中的仆人私通,事情败露后,此案在开封府审理。
在公堂之上张氏供出和欧阳修有私情。
欧阳修百般辩解,最后虽以“查无实据”了事,但在名声上却大受影响。
他的政敌钱勰也借此攻击他,最后被朝廷贬到滁州。
皇祐元年(1049年)回朝,先后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等职。
至和元年(1054年)八月,已经在京做了高官的欧阳修,又遭受诬陷被贬。
命令刚刚下达,仁宗皇帝就后悔了,等欧阳修上朝辞行的时候,皇帝亲口挽留说:“别去同州了,留下来修《唐书》吧。
”就这样,欧阳修做了翰林学士,开始修撰史书。
与宋祁同修《新唐书》,又自修《五代史记》(即《新五代史》)。
欧阳修的生平经历:主考礼部嘉祐二年(1057年)二月,已届知天命之年的欧阳修做了礼部贡举的主考官,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提倡平实文风,录取苏轼、苏辙、曾巩等人,对北宋文风转变有很大影响。
当时有个文学派别“太学体”,领袖刘几是一名太学生,最大的特长就是常玩弄古书里的生僻字词。
欧阳修的古文向来是通达平易的,最反对“太学体”的文风。
批阅试卷时,欧阳修看到一份试卷,开头写道:“天地轧,万物茁,圣人发。
”用字看似古奥,其实很别扭,意思无非是说,天地交合,万物产生,然后圣人就出来了。
欧阳修便就着他的韵脚,风趣而又犀利地续道:“秀才剌(音同“辣”,意为乖张),试官刷!”意思是这秀才学问不行,试官不会录取!在这次考试中,欧阳修也看到一份较好的答卷,文章语言流畅,说理透彻。
欧阳修估计是自己学生曾巩的,这种文风需要鼓励,但毕竟是“自己人”,不好取第一,就把这份卷子取成第二。
但是,拆开“密封线”后,欧阳修发现这篇文章的作者不是曾巩,而是一位在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苏轼。
与苏轼一同被欧阳修录取的,还有他的弟弟苏辙,以及北宋文坛上的一批重要人物。
欧阳修以其卓越的识人之明,为北宋朝廷及整个文学史做了一份突出的贡献。
苏轼考中进士后,给欧阳修写了一封感谢信。
欧阳修称赞苏轼文章写得好,说读着他的信,“不觉汗出”,感觉自己也该避让这后生三分。
他对苏轼奖掖有加,苏轼也没有辜负欧阳修的期许,最终成为继欧阳修之后的又一位文化巨人。
欧阳修晚年,还经常拿出自己年轻时写的文章来修改。
夫人心疼地规劝道:“这么大岁数了,还费这个心。
难道还是小孩子,怕先生骂你吗?”欧阳修笑道:“不怕先生骂,却怕后生笑。
”这种文学史意识和认真的态度,成就了一代文学巨匠。
嘉祐三年(1058年)六月庚戊,欧阳修以翰林学士身份兼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府。
嘉祐五年(1060年),拜枢密副使。
次年(1061年)任参知政事。
后又相继任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
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上表请求外任,不准。
此后两三年间,因被蒋之奇等诬谤,多次辞职,都未允准。
欧阳修的生平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