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与吉布提签署军事基地条约逐步扩大存在
中国的海外战略支撑点
中国的海外战略支撑点作者:胡中健胡欣来源:《时代报告》2016年第02期近期以来,“中国建立首个海外军事基地”“中国挺进南太平洋”等抓人眼球的标题充斥着海外媒体。
似乎一夜之间,中国就要成为能向远洋投射军力的超级大国。
这显然是夸大其词,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的崛起已经与其海外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必然将进一步拓展中国海外利益。
中国走向海外的身影与美国高调推行“再平衡”战略、日本猖狂叫嚣遏制“中国威胁”不同,中国的海外战略布局保持了中华民族一贯的沉稳低调作风和“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战略考量。
这既有中国传统战略文化的影响,也是因为中国正处于由大向强的关键历史阶段,外部安全环境越是复杂多变,保持战略定力就越显得至关重要。
与之相伴的是,中国海外利益观的发展要经历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
从近期海外与中国有关的4个事例来看,可以看到,中国的整体战略布局已进入稳步起步阶段。
当然,如同其他很多方面一样,中国的任何举动,必然会引来美国等国家的猜疑、敌视、妖魔化。
2015年11月11日,巴基斯坦俾路支省政府举行仪式,正式将923公顷免税土地中的280公顷交给中国,以建立发展瓜达尔自由贸易区,租期43年,余下土地也将很快移交给中国海外港口控股有限公司。
瓜达尔港因其特殊的地缘战略位置,成为发展中巴经济走廊计划的重要环节,投资金额高达460亿美元。
瓜达尔港扼守巴基斯坦通往波斯湾、阿拉伯海的要道,位于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红海连通印度洋、太平洋的海上航线咽喉要道,距离霍尔木兹海峡仅400余千米,距离伊朗70千米。
1958年,巴基斯坦从阿曼手里买下了瓜达尔港地区,后在1971年的印巴战争中,卡拉奇港遭到印军致命打击,这也凸显了巴基斯坦将瓜达尔港建成战略后方的必要性。
但是,由于巴基斯坦长期缺乏足够资金,空守宝山而无力开发,美苏都曾先后觊觎过该地,也因种种原因终未能染指。
2001年中巴建交50周年之际,当时的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向中国提出了合作建设瓜达尔港的提议,并得到积极回应,中国总理朱镕基在同年访问巴基斯坦时,两国签署了相关协议。
外媒热炒中国在吉布提设军事基地
外媒热炒中国在吉布提设军事基地作者:暂无来源:《坦克装甲车辆》 2015年第14期中国看中吉布提北部港口城市奥博克盖莱接受法新社记者访问时说,相关讨论尚在进行之中,不过他本人表示“欢迎”中国在吉布提建立据点。
盖莱称,中国选择在吉布提建设军事据点的目的和西方国家一样,主要为了打击海盗、维护本身在该海域的利益。
作为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吉布提近年视中国为其主要经济伙伴,中国目前在当地的投资额高达90亿美元,涉及的项目包括海港、机场与铁路等。
而据美国《商业内幕》披露,中国当前的原油进口量中,从中东和非洲地区进口的原油约占75%,进口的原油90%以上需要从海上运输,而吉布提所在的红海一印度洋海域恰恰是中国石油运输最重要的通道之一,之前索马里海盗在那里拦路抢劫,对中国石油安全供应无疑造成极大威胁,而如今中国已向相关海域派遣了常态化巡逻的舰艇,但这些舰艇长时间漂泊在海上,很少靠泊港口补给,从长远来说,不利于中国维护海外权益。
据法新社报道,中国看中的是吉布提北部港口城市奥博克,打算在那里设立一个永久军事基地。
而在去年2月,吉布提和中国签署一项军事协议,允许中国海军使用吉布提的港口,但该协议引发美国的强烈不满。
但美国海军战争学院副教授安德鲁·埃里克森在“洞察中国”网站上认为.西方尤其美国对中国未来建立海外军事基地的恐慌和警惕,很大程度上是自身在认知上产生偏差,就像2011年底的一次中国军方会议称“海军应当加大对战争的准备”,这句话却被美国防务界解读为“中国打算开战”,但实际情况是——加强国防力量并使之现代化,保证军事斗争准备,是中国军队最主要的任务,领导人在所有重要的军事会议上都会重申这两项任务的重要性,因此在政策上并没有改变。
埃里克森强调,即便吉布提出现中国海军基地,用途也只是非对抗性的海外补给点,主要是因为执行亚丁湾反海盗任务令中国海军明白了后勤补给在远洋行动中的重要性。
自2008年中国开始担负反海盗任务以来,总共已派出20支护航编队以及超过万名官兵前往亚丁湾,中国海军护航的船只已经超过5 000艘,其中包括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的运输船只,以及50余艘曾经被海盗攻击过的船只。
美国非洲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非洲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作者:刘贵今来源:《党建》2013年第05期精彩导读在美国全球战略的棋局中,非洲从来没有被真正忽视过。
在非洲扩展软、硬实力,正是美全球战略目标的重要构件。
美对非的官方援助因附加政治条件,往往“花钱不落好”。
美国等西方大国的干扰,使中非关系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外部环境。
美国的非洲战略值得关注。
最近几年来,美对非的关注和投入进一步加大,且针对中国的一面也更加明显。
这一态势已构成美全球战略布局中的重要环节。
非洲对美国的战略价值非洲特别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在现代美国的对外战略中,一向不占据优先或主导地位。
但从世纪之交起,被重视的程度却渐呈上升之势。
非洲在美国战略视野中的地位,几经升降沉浮,但它作为美全球战略大棋局中一粒不可或缺的棋子,从来没有被真正忽视过。
在漫长的冷战时期,美国为了防止“共产主义渗透”和“遏制苏联扩张”,把非洲视为较量的重要战场,除了赤裸裸地颠覆亲苏或反美政权外,还有选择地对部分非洲国家提供大量经济和军事援助。
美苏在扎伊尔、安哥拉和埃塞俄比亚的代理人战争也硝烟弥漫。
为了同苏联争夺人心,改善美国形象和推广其价值观,美国从上世纪60年代起,坚持不懈地向非洲等第三世界国家派遣大量和平队志愿者,至今声势不减。
80年代末苏联解体和东欧巨变后,美又把非洲视为全球民主化的试验田,鼓吹“没有民主就没有发展”,将援助更紧密地同民主挂钩,借援助施压非洲国家实行多党制。
冷战结束后,美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对非援助急剧减少。
非洲在美全球地缘政治中的重要性下降。
但本世纪初发生的“9·11”恐怖袭击事件,骤然改变了这一切。
此事件让非洲成为美推行全球反恐战略中的重点地区之一。
2007年,美国决定建立美军非洲司令部。
2009年1月,奥巴马作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非洲裔总统入主白宫,更使美国的对非政策备受关注。
当年5月,奥巴马访问加纳,并发表面向非洲的演讲,将加纳奉为非洲民主的样板。
2012年6月,奥巴马在第一个任期将近结束时,又推出了《美国对撒哈拉以南非洲新战略》,强调“非洲对国际社会特别是对美国的安全与繁荣,将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
吉布提缘何欢迎“中国军事基地”
吉布提缘何欢迎“中国军事基地”作者:暂无来源:《读报参考》 2015年第17期进入5月,地处东非之角的吉布提已经骄阳似火,夏天迫不及待地到来了。
而5月9日,法新社一篇有关吉布提总统盖莱表态“欢迎”中国在吉布提建立军事基地的消息,则让这一东非小国“由内而外”地火了起来。
事实上,这个面积仅有2.32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足90万的国家,在西方大国的海外利益拓展及国家安全战略中一直占有不可忽视的独特地位。
这里有法国最大的海外军事基地,也是美国在非洲唯一的军事基地。
日本也于2009年在吉布提建造军事基地——修建了一个可供日本P-3巡逻机起降的机场以及一个永久港口设施,成为日本二战结束以来在海外兴建的第一个军事基地。
继美法日之后,中国确定将在这里建立基地?在西方媒体对此热议之际,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5月11日在例行记者会上是这样说的:我们注意到有关报道,中吉两国传统友好,近年来,两国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发展,双方开展了各领域的务实合作。
需要说明的是,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符合各国利益,也是中吉两国和世界各国的共同愿望,中方愿意也应当为此做出更多贡献。
抛开外交辞令,在不少观察家眼中,中国外交部的表态似乎很直白:既然形势需要,吉布提方面对此也没有意见,那么对中国在吉布提修建军事基地,外界也无需过多揣测。
吉布提的战略地位缘何重要?吉布提扼守红海进入印度洋的要冲曼德海峡,南部的吉布提港更是扼守亚丁湾战略咽喉,属于控制地中海到印度洋、非洲内陆到阿拉伯半岛的战略要地。
如此重要的战略地位,难怪法国等国家如此重视保持在吉布提的军事存在。
据官方统计数据,在非洲的中国人目前已经突破100万,涉及的项目投资更是数额巨大。
如何在动乱状态下保护中国在非洲的巨大利益成为日益现实和迫切的课题。
这也让中国政府看到了在海外建设若干个战略支点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有鉴于此,具有独特战略地位的吉布提愈发受到中国重视。
目前中国企业在吉的工程承包金额高达数十亿美元,涉及海港、机场与铁路等大型基建项目。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视野下的美日同盟转型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视野下的美日同盟转型■ 赵明昊/文当前,美日同盟正进入冷战后第三轮战略调整期,前两次分别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第一次朝核危机和2001年的“9·11”事件促成。
而此次调整则以美国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特别是军事上的战略调整为大背景,主要应对中国崛起。
美国希望开掘和利用日本的军事实力,服务美在该地区军力配置的重新调整,以及“海空一体战”、“联合作战介入”等新军事概念的实施。
美国希以美日同盟为基轴,大力推动二战后美在亚太地区建立的“彀辐模式”同盟体系向“网状模式”的同盟伙伴体系转型,力图提升对中国的军事遏制能力,对朝鲜半岛、南海等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以及对该地区总体安全态势的塑造能力。
在本轮美日同盟调整中,日本则力图紧抓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机遇”实现“借船出海”,通过夸大安全威胁“倒逼”国内各派同意修改和平宪法,为行使“集体自卫权”消除障碍,力图以“进攻性防卫”替代“专守防卫”,突破军费开支限制,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则”、“无核三原则”,强化所谓“机动防卫力”,最终谋求日美同盟“对等”化和日本的“普通国家”化。
美日同盟调整的战略背景美日同盟的此轮调整是在美日两国大力推动国家安全战略转型的大背景下展开的,体现了美日两国战略界人士和政策精英关于国家安全战略的若干新思维,其战略含义与动向不可低估。
美国大战略正日益表现出“离岸平衡”取向。
随着2009年奥巴马政府上台并于2011年宣布正式结束伊拉克战争,以及在数年内从阿富汗撤军,加之起始于2007年年底的金融危机对美国的实力地位造成的显著影响,美国的全球战略正进入新一轮争论期和调整期。
[1]总的取向是,一方面,选择“新自由国际主义”路线,强调21世纪的美国国家安全目标应着眼于重建“自由国际主义”的世界秩序,通过与他国达成“新契约”,更加灵巧地综合运用权力和规则,重塑和维护所谓开放的、以规则为基础的(rule-based)全球体系,在美国实力陷入相对衰落的情况下延续美国的国际领导地位。
从外国驻吉军事基地看吉布提的外交战略
近年来,特别是中国宣布将在吉布提建设第一个军事基地以来,吉布提吸引了公众的注意。实际上,已经相继有多个国家在吉布提部署了军事基地,如法国、美国和日本。
为什么吉布提会吸引如此多的国家在其境内部署军事基地?这一外交行为反映了吉布提怎样的外交策略?本论文致力于通过分析外国驻吉军事基地来研究吉布提的外交策略。本文主要通过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梳理吉布提外交史,研究吉布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交史上以及国际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结合政治学科的研究方法分析吉布提的外交策略。
全文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研究吉布提的外交史,外国军事基地在吉布提的部署情况及其在此部署军事基地的动机。第二部分研究吉布提接纳外国军事基地的原因以及吉布提所采取的外交策略,即外交中立性。
吉布提采用了中立性作为其外交策略。这一策略不仅保障了吉布提的国家安全,还给其带来了大量的国外援助,吸引了大量国外投资,并且扩大了其在地区和国际舞台上的外交影响力。
然而,这一外交策略也有其风险性,由于外国军事基地驻扎,一旦卷入大国介入的地区冲突与战争,吉布提很有可能会成为打击对象;外国士兵与当地人民的文化、宗教差异与冲突,各个军事基地之间的协调与平衡对于吉布提来说也是一个重大挑战。
2024年美印防务安全合作协议书范文
2024年美印防务安全合作协议书范文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鉴于甲方为美国政府授权的防务安全机构,乙方为印度政府授权的防务安全机构,双方希望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加强防务安全合作,共同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因此,双方经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第一条合作目的1.1 本协议旨在加强双方在防务安全领域的合作,包括但不限于情报交流、联合训练、技术合作等。
1.2 双方应通过本协议建立一个稳定、高效的合作机制,以促进双方的共同利益。
第二条合作范围2.1 双方同意在以下领域开展合作:2.1.1 情报共享:双方同意在遵守各自国家法律的前提下,共享有关恐怖主义、极端主义、跨国犯罪等威胁的情报。
2.1.2 联合训练:双方同意定期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和训练,以提高双方的协同作战能力。
2.1.3 技术合作:双方同意在防务技术领域进行交流与合作,包括但不限于武器装备的研发、生产和维护。
第三条合作机制3.1 双方同意成立一个联合工作组,负责协调和执行本协议项下的合作事宜。
3.2 联合工作组应定期召开会议,评估合作进展,并就合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协商。
第四条保密条款4.1 双方应对本协议内容及在合作过程中获得的任何信息予以保密,未经对方书面同意,不得向第三方披露。
4.2 保密义务在本协议终止后继续有效。
第五条协议的修改和终止5.1 任何对本协议的修改和补充,应经双方协商一致,并以书面形式确定。
5.2 任何一方均可在提前____天书面通知对方的情况下终止本协议。
第六条争议解决6.1 本协议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生争议,双方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6.2 如协商不成,双方同意提交至国际仲裁机构,按照该机构的仲裁规则进行仲裁。
第七条其他7.1 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持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美蒋共同防御条约
美蒋共同防御条约
美蒋共同防御条约是美国同蒋介石集团于1954年12月2日在华盛顿签订的军事性条约。
主要内容是:美国帮助台湾当局发展军事力量;国民党向美国提供在台湾、澎湖及其附近海域部署海、陆、空军的权利;台湾遭到“武装进攻”时,美国应立即采取行动对付“共同的危险”;甚至规定条约适用范围经双方协议可扩大到“其他领土”。
该条约严重侵犯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一个非法的和无效的条约。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80年1月1日,美国废除该条约。
取得海外军事基地的国际法依据研究
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取得海外军事基地的国际法依据研究∗王章平1㊀邹立刚2(1.武汉大学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2;2.海南大学法学院,海南海口570228)摘㊀要:海外军事基地是国家军事力量的延伸,也是保护国家海外利益的枢纽.国际法学界关于取得海外军事基地的法律依据主要有国际地役权说㊁国家自卫权说㊁主权权利让渡说.国际地役权说主要基于美国与盟国的驻军协议,认为海外军事基地的取得主要依据是国际地役权;国际自卫权说认为国家获得海外军事基地的法律依据为«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二条的集体自卫权;主权权利让渡说认为海外军事基地租借国通过东道国的部分主权权利让渡,从而取得海外军事基地的合法性.本文赞同主权权利让渡说.关键词:海外军事基地;合法性依据;国际地役权说;国家自卫权说;主权权利让渡说中图分类号:D 992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672G335X (2022)02G0101G10D O I :10.16497/j.c n k i .1672G335X.202202009一㊁海外军事基地的概念与合法性(一)海外军事基地的内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贸联系不断加强,各国海外利益相互联系.我国通说认为,海外利益是通过我国政府㊁企业㊁社会组织和公民通过全球联系产生的,在我国主权管辖范围以外存在的,主要以国际合约形式表现出来的国家利益.[1]海外利益由于缺乏具有国家强制力的属地管辖,呈现一种脆弱性.[2]由于海上犯罪以及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问题突出,海外军事基地的主要作用已经从传统的军事战略制衡转向保障和平时期的国家利益.顾名思义,军事基地是投射军事力量与支持军事行动的场所.也有学者认为,海外军事基地一般是指 一国在海外公地㊁领地㊁属地㊁海外省㊁海外托管地以及在他国土地上驻扎一定数量的武装力量㊁进行特定军事行动㊁建有相应组织机构和设施的地区 .[3]从本质上说,海外军事基地是国家军事力量的延伸和保护海外利益的枢纽,是大国博弈的重要手段.(二)海外军事基地的合法性问题纵观历史,建立海外军事基地的国家仅有美㊁苏㊁英㊁法等大国.为数不多的国家签订的相关协定,难以形成国际习惯.况且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签订的相关协定,对于海外军事基地的法律定性也不尽相同.这就导致在国际法层面未能形成关于海外军事基地的法律定性.关于海外军事基地的合法性,学界主要分为肯定和否定两派.肯定者认为:«联合国宪章»第二条㊁第四十三条㊁第五十一条㊁第八十二条㊁第八十三条以及«北大西洋公约»等国际协定可以作为海外军事基地的合法性依据;联合国海外维和军事行动以及建立的海外军事基地,从实践上肯定了海外军事基地的合法性.否定者的观点也有法理支撑,如现代国际法反对通过建设海外军事基地干涉他国内政,再如1∗收稿日期:2021G09G04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我国南海岛礁所涉重大现实问题及其对策研究(16Z D A 07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维护我国海上丝路通道安全的海外保障基地布建研究 (19Y J C Z H 034)作者简介:王章平(1992G㊀),男,海南海口人,武汉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专业方向为国际法与军事法.2022年第1期王章平㊀邹立刚:取得海外军事基地的国际法依据研究1971年«关于侵略定义的决议»第三条.其中有的学者也援引和平利用国际公域的条约,否定建立海外军事基地的合法性,如1959年«南极条约»第一条㊁1966年«外空条约»第四条㊁1979年«月球协定»第三条等.(三)海外军事基地的取得途径以美国为例,根据美国与各个盟国所签订的«安保条约»以及«驻军协议»等,可将美国获得海外军事基地的途径分为三种:征服方式㊁同盟方式㊁补偿方式.征服方式是美国通过侵略或殖民统治强行与东道国签订海外军事基地租借条约.这种方式往往是通过条约掩饰其对海外军事基地东道国的殖民统治或侵略行径,为建设海外军事基地提供合法借口.代表性的条约如1947年«美菲军事基地协定»㊁2008年«美伊撤军协定»㊁2013年«美阿安保条约»等.同盟方式是美国通过与盟友签订海外军事基地租借协议,派遣军队往盟国构建共同防御体系,以应对共同的威胁.如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㊁1950年«美英共同防御协助协定»㊁1951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驻军协议»㊁1951年«日美安保条约»㊁1953年«美韩共同防御条约»等.其中美国在以此种方式构建海外军事基地时,也会利用其霸权地位,谋求派驻美军在海外军事基地东道国的 治外法权 .通过补偿方式获得海外军事基地,主要包括经济补偿与政治补偿.经济补偿如给予海外军事基地东道国以出口优惠㊁技术转让㊁债务减免㊁经济援助等.政治补偿如美国承认海外军事基地东道国的政治地位,给予该东道国相应的政治待遇,提供安全保障等.此类协议如1953年«美西马德里条约»㊁2002年«美国与格鲁吉亚国防合作协定»㊁2005年«驻罗马尼亚美军地位协定»㊁2006年«美国与塞尔维亚驻军保护与设施地域获取和使用协定»㊁2009年«驻波兰美军地位协定»㊁2008年«驻捷克美军地位协定»㊁2008年«驻克罗地亚美军地位协定»㊁2009年«美国与哥伦比亚国防合作协定»㊁2003年«美国与吉布提设施获取和使用协定»㊁2005年«美国与新加坡为构建更亲密国防和安全合作伙伴关系的战略框架协议»㊁2014年«美国与澳大利亚部队部署协定»㊁2016年«美国与塞尔维亚国防合作㊁驻军地位和设施地域获取和使用协定»等.[4]综上所述,美国海外军事基地因取得的方式不同,所依据的法理也不同.通过征服方式取得的海外军事基地,其租借国或宗主国用国际地役权掩饰其占有海外军事基地的非法性;通过同盟方式或者补偿方式所取得的海外军事基地,东道国通过将主权权利的主要部分即管辖权让渡赋予海外军事基地租借国,从而使租借国取得海外基地具有合法性.纵观世界主要国家之间签订的军事基地协定,东道国均向租用国让渡部分管辖权.[5]二、建立海外军事基地的国际法理论依据(一)国际地役权说1㊁国内法与国际法视阈下的地役权地役权最初的设定是为了便于罗马帝国管理欧洲封建领主错综复杂的土地纠纷而设立.我国台湾地区学者丘宏达先生认为,国际地役权是由条约固定下来对某一特定国家领土主权所作的特殊限制,从而使其领土置于另一国家能由之得到利益的条件和限制之下.国际地役权是转借私法的观念,是对物的权利,附着于领土上,并涉及一国在这块土地上因为地役权的影响,有作为或不作为的权利或义务.[6](P344)日本学者认为,地役权是一国(需役国)根据与他国(承役国)达成的国际协议,对该国的一部分领土造成一定的负担,称为国际地役.[7](P222)国际地役权的主体限定于国家,根据享有权利的国家与承担义务的国家分别履行权利义务.从义务承担国而言,国际地役权可以分为积极地役权与消极地役权.积极地役权要求义务承担国容忍权利享有国在其属地管辖范围内的活动.消极地役权则为义务承担国不得在属地管辖范围内采取特定的义务,即义务承担国负有不作为义务.[8](P496)我国学者周鲠生认为,国际地役权一般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类.例如一国依条约许可领国军队过境的权利,或者允许他2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3月国人民在领海内捕鱼.例如法国根据1713年的«乌得勒支条约»和1783年的«凡尔赛条约»,有在英属纽芬兰海面捕鱼的权利,是属于积极的地役权.又如一国依据条约不得在国境上特定地点建设军事要塞,如阿尔萨斯境内的许宁根城,依据1815年的«巴黎和约»,瑞士巴塞尔州不得设防,是属于消极的地役.国际地役权既然成于条约,则依据有关国家(承役国和需役国)的相互协定,或依据需役国一方的放弃权利,可以消灭.又按照一般条约适用的情势变迁原则,有关地役的条约亦可适用这个原则,这就是说,如遇有情势变迁,至于某项地役到了不堪忍受的时候,也可以由承役国单方宣告解除.[9](P459G460)2㊁关于国际地役权的国际判例在国际司法实践方面,国际法院关于法国与瑞士的上萨瓦自由贸易区与节克斯自由贸易区案则为国际地役权的根据.«维也纳宣言»各缔约国在其发表后,称若是瑞士接受此宣言,则其可以承认瑞士在其疆域内的永久中立地位.瑞士则在1815年接受了该宣言.同年,法国签署«巴黎和约»,将法国的部分领土割让给瑞士,瑞士以此新获领土建立了节克斯自由区.1849年瑞士依据«都灵条约»修改宪法,废除各州的关税自治权,在边境地区建立统一的关税体系.随着国际局势的发展,1860年法国通过政治途径取得节克斯的地区,继承了在上萨瓦的关税标准.1919年«凡尔赛和约»签署后,瑞士与法国就是否应废除上萨瓦的自由贸易区制度展开谈判.后谈判破裂,瑞士诉至常设国际法院,常设国际法院最终判决:法国政府必须依据维持旧条约从1934年1月1日起撤回它的关税线,并进一步指出,撤回关税线的行为并不损害法国的关税主权.此案对非缔约方的第三国所享有的国际地役权做了肯定.[10](P179G180)主张国际地役权作为取得海外军事基地的学者的依据为军事协定中的租借地条款,例如我国学者李伯军认为,在外国领土上建立军事基地,被视作一种国家地役.但他也认为,就目前来看,很少再有通过国际地役的方式在他国获得永久性军事基地的国家实践了.[11]我国学者司玉琢先生也认为,目前存在的海外军事基地主要通过签订协议或订立条约的形式取得,用地国有权在协议范围内将土地用于特殊目的,属于积极的国际地役.[12](二)国家自卫权说1㊁国家自卫权的内涵和条件自卫权是自然法中国家的原始权力之一.各时期的自卫权随着国际法律体制的变化呈现不同的形态.联合国建立之前,国际社会呈现的是个别安全保障体制,国家在此时期拥有诉诸战争的绝对权利,在此阶段自卫权常与国防权混淆.在联合国建立后,«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赋予了国家实施集体自卫的权利,但也对这种集体自卫权做出了需要受到现实紧迫的武力攻击㊁必须在安理会采取维和行动前与实施集体自卫之后立即向安理会报告等限制.自卫权只有在安理会采取必要办法,以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以前才得行使.可见,在联合国集体安全保障体制下,自卫权只是一种临时的紧急救济方法.并且,虽然当事国得对作为自卫之对象的武力攻击是否已实际发生首先做出自我判断,才能决定自卫的办法或措施,但这种措施能否继续执行,也完全取决于安理会的决定.当安理会的判断或措施与当事国的判断相冲突时,安理会的判断或措施具有优先地位.其次,自卫权的行使还必须遵守 相称性原则 ,即武力反击的规模及强度应适当.[13](P354)2㊁国家集体自卫权集体自卫权在冷战时期作为美国和苏联在各自的盟国建设海外军事基地的法理依据,实际上只是将集体自卫权作为建设长久军事据点,介入区域性争端的借口.例如1951年«美菲共同防御条约»规定:缔约双方将以 自助和互助 的方式保持并发展 抵抗武装进攻 的能力;缔约任何一方遭到 武装进攻 时,缔约双方进行协商,采取行动 对付共同的危险 .其中的第四条规定: 缔约国每一方面都认为,在太平洋区域对缔约国任何一方的武装进攻将危及它自己的和平与安全,并且宣布,它将依照它的宪法手续采取行动,以对付共同的危险. 其中的第五条规定: 为说明第四条,对缔约国任何一方的武装进攻32022年第1期王章平㊀邹立刚:取得海外军事基地的国际法依据研究应包括对缔约国任何一方的本土,或对在它的管辖之下的太平洋岛屿领土,或对它在太平洋的军队㊁公共船只㊁飞机的武装进攻.如«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规定,任何一个缔约国遭到武力攻击时,各缔约国可行使«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赋予的集体自卫权,为恢复和维持北大西洋区域的安全,迅速单独或与其他缔约国一起采取认为必要的行动,援助受到攻击的缔约国.«华沙条约»第十条规定:如果缔约国一方受到任何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的武装进攻,则缔约国另一方将视同对自己的进攻,立即提供各种可能的援助,包括军事援助在内,并将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的规定行使单独或集体自卫的权利,用自己可能运用的一切办法对前述一方给予支持.缔约双方将毫不迟疑地根据本条款规定所采取的步骤通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他们将按照联合国宪章的规定行事.[14](P312)随着苏联解体,作为美㊁苏争霸背景下的集体自卫权,在很多场合被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作为维持全球霸权㊁非法武装干涉他国内政的借口.冷战结束后,美国仍然以此借口保留着庞大数量的海外军事基地.(三)主权权利让渡说1㊁国际法视阈下的国家主权主权的观念早在封建时期已经存在.中世纪后,欧洲相继成立了若干共和国,这些新建立的国家开始否定凌驾于国家主权之上的罗马教会权力.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确立,使中世纪存在的主权观念逐渐落实于国际法律层面.正如国外学者欣斯利(H i n s l e y)所言,当国家需要和社会需要达成一致时,主权概念就出现了.[15](P5)国际关系与国际法中的主权概念最早由博丹提出:主权是一个国家绝对的㊁不可分割的㊁统一的㊁永恒的㊁凌驾于人定法之上的处理国民事务的权力.[16](P1)传统国际法意义上的主权可以分为对内与对外两个方面.对于国家内部,主权代表着最高立法权与管理权.具体表现为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人进行管控的权力.对外主权则主要是一国在国际活动中代表与参与的资格,体现在三个方面:(1)国家能够独立参与国际社会磋商和决议;(2)对发生在本国地域范围内的事情,国家具有最终权威和最高裁断权;(3)国家作为国内与国际市场的特殊交易主体,与其他的市场主体通过契约进行类似民事行为的经济交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传统国际法意义上的主权理论受到冲击.从19世纪开始,人们开始以相对主权这个概念与绝对主权相抗衡, 主权 一词时常被使用于纯粹政治的意义.例如,人们说,一个国家如果在政治上或经济上依赖另一个国家,那么他就丧失了他的主权.然而,因为这样的依赖性可以呈现各种不同的程度,而且,因为各国有着相互的依赖关系,所以这个概念是非常模糊的.[17](P14)我国也有部分学者持类似的观点,如有的学者认为:现代国际政治中的主权概念随着科技与国际形势的发展,均在不断地调整变化之中;主权在各个时期都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主权具有多样性,而非单一的结构框架与理论.主权并不是单纯的权力,而是权力与权利的复合体.现代国际社会中的主权权利可以衍生出经济㊁政治㊁文化多个方面.[18](P206)西方学者汉斯 摩根索进一步指出: 主权只是与一种由于集中化而强有力和强有效的国际法体系不相容,它并不与一个非集中化的㊁因而是软弱无效的国际法体系不一致. [19](P76)在现代国际法中,国家为了在无序的国际社会中寻求安全与经济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摒弃了传统国际法的绝对主权观,将本国部分主权权利进行让渡,从而获得更大的利益.2㊁主权权利让渡的国家实践现代国际法认为,主权权利让渡是指一国自愿将部分主权权利让渡于另一国,是国家关系演变的范畴,但是对于发生国家与国家组织之间的关系层面,不存在因让渡部分主权权利而丧失国家主权的问题.根据主权权利的分类,可以将主权权利让渡分为政治主权权利的部分让渡与经济主权权利的部分让渡两个方面.政治主权权利的部分让渡存在于政治决策以及法律管辖方面,例如国家在加入某个国际组织时,承诺国内法与国际组织相关规定相冲突时,国际组织相关规定优先于国内法.又如国家加入WT O,成员国法院对于WT O法的直接适用.经济主权权利的让渡类似于政治主权权利,主要体现在4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3月国家对本国跨国公司的政策支持以及对外资公司等的关税减免.以欧共体为例,欧共体商业政策的主干条款是«罗马条约»第一百一十三条,该条款要求在统一原则的基础上,对税率变化㊁关贸协定的缔结㊁贸易解放措施以及进出口政策乃至贸易保护措施,制定共同的商业政策.[20](P19G20)3㊁海外军事基地东道国主权权利让渡的内容 管辖权国家的管辖权是国家对其领土及其国民行使主权的具体体现.管辖权涉及国际法与国内法.国际法决定国家管辖权的可允许程度,规定国家管辖的范围以及对国家行使管辖权可能的限制,解决的是各国管辖权的分配问题.国内法则确定国家在事实上行使管辖权的范围和方式,解决的是国家如何通过立法㊁司法与执法等方式实施. 司法管辖 一词,在国内法的意义上,是根据以确定某个或某类案件应由国内哪个或哪类法院受理的标准,而在国际法的意义上,则意味着一国受理某些具有涉外因素的案件的法律依据.[21](P1)管辖权作为国家主权权利的一部分,呈现的是国家权利的法律性.随着现代国际法的发展,主权权利的让渡主要体现在国家与国际组织的授权方面.国家通过签订条约,授权国际组织行使部分国家权利.此种授权实质是国家的部分主权权利让渡,即在条约签订后,国际组织暂时行使部分国家主权权利.我国部分学者将欧盟的建立视为主权权利永久让渡的典型,从工业㊁农业乃至科技竞争以及司法协助㊁人员流动以及国家政策的制定经国际条约确定后,国际组织在管辖范围内具有极其稳定的职权.另一个例子则是联合国在委任统治时期对托管地等进行暂时的管理.主权权利让渡说的主要观点可以归纳为:主权权利可以通过法律手段加以分解和让渡,军事基地租借国和东道国签订合约,使基地东道国让渡部分主权权利,从而在盟友间相互转让.[22](P10)我国也有学者认为,作为海外军事基地东道国主权权利的管辖权亦可通过军事协定让渡于海外军事基地租借国.[5]以美国为例,美国与各盟国签订条约,各盟国将海外军事基地的部分管辖权让渡给美国,从而为美国取得海外军事基地提供合法依据.美国在朝鲜战争期间,向韩国派遣了数量庞大的军队,并于1950年以换文的形式与韩国签署了关于驻韩美军的专属管辖权协定.该协定在战时承认了美军当局对于驻韩美军的专属管辖权.战争结束后,1966年«驻韩美军地位协定»使美国取得其在韩军事基地的绝大部分刑事管辖权.其中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 驻韩美军及其家属等平民在海外军事基地的犯罪,由美军专属管辖. 第二款则添加了原本由韩国管辖的事项,若美国的行政处罚和惩治更为有效,在美国当局的请求下,韩国可以放弃刑事管辖权.并规定了侵害美国财产安全的犯罪,美军执行公务时的作为或不作为犯罪以及美㊁韩刑事管辖权冲突时,由美国优先行使刑事管辖权.[23](P318G319)美国通过与菲律宾签署1947年«美菲军事基地协定»,取得了驻菲美军在菲律宾刑事犯罪的专属管辖权,即主体为驻菲美军及其家属且发生于基地内的犯罪,由美军行使专属刑事管辖权.在基地内,美国享有广泛的治外法权.[24]«驻日美军地位协定»第十七条虽然规定了 日本当局对于美军及相关人员在日本之犯罪,依据日本法律拥有进行处罚的审判权 .但第十七条第五款还规定: 对于日本可行使审判权的美军及相关嫌疑人,当其被美方拘留时,直至日本提起公诉,美方将有继续行使拘禁的权利.综上所述,海外军事基地的取得依据可以归结为主权权利让渡.在法律层面,管辖权可以作为可让渡的主权权利.欧盟的建立以及WT O的设立,证明了管辖权的让渡并未损害国家主权.海外军事基地东道国通过签订军事协定,将军事基地的属地管辖与部分属人管辖权让渡于租借国,从而为建立海外军事基地提供合法依据.三、建立海外军事基地的上述三种理论评析(一)国际地役权说1㊁认为国际地役权作为取得海外军事基地的法理依据52022年第1期王章平㊀邹立刚:取得海外军事基地的国际法依据研究主张以国际地役权作为国家取得海外军事基地法律依据的学者,多以海外军事租借国与东道国(或国际组织)所签署的海外军事基地租借条款为根据.例如«联合国宪章»第八十二条规定,联合国有权在托管领土内设立军事基地,开展维和任务,直接赋予了联合国在他国领土上建立海外军事基地的合法性权利.又如美国于1903年从古巴租借了关塔那摩和翁达湾作为海军基地,1941年从英国以99年租期租借了纽芬兰及百慕大群岛作为海军和空军基地.2㊁认为国际地役权不能作为国家取得海外军事基地的法理依据纵观历史,以国际地役权作为建立海外军事基地法律依据的军事协定大多数情况是:租借国对东道国进行了长时间的殖民;或租借国基于武力,强迫东道国签订租借领土的军事协定.作为国际地役权说国家实践基础的殖民与征服行为,严重违反了«联合国宪章»规定的主权平等原则与民族自决原则,已经被现代国际法所否定.以印度领土通行案为例,印度次大陆上有三个前葡萄牙殖民地,分别是果阿㊁达曼与弟乌.其中达曼地区还包括两块飞地:达德拉与纳加尔G阿维利.这两块飞地完全被印度领土所包围.1947年印度摆脱英国统治取得独立之后,印度和葡萄牙就葡萄牙在印度的殖民地归属产生了矛盾.1950年开始,印度就试图按其政策合并葡萄牙殖民地,把欧洲殖民主义的最后一股势力驱逐出印度次大陆.1953年夏季,印度对葡萄牙来往达德拉和纳加尔G阿维利的过境权利加以限制.1954年印度民族主义组织占领达德拉与纳加尔,并拘留了葡萄牙地方当局人员,成立了印度人的地方政权.葡萄牙要求印度允许其派遣军队经过达曼去被占领的飞地,企图恢复葡萄牙在飞地的权力.但印度以飞地内发生的事件对毗邻的印度领土产生紧张状态为理由,拒绝了葡萄牙通过其领土的任何要求.葡萄牙于1955年12月14日成为国际法院的规约国.同月19日,葡萄牙向联合国秘书长提交了承认国际法院强制管辖权的声明.数天后,葡萄牙向国际法院提交了申请书,要求承认葡萄牙通过印度领土的过境权的存在,并且宣布印度必须停止阻止葡萄牙行使这个权利的任何行为.国际法院对于此案的最终判决在肯定了葡萄牙平民和官员过境通行的同时,否定了葡萄牙的军事过境权,包括军警以及军火的运输.国际法院认为在1878年以前,这种过境通行权实践仅在互惠的基础上实行过,而不是一项权利.并在1878年后,它必须得到英国(此后的印度)的允许.国际法院认为没有必要进一步审查葡萄牙提出的基于一般国际习惯法和一般法律原则的论点.国际法院指出,当一项惯例已明确在两国间确立,这项惯例必须优先于任何一般规制.其次,国际法院在审查印度的行为在本案中是否违反其义务的问题时认为,主张恢复在飞地的权力的葡萄牙当局引起了周围印度领土的紧张状态,既然葡萄牙的过境权隶属于印度对周围领土的主权,在这种情况下印度拒绝允许葡萄牙官员过境,属于印度对过境权的管理和控制的权力.印度的行为并没有违反对葡萄牙私人㊁文官和货物等过境权所承担的义务.[25](P81G82)在此案中,国际法院的判决将葡萄牙的过境权一分为二,即非军事过境权与军事过境权.法院肯定了前者,而否定了后者,这就直接说明了作为国际地役权的过境通行权,在平时不能作为为国家军事行动的法理依据.综上所述,正如我国学者王铁崖先生所说,在国际法上,除了对领土主权的一般性限制之外,的确,在一些情况下会有一些特殊性的限制.但是,这种特殊性的限制,尽管有时有着永久性,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是在有关各方主权平等和自愿的基础之上,以他们之间的协议为根据的.那种损害国家领土主权的特殊性限制,如在他国领土上驻军或建立军事基地,不管是否称为国际地役,都违反了国际法基本原则,因而是非法的.[26](P154)(二)国家自卫权说1㊁认为国家自卫权作为取得海外军事基地的法理依据关于国家自卫权是否可以作为取得海外军事基地法律依据,实质上是预先行使自卫权是否合法的问题.在理论层面,这个问题可以分为支持态度阵营与否定态度阵营.支持态度阵营的学者其主要代表有菲德罗斯㊁沃尔道克等.国家例外地在外国领土上自行保护的6。
探访吉布提的中国援建项目
探访吉布提的中国援建项目作者:暂无来源:《读报参考》 2016年第17期吉布提,这个不为国人熟知的国度,因2015年4月的也门撤侨行动和同年11月国防部证实在建后勤保障设施而逐渐走入民众的视线。
不久前,笔者登上飞机,再访国土面积仅为2.3万平方公里、却同时集中了多个世界大国军事基地的吉布提。
在这里,不仅能看到飘扬着法国三色旗、美国星条旗和日本太阳旗等外国军事基地,还能看到五星红旗下的中国一代又一代的建设者。
无孔不入的法国元素笔者在飞往吉布提的航班上注意到,乘客中有不少法国人。
攀谈过程中了解到,除了商人和学者外,更多的是游客,有些还是每年必来的常客。
细数吉布提机场的国际航线不难发现,寥寥无几的外国航空公司中,法国航空格外突出,如纽带般将原宗主国与曾被称作“法属索马里”的吉布提紧紧相连,这从一个侧面也能看出法国与吉布提的联系。
在吉布提的直观感受便是生活处处都有法国的深刻影响。
吉布提法郎纸币正面印着法文,硬币上用法文写着国家格言。
法国的电视频道、法语广播、法文报纸和法式餐馆在街头巷尾随处可见,街边的面包店出售着法式面包。
当地人介绍说,很多人的一天就是从一根法棍、一杯咖啡开始的。
在日常生活外,法国对吉布提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影响也是深入到方方面面。
1975年吉布提独立以来,接受过法国系统教育且与法国关系良好的政治精英执掌政府。
笔者在当地发现,许多政府高官都有留法经历,比如吉交通部长穆萨,便是在法国完成的中学和大学学习。
独立至今,吉布提采用法国教育制度,高中毕业生不仅可参加法国统一考试,成绩优异者还有机会得到奖学金赴法国接受高等教育。
全国仅有的两所大学吉布提大学和吉布提医学院,均同法国有着密切的合作。
开车行驶在公路上,常常能看到如法军陆军医院、法军训练基地等军事设施,逛超市遇到法国大兵携家带口也不足为奇。
除了设立海陆空三军基地,法军还派出军官,帮助吉布提训练军队和警察,经常和吉布提军方开展联合演习。
此外,法国调整对非政策还直接促成了法国在吉基地成为欧盟国家在东非和印度洋地区共享的战略支点。
世界主要国家建立海外基地和补给点建设的基本情况
世界主要国家建立海外基地和补给点建设的基本情况作者:孙博葛生联吴双江来源:《科学与信息化》2016年第26期世界发达国家中,美国、法国、英国建立的海外基地和补给点较多,其中,美国居于首位。
俄罗斯在苏联时期,一度也是世界上海外基地最多的国家之一,目前仅有少量海外内陆基地,但已重新迈开布局海外军事基地网络的步伐。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和印度也分别拥有了各自第一个海外基地,其中,日本以打击海盗为名在吉布提建立了P3C基地,印度则与俄罗斯、塔吉克斯坦签署协议,共同使用塔吉克斯坦的阿伊塔基地。
美国拥有完善的全球海外基地体系。
20世纪50年代,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海上优势,逐步建立起了遍及全球的军事基地体系。
目前,美海外军事基地遍及全球40个国家,已成为美国维护其全球战略利益、推行全球战略的重要支撑。
美军基地体系分为军事基地和军事设施两大类。
军事基地一般是多项设施的综合体,如设施和功能齐全的空军军港、空军机场和大型陆军兵营等;军事设施则是美军基本体系的基本单位,通常履行单一职责,如通信中心、雷达站或仓库等。
按照美国防部公布的2011财年基地情况,美军在海外40个国家的基地设施共有666个,其中大型基地21个、中型基地1 8个、小型基地及一般设施627个。
目前,在美国调整全球军事部署、打击恐怖主义的背景下,美军海外军事部署和基地布局,也将由强调重装部队集中部署转向侧重机动部队分散驻守,力争构筑更广泛的全球基地网络,以便于遂行快速反应和有效打击行动。
法国海外基地由非洲向亚洲扩展。
目前,法国海外基地的数量仅少于美国,主要分布在非洲。
值得关注的是,2008年1月,法国宣布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建立一个集海陆空三军于一体的综合性军事基地。
按照法国官方说法,此基地隶属于法国空军印度洋指挥部,是一个后勤支援型基地,将为在印度洋上航行的法军舰船提供后勤保障。
这是法国在非洲之外设立的第一个海外基地。
阿联酋军事基地的设立,体现出法国海外战略重点的转移,是法国新一轮调整海外军事布局的标志性拐点。
军事强国缘何争相驻军吉布提
军事强国缘何争相驻军吉布提作者:暂无来源:《华声·观察》 2017年第7期吉布提成为目前世界上外国军事基地数量最多、外国军人驻扎最为密集的国家。
吉布提共和国位于非洲东北部,面积2.3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92万,北与厄立特里亚接壤,东南与西南分别同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为邻,气候干旱少雨,有“炙热海滨之国”的称号。
这里资源匮乏、经济落后,是联合国宣布的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然而,近年来,以法国、美国、日本为首的一些国家争相在吉布提驻军,并建立军事基地,使吉布提成为目前世界上外国军事基地数量最多、外国军人驻扎最为密集的国家。
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从地理位置上看,吉布提地处亚丁湾西岸,扼守红海进入印度洋的战略要道曼德海峡,而曼德海峡素有“海上咽喉”之称,它是国际石油航运的生命线,凡是北上穿过苏伊士运河去往欧洲,或是由红海南下进入印度洋的船只,大多需要通过曼德海峡并经停吉布提港。
吉布提因此被称为“石油通道上的哨兵”,谁控制了这一地区,谁就控制了连接欧、亚、非三大洲之间重要的海上战略通道。
近年来,随着索马里、亚丁湾海域海盗活动日益猖獗,吉布提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从2008年开始,在联合国的授权下,包括中国、美国、俄罗斯、欧盟在内的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先后派遣军舰到亚丁湾海域打击海盗,为商船护航。
而位于亚丁湾西端的吉布提,凭借其拥有众多天然良港的优势,成为各国海军首选的停靠补给点。
法国最大的海外军事基地法国人1850年来到吉布提,控制这个国家长达一个多世纪之久。
1975年吉布提独立后,法国与其签订了驻军协议,此后,法国在吉布提常年驻有数千人的部队。
近年来,随着法国海外军事战略的调整,其在吉布提的驻军员额有所减少,但始终维持在3000人左右。
经过多年建设,法国驻吉布提军事基地内的设施已相当完善,部署有登陆舰、战斗机和运输机中队,可供法国海军“戴高乐”号航空母舰进行停靠。
第13联队是法军驻吉布提的主体力量,该联队是法国外籍军团中唯一一支由陆、海、空三军混合组成的部队,主要遂行打击海盗、在非洲开展军事行动以及协助吉布提保卫领土安全等任务。
中国如何应对西方的围堵作文
中国如何应对西方的围堵作文中国前所未有的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心。
衷心希望成为世界舞台中心演员的中国,正在稳步前行,任凭外界分吹浪大,纵然西方不断围堵,我依然自信,依然阔步前行,走向世界,走向复兴。
吉布提美军基地司令官库尔特·桑塔格对中国海外军事基地的存在表现出“难以接受”的反应。
他明确指出,美军完全依赖吉布提政府来确保任何带有敌对性质的力量被隔离。
随着中国吉布提补给基地建设的快速推进,美国开始通过多种途径大肆炒作,企图借此营造中国威胁氛围拉拢更多国家向中国施压,以达到遏制中国目的。
美国主导展开对华舆情攻势中国吉布提补给基地建设主要是出于履行国际义务需要,没有任何军事扩张意图,中国政府已经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了公开声明,但美国却不这么认为。
近期以来,美国各界通过多种途径广泛造势大肆渲染中国海外军事基地建设。
五角大楼公开宣称今后10年,中国可能在阿曼塞拉莱港、塞舌尔群岛、巴基斯坦卡拉奇等建设系列军事基地。
五角大楼指出,中国正在加速推进海外军事存在秀肌肉的味道十分明显,系列行动表明中国决心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大国,这应该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事实上,美国十分清楚中国吉布提补给基地的功能,深知中国很难通过该基地实现所谓的军事扩张。
但美国也明白,伴随海外利益不断拓展融入国际不断加深,中国急需增强维护海外利益的能力。
一直以来,美国都把控制马六甲海峡等海上战略要道,扼控中国海外利益等当作遏制中国的重要手段,不会甘心中国通过建设海外军事补给基地摆脱其控制。
《华尔街日报》指出,中美两国基地隔海相望仅有13公里之遥,中国完全可以利用吉布提的军事存在监视美国军事行动。
美国军事专家指出,很明显中国加速海外军事基地建设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采取攻势行动,谋求成为世界最强大的国家,进而获取更多海外利益。
个别美国媒体还指出,在吉布提建设军事基地凸显中国雄心,虽然中国从未公开透露海外军事存在的兴趣,但已经成为地区大国的中国不会甘于现状,建设海外补给设施是中国执行战略任务的关键一步,中国将把其打造成为首个海外军事前哨,中国的军事力量将势不可挡的走向世界各地。
吉布提邀中国建军事基地
吉布提邀中国建军事基地作者:来源:《新传奇》2015年第20期吉布提濒临的红海—曼德海峡—亚丁湾航线,每天通过供应欧亚的原油达400万桶,以及世界货物总量40%。
因此,长期和稳定保持这一水域的和平和安全,对中国和世界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中国要建立海外军事基地……”这类西方媒体经常炒作的话题近日仿佛又有了新的证据。
5月10日,新加坡《联合早报》援引法新社的报道称,东非小国吉布提总统盖莱表示,该国正与中国协商设立基地事宜,以维护中国在该海域的航运安全和海外利益。
这样一个小国,对中国而言有多重要?“建基地”之说频起法媒报道称,中国正就在具有战略意义的吉布提港口建立军事基地与吉进行磋商,这有可能使美国和中国在这个非洲之角小国的基地并肩存在。
吉布提总统盖莱说,中国当局正和该国协商在当地设立一个军事基地,以维护自身在该海域的利益。
盖莱在吉布提接受法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讨论在进行中。
”他还表示,对中国在当地建立基地表示欢迎。
报道称,中国已为吉布提的几个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资金,估计总额达数十亿美元,包括港口、机场和铁路项目。
事实上,中国在吉布提“建基地”之说并非首次出现。
在去年11月19日,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网站便刊登了题为《中国和纳米比亚讨论海军基地》的文章,文章援引报道称,中国媒体已列明中国希望在印度洋建立“海外战略补给基地”的18至19个港口。
显而易见,中国希望通过与相关国家“互惠互利和友好协商”来建立基地。
报道称,中国已强调这些基地将不会是“美国式的”军事基地。
中国计划在非洲建立基地的地方包括位于非洲西海岸——纳米比亚的沃尔维斯湾、尼日利的亚拉戈斯和安哥拉的罗安达,以及非洲东海岸——肯尼亚的蒙巴萨和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
报道还指出,中国还可能在已设有补给设施的吉布提、莫桑比克的马普托、马达加斯加及塞舌尔建立基地。
纳米比亚的报道称,中国在纳米比亞拥有几个大型的基础设施发展项目和资源开采项目,中国在斯瓦科普蒙德附近还有一个卫星跟踪站。
2024年国际防务与军事合作协议
2024年国际防务与军事合作协议2024年国际防务与军事合作协议旨在加强各国之间的防务与军事合作,相互协助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以下是具体的合作内容和合作框架。
第一部分:引言国际防务与军事合作协议(以下简称“本协议”)是各国为解决共同的安全挑战和威胁,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达成的协议。
本协议将为各国提供更广泛的防务与军事合作机制,促进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持久发展。
第二部分:合作目标1. 加强战略合作:通过定期举行高层战略对话,加强各国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共同应对新兴的安全挑战和军事威胁,保护各国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2. 促进军事交流:通过军事代表团互访、联合军事演习和共同培训等方式,增进各国军队之间的了解与互信,提高打击恐怖主义、海盗行为和非传统威胁的能力。
3. 加强合作领域:在军事科研、技术创新、国防工业以及网络安全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共同研究和应对新型军事威胁和挑战。
第三部分:合作机制1. 定期高层磋商:各国将定期召开国防部长级或军事首脑磋商,就重大安全问题进行深入交流与协商,共同制定合作方案和政策。
2. 联合军事演习:各国将定期举行联合军事演习,提高军队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和应对各类战争威胁的能力。
3. 信息共享与协作:各国将加强军事情报的交流与共享,共同建立信息协作平台,及时分享有关恐怖主义、海盗等威胁的情报信息。
第四部分:合作领域1. 军事科研与技术创新:各国将加强军事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研究并推进先进军事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2. 国防工业合作:各国将加强军事装备的研发与制造合作,推动军事装备技术的共享与转让,提高各国军队的装备水平。
3. 网络安全合作:各国将加强网络安全合作与信息共享,共同打击网络恐怖主义和网络攻击行为,保护各国的网络安全。
第五部分:实施与监督1. 框架建设:各国将共同建立合作机制与框架,确保合作的顺利开展,并定期评估合作成果。
2. 合作资金与资源:各国将共同筹措合作所需的资金与资源,确保合作项目的顺利实施。
世界主要国家建立海外基地和补给点建设的基本情况
世界主要国家建立海外基地和补给点建设的基本情况世界发达国家中,美国、法国、英国建立的海外基地和补给点较多,其中,美国居于首位。
俄罗斯在苏联时期,一度也是世界上海外基地最多的国家之一,目前仅有少量海外内陆基地,但已重新迈开布局海外军事基地网络的步伐。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和印度也分别拥有了各自第一个海外基地,其中,日本以打击海盗为名在吉布提建立了P3C基地,印度则与俄罗斯、塔吉克斯坦签署协议,共同使用塔吉克斯坦的阿伊塔基地。
美国拥有完善的全球海外基地体系。
20世纪50年代,美國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海上优势,逐步建立起了遍及全球的军事基地体系。
目前,美海外军事基地遍及全球40个国家,已成为美国维护其全球战略利益、推行全球战略的重要支撑。
美军基地体系分为军事基地和军事设施两大类。
军事基地一般是多项设施的综合体,如设施和功能齐全的空军军港、空军机场和大型陆军兵营等;军事设施则是美军基本体系的基本单位,通常履行单一职责,如通信中心、雷达站或仓库等。
按照美国防部公布的2011财年基地情况,美军在海外40个国家的基地设施共有666个,其中大型基地21个、中型基地1 8个、小型基地及一般设施627个。
目前,在美国调整全球军事部署、打击恐怖主义的背景下,美军海外军事部署和基地布局,也将由强调重装部队集中部署转向侧重机动部队分散驻守,力争构筑更广泛的全球基地网络,以便于遂行快速反应和有效打击行动。
法国海外基地由非洲向亚洲扩展。
目前,法国海外基地的数量仅少于美国,主要分布在非洲。
值得关注的是,2008年1月,法国宣布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建立一个集海陆空三军于一体的综合性军事基地。
按照法国官方说法,此基地隶属于法国空军印度洋指挥部,是一个后勤支援型基地,将为在印度洋上航行的法军舰船提供后勤保障。
这是法国在非洲之外设立的第一个海外基地。
阿联酋军事基地的设立,体现出法国海外战略重点的转移,是法国新一轮调整海外军事布局的标志性拐点。
姚云竹:人民军队在“一带一路”中的战略和作用
2017.8.上39MOTHERLAND还有我们的公司里面,我们很多的海外公司建立党支部,将来军方是不是也派顾问去,就像东印度公司一样,东印度公司不是一个商业的,它是有军队的,怎样引用这个模式。
我们尽管不能简单照搬,但现在面对的环境是有类似之处,所以我们研究历史的一些做法还是有用的。
还有一个,确实也要建立一个节点城市、节点地区、节点国家的这个网络,更要有很多布局和呼应。
现在我们受到一个影响就把它给撤了,这个肯定是不行的,必须要占一块,但是现在没有这个,我觉得这个还是有问题的,因为这些建设从长远上布局是非常重要的。
还有一个就是要新的时代要有新的“以夷制夷”——以前以夷制夷是在国内,我们先在国外搞以夷制夷,就说他们不是铁板一块,比如说欧洲跟美国的矛盾,其实欧洲内部不同的国家,他们在这个国家同样开展角逐,那我们能不能借助这个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呢?我举个例子,最近去欧洲调研发现欧洲有三个国家是可以做支点的。
第一个是奥地利,继承了哈布斯堡王朝与奥匈帝国遗产,与中东欧国家和巴尔干地区有紧密联系,可作为16+1融资中心,尽管不是16+1成员国,维也纳却是国际外交中心,是联合国原子能机构、联合国工业与发展组织总部所在地。
奥又是中立国,是欧盟、欧元区国家却不是北约成员国,那这个就可以为我们做一些工作;第二个是瑞典,它也是非北约成员国,又是欧盟成员国,尽管其中立国身份不明显,仍可在波罗的海、跨大西洋事务上扮演重要角色;第三个是瑞士,瑞士是个中立国,现在跟中国关系这么紧密。
瑞士的一些研究机构近期发布一些风险评估,报告也好,比我们单独发布更有效,我们就要善于在这样一些中立国家建立支点,欧洲就有三大相对比较中立的国家,尤其是瑞士,完全可以合作塑造一些舆论和影响,所以要借助这个。
还有法国和英国,本身在非洲就有矛盾,德国也好,所以这些怎么建立,我觉得新的以夷制夷要研究这个问题。
目前我们提中德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比如非洲市场,就是对英法在非洲影响力的制衡。
美印中“印度洋海上安全战略”研究共3篇
美印中“印度洋海上安全战略”研究共3篇美印中“印度洋海上安全战略”研究1“美印中“印度洋海上安全战略”研究”印度洋是一个重要的海洋贸易走廊和地缘政治中心,其中三个大国——美国、印度和中国——在此地区巨大的经济利益和地缘政治影响力,使之成为一片充满潜在冲突的地区。
这三国也在为建立“印度洋海上安全战略”而进行研究。
美国始终将亚太地区视为全球战略的核心地区,而印度洋则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重要范围之一。
美国通过“亚太再平衡”战略,试图保持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和权利,以抵制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而美国对印度洋的利益不仅是经济领域,还有对该地区海上秩序的保护和地缘政治战略上的利益。
印度视自己为印度洋次大陆的维护者,印度政府将印度洋视为其领土之一。
印度为了应对中国在印度洋的雄心野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建立了一系列联盟和合作的机制。
例如,印度与日本、澳大利亚和美国之间的“明珠圆桌会议”,旨在加强与这些国家的协作,以维护该地区的海上秩序和安全。
中国自2000年代以来,开始将印度洋视为其自身利益的重要范围。
作为一个全球性的贸易国家,中国在该地区有巨大的经济利益。
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试图将该地区国家与中国紧密联系在一起,增加在该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
然而,在印度洋的安全和地缘政治战略问题上,印度和中国之间的紧张关系仍然在不断升级。
美、印和中三国在该地区的利益和影响力,使得印度洋成为了全球变化的关键地区。
为了维护该地区的和平、稳定和繁荣,它们需要通过建立“印度洋海上安全战略”来合作。
这个安全战略需要包括以下内容:建立良好的区域合作机制、制定地区性安全政策、加强军事互信、管理海洋资源和环境,以及与非区域国家进行对话和合作。
同时,一个稳定和安全的印度洋海域的建立需要各方放弃部分利益,以达到可持续的和平状态。
各方应尊重彼此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协商解决争端,及时共享情报和信息,避免误判和冲突,通过合作互惠增进彼此间的信任,最终实现共赢。
现代海外军事基地发展呈现新特点
现代海外军事基地发展呈现新特点日前,有美国官员指称,美军机在吉布提受到来自中国驻吉基地的激光照射,并要求中方作出解释。
对此,中方驳斥美方所谓指责与事实完全不符。
中方一贯严格遵守国际法和驻在国法律,致力于维护地区安全稳定。
中美驻吉基地相距仅十多公里。
有媒体报道,中方此前曾控诉外国军事侦察机飞越中国驻吉布提基地。
有分析人士推测,美国空军不时在他国基地上空近距离低空飞行,这种行为显然对他国基地的安全构成了威胁。
海外军事基地,一般指一个国家依据国际法和国家间的相关协定在他国领土上驻扎一定武装力量、进行特定军事活动、建有相应组织机构和设施的地区,服从并服务于该国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是国际军事关系中的常见现象。
伴随全球化深入发展与非传统安全威胁趋紧,现代海外军事基地与以往相比呈现新的特点和趋势。
遵循:严格遵守国际法和双边或多边条约海外利益是一个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任何国家都不可能脱离世界而实现自身安全。
因此,为保障海外利益安全、维护世界共同安全而部署海外军事基地,关系到一个国家大战略的全局,涉及政治、军事、外交、经济和法律等领域。
其中,解决驻地合法性问题是一国部署并稳定其海外?事基地的前提。
历史上,很多海外军事基地作为大国斗争的特殊产物,主要依靠坚船利炮和强权政策,通过侵略、结盟、战后安排等方式部署,而现代海外军事基地通常是通过政治谈判和外交协商,并以租借、援助、交换等方式部署,同时必须严格遵守国际法和驻在国法律。
一方面,海外军事基地必须受到《联合国宪章》《国际法原则宣言》《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等国际法的制约和规制。
目前,对于一个国家设立海外军事基地的行为,一般国际法并没有明确规定。
但现代国际法在强调国家主权平等与互利互惠原则、反对一国利用其海外军事基地干涉驻在国内政的同时,对主权国家在征得驻在国同意后建立军事基地的行为并不反对。
从维护国际社会共同安全的角度来看,联合国维和行动实践也表明部署海外军事基地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
冷战后美国对非政策的演变_特点及趋势_杜小林
冷战后美国对非政策的演变、特点及趋势杜小林[内容提要]冷战后,美国各届政府对非洲政策各有不同侧重点,老布什时期的对非政策重点是抢占前苏联留下的阵地和推行“民主化”,克林顿政府强调通过经贸发展美非关系,小布什上台后,美对非政策重点转向反恐和能源。
这些政策有四个共同特点:服务于美全球战略、实用色彩鲜明、选择重点国家、政策手段灵活多样。
美国的非洲政策对非洲国家的影响总体上是消极的,今后美仍不会将非洲作为战略重点,但其政策中的积极因素有可能增加。
[关键词]美国 非洲 对非政策 特点 趋势[作者介绍]杜小林,中联部研究人员,主要从事非洲、南亚问题研究。
从地缘政治角度来说,非洲可算是离美国最远的一个大陆。
从经济利益方面看,非洲国家对美的重要性相对较轻。
冷战后,非洲在美战略格局中的地位也有所下降。
尽管如此,美国始终没有忽视非洲。
美历届政府都有明确的对非政策,尽管其各自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都服务于美全球战略目标,并体现出一些共同特点。
一冷战时期,美国为了“防止共产主义渗入”和“遏制苏联扩张”,在非洲与苏联展开了激烈争夺。
美向非洲国家大量提供援助和支持,如20世纪60-70年代,针对苏联为埃及建造的阿斯旺水坝和中国建造的坦赞铁路,美先后修建了加纳阿松泊大坝和坦赞公路;美苏还多次诉诸代理人战争,如在扎伊尔、安哥拉和埃塞俄比亚等国都有这种情况,非洲因而成为美苏争霸的重要阵地。
冷战后,美成为唯一超级大国,没有势均力敌的对手与其公开抗衡和争夺势力范围,非洲在美全球战略中的地位遂相对下降。
非洲是美迄今唯一未曾建立地区安全框架体系的大陆。
老布什、克林顿和小布什三任总统都曾表示美在非没有重要的战略和安全利益。
①然而,美并未忽视非洲,上述三任总统都制定了具体的对非政策,并在实践中得到执行。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美表示要重新评估非洲的战略价值。
“9・11”后,出于反恐和能源安全需要,美对非重视程度较前有所上升。
老布什时期,美对非政策主要是填补苏联留下的真空并推行“民主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灵魂,拥有着人类行为的所有生理构造,回不去
吉布提的军事基地的反恐行动。从吉布提军事基
地前往索马里和也门执行任务的无人机平均每
天起降 16 次以上。
报道认为,在“9&8226;11”后,美国逐步
加大了在非洲国家的军事存在。不过,美国官员
均对此持低调态度,往往拒绝透露有关军事基地 的细节。
灵魂,拥有着人类行为的所有生理构造,回不去
(原标题:美国与吉布提签署军事基地条约 逐步扩大存在)
2do0f0c7f 918军事军事网,中国军事,中华军事,环球军事,最新军事新闻
中新网 5 月 6 日电据外媒报道,美国和吉布
提签署了美军在吉布提建立为期 10 年的军事基
地条约。白宫表示,这是打击恐怖主义的一个关 键部分。
当地时间 5 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与吉 布提总统盖莱会晤时宣布了这项条约。根据条约, 美国每年会投入 630 万美元,并可在 10 年条约
后再延长 10 年。
灵魂,拥有着人类行为的所有生理构造,回不去
奥巴马说,该基地是一个关键设莱同意签署
长期租约表示感谢。奥巴马还承诺对吉布提的经 济予以更多援助,包括帮助改善该国的电力系统。
盖莱则表示,美国和吉布提在应对恐怖主义、 海盗和人口贩卖方面保持一致。
此前有消息指,美国正迅速扩大在东非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