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依赖性及家庭教养方式影响的研究-李媛 黄曼娜

合集下载

大学生手机依赖与父母教养方式、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大学生手机依赖与父母教养方式、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大学生手机依赖与父母教养方式、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一、概述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与父母教养方式、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

研究采用手机依赖评定量表(MPAI)、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sEMBUc)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湖北省某高校大一至大三的1477名学生进行了集体施测。

通过分析发现,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程度与父母的拒绝、过度保护呈正相关,与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呈负相关。

主观幸福感在父母教养方式与手机依赖的关系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主观幸福感与大学生手机依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父母教养方式能够通过影响主观幸福感进而影响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程度。

这一研究对于理解和改善大学生的手机依赖问题以及提升其主观幸福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手机不仅作为一种通讯工具,更是集成了娱乐、学习、社交等多种功能,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随着手机使用的普及,大学生群体中手机依赖的现象也日益引起关注。

手机依赖,即个体对手机过度使用并产生心理依赖,这种现象在大学生中尤为常见,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产生了显著影响。

与此同时,家庭教养方式作为个体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对大学生的手机依赖行为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父母的教养方式,包括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亲子互动等方面,对子女的行为习惯、心理状态以及主观幸福感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主观幸福感作为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不仅受到个人生活经历、性格特质的影响,也与手机依赖和家庭教养方式紧密相关。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与父母教养方式、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

通过深入分析这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为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a. 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普遍性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成人依恋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成人依恋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成人依恋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以下为三个问卷,感谢您的填写。

您在问卷所填的所有个人资料我们都将为你保密,本问卷所调查的内容只做本次研究所用,对您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等不会有任何不良影响,我们会严格保护您的信息,请放心填写。

1. 您的性别: [单选题] *○A 男○B 女2. 您的年级: [单选题] *○A 大一○B 大二○C 大三○D 大四3. 生源地 [单选题] *○城镇○农村问卷一:请仔细阅读每一条内容,根据自己第一感觉,选出自己所对应的选项。

必须逐条填写,不可遗漏,每题选择一个选项。

自我评定分为五个等级:1、该情况和我一点儿也不符;2、该情况和我有一点儿相符;3、该情况和我差不多相符;4、该情况和我非常相符;5、该情况和我一模一样。

4.即使在非正式的聚会上,我也感到紧张[单选题] *○一点儿也不符○有一点儿相符○中等程度相符○非常相符○极其相符5.与一群不认识的人在一起,我感到不自在[单选题] *○一点儿也不符○有一点儿相符○中等程度相符○非常相符○极其相符6.与一位异性交谈时我通常会感到轻松[单选题] *○一点儿也不符○有一点儿相符○中等程度相符○非常相符○极其相符7.在必须同老师或上司谈话时,我感到紧张[单选题] *○一点儿也不符○有一点儿相符○中等程度相符○非常相符○极其相符8.聚会常使我感到焦虑不自在[单选题] *○一点儿也不符○有一点儿相符○中等程度相符○非常相符○极其相符9.与大多数人相比,在社交中我较少羞怯[单选题] *○一点儿也不符○有一点儿相符○中等程度相符○非常相符○极其相符10.与不太熟悉的同性交谈时,我常感到紧张[单选题] *○一点儿也不符○有一点儿相符○中等程度相符○非常相符○极其相符11.在求职面试时,我是会紧张的[单选题] *○一点儿也不符○有一点儿相符○中等程度相符○非常相符○极其相符12.我希望自己在社交时信心更足一些[单选题] *○一点儿也不符○有一点儿相符○中等程度相符○非常相符○极其相符13.在社交场合中,我很少会感到有什么焦虑[单选题] *○一点儿也不符○有一点儿相符○中等程度相符○非常相符○极其相符14.一般说来,我是个害羞的人[单选题] *○一点儿也不符○有一点儿相符○中等程度相符○非常相符○极其相符15.在与一位迷人的异性交谈时我会感到紧张[单选题] *○一点儿也不符○有一点儿相符○非常相符○极其相符16.在给一位不太熟悉的人打电话时我会感到紧张[单选题] *○一点儿也不符○有一点儿相符○中等程度相符○非常相符○极其相符17.我在与权威人士谈话时感到紧张[单选题] *○一点儿也不符○有一点儿相符○中等程度相符○非常相符○极其相符18.我在与权威人士谈话时感到紧张[单选题] *○有一点儿相符○中等程度相符○非常相符○极其相符19.即使处于一群和我相当不同的人群中,通常我仍感到轻松[单选题] *○一点儿也不符○有一点儿相符○中等程度相符○非常相符○极其相符问卷二:请仔细阅读每一条内容,根据自己第一感觉,选出自己所对应的选项。

大学生成人依恋与父母养育方式、抑郁的关系

大学生成人依恋与父母养育方式、抑郁的关系

大学生成人依恋与父母养育方式、抑郁的关系亲爱的同学:您好!这是一份关于您的日常生活的问卷,下面的问题没有对错之分,请按照您的真实想法来回答。

结果只做科学研究之用,并且资料保密,请您不必有任何顾虑。

您所在高校名称: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您常用的Email地址: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您的年龄段: [单选题] *○18~20○21~23○23~26您的性别: [单选题] *○男○女您目前就读的专业: [单选题] *○文科类○理工科类所在年级: [单选题] *○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大五是否是独生子女: [单选题] *○是○否居住地: [单选题] *○城镇○农村父母婚姻状况: [单选题] *○稳定○离异○单亲○再婚○其他父母养育方式(PBI)★以下列出了父母可能存在的各种态度和行为。

请回忆你16岁前母亲的表现,在每一栏目最相符的数字上打“√”。

用温和友好的语气与我说话 [单选题] *○非常不符合○比较不符合○比较符合○非常符合没有给我足够的帮助 [单选题] *○非常不符合○比较不符合○比较符合○非常符合允许我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单选题] *○非常不符合○比较不符合○比较符合○非常符合情感上显得对我冷淡 [单选题] *了解我的问题与担忧 [单选题] *○非常不符合○比较不符合○比较符合○非常符合对我很疼爱 [单选题] *○非常不符合○比较不符合○比较符合○非常符合喜欢我自己拿主意 [单选题] *○非常不符合○比较不符合○比较符合○非常符合不想我长大 [单选题] *○非常不符合○比较不符合○比较符合○非常符合试图控制我做的每一件事 [单选题] *○非常不符合○比较不符合○比较符合○非常符合侵犯我的隐私 [单选题] *○非常不符合○比较不符合○比较符合○非常符合经常对我微笑 [单选题] *○非常不符合○比较不符合○比较符合○非常符合似乎不明白我需要什么或想要什么 [单选题] *○非常不符合○比较不符合○比较符合○非常符合让我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 [单选题] *○非常不符合○比较不符合○比较符合○非常符合让我觉得自己是可有可无的 [单选题] *在我心烦意乱的时候可以让我心情好起来 [单选题] *○非常不符合○比较不符合○比较符合○非常符合不经常与我交谈 [单选题] *○非常不符合○比较不符合○比较符合○非常符合试图让我觉得我离不开她 [单选题] *○非常不符合○比较不符合○比较符合○非常符合觉得没有她在身边我就不能照顾好自己 [单选题] *○非常不符合○比较不符合○比较符合○非常符合给我足够自由 [单选题] *○非常不符合○比较不符合○比较符合○非常符合允许我自由外出 [单选题] *○非常不符合○比较不符合○比较符合○非常符合对我保护过度 [单选题] *○非常不符合○比较不符合○比较符合○非常符合从不夸奖我 [单选题] *○非常不符合○比较不符合○比较符合○非常符合允许我随心所欲地选择穿着 [单选题] *○非常不符合○比较不符合○比较符合○非常符合★以下列出了父母可能存在的各种态度和行为。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关系: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和情绪智力的调节作用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关系: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和情绪智力的调节作用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关系: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和情绪智力的调节作用程梦飞;王礼军;丁园园【期刊名称】《贵州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24(40)1【摘要】为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影响,考察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和情绪智力的调节作用,采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中文版量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情绪智力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调查796名在校大学生。

结果:(1)父母拒绝、过度保护正向预测手机依赖(β=0.10,P<0.01;β=0.12,P<0.001),负向预测主观幸福感(β=-0.23,P<0.001;β=-0.25,P<0.001);主观幸福感在二者间起部分中介作用;(2)父母拒绝、过度保护对手机依赖的直接作用受情绪智力的调节(β=0.16,P<0.001;β=0.12,P<0.001),父母拒绝、过度保护能显著预测高情绪智力者的手机依赖,不能显著预测低情绪智力者的手机依赖;(3)父母拒绝、过度保护通过主观幸福感影响手机依赖的前半段路径受情绪智力的调节(β=-0.07,P<0.05;β=-0.06,p<0.05),相比低情绪智力者,消极的父母教养方式对高情绪智力者手机依赖的正向预测作用更大。

通过该研究以期为缓解大学生的手机依赖以及高情绪智力者受负面环境的影响提供有益启示及实践指导。

【总页数】9页(P38-46)【作者】程梦飞;王礼军;丁园园【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44【相关文献】1.大学生手机依赖与父母教养方式、主观幸福感的关系2.大学生情绪智力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基于甘肃省三所普通高校的调查3.军校学员情绪智力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和威权领导的调节作用4.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手机依赖行为的关系:情绪智力的中介作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大学生来说,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非常重要,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本文将探讨这个话题。

一、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尊心的相关性自尊心是指个体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价值,自信心的来源。

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影响到大学生的自尊心水平。

一般来说,家长如果采取了过分严厉的、苛求完美的教养方式,就容易使孩子出现过高的幻想和对自我要求不切实际、过度追求完美等不良心理问题;而如果采取了过度放任的教养方式,孩子可能会表现出自卑、无力感等不良心理问题。

因此,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尊心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

二、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焦虑症状的相关性焦虑是现代社会中一种很常见的心理问题。

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影响到大学生的焦虑症状。

如果一个孩子在家庭中得到了充分的支持和关爱,父母教养方式温和,较少采取打骂、惩罚或者不理解的方式对待孩子的情绪问题,这样的孩子通常表现出比较低的焦虑水平;相反,如果一个孩子在家庭中生活中,经常被父母责备、打骂,或者经常被父母漠不关心,甚至有可能导致孩子的心理扭曲,出现多种焦虑症状。

三、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抑郁症状的相关性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也是大学生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

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影响到大学生的抑郁症状,过度苛责、压抑、把自己的心理问题强加于孩子等不良教育方式,都容易导致孩子的心理反弹,以及一系列不良的情绪问题,如长期的抑郁、无法集中注意力、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问题。

四、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相关性在成长的过程中,人际交往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产生影响。

如果父母采取过度保护的教育方式,孩子在长大成人后可能容易出现过度依赖别人、不会独立思考、缺乏自信等不良情绪问题,从而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父母教养方式、依恋的关系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父母教养方式、依恋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湖南两所综合性大学的 320 名大学生
作为被试,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测试。 发放问卷 320 份,回收有效问卷 311 份,有效率为 97.19%。 其 中男生 124 人, 平均年龄 21.06±1.26 岁; 女生 187 人,平均年龄 20.15±1.27 岁。 1.2 研究工具 1.2.1 自我同一性状态客观测量问卷 自我同一性 状态 客观测量问 卷的 最 初 版 (the Extend Objective Measure of Ego identity Status) 是由 Adams,Shea 和 Fitch 在 Marcia 的自我同一性状态模型基础上,根据 半结构化访谈编制的,问卷共有 24 个项目,测量了 意识形态领域的职业、宗教和政治领域。 Bennion 和 Adams 于 1986 年对此问卷进行了修订,即“自我同 一 性 状 态 客 观 性 测 量 问 卷 ( 第 二 版 )” (the Extend Objective Measure of Ego identity Status -2,EOM EIS-2),该 问 卷 扩 展 了 同 一 性 的 研 究 领 域 ,包 括 意 识 形态和人际关系两大内容领域,共 64 个项目,分为 4 个分量表:同一性获得、同一性延缓、同一性早闭 和同一性扩散, 每个分量表包括意识形态和人际关 系两个领域, 共 8 个子量表。 王树青和张文新于 2006 年 对自我同一 性状态客观 性测 量 问 卷 (第 二 版 )进 行 了 修 订 ,本 研 究 采 用 的 是 修 订 后 的 问 卷 [10]。 1.2.2 父母教养方式量表(PBI) 修订版 Parker 于 1979 年 根 据 依 恋 理 论 编 制 了 父 母 教 养 方 式 问 卷 (Parental Bonding Instrument,PBI)。 国内周世杰、楚 艳民等人对此量表做了修订和心理测量学指标的检 验[11]。 修订后的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分为母亲版(PBIM)和父亲版(PBI-F),各有 23 个条目,分 为关爱、鼓 励自主和控制三个因子。国内外众多的研究均表Fra bibliotek很多因素会影响到个

大学生学业倦怠倾向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研究

大学生学业倦怠倾向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研究

大学生学业倦怠倾向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研究作者:严辉英来源:《文教资料》2014年第13期摘要:为了了解大学生的学业倦怠状况,探讨大学生学业倦怠倾向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对20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得出大学生学业倦怠总体情况并不严重,在情绪衰竭、讥诮态度和个人学业低成就感三个维度中,个人学业成就感维度最低;男生的学业倦怠情况明显高于女生,年级对学业倦怠没有影响;父母积极的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学业倦怠呈显著负相关,父母消极的教养方式与学业倦怠呈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大学生学业倦怠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研究“学业倦怠”起源于职业倦怠,国内学者将其翻译为“学习倦怠”或“学业焦崩”,pines (1981)[1]首次提出“学业倦怠”这个概念,并将它定义为“学生由于长期的学习负荷而产生精力耗竭,对学业及学校活动失去热情,对同学态度冷漠、情感疏离、因成绩不如预期而产生对学习的负面态度的一种现象”。

大学生学业倦怠主要表现为逃课、翘课、沉迷于网络和手机游戏、考试作弊、荒废学业等,台湾学者[2]把学业倦怠解释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为课业压力、课业负荷或其他个人心理层次上的因素,以至于情绪耗竭,泛人性化及个人成就感低落。

”我国学者连榕[3]认为:“学业倦怠反映了大学生消极的学习心理,指的是由于学习压力或缺乏学习兴趣而对学习感到厌倦的消极态度和行为。

”目前,国内关于学业倦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专业承诺、自我效能感等变量之间的关系,而对家长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学业倦怠影响的研究较少涉及。

王晓丽(2006)[4]分析了学生来自于家庭、社会和学校等方面的压力,认为家庭环境是产生学业倦怠的根本原因。

家庭环境,特别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和行为都有一定的影响。

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大学生的自我和谐水平;大学生的自信水平和应对方式与他们认知到的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关。

本研究以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进行测量,以探讨大学生学业倦怠状况及大学生学业倦怠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为大学生学业倦怠研究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理论依据,并为中国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养方式提供参考依据。

大学生疏离感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疏离感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applied psychology;alienation;survey;parental rearing pattern;college students
1 引言
疏离感是指个体与周围的人、社会、自然以及自己等各 种网络之间,由于正常的关系发生疏远,甚至被支配、控制, 从而产生社会孤立感、不可控制感、无意义感、压迫拘束感 等消极的情感。[1]高疏离感会对青少年的生活和学习带来重 要的影响,有研究表明青少年的疏离感越高,其出现问题行 为的可能性也就越大。[2]疏离感高的个体情绪的控制平复能 力会比较差,较为自卑,体验到的也大多是消极的情感。[3]另 有研究发现,述情障碍与疏离感及其各因子之间存在显著 正相关。[4]在青少年群体中,个体的疏离感和孤独感往往会 引起种种反社会行为及其他问题行为。[5-6]如果学生在学校 体验到较高的疏离感,更容易引发他的辍学行为。[7]
149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当代学生
表 1 大学生在疏离感各维度上的平均分和标准差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94(2015)08-0149-04
摘 要 目的:考察不同性别、年级等大学生的疏离感现状 及其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 305 名大学生采用青少年学生疏离感量表和父母养育方式 问卷进行测试。结果:(1)大学生的环境疏离感最高,其次是 社会疏离感,人际疏离感最低。三个维度的年级差异均显 著。(2)大学生疏离感及其各个维度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各个 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相关。 结论:大学生的环境和社会适应 性有待提高;消极的家庭教养方式会使大学生产生高疏离 感。 关键词 应用心理学 疏离感 调查法 家庭教养方式 大学生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lien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 // Zhou Wanting,Lu Yunqing, Han Xiaonan,Ma Liye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situation of alien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 Methods: By using random sampling method, 305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ree universities in Hebei Province were selected and surveyed with scales about sense of alienation and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 Results: (1) For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college students' alienation, environmental alienation was highest, it was followed by social alienation, and interpersonal alienation was the lowest. (2)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alien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 Conclusion: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 and alien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Negative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 would lead to higher alien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positive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 would lead to lower alienation of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林臻;林澍;李伟
【期刊名称】《经济研究导刊》
【年(卷),期】2012(000)029
【摘要】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已成为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分析研究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父母交往方式之间的关系,主要采用Kimberly Young的网络成瘾判断、网络成瘾程度自测调查、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自制基本信息调查等问卷进行测评,同时结合个别访谈的形式.认为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具有一定的
影响.
【总页数】3页(P260-262)
【作者】林臻;林澍;李伟
【作者单位】上海电力学院,上海200090;中国联通集团,北京100032;南昌航空大
学经济管理学院,南昌330000;南昌市卫生学校,南昌3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
【相关文献】
1.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父母教养方式、人格的关系研究 [J], 胡杨
2.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J], 李东
3.医学院校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其应对方式、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J], 龚茜;王蓉
4.医学生网络成瘾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研究 [J], 钱倩;段宵宵;梁多宏;刘艳
5.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研究 [J], 李涛;张兰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依恋的影响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依恋的影响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依恋的影响作者:李慧宋岩宏何玥张潜赵晨鹰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03期【摘要】本研究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依恋的影响,运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s-EMBU-C)、成人依恋量表(AAS)对1037名重庆地区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发现,①母亲情感更温暖,理解子女,而父亲对待子女明显更严厉,多用惩罚。

②四种依恋类型中,安全型依恋占多数。

③父母教养方式多个维度与成人依恋多个维度存在显著相关。

④家庭教养方式某些维度对成人依恋某些维度的有预测作用。

在此基础上,针对研究结果对家庭、学校和自我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教育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成人依恋【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224-02家庭是我们初步认识世界的场所,而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正如伯温认为个人在原生家庭中的父母关系模式和亲子关系模式将会持续影响其未来的重要人际关系,尤其在亲密关系中,人们倾向于复制早期原生家庭中所建立的关系模式[1]。

成人依恋是从个体早期对父母的依恋中形成的稳定的情感、认知和行为模式,个体的成人依恋受父母的教养方式的影响,并成为影响其成年后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重要因素[2]。

在中国社会转型、经济飞速发展、思想文化观念迅速转变背景下的大学生,既具有自身的年龄特征,又具有时代赋予的独特性。

近年来有关“男闺蜜”“女闺蜜”“好哥们儿”等话题频繁出现,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恋人和同伴之间依恋关系的思考。

一、文献综述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与子女在家庭、社区等环境中相互作用产生的产物。

早期研究主要针对父母教养方式对社会的影响。

在儿童社会化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开始分析父母教养方式的不同种类。

Mclntyre研究发现,教养方式有理解型和严厉型;Carb Perris等人编制了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之后岳东梅等人修订出了中文版的EMBU[3]。

大学生手机依赖与父母教养方式、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大学生手机依赖与父母教养方式、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赖行为”]。研究还表明,父母对个体的行为监控 能显著预测个体的手机依赖行为,即父母对个体有 效的行为监控能减少其不恰当的或过度的手机使用 行为‘9]
的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
体施测,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有效问卷1477
份。其中男生831人,女生636人,缺失性别信息
10人;大一636人,大二454人,大三387人;年 龄15~26岁,平均年龄(19+1)岁。 1.2工具
高校大一至大三学生1477名集体施测,采用手机依赖评定量表(MPm)测得手机依赖程度、简式父母教
养方式问卷中文版(s-EMBu—c)测量被试的父母教养方式以及总体幸福感量表(GwB)测量幸福感水平。 结果:大学生MPAJ平均得分(36.7±11.5),女生得分高于男生[(37.8±11.2)vs.(35.8±11.6),P <0.01]。MPAJ得分与父亲拒绝、父亲过度保护、母亲拒绝、母亲过度保护得分呈正相关(r=0.14— 0.21,均P<0.01),与父亲温暖、母亲温暖及swB得分呈负相关(r=一0.17、一0.16、一0.49,均P< 0.01)。通径分析表明,主观幸福感在父母教养方式与手机依赖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分 别占总效应的73.8%和43.5%。结论:父母教养方式、主观幸福感与手机依赖的关系密切,父母教养方式 能够通过主观幸福感影响手机依赖。

close relation of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to
subjectiVe
well-being,alld parenting styles could affect mobile phone dependencethmugll来自sub-jective
well—being.

大学生依恋在父母教养方式和抑郁间的中介作用的开题报告

大学生依恋在父母教养方式和抑郁间的中介作用的开题报告

大学生依恋在父母教养方式和抑郁间的中介作用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家庭结构的变化和教养方式的变迁已经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许多大学生对自己的依恋情况感到困惑和不安。

依恋是一个人与重要他人建立起的情感联系,可以直接影响到个体的心理健康。

而大学生是社会转型时期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面临着许多生活和学习上的压力,这些压力也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依恋和心理健康。

因此,研究大学生依恋的影响因素和调节因素,为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以及家庭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

二、研究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研究将围绕以下问题进行探讨:1.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依恋的影响是什么?2.大学生的抑郁情况是否会中介父母教养方式和依恋的关系?3.性别、年级和家庭背景等个体因素对依恋、抑郁和教养方式的影响有何不同?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对象为上海某大学的大一到大四的本科生,问卷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个人基本信息。

2.父母教养方式的调查,以复制阳等(2012)的问卷为基础进行修改。

3.依恋的调查,以对成年依恋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修改。

4.抑郁的调查,采用耶鲁-布朗抑郁量表(Yale-Brown Obsessive-Compulsive Scale)。

五、研究预期结果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大学生依恋在父母教养方式和抑郁间的中介作用进行探究,分析影响大学生依恋的因素和调节因素。

具体预期结果如下:1.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依恋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或负向关系。

2.大学生的抑郁情况在父母教养方式和依恋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

3.个体因素如性别、年级、家庭背景等对依恋、抑郁和教养方式的影响存在差异。

四、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样本仅限于一所大学,未能涵盖各地及不同类型的大学生群体,同时仅限于自报自答的问卷调查,难以避免被调查对象的主观因素所影响。

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考虑采用多种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如深度访谈、实验和定量数据分析等,来进一步深入探讨大学生依恋在父母教养方式和抑郁间的中介作用以及影响大学生依恋的各种因素。

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研究 (1)

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研究 (1)

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研究亲爱的同学,您好!感谢您抽出时间参与问卷调查。

问卷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填写基本信息只有十三道题,第三部分只有五道题,第二部分题目相对有点多但是填写简单,您的所有回答会严格遵守保密原则且仅用于科研研究,因此请您放心认真作答,感谢您的支持!第一部分基本信息收集1. 您的年级是: [单选题] *○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大五2. 您的性别: [单选题] *○男○女3. 您家乡的省份: [单选题]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黑龙江○河南○香港○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澳门○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上海○山西○陕西○四川○台湾○天津○新疆○西藏○云南○浙江○海外4. 您是什么样的家庭 [单选题] *○独生子女家庭○二孩家庭○多孩家庭5. 您的兄弟姐妹是(二孩家庭回答) [单选题] *○哥哥○弟弟○姐姐○妹妹6. 您的父母是否健在[矩阵单选题] *7. 您父母是否离异 [单选题] *○是○否8. 您的家庭成员(住在一起的)有 [多选题]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父亲□母亲□兄弟姐妹9. 您父亲的文化程度 [单选题] *○大学(包括大专)及大学以上○中专(包括高中)○初中○小学及以下10. 您母亲的文化程度 [单选题] *○大学(包括大专)及大学以上○中专(包括高中)○初中○小学及以下11. 您父亲从事的职业: [单选题] *○生产人员○销售人员○市场/公关人员○客服人员○行政/后勤人员○人力资源○财务/审计人员○文职/办事人员○技术/研发人员○管理人员○教师○顾问/咨询○专业人士(如会计师、律师、建筑师、医护人员、记者等)○个体户○公司老板○农民○无业○其他12. 您母亲从事的职业: [单选题] *○生产人员○销售人员○市场/公关人员○客服人员○行政/后勤人员○人力资源○财务/审计人员○文职/办事人员○技术/研发人员○管理人员○教师○顾问/咨询○专业人士(如会计师、律师、建筑师、医护人员、记者等)○个体户○公司老板○农民○家庭主妇○其他13. 您家庭总的月收入是 [单选题] *○5000元以下○5000-10000元○10000元以上第二部分 EMBU问卷指导语:回答这一问卷,就是请您努力回想从开始有记忆时留下的这些印象。

父母教养方式、人格特质与大学生成人依恋的关系

父母教养方式、人格特质与大学生成人依恋的关系

父母教养方式、人格特质与大学生成人依恋的关系引言:大学时代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年轻人在这个阶段经历了从家庭到社会的过渡,不仅需要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还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

与此同时,大学生成人依恋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究竟父母教养方式和人格特质会如何影响大学生成人依恋呢?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

一、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成人依恋的影响1.1 推崇自主的教养方式采取推崇自主的教养方式的父母,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和决策,给予适度的个人空间,培养孩子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养方式和大学生成人依恋呈正相关关系,即父母越倾向于推崇自主,孩子们在大学时代越能够独立自主地面对挑战。

1.2 过分保护的教养方式采取过分保护的教养方式的父母倾向于为孩子做出决策、保护孩子免受外界压力和危险。

这种教养方式和大学生成人依恋呈负相关关系,即父母越倾向于过分保护,孩子们在大学时代的成人依恋程度越低。

1.3 忽视的教养方式忽视的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忽视孩子的需求和情感,对孩子的生活和成长缺乏关注和关怀。

这种教养方式和大学生成人依恋也呈负相关关系,即父母忽视程度越高,孩子们在大学时代越容易出现成人依恋的问题。

二、人格特质对大学生成人依恋的影响2.1 自信心和成人依恋自信心是指个体对自身能力和价值的认知和评价,具有较高自信心的个体更容易适应和独立生活,因此与大学生成人依恋呈负相关关系。

在自信心较高的情况下,大学生更有可能独立解决问题,减少对家庭的依赖。

2.2 社交能力对大学生成人依恋的影响与人建立稳定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成人的重要发展任务之一,具有较高社交能力的个体更容易与同伴建立深入交往,与家庭的联系减少,因此与大学生成人依恋呈负相关关系。

2.3 规律性对大学生成人依恋的影响具有规律性的人更容易适应新环境和组织自己的生活,因此与大学生成人依恋呈负相关关系。

规律生活的大学生更容易独立解决问题,降低对父母的依赖度。

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和人格特质与大学生成人依恋存在一定的关系。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


另外,有针对中国近代社会创造性人 物的研究表明(谷传华,2003), 这些创 造性人物的父母教养方式大多符合中国传 统的“严父慈母”的模式,那么我们是否 可以以此项研究为依据,假设父严母慈的 孩子有着更成熟的自我同一性状态?
对“严父慈母”的操作性定义: 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中,父亲 在“严厉惩罚”维度上得分较高,母亲在 “情感温暖理解”维度上得分较高。
问题的提出
在以往的研究中,研究者在处理数据时,通 常只考虑了父亲或母亲单方面的影响,或笼统地 把父母亲的教养方式统称为“权威型”、“溺爱 型”等等。 可是,对孩子的养育是在父母双方相互作用 下完成的,父亲和母亲对待孩子的态度、观念、 行为即不是单独起作用的,也不是完全相同的。 本研究希望考察“严父慈母”这种父母双方截然 不同的教养方式的共同作用与孩子自我同一性发 展的关系。
二、父母教养方式
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教养态度、观念 和行为以及非言语表达的综合。 Erikson认 为,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共同促成了个 体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其中,父母教养方 式直接作用于亲子互动过程,对儿童多方 面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王树青,2004)
以往研究
Perosa和Tam发现, 权威型教养方式有利于 促成青少年的同一性获得, 专制型教养方式可导 致同一性的提早成熟, 溺爱和忽视型教养方式则 易导致同一性扩散。 (Perosa,&Tam,1996) 在以EMBU为量表的国内研究发现,父亲惩 罚严厉对弥散型自我同一性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父 亲温暖理解、父母亲过分干涉与排他型自我同一 性呈高度相关,父亲过度保护与延缓型自我同一性 有较显著相关,父亲温暖理解与成就型自我同一性 有较显著相关(付伟,2011)。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父母 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

大学生成人依恋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_基于北京高校横断面调查

大学生成人依恋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_基于北京高校横断面调查

大学生成人依恋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_基于北京高校横断面调查大学生成人依恋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基于北京高校横断面调查引言:大学时期是一个人迈向成年的重要阶段,而人际关系的塑造和发展在这个时期尤为重要。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成人依恋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北京高校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旨在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成人依恋之间的关系。

一、研究背景1.1 什么是依恋依恋是指个体建立并保持情感上的亲密关系。

它是一个人与他人之间相互牵引的一种情绪状态,通常体现为对他人的依赖、接受与信任。

1.2 大学生成人依恋的特点大学是一个成长和独立发展的重要阶段,大学生成人依恋的特点表现为从父母依赖向平衡依赖转变、寻求社会支持和建立使用社会资源等。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以北京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

三、研究结果3.1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成人依恋的关系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成人依恋产生不同的影响。

过分保护和溺爱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成人依恋呈正相关,而忽视和冷漠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成人依恋呈负相关。

3.2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成人依恋的调节作用另外,研究结果还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在大学生成人依恋与其他关键因素之间起到了调节作用。

具体来说,父母的支持、监督和情感沟通等因素会影响大学生成人依恋的发展,并与父母教养方式相互作用。

四、研究讨论4.1 教育者应正确引导父母教养方式根据研究结果,教育者应引导父母正确的教养方式,避免过分保护和溺爱,也不可忽视和冷漠。

父母应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和独立思考,鼓励他们面对挑战并解决问题。

4.2 大学生成人依恋的培养与发展大学生成人依恋的培养与发展需要重点关注身边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

大学应提供各种社交机会,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

五、结论本研究通过对北京高校学生的横断面调查,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成人依恋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父母教养方式对北京市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_成人依恋的中介作用

父母教养方式对北京市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_成人依恋的中介作用

父母教养方式对北京市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_成人依恋的中介作用父母教养方式对北京市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成人依恋的中介作用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北京市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成人依恋在此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方便抽样的方式,收集北京市某大学的大学生作为研究样本。

结果显示,父母的教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同时成人依恋在扮演着中介作用。

研究结果对于加强家长与孩子的亲密关系,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成人依恋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心理压力和挑战。

他们不仅需要适应学术压力,还需要处理人际关系和生活压力。

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发展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本研究旨在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北京市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成人依恋在此关系中起到的中介作用。

方法:问卷调查的方式是本研究的数据收集方法。

通过方便抽样的方式,选取北京市某大学的学生作为研究样本。

问卷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个人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年级等;(2)父母教养方式,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调查问卷”;(3)大学生心理健康,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4)成人依恋,采用“成人依恋问卷”。

共发放300份问卷,有效回收了250份。

结果: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

其中,父母过度保护和父母威权主义教养方式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呈现负相关,即父母过度保护和威权主义教养方式越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而父母温暖支持和适度宽容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呈现正相关,即父母的温暖支持和适度宽容教养方式越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此外,成人依恋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扮演着中介作用。

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大学生成人依恋的形成产生了影响,而成人依恋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影响。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作者:林臻林澍李伟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29期摘要: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已成为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分析研究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父母交往方式之间的关系,主要采用Kimberly Young的网络成瘾判断、网络成瘾程度自测调查、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自制基本信息调查等问卷进行测评,同时结合个别访谈的形式。

认为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具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成瘾;父母教养方式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9-0260-03一、对象与方法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已成为当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网络技术的广泛普及、无节制使用这一现象随之显现,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人们开始对这一现象加以重视并开始研究。

最早关注的是美国心理学家,他们将其命名为“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简称IA)或“网络成瘾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或“病态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简称PIU)。

周倩(2001)将国际卫生组织对于成瘾的定义加以修改,将网络成瘾定义为:由重复地使用网络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产生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欲望。

同时会产生想要增加使用时间的张力与耐受性、克制、退瘾等现象,对于上网所带来的快感会一直有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

研究发现,网络成瘾高发人群多处在20—30岁,受到良好教育的年轻人。

其中,大学生尤为网络成瘾易感人群,因此,探究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所在具有一定的价值。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大学生网络成瘾除了个体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内外因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多数网络成瘾行为产生多与其家庭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主要探讨父母交往方式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试图从这两者关系中找出戒除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途径之一,为网络成瘾问题的早期干预及家庭、学校、社会多方位教育相结合提供理论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 据 收集 于 2 0 0 1年 3月 。主试 为 经 过 培训 的公共 课 心
在我 国有 关 大学 生 依 赖 性 的研 究 尚不 多 见 。本 研 究 将
以大学 生 为对 象 , 图 对 大 学 生 依 赖 性 的 一般 特 点 进 行 探 试
理 学 教师 。对所 取被 试按 班 级进 行 团体 测验 。
( ) 学 生 依 赖 性 问 卷 。参 照 Bat的 抑 郁 体 验 问 卷 1大 t t
( E 中的依 赖 性 分 量 表 , 2 D Q) 共 0题 , 7点 量有 . 强 烈 反 为 从
对到 完全 同意 , 值从 1到 7 中值 为 4 同质 性 系数 ( rn 分 , 。 Co— b ca 为 0 6 。为考 查 其 效 度 , 测 试 结 果 进 行 因 素 分 析 . ah ) .0 将 得 到 3个 因 素 , 释 了总 方差 的 3 .7%, 解 25 并与 Pnu 等人 对 ic s
人 际依赖 结 构基 本 符合 。统 计 时 , 以平 均数 为界 . 于 平 均 高
数 归于 高组 , 等于 、 于平 均数 归 于低 组 。 低 () 2 父母养 育 方 式 评 价 量 表 。选 用 C. er 编 制 , 冬 P rs i 岳 梅 等人 修 订 的 父母 抚 养 方 式 量 表 , 6 共 6道 题 , 4点量 表 , 为
从 “ 不 ” “ 是” 父亲 6个 维 度的 同质 性 系数 ( rn ah ) 从 到 总 , C o bc a
分别 为 0 8 0 8 、 .3、 . 7 0 7 、 .6; 亲 5个 维 度 的 .7、 .7 0 6 0 8 、 .3 0 5 母
同质性 系数 ( rn ah ) C o b c a 分别 为 0 9 、 .7 0.1 0 8 、 .8 .0 0 7 、 8 、 .5 0 8 。
方面不 同的 。So ( 9 6 发 现 , 亲 与 孩 子 的道 德 观 、 生 tl 1 6 ) z 父 人
4 讨 论
4. 从 依 赖 性 讲 , 学 生 总 体 的 依 赖 性 水 平 属 于 中 等 1 大
( 3 ) 没 有 表 现 出过分 依 赖 。大学 生 的依 赖性 没 有 表 现 出 4.2 ,
大 学生 而 言 , 亲的 情感 温 暖 、 亲 的拒 绝 否认 , 亲 的偏 爱 母 父 母
被试对 男大 学生 的依赖 行 为有 一 定 的预测 作 用 。究 其 原 因 ,
根 据 巴斯 克 的亲子 互 动理 论 , 儿童 自身 的特 点 如年 龄 、 性别 、
行 为等 是影 响父 母 行 为 的主要 因 素 之一 , 此 父母 会 因孩 子 因
的性别 采 取不 同 的教 育行 为 。这 也表 明 . 然 男 女大 学 生 的 虽 表 2表 明 , 男 生 而 言 , 亲 情 感 温 暖 和 父 亲 拒 绝 否 认 对 母 的教养 方 式 与 大学 生 的依赖 性 呈负 相 关 , 与母 亲 的 偏 爱被 试 呈 正 相关 。表 3显 示 , 女 生 而 言 , 亲 过 度 保 护 的 教 养 方 对 父 依 赖性 没 有显 著差 异 . 但造 成 男女 大学 生 依 赖 性 的原 因 可 能 是有差 异 的 。从 结 果也 可 以看 出 , 亲 的教 养方 式较 父 亲 的 母
本研 究受 西 南师范大 学青年教 师基金 资助 。
维普资讯
第 5期
李 媛 等 : 学生 的依赖 性 及家庭 教养 方式 影 响 的研 究 大
67 2

回归 逐步 法 , 据 已有 研 究 与 经 验 , 母 的教 养 方 式 会 因 孩 根 父
统计时, 以各 变量 的平 均值 为 界 , 于平 均 值 的 归为 高 , 于 高 低
等 于平 均值 的归 为低 。
2 2 研究 对 象 广东 省肇 庆 学 院 一 至 三 年 级 的 学 生 4 2人 , 中 男 生 4 其 1 1人 , 生 2 1人 , 科学 生 1 8名 , 7 女 7 文 8 理科 学 生 2 2名 , 他 1 其 科 学生 4 2名 。年 龄 1— 2 9 3岁 。
因各不相 同。
科有 关 呢 ?这 可 能 是 因 为 学 生 的 依赖 性 和 学 生 对 学 科 的 选 择都 与 学 生 的认 知 方 式 有 关 。有 人认 为 场 依存 性 的 人 在认 知活 动 中 , 那 么 主 动 地 对 外 来 信 息 进行 加 工 , 向 于 以 外 不 倾 在参 照 作 为信 息 加工 依 据 , 即知 觉 对 象是 什 么样 就看 作 是 什 么样 , 常很 难 从 包 含 刺 激 的背 景 中 将 刺 激 分 辨 出来 , 以 通 所 他们 的知 觉很 容 易受 错 综 复杂 的背 景 的影 响。这 种 人 对社 会 学材 料 的学 习 与记 忆 效 果 较 好 。场独 立 性 的 学 习 者 在认
讨 , 对依 赖 性 与家 庭教养 方式 之 间的关 系进 行初 步 分析 。 并
3 结 果 与 分 析
3 1 大学生依赖状况 ・
2 方 法
2 1 测 试 工 具 .
表 1 大学 生依 赖 状况 及在 性别 和 学科 上的分 布
从 统计 结果 看 , 大学 生 依赖 性 所得 的 平 均 等 级 是 4 2 .9. 总体 上 表现 出 了 中等 程度 的依赖 。从 表 1看 , 赖 性 没有 表 依
( =7 5 , =0 0 ) 3 [ . 6 . 2 。也 就是 说理 科学 生 表 现 出 了 较低 的 依赖 性 , 科学 生表 现 出的依赖 性较 高 。 文
生依 赖 性有 显著 相关 , 际上 可能 是 由 于 这 一方 式包 含 了 其 实
了与依赖 有 真正 联 系的变 量 的影 响 。 因此 , 研究 采用 多元 本
( 接第 6 2页 ) 现 出个 性 因素上 的 紧张 性 高 , 恒 性 高 而 兴 3 表 有 奋 性低 、 想想 性 低 , S L 9 幻 在 C 一 0测验 中 , 主观 的身 体 不适 感 及部 分强 迫 症状 。 贫 困生 由于 经济 拮 据 , 于为 生 活奔 波 , 忙 即无 经 济实 力 .
对 大学 生依 赖 性 的研究 有 利于 对大 学生 自立 的理 解 。
心 理学 对依 赖 的认 识可 以划分 为两 大 类 , 种 认 为依 赖 一 是被动 的 、 适应 的 , 为依 赖 的人 行 为表 现 有 易受 暗 示 性 、 非 认 顺 从 、 助 、 际 让 步 、 怕 否定评 价 、 人 际线 索 敏感 、 自 求 人 害 对 低 尊、 嫉妒 和 不 安 全 感 、 亲 密 与合 群 的 强 烈 需 要 、 怕 遗 弃 对 害 等, 并且认 为 依赖 性 水平 高有 可 能 增 加 心理 变 态 , 赖 的人 依 具有 一 种无 助 的 自我 概 念 。另 一种 认 为 依赖 既有 非 适应 的 方面 , 有 适应 的 方 面。这 种观点 是 随着 依 恋理 论 的提 出 而 也
5 结 论
5 1 大学 生表 现 出 中 等 水 平 的依 赖 性 , 且 男 女 生之 间 差 . 并 异 不 明显 。但大 学生 的依赖 性 表现 出文理 科 的差异 , 文科 即 学 生 比理 科 学生 表 现 出更 高 的依赖 性 。 5 2 多 因素 回归分 析 表 明 , . 对女 大 学 生 而言 , 只有 父 亲 的过 度 保护 和过 度干 涉 的教 养方 式 对其 依 赖性 有 显 著影 响 作用 , 对男 大学 生 而言 , 亲 的 情感 温 暖 、 亲 的拒 绝 否认 , 亲 的 母 父 母 偏 爱被试 对 其依 赖 性 有 显 著影 响 。造 成 男 女 生 依赖 性 的原
2 3 程 序 .
提出, 他们 认 为与 年 龄相符 的依 赖是 健康 心 理 发展 的先 决 条
件 。B rs i 出依 赖 既有 消极 的方 面如 易 受 暗示 性 、 从 ont n提 e 顺
等 , 也有 积 极 的方 面如对 他人 态度 的准 确 体会 和在 实 验 中 但
追求 优 异成 绩 。他 提 出 婴 儿 和儿 童 早期 抚 养 的 质 量 是成 人 依赖 特质 的决 定 因 素 , 际 依 赖 是依 赖 的核 心 内容 。P nu 人 ic s 还研 究 了 人际 依赖 的 三维结 构 。
预测作 用 小 , 可 能是 本 研 究 的 被 试 多 来 自农 村 , 亲 的作 这 母
用较 父亲 相对 弱些 。但 目前 越来 越 多 的研 究 表 明 , 亲 在 家 父
式 与 其依 赖 性 呈正 相 关 , 亲过 分干 涉 的教 养 方 式 与 其依 赖 父
性 呈 负 相关 。
庭教 育 中不可 忽视 的作 用 。另一 原 因 , 父 母 对 孩子 的影 响 是
观和身 体 安全有 关 , 亲 则 与 孩 子 的情 绪 调 适 、 母 避免 焦 虑 有
关 。张文 新也 提 出 父亲重 视 培养 儿 童 的 自我 控制 能 力 、 成就 动 机及 其责 任心 。 因此 依赖 性作 为 一 种稳 定 的人格 变 量 , 可 能 受到 父亲 更多 的影 响 。
性别 差 异 , 与 俞 国 良等 的研究 结 果 是一 致 的。 在传 统 的认 这 识 中 , 性 被认 为 是 具 有 高依 赖 性 的 。本 研 究 结 果 显 示 , 女 性 别 差异 正 在缩 小 , 这说 明 了社会 的进步 。
大学生 的依 赖 性 表 现 出学 科 差 异 。为 什 么 依 赖 性 与 学
1 引言
现代社 会 的 发 展 对 大 学 生 提 出 了 自立 自强 的要 求 。我
们将 自立 定义 为 个体 从 自己过去 依赖 的事物 那 里 独 立 出来 , 自己行动 、 自己做 主 、 自己判 断 、 自己的 承诺 和 行 为 负起 责 对 任 的过 程 。因 此 自立 的 过 程 是 一 个 与 依 赖 做 斗 争 的 过 程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