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化研究的三重反思_李展
文化研究的心得体会
文化研究的心得体会文化研究是一门广泛而深入的学科,它涵盖了历史、语言、艺术、宗教、社会学、人类学等多个领域。
通过对文化的探索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读人类的行为、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会结构。
在这个过程中,我对文化研究有了深入的认识和体会。
首先,文化研究教会了我接纳多样性。
世界上有各种不同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价值观念。
文化之间的差异并不意味着优劣,而是一种丰富和多样的表现形式。
通过研究各种文化,我学会了尊重和欣赏他人的文化差异,不再将自己的文化标准强加于人,而是能够理解和包容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其次,文化研究提高了我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语言、行为习惯、礼仪规范等。
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时,如果不了解其文化特点,很容易产生误解和冲突。
通过文化研究,我学会了如何尊重他人的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加灵活和适应。
我学会了用他们熟悉的方式与他们进行沟通,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再次,文化研究加深了我对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解。
文化是历史的传承和积淀,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演变过程。
通过研究文化,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
文化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推移和社会变迁而变化。
通过研究文化,可以了解到不同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的变化,进一步加深对人类社会的认识。
此外,文化研究还教会了我如何进行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
在文化研究中,我们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对文化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和反思,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文化研究培养了我独立思考的能力,教会了我如何对不同观点进行批判性分析和评价。
最后,文化研究也带给了我不少思考和困惑。
文化研究展现了人类无限的创造力和多样性,但也暴露了文化冲突和文化剥夺等问题。
不同的文化之间可能存在误解、不信任甚至冲突。
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交流和文化碰撞愈发频繁,如何实现文化的和谐共存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现代文化的反思与艺术探索
现代文化的反思与艺术探索一、现代文化反思1.现代文化的定义与特点–现代文化:指现代时期人类社会的精神文明成果,包括思想、观念、价值观、艺术等方面。
–特点:开放性、创新性、多元化、冲突性、全球化。
2.现代文化反思的原因–社会变革:工业革命、科技发展、经济全球化等引发的文化变迁。
–思想启蒙: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等思想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反思。
–人文关怀:关注人性、关注个体、关注社会问题,提高人们的文化自觉。
3.现代文化反思的内容–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与融合: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作用与价值。
–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人的理性、感性、创造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社会问题:关注贫困、歧视、战争、环境等问题,反思现代社会的弊端。
–文化多元性:尊重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差异,提倡文化多样性。
二、艺术探索1.现代艺术的特点–创新性:突破传统艺术形式,创造新的艺术表现手法。
–表现主义:强调艺术家个体情感的表达,反映社会现实。
–抽象艺术:摆脱具象描绘,注重形式、色彩、构图等元素。
–观念艺术:以观念为核心,强调艺术家的思想观念。
2.现代艺术的流派–印象派:强调光与色的变化,代表人物有莫奈、雷诺阿等。
–立体派:以毕加索、布拉克等为代表,注重几何图形与空间的创新。
–表现派:强调艺术家情感的表达,代表人物有梵高、毕加索等。
–极简主义:追求简约、抽象的艺术形式,代表人物有杜尚、弗兰克等。
3.艺术探索的意义–推动艺术发展:创新艺术形式,丰富艺术表现手法。
–反映时代精神:通过艺术作品,展现现代社会的特点与问题。
–培养审美能力:提高人们对美的鉴赏能力,丰富精神生活。
–促进文化交流:艺术作品的传播与交流,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
4.我国现代艺术探索–概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艺术界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吸收西方现代艺术成果,探索具有时代特色的艺术形式。
–代表人物:如齐白石、徐悲鸿、林风眠、赵无极等。
–成果: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艺术体系,丰富了我国艺术宝库。
文化研究报告的困难总结
文化研究报告的困难总结一、选题的重要性1。
理论意义:开展文化研究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在需要。
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研究是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最好弘扬和体现。
2。
实践意义:开展文化研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从某种意义上说,构建和谐社会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3。
现实意义:开展文化研究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型社会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社会,也是每个人都不断提高并充分发挥其创造力的社会。
二、目标与方法三、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1。
我没有本科生研究所必须具备的理论知识;而且虽然我是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但由于专业与所学的理论脱节很严重,因此我觉得我对许多问题的认识都不够清晰,也许正因为这样,我想到了要做课题来弥补,才能更加准确的去把握问题的真谛。
2。
我没有相关的社会阅历和经验,甚至不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这些都是制约我的“瓶颈”。
而在项目立项阶段,参考各位导师给出的意见和建议,我将对调查材料进行修改,提高调查报告的可信度。
3。
我的水平还不够高,书面表达能力也比较欠缺。
四、教训及今后努力方向1。
有目标才会有动力,我一定会朝着我制定的目标奋斗的,为了能使研究报告更符合实际,我会通过网络或者书籍等各种途径搜集资料,以便让我的研究报告更有说服力。
2。
学无止境,只要肯花时间,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够达到目标的。
3。
做事应该胆大心细,在写作之前应该拟定出详细的计划,而且一定要按照计划一步步地去实施,并且要有耐心。
4。
任何事都贵在坚持,如果不坚持,那么就算是得到了再好的结果,也会付诸东流。
5。
对待文字要多用心,不要怕麻烦,多花点心思,因为要想做好一件事,就必须投入足够的精力和热情。
6。
另外,团队精神也非常重要,小组合作共同完成项目,让我体会到了小组合作的快乐,相信在团队精神的鼓励下,我一定能够写出一份满意的研究报告的。
如何通过文化创意作品引发观众的思考和反思
如何通过文化创意作品引发观众的思考和反思文化创意作品是一种通过艺术表达和传播思想的方式,它能够引发观众的思考和反思。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文化创意作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因为这些作品不仅能够带给人们娱乐和享受,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人们的思考和反思,引发人们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首先,文化创意作品能够通过艺术的方式呈现社会问题,使观众对这些问题产生共鸣和关注。
比如,一部以贫困地区为背景的电影,通过展现人们的生活困境和挣扎,引发观众对于贫困问题的思考。
观众在欣赏这样的作品时,会对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产生反思,思考如何改变社会现状,为贫困地区的人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其次,文化创意作品能够通过艺术的表达方式,让观众对于自身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进行反思。
比如,一部探讨道德伦理问题的电影,通过展现人物之间的冲突和抉择,引发观众对于自己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的思考。
观众在欣赏这样的作品时,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思考如何成为一个更加有责任感和道德底线的人。
此外,文化创意作品还能够通过艺术的方式,让观众对于历史事件和文化传统进行思考和反思。
比如,一部以历史事件为背景的电视剧,通过展现历史人物的故事和经历,引发观众对于历史事件的思考和反思。
观众在欣赏这样的作品时,会对历史事件产生兴趣,思考历史对于现实的影响和启示。
此外,文化创意作品还能够通过艺术的方式,让观众对于社会问题进行思考和反思。
比如,一部以环保问题为主题的纪录片,通过展现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现状,引发观众对于环保问题的思考和反思。
观众在观看这样的作品时,会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进行反思,思考如何保护环境,减少资源浪费。
综上所述,文化创意作品通过艺术的方式,能够引发观众的思考和反思。
这些作品通过展现社会问题、道德伦理、历史事件和环境问题等,让观众对于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反思。
观众在欣赏这样的作品时,会对自己的行为、价值观和社会责任产生思考,从而成为一个更加有思想和有责任感的人。
传统文化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传统文化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在进行传统文化调研时,可能会发现以下问题:
1、文化遗忘与流失: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不足,很多传统习俗、技艺、历史故事等被逐渐遗忘。
随着现代化的推进,许多传统文化元素在日常生活中逐渐消失。
2、文化认同感缺失:一些人对传统文化缺乏认同感,认为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脱节,缺乏实际应用价值。
这导致了对传统文化的忽视和轻视。
3、传承困境:许多传统技艺、手工艺等面临着传承的困境。
老一辈的传承人逐渐减少,而年轻一代对此缺乏兴趣,导致这些技艺面临失传的风险。
4、文化商业化过度:在一些地区,传统文化被过度商业化,失去了原有的纯粹性和精神内涵。
这导致了传统文化的扭曲和异化,失去了其真正的价值。
5、文化差异与冲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成为常态。
然而,这也可能导致文化差异与冲突,一些人可能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产生质疑,甚至产生自卑感。
6、文化资源开发不足:一些传统文化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未得到充分发挥。
这限制了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力。
7、教育缺失:在教育体系中,对传统文化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学生缺乏对传统文化的系统学习,导致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不足。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包括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认同感、支持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合理利用和开发传统文化资源等。
文化研究读本读后感
文化研究读本读后感由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罗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刘象愚合作编著的《文化研究读本》是一本集合西方文化研究学者的学术论文集,其中摘录的都是在文化理论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批判性观点和论断。
通过阅读这本文化研究文献合集一方面能够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发展状况,另一方面也能吸收和借鉴西方文化理论研究的方式方法,从中获得启发。
本书主要分为六个部分,包括前言、什么是文化研究、文化研究的起源、差异*与文化身份、大众文化的*经济学、传媒研究。
前言部分两位作者梳理了文化研究的历史、理论与方法,介绍了文化研究的侧重点和研究主体、重要的文化学者和其提出的里程碑式的文化观点和批判理论,并将这些理论按照类别加以区分,让人对本书的内容和结构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熟悉这些文化研究者的观点,帮助在后面的论文中更加深入的体会其观点的论述和表达。
第一部分“什么是文化研究”,描述了文化研究的诸多概念和定义。
在理查德·约翰生的“究竟什么是文化研究”中,他主要论述了文化研究一些基本的概念和问题,探讨文化研究符码化和一些定义的策略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我要提出的论点是,文化研究有三种主要模式:基于生产的研究、基于文本的研究和对活生生的文化的研究。
”斯图亚特·霍尔则提出了文化研究的两种主要范式:文化主义和结构主义,并论述了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文化研究中‘文化主义’的线索,随着‘结构主义’知识景观的出现被打断了。
尽管结构主义可能比‘文化主义’更为多变,然而它们还是共享了某些共通的立场和方向。
”而托尼贝内特的文章“置政策与文化研究之中”则阐述了*和政策在文化研究中的必要性以及其中体现出的霸权与*。
“然而,在此我认为,只有通过使用那些通过置“政策”于文化研究之中而产生的补救办法,文化研究才能确实摆脱那些庸俗形式……。
”第二部分探究“文化研究的起源”,三大文化研究的奠基人理查德·霍加特、雷蒙·威廉斯和 E.P. 汤普森给出了各自的观点和看法。
关于研究传承传统文化的反思
关于研究传承传统文化的反思
1. 文化多样性的尊重:传统文化是多元而丰富的,不同的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在研究和传承传统文化时,我们应该尊重并包容各种文化的独特性,避免将某一种文化视为优于其他文化。
2. 去殖民化的视角:在过去的历史中,许多传统文化受到了殖民主义和外来文化的影响。
因此,在研究和传承传统文化时,我们需要采取去殖民化的视角,重新审视和解读被扭曲或掩盖的部分,以还原其真实的面貌和价值。
3.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传统文化并不是静态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演变的。
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找到与现代社会相结合的方式,使其能够与当代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相互融合,从而保持其生命力和适用性。
4. 社区参与和主体意识: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专家和学者的责任,更需要社区和民众的积极参与。
我们应该促进社区参与和主体意识的培养,让人们对自己的传统文化有更深的认识和自豪感,从而主动参与到传承和保护的过程中。
5. 可持续发展的考量:在研究和传承传统文化时,我们需要考虑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这包括保护文化遗产、培养文化传承人才、建立适当的管理和保护机制等,以确保传统文化能够在未来得以延续和发展。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反思,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和深入地理解研究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复杂性。
只有在尊重多样性、去除殖民化影响、结合现代需求、促进社区参与和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为后代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文化研究的心得体会(2篇)
文化研究的心得体会文化研究作为一门跨学科的学科,涉及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对于我来说,是一门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学科。
在我学习和研究文化的过程中,我领悟到了很多东西,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和体会,分享一些关于文化研究的心得体会。
首先,文化研究的重要性不能被忽视。
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核心,它涵盖了语言、艺术、宗教、价值观念等多个方面,对于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有着巨大的影响。
通过文化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本质和演变过程,从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人类社会的现象和问题,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研究也具有重要的跨文化交流和理解的意义,能够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和融合,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其次,文化研究需要多学科的融合。
文化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涵盖了众多的学科领域,如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哲学、心理学等。
在进行文化研究时,如果只依赖于单一的学科视角,我们很难获得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因此,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和视角是必要的。
例如,在研究某一文化现象时,我们既可以从社会学的角度去分析其群体行为和社会结构,也可以从历史学的角度去追溯其起源和演变过程,还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其对个体心理的影响。
通过多学科的融合,我们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文化。
再次,文化研究需要注意方法论的问题。
文化研究是一门相对较年轻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广泛且复杂,研究方法也相对灵活多样。
在进行文化研究时,我们需要有一套科学的研究方法论来指导。
例如,我们可以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通过实地观察和访谈来收集数据;也可以采用档案研究的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和历史资料来获取信息;还可以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比较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性来分析其特点和影响。
同时,我们还需要善于利用统计学和定量研究的方法,以及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来处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
在选择研究方法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对象和问题来灵活运用,以求取到准确和可靠的研究结果。
中国文化研究的拓展和深化
中国文化研究的拓展和深化最近30年来,伴随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延伸,文化研究热潮滚滚、硕果累累。
西方文化的引介,中国文化的史的开掘和论的创新,乃至当代文化的价值建构等,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但是,从严格的学术创新角度审视,中国文化史的研究还有诸多需要努力的方面,其中,断代文化史的研究特别是少数民族统治时期的断代文化史的研究,因为历史偏见和研究难度的制约,导致这个领域的空白,需要有志之士有识之人来填补。
陈高华等学者的新著《元代文化史》,以元代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文化为研究对象,对其间各种思想文化现象作了细致的梳理。
全书逻辑严密,文字晓畅,多有创见,是元代文化研究的优秀著作,也是中国文化研究在断代史方面的拓展和深化。
作为中国文化研究者,我们细读该书,觉得它有如下优长之处:一、填补断代文化史研究的空白在中国历史上,元代是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一统中国的朝代。
虽然只有短短162年,但蒙族统治者所特有的民族习性及文化背景,使元代的社会结构与文化生活表现出极强的独特性,理应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但由于历史上对少数民族统治中国偏见的影响,以及清理元代特殊的文化、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难度甚大,故而迄今为止没有一部元代文化史问世。
在柳诒徵的《中国文化史》、冯天瑜等人的《中华文化史》等通史类著述中,对元代思想文化的介绍大多较为简略。
柳著皇皇数十万言,竟然没有一章一节是专门谈元代的! 作者在讲到元代部分时,往往是与其他朝代合谈,并仅以寥寥数笔带过。
冯著倒是专辟一节谈元代文化,并有积极的评价,但却是将元代与其他三个朝代合并而谈,相对于该书对其他朝代文化的阐述,明显薄弱很多。
《元代文化史》则是系统深入地对元代文化进行专门研讨,可说是对柳著和冯著相关研究的拓展和深化。
在断代文化史研究方面,尽管数量上不如中国文化通史多,但也有相当成果。
例如韩养民的《秦汉文化史》、万绳楠的《魏晋南北朝文化史》、熊铁基的《汉唐文化史》,以及其他一些属于专门史性质的文化史著作,诸如林剑鸣的《秦汉社会文明》、张学智的《明代哲学史》等,但就是没有一本元代文化史! 可见,陈高华先生等人的《元代文化史》的问世,弥补了中国文化史断代研究的空白,其开拓建树之功,令人感佩。
韧性视角下沈阳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的发展历程与策略研究
商展前沿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活动遗留下来的具有极高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1]。
中国现有38项世界文化遗产,沈阳故宫是我国关外唯一的皇家建筑群,宫殿建筑融汇了满、汉、蒙多民族建筑特色,2004年作为中国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
然而,社会经济和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加剧了文化遗产保护与区域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成为沈阳故宫世界文化遗产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韧性作为在复杂社会生态系统下,为回应压力和限制条件而激发的一种变化、适应和改变的能力,对遗产类景区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
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沈阳故宫世界文化遗产发展历程的梳理,获得了其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沈阳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的韧性发展策略,以期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 沈阳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的发展历程1.1 待兴阶段:1949—1965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愈加重视国内的博物馆事业。
1950年,中央发布征集革命文物令,明确指出收集革命文物和任何有关革命文献、实物的范围和方法。
此后,众多博物馆向沈阳故宫调拨了大批文物。
沈阳故宫则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和购买文物,形成了极具特色的藏品体系。
1951年,文化部印发了《对地方博物馆的方针、任务、性质及发展方向的意见》[4],沈阳故宫积极响应,将其定位为清代历史与艺术博物馆。
在陈列上体现地方综合性,以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作为衡量标准,建立科学的文物保管制度。
1956年,全国博物馆工作会议召开,明确了博物馆的基本性质、任务、社会地位和作用[5]。
这一时期,沈阳故宫馆藏文物显著增加,陈列展览形式多样,文物修缮保护工作也步入正轨。
1.2 停滞阶段:1966—1977年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沈阳故宫古建筑修缮与文物保护工作被迫中止,基本陈列被拆撤,部分建筑设施也被改作他用。
直到1970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博物馆工作,沈阳故宫才重新对外开放。
我国课程文化研究回顾反思与展望
我国课程文化研究回顾反思与展望一、回顾课程文化是课程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它强调课程的社会文化性质,强调课程在不同的历史、社会和文化条件下的差异性和变动性。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课程文化研究在理论探索、实践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在理论研究方面,我国课程文化研究仍存在着理论体系不够完善、学科建设不够健全等问题。
在实践创新方面,我国课程文化研究对于实际课堂教学的指导作用还不够突出,还需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回顾我国课程文化研究,需要反思其中存在的不足,以期能够更好地实现课程文化的价值。
二、反思1. 理论研究不够深入我国课程文化研究的理论研究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于课程文化内涵的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缺乏对于不同历史、社会、文化条件下的课程文化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等方面的深入探讨;二是对于课程文化的价值取向的理论研究不够充分,缺乏对于课程文化内在的关于人文关怀、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研究。
2. 学科建设不够健全我国课程文化研究的发展还需要加强学科建设,特别是在课程文化学科的学科发展方面,现有的基础并不太牢固,因此需要更多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还需要更多的跨学科研究和交叉研究,才能够更好地推进课程文化研究的发展。
3. 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我国课程文化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方面还存在不足,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之间的联系并不够紧密。
需要更加深入地把握课程文化研究的实践价值,并进一步强化课程文化研究与教育实践的良性互动,确保理论研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实践。
三、展望1. 加强理论研究,夯实学科基础未来我国课程文化研究需要加强理论研究,夯实学科基础。
这既包括对课程文化内涵含义的深入探讨,也包括对于课程文化的价值取向的进一步探究。
只有夯实了学科基础,才能够更好地推进课程文化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2. 推进学科建设,培养人才我国课程文化研究在回顾其发展的需要认真反思其中存在的不足,以期能够更好地实现课程文化的社会文化价值。
“文化研究”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新视野.docx
“文化研究”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新视野一、“文化研究”中我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展示 1.现当代文学的生产关系、文化语境以及文化关系的发展我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已经从粗矿式研究逐渐发展到细微方面的剖析、整理,并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
比如商务出版社、文学探讨会、创造社等知名出版商和其他流派的研究工作成果斐然。
代表性事件为在我国某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像《宏大叙事的样本--阅读1979-2000》这样研究其他期刊文学的研究文章;同时在其他领域如我国近现代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的研究等方面也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
2.现当代文学审美、诗学、叙事等文本现象研究的发展研究各个知名作家的作品属于小范围的研究工作,是个例研究。
从宏观视角考察现当来我国近现代文学的研究方向,不难得出两方面的结论:其一就是多研究那些明明很有才华却因为社会、政治等方面因素被世人忽视的作家,比如张爱玲和钱钟书等;其二就是重新解读过去被世人无解或者被简单理解的作品,根据现代人的需求,从多方面重新对这些作品进行研究,寻找未被发现的意境。
所以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已经具体落实到某些作家的某个作品上面,更加深人地钻研这些作品,寻找更加合理的解析。
二、“文学研究”对我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作用 1.“文化研究”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提供了更多的主动权中国现当代文学虽然比较年轻,但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建立了一系列完备的体系。
文学研究高度体系化带来的弊端就是文学研究僵化、模式化、程序化。
“文化研究”同传统的文学研究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不寻求明确的知识领域和科学领域;“文化研究”是变幻莫测、难以定位的知识领域,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一个清晰的界限能给其明确的界定。
这种看似不确定的特性,给处于模式化境地的文学研究带来了新视野。
“文化研究”为现当代文学研究带来了新的突破,这种突破表现为现当代文学研究者理论触角和学术兴趣的转移。
例如,20世纪80年代的评论家谢泳主要从事的是报告文学的学术研究,但是在90年代却陆续出版了《教育在清华》《逝去的自由》等书籍,将研究的主要方向转移到了对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传统研究方面,显然,谢泳作为当代评论家已经从文学文本的研究中淡出,但是其对历史的反思却实现了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与映照,有特殊的意义。
文化考察的反思报告
文化考察的反思报告引言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化交流和互动的频繁增加,文化考察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学术研究和社会活动。
在这次文化考察过程中,我参观了多个文化场所、参与了各种文化活动,并与当地居民进行了交流。
通过这次经历,我对于文化的认识有了深入的思考。
本篇报告将对文化考察的收获进行总结和思考,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改进意见。
一、文化的多样性与包容性在文化考察的过程中,我发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具有鲜明的特点和差异。
从建筑风格、饮食习惯、服饰传统到宗教信仰,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独特的文化符号和象征。
这种多样性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并尊重其他国家与地区的文化,并且有助于促进文化交流与和谐。
然而,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强调文化的包容性。
文化不应该成为隔离和歧视的源泉,而是应该为不同的文化提供一个平等互动和沟通的平台。
只有在理解并尊重其他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文化交融与共存。
二、文化保护与创新的平衡在考察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地方在推动文化保护的同时也注重文化创新和发展。
他们通过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重新演绎传统节日、传统技艺和文化艺术,使之更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
这种创新性的文化保护方法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并且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然而,我们也必须警惕一些文化创新过度追求商业利益而破坏传统文化的情况。
尽管文化创新是必要的,但我们不能忽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
应该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规,平衡好文化创新与传统文化保护之间的关系。
三、文化与旅游的互动文化考察与旅游紧密相连,旅游可以成为促进文化交流与理解的桥梁。
在文化考察中,我发现旅游业在文化保护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旅游业可以为当地经济注入活力,同时也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通过旅游,游客可以亲身体验并了解当地的文化,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交流。
然而,对于文化与旅游的互动,也应该把握好度。
过度发展旅游业可能导致传统文化过度商业化,甚至可能破坏自然环境和文化景观的完整性。
基于新课程的教学文化研究问题域反思及走向 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基于新课程的教学文化研究问题域反思及走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文化作为影响课程改革的隐性因素正在发挥着深层次的作用。
作为一种体验教学总体问题的方式,教学文化一经被提出就受到学界的普遍重视。
近几年来,对教学文化的研究形成了井喷之势。
教学文化研究对当前正在深入推进的新课程改革而言,不仅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更有实践操作价值。
一、研究的问题域探讨教学文化,需要了解教学文化是什么、教学文化有什么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构建有价值的教学文化等问题。
围绕着这些问题,就形成了教学文化研究的三个问题域:第一,教学文化的认识论研究;第二,教学文化的价值论研究;第三,教学文化的方法论研究。
这三个问题域基本上涵盖了当前学界研究教学文化的所有成果。
1.认识论研究:教学文化是什么研究教学文化,首先应当回答教学文化的概念和内涵,这是人们认识教学文化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立足课堂教学的特点、社会性质以及文化属性所进行的教学文化性质和特点的研究则深化了这种认识。
依据这两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基于课堂教学承载主体的构成角度所划分的群体文化,进一步夯实了教学文化研究的基础。
.(1)教学文化的概念和内涵受赫尔巴特传统教育“三中心”以及凯洛夫教育思想的长期影响,有研究者认为教师教的行为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
基于对传统的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忽视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行为的反思,在杜威现代教育理论的影响下,为了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掘,有些研究者开始重视学生在教学改革中的核心地位。
而出于对杜威的过度夸大学生的自主性、漠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的纠偏,又有研究者提出了教和学为一体的协同教育。
同时,出于对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环境即物质形态的课堂陈设和师生的行为方式所表征的文化意义,以及对教学活动本身和影响教学活动的文化环境因素的考虑,有研究者对教学文化提出了其他的见解。
遵循以上思路,学界对教学文化的理解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五种观点:1)教师文化就是教学文化[1];2)学生学习文化就是教学文化[2];3)教学文化是师生共同建构的文化[3];4)教学文化是一种解释文化[4];5)教学文化是教学生活过程及与之有机成为一体的教学生态环境的整体[5]。
文化研究的心得体会范本
文化研究的心得体会范本在文化研究的学习过程中,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
文化研究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人类社会各个方面的文化表现和意义。
在探索和研究文化的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时也对文化的影响和作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下面,我将就我的心得体会进行总结,并结合我在研究过程中的实践经验进行阐述。
首先,文化研究让我认识到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时期的文化表达和意义有着巨大的差异。
通过学习文化研究,我了解到了世界上的不同文化形态,如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等。
例如,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时,我发现其注重社会和谐、家庭观念、尊重长辈等价值观念与现代社会的个人主义、追求自由等价值观念存在着冲突和融合。
这些复杂的文化现象需要我们进行具体的实地调研和深入的思考分析,从而形成准确的结论。
其次,文化研究使我更加关注历史的演变和文化的传承。
在文化研究中,历史是我们分析文化的重要依据之一。
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历史渊源和背景。
通过研究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到文化的起源、演变和传承。
例如,在研究典籍的时候,我发现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传统,需要我们通过深入的阅读和分析来理解和解读。
了解历史对于我们研究文化的起源和变迁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文化的传承也是我们对历史的尊重和延续。
再次,文化研究带给我更多的思考和启发。
文化研究不仅仅是对文化现象的描述和分析,更是一种思考和启发。
通过研究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并且对于当下和未来的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例如,在研究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我意识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碰撞是一种丰富和发展文化的重要手段。
通过借鉴和吸纳不同文化中的优秀元素,我们可以推动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同时,文化研究也帮助我们认识到文化对于个体的塑造和影响,以及文化与社会、经济、政治等领域的相互关系。
这些思考和启发对于我们思维的开阔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主要话题及代表性观点
本文由milo709贡献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主要话题及代表性观点一、跨文化传播的研究范式及基本理论的引进与介绍跨文化传播是一种新的时代语境,研究首先在国外兴起其知识内涵和理论框架涵盖多学科知识。
翻译在引进、介绍国外跨文化传播的认识取向、思维框架、主要理论以及基本理念等,为中国跨文化传播理论与实践提供思想资源。
代表性论著有:刘双、于文秀著《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交流》,郭镇之主编的《跨越文化障碍:传播的挑战》,麻争旗等翻译的萨默瓦所著的《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跨文化交流文集》等,对跨文化传播的认识论、社会文化背景、跨文化互动的主要方式、跨文化传播能力的改进等国外的跨文化传播的主要范畴和概念都有广泛涉及,并对国外跨文化传播的研究视角、方法论、理论模式、学科前沿和现实关切、理论思想源源进行梳理介绍。
二、跨文化新闻传播基本理念的探讨与建构与传播学的发展轨迹一样,跨文化传播研究也面临着本土化、建立属于自己的理论关切、现实旨趣和学术关怀的课题。
一些学者从文化学、哲学、新闻传播学等视角,对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念进行梳理和建构。
如单波的《浅议跨文化新闻传播》、麻争旗的《翻译二度编码论——对媒介跨文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之思考》“认为跨文化传播作为一种精神交往现象,,不是县时代特有的景象。
”它是文化同协商、沟通、理解的基础上的全球新闻传播,它肯定文化经验的多样性、文化的无边界性以及文化表达方式的无限可更新性。
“跨文化新闻传播应建立在尊重国家主权的基础上,又信守全球新闻自由原则,推行文化间的非垄断化市场原则、传播技术均衡原则、新闻报道平衡原则。
”吴予敏《跨文化传播研究与现实关切》,对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性质、内涵、目标进行描述,认为“跨文化传播研究是解决显得性导致的文化认同危机、人类文化共同体内部调适文化差距与冲突、达成对话与理解的解决方案。
它的目标有:描述特定文化之间传播的性质、揭示文化的异同:基于对文化异同的理解,研究消除人们由于文化屏障造成的传播差异的途径、更好到理解自己的文化,理解文化的创造与分野的过程。
文化研究的心得体会模板(3篇)
文化研究的心得体会模板自从进入大学以来,我选择了文化研究作为我的主修专业。
通过这几年的学习和研究,我深刻体会到了文化研究的重要性和魅力。
在这里,我将分享我对文化研究的心得体会,并探讨一些我认为在文化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文化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文化是一个社会的精神和文明的核心。
通过研究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一个社会的动态变化和发展方向。
文化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加深文化交流和理解。
同时,文化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世界各地的文化现象和艺术作品。
文化研究不仅让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世界,还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培养了我们的人文素养。
其次,文化研究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
首先是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文化研究涉及到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因此研究方法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需要仔细选择适合于自己研究对象和问题的方法,并注意方法的运用和操作。
其次是理论的运用和创新。
文化研究需要借助于理论来进行分析和解释,但我们也应该注意理论的局限性,并努力进行理论创新。
最后是对研究对象的尊重和理解。
文化研究需要尊重不同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我们应该避免把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于他人,并努力理解和接触不同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在我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是对于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的陌生与困惑。
文化研究需要运用多种的研究方法,例如文献研究、实地调查、访谈等,而我在初次接触这些方法时感到有些不知所措。
通过阅读书籍和向老师请教,我逐渐了解并掌握了这些方法的使用。
其次是对于文化的理解和解读的挑战。
每个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语境和内涵,我们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阐释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一个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这需要耐心和毅力,并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和融合,才能得出深入的结论。
然而,虽然文化研究有其困难和挑战,但也有其乐趣和成就。
在我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我获得了很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每一次对于一个文化现象的深入分析和解释都让我感到非常兴奋和满足,因为这意味着我对于这个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文化研究的心得体会
文化研究的心得体会文化是一个国家或群体共同的精神财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研究是对不同文化形式和内涵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文化研究的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许多新知识和理念,还深刻领悟到了文化的巨大力量和价值。
以下是我对文化研究的心得体会。
首先,文化研究需要深入挖掘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文化是一个国家或群体的精神财富,包括文学、艺术、信仰、价值观念、人文精神等多个方面。
在进行文化研究时,必须深入了解不同文化形式和内容的含义和作用。
例如,通过研究文学作品可以了解一个时代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通过研究艺术表现形式可以理解不同文化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追求。
只有深入挖掘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才能更好地理解和传承文化,推动文化发展和传播。
其次,文化研究需要关注文化变迁和文化冲突。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域环境中,文化会发生变迁和演变。
文化研究需要关注文化的历史变迁和演变,了解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同时,文化研究也需要关注文化之间的冲突和对话。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对话越来越频繁,文化冲突和融合也随之而来。
文化研究需要关注文化冲突的原因和影响,探讨如何在文化差异中实现和谐共存。
再次,文化研究需要立足于实践和创新。
文化不仅仅是一种理论研究的对象,更是实践和创新的动力。
文化研究需要关注文化的实践价值和应用意义,探索如何将文化研究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推动文化创新和传播。
例如,研究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通过深入了解不同文化形式和内容,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只有立足于实践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发挥文化研究的作用和价值。
最后,文化研究需要持续学习和拓宽视野。
文化的形式和内涵是多样的,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和理论体系。
在进行文化研究时,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和理论,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
例如,学习社会学、心理学、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的理论知识,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和分析文化现象。
关于文化艺术的理解和感悟
关于文化艺术的理解和感悟:
文化艺术是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它能够让人们感受到美的力量,激发内心的共鸣。
对于我来说,文化艺术是一种能够触动灵魂的力量,它能够让人们超越语言的障碍,进行心灵的交流。
在艺术中,我看到了人类无尽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无论是绘画、音乐、雕塑还是舞蹈,艺术都能够以独特的方式表达出人类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一幅画作、一首歌曲、一个雕塑或一段舞蹈,都能够引发人们的共鸣,让他们感受到美的力量。
文化是一种多元化的表达方式,它包含了人类的各种思想和观念。
通过文化,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类的历史、传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文化是一种交流的桥梁,它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彼此,增进相互之间的理解。
在我的感悟中,文化艺术是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能够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世界,激发内心的共鸣和思考。
在当今社会,我们需要更加注重文化艺术的发展和传承,让它们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总之,文化艺术是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它能够让人们感受到美的力量,引发共鸣和思考。
我们需要更加注重文化艺术的发展和传承,让它们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8卷 第5期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V ol.28 No.52015年10月 J O U R N A L O F W U H A N T E X T I L E U N I V E R S I T Y O c t. 20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简介:李展(1972-),男,副教授,博士,武汉大学教育部“青骨”项目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美学等. 基金项目:武汉纺织大学教研项目(2014JY113),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4B089).关于文化研究的三重反思李 展(武汉纺织大学 传媒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摘 要:文化研究与大众文化的崛起密切相关,但是随着消费时代和电子信息时代的来临,其文化使用权和话语权得到部分解决。
这样,具有强烈政治意识的文化研究需要面对三重反思:一是何为文化研究的最终落脚点?二是意识形态作为文化共享性结构的可能性限度;三是文化视角和社会内容的融合趋势。
因此,回到文化研究的基础起点,重新思考文化研究的路线就成为必须。
关键词:文化研究;人性基础;意识形态;文化视角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4X(2015)05-0034-04我们这里所说的“文化研究”,特指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发源于英国伯明翰学派的文化思潮,它在20世纪末在英美澳等国家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对当下大众文化研究产生持续的影响力;近些年在中国也产生了重大学术与思想影响,以致在文学理论界有以文化研究替代文学研究的趋势,引发了很多争论。
时至今日,文化研究的洞见和盲点同样值得我们关注,这里拟从三个方面对文化研究进行反思。
一、人性基础才是文化研究的落脚点文化研究最初产生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英国,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有着重要的思想渊源,就其学科性质看实际属于一种社会-政治意义的文化批评。
但我们不能忽视文化研究在英国产生的基本文化背景,因为这直接涉及文化研究的人性基础、历史语境和全球视野。
追溯文化研究的开端,马修・阿诺德(1822-1888)往往作为英国“文化与文明”传统开端的重要代表人物。
马修・阿诺德作为从“总体性文化视角”进行考察社会演变的代表人物,他拥有超出当时一般人的眼光,正如约翰・斯道雷阐述的那样:“阿诺德最重要的成就在于他开创了一个传统,一种考察大众文化的特殊方法,并在文化的领土上为大众文化找到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文化与文明’(culture and civilization)传统。
”[1]这个问题主要反映在马修・阿诺德的名著《文化与无政府状态》一书中。
在马修・阿诺德看来,文化一词具有两层含义:其一,“文化即对完美的追寻”[2],“文化以美好与光明为完美之品格”[2]。
其二,其定义是指“让天道和神的意旨通行天下”[2]。
在这一表述中作为“甜蜜与光明”(sweetness and light)”的“文化”具有西方基督教背景,牵涉对于人性基础的深层追求。
第一层含义涉及的“完美”,在基督教文化背景中只有上帝才有可能,文化对于人类的价值即是对于上帝追寻的路标。
这里我们更愿意将“上帝”视为“存在”的人类归属语境,这对文化研究更具意义。
当人类以这种“文化”作为自己的价值目标并加以实施的话,那么,这是一种以精神品位塑造为核心的精英文化传统。
第二层含义则蕴含了文化向下落实的实践意义,但这种落实具有存在论根据并在人的社会经验层次得以验证,从基督教文化看就是“上帝与人同在”的现代哲学表达,这里人并不分高低贵贱,具有一种存在论普泛性,不同于具有社会阶级属性的群体划分。
于是,文化的这种表述具有生命路标之价值。
这样,“文化”就成了“向完美之物学习的过程……而所谓完美之物,关注的是成为什么而非拥有什么,面向自己的精神与灵魂而非外部环境”。
[1]换言之,文化就是努力使自己了解世上最好的知识,并令这些知识盛行于世,以使人类衷心向善,这样看来,马修・阿诺德的文化观以人性的内在完善为基础。
不过,马修・阿诺德反对的“无政府状态”主要就是劳工阶级的文化状态,他认为工人阶级是“粗鲁而野蛮的群氓”、“恶意且缺乏教养的乌合之众”、“我们国家里那些像法国人一样粗鄙的人群”、“那为数众多、可耻而桀骜难驯的堕落之徒”。
英国从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发生的重要变化,就是伴随工业文明的发展必然带来的工人阶级文化问题,而马修・阿诺德意义上的文化追求对于工人阶级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为就马氏“文化”第5期 李展:关于文化研究的三重反思 35内涵就其可能性而言,工人阶级不可能像贵族阶级那样有钱和有闲,在当时甚至仅仅生存本身就足以占据了人的全部灵魂,根本不可能单纯追求这种精神和灵魂生活;由此,这个问题几乎在同时被马克思(1818-1883)从社会学角度界定为阶级区划,由于阶级压迫,他们获得高级文化教养的机会被剥夺。
这样,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中,马修・阿诺德将文化的人性基础与阶级问题就不可避免地纠缠在一起了。
马修・阿诺德的阶级偏见,忘记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享受到真正优秀文化的教养,在很大程度上,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存在并不在于人性基础的巨大差异,而是文化环境的优质资源的获取问题。
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的“改造社会”、追求人类平等的要求,显然具有民主性的进步价值;使每一个人拥有获得优秀文化教养的机会,是现代社会的重要进步。
然而,这种社会革命或者进步必须建立在一种文明教养的个体人性基础上,否则,社会革命很可能是一种阿Q式革命,不可能带来任何真正意义的社会进步。
我们不但需要争取具有平等权利的具有社会进步性质的革命,更重要的是在“革命后的第二天”(丹尼尔・贝尔语),我们能够建设真正有文明教养和创造精神的社会民众,这才是阿诺德“文化”定义的真正价值。
马修・阿诺德将文化落实于日常生活的人性基础观点,被“文化研究”学派所借鉴,并以历史经验取代了上帝的旨意,使得“文化”概念本身“被大众化和社会化了”[3]。
文化研究本来就具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左翼文化背景,同时,又吸收了带有右翼文化色彩的马修・阿诺德一脉。
因此,文化研究必须立足于这种阶级现实,同时又必须超越于这种左右分化的阶级背景,才有可能为它的个体人性基础带来真正的进步。
二、意识形态作为共享性结构的局限在文化研究当中,“意识形态”无论作为文化领域的斗争场域还是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共享结构,文化研究学者都表现出不同寻常的关注;当身份、文本编码和话语权成为文化研究的核心,并像标签一样肆意张贴的时候,我们有必要对意识形态问题的文化背景及其局限进行剖析。
而意识形态问题正是文化研究的核心内容。
关于意识形态,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概念,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这必然造成了“意识形态”一词的语义混乱,许多学者为此深感困惑和无奈。
撒姆纳曾经归纳出10种意识形态定义:(1)基于虚假意识的信仰体系,虚假意识的根源在于阶级利益。
(2)基于乌托邦幻想而形成的思想体系,乌托邦幻想的根源在于个人兴趣。
(3)根据事物的表象而形成的错误观念。
(4)指任何系统化、体系化、标准化、制度化的思想体系。
(5)指基于特定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而形成的思想意识。
(6)指排斥理论探寻而一味追求实用的不科学的信念。
(7)指人们在其无意识中幻想出来的与现实的种种关系。
(8)指思想领域中的各种阶级斗争活动。
(9)指具有政治意味和政治效果的社会实践活动。
(10)指一种独特的社会实践活动,个人凭此生存、感受自己与社会整体之间的“真实”情况。
[4]这些不同说法之间充满了矛盾,既涉及意识领域也涉及实践领域,既涉及认识论根源也涉及社会学根源,既涉及信仰体系又涉及思想体系,既与意识有关还与无意识有关。
如此复杂的意识形态问题,有学者将这些不同方面进行归类,划分为四种研究模式:认识论意义的意识形态、社会学意义的意识形态、一般心理学意义的意识形态以及文化心理学意义的意识形态。
[4]对于结构主义文化研究而言,意识形态研究是与生产关系再生产以及意识形态对个体的精神无意识建构联系在一起的,从社会学和精神分析学角度进行了令人信服的定位。
正如阿尔都塞指出的,强制性国家机器(军队、警察、监狱等等)属于公共领域,而绝大部分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宗教、教育、法律、家庭、工会等等)则属于弥散的私人领域,对于形成日常生活方式并保证这种生活方式的生产关系运作,至为关键,而这正是文化研究的核心问题。
从文化建构的角度看,无论教育还是宗教、道德、法律甚至家庭这些社会组织的运作,对个体而言都不是存在论意义的本真存在和发展问题,而是属于一种先验的共享性的意识形态文化结构,对于个体的文化召唤,存在于每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人生仪式之中。
换句话说,阿尔都塞所说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其含义一是相对强制性国家机器而言,二是主要指的一种意识形态的物质实践组织载体;而其运作的意识形态实践,对于个体的真正作用显然具有一种神话性质,属于一种精神无意识形式。
这种文化效果与作为一种文化理想的意识形态政治纲领,作为公共领域的生产关系再生产有必然的联系,具有潜移默化的事实效果,但却与人的存在论意义的本真存在并无必然联系。
事实上,阿尔都塞已经明确认识到这个问题,并指出了意识形态如何作用于个体本身这个复杂的镜像结构:(1)意识形态把个人传唤为主体;(2)他们对主体(大写主体,宗教神话般的绝对存在)的臣服;(3)主体与主体的相互认识,主体间相互承认,以及主体最终的自我确认;(4)对上述三点的绝对担保,以及当主体认识到自己的身份并恰当地做人。
行事时,对他行动一切顺利的绝对担保。
于是,在这种镜像结构中就得出了如此结论:“主体落入了被传唤的主体、臣服于主体、普遍承认和绝对担保的四重组合体系,他们在这个体系里‘起作用’,而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自己起作用’”[5]。
从复杂的意识形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5年36态机制运作的分析当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个体”如何变为“主体”,受到意识形态神话般的召唤,然后臣服于现实的生产关系再生产,这个过程几乎是无意识的,即处于意识形态之中而非之外。
在这个意义上,意识形态确实充当了人与人之间的文化共享结构,使得人们彼此确认并指导着我们的行动。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葛兰西强调的“文化领导权”才真正具有意识形态学的政治意义。
威廉斯认为,文化研究者必须保持清醒,明白所谓“文化传统”不但是现在的人对昔日文化的一种选择,更是现在的人对昔日文化的一种解读。
文化分析可还原文本或实践的历史语境,提供一种对文化的替代性解读,竭力避免被“特定的当代价值观”束缚了思维。
只有这样,才能在“文化”得以被表达的“总体性历史机制”与“文化被利用的现行机制”之间划出清晰的界限,才能让真正的文化过程浮出水面[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