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萘乙二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安全技术说明书(萘)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 1 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志化学品中文名称:萘化学品英文名称:Naphthalene分子式: C10H8分子量:128.16企业名称:地址:邮编:电子邮件地址:传真号码:企业应急电话:国家应急咨询电话:技术说明书编号:005第 2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 :萘CAS No. : 91-20-3第 3 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 4.1类易燃固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
健康危害:具有刺激作用,高浓度致溶血性贫血及肝、肾损害。
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萘蒸气或粉尘时,出现眼及呼吸道刺激、角膜混浊、头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腰痛、尿频,尿中出现蛋白及红、白细胞。
亦可发生视神经炎和视网膜炎。
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脑病和肝损害。
口服中毒主要引起溶血和肝、肾损害,甚至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和肝坏死。
慢性中毒:反复接触萘蒸气,可引起头痛、乏力、恶心、呕吐和血液系统损害。
可引起白内障、视神经炎和视网膜病变。
皮肤接触可引起皮炎。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 4 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 5 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易燃。
燃烧时放出有毒的刺激性烟雾。
与强氧化剂如铬酸酐、氯酸盐和高锰酸钾等接触,能发生强烈反应,引起燃烧或爆炸。
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采用二氧化碳、雾状水、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沸溅。
第 6 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萘安全技术说明书

萘安全技术说明书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萘化学品英文名:naphthalene中文名称2:并苯英文名称2:技术说明书编码:509CAS号:91-20-3分子式:C10H8分子量:128.16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或混合物:纯品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4.1类易燃固体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具有刺激作用,高浓度致溶血性贫血及肝、肾损害。
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萘蒸气或粉尘时,出现眼及呼吸道刺激、角膜混浊、头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腰痛、尿频,尿中出现蛋白及红、白细胞。
亦可发生视神经炎和视网膜炎。
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脑病和肝损害。
口服中毒主要引起溶血和肝、肾损害,甚至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和肝坏死。
慢性中毒:重复接触萘蒸气,可引起头痛、乏力、恶心、呕吐和血液系统损害。
可引起白内障、视神经炎和视网膜病变。
皮肤接触可引起皮炎。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易燃。
燃烧时放出有毒的刺激性烟雾。
与强氧化剂如铬酸酐、氯酸盐和高锰酸钾等接触,能发生强烈反应,引起燃烧或爆炸。
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采用二氧化碳、雾状水、砂土灭火。
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沸溅。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盐酸萘乙二胺配制及储存标准

盐酸萘乙二胺配制及储存标准
盐酸萘乙二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具有生物活性,常用于药物合成和有机合成反应中。
其配制方法如下:
1. 取一定量的萘乙二胺加入盐酸中,通过搅拌或加热溶解。
2. 配制好的盐酸萘乙二胺可以通过滤液、冷却结晶等方法进行纯化和分离。
盐酸萘乙二胺的储存标准如下:
1. 盐酸萘乙二胺应保存在冷暗的地方,并在避光的条件下进行储存。
2. 盐酸萘乙二胺应该密封保存,并且要避免与氧气、水分等有机或无机物质接触。
3. 盐酸萘乙二胺的储存温度不宜过高,常温下保存即可,如需长时间保存,可将其冷藏保存。
4. 盐酸萘乙二胺的储存期限应根据具体的储存条件和保存时间进行判定,并在过期前进行检验和更新。
盐酸萘乙二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稳定性:
禁配物: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操作注意事项:
储存注意事项:
对光线敏感,易吸潮。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
前苏联MAC(mg/m3):
TLVTN:
TLVWN: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呼吸系统防护:
眼睛防护:
身体防护:
手防护:
其他防护: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外观与性状:
无色晶体
pH:
熔点(℃):
盐酸萘乙二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化学品中文名称:
盐酸萘乙二胺
有害物成分
化学品英文名称:
N-(1—naphthyl)ethylenediamine dihydrochloride
含量
>98%
中文名称2:
CAS No.
1465-25—4
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
废弃处置方法: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Biblioteka 息危险货物编号:UN编号: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包装方法:
运输注意事项:
N-(1-萘基)乙二胺二盐酸盐-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N-(1-萘基)乙二胺二盐酸盐化学品英文名:N-2-aminoethyl-1-naphthylamine dihydrochlorideCAS号:1465-25-4分子式:C12H16Cl2N2分子量:259.17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造成皮肤刺激。
造成严重眼刺激。
可引起呼吸道刺激。
GHS危险性类别: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2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警告危险性说明:H315造成皮肤刺激H319造成严重眼刺激H335可引起呼吸道刺激防范说明:•预防措施:——P264作业后彻底清洗。
——P280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261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71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使用。
•事故响应:——P302+P352如皮肤沾染:用水充分清洗。
——P332+P313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P362+P364脱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P305+P351+P338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P337+P313如仍觉眼刺激:求医/就诊。
——P304+P340如误吸入: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体位。
——P312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安全储存:——P403+P233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P405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P501按当地法规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和化学危险:无资料健康危害:造成皮肤刺激。
造成严重眼刺激。
可引起呼吸道刺激。
环境危害:无资料第3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4部分急救措施急救:吸入: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晴接触:分开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萘类化合物的操作安全技术说明

萘类化合物的操作安全技术说明萘类化合物是一类常见的有机化合物,由于其性质具有毒性、易燃、易爆等特点,在操作上需要遵循一定的操作安全技术,以确保化学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化学实验的成功进行。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于萘类化合物的操作安全技术作一说明。
一、基本概述萘类化合物是由苯环和一个氮原子组成的稠环化合物。
常见的萘类化合物有萘、甲基萘、二甲基萘等。
这些萘类化合物具有毒性较强、易燃易爆等危险特性,因此在操作中需要特别注意安全问题。
二、实验室安全1、个人防护措施在化学实验中,应该佩戴安全防护用品,包括实验服、防护眼镜、化学手套等。
因为一旦萘类化合物接触到皮肤或眼睛会导致化学灼伤,严重时会使皮肤局部坏死,并引起眼睛不适。
2、实验室通风在实验过程中,应该确保实验室通风系统已正常运行。
因为萘类化合物蒸汽易燃而且有毒,如果在密闭的环境下进行实验,易造成危险性的增加。
此外,需要注意避免与氧化剂接触,因为会产生爆炸危险。
3、用量控制在萘类化合物操作中,应该严格控制用量,避免使用过多化合物导致操作难度增加和安全风险的升高。
建议采用微量技术或分散技术进行操作,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化合物的危险性。
三、化学实验技术1、试剂的选择在化学实验中,应选择具有可操作性和稳定性的试剂,避免选择过于危险的化学试剂。
建议采用优良的试剂,避免采用未知来源的试剂。
此外,应注意货源渠道的选择,购买前需要仔细查验生产日期、CAS号等信息。
2、化合物的制备在化合物制备过程中,必须使用防爆性能好的设备,如加压反应釜等。
应尽量避免萘类化合物的直接接触和不必要的搅拌和振荡,以避免引起火灾和爆炸等危险事故。
3、操作温度控制在萘类化合物的制备过程中,应该严格控制工作温度,避免高温孵化导致萘类化合物的不稳定性增加,同时需要注意保持反应体系的pH值,以减小萘类化合物的水解,从而提高制备效率。
四、萘类化合物的储存1、储存温度萘类化合物储存温度一般在-20℃到5℃之间,应该避免受热的情况。
盐酸安全技术说明书

目的:规范危险化学品盐酸的安全使用、预防和急救措施,指导盐酸的安全使用和流通,制定本规程。
范围:适用于盐酸的贮存、使用。
职责:生产部、技术部、精烘包车间、储运部、质量控制部、分析室、合成室。
制定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危险化学品名录》。
正文: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1.1. 中文名:盐酸。
1.2. 英文名:Hydrochloric acid。
1.3. 中文别名:盐酸;氯化氢,水溶液。
1.4. 英文别名:Hydrochloric acid;Hydrogen chloride aqueous solution。
1.5. 企业名称: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1.6.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双桥东路东。
1.7. 邮编:100121。
1.8. 传真:85871115。
1.9. 应急电话:85393589。
2. 成分/组成信息:组成信息主要成分 CASRN 含量(%)混合物氯化氢 7647-01-0 无资料3. 危险性概述 :3.1. GHS危险类别:3.2. 侵入途径:经口吸入。
3.3. 健康危害: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衄,齿龈出血,气管炎等。
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
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及皮肤损害。
3.4. 环境危害:对大气和水体可造成污染。
3.5. 燃爆危险:不燃,无特殊燃爆特性。
4. 急救措施:4.1.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20~30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4.2.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 10~15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4.3.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萘安全技术说明书

萘安全技术说明书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萘化学品英文名:naphthalene中文名称2:并苯英文名称2:技术说明书编码:509CAS号:91-20-3分子式:C10H8分子量:128.16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或混合物:纯品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4.1类易燃固体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具有刺激作用,高浓度致溶血性贫血及肝、肾损害。
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萘蒸气或粉尘时,出现眼及呼吸道刺激、角膜混浊、头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腰痛、尿频,尿中出现蛋白及红、白细胞。
亦可发生视神经炎和视网膜炎。
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脑病和肝损害。
口服中毒主要引起溶血和肝、肾损害,甚至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和肝坏死。
慢性中毒:反复接触萘蒸气,可引起头痛、乏力、恶心、呕吐和血液系统损害。
可引起白内障、视神经炎和视网膜病变。
皮肤接触可引起皮炎。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易燃。
燃烧时放出有毒的刺激性烟雾。
与强氧化剂如铬酸酐、氯酸盐和高锰酸钾等接触,能发生强烈反应,引起燃烧或爆炸。
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采用二氧化碳、雾状水、砂土灭火。
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沸溅。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乙二胺安全技术说明书

乙二胺安全技术说明书1,2-乙二胺是一种脂肪胺,化学式为C2H8N2,常用于有机合成、农药、活性染料、医药、环氧树脂固化剂等领域。
该化合物主要成分含量一级≥98.0%;二级≥70.0%,外观为无色或微黄色粘稠液体,具有类似氨的气味。
然而,1,2-乙二胺也存在一定的健康危害。
该物质可通过吸入、食入和经皮吸收进入人体,蒸气会对粘膜和皮肤产生强烈刺激,接触蒸气可能导致结膜炎、支气管炎、肺炎或肺水肿,并可引起接触性皮炎、肝、肾损害以及职业性哮喘。
如果发生皮肤接触,应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就医。
如果发生眼睛接触,应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就医。
如果吸入该物质,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就医。
如果食入,应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并就医。
1,2-乙二胺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与乙酸、乙酸酐、二硫化碳、氯磺酸、盐酸、硝酸、硫酸、发烟硫酸、过氯酸等剧烈反应,能腐蚀铜及其合金。
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避免与上述物质接触。
在泄漏应急处理方面,应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可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应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并将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储存要求:该物质需储存在通风良好、阴凉的库房中,远离火种和热源,库温不得超过30℃。
包装必须密封,避免与空气接触,并与氧化剂、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使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表--盐酸-1-萘乙二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表:盐酸-1-萘乙二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物理性质值
分子式C12H14N2·HCl
分子量246.72
外观白色至浅黄色结晶
熔点177℃
沸点308℃
闪点149℃
比重 1.17
溶解度在水和乙醇中易溶,几乎不溶于正己烷和苯
化学性质值
性质碱性物质
氧化还原
性
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稳定性稳定
化学危险性易发生化学反应,遇酸或碱易发生爆炸性反应,应严格控制存储和使用条件
燃烧性可燃,遇火燃烧会释放有害气体
以上是盐酸-1-萘乙二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的表格。
盐酸-1-萘乙二胺是一
种碱性物质,其外观呈白色至浅黄色结晶,分子式为C12H14N2·HCl,分子量为246.72。
它的熔点为177℃,沸点为308℃,闪点为149℃,比重为1.17。
该物质在水和乙醇中易溶,几乎不溶于正己烷和苯。
盐酸-1-萘乙二胺的化学性质中表明其为稳定性物质,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也存在危险性,容易发生化学反应并遇酸或碱时会发生爆炸性反应,因此需要严格控制存储和使用条件。
同时,盐酸-1-萘乙二胺可燃,遇火燃烧会释放有害气体,也需要注意防火措施。
以上是盐酸-1-萘乙二胺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的详细介绍,供读者参考。
表--盐酸-1-萘乙二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闪点(℃)
/
爆炸上限%(v%):
/
自燃温度(℃)
/
爆炸下限%(v%):
/
危险特性
受热放出氧化氮、氯气等有毒气体。
建规火险分级
/
稳定性
/
聚合危害
/
禁忌物
/
灭火方法
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干粉灭火。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用水冲洗,再用肥皂彻底洗涤。
泄漏处置
扫起倒至空旷地方深埋。被污染地面用水冲洗,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
熔点(℃)
188~190
相对密度(水=1)
/
沸点(℃)
/
饱和蒸气压(kPa)
/
溶解性
易溶于热水、95%乙醇和稀盐酸,微溶于冷水、丙酮和无水乙醇。
毒性及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
LD50:150mg/kg(小鼠腹腔)。
健康危害
有毒。有刺激性。吸入或经口摄入能致毒。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
/
燃烧分解物
表-
标识
中文名:盐酸-1-萘乙二胺;α-萘乙二胺盐酸
危险货物编号:61836
英文名:N-(1-naphthyl)ethylenediamine dihydrochloride
UN编号:―――
分子式:C12H14N2·2HCl
分子量:259.2
CAS号:1465-25-4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白色微带红色的结晶。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避免阳光直射。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容器受损。
盐酸-1-萘乙二胺-危险化学品操作要领卡

项目
操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置知识。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尽可能采取隔离操作。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透气型防毒服,戴防化学品手套。可能接触其粉尘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自给式呼吸器。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定期检查储罐、槽车、阀门和泵等,防止泄漏。
运输
安全
运输车辆应有危险货物运输标志、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未经公安机关批准,运输车辆不得进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限制通行的区域。
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防雨淋、防高温。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
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存在残留有害物时应及时处理。
操作
安全
生产区域内,严禁明火和可能产生明火、火花的作业。
进行检修和抢修作业时,应携带检测仪和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
生产设备的清洗污水及生产车间内部地坪的冲洗水须收入应急池,经处理合格后才可排放。
储存
安全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专用库房内。库房温度不超过35℃,相对湿度不超过80%。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存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储存区设置围堰,地面进行防渗透处理,并配备倒装罐或储液池。
盐酸萘乙二胺

盐酸萘乙二胺盐酸萘乙胺N-(1-naphthyl) ethylenediamine dihydrochloride Cas号【1465-25-4】MDL号: --MFCD00012556 Beilstein 号EINECS:--215-981-2 分子式C12H14N2·2HCl 分子量259.20别名萘乙二胺盐酸盐,盐酸-1-萘乙二胺,α-萘乙二胺盐酸盐,N-(1-萘基)乙二胺二盐酸盐,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二盐酸盐-1-萘乙二胺,1-萘乙二胺二盐酸盐分子结构式性状:无色晶体。
溶解情况:溶于水并微溶于乙醇。
用途:用于制染料和药物等。
制备或来源:由乙二胺与盐酸作用而制得。
备注:在300-330℃升华,但不熔融。
物理化学性质:是用于监测大气中二氧化硫的专用试剂。
二氧化硫是大气中重要的污染物之一,主要是由家庭和工业用煤及燃料油中含硫物燃烧产生的,在大气对流层中,二氧化硫的平均浓度约为0.0006mg/m3,而受污染的城市年平均浓度已高达0.29~0.43mg/m3,在大气中二氧化硫可与水分和尘粒结合形成气溶胶,并逐渐氧化成硫酸或硫酸盐,二氧化硫对结膜和上呼吸道粘膜具有强烈辛辣刺激性,其浓度在0.9mg/m3或大于此浓度就能被大多数人嗅觉到。
二氧化硫吸入后直接导致呼吸器官的损伤,可致支气管炎、肺炎,严重者可致肺水肿和呼吸麻痹。
大气中二氧化硫形成的酸性气溶胶,能够进入呼吸器官内部,对人的健康影响更为严重。
目前测定二氧化硫最常用的化学方法是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吸收液是四氯汞钠(钾)溶液,但为避免汞的污染,常用甲醛溶液代替汞盐作吸收液,其主要反应为空气中的二氧化硫被甲醛缓冲溶液吸收后,生成稳定的羟基甲基磺酸,加碱后,与盐酸副玫瑰苯胺作用,生成紫红色络合物,该紫红色络合物颜色的深浅与二氧化硫的浓度成正比,所以可以比色定量。
该方法成熟可靠,并且已作为国家《居住区大气卫生检验标准方法》。
但是该方法中对于显色剂盐酸副玫瑰苯胺的纯度要求较高,一般工业用盐酸副玫瑰苯胺不能达到测定二氧化硫的要求,并且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用于测定二氧化硫含量的盐酸副玫瑰苯胺的配制工艺繁琐,成本较高。
表- 盐酸-1-萘乙二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88~190
相对密度(水=1)
/
沸点(℃)
/
饱和蒸气压(kPa)
/
溶解性
易溶于热水、95%乙醇和稀盐酸,微溶于冷水、丙酮和无水乙醇。
毒性及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
LD50:150mg/kg(小鼠腹腔)。
健康危害
有毒。有刺激性。吸入或经口摄入能致毒。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
/
燃烧分解物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避免阳光直射。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容器受损。
表
标识
中文名:盐酸-1-萘乙二胺;α-萘乙二胺盐酸
危险货物编号:61836
英文名:N-(1-naphthyl)ethylenediamine dihydrochloride
UN编号:―――
分子式:C12H14N2·2HCl
分子量:259.2
CAS号:1465-25-4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白色微带红色的结晶。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氯气。
闪点(℃)
/
爆炸上限%(v%):
/
自燃温度(℃)
/
爆炸下限%(v%):
/
危险特性
受热放出氧化氮、氯气等有毒气体。
建规火险分级
/
稳定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聚合危害
/
禁忌物
/
灭火方法
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干粉灭火。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用水冲洗,再用肥皂彻底洗涤。
泄漏处置
扫起倒至空旷地方深埋。被污染地面用水冲洗,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
α-萘胺盐酸盐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无资料
废弃注意事项:
无资料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61831
UN编号:
无资料
IMDG规则页码:
无资料
包装标志:
14
包装类别:
Ⅲ包装方Βιβλιοθήκη :无资料运输注意事项:
无资料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
无资料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暂无
修改说明:
第一版
其他信息:
MDL号:MFCD00036370PubChem号:暂无BRN号暂无
无资料
燃烧性:
可燃
溶解性:
溶于水、乙醇、乙醚。
相对密度(水=1):
无资料
相对蒸气密度
(空气=1):
无资料
分子量:
179.66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爆炸上限%(V/V):
无资料
爆炸下限%(V/V):
无资料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粉末。露置空气中见光色变蓝。
主要用途:
用于测定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操作注意事项:
无资料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专人保管。保持容器密封。避光保存。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工原料分开存放。不能与粮食、食物、种子、饲料、各种日用品混装、混运。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MAC
对人体有毒。受高热分解释出氮氧化物和氯化氢烟雾。
环境危害:
无资料
燃爆危险:
无资料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乙二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公司地址:上海化学工业区奉贤分区银工路28号E栋楼客服热线:400-133-2688 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1.1 产品标识符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乙二胺CAS No.:6780-13-8别名:乙二胺单水合物;乙二胺,一水合物;乙二胺,一水;一水合-1,2-二氨基乙烷;乙二胺水合物;一水合乙二胺;乙二胺(一水合);乙二胺一水合物;水合乙二胺;1.2 鉴别的其他方法无数据资料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2 危险性概述2.1 GHS分类物理性危害:FlammableLiquids:Flam.Liq.3健康危害急性毒性(经口):AcuteTox.4急性毒性(经皮):AcuteTox.3严重损伤/刺激眼睛:EyeDam.1皮肤腐蚀/刺激:SkinCorr.1B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单一接触):STOTSE1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STOTRE2环境危害急性水生毒性:AquaticAcute1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危害类型GHS02:易燃物; GHS05:腐蚀性物质; GHS06:急毒性物质; GHS08:健康危害;信号词 【危险】危险申明H226 易燃液体和蒸气。
H302 如果吞食有害健康。
H311 皮肤接触将中毒。
H314 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以及眼睛损伤。
H317 可能会导致皮肤过敏反应。
警告申明P370 在火灾情况下:P401 储存于…。
代码 无数据资料P264 在处理后要彻底清洗双手或 … 。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吃东西,喝水或吸烟。
RSHazard symbol(s) 无数据资料R-phrase(s) 无数据资料S-phrase(s) 无数据资料2.3 其它危害物-无3 成分/组成信息3.1 物质分子式 - C2H10N2O分子量 - 60.14 急救措施在皮肤接触的情况下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
盐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盐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产品名称: 盐酸按照GB/T 16483、GB/T 17519 编制修订日期: 最初编制日期:版本: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盐酸化学品英文名:Hydrogen chloride企业名称:企业地址:邮编:传真:联系电话:电子邮件地址:企业应急电话: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染料、医药、食品、印染、皮革、冶金等行业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吸入会中毒。
GHS危险性类别:皮肤腐蚀/ 刺激类别1A急性吸入毒性类别 3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性说明:H314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H331 吸入会中毒防范说明:预防措施:—— P260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 P264 作业后彻底清洗。
——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使用。
事故响应:—— P301+P330+P331 如误吞咽:漱口。
不要诱导呕吐。
——P303+P361+P353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 P363 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P304+P340 如误吸入: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体位。
—— P310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P321 具体治疗( 见本标签上的…… )。
——P305+P351+P338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 P311 呼叫解毒中心/医生安全储存:——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 P403+P233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废弃处置:—— P501 按当地法规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和化学危险:无资料健康危害: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储存注意事项:
对光线敏感,易吸潮。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
前苏联MAC(mg/m3):
TLVTN:
TLVWN: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呼吸系统防护:
眼睛防护:
身体防护:
手防护:
其他防护: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外观与性状:无源自晶体pH:熔点(℃):
盐酸萘乙二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化学品中文名称:
盐酸萘乙二胺
有害物成分
化学品英文名称:
N-(1-naphthyl) ethylenediamine dihydrochloride
含量
>98%
中文名称2:
CAS No.
1465-25-4
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
废弃处置方法: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UN编号: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包装方法:
运输注意事项: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CAS No.:
1465-25-4
分子式:
C12H14N2·2HCl
分子量: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吸入:
食入: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有害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禁配物: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200
沸点(℃):
相对密度(水=1):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饱和蒸气压(kPa):
燃烧热(kJ/mol):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闪点(℃):
引燃温度(℃):
爆炸上限%(V/V):
爆炸下限%(V/V):
溶解性:
溶于热水,微溶于丙酮和无水乙醇
主要用途:
环保试剂。可用于测定空气氮氧化物等苯胺类以及测定磺胺类药剂和亚硝酸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