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地壳的运动和变化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3《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授课课件(共29张PPT)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仍将持续……
读图与分析
反馈训练
1 .在图中A、B、C、D四处中,属于背斜的是__D__ 判断的依据是_中__心_岩__层_较__老_,__两_翼__岩_层__较_新___________。
2 .C地地质构造的名称是 _向_斜___,判断的依据是 ___中__心_岩__层_较__新_,__两_翼__岩_层__较_老_______________。
(三)内力作用---变质作用
地下深处岩石
高温高压 变质作用
变质岩
石灰岩 受热 大理岩
页岩
受挤压
板岩
一、地质作用 二、内力作用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课 堂
(一)岩浆活动
小
(二)地壳运动
结
水平运动 1 .运动形式 垂直运动
褶皱 类 型
2 .地质构造
断层
背斜 向斜 地垒 地堑
研究意义
(三)变质作用
我们往往用“海誓山盟”,“坚如 磐石”,“稳如泰山”来形容稳定和 不变,然而通过对地壳运动的了解, 我们认识到了我们脚下的大地正处在 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今天我们所见 到的地壳表面面貌,仅仅是地壳漫长 发展历史中的一个镜头!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8/62021/8/6August 6, 2021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8/62021/8/62021/8/62021/8/6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背斜
褶
岩层受
皱
向斜
挤压弯 曲变形
岩层上拱 岩层下弯
常形成 山岭
谷地或 盆地
读图与分析
反馈训练
1 .在图中A、B、C、D四处中,属于背斜的是__D__ 判断的依据是_中__心_岩__层_较__老_,__两_翼__岩_层__较_新___________。
2 .C地地质构造的名称是 _向_斜___,判断的依据是 ___中__心_岩__层_较__新_,__两_翼__岩_层__较_老_______________。
(三)内力作用---变质作用
地下深处岩石
高温高压 变质作用
变质岩
石灰岩 受热 大理岩
页岩
受挤压
板岩
一、地质作用 二、内力作用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课 堂
(一)岩浆活动
小
(二)地壳运动
结
水平运动 1 .运动形式 垂直运动
褶皱 类 型
2 .地质构造
断层
背斜 向斜 地垒 地堑
研究意义
(三)变质作用
我们往往用“海誓山盟”,“坚如 磐石”,“稳如泰山”来形容稳定和 不变,然而通过对地壳运动的了解, 我们认识到了我们脚下的大地正处在 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今天我们所见 到的地壳表面面貌,仅仅是地壳漫长 发展历史中的一个镜头!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8/62021/8/6August 6, 2021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8/62021/8/62021/8/62021/8/6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背斜
褶
岩层受
皱
向斜
挤压弯 曲变形
岩层上拱 岩层下弯
常形成 山岭
谷地或 盆地
第三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ppt课件

分布
力
适合建大型工程的基础工程水
库、大坝等
ppt课件
底部低凹,易汇集水
29
30 ppt课件
4、地壳运动 1)运动形式: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 2)存在证据:地质构造---①褶皱
②、断 层
地垒:
相对上升的岩块,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 如华山,庐山,泰山等。
相对下降的岩块,形成低地或谷地。
地堑: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东非大裂谷
汾 河 渭河
秦岭 华山
35 ppt课件
二、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作用
4、地壳运动
(1)形式:水平运动 和垂直运动 (2)证据:地质构造-----岩层的变形变位
褶皱和断层
(3)理论:板块构造学说
36 ppt课件
全球构造理论(盛行)---板块构造
①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在不 断运动,其边界分为: 生长边界即张裂区
42
课堂·要点探究
迁移应用 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N
(1)下列字母代表的地质构造名称A 背斜 ,C 断层 。 (2) 在地貌上B表现为_山__岭___,其成因___
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 (3)我国的汾河谷地按成因属于图中的处地貌_ D__。
43 ppt课件
课堂·要点探究
ppt课件
14
科学家在青藏高原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 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这反映 的是哪个成语?
4、地壳运动 由来自地球内部的强大力量引起地壳发生
变形和位移的构造运动。
它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15 ppt课件
水平运动 3.地壳运动
垂直运动
基本形式 运动方向 对岩层作用 对地表形态影响 两者关系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3《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共84张PPT)

多座死火山。
东非大裂谷
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 带,从卫星照片上看去犹 如一道巨大的伤疤。这条 裂谷带位于非洲东部,南 起赞比西河口一带,向北 由红海向西北方向延伸抵 约旦谷地,长近6000千米。 这里的裂谷带宽度较大, 谷底大多比较平坦,有呈 串珠状的湖泊约30多个,如 坦噶尼喀湖;裂谷两侧是 陡峭的断崖,两侧的高原 上分布有众多的火山,如 乞力马扎罗山。
2、找水
向斜构造盆地,利于储存地下水
3、工程建设 修建隧道一般应选择背斜部位,通过断层
时必须采取工程加固措施;
工程建筑地基避免建在断层带上。
断层地貌:东非大裂谷
断层地貌:块状山地
华山——断层构造
东岳——泰山
地垒——断块山
华山北坡大断崖
地球上最大的伤疤:东非大裂谷
从南土耳其开始,
一直到莫桑比克海 岸,横跨亚洲和非 洲,跨越50多个纬 度,总长6500千米 , 40多个带状和串珠 状的湖泊群。是一 条巨大而狭长的凹 槽一样的沟谷,宽 度大约50千米,两 边是陡峭的悬崖, 高差最大的达千米 以上。谷底有两条 平行的深长裂隙, 深达地壳底部,是 地下炽热岩浆喷出 的通道,这条通道 使裂谷带成为大陆 上最活跃的火山带 和地震带,共拥有 10多座活火山和70
汾河谷地
3.变质作用
岩浆活动、高温高压
已成岩石
变质岩
变质作用
石灰岩 举例
页岩
大理岩 板岩
(3)研究地质构造有什么意义?
①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②在进行大型工程建设时是否要考虑地质构造呢? a.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向斜部位,还是背斜部位? 为什么? 隧道应在背斜处修建。因为背斜处,岩层向上拱起,
分别形成什 么地形?
东非大裂谷
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 带,从卫星照片上看去犹 如一道巨大的伤疤。这条 裂谷带位于非洲东部,南 起赞比西河口一带,向北 由红海向西北方向延伸抵 约旦谷地,长近6000千米。 这里的裂谷带宽度较大, 谷底大多比较平坦,有呈 串珠状的湖泊约30多个,如 坦噶尼喀湖;裂谷两侧是 陡峭的断崖,两侧的高原 上分布有众多的火山,如 乞力马扎罗山。
2、找水
向斜构造盆地,利于储存地下水
3、工程建设 修建隧道一般应选择背斜部位,通过断层
时必须采取工程加固措施;
工程建筑地基避免建在断层带上。
断层地貌:东非大裂谷
断层地貌:块状山地
华山——断层构造
东岳——泰山
地垒——断块山
华山北坡大断崖
地球上最大的伤疤:东非大裂谷
从南土耳其开始,
一直到莫桑比克海 岸,横跨亚洲和非 洲,跨越50多个纬 度,总长6500千米 , 40多个带状和串珠 状的湖泊群。是一 条巨大而狭长的凹 槽一样的沟谷,宽 度大约50千米,两 边是陡峭的悬崖, 高差最大的达千米 以上。谷底有两条 平行的深长裂隙, 深达地壳底部,是 地下炽热岩浆喷出 的通道,这条通道 使裂谷带成为大陆 上最活跃的火山带 和地震带,共拥有 10多座活火山和70
汾河谷地
3.变质作用
岩浆活动、高温高压
已成岩石
变质岩
变质作用
石灰岩 举例
页岩
大理岩 板岩
(3)研究地质构造有什么意义?
①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②在进行大型工程建设时是否要考虑地质构造呢? a.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向斜部位,还是背斜部位? 为什么? 隧道应在背斜处修建。因为背斜处,岩层向上拱起,
分别形成什 么地形?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PPT课件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Beijing
Lhasa
Shanghai Taipei
Hong Kong
5.0-5.9 6.0-6.9 7.0-7.9
> 8.0
(3)六大板块:P55
火山地震带 生长边界
六大板块
名称 位置
边界类型
消 亡 边 界
环太平洋带
地中海—喜 马拉雅带
3、变质作用
三、外力作用
机械风化示意
流水侵蚀
海蚀
2、地壳运动
(1)结果 背斜
褶皱 向斜
褶皱山脉
昆仑山脉 喜马拉雅 秦岭 ……
地质构造
断层
地垒 地堑
华山、庐山、泰山等 渭河平原、东非大裂谷
(2)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
➢石油、天然气:背斜 ➢地下水:向斜、断层 ➢修建地下隧道:背斜
(3)六大板块:P55
Seismicity in China (1900-2008) Mongolia
侵入岩:花岗岩
岩浆
二、内力作用
1、岩浆活动———岩浆岩
P55
思考:当地壳物质作相向运动,会使
地表发生什么变化?作相反运动呢?
背斜 新
老 向斜 褶皱
地垒
地堑
东非大裂谷形成原因示意图
使地表岩层在有些地方发生弯曲隆起,
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有些地方则断裂张 开,形成万年后被海洋取代
风力堆积
风
流水堆积地貌
1、外力作用形式及其关系
Beijing
Lhasa
Shanghai Taipei
Hong Kong
5.0-5.9 6.0-6.9 7.0-7.9
> 8.0
(3)六大板块:P55
火山地震带 生长边界
六大板块
名称 位置
边界类型
消 亡 边 界
环太平洋带
地中海—喜 马拉雅带
3、变质作用
三、外力作用
机械风化示意
流水侵蚀
海蚀
2、地壳运动
(1)结果 背斜
褶皱 向斜
褶皱山脉
昆仑山脉 喜马拉雅 秦岭 ……
地质构造
断层
地垒 地堑
华山、庐山、泰山等 渭河平原、东非大裂谷
(2)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
➢石油、天然气:背斜 ➢地下水:向斜、断层 ➢修建地下隧道:背斜
(3)六大板块:P55
Seismicity in China (1900-2008) Mongolia
侵入岩:花岗岩
岩浆
二、内力作用
1、岩浆活动———岩浆岩
P55
思考:当地壳物质作相向运动,会使
地表发生什么变化?作相反运动呢?
背斜 新
老 向斜 褶皱
地垒
地堑
东非大裂谷形成原因示意图
使地表岩层在有些地方发生弯曲隆起,
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有些地方则断裂张 开,形成万年后被海洋取代
风力堆积
风
流水堆积地貌
1、外力作用形式及其关系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ppt课件

.
1栏0 目
导引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图表解读 读教材图2-3-13 地壳的物质循环示意,据图 分析: (1)图中体现的地质作用有哪些? (2)侵入型岩浆岩与喷出型岩浆岩的区别有哪些? (3)简单绘制一幅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过程略图。
.
1栏1 目
导引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导引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思考感悟 1.形成长江三峡和长江三角洲的外力作用有何 异同? 【提示】 均为流水作用,前者为侵蚀而成, 后者为沉积而成。 2.“水滴石穿”与“飞沙走石”分别是哪种外 力作用的结果? 【提示】 水的侵蚀作用、风力的搬运作用。
.
栏8 目
导引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基础梳理•自学导引
一、外力作用与外力地貌 1.主要类型 (1) 风 化 作 用 : 岩 石 在 温 度 变 化水、 __大__气、 _____ 及生物的影响下发风生的破流坏水作用。 (2)侵蚀作用:_____、______、冰川、海水 等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的破坏作用。
.
栏6 目
导引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成冰碛地貌 地区
波浪 作用
海蚀陡崖、
海蚀柱、海 蚀穴、海蚀
物质迁 移
形成沙滩等 海岸地貌
滨海地带
平台
.
1栏7 目
导引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外力 作用
形成地貌
侵蚀
搬运
沉积 作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区 (堆积)
风化 作用
使地表岩石遭受破坏,碎 屑物残留原地,形成风化
高一地理地壳的运动和变化PPT优质课件

归纳表
THANKS
FOR WATCHING
演讲人: XXX
PPT文档·教学课件
3、下列属于休眠火山的是( C )
A、富士山 B、七星山 C、白头山 D、乞力马扎罗山
4、处在强地震震中区的人们会感到( C )
A、只有左右摇晃 B、只有上下颠簸 C、先颠簸后摇晃 D、先摇晃后颠簸
5、火山喷发强度大的岩浆特点是( பைடு நூலகம்BC )
A、含SiO2多 B、含气体多 C、粘稠 D、含Fe、Mg多
壳比较活动的地带总是在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红海位于__板块与__板块的张裂地带。 (4)阿拉伯半岛属于__板块,日本群岛属于__板块。
第五节 地球内能的释放-地热、火山、地震
[知识要点]
地球内部巨大的热能,是火山、地震和地壳运动的主要 能源。巨大热能主要来自岩石中所含的铀、钍等放射性元 素在衰变过程中所产生的热能。
高中地理 (专题复习四)
世界板块示意图
比较表
1、读“大洋板块府冲示意图”回答
(1)大洋板块因_密_度_较_大__、_位_置_较_低__,府冲到
大陆板块之下。形成的海沟在图的__B_处,海岸山脉在 __C_处。
(2)_A_处为海岭,这里是_新_的_大_洋_地壳诞生处,岩
石的年龄_最_轻__。
2、读全球板块示意图回答: (1)图中A是_板块,B是_板块,C是_板块,D是_板块 (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是在地球内部__层上运动的,地
(2)地热增温率:30C/100m 地热的来源:
地热资源(概念、表现形式、分布、利用)
地热图
火山的有关知识点:
火山爆发:(成因) 火山喷发物:气体、熔岩和固体喷发物
{酸性岩浆(含SiO2成分多)
THANKS
FOR WATCHING
演讲人: XXX
PPT文档·教学课件
3、下列属于休眠火山的是( C )
A、富士山 B、七星山 C、白头山 D、乞力马扎罗山
4、处在强地震震中区的人们会感到( C )
A、只有左右摇晃 B、只有上下颠簸 C、先颠簸后摇晃 D、先摇晃后颠簸
5、火山喷发强度大的岩浆特点是( பைடு நூலகம்BC )
A、含SiO2多 B、含气体多 C、粘稠 D、含Fe、Mg多
壳比较活动的地带总是在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红海位于__板块与__板块的张裂地带。 (4)阿拉伯半岛属于__板块,日本群岛属于__板块。
第五节 地球内能的释放-地热、火山、地震
[知识要点]
地球内部巨大的热能,是火山、地震和地壳运动的主要 能源。巨大热能主要来自岩石中所含的铀、钍等放射性元 素在衰变过程中所产生的热能。
高中地理 (专题复习四)
世界板块示意图
比较表
1、读“大洋板块府冲示意图”回答
(1)大洋板块因_密_度_较_大__、_位_置_较_低__,府冲到
大陆板块之下。形成的海沟在图的__B_处,海岸山脉在 __C_处。
(2)_A_处为海岭,这里是_新_的_大_洋_地壳诞生处,岩
石的年龄_最_轻__。
2、读全球板块示意图回答: (1)图中A是_板块,B是_板块,C是_板块,D是_板块 (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是在地球内部__层上运动的,地
(2)地热增温率:30C/100m 地热的来源:
地热资源(概念、表现形式、分布、利用)
地热图
火山的有关知识点:
火山爆发:(成因) 火山喷发物:气体、熔岩和固体喷发物
{酸性岩浆(含SiO2成分多)
中图版 高中地理 必修一 第二章 三节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共40张PPT)

岩石及其成因
1.岩浆岩
成因: 岩浆冷却凝固而成 举例: 花岗岩、玄武岩 (见图)
成因: 沉积物固结成岩 (见图) 2.沉积岩 举例: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
3.变质岩
成因: 变质作用而成 (见图) 举例: 大理岩、板岩
岩浆岩
侵 蚀 、 搬 运 、 堆 积 等 作 用
冷 却 凝 固 岩浆
重融再生
变 质 作 用
沉积岩
变 质 作 用
变质岩
岩浆岩
花岗岩:我国的 黄山、华山、衡 山等都是花岗岩 分布区
back
玄武岩:如我国 东北的五大连池
back
1
2
3
4
化 石 一 般 存 在 于 沉 积 岩 当 中
back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变质岩
back
4、大西洋形成的原因是
A、地壳水平运动的结果
B、板块张裂的结果
C、地壳升降运动的结果 D、板块碰撞的结果
4、下列地貌的形成与流 水作用有关的是
A.长江三峡 B.沙丘 C.黄土高原上深厚的黄土 D.华北平原
双项选择题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火山
岩浆岩
喷出型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岩浆
地
侵入型 岩浆岩
幔
GO
作用结果: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使地表高低不平
1、地壳运动
1.运动类型: 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地壳运动分类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运动形式
地壳物质水平位移 地壳的抬升或下沉
对地表影响
使地表岩层隆起或 断裂
引起地表高低起伏 和海陆变迁
垂直运动所引起的一些地表形态
2.板块构造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3《地壳的运动和变化》优质课件(共39张PPT)

汾河谷地
华山 庐山
3、地震
地球内部变动,引起的地壳震动 震级—表示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
烈度—地表受地震影响破坏程度
分类
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 冲击地震 诱发地震
3、变质作用
岩石受构造运动、岩浆活动等影响,使其矿物 成分、构造和结构发生变化。
石灰岩
大理岩
板块构造运动
1、六大板块 2、板块内部地壳稳定、板块交界处 较活跃
2、垂直升降运动为主——断层
岩层受到强大的挤压力或拉力超过岩石 的强度,岩层断裂,形成断裂构造
断裂面两侧有明显的相对位移—断层
2、断层
断层组合
地垒:两条断层之间相对上升的岩块,为地垒 形成块状山地(如华山、庐山等)
地堑:两条断层之间相对下降的岩块,为地堑 形成凹陷地带(如渭河谷地、汾河谷底等)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主要内容
地质作用 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作用 做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作用
地质作用
定义:由自然力引起的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 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
分类: 内力作用:地球内能
外力作用:太阳辐射能、重力能
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作用
1、岩浆活动
2、地壳活动 3、变质活动
2、地壳运动
褶曲的两种基本形态: 背斜:岩层向上拱起 向斜:岩层向下弯曲
背斜
向斜
老
新
新
老
新
老
✓正地形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山
谷
✓倒置地形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背斜构造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槽部被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 反而成为山岭
褶曲的基 岩层形 岩层新 地形(只受 地形倒置(内
板块构造运动
高中地理3地壳的运动和变化课件1必修1高一必修1地理课件

部物质发生变位的运动。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地垒(如华山、庐山)、地堑(渭河谷地,东 非大裂谷)。水库工程方面:避开(bì kāi)断层带,防止诱发断层活动。背斜——储油构造。变质 作用
Image
12/11/2021
第三十七页,共三十七页。
冷却、凝固
岩浆岩
侵入型岩浆岩:花岗岩
常见岩浆岩
喷出型岩浆岩:玄武岩
第十五页,共三十七页。
变质 作用 3、
(biàn zhì)
已成岩石(y岩áns浆hí) (yá变njiā质ng作)活用动、高温高压变质岩
举例
石灰岩
页岩
大理岩
板岩
第十六页,共三十七页。
• 4、地震: • (1)断裂构造运动是引起地震的最主要原因。
侵蚀(qīnshí)地貌:崎岖的山地和沟谷
沉积地貌: 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
三角洲
2、风力(fēnglì)作用:
侵蚀地貌: 风蚀洼地、风蚀城堡等
沉积地貌: 沙丘、沙垄等
第二十页,共三十七页。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七页。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七页。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七页。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七页。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七页。
(构造地震,板块(bǎn kuài)交界处多地震。举 例?) • (2)火山引起地震---火山地震。 • (3)其它原因:如山崩、滑坡、地面塌陷、 陨石坠落、大型水库等。 • (4)区别震级和烈度。
第十七页,共三十七页。
*研究(yánjiū)地质构造的意义——指导找矿、找水、工程建设联系实际
地质 构造
起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
不断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
(1)内力作用
(2)外力作用
Image
12/11/2021
第三十七页,共三十七页。
冷却、凝固
岩浆岩
侵入型岩浆岩:花岗岩
常见岩浆岩
喷出型岩浆岩:玄武岩
第十五页,共三十七页。
变质 作用 3、
(biàn zhì)
已成岩石(y岩áns浆hí) (yá变njiā质ng作)活用动、高温高压变质岩
举例
石灰岩
页岩
大理岩
板岩
第十六页,共三十七页。
• 4、地震: • (1)断裂构造运动是引起地震的最主要原因。
侵蚀(qīnshí)地貌:崎岖的山地和沟谷
沉积地貌: 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
三角洲
2、风力(fēnglì)作用:
侵蚀地貌: 风蚀洼地、风蚀城堡等
沉积地貌: 沙丘、沙垄等
第二十页,共三十七页。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七页。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七页。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七页。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七页。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七页。
(构造地震,板块(bǎn kuài)交界处多地震。举 例?) • (2)火山引起地震---火山地震。 • (3)其它原因:如山崩、滑坡、地面塌陷、 陨石坠落、大型水库等。 • (4)区别震级和烈度。
第十七页,共三十七页。
*研究(yánjiū)地质构造的意义——指导找矿、找水、工程建设联系实际
地质 构造
起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
不断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
(1)内力作用
(2)外力作用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PPT参考课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16
①水平运动--褶曲和褶皱:
返17回
水平运动-------褶皱
理论地貌
新岩层(在上)
A
B
老岩层(在下)
岩层受到水平方向上 的挤压力变形而形成
褶皱由褶曲组成 褶曲分为背斜、向斜
•18
背斜和向斜:
形态: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内力作用)(常态)
自然力
内部结构变化
地壳变动
地表形态变化
5
6
一、地质作用:
1.概念: 由自然力引起的地壳的物质
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 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的统称。
2.分类: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从能量来源、表 现形式等方面对 比内、外力作用?
7
地质作用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对地表的影响
内力作用 地球内能
岩浆活动 地壳运动 变质作用
b.水库等大型工程选址应注意什么? 水库等大型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带,以免诱
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
c.采石:选择在背斜部位,工程难度小.成本低
的岩块叫地垒
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
地堑
相对,两边岩块相对 上升,相对下降的岩
块叫地垒
常有许多典型的 构造盆地或谷地
吐鲁番盆地、陕西的渭 河平原、山西的汾河谷 地、青海湖、死海、贝
加尔湖、东非大裂谷32
思考:
断块山是怎 样形成的?
33
华 山 之 险
34
泰山之雄
35
从仙人洞出来, 由大天池西南侧, 循石阶下行数百 米,便可见一崖 拔地千尺,下临 绝壑,孤悬空中 宛如苍龙昂首, 飞舞天外,这就 是著名景点 “龙首崖”。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16
①水平运动--褶曲和褶皱:
返17回
水平运动-------褶皱
理论地貌
新岩层(在上)
A
B
老岩层(在下)
岩层受到水平方向上 的挤压力变形而形成
褶皱由褶曲组成 褶曲分为背斜、向斜
•18
背斜和向斜:
形态: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内力作用)(常态)
自然力
内部结构变化
地壳变动
地表形态变化
5
6
一、地质作用:
1.概念: 由自然力引起的地壳的物质
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 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的统称。
2.分类: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从能量来源、表 现形式等方面对 比内、外力作用?
7
地质作用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对地表的影响
内力作用 地球内能
岩浆活动 地壳运动 变质作用
b.水库等大型工程选址应注意什么? 水库等大型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带,以免诱
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
c.采石:选择在背斜部位,工程难度小.成本低
的岩块叫地垒
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
地堑
相对,两边岩块相对 上升,相对下降的岩
块叫地垒
常有许多典型的 构造盆地或谷地
吐鲁番盆地、陕西的渭 河平原、山西的汾河谷 地、青海湖、死海、贝
加尔湖、东非大裂谷32
思考:
断块山是怎 样形成的?
33
华 山 之 险
34
泰山之雄
35
从仙人洞出来, 由大天池西南侧, 循石阶下行数百 米,便可见一崖 拔地千尺,下临 绝壑,孤悬空中 宛如苍龙昂首, 飞舞天外,这就 是著名景点 “龙首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地热增温率:30C/100m 地热的来源:
地热资源(概念、表现形因) 火山喷发物:气体、熔岩和固体喷发物
{酸性岩浆(含SiO2成分多)
熔岩性质:
基性岩浆(含镁铁成分多)
构造(火山锥、火山通道、火山口) 火山类型(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分布地区(世界、我国)
3、下列属于休眠火山的是( C )
A、富士山 B、七星山 C、白头山 D、乞力马扎罗山
4、处在强地震震中区的人们会感到( C )
A、只有左右摇晃 B、只有上下颠簸 C、先颠簸后摇晃 D、先摇晃后颠簸
5、火山喷发强度大的岩浆特点是( ABC )
A、含SiO2多 B、含气体多 C、粘稠 D、含Fe、Mg多
火山图
地震的有关知识点:
{ 类型
按成因分(构造地震、火山地震) 按震级分(微震、有感地震、破坏性地震)
按震源深度分(浅源、中源、深源地震)
要素:震源、震中、震中距等 震级:表示地震本身能量大小的等级
裂度:概念、影响因素
震级与裂度的关系:(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活动规律: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出现
分布规律:环太平洋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带
练习
常温层的位置:
深度随纬度而变化 地热增温率:
30C/100m
地球表面
常温层
地壳一定 深度,温
度不随外
界变化的
层。
15KM
一、选择题 1、常温层的深度是( B )
A、各地区一样深 B、中纬度地区最深 C、高纬度地区最深 D、低纬度地区最深
2、夏威夷群岛在成因上是( C )
A、珊瑚岛 B、大陆岛 C、火山岛 D、泥沙沉积而成
高中地理 (专题复习四)
世界板块示意图
比较表
1、读“大洋板块府冲示意图”回答
(1)大洋板块因_密_度_较_大__、_位_置_较_低__,府冲到
大陆板块之下。形成的海沟在图的__B_处,海岸山脉在 __C_处。
(2)_A_处为海岭,这里是_新_的_大_洋_地壳诞生处,岩
石的年龄_最_轻__。
2、读全球板块示意图回答: (1)图中A是_板块,B是_板块,C是_板块,D是_板块 (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是在地球内部__层上运动的,地
壳比较活动的地带总是在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红海位于__板块与__板块的张裂地带。 (4)阿拉伯半岛属于__板块,日本群岛属于__板块。
第五节 地球内能的释放-地热、火山、地震
[知识要点]
地球内部巨大的热能,是火山、地震和地壳运动的主要 能源。巨大热能主要来自岩石中所含的铀、钍等放射性元 素在衰变过程中所产生的热能。
归纳表
形式 成因 表现形式 分类 与人类关系 分布
地热资源
火山
地震
热知识
火知识
地知识
练习 地热图 火山图 地震图
板块图
火山 构造 和埋 藏于 地下 的热 能
知识表
知识点
世界地震带
地热的有关知识点:
地热的重要性:(1)是火山、温泉、地震、地壳 运动的主要能源。
(2)是一种清洁的能源 地球内部温度变化: (1)常温层
地热资源(概念、表现形因) 火山喷发物:气体、熔岩和固体喷发物
{酸性岩浆(含SiO2成分多)
熔岩性质:
基性岩浆(含镁铁成分多)
构造(火山锥、火山通道、火山口) 火山类型(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分布地区(世界、我国)
3、下列属于休眠火山的是( C )
A、富士山 B、七星山 C、白头山 D、乞力马扎罗山
4、处在强地震震中区的人们会感到( C )
A、只有左右摇晃 B、只有上下颠簸 C、先颠簸后摇晃 D、先摇晃后颠簸
5、火山喷发强度大的岩浆特点是( ABC )
A、含SiO2多 B、含气体多 C、粘稠 D、含Fe、Mg多
火山图
地震的有关知识点:
{ 类型
按成因分(构造地震、火山地震) 按震级分(微震、有感地震、破坏性地震)
按震源深度分(浅源、中源、深源地震)
要素:震源、震中、震中距等 震级:表示地震本身能量大小的等级
裂度:概念、影响因素
震级与裂度的关系:(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活动规律: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出现
分布规律:环太平洋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带
练习
常温层的位置:
深度随纬度而变化 地热增温率:
30C/100m
地球表面
常温层
地壳一定 深度,温
度不随外
界变化的
层。
15KM
一、选择题 1、常温层的深度是( B )
A、各地区一样深 B、中纬度地区最深 C、高纬度地区最深 D、低纬度地区最深
2、夏威夷群岛在成因上是( C )
A、珊瑚岛 B、大陆岛 C、火山岛 D、泥沙沉积而成
高中地理 (专题复习四)
世界板块示意图
比较表
1、读“大洋板块府冲示意图”回答
(1)大洋板块因_密_度_较_大__、_位_置_较_低__,府冲到
大陆板块之下。形成的海沟在图的__B_处,海岸山脉在 __C_处。
(2)_A_处为海岭,这里是_新_的_大_洋_地壳诞生处,岩
石的年龄_最_轻__。
2、读全球板块示意图回答: (1)图中A是_板块,B是_板块,C是_板块,D是_板块 (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是在地球内部__层上运动的,地
壳比较活动的地带总是在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红海位于__板块与__板块的张裂地带。 (4)阿拉伯半岛属于__板块,日本群岛属于__板块。
第五节 地球内能的释放-地热、火山、地震
[知识要点]
地球内部巨大的热能,是火山、地震和地壳运动的主要 能源。巨大热能主要来自岩石中所含的铀、钍等放射性元 素在衰变过程中所产生的热能。
归纳表
形式 成因 表现形式 分类 与人类关系 分布
地热资源
火山
地震
热知识
火知识
地知识
练习 地热图 火山图 地震图
板块图
火山 构造 和埋 藏于 地下 的热 能
知识表
知识点
世界地震带
地热的有关知识点:
地热的重要性:(1)是火山、温泉、地震、地壳 运动的主要能源。
(2)是一种清洁的能源 地球内部温度变化: (1)常温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