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科版生物必修320 第4章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合集下载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3《种群的特征》名师教案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3《种群的特征》名师教案

《种群的特征》名师教案【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浙科版必修3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学生在前面刚学了稳态及其调节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宏观层次来分析生命系统的特征。

学生将在群体水平上探讨生命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发展变化规律。

教材着重介绍了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其中标志重捕法是本节课的难点。

要求学生学会从哪些方面来了解种群并体会群体与个体间的差异,深入理解“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道理。

学好本节课不仅为后面探讨种群数量的变化做好铺垫,也为学习群落和生态系统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阅读文本、教师讲解,能够列举种群的特征;(2)通过师生互动、小组讨论,能够分析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2.能力目标:(1)模拟用标志重捕法查动物种群密度学科素养(1)基本思想(能用种群特征去描述身边的种群,并能对种群的研究提出有建设性的看法)(2)基本活动经验(关注人口问题,认同计划生育国策、关注濒危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及措施)。

【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种群的特征,难点是各特征之间的关系及标志重捕法。

【教学策略】1.自主学习:本节内容适合自学。

教师提前编制关于本节内容的导学案,由学生先纵览本节内容,并完成学案上基础自学部分,并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填好后上交给老师。

2.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模拟标志重捕法活动学习种群密度调查的基本方法,并组织学生重点讨论活动中的几个问题,从而明白该方法的原理,知道标志重捕法的适用范围,粗略知道野外使用该方法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如何应对。

3.概念图策略:通过种群各数量特征的意义概括出它们间关系,自主构建概念图,建立知识框架。

【教学准备】1.提前分好合作学习小组,并下发导学案,由学生填好学案后,教师回收并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了解学生存在的困惑。

2.准备好10个500ml的烧杯(其中装入约200粒花生),记号笔。

【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辨析种群的概念之前的模块我们都是从分子、细胞、个体水平来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从今天这一节开始我们将从群体水平来了解生命现象。

必修三 第4章第1节 种群的特征 第1学时

必修三  第4章第1节 种群的特征 第1学时

必修三第4章第1节种群的特征第1学时一、教材导读1.种群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做种群。

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具体形式,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判断一个生物群体是否是一个种群要把握两个要素:“同种”和“全部”;两个条件:“时间”和“空间”。

要点:(1)“同种”和“全部”,包括各个年龄的个体,包括了同种生物的不同性别。

(2)“时间”和“空间”,种群具有一定的时空限制,离开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种群是不存在的。

注意:(1)勿将类群当种群,例如:鸟,鱼,蛇这些日常用语都是一类生物的统称,不一定是同一物种。

(2)种群内可能存在不同的表现型,例如桦尺蠖有白色,灰色等。

2.种群密度:种群密度的概念: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量。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3.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①逐个计数②估算法【Ⅰ】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样方法(1).定义: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2).适用对象:双子叶植物不宜选用单子叶草本植物,原因是单子叶草本植物常常是丛生或蔓生,从地上部分难以辨别是一株还是多株,而双子叶草本植物则容易辨别个体数目。

(3).方法步骤:①准备②确定调查对象③观察调查对象的分布状况和地段的形状,根据观察结果,确定样方的多少、样方大小和取样方法④计数⑤计算种群密度(4).野外实地操作还需注意:①调查前要先观察清楚调查对象的特征,避免认错导致误差。

②要注意自身安全。

③不要损伤植被(5).样方法的关键点计数原则: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若有正好在边界线上的,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即只计数相邻两边及顶角上的个体,如图所示。

【Ⅱ】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标志重捕法(1).定义: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作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总体密度。

高中生物 第四章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课件 浙科版必修3

高中生物 第四章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课件 浙科版必修3
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fànwéi) 大的动物种群密度,还能用样方法吗?
第十六页,共30页。
阅读课本P62方框内的内容
2、
1、取样标记(biāojì) 2、放回后充分混合 3、再取样 4、计数
设某种群的总数为N ,第一次捕获标记(biāojì)的个体为M, 第二次重捕的个体数为n,其中已标记(biāojì)的为m,则:
(1)N总=(39×34)/15=88只
(2)种群(zhǒnɡ qún)密度=88/1=88只 /公顷
第十八页,共30页。
2、出生率和死亡率
出生率: 在单位时间(shíjiān)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 数的比率 死亡率: 在单位时间(shíjiān)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
的比出率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直接(zhíjiē) 因素。
第十九页,共30页。
要控制人口过度增长,必须(bìxū)降低出 生率
计划生育(jì huá shēnɡ yù)是我
第二十页,共30页。
3、迁入率和迁出率
概念(gà在in单i位àn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
种群(zhǒnɡ qún)个体总数的比率.
迁入
种群
迁出
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juédìng)种群密度的 直接因素。
种群密度很高
种群密度较高
种群密度一般
第八页,共30页。
第九页,共30页。
种群密度(mìdù)的调查方法:
样方法: 适用于植物(zhíwù)或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种群密度 的调查 标志重捕法: 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种群(zhǒnɡ qún)密度的调查
第十页,共30页。
阅读(yuèdú)课本P60方框内的 内容

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素材 浙科版必修3

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素材 浙科版必修3

种群的特征1.种群数量(1).常用方法:标志重捕法,用于动物的数量调查例题:将池塘里的600条草鱼画上记号,放入池塘中。

充分均匀后,捉得的20鱼中,有6条有标记的草鱼。

请推算这池塘里有多少条鱼6/20=600/X →X=2000条所以,池塘里有2000条鱼。

2.种群密度(1)概念:单位空间内种群的个体数量称为种群密度。

(2)作用:说明中群内个体分布的疏密(3)特殊:①不同物种生活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它们的种群密度会差异很大,②同一物种不同种群的种群密度会有很大差别:③即使是同一物种同一种群,其种群密度也不是固定不变的3.出生率和死亡率(1)概念:①单位时间内种群新生个体数占种群数量的百分比称为出生率。

②单位时间内种群死亡个体数占种群数量的百分比称为死亡率(2)分类①出生率分为最大出生率和生态出生率:种群处在理想条件下的出生率称为最大出生率。

特定环境条件下的出生率成为生态出生率,也叫实际出生率死亡率分为最低死亡率和生态死亡率:在最适环境下的死亡率称为最低死亡率,在特定条件下的死亡率称为生态死亡率。

(3)决定因素:出生率受性成熟的速度、每次产仔(卵)数、每年生殖次数、繁殖年龄的长短等因素的影响死亡率受生理条件、捕食者、疾病、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4)作用:决定一个种群的大小4.年龄结构(1)一般将一个种群分成繁殖前期、繁殖期、繁殖后期三个年龄组(2)根据不同年龄组个体数量的多少,可将种群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3)作用:对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又决定作用5.性别比:(1)概念:种群中雌性性个体数之比(2)作用:决定出生率,从而影响种群的数量1。

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3 4.1 教学设计 《种群的特征》(浙科)

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3 4.1 教学设计 《种群的特征》(浙科)

《种群的特征》庄浪县第二中学 王永生本节内容是浙科版必修3第四章第一节《种群的特征》,是学生学习生态知识的第一节,是进一步学习种群、群落的基础。

本节旨让学生了解种群的特征及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知识与能力目标】1、举例说出种群的概念。

2、列举种群的特征,简述出生率、年龄结构、种群分布型等特征。

3、学会调查种群密度的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4、识别种群的分布型。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自学、交流能力和分析、比较、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生态意识,明白生态调查研究的方法。

【教学重点】1、种群的特征,简述出生率、年龄结构、种群分布型等特征;2、种群密度的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教学难点】种群密度的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课件及、模型及挂图2、学生准备:教材。

【导入新课】教师:用一则笑话引出种群。

请同学们思考物种生存繁衍的单位是个体吗?时,我们的机体怎么办呢?又该如何应对呢?学生:讨论思考。

【讲授新课】一、种群教师:什么是种群?学生:讨论思考如何下定义。

教师:修正学生的表达,给出,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强调定义时的要点:同一时期、同一地域,同种和全部。

二、种群的数量特征教师:你知道种群有哪些主要特征吗?教师:种群的主要特征有数量特征、空间特征和遗传特征(该物种的种群区别于其他物种的独有特征)。

其中本节重点研究的是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1、种群密度教师: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如何知道一个种群的种群密度呢?学生:讨论并试回答。

教师:师生互动让学生明白研究生态的方法常用调查法获得第一手数据。

下面我们学习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估计种群密度的方法。

教师:用课件展示样方法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利用样方法调查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时,。

【金榜备课】高中生物 第四章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名师优质课件 浙科版必修3

【金榜备课】高中生物 第四章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名师优质课件 浙科版必修3

2.年龄结构: 各个年龄组个体数量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关系。 (1)年龄金字塔:
生殖后期
生殖期 生殖前期
①宽度代表该_年__龄__组__个体数量在整个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②中线把每一个年龄组都分为左右两半,左边代表_雄__性__,右 边代表_雌__性__。
(2)年龄结构的三种类型: 类型 图 示
种群特征
【典例训练3】某研究机构对某区域的一种田鼠进行了调查,所 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2 ha(1 ha=10 000 m2)。统计所捕获田鼠 的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回;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 得到的调查数据如表:
初捕 重捕
捕获 数/只
50 50
标记 数/只
50 10
雌性个 体数/只
28 32
雄性个 体数/只
(2)活动能力强的动物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
(3)某种群中年轻的个体数非常多,年老的个体数很少,这样 的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 ( √ ) (4)稳定型种群的出生率为零。 ( × ) 【分析】稳定型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5)某种群中具有生殖能力的雌性个体数多于雄性个体数,该 种群数量会增大。 ( √ )
(1)对很多动物而言,被首次捕捉的个体重捕难度比其他个体难 度大,所以得出的结果一般偏大。 (2)标志重捕法是一种估算法,要使计算结果比较准确,要注意 首捕和再捕数量要适当,不能太少。
【学而后思】 标志重捕法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提示:①标志个体在整个调查种群中分布均匀;②未标志个体和 被标志个体被捕获的机会相同;③调查期内没有较多个体的迁 入和迁出;④调查期内没有较多个体的出生和死亡;⑤活动能力 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解析】选B。本题考查出生率计算以及性别比例、性成熟时 间、年龄结构等对出生率的影响等相关内容。A项中,种群年初 个体数为100,一年新生个体数为20,出生率为20%,死亡个体数 为10,死亡率为10%,种群年增长率为10%,故错误;B项中,婚配制 为一雌一雄的动物,当雌雄比为1∶1时,每个个体都能产生后代, 此时的出生率最高,越接近该比例,出生率越高,故正确;C项中, 调控环境条件,使动物性成熟推迟,动物的繁殖时期推迟,会导 致年平均出生率更低,故错误;D项中,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 增长型的出生率最高,故错误。

【优化方案】高中生物 第四章第一节种群的特征课件 浙科必修3

【优化方案】高中生物 第四章第一节种群的特征课件 浙科必修3

二、出生率和死亡率 1.出生率:一般用单位时间出生个体数占 _种__群__总__个__体__数___的百分数或千分数表示。 2.死亡率:一般用单位时间死亡个体数占 _种__群__总__个__体__数___的百分数或千分数表示。 3.自然增长率=_出__生__率__-__死__亡__率__。
三、年龄结构 1.概念:指各个年龄组_个__体__数__量__在种群中所占
实验探究创新
种群密度调查法
1.逐一计数法:一般用于数量较小且易于计数的 种群。 2.估算法——取样调查法 (1)样方法,一般用于植物或移动较慢的动物。 (2)标志重捕法 ①方法步骤
确定调查对象:注意不同生长期的个体的性状表 现
捕获并标记部分个体:在该种群生存环境中,均 匀设置捕获点,捕获一部分个体,并对 其进行标记后 ,再在原地将其放回, 并记录个体数(M)
六、种群分布型
1.概念:指种群中个体的__空__间__配__置__格__局__。 2.类型:(1)集群分布;(2) _均__匀__分__布__;(3)随机分 布。
七、种群的存活曲线
1.概念:表示种群中全部个体死亡过程和 _死__亡__情__况__的曲线。横坐标是年龄,自左至右年龄 增加,纵坐标是_存__活__个__体__数__的对数值,自上而下 逐渐减少。 2.类型:(1) _凸__形__;(2)对角线形;(3)凹形。 3.研究意义:反映了各物种的死亡年龄分布状况, 有助于了解__种__群__的__特__性_及其与环境的适应关系。
要点二 种群各特征之间的联系
1.图中种群的四个基本特征中,种群密度是最基 本的特征。种群密度越高,一定范围内种群个体 数量越多,即种群密度与种群数量相关。 2.出生率和死亡率以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 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出生率高,迁入 率多时,种群密度大;相反,种群密度小。 【规律总结】 预测种群密度(种群数量)的变化趋 势:首先依据的是年龄结构情况,其次是性比率 ,由此推导预测出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 从而确定种群的变化趋势。

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第1节种群的特征课件浙科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第1节种群的特征课件浙科版必修3

【解析】 种群是指占有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体。从种群 的概念中可以分析一个种群的构成必须有一定的时空限制并且是同一个物种的所 有生物个体。A 项中“不同地域”不符合种群的构成要素;B 项提到的草本植物 不只是一个物种,因此构成的不止一个种群;C 项中“动植物”不是同一物种, 故不能称为“种群”。D 项是种群的一个正确判断方法,符合题意。
3.如图是种群各特征之间关系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A 为出生率和迁入率,B 为死亡率和迁出率 B.C 为性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C.D 为年龄结构,每种类型都包括老年、中年和幼年三个年龄期 D.种群不仅具有种群密度等数量特征,还具有空间特征
【解析】 读图知 D 为年龄结构,而每种类型都包括老年、成年和幼年三个 年龄期,由此判断 C 项叙述错误。
3.种群的分布型 (1)分布型:种群中个体的 空间 配置格局。
(2)类型
类型 集群分布 均匀分布
随机分布
特点 相互吸引 相互排斥
既不互相吸引 又不互相排斥
实例 人类在地球表面 动物的领域行为
狼蛛在森林底层
4.种群的存活曲线 (1)概念:表示种群中全部个体 死亡过程 (2)类型及特点 ①类型
和 死亡情况 的曲线。
(2)与物种的关系 ①通常一个物种包含很多 种群 ,种群和种群之间存在 地理隔离 ,只有同一
种群内的个体才能互配繁殖。 ②种群是物种的具体存在单位、 繁殖单位
和 进化单位 。
2.种群的特征 (1)出生率和死亡率 ①概念:单位时间内出生或死亡的个体数占种群总个体数 ②作用:决定种群兴衰的晴雨表。 a.种群出生率 大于 死亡率,种群数量就会增加。 b.种群出生率 小于 死亡率,种群数量就会减少。 ③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 减去 死亡率 。

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一、二节: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

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一、二节: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

第四章第一节:种群的特征1、种群的定义: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结构。

3、种群密度: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种群数量=种群密度×种群所处的面积或体积;★同种生物在不同时间或区域内,种群密度不一定相同;★不同种生物在任意时间或区域内,种群密度一般不同,但可能相同。

★种群密度反映了一段时间内种群个体数量,不能反映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 4、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1)逐个计数法: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 (2)估算法:注:★样方法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样方法常采用五点取样法或等距取样法。

根据地形等因素确定。

★计算每个样方中的个体数: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加上左上角。

★样方法求平均值做为种群密度估算值。

★标志重捕法的注意事项:Ⅰ重捕前的时间足够长,标志个体释放后应与其他个体均匀混合。

Ⅱ标志方法不会伤害动物和影响动物的行为。

Ⅲ研究区域呈相对封闭状态,没有个体迁入和迁出。

Ⅴ标记物不能过分醒目,且在研究期间不能消失。

★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捕捉个体个数M/种群个体总数N=重捕个体中的标记个体数m/重捕个体总数n 则:N=Mn/m 5、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定义:出生(死亡、迁入、迁出)个体数目占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公式:出生(死亡、迁入、迁出)率=出生(死亡、迁入、迁出)个体数/总个体数 意义: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 出生(迁入)率>死亡(迁出)率,种群密度增加 出生(迁入)率=死亡(迁出)率,种群密度不变 出生(迁入)率<死亡(迁出)率,种群密度减小 6、年龄组成★年龄组成影响、预测种群数量未来的发展趋势7、性别比例分类:(1)雌雄相当型:多见于高等动物(2)雌多雄少型:多见于人为控制的种群(例如鸡等)(3)雄多雌少型:多见于白蚁等营社会性生活★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例: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雄性个体——破坏性别比例——雌雄个体不能正常交配——出生率降低——种群密度减小8、空间特征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的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类型:(1)均匀分布:人工插秧的水稻(2)随机分布:面粉中的黄粉虫(3)集群分布:放牧的羊群、牛群等重点:种群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习题:1、在一个环境气候多变的生态系统中,生存机会最多的种群是()A.形体较小的种群B.个体差异较少的种群C.形体较大的种群D.个体差异较多的种群2、下列各项中可以称为种群的是()A.一片稻田里的水稻B.一片稻田里的害虫C.一片草地中杂草 D.一个池塘内各种鱼3、下列各动物种群在性别比例上雌性明显多于雄性的是()A.一片森林中的黑猩猩B.一片草原上的野马C.一个奶牛场里的牛D.一个湖泊中的鸳鸯4、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不会发生变化B.年龄组成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C.性别比例是指雌雄个体数目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D.出生率和死亡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新出生和死亡的个体数目5、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为“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从种群特征看,这种措施直接调节的是() A.种群密度 B .年龄组成 C .性别比例 D .出生率6、在一块草原上有8户牧民,每户牧民各养了一群羊,其中有6户养的是绵羊,有2户养的是山羊,这块草原上的8群羊是()A.六个种群B.一个种群C.两个种群D.八个种群7、调查甲、乙两草原所捕获的田鼠,它们的月龄构成分别如下图所示。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知识点汇总.doc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知识点汇总.doc

第 4 章种群和群落第 1 节种群的特征【要点导学】一、种群特征:(一)种群密度概念:种群密度是指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种群密度 =种群的个体数量 /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种群密度具有一定的特点:①在相同环境下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差异很大。

②同一物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种群密度也有差异。

(二)出生率和死亡率出生率:是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量。

死亡率:是指种群中单位数量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针对种群而言的,并非指种群中的某个个体,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出生率高于死亡率,种群密度要增大;死亡率高出生率,种群密度要降低。

(三)年龄组成:1.概念: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年龄一般分为幼年 (尚无生殖能力 )、成年 (有生殖能力 )和老年 (丧失生殖能力 )三个阶段。

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2.几种年龄型种群的特点图示类型种群构成特点发展趋势增长型幼年个体很多, 老年个体很少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稳定型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保持稳定衰退型老年个体很多, 幼年个体很少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3.意义:种群的年龄组成,对于我们研究种群有什么意义?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

(四)性别比例性别比例:是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种群根据性别比例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雌雄相当,多见于高等动物;如:人、猩猩等(2)雌多于雄,多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如鸡、鸭、猪等;(3)雄多于雌,多见于营社会性生活的昆虫,如蜜蜂、蚂蚁等。

通过改变种群的性别比例,进而影响种群的出生率,从而造成了种群密度的改变。

(五)迁出和迁入:迁入:迁入个体使种群密度增加;迁出:迁出个体多使种群密度降低。

它们对种群的密度起到决定性作用。

二、种群各特征间的关系:种群数量直接影响预测变化方向影响数量变动年龄组成种群密度性别比例决定大小和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①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特征;②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和迁入决定种群的密度;③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性别比例影响着种群密度;④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密度未来的变化趋势。

【课件】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种群的特征

【课件】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种群的特征

• 4.在对某种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 标志48只,第二次捕获25只,其中有标志鼠12只,则
该种群的总数量为( D )
A.46 C.12
B.25 D.100
迁入率 > 迁出率
种群密度增加
迁入率 = 迁出率
种群密度相对稳定
迁入率 < 迁出率
种群密度降低
(3)意义:迁入率和迁出率也决定了种群密度的大小。
3.年龄组成
(1)概念: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段个体数目的比例。
年龄段: 幼年(生殖前期) 成年(生殖期) 老年(生殖后期) 种群的年龄组成一般分为哪几种类型?
③计算公式:种群数量/总标记个体数=重捕个体数/重捕标记数
【典型例题】
例3、某同学在牛首山调查珍稀蝶类——中华虎凤蝶幼虫的 种群密度,得出5个样方(样方面积为1hm2)的种群数量分别为4、 6、8、8、9只。那么,该同学给怎样计算该种蝶幼虫的种群密度 (单位:只/hm2)?
N=(4+6+8+8+9)/5=7只/hm2
B.种群密度完全能反映③的变化趋势 C.研究城市人口的变迁,迁入率和迁出率是不可
忽视的 D.种群数量还受自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 2.预测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数量的 发展趋势主要来自( A ) A.居住人口不同年龄组成的比例 B.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 C.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 D.人口男女性别比例
• 3.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CD ) A.性别比例 B.年龄组成 C.出生率和死亡率 D.迁入率和迁出率
年龄组成 性别比例 均匀分布 随机分布 集群分布
问题探讨
假设左图为一块面积为100m2的草地, 图中每个红色圆点代表一株蒲公英, 绿色三角代表其他植物。 讨论:

高中生物第四章第一节种群的特征教学案浙科必修3

高中生物第四章第一节种群的特征教学案浙科必修3

高中生物第四章第一节种群的特征教学案浙科必修31.种群是指占有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体。

它由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个体组成。

通常一个物种包含很多种群,种群和种群之间存在地理隔离,只有同一种群内的个体才能互配繁殖。

种群长期隔离会导致亚种和新种的形成。

可见,种群是物种的具体存在单位、繁殖单位和进化单位。

2.种群的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结构和性比率、种群分布型、存活曲线等,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结构和性比率等是种群内个体特征的统计值,而密度和分布型则是种群所特有的。

3.出生率、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兴衰的晴雨表,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种群的自然增长率。

4.年龄结构有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类型,根据年龄结构可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5.种群分布型包括集群分布、均匀分布和随机分布。

存活曲线包括凸形、对角线形和凹形。

对应学生用书P41种群的数量特征1.出生率、死亡率(1)概念:出生率一般用单位时间出生个体数占种群总个体数的百分数或千分数表示。

死亡率一般用单位时间死亡个体数占种群总个体数的百分数或千分数表示。

(2)决定出生率的因素:不同种类的动物,出生率相差很大,主要是由动物性成熟早晚、每次产仔数和每年生殖次数决定的。

(3)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种群的自然增长率。

(4)作用:是决定种群兴衰的晴雨表。

2.年龄结构(1)概念: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各个年龄组个体数量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关系,并常用年龄金字塔图形来表示。

(2)年龄结构的类型[连线]:(3)作用:可带给我们关于种群未来数量动态的信息。

3.性比率(1)概念:指种群内两性个体数量的相对比例。

(2)作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密度。

4.种群密度(1)概念:种群密度是指某个种群在单位空间或面积内的个体数量。

(2)作用:是决定生物的益或害、狩猎或禁猎、防治或不防治的依据,也是检查保护效果和防治效果、进行害虫预测预报及研究种群动态的基础。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3《种群的特征》教案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3《种群的特征》教案

第一节种群的特征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阅读文本,能够简述种群密度和种群的几个基本特征,并能够说明种群的特征之间的内在关系。

2.通过资料分析、师生交流,初步学会调查种群的密度的方法。

分析种群其他特征对于种群密度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种群的几个基本特征,及内在关系
【教材分析】
《种群的特征》这节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内容,是学生在前面刚学了稳态及其调节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宏观层次来分析生命系统的特征。

依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要求:“列举种群的特征”。

【教学过程】。

2018学年高中生物必修三4.1 种群的特征 课件

2018学年高中生物必修三4.1 种群的特征 课件
N=(10×8)/2=40只 若第二次捕获8只未标志的灰喜鹊,2只标志的灰喜鹊, 次的确的灰喜鹊的种群又是多少?
N=10×(8+2)/2=50只
标志重捕法的适用范围
活动能力比较强,活动 范围比较大的动物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 逐个计数 分布范围大,个体较小的种群:估算(取样调查) ➢估算方法:
五、种群的空间特征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 态或布局,叫种群的空间特征。
均匀型
随机型
集群型
概念: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 体的总和。
种群密度: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

个体数量。
群 小 结
年龄组成: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 所占比例。
性别比例: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
性个体所占的比例。
特 出生率:种群中单位数量个体在
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2)年龄组成一般分三种类型:
例4:下图是四种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的个 体所占的比例,其中种群密度可能越来越 小的是( A)
( 表示幼年个体, 表示成年个体, 表示 老年个体)
A
B
C
D
2.性别比例
(1)概念: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
(2)类型:(一般分三种类型)
①雌雄相当型:特点 是雌性和雄性个体数 目大体相等。 这种类型多见于高等
动物。
②雌多雄少型:特点是雌性个体显著多于雄性个体。这 种类型常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及蜜蜂、象海豹等群体动
物。
蜂群中几百只雄蜂,一只蜂王和几十万只工蜂都是雌蜂。
③雌少雄多型:特点是雄性个体明显多 于雌性个体。 这种类型较为罕见。如家白蚁等营社会 性生活的动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
种群是指占有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体。从种
群的概念中可以分析一个种群的构成必须有一定的时空限制并且是同一个物种 的所有生物个体。 A 项中“不同地域”不符合种群的构成要素;B 项提到的草本 植物不只是一个物种, 因此构成的不止一个种群; C 项中“动植物”不是同一物 种,故不能称为“种群”。D 项是种群的一个正确判断方法,符合题意。
2.年龄结构的表示方法 (1)模式图:
(2)统计图:
(3)曲线图:
(4)柱形图:
1.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是(
) 【导学号:24890030】
A.种群是一定时间内,不同地域中同种生物个体的总称 B.一片草原中的全部草本植物是一个种群 C.一个生态环境中具有相互关系的动植物构成一个种群 D.种群内的个体间能进行自由交配,产生后代
【答案】 C
种 群 密 度 调 查 方 法 —— 标 志 重 捕 法
1.原理 标记个体数占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与重捕个体数中标记数所占重捕数的比 例相同。
2.过程
[合作探讨] 探讨1:标志重捕法的前提是什么?
提示:标志个体和未标志个体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等。
【答案】 D
3.如图是种群各特征之间关系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A 为出生率和迁入率,B 为死亡率和迁出率 B.C 为性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C.D 为年龄结构,每种类型都包括老年、中年和幼年三个年龄期 D.种群不仅具有种群密度等数量特征,还具有空间特征
【解析】 读图知 D 为年龄结构,而每种类型都包括老年、成年和幼年三 个年龄期,由此判断 C 项叙述错误。
亡。如人类。
死亡率相同。如水螅、一些鸟类等。 Ⅱ:各年龄组______
Ⅲ:____ 低龄死亡率极高,但是活到一定年龄后死亡率变得很低且稳定。如牡 蛎、树蛙等。 (3)作用:反映了各物种的________ 死亡年龄分布状况,有助于了解种群的特性及其
环境的适应关系。 与____
[合作探讨] 探讨1:一个池塘里的全部鱼类是一个种群吗?
稳定型
衰退型
④作用:预测种群未来动态 ________的信息。
(3)性比率 ①概念:种群内两性 ____个体数量的相对比例。
∶1 ,人类也一样。 ②特点:大多数物种的种群,其性比率基本保持1 ____
(4)种群密度 ①概念:某个种群单位空间 ________或面积 ____内的个体数量。防治的依据。
【答案】 D
2.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年龄结构不影响种群密度 B.不同种群的种群密度没有差异 C.性比率的改变不影响种群密度 D.出生率减去死亡率等于自然增长率
)
【解析】 年龄结构会影响种群密度大小,A 错误;不同种群的种群密度存 在差异,B 错误;性比率的改变会影响种群密度的大小,C 错误;自然增长率是 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D 正确。
提示:不一定,若近期气候恶劣、食物短缺、频发传染病等,种群数量会 减少。
[归纳拓展] 1.种群数量特征的分析 种群数量特征间的关系:如图,在种群各特征中,直接反映种群的繁荣与 衰退的特征是种群密度。能够直接决定种群大小变化的特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能够预测种群数量变化方向的特征是年龄结构。能够间接影响种群个体数量变 动的特征是性比率。
知 识 点 一
当 堂 即 时 达 标
第一节
知 识 点 二
种群的特征
学 业 分 层 测 评
1.了解:种群的概念和特征。(重点) 2.了解:标志重捕法。(难点) 3.了解:种群的分布型和存活曲线。
种 群 的 概 念 、 特 征 、 分 布 型 及 存 活 曲 线
1.种群的概念 (1)种群的概念 占有一定___________ ________个体的集合体。 空间和时间 的同一物种 (2)与物种的关系 ①通常一个物种包含很多____ ________,只有同一 种群,种群和种群之间存在地理隔离 种群内的个体才能互配繁殖。 ②种群是物种的具体存在单位、繁殖单位 ________和进化单位 ________。
均匀分布 ________
随机分布 ________
狼蛛在森林底层 ______________
4.种群的存活曲线 (1)概念:表示种群中全部个体死亡过程 ________和死亡情况 ________的曲线。 (2)类型及特点 ①类型
凸形
对角线形 凹形
②特点
平均生理年龄,但是达到这一年龄后,短期死 Ⅰ:大多数个体都能活到________
种群动态的基础。 b.检查保护效果和防治效果 ________、进行害虫预测预报及研究________
3.种群的分布型 (1)分布型:种群中个体的空间 ____配置格局。 (2)类型 类型 ________ 集群分布 特点 ________ 相互吸引 相互排斥 既不互相吸引 又不互相排斥 实例 人类在地球表面 动物的领域行为
2.种群的特征 (1)出生率和死亡率 ①概念:单位时间内出生或死亡的个体数占种群总个体数 ____________的百分数或千分 数。 ②作用:决定种群兴衰的晴雨表。
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就会增加。 a.种群出生率____ 小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就会减少。 b.种群出生率____
③自然增长率:出生率 ______减去死亡率 ______。
(2)年龄结构 ①概念:指各个年龄组 ______个体数量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关系。 ②图形表示——年龄金字塔
生殖后期 生殖期 生殖前期
a.宽度代表该年龄组 ______个体数量在整个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b.中线把每一个年龄组都分为左右两半,左边代表雄性 ____,右边代表雌性 ____。
③类型
增长型
提示:不是,一个池塘里一般不会由一种鱼组成。
探讨2: 种群的数量特征之间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其中②③④代表哪种特征, 为什么?
提示:②③④分别代表出生率、性比率和年龄结构 ,因为年龄结构是通过 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的,而性比率是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响种 群密度的。
探讨3:年龄结构是稳定型的种群,其数量在近期一定保持稳定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