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网络安全
17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七章常见网络安全技术第十七周教案
(3)在查看“网上邻居”时出现“无法浏览网络。网络不可访问。想得到更多信息请查看‘帮助索引’中的‘网络疑难解答’专题”的错误提示
(4)在“网上邻居”中只能看到本机的计算机名
(5)可以访问服务器,也可以访问Internet,但无法访问其他工作站
(6)可以Ping通IP地址,但Ping不通域名
5.IPSec技术
IPSec(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是一种网络通信的加密算法,采用了网络通信加密技术。IPSec的主要特征在于它可以对所有IP级的通信进行加密和认证,正是这一点才使IPSec可以确保包括远程登录、客户/服务器、电子邮件、文件传输及Web访问在内的多种应用程序的安全。
(2)服务访问策略
典型的服务访问策略是:允许通过增强认证的用户在必要的情况下从Internet访问某些内部主机和服务;允许内部用户访问指定的Internet主机和服务。
(3)防火墙设计策略
通常有两种基本的设计策略:允许任何服务除非被明确禁止;禁止任何服务除非被明确允许。
(4)增强的认证
增强的认证机制包含智能卡,认证令牌,生理特征(指纹)以及基于软件(RSA)等技术,来克服传统口令的弱点。目前许多流行的增强机制使用一次有效的口令和密钥(如SmartCard和认证令牌)。
(7)网络上其他的计算机无法与我的计算机连接
(8)安装网卡后计算机启动的速度慢了很多
(9)在“网上邻居”中看不到任何计算机
(10)别人能看到我的计算机,但不能读取我计算机上的数据
(11)在安装网卡后,通过“控制面板|系统|设备管理器”查看时,报告“可能没有该设备,也可能此设备未正常运行,或没有安装此设备的所有驱动程序”的错误信息
信息安全网络安全检测与评估技术
错误的不存在”。
2
(2)安全威胁的定义
安全威胁是指所有能够对计算机网络信 息系统的网络服务和网络信息的机密性、 可用性和完整性产生阻碍、破坏或中断的 各种因素。
安全威胁可以分为人为安全威胁和非 人为安全威胁两大类。安全威胁与安全漏 洞密切相关,安全漏洞的可度量性使得人 们对系统安全的潜在影响有了更加直观的 认识。
19
1985年美国可信计 算机系统评估准则
(TCSEC)
1991年欧洲信息技 术安全评估准则 (ITSEC )
1990年加拿大可信 计算机产品评估准则
CTCPEC
1991年美国联邦 准则(FC)
1996年国际通用准 则(CC)
1999年国际标准 ISO 15408
图7-1 测评标准的发展演变历程
20
3
表7-1 漏洞威胁等级分类
严重度
等 级
影响度
低严重度: 漏洞难 以利用,并且潜在 的损失较少。
1
低影响度: 漏洞的影响较低,不会产 生连带的其他安全漏洞。
中等严重度: 漏洞 难以利用,但是潜 在的损失较大,或 者漏洞易于利用, 但是潜在的损失较 少。
中等影响度: 漏洞可能影响系统的一 2 个或多个模块,该漏洞的利用可能会
过程,对目标系统进行无恶意攻击尝试,若攻击 成功则表明相应安全漏洞必然存在。
模拟攻击主要通过专用攻击脚本语言、通用程 序设计语言和成型的攻击工具来进行。
模拟攻击是最直接的漏洞探测技术,其探测结 果的准确率也是最高的。
局限性:模拟攻击行为无法面面俱到;无法 做到完全没有破坏性。
17
按照漏洞探测的技术特征,又可以划分为: •基于应用的探测技术
(2)普及而分散的阶段
第七章网络安全
18
5、网络监听 网络监听,在网络安全上一直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作为一种 发展比较成熟的技术,监听在协助网络管理员监测网络传输数据、 排除网络故障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一直备受网络管 理员的青睐。然而,在另一方面网络监听也给以太网的安全带来 了极大的隐患,许多的网络入侵往往都伴随着以太网内的网络监 听行为,从而造成口令失窃、敏感数据被截获等连锁性安全事件。 网络监听是主机的一种工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主机可以接收 到本网段在同一条物理通道上传输的所有信息,而不管这些信息 的发送方和接收方是谁。此时若两台主机进行通信的信息没有加 密,只要使用某些网络监听工具就可轻而易举地截取包括口令和 账号在内的信息资料。 Sniffer是一个著名的监听工具,它可以监听到网上传输的所有信 息。还有EtherPeek, WireShark
11
7.1.2黑客的攻击手段 黑客在世界各地四处出击,寻找机会袭击网络,几乎 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有不少黑客袭击网络时并不是 怀有恶意.他们多数情况下只是为了表现和证实自己 在计算机方面的天分与才华,但也有一些黑客的网络 袭击行为是有意地对网络进行破坏。 黑客(Hacker)指那些利用技术手段进入其权限以外计 算机系统的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活跃着这批特 殊的人,他们是真正的程序员,有过人的才能和乐此 不疲的创造欲。技术的进步给了他们充分表现自我的 天地,同时也使汁算机网络世界多了一份灾难,一般 人们把他们称之为黑客(Hacker)或骇客(Cracker),前 者更多指的是具有反传统精神的程序员,后者更多指 的是利用工具攻击别人的攻击者,具有明显贬义。但 无论是黑客还是骇客,都是具备高超的计算机知识的 人。
网络安全技术基础
汇报人:
时间:2024年X月
目录
第1章 网络安全概述 第2章 网络威胁概述 第3章 网络安全技术 第4章 网络安全管理 第5章 网络安全技术应用 第6章 网络安全未来发展 第7章 网络安全技术基础
● 01
第1章 网络安全概述
网络安全概念
网络安全是指保护网络免受未经授权访问、损 坏或更改的技术和政策的总称。随着互联网的 普及,网络安全变得至关重要。确保网络安全 可以保护个人隐私和企业重要信息,防止数据 泄露和恶意攻击。
区块链安全
区块链原理
分布式账本 共识算法
区块链应用安全
智能合约安全 数据隐私保护
区块链技术挑战
扩容性问题 私钥管理
网络安全技术应用总结
云安全
01 数据保护
移动安全
02 应用保护
物联网安全
03 设备保护
总结
网络安全技术应用涉及到多个方面, 包括云安全、移动安全、物联网安 全和区块链安全。在现代社会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安 全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了解并应用 这些网络安全技术,可以更好地保 护个人和组织的信息资产,确保网 络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总结
网络安全管理涉及众多方面,从制 定策略到培训、监控和评估,每个 环节都至关重要。只有建立完善的 管理体系,才能有效应对网络安全 威胁,确保信息安全和系统稳定运 行。
● 05
第五章 网络安全技术应用
云安全
云安全是指保护云计算环境中的数据、应用程 序和服务免受各种安全威胁和攻击。云安全架 构是构建在云服务提供商基础设施之上的安全 框架,云安全策略则是为保护云环境中的敏感 数据和应用而制定的策略。选择合适的云安全 服务提供商对于确保云数据的安全至关重要。
网络安全7-欺骗攻击
客户主机 请求发出者
(4)解析应答 1.2.3.4 并在本地缓存
域 DNS服务器
(3)解析应答 1.2.3.4
域 DNS服务器
上图中有三台主机:客户主机、域 DNS服务器和域DNS服务器。其中 域DNS服务器直接为客户主机提供DNS
答案就在DNS报文里面。DNS报文格式头部的ID 域,是用于区别不同会话过程的,这有点类似于 TCP中的序列号,域名解析的请求方和应答方只有 使用相同的ID号才能证明是同一个会话(由请求方 决定所使用的ID)。
不同的解析会话,采用不同的ID号。
2021/7/20
25
第二种可能情况(3)
在一段时期内,DNS服务器一般都采用一种有章 可循的ID生成机制,例如,对于每次发送的域名 解析请求,依次将数据包中的ID加1。
DNS服务器里有一个“DNS缓存表”,里 面存储了此DNS服务器所管辖域内主机的域 名和IP地址的对应关系。
2021/7/20
11
DNS工作原理
2021/7/20
12
DNS解析出IP的过程(1)
DNS解析出IP的过程(2)
DNS工作原理
(1)请求解析
(2)请求解析
攻击者可以控制本地的域名服务器 攻击者无法控制任何DNS服务器
2021/7/20
21
第一种可能情况
2021/7/20
22
第一种可能情况(2)
2021/7/20
23
第二种可能情况
另一种更现实的情况,就是攻击者无法控制任何 DNS服务器,但他可以控制该服务所在网络的某 台主机,并可以监听该网络中的通信情况。这时候, 黑客要对远程的某个DNS服务器进行欺骗攻击, 所采用的手段很像IP欺骗攻击: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五版第六版第7版
7.1 网络安全问题概述
■ 7.1.1 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安全性威胁 ■ 7.1.2 安全的计算机网络 ■ 7.1.3 数据加密模型
n
7.1.1 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安全性威胁
■ 计算机网络上的通信面临以下两大类威胁:被 动攻击和主动攻击。
■ 密码编码学与密码分析学合起来即为密码学 (cryptology)。
n
一些重要概念
■ 如果不论截取者获得了多少密文,但在密文中 都没有足够的信息来唯一地确定出对应的明文, 则这一密码体制称为无条件安全的,或称为理 论上是不可破的。
■ 如果密码体制中的密码不能被可使用的计算资 源破译,则这一密码体制称为在计算上是安全 的。
解密算法是加密算法的逆运算。
DK(Y) DK(EK(X)) X
(7-2)
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可以一样,也可以不一样。 密钥通常是由密钥中心提供。 当密钥需要向远地传送时,一定要通过另一个安全信道。
e
一些重要概念
■ 密码编码学 (cryptography) 是密码体制的设计 学。
■ 密码分析学 (cryptanalysis) 则是在未知密钥的 情况下从密文推演出明文或密钥的技术。
B 的公钥 PKB
不同密钥
B 的私钥 SKB
A 加密
明文 X
E 运算 密文 Y
加密算法
互联网
密文 Y
解密
B
D运算
解密算法 明文 X
n
公开密钥与对称密钥的区别
■ 在使用对称密钥时,由于双方使用同样的密钥, 因此在通信信道上可以进行一对一的双向保密 通信,每一方既可用此密钥加密明文,并发送 给对方,也可接收密文,用同一密钥对密文解 密。这种保密通信仅限于持有此密钥的双方 (如再有第三方就不保密了)。
网络空间信息安全 第7章 无线网络安全机制
网络空间信息安全第7章无线网络安全机制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无线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家中通过 WiFi 连接互联网,还是在公共场所使用移动数据网络,无线网络为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然而,随着无线网络的广泛应用,其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无线网络的安全机制,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保护无线网络环境中的信息安全。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无线网络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
未经授权的访问是其中最为常见的问题之一。
这意味着未经许可的用户可能会试图连接到您的无线网络,从而获取敏感信息或进行非法操作。
此外,无线网络信号容易受到窃听和篡改,攻击者可能会截取传输中的数据,并对其进行修改或窃取。
还有诸如恶意软件传播、拒绝服务攻击等威胁,也给无线网络的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威胁,一系列无线网络安全机制应运而生。
其中,加密技术是最为关键的一项。
常见的加密方式包括 WEP(Wired Equivalent Privacy,有线等效加密)、WPA(WiFi Protected Access,WiFi 保护访问)和 WPA2 等。
WEP 是早期的加密标准,但由于其存在诸多安全漏洞,已逐渐被淘汰。
WPA 和 WPA2 则采用了更强大的加密算法,如 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高级加密标准),能够有效地保护无线网络中的数据传输安全。
身份验证机制也是无线网络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见的身份验证方式包括预共享密钥(PSK)和企业级的 8021X 认证。
PSK 是在家庭和小型网络中较为常用的方式,用户需要输入预先设置的密码才能连接到无线网络。
而 8021X 认证则适用于大型企业和组织,它要求用户提供用户名和密码等凭证,通过认证服务器进行验证,从而确保只有合法用户能够接入网络。
除了加密和身份验证,访问控制也是保障无线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
通过设置访问控制列表(ACL),可以限制特定设备或用户的访问权限。
第7章 网络安全及道德规范
述
7.2 网络安全主 要技术 7.3 计算机病毒 与防范 7.4 网络职业道 德规范
7.2 网络安全主要技术
CONTENTS
7.1 网乃尔大学研究生莫里斯利用一种蠕虫病毒对美国国 防部的计算机系统发难,造成连接美国国防部、美军军事基地、宇航局 和研究机构的6000多台计算机瘫痪数日,损失达上亿美元。 莫里斯破译了专家耗费多年没能解开的DES密码,植入了自己编写 的病毒程序。这种病毒,按理论上的传播速度,只需繁殖5次,就足以 让全世界所有计算机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损俱损,全部遇难。 2)英国电脑奇才贝文,14岁就成功非法侵入英国电信公司电脑系统, 大打免费电话。后来他出入世界上防范最严密的系统如入无人之境,如 美国空军、美国宇航局和北约的网络。1996年因涉嫌侵入美国空军指 挥系统,被美国中央情报局指控犯有非法入侵罪。 3)2000年6月,上海某信息网的工作人员在例行检查时,发现网络遭 黑客袭击。经调查,该黑客曾多次侵入网络中的8台服务器,破译了大 多数工作人员和500多个合法用户的账号和密码(据悉黑客是国内某著 名高校计算数学专业的研究生)。
“???…”
•
将明文转换成一种加密的密文,如果没有通信双方共享 的密钥,则无法理解密文。
•
通过对不知道密钥的人隐藏信息达到保密的目的。
7.2 网络安全主要技术
CONTENTS
7.1 网络安全概
7.2.1 数据加密技术
5. 单钥加密体制
相同密钥
述
7.2 网络安全主 要技术 7.3 计算机病毒 与防范 7.4 网络职业道 德规范
算法 • DES • IDEA • LOKI
2015-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三版-王协瑞-第七章网络安全与管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网络安全与管理
1.外部环境安全、网络连接安全、操作系统安全、应用系统安全、
管理制度安全、人为因素影响。
2.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记账管理。
3.为满足用户解决网络性能下降和改善网络瓶颈的需要,根据用
户网络应用的实际情况,为用户设计并实施检测方案,从不同
的角度做出分析,最终定位问题和故障点,并提供资源优化和
系统规划的建议。
4.SNMP的网络管理模型由三个关键元素组成:被管理的设备(网
元)、代理(agent)、代理(agent)。
5.略
6.①控制进出网络的信息流向和信息包;②提供使用和流量的
日志和审计;③隐藏内部IP地址及网络结构的细节;④提供
VPN功能。
否
7.网络故障诊断排除的过程一般是:重现故障,分析故障现象,定位故障范围,隔离故障和排除故障。
8.
“Ping”不通服务器,可能是以下几种情况:IP地址不在同一网段或子网掩码不同;物理链路不正常。
对物理链路问题,需要检查网卡与网线的接触问题、网线与交换机的接触问题、交换机与服务器的连接问题。
第7章 Intenet安全技术及应用
管理与信息系 叶忠杰
18
7.2 FTP安全
可是,基于网络地址的受限访问使FTP 服务器易受地址盗用(spoof)攻击。地址 盗用攻击原理是:攻击机器可以冒用在组织 内的机器的网络地址,从而将文件下载到在 组织之外的未授权的机器上。
Internet安全事件年平均增长率为16%,其中的48%属 于非授权应用(44%来源于内部人员的非授权应用),25 %定性为拒绝服务攻击(24%报告称由于被外部攻击所 致),18%为盗用私秘信息(15%属于财务机密信息); 接入Internet机构所受攻击事件年平均增长率为7%。
管理与信息系 叶忠杰
所以现在的Windows操作系统上最大的ping包 设置大小为65500,以确保安全。
管理与信息系 叶忠杰
12
7.2 FTP安全
•7.2.1 FTP概述
FTP是文件传送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的缩写,是一项允许用户在 Internet的一台主机和另一台主机之间进行发 送和接收文件的协议,是在Internet上传送文 件所规定的基础。FTP不只是一套规定,更 是一种服务。
通常,TCP会话挟持用来接管一个Telnet会话,Telnet 是非常容易受挟持的协议,它在客户端和服务端传输简单 的字节流。攻击者只要将他们的指令插入被挟持的TCP数 据段,服务器就会把这个TCP段指令串重装并执行它。
TCP会话挟持比其他的攻击方法更有效,比如嗅探密 码在使用高级的认证技术的网络中,密码是经过加密的, 嗅探攻击并不起作用,而TCP会话挟持攻击却可以因此, 攻击者更倾向于使用TCP挟持获取系统权限。
的标准网络协议,因此研究TCP/IP协议的安 全问题,是保障Internet安全的必然选择。由 于TCP/IP协议的缺陷,可能造成的Internet安 全威胁有:
第七章 互联网安全-计算机网络安全(第3版)-刘远生-清华大学出版社
02 IP电子欺骗过程解析
IP电子欺骗攻击的整个过程可简要概括为: 1. 使被信任主机的网络暂时瘫痪,以免对攻击造成干扰. 2. 连接到目标主机的某个端口来猜测ISN基值和增加规律. 3. 把源地址伪装成被信任主机,发送带有SYN标志的数据段请求连接. 4. 等待目标机发送SYN/ACK包给已经瘫痪的主机. 5. 再次伪装成被信任的主机向目标机发送ACK,此时发送的数据段带有
02 ARP欺骗的防范
可采用如下措施防止ARP欺骗: 不要把网络的安全信任关系仅建立在IP基础上或MAC基础上,而是应该
建立在IP+MAC基础上(即将IP和MAC两个地址绑定在一起)。 设置静态的MAC地址到IP地址对应表,不要让主机刷新设定好的转换表。 除非很有必要,否则停止使用ARP,将ARP作为永久条目保存在对应表
7.2
Internet欺骗
7.2.1 IP电子欺骗 7.2.2 ARP电子欺骗 7.2.3 DNS电子欺骗
7.2.1 IP电子欺骗
01 IP电子欺骗原理 02 IP电子欺骗过程解析 03 IP电子欺骗的预防
01 IP电子欺骗原理
IP是网络层面向无连接的协议,IP数据包的主要内容由源 IP地址、目地IP地址和所传数据构成。IP数据包只是根据数据 报文中的目的地址发送,因此借助于高层协议的应用程序来 伪造IP地址是比较容易实现的。
03 UDP协议安全分析
由于UDP协议上既没有使用序列号又没有使用认证包分组 的机制,因此基于协议之上的任何应用软件在任何情况下都 是以主机网络地址作为认证手续。那么攻击者通过冒充内部 用户的网络地址,然后再利用适当的应用软件就很容易伪造 UDP包分组。所以在外露的系统中应避免使用UDP协议。典型 的UDP攻击是UDP Flood 。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五课后习题答案第七章网络安全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五课后习题答案第七章网络安全————————————————————————————————作者:————————————————————————————————日期:第七章网络安全7-01 计算机网络都面临哪几种威胁?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的区别是什么?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措施都有哪些?答:计算机网络面临以下的四种威胁:截获(interception),中断(interruption),篡改(modification),伪造(fabrication)。
网络安全的威胁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被动攻击和主动攻击。
主动攻击是指攻击者对某个连接中通过的PDU进行各种处理。
如有选择地更改、删除、延迟这些PDU。
甚至还可将合成的或伪造的PDU送入到一个连接中去。
主动攻击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种,即更改报文流;拒绝报文服务;伪造连接初始化。
被动攻击是指观察和分析某一个协议数据单元PDU而不干扰信息流。
即使这些数据对攻击者来说是不易理解的,它也可通过观察PDU的协议控制信息部分,了解正在通信的协议实体的地址和身份,研究PDU的长度和传输的频度,以便了解所交换的数据的性质。
这种被动攻击又称为通信量分析。
还有一种特殊的主动攻击就是恶意程序的攻击。
恶意程序种类繁多,对网络安全威胁较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计算机病毒;计算机蠕虫;特洛伊木马;逻辑炸弹。
对付被动攻击可采用各种数据加密动技术,而对付主动攻击,则需加密技术与适当的鉴别技术结合。
7-02 试解释以下名词:(1)重放攻击;(2)拒绝服务;(3)访问控制;(4)流量分析;(5)恶意程序。
答:(1)重放攻击:所谓重放攻击(replay attack)就是攻击者发送一个目的主机已接收过的包,来达到欺骗系统的目的,主要用于身份认证过程。
(2)拒绝服务:DoS(Denial of Service)指攻击者向因特网上的服务器不停地发送大量分组,使因特网或服务器无法提供正常服务。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七章 网络安全
第七章网络安全7-01 计算机网络都面临哪几种威胁?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的区别是什么?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措施都有哪些?答:计算机网络面临以下的四种威胁:截获(interception),中断(interruption),篡改(modification),伪造(fabrication)。
网络安全的威胁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被动攻击和主动攻击。
主动攻击是指攻击者对某个连接中通过的PDU进行各种处理。
如有选择地更改、删除、延迟这些PDU。
甚至还可将合成的或伪造的PDU送入到一个连接中去。
主动攻击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种,即更改报文流;拒绝报文服务;伪造连接初始化。
被动攻击是指观察和分析某一个协议数据单元PDU而不干扰信息流。
即使这些数据对攻击者来说是不易理解的,它也可通过观察PDU的协议控制信息部分,了解正在通信的协议实体的地址和身份,研究PDU的长度和传输的频度,以便了解所交换的数据的性质。
这种被动攻击又称为通信量分析。
还有一种特殊的主动攻击就是恶意程序的攻击。
恶意程序种类繁多,对网络安全威胁较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计算机病毒;计算机蠕虫;特洛伊木马;逻辑炸弹。
对付被动攻击可采用各种数据加密动技术,而对付主动攻击,则需加密技术与适当的鉴别技术结合。
7-02 试解释以下名词:(1)重放攻击;(2)拒绝服务;(3)访问控制;(4)流量分析;(5)恶意程序。
答:(1)重放攻击:所谓重放攻击(replay attack)就是攻击者发送一个目的主机已接收过的包,来达到欺骗系统的目的,主要用于身份认证过程。
(2)拒绝服务:DoS(Denial of Service)指攻击者向因特网上的服务器不停地发送大量分组,使因特网或服务器无法提供正常服务。
(3)访问控制:(access control)也叫做存取控制或接入控制。
必须对接入网络的权限加以控制,并规定每个用户的接入权限。
(4)流量分析:通过观察PDU的协议控制信息部分,了解正在通信的协议实体的地址和身份,研究PDU的长度和传输的频度,以便了解所交换的数据的某种性质。
第7章 网络的攻击与防范.ppt
7.1 网络的攻击
• 7.1.3 网络攻击的整体模型描述
攻击模型阶段划分: 4. 目标使用权限获取 获取在目标系统中的普通或特权帐户权限,获得系统管 理员口令,利用系统管理上的漏洞获取控制权,令系统运 行木马程序,窃听帐号口令输入等 5.攻击行为隐藏 隐藏在目标系统中的操作,防止攻击行为被发现.连接 隐藏,冒充其他用户,修改环境变量,修改日志,隐藏进程, 隐藏攻击时产生的信息
的访问 监控对系统的访问和使用,探测未经授权的行为
7.3 网络防范的策略和方法
• 7.3.1 网络安全策略
信息安全策略
信息安全的策略是要保护信息的机密性,真实性,完整性, 因此,应对敏感或机密数据进行加密.
信息加密过程是由形形色色的加密算法来具体实施,它以 很小的代价提供很大的安全保护.
目前,信息加密仍然是保证信息机密性的主要方法. 网络加密常用的方法有链路加密,端点加密和节点加密3种.
对于一台连网的计算机,只需要安装一个监听软件,就可以浏览监听到 信息
最简单的监听软件包括内核部分和用户分析部分.内核部分负责从网 络中捕获和过滤数据,用户分析部分负责界面,数据转化与处理,格式化, 协议分析.
一个较为完整的网络监听程序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数据包获取 数据包过滤与分解 数据分析
7.2网络攻击实施和技术分析
7.1 网络的攻击
• 目前网络攻击技术,攻击工具发展
攻击行为越来越隐蔽
攻击者已经具备了反侦破,动态行为,攻击工具更加成熟等特点. 反侦破是指黑客越来越多地采用具有隐蔽攻击工具特性的技术, 使安全专家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来分析新出现的攻击工具和了 解新的攻击行为.动态行为是指现在的自动攻击工具可以根据 随机选择,预先定义的决策路经或通过入侵者直接管理,来变化 他们的模式和行为,而不是像早期的攻击工具那样,仅能够以单 一确定的顺序执行攻击步骤.
第七章_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管理练习题
第七章网络安全与管理单项选择题1.计算机病毒为_________。
A、一种用户误操作的后果B、一种专门侵蚀硬盘的病菌C、一类有破坏性的文件D、一类具有破坏性的程序2.下面对于病毒的说法错误的为_________。
A、病毒具有传染性B、病毒具有破坏性C、病毒具有跨平台的特性D、感染病毒之后难于修复3.下面计算机病毒可以通过_______途径来传播。
A、网络B、电子邮件C、文件D、只读光盘4.下列有关防火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_。
A、防火墙能够控制进出网络的信息流向和信息包B、防火墙能够提供使用流量的日志和审计C、防火墙显示内部IP地址及网络机构的细节D、防火墙可以提供虚拟专用网功能5.下列有关防火墙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
A、防火墙通常由硬件和软件组成B、防火墙无法阻止来自防火墙内部的攻击C、防火墙可以防止感染病毒的程序或文件的传输D、防火墙可以记录和统计网络正常利用数据以及非法使用数据的情况6.网络中的安全防护系统为_________。
A、防火墙B、交换机C、路由器D、网关7.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为_________。
A、网络中设备设置环境安全B、网络使用者的安全C、网络可共享资源的安全D、网络的财产安全8.网络管理系统的四个部分是_________。
A、管理对象、管理程序、管理信息和管理协议B、管理员、管理对象、管理信息库和管理协议C、管理体制、管理对象、管理信息库和管理方式D、管理对象、管理进程、管理信息库和管理协议9.下列哪一个是简单网络管理协议?_________。
A、SNMPB、LABPC、CMIS/CMIPD、LMMP10.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是()A.网络中设备设置环境安全B.网络使用者的安全C.网络可共享资源的安全D.网络的财产安全第五章网络安全与管理基础11.根据ISO网络管理标准体系的规定,()是用来支持网络服务的连续性而对管理对象进行的定义、初始化、控制、鉴别和检测,以适应系统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4 网络防火墙
◇网络防火墙是一种由软硬件构成的、用于在网
络间实施访问控制的特殊系统
◇引入防火墙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不可靠的互连网
络中建立一个可靠的子网
◇防火墙可以提供两个功能:阻止和允许 ◇防火墙类别
第18页
7.4 网络防火墙
防火墙的使用 (防火墙的体系结构) • 路由器过滤方式防火墙 • 双穴网关方式防火墙 • 主机过滤方式防火墙 • 子网过滤方式防火墙
◇信息分析
• 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 • 常用的方法有模式匹配、统计分析、完整性分析
◇响应处理
• 在信息分析基础上综合安全策略和检测结果对发现的入 侵行为做出响应 • 响应动作包括记录、告警、拦截、阻断和反追踪等
第22页
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
根据数据来源
◇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 ◇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
第20页
入侵检测系统的作用
① 监测并分析用户和系统的活动。 ② 核查系统配置和漏洞。 ③ 评估系统关键资源和数据文件的完整性。 ④ 识别已知的攻击行为。 ⑤ 统计分析异常行为。 ⑥ 管理操作系统日志,识别违反安全策略 的用户活动。
第21页
入侵检测系统的组成
◇信息收集
• 收集主机、网络的数据及用户活动的状态和行为,并且 需要在不同主机和网络上进行 • 主要有分布式数据收集和集中式数据收集,以及基于主 机的数据收集和基于网络的数据收集
第12页
数字签名技术
◇签名的目的是使报文的接收方能够对公正的第三者证明其报 文内容是真实的,而且是由指定的发送方发出的,而且,发 送方事后不能根据自己的利益来否认报文的内容,接收方也 不能根据自己的利益来伪造报文的内容 ◇通常,数字签名利用数据加密机制来实现
– 利用公开密钥算法实现数字签名如图 – 具有保密性的数字签名
根据采用的分析技术
◇基于异常检测的入侵检测系统 ◇基于误用检测的入侵检测系统
第23页
入侵检测响应机制
① 主动响应:是指在发现异常事件时,主动采取某些手段阻
塞攻击的进程或者改变受攻击的环境配置,如阻断网络的连 接、增加安全日志、杀死可疑进程等,从而达到阻止入侵危 害的发生或尽可能减少入侵危害的目的。响应的手段有对入 侵采取反击、修正系统环境、设置网络陷阱等。 ② 被动响应:是指入侵检测系统仅仅报告和记录所检测到的 异常、可疑活动的信息,依靠用户去采取下一步行动的响应 机制。被动响应的手段有告警和通知、与网络管理工具联动、 存档和报告等。
典型加密算法
– 数据加密标准DES – 设计思想是:
• 硬件实现高效而软件实现效率低 • 分组密码体制 • 将数据分为64比特的数据块 • 进行加密得到等长的密文 • 密钥长度也是64比特 • 加解密钥相同,属于双向变换对称 密码体制
X0 的左半边 (32bit) L0 + f 输入 明文X(64bit) IP X0(64bit) X0 的右半边 (32bit) R0 K1(48bit)
◇数据源的鉴别
– 共享数据加密密钥 – 通信字 – 网络地址
◇数据顺序的鉴别
– 用于保证接收方所接收的报文顺序同发送方发出的顺序 是一致的
第15页
7.3访问控制
◇访问控制是一种保护资源的合法使用者能够正确
访问资源,同时杜绝非授权用户对资源的非法访 问和破坏。 ◇访问控制实质上是对资源使用的限制
◇系统访问控制主要解决用户身份认证的问题 ◇口令验证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身份鉴别机制
◇ SSL
•位于TCP 与各种应用层协议之间,为数据通信提供安全支持
◇ HTTPS
•在Internet 上利用TLS保证HTTP 连接安全性
第25页
本章要点回顾
• • • • • • 网络安全面临的威胁 数据加密基本原理 访问控制机制的实现 防火墙系统的分类 入侵检测基本原理 网络安全协议
第26页
4个16bit输出数据分组 16bit 相加(模 2 16) 16bit 相乘(模 2 16 +1 ) 16bit异或
(b)每次迭代的运算
第10页
7.2 数据加密
RSA公开密钥密码体制 ◇公开密钥密码体制是一种非对称密码体制,其加密密 钥与解密密钥不相同,而且由已知加密密钥推导出解 密密钥在计算上是不可行的 ◇基本原理:根据数论,寻求两个大素数比较简单,而 将它们的乘积分解成两个质因子则是计算不可行的 ◇密钥产生过程
R16=L15 + f (R15 ,K16)
第9页
7.2 数据加密
典型加密算法
– 国际数据加密算法IDEA
• 加密过程为:将明文划分为64比特的数据分组,经过8次迭代和一 次变换,输出64比特的密文
64bit明文 迭代1 迭代2 4个16bit输入数据分组
K1
K2
K3
K4
. . .
K5 K6
迭代7 迭代8 变换 变 换 64bit密文 (a)IDEA采用8次迭代
防火墙
过滤路由器 内部网
防火墙
外部网
内部网
双穴主机
防火墙
外部网
过滤路由器 外部网 内部网 堡垒主机
防火墙 过滤路由器 过滤路由器
内部网
堡垒主机
外部网
第19页
7.5 入侵检测系统
◇入侵检测是指对计算机和网络资源上的恶意使用行 为进行识别和相应处理的过程,它不仅可以检测到 来自外部的入侵行为,同时也可以监控内部用户的 非授权行为,是动态安全防护的核心技术之一。 ◇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IDS) 是完成入侵检测功能的独立系统,是一个软、硬件 的组合体,能够检测未授权对象(人或程序)针对 系统的入侵企图或行为,同时监控授权对象对系统 资源的非法操作。
口令的攻击 :脱机方式和联机方式 对口令的管理包括口令的保存、传送和更换
第16页
7.3访问控制
资源访问控制用来解决用户访问资源的权限管理问题 两种不同类型的资源访问控制 • 自主访问控制 • 强制访问控制 授权控制机制的表示与实现 • 访问控制表 • 容量控制表 • 授权关系 访问控制策略 • 自主访问控制策略 • 强制访问控制策略 •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策略
无论是主动响应还是被动响应,对于完成入侵 检测任务都是必需的,关键是根据用户部署入侵检 测系统的目的和实际网络运行环境来选择适当的响 应手段。
第24页
7.6因特网安全协议
IETF 的各个工作小组从不同角度解决因特网安全 问题,形成一些RFC 和草案 ◇ IPSec
•针对当前IP协议的脆弱性; •设计目标是在IP 层为IPv4 和IPv6 提供可互操作的、高质量的、 基于密码学的安全服务
第7页
7.2 数据加密
加密的基本方法
–替代密码
• 基本思想是改变明文内容的表示形式,但内容元素 之间的排列次序保持不变 • 恺撒密码 、同义替代密码 、密本式或辞典式密 码 、插入式密码 、连锁替代密码
–置换密码
• 基本思想是改变明文内容元素的排列次序,但保持 内容的表现形式不变
第8页
7.2 数据加密
L1 = R0 + f
R1 =L0 + f (R 0,K1 ) K2(48bit)
L 2= R1
R2 =L1+ f (R1,K2 )
L15= R14 + f
R15 =L14 + f (R14 ,K15) K16 (48bit) L16= R15 R 16 L16 (64bit) IP -1 输出 密文Y(64bit)
第3页
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脆弱性和面临的安全威胁
网络的脆弱性 –安全的模糊性 –网络的开放性 –产品的垄断性 –技术的公开性 –人类的天性 网络的安全威胁 –无意产生的威胁 –人为恶意攻击 –网络系统漏洞和“后门”
第4页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
网络安全服务 –定义了网络各层可以提供的安全功能 –主要包括:数据保密性 、数据完整性 、鉴别 、访 问控制 、无否认 网络安全机制 –用于定义网络安全服务的实现方法 –主要包括:数据加密 、数字签名 、访问控制 、数 据完整性 、鉴别交换 、流量填充 、路由控制 、公 证 网络安全管理 –保证网络系统的可用性 –目标分为:了解网络和用户的行为 、进行安全性评 估 、确保安全管理政策的实施
计算机网络原理
第7章 网络安全
第1页
本章学习目标
• • • • • • 了解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 了解常用的加密算法 理解公开密钥密码体制的加/解密过程 掌握数字签名和数据鉴别的基本原理 了解防火墙和入侵检测技术 了解目前的网络安全协议
第2页
7.1网络安全概述
◇由于计算机网络所具有的开放性、互连性等特征, 致使网络容易受到各种攻击和破坏,无论是在局 域网还是广域网中,都存在着自然的和人为的等 诸多因素形成的潜在安全威胁,计算机网络的安 全问题日趋严重 ◇当资源共享广泛用于政治、军事、经济以及科学 等各个领域,网络的用户来自社会各个阶层与部 门时,大量在网络中存储和传输的数据就需要保 护 ◇针对各种不同的安全威胁,必须全方位地加强计 算机网络安全措施,以确保网络信息的保密性、 完整性和有效性
发送方 密文Y=EPK(X) 明文X 加密算法E 加密密钥PK 解密密钥SK 密钥对 产生源 解密算法D 明文X 接收方
第11页
7.2 数据加密
基于哈希函数的加密机制 通常,单向哈希函数应具有如下特点: ◇哈希函数能够接受任意大小的数据块作为输入。 ◇哈希函数能够产生一个固定长度的输出。 ◇给定消息M,计算H (M )应当是很容易的,不论硬件 或软件实现都要比加密的代价小。 ◇对于任何给定的代码m,要求找出x 使得H (x)=m 是计 算上不可行的。 ◇对于任何给定的数据块x,要求找出y 使得y≠x 但H (y)=H (x)是计算上不可行的。 ◇找出任何一对(x,y)使得H (x)=H (y)是计算上不可行的。 常用的单向哈希算法有MD5 和SH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