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注意选择性的认知心理学理论研究进展
认知心理学对注意力的研究与应用
认知心理学对注意力的研究与应用引言注意力是人类认知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了个体在感知、思考和行动中的表现。
认知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类的注意力机制,并探索如何应用这些研究成果来改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表现。
本文将探讨认知心理学对注意力的研究和应用,以及其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注意力的定义和类型注意力是指个体有意识地选择性地将精力集中在某个感知、思考或行动对象上的心理过程。
根据不同的研究视角,注意力可以被分为多种类型。
一种常见的分类方式是基于注意力的分配方式,包括选择性注意力、分散注意力和持续注意力。
选择性注意力是指个体在众多刺激中选择关注特定的刺激,而分散注意力则是在多个刺激之间进行快速切换和分配。
持续注意力则是指个体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对同一刺激的关注。
注意力的神经机制注意力的神经机制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通过神经影像技术,研究者们发现了多个与注意力相关的脑区。
其中,前额叶皮层和顶叶皮层被认为是注意力的关键区域。
前额叶皮层负责注意力的控制和调节,而顶叶皮层则参与感知和认知过程。
此外,边缘系统和扣带回皮层也与注意力密切相关。
注意力的影响因素注意力的分配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外部因素包括刺激的强度、新颖性和重要性,以及周围环境的干扰程度。
内部因素包括个体的兴趣、情绪和目标。
此外,个体的认知能力和训练水平也会影响注意力的分配。
研究者们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的研究,为改善注意力的控制和调节提供了理论依据。
注意力的应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应用。
在教育领域,研究者们通过了解学生的注意力特点和注意力分配方式,提供了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在工作场所,研究者们通过改善员工的注意力管理能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此外,注意力的研究成果还在临床心理学和心理治疗中得到了应用,帮助患者改善注意力缺陷和注意力不足症状。
注意力的训练与发展注意力的训练和发展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研究者们通过设计各种训练任务和游戏,帮助个体提高注意力的控制和调节能力。
视觉注意力机制与认知模型研究
视觉注意力机制与认知模型研究视觉注意力是人类视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通过选择、集中和维持注意力将注意力资源引导至感官上的某些信息来提高感知质量、减少冲突的过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断接收各种各样的视觉信息,但是大部分信息会被忽略掉,只有极少部分的信息被视为重要,受到注意力的关注。
因此,视觉注意力机制的研究对于深入理解人类视觉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视觉注意力机制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向:一是视觉选择性注意力的机制研究,另一个方向是视觉分配性注意力机制研究。
视觉选择性注意力机制是指通过筛选环节将感官信息中的部分信息选择出来进行深入的分析。
在不同的环境下,人类会将不同种类、不同质量的信息看成是海量的感官信息,而人类的视觉处理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因而人类会通过选择性注意力机制对感官信息进行精细和深入的分析和处理。
此过程中,注意力资源的分配是非常重要的,并且注意力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如任务难以程度、提示信息等。
不同任务对注意力的要求不同,之所以会有这种差别,是基于人类大脑在不同处理任务上的大量数据积累和认知特点的差异。
因此,在不同的任务和环境中,人类往往会产生出一些差异性较大的注意力机制,以便更好地完成任务。
同时,在不同的任务和环境中,注意力机制也会表现出差异性,比如洞察性应变和制约,这个差异影响了视觉征程的深度与广度等。
视觉分配性注意力机制研究则是指人类在知觉过程中分配资源到每一个感官信息的比例和维持这种分配的过程。
通过观察受试者的足踝空间注意力分配,研究者发现在足踝空间任务中,人类的注意力资源分配主要集中在高质量信息上,同时这些信息容易引起人类的注意。
在时变和空间变换中,人们也会根据刺激或任务的时变特征,分配不同程度的注意力资源,因而也会导致注意力分配的不均衡。
此外,近年来,认知科学家也在积极探索基于神经网络的认知模型,在视觉注意力机制方面也取得了不少进展。
以视觉选择性注意力机制为例,研究者通过神经网络的建模,已经取得了不少进展。
认知心理学的新思路和研究方法
认知心理学的新思路和研究方法一直是研究者们所关心的问题。
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的认知过程,如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知识等内容。
一般而言,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主要基于实验研究,通过实验方法探究人类认知过程的结构与机制。
但是,实验条件的复杂性与现实生活的多变性导致许多研究可能无法反映人类认知过程的真实情况。
因此,如何更真实地研究人类认知过程一直是研究者们所思考的难题。
现在,一些新思路和研究方法正在逐步出现,在这些新思路和方法的启发下,研究者们正在探索认知心理学的新方向和新问题。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这些新思路和方法。
1. 基于大数据的研究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我们可以获得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的研究中。
认知心理学也不例外,越来越多的研究将大数据应用到了认知过程的研究中。
例如,一些研究者利用互联网上的大数据来探究语言的认知过程,深入了解人们对词汇、语法、语义等方面的初步理解。
同时,这些研究也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发现与传统实验研究不同的认知规律和算法。
2. 基于眼动追踪的研究眼动追踪是一种采集受试者注视信息的方法,通过追踪受试者的眼睛运动轨迹,可以探测出受试者在看某一信息时眼睛的注意点。
这种方法应用较为广泛,也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认知心理学研究方法。
通过眼动追踪技术,研究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被试者的视觉注意过程,从而更好地研究认知过程。
例如,在广告宣传方面,通过追踪被试者的眼动过程,判断广告宣传对不同受众的效果,从而更好地制定广告宣传策略。
另外,眼动追踪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学习过程的研究和评估中。
3. 基于神经影像学的研究神经影像学是研究脑功能和结构的一种方法,它能够告诉我们关于人类认知活动的结构和功能的详细信息。
最常见的神经影像学技术包括脑电图、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等。
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出现为研究认知活动提供了全新的角度和方法。
通过神经影像学技术,研究者们能够研究认知活动时脑部的变化和处理方式,探究人类认知过程的神经基础。
选择性注意理论的新进展
选择性注意理论的新进展1.序言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心理学家对注意的选择功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同时选择性注意也是是现代认知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和运动心理学研究最充分的领域之一。
从外界环境中优先选择特定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忽略其他无关信息的认知过程就是选择性注意(Selective attention)。
选择性注意具有重要的进化论意义,它保证了个体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有限的心理资源用于对个体生存具有重要价值的刺激或事件的加工上。
早期关于选择性注意信息加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即信息的输入是序列(Seria1)的还是平行(Paralle1)的;信息加工是位于信息加工链(Bottleneck)的前期还是后期,基于这两点,先后提出了一系列理论模型。
2.选择性注意理论2.1 过滤器模型过滤器模型(Filter Model)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布罗德本特(Broadbent,1958)根据双耳分听的一系列实验结果提出的一个较早的注意模型。
他对后来的注意研究产生很大影响,并且对信息加工观点在心理学中的贯彻,起过积极作用。
他认为,来自外界的信息是大量的,但是人的神经系统高级中枢的加工能力极其有限,于是出现瓶颈。
为了避免系统超载,需要过滤器加以调节,选择一些信息进入高级阶段,而其余信息可能暂存于某中记忆之中,然后迅速衰退,通过过滤器的信息受到进一步的加工而被识别和存贮。
输入通道的数量较多,而过滤器至高级分析水平的通道只有一条,体现出过滤器的选择作用,这个模型后来被Welford称为单通道模型。
在这个模型中,过滤器的选择作用并不是随机的,而是有一定的制约。
新异的刺激、较强的刺激、具有生物意义的刺激等易于通过过滤器,受到人的注意。
后来布罗德本特则强调人的期待作用,凡是为人所期待的信息容易受到注意。
Cherry应用追随程序(Shadowing Procedure)所做的双听实验也支持过滤器模型。
过滤器模型得到不少双听实验结果的支持,但也有一些实验结果与Broadbent的实验和理论不相吻合。
心理学中的视觉知觉和注意力研究
心理学中的视觉知觉和注意力研究视觉在人类的认知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人类的视觉机制也成为了心理学研究的热点,特别是视觉知觉和注意力的研究。
视觉知觉主要是指人对外界视觉信息的处理和理解,而注意力则与感知和认知的过程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视觉知觉和注意力两个方面来介绍心理学中的相关研究。
一、视觉知觉的研究1. 颜色知觉颜色知觉是视觉知觉中的重要方面,颜色是由物体反射或发射的光谱成分决定的,但是颜色知觉并不全是由周围光线的物理特性决定的,也受到个体的感知能力和认知加工的影响。
一些研究发现,个体的生理差异和环境因素会影响颜色知觉,而人的情绪和认知过程也会对颜色的感知产生影响。
2. 形状和空间知觉形状和空间知觉主要是指对物体轮廓、形状、体积和距离等方面的感知和理解。
神经学研究发现,大脑的皮层区对物体的轮廓和形状有特定的处理方式,不同的皮层区通过输入和输出之间的连接形成了完整的视觉神经通路,参与了形状和空间信息的处理和整合。
3. 运动知觉运动知觉是视觉知觉的重要方面,可以通过视觉反映物体的运动和位置变化。
感知和认知加工对视觉运动信息的处理和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过程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一些神经学研究发现,大脑的运动区域与运动信号的传导和整合密切相关,人的个体差异和环境因素也可能影响对运动信息的感知和理解。
二、注意力的研究1. 分类与处理注意力是指人的意愿性或自然性的选择性注意和处理外界信息的能力。
注意力的效果与其分配和处理的方式密切相关,而个体差异和环境因素则对注意力的表现和效果产生影响。
注意力的分类和处理包括选择性注意力、分配注意力、转换注意力、持续注意力和分散注意力等。
2. 功能和生理机制人的注意力过程与大脑的皮层区和神经系统的功能和生理机制密切相关。
神经研究发现,注意力可以通过调节脑区间的神经驱动来实现,而个体对注意力任务的表现和效果则受到基于大脑皮层区的神经适应和调节的影响。
同时,环境因素和内部因素也会影响注意力维持和调节的效果。
视觉注意选择性的认知心理学理论研究进展
“基于客体”(o b ject2ba sed) 的二大选择性注意 理论学派; 依据对注意发挥选择性作用部位认 知 的 差 异, 形 成 了 所 谓 的 早 期 选 择 ( ea r ly se lect io n ) 和 晚 期 选 择 ( la te se lect io n ) 注 意 理 论: 依据选择性注意在认知加工过 程 中 的 作 用, T re ism an 等提出了著名的注意特征整合理 论 ( a t ten t io na l fea tu re in teg ra t io n theo ry, F IT ) , 该理论创造性地将注意与知觉的内部信 息加工过程联系起来, 对注意选择对象及选择 性作用的实质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独特的构 思, 从而引起了认知心理学、生理心理学以及 认知神经科学等学科的极大关注。本文在此仅 就“基于空间”和“基于客体”的选择性注意理 论研究进行概括性的回顾与总结。
渐变性的 [ 2 ]。为了进一步证明空间注意具有“变 焦镜”工作特征的理论构思, E r ik sen 等设计了 以下的字母搜索实验。实验呈现的刺激为位于
假想的圆周上等距分离的八个英文字母。以下 划横线提示符号的多少操作注意的空间分布
范围, 要求被试搜索位于提示符号 上 方 的 字 母, 记录搜索时间。实验结果表明, 随着空间提 示范围的增大, 搜索目标的时间逐渐延长, 从 而验证了空间注意具有“变焦镜”工作特征的
预测。而 L a rB e ry 等则从相同空间范围内注意 资源的分布模式出发, 提出注意这一有限的资 源系统在视觉空间上分布是从焦点到外周连 续递减的, 即资源的分布是空间范围大小的连 续函数, 因此, 被分配到某一空间位置上的资 源取决于该位置距离资源密度最高的“焦点” 位置的距离[3]。L a rB e ry 等以字母识别作业对 其理论观点进行验证。 实验设两个靶字母, 要 求被试在集中注意识别第一靶字母之后, 再对 距第一靶字母不同距离的第二靶字母尽快作 出反应, 记录反应时。实验结果发现, 对第二靶 字母的反应时是其所在位置距第一靶字母距
视觉选择性注意脑机制研究进展
视觉选择性注意脑机制研究进展I. 概括视觉选择性注意(Visual Selective Attention,简称VSA)是指在大量视觉刺激中,个体能够主动筛选、关注和处理其中一部分信息的能力。
近年来随着神经科学的发展,研究者们对视觉选择性注意脑机制的探讨逐渐深入,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
本文将概述这些研究成果的主要进展,包括视觉选择性注意的神经基础、影响因素以及与认知功能的关系等方面。
视觉选择性注意的定义和重要性视觉选择性注意是指在面对大量视觉刺激时,个体能够有选择地关注和处理其中的一部分信息的能力。
这种能力对于人类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以及社交等各个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视觉选择性注意有助于提高个体的认知效率,使其能够更快地从大量的视觉信息中筛选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这对于在复杂环境中进行决策和解决问题至关重要,其次视觉选择性注意有助于个体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周围世界,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此外视觉选择性注意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个体的心理状态和情感倾向,因此在心理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近年来关于视觉选择性注意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方法和神经影像技术揭示了视觉选择性注意脑机制的形成过程。
例如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可以实时观察大脑在执行特定任务时的血流变化,从而揭示了视觉选择性注意与大脑特定区域的关联。
此外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也为理解视觉选择性注意提供了新的视角。
通过对不同类型的视觉选择性注意进行比较,研究人员发现,视觉选择性注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任务性质、个体差异、心理状态等。
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我们对视觉选择性注意的认识,还为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研究背景和意义视觉选择性注意(visual selective attention)是指在大量视觉刺激中,个体能够有意识地关注和处理其中的一部分信息。
这种能力在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等各个领域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认知心理学对注意力的研究
认知心理学对注意力的研究注意力是人类认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是在大量的外界信息中筛选出所需信息并加以加工处理的能力。
作为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注意力研究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探讨认知心理学对注意力的研究,并介绍一些相关的实验和理论。
一、注意力的分类注意力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稳定注意力和选择性注意力。
稳定注意力指的是人们对外界刺激的持续关注能力,例如长时间专注于一项任务的能力。
选择性注意力则是指在众多刺激中选择性地关注某一特定刺激的能力。
这两种注意力类型在不同的认知任务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二、注意力的调控机制注意力的调控机制是指在不同条件下调控注意力分配的能力。
研究发现,注意力的调控机制包括自主控制和外部指导。
自主控制指的是个体有意识地选择性地关注某个刺激,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个体自主决定的。
而外部指导则是由外界刺激引导注意力的分配,例如,当我们在马路上行走时,会受到红绿灯的指示而注意力集中在过马路的行人上。
三、分神与注意力分神是指在进行认知任务时,个体的注意力被其他非任务相关的刺激所吸引,从而导致任务执行的效率下降。
对于分神现象,注意力研究者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来探索其产生的原因以及对任务执行的影响。
近期的实验研究表明,分神与注意力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实验中,研究人员要求受试者在执行一个认知任务的同时,播放噪音或者出现一些分心的视觉刺激。
结果发现,受试者在分心刺激存在的情况下,往往会出现错误的反应和反应时间延长的情况。
这些结果表明,分神对注意力的调控有着明显的影响。
四、分散注意力与专注注意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需要同时处理多个任务的情况。
根据之前的研究,注意力研究者将注意力分为分散注意力和专注注意力两个概念。
分散注意力指的是个体同时关注多项任务,而专注注意力则是只关注一个任务而忽略其他相关刺激。
研究发现,当个体需要同时处理多个任务时,由于注意力的分散,任务的执行效率会受到影响。
attention发展历程
attention发展历程Attention发展历程引言:Attention,即注意力,是指人类在感知、思考和行为中对特定信息的选择性集中和处理能力。
它在人类认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今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从注意力的发展历程角度出发,探讨其演变和重要里程碑。
一、早期研究:注意力作为一个心理学概念,最早由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在19世纪末提出。
他将注意力定义为“心理上的兴趣”,并研究了注意力在感知、记忆和意识中的作用。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注意力的研究逐渐深入,并发展出了一些基本理论,如过滤理论、注意力容量理论等。
二、Broadbent的选择性注意力模型:在20世纪50年代,心理学家Donald Broadbent提出了选择性注意力模型,该模型认为人类在处理信息时,通过选择性地筛选感兴趣的信息,将其传入短期记忆系统。
这一模型强调了注意力在信息处理中的重要性,奠定了后续研究的基础。
三、Treisman的特征整合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心理学家Anne Treisman提出了特征整合理论,该理论是对Broadbent模型的扩展和修正。
特征整合理论认为,人类在处理信息时,首先进行特征分析,然后将这些特征整合成完整的对象。
这一理论强调了注意力在感知过程中的作用,并提出了特征预处理和平行搜索的概念。
四、Posner的空间注意力理论:20世纪80年代末,心理学家Michael Posner提出了空间注意力理论,该理论认为注意力可以被分为三个网络:警觉性网络、定向性网络和执行控制网络。
这一理论进一步拓展了对注意力的理解,强调了其在空间定向和目标选择中的作用。
五、视觉搜索实验:近年来,随着脑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研究者们通过使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等技术,对注意力的神经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其中,视觉搜索实验成为研究注意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这些实验揭示了人类在寻找目标时的注意力分配方式,如并行搜索和串行搜索等,进一步丰富了对注意力的认识。
视听认知心理学研究进展与应用
视听认知心理学研究进展与应用第一章:简介视听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它关注人类如何感觉、处理和理解视听信息。
视听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感觉、知觉、思维、记忆、语言、注意、决策和行为等方面,这些都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感知并与周围环境交互的过程中经常经历的心理现象。
本文将介绍视听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进展与应用,以及视听认知心理学为我们了解人类智力和行为带来的启示。
第二章:视听信息的感知视听信息的感知是视听认知心理学的基础研究领域。
在视觉方面,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家使用脑成像技术和行为实验来研究视觉信息如何被感知、分离、识别和整合,并解析视觉注意对感知和加工的影响。
在听觉方面,研究者通过研究声音的频率、强度和时间等特征,来探究声音的感知和理解,以及听觉信号在大脑中的处理轨迹。
近年来,其它感官如触觉和嗅觉也引起了心理学家的兴趣。
第三章:语言和思维视听认知心理学的另一个重要领域是语言和思维。
在语言方面,研究员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理解和处理语言。
这些研究围绕着人们如何理解语音、语素、单词、句子和段落以及如何将这些元素整合成更高层次的意义。
在思维方面,心理学家在探究人们如何思考、判断和推理。
研究发现,个体的文化背景、经验和性别等方面的差异会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
第四章:记忆和注意视听认知心理学的另一个重要领域是记忆和注意。
记忆区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可以通过实验研究来探究某些刺激如何存储、获取和遗忘,以及人类如何应对不同类型的情境记忆。
注意则指人们在进行任务时的集中程度,比如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些特定的信息上,或者切换任务时保持高度集中。
大脑成像技术和合理设计的实验可以用来研究注意和记忆在大脑的行为原理。
第五章:应用视听认知心理学视听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已经应用到许多行业中。
在教育领域,根据视觉注意力、语言学习和记忆的心理学原理,教育家可以更好地设计课程,利用信息技术搭建教育平台和创建在线教学资源。
在广告和市场营销中,心理学家的研究可以提供对人群心理的深入了解,以及开发更有效的广告宣传和营销策略。
心理学中的认知理论解析
心理学中的认知理论解析认知理论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人类的思维过程、信息加工、记忆、学习以及对外界信息的认知与理解等方面。
本文将对心理学中的认知理论进行解析,探讨其核心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和意义。
一、认知理论的核心概念认知理论是研究人类思维过程的理论框架,其核心概念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思维和语言等。
感知是指人们通过感官感知外界的信息,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注意是指心理活动中选择性和集中性的过程,即选择性地关注某些信息并将其加工及整合;记忆是指人类对过去经验的储存和再现,包括感性记忆、概念记忆以及语言记忆等;思维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对信息进行处理、推理和判断的过程;语言是人类思维交流的重要工具,通过语言的运用,人们能够将内心的思维表达出来。
二、认知理论的发展历程1. 行为主义认知理论:20世纪初,行为主义者将心理学视为一门可观察和可量化的科学,重视外界刺激和行为的关系,并忽略了人类内心的思维和认知过程。
2. 认知革命:20世纪中叶,认知心理学的兴起标志着认知理论的发展。
认知革命的先驱者克里普兹和乌尔里赫为认知心理学奠定了基础,提出了信息加工模型和信息处理理论。
3. 认知科学的发展:20世纪后半叶,认知科学的出现使认知理论更趋完善。
认知科学将心理学、计算机科学和神经科学结合起来,深入研究认知过程的内在机制。
三、认知理论的实际应用认知理论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它为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特点,指导教学设计和评估。
其次,认知理论对医学和临床心理学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帮助医生和心理咨询师更好地理解和干预患者的认知过程,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认知理论还在人机交互和人工智能领域具有重要应用,通过模拟人类的认知过程,使机器能够更智能地处理信息。
四、总结认知理论作为心理学的重要分支,研究人类的思维过程、信息加工、记忆和学习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视觉研究与认知神经科学心理学
视觉研究与认知神经科学心理学视觉研究与认知神经科学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视觉感知与认知过程的学科。
通过对大脑和神经系统的研究,它旨在揭示视觉信息处理和认知功能的机制。
本文将通过介绍该领域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探讨视觉研究与认知神经科学心理学的重要性和应用。
一、认知神经科学心理学的基础理论认知神经科学心理学是基于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旨在探究人类的认知功能和神经基础。
在视觉研究中,认知神经科学心理学着重研究感知、注意、记忆、语言和决策等认知过程。
它通过脑成像技术、神经生理学记录和行为实验等手段,揭示大脑在不同认知任务中的活动模式和功能连接。
二、视觉信息处理的神经机制视觉信息处理是大脑对外界视觉刺激进行感知和理解的过程。
研究表明,视觉信息处理涉及多个脑区之间的相互作用。
例如,感知初级视觉特征的处理发生在视觉皮层,高级认知功能则涉及到额叶和颞叶等脑区。
通过使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等技术,研究人员可以观察到这些脑区在视觉任务中的激活情况,从而揭示不同脑区在视觉信息处理中的作用。
三、知觉与注意力的相互关系知觉和注意力是视觉研究的两个重要方面。
知觉是指感知外界刺激并将其转化为可理解的信息的过程,而注意力则是选择性地关注和加工特定的信息。
研究发现,注意力可以调节视觉神经信号的处理,影响视觉信息的感知和理解。
通过探究知觉和注意力的相互关系,视觉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大脑如何对不同刺激做出选择性反应,从而进一步揭示认知过程中的神经机制。
四、记忆与学习的神经基础记忆和学习是人类认知的核心功能之一。
研究表明,大脑中的海马体和杏仁核等脑区对记忆的形成和储存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使用功能磁共振成像和电生理学记录等技术,研究人员可以观察到这些脑区在学习和记忆过程中的活动变化。
同时,视觉研究也可以探究不同记忆类型(如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的神经机制,深化对学习和记忆过程中的认知控制的理解。
五、应用于认知疾病的研究视觉研究与认知神经科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对认知疾病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视觉选择性注意”资料合集
“视觉选择性注意”资料合集目录一、视觉选择性注意脑机制研究进展二、视觉和听觉空间线索对小学生视觉选择性注意的影响三、视觉选择性注意与工作记忆的交互关系认知行为与ERP的研究四、视觉选择性注意与工作记忆的交互关系——认知行为与ERP 的研究五、环境主导注意项目运动员的视觉选择性注意特点研究视觉选择性注意脑机制研究进展视觉选择性注意是一个重要的认知过程,它允许我们在复杂且不断变化的视觉环境中选择性地和理解某些刺激。
这个过程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行为和决策,并且一直以来都是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本文将探讨视觉选择性注意的脑机制研究进展,以及这个领域的一些最新发现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视觉选择性注意最早在视觉皮层的早期阶段进行。
这些初级视觉皮层包括V1,V2和V4等区域,它们主要负责处理视觉刺激的基本特征,如颜色、方向和形状。
研究表明,当人们注意某个特定方向或颜色的刺激时,该方向的神经元会增强其反应,而其他方向的神经元则会抑制其反应。
在早期视觉皮层之后,高级视觉皮层如LO(后外侧下皮层)和FEF (眼外肌运动前区)等区域也参与了视觉选择性注意的过程。
这些区域的活动与我们的视觉目标、眼动和注意力的移动紧密相关。
例如,当我们的目光聚焦在某个对象上时,该对象的特征信息会被高级皮层进行更深入的处理和识别。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脑成像技术,可以用来研究不同脑区在视觉选择性注意过程中的活动。
通过展示不同的视觉刺激,并测量大脑对刺激的反应,我们可以了解大脑如何处理和选择视觉信息。
电生理学研究使用了如EEG(脑电图)和ERP(事件相关电位)等技术,可以用来测量大脑对刺激的即时反应。
这些研究通常会记录大脑在看到刺激后的最初几百毫秒内的反应,以了解大脑如何处理和选择视觉信息。
近年来,视觉选择性注意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一些新的技术和方法,如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和电生理学研究,提供了更深入的了解大脑如何处理和选择视觉信息的机会。
视觉注意过程中联结注意机制与认知学调研
视觉注意过程中联结注意机制与认知学调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注意力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认知能力,它有助于我们选择和处理信息。
而视觉注意作为注意力的一种形式,在视觉场景中的选择和处理起着关键的作用。
近年来,研究者们对于视觉注意过程中的联结注意机制与认知学进行了广泛的探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何为视觉注意过程。
视觉注意是从环境中选择性地获取信息的能力,集中注意力于某个特定的感兴趣区域。
这种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使我们能够更加有效地感知和理解环境中的重要信息。
视觉注意力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可以通过内部和外部驱动进行调节。
发现了视觉注意过程的重要性后,研究者开始关注视觉注意和认知学之间的联系。
认知学是关于思维、学习和知觉过程的研究领域,它主要关注人类的信息加工和认知能力。
视觉注意作为注意力的形式,与我们的认知能力息息相关。
研究表明,视觉注意和认知学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视觉注意的执行和认知决策之间相互作用,加强了对信息的加工和理解。
具体而言,联结注意机制能够帮助我们在认知任务中更好地处理信息。
联结注意机制指的是在视觉处理过程中,我们通过对目标的注意和对背景的抑制来进行选择性加工。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联结注意机制对于视觉任务的执行和认知能力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
一项研究发现,在目标检测任务中,注意力集中在目标上的同时,对背景的抑制作用也得到了加强。
这种联结注意机制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分辨出目标和背景之间的差异。
另外一些研究则关注了联结注意机制对学习和记忆的影响。
研究人员发现,在学习阶段,对于学习过程中的关键信息,注意力的联结机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加工和记忆。
而在记忆测试时,注意力的联结机制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回忆和提取学习过的信息。
除了以上研究,还有一些关于联结注意机制和认知学之间联系的实证研究。
比如,在决策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注意力的联结机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权衡不同的选择,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这进一步证明了视觉注意和认知学之间的密切联系。
心理学中的视觉研究进展
心理学中的视觉研究进展随着科技的发展,视觉研究在心理学领域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
视觉是人类最主要的感知方式,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世界,还能反映我们的情绪状态、认知水平和行为倾向,因此对视觉的研究有着较高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介绍近年来视觉研究中的最新进展。
I. 脑功能与视觉知觉人类的视觉能力是由大脑中众多区域相互协作而产生的,这种协作机制被称作“网络”。
网络中的每一个区域都有特定的视觉功能,它们相互连通,共同构成了人类视觉系统。
因此研究大脑的视觉功能成为了现今许多心理学家关注的重要方向。
最近一项关于脑功能与视觉知觉的研究表明,我们对物体外轮廓的感知是由一个称为“IPL(下顶颞回)”的区域掌控的。
IPL的活动程度会影响人们对于物体的形状和轮廓的判断。
这项研究结果深化了对于脑功能和视觉知觉之间关系的理解。
同时,还有一项研究发现,脑中的前额叶皮质区域(PFC)是视觉深度感知和决策的重要区域。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在太空中展示了不同深度的物体,发现PFC活动的强度与深度的视觉感知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II. 注意力与情感视角除了脑功能外,注意力和情感视角对于视觉研究也是不可忽视的。
注意力是指人们针对某个目标的关注程度,情感视角则是指人们倾向于对周围事物产生某种情绪反应。
在注意力方面,有一项研究发现,人类会对在他们视线前经常出现的物品失去兴趣,称之为“看烦”。
看烦被证明与视觉皮层和背侧前额皮层的活动水平息息相关。
同样地,在情感视角方面,我们发现一些情绪状态如焦虑、愤怒、忧郁等会影响人们对于物体形状和空间感知的判断。
这些发现提醒我们不能将注意力和情感视角视为全局性的作用,而需将视觉研究双向地研究。
III. 认知与行为视觉认知的研究是另一个重要的方向,认知研究包括人们处理物体、人脸、语言和其他表征的模式和机制的研究。
例如,人们已经发现由脉动灯光构成的图案可以非常精确地模仿多种动物的行动模式,进而探讨了视觉认知在生命起源上的作用。
视觉研究与认知心理学
视觉研究与认知心理学视觉研究是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在研究人类感知和认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视觉研究与认知心理学的关系,并分析其对人类认知的重要影响。
一、视觉信息加工视觉信息加工是视觉研究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人类通过眼睛获取大量的视觉信息,并将其传递给大脑进行加工和分析。
视觉信息加工过程包括感知、认知和记忆三个环节。
首先是感知阶段,即眼睛将外界的光线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
感知的过程中,我们会注意到一些显著的信息,例如颜色、形状和运动。
这些信息会引起我们的注意,并参与后续的认知过程。
接下来是认知阶段,即大脑对感知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和理解。
在这个阶段,我们会进行一系列的认知活动,例如图像识别、物体分类等。
通过认知,我们能够将感知到的信息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联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外界的事物。
最后是记忆阶段,即大脑将认知过程中获取到的信息进行存储和回忆。
记忆对于视觉研究和认知心理学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研究记忆的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学习和思维方式。
二、感知与认知的相互关系感知和认知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相互作用并共同影响着人类的视觉加工过程。
感知提供了认知所需的原始信息,而认知则对感知过程进行细致的加工和解释。
通过感知,我们能够感知到外界环境中的各种视觉刺激,例如物体的形状、大小和颜色等。
这些感知信息由感知器官传递给大脑进行认知加工。
在认知过程中,我们会将感知到的信息与先前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比较和匹配,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外界的事物。
同时,认知也会影响感知过程。
我们的认知系统会对感知到的信息进行选择性的处理和加工,以提高对重要信息的关注和识别。
此外,认知还能够引导感知,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解释感知到的信息。
三、视觉研究的应用视觉研究在认知心理学中的应用广泛。
通过对视觉加工过程的深入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感知和认知机制,为解决相关问题提供理论和实证基础。
【问题】北大认知心理学串讲笔记
【关键字】问题北大认知心理学串讲笔记(※重点◎名词解释)(名词解释回答方法:和简答题一样,如实验应回答实验者,实验设计,实验结论,实验说明问题)第一章绪论(名、选、填)一、认知和认知心理学1、认知是一种心理活动,它包括知识的获得、贮存、转化和作用。
2、认知心理学代表心理学研究的一种特定的理论定向、角度和途径。
这种途径强调心理结构和过程。
二、发展史1、内省:指被训练过的观察者仔细的、小心地注意他们自己的感觉,精确的辨别这些感觉,并尽可能客观地报告这些感觉。
2、一些心理学家把确定为认知心理学的生日,许多重要的研究者出席了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讨论会。
Ulric Neisser(1967)出版了《认知心理学》一书。
3、行为主义是一种仅仅依靠客观的、可观察的反应的途径,他强调行为的环境决定性,而。
行为主义者认为内省法过于主观,是不科学的,意识太模糊以至于不能恰当地进行研究。
4、重要的新的流派是格式塔心理学,大部分早期的有关问题解决的研究是格式塔心理学家完成的。
格式塔心理学派也强调顿悟在问题解决中的重要。
三、认知心理学现状1、生态学效度是指研究所获得的结果也应该能够适用于现实世界中自然发生的行为。
2、认知科学是当今试图回答有关心的问题的一个领域,他考察知识的性质、组成、发展和运用。
3、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知道方法)⑴脑损伤病人研究;⑵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⑶磁共振成像;⑷事件相关电位;⑸单细胞记录技术。
其中⑸不能用在人类身上。
第二章知觉一、模式识别的含义与理论1、知觉:是使用我们先前的知识,收集并解释我们的感觉所登记的安慰的过程。
2、※模式识别理论的主要假设,观点,彼此之间的区别?①所谓的模式识别是指对感觉安慰复杂排列的识别。
②模式识别理论:⑴模板匹配理论;⑵原型模型;⑶区别性特征模型;⑷计算途径。
⑴原型模型:按照原型模型,安慰与原型之间的匹配不需要十分精确。
⑵区别性特征模型认为,我们对安慰的辨别是在少量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的。
认知心理学在注意力研究中的探索
认知心理学在注意力研究中的探索引言:注意力是人类认知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了我们对外界信息的选择和处理。
认知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类的思维过程,而注意力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认知心理学在注意力研究中的探索,包括注意力的定义、类型、机制以及相关研究的应用。
注意力的定义:注意力是指个体对外界信息的选择性处理和集中资源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面临着大量的信息刺激,而注意力的作用就是帮助我们从中筛选出重要的信息,并将其加以处理。
通过注意力的调控,我们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认知任务。
注意力的类型:根据注意力的对象不同,可以将注意力分为外部注意力和内部注意力。
外部注意力是指对外界环境中的刺激进行选择和集中。
例如,当我们在大街上行走时,外部注意力会帮助我们关注前方的交通情况,避免发生意外。
而内部注意力则是指对内部信息的选择和集中,例如我们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在计算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上。
注意力的机制: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发现,注意力的机制涉及多个脑区的协同作用。
其中,前额叶皮质和顶叶皮质被认为是注意力调控的主要脑区。
前额叶皮质参与了注意力的控制和调节,能够帮助我们选择性地关注某一刺激,并抑制其他干扰信息。
而顶叶皮质则负责将注意力所选择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以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外界的刺激。
注意力的相关研究应用:认知心理学的注意力研究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教育领域,注意力研究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注意力倾向,从而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医学领域,注意力研究可以帮助诊断和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等注意力相关的疾病。
此外,注意力研究还可以应用于广告和市场营销领域,帮助企业更好地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提升产品的销售。
结论:认知心理学在注意力研究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不仅丰富了我们对注意力的理解,还为注意力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视觉搜索研究
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视觉搜索研究概述:视觉搜索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通过视觉搜索来寻找我们需要的信息,无论是在超市里找到特定的商品,还是在书架上找到我们想要阅读的书籍。
视觉搜索的过程涉及到我们的感知、注意和记忆等认知过程。
本文将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探讨视觉搜索的研究。
1. 视觉搜索的基本过程:视觉搜索的基本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预注意阶段和目标确认阶段。
在预注意阶段,我们会根据任务需求,将注意集中在与目标特征相似的区域上。
这个阶段是自动的,无需我们的主动控制。
在目标确认阶段,我们会对可能的目标进行逐一确认,直到找到目标或确认目标不存在。
2. 视觉搜索的目标特征:视觉搜索的效率与目标特征的显著性密切相关。
显著性高的目标特征能够更容易地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搜索效率。
例如,当我们在一群黑白相间的字母中寻找一个红色的字母时,红色的字母会更容易被我们注意到。
这是因为红色在视觉上与其他颜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 视觉搜索的注意分配:注意是视觉搜索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我们的注意力有限,因此在搜索过程中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可能的目标区域上。
研究发现,当目标特征与背景特征相似时,我们需要更多的注意力来区分目标和背景,从而降低搜索效率。
而当目标特征与背景特征差异较大时,我们可以更快地找到目标。
4. 视觉搜索的认知控制:视觉搜索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一定的认知控制来调节注意力的分配。
研究表明,我们可以通过预先设定搜索策略来提高搜索效率。
例如,当我们知道目标在特定位置时,我们可以直接将注意力集中在该位置,而不需要逐一确认其他位置。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搜索的准确性和速度。
5. 视觉搜索的应用:视觉搜索的研究不仅对理解人类认知过程有重要意义,还可以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例如,在设计产品界面时,我们可以利用视觉搜索的原理来提高用户的体验。
通过合理设置目标特征和注意引导,可以帮助用户更快地找到他们需要的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觉注意选择性的认知心理学理论研究进展 王 健 朱祖祥
59
认知选择性的具体实施过程, 即注意在视觉信 息加工的什么阶段、选择了什么和怎样进行加 工。 而对以上这些问题的不同理解与回答, 形 成了当今认知心理学注意研究领域长期争论 不休的理论学派, 即“基于空间”和“基于客体” 的注意选择理论。
“基 于 空 间”的 注 意 选 择 理 论 是 从 视 觉 信 息加工系统的生理功能特点和人脑同步加工 视觉信息的有限性方面来理解注意选择性的, 认为人脑不能同时对进入视野范围内的所有 刺激均进行有效的加工, 而注意就像聚光灯一 样, 在任何时刻都可被“聚焦”于视觉空间的某 一区域, 只有落入该区域内的刺激才能够获得 有效的知觉分析, 而不在该范围内的刺激则被 忽视。 注意的这种优先选择位置, 尔后对被选 位置上的刺激进行知觉加工的聚光灯样作用, 后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注意聚光灯模型”。与 此不同的是,“基于客体”的注意选择理论则以 早期的格式塔知觉心理学理论为基础, 认为注 意的操作是在前注意阶段已组织好的知觉单 元或客体上发挥作用的。 因此, 当注意集中于 某一客体时, 隶属于该客体的各种构成成分均 可获得时间上的平行加工, 而对其他客体只能 进行时间上的系列加工, 故注意的选择性是基 于客体本身进行的。
预测。而 L a rB e ry 等则从相同空间范围内注意 资源的分布模式出发, 提出注意这一有限的资 源系统在视觉空间上分布是从焦点到外周连 续递减的, 即资源的分布是空间范围大小的连 续函数, 因此, 被分配到某一空间位置上的资 源取决于该位置距离资源密度最高的“焦点” 位置的距离[3]。L a rB e ry 等以字母识别作业对 其理论观点进行验证。 实验设两个靶字母, 要 求被试在集中注意识别第一靶字母之后, 再对 距第一靶字母不同距离的第二靶字母尽快作 出反应, 记录反应时。实验结果发现, 对第二靶 字母的反应时是其所在位置距第一靶字母距
刺激信息也会对随后的视觉作业产生明显的
易化作用, 甚至还有研究发现当被试已知刺激 呈现位置的条件下, 再得知目标刺激的颜色, 还可进一步易化分辨作业的效果。 有鉴于此, T sa l 等研究了当位置信息与作业内容无关时, 即对靶子的辨别是通过颜色或形状特征进行
的时候, 注意是否还可以分布到刺激所属的空 间位置。实验所设计和选用的刺激视标为均匀
应用心理学 1997 年第 3 卷第 1 期, 58- 64
Ch inese Jou rna l of
A pp lied P sycho logy
1997, V o l. 3, N o. 1, 58264
视觉注意选择性的认知心理学理论研究进展Ξ
王 健 ( 杭州大学保健康复研究中心) 朱祖祥 ( 杭州大学心理学系)
字母作出尽快反应, 发现作业绩效明显受语音 指示的影响, 即当靶字母呈现在语音指示的位 置上时作业绩效较好, 从而又证明视觉注意在 空间上是可以分离的[7]。 这些研究都不同程度
地为“基于空间”的注意选择理论提供了一定
的实验证据。
最近, T sa l 等和 Cave 等还分别采用不同 以往的提示作业范式对注意选择性进行了进
离 的 函 数, 反 应 时—距 离 关 系 曲 线 呈 典 型 的 “V ”字形, 该实验结果表明, 至少从识别目标的
60
应用心理学·1997 年第 3 卷第 1 期
速度方面来说, 注意不仅可以指向一定的空间 范围, 而且在该空间范围内还可表现出一种从 注意焦点到外周呈梯度分布的资源分布特征, 此即“注意梯度”(a t ten t io na l g rad ien t)。
1 “基于空间”和“基于客体”的选择性 注意
注意的选择性既是对注意的静态描述, 同 时也暗示着选择性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前 者通常将注意视为认知选择性的高度表现, 是 认知过程的指向与集中: 后者则重在阐述上述
Ξ 本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9570256 资助。 与本文有关的信件请寄杭州大学保健康复研究中心, 310028, 王健。
配到被报告字母的颜色上, 那么, 只有具有相 同颜色的其他字母被报告的频率增加。实验结 果表明, 被试对相邻字母的正确报告频率明显 高于其他位置, 而对具有相同颜色字母的正确 报告频率却与其他字母间无明显差异; 此外, 在要求被试首先报告某类指定形状的字母条 件 下作实验, 也获得类似的实验结果。 为此, T sa l 等提出, 通过颜色或形状特征识别靶子的 选择性注意加工过程是通过注意靶子所在空 间位置实现的[8]。而 Cave 等在研究中采用了另 外一种作业与位置无关以及指导语不提示被 试, 依据位置进行选择的视觉作业对此问题进 行研究。Cave 等在实验中采取继时的方法呈现 刺激, 相继被呈现的二幅刺激中均含有一个特 定颜色 (如绿色) 的靶子和一个其他颜色 (如红 色) 的干扰子, 实验要求被试报告其所观察到 的具有某一颜色 (如绿色) 的数值最大的数字。 Cave 等设想, 如果注意的选择是基于空间位置 进行的且注意的转移需要占用一定的时间, 那 么, 当相继被呈现的靶数字与首次被呈现的数 字处于相同位置时, 被试没有必要转移注意, 从而余下更多的时间辨认刺激, 降低报告的差 错率; 相反, 如果相继被呈现的靶数字与首次 被呈现的靶数字处于不同位置时, 由于被试需 要占用一定时间转移注意, 从而减少了用于辨 认的时间, 造成作业差错率升高。 实验结果表 明, 相同位置条件下的作业报告差错率较不同 位置条件下低 8% , 统计学分析具有明显差异, 从而验证了 C ave 等的预测[9]。 以上 T sa l 等和 Cave 等的研究均在方法上作了较大的改进, 从 而为“基于空间”的注意选择理论提供了新的 实验证据。
2 “基于空间”的选择性注意理论的实 验证据
首先提出并以实验的方法来验证“基于空 间”选择性注意理论的当属 Po sne r 及其建立的 预提示作业范式[1]。Po sne r 等在他们的研究当 中以“+ ”和“> ”或者“< ”作为提示信号, 其中 前者提示靶子出现在其左右两侧的概率相等, 命名为中性提示; 后两种提示靶子将有很大可 能 性 (80% ) 出现在其指示的方向。 在此情况 下, 当靶子出现于提示信号一致方向时, 说明 提示是有效的, 定为有效提示; 而当靶子出现 提示信号相反方向时, 说明提示无效, 定为无 效提示。实验时要求被试充分依据提示信号所 提供的信息尽快完成靶子检测作业, 记录完成 作业的反应时并同步监测被试眼动。实验结果 发现, 被试在有效和无效提示条件下显示明显 的作业绩效的“盈亏效应”, 即被试对有效提示 条件下靶子检测的反应时明显快于无效和中 性提示, 而这一效应又是在没有眼动的情况下
注意的选择性及其作用就其一般意义来 说似乎是些不言而喻的问题, 但真 正 深 究 起 来, 却涉及许多最深刻的认知问题, 以至于即 使是当代许多具有很大影响力的认知心理学 家也都为不能合理地解释这些问题而苦恼, 它 成了当代认知心理学面临的公认的难题。
然而, 对注意选择性及其作用的探讨又具 有极大的方法论价值, 它既涉及许多基于有注 意参与的知觉、决策、学习和记忆等重大心理 学理论问题, 又涉及对这些理论的评价以及其 他一系列的研究方法的理解, 甚至可以说它是 任何一个认知心理学研究所无法回避的基本 性问题。因此, 从认知心理学诞生的那一天起, 特别是自 80 年代以来, 对注意选择性及其作 用的研究一直是认知心理学讨论的中心问题。 然而, 尽管如此, 现实却似乎表明, 在这个问题 上的研究越是深入, 它就表现得越艰深, 所遇 到的困难也愈大, 与此同时, 各种理论之间的 分歧与冲突也表现得愈加明显。 迄今, 认知心 理学对于选择性注意及其作用的理解和认识 已提出许多不同的观点, 如依据对选择性实质 的理解, 形成了“基于空间”( sp a t ia l2ba sed ) 和
获得的。据此, Po sne r 等提出, 由通过预知刺激 呈现空间位置所获得的作业绩效的改善并非
是眼动的结果, 而是与“注意聚光灯”这样一只 “内眼”的作用, 即预先将注意转移至正确的空 间位置上有关。
之后, E r ik sen 等和 L a rB e ry 等 采 用 类 似 的实验范式, 对“注意聚光灯”的空间操作特点 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从而形成了“基于空间” 选择性注意理论的基本架构。 E r ik sen 等从注 意的空间分布范围与注意加工绩效之间的关
“基于客体”(o b ject2ba sed) 的二大选择性注意 理论学派; 依据对注意发挥选择性作用部位认 知 的 差 异, 形 成 了 所 谓 的 早 期 选 择 ( ea r ly se lect io n ) 和 晚 期 选 择 ( la te se lect io n ) 注 意 理 论: 依据选择性注意在认知加工过 程 中 的 作 用, T re ism an 等提出了著名的注意特征整合理 论 ( a t ten t io na l fea tu re in teg ra t io n theo ry, F IT ) , 该理论创造性地将注意与知觉的内部信 息加工过程联系起来, 对注意选择对象及选择 性作用的实质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独特的构 思, 从而引起了认知心理学、生理心理学以及 认知神经科学等学科的极大关注。本文在此仅 就“基于空间”和“基于客体”的选择性注意理 论研究进行概括性的回顾与总结。
一步的研究。T sa l、Cave 等人认为, 空间提示作 业范式就其本身而言难以对注意选择性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