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尹后庆关于核心素养答疑
“新质量时代”需要聚焦学生核心素养
“新质量时代”需要聚焦学生核心素养
尹后庆
【期刊名称】《基础教育论坛》
【年(卷),期】2017(000)06Z
【摘要】<正>''''十三五''''规划需要我们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教育发展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因此我想我们这个时代,实际上是进入了一个''''新质量时代'''',因为我们对教育品质有了全新的定义。
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提高教育质量必然成为我们基础教育发展最根本、最集中、最迫切、最普遍的战略性概念。
但是什么是教育质量?需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说明:为什么要开启''''新质量时代''''?今天,我们有很多校长都会感觉非常困惑,现在的教育投入如此之大,校长教师为了改革都非常忙碌,
【总页数】3页(P3-5)
【作者】尹后庆
【作者单位】中国教育学会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2.0
【相关文献】
1."新质量时代"需要聚焦学生核心素养 [J], 尹后庆
2.新的时代需要与时俱进新的实践需要新的理论 [J], 黄建国
3.聚焦核心素养,提高教学质量——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J], 姚石
4.聚焦核心素养,提高教学质量——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J],
黄凌波
5.聚焦多元目标,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以外研社版《新维度英语》第二册Unit 4 Draw a tall boy为例 [J], 张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尹后庆:教师专业发展
二、教师专业化面临的挑战
1.教学观念的挑战
学生观: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而非简单的接受者。 教材观:教材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 范例和中介。 课堂观:课堂是师生开展多种活动,从而建构知识、探究真 理、发展能力、加强沟通、陶冶情操的地方。 教学活动师生对话、交流、合作的过程。
谢谢大家!
教师专业发展的若干问题
尹后庆
2012.12.3于杨浦区教师进修学院
上海基础教育的转型要求
▲在教育价值取向上,从过度追求现实功利,转 向更加追求教育对“人”本身发展的价值。 ▲在教育质量评价上,从过度注重学科知识成绩, 转向全面发展的评价。 ▲在学生培养模式上,从高度统一的标准化模式, 转向更加注重基于需求导向的培养模式。 ▲在教师专业成长上,从注重学科知识和教学技 能,转向更加注重专业能力和教育境界的提升。 ▲在教育管理方式上,从单纯依靠行政手段,转 向更加注重思想领导和专业引领。
2007年《英国教师专业标准》出台:从教师的专业品 质、专业知识与理解、专业技能三个维度,对上述五 个层次教师标准进行阐释。 专业品质:师生关系,制度框架, 沟通与合作,个人专业发展
高级技能教师 优秀教师
熟练教师 核心教师 合格教师
专业知识与理解:教与学,评价与监控,学科与课程,读写、 计算、信息和交流技术,成绩与多样性,健康与福利 专业技能:备课,教学,评估、监督与反馈,教学总结, 学习环境,团队合作
教学是智力发展与德性升华的有机统一
★ 教学内容中的学科知识,应该成为学生 精神成长和德性发展的智力基础;
★ 教学组织和形式应该对学生形成合作、包
容的心理品质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 教学过程所营造的自由、民主、平等的氛
围,应该有利于学生形成创新精神和追求真理与 正义的品性; ★ 教师在教学中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敬业精神, 在学校生活中体现的人生准则和处事规范,应该 成为学生的示范和榜样。
品读
出版物刊名: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
年卷期: 2016年 第5期
主题词: 教育事件;教育学会;教育过程;家庭教育;教育哲学;教育教学理论;教育生态;自身发展规律;评价技术;教育内部
摘要:<正>核心素养是要在很长时间的教育过程中,经历了非常多的教育事件,然后在一个孩子身上积淀下来的这种持久发生作用的品格和能力。
这个必备品格、关键能力是影响你一生的东西,使你成为一个现代社会的人的东西。
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认为,核心素养问题不能是贴标签的,不能把一件很小的事说成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指向的教育教学是需要通过孩子的间接经验的学习和直接经验的学习才能实现的。
听尹少淳教授《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常态——主题式学习》讲座有感
听尹少淳教授《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常态——主题式学习》讲座有感
今天上午区里组织中小学美术老师听尹少淳老师的讲座,这是第一次到艺术中心听有关美术教学方面的讲座,提前调了课,一大早怕路上堵车,所以早早的到了。
一开场尹教授就以问题“黄河的起源在哪里?又是从哪里汇入大海的?”导入了他要讲的核心素养,这个问题倒难倒了不少人呢,因为如果不是尹老师提出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不会去思考这个问题。
说到了河流的起源,尹教授自然引入了核心素养的由来,它的源头在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他的五步教学法。
那核心素养最终要达成什么呢?尹教授提出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最终是要去解决问题。
如何在本学科中有结构与节奏的安排你的教学,能使用本学科专业术语、专业技能、融入生活的完成要解决的问题。
他在论证中引用了司马光砸缸的典故,通俗易懂的说到司马光能救出那个落水的小孩儿,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首先他要知道水是会对人的生命造成危险的,否则他也许会在一边看乐子,好玩得很!再者他还得知道缸是能用坚硬的石头砸破的,知道水是往低处流的,得砸在哪个位置才行,最重要的在危急时刻他得有沉着、冷静、机智
的品质,敢去做才行。
看似并不复杂的事情,完成它却需要知识的获取与储备,这是最重要的前提,而成功的解决这个问题所具备的能力与心理品质也同样不可少。
另外尹教授也用实例对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信息化,大数据、国际化的现状进行了阐述,让从事育人工作的老师听了之后有一些危机感,而我们不同又优于网络计算机的是在交流的过程中有情感、思维、能动性的。
这次讲座我的主要收获是在教学中如何能更好的创设的问题情景,设计合理层次结构的课,让学生利用本学科所学知识完成学习目标,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一核四层四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研究——以九年级上册“共圆中国梦”为例
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一核四层四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研究——以九年级上册“共圆中国梦”为例摘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创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精神,彰显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文章分析发展核心素养有困惑但是依旧很美丽,探讨核心素养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一核四层四环”教学策略,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打造思维型课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教学策略育人为本道德与法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现代教育由“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笔者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一核四层四环”教学策略开展研究,以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共圆中国梦”为例,从以下几方面思考:一、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有困惑但是依旧很美丽1.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困惑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以知识知识的建构为主导的课堂教学还没有改变,课堂上知识“满堂灌”,要么“满堂问”,“机械刷题”“教教材”的现象普遍存在,“以分论人”,学生难以形成相应的道德认知,缺乏道德体验的深度,更不用说道德行为转化为道德品质了。
2.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美丽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培育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学科核心素养。
重视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指导、引领、辐射学科课程教学,彰显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实现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到育人本位、学生素养发展本位的根本转型,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独特视觉与思维方式,培养和体现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精神,构建基于学生素养的科学评价体系。
二、核心素养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课堂教学究竟要把学生带向何方?道德与法治是道以懂情,法以明理,德以润心,治之自省、自律、共振,应用“一核四层四环”教学策略,一核是“立德树人”,四层是“知识、情景、问题、思维”,四环是“活动、合作、展示、评价”,思行统一,知行合一,在实践中育人,在体验中成长。
尹后庆:课程要为学生提供丰富人生体验
尹后庆:课程要为学生提供丰富人生体验具有悠久办学历史的澄衷高级中学正在进行“现代商业素养”特色高中的创建。
对学校而言,这次特色创建是学校接续历史脉络、回应时代需求、创造美好前景的一次机遇。
在现代社会,经济活动在人类所有活动中所占的比例和地位是突出的,尤其是在作为金融中心的特大城市。
因此,培养学生未来参与经济活动的关键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
这种关键能力大家往往称之为“财经素养”。
“财经素养”通常是指做出明智的财务决策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在生活中,它表现为通过积极的财务规划和管理增进生活幸福,实现人生目标。
在澄衷的漫长历史中曾经有过类似的课程,对于适应当时都市经济活动日益增长的需要是有积极意义的。
最近十几年里,财经素养已经成为国际上最活跃的教育主题之一,是非常受重视的核心软技能。
其直接目的是教授青少年财经知识,帮助他们提高领导能力和决策分析能力,能为应对日益复杂的经济和金融发展环境做好准备。
而最根本是为了帮助青少年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关系,逐渐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和财富观。
今天抓住这个点来振兴地处北外滩的澄衷是很能体现时代和环境特征的。
作为特色高中的财经素养课程,固然要以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财经认知结构、提高学生自我规划和自主选择能力为宗旨,着眼于培育、激发和发展学生的财经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财经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财经素养教育应融入未来职业发展指导的内容。
同时,作为普通高中的课程也应该区别于财经专业的教育。
专家认为,在高中进行财经素养教育掌握财经知识是前提,它不仅包括理财微观知识,更要初步理解市场运行和宏观调控的基本原理等;具备财经分析和决策能力是关键,能够将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财经问题的决策过程;而态度则是贯穿个人成长阶段的对待财富世界的方式和基本的人生态度,包括金钱观、义利观、财富观等;在思维层面上,通过教育让学生养成基于现实问题的实践导向思维和初步的创新精神,养成在瞬息万变的经济世界中对不确定性储备应对思维和能力。
多途径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多途径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尹后庆
【期刊名称】《现代教学》
【年(卷),期】2017(000)005
【摘要】核心素养是在新的历史时期,高屋建瓴实现立德树人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是以人为本的时代特征对教育本质认识的催化。
近年来,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越来越为人所熟知,已逐渐成为教育界广泛关注的话题。
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围绕推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改变、落实课堂教学、建立评价体系等三个方面来谈中小学如何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总页数】4页(P4-7)
【作者】尹后庆
【作者单位】[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工作委员会;[2]中国教育学会;[3]上海市教育学会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0
【相关文献】
1.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思考 [J], 孙艳红
2.课程建设是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J], 刘明
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目标 [J], 刘桂英
4.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目标 [J], 刘桂英
5.《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课堂教学落实之实践 [J], 杨新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在课程的浸润下激活每个学生的创新因子——访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尹后庆
在课程的浸润下激活每个学生的创新因子——访上海市教育
委员会副主任尹后庆
沈祖芸
【期刊名称】《《基础教育课程》》
【年(卷),期】2011(000)010
【摘要】与其说我们是在探索创新素养培育的路径,不如说我们通过实践来回答对高中真正价值的追问。
我们认为只有面向全体,才会让创新苗子脱颖而出,否则过早地贴上了"标签",反而不利于学生培养。
对于高中而言,遵循创新人才成长规律,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在于课程。
上海在创新素养培育过程中特别强调高中课程改革在"选择"上的突破。
强调选择在本质上是对学生权利的尊重,而不仅仅是
一种课程开发和实施的策略。
【总页数】4页(P49-52)
【作者】沈祖芸
【作者单位】上海市教育报刊总社新闻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3.07
【相关文献】
1.为城市发展目标集聚势能——访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尹后庆 [J], 许海东
2.提高教学有效性要抓好校长、教师两个关键——访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尹后庆 [J],
3.改进备课要做到五个“关注”——访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尹后庆 [J], 栾兆
祥(采访);陶小青(采访)
4.校长课程领导力:当前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重大命题——访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尹后庆 [J], 沈祖芸
5.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是深化课改的关键——访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尹后庆 [J], 纪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51101尹后庆 华师大 课程改革国际论坛
五、课程评价探索
探索建立基于实证数据、基于过程积累、基于 发现激励的新型评价理念和实施标准,发挥评 价的激励和引导功能。
格致中学对学生的综合评价雷达图
谢谢!
思想、哲学、逻辑学等。 通识素养课程,如格致中学创新素养培养课程结构 设计、松江二中促进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人文素养 课程等。 创新体验课程。大同中学的创新体验课程(CIE), 上海中学建设了29个创新实验室,上大附中、华师 大二附中都开辟了8-9个创新实验室。
大同中学的CIE课程
语言文学
自然科学
数学 综合实践
二、丰富型课程
在国家规定的普通高中课程计划之外,有重 点地增加一些内容和门类
华东师大二附中: 面对全体:六个“百分百” 面对部分:
八个领域: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环境 科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和社会科学;
三个层次:走近科学:了解科学、了解科技、 了解科学家和企业家,感悟科学研究推动人类文明 进步的巨大作用
CIE
体育与健身
艺术
社会科学 技术
四、综合型课程
有的学校把课程加速与丰富结合起来,做到提高速 度、增加广度,提高课程对创新素养培育的有效性 。如上海中学。上中的科技班、数学班学生采用强 化模式。实验班的课程实行基础课程、专门课程和 探究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形成了适合资优生 志、趣、能发展需要的课程图谱。
促进创新素养培育和个性化学习的 课程改革探索
尹后庆 2015年11月
教育 关注全体学生的基础性学习需求; 更要关注部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变革学校课程模式与学程设计是世界普 遍应对之举;
2
一、加速型课程
加速学习基础型课程,留出时空学习拓展研究型 课程和特需课程;
上海中学实验班:加速学习学程安排。科技班、 数学班学生每周整体学时分配是“3.5+1.5”,即3.5 天学习基础课程内容,1.5天学习专门、探究课程 内容。
安吉·莫采卡对话尹后庆 交流教育改革
安吉·莫采卡对话尹后庆交流教育改革安吉·莫采卡对话尹后庆交流教育改革更新时间:xx-11-16 17:34:19 上海中考安吉·莫采卡对话尹后庆交流教育改革【南非基教团感受沪上教育之二】今天上午(2月28日),安吉·莫采卡率领南非根底教育部代表团,与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巡视员尹后庆面对面,交流教育概况,对话教育改革,并就师资队伍的培养及学生评价体系进展了深入探讨。
改革“以各自的起点出发”曼德拉曾说过,教育是可以用来改变世界的最强有力的武器。
1994年南非完毕种族隔离制度后,南非教育也随之进入重建进程。
此后,南非各地兴建学校,开展扫盲工作,并大量聘用教师。
重生的南非教育虽然规模上初见成效,但“质量上却被妥协”,依旧是教育开展的重大难题。
“南非与上海的学制相似,也实行中小学十二年制。
”去年上海在PISA测试中蝉联全球第一,这让安吉·莫采卡所在的南非根底教育部看到了教育改革的希望和方向:“可以说,上海在数学、在科学、在PISA测试中所取得的成绩是教师能力、学生水平和政府间良性互动的结果。
”在向代表团介绍了上海的教育概况之余,尹后庆对安吉·莫采卡女士改革的魄力和坚韧表示钦佩。
他认为,教育改革要“以各自的起点出发”。
尽管他也发现,上海与南非的情况相似,也存在城乡不平衡的情况,但毕竟上海只是一个省市级城市,地区之间的差距与南非国家相比相对较小。
“上海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对于安吉·莫采卡的这个问题,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巡视员尹后庆答复道:“是因为上海市30年来一直持续为推动教育均衡开展做出的宏大努力,以及坚持在教学实践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关注上海教师培养在交谈中,南非根底教育部代表团屡次询问上海教师培养体系状况,对此十分感兴趣。
对此,尹后庆详细介绍了上海教师培养方面两个格外突出的特点:一是在教师门槛上,为任何背景的学生,无论是师范专业还是非师范专业,提供成为教师的路径,并且提供一系列严格的筛选考核机制;二是在教师入职后,提供延续其教学生涯的培训进修体系。
尹后庆:核心素养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突破点
631.喜欢并经常和孩子亲近,乐于和孩子交流,能够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
你和孩子亲近,这是家庭教育的第一个重要原则。
2.依照孩子的程度为他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让他在其中有表现的机会。
3.家里有明显、确定的规范。
你们家有没有规矩?有几条规矩?大到家里人不向家庭成员隐瞒自己的重大事件,小到家里的第一碗饭永远盛给老人,这是规矩。
现在中央非常重视家规家风。
4.在家里给孩子一个岗位,很多家长说孩子没有责任感,你给过他责任吗?你从来没有让他承担过责任,他就没有责任感。
比如家里装修,家里的书房或者是家里放书的地方由你设计,这个岗位不仅可以让他知道他在家里的地位和价值,更重要的是培养他的基础责任意识,这是一生的财富。
5.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欢乐的家,意思是你要重视家里的情绪和气氛的营造。
6.以孩子的规则思考问题。
这个特别重要,家庭教育你用的是成人的思考,你用你的标准,你永远对,你永远管着孩子,这儿不对,那儿不对。
事实上在现代社会,孩子指向未来,很多问题未见得你绝对正确。
了解孩子的规则,用孩子的规则思考问题,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则。
事关学生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理应成为中小学教育的终极追求。
已经启动两年的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修订,也将核心素养框架构建和学科素养的目标分解,作为这一次完善升华新课程的抓手。
“核心素养”是在新的历史时期,高屋建瓴落实立德树人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是以人为本的时代特征对教育本质认识的催化。
它的提出,为我们真正走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确立回归教育本源的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了引领性支撑,从而使课程与教学育人主阵地的形成成为可能。
“核心素养”的提出,更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创新点和突破点。
其创新在于,以核心素养为统摄,使得教育“立德树人”的育人价值更加凸现;其突破在于,它是课程“三维目标”的整合。
核心素养的落实,显然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变更,它更是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为保障的。
教研核心素养的修炼
教研核心素养的修炼作者:何勇涛来源:《广东教育·综合》2017年第03期2016年底,我有幸参加“江门市首批教师类教育专家研修班”,并在江门市教育局、新会区教育局的统筹安排和广东省第二师范学院、上海铭师培训中心的精心组织下,赴上海进行以“如何提炼教育教学成果”为主题的研修学习。
本次研修班通过专题讲座、观摩学习、小组讨论等形式,为我们研修班学员展示了上海基础教育名师教育教学成果形成的路径和方法,提升了我们的专业能力和素养,促进了我们对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总结提炼;鲍传友、李海林、程红兵、尹后庆、祝庆东、黄玉峰、CARMEI ROSE等国内外的知名教授、专家,向我们传授科研治学的经验,激活了我们思维和智慧的灵光。
通过研修班的学习,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教研员,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改革、学生的成长对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我也需要培养自身的核心素养。
教师的天职是教育,教育的提升关键在于教学的改革。
在研修班上,国家督学、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教育学会尹后庆老师给我们作了《聚焦核心素养,坚持育人为本》的报告,从理论出发,让我们了解了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和培养的具体途径。
尹后庆老师认为,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需要选择和变更教学内容,更需要以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为保障,并以课程改革、教学实践、评价改革的紧密相关、三位一体为主要途径,从而使课堂成为育人的主阵地。
的确,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需要以课堂教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使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阵地。
为此,深圳明德实验学校的程红兵校长给我们作了《创建有文化含量的智慧课堂》的专题讲座,明确地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指向课堂。
程校长认为,课堂教学有三个层次的境界:规范课堂、高效课堂、智慧课堂。
要达到智慧课堂的境界,在情境凝练上,要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置于必须思考、促进思考和考验思考的情境之中;在内容拓展上,既要放得开,古今中外,又要收得拢,聚焦主题,从而启发学生思维;在文化品位上,要注重价值思想,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提升课堂的文化品位。
尹后庆 深化课程改革,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对人的发展的新要求。
一、为什么要提出“核心素养”
转变育人模式,实现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到育人本 位、学生素养发展本位的根本转型。
实现课程内容的转化、整合与优化, 确立以学生素养
发展为指向的跨学科整体育人观念。 实现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根本转型,在真实问题情
境中培养和体现自主、合作与探究精神,促进学生素
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 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摘自教育部立德树人文件
一、为什么要提出“核心素养”
深化课程改革,贯彻“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和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
培养人”的问题。
体现国际课程改革新趋势,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
二、什么是“核心素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特点:(学科发展核心 素养编制组理解)
核心素养是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 核心素养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 核心素养可以通过教育形成并获得发展。 核心素养具有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核心素养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核心素养的作用发挥具有整合性。
不是简单的一对一的关系。 是学科之间共同育人价值和学科独特育人价值的
有机结合。
可以在三个不同的层次上理解之间的关系。
三、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与教学
第一层次:学科特色核心素养
以特定方式学习学科内容过程中形成的。
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数学建模能力、语言运用
能力、艺术表现能力。 带有鲜明的学科特色,依托于具体学习领域的特定符 号系统和知识体系。
四、关于校长的课程领导力
研究从哪里切入?
挑战课程改革中的棘手问题
四、关于校长的课程领导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课程规划—学科和跨学科课程
• 落实核心素养,从学校的课程规划角度,要完成两种课程的设计:一是学科课 程,二是跨学科课程(即综合性课程)。 • 学科课程是基于学科的逻辑体系开发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间接 经验。 • 跨学科课程是学生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它关注的是学生面对真实世界时的真 实体验和直接经验,是以社会生活统合和调动已学的书本知识。它有利于学生 获得对世界完整的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 两种课程的主要学习方式也各有特点,后者是以探究性学习方式为主导的。两 种学习交互在一起,才能够实现让教育和学习回归生活,才能体现学生学习的 全部社会意义。
2.1 学习方式改变——问题化学习
• 从以讲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中间的桥梁是“问 题化学习”。 “问题化学习”让我们看到,所有的教学必须以学生学习为主线去 设计,必须让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能够发生并且展开。 以真实的问题形成问题链、问题矩阵,就是试图让孩子在学习中, 在对问题的追寻中,慢慢形成一个知识结构——从低结构到高结构, 从本学科的结构到跨学科的结构,从知识到真实的世界。 • 在问题化学习的过程中,以认知建构的方式去重组问题、重组内 容,让学生在问题与问题的联系中,在综合地带和边缘地带,进 行知识的碰撞,进行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这就是问题化学习 方式极具价值之处。
2.为什么说工业革命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
基本问题:评价历史事实(概括什么是工业革命?)
2.2 学习方式改变—问题化学习
• 同时,问题化与情景化是紧密联系的,问题往往产生于情景。 真实的生活情景在以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如果学 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建立不起联系,那么很重要的原因 就是,学校教学活动所应依存的情景缺失。 情景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途径和方法,是核心素养实现的现实基 础。知识是素养的媒介和手段,知识转化为素养的重要途径是情景。 如果脱离情景,知识就只剩下符号,知识的应用和知识蕴含的文化 精神就无从谈起。 2.2考试情景、老师情景;学生情景、生活情景;知识诞生原情景。
蒸汽时代 内容问题: 1.列举三个发明:珍妮机的发明、蒸汽机的改进和“旅行者号”机车。 2.工业革命始于一系列工作机的发明和应用,发展于瓦特蒸汽机的改进与广泛 应用,终结于大工厂生产制度的确立,扩展于铁路运输业的出现。为什么? 单元问题:
1.简述工业革命的深刻动因、历史条件、技术变革(顺序性)。 2.为什么说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 基本问题: 1.概括什么是工业革命?
3.教学模式的变革——“活动课程”
• 在教学中,要大力倡导和精心设计学科活动。
• 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是在相应的学科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 学科活动的目的是让学习者的亲身经历与学科知识建立联系。
• 学科活动要体现经验性,让学生通过经验的获得来重构知识;要 体现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而 不是“被活动”;要体现校本性,应该结合不同区域和环境的特 点选择资源和组织活动;要精心设计活动,充分体现活动的教育 性,在核心素养的目标下,结合学科内容和特点设计活动。
• 也许可以这样说,所有以核心素养为指向的教学,需要通过学习者间接经验学 习和直接经验学习的交互才能实现。因此,当前学校完善两种课程的设计就极 为重要。
历史素养如何落地
1.框架问题历史学科化 内容问题:还原历史事实 单元问题:解释历史事实 基本问题:评价历史事实 2.历史框架问题引领三维目标综合 史料研读:过程与方法 史实认知(还原,解释,评价):知识与能力 史感体悟:情感态度价值观 3.两类教学互化 历史课堂:间接经验——内化于心 历史活动:直接经验——外化于行
• 所以,回归对问题的探求,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回自己应有的智慧, 应是学习的本意。
教材分析:蒸汽时代 内容问题: 1.列举三大发明:珍妮机的发明、蒸汽机的改进和“旅行者号”机车。 2.工业革命始于一系列工作机的发明和应用,发展于瓦特蒸汽机的改进与广泛 应用,终结于大工厂生产制度的确立,扩展于铁路运输业的出现。为什么? 单元问题:
上海尹后庆关于核心素养 答疑
核心素养学习交流
概要
一、提出的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核心素养的落实 三、历史核心素养的落实
一、提出的背景
• “核心素养”的提出,更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创新点和突破点 • 其创新在于,以核心素养为统摄,使得教育“立德树人”的育人 价值更加凸现; • 其突破在于,它是课程“三维目标”的整合。 自从世纪初新课改以来,课程的“三维目标”已经人尽皆知,但人 们往往只在学科教学的文本知识中去寻找它,将它机械地割裂开来, 并且存在对它善贴标签的现象。 “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贯穿于课程目标、结 构、内容、教学实施以及质量标准与评价的整个过程中。 “三维目标”可以在核心素养的目标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得以完 整体现。因此,“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整合和提升。
1.简述工业革命的深刻动因、历史条件、技术变革(顺序性)。 2.为什么说工业革命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 基本问题: 1.概括什么是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劳动生产效率得到迅猛提高,生产力得到空 前解放,人类社会各个领域发生重大变化,人类文明得以急速进步的技术革 命和产业革命。它是资本主义制度优越于封建制度的明显例证,也是资本主 义制度最后战胜封建制度的雄厚物质基础。
2.1 学习方式改变——问题化学习
框架问题历史学科化
内容问题:还原历史事实(1.列举三大发明:珍妮机的发明、蒸汽机的改进和“旅行者号”
机车。2.工业革命始于一系列工作机的发明和应用,发展于瓦特蒸汽机的改进与广泛应用,终结于大工 厂生产制度的确立,扩展于铁路运输业的出现。为什么?)
单元问题:解释历史事实(1.简述工业革命的深刻动因、历史条件、技术变革(顺序性)。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劳动生产效率得到迅猛提高,生产力 得到空前解放,人类社会各个领域发生重大变化,人类文明得以急速进步的 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它是资本主义制度优越于封建制度的明显例证,也是 资本主义制度最后战胜封建制度的雄厚物质基础。
二、核心素养的落实
• 核心素养的落实,显然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变更, • 它更是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为保障的。
1.回归学习本质——解决问题
• 要真正实现这一改变,就需要深刻理解人是如何学习的,进而回 归到学习的本质。 • 纵观人类社会,无论是思想发展史、社会进步史,还是科学发现 史、技术革新史,无一不是在不断发现新问题中解决问题,又在 解决问题中发现新的问题; • 而对于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来讲,都是在不断的自我追问中寻找到 自己的精神家园。只是,在现代知识的海洋中,我们似乎迷失了 自己。
感谢聆听,恳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