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苏教新版六年级下册第三课时比例的基本性质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课件
3cm C
5cm
8cm
12cm
4cm
人体中有趣的比例!
* 拳头的一周等于脚长
* 大拇指的两周半等于手腕粗 * 手腕的两周等于颈部的一周 * 颈部的一周等于小腿肚的周长 * 颈部的两周等于腰粗 * 双肩的宽等于头高的两倍 * 两臂平直伸长的长度等于身高 * 七个脚板的长度相当于自己的身高
5 5
5. 学校航模小组有男生18人,女生15人;
美术组有男生24人,女生20人。
(1)航模组男、女生人数的比和美术 组男、女生人数的比能组成比例吗? (2)如果可以组成比例,指出比例的 内项和外项。 18 : 15=24 : 20
6.
把图A按比例缩小得到图B, 按比例放大得到图C。从图中选 择两组数据组成比例,并用比 例的基本性质进行检验。
学校航模组有男生18人,女生15人; 美术组有男生24人,女生20人。 (1)航模组男、女生人数的比和美术 组男、女人数的比能组成比例吗? (2)如果可以组成比例,指出比例的 内项和外项。
把图A按比例放大得到图B,按比 例缩小得到图C。根据图中的数据 组成比例。
10cm 6cm
A
15cm 9cm
1 1 : 和18:24 3 4 1 ( 3 )x( 24 )=( 8 ) 9 1 ( )x( 18 )=( ) 2 4
1.一列火车从甲城开往乙城,行驶速度和需要时 间如下表:
速速度 度
速度/(千米/时) 80 时间/时 6
120 4
160 3
(1)从表中选择两组数据,写出一个乘积相等的 式子。 (2)根据上面的等式,写出一个比例。
2、 3、 4、 6
能组成 比例。
小游戏:任意说出四个10以内的自然数, 看看它们能不能组成比例。
苏教版六年级下比例的基本性质
苏教版六年级下比例的基本性质在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数学学习中,“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它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很多与比例相关的问题。
那什么是比例呢?简单来说,比例就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比如 2:3 = 4:6,这就是一个比例。
在这个比例中,2 和 6 被称为比例的外项,3 和 4 被称为比例的内项。
而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呢?那就是: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这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它的作用可大着呢!咱们来通过一些例子感受一下。
比如 3:4 = 6:8,在这里,3 和 8 是外项,4 和 6 是内项。
那么 3×8 = 24,4×6 = 24,外项的积等于内项的积,这就符合比例的基本性质。
再比如 5:7 = 15:21,5×21 = 105,7×15 = 105,外项积和内项积依然相等。
知道了比例的基本性质,能帮助我们做什么呢?首先,它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假设我们有两个比,比如 2:3 和 8:12,要判断它们能否组成比例,我们只需要计算 2×12 和 3×8 的结果。
2×12 = 24,3×8 = 24,因为外项积等于内项积,所以这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其次,比例的基本性质还能帮助我们解比例。
解比例就是求比例中的未知项。
比如说,有一个比例 3:x = 6:8,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得到 6x = 3×8,也就是 6x = 24,那么 x = 4。
在实际生活中,比例的基本性质也有很多的应用。
比如在地图上,我们会看到比例尺。
比例尺就是一个比例。
通过比例尺,我们可以根据地图上的距离计算出实际的距离。
假设一张地图的比例尺是 1:50000,地图上两地之间的距离是 6 厘米,那么实际距离是多少呢?我们设实际距离是x 厘米,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1×x =50000×6,解得 x = 300000 厘米,300000 厘米= 3000 米= 3 千米。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比例的基本性质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方案简要提示本课教学内容是课程标准苏教版六年级(下)43—44页的“比例的基本性质”。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理解比例意义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比例的“项”以及“内项”和“外项”,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让学生在尝试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比较、概括的能力,发展符号意识。
教学流程流程1:教学例题a流程2:教学例题b流程3:教学例题c流程4:教学“试一试”流程5:完成“练一练”流程6:课堂总结流程7:完成练习十第1题流程8:完成练习十第2题流程9:完成练习十第3题流程10:完成练习十第4题流程1:教学例题a教师: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比例,你还记得怎样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吗?请看,老师把左边的三角形按比例缩小后得到右边的三角形。
课件出示例题里面的图形。
教师:你能根据图中的数据写出比例吗?流程2:教学例题b教师:我们可以写出这些比例3:6=2:42:4=3:63:2=6:42:3=4:6你写对了吗?教师:同学们,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同时板书:教师提问:你能说出其他三个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各是多少吗?就和你同桌说一说吧。
流程3:教学例题c教师:请同学们观察刚才我们写出来的四个比例,你有什么发现呢?教师:我们可以发现6和2要么同时作比例的内项,要么同时作比例的外项,同样3和4也是如此。
我们还可以发现两个内项相乘的积和两个外项相乘的积是相等的,6×2=3×4。
教师引导:那么是不是其它的比例也有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这样的规律呢?请大家再写出一些比例看一看。
教师:同学们,你写出的比例里也有这样的规律吗?的确在比例里存在这样的规律,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下面要请大家开动脑筋了,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个项(板书)a :b=c :d ,那么这个规律可以怎样表示?教师:这个规律就可以写成 a ×d= b ×c教师:同学们,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是学生在学习了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比例的理解。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即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小数和百分数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比例的基本性质,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发现和总结比例的基本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难点: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发现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发现和总结比例的基本性质。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文具。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比例现象,如房屋建筑中的比例、服装设计中的比例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比例现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呈现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个性质是如何得出的?它有什么意义?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比例题目,让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
如:已知比例 3:4=5:x,求 x 的值。
通过操练,让学生巩固对比例基本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第四单元 第3课时 比例的基本性质(课件)六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 12 ):6=4 :( 2 ) 5 :( 10 )=( 4 ) :8 (答案均不唯一)
达标练习
practice
3.判断。
(1)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减去两个内项的积,差是0。( √ )
(2)18:30和3:5可以组成比例。( √ )
(3)如果4X=3Y,(X和Y均不为0),那么4:X=3:Y。 (× ) (4)因为3×10=5×6,所以3:5=10:6。(× )
5
6
比例的基本性质,把乘积式化为比例式,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化简即可。
假设圆A的面积为x,圆B的面积为y
x× 2 =y× 1
5
6
x∶y=1 ∶ 2
65
=( 1 ×30)∶( 2 ×30)
6
5
=5∶12
答:A、B两圆面积的比是5∶12。
达标练习
practice
7.(2022.江苏南京.竞赛)甲种糖每千克3元,乙种糖每千克5.4元,现 要求混合后的糖价为每千克4.8元,求甲乙的质量比.
【分析】试题分析:设甲种糖的重量为x千克,乙种糖的重量为y千克,由题意 可得“(3x+5.4y)÷(x+y)=4.8”,将此等式进行变形,再利用比例的基 本性质即可求出两种糖的重量比.
解:设甲种糖的重量为x千克,乙种糖的重量为y千克。 (3x+5.4y)÷(x+y)=4.8,
3x+5.4y=4.8x+4.8y, 0.6y=1.8x, x:y=0.6:1.8=1:3.
答:甲乙的质量比为1:3.
知识总结
summary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作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作比例 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作比例的内项。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优秀PPT课件-第3课时 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个项, 即a:b = c:d, 那么这个规律可以表示成:
a×d=b×c
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把等号两 端的分子、分母交叉相乘,结果怎样?
6×2=3×4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每组的两
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如果能组成比例,把组
成的比例写出来。
3.6 ∶1.8 和0.5 ∶ 0.25
《海岛算经》一刘书徽中精,心选编了九个测量问题,这些题目的创造性、复杂性 和富有代表性,都在当时为西刘方徽所思瞩想目敏.捷,方法灵活,既提倡推理又
主张直观.他是我国最主早张明用确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论证数学命题的人海.岛刘算徽经的
一生是为数学刻苦探求的一生.他虽然地位低他下不,是但沽人名格钓高誉尚的. 庸人,而是学而不厌的伟人,他给我们宝中贵华的民财族富留.下了
钻研,反复演算π,在3求.14出159与236.14159之27间.并得π出分了数形式 的近似值,为取约率,取为密率,其取中六位小数3.1是419,29它是分 子分母1在00以0 内最接π值近的分数.
我途热 他体验我 途去热 他哦体验去哦
中国古代数学名人
秦九韶(约1202--1261)
◆字道古,四川安岳人。先后在湖北,安徽,江苏,浙 126年1 左右被贬至梅州,(今广东梅县),不久死于任
32.46
0.25
0.9
1.8
0.5 0.9
1 :1 34 1 13 4
和18 ∶
24
8
18
9
2
(3(.6:)1)×.8 (=0.5:0).25=( ) ( )×( )=
( )×( )=( ) ( )×( )=
随堂演练
1. 一列火车从甲城开往乙城,行驶速度和 所需时间如下表: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4单元 比例 比例的基本性质
四比例
SJ六年级下册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2
3
4
5
6
7
8
9
知识点1 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1.填空。
在比例23∶2=0.2∶0.6 里,(
2 3
)和( 0.6 )是外项;
在比例02.9=1480里,(
2 )和( 1
8
)是内项。
知识点2 比例的基本性质
2.写出下列各比例中两个外项和两个内 项的积,你发现了什么?
(1)4∶5=16∶20
外项积:80 内项积:80
(2)4.5∶2.5=15∶19
外项积:0.5 内项积:0.5
我发现:( 成比例的式子中外项积与内项积相等 )。
3.填空。
(1)如果x∶5=7∶y,那么xy=( )。 35
(2)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一个外项是3,另
一个外项是( )。
(3)如果3a=4b(a、1 b均不为0),那么a∶b=( )。 3
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4∶6=( 28 )∶12
8∶6=4.6∶( 3.4 )
38=(
15
40
)
5
04.3=(
2.4
32
)
13∶(
5 3
)=25%∶54
提升点 1 根据“等积式”改写“比例式”
7.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下面的等积 式改写成比例式。
(1)3.6×5=2×9
2∶3.6=5∶9
(2)200∶50和1∶4 内项:45 2 外项:6 15
不能组成比例
(3)0.2∶2.5和4∶50 能组成比例 0.2∶2.5=4∶50 内项:2.5 4 外项:0.2
六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第四单元第三课时 比例的基本性质课件
0.5×2 =( 5 )×( 0.2)
—2 ︰—1 = —3 ︰—3 52 54
—2 5
×( —34 )=(—12 )×(—35 )
8︰25=40︰125 (8 )×(125)=(25)×(40)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括号里 填上合适的数。
8 :2=24(:6)
(1152)=
4 5
1.5 :3=(1.7):3.4 48 :(120)=3.6 :9
(
1 4
)×( 18
)=(
9 2
)
3.6 : 1.8 = 0.5 : 0.25
1 3
:
1 4
和 18 : 24不能组成比例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 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1)6 :3和8 :5
( 不能 )
(2)0.2 :2.5和4 :50 ( 能 )
(3)1 :5和6 :10 ( 不能 )
结合以下提示自学课本38页内容
(1)什么叫比例的项?比例中有几个项? 分别叫什么?
(2)你能把比例改写成分数形式吗?改写 成分数后你还能找到比例的外项和内项吗? 试试看。 (3)在练习本上举例说明(1)、(2) 提示中的问题,做好汇报、讲解的准备。
6 : 3 = 4 :2
内项 外项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
小组讨论:
A:如果让你根据“2×9=3×6”写出比例, 你行吗?你能写出多少个呢?
B:你能用“3、4、6、8”这四个数组成比例 吗?若能,请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C:你能从3、4、5、8中换掉一个数,使之 能组成比例吗?
用四个数3、4、6、8,能组成哪些比例?
如:3︰4=6︰8
8︰4=6︰3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3课时《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3课时《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3课时《比例的基本性质》是本单元的核心内容。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概念,本题旨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为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比例的基本性质包括比例的合成分解、比例的交叉乘积相等、比例的等比例变换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对于比例的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将比例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此外,学生对于比例的合成分解、交叉乘积相等等性质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具体例子的引导和讲解,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包括比例的合成分解、比例的交叉乘积相等、比例的等比例变换等。
2.培养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比例的合成分解2.比例的交叉乘积相等3.比例的等比例变换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例题引导法、小组讨论法、实践操作法等,结合具体例子,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例题和练习题,涵盖比例的合成分解、交叉乘积相等、等比例变换等知识点。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例题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比例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甲、乙两地相距120公里,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前往乙地,问汽车需要多少时间到达乙地?2.呈现(15分钟)讲解比例的合成分解、交叉乘积相等、等比例变换等基本性质,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讲解,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
例1:比例的合成分解已知比例a:b=c:d,求比例a+b:c+d和a-b:c-d的值。
例2:比例的交叉乘积相等已知比例a:b=c:d,证明a d=b c。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3课时 比例的基本性质
内项 外项
其他三个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各是多少?
6∶3=4∶2 4∶2=6∶3 6∶4=3∶2 4∶6=2∶3
6 ∶ 3 = 4∶ 2
4 ∶ 2 = 6 ∶3
内项 外项
6 ∶ 4 = 3∶ 2
内项 外项
4∶6= 2∶3
内项 外项
内项 外项
观察这四个比例,你有什么发现?
试着写出2个比值是1.5的比。
课堂导入
2.4∶1.6=1.5
60∶40=1.5
你能把它们组成比例吗?
4 把左边的三角形按比例缩小后得到右边的三角形。
探究新知
你能根据图中数据写出不同比例吗?
(教材第38页例4)
两个三角形底的比是6∶3;两个三角形高的比是4∶2。 64∶32=46∶23
两个三两角个形三底角的形比高和的高比的和比底相的等比。相等。
1 2= 1 3 23
2∶6 =4∶12 2×12=4×6
1.5∶2.7=2.5∶4.5
1.5×4.5=2.7×2.5
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个项,即 a︰b = c︰d, 那么这个规律可以表示成:
a×d =b×c(b、d均不为0)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 作比例的基本性质。
左边三角形底 高和高底的比是64∶46;; 右边三角形底 高和高底的比是32∶23。
6∶4=3∶2 4∶6=2∶3
每个三角形每底个和三高角的形比高相和等底。的比相等。
6∶3=4∶2 4∶2=6∶3 6∶4=3∶2 4∶6=2∶3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作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 作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作比例的内项。
1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和 18∶24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
6 :3=4 : 2
外项 内项
=
内项
6 3
外项
4 2
交叉相乘
6 × 2= 4 ×3
在分数形式的比例里,把等号两端的分子、 分母交叉相乘,其实就是把两个外项与两 个内项分别相乘,所以它们的积是相等的。
( 80 )×( 6 )=( 120)×( 4 )
120 × 4 = 160 × 3 80 × 6 = 160 × 3
(80 ):( )=( 4 ):( 6 ) 120 ( 4 ):( 80)=( 6 ):( 120)
1
6 × 4=24
24
4
10
( 4 ) ×( 10)= 40
(1 ) ×(24)= 24 2 12 3 8 72
5 × 8 = 24
21×6 = 126 14×9 = 126 14 : 21 = 6 : 9 9×16 = 144 12×12 = 144 9 : 12 = 12 : 16
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 , 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指出下面比例的外项和内项。
4 ∶ 2 = 6∶3
内项
外项
6 ∶ 4 = 3 ∶2
内项 外项
3 :6 =
内项
外项
2 :4
仔细观察,看看 内项和外项各是 哪两个数,你有 什么发现?
前面的四个比例中,有没有相同的特点 和规律呢?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B
6cm
A
3cm C
5cm
8cm
12cm
4cm
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
比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 意义 个数的比。 比例 表示两个比相等式子 叫做比例。 由四个数组成,两端 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 项,中间的两项叫做 比例的内项。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 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 积。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基本性质》-苏教版
二、核心素养目标
《比例的基本性质》一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培养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比例关系的能力,提升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解题思路的习惯,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比例的基本性质》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比较两个数量关系的情况?”比如,在购物时比较商品的价格和数量。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比例的奥秘。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基本性质》-苏教版
一、教学内容
《比例的基本性质》选自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六章第二节。本节课主要内容为:比例的基本性质,具体包括:
1.比例的定义: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比例的组成:比例由四个数(或量)组成,分别为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
3.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比例的基本性质这一知识点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日常生活中的比例问题,学生们积极参与,这为后续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3比例的基本性质|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3 比例的基本性质|苏教版教案:比例的基本性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第四章第三节,主要讲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材中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性质,并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掌握比例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比例的性质和比例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性质,掌握比例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学具:教材、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比例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思考比例的性质。
2. 讲解:讲解比例的性质,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性质。
3. 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对比例性质的理解和掌握。
4. 讲解比例的计算方法:讲解比例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的计算方法。
5. 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对比例计算方法的掌握。
6. 应用: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运用比例的性质和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比例的性质:1. 比例是由四个数构成的等比例关系。
2. 比例的两个内项的乘积等于两个外项的乘积。
比例的计算方法:1. 求比例的两个内项的乘积:内项1 × 内项2 = 外项1 × 外项22. 求比例的两个外项的乘积:外项1 × 外项2 = 内项1 × 内项2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a) 2:3 = 4:6b) 5:7 = 10:14c) 3:4 = 9:12答案:a) 正确,因为2 × 6 = 3 × 4b) 正确,因为5 × 14 = 7 × 10c) 正确,因为3 × 12 = 4 × 9a) 2:3 = 8:xb) 5:7 = x:14答案:a) 2:3 = 8:12,因为2 × 12 = 3 × 8b) 5:7 = 10:14,因为5 × 14 = 7 × 10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比例的性质和计算方法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掌握。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基本性质 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基本性质苏教版教案:比例的基本性质苏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这部分内容主要涵盖在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中,具体章节为第七章第三节。
在这一节中,我们会学习到比例的定义,以及比例的基本性质,包括比例的内外项、比例的乘除法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比例的定义和基本性质,能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比例的定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难点是比例的内外项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实例,同时也会用到黑板和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大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比如购物时商品的折扣,让大家感受到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比例的定义:我会用图片和实例来向大家解释比例的定义,让大家理解比例是由两个比相等的式子组成的。
3. 比例的基本性质:我会通过示例和讲解,让大家了解比例的内外项,以及比例的乘除法等基本性质。
4. 例题讲解:我会用具体的例题来向大家演示如何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我会给大家发放练习题,让大家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板书设计:我会用黑板和粉笔,将比例的定义和基本性质进行板书,方便大家理解和记忆。
六、作业设计答案:200 0.8 = 160元答案:小明的速度是每小时4公里,即每分钟0.067公里。
小红的速度是每小时30公里,即每分钟0.5公里。
因为路程相同,所以时间成反比,即小明的上学时间与小红的上学时间的比例是0.5 : 0.067,通过计算得出小红需要的时间是40 / 0.067 ≈ 597分钟,约等于9小时57分钟。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应该对比例的基本性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课后,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做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大家也可以尝试在生活中找到更多的比例问题,运用所学的比例知识来解决。
六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公开课教案
六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是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掌握比例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探索比例的奥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他们对比例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比例的基本性质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引导和激励,帮助学生建立比例的基本性质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掌握比例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索等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掌握比例的计算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灵活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启发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比例的基本性质。
2.操作法:教师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感知比例的奥秘。
3.练习法:教师设计丰富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比例的基本性质。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教师准备PPT、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学具准备: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工具。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比例的概念,例如:“一辆汽车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另一辆汽车以8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两辆汽车同时出发,行驶2小时后,它们之间的距离是多少?”让学生思考并讨论。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比例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新版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优质教案
板书设计:
比例的基本性质
3:6=2:4
内项
外项
a:b=c:dad=bc
在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授后小记:
通过观察、验证,学生能自己总结出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性质进行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在练习中也发现有个别学生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时(写成的是分数的形式)已经强调过交叉相乘但仍有不会的;同时对于根据一组乘积相等的式子来写出比例时,个别学生往往会把两个乘积没有同时放在外项或内项处,课上也经常强调,但在做题时学生仍会犯同样的错误。
上课日期:3月27日 星期五
小结:在分数形式的比例里,把等号两端的分子、分母交叉相乘,其实就是把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分别相乘,所以它们的积是相等的。
2.教学“试一试”
小结: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第1题
追问:这里每两个数相乘的积表示的是什么?
说明:这里鹿城是一定的,每组对应的速度和时间相乘的积是相等的,所以能写成比例。
小结:通过刚才的举例验证,发现在比例中存在这样的规律: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反过来,如果两个数的积等于另外两个数的积,那么相乘的两个数可以同时做比例的外项或内项,组成比例。
提问:如果把3:6=2:4写成分数的形式,改怎么写?
如果把等号两端的分子、分母交叉相乘,结果怎样呢?
教学课题
比例的基本性质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1本教时为第1教时 备课日期3月12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苏教新版六年级下册
第三课时: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内容:第38页例4,完成“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七的1~4题。
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比例的“项”以及“内项”和“外项”。
2.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引导观察,自主探究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昨天学习了什么内容?(比例)什么叫比例?
2、判断下面每组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⑴3:5和18:30 ⑵0.4:0.2和1.8:0.9 ⑶5/8:1/4和7.5:3 ⑷2:8 和9:27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判断过程。
你觉得比和比例一样吗?有什么区别?
(引导学生归纳出:比例由两个比组成,有四个数;比是一个比,有两个数)
二、教学新课
1、教学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1)出示: 3 : 5
(2)出示:3 : 5 = 18 : 30
(3)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你能指出它的内、外项吗?
课件出示:3/5=18/30
谈话过渡: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比例的意义、各部分名称,也知道了比例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应用,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研究比例是否也有什么规律或者性质,有兴趣吗?
2、出示例4
1、提问:你能根据图中的数据写出比例吗?
(1)引导学生写出尽可能多的比例。
并逐一板书,同时说出它们的内项和外项。
(2)引导思考:仔细观察写出的这些比例式,你能否发现有没有什么相同的特点或规律呢?
2、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探究规律。
(板书: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
3、验证:是不是任意一个比例都有这样的规律?
⑴课件显示复习题(4组),学生验证。
⑵学生任意写一个比例并验证。
⑶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项,即a:b=c:d,那么这个规律可以表示成
(4)完整板书: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4、思考3/6=2/4是那些数的乘积相等。
课件显示:交叉相乘。
5、小结:刚才我们是怎样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写了一些比例式,观察比较,发现规律,再验证)
6、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应用
(1)比例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应用?
(2)做“试一试”
a先假设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
b、说出写出的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分别是几,再分别算出外项和内项的积。
C、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组成的比例是否正确。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
(1)学生尝试练习。
(2)交流讨论。
使学生明确:可以把四个数写成两个比,根据比值是否相等作出判断。
也可将四个数分成两组,根据每组中两个数的乘积是否相等作出判断,其中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判断比较简便。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5:3=():4
12:()=():5
先让学生尝试填写,再交流明确思考方法。
3、做练习十第1、2题
四、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了哪些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