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史重点归纳

合集下载

世界现代史下册重点

世界现代史下册重点

世界现代史下册重点
1. 工业革命的影响:简述工业革命对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影响,以及如何改变了现代世界
的面貌。

2. 帝国主义的兴起:探讨欧洲列强如何通过殖民地扩张实现国家利益,并引发了殖民地抵抗和
反抗的浪潮。

3. 第一次世界大战:概述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以及战后如何导致了战争的延续和
全球格局的重塑。

4. 二战及其后果:阐述二战爆发的原因,战争期间各方的策略和战术,以及对世界产生的深远
影响,如联合国的成立和冷战的开始。

5. 追求冷战平衡:描述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立,以及两个超级大国在全球各地进行的
代理战争和核军备竞赛。

6. 亚非拉解放运动:探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如何通过独立运动获得政治和经济独立,
并对全球民主和人权产生的影响。

7. 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说明全球化如何促进了国家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并导致了国际组织
的成立与发展,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

8. 冷战结束与后冷战时期:介绍苏联解体和冷战的终结,以及后冷战时期面临的全球挑战,如
环境问题、恐怖主义和经济不平等等。

9. 当代世界的挑战:讨论当前世界面临的主要挑战,如全球经济不稳定、气候变化、恐怖主义,以及如何通过国际合作来应对这些问题。

10. 未来展望与人类进步:展望未来世界可能面临的发展趋势,如科技进步、人口问题和资源
利用等,以及人类应如何积极应对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高中历史的归纳世界现代史的重要事件与体系

高中历史的归纳世界现代史的重要事件与体系

高中历史的归纳世界现代史的重要事件与体系现代史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时期,它涵盖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事件和体系。

在高中历史课程中,我们需要对世界现代史进行归纳和学习,以更好地理解这个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体系。

本文将从时间和主题两个角度来分析和归纳世界现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体系。

一、时间上的归纳1. 15世纪至18世纪的大航海时代15世纪至18世纪,欧洲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大规模航海探险,开拓了全新的航线,扩展了领土和贸易网络,重塑了地理格局。

其中包括葡萄牙的达·伽马航行到印度、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麦哲伦完成了首次环球航行等重要事件。

2. 18世纪的工业革命18世纪的英国率先引领了工业革命的浪潮。

通过煤炭和铁路的运用,机械制造业和农业的发展,英国实现了由农业国家向工业国家的转变。

这个时期的工业革命对于整个世界的社会经济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在19世纪时传播到其他欧洲国家。

3. 19世纪的殖民扩张19世纪,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达到了巅峰。

英国、法国、荷兰、西班牙等国家相继在亚洲、非洲和美洲建立了殖民地。

这一时期的重要事件包括英国在印度建立殖民地、东南亚海洋贸易的崛起以及欧洲列强之间的殖民地争夺战。

4.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是现代史中最重要的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对世界秩序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39年,经历了全球性的大规模战争,结束了法西斯势力的统治,还带来了联合国的成立。

二、主题上的归纳1. 政治体系的演变在世界现代史中,各个国家的政治体系经历了重大的演变。

封建制度的衰落、立宪制度和共和制度的兴起,以及各种政治思潮的振兴,构成了这一时期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现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体系还包括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

工业革命的兴起、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以及社会关系的重构,都对世界产生了深刻影响。

世界近代现代史复习纲要

世界近代现代史复习纲要

世界近代现代史复习纲要一、早期资本主义:14——18世纪(一).“发现”的时代————14——16世纪的世界:简单协作的资本主义主干知识:(1)新航路的开辟和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活动(2)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典型例题:(2009年全国Ⅰ.39)(60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历史加快了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

洲际贸易是近代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经济与文化联系的主要内容之一。

三角贸易兴起于16世纪,在17一18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因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三地,且其主要商路连接成三角形,故称“三角贸易”。

满载着枪支、纺织品、铁器和奢侈品等货物的商船,从利物浦等欧洲港口“出程”;到达非洲后,用上述商品交换被掠来的非洲黑人,然后经大西洋西航美洲,此为“中程”;商船到达美洲后,以这些黑人换取蔗糖、咖啡、烟草、棉花等物品,再运回欧洲,此乃“归程”。

一次三角贸易的航程,大约需时半年,可做三笔生意,获得数倍的利润。

利物浦等城市因此兴盛起来。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角贸易的历史影响。

(l2分)答:导致非洲丧失大量劳动力,阻碍了非洲社会经济的发展;美洲出现黑人奴隶制,为新大陆开发提供了劳动力;促进了欧美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客观上有利于欧美非三大洲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和近代整体世界的形成。

(二).“理性”的时代————17、18世纪的世界: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期主干知识:(1)早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粗具规模(2)欧洲启蒙运动(3)资本主义代议制度在英美确立(4)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典型例题:(2013年高考全国Ⅰ卷27题)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2013年天津高考3题)孟德斯鸠认为,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君主政体是由单独一个人遵照固定的和确立了的法律执政;专制政体是按一个人的意志行使权力。

九年级历史中考重点知识归纳

九年级历史中考重点知识归纳

九年级历史中考重点知识主要包括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现代史两部分。

以下是九年级历史中考的重点知识归纳:
一、中国近现代史
1. 辛亥革命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 辛亥革命后的政治混乱和各种政治势力的对立
3.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4. 阶级斗争和土地革命
5. 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重大事件
7.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重大事件和改革开放
二、世界现代史
1.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一战后的国际格局变化
2. 二战前世界局势和二战爆发及其影响
3. 冷战和冷战时期的国际政治格局
4. 第三世界的崛起和非殖民化运动
5. 当代世界的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
6. 世界各地的民主化运动和挑战
以上是九年级历史中考的重点知识归纳,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世界近现代史

世界近现代史

一战后,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二战后,操纵国际金融,确立霸主地位。
二、国际关系
1、国际格局 现代世界格局的特点: 两极体制瓦解,新格局还未确立,多极化趋势, 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多极化趋势: 主要表现:美苏相对衰弱;西欧、日本经济实力 增长,与美国的差距缩小;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 高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壮大。
两极格局的瓦解,使多极化的趋势不可逆转。
影响: 五个力量中心相互竞争、制约,制约和限制 霸权主义,有利于世界和平。
“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新旧世界格局交替。
2、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14—15世纪,简单协作,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6世纪中期至18世纪末,工场手工业时期;
19世纪至今,机器大工业时期:
蒸汽时代(19世纪初至70年代) ——自由竞争时期 电气时代(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上半期) ——私人垄断 电子时代、信息时代(20世纪40年代至今) ——国家垄断
近现代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
1、近代的主要矛盾: “资” 与“封”的矛盾 “资” 与“无产”的矛盾 2、现代的主要矛盾:
“社”与“资”的矛盾
“资”与“殖”的矛盾、第 三世界与发达国家间矛盾 “资”列强间的矛盾; “社”国家间矛盾
“资”与“殖”的矛盾
“资”列强间的矛盾
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19世纪末,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首位;
世界近现代史
一、资本主义的发展演变
1、政治演变趋势: 14—16世纪,西欧资本主义的兴起; 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向帝国主义过渡,资本主义世界 体系最终确立; 两次大战期间,现代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危机时期;
17—但终究要向社会主义过渡。

世界现代史

世界现代史

世界现代史一、概述:世界现代史是20世纪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以来的历史,也是现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发展史。

世界现代史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1914-1945,1945至今。

二、基本史实(一)俄国十月革命1.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和条件(1)俄国社会的发展和矛盾(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2.十月革命的胜利(1)二月革命:1917年3月推翻俄国沙皇统治。

(2)列宁发表《四月提纲》:俄国革命必须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并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3)彼得格勒起义的胜利1917.11(4)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1917年11月,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

大会宣布一切权力转归工兵代表苏维埃,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选举产生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3.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0年)(1)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战胜敌人。

(2)特点: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

(3)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

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

取消自由贸易。

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

(4)影响:使苏维埃政权最终赢了国内战争胜利。

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2.新经济政策(1921—1928年)(1)必要性:战时共产主义的弊端引发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2)内容①农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②工业: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企业。

③贸易: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④实行按劳分配。

(3)作用: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

3.“斯大林模式”的建立(1)背景:①苏联成立,列宁逝世,斯大林领导地位确立;②帝国主义的包围和战争威胁;③经济文化落后和历史传统的制约;④斯大林个人因素和国内的政治斗争。

世界近现代史知识点总结

世界近现代史知识点总结

世界近现代史知识点总结近现代史是指从公元1500年左右开始,到现代的历史时期。

这个时期涵盖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许多关键时刻和重大事件,下面将对世界近现代史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1.大航海时代:15世纪后半叶至18世纪,欧洲国家踏上了一系列重大的海上探险和殖民活动。

葡萄牙和西班牙成为探险的先驱,而后荷兰、英国和法国等国家也相继加入。

大航海时代开启了世界贸易网络的建立,为欧洲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和影响力。

2.宗教:16世纪发生在欧洲的宗教运动,由马丁·路德等人发起。

宗教打破了天主教会的垄断地位,引发了新教教派的兴起。

这个运动对欧洲文化、政治和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成为后来宗教自由和宗教多样性的基础。

3.启蒙运动:18世纪欧洲思想运动的一部分,强调理性、科学和个人权利。

启蒙运动为后来的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提供了思想基础,并在全球范围内对人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工业革命:从18世纪末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促使了生产力和技术的飞跃。

煤炭、铁矿石和棉花纺织等新兴工业的兴起,改变了世界的经济格局和社会结构。

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工人阶级的形成,并催生了新的社会运动和政治运动。

5.美国独立战争:美国独立战争发生在1775年至1783年期间,是英国殖民地美洲爆发的一场反对英国统治的革命战争。

这场战争最终导致美国独立和建立了第一个现代民主共和国。

6.法国大革命:1789年至1799年期间的法国大革命是一场彻底改变法国政治和社会制度的运动。

它推翻了君主制,并导致了一系列血腥的政治动乱。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扩展到整个欧洲,并成为现代国家成立和人权保护的关键元素。

7.拿破仑战争:1804年至1815年期间,法国的拿破仑·波拿巴执政,并引发了一系列战争。

拿破仑通过征服欧洲大部分地区,加强法国中央集权,并推动了一系列法律和教育。

8.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张。

世界现代史知识点整理

世界现代史知识点整理

世界现代史知识点整理世界现代史是指从16世纪至今的历史时期,涵盖了从欧洲大航海时代开始的全球化进程、殖民主义、工业化、民主革命、世界大战、冷战等重大事件和发展,对于理解当今世界的历史和现状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些世界现代史的重要知识点:1.大航海时代:16世纪至17世纪,欧洲国家开始进行大规模的航海探险,发现了新世界,并建立起殖民地网络。

2.宗教:16世纪,由马丁·路德、约翰·加尔文等人提出的宗教运动,在欧洲引发了宗教浪潮,导致了欧洲宗教的分裂和战争。

3.绝对主义:17世纪至18世纪,欧洲君主国家实行的集权制度,国王具有绝对权力,推行专制政治。

4.英国工业革命: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国率先进行了工业革命,通过机械化生产方式的采用,带动了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催生了现代资本主义。

5.美国独立战争:18世纪末,美洲殖民地的英国居民为争取民主自由而进行的斗争,最终导致美国独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现代民主国家。

6.法国大革命: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法国爆发了大规模的社会政治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宣布了人权和民主自由的原则。

7.殖民主义:欧洲国家在16至20世纪间对亚非拉等大陆的殖民统治,对殖民地实行经济剥削和文化压迫等,导致了世界格局的重塑,带来了许多矛盾和冲突。

8.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至1918年,欧洲大陆爆发的一次规模巨大的战争,导致了几十个国家的参战,成为历史上死伤最惨重的战争之一,也标志着旧秩序的瓦解。

9.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俄国发生了以列宁为首的十月革命,推翻了尼古拉二世的沙皇制度,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10.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至1945年,世界各大洲爆发的一次规模更大的战争,参战国达到70多个,涉及的死伤人数更加惨重,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和冷战。

11.冷战:二战结束后,苏联和美国之间的意识形态、政治和经济上的对抗和竞争,导致世界分裂为两个霸权体系,以军备竞赛和代理战争为特征。

专题:世界近现代史

专题:世界近现代史

解决了— 有利于—
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 比较 英国革命
(1640~1688)
美国独立战争
(1775~1783)
法国大革命
(1789~1814)
归纳
背景 根本原因: 爆发标志: 斗争方式: 结果 光荣革命 《独立宣言》 立宪:《权利法案》 《合众国宪法》 《王位继承法》 政体:联邦体制 政体:君主立宪制 《人权宣言》 《法国民法典》 政体:君主立宪 制→共和制→君 主制(→1875共 和制) 打击了— 促进了— 产生了—
封建专制不利 于资本主义发 展(美例外) 王权→民权 专制体制→共 和体制 民主和法制传 统
影响 确立了— 进入了— 创造了—
解决了— 有利于—
资产阶级政权 确立有利于资 本主义发展
专题三:19世纪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表现: 1.美国内战 1.美国内战 2.俄国农奴制改革 2.俄国农奴制改革 3.德国统一 3.德国统一 4.日本明治维新 4.日本明治维新 结果: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帝国主义瓜分世界
洛克( 洛克(维护光荣 革命成果) 革命成果) 伏尔泰(泰斗) 伏尔泰(泰斗)
论法的精神》 孟德斯鸠(近代 《论法的精神》 孟德斯鸠( 法学理论奠 基人) 基人) 卢梭(最激进) 社会契约论》 卢梭(最激进) 《社会契约论》 《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
狄德罗( 狄德罗(百科全 书派) 书派)
专题二:17~18世纪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文艺复兴( - 世纪 世纪) 文艺复兴(14-16世纪) 1.发源地和中心:意大利 发源地和中心: 发源地和中心 2.内容:新兴资产阶级以人文主义为武器,反教会反封建 内容: 内容 新兴资产阶级以人文主义为武器,反教会反封建 的思想解放运动。 的思想解放运动。

世界近现代史

世界近现代史

1、近代英国思想家洛克的代表作是《政府论》。

2、法国大革命中颁布全面限价法案的政治派别是:雅各宾派。

3、19世纪晚期,通过武装斗争赢得民族独立的非洲国家是埃塞俄比亚。

4、地理大发现后,影响欧亚大陆居民生活的美洲农产品有马铃薯、西红柿、玉米等。

5、19世纪90年代,英军队在镇压苏丹马赫迪起义时使用的新式武器是:马克沁机枪。

马克沁重机枪,中国称赛电枪,该枪为英籍美国人海勒姆〃史蒂文斯〃马克沁于1883年发明,并进行了原理性试验,1884年获得专利。

马克沁机枪是世界上第一种真正成功的以火药燃气为能源的自动武器。

马克沁机枪结构复杂,采用水冷枪管较为笨重,帆布弹带受潮后可靠性变差,但在近代战争中曾被普遍使用。

在马克沁机枪出现以前,人们使用的枪都是非自动枪,子弹需要装一颗发一颗。

战争胜利的决定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装弹速度的快慢,很多人还没有来得及填上第二发子弹就莫名其妙地被击毙了。

而马克沁的机枪,在发射瞬间,机枪和枪管扣合在一起,利用火药气体能量作为动力,通过一套机关打开弹膛,枪机继续后坐将空弹壳退出并抛至枪外,然后带动供弹机构压缩复进簧,在弹簧力的作用下,枪机推弹到位,再次击发。

这样一旦开始射击,机关枪就可以一直射击下去,直到子弹带上的子弹打完为止,能够省下很多装弹时间。

6、1930年,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突破口是:食盐长征。

7、文艺复习时期,米开朗琪罗作于罗马西斯廷教堂墙壁上的祭坛画是《末日审判》。

8、1838年向南非开普敦殖民地附近的祖鲁人发动进攻,最终占领其大部分领土的是:布尔人。

9、1893年,德国制订了连接小亚细亚,直达波斯湾的铁路修建计划,被称为“3B计划”。

10、当代科技革命的主要理论依据是: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

11、戴高乐主义的根本立足点是:实现欧洲联合。

历史高考重点中国近代史与世界现代史的核心事件梳理

历史高考重点中国近代史与世界现代史的核心事件梳理

历史高考重点中国近代史与世界现代史的核心事件梳理中国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是历史高考中的重点考察内容,对于备考历史考试的学生来说,了解和梳理相关的核心事件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以中国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为线索,梳理相关的核心事件,帮助学生更好地备考。

一、中国近代史的核心事件1. 辛亥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政治变革,它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辛亥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为中国近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2. 五四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里程碑,它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对中国的背叛,它号召民众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呼吁民主和科学,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和现代化进程。

3.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它标志着中国工人运动和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共产党在建立初期困难重重,但逐渐壮大,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取得了革命的最终胜利,宣告了中国的政治制度彻底改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

二、世界现代史的核心事件1.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它对世界格局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了多个国家政权的变革、领土的重新划分以及科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 十月革命(1917年)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政治事件,它由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夺取政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十月革命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发了世界各地工人阶级的斗争激情。

3.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具破坏性的战争,它对世界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世界现代史知识点

世界现代史知识点

∙东方公约又称《东方洛迦诺公约》。

苏联、捷克、波兰、芬兰、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立陶宛拟签订的一项反对德国侵略的互助条约草案。

1933年法西斯德国崛起后,苏、法两国为了共同抵御法西斯入侵,都主张欧洲有关国家应共同签订一项集体防止侵略的区域性互助条约,作为1925年《洛迦诺公约》的补充。

规定凡缔约国中任何一国遭到进攻时,其他缔约国家应该无条件提供军事援助。

法国没有直接参加条约,但承诺履行此条约之义务。

1934年6月,苏、法共同拟定了东方公约的草案,提议签订两项相互联成一个体系的互助协定,即:《苏、德、波、捷、芬、爱、立、拉互助公约》和《法苏互助公约》。

由于德国反对此条约草案、波兰亦拒绝参加,上述计划未能实现。

在此情况下,1935年3月29日,苏联建议法国与之签订一互助公约,法方表示同意,遂于5月2日签订了《苏法互助条约》。

同年5月16日,苏联又与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了《苏捷互助条约》。

∙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1935年7月25日至8月20日在莫斯科举行。

出席大会的有65个共产党的516名代表。

大会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共产国际和各国党在反法西斯斗争中的策略方针。

共产国际总书记季米特洛夫作了《法西斯的进攻和共产国际为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而斗争的任务》的报告。

报告分析了法西斯上台的原因,并对法西斯主义的涵义作了科学的阐明,还总结了共产党应吸取的经验教训。

大会根据报告通过了决议。

决议指出,为了战胜法西斯,必须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在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工人阶级反法西斯的统一战线和各民主阶层反法西斯的人民阵线,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建立反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统一战线。

关于中国革命,决议指出:“在中国,必须扩大苏维埃运动和加强红军的战斗力,同时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人民反帝运动。

在运动中要提出如下口号:武装人民进行民族革命战争,以反对帝国主义奴役者,首先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及其中国仆从。

苏维埃应成为联合全中国人民进行解放斗争的中心。

”大会还通过了《关于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工作》、《论共产国际在帝国主义者准备新的世界大战的情况下的任务》等决议。

世界近现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整理

世界近现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整理

世界近现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整理一、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是指从14世纪到17世纪,欧洲发生的一场涵盖了文学、艺术、哲学和科学等多个领域的思想运动。

1.文艺复兴的起源文艺复兴运动起源于意大利,主要集中在佛罗伦萨等城市。

它的起源有以下几个原因:-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对古希腊罗马文化感兴趣,这种兴趣促使人们对文艺复兴的思想做出了积极回应。

-受到商业和贸易的推动,意大利城市得到了繁荣发展,吸引了许多文化精英。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是由城邦组成的,这种城邦制度为独立思想和创新提供了土壤。

2.文艺复兴对艺术与文学的影响文艺复兴运动对艺术与文学的影响是深远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如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提倡以人为本的艺术观念,追求形象的真实性和立体感。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如但丁、莎士比亚等,致力于挖掘人性的深度,创作了许多具有经典地位的作品。

3.文艺复兴对科学与思想的影响文艺复兴运动对科学与思想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它带来了以下几个重要的影响:-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家如哥白尼、伽利略等,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科学理论与发现,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如培根、笛卡尔等,推崇理性思维和科学方法,为后世的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

二、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中叶开始,以英国为中心,逐渐扩展到全球范围的一场重大社会变革。

1.工业革命的原因工业革命的爆发与以下几个因素密切相关:-科学与技术进步,如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提供了新的动力源。

-商业与金融体系的发展,为资本积累提供了条件。

-农业革命的推动,提供了大量劳动力的转移。

2.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带来了许多重大的社会与经济变革:-工厂制生产的出现使人们从农村向城市迁移,形成了现代工业城市的雏形。

-机器取代了手工劳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工人阶级的兴起,引发了劳资矛盾与工人运动的兴起。

3.工业革命对全球的影响工业革命不仅对英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还对全球带来了以下几个重要的影响:-工业革命的扩散,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

世界现代史重点归纳

世界现代史重点归纳

世界现代史1、战后20年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雄厚工业基础和广阔的国内外市场;政府进一步干预和调节市场;国民经济军事化和对外侵略扩张刺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2、杜鲁门的公平施政:背景:国内社会矛盾加剧目的:战时经济顺利转轨;稳定国内社会生活;实现称霸世界战略内容:制定充分就业法;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廉价民用住宅建造计划;扶植农业;扩大联邦政府对教育的援助评价:罗斯福新政的延续,它使新政时期的某些措施得以法律化和制度化;共和党控制了参众议院的多数席位,杜鲁门提出的许多法案没有通过;实现了美国经济的平稳转轨,使国家的经济得以保持并继续扩大结果及其原因:结果:成效不大,主要限于建造廉价住房,清理贫民窟,确立最低工资标准,扩大社会保险,很多目标未能实现原因:国会特别会议中,议员们惊慌失措,通过了70多项法案;统治集团内部策略上的分歧、利害上的冲突对公平施政起制约作用;杜鲁门在政治上保守,在经济改革上却标榜自己是自由主义者,二者的矛盾使得他的经济社会改革难以推行;组织策略上,杜鲁门不能包容改革派人士,搞宗派主义,形成占据政府重要职位的密苏里帮;外交路线上,推行霸权主义,搞侵略扩张,巨额支出对外,推行国内的社会福利改革难免捉襟见肘3、西欧经济的恢复:英国:英国工党政府的民主社会主义改革稳定了战后英国衰败的经济;马歇尔计划提供的援助充实了英格兰银行的外汇储备,稳定了金融市场;战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军事设施转为民用设施,促进了新的工业部门的建立和发展;受战争抑制的固定资产更新加快,人们对消费品的需求增加;战后初期有利的贸易环境法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第四共和国进行国有化改革,推进法国式的计划经济,实施著名经济学家莫内倡导的装备和现代化计划,推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无偿使用德国战俘劳动力,以弥补法国劳动力的不足,是联邦德国创造经济奇迹的原因;马歇尔计划起了重要作用,它提供了食品和原料,缓解了紧迫的供应状况;马克对等基金缓和了投资资金的短缺;艾哈德实行社会市场经济政策4、n三环外交:由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提出的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的外交战略。

世界现代史概述

世界现代史概述

世界现代史参考教材:
1、苏州大学历史系 《世界现代史》1986、5 1、卢文璞《世界现代史1914--1945》北京师范大学 1990、3 1、王斯德:《世界现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12 2、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篇》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12 4、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测绘出版社 1994、12 5、徐天新:《世界通史.现代卷》人民出版社 1997、4 6、齐世荣:《精粹世界史》青年出版社,1999、2 7、李红庆:《世界现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1 8、林家恒:《世界现代史》(修订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6 9、金重远:《20世纪的世界》(上、下册)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3 10、李世安:《世界现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1、齐世荣、廖学盛主编:《20世纪的历史巨变》人民出版社2000年 12、王斯德:《世界通史.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9 13、余伟民、郑寅达:《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20世纪的世界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战 争。从1939年希特勒入侵波兰大战全面爆发,到1945 年8月日本投降,历时整整6年,战火蔓延欧亚非三大 洲,先后有61国家,80%的世界人口卷入战争,军费 消耗约11170亿美元,经济损失超过40000亿美元,军 队和平民伤亡约在9000万人以上。战火夷平了许多城 市,毁坏了无数工厂、住宅和交通设施,多少世纪以 来人类的艺术和学术成果遭到损失或毁灭,世界人民 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最后才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但是,战争也教育了人民,震荡了旧的世界秩序, 人民赢得了和平与进步,使战后的世界面貌发生了巨 纪世界史》(全6册),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高中历史《世界近现代史》知识点归纳

高中历史《世界近现代史》知识点归纳

高中历史《世界近现代史》知识点归纳1.第一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军备竞赛和同盟体系的形成-萨拉热窝事件和奥斯曼帝国的解体-斯拉夫民族问题和巴尔干战争-精英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无产阶级革命风潮和俄国革命2.世界大战后的调整-凡尔赛体系和《凡尔赛条约》的签订-国际连盟的创建和美国的退盟-德国经济危机和法国的占领-苏联的兴起和共产主义国际的组建-国共合作和中国的政治动荡3.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格局-纳粹德国的崛起和与法西斯意大利、日本的同盟-日本侵华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盟军登陆诺曼底,盟军东进的战略转变-亚洲解放战争和华工在海外的抗战-二战后的冷战和美苏对立形成4.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美国和苏联冷战的影响及国内外的对冷战态度的形成-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和华约的建立-能源危机和经济全球化的形成-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和欧共体的建立-非殖民化和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5.第三世界的抗争与发展-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与抗争-第三世界国家的新兴工业化和独立自主经济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的兴起-技术革命和信息社会的形成-世界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体系的调整6.冷战后的世界-苏联解体和社会主义国家体制的崩溃-胡佛主义和开放的全球化-中东地区冲突与伊斯兰极端主义崛起-国际恐怖主义的威胁和安全问题-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以上只是对《世界近现代史(下)》的主要知识点进行了概括和归纳,该教材还包括了大量的细节和具体事件的讲解。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还需要通过阅读教材的内容、参考其他资料以及进行相关的讨论和研究。

高中历史的归纳世界现代史的主要事件与影响分析

高中历史的归纳世界现代史的主要事件与影响分析

高中历史的归纳世界现代史的主要事件与影响分析近代世界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中历史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

通过对世界现代史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演变,了解各国之间的相互影响与联系。

本文将对世界现代史的主要事件与其对世界产生的影响进行归纳与分析。

一、世界大战及其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场战争导致了近百万人的死亡,摧毁了欧洲的经济和基础设施。

同时,它也标志着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列强的衰落,为美国、苏联等新兴国家的崛起创造了机会。

此外,世界大战也加速了殖民地体系的解体,激发了殖民地民族主义的崛起。

二、俄国革命及其对世界的影响俄国革命是20世纪最重要的事件之一,1891年至1929年间,俄国经历了一系列政治、社会及经济变革。

这场革命导致了沙皇制度的终结,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俄国革命的影响远超过苏联本身,它激励了世界各国的劳工运动,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对世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这场战争导致了数千万人的死亡,摧毁了大量的城市和基础设施。

它进一步削弱了欧洲列强的地位,使美国和苏联成为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

此外,第二次世界大战还催生了联合国的成立,并为全球冷战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四、冷战与两极格局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形成的国际关系状态,主要由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所主导。

这一时期,世界分为美国主导的西方阵营和苏联主导的东方阵营,两个势力以经济、军事和意识形态等多个方面展开角逐。

冷战给世界带来了长期的紧张局势,也加剧了各国的军备竞赛和意识形态斗争。

直到苏联解体,冷战告一段落。

五、民族独立运动与殖民地解体20世纪各国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促使殖民地主义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使世界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这些国家通过和平手段或武装斗争,摆脱了欧洲列强的控制,并逐步赢得了政治、经济独立。

世界现代史的主要内容

世界现代史的主要内容

世界现代史的主要内容一、工业革命与现代化工业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重要转折点,也是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英国率先实现了机器生产的大规模应用,从而引发了工业革命的浪潮。

随着蒸汽机、轮船、铁路等发明的出现,生产力大幅提高,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革。

二、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争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洲列强相继进行殖民地扩张,形成了世界范围的帝国主义格局。

殖民地争夺导致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与冲突,同时也带来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冲击。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秩序重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战争之一。

从1914年至1918年,欧洲各国之间爆发了大规模的战争,导致了无数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战后,各国在巴黎和会上进行了和平谈判,建立了国际联盟等组织,试图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四、经济大萧条与纳粹崛起1929年,美国发生了世界经济大萧条,引发了全球范围的经济危机。

在这一背景下,纳粹党在德国迅速崛起,希特勒成为了德国的领导人,并展开了侵略战争。

五、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冷战的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最具规模和破坏力的战争。

从1939年至1945年,全球范围内爆发了战争,超过6000万人丧生。

战后,美国和苏联成为两个超级大国,并展开了长达数十年的冷战对抗。

六、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与代理战争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抗导致了世界各地的代理战争。

例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都是冷战格局下的产物,使得这些地区陷入长期的冲突和动荡。

七、后冷战时期的全球化与恐怖主义20世纪90年代至今,全球化进程加速推进,国际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

然而,恐怖主义的崛起也成为了世界的一大挑战,如911事件等恐怖袭击给世界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八、科技革命与信息时代的到来科技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信息时代的到来。

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世界变得更加紧密相连。

九、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推进,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世界近现代史总结,快快收藏使用

世界近现代史总结,快快收藏使用

世界近现代史总结,快快收藏使用线索世界从分散到整体的过程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整体世界发展基本完成,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迅猛发展是人类整体世界发展的深入阶段。

具体来讲,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探险时代(1500—1750年)(1)经济上出现商业革命。

商品种类增多及商贸中心转移,商贸制度创新。

世界市场雏形初现并扩展。

(2)国际关系上一个以近代欧洲国家为主体的国际关系体系开始形成但不具有全球性。

(3)全球化的跨文化传播体系逐渐出现。

宗教、革命等思想在新旧大陆之间传播。

(4)全球联系主要限于贸易层次,全球性交往的紧密化和普遍性较低。

2.殖民时代(1750—1870年)(1)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工业革命改变了传统的经济结构,增强了资本主义的扩张实力。

国际分工、通讯交通进一步发展;商品数量种类增加;工业品成为国际贸易的大宗;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在世界市场中占据主要地位;经济互相依赖程度加深。

(2)世界性政治体系出现。

维也纳体系是全球化时代第一个世界性的政治体系。

(3)文化全球化形态初步形成。

西方文化依靠近代大众传播媒介及自身的优越性在世界范围内传播。

例如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4)全球性交往加强但仍然有限。

西方列强依靠坚船利炮建立庞大的殖民地,全球性交往程度加强,但全球性关系的制度化和正规化有限。

3.帝国时代(1870—1945年)(1)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全面推进了现代化进程,垄断组织成为向外扩张的核心动力,资本输出成为主要的掠夺方式,世界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同时苏联建立计划经济体制,具有封闭性,对全球化推动有限。

(2)国际社会初露端倪。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联盟建立,其成员具有世界性,标志着国际社会的初步形成。

(3)文化全球化加强。

近代交通通讯工具发展,人员流动频繁,科技与文艺等在全球范围内传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现代史1、战后20年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雄厚工业基础和广阔的国内外市场;政府进一步干预和调节市场;国民经济军事化和对外侵略扩张刺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2、杜鲁门的公平施政:背景:国内社会矛盾加剧目的:战时经济顺利转轨;稳定国内社会生活;实现称霸世界战略内容:制定充分就业法;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廉价民用住宅建造计划;扶植农业;扩大联邦政府对教育的援助评价:罗斯福新政的延续,它使新政时期的某些措施得以法律化和制度化;共和党控制了参众议院的多数席位,杜鲁门提出的许多法案没有通过;实现了美国经济的平稳转轨,使国家的经济得以保持并继续扩大结果及其原因:结果:成效不大,主要限于建造廉价住房,清理贫民窟,确立最低工资标准,扩大社会保险,很多目标未能实现原因:国会特别会议中,议员们惊慌失措,通过了70多项法案;统治集团内部策略上的分歧、利害上的冲突对公平施政起制约作用;杜鲁门在政治上保守,在经济改革上却标榜自己是自由主义者,二者的矛盾使得他的经济社会改革难以推行;组织策略上,杜鲁门不能包容改革派人士,搞宗派主义,形成占据政府重要职位的密苏里帮;外交路线上,推行霸权主义,搞侵略扩张,巨额支出对外,推行国内的社会福利改革难免捉襟见肘3、西欧经济的恢复:英国:英国工党政府的民主社会主义改革稳定了战后英国衰败的经济;马歇尔计划提供的援助充实了英格兰银行的外汇储备,稳定了金融市场;战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军事设施转为民用设施,促进了新的工业部门的建立和发展;受战争抑制的固定资产更新加快,人们对消费品的需求增加;战后初期有利的贸易环境法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第四共和国进行国有化改革,推进法国式的计划经济,实施著名经济学家莫内倡导的装备和现代化计划,推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无偿使用德国战俘劳动力,以弥补法国劳动力的不足,是联邦德国创造经济奇迹的原因;马歇尔计划起了重要作用,它提供了食品和原料,缓解了紧迫的供应状况;马克对等基金缓和了投资资金的短缺;艾哈德实行社会市场经济政策4、n三环外交:由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提出的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的外交战略。

其主旨是企图通过英国在与美国、英联邦和联合起来的欧洲这三个环节中的特殊联系,充当三者的联结点和纽带,以维护英国的传统利益和大国地位。

5、法国第五共和国宪法的特点:削弱议会的权力,降低总理和内阁的作用,扩大总统的权力;总统是国家的元首,三军的统帅,有权直接任命总理,解散议会,宣布紧急状态,形势非常权力。

6、世界殖民体系解体:原因:当代世界多种合力作用的结果,是世界文明史发展的必然;殖民主义国家和民族主义的力量不断壮大,并逐步从根本上动摇着殖民主义的政治控制和经济奴役;欧洲中心论的破灭和非西方文明的复兴,给殖民主义敲响了警钟。

影响:殖民主义主导国际关系,西方列强任意奴役和宰割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第三世界开始作为一支不容忽视的新兴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从而扭转和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对比;新殖民主义及至所谓后殖民主义仍在继续对第三世界国家进行侵略。

7、n蒙巴顿方案:即“印巴分治”方案,亦称印度独立法案。

因1947年6月由英国驻印度最后一任总督蒙巴顿提出而得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帝国主义迫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强大压力,提出“分而治之”的方案。

1947年英国印度总督L.蒙巴顿(1900~1979)提出的英国移交政权和印巴分治方案。

8、n七月革命:1952年7月纳赛尔领导的推翻埃及法鲁克王朝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

到1952年7月22日夜,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营组织发动革命,到7月23日清晨,部队已控制局面,26日宣布废黜国王法鲁克同时成立革命指导委员会,由纳吉布任主席,新政宣布没收封建王室土地取消社会等级和贵族特权,废除1923年宪法,颁布土地改革法,并成立埃及共和国。

9、n滞涨:全称停滞性通货膨胀,“滞”是指经济增长停滞,“胀”是指通货膨胀。

指物价上升,但经济停滞不前,失业以及不景气同时存在的经济现象。

它是通货膨胀长期发展的结果。

10、n凯恩斯主义:是根据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

刺激经济。

维持繁荣。

11、n戴高乐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法国总统戴高乐制定的法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构想和指导原则.戴高乐主义就其本质而言可称为法兰西民族主义,它包括三方面思想:民族主义思想、集权主义思想和独立自主思想. 戴高乐主义以谋求法国在国际政治中的独立自主和世界大国地位为政治目标.12、n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过渡时期相当于宪法地位的法律,是目前德国的根本大法。

德国基本法于1949年5月23日获得通过,确定波恩为首都。

次日即1949年5月24日生效,标志着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成立。

13、n社会市场经济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联邦德国的经济制度已发展成为社会市场经济制度。

这种经济制度意味着既背离了过去曼彻斯特自由主义的你斗我、我斗你的原则,又摈弃了国家在经营与投资决定方面说了算的经济统制。

保证个人首创性的自由发挥及私有财产的基本法使这些基本权利服从于社会责任。

国家在市场经济中主要负有调节的任务。

它规定市场活动的框架条件。

在这个框架内,由千百万家庭和企业自由和独立地对他们想生产和消费什么作出决定。

而生产什么货物,生产多少以及谁从中得到多少,这个问题主要由市场决定。

国家尽可能地放弃对价格和工资形成的直接干预。

14、n新东方政策:联邦德国勃兰特政府推行的改善与苏联、东欧关系的外交政策。

是对联邦德国历来推行的哈尔斯坦主义的重大修正。

承认战后欧洲各国的现有边界,改善与苏联和东欧各国的关系。

二、承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表示愿意实现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并表示愿意以和平方式谋求国家统一。

15、n不结盟运动:不结盟运动是1961年9月成立的一个松散的国际组织,其成员国奉行独立自主、支援民族解放运动、不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中的任何一个结盟的外交政策。

不结盟运动定期举行首脑会议。

不结盟运动的开展成为第三世界崛起的、自万隆会议后第二个人划时代的里程碑。

16、尼克松主义:N:尼克松总统制订的收缩美国全球义务,调整国际关系的外交新方针。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苏冷战加剧,第二世界力量增长、尤其是第三世界崛起,美国陷入越南战争,以及国内多种危机进发,尼克松主义应运而生。

W:美苏苦冷战加剧;第二世界力量增长;第三世界崛起;美国陷入越南战争;国内多张危机迸发C:美国恪守条约义务,该地区的国家安全和军事防务,美国鼓励并期望将逐渐有亚洲各国自己处理;美国将继续发挥在亚洲的重要作用,但必须避免采取那些会使亚洲国家依赖我们致使把我们拖入像越战那类冲突中去得政策;美国支持亚洲国家的集体安全,但不要发号施令。

P:狭义上只限于美国调整其海外义务及其盟友的关系;广义上形成了“伙伴关系+实力+谈判”为三大支柱的新和平战略;结束了越南战争,改善中美关系,把战略重点转向苏联,从而调整了美国的国际地位,标志在杜鲁门主义开始的冷战遏制政策的结束,成为以后外交政策的出发点。

17、n布什主义:是指布什政府从美国共和党保守主义和现实主义思想出发,奉行“共和党色彩的国际主义”路线,在国家安全政策和对外交往中遵循“美国利益至上”和“以实力求和平”两大原则,在对待恐怖主义和谋求核武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不友好国家采取先发制人的打击政策,在全球地缘战略格局上以更具进攻性的军事部署为基础,采用强硬和保守的态度追求美国的国家利益。

“布什主义”的显著特征在于他提出了一反国际法规则的所谓“先发制人”政策,所以“布什主义”也被称为“先发制人主义”。

18、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原因、结果、影响苏联解体:原因:①戈尔巴乔夫推行的改革“新思维”与“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和导火线②传统的高度集权体制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使得苏联的经济不能适应激烈的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不能满足人们的期望和要求是苏联解体的深层次的社会原因③争夺世界霸权的对外政策破坏了社会主义的形象和声誉,也大大加重了苏联的沉重负担,庞大的军费开支和援外开支是国家经济不堪重负④错误的民族政策和打俄罗斯主义行为,埋下了分裂的祸根,在戈尔巴乔夫的公开化、民主化的鼓励下,极端民族主义迅速泛滥⑤西方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战略是苏联解体的外部因素影响: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到战后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导致两极格局终结,加速了世界的多极化进程;造成世界战略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历史遗留的各种矛盾激化,地区冲突和战乱加剧;东欧剧变:原因:历史根源照搬苏联模式,长期受制于苏联;内部原因经济发展滞后,导致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外部原因苏联戈尔巴乔夫新思维改革思想的影响和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政策的推动;直接原因危机前,东欧各国的执政党实施政治多元化和民主社会化,承认反动派的合法存在导致最终失去政权影响:19、撒切尔主义:内容:奉行货币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实行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福利制度评价:实施效果明显,通货膨胀率下降,财政由赤字转向盈余,经济增长加快;大大提高了保守党的民众支持率。

20、艾哈德的经济改革:目标:实现最大限度的全面经济发展,货币运转正常,市场价格稳定,实现社会安定。

社会公平与社会进步。

措施:整顿货币体系;取消配给,放开价格,推动西占区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过渡;税收改革,以减税来刺激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

21、德国的统一历史进程及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过程:1972年12月21日,西德和民德签署《两国关系基础条约》,确定东、西德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相互之间的正常的睦邻关系,“互设常驻代表机构”等。

1973年9月18日,东、西德同时加入联合国。

1984年2月,西德总理科尔和民德德国统一社会党总书记昂纳克在莫斯科会晤并发表声明,强调两个德国的和平共处对欧洲发展起着有利作用。

1985年3月,科尔和昂纳克在莫斯科再次会晤,称双方愿在 1972年两德签订的《两国关系基础条约》基础上发展双边关系,决不允许从德意志土地上再次爆发战争。

1987年9月,昂纳克首次访问西德。

1988年9月14日,东、西德再次达成包括过境、扩建高速公路等协议,进一步发展相互交通往来。

1989年3月30日,民德宣布从4月1日起放宽民德人去西德旅游的条件。

1989年8月起,大量民主德国公民涌入西德。

1989年10月18日,昂纳克总书记宣布辞职,克伦茨接任总书记职务。

11月9日,民德宣布开放柏林墙和两国边界。

1989年11月28日,科尔提出实行德国统一的“十点计划”。

1989年12月19日至20日,科尔总理访问民德,两德领导人商定双方之间将建立以经济合作为中心内容的条约共同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