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初步设计说明模板

合集下载

建筑工程-初步设计设计说明

建筑工程-初步设计设计说明

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工程主要设计依据1.建设方提供由规划部分出具的规划设计条件书、地形图、红线图等基础资料。

2.《嵊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2018。

4.《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

6.《浙江省住宅设计标准》 [附条文说明] DB33/1006-2017。

7 .《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4763-2012。

二、项目用地概况1.工程名称:XXXXX;2.地块位置:西地块东至规划道路,南至规划用地,西至嵊州大桥,北至规划道路,东西长约120米,南北长约72米;东地块东至嵊州市公用事业-养护中心及城南垃圾中转站,南至规划道路,西至规划道路,北至规划道路,东西长约138米,南北长约89米。

3.用地面积:9156平方米(折合约28亩)。

其中西侧地块用地面积为8191平方米;东侧地块用地面积为10965平方米,;4.用地性质:居住用地为主;5.容积率:西地块1.3-2.6;东地块1.5-3.47;6.建筑密度:西地块30%;东地块35%;7.绿地率: 30%8.建筑层数:西地块地上自然层数不超过 8 层;东地块地上自然层数不超过18层9.建筑层高控制:按浙江省《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和竣工综合测量技术规程》(建设发〔2018) 136 号)执行;10.建筑高程控制:12-79米(采用 1985 年国家高程基准);11.建筑日照间距控制:按《嵊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执行;建筑侧向间距控制:按《嵊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执行。

第二章总平面设计一、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1.结合嵊州市城市发展,与城市整体有良好契合,创造高质量现代化居住小区。

2.结合地区现实条件,适应地区经济的长远发展要求。

3.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以人的活动为中心,创造一流的人居环境。

改造初步设计说明

改造初步设计说明

改造初步设计说明改造初步设计说明一、设计需求说明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许多旧建筑逐渐暴露出问题,需要进行改造以满足现代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

本次改造初步设计旨在对一栋旧建筑进行全面改善,提升其实用性和舒适度,同时注重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

二、改造内容1. 室内空间改造(1)对室内进行细致测量,重新规划空间布局,并根据功能需求进行合理划分。

保留原有结构的同时,考虑增加隔墙、拆除不必要的墙壁,以获得更舒适的居住环境。

(2)优化采光设计,通过调整窗户位置、增加天窗等手段,增加室内自然光的利用,减少对人工光源的依赖。

(3)改善通风系统,加装新风系统,增加空气流通性,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2. 能源使用优化(1)替换老旧的采暖和供水设备,使用更高效的设备,以减少能源消耗。

如对热水供应进行管道改造,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或热泵技术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2)增加绝缘材料和隔热层,以提高建筑的隔热性能,减少冷热能负荷,降低能源消耗。

3. 环境友好改造(1)种植绿色植物,增加生态因素,改善室内和周围环境质量。

(2)使用环保材料,选用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低VOC(挥发性有机物)建筑材料。

(3)引入智能家居系统,通过智能监控和自动化控制,实现能源使用的优化,减少浪费。

三、改造设计指导原则1. 人性化:设计要以人的需求为中心,提供舒适、安全、功能完善的居住环境。

2. 环保可持续:注重使用环保材料和可再生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3. 技术先进性:尽可能运用最新的科技手段,如智能家居系统、太阳能利用等,提升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4. 经济实用性: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改造成本,确保投资回报。

四、改造效果预期通过以上改造措施,预计该旧建筑能够焕发新生。

室内空间将更加合理和通透,光线充足,通风良好,提供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

采暖和供水设备的优化将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居住成本。

环境友好改造使建筑融入周围自然环境,提升居住体验。

初步设计说明书(建筑10-22)

初步设计说明书(建筑10-22)

参加专业主要负责人名单项目负责人: 徐敏如建筑:艾彤结构:许清华给排水:向双凯电气:许卫国暖通:曹仁轲目录第一章设计总说明第二章总平面设计说明第三章建筑设计说明第四章结构设计说明第五章给水排水设计说明第六章电气设计说明第七章暖通设计说明第八章消防篇第九章环境保护第十章卫生篇第十一章节能篇第十二章人防篇第一章设计总说明一、概述(一)成都市太平洋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佳丽花园三期”工程,位于成都市高新区肖家河兴蓉街10号,是以一幢15层高层住宅小区,地下两层,建筑高度为48。

60米。

根据建设单位对方案设计的意见、建议以及规划部门对方案设计的意见,现提出该工程初步设计文件,请有关部门审批。

(二)工程所在地区的气象、地理及工程地质条件1、气象条件工程所在成都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16.1℃,极端最高温度37.3℃,极端最低温度—4。

6℃;夏季最热月平均温度25.5℃;冬季最冷月平均温度5.4℃.相对湿度冬季74%,夏季86%,大气压964MPa,全年平均日照1228.3小时;基本风压30kg/m2,年主导风向频率NNE33%,夏季1.1m/s,冬季0.9m/s.2、地理条件工程所在地区无明显地势起伏关系,小区用地大面积地势较为平坦。

3、地质条件详地勘报告。

二、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1、立项批文.2、成都市武侯区规划局方案总平批复3、建设单位进行初步设计的有关意见4、甲方提供的用地红线界址点成果表5、建设单位提供的地勘报告6、建设工程设计合同(2008—069)7、国家现行技术规范、规程、标准及各项规定7.1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7。

2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7.3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7.4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7。

5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7.6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7。

初步设计说明范本

初步设计说明范本

第五章给排水一、设计依据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版)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97版)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4、《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5、业主及建筑专业提供的平面功能要求。

二、设计范围本次设计范围为2#、3#、5#楼的室内外给水排水及消防设计。

三、给水设计1.、水源:采用市政自来水,水压约为0.15Mpa~0.3Mpa。

室内住宅用水引自室外小区给水进入屋面水箱后;供水采用上行下给方式供水。

2、生活用水:计算依据:①、住宅:3#、5#楼每户按4人计,2#楼按每户3人计,共195户。

②、商店面积 1373.6m2 顾客人数按5 m2/人。

总绿化面积 10090 m23、用水量五、排水设计1、室内排水系统采用合流制;室外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

2、日污水排水量:总污水量425吨,其中2#,3#,5#楼123吨(以生活用水的90%计)3、根据建设单位及宁德地区意见:生活污水采用有动力污水处理设备处理。

(另行设计)4、屋面、阳台雨水经雨水管收集后接入室外雨水管沟,再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5、根据雨水流量公式:Q=ψF4.9q20(1+0.63lgP)/t0.53(L/s·ha) (宁德地区q20=293 L/s·ha)取P=1年,t=20min,ψ=0.65,F=43069m2 得雨水量:Q=808.2 L/s 。

六、管材:1、生活给水管:室内给水管采用PP-R聚丙烯管及配件,丝扣连接。

室外给水管采用球墨给水铸铁管,橡胶圈接口。

2、室内污水管:采用PVC-U排水管及配件,胶粘剂粘接。

室外雨水、污水管:采用PVC-U加筋排水塑料管,橡胶圈接口(或钢筋混凝土管水泥砂浆接口)。

第七章消防专篇一、建筑1、设计依据及工程概述:(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版)》。

(2)、“金城花苑”设计方案会审纪要。

建筑设计初步设计说明

建筑设计初步设计说明

建筑设计初步设计说明建筑设计的初步设计是指在方案设计的基础上,对建筑的主要构造、功能布局、空间形式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设计。

以下为建筑初步设计的说明。

一、总体方案首先,根据建筑用地的情况和功能要求,确定总体方案。

包括建筑的布局方式、功能划分、建筑体量、高度、平面形态等。

1.建筑布局方式:根据用地特点和规划要求,选择合适的布局方式,如线性布局、U型布局、L型布局等。

2.功能划分:根据建筑的使用性质和功能要求,合理划分建筑的各个功能区域,包括进出口、大厅、办公区、会议室、展示区等。

3.建筑体量和高度:根据总体规划和用地条件确定建筑的体量和高度,考虑建筑的比例和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

4.平面形态:根据建筑功能和效果要求,确定建筑的平面形态,如矩形、圆形、方形等,同时考虑建筑的空间连续性和布局合理性。

二、空间布局根据总体方案,进行建筑的空间布局设计。

主要包括各个功能区域的位置、面积和内部分隔。

1.功能区域的位置: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和使用者的便利性,确定各个功能区域的位置,如进出口的位置、办公区的位置、会议室和展示区的位置等。

2.功能区域的面积:根据各个功能区域的使用需求,确定各个功能区域的面积大小,保证各个功能区域的舒适性和灵活性。

3.内部分隔设计:根据功能划分和使用要求,在建筑内部进行合理的空间分隔设计,如隔墙、隔断、隔音等,满足各个功能区域的使用需求。

三、构造设计进行建筑的构造设计,包括立面设计和结构设计。

1.立面设计:根据建筑的功能和造型要求,进行建筑立面的设计,考虑立面的美观性和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选择合适的立面材料和形式。

2.结构设计:根据建筑的体量和高度,确定建筑的结构形式,如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等,同时考虑建筑的稳定性和抗震性。

四、效果图设计进行建筑效果图的设计,包括外观效果图、室内效果图等。

通过效果图可以直观地展示建筑的外观和内部空间,给业主和相关人员提供一个直观的参考。

五、环境设计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进行环境设计。

(完整word版)建筑初步设计说明

(完整word版)建筑初步设计说明

(完整word版)建筑初步设计说明初步设计第⼀章设计总说明⼀、设计依据(⼀) 有关⽂件1、设计任务书;(⼆) 国家现⾏的有关规范、规定,具体详见各专业设计说明(三) 设计基础资料1、⽓象资料:杭州地区30年平均(1971年-2000年)(1)温度:年平均⽓温为17.8℃(2)降⽔量:年降⽔量为1454mm。

(3)湿度:⽉平均相对湿度70.3%,最⼤值出现在6⽉,最⼩值出现在12⽉。

(4)⽇照:平均⽇照⼩时147.1h/⽉。

2、建设场地⼯程技术条件:(1)⽤地条件:地块南北长约62.5⽶,东西长约65⽶。

⽤地⾯积约3684.54平⽅⽶。

(2)交通条件:。

⼆、⼯程规模及设计标准1、⼯程规模:建筑单体总建筑⾯积为2705.72平⽅⽶。

2、设计范围:根据建设单位的设计委托要求,我院设计内容包括总平⾯规划设计,建筑单体的⽅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图设计。

三、设计指导思想和特点1、遵循“适⽤、美观、⼤⽅”的原则,同时风格和⾊彩要与⼀期现有建筑的风格颜⾊及环境相协调。

2、遵从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配套完整以及节能、节地的原则。

3、综合考虑规划基地周围地区的⼟地使⽤功能、建筑物性质、道路交通、绿化状况以及其他环境因素,充分利⽤和强化已有特点和条件。

4、建筑单体设计依据总体布局,创造更多的⾃然通风、采光的室内空间,节约能源。

平⾯布局紧凑,流线顺畅,布局经济合理,满⾜使⽤要求。

5、有效控制建设成本,提倡经济、实⽤、美观的设计原则。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项⽬规划⽤地⾯积:3684.54㎡(合5.527亩)2.总建筑⾯积:2705.72㎡3. 建筑基底占地⾯积:1370.14㎡4. 容积率: 0.735. 建筑密度: 37.19%6. 绿地率: 10%7.机动车停车数:15个第⼆章总平⾯设计说明⼀、设计依据1、《中华⼈民共和国城市规乡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建筑设计防⽕规范》GB50016—20144、《民⽤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5、《⽆障碍设计规范》 GB50763-20126、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7、甲⽅提供规划⽤地红线图、地形图、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地⽅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场地概述。

初步设计说明样板

初步设计说明样板

XXXXXXXXXX有限公司厂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设计说明公司总经理:设计主持人:专业负责人建筑专业:结构专业:设备专业:电气专业:XXXXXXXX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芜湖分公司二00九年九月目录第一章总论第二章环保节能篇第三章消防专篇第四章专业说明书(一)建筑专业(二)结构专业(三)设备专业(四)电气专业第一章总论一、概述本项目位于XXXXXXXX,为XXXXXXX项目。

原基地已建成原料库、厂房车间及相关附属用房。

扩建项目地块较为方正,南北长约32米,东西长约75米,总用地面积约2400平方米。

二、设计依据1、设计委托书;2、甲方的平面方案修改意见;3、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4、扩建工程总体规划图5、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工程设计的法律、条例、规范、标准及芜湖市有关法规、条例、标准等;6、由甲方提供的地堪报告;7、委托设计合同。

三、设计范围1、本设计包括总图、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的专业设计,及场地内的外线设计。

2、本工程建筑设计只做初装修设计,装修标准见装修表。

四、设计指导思想1、设计中贯彻国家建设方针,遵循国家现行设计规范的规定。

2、遵从总体规划和生产流程,确保功能和交通两大方面使用科学合理。

3、反映时代气息,造型新颖、结构简洁,能体现未来发展趋势。

4、注重节能、环保、高效、创造经济实用的现代化建筑。

五、设计要点1、功能分区与布局主体建筑放置在厂区南面,面临主干道XXXXX。

十一层建筑体集展示、科研、办公于一体。

其中1~2层为产品销售展示,3~9层为生产加工车间及仓储,10~11层为产品研发、市场销售中心,12层为办公接待区,充分满足了生产办公与销售展示的需要。

考虑到与厂区其它建筑物的协调性与连续性,在建筑体西端架空两层形成走廊,厂区干道贯穿其中,使扩建部分与原有建筑形成整齐的空间序列,并与已建成的门卫室进行结合。

2、交通组织及场地布置建筑主入口设在建筑北面,位于厂区内,便于职工使用和方便管理。

初步设计说明书范本

初步设计说明书范本

XXXXXXXXXX有限公司XXXXXXXXXXXXX 项目初步设计重庆XXXXX设计有限公司XXXX年XX月工程设计责任人设计说明书目次1 概况 (1)2总平面 (5)3 建筑 (12)4 结构 (20)5 给水排水 (32)6电气 (4)27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动力 (65)8消防 (73)9 人防..............................................................................8910节能 (99)11景观及绿化.....................................................................107 12环境保护 (109)13 概算……………………………………………………………………11 3附件1 重庆市***[201*]***号《关于***工程项目立项的批复》;2重庆市人民政府渝府(201*)***号文,关于《关于***工程设计方案的批复》;3 重庆市规划局渝规建审(201*)***字第***号文,《重庆市建设工程方案设计审查意见通知书》;4 重庆市公安局消防局建筑工程消防设计的审核意见书,(201*)渝公消(建方)字第***号文,《关于同意***工程设计方案消防设计的审核意见》; 5重庆市园林事业管理局重园建方(201*)***号文,《关于***工程设计(方案)配套绿地的意见》;6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

设计说明书1概况1.1工程概况表1.1 工程概况表建筑主体结构合理使用年限***年1.2 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1.2。

1重庆市***委员会,[200*]***5号《关于***工程项目立项的批复》;1。

2。

2重庆市人民政府,(200*)***号文,《***工程设计方案的批复》;1。

2。

3重庆市规划局,重规建审(200*)***字第***号文,《重庆市建设工程方案设计审查意见通知书》;1。

初步设计说明范本(建筑+结构+电)

初步设计说明范本(建筑+结构+电)

初步设计说明范本(建筑+结构+电)【一】总论及总平布置说明【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三】建筑设计说明【四】结构设计说明【五】给排水设计说明【六】电气设计说明【七】消防设计说明【八】节能设计说明【九】环保设计说明【十】项目实施计划及质量、投资管理【十一】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十二】结论【一】总论及总平布置说明一、设计依据1、西藏拉孜县拉孜镇中心小学提供的用地规划许可证及批准的方案图。

2、西藏拉孜县拉孜镇中心小学关于西藏拉孜县拉孜镇中心小学教工宿舍建设项目对我司的委托书。

3、地勘报告4、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规定4.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4.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4.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4.4《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114.5《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20054.6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4.7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4.8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4.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二、项目概况1、建设单位:西藏拉孜县拉孜镇中心小学。

建设地点:西藏拉孜县。

2、项目组成:拉孜县拉孜镇中心小学教工宿舍。

3、建设规模:规划净用地面积:2317.8 m2。

建筑总面积:940.32m2层数:二层结构形式:砌体结构建筑高度:6.9米4、建筑防火类别及耐火等级:耐火等级均为二级。

5、设计耐久年限:50年6、抗震设防裂度:7度三、设计范围建筑、结构、给水排水、电气设计(一)、场地概况:拉孜县拉孜镇中心小学教工宿舍—教工宿舍(二)、总体布置:拉孜县拉孜镇中心小学教工宿舍位于西藏拉孜县拉孜镇中心小学。

(三)、交通组织:本项目-----满足消防救援的要求。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由于西藏拉孜县拉孜镇中心小学教工宿舍用房不足,现因实际情况的需要,拟建拉孜县拉孜镇中心小学教工宿。

初步设计含钢量范文

初步设计含钢量范文

初步设计含钢量范文设计对象:一栋多层建筑物设计目标:满足建筑物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最大程度减少钢材的使用量,降低建筑成本。

设计条件:1.承重墙:建筑物的外墙和内墙,主要承担垂直荷载和部分水平荷载;2.梁柱:负责承受楼板和屋面的荷载,同时承担水平荷载的传递;3.地基:负责支撑整个建筑物的荷载。

设计步骤:1.确定建筑物的结构体系: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荷载要求,确定使用的结构体系,如框架结构、桁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等。

2.确定建筑物的荷载:根据建筑物的设计要求和使用规定,确定建筑物的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包括自重、人员荷载、设备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3.计算建筑物的设计荷载:根据建筑物的荷载情况,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荷载计算,得出建筑物各部位的设计荷载。

4.确定钢材的规格和强度:根据建筑物的设计荷载和结构体系,确定使用的钢材规格和强度,如Q235、Q345等。

5.计算梁柱的截面尺寸和数量:根据建筑物的设计荷载和钢材的强度,按照梁柱的截面受力求解方法,计算出梁柱的截面尺寸和数量。

6.校核承重墙的尺寸和钢筋配筋:根据建筑物的设计荷载和承重墙的受力情况,校核承重墙的尺寸和钢筋配筋,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

7.校核地基的承载力和沉降:根据建筑物的设计荷载和地基的性质,进行地基的承载力计算和沉降计算,确保地基满足建筑物的要求。

8.优化设计和经济性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和经济性分析,包括减少钢材使用量、降低建筑成本等。

以上只是一个初步设计的流程,实际设计中还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如建筑物的功能需求、建筑物的施工工艺等。

设计含钢量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结构要求、荷载要求和经济性要求,以达到最优化的设计效果。

建筑初步设计说明模板

建筑初步设计说明模板

1总说明1.1工程设计主要依据1.1.1(列出本工程中主要应执行的国家规范名称及编号以及其它相关的国家、行业、地方法规、标准)1.1.2工程设计有关文件1本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对本工程可行性报告(方案)的批复文件(文件号)2城市建设规划部门对方案设计(总体规划)的批复文件(文件号)3建设方所提的设计任务书(日期、文件号)4有关部门编绘的地形图(编制单位及日期)5规划部门核发的坐标通知书(文号)6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列出编制单位及日期)7有关市政部门的意见和要求文件(文件号)8设计合同(文件号)9其它设计依据1.1.3本地区气象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1气象条件最热月平均温度℃,极端最高温度℃,最冷月平均温度℃,极端最低温度℃,夏季主导风向,夏季平均风速m/s,冬季主导风向,冬季平均风速m/s,年降雨量mm,日(小时)最大降雨量mm,最大积雪深度m,最大冻土深度m(本地区其它影响本工程的气候、地理特征数据)2 工程地质条件根据(编写单位)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工程场地类别为,场地上卓越周期为s,地貌属,地基土分类,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地下水位m,变化幅度m,(有无)侵蚀性。

(本场地特征地质情况,不良地质情况的表述和其它需说明的内容)。

抗震设防烈度度。

1.2工程概况1.2.1本工程为(建筑单位)(新、扩、改建)的工程。

建设地点位于市(县)区(具体地点),距(市区或标志位置) 公里。

1.2.2用地范围:(方向)长m,(方向)长m,呈形状。

东侧临,西侧临,南侧临,北侧临。

用地(平坦、高差)。

用地现状房屋、古迹、古树,需要(拆迁等情况)。

1.2.3本工程在(方向)有DN mm市政供水管,(方向)有d mm市政污水管,(方向)有d mm市政雨水管。

热力管道由(方向)引入,DN mm;电力管网由(方向)引入路;电讯管网由(方向)引入。

1.3 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1.3.1建设规模和项目组成1根据工程设计任务书要求,本工程总用地hm2,总建筑面积m2,其中地上m2,地下m2。

(完整word版)初步设计文本

(完整word版)初步设计文本

目录第一篇建筑初步设计说明 (6)1总说明 (6)1.1工程设计主要依据 (6)1.2工程概况 (10)1.3 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 (10)1.4 设计特点1.5总指标 (11)1.6需要注意的问题 (14)2总平面 (14)2.1总平面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 (14)2.2场地概述: (15)2.3总平面布置及交通组织: (15)2.4竖向布置: (16)2.5绿化设计: (17)2.6 管线平面综合: (17)3建筑: (18)3.1设计依据: (18)3.2设计概述: (18)3.3建筑节能设计 (25)第二篇结构初步设计说明 (28)1总说明 (28)1.1工程概况 (28)1.2工程设计主要依据 (29)2结构设计 (31)2.1高程: (31)2.2楼面荷载: (32)2.2. 主要结构材料 (32)2.3 结构选型 (33)2.4 基础设计 (33)2.5 耐火等级 (33)2.6 主要结构尺寸 (34)2.7 结构计算 (34)2.8 其它 (35)第三篇给排水初步设计说明 (36)1总说明 (36)2 消防系统: (37)3 给水系统: (37)3.1用水量统计 (37)3.2 市政设施 (38)3.3 给水 (38)3.4 计量: (38)3.5 太阳能 (38)4 排水系统: (38)6.管材 (39)第四篇暖通空调初步设计说明 (41)1总说明 (41)1.1工程设计主要依据 (41)2.室内外设计计算参数 (42)2.1室外计算参数 (42)2.2室内设计参数 (42)3.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参数要求: (43)4. 采暖热源设计: (43)5 采暖系统设计: (44)5.1户内采暖系统: (44)5.2底层商业采暖系统: (44)5.3保温: (44)6 防火排烟系统设计: (45)7 全楼技术指标 (45)第五篇电气初步设计说明 (46)1总说明 (46)1.1工程设计主要依据 (46)2.设计范围: (46)3.强电系统: (47)3.1变配电系统: (47)3.3、电缆、导线的选型及敷设 (49)3.4、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及安全措施 (49)4.弱电系统: (51)4.1综合布线系统 (51)4.2有线电视系统 (52)4.3安全防范系统(可视对讲系统、入侵报警系统) (52)5其它 (53)附录: (53)第七篇消防设计专篇 (57)1.设计依据: (57)2.工程概况: (57)3.总平面: (62)4.建筑防火: (63)5.消防给水: (64)6. 防火排烟系统设计: (65)附录:图纸目录 (66)第八篇环境保护及节能说明专篇 (71)1总说明 (71)1.1工程设计主要依据 (71)2 建筑用水量统计: (71)3 节水措施 (72)5 固体垃圾处理: (73)6 废气处理: (73)7节能设计: (73)第一篇建筑初步设计说明1总说明1.1工程设计主要依据1.1.1国家和地方现行的各项设计规范、规程和规定。

建筑初步设计总说明

建筑初步设计总说明

武汉轨道交通二号线建设厅综合楼初步设计说明目录第一章总论第二章总图规划第三章建筑第四章结构第五章给排水第六章电气第七章暖通第八章消防篇第九章环保篇第十章劳动保护篇第十一章节能篇第十二章无障碍设计篇第一章总论武汉轨道交通二号线一期工程建设厅综合楼初步设计,是在审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甲方认可的建筑单体方案基础上,进行的按初步设计要求的深化设计工作。

一、规划设计依据1.武汉市规划局关于该地块的规划设计条件。

2.《武汉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3.地块红线图。

二、基地概况本工程为地铁二号线建设厅综合楼项目,该项目是为了配合轨道交通二号线和四号线中南路站的施工拆除后还建的项目。

综合分析建设厅综合楼用地的整体情况,综合楼与还建楼同期建设是实现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的唯一途径。

同时为了合理安排建设厅办公场所,将建设厅综合楼作为建设厅还建楼的裙房设计。

该工程位于武汉市武昌区中南路,北侧为发展大厦和一栋多层住宅楼,南侧为世纪中商百货,东侧为住宅区,西临中南路。

用地范围呈L形,总用地面积为6925平方米。

地块内由还建楼和综合楼两个部分组成,其中:还建楼建筑面积为44715.48平方米,综合楼建筑面积为10179.08平方米。

还建楼建筑高度为92.7米,地上24层,地下3层;综合楼建筑高度为18.9米,地上4层,地下4层(含1层设备夹层)。

该用地为武汉市重要的商业中心,周边均为成熟的商业中心和办公、居住区,交通方便,所有市政设施配套齐全。

用地现状为轨道交通中南路站的施工场地,地势为东面用地范围比西面城市道路高2~3米。

三、规划构思1.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地铁中南路站正在施工当中,配套的建设厅综合楼与还建楼贴临布置可以有效利用土地资源,二者与中南路车站附属建筑同时施工可缩短工期,减低施工成本。

因此将本项目与还建楼及中南路车站附属建筑同步规划,同步实施。

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总用地面积(净面积):6925.16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综合楼总建筑面积:10182.28 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3799.9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初步设计总说明

初步设计总说明

1设计总说明
1.1工程设计依据:
1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的批文,如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立项报告、方案设计文件等审批文件的文号和名称;
2设计所执行的主要法规和所采用的主要标准(包括标准的名称、编号、年号和版本号);
3工程所在地区的气象、地理条件、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
4公用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
5规划、用地、环保、卫生、绿化、消防、人防、抗震等要求和依据资料;
6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使用要求或生产工艺等资料。

1.2工程建设的规模和设计范围:
1工程的设计规模及项目组成;
2分期建设的情况:
3承担的设计范围与分工。

1.3总指标:
1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和反映建筑功能规模的技术指标;
2其他有关的技术经济指标。

1.4设计特点:
1简述各专业的设计特点和系统组成;
2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结构的情况。

1.5提请在设计审批时需解决或确定的主要问题:
1有关城市规划、红线、拆迁和水、电、蒸汽、燃料等能源供应的协作问题;
2总建筑面积、总概算(投资)存在的问题;
3设计选用标准方面的问题;
4主要设计基础资料和施工条件落实情况等影响设计进度的因素;
5明确需要进行专项研究的内容。

注:总说明中已叙述的内容,在各专业说明中可不再重复。

建筑设计初步设计说明11页

建筑设计初步设计说明11页

第一章总论1.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陆埠镇第二小学项目,位于钟山北路东首、绿景花园北侧,24班小学规模,地块东面为陆埠镇中学校区,整个地块总用地面积约21817平方米。

1.2.设计依据1.2.1甲方提供1:500测绘地形图、红线图。

1.2.2《余姚市规划局乡镇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

1.2.3余姚市发改委针对陆埠第二小学建设项目的批文。

1.2.4规划局方案设计评审意见。

1.2.5《浙江省九年义务教育普通学校建设标准》。

1.2.6国家有关设计法规、规范。

1.3.设计规模总用地面积:21817㎡建筑占地面积:3650㎡总建筑面积:13432㎡1.4.设计范围1.4.1总平面设计(包括道路、场地、水、电等)1.4.2各单体工程设计(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弱电等)1.5.设计指导思想1.5.1合理化的校园布局。

1.5.2安全、通畅的交通流线。

1.5.3多样复合的空间特征。

1.5.4观赏、使用并重的景观,绿化环境。

1.5.5科学性、超前性、可持续性的原则。

第二章总平面设计2.1.设计依据(见总论)2.2.基地分析场地平面较规整,呈方形,整个场地较平整。

东面、西面临路,建筑退东面用地红线不小于6米,退南侧用地红线不小于12米,退西道路红线不小于6米,退北侧用地红线不小于9米。

根据甲方的意见,地块主入口设在地块西侧,学校主入口预留不小于600平方米的出入口集散广场,须妥善考虑满足交通安全及景观要求。

2.3.总平面布置共24班小学,包含行政办公、教学、图书阅览、体育馆、食堂、教工宿舍等功能。

场内布置250米的环行标准田径场,两个篮球场以及各种软塑器械活动场。

2.3.1.科学合理的功能分区分析小学用地,西面紧邻城市道路,南面为住宅小区,东面为中学校区,用地形状基本呈长方形,小学功能结构主要分为三个功能分区,即:教学区,行政办公区和运动生活区,从动静分区的角度来讲,教学区,行政办公区则属于静区,我们将田径场、体育馆布置于用地东侧,而将教学行政区布置于地块的西侧。

建筑各专业初步设计说明参考模版

建筑各专业初步设计说明参考模版

建筑各专业初步设计说明参考模版一、项目背景项目背景描述,包括项目的位置、规模、功能、用途等。

二、设计目标明确项目的设计目标,如风格定位、功能需求、环境适应等。

三、设计原则设计团队所遵循的设计原则,如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等。

四、建筑外观设计1.建筑整体造型:描述建筑的整体外观造型设计,包括形式、比例、立面风格等。

2.材料选择:选用什么样的材料进行建筑外墙装饰,如玻璃幕墙、石材等。

3.色彩搭配:描述建筑外墙颜色的选择搭配,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响应。

五、空间布局设计1.功能划分:对建筑内部各功能区域的布局划分进行说明。

2.流线设计:描述人员流线和交通组织设计,以提高空间利用效率。

3.空间氛围:描述建筑内部空间的氛围设计,如采光、通风、温度等。

六、结构设计1.结构形式:描述建筑的结构形式,如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等。

2.抗震设计:说明建筑在地震情况下的抗震能力。

3.悬挑设计:如有悬挑的部分,说明其支撑方式和结构设计。

七、建筑设备设计1.供水排水系统:描述建筑的供水排水系统设计。

2.电气设计:说明建筑电力系统的设计,包括配电、照明、弱电等。

3.暖通设计:说明建筑的暖通系统设计,保证室内温度舒适。

4.消防设计:说明建筑的消防系统设计,确保人员安全。

八、环境保护设计1.可再生能源利用设计:描述建筑中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方式,如太阳能、地源热泵等。

2.雨水收集利用设计:说明建筑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设计。

3.绿化设计:说明建筑周边的绿化设计,包括植被种类、布置等。

九、安全设计1.灾害防治设计:如有自然灾害的影响,说明建筑的防灾安全措施。

2.安全通道设计:说明建筑内部的安全通道设计,确保人员疏散畅通。

十、可持续性设计说明建筑的可持续性设计措施,包括节能设计、环保设计等。

十一、总结对初步设计进行总结,指出设计的亮点和创新之处。

以上为初步设计说明参考模版,根据具体项目的要求和设计方向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补充。

建设工程项目初步设计请示模版

建设工程项目初步设计请示模版

XXXXX单位
关于呈报《XXXXXX项目初步设计》的请示
XXX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XXXXXXXX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报贵委批复,批复文号为X发改社会[2024]XXX 号。

现《XXXXXXX项目初步设计》已编制完成,主要内容如下:
一、项目建设地点
XXXXXXXXXX。

二、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
该项目规划用地XXXX亩,新建XXXXXX,新建建筑面积为XXXXX ㎡,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XXXXX ㎡,地下建筑面积为XXXX㎡。

地上X层,地下XX层。

三、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本项目总投资估算XXXXX万元。

资金来源:。

现将《XXXXXXX项目初步设计》呈上,请审核。

当否,请予以审批。

附件:《XXXXXXX项目初步设计》
联系人及电话:XXXXXX XXXXXXXXX
202X年X月X日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情况)。

1.2.3本工程在(方向)有 DN mm 市政供水管, ------------- 1 ---------- --------- 向)有 d (方向)有d mm 市政污水管,(方——Imm 市政雨水管。

热力管道由(方向)引入,DNmm;电力管网由(方向)引入 路;电讯管网由(方向)引入。

1.3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 1.3.1建设规模和项目组成1总说明1.1工程设计主要依据 1.1.1(列岀本工程中主要应执行的国家规范名称及编号以及其它相关的国家、行业、地方法规、 标准) 1.1.2工程设计有关文件 1本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对本工程可行性报告(方案)的批复文件(文件号) 2城市建设规划部门对方案设计(总体规划)的批复文件(文件号) 3建设方所提的设计任务书(日期、文件号) 4有关部门编绘的地形图(编制单位及日期) 5规划部门核发的坐标通知书(文号) 6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列岀编制单位及日期) 7有关市政部门的意见和要求文件(文件号) 8设计合同(文件号) 9其它设计依据 1.1.3本地区气象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 1气象条件 最热月平均温度 最冷月平均温度 夏季主导风向, 冬季主导风向 ,年降雨量 mm , 最大积雪深度 m ,(本地区其它影响本工程的气候、 C, C, 极端最高温度 极端最低温度 夏季平均风速 冬季平均风速 C, C, m/s, _ m/s , 日(小时)最大降雨量 最大冻土深度 地理特征数据) mm , 2工程地质条件根据(编写单位)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工程场地类别为 卓越周期为 S,地貌属 ,地基土分类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场地 kpa,地下水位 m ,变化幅度 m ,(有无)侵蚀性。

(本场地特征地质情况, 不良地质情况的表述和其它需 ------- 说明的内容)。

抗震设防烈度1.2工程概况 1.2.1本工程为 度。

(建筑单位)(新、扩、改建)的 工程。

建设地点位于 市 (县)区(具体地 ------------------------------ 1 ---------- .点),距(市区或标志位置) 公里。

m ,呈 形状。

东侧临 ,西侧临 ----- 南侧临 ,北侧 ---- 临。

用地(平 坦、高差)。

用地现状房屋、古迹、古树 ,需要(拆迁等 --------------- ----------------- 122用地范围:(方向)长m ,(方向)长222, m ,其中地上 hm ,总建筑面积 m 1根据工程设计任务书要求,本工程总用地层,建筑总高度 地下 mm 。

2。

地上 层,地下 2工程由(子项名称)组成 1.3.2本工程分期建设。

本次设计为 期工程,包括(项目内容)。

其它分为 期工程。

(应说明分期建设的设想、原 _ -------------------- 则;新旧建筑物的连接和原有建筑修改设计的内容 ) 1.3.3设计范围根据设计合同,本次设计范围是 (项目名称的建筑、结构、给水排水、采暖通 ) 风与空气调节、建筑电气、热能动力、自动控制等;以及(范围)内的总平面、道路及室外_ 管网等设计。

不包括(如内装修、幕墙等)设计。

(如有其它单位参加本工程设计,应清楚 ----------------------------- 说明各设计阶段及范围的分工情况) 1.4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 1.4.1总体布局(主体建筑位置、与各部分关系的论述)使用功能的简述,各功能分区的简述。

1.4.2本工程设计的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 ,(根据《深度规定》 达,应有自身特色性的描述)。

1.5总指标 1.5.1 中323内容结合本项目特点充分表2 hm 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总用地面积 2总建筑面积- 3用电设备安装总容量 3/d kW m 4日用水量 - 5空调计算冷负荷 6空调计算热负荷7采暖热负荷 8总用钢量 T 9总投资 万元 1.5.2其它反映工程基本特征和规模的相关技术经济指标 m 床,建筑面积指标 医院:门诊、急诊 2/床。

2/床。

kW kW kW 人次/日, 病床数 m 间,床位 床,旅馆:客房 --------------- .—.2/人。

一I 住宅:单元组合: 单元/栋,总计 单元,套型 人/班,学校、托、 种套/单元,总计 幼:班, 套。

2/座。

m 泊位,地下 (其它类型建筑的相关指标) 1.6存在问题及建议(按[深度规定]325的内容结合项目具体情况列岀 2总平面(见《民用建筑工程总平面初步设计、施工图深度图样》) 3建筑 3.1设计依据及要求 3.1.1设计依据1、总说明中已列举的有关批文;座, 体育馆、剧场: — — 汽车、自行车、停车场 泊位。

----------------------------泊位, 其中:地上 )。

电梯选型表2、(总说明中未列,而与建筑有密切关系的批文、文件等在本章再列) 3、 现行设计规范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JGJ37 — 8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 — 87 ( 2001年版)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 — 95 ( 2001年版)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01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5-2004 (本工程设计依据的其它规范)以及相关的国家、地方、行业规范、规程。

3.2建筑特征概述 3.2.1本工程为级等医院。

级旅馆、体育馆、博物馆。

本工程设计类别为 一,一,其它民用建筑)。

3.2.2本工程结构形式为 结构;建筑结构的类别为 ——, ------ ,设防烈度 度。

-------- , 3.2.3本工程建筑防火设计为 类(用于高层建筑) -------- ,为 级。

— 3.2.4人防地下室的抗力等级为 类;设计使用年限为 ,建筑耐火等级地上为级(用于年;抗震级,地下级,防化等级为 级。

战时用途为,平时用途为 级。

—I —I 气候地带,根据《民用建筑热工设 —— 计规范》要求和地区节能标准,进行节能设计。

本工程体形系数 墙体采用(内、外)保 温,选用 厚(材料做法),屋面采用 厚保温材料, 外窗选用 窗 厚 玻璃,(关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 ------------------ ,部位) 构造做法。

----------- 325防水等级:屋面防水为 级,地下室防水为 326本工程属(居住、旅馆、病房等)建筑,本地区属327本工程根据使用要求和相关规范作智能化设计和无障碍设计。

328 (其它本工程需要特别说明的问题) 。

3.3平面布局及功能分区(根据工程特征叙述总体功能分区;水平交通设计;每层房间名称、使 用功能等)。

3.4剖面设计 (工程名称)为 层,建筑地下 层,地上 层,地下 层为人防地下室, 层为(分 _________ —, —I —I ------------------------ 层叙述)。

各层层高: 地下 层为 m ,底层为 m ,地上 层(分层叙述)为 m ,—, 一,—,—, 一, ------------------ , ---------- ,: ----------------- ,(顶层、机 房)层为 m ,室内外高差 m ,建筑总高 m (主体部分)。

(在剖面设计中 --------------- -------------------- 有必须说明的部分) 3.5竖向交通设计 本工程竖向交通以 为主,设楼梯 烟楼梯部,开敞楼梯 该说明的内容) ——,—,——, 本工程设电梯 部。

其中观光电梯 部,分布于(位置) 部,其它楼梯 。

其中封闭楼梯 部,防一「—— 部,保证使用和疏散要求。

(其它应 梯 部,消防电梯部( 梯兼用) —布置情况)。

部,乘客电梯 ,其中 自动扶梯部,货梯 部,食梯 部, 梯中有 部,设于部为无障碍电梯。

(各电梯位置。

----------3.6立面设计(详细表述立面设计意图和采用材料) 。

3.7节能设计要求。

)夏季隔热(应满足冬季保温,地区 根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本工程处于 ——本工程体形系数,窗墙比,采取(内、外)保温措施,(隔热遮阳措施) 外墙采一---------------------------- 用 厚 墙, 厚保温材料; 幕墙,导热系数应满足 ,层,外门窗选用 型 窗,室设于 -------------- ,3.8.2防火、防烟分区及楼、电梯设置22,每个防 mm 、本工程地下层,设—I ------ 1 2。

m 每个防火分防火分区面积分别为地上 层—I ---- ---- 1—I 2,(有、全岀口。

每个防火分区设 梯,靠(内、外)墙布置, 梯前室面积——厚保温 ------ , ------ , ----------- ,.部位采用防冷(热)桥构造措施。

屋面米用 厚 玻璃,3.8建筑消防3.8.1根据(规范),本工程属类建筑,(部位)设自动灭火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部位)--------------------- ----- 2。

m 层,有直接对外开门,面积 设机械排烟系统。

消防控制个防火分区,防火分区面积分别为,设 个防火分区,火分区设 m 部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前室)面积 无)直接采光通风;设部封闭楼梯,(有,无)直r 2。

m 接米光通风,个安全岀口 , 区设 个安 部防烟楼 防烟楼3.8.3安全疏散及疏散距离本工程为建筑,疏散人数根据(标准)计算,按最不利层层计算疏散人数为人,—处, ---------------- 按标准,疏散宽度需要m,现有疏散楼梯(走道,外门)共计m, ------------ . ---- . ------- . i一.满足疏散要求。

本工程位于两部楼梯之间房间至楼梯间最大距离为m,位于袋形走道---------- 房间距楼梯间最大距离m,房间最远点至门距离m,首层疏散楼梯至室外岀入口的----------- ,------ ,距离m,符合要求。

------- ,384建筑配件及构造 本工程防火隔墙采用 ,耐火极限 小时,相邻的防火分区在防火隔墙上联系处采 _____________ , ----- 用甲级防火门或防火卷帘门。

和 _____ 之间防火分隔采用 级防火卷帘,(背火面) 耐 ----- , : ______ ,火极限 小时。

, 消防电梯前室,防烟楼梯间及前室门设乙级防火门。

在 (部位)设 级防火窗。

__________________ 消防水泵房、空调机房、消防控制室及 房间设甲级防火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