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例中西医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分析

合集下载

倪海厦论中医:中风后遗症—瘫痪、尿失禁、流延等

倪海厦论中医:中风后遗症—瘫痪、尿失禁、流延等

倪海厦论中医:中风后遗症—瘫痪、尿失禁、流延等【导读】倪海厦,美国经⽅中医,被喻为当代少见的“命、相、⼘、⼭、医”五术兼备之旷世奇⼈。

(更多倪海厦的⽣平,详见:倪海厦传奇)倪师论述:汉唐21号补阳还五丸 此⽅主治瘫痪、中风、尿失禁、流延等病症。

在中国延⽤近500年,本⼈⽤原⽅稍加⼀些药、使其⼒量加强,以适⽤于现代⼈,因为现代⼈的新陈代谢远不如古代⼈,且⽣活环境过好,过度的饮⾷及少量的运动,都是极易造成中风,且不易治好的深度重症。

此⽅是在发病后使⽤,是很好的活⾎化瘀药,⼒能⼊脑,清除溢出的⾎块。

我们都知道,⼈脑的周围有⼀层脑⾎屏[BLOOD-BRAINBARRIER],任何化学毒物都⽆法穿过此屏障,唯有⾷物可以轻易透过它,⽽中药就是⼀种⾷物,因此很容易就可以进⼊脑部,它不但可以清除脑部阻塞的瘀⾎,同时可以加强脑内⾎管的弹性,使之不易再破裂,造成⼆次中风,[详见汉唐-23]服⽤⼀段时间后,⿇⽊⾃然清除,视个⼈病情深浅⽽定。

此⽅只要有此症状之病患都可⽤,毫⽆副作⽤,服到症状消除为⽌,就可停药。

轻症服法:三餐饭前15粒。

重症服法:三餐饭前25粒。

主要成份:黄耆、当归、川芎、⽩芍、丹⽪….等。

紫极⽼师解读“补阳还五丸”:在《医林改错》⾥⾯就有⼀个补阳还五汤,这个补阳还五丸就是从⾥⾯来的。

此⽅主治瘫痪、中风、尿失禁、流涎等中风后遗症,中国沿⽤了近五百年 (这是补⽓活⾎化瘀的⽅法,在中国⼀直都在使⽤的),本⼈在原⽅稍加了⼀些药,使⼒量加强,以适⽤于现代⼈,因为现代⼈的新陈代谢远不及古⼈,(古代⼈是⽇出⽽作,⽇落⽽息,⾝体劳动,体⼒也⽐较好。

现在⼈的⽣活),且⽣活环境过好,过度的饮⾷及少量的运动,都是极易造成中风,且不易治好的深度重症.此⽅是发病后使⽤,有很好的活⾎化瘀药,利于⼊脑清除溢出的⾎块。

在⽬前社会,中风后遗症是属于发病率很⾼的疾病。

特别是近⼆⼗年⾥⾯,得中风症的⼈特别多。

⾼⾎压患者基本是服⽤降压药,都是中风的苗⼦。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偏瘫78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偏瘫78例
关 键 词 :中风 偏 瘫 ;补 阳还 五 汤 ;中 西 医 结合 疗 法 中 图 分 类 号 :R255.2 文 献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000—7156(2008)叭 一0023一O2
中风偏瘫 是脑 血管 病变 之后 遗症 ,常伴 半身 不遂 ,语 言障碍 ,口眼歪斜 ,肢 体麻木浮 肿无力 ,舌紫 或瘀斑 。多 由 气虚不能运血 、摄 血 ,气不 行 血不 荣 ,气血 瘀滞 ,脉 络痹 阻 而致 ,治宜 益 气 活血 ,通 经 活络 。1992年 8月 至 2006年 7月 ,笔者临床应用西 医常规疗 法 配合补 阳还 五汤 治疗 中 风偏瘫 78例 ,疗效 较好 ,报 道如 下。 1 临 床 资 料
作者简介 :武精华 ,男 ,1964年 6月生 ,主治 中医师 ,宁武 县人 民 医 院 (山 西 036700)。
及 轻工作 为基 本痊 愈 ;瘫痪 肢体 功能 明显好 转 ,一般 生活 自理 ,可 自行走 ,尚留某些 功能 障碍为显效 ;各 种症状 较前 有 一定进 步 ,但生 活需 别人 帮助 为好转 ;治疗前 后症 状无 改善为无效 。 3.2 治疗结果 :见表 1、表 2。
收集我院 内科住 院及 门诊 经头颅 CT证 实 的偏 瘫病 人 156例 ,病程 2月 ~3年 ,临床 表现 :完 全偏 瘫 114例 ,不 全 偏瘫 42例 ,伴 失语 42例 ,口眼歪 斜 74例 ,二者均见 4O例 。 其 中脑出血及 蛛 网膜下腔 出血 48例 ,脑梗死 43例 ,脑血 栓 形成 23例 ,腔隙性 脑梗 死 22例。高 血压病 史 65例 ,冠 心 病 12例 ,糖 尿病 34例 。将 上 述病 例 随机 分 为治 疗 组 78 例 ,男 48例 ,女 3O例 ,平均年龄 6O.5岁。对照组 78例 ,男 46例 ,女 32例 ,平 均年龄 61.3岁。两组 一般 资料 无显 著 差 异 ,具 有可 比性 (P>0.05)。 2 治 疗 方 法 2.1 对照组 :给予脱水 、降压 、扩 血管 、活血 、抗 凝 、降糖 等 对 症 治 疗 。 2.2 治疗组 :在 上述西药 基础 上施 以补 阳还 五汤 。药用 : 黄芪 30~180 g,赤芍 15~30 g,当归 、川 芎各 1O~20 g,红 花 10 g,桃 仁 、地龙各 1O~15 g。上 肢偏瘫无 力加 桑枝 、桂 枝通络 ,下肢 瘫 软重 加桑 寄生 、川 断 、怀 牛膝 补 。肾壮 筋 ,二 便失禁加桑螵蛸 、益智仁 、五味 子等收 涩 固。肾,患肢 肿甚 加 茯苓 、泽 泻 、薏 苡仁淡渗 利湿 ,语言不 利加远志 、菖 蒲 、郁 金 祛痰利窍 ,151眼歪 斜加 白附子 、全 蝎 、僵蚕 祛 风通 络 ,肢 体 麻木加陈皮 、半 夏 .胆南 星燥 湿祛 痰 ,便秘 加 火麻 仁 、郁 李 仁 、肉苁 蓉润 肠通便 ,肝 阳上亢 加镇 肝 熄风 汤 或天 麻钩 藤 饮加减 ,血虚风动 者加 人定 风珠 之类 ,神 昏者加 安 宫丸 鼻 饲 ,心悸 失眠加枣tI、柏子仁 、合欢花养心安神 。每 日 1剂 , 水煎服 ,3O天 1个疗 ,连用2个 疗程 。 3 疗 效 观 察 3.1 疗效标准 :观察肢体功能恢复情况作 出疗 效判定 。瘫 痪肢体运动功 能完 全恢 复 ,生 活 自理 ,并 能操 持家 务 劳动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效果评价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效果评价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效果评价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效果评价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往往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中断,造成脑细胞损伤。

虽然脑卒中发病率高,但由于脑细胞的不可再生性,患者常常面临着严重的后遗症,包括运动障碍、语言障碍、认知障碍等。

为了改善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中西医结合治疗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

本文将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效果评价。

1. 中医在脑卒中后遗症治疗中的作用中医注重维护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流通,通过调整人体内的“气”、“血”、“津液”等要素的平衡状态来治疗疾病。

针对脑卒中后遗症,中医常常采取针灸、中药、推拿等疗法。

针灸疗法通过刺激人体经络,调节气血运行,从而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中药疗法则通过中药的复合制剂,调整人体内各种机能,促进康复。

推拿疗法则通过按摩和推拿患者的特定部位,刺激神经末梢,促进气血循环。

这些传统的中医疗法在脑卒中后遗症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并被广泛应用。

2. 西医在脑卒中后遗症治疗中的作用西医治疗脑卒中后遗症常常采用康复理论和方法,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认知训练等。

物理治疗通过运动和活动来改善患者的肌肉力量和运动功能。

语言治疗则通过各种言语训练方法,帮助患者恢复语言能力。

认知训练则着重训练患者的思维、记忆和注意力等认知功能。

西医康复治疗注重针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具体症状和功能障碍,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从而恢复患者的功能和生活能力。

3.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优势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遗症能够充分发挥中西医各自的疗法优势。

中医能够通过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和气血流通来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而西医康复治疗则着重于训练和恢复患者的生活功能。

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综合运用多种疗法,针对患者的具体症状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从而提高治疗的效果。

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遗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认知能力、生活质量等指标,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中风中医疗效标准

中风中医疗效标准

中风病(脑梗死)中医疗效标准
(一)评价标准
参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5年发布的《中药新药治疗中风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拟定。

1.改良Rankin量表
0~1分为临床完全恢复或基本完全恢复,临床结局良好。

>1分为临床结局不良。

2.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治疗后NIHSS评分减分≥5~7分为有效。

或治疗后NIHSS总积分≤1分为临床恢复良好。

3.Barthel指数
100~95分为临床完全恢复或基本完全恢复,临床结局良好。

﹤95分为临床结局不良。

(二)评价方法
1.神志状态:通过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价,E3V4M5表明神志清醒。

2.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通过NIHSS评价。

3.日常生活能力:通过Barthel指数评价。

4.病残程度:通过改良Rankin量表评价。

5.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与并发症评价:必要时针对患者出现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并发症进行评价,可通过实验室检查和
相关量表进行评价。

如根据Brunnstrom运动功能恢复分期、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评价运动功能状况,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评价肌张力状况,简短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脑电图评价癫痫,洼田饮水试验评价吞咽障碍等。

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后遗症65例疗效观察

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后遗症65例疗效观察
14
内蒙古中医娥 *
摘 要: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后遗症临床疗效。方法:嘱患者积极参加康复训练,加强患肢功能锻炼和语言训练,必要 的西医改善循环,控制血压,营养脑细胞等常规支持治疗等,并服用补阳还五汤加味。结果:治疗4周以后观察,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为主要依据疗效总有效率90.77%,中医证候评定总有效率93.8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脑梗塞后遗症可明显促进患者神经 功能恢复,改善症状体征,疗效理想,值得推广研究。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脑梗死后遗症
* 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医院(719300) 2012 年 7 月 22 日收稿
[3] 中华神经科学会.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
91 ~100%。显著进步:症状体征显著好转,病残程度为 1~3 级功 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 :379-380.
能缺损评分减少 46~90%。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 18~45%。无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
变化:症状体征无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在 17%以 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
后病情急剧加重,或接受过颅脑手术,或由脑肿瘤、脑外伤、风湿 5 讨 论
性心脏病、冠心病等引发脑出血、脑血栓者,或脑干、小脑、脑室、
脑梗死属祖国医学“中风”范畴,气血亏虚,瘀阻脉络为主要
蛛网膜下腔出血及颅外伤所致的颅内出血, 或合并心血管、肝、 病机之一,如王清任《医林改错》所云“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
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脑病急症协作组制定的《中风 虚、气阴两虚为多,标实以血瘀气滞,痰浊为多。补阳还五汤系临

中风病(脑出血后遗症)中医临床路径

中风病(脑出血后遗症)中医临床路径

中风病(脑出血后遗症)中医临床路径本文介绍了中风病(脑出血后遗症)的中医临床诊疗方案。

首先,文章列举了中医和西医的诊断标准,包括主要和次要症状、病期诊断标准和中医证型诊断等。

其次,文章详细介绍了中风病恢复期的常见证候和对应的症状,包括风痰阻络证、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和痰热腑实证。

中风病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等。

诊断时可以参照XXX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中风病的病期诊断标准包括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

在中医证型诊断中,可以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和年龄等因素,将其分为中经络、中腑和中脏三种类型。

针对中风病恢复期的常见证候,中医提出了风痰阻络证、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和痰热腑实证四种类型。

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症状和治疗方案。

总之,中风病的中医临床诊疗方案是多方面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病期和身体状况等因素,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病症表现为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流畅或无法说话、身体一侧麻木、腹胀、便秘、头痛、眩晕、咳痰或咳痰较多、舌头呈红色、舌苔黄腻、脉搏弦而滑。

标准住院时间应不超过28天。

进入该路径的患者必须首先被诊断为脑出血后遗症。

如果患者同时患有其他疾病,但这些疾病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会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那么他们也可以进入该路径。

但是,由脑肿瘤、脑外伤或血液病引起的脑血管病患者不应进入该路径。

入院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血生化、电解质、凝血功能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透视或胸部X线片、头颅影像学检查(CT/MRI)。

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包括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颈动脉B超、C反应蛋白、超声心动、高同型半胱氨酸、D-2聚体、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心理测评及智能测评、双下肢血管B超等。

治疗方案应参照“XXX‘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出血)恢复期后遗症诊疗方案”以及XXX《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22-2008)。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65例临床论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65例临床论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65例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

方法:将6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3 例。

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0. 6% ;对照组66.7% 。

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 0. 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高血压;脑出血;治疗脑出血( ich)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

其发病急、变化多、进展快,病死率、病残率均居脑血管病之首。

其患病人数约占所有脑卒中病人的10%~20% ,住院病死率往往高达43%~51%[1] , 且大部分幸存者都将遗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严重危害病人健康。

造成沉重负担。

目前,关于脑出血急性期的救治一直是中西医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积极有效的早期治疗对最大限度地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至关重要。

但迄今为止对于脑出血尚无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法[2],作者近2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我科从2000年6月~2010年12月间收治脑出血患者65例,以头痛、头昏、血压高、昏迷、偏瘫等为主症,符合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3]的脑出血诊断标准,并均经头部ct或mr i明确诊断。

治疗组32例,对照组33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22例,年龄在55~79岁之间,合并心律失常32例,合并心力衰竭8例,肺部感染9例,上消化道出血16例。

治疗前2组年龄、神经功能状态等无明显差异。

2方法2.1对照组用常规西医治疗予解除血肿占位效应,降低颅内压, 选用甘露醇、利尿剂,调整血压,缓解症状,防治并发症,如有呼吸道或泌尿道感染时,及时使用抗生素,并心律失常予抗心律失常,并心力衰竭予抗心力衰竭治疗,并上消化道出血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注意热量补充和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2.2治疗组予以清开灵、脱水剂、有效的抗生素及中枢神经兴奋剂静注,口服具有补气活血、通经活络、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功效的中药:黄芪、赤芍、红花、当归、莪术、丹参、川芎、川贝、牛膝、胆南星等加减。

中风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

中风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
可持续性发展
中医护理方案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可以在患者的整个康复过程中持续 实施,并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 个体化的调整和优化。
04
中风中医护理方案优化建议
完善护理方案内容
01
02
03
丰富中医护理技术
结合患者病情,灵活运用 中药汤剂、针灸、推拿、 拔罐等中医护理技术,以 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
加强护理人员与中医医师的沟通配合 ,更好地贯彻治疗方案,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形 成良好的团队氛围,提高整体护理效 果。
提升患者自我管理意识
加强健康教育
对患者进行中风相关知识 宣教,提高患者对中风的 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鼓励自我锻炼
鼓励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进 行适当的自我锻炼,增强 体质,促进康复。
运动康复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 康复计划,包括肢体功能锻炼、语言训练 和心理疏导等。
02
中风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评 估
评估指标和方法
评估指标
包括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 肢体活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 生活质量等方面。
评估方法
采用临床观察、护理记录、患者 满意度调查和随访等方式进行评 估。
定期随访
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了 解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 整护理方案,提高护理效 果。
05
中风中医护理方案未来发展展 望
中风中医护理方案应用前景
扩大应用范围
随着中风患者的增多,中医护理 方案有望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更广 泛的应用,为更多患者提供有效
的护理服务。
深化护理内容
中医护理方案将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包括更加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 康复指导和预防保健等方面的内容 。
中风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 总结分析报告

分期针刺治疗中风65例

分期针刺治疗中风65例
பைடு நூலகம்
中风又 名 卒 中 , 脑血 管 意外 , 一种 具有 较高患 病 是 率 、 亡率 及致 残率 的疾 病 , 死 而偏 瘫 、 语 等后 遗 症 不 失
仅给患者带来痛苦 , 而且 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 的负
担 。针 灸治 疗 中风 效 果 良好 , 时 机 及 处 方 的选 择 是 而 影 响针灸 疗 效 的 一 个 非 常 重 要 的 因 素 。笔 者 自 2O OO
维普资讯
针灸 临床 杂志 2O O8年第 2 4卷第 9 期
分 期 针 刺 治疗 中风 6 5例
声勤妹
( 宜兴 市人 民 医院 , 苏 宜兴 240) 江 120 关键词 : 刺 疗法 ; 针 分期 治疗 ; 中风 中 图分 类 号 :26 1 R 4 、 文 献标识 码 : B 文章编 号 :05—07 (080 OO —0 10 7920 )9一 O9 1 加 取极 泉 、 曲泽 、 门等 , 肢加 取 血 海 、 陵 泉 、 阴 郄 下 阴 三
交、 太溪等。语言不利加廉泉、 通里 、 金津、 玉液放血 ; 口眼歪 斜加 地仓 、 车 、 颊 口禾髂 、 下关 等 。针 刺 得气 后 接 G 85 60 治疗仪通 电 3 i 0rn a 。体针起针后 , 头针续针 1 i, 5rn 留针期间配合患肢功能锻炼 。后遗症期 , a 即发 病3 个月以后 , 头针 不变 , 体针上下肢多取阴经穴位 , 并加用肾俞 、 气海俞 。 22 对照组 采用常规治疗 , . 脑梗死 3 5 ~ 天后 , 脑出 血1 0天后开始针刺治疗 , 头体针结合 , 体针 取穴 同恢
表 1 两 组 治 疗 效 果 比 较 例( ) %
2 1 治疗组 把 中风按病情发展不同阶段分为 4 , 、 期 而后根据不 同时期 的特点选用不 同的针刺处方。急性 期, 即发病半 月 以内, 般脑梗死 从始发态 ( 2 一 <7 小 时)脑出血从生命体征稳定 , , 病情不再发展 4 小时后 8

中风诊疗常规

中风诊疗常规

针灸科2010年中风(急性脑血管病)诊疗常规中风是由于气血逆乱,导致脑脉闭阻或血溢于脑,以半身不遂、肢麻、舌蹇,甚至突然昏仆为主要临床表现。

以其发病骤然,变证多端,变化迅速,犹如风之善行而数变,又如石矢之中的,若暴风之急速,故类比而名“中风”,又称“卒中”。

西医称为急性脑血管病或脑卒中。

脑卒中分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80%,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出血性脑卒中占20%,以脑出血最为多见。

一、诊断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脑出血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中医诊断标准: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订的《中风病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试行)。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二、中医治疗(一)中经络1、脉络空虚,风痰入中证候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口眼喎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甚则半身不遂,或兼见恶寒,发热,肢体酸楚、拘急等,舌苔白腻,脉浮滑。

治法:疏表祛风,化痰通络方药:大秦艽汤秦艽10g 生石膏15(先煎)当归10g 白芍10g 生地10g 熟地10g川芎5g 白术10g 茯苓10g 黄芩10g 防风10g羌活5g 独活10g白芷10g 细辛3g 甘草3g 水煎服,一日一剂,分两次口服2.肝肾阴虚,风痰上扰证候头痛眩晕,腰酸耳鸣,突发口眼喎斜,语言謇涩,半身不遂,舌质红,苔薄黄腻,脉弦细数或弦滑。

治法滋阴潜阳熄风通络代表方镇肝熄风汤代赭石30g 牡蛎30g 龙骨15g 龟板15g 怀牛膝15g 白芍15g 玄参15g 天冬15g 川楝子9g 茵陈9g 生麦芽9g 甘草6g 水煎服,一日一剂,分两次口服(二)中脏腑1.闭证(1)阳闭证候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半身不遂,或对侧肢体拘急,抽搐,面红气粗,躁动不安,舌质红,苔黄,脉弦滑有力。

治法辛凉开窍,清肝熄风。

代表方羚角钩藤方羚羊角5g(另煎冲服)桑叶10g 川贝母12g 鲜生地15g 钩藤10g菊花10g 茯神10g 白芍10g 鲜竹茹15g 甘草3g水煎服,一日一剂,分两次口服;(2)阴闭证候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噤不开,半身不遂,静而不烦,面白唇暗,四肢欠温,苔白滑腻,脉沉滑。

中医护理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疗效的Meta分析

中医护理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疗效的Meta分析

中医护理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疗效的Meta分析发表时间:2015-10-14T11:50:52.460Z 来源:《河南中医》2015年6月供稿作者:袁爱林王身林[导读] 海南省三亚市中医院护理部在中医中,中风被认为是外感风邪侵犯人体所引起的,因风性轻扬开泄。

袁爱林王身林(海南省三亚市中医院护理部海南三亚 572000)【摘要】目的:采用Meta分析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我国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收集国内已公开发表的有关中医护理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并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估,采用RevMan 5.3软件和Stata 12.0软件对符合条件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

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14篇,总样本量1453例。

与常规护理对照组比较,中医护理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的疗效OR合并值为4.22,95%可信区间为(2.93,6.08),运动功能评分加权均数差(WMD)合并值为11.56,95%可信区间为(3.85,19.26)。

结论:中医护理干预治疗具有提高中风后遗症患者的疗效、恢复运动功能的作用。

【关键词】中医护理;常规护理;中风后遗症;Meta分析【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6-0420-02【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al nursing pathways i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patients with stroke sequela by Meta-analysis. Method: We collect domestic has been published about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idical nursing treatment of stroke sequelae of 14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then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all the studies and do meta-analysis in the eligible ones by the softwares of Stata12.0 and RevMan 5.3. Result: Totally 14 studies including 1453 cases were analyze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curative effec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idical nursing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troke sequela OR merge is 4.22, 95% CI (2.93, 6.08), motor assessment scale weighted mean difference (WMD) merger is 11.56, 95% CI (3.85, 19.26). Conclusion: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al nursing pathways play an important rloe in improving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troke sequela.【Keywords】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al nursing, conventional nursing, stroke sequela, Meta-analysis 在中医中,中风被认为是外感风邪侵犯人体所引起的,因风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善行数变,所以多数患者在治疗后仍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中医辨证治中风后遗症

中医辨证治中风后遗症

中医辨证治中风后遗症中医辨证治中风后遗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医辨证治中风后遗症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口呙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口呙僻不遂为主证的一种疾病。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患者平素气血亏虚,与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加之忧思恼怒,或饮酒饱食,或房室劳累,或外邪侵袭等诱因,以致气血运行受阻,肌肤筋脉失于濡养,或阴亏于下,肝阳暴张,阳化而风动,血随气逆,上蒙清窍,从而出现是证。

中风后遗证患者,常常伴有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歪斜等后遗症,必须抓紧时间积极治疗。

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辨证施治,有明显效果。

一、半身不遂1.气虚血瘀型:主要表现为偏枯不用,肢软乏力,面色萎黄,或见肢体麻木,舌淡紫暗或有瘀斑,苔白,脉细弱。

当以益气养血,化瘀通络为治。

可选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药取黄芪30克,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地龙、菖蒲、三七、水蛭、党参、伸筋草、桑枝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下同)。

12.肝阳上亢型:主要表现为半身不遂,患侧僵硬拘挛,头痛头晕,面赤耳鸣,大便秘结,小便短黄,失眠多梦,舌红苔黄,脉弦滑。

当以平肝潜阳,熄风通络为治,可选用天麻钩藤饮加减,药取天麻、钩藤、山栀、牛膝、杜仲、黄芩、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竹茹各10克,竹叶5克,石决明(先煎)30克。

二、语言不利1.风痰阻络型:主要表现为舌强言蹇,肢体麻木或不遂,舌暗或见瘀点瘀斑,脉弦滑或涩。

当以祛风除痰,宣窍通络为治。

可选用解语丹加减,药取天麻、胆南星、天竺黄、远志、菖蒲、郁金、木香、大贝、前胡、竹茹、水蛭、地龙各10克。

2.肾精亏虚型:主要表现为舌强言蹇或音喑失语,肢体麻木或不遂,心悸气短,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

当以滋阴补肾,利窍开音为治。

可选用杞菊地黄汤加减,药取枸杞子、菊花、生熟地、山药、枣皮、茯苓、泽泻、丹皮、首乌、故纸、知母、黄精各10克。

中风病(脑出血后遗症)中医临床路径

中风病(脑出血后遗症)中医临床路径

中风病(脑出血后遗症)中医临床诊疗方案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中医康复科 2019年病种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中风病(TCD 编码:BNG08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脑出血后遗症(ICD 编码:I69.100)。

一、诊断依据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 年)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呛咳、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好发年龄多在40岁以上.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0》(2010 年)。

急性发病: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病期诊断标准: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3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3个月以上。

(三)中医证型诊断:1.中经络: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而无神识昏蒙者。

2.中腑: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神志恍惚或迷蒙为主症者。

3.中脏:必有神昏或昏愦,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神志清醒后,多有舌强语謇或不语者。

(四)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出血)恢复期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出血)恢复期临床常见证候:1、风痰阻络证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痰多而粘,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2、气虚血瘀证:症状:半身不遂, 偏身麻木, 口眼斜, 言语赛涩, 面色恍白, 气短乏力, 口流涎, 自汗出, 心悸便溏, 手足肿胀, 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 脉沉细、细缓或细弦。

浅谈中医中药对中风后遗症的治疗

浅谈中医中药对中风后遗症的治疗

浅谈中医中药对中风后遗症的治疗我国的中医药治疗中风病具有一定的优势与特色,而且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用药方法经验。

特别是近十余年,通过对中医药治疗中风病及后遗症的系统研究,国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风病的证治理论,在继承前人经验,发掘古方综合各类手段的基础上,遴选出众多的治疗方药和方法,并利用现代科技方法与手段,提高了治愈率。

脑中风后遗症为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后仍存在的一系列症状,包括口眼歪斜、言语謇涩、吞咽困难、精神及智力的异常、一侧肢体麻木萎软(动则乏力、久卧在床)或痉挛(常见的上臂“挎筐”、下足“内翻”)或肢体无力(走路画圈)等。

中医称本病为“痿病”“偏枯””偏风“ ”身偏不用”,概因其“气血不足,脑髓失养,痰瘀阻络,半身不遂”,主为“络脉空虚”风邪入中,深浅不一,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症。

临床上这一类的病人很多,大多数人一是缺乏脑中风后续康复治疗的概念;二是觉得急性期治疗之后,多在家卧床休养;三是经济条件达不到而无法更好的得到调理和康复治疗。

其实,度过急性期之后对脑中风后遗症的治疗才是重点。

中药调理中风后遗症病位在脑,病机为气血逆乱、脉络阻滞、脏腑功能失调,因此使用中药调理时,要注重益气活血通络,平衡脏腑气血,以及对应出现的病症做出相应的调理。

清代王清任指出中风半身不遂,偏身麻木是由于“气虚血瘀”所致,名方补阳还五汤,方中大量使用生黄芪以补益正气,气行则血运,逐五脏间恶血,同时还能承载其他药物运行周身;中药不同部位就有不同的作用,方中应用当归尾破血而不伤血,专治积滞肿痛;此病病位在脑,而川芎具有活血中之气,祛血中之风之用,引药上行于头脑;地龙是生活中之常见动物药材蚯蚓,具有活络通经、周行一身之血的作用,现在临床主要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余者桃仁、红花、赤芍均有通血逐瘀之效。

方7味药君臣佐使,攻补兼施,共奏补气活血之效。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出现兼有其他症状,如出现失语,中药采用“凉血通瘀”法,有学者认为瘀热阻窍为急性脑血管病的病因,针对病因采用天麻、半夏、胆南星、陈皮、地龙、僵蚕、全蝎等药物,以及采用补血益气法,加用人参、五味子、石菖蒲、鹿角’等药物治疗。

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对中风患者综合能力的影响分析

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对中风患者综合能力的影响分析

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对中风患者综合能力的影响分析发布时间:2023-01-05T01:19:04.871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29期作者:郑直[导读] :中风患者可以采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的方式,本文主要探讨这种治疗方式的实际效果以及对患者综合能力产生的影响作用。

郑直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江苏无锡 214000【摘要】:目的:中风患者可以采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的方式,本文主要探讨这种治疗方式的实际效果以及对患者综合能力产生的影响作用。

方法:选取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者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每组患者30例。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方面能力均得到了更为明显的好转和改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对患者起到了更为有效的干预作用。

结论: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的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对于中风患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患者产生了较为良好的综合影响力,促进了患者病情的康复速度和康复质量。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中风;综合能力中风是一种发生率相对比较高的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患者由于脑部中组织长期处于缺血、缺氧等状态而进一步导致了中风疾病的发生。

该病的发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不仅会大幅度降低患者的生活水平质量,同时还可能增加残疾和死亡的风险,若患病情况比较严重,可能会导致许多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中风的治疗通常会采用西医方式,而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中医理论水平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实现了在临床上更为广泛的应用,同时可以与西医治疗有效结合起来,对治疗效果可以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也受到更多人的欢迎。

中医认为中风是内伤的一种,本文主要针对中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展开相应的探讨,研究这种治疗方式的具体作用机制和和干预效果,详细内容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患者60例,随机分为人数均等的两组,对照组男性例数、女性例数、患者年龄分别为16例、14例、51~89(64.16.2)岁;观察组分别为17例、13例、53~87(63.96.1)岁。

脑中风后遗症中医特色治疗

脑中风后遗症中医特色治疗

脑中风后遗症中医特色治疗脑中风后遗症中医特色治疗个人观点:脑中风后遗症多见于脑出血,脑梗塞,脑栓塞等,其中,脑出血和大面积的脑梗死或多或少均可留下一些后遗症,这里有必要在提提脑出血病症:大于30-----50毫升的出血一般在急性期我不主张手术,注意是进行icu治疗方案。

临床评估风险,及病情发展情况。

稳定后,在采用保守治疗方案。

否则采用钻髅碎吸术或开髅术。

30毫升以下我们主张内科保守治疗。

对脑梗塞的急性期的治疗主要是根据病人的病情,发病状况,体质,禁忌症,家属的经济情况和治疗要求,以及时间治疗窗,院方设备技术决定治疗方案。

1:pcpR血管内旋抽吸溶栓支架固定术。

设备技术经济要求较高。

2:尿激酶,链激酶,蚓激酶。

巴曲酶或重组纤维ra-t等治疗方法。

3:奥扎格雷。

阿司匹林等,4:扩管药的应用戊己可可碱。

尼莫地平等药物。

还有中药的针剂,例如:丹红,脉络宁。

清开灵,血塞通,灯盏花素等,疗效是肯定的。

中风分三期第一期,急性期。

急性期指的是发病以后的两周以内,发病两周以内就是急性期。

中脏腑这个昏迷的病人急性期最多一个月,就中经络的在两周以内,中脏腑的在一个月以内,这个病程期间叫急性期。

急性期的关键就是救命,你不抢救,不救命那病人死亡率很高的,这急性期的特点要救命当然怎么发挥中医的作用,我下面都要讲,中医能发挥作用在这个急性期。

第二期,恢复期第二个,恢复期。

恢复期就两周一个月以上到在半年以内,这个恢复期。

这个恢复期的主要的目的是降低他的致残率,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蹇涩,都是这个残废呀!所以恢复期的治疗的重点是降低他的致残率,这个致残率,这个阶段西医是没办法的全靠中医发挥优势,尤其这个作用针灸和锻炼,加上中药,这是很大的关键。

而且这个恢复呢一个月以内,一个月到三个月,叫他恢复一天一天可以恢复,所以治疗对路他的半身不遂,今天手指不能动也许明天就能动了,很快后遗症期就几乎就致残了。

他的后遗症有三个:一个是语言蹇涩,尤其出血或者梗阻在左半侧,左半侧因为语言中枢在左边,那就往往语言不利,最难恢复的就语言。

神康Ⅱ号治疗中风后遗症65例疗效观察

神康Ⅱ号治疗中风后遗症65例疗效观察

神康Ⅱ号治疗中风后遗症65例疗效观察
庞爱玲;李春芝
【期刊名称】《中华医学全科杂志》
【年(卷),期】2003(002)003
【摘要】@@ 70%以上的中风患者都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已成为家属和社会的严重负担.因此,控制发病及存活者的康复治疗是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我们自1998.8~2002.4月先后对住院病人和门诊病人用"神康Ⅱ号"治疗中风后遗症65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80-80)
【作者】庞爱玲;李春芝
【作者单位】山东省平原县医院,253100;山东省平原县医院,253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
【相关文献】
1.康脉2号胶囊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1例疗效观察 [J], 吕勃川;夏联恒;李令根;高杰
2.神应4号冲剂联合2%米诺地尔搽剂治疗斑秃56例疗效观察 [J], 冯文利
3.利威神衰康治疗神经衰弱40例疗效观察 [J], 许德明;赵瑞新
4.松康1号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 [J], 王冰梅;杜立坤;谢梁震;张书娟
5.皮康一号方治疗寻常痤疮临床疗效观察 [J], 张倩;石红乔;李月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5例中西医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分析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65例中西医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分析
中风后遗症是指患中风经救治后病程在半年以上的留有不同程度的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歪斜等一组症状。

自2000年至2006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65例患者取得良好的疗效。

此治疗方法尤
其适用于社区及农村患者,经济方便,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病例患者65例,年龄36~76岁,平均56岁,其中病程半年至3年,平均15年。

经脑CT 证实的65例均为脑梗死或脑出血,其中15例并发高血压。

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中风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①年龄多在40岁以上;
②发病半月以上;
③半身不遂或偏瘫、肌体麻木,无力萎缩;
④语言不利或失语,口舌歪斜;
⑤舌淡暗紫黯,舌下静脉过曲或边有淤点,舌苔白腻;
⑥头颅CT检查提示为脑梗死或脑出血者。

治疗方法中药黄芪50 g,红花10 g,川芎10 g,地龙15 g,牛膝15 g,党归10 g,桂枝6 g,桃仁9 g,山楂30 g。

①眩晕明显系肝阳上亢者减桂枝、川芎、黄芪,加珍珠母30 g(先煎),茺蔚子10 g;②语言障碍者,属气郁或痰湿内阻者加郁金10 g,菖蒲10 g,半夏10 g,茯苓15 g;③吞咽困难者去桂枝,加胆南星10 g;
④纳呆,胸闷,舌苔白腻者湿浊明显者,加白术10 g,茯苓15 g,苡仁20 g;⑤呕吐加半夏10 g,竹茹10 g;
⑥便秘口臭者,加大黄12 g(后下);⑦抽搐者去桂枝加僵蚕10 g,勾藤10 g。

配合西药:脑复康8 g,静脉滴注,维脑路通6 g,静脉滴注,脑水解蛋白物20 ml,静脉滴注,1次/d,维生素E等药。

疗效标准基本治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病残程度0 级,肌力Ⅳ-V级,语言功能恢复正常。

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生活基本自理,肌力提高2级以上,语言连续个别字吐不清楚。

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好转,吐字仍
不清楚,语言不连贯。

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论文联盟善,发言动作均无改善。

治疗结果
治疗65例,基本治愈19例;显效23例;有效1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

2 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中风后遗症病理、机理均以风痰淤血气虚,痹阻致络脉失通所致。

本方案将补气和活血化淤结合。

活血者占2/3,补气药占1/3,气虚所致脉络淤阻,用活血药的目的不在祛淤而在活血通络。

故重用黄芪大补元气,便气血旺,能推动血行,少配归、芎、桃、红等活血化淤加上山楂,既可奏活血化淤之效,又消除诸药之腻,健脾和胃,实际治疗中要慎审病症,灵活运用,以达疾病恢复目的。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