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人员应重视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
浅谈如何加强内部审计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

浅谈如何加强内部审计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作者:钟敏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5年第07期摘要:内部审计机构与被审计单位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审计部门的形象与威信。
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谐的工作氛围、有效的信息沟通有利于消除冲突,有利于加强内部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的合作,促进审计效率的提高。
如何加强内部审计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笔者从沟通的重要性、沟通的重要环节及如何提高沟通能力几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内部审计;沟通;重要环节;沟通能力中图分类号:F2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7-000-01一、审计沟通的重要性内部审计作为组织治理机制的组成部分,其目标与组织的目标紧密相连,内部审计的成果是满足组织的需要,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受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的授权或委托,通过向组织提供确认和咨询服务,加强组织内部控制、防范组织经营和管理风险、完善组织治理,为实现组织目标提供帮助。
但一些被审计单位对内部审计工作认识不足,认为内部审计就是查错纠弊,就是鸡蛋里挑骨头,所以受本位主义影响,被审计单位对审计人员存有一种本能的戒备甚至对抗的心理,担心问题的认定会使其受到处罚或对内部考核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审计过程中消极配合甚至不配合审计工作,使得内部审计工作开展受到阻碍。
为了改变被审计单位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沟通显得尤为重要。
内部审计人员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加强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充分利用各种场合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进而使他们理解、信任和支持审计工作,从而促进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有效的沟通是提高内部审计效率,实现内部审计目标的有效保证。
二、把握审计沟通的重要环节沟通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在审计过程中把握住审计沟通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
(一)审前调查沟通。
充分的审前调查和良好的审前沟通对审计项目的开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审计组应就审计项目开展审前调查,下发审计通知书,告知被审计单位审计项目实施的时间、审计内容、审前需提供的审计资料及审计组成员等信息,这是内部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的第一次非正式沟通,也为后续制定有针对性的审计实施方案积累充分的信息资料。
审计谈心谈话

审计谈心谈话审计谈心谈话是指在进行审计工作过程中,审计员与被审计单位的负责人或相关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通过谈心谈话的方式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财务状况、经营情况等重要信息和问题,为审计工作提供必要的依据和参考。
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作方法,能够帮助审计员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发现潜在问题,提高审计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审计谈心谈话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和优势。
首先,它可以帮助审计员与被审计单位的负责人或相关人员建立起互信关系。
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审计员可以主动展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让被审计单位的人员了解到审计的目的和意义,从而建立起合作和信任的基础。
这对于深入开展审计工作和获取真实、全面的信息非常重要。
其次,审计谈心谈话可以帮助审计员获取更多的资料和信息。
在谈心谈话的过程中,审计员可以针对具体问题向被审计单位的负责人或相关人员进行提问,了解更多的内部信息和细节。
在这个过程中,审计员可以借助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逐步引导谈话内容,并据此分析、判断被审计单位的风险和问题。
此外,审计谈心谈话还可以帮助审计员发现被审计单位的潜在问题和风险。
通过与被审计单位的人员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沟通,审计员可以更直观地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情况、内部控制制度以及财务状况等方面的问题。
这有助于审计员在进行后续的检查和审计工作时,能够更加重点地审查和评估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和意见。
在进行审计谈心谈话时,审计员需要具备一定的谈判和沟通技巧。
首先,审计员需要对被审计单位的业务和行业有一定的了解,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提问和引导谈话内容。
其次,审计员需要保持耐心和耐心,尊重和倾听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和解释,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冲突和争执。
同时,审计员还需要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对被审计单位提供的信息和解释进行分析和评估,确保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审计谈心谈话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和工具,能够帮助审计员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提高审计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如何提高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交流能力

笔者在与⼀些被审计单位接触过程中,经常有意、⽆意地听到⼀些⼈员“报怨”审计机关。
如,“吹着沙⼟找裂缝、‘吹⽑求疵’找茬、打破沙锅问到底”等等。
⽆论是玩笑话,还是真⼼话,都流露出对审计⼯作不了解、不接受及埋怨情绪,以⾄于出现了“怕审计、烦审计、躲审计”的情况。
究其原因,除了审计机关本⾝宣传不够和⼈们主观意识判断错误外,主要原因还是审计⼈员缺乏与被审计单位必要的沟通交流。
有效地沟通交流,可化解误会、消除⽭盾和解决问题。
反之,则影响审计⼯作开展。
这些启⽰我们:注重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交流,既是审计⼯作者必备的素质要求,也是做好审计⼯作的⼀个重要⽅法。
那么,如何才能做好与被审计单位的有效沟通哪?笔者认为应该在提⾼审计⼈员⼼理素质、业务技能、交往能⼒和坚持原则上下功夫。
⼀要提⾼⼼态平和能⼒。
平和的⼼态是审计⼈员与被审计单位沟通交流的⾸要前提,⽽沟通交流的前提⼜是建⽴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理解的基础上,需要平和的⼼态和⾼尚的⼈格素质作⽀撑。
现实⼯作中,多数审计⼈员认为:“按照《审计法》的规定,有权对”你“审计,”你“必须接受审计”等等。
有时说话语⽓和态度过于强硬,有⼀种⾼⾼在上的⼼态。
越是这样,被审计单位逆反⼼理越反感,有可能越不配合⼯作,造成审计⼯作越难开展,结果适得其反。
这时候需要审计⼈员调整⼼态,搞明⽩审计与被审计之间的真正关系,不能⼀味强调审计如何如何。
应放下架⼦,⼼平⽓和,坚决克服“警察与犯⼈”的错位⼼理,将被审计单位视为“合作伙伴”关系,“他”不合作,⼯作就较难开展,尤其在个别问题上,观点不同时更需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理解,求同存异,从⽽达成共识。
⼆要提⾼业务技能。
复合型知识是审计⼈员与被审计单位沟通交流的动⼒源。
俗话讲“没有⾦刚钻揽不了瓷器活”。
审计⼈员如果业务不精通、技术不⾼明,就很难在查深、查透和查出重⼤违纪违规事件上有所表现,再加上“指⼿画脚”、“指⿅为马”、不懂装懂,怎么能以“理”服⼈?所以,要抓住这个“理”,就必须有深厚的业务技能和法律法规知识功底作后盾。
如何处理好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财务人员的关系

很多人都会认为,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财务人员会彼此对立、相互抵触、关系紧张,现实中真是这样的吗,如何处理好这种微妙的关系呢?审计方与被审计单位绝对不是对立关系,甚至应该和谐配合,互相促进。
在大部分被审计单位财务人员眼中,一说到审计,就觉得是来找事儿的,打一开始就抱着一种抵触情绪展开非抵抗不合作运动.面对审计单位提出要求,大部分答复都是消极的。
反过来,审计人员在遇到这种抵触的时候,又会想:“看你们遮遮掩掩的样子,问题肯定很多,这也不让看,那也说没有,行啊,你们不是不合作吗,那我就仔仔细细,认认真真的查,不弄个底儿朝天,决不罢休。
”这样一来,双方就变成了一种对立的关系,对谁都没好处。
审计单位由于被要求的时间紧张,工作量大,同时又不能得到被审计单位的配合,只能加班加点搜集各种信息以便取得足够的审计证据做出正确的审计结论。
对于被审计单位来说,本想采用拖延手段,让审计人员知难而退,不了了之,凑合着出个报告就行了,谁知审计人员反而增加了审计程序,延长了审计时间,要求提供更多的公司资料。
整个过程更加苦不堪言。
那么究竟如何处理双方的关系,才能做到更和谐、更高效呢?本人总结了几点,跟大家分享:1、首先:彼此尊重;(1)尊重对方的时间:审计人员每个项目时间要求都很紧,一般几千万到一个亿左右的中型企业,现场审计时间都在一周左右甚至更短;但是,被审计单位财务人员除了配合审计,也都有自己的岗位工作,并非专职配合审计。
因此,审计人员要把握恰当的沟通时机,比如尽量避开月末结账、或者在早上处理杂务时;要把握恰当的沟通技巧和方式,简明扼要,易于操作,不要让对方帮忙做一些低级的汇总工作;作为被审计单位财务人员,也尽量不要浪费时间,已有的资料尽快提供,需要突击补充的资料也需要加班补上,快速而专业的水准会让对方觉得你就是整理出来的资料而并非“补”的。
(2)尊重对方的专业水准:企业财务人员大部分可能确实不如注册会计师那么紧跟会计审计动态,对准则的把握也不一定那么到位,但是对于自己公司的情况确实非常熟悉,对自己这个行业也非常了解,同时也能灵活的将准则、法规运用于自身财务管理方面。
审计工作成果转化应用

审计工作成果转化应用审计工作作为一种重要的监督和评估手段,对于保障组织的健康运行、提升管理水平、防范风险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然而,仅仅完成审计工作本身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如何将审计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进行有效的转化应用,使其真正为组织创造价值。
审计工作成果通常包括审计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建议以及相关的数据分析等。
这些成果如果不能得到妥善的转化应用,就如同束之高阁的珍宝,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那么,如何实现审计工作成果的转化应用呢?首先,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是关键。
审计人员应与被审计单位保持密切的沟通,确保他们充分理解审计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
在沟通中,要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和晦涩的术语,而是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问题的本质和影响。
同时,要倾听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和困难,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其次,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计划。
被审计单位应根据审计建议,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整改计划。
整改计划要明确整改的目标、措施、责任人以及时间节点。
审计部门要对整改计划进行审核,确保其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在整改过程中,加强跟踪和监督至关重要。
审计部门要定期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了解整改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整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对于整改不力的单位,要采取相应的督促措施,确保整改工作按时完成。
为了促进审计工作成果的转化应用,还需要将审计成果与组织的绩效考核相结合。
对于能够积极整改、有效应用审计成果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表彰;对于整改不积极、敷衍了事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相应的处罚和问责。
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提高审计成果转化应用的效果。
此外,对审计工作成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也是非常必要的。
审计部门要定期对审计成果进行汇总和分析,找出共性问题和趋势性问题,为组织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同时,要总结审计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审计方法和流程,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以一家企业为例,审计发现其采购部门存在供应商管理不规范、采购流程存在漏洞等问题。
审计工作沟通流程

审计工作沟通流程审计工作沟通是确保审计工作高效进行和取得准确结果的重要环节。
良好的沟通有助于审计师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互动,减少误解和纠纷,提高审计效果和可信度。
本文将介绍审计工作沟通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一、前期准备在进行审计工作沟通之前,审计师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
这包括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背景信息、审计目标和范围,还应准备好与被审计单位进行沟通的文件和资料。
二、确定沟通对象审计师需要确定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对象,以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通常情况下,审计师应与被审计单位的高层管理人员或负责审计事务的联系人进行沟通。
三、沟通内容审计工作沟通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审计目标和范围:在沟通的初期,审计师应向被审计单位明确说明审计的目标和范围,以确保双方对审计工作有清晰的了解。
2. 资料和文件要求:审计师需要明确告知被审计单位提供哪些文件和资料,并说明要求的文件和资料的格式和要求。
3. 时间安排:审计师应与被审计单位商定审计工作的时间安排,包括审计开始和结束的时间,以及审计过程中可能需要被审计单位配合的工作安排。
4. 沟通渠道:审计师和被审计单位需要明确沟通的渠道和方式,可以通过会议、电话、邮件等方式进行。
四、沟通方法审计师在与被审计单位进行沟通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听取意见和建议:审计师应尊重和听取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和建议,遇到问题时及时解答,尽量与被审计单位达成共识。
2. 清晰表达:审计师应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化的术语和语言,确保自己的表达清晰易懂,避免产生误解。
3. 高效沟通:审计师应尽量减少沟通的次数,提高沟通的效率。
在与被审计单位沟通时,应将重点放在关键问题上,避免重复性的交流。
五、沟通结果记录审计工作沟通结束后,审计师应记录下沟通的结果和达成的共识。
这些记录可以在后续的审计工作中作为参考,以保持审计工作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六、沟通后续跟进在审计工作沟通结束后,审计师仍然需要与被审计单位保持沟通,并及时跟进沟通所涉及的问题和事项。
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加强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

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加强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摘要:审计沟通是内部审计工作中必不可少工作方式和工作途径,是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的一项重要内容。
要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交流是关键。
关键词:审计沟通技巧能力沟通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并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曾说:“未来的竞争将是管理的竞争,竞争的焦点在于每个社会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及其与外部组织的有效沟通。
”可见,沟通已成为包括审计工作在内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核心。
一、正确认识沟通在审计工作中的重要性审计项目的成功有三个不可低估的重要因素:被审计单位的积极参与、明确的需求表达、领导的大力支持,而这三个要素全部依赖于良好的审计沟通。
审计沟通,是指审计机构与被审计单位就审计有关事项、依据、结论、决定或建议进行积极有效探讨和交流的过程。
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时,从接受委托到出具报告,在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和审计报告各个阶段都需要与被审计单位进行沟通。
审计沟通是内部审计工作中必不可少工作方式和工作途径,是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保证。
二、熟练掌握审计工作中常用的沟通技巧在审计工作的过程中,与被审计单位沟通交流是一项技巧性较强的工作,而沟通的方式和效果将直接决定和影响被审计单位对审计行为的认可程度,也直接决定和影响审计作用的发挥效果。
要实现与被审计单位友好型的沟通,审计人员不仅要注重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还应当深入学习沟通技巧,掌握不同的沟通方式方法。
(一)沟通前要筹划做好审计沟通,首先是要提前了解被审计单位,即沟通对象的基本情况。
《孙子·谋攻篇》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意思是说,在军事行动中,即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百战百胜;不了解敌人而至了解自己,胜败可能性各半;既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那只会每战必败。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操作规程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操作规程1.引言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业务操作,确保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合规性。
审计业务涉及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和相关信息进行审核和验证,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合规情况提供独立的意见和评价。
2.总则2.1 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业务应遵循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严格遵循诚信、保密、独立、客观、公正等基本原则。
2.2 会计师事务所应建立健全的审计制度和流程,以确保审计工作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2.3 审计业务应由具备相应资格和经验的注册会计师或审计人员执行,并在进行审计工作之前进行必要的调研和准备。
3.审计准备3.1 审计人员应明确审计目标和范围,并与被审计单位进行沟通和确认。
3.2 在开始审计工作之前,审计人员应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和相关信息进行全面且细致的了解,并收集必要的数据和证据。
3.3 审计人员应编制审计计划,包括审计程序、时间安排、资源需求等,并报批批准。
4.审计实施4.1 审计人员应按照审计计划进行审计工作,并记录审计过程和发现的问题。
4.2 审计人员应进行现场核查,包括对账簿、凭证、财务报表等的查阅和核对。
4.3 审计人员应进行抽样检查,以评估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的合规性和真实性。
4.4 审计人员应与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和财务人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及时解决审计过程中的问题和疑点。
5.审计报告5.1 审计人员应根据审计工作的结果,编制审计报告。
5.2 审计报告应客观、准确地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合规情况,列明审计发现的问题和建议。
5.3 审计报告应签订负责人和审计人员,并报送相关部门和被审计单位。
6.质量保证6.1 会计师事务所应建立质量保证制度,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和稳定性。
6.2 会计师事务所应定期进行审计工作的质量评估和内部审核。
6.3 审计人员应遵循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要求,在审计工作中严格履行职责。
7.附则7.1 本操作规程的解释权归会计师事务所所有,如有需要,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2023审计工作总结:加强沟通合作,推动审计工作落地实施

2023审计工作总结:加强沟通合作,推动审计工作落地实施推动审计工作落地实施引言:2023年是审计行业发展的关键一年,在全球经济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背景下,审计工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就2023年的审计工作进行总结,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沟通合作、推动审计工作的落地实施等。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总结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审计工作的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加强沟通合作在2023年的审计工作中,提高沟通合作的质量和效率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加强内外部的沟通,可以更好地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情况,并及时解决问题。
在这方面,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1.拓宽沟通渠道:加强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合作,与企业高层、内控人员和相关部门建立紧密的联系,形成信息沟通的闭环。
2.定期专题会议:组织定期的专题会议,就审计事项进行深入讨论和交流。
会议上可以就具体的审计项目、难点问题和解决方案等进行详细的交流和讨论,达成共识。
3.信息化系统的运用:运用信息化系统实现审计工作的全程监控,加强对审计过程的管理和控制。
通过信息系统的应用,实现审计人员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交流。
通过以上的措施,我们对2023年的审计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沟通合作,使审计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但是,还存在着沟通信息不畅、信息反馈不及时等问题,这需要在未来的工作中继续加以改进。
二、推动审计工作的落地实施审计工作的核心在于推动审计意见的落地实施。
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的重要成果之一,它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数据进行全面的评价和分析,对特定问题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
在2023年的审计工作中,我们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推动:1.认真分析审计报告:对审计报告中的问题和建议进行认真的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同时,与被审计单位的相关人员进行深入的交流,使建议和措施得以有效地推动和实施。
2.及时跟踪落实情况:审计工作不仅仅是对问题的发现和提出,更重要的是对问题的解决和改进。
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方案及措施

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方案及措施随着企业经营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财务报表审计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作为财务报表审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不仅能够更好地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财务数据的来源和范围等情况,有效提高审计质量,还能更好的帮助被审计单位发现潜在风险,提高企业治理水平。
本文将从沟通方案和措施两个方面探讨如何与被审计单位进行有效的沟通。
一、沟通方案(一)建立沟通机制建立沟通机制是保证沟通顺畅和高效的前提。
首先,要明确沟通的目标和内容,建立审计沟通工作计划,明确审计师和被审计单位的责任和角色。
其次,要确定沟通周期和频率,以便对审计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及时了解和反馈。
最后,要确定沟通方式和渠道,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沟通,例如电话、邮件、视频会议等,确保信息传递畅通无阻。
(二)建立信任关系在沟通过程中,建立起信任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与被审计单位的相关负责人进行初步接触,了解企业的组织结构、业务范围和经营情况等,为后面的沟通打好基础。
其次,要尊重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和看法,积极倾听其诉求,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最后,要保证沟通过程的透明和公正性,尽可能地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证据,让被审计单位更好地理解审计结论和建议。
(三)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师应该进行充分地了解和评估,以便更准确地判断其控制风险和财务数据的可靠性。
首先,要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框架和相关制度,包括企业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等等。
其次,要了解被审计单位的重要控制流程和相关内部控制措施,例如采购、销售、库存管理等。
最后,要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实际运作情况和控制效果,判断其强弱和是否存在缺陷。
二、沟通措施(一)审计计划和程序的沟通审计计划和程序是保证审计质量的关键举措,审计师需要与被审计单位的相关负责人进行充分的沟通。
在沟通过程中,应当明确审计内容和范围、数据来源和可靠性、审计程序和方法等,以便被审计单位也能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配合。
审计沟通工作总结

审计沟通工作总结
审计沟通是审计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不仅能够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还能够确保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审计工作中,审计沟通是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沟通的过程,它涉及到审计人员的沟通技巧、沟通方式、沟通内容等方面。
在审计工作中,审计沟通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审计工作的效果和结果,因此需要审计人员重视审计沟通工作,并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审计沟通的水平。
首先,审计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
审计人员在与被审计单位进行沟通时,需要善于倾听、善于表达、善于引导,以及善于处理沟通中的矛盾和冲突。
只有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才能够更好地与被审计单位进行沟通,获取到真实、准确的信息,从而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其次,审计人员需要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
在审计工作中,沟通方式有很多种,如书面沟通、口头沟通、电子邮件沟通等。
审计人员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以确保沟通的高效和便捷。
最后,审计人员需要重视沟通内容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审计沟通的内容涉及到
审计工作的方方面面,包括审计目的、审计范围、审计方法、审计发现等。
审计人员在进行沟通时,需要确保沟通内容的准确性和全面性,避免出现误导、遗漏等情况,从而保证审计工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总之,审计沟通工作是审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审计工作
的效果和结果。
审计人员需要重视审计沟通工作,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沟通水平,以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审计结果的准确性。
审计结果沟通总结

审计结果沟通总结在进行审计工作过程中,审计师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审计结果沟通不仅是对审计工作的总结和汇报,更是确保审计报告准确、完整传达给被审计单位的过程。
本文将对审计结果沟通进行总结,并探讨如何有效地沟通审计结果。
一、审计结果沟通的重要性审计结果沟通作为审计工作的最后一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将审计结果清晰、准确地传递给被审计单位,才能保证被审计单位对审计结果的理解和接受,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此外,审计结果沟通还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增强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互信与合作。
二、审计结果沟通的原则1.准确与客观原则:审计人员应确保沟通的信息准确无误,不夸大事实,不隐瞒问题。
同时,应以客观的态度表达审计结果,不带有主观偏见。
2.适度与精炼原则:审计结果沟通的内容应适应被审计单位的接受能力和需要,避免冗长和复杂的表达方式。
精炼的沟通内容能够更好地传达审计的核心问题。
3.明确与具体原则:在沟通过程中,应明确表达审计发现的问题,不应有模棱两可的措辞。
同时,应提供具体的事实和数据支持,以增加沟通的可信度。
4.及时与全面原则:审计结果应在最短的时间内通知被审计单位,并确保沟通的内容全面覆盖审计工作的各个方面,不遗漏重要信息。
5.尊重与保密原则:在与被审计单位沟通时,审计人员应尊重被审计单位的权益和意见,保护审计结果的机密性,避免信息泄露。
三、有效沟通审计结果的方法1.面对面会议:面对面会议是最直接、高效的沟通方式。
审计人员可以在会议中向被审计单位详细解释审计结果,回答被审计单位的疑问,并就进一步改进措施提出建议。
2.书面报告:书面报告是对审计结果进行正式记录和总结的方式。
审计人员可以准备一份审计报告,详细陈述审计目标、程序、发现的问题以及改进建议,并向被审计单位呈交该报告。
3.电子邮件或电话:在某些情况下,审计人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与被审计单位进行沟通。
这种方式快速便捷,方便双方之间的沟通,但同时也要注意书面记录的准确性。
审计师与被审计单位的合作与沟通

审计师与被审计单位的合作与沟通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审计师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具有重要的意义。
审计师作为一个独立的第三方,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和会计制度的审核,为投资者、股东和管理层提供了一个客观的评估标准。
本文将探讨审计师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包括合作的原则和沟通的重要性。
一、合作的原则1. 相互尊重与信任:审计师与被审计单位应相互尊重彼此的权益和职责。
审计师应主动倾听被审计单位的需求和意见,并保持中立和公正的立场。
被审计单位则应提供真实、准确的财务信息,确保与审计师之间的交流畅通有效。
2. 沟通与配合:合作需要建立在良好的沟通与配合基础上。
审计师应向被审计单位明确说明审计流程和要求,并提前安排好工作进度和时间表。
被审计单位则应积极配合审计师的工作,如提供必要的支持文件和资料,并及时解答审计师的疑问。
3. 保密与保护:审计是一项敏感的工作,需要保证信息的机密性和安全性。
审计师应对获得的与被审计单位相关的信息进行保密,并不得将其用于其他目的。
被审计单位也应加强对审计过程中的敏感信息的保护,确保不会泄露给未授权的人员。
二、沟通的重要性1. 有效的沟通能够促进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审计师需要通过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了解其财务状况、内部控制制度和经营情况等重要信息。
沟通可以帮助审计师更好地理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特点和风险点,从而更准确地评估风险,并决定相应的审计程序。
2. 沟通有助于解决问题和排除障碍。
在审计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困难、争议或潜在的问题。
通过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审计师可以及时了解到相关问题,并与被审计单位共同商讨解决方案,以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3. 沟通可以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
合作和共同努力是审计师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前提。
通过沟通交流,双方可以增进了解、建立信任,并在合作中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工作效率。
三、沟通的方式与技巧1. 面对面沟通:面对面的沟通更加直接有效,可以减少信息的误解和偏差。
审计常见问题整改措施

审计常见问题整改措施1. 引言1.1 审计常见问题整改措施的重要性审计是一项贯穿企业管理全过程的监督和评价活动,旨在确保企业运作的合法性、合规性和有效性。
在审计工作中,常常会发现一些常见问题,如财务数据错误、内部控制不完善、风险防范意识薄弱等。
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进行整改,将会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管理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审计常见问题的整改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审计常见问题整改措施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整改措施有助于规范企业运作,提高管理水平。
通过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风险防范意识,提升审计人员素质,加强沟通与协调,企业可以更好地规范经营行为,防范风险,提升管理效率。
整改措施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定期评估和监督整改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有助于企业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提升市场竞争力。
审计常见问题整改措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重视整改工作,不断完善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才能确保企业长期稳健发展。
我们务必要重视审计常见问题的整改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全面整改问题、持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2. 正文2.1 整改措施一: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审计常见问题整改措施中的重要一环。
内部控制制度是组织中为达到其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计划、方法、程序和手段的有机整合,能够有效减少风险、避免错误和不诚实行为,保障组织财产的安全和准确性。
在审计中,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提高审计质量,提升审计效率,减少审计风险。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防止财务造假和资产侵占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通过完善资产管理制度、财务审批流程等控制措施,可以规范人员行为,防止个别人员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制度的刚性规定也能够对员工的行为和决策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提高员工的自律性和稳定性。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规范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规范化各项业务流程、明确岗位责任,可以减少无谓的重复劳动,避免信息传递和协作环节中的误解和错误,提高工作的有效性和效率。
工程审计中的沟通与协调流程

工程审计中的沟通与协调流程在进行工程审计的过程中,沟通与协调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有效的沟通与协调,可以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提高了审计成果的质量和可信度。
本文将探讨工程审计中的沟通与协调流程,并提供一些建议和策略,以帮助审计人员更好地进行工作。
1. 前期准备阶段的沟通与协调在进行工程审计之前,审计人员需要与被审计单位进行沟通与协调,明确审计的目标和范围,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流程和相关文件资料。
此时,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会议、电话、邮件等方式与被审计单位进行沟通,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并协调双方的工作安排。
2. 数据收集与整理阶段的沟通与协调在工程审计过程中,数据收集是一个关键环节。
审计人员需要与相关部门或个人进行沟通,获取必要的数据和资料。
在与被审计单位沟通时,应明确数据需求的具体细节,包括数据格式、时间要求等。
同时,要及时回应被审计单位的问题和需求,并确保数据的及时提供和准确性。
3. 实地调查与交流阶段的沟通与协调为了准确了解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审计人员通常需要进行实地调查。
在与项目相关人员交流时,应保持积极的沟通态度,主动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和观点。
在沟通过程中,要善于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并提出适当的问题,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和细节。
4. 报告编写与汇总阶段的沟通与协调工程审计的最终成果通常是一份详细的审计报告。
在报告编写的过程中,审计人员需要与团队成员进行充分的沟通与协调,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此外,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也是必不可少的。
应及时与被审计单位分享初步审计结果,并听取其意见和反馈,以提高审计报告的质量和可信度。
5. 审计结果的沟通与解释阶段的沟通与协调审计人员需要将审计结果向被审计单位进行沟通和解释。
在这个阶段,应尽量采用简明扼要、易于理解的方式,将审计发现和问题清晰地传达给被审计单位。
同时,应耐心倾听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和解释,合理地回应其疑虑和问题,以促进问题的解决和改进措施的制定。
如何协调审计单位与被审计单位的关系?

如何协调审计单位与被审计单位的关系?从职责⽅⾯来讲,审计单位与被审计单位之间,既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站在审计单位的⽴场上,我们的⾓⾊是经济的监督者,审查、评价以及确保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等是我们的职责。
然⽽,⽆论是内部审计还是外部审计,在这看似直接的关系中,却长期存在着复杂的⽭盾。
审计⽅与被审计⽅的关系问题在我们履⾏义务、完成使命的过程中,却成为⼀项⼲扰和限制性的因素。
尽管这⼀消极因素是不能完全消除的,但是我相我们应当积极地探索处理好审计单位与被审计单位关系的途径,弱化两者间的⽭盾,从⽽提⾼审计⼯作的效率和质量。
我相信⼤多数审计⼈应该都思考过这个问题,因为⽆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务中,解决这⼀⽭盾的切⼊点正是落在了“⼈”上,即突破点是如何处理好审计⼈员和被审计单位⼈员的关系。
那么作为审计⼈员,我们⾃⾝应该从哪些⽅⾯去协调两者间的关系呢?1、转变审计价值观念有些审计⼈员认为审计的最终⽬的是查找问题,并将这⼀传统的观念从审计准备阶段⼀直延续⾄审计终结阶段。
持有这样的观念去开展审计⼯作,实际上是⽆形之中将审计⽅与被审计⽅对⽴起来了,过程中造成⼯作阻⼒,错误的审计观念难辞其咎。
因此,审计⼈员⾸先要明确和树⽴正确的审计价值观念,审计的最终⽬标和价值体现在提⾼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效益和改善经营管理⽔平上,⽽不是终⽌于发现问题。
秉持正确的审计价值观,也将有利于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单位认可程度和配合程度的提⾼。
2、提⾼⾃⾝能⼒和职业素养专业能⼒和职业素养是审计⼈最基本的要素。
过硬的专业能⼒让审计⼈员在进场后,能够从容开展对被审计单位的审计流程,出现问题时,能够给出充分的解释并从容应对,与被审计单位⼈员的沟通中不⾄于露怯或者因底⽓不⾜⽽失去被审计单位对审计⽅的信任和信服,有利于审计独⽴性和权威性的树⽴。
另外,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从形象、谈吐和⾏为等⽅⾯给被审计单位留下好的印象,与被审计单位共同营造和谐的审计氛围,为后续⼯作扫清⾮⼯作因素的障碍。
如何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如何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是审计师在进行审计工作前必须进行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审计师能够更好地理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运作情况,与被审计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准确识别风险,并为可靠的审计报告提供基础。
下面将介绍如何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首先,审查相关文件资料。
审计师可以通过阅读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会计记录、合同、协议、政府文件、行业规定等文件,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范围、组织结构、法律地位、业务流程、重要合同和协议等重要信息。
这些文件能够提供关于被审计单位的基本信息和业务特点,为后续审计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其次,与被审计单位进行沟通。
审计师可以与被审计单位的负责人、会计人员、内部控制人员等进行交流,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内部审计等情况。
通过与被审计单位的交流,审计师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流程和内部控制状况,为审计工作的进行提供更多信息。
第三,进行实地考察。
审计师可以亲自到被审计单位进行实地考察,参观被审计单位的生产、仓储、销售等各个环节,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设施、生产线、库存情况、销售渠道等情况。
通过实地考察,审计师可以更加真实地感受被审计单位的运营情况,对业务流程的合理性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估。
第四,分析外部环境。
审计师需要了解被审计单位所处的行业特点、市场竞争状况、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等外部环境因素。
通过分析外部环境,审计师可以预测被审计单位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并相应地调整审计工作的重点和方法。
最后,建立与被审计单位的良好合作关系。
审计师应该与被审计单位建立起互信、互助的工作关系,与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内部控制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共同合作完成审计工作。
通过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审计师可以获得更全面的信息,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并有效评估内控的有效性。
总之,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是完成有效审计工作的基础。
审计整改教训和反思报告

审计整改教训和反思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审计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审计工作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和失误,这就需要我们及时进行整改,并进行深入反思。
本文将围绕审计整改教训和反思展开讨论,以期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二、审计整改教训1. 审计流程不严谨在审计工作中,审计流程的严谨性是确保工作质量的关键。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有时会因为审计人员的疏忽或马虎导致审计流程出现问题。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必须加强对审计流程的培训和监督,并建立一套完善的流程管理体系。
2. 缺乏全面的证据收集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依赖于充分的证据收集。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我们发现审计人员只是简单地依赖文件和报表,而没有进行充分的调查和核实。
这种情况下容易导致审计结果的不准确和偏颇。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证据收集的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判断能力。
3. 沟通不畅导致信息缺失在审计工作中,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我们发现有时由于沟通不畅,审计人员无法获取到全部的信息,从而影响了审计结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加强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确保信息的全面和准确。
4. 对风险的评估不准确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对风险的评估非常重要。
然而,我们发现有时审计人员对风险的评估过于乐观或过于保守,导致审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没有得到准确的把握。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风险评估方法的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和判断能力。
三、反思报告1. 审计工作中应注重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审计工作也不例外。
我们应该在审计工作中注重细节,严格按照流程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处理,避免因为一些小的疏忽而导致工作质量下降。
2. 提高专业素质和判断能力作为审计人员,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判断能力。
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判断能力,才能够做出准确、可靠的审计结论。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如何做好审计沟通

如何做好审计沟通审计沟通是指审计师与被审计单位沟通交流,传达审计结果和意见的过程。
做好审计沟通对于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审计结果的准确传达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些关于如何做好审计沟通的建议:一、明确沟通目标和对象:在进行审计沟通之前,审计师需要明确沟通的目标和对象。
沟通目标可以是传达审计结果和意见、解答被审计单位提出的问题、核对审计发现等。
沟通对象包括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财务人员等。
明确沟通目标和对象有助于审计师有针对性地准备沟通内容和提供相关信息。
二、适当选择沟通方式:审计沟通可以采用口头沟通或书面沟通的方式。
口头沟通可以更直接地传递信息,感觉更亲切、真实,但可能存在信息传达不准确的问题。
书面沟通可以更明确地表达审计结论,可以提供有关资料作为参考,但可能会因为无法及时解答被审计单位的问题而导致延误。
审计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沟通方式。
三、准备充分的材料和信息:在进行审计沟通之前,审计师需要准备充分的材料和信息。
这包括审计报告、审计结果总结、相关的财务文件和数据等。
准备充分的材料和信息有助于更好地传达审计结果和意见,并且可以提供证据支持。
四、语言简明扼要、言辞礼貌:在进行审计沟通时,审计师需要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确保被审计单位能够理解。
同时,审计师需要注意言辞礼貌,尊重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和看法,避免使用过于苛刻或冒犯性的说法。
五、聆听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和问题:在进行审计沟通时,审计师需要主动聆听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和问题。
被审计单位可能会对审计结果和意见提出疑问或质疑,审计师需要耐心解答,并尽量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
审计师对被审计单位提出的问题和意见应持开放态度,并积极改进审计工作的问题。
六、重视沟通效果和结果:审计沟通的目的在于传达审计结果和意见,对于审计师来说,审计结果和意见的准确传达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确保沟通效果和结果,审计师可以采用反馈的方式,确认对方是否理解正确,是否需要进一步解释或补充。
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沟通审计发现问题时应注意的事项

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沟通审计发现问题时应注意的事项沟通是一种技巧。
审计人员要学会沟通。
尤其是审计人员在与被审计单位沟通审计发现时,更是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1.注重礼节。
审计人员首先要对被审计对象以礼相待,在称呼前加上“职务”或“老师”等表示尊敬。
审计人员要避免使用不礼貌的用语,如“我不同意你的解释”、“你的逻辑是错误的”等,更不能使用恶意评价的语言,如“你这是混淆事实”等。
2.不使用“你”、“你们”等有针对性的人称措辞。
审计人员在沟通审计发现时,不要说“你的行为违反了制度”、“你们一定没有遵守规定流程”等等,而是要尽量使用带有中性的、针对事情的措辞,如“这件事3.不使用夸大性的词语。
审计人员在沟通审计发现时,不应该使用“太离谱”、“过于虚高”等词语,而应就具体数据来说,如“高于市场价格50%”等。
4.取得共识。
审计人员在沟通具体审计发现前,应该与被审计对象在一些总体方面找到共同点。
如“被审计对象同意内部审计工作能给组织增加价值”、“审计人员对目前被审计对象业绩压力也表示理解”等等。
5.不要把别人逼进死胡同。
审计人员不应该在沟通审计发现时,说诸如此类的话:如“你最终还是承认了审计人员的判断”、“你应该为你的行为承担一切后果”、“你应该服从审计人员的权威”等等。
审计人员应该明白,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征服被审计对象,而是为了让被审计对象接受审计发现的事实。
6.不要把解释的语言当成不同意见。
被审计对象会就审计发现发表自己的看法。
有时候这些看法是为了解释行为发生的背景、原因以及个人的观点。
审计人员不要观点、解释的表达当作不同意见而与被审计对象针锋相对,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每个人或多或少对别人挑毛病感到不舒服。
内部审计工作尽管不是给别人挑毛病和找不足,但也会引起别人的反感和抵触情绪。
不仅在审计发现的沟通时需要掌握和运用一些技巧,在审计访谈中也是要掌握和运用一定的技巧,这样,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 沿 信 息 速 递
审计机关应重视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
所谓沟通,是指为了设定的目标,把信息、思想、情感在个人或群体之间传递,并达成协议的过程。
审计工作的沟通,就是审计机关向被审计对象说明审计的任务、方法和目标,了解被审计单位财经管理状况、经费收支来龙去脉和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被审计单位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等的过程。
沟通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其重要作用在于能够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审计整改。
笔者就审计沟通问题谈几点肤浅认识:
一、沟通的关键
沟通的关键在于确定沟通什么。
作为审计者要完成好项目审计任务,心中必须要理清从被审计单位那里获得什么信息,要让被审计单位知道必须提供什么样的信息、配合和帮助。
这是审计机关在进行沟通前都必须思考的问题,最好在沟通前,将需要获得的信息逐条列出,制成相应的表格,沟通完毕对照表格进行补充。
二、沟通的结果
沟通完成后的结果最好能够准确回答如下几个问题:被审计单位清楚该项目审计的任务、时间与范围;被审计单位相关人员能够对审计提供有效的配合和帮助;被审计单位知晓本单位财经管理存在的问题;被审计单位能够进行有效的整改;被审计单位财经管理人员业务水平能够有效的提高。
三、沟通的方法
沟通分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定期和非定期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正式的审计进点见面会。
审计组向被审计单位说明审计的工作任务、时间、方法和目的,需要提供的支持与帮助;宣传审计纪律“八不准”并请被审计单位予以理解和配合。
2、定期组织议审会。
定期将一段时间带有疑问的问题进行梳理,召集被审计单位相关人员进行询问、交谈,弄清具体真相。
3、非正式、不定期的交谈。
对被审计单位干部、职工和下属单位进行走访交谈,了解被审计单位经济管理状况及主要领导履行经济责任情况。
4、正式的审计报告见面会。
将审计机关拟定的审计报告与被审计单位领导、相关经济管理人员进行见面,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指出存在的问题,取得整改共识。
四、沟通的技巧
俗话说:“一句话可以让人笑,也可以让人跳”,沟通里有许多奥妙和技巧,值得我们研究学习。
1、沟通时态度应坦诚。
审计机关是执法部门,沟通时不可有以上对下说话态度,不可使用带有威胁性的语言,否则,难以取得被审计单位的配合和信任。
2、沟通时应该具体化。
审计机关应将所需要的信息进行罗列,询问的问题应该具体化,就事论事,不能含糊其词。
3、沟通时既要谈问题,也要说成绩。
老谈问题会让被审计单位产生抵触情绪,有时表扬多于批评的沟通更加有效,更具有前瞻性,更符合绩效审计的原则。
4、沟通时要认真倾听。
少说多听是沟通的又一个重要技巧,因为多听才能获得更多需要的信息。
5、沟通要及时。
审计发现重大问题审计机关应及时组织沟通,拖延沟通时间会让问题复杂化。
6、沟通应具有建设性。
审计的目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因此,在沟通时审计应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以帮助被审计单位更好地进行整改,更好地达到绩效的目标。
沟通作为一个重要的管理技巧在审计工作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其所带来的效益也非常大,审计机关应结合自身工作特点不断探索和提高沟通技巧,以更高的效率获得更大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