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反例集
无穷极数中的几个典型反例
无穷极数中的几个典型反例一、正项级数中比值判别法和根值判别法的反例(1) 比值差别法:例1:1(1)3nn ∞=+-∑级数1(1)3nn ∞=+-∑发散,但极限1limn n nu u +→∞并不存在因为级数13n ∞=∑发散而级数1(1)3nn ∞=-∑收敛。
所以级数1(1)3nn ∞=+-∑发散。
而11(1)n n nu u +++-=11(1)limlimn n n n nu u ++→∞→∞+-=并不存在。
当然,p-级数∑∞=11n np也是一个典型的反例, 1limn n nu u +→∞=1,但当p>1时收敛;1≤p 时,发散。
(2) 根值判别法:例2:1(1)3nnn ∞=⎤-⎥⎣⎦∑级数13nn ∞=⎣⎦∑收敛,但lim lim3n n →∞→∞=并不存在。
(1)21033nnn⎡⎤⎛⎫+-≤≤ ⎪⎢⎥ ⎪⎣⎦⎝⎭而113nn ∞=⎛⎫⎪ ⎪⎝⎭∑收敛(公比小于1的等比级数)。
由比较判别法,1(1)3nnn ∞=⎤+-⎥⎣⎦∑(1)3n-=是摆动数列。
故(1)limlim3nn n →∞→∞-=不存在。
注:在正项级数的敛散性判别中,比值判别法和根值判别法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但是它成立的条件是充分而非必要的。
二、 交错级数中使用莱布尼兹差别法的反例在交错级数的敛散性判别中,莱布尼兹判别法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但是有些情况下的交错级数不满足条件。
例3:2(1)nn ∞=-∑1n u =显而易见满足lim 0n n u →∞=,而不满足。
1(1,2,)n n u u n +≥= , 但作为任意项级数(1)(1)1(1)111n nnn n u n n n ⎤---⎣⎦===-----由级数21n n ∞=-∑收敛,而级数211n n ∞=-∑发散知,级数2nn ∞=∑发散。
例4: nn nn )1(1)1(2-+-∑∞=nn nn )1(1)1(2-+-∑∞==111)1(1))1(()1(222----=----n n n n n nnn,根据莱布尼兹判别法易知交错级数∑∞=--221)1(n nn n 收敛,而∑∞=-2211n n 收敛,所以原级数nn nn )1(1)1(2-+-∑∞=是收敛的。
高等数学中反例的研究
关键词 洛必达法则 ; 反例 ; 极限 中图分类号 O172
1 问题的提出
讨论洛必达法则的反例 , 并不是说洛必达法则是错误的 , 若当你非常仔细的考察法则的条件和 ( x ) ≠0 不满足时 , 结论可能不成立 , 这里提出来 , 以便引起大家 结论时 , 你就会发现 , 当条件中 F′ 的关注 . 洛必达法则[ 1 ] :设 ( 1) lim f ( x ) = ∞, lim F ( x ) = ∞;
( x ) / F′ ( x ) , ( f ( x ) = λ( x ) - sin λ( x ) , F ( x ) = f ( x ) / F ( x ) 应用洛必达法则 , 我们必须考虑 f ′
λ( x ) ]) . f ( x )φ [ co s
( x) = λ ( x) - λ ( x ) co s λ( x ) = λ ( x ) [ 1 - co s λ( x ) ] f′ ′ ′ ′ ( x) = f ′ ( x )φ λ( x ) ] + f ( x )φ ( u) ・ λ( x ) ] ・ λ ( x) F′ [ co s ′ [ - sin ′ ( x ) [ 1 - co s λ( x ) ]φ[ co s λ( x ) ] - λ ( x ) f ( x )φ ( u) sin λ( x ) =λ ′ ′ ′ ( x ) { [ 1 - co s λ( x ) ]φ[ co s λ( x ) ] - f ( x )φ ( u) sin λ( x ) } =λ ′ ′ ( x ) → ∞, 消去共同因子λ ( x) 得 当 x →0 时λ ′ ′ ( x) λ( x ) f′ 1 - co s = ( x) λ( x ) ]φ[ co s λ( x ) ] - f ( x )φ ( u) sin λ( x ) F′ [ 1 - co s ′
高等数学中的一些反例
高等数学中的一些反例1 高等数学中的反例在高等数学中,反例就是指一些能够证明一个命题不成立的具体实例。
因此,反例在数学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探讨一些高等数学中的反例。
2 无理数的乘积是有理数首先,我们考虑一个看似显然的命题,即两个无理数的乘积一定是一个有理数。
这个命题的错误之处在于,我们无法保证这两个无理数是代数无关的。
下面给出一个反例:假设x = √2,y = 1 / √2,那么显然 x、y 都是无理数。
但是它们的乘积为:xy = (√2) (1 / √2) = 1因此,这个反例表明了两个无理数的乘积并不一定是一个有理数。
3 常数项级数收敛的级数和绝对收敛接下来,我们来思考一下另一个命题:如果一个常数项级数收敛,那么它的级数和一定是有限的。
而这个命题也是错误的。
我们可以通过下面这个反例来证明:考虑级数:1 - 1 + 1 - 1 + 1 - 1 + ...显然,这个序列的部分和为:S_n ={ 1 (n 为奇数 ){ 0 (n 为偶数 )因此,该序列的极限不存在。
但是,如果我们对该序列取绝对值,那么它会变成一个常项级数,即:1 + 1 + 1 + 1 + ...该级数显然是发散的。
因此,这个反例说明了一个常数项级数收敛不一定意味着它的级数和是有限的,也不意味着它的级数和绝对收敛。
4 现代几何的反例在现代几何中,我们经常会面临一些看似正确的命题,但是它们在特殊情况下并不成立。
例如,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长一样,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这个命题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正确的,但存在以下反例:考虑一个由两个直角三角形组成的三角形。
其中直角边分别为2和1,斜边长度为√5,这个三角形显然不是等腰三角形。
这个例子说明了即使在看似简单的几何命题中,也可能存在反例。
5 常微分方程的反例最后,我们来看一个常微分方程的例子,来说明反例在应用数学中的重要性。
考虑一个简单的一阶常微分方程:y' = y^2 - 1这个方程可以通过分离变量得到解:2arctanh(y) = x + C其中,arctanh(y) 表示双曲正切的反函数。
Cantor集上Lebesgue测度的反例
Cantor集上Lebesgue测度的反例Cantor集,又称康托尔集,是数学中一个有趣且重要的集合。
康托尔集最早由德国数学家Georg Cantor于1874年引入,使用这个集合可以展示数学中一些奇特的性质。
本文将讨论康托尔集的一个重要性质,即其上的Lebesgue测度。
Lebesgue测度是由法国数学家Henri Lebesgue在20世纪初提出的一种测度方法。
相比于传统的黎曼积分,Lebesgue测度可以更好地描述不连续和不规则的函数。
然而,当应用Lebesgue测度在Cantor集上时,我们会遇到一个令人惊奇的结果。
在开始之前,让我们先回顾一下康托尔集的定义。
康托尔集由[0, 1]区间中初始的闭区间[0, 1]构建而成。
然后,在每个步骤中,我们将每个闭区间分成三个等长的闭区间,并移除中间的开区间。
重复此过程无限次,我们得到了康托尔集。
现在,让我们尝试计算康托尔集的Lebesgue测度。
根据Lebesgue测度的定义,我们需要找到一个覆盖Cantor集的开区间集合,并计算它们的总长度。
然而,对于Cantor集来说,这并不容易。
由于Cantor集是一个完全不连续的集合,任何区间都会被Cantor集的元素分割成两个部分。
因此,我们无法找到一个开区间集合,其总长度等于Cantor集的长度。
这一结论可以通过反证法加以证明。
假设我们找到了一个开区间集合X,其总长度等于Cantor集的长度。
由于Cantor集是不可数的,而每个开区间是可数的,所以至少存在一个开区间的长度为0。
那么,我们便可以将所有长度为0的开区间移除,得到一个新的开区间集合X'。
然而,新的开区间集合X'并不能完全覆盖Cantor集。
在每个步骤中,我们都会移除Cantor集中的一些元素,最终导致X'无法覆盖整个Cantor集。
因此,不存在一个开区间集合,其总长度等于Cantor集的长度。
这就是Cantor集上Lebesgue测度的反例。
数学分析课程中的几个反例-FudanUniversity
数学分析课程中的几个反例1.处处连续处处不可导的函数在数学分析的发展历史上,数学家们一直猜测:连续函数在其定义区间中,至多除去可列个点外都是可导的。
也就是说,连续函数的不可导点至多是可列集。
虽然这一猜测是错误的,但数学家在很长一段时期一直没能找到反例,原因是在当时函数的表示手段有限,而仅仅从初等函数或从分段初等函数表示的角度出发去考虑,是找不到反例的。
但是随着级数理论的发展,函数表示的手段扩展了,数学家可以通过函数项级数来表示更广泛的函数类。
Weierstrass 是一位研究级数理论的大师,他于1872年利用函数项级数第一个构造出了一个处处连续而处处不可导的函数,为上述猜测做了一个否定的终结:(0()sin n n n )f x a b ∞==∑x ,b a <<<10, 。
1>ab 下面叙述的反例在证明上要相对简易些,它是由荷兰数学家Van Der Waerden 于1930年给出的。
设(x )表示x 与最邻近的整数之间的距离,例如当x = 1.26,则(x ) = 0.26;当x = 3.67,则ϕϕϕ(x ) = 0.33。
显然ϕ(x )是周期为1的连续函数,且。
2/1)(≤ϕx 注意 当y x ,21,[+∈k k 或]1,21[++k k 时,成立|||)()(|y x y x −=−ϕϕ。
Van Der Waerden 给出的例子是:)(x f = ∑∞=ϕ010)10(n nn x 。
由n n x 10)10(ϕ≤n1021⋅,及∑∞=⋅01021n n 的收敛性,根据Weierstrass 判别法,上述函数项级数关于),(+∞−∞∈x 一致收敛。
所以在连续。
)(x f ),(+∞−∞现考虑在任意一点x 的可导性。
由于的周期性,不妨设,并将x 表示成无限小数)(x f )(x f 10<≤x x = 0.a 1a 2…a n …。
若x 是有限小数时,则在后面添上无穷多个0。
举反例(全)
举反例1、已知∠AOB+∠BOC=90°,则∠AOC=90°,是否成立。
如果成立,请证明,如果不成立,请举出反例。
2、已知三角形ABC中,现有两个命题:(1)如果AB=AC,且∠A=60°,那么三角形ABC是等边三角形;(2)如果AC 2+BC2>AB2,那么三角形ABC不是直角三角形.判断上述两个命题是否正确,若正确,说明理由;若不正确,请举出反例.3、如图,在△ABC中,点D是AB边的中点,点E在AC边上(1 )若AB=BC,且BD=DE,求DE是△ABC的中位线(2) 若12DE BC,则结论“DE一定是△ABC的中位线”是否正确?若正确请正面;若不正确,请举出反例。
D EB CA4、已知:四边形ABCD中,∠A=∠C,(1)若AB∥CD,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2)命题:“若AB=BC,则四边形ABCD是菱形”是否正确?若正确,请加以证明,若不正确,请举反例。
ADB C5、已知四边形ABCD,AD∥BC,连接BD.(1) 小明说:“若添加条件BD2=BC2+CD2,则四边形ABCD是矩形.”你认为小明的说法是否正确?若正确,请说明理由;若不正确,请举出一个反例说明.(2) 若BD平分∠ABC,∠DBC=∠BDC,tan∠DBC=1,求证: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6、已知四边形ABCD,对角线AC、BD交于点O.现给出四个条件:①AC⊥BD;②AC平分对角线BD;③AD∥BC;④∠OAD=∠ODA.请你以其中的三个条件作为命题的题设,以“四边形ABCD是菱形”作为命题的结论,(1)写出一个真命题,并证明;(2)写出一个假命题,并举出一个反例说明.7、若以一个三角形的最长边所在直线为对称轴,把这个三角形进行翻折,则称所得的四边形为准菱形。
(1)如图,在以对角线AC 所在直线为对称轴的准菱形ABCD 中,BD 平分∠ABC ,求证四边形ABCD 是菱形 (2)有同学说:“如果四边形ABCD 中,∠ABC =∠ADC ,AC 平分BD ,那么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如果正确,请给出证明;如果不正确,请举出反例COBDA8、已知等腰△ABC 中,AB =AC ,D 是BC 的中点,将三角板中的90°角的顶点绕D 点在△ABC 内旋转,角的两边分 别与AB 、AC 交于点E 、F ,且点E 、F 不与A 、B 、C 三点重合。
几何类命题的反例
在几何学中,反例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用于证明某个命题是错误的。
以下是一些几何类命题的反例:
命题:“所有的矩形都是正方形。
”
反例:一个长为3单位,宽为2单位的矩形。
这个矩形显然不是正方形,因为它的长和宽不相等。
命题:“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是矩形。
”
反例:一个斜的平行四边形,其中内角不是90度。
这样的平行四边形不是矩形,因为它不满足矩形的所有性质(特别是内角为直角)。
命题:“有两边及一边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反例:考虑两个三角形ABC和ABD,其中AB是公共边,AC=AD,但∠C和∠D不相等。
根据三角形的全等条件,这两个三角形不全等,即使它们有两边和一边对角相等。
命题:“如果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且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一定是平行的。
”反例:在平面上画出两条不平行的直线,并用第三条直线截它们,使得内错角看起来相等(但实际上由于直线不平行,这些角不会真正相等)。
这个例子表明,仅凭内错角看起来相等,并不能断定两条直线平行。
命题:“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
反例:在三维空间中,过一点实际上有无数条与给定直线垂直的直线,因为这些直线可以位于不同的平面上。
请注意,以上反例中的错误命题通常是由于对几何概念或性质的误解而产生的。
在学习和应用几何知识时,务必确保对相关概念和性质有准确的理解。
微积分教学中的反例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卜8 7 9 8 . 2 0 1 4 . 0 3 . 0 1 5
微 积 分 教 学 中 的 反 例
殷 炜 栋
( 浙江科技学院 理学 院, 杭州 3 1 0 0 2 3 )
摘
要: 对 多元 微 积 分 中 比较 容 易 混 淆 的地 方 , 比如 极 值 和 最 值 、 可 微 性 和 方 向导 数 、 累 次 极 限 和极 限 的 相 关 方
记
r Y。 +
e 一 两 1
如 果 > 一1 , 如 果 一一1 ,
如果 . y < 一1 。
h ( x , ) 一 { 1
J o u r n a l o f Z h e j i a n g U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e c h n o l o g y
Vo 1 . 2 6 No 。源自3,J u n .2 0 1 4
几个 新 的反例 , 希 望有 助 于解决 这方 面 的一些 难点 。
1 极 值 和 最 值
二元( 多元) 函数 的极 值 问题 是 微积 分教 学 中偏导 数 的一个 很好 的应 用 。通 常来 说 , 连续 函数 只有 在
有界 闭域 中才 能保 证有 最值 , 见 文献 [ 5 — 6 ] 。但全 平 面上 的二 次多 项式 是 个 例外 : 本 质 上这 是 由于 它总 可
容 。所 以 , 反例 教 学是 微积 分教 学 中很有 效 的一种 方 式 。在 这 方 面 有不 少 书 籍 可 以参 考 , 比如 文 献 [ 1 ] ,
里面 收集 了很 多经 典 的反例 ; 此外 还 有很 多参 考 文献 , 如文献E 2 - 1 、 文献 [ 3 ] 和文 献 [ 4 ] 。本 研究 又构 造 了
数学大反例合集
数学大反例合集数学猜想并不总是对的,错误的数学猜想不占少数。
只不过因为反例太大,找出反例实在是太困难了。
这篇文章收集了很多“大反例”的例子,里面提到的规律看上去非常诱人,要试到相当大的数时才会出现第一个反例。
最多分为多少块圆上有n 个点,两两之间连线后,最多可以把整个圆分成多少块?上图显示的就是 n 分别为 2 、 3 、 4 的情况。
可以看到,圆分别被划分成了 2 块、 4 块、 8 块。
规律似乎非常明显:圆周上每多一个点,划分出来的区域数就会翻一倍。
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让我们看看当 n = 5 时的情况:果然不出所料,整个圆被分成了 16 块,区域数依旧满足 2n-1 的规律。
此时,大家都会觉得证据已经充分,不必继续往下验证了吧。
偏偏就在 n = 6 时,意外出现了:此时区域数只有 31 个。
最有名的素数生成公式1772 年,Euler 曾经发现,当 n 是正整数时, n2 + n + 41 似乎总是素数。
事实上,n 从 1 一直取到 39,算出来的结果分别是:43, 47, 53, 61, 71, 83, 97, 113, 131, 151, 173, 197, 223, 251, 281,313, 347, 383, 421, 461, 503, 547, 593, 641, 691, 743, 797, 853, 911, 971, 1033, 1097, 1163, 1231, 1301, 1373, 1447, 1523, 1601这些数全都是素数。
第一次例外发生在 n = 40 的时候,此时 402 + 40 + 41 = 402 + 40 + 40 + 1 = (40 + 1)(40 + 1) = 41 × 41。
xn - 1 的因式分解x2 - 1 分解因式后等于 (x + 1)(x - 1) 。
x20 - 1 分解因式后等于(x - 1) (x + 1) (x2 + 1) (x4 - x3 + x2 - x + 1) (x4 + x3 + x2 + x + 1) (x8 - x6 + x4 - x2 + 1)对于所有的正整数 n , xn - 1 因式分解后各项系数都只有可能是1 或者 -1 吗?据说有人曾经算到了 x100 - 1 ,均没有发现反例,终于放心大胆地做出了这个猜想。
数学分析中反例
数学分析中反例
数学分析中的反例是指能够证明某个命题或定理不成立的
具体例子。
下面给出几个常见的数学分析中的反例:
1. 极限的反例:对于函数
$f(x)=\sin\left(\frac{1}{x}\right)$,当$x$趋于0时,$f(x)$的极限不存在。
这个反例说明了对于一些函数,即
使在某个点附近的取值趋近于某个数,但并不意味着函数
在该点处有极限。
2. 连续性的反例:考虑函数$f(x)=\frac{1}{x}$。
在定义
域中除了$x=0$外,$f(x)$是连续的。
然而,$f(x)$在
$x=0$处不连续,因为在该点处没有定义。
这个反例说明了
函数在某个点处连续并不意味着函数在整个定义域上都连续。
3. 一致收敛的反例:对于函数序列$f_n(x)=x^n$,当
$x\in[0,1)$时,序列逐点收敛于0。
然而,这个序列在该
区间上不一致收敛,因为对于任意的$\varepsilon>0$,存
在某个$x\in[0,1)$,使得$|f_n(x)-
0|=|x^n|>\varepsilon$对于所有的$n$都成立。
这个反例
说明了逐点收敛并不意味着一致收敛。
4. 可导性的反例:考虑函数$f(x)=|x|$。
在$x=0$处,
$f(x)$不可导,因为在该点处左导数和右导数不相等。
这
个反例说明了函数在某个点处可导并不意味着函数在整个
定义域上都可导。
这些反例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分析中的概念和定理,并且指出了一些常见的误区和陷阱。
论高等数学中的反例
论高等数学中的反例摘要 高等数学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重要课程,而重视和恰当的使用反例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学习高等数学。
因此,本文主要对高等数学中的反例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究,论述了反例的来源和构造,围绕高等数学中一些典型的反例进行分析,详细说明了反例在高等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及应用,为学生学习高等数学提供了一种辅助方法。
关键词 高等数学,数学研究,反例.Abstract The higher maths is an important curriculum of training students’abstract including capability 、logic ideation capability 、operation capability and space fancy capability ,moreover it is attaching important to and using contrary cases that can effectively help students study higher mathematics.Hence ,This paper holds an exploration on opposite case by focusing on the functions and application of constructing contrary cases in higher maths studying. it is claimed that constructing contrary cases is an effective aid to higher mathematics studying.KeyW ords higher mathematics, mathematics research, contrary cases0 前言“以例外证明规律”,这是一句人所共知的格言。
切比雪夫不等式的反例
切比雪夫不等式的反例切比雪夫不等式是概率论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它描述了一个随机变量与其期望值之间的距离。
然而,这个定理并非对所有情况都成立,存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反例。
本文将介绍切比雪夫不等式的反例,并探讨这些反例出现的原因。
1. 引言切比雪夫不等式是概率论中的一种常用工具,它提供了一种衡量随机变量偏离其期望值的上界。
一般来说,对于任意一个随机变量X,以及一个给定的正实数ε,切比雪夫不等式可以表示为:P(|X-μ|≥ε) ≤ σ²/ε²其中,μ是X的期望值,σ²是X的方差。
这个不等式的意义在于,它告诉我们X偏离μ的概率至多为σ²/ε²。
2. 反例然而,切比雪夫不等式并非对所有情况都成立。
下面我们举一个反例来说明这一点。
假设我们有一个随机变量X,它服从正态分布,均值μ为0,方差σ²为1。
根据切比雪夫不等式,当ε=1时,P(|X-0|≥1) ≤ 1/1² = 1。
然而,在这个反例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个事件,使得它的概率远远大于1。
具体来说,考虑事件A={X≥2},即X大于等于2的情况。
根据正态分布的性质,可以计算出P(X≥2)≈0.0228。
显然,这个概率远大于1,与切比雪夫不等式的结果相矛盾。
3. 分析与讨论为什么在这个特殊情况下切比雪夫不等式失效呢?这是因为切比雪夫不等式是基于方差的测量,而方差无法完全反映随机变量在某个区间内的分布情况。
对于正态分布而言,它的尾部(即较大或较小的值)以指数形式衰减,而方差只是描述了分布的“中心部分”,无法准确刻画尾部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借助其他的概率不等式来提供更为准确的估计。
例如,针对正态分布,我们可以使用切比雪夫不等式的加强版本--松本不等式。
4. 松本不等式松本不等式是对切比雪夫不等式的改进,它利用了随机变量的四阶矩来提供更加紧凑的上界估计。
针对符合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X,松本不等式可以表示为:P(|X-μ|≥ε) ≤ 6σ⁴/ε⁴通过这个不等式,我们可以更准确地估计随机变量X偏离其期望值的概率。
数分中的反例
1柯西收敛准则(柯西收敛准则)数列{}n a 收敛的充要条件是:对任给的0ε>,存在正整数N,使得当n,m >N 时有n m a a ε−<. 下面列出两个命题(1) 数列{}n a 收敛的充要条件是[5]:对任给的0ε>,N ∃,当n N >时,对一切1,2,3,p =,都有n p n a a ε+−<(2) 数列{}n a 收敛的充要条件是:对任给的0ε>,对1,2,3,p ∀=,N ∃,当n N >时,有n p n a a ε+−<对于以上两个命题,再结合柯西收敛准则,我们很难一下子看清楚哪个是对的,看似他们的表述很接近,貌似都对,实则不然,对于命题2,虽然p 是任意的,但是是在选取N 前就给定的,可能每一个p 都会对应着一个不同的N ,这样就会使得N 的选取和p 的取值有关,从而找不到一个公共的N 使的对任何一个p 都成立,这就是命题2和命题1最本质的区别,经过初步分析我们还不能断定命题2是错误的,如果能举一个反例推翻就可以了,而这种反例是存在的,比如令111123n a n =++++,则111||121n p n pa a n n n p n ε+−=+++<<++++, 对任意给定的p ,当n 充分大时成立,所以111123n a n =++++ 是满足命题2的要求的,但是我们知道111123n a n=++++是发散的,所以命题2是不对的.通过这个反例可以看出反例在加深理解定理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2 stolz 公式∞∞型Stolz 公式若{}n y 严格递增且lim n n y →∞=,+∞,11limn n n n n x x l y y −→∞−−=−,则11limlim n n n n n n n n x x xl y y y −→∞→∞−−==−(l 是有限数,+∞或−∞) οο型Stolz 公式 若{}n y 严格递减且lim 0n n y →∞=,lim 0n n x →∞=,11limn n n n n x x l y y −→∞−−=−,则11limlim n n n n n n n n x x xl y y y −→∞→∞−−==−(l 是有限数,+∞或−∞) 注意上面的l 可以是有限数,也可以是+∞或−∞,但是11limn n n n n x x y y −→∞−−=∞−,一般推不出limnn nx y →∞=∞,例如令 {}n x =222(0,2,0,4,0,6,),n y =n,这时虽然11limn n n n n x x y y −→∞−−=∞−,但是n n y x ⎧⎫⎨⎬⎩⎭=(0,2,0,4,0,6,),即lim n n n xy →∞≠∞.要特别注意的是Stolz 公式的逆命题是不成立的,现以∞∞型Stolz 公式为例, 即使{}n y 严格递增且lim n n a →∞=,+∞,limn n n x l y →∞=,但是推不出11lim n n n n n x xl y y −→∞−−=−,如我们用Stolz 公式很容易知道如果lim n n a a →∞=,则12limnn a a a a n→∞+++=,但是由此等式反过来我们是推不出lim n n a a →∞=的,例如:令n a =(1)n −,显然12lim0nn a a a n→∞+++=,但是lim 0n n a →∞≠.针对上例我们还可以得到推不出lim n n a a →∞=是因为{}n a 的极限不存在,如果存在的话,lim n n a a →∞=一定成立,所以加上{}n a 单调这个条件就可以确定lim n n a a →∞=成立,因为如果{}n a 单调就可以保证{}n a 的极限是存在的,要么是有限数,要么是+∞或−∞,而这三种情况恰好在Stolz 公式的使用范围内,这也是我们构造的反例一定不能是单调数列的原因.3 有界变差数列都是收敛数列.逆命题不真.2132431||||||||n n n A a a a a a a a a c −=−+−+−++−<(c 为常数),则称数列{}n a 为有界变差数列.可以证明有界变差数列都是收敛数列,但是收敛数列却不一定是有界变差数列,例如:{}11111,1,,,,,,22n a n n⎧⎫=−−−⎨⎬⎩⎭, 显然lim n n a →∞=0,但是21324312143221||||||||||||||1112(1)23n n n n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n−−−+−+−++−>−+−++−=++++→+∞4.若1limn n na a a +→∞=,0n a >,则1n =.逆命题不对.例如:2(1)n n a =+−={}1,3,1,3,1,3,,1n =,但是21213n n a a +=,2213n n a a −=,故1lim n n na a +→∞不存在.这就是在级数收敛判别法中能用比式判别的一定可以用根式判别法来判定,而在有些题目中能用根式判别法却不能用比式判别法的原因,这也说明根式判别法比比式判别法应用的范围更大一些.5周期函数并不是非常数的周期函数都有最小正周期,下面我们寻求一个没有最小正周期的非常数的周期函数,可以证明非常数的连续周期函数必有最小正周期[5],所以我们构造的函数一定是不连续的,如狄利克雷函数,1,()0,x D x x ⎧=⎨⎩为有理数为无理数,它的周期是全体有理数,因而没有最小正周期.6复合函数(),()y f u u g x ==,已知00lim ()x x g x u →=,0lim ()u u f u A →=,若0x x →的过程中()g x 始终保持有0()g x u ≠,则复合函数的极限0lim (())x x f g x A →=.注意这里的0()g x u ≠容易忽略,但确实又是必不可少的,例如:1,0()0,0u y f u u ≠⎧==⎨=⎩ 及,()0,x x u g x x ⎧==⎨⎩为无理点为有理点,这时0x →时0u →,0u →时()1y f u =→,但复合后的极限不存在,因为1(())0x f g x x ⎧=⎨⎩,为无理点,为有理点.由此可知0()g x u ≠是不能去掉的,但是如果外层函数连续,则lim (())(lim ())x x x x f g x f g x →→=,就不必假定在极限过程中0()g x u ≠了.7一致连续定义 设f 为定义在区间I 上的函数.若对任给的0ε>,存在()0δδε=>,使得对任何1x ,2x ∈I,只要12||x x δ−<,就有12|()()|f x f x ε−<,则称函数f 在区间I 上一致连续.由一致连续的定义可以证明,在有限开区间上一致连续的两个函数之积仍然是一致连续函数.现在我们来看在有限开区间上一致连续的两个函数之商和在无穷区间上一致连续的两个函数之积是否还是一致连续函数.通过反例我们可以知道这时就不一定成立了,如:1与x 在(0,1)上一致连续,但其商1x在(0,1)上不一致连续.x 与x 在(0,,+∞)上一致连续,但2x 在(0,,+∞)上不一致连续.8.,众所周知,若()f x 的导函数在I 上有界,则()f x 一定一致连续.我们的问题是逆命题是否成立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f x =在(0,1)上一致连续,但'()f x =在(0,1)上是无界的.这里还有个重要的结论,若()f x 在[),a +∞上连续且处处可导,且'lim |()|x f x A →+∞=(有限或无限),则当且仅当A 为有限时,()f x 在[),a +∞一致连续.证,⇒,因为A 有限,12|()()|f x f x −=|'()f ξ|12||x x −≤M 12||x x −,由Lipschitz 条件可得()f x 一致连续.⇐,,反证法:假如A=+∞,令0ε=1,1x =b>0,,2x =b+1n,对n N ∀∈,b 充分大时,有 12|()()|f x f x −=|'()f ξ|1n≥0ε=1, 故()f x 非一致连续.9导数定义 设函数()y f x =在0x 的某邻域内有定义,若极限00()()limx x f x f x x x →−−存在,则称函数f 在点0x 处可导.由定义可知函数的可导是针对一点而言的,所以存在只在一点可导,在这一点的任何领域内都不可导的函数,因为连续也是针对点而言的,我们知道存在只在单点连续的函数,在这一点的任何领域内都不连续,如黎曼函数,那么是否存在这样的函数,只在一点可导,在其他任一点都不连续,这样的函数是存在的,如()f x ,=2()x D x 仅在点0x =0处可导,在其他任意一点都不可导,且不连续,其中()D x 是狄利克雷函数.1.,可导函数()f x 在某点满足'0()0f x >,但不能断定()f x 在0x 的某领域内单调递增,如212sin ,0()=00x x x f x xx ⎧+≠⎪⎨⎪=⎩, , 则'1114sin 2cos ,0()=0x x f x x xx ⎧+−≠⎪⎨⎪=⎩1, , 在0x =0点,'(0)=1>0f ,但在原点的任意领域内'()f x 都取正值和负值. 2.导函数不一定连续.例如21sin ,0()=0x x f x xx ⎧≠⎪⎨⎪=⎩0, , 则'112sin cos ,0()=0x x f x x xx ⎧−≠⎪⎨⎪=⎩0, , '()f x 在0x =点间断,并且是第二类间断点,其实这并不是偶然,因为导函数是没有第一类间断点的,并且还可以证明导函数如果有第二类间断点一定是振荡型的第二类间断点.10 若()f x 在(,)a +∞内可导,并且'lim ()=A x f x →+∞,则 ()lim=A x f x x→+∞这由推广的洛必达法则很容易得到,但是此命题的逆命题不真.如,()=sin f x x ,(,)x a ∈+∞,sin limx xx →+∞=0,但是'lim ()=lim cos x x f x x →+∞→+∞不存在.11 lim()x f x →+∞和'lim ()x f x →+∞的关系 由推广的洛必达法则我们还可以知道,设()f x 在(,)a +∞内可导,若lim ()x f x →+∞,,'lim ()x f x →+∞都存在,则'lim ()x f x →+∞=0.现在我们来进一步探讨在()f x 在(,)a +∞内可导的前提下lim ()x f x →+∞,和'lim ()x f x →+∞之间的关系.下面的两个反例告诉我们它们是无关条件,即()f x 在(,)a +∞内有界可导,且有lim ()x f x →+∞存在,但'lim ()x f x →+∞不一定存在,例如2sin ()=x f x x,(0,)x ∈+∞则2'22sin ()=2cos x f x x x−,显然lim ()=0x f x →+∞但是'lim ()x f x →+∞不存在.反之如果()f x 在(,)a +∞内有界可导,且'lim ()x f x →+∞存在,但lim ()x f x →+∞不一定存在,例如:()=cos(ln )f x x ,(0,)x ∈+∞,它在(0,)+∞上有界且可微,且'sin(ln )()=x f x x−, 所以'lim ()x f x →+∞=0,但是lim ()x f x →+∞不存在.12 极值若连续函数()f x 在0x 点有极大值,则在此点的某一领域内一定满足()f x 在此点的左侧递增右侧递减.这个命题初看很正常,感性认识是对的.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例如,212(2+sin ),0()=00x x f x xx ⎧−≠⎪⎨⎪=⎩, , ()f x 在0x =0取得极大值2,而'11()cos 2(2sin ),0f x x x x x=−+≠在0x =0的任意小的邻域内都时正时负,故在0x =0的左右两侧任意领域内()f x 都是震荡的.13原函数与可积函数之间的关系1.可积但不一定存在原函数.例如黎曼函数1,,,()0,0,1p x p q q pq q f x x ⎧=>⎪=⎨⎪=⎩互素,以及(0,1)内的无理数,1()=0f x dx ⎰,但是()f x 是没有原函数的,因为导函数没有第一类间断点且具有介值性,而黎曼函数在无理点连续,在有理点间断,并且是第一类间断点,况且()f x 没有介值性,因为取不到无理数,所以()f x 是没有原函数的.从这个例子中也可以看出有无数个间断点的函数也可能可积,进一步我们会知道黎曼可积的一个充要条件是几乎处处连续,因为有理点可列,显然黎曼函数符合要求.2.有原函数但不一定可积.例如221212sin cos ,0()00x x f x x x xx ⎧−≠⎪=⎨⎪=⎩, ,在区间[]-1.1上()f x 有原函数221sin ,0()00x x F x xx ⎧≠⎪=⎨⎪=⎩, , 但是()f x 在[]-1.1上不可积,(因为()f x 在[]-1.1上无界).14.,若()=0ba f x dx ⎰可积,则()f x 在[],ab 一定有界.反之不真.例如狄利克雷函数1,()1x f x x −⎧=⎨⎩为有理数,为无理数,在[],a b 内有界,但是()D x 是不可积的.15. 若()f x 可积,则|()|f x 和2()f x 都可积,但逆命题不真.例如1,()1x f x x −⎧=⎨⎩为有理数,为无理数,|()|f x ,2()f x 在[],a b 内都可积,但是()f x 在[],a b 内是不可积的.16可积和绝对可积以及平方可积之间的关系1. 绝对可积必可积,反之不然.,例如()f x =sin x x 在()0+∞,上可积,但|()f x |=|sin xx|在()0+∞,上不可积. 2.可积未必平方可积.,例如1+∞⎰收敛,但21sin x dx x +∞⎰不收敛. 这个结论的直观体现也很明显,因为条件可积很可能是因为正负项相消造成的,而一旦平方后就不存在正负项相消的现象,并且函数值增长的速度还会加快,最终导致不在收敛.3.对瑕积分,平方可积必可积; 对无穷积分,平方可积未必可积.,例如()f x =231x,显然2()f x 在[)1+∞,上可积,但()f x 在[)1+∞,上不可积.要知道瑕积分和无穷积分的最大区别是,对瑕积分而言,当自变量趋于瑕点时,函数值一定是趋于无穷的,而平方会加快趋于无穷的速度,既然快速的都收敛了,慢速度的一定会收敛,这是对瑕积分平方可积必可积的一种直观解释。
数学分析判断题36个经典反例
数学分析判断题36个经典反例本文介绍了数学分析中的36个经典反例,这些反例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析性数学的相关概念和方法。
反例一:可导不连续函数在某点可导不一定在该点连续,例如函数$f(x)=|x|$在$x=0$处可导,但在该点不连续。
反例二:微积分基本公式不成立微积分基本公式$\int_a^bf(x)dx=F(b)-F(a)$在一些情况下不成立,例如函数$f(x)=x\sin\frac{1}{x}$在$[0,1]$上积分不满足基本公式。
反例三:连续不可导函数在某点连续不一定可导,例如函数$f(x)=|x|$在$x=0$处连续但在该点不可导。
反例四:一致连续性函数一致连续和点连续不等价,有些点连续的函数不一定一致连续,例如函数$f(x)=\sqrt{x}$在$[0,1]$上连续但不一致连续。
反例五:级数收敛性与函数可积性不等价级数收敛的函数不一定可积,例如函数$f(x)=\frac{\sinx}{x}$在$[0,\infty)$上级数收敛但不可积。
反例六:积分换序对于一些函数,交换积分次序会导致结果错误,例如函数$f(x,y)=\frac{xy}{(x^2+y^2)^2}$,交换积分次序后结果不同。
反例七:泰勒级数不收敛某些函数在某点的泰勒级数不收敛,例如函数$f(x)=e^{-\frac{1}{x^2}}$在$x=0$处泰勒级数不收敛。
反例八:函数可导与偏导数存在不等价当函数的偏导数存在且连续时,函数不一定可导,例如函数$f(x,y)=xy\sin\frac{1}{\sqrt{x^2+y^2}}$在原点处偏导数存在但不可导。
反例九:连续与闭集不等价一个连续函数的原像不一定为闭集,例如函数$f(x)=\arctanx$在$(-\infty,\infty)$上连续但原像不是闭集。
反例十:一致收敛不保持函数类如果$f_n(x)$是$[0,1]$上的可积函数,$f_n(x)$在$[0,1]$上一致收敛于$f(x)$,则$f(x)$不一定可积。
数分期末反例总结
数分期末反例总结01. 闭区间内有原函数则一定可积反例:f x=x2sin1xf(0)=0 此函数的导函数在包含0的闭区间内是不可积的02. 闭区间内可积的函数一定有原函数反例:sgn(x)= 1 x>00 x=0−1 x<0Riemann(x)=1, x=01q,x=pq(p,q互素)0,x∈Q C03. 闭区间内无穷多个断点且任意子区间内不单调的函数不可积反例: Riemann(x)=1, x=01q,x=pq(p,q互素)0,x∈Q C,205页例题也可参考04. f,g在闭区间内可积,则f(g)可积反例:f x=0,x=01,x≠0g x=Riemann(x)=1, x=01q,x=pq(p,q互素)0,x∈Q C则g x=Dirichlet x=1,x∈Q0,x∈Q C不可积05. f,g在闭区间内不可积,则f(g)不可积反例:f x=g x=Dirichlet x=1,x∈Q0,x∈Q C,但f(g)=1可积06.有界函数必可积反例:f x=Dirichlet x=1,x∈Q 0,x∈Q C07. f,g 为R上的凸函数,则f·g也为R上的凸函数反例:f(x)=-1 g x=x2,但f·g=−x2显然是R上的上凸函数08. f,g 为R上的凸函数,f(g) 也为R上的凸函数(f,g可复合)反例:f(x)= -x g x=x2,但f(g)=−x2显然是R上的上凸函数09. f(x)在x0处可导,且f′x0=0,则f(x)在点x0处取极值反例:f x=x3在x=0处情况10. f在x0处取极值,则必有f′x0=0反例:f x=x在x=0处得极小值,但不可导11,12看一下155页的习题5.4的第一题的两个例子。
高等数学反例集
⎧1 x为有理数 , 它以任意有理数(或无理数)为周期,从而 为无理数 x 0 ⎩
g ( x) = cos x. f ( x)以1为周期,g(x)以2π 为周期, 而f ( x) +
g ( x) = x − [ x] + cos x 却不是周期函数。
3. 有界函数与无界函数之积未必无界。 例 1:f ( x ) = 0,
g ( x) =
1 f ( x) , 两函数均在区间 ( 0,1) 内无界, 而 = x 却在区间 ( 0,1) 2 x g ( x)
5. 有单值反函数的非单调函数。
2
例: f ( x ) = ⎨
⎧ x, x为有理数; ⎩− x, x为无理数.
f ( x) 是非单调函数,但是存在单值反函数;
⎧ x, x为有理数; f −1 ( x) = ⎨ ⎩− x, x为无理数.
x →+∞
f ( x) g ( x) = xe − x ,因为 lim xe − x = 0 ,从而易见 f ( x) g ( x) 在区间 ( 0, +∞ ) 内是有界的。
4. 无界函数之和(差,积,商)未必无界。 例 1: f ( x ) = 1 −
1 , x
g ( x) =
1 ,两函数均在区间 ( 0,1) 内无界,而 f ( x) + g ( x) = 1 却在 x
可见函数在区间上上单调只是存在反函数的充分条件,并非必要。 6. 由于使用极限“ ε ─ δ ”定义不准确产生的反例。 函数 f ( x) 定义在 ( a, b) 上, x0 ∈ ( a, b) ,对任给 ε > 0, 存在 δ > 0, 当 x − x 0 < δ 时,恒 有 f ( x) − A < ε ,其中 A 是常数。但是 lim f ( x ) ≠ A 。
概率论判断题36个经典反例
概率论判断题36个经典反例1. 独立性和无关性是等价的,它们可以互换使用。
2. P(A ∩ B) = P(A) × P(B),这个公式适用于所有事件 A 和 B。
3. P(A U B) = P(A) + P(B),这个公式适用于所有事件 A 和 B。
4. P(A|B) = P(B|A),条件概率具有对称性。
5. P(A|B ∩ C) = P(A|B) + P(A|C),条件概率具有分配律。
6. 如果事件 A 和事件 B 独立,那么事件 A 和事件 B 的补集也是独立的。
7. 如果事件A 和事件B 独立,那么它们的和与积也是独立的。
8. 如果事件 A 发生,那么事件 A 发生的概率是 1。
9. 如果事件 A 发生,那么它的补集不可能发生。
10. 如果事件 A 和事件 B 互斥,那么它们的交集是空集,即P(A ∩ B) = 0。
11. 如果事件 A 和事件 B 互斥,那么它们的并集等于它们的和。
12. 如果 A 和 B 独立,那么 A 和 B 的补集也是独立的。
13. 如果 A 和 B 独立,那么 A 和 B 的所有子集的交集的概率都等于 P(A) × P(B)。
14. 如果 A 和 B 独立,那么 A 的补集和 B 的补集也是独立的。
15. 如果 A 和 B 独立,那么 A 的子集和 B 的子集的交集的概率都等于 P(A) × P(B)。
16. 如果 A 和 B 独立,那么 A 的小于等于 b 的子集和 B 的小于等于 c 的子集的交集的概率都等于 P(A) × P(B) × P(C)。
17. 如果 A 和 B 是互斥的,那么他们是不可能同时发生的。
18. 如果 A 和 B 不可能同时发生,那么它们是互斥的。
19. 如果 A 和 B 相对独立,那么 A 的发生不会影响 B 的发生。
20. A 发生的概率加上 A 不发生的概率等于 1。
21. 同时包含 m 个单元素的 A 和 n 个单元素的 B 的并集中,元素数量最少的是其中一个。
数学分析中的反例问题
数学分析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反例对理解数学分析有关定义和定理的内涵和外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反例的地位在数学的学习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对培养我们的逆向思维至关重要,恰当的运用反例对我们数学能力的提高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希望定理中的条件是最简的,在我们一步步削弱条件的时候,反例的作用就越来越明显,一个特列不能说明一个命题是对的,但一个反例完全可以证明一个命题是错的.反例的作用和构造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介绍了数列,函数,导数,积分,无穷积分,级数等中的一些典型问题的反例,对一些逆命题的成立及否通过反例做了简单的论证,通过反例把一些看似相关性很大的定义和定理的区别又做了进一步的比较和分析,对一些反例的构造过程和思路做了详细介绍,回答了为什么这样构造的问题,可以让读者在错综复杂的关系里得到清晰的逻辑和思路.关键词:命题;反例;构造;数学分析;体现Mathematical analysis is a very important basic course, counterexample ha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understanding mathematical analysis about definition and theorem of connotation and denotation , counter example role has a extremely important position in learning mathematics occupies,it is very important to educate our reverse thinking, appropriate mathematical ability for us to use counterexample improve play a extremely important position, we hope that the conditions of the theorem is one of the most simple, when we weaken conditions step by step, the counter example of the role is more and more obvious, a special example does not justify a question is right, but a counter example can prove that a theorem is wrong. counterexample and structur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According to the general mathematical analysis teaching material order,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equence, function, derivative,and series of a reverse case of some typical problems, such as, for some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onverse proposition, seemingly through counterexamples correlation definition theorem of great difference and do a further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some counter example ,it also made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why and how structure counterexample get a answer in this paper, reader can get a clear logic in this paper.Key words:proposition; counter example;structure;mathematical analysis; reflect目 录1.引言 ............................................................. 12.反例在加深理解定义及相关概念中的体现 ............................. 1 2.1周期函数 ...................................................... 1 2.2复合函数 ...................................................... 1 2.3极值 .......................................................... 2 2.4一致连续 ...................................................... 2 2.5导数 .......................................................... 33.反例在掌握定理的内涵及外延中的体现 ............................... 3 3.1柯西收敛准则 .................................................. 3 3.2 STOLZ 公式 ...................................................... 4 3.3 比式判别法 .................................................... 5 3.4 比较原则 ...................................................... 5 3.5 阿贝尔判别法 .................................................. 6 3.6 莱布尼茨判别法 ................................................ 64.反例在辨析重要结论的逆命题中的体现 ............................... 75.反例在论证辩证关系中的体现 ....................................... 9 5.1 lim ()x f x →+∞和'lim ()x f x →+∞的关系 (9)5.2 原函数及可积函数之间的关系 ................................... 10 5.3 ()a f x dx +∞⎰收敛及lim ()x f x →+∞=0的关系 (10)5.4 可积和绝对可积以及平方可积之间的关系 ......................... 116.结论 ............................................................ 13 参 考 文 献 ....................................................... 13 致 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等代数的265个反例
高等代数的265个反例介绍高等代数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向量空间、线性变换、矩阵、行列式等概念和理论。
在学习高等代数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帮助理解概念和定理。
然而,不仅仅是正例,了解一些反例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这篇文章将介绍高等代数中的265个反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高等代数的概念和理论。
为什么需要反例在学习数学中的各个分支,反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反例,我们可以推断出哪些条件是必要的,哪些条件是充分的。
同时,反例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的概念和理论。
在高等代数中,265个反例的存在,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例子,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代数的概念和理论。
一级标题例子一1.反例一的描述2.反例一的分析和讨论3.反例一的应用和拓展例子二1.反例二的描述2.反例二的分析和讨论3.反例二的应用和拓展例子三1.反例三的描述2.反例三的分析和讨论3.反例三的应用和拓展例子四1.反例四的描述2.反例四的分析和讨论3.反例四的应用和拓展例子五1.反例五的描述2.反例五的分析和讨论3.反例五的应用和拓展二级标题例子六1.反例六的描述2.反例六的分析和讨论3.反例六的应用和拓展例子七1.反例七的描述2.反例七的分析和讨论3.反例七的应用和拓展例子八1.反例八的描述2.反例八的分析和讨论3.反例八的应用和拓展例子九1.反例九的描述2.反例九的分析和讨论3.反例九的应用和拓展例子十1.反例十的描述2.反例十的分析和讨论3.反例十的应用和拓展例子十一1.反例十一的描述2.反例十一的分析和讨论3.反例十一的应用和拓展例子十二1.反例十二的描述2.反例十二的分析和讨论3.反例十二的应用和拓展结论通过本文对高等代数中265个反例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反例在深入探讨高等代数中的一些概念和理论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反例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哪些条件是必要的,哪些条件是充分的。
同时,通过反例的分析和讨论,我们可以将其应用到更复杂的问题中,发现更多有趣的结论。
多元函数微分学中的反例
多元函数微分学中的反例
多元函数微分学的反例:
1、渐近法求偏导:更新函数类型并不一定能得到精确的偏导数,甚至
可能接近于0。
2、局部极值的概念:对于固定自变量情况下,偏导数上的值不一定存
在局部极值,有可能是平坦或者以缓慢变化为特点。
3、黎曼曲线:曲线不一定能可以由求偏导方程求得,有可能会遇到三
阶以上的方程,无法使用微积分中的公式去解决。
4、拉格朗日恒等式:在拉格朗日恒等式中,给定的自变量值并不一定
能使对应的偏导数为0,有可能只有结实上的极限才能使得偏导数为0。
5、隐函数:隐函数得到的解析解不一定能直接求得,有可能只能由有
理方程中只存在于极限处得到。
6、多变量函数的极大值:多变量函数中,求得极值点有可能只能单个
解析解存在,无法构成极值。
7、变分问题:存在解变分问题的变分方程有可能无解,或者只能取得
非解析解,无法具体化求解变分方程。
8、一阶偏微分方程:非常规的一阶偏微分方程常常无法直接求出显式解,但是可以采用角度等其他方法求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x) = x −[x] + cos x 却不是周期函数。
3. 有界函数与无界函数之积未必无界。
例 1:f (x) = 0, g(x) = x ,在区间 (−∞, +∞) 内 f (x) 有界,g(x) 无界,而 f (x)g(x) = 0 却在区间 (−∞, +∞) 内有界。 例 2: f (x) = e−x , g(x) = x ,在区间 (0, +∞) 内 f (x) < 1, 而 g(x) 是无界的, f (x)g(x) = xe−x ,因为 lim xe−x = 0 ,从而易见 f (x)g(x) 在区间 (0, +∞) 内是有界的。
⎤ ⎥ ⎦
,使得
f
(xn )
=
a
{ } 显然,对于数列
xn
有
lim
n→∞
xn
=
0, 且 lim n→∞
f
(xn )
=
a,
1)
满足
lim
n→∞
xn
≠ ∞ 的无界数列。
例: xn = [1 + (−1)n ]n 。
对任意正数 M,只要取 N= log 2 M ,当 n = 2k > N 时,就有
xn = [1 + (−1)2k ]2k = 22k > 2log2 M = M ,所以数列 xn 无界。但对 n=2k+1,k=1,2,……
但是 lim f (x) = sin 0 = 0 ≠ 1。 x → x0
上面说明极限的定义是很严谨的,要想掌握好极限概念,有对其定义逐字推敲的必要。
7.
函数
f
(x)
在
x0
点附近有界,但
lim
x → x0
f (x) 不存在。
函数如果在某一点的极限存在,则在该点附近一定有界,但是反之结论不真。
例
⎧− x + 1, 0 < x < 1
f (x) 是非单调函数,但是存在单值反函数;
f
−1 (x)
=
⎧ x, ⎩⎨− x,
x为有理数; x为无理数.
可见函数在区间上上单调只是存在反函数的充分条件,并非必要。
6. 由于使用极限“ ε ─ δ ”定义不准确产生的反例。 函数 f (x) 定义在 (a, b) 上,x0 ∈ (a, b) ,对任给 ε > 0, 存在δ > 0, 当 x − x0 < δ 时,恒
有 f (x) − A < ε ,其中 A 是常数。但是 lim f (x) ≠ A 。 x → x0
例: f (x) = sin x, A = 1
在 x0 = 0 点,对作给 ε > 0, 存在δ > 0, 当 x − x0 < δ 时,总有 f (x) − A = sin x −1 ≤ 0 < ε
f
(
x)
=
⎪ ⎨
0,
x=0
⎪⎩− x −1, −1 < x < 0
在(-1,1)内恒有 f (x) < 1,但是
lim f (x) = 1, lim f (x) = 1
x →0+
x→0−
所以 lim f (x) 不存在。 x→0
8. 函数 f (x) 在 x0 点没有极限,但对任意实数 a ,存在收敛于 x0 的数列 xn ,使得
x→+∞
4. 无界函数之和(差,积,商)未必无界。
例 1: f (x) = 1− 1 , x
g(x) = 1 ,两函数均在区间 (0,1) 内无界,而 f (x) + g(x) = 1却在
x
区间 (0,1) 内有界。
例 2:f (x) = tan x,
g(x)
=
cot
x
,两函数均在区间
⎛ ⎜⎝
0,
π 2
显然,
f (x)
在
⎡1
⎢ ⎣
2k
nπ
,
1 2k n −1π
⎤ ⎥ ⎦
上连续且最大值为
2k π n−1
+
π 2
,最小值为
− (2k π n−1
+
3 2
π
)
。因为
−
2k
π n−1
−
3π 2
<
−2k0π
<
a
<
2k0π
<
2k π n−1
+
π 2
,
所以由连续函数的介值定理知存在
xn
∈
⎡1
⎢ ⎣
2k
nπ
,
1 2k n −1π
+π ,k 2
= 1,2,......,
2
xk
=
1 2kπ + 3π
时,
f (xk ) = −2kπ
− 3π 2
,k
= 1,2,......,
2
故 lim f (x) 不存在。 x→0
而对任何一个实数 a ,总存在正整数 k ,使 2kπ > a 。假定 k0 是使不等式成立的最小
正整数,记 kn = k0 + n, n = 1,2,3,......,
lim
n→∞
f
(xn )
=
a
3
如果函数在某一点的极限存在,那么收敛于这一点的任何一个子序列所对应的函数序 列,必收敛到同一极限。但是一旦极限不存在,收敛于这一点的各子序列所对应的函数序列 就可能出现各种性态。
例: f (x) = 1 sin 1 xx
因为 xk
=
1 2kπ + π
时,
f (xk ) = 2kπ
高等数学部分:
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
1. 周期函数未必存在最小正周期。
例 1:常数函数 f (x) = C, 它以任意数为周期,故不存在最小正周期。
例
2:狄利克雷函数
D(
x)
=
⎧1 ⎨
⎩0
x为有理数 x为无理数 ,
它以任意有理数(或无理数)为周期,从而
也没有最小正周期。
2. 周期函数之和未必是周期函数。
⎞ ⎠⎟
பைடு நூலகம்
内无界,而
f
(x)g(x)
=1却
在区间
⎛ ⎜⎝
0,
π 2
⎞ ⎠⎟
内有界。
例 3:f (x) = 1 , x
内有界。
g(x)
=
1 x2
,两函数均在区间 (0,1) 内无界,而
f (x) g(x)
=
x 却在区间 (0,1)
5. 有单值反函数的非单调函数。
2
例:
f
(x)
=
⎧ x, ⎩⎨− x,
x为有理数; x为无理数.
时
x
n
=0,即
x
n
不收敛,所以
lim
n→∞
xn
≠
∞。
2)
数列{xn} ,{yn} ,{zn} 存在关系:
目录
高等数学部分: 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 2 第二章 一元函数的连续性………………………………………………………………11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15 第四章 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20 第五章 多元函数…………………………………………………………………………28 第六章 积分………………………………………………………………………………40 第七章 级数…………………………………………………………………………‥…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