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阳学派辨治思路研究
扶阳论坛:思路与方法(李可)
思路与方法(李可)(2008年3月东莞首届李可老中医学术思想研讨会)西方医学界在本世纪初提出了威胁人类生命的十大医学难题,他们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努力,没有成功,基本失败了。
现在由中国的中医来做这份答卷。
西医为什么失败?不是方法,而是思想,而是认识论。
他们的手段十分先进,是由现代尖端科学武装起来的,对局部疾病的认识,精确到分子水平,可以做器官移植。
但他们却忘记了活生生的人,忘记了一切疾病只是整体失调的局部表现。
“只见局部,不见整体。
”正是这八个字,把西方医学引入了死胡同。
2007年11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FDA)宣布了一项重大决定:承认“中医学是区别于现代医学的,东方的系统的医学体系。
”这是一个重大信号,表明医学的出路,不在西方而在东方!表明我们西方的小弟弟,要向东方老人吸取中华文化的无穷智慧,脱出困境。
我们很乐于助他们一臂之力。
什么是古中医?和西方医学的分水岭何在?答案是认识上的差异。
古中医认识人与宇宙的立足点是“天人合一的生命宇宙整体观”。
世界是一个大宇宙,人身是一个小宇宙。
人最早的生命是天地大气所生,并与天地大气在千变万化中和谐一致。
这是中华文化第一经典《易经》的观点,《易经》是母典,是论道之书,是后世人诸子百家一切发明创造的源头。
医学领域,先贤以易道论医,产生了《内经》,东汉张仲景集易医之大成,经过多次与大型瘟疫的斗争实践,产生了《伤寒杂病论》。
至此,奠定了古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与完备的临床实施要则。
在世界的东方,中华先贤首先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理论与临床完整结合的医中经典,较之现代西医早了一千六百年。
由于张仲景的不朽功绩,后世尊他为医圣。
我遵循这条古中医学的路子,实践探索52年。
深深体会:六经辨证的一整套理法方药,可以囊括百病,从重危急症到一切外感急性传染病,内伤杂病,以及现代罕见疾病谱中的奇难大症,都可以从中吸取智慧,找到解决的办法。
因此,她又是攻克世界医学难题的一把金钥匙。
由于古中医学的传承在一千八百年间发生多次的断层,因而这份宝贵的遗产,连同古中医传统,濒临灭绝境地。
“扶阳派”与“滋阴派”理论基础分析与学术思想的对比
朱丹溪的医学观点主要体现在 《格致余论》 中的两篇论文 , 即“相火论”、“阳 有余阴不足论” , 创立了“阳常有余 , 阴常不足”的论点 , 并在此基础上 , 确立了“滋 阴降火”的治疗原则。他的养生思想也是在这个原则指导下形成的。
他认为 , 人体即使在正常状态下 , 仍处于阴气难成易亏的状态 , 再加上人的各 种欲望太多 , 容易引起相火妄动 , 进一步损伤阴精 , 极易导致阴精虚损 , 因此他把 滋阴摄养作为贯穿于人生的重要摄生原则。 《格致余论》 中的许多篇章 , 如“养生 论”、“茹淡论”、“饮食色欲箴”、“房中补益论”、“养老论”、“慈幼论”等大都从 养阴立论 ,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目前接触扶阳理论者有两种错误的倾向: ’不得其要者 , 认为扶阳理论偏激、 狂妄 , 必将重蹈历史之覆辙;还有人则视阳理论为至宝 , 不求甚解地盲目效仿 , 以 附子用量为荣。 所以在扶阳思想盛行的今天 , 有必要研究其理论精髓 , 使人们正确 地看待、使用及继承扶阳理论。
目前扶阳队伍不断壮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扶阳名家层出不穷 , 临床用药各有千秋 , 但总体用药
历代曲折发展中多有矫枉过正之嫌 , 人们心中仍然有《局方》流行造成后果 的阴影。扶阳学派虽应时代需要产生 , 然而脱离辨证论治、不求经旨、不求甚解 的盲目效仿扶阳之路 , 势必形成新的用药时弊。
当今社会 , 扶阳学派临床用药百分之九十以上为大剂量辛热药物为主。 . 并且 广用、重用世人畏惧、辛热有毒之附子。
“扶阳派”与“滋阴派”理论基础分析与学术思想的对比
扶阳学派鼻祖郑钦安身处清末 , 乃温病学说最盛行之时。社会上滥用寒凉屡 见不鲜。
《郑钦安医学三书·医理真传·坎卦解》云: “滋阴降火 , 杀人无算 , 真千古 流弊 , 医门大憾也。”郑钦安虽然言辞激烈 , 但扶阳学派强调阴阳辨证、重视人体 阳气具有纠偏正弊的历史意义。
扶阳医学三法治万病解析
扶阳医学三法治万病解析我们知道扶阳医学有三大特色,这是区别于经典火神派与纯正的扶阳医学一个分水岭。
我们知道扶阳医学及郑卢扶阳医学有三大特色,第一个就是三法治万病,第二个叫做脉法药一体论,第三个叫做治病次第。
我们今天就“解析一下扶阳医学三法治万病”这个内容。
也许有的学员会迷惑的问题,我们背那么多处方,临床上还不能解决问题,那么扶阳医学用三法能治万病,这可能吗?大家开始可能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想法,我在十年前开始学的时候也是这样的想法。
我们知道扶阳医学讲的是“法”,与我们临床背的“方”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
“法”指的是方向,“方”是由特定的药物组成,针对的特定的病、舌、症、脉、人而用的,它的“方向性”是非常差的。
而扶阳医学用的“法”,则是一个方向性,它的这个方向,是用固定的药物来把它固定下来,来确定这个病的“治疗方向”,与我们所说的“方”是有明显的区别。
我们都知道,“方”是由固定的药物组成,是不能变通的,如果你变通了这个处方,这整个“方”有它固定的适应之证、病、舌、脉,如果你进行了调整后,整个“方”都完全发生了格调的变化,就没有办法来解决你所面对的问题。
而“法”则不一样,“法”是先决定我们治病的方向,然后在这个“方向”的框架下,我们结合以人为本的前提下,结合病、结合症、结合舌、结合脉,统筹考虑进行一系列的处方来逐步的解决问题。
“法”的方向是非常明确的,而“方”是由药物组成的处方,我们背的汤头只是固定的,针对某一个角度,没有方向性。
第一、三法治万病解析。
什么是三法治万病?扶阳医学以切脉为切入点,我们知道临床上我们治疗很多疾病,有时治的是症状,有时治的是病,有时治的是舌,有时治的是脉,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是扶阳医学一切都已切脉为切入点。
如果你不切脉,那你所有的治疗就没有办法落地,所以说它的三法之万病叫做:切脉表证桂枝法。
什么叫做表症用桂枝法呢?桂枝法不是桂枝汤,切脉有表症,我们手手搭在病人的寸关尺上,不管是左右,左手浮脉,还是右手浮脉,还是膀胱脉紧,还是肺脉紧等,都可以作为有表症来对待。
钦安卢氏医学的扶阳理论及临床应用
钦安卢氏医学的扶阳理论及临床应用上午主要谈了扶阳思想这种传承,那么现在重点谈一下钦安卢氏医学扶阳思想的理论。
在上一届论坛我重点强调了“阳主阴从”的观念问题,并且展开进行了一些讨论。
钦安卢氏医学的这种扶阳思想建立在几个方面,归纳起来,一个就是从他的著述来看,认为阳气是人生阴阳的主宰,也可以称之为元气是人身阴阳的主宰。
对于阴阳的这个问题,郑钦安他开篇就谈到:“医学一途,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识症;亦不难于识症,而难于识阴阳。
”辨阴阳,听起来、说起来都很简单,但是实际上是很难的,到底是阴症吗?到底是阳症?到底该用扶阳的药物吗?到底该用滋阴药?所以他讲“阴阳化生五行,其中消长盈虚,发为疾病。
”,由于阴阳五行的这种消长盈虚一旦失衡、一旦失调,那么就可以发生疾病。
所以一旦在阴阳的辩证上,如果是似是而非就会导致诊断的失误、治疗用药的不当,从而误人。
所以他有几个字,“阴阳至理”,如果办到了才能够真正的解决临床辩证问题。
钦安先生将阴阳至理是否正确,来作为用药治病的一个准则。
什么叫阴阳至理?他在他的著述里面从几个方面,一个就是从我们人本身存在着阴阳,上中下都有阴阳,十二经有阴阳,阴阳可以达无数,但是最终也就是这两者,也就是一阴阳而已。
他很多地方都谈到这个问题,六经是什么?六经就是一经。
五气就是一气,三焦就是一焦。
就是把很多的问题,都做这方面的归纳,一步一步的,你能够去理解他。
他在《医理真传》里边,他谈到了“人活一口气”。
什么气呢?就是乾元之气,就是乾卦。
乾元之气进一步分析,就是我们人身元气,真正的阳气。
这才是我们人生阴阳的主宰。
通过这一点可以让我们清楚,万古就是一阴阳,人从立命以来,从乾坤立命以来,阴阳这两者就合二为一,这就是气的一元论观点。
钦安先生他是强调这一点的,那么这个气就是后世称为元气也好,真阳也好,他认为这个气充塞在我们人体的各个部位。
人体内外都充塞着,并且我们的上下四旁,都是元气,充塞过后才形成的,只有他才能主宰。
扶阳学术的理论与临证
扶阳学术的理论基础
阴阳学说
扶阳学术以阴阳学说为理论基础,认为人体内阴阳平衡是维持健康的关键。阳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主 导人体的生理功能;阴气则起到辅助和制约阳气的作用。扶阳学术强调在疾病治疗中要调整阴阳平衡,以恢复 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扶阳疗法的临床应用
扶阳疗法是一种综合治疗方法,包括中药、针灸、推拿等 多种手段,通过调节人体阳气,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 临床中广泛应用于各种慢性疾病、虚弱性疾病等。
要点二
扶阳疗法的疗效评价
为了客观评价扶阳疗法的疗效,需要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 ,包括对照实验、随机对照试验等,同时结合患者的症状 、体征、实验室指标等进行综合评估。
产后身痛
扶阳学术认为产后身痛多因产后阳气虚弱、感受风寒湿邪所致,治疗时应以温阳散寒、祛风除湿为主,如用独活、 桑寄生等中药。
儿科疾病的扶阳治疗
小儿腹泻
扶阳学术认为小儿腹泻多因脾胃阳气不足、运化失常所致,治疗时应以温补脾胃、涩肠止泻为主,如 用山药、白术等中药。
小儿肺炎
扶阳学术认为小儿肺炎多因机体阳气不足、外感风寒所致,治疗时应以温阳散寒、宣肺止咳为主,如 用麻黄、细辛等中药。
05
扶阳学术的未来展望
扶阳学术的传承与创新
传承
扶阳学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理论基础。在未 来的发展中,应注重传承这一宝贵的学术思想,深入研究其理论体系,挖掘其临床价值。
创新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扶阳学术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保持 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可以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和技术,探索新的临床应用和治疗方法,提
基于扶阳学术流派学术思想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认识探讨
基于扶阳学术流派学术思想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认识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自2019年底以来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
病毒的传播速度之快和对人们生活的巨大影响使得科学家和学者们都投入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来加深对这一疾病的认识。
在此过程中,不同的学术流派和思想对于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认识和探讨发挥了重要作用。
扶阳学术流派的学术思想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和方法,对COVID-19的认识和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
扶阳学术流派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一种重要学术流派,主要强调“扶阳”、“固本”、“振奋”等思想。
在对于急性传染病的治疗和防治上,扶阳学术流派提出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理论。
在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一全球性传染病时,扶阳学术流派的学术思想对于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和探讨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下面,我们将从扶阳学术流派的角度来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认识和探讨。
扶阳学术流派强调“扶阳”、“固本”。
“扶阳”即强调调节体内气血的运行,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帮助机体渡过疾病期。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治中,扶阳学术流派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理念和方法。
扶阳派强调运动养生,主张适当的运动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加快新陈代谢,提高肺部功能等。
这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扶阳派还强调饮食调理,主张食疗养生,通过饮食调理可以使得机体气血平衡,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扶阳学术流派主张“振奋”。
“振奋”即强调精神状态的良好,积极的心态对于疾病的防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治中,保持心情愉快,保持积极的态度对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扶阳派强调通过平和正气,提高身心健康水平,调节情绪等方式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减少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
扶阳学术流派强调“治未病”。
在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认识和探讨中,扶阳派提出了预防疾病的方法和理念,即通过饮食调理、适量运动、良好的心态等方法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减少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
论扶阳学派理论基础与核心思想,其他医学范文.doc
论扶阳学派理论基础与核心思想,其他医学-摘要任何一个学派的形成,都有它的理论基础和核心思想,而且是维系和推进其存在与发展的基石。
扶阳学派作为中医学众多学术流派之一,与其它学派一样,其理论基础无疑是《内经》的重要思想,并与《易经》、《伤寒论》等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其核心思想就是重视阳气,推崇阳气,力主阳主阴从。
深入研究扶阳学派理论,对于繁荣中医学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维护人民健康,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扶阳学派火神派郑钦安* 简介余天泰,男,主任医师,教授、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兼任中国老年学学会中医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委员、心病分会委员、内经分会委员,福建省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南平市中医药学会会长等。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42 篇,出版专著 1 部。
主要从事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诊疗研究和扶阳法治疗疑难杂病的临床研究。
·单位福建省南平市人民医院( 353000)在中医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诸多各具特色的学术流派,正是由于有这些学术流派的形成和存在,促进了中医学术的繁荣,并推动着中医学术的发展。
然而,任何一个学术流派的形成,都有它的理论基础和核心思想,而且是维系和推进其存在与发展的基石,扶阳学派( 俗称火神派) 也不例外。
深入研究探讨其理论基础和核心思想,对传承和弘扬该学派是大有裨益的。
因此,本文拟就扶阳学派之理论基础与核心思想作一探讨,以作引玉之砖。
1 理论基础《黄帝内经》( 以下简称《内经》)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
它所创立的中医学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学发展的基础,始终指引着中医学的发展并指导着其临床实践。
扶阳学派作为中医学众多学术流派之一,与其它学派一样,其理论基础无疑是《内经》。
浅析卢氏扶阳学派与扶阳学术思想
强调“ 人 身 立命 在 于 以 火 立极 , 治病 立 法 在 于 以 火 消 阴 ; 病在 阴者扶 阳 抑 阴 , 病 在 阳 者 用 阳 化 阴” , 始终保持 阳气通畅 , 扶
先 天 肾护后 天脾 胃. 使 阴 阳合 德 。
关 键 词 学 术思 想 中 图 分 类号
扶 阳 学 派 中 医 学术 发 掘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1 6 7 2 — 3 9 7 X( 2 0 1 4 ) 0 8 — 0 0 0 7 — 0 2
永定 。尚师 “ 火神派” 鼻 祖郑 钦安 , 从小 研读 《 黄帝 内 间 . 一 切 动静 都 随 阴 阳之气 机 而转 , 业 医者 。 需识 得
经》 、 《 周 易》 、 《 伤 寒 杂病 论 》 期 间 一起 学 习 郑钦 安 医 《 黄帝 内经 》 所论 , ‘ 凡 阴 阳之 要 , 阳密 乃 固 ’ , ‘ 阳气
i :
爱 誊囊 … 蠢薯 誊誊 蓦 蠢誊耍蓦 : 羞 誊囊 冀誊
巍
浅析卢 氏扶 阳学派 与扶阳学术思想
张 志彬 刘 燎原
( 陕西 中 医学院 , 陕西咸 阳 7 1 2 0 4 6 )
摘 要 卢 崇汉 是 卢 氏 第 三代 传 人 , 深受“ 重 阳思 想 ” 影响 , 临床 擅 用姜 附桂 等 温 性 药 物 。 卢 氏提 出“ 阳主 阴从 ” 论, 并
阳, 认 为 阳气 为 生之 本 , 有 阳则生 , 无 阳则 死 。阴பைடு நூலகம்阳
扶 阳 大 家卢 崇汉 为 四川 德 阳 人 . 出身 中 医世 之 间存 在 “ 阳主 阴从 ” 的关 系 。卢 崇汉 祖父 卢铸 之亦 家, 正 是 基 于历 史 因缘 先后 从 师 祖父 卢 铸 之 大伯 卢 谈 到 : “ 人 之 生成 , 纯在 天地 之 中 , 阴 阳之 内 , 五行 之
论扶阳学派理论基础与核心思想
而后 动 等 , 分 体 现 了 “ ” 主 充 阳 为
导 , 阴” 从属 的重 阳思 想 。 由于 “ 为
阳气 的主导 推 动作 用 , 阴 阳不 断 使
运 动 发 展 变 化 , 而 化 生 万 事 万 从
T a to a i e P M e m l u.a 2 r di n lCh n s  ̄c i n1 | 3 n
和 存 在 , 进 了 中 医 学 术 的 繁 荣 , 终 指 引 着 中医 学 的 发 展 并 指 导 着 道 , 是 规 律 和 方 法 , 地 万 物 之 促 就 天
并 推动 着 中医学 术 的 发展 。然 而 , 其 临床 实 践 。扶 阳 学 派 作 为 中 医 理 , 而宇 宙 , 而 一 草一 木 , 大 小 皆不
育 乃至衰 老整 个过 程 , 由于 肾 中 通 天论 》 , 为 阳气 先 虚 , 邪 乘 是 大有 益处 。 是 )认 外
阳气 盛 衰 变 动 而 主 导 的 结 果 。关 虚 而 人 , 引 发 “ 偻 ” 多 种 疾 可 大 等
综 观扶 阳学 派之 学 术 思想 , 其
若 推 力 于 正常生 理状 态 , 是 以 阳气 为主 病 。反 之 , 人 体 阳 气 充 实 调 顺 , 核心 就 是 重 视 阳气 , 崇 阳气 , 亦 导 的 。若 阳气 能 固密 , 阴气便 能平 则 外邪 难犯 , 于是 说 : 清静 则 肉腠 主 阳主 阴从 。也 就 是 说 不 论 在 理 “ 和 , 可 达 到 “ 平 阳 秘 , 神 乃 闭拒 , 则 阴 精 虽有 大 风 苛 毒 , 之 能 害 。 论 还 是 实 践 上 , 生 命 观 、 病 观 弗 ” 在 疾 都 治” 境界 , 人体 才有 健康 可 言 , 即所 ( 素 问 ・ 气 通 天 论 》 然 而 , 《 生 ) 尽 和 防病 治病 及养 生保 健 等 方 面 , 特别 强 调 阳气 的作 谓 “ 阴 阳之要 , 凡 阳密乃 固。 ( 素 管 阳气 贵为 至宝 , “ ”《 但 亢则 害 , 承乃 极其 注重 阳气 , 视 如果 阳气过 于亢 盛 , 或运 行失 用和 重 要 性 , 阴 盛 阳 衰 为 病 势 问 ・ 气通 天论 》 否 则 阳气一 旦 制”, 生 ) 阻 亦 故 观 。因 而 在 判 断 疾 病 时 总 以 阴 阳 破 散 , 气 便 随 之 消 逝 。所 以 《 阴 素 调 , 隔 不 通 , 可 为 邪 为 害 , 突 善 问 ・阴 阳别论 》 : 阴 之所 生 , 说 “ 和 《 问 ・ 阳应 象大 论 》 : 壮 火 为 纲 , 出 阴 阳 总纲 地 位 , 辨 阴 素 阴 云 “ 火识 假 热 。在 临 证 立 法 上 以 扶 阳 本 日和 , 是故 刚与 刚 , 阳气 破 散 , 阴 之气 衰 … … ; 火 食 气 …… ; 火 壮 壮
吴佩衡扶阳学术思想在痹证治疗中的经验总结
吴佩衡扶阳学术思想在痹证治疗中的经验总结总结吴佩衡及其传承人治疗痹证的经验。
体现在重视辨证基础上的分期分型施治,更加重视对扶阳学术思想的运用,尤其对附子在治疗痹证的应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标签:吴佩衡;扶阳思想;痹证吴佩衡(1888~1971)是著名的中医学家,其临床精辨寒热,推重阳气,擅用附子,崇尚经方,善用峻药,为扶阳学术思想的应用留下了宝贵的临床经验。
吴佩衡先生运用扶阳的学术思想治疗外感、内伤杂病诸疾,具有其特色优势,尤其是在风湿痹证的治疗上,流派后人在吴氏基础上也多有创新发展。
1 吴佩衡治疗痹证经验在《吴佩衡医案》中记载吴佩衡治疗“风湿关节痹痛”验案一则[1]89-90,一位三十余岁的女性患者,患风湿痹证,右手关节疼痛发麻,自觉骨间灼热,但见寒生畏,病已十余日,曾服四逆汤加当归、白术等无效,疼痛忽轻忽重,固着肩肘,痛甚不休。
其用方:附片60g,干姜15g,桂枝24g,细辛5g,茯苓24g,甘草10g,一剂显效,二剂霍然。
吴氏认为本病乃风寒湿邪杂合而致经脉阻遏,阳气不足以运行通利关节,不通则痛。
之前虽用四逆汤之干姜、附子来化散寒湿,但掺杂了当归、白术等壅补滋腻,犹如闭门留寇,使邪气难化。
其后用药中去掉了当归、白术,加桂枝、细辛以散寒通经,茯苓以淡渗利湿,获效明显。
吴氏对阳虚阴寒证的治疗经验较为丰富,其推崇“温扶阳气”的治疗大法,认为扶阳驱寒,宜温而不宜补,温则气血流通,补则寒湿易滞,所以在临床用药上采用四逆汤、白通汤等扶阳散寒之剂时,很少加用滋补药品。
该验案中附子用量较大,这是吴氏运用附子治病的一个特色。
其在辨证准确,确属阳虚阴盛的前提下,敢于大剂量应用附子,且注意配伍及煎煮,以避免附子毒性。
关于附子与干姜的配伍,吴氏认为干姜温气,则上焦之阴寒散而外阳回矣,附子温水,则下焦之阴寒散而内阳回矣。
得甘草之和中,则姜附之力合,上下连成一气,而旭日当空,表里之阴霾自散[1]117。
揭晓扶阳医学真正的核心秘密:非附桂法的临床应用策略
揭晓扶阳医学真正的核心秘密:非附桂法的临床应用策略各位学员,大家好!今天晚上我给大家再讲一下:“非附桂法的应用策略”,也就是临床应用策略,也可以说是临床应用方法。
这个问题,上一节的总结课中已经给大家讲了一部分内容,但是根据黄总根据对学员们的调查发现,很多学员对于这个姜桂附一把火用的比较好。
但是有的人一开始能不能上姜桂附很值得斟酌?那如何运用非附桂法这个思路就显得是非常的重要!第一个内容是:“非附桂法的临床应用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讲这个问题?我们知道扶阳医学有三大法,桂枝法通天;附子法入地。
为什么讲通天入地?我们人每天做什么功课?我们出生之后,每天就是呼吸与吃喝拉撒睡。
当人生病的时候,当然也离不开这些内容。
我们知道人在出生前,在母体内是没有呼吸的,也是不用吃东西的。
但是出生之后,一声啼哭我们来到了人世间,同时也打开了两个窗口:一个呼吸,我们不仅仅要看到是肺的呼吸,同时更要看到皮毛的呼吸;因为我们肺的呼吸可以说只占七成,而皮毛的呼吸要占据三成,而且这三成的皮毛呼吸且决定着人的健康状态,但往往又不容易引起人的重视。
第二个通道是,我们会吃东西了,就是我们后天打开的消化系统,就能吸收营养物质了。
我们每天除了呼吸空气(空气中有氧气——即阳气),就是吃东西(地面长出的有形之物质),来接受天上的阳气,与地上的营养物质,来补充我们生命中不断消耗的能量与精华。
如果人在天地间一周内不吃不喝,那你最多能活一周,一周之后,你的无形的阳气要归天,你的有形的身体要入地。
那么说人的生病呢?无非也是这两个通道有了问题,无非是如此。
扶阳医学强调以人为本。
大家记住是“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病为本”!那什么叫“以人为本呢”?那就是我们的吃喝拉撒睡,以及呼吸与皮毛是不是能够通畅?那你说皮毛怎么看?一伸舌,你的舌中线两侧隆起了,那就是膀胱经的问题。
我们的舌诊给大家带来了精彩的内容,弥补了我们很多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既然是以人为本,那就是说,当我们与天地沟通有障碍的情况下,我们没有办法立即用上姜桂附,这时你上了姜桂附会出现什么症状呢?病人会这样非常的不适,而且这个不适是反映出了各个方面的问题。
关于扶阳医学次第问题的思考
关于扶阳医学次第问题的思考1.首先有大次第和小次第问题,大次第着眼于生命的整体,小次第是在气的层面,来界定的。
2.大次第分为神、气、精,三个阶段。
2.1、神的阶段用朱茯神法,神安以后才能用气。
2.2、气的阶段,用气桂枝法,扶气附子法,温扶和宣通并用附桂法。
2.3、精的阶段,用非附桂法中的霍香法等,无阳气可用,或不能借用太多阳气,只能先运转后天,水谷精微化成精之后,在用桂附法化精为气3.卢氏临证实验录中,首方用朱茯神法的医案比较多,主要是神不安,神主四方,四方不安,所以先安神。
卢崇汉老师治疗红斑肢痛证,首方用霍香法,先开胃能吃饭,为后续生精化气用气做铺垫。
用气的次第就是去邪建中填精。
4 .长期重症病人,奄奄一息,治疗阳阳是从后天到先天,这样一个次第,先通过后天解决吃饭问题,产生精的问题,再解决扶气和用气的问题,否则一上来直接用气,死的可能更快。
气机调理过程就是神上升的过程。
病由心起,是真理。
精不足,气不够,无法化神,心主神明,君主之官,皇帝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哪里能安?四处乱起,故有朱茯神震八方之方。
证通政,一个三岁皇帝,必然主少国疑,镇不住外戚权臣,国之乱由此而起,人之病从心而起,一个道理。
医也,意也,易也,真实不虚。
延伸一下,神志类疾病,有脏腑作为物质基础,病由引心起,是一个代表的说法,人体的五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
都会引发神志类疾病。
郑卢医学的核心技术在于“抽爻换象”四字,卢太老师说出来,交待的很清楚。
上中下是三焦,左中右也是三焦,这就是抽爻换象。
不明中宫,难入卢门。
中医,中文,中国,中正,叫快递都叫中通,日用而不识。
文化断层。
附姜组合的思考1、60、75、90克附子一定走上焦、中焦、下焦吗?是不一定?主要是取决于姜的种类和量。
生姜温中散寒,温在中,散在表,附子的力量被引导到走表和走中两部分。
煨姜、良姜稳重为主,配附子则引导附子走到中焦,目的是化寒湿瘀堵,脾胃寒是根本。
领悟扶阳学术思想要先学好伤寒论
中医的学术流派和学术观点是不少的,但不论是何种流派,疗效是硬道理。近些年来,扶阳学术思想以其独特的理论学说和临证实践中的良好疗效,得到了不少患者的认可和一些中医的重视,而同时,也引起了一些医者对扶阳学术观点和流派的争鸣和质疑。在学术上,争鸣和质疑是一种不同观点和思维的碰撞及理性思辨,理愈辨愈明,有利于一个学术思想和流派的不断完善,这应当是正常的。
□ 毛进军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
中医界有一个以重点应用并善于活用四逆汤等经方为代表的学术流派叫做“扶阳派”,又称为“火神派”,李可老中医又称之为“古中医派”,这个学术流派的创始人为清末伤寒大家郑钦安,自其《医理真传》、《医法圆通》和《伤寒恒论》问世以来,这个学派就渐成体系,传人有卢铸之、吴佩衡、范中林、祝味菊等各以扶阳学术特点临证而享誉一方的著名医家。
对于急危重症,疑难杂症,需要应用大剂四逆汤和大剂量的附子时,必须把握准确方证病机,胸有定见,既要敢于用,又要谨慎用,用药期间,勤观察,勤随访,把握好病证机转,随证加减,正所谓“胆欲大而心欲小”。
实际上,扶阳学术思想的基本内核仍然是阴阳相对平衡的,也就是生理上的相互制约,相互消长,互根互用,相互转化,并不是不重视阴。在病理上,认为生病就是阴阳平衡失调。治病的关键就是调和阴阳,纠正阴阳的偏盛偏衰,防止阴阳互损,或阴阳离绝的现象发生。扶阳派医家多是伤寒大家,在临证中深刻领悟了《伤寒论》四逆汤、桂枝汤等方证的精义,并将四逆汤、桂枝汤等经方活用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火纯青,临证疗效卓著。
由此可见,要想领悟扶阳学术思想,就必须先学好《伤寒论》。应用姜桂附,特别是四逆汤类方,必须认证准确,严格依据病证和体质情况,依据病机来掌握应用指征,方药配伍比例必须严格遵照《伤寒论》经方理法,配比合理,具体使用多大剂量,可因人而宜,因病证而宜,从小量开始,逐渐据证加量,中病即止。特别是附子,只要辨证准确,有时小剂量也可见效,小剂量不行时,可据证逐渐增加剂量,直至达到有效治疗量。
历代中医大家对扶阳的见解和扶阳思想的传承
历代中医大家对扶阳的见解和扶阳思想的传承原创2021-12-04 20:58·中医心血管李海霞(一)张仲景对扶阳的看法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提出了保胃气,顾护阳气的重要观点。
在他自序中就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
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张仲景认为“寒”是导致各种外感内伤杂病的原因。
阳气的盛衰也决定着疾病的预后和转归,特别是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预后转归的重要因素是阳气的盛衰和胃气的有无。
阳气的盛衰甚至可以决定病人的生死,少阴病的死证“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蜷,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少阴病,恶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这些死证都是因为阳气的衰败导致的。
还有人做过统计,在《伤寒论》中明显谈到阳气的损伤的条文基本上是二分之一,在有记载的112个方子中,运用辛温热药的处方共有85个。
112个方子中有85个方子都是辛温热药组成,著名的方剂有四逆汤、理中丸、从这其中就可以看出损阳伤正的病理和证治在仲景的论述当中是十分突出的。
(二)扶阳门派创始人郑钦安对扶阳的看法该派创始人是清末著名医学家郑寿全。
郑寿全,字钦安,生于四川邓州,今为邓峡固骆镇人,其学医于一代儒医刘止唐,深研《内经》、《周易》、《伤寒》诸书,体悟先贤立论之原旨,勤于临床实践,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扶阳”思想。
郑氏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论、药物和辨证体系。
郑钦安推崇阳气,认为“子不知人之所以立命者,在活一口气乎,气者阳也,阳行一寸,阴亦行一寸,阳停一刻,阴即停一刻,可知阳者阴之主也,阳气流通,阴气无滞,自然百病不作。
阳气不足,稍有阻滞,百病丛生” 。
他认为“万病皆损于阳气”,阳气一虚,则万病丛生。
他亦认为“有阳则生,无阳则死。
夫人之所以奉生而不死者,惟赖此先天一点真气耳。
真气在一日,人即活一日,真气立刻亡,人亦立刻亡,故曰人活一口气,气即阳也,火也,人非此火不生”。
《扶阳讲记》读后感兼及其理论探讨
《扶阳讲记》读后感兼及其理论探讨吾道一以贯之——扶阳也----《扶阳讲记》读后感兼及其理论探讨吾道一以贯之——扶阳也----《扶阳讲记》读后感兼及其理论探讨摘要:卢崇汉教授是火神派正宗的传人,在理论上传承火神派扶阳的传统并加以发挥创造,在临床上广泛运用扶阳数“法”,疗效颇佳。
本文从《扶阳讲记》一书出发,对其理论和思路作了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火神派;卢崇汉;扶阳讲记;扶阳2005年成都著名火神派(又称扶阳学派)的继承人卢崇汉教授及其学生曾经统计过他一年的门诊量,一共接诊2745人,20013人次,开出20076张处方,所涉及病种83个,包括红斑狼疮、肾功能衰竭、癌症等等,治疗的有效率98%,疾病的临床治愈率为92%。
为什么会有如此惊人的疗效?这些疗效的背后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经验?带着这些疑问,笔者认真阅读了卢教授的代表作《扶阳讲记》,恍惚似有所得。
1 为何要扶阳?扶阳,顾名思义就是扶助阳气,尤其是脾肾先后二天的阳气。
卢氏首先引用《易经》中“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成天”来说明自然界中阳主阴从的正常格局。
这使人不由得想到朱丹溪的理论“阴常不足,阳常有余”,两者是不是矛盾了呢?从五运六气来看,属阳的成分占了绝大多数,任应秋认为这可能与我国的地理环境有关,由此看来,“阴常不足,阳常有余”似乎应该是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而不应该是受到朱丹溪攻诘的病理状态。
那么朱丹溪的理论错了吗?余意下认为如果阳有余却不藏,那么朱氏的理论就是正确的;如果阳气充盛又能很好的收藏,这就成了正常的状态。
无论如何,这句话提示我们既然强调天人合一,就应当重视阳气的补充和阴精的奉承,使得阳气能够正常生发和收藏。
为什么卢氏可以大量、广泛地使用扶阳药物,或者换言之,为什么现在社会阳虚的人多?卢氏归纳了9点原因:(1)先天不足;(2)嗜食生冷寒凉;(3)误用苦寒;(4)滥用抗生素;(5)工作的烦劳,“阳气者,烦劳则张”;(6)房劳伤肾阳;(7)非时的作息时间,使得阳气无法正常的生发和收藏;(8)心性不定;(9)自然环境上热下寒的格局,煤矿、石油的开采相当于把地球的坎中真阳暴露出来,因此产生全球变暖的表象。
对扶阳学派若干问题的看法和建议
《对扶阳学派若干问题的看法和建议》——卢崇汉老师首届国际扶阳论坛暨第四届扶阳论坛讲稿(主持人:)今天邀请刘力红博士主持会议,卢崇汉老师做特别演讲,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两位。
刘力红: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前辈,各位同道,大家上午好!卢师大家都很熟悉了,开幕式时,孙主任介绍了“扶阳学派”的渊源,下午呢,我们也会详细的来谈这个问题。
那么,这样一个珍贵的法脉呢,它诞生在清末,郑钦安,从郑钦安就到了卢师祖父卢铸之这里,实际上卢师三岁的时候就在契延这样一个珍贵的法脉,卢师实际上是同时接受他祖辈的教导和熏陶,还有父辈,他大伯父的教导和熏陶。
那么,在他十九岁时就有了“小火神”的称号。
郑钦安卢氏这样一个法脉在民间又被誉为“火神派” 。
所以,实际上卢师在十九岁时就已经有了“小火神”的称号。
大家想想看,从十九岁的医龄到现在,对于“扶阳”这一脉,他做了相当大的贡献。
下午会专门谈到这个问题,现在为了节省时间,不多介绍卢师。
下午我会详细介绍卢师。
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恭请卢师给我们作报告。
卢崇汉:今天我还是用四川成都话讲,我稍微讲慢一点。
今天看到这么多同行来参加这个大会,心里面确实很高兴,这让我想起去年我受日本中医学会的邀请在日本几个城市做了几场学术讲座。
那么,来的听众,绝大多数年龄和我差不多。
还有很多年龄比我大,这让我当时很吃惊。
二零一零年,我在日本做扶阳的演讲,七十岁以上的学者占百分之五十以上。
在日本虽然是医科大学教授,是博士,但只有一个称谓,就是医师,不像国内,有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生。
日本中医学学会连续三次到成都找我,一开始我确实不愿意去,因为在日本侵华战争时期,我家是受害者,1941年日本轰炸成都,我们家遭到轰炸。
所以在日本的讲座开始,我把这个事情提出来了。
我就说,我跟你们交流,我是憋了一肚子气。
日本中医学学会的医学博士和教授为什么要来参加这次医学讲座?并且很多都是日本相当有名的教授,如伊藤连先生,小高素之先生,年龄都比我大,参加讲座的日本医师从不同地方赶来。
基于扶阳学术流派学术思想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认识探讨
基于扶阳学术流派学术思想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认识探讨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爆发,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危机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在这场疫情中,各种医学流派和学术思想都在积极地对病毒进行认识和探讨。
扶阳学术流派作为中医学中的一支重要学术思想,在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认识和探讨中也有其独特的观点和方法论。
本文将围绕扶阳学术流派,探讨其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认识中的作用和价值。
一、扶阳学术流派简介扶阳学术流派是中医学中的一种重要学术思想,它主要强调扶正祛邪、调和阴阳的治疗原则。
扶阳学术流派的核心观点是“阳气为正气”,强调阳气的作用和重要性。
在扶阳学术流派中,阳气被认为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和基础,维持着人体的正常功能和代谢。
扶阳学术流派特别重视保护和增强人体的阳气,以达到治疗疾病和维护健康的目的。
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因认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该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疫情。
在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因认识中,扶阳学术流派强调了阳气的作用。
扶阳学术流派认为,阳气是人体免疫力的基础,可以抵抗各种病毒和病原微生物的入侵。
阳气不足则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患上感染性疾病。
扶阳学术流派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生与人体阳气的减弱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扶阳学术流派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治建议1、保护阳气、增强体质扶阳学术流派提出,在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保护阳气、增强体质。
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调理、适当的运动等方式,增强自身的阳气,提高免疫力,降低感染的风险。
中医药中的一些药物和治疗方法,如温补、益气等,也可以被应用在预防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过程中。
2、调整阴阳平衡,改善机体环境扶阳学术流派强调了调和阴阳的重要性。
在对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过程中,应该注重调整阴阳平衡,改善机体环境。
通过中医药的治疗方法,如针灸、推拿、草药治疗等,调整人体阴阳失衡的状况,增强体内的阳气,提高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的目的。
扶阳医学的理论核心思想
扶阳医学的理论核⼼思想导读:附⼦的确在很多病症中都可⽤,附⼦的作⽤是温经散寒,能通⼗⼆经络,能使阳⽓外达,⼲姜和⽢草对脾起作⽤。
之所以很多病⽤附⼦能起作⽤,是因为⼈病之后,会出现经络阻滞,附⼦的作⽤就是温通经络,使⽓机流畅⽽恢复正常,同时,诸药也才起作⽤。
“扶阳”的“扶”字,清·阮元解释为:《助也》、“护也”、“治也”,意指“扶”有帮助、保护、调节治理之义。
⽽“扶阳”⼀词本⾝就具有宣通、保护、温助、调理阳⽓,从⽽使⼈体阳⽓宣通、强盛之含义。
从钦安、卢⽒祖师爷其著述的内容来看,以及200余年的⼤量临床治疗中,他们始终贯穿了这⼀精神,并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结合临床实际,确⽴了⼀系列原则、⽅法和具体的⽅药。
如病邪有伤阳之势则以防为急务,⽽⽤阻断损阳病机的措施,阳虚者则⼤剂量温扶其阳,阳郁者则宣散其阳,阴阳之⽓不相顺接者则扶阳⽽使其通达,阳⽓不达则枢转其阳⽓以达邪等等,这都是钦安、卢⽒扶阳思想的具体体现。
⼀、扶阳思想的理论核⼼-阳主阴从观⼈体阳⽓的⽣理病理早在《内经》中就有⽐较系统的认识,并把阳⽓置于⾮常重要的地位,如《素问·⽣⽓通天论》说:“阳⽓者,若天与⽇,失其所,则折寿⽽不彰,故天运当以⽇光明……”。
今⼈通过研究,还观察到全⽇⾷中病⼈产⽣的症状,都可以阳虚或阳⽓受到⼲扰来解释,更说了阳⽓犹如张景岳在《类经附翼·⼤宝论》中所⽐喻的⼈体内的“⼀丸红⽇”,故扶持和保护阳⽓,应是防治疾病的基本精神。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理论核⼼,卢⽒的扶阳思想,没有脱离阴阳的学说的基本理论。
卢⽒认为,中医阴阳学说的核⼼,存在阳主阴从的关系,阳⽓是机体⽣命活动的原动⼒,⼈体的阳⽓存之则⽣,失之则死。
早在先秦诸⼦百家的⼀些著述中,就可以找到很多重阳的思想基础。
如《周易》以阳⽘(—)和阴⽘(——)代表⼀切事物相互对⽴、相互依存和相互消长、转化的⽭盾关系,以促进事物的发展,然⽽,《周易》在提⽰阴阳⼆者的对⽴制约、依存互根和消长转化的运动变化中,始终强调了阳的及其重要性,在《周易·彖传》论述乾元时说:“⼤哉乾元,万物资始,乃天统”,论述“坤元”时则说:“乃顺承天”,《周易》强调了什么呢?它强调了阳在万物⽣命活动中居主导地位,⽽阴居从属地位。
中医扶阳学派临证中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
中医扶阳学派临证中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作者简介:赵君,号半部居士,蓉城人士,痴迷中医、酷爱传统文化。
曾于05年任卢崇汉先生助手并侍诊三年,后拜彭重善先生为师,忝列门墙,跟师系统学习扶阳学派郑钦安-卢铸之医学至今。
中医扶阳学派临证中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中医的优势和特点是什么?我想连许多普通老百姓都会说出几句,诸如“西医治标、中医治本”,“西医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中医是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等等反映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话。
这两大特点是中医的灵魂,那么中医扶阳学派(火神派)在临床中是怎样贯彻落实这两大特点的呢?扶阳学派对整体观的理解就是:护正扶阳!不管养生也好、治病也好,始终要抓住正气、阳气。
因为这是符合天道规律的。
太阳系唯一的能量来源是什么?是太阳。
其他一切能量都是太阳能的转化,诸如风能、水能、热能、电能甚至原子能,都是太阳能的转化。
天地之间万物生长靠太阳,人也是如此。
人秉天地之气生,法天象地,那阳气对人体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这就叫“人生立命在于以火立极”。
而在治病上,不管患者什么病:肝病、肾病、心脏病,都是说明身体的能量系统出问题了,医者都要抓住这个阳气,特别是坎中一阳,因为那是生命能量系统的源动力,这就叫“治病立法在于以火消阴”。
始终抓住坎中一阳,那是不是万病都用四逆呢?当然不是!因为任何事情都有常态和非常态两方面,任何治疗都是权法和宜法的结合。
权法就是整体观、护正扶阳、坎中一阳!而宜法呢?宜法就是辨证论治、就是治疗的步骤和次第!广义地来讲:青龙白虎都是护正扶阳,四逆六味都是护正扶阳,就看当用不当用。
目前业界对扶阳学派(火神派)有很多议论,甚至是指责,说火神派走偏了、只知阳不知阴。
我认为是他们没有认真深入地了解扶阳学派,仅仅靠“扶阳”二字去下结论,一旦深入了解我们的辨证立法全过程,我想是不会有这么多非议的。
虽说辨证论治是中医最精华部分、最有优势和特点的部分。
但在现实中,我们看到多少中医是按照辨证论治的思路去治病的呢?更多是辨病论治、辨症论治;按病套方、按症遣药。
卢崇汉:扶阳理论的核心思想与运用
卢崇汉:扶阳理论的核心思想与运用今天很高兴能够来参加这个扶阳论坛,这也是我一直在追求的。
为什么呢?因为我祖父卢铸之先生1908年就在成都筹备了一个扶阳讲坛;到了辛亥革命,也就是1911年以后,这个扶阳讲坛就不断地壮大了。
如果从扶阳讲坛筹备算起,到今天,这个扶阳讲坛已经99年了。
当时我祖父为什么要力倡扶阳,为什么要搞扶阳讲坛?从1903年到1906年,他用了3年的时间,走了全国二十几个省,到各处考察,考察什么呢?去考察各个地方人的体质状况,各地中医的辨证思维和临床路子。
通过3年的时间,他走了北方、走了南方、走了东方、走了西方,他得到了一个看法,就是基本上在整个中国,都没有明确地认识到阳气的重要性。
那么他为什么这么做?这也就是他的老师郑钦安先生的一个嘱托,说必须去看一看,了解一下。
他当时有这个条件,卖了家里的很多田产,才有了这次考察的经费。
回到成都后,他就搞了扶阳讲坛。
扶阳讲坛一直持续到20世纪60年代,到他去世,然后是我的伯父卢永定先生承接,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也很想把这样的讲坛纳入到官方的王道中来,所以我在成都中医学院打过多次的报告,争取在成都中医学院开设《中医扶阳学》这门课程。
我说的《中医扶阳学》,牵涉到从基础理论到扶阳的诊断、到扶阳的辨证、到扶阳的用药,是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
当然由于当时整个中医大环境不许可,所以我连续6次提出这样的要求,最后都没有办法实施。
今天很有幸,在广西中医学院经典中医临床研究所和世界华人协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有了这个新的开端。
过去的扶阳讲坛总是只有我们卢氏在讲,我祖父讲,我大伯父讲。
现在搞“扶阳论坛”,就是希望以后大家都能讲,这样就更有意义了。
因为中医的根就应该是扶阳,所以我经常就在比喻,扶阳的思想,扶阳的理、法、方、药就相当于一个树的主干,而其他的都是分枝。
当然,这要通过我们努力,如果我们没有在这上面去花工夫,花力气,可能就达不到。
也可以说从今天的扶阳论坛开始,我们都应该力争在中医学术和中医临床付出不断的努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目录
中文摘要…………………………………………………………………1
英文摘要……………………………………………………………………3
研究论文扶阳学派辨治思路研究
l扶阳学派概述………………………………………………………8
2扶阳学派辨证论治要点……………………………………………10
3扶阳学派与其它学派的区别……………………………………26
4扶阳医案…………………………………………………………29
5结语………………………………………………………………34
参考文献……………………………………………………………34
综述扶阳学派研究现状………………………………………………36
致谢…………………………………………………………………………40
个人简历……………………………………………………………………41
/』』/
——英文摘要———————————————————————————-二二二r二—————————一.
TheStudyof
thoughtandtreatment
onTheFuyangTheory
ABSTRACT
Thehisto拶ofhuman
deVelopment,isnotonlythehistoryoffi曲ting
dlsease,butalsomedicalhistoly.Thefourclassicmedicalbooksmarkthe
fomlation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CM)
theoreticalsystem.The
newly-comersproducedothertheoriesbasedonthese.EveWtheoWis
1ns印arab】ef而mitsbackground,suchassocial
environment,healthstatus,era
abuses.
NowTCMisatthelowtideofme
alienation,degradation,westemization
anddeclineofe硒cacy.What’sworseis,mostOfTCMdoctors
areusingmuch
coldn1.edicationsaf.fected
byfeb打1etheorytoday;andmostofTCMdoctors
emphaslsonanalyzingpartialdisease,ignoringthewh01estateofthebody:
Withthe
improVementofpeople’s1ivingstandard,thepopulationOfYang
denclency1slncl.easlngbecauseofdmgabuse,suchasantibiotics,homones,
theex臼emedmg,a11doVersized
li凫pressure,eattoomuchcoldfoodand
otherreasons.
Today,TheFuyangTheo科thatderived丘.omTheShan曲anTheory
becomesmoreandmorepopular.It
di肫rentiationandthe
emphasizesoverall
energyofbody:TheF11yangdoctorsaregoodatt1.eatingseriousdisease
thI.ougbWanlldrugs,suchasmonkshood.However,thosewhocontact、y.ang
Theo拶,Somepeoplethinkthetheo秽wascriticaleXtremeand
a玎ogant,
and,somepeoplehaVesuperficial
understandingonTheFuyangTheo秽;
tneya‘.eproudofuslngala唱edoseofmonkshood.Itis
necessaIiytostudythe
FuyangTheo叫today.
1TheoVerviewofThe
FuyangTheOU。
Ihlspandiscussesthehistorical
O^gin,development,founderand
representatlVebooksofTheFuyangTheoⅨTheFuyangTheo秽originatedin
S1cnuan,andonlymor。
ethanonehundI.edyearshistoly,attentiontohuman
研究论文
和最难的课题。
全书从阴阳化生来阐述医理、探求病因,并据证立法用方,
方解颇详,独具特点。
《医法圆通》综合性医书,共四卷。
全书论述内科杂症、伤寒时病、
及妇科、儿科、五官科等病证的证治。
以医论为主,结合临床体会辨析病
机及用药方法,有很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伤寒恒论》是一部注解《伤寒沦》的著作。
郑氏注解伤寒颇有创见,
或直补经义之缺或直揭经文之误。
不以离经叛道为嫌,而只求经旨之发明。
采用直解体裁,使读者开门见山,一目了然。
郑钦安所著医书三种,大体系汇集其临床心得之杂记,而成并非一气
呵成之专著,其文字重沓处甚多,编撰上亦无甚体系,部分内容重复互见
于《医理真传》和《医法圆通》两书之中。
流传和影响:据《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统计郑钦安的著作在一年
间曾多次刊行,共有多种版本流传于世。
在清末刊行版本种类如此之多,
~刊行时间频率如此之高,杏林中除了经典医籍和著名医家陈修园等著作外,
郑钦安的医书能如此流行和传播是少见的。
2扶阳学派辨证论治要点
2.1扶阳学派的阴阳观
2.1.1阳主阴从的重阳观,尤重坎中一阳。
《黄帝内经》指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
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阴阳的变化是天地间最
根本的变化形式,生命的生、长、壮、老、己都是阴阳变化的体现。
扶阳学派在阴阳两纲中重视阳气的作用,提出阳主阴从的观点。
阳主
阴从的观念由来已久,早在《周易》中就有了对它的记载。
《易・乾卦象》
云:“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易・坤卦象》中云:“至载坤元,
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乾为阳?主万物的生机,是天,处于统治地位;
坤为阴,主万物的生长,处于阳的调节之下,所以顺应天,处于被统治地
位。
阴阳以平为期,阳主阴从,并不否认阴阳的平衡,这是对阴阳平衡更
深入的认识。
阳主动,阴主静,在动与静的关系中,动总是调控、维系着
静,处于一种主导的地位。
卢氏认为,人体的正常生理是以阳为主导的阴阳二者相对平衡协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