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广东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近五年广东省高考语文试题与答案汇编
![近五年广东省高考语文试题与答案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c870100a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0b.png)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掺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目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峥.嵘狰.狞慎.重缜.密周全B.诅.咒趔趄.狙.击神情沮.丧C.讥诮.眉梢.俏.丽峭.拔刚劲D.辍.笔啜.泣拙.劣相形见绌.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父亲收藏的那些产于不同时代、具有不同造型、来自不同国家的玩具汽车,把小小的书房挤得满满当当,间不容发....。
B.我们不能因为有姚明等人加盟美国NBA,就妄自菲薄....地说,我国的篮球运动足以与欧美篮球强国抗衡了。
C.沈从文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因在《边城》中描绘了一个独特的湘西世界,展现了豪爽与浪漫的湘西风情而名噪一时....。
D.我俩考虑问题时,他习惯从大的方面着眼,我总是从具体方法入手,虽然南辕北辙....,但总能殊途同归。
3.在下面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应该以实际运用能力来我们的学习效果。
②老百姓说得好,常年无灾情,不可一日不防备:③这小伙子整体素质的确不错,诚实温和。
1996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1996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7eb9df7f1922791688e869.png)
199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3页。
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30分)1.下列词语中的红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A.绮(qǐ)丽箴(jiān)言乳臭(xiù)未干B.擂(lèi)台皎(jiǎo)洁卷帙(zhì)浩繁C.戕(qiāng)害璞(pǔ)玉塞(sài)翁失马D.踪迹(jì)姊(jiě)妹载(zài)歌载舞2.下列四组词语都有错别字,其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漱口国藉雄赳赳源远流长B.斑斓沉湎金刚钻插科打浑C.诠释惦量荧光屏鸠占雀巢D.宣泄竣工家具店委屈求全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①上千吨的轮船碰上这样大的风浪也得上下颠簸,这么一条小船。
②挖这样的井,占地多,不合算,井的四周都是沙土,很容易塌。
③改革后,产品质量提高了,款式新颖了,包装也精美了,因而更加受到群众的欢迎。
A.况且何况而且B.况且而且况且C.何况而且何况D.何况况且而且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有位作家说,要想使自己生活的扁舟轻驶,务必要让它的仅限于必不可少之物,不然轻则无以进,重则可能压沉自己的生活之舟。
道理很明白,什么都舍不得撒手,往往什么都不得不。
A.装载徜徉致使割受B.承载徘徊导致舍弃C.装载徘徊致使舍弃D.承载徜徉导致割爱5.下列四句话,用的词语相同,但强调的重点却不同。
其中分别强调“受话人”和“打电话”这件事的一组是(3分)①他上午在家里是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1996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
![1996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https://img.taocdn.com/s3/m/1c4c2a6c910ef12d2bf9e764.png)
199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3页。
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30分)1.下列词语中的红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绮(qǐ)丽箴(jiān)言乳臭(xiù)未干B.擂(lèi)台皎(jiǎo)洁卷帙(zhì)浩繁C.戕(qiāng)害璞(pǔ)玉塞(sài)翁失马D.踪迹(jì)姊(jiě)妹载(zài)歌载舞2.下列四组词语都有错别字,其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漱口国藉雄赳赳源远流长B.斑斓沉湎金刚钻插科打浑C.诠释惦量荧光屏鸠占雀巢D.宣泄竣工家具店委屈求全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①上千吨的轮船碰上这样大的风浪也得上下颠簸,这么一条小船。
②挖这样的井,占地多,不合算,井的四周都是沙土,很容易塌。
③改革后,产品质量提高了,款式新颖了,包装也精美了,因而更加受到群众的欢迎。
A.况且何况而且B.况且而且况且C.何况而且何况D.何况况且而且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有位作家说,要想使自己生活的扁舟轻驶,务必要让它的仅限于必不可少之物,不然轻则无以进,重则可能压沉自己的生活之舟。
道理很明白,什么都舍不得撒手,往往什么都不得不。
A.装载徜徉致使割受B.承载徘徊导致舍弃C.装载徘徊致使舍弃D.承载徜徉导致割爱5.下列四句话,用的词语相同,但强调的重点却不同。
其中分别强调"受话人"和"打电话"这件事的一组是(3分)①他上午在家里是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1996年广东高考标准分排名对照
![1996年广东高考标准分排名对照](https://img.taocdn.com/s3/m/f5c97585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6d.png)
1996年广东高考标准分排名对照摘要:1.1996 年广东高考标准分排名对照的意义2.1996 年广东高考的考试科目和分数分布3.标准分的计算方法和排名对照表4.考生如何利用标准分排名对照表5.结论正文:1.1996 年广东高考标准分排名对照的意义1996 年广东高考标准分排名对照对于当年的高考考生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通过这份排名对照表,考生可以清晰地了解到自己在全省范围内的排名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学习计划和报考志愿。
此外,这份排名对照表还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分析当年的高考成绩和教育质量,为下一年的高考提供有益的借鉴。
2.1996 年广东高考的考试科目和分数分布1996 年广东高考的考试科目主要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和生物等。
各科目的分数分布情况不同,但总体上,语文、数学和英语三门科目的分数占比较大,对考生的总成绩影响较大。
3.标准分的计算方法和排名对照表标准分是一种具有可比性的分数,能够消除不同科目分数之间的不可比性。
其计算方法是将考生的实际分数转化为标准分,再根据标准分进行排名。
标准分排名对照表是将全省范围内考生的标准分进行排序,形成一个从高到低的排名序列。
考生可以通过比较自己的标准分和排名对照表,了解自己在全省范围内的排名情况。
4.考生如何利用标准分排名对照表考生在拿到标准分排名对照表后,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利用它来调整学习计划和报考志愿:(1)对比自己的标准分和全省平均水平,了解自己在全省范围内的竞争力。
(2)分析自己在各科目上的标准分和排名情况,找出优势科目和劣势科目,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提高。
(3)结合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参考标准分排名对照表,选择适合自己的高校和专业。
5.结论1996 年广东高考标准分排名对照为当年的高考考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在全省范围内的竞争力,调整学习计划和报考志愿。
1996年广东高考作文漫画题
![1996年广东高考作文漫画题](https://img.taocdn.com/s3/m/96f7a464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a6.png)
1996年广东高考作文漫画题展出的《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和《截错了》两幅漫事,表现的主题可谓大同小异。
它们都旨在指责当今社会上存在的一种毫无职业道德、毫无责任感,以致产生不良后果的现象。
但相比之下,我更喜欢漫画《截错了》。
漫画,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有其自身的特点。
首先,漫画的目的,在于针砭社会存在的不良习气、错误思想,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简单一点说,就是漫画的针对性。
《截错了》这幅漫画对两位医务人员的刻画,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
画面上,两位回首之时那若无其事的表情可谓把这一群体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能立刻从画面上获得这一反面信息,进而展开丰富的联想,教育效果自然会很好。
而漫画《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在这一点的处理上则欠妥当。
该漫画过于倾向含蓄,给读者的可感信息过少,很难产生联想的出发点,也就在教育效果上比上一幅漫画稍逊一筹。
其次,是漫画的生活性、通俗性。
漫画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它不只在文人雅士中间流传,它所要面对的服务对象是整个社会。
这就要求漫画应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使妇孺皆知,老幼都懂;使具有不同文化层次和不同生活经历的人都能迅速领会其中之意。
而《给六指做整形手术》一漫画却几乎忽略了这一点。
因为,人手大多只有五指,六指者毕竟只是少数。
选取这样一个题材,是不是会有些麻烦呢?比如,对一个小孩或是一个生活阅历欠丰富的人来讲,在看漫画之前,是否还需有人向他解释六指的成因呢?而《截错了》一漫画,选取病房、病床、医生、护士以及左右腿这类内容,只要稍有生活经验的人更会一目了然,哪里用得着如许周折呢?《截错了》和《给六指做整形手术》两幅漫画,对于教育人们担当职业责任,重视职业道德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前者在诸多方面的处理上略胜后者,它丰富了内涵,升华了主题。
基于以上的原因吧,我还是更喜欢漫画《截错了》。
历年高考语文广东试卷答案
![历年高考语文广东试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287ebd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58.png)
历年高考语文广东试卷答案历年高考语文广东试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三教共养和合心态对于和合文化,可以从多角度来解读。
有人从中读出一种文化战略,有人从中读出一种社会理想,都讲出了一番道理。
我却想把和合文化解读为一种健全的心态。
在我看来,“和合”一词中的“合”,应该是指人的多种精神诉求的集合。
道理很简单,只有在具备两个以上要素的情况下,才能谈得上“合”;倘若只是单一要素,根本就谈不上“合”了。
多种要素凑在一起,有可能发生冲突,也未必就一定发生冲突。
即便发生冲突,也未尝不可以化解。
成功地化解冲突,便进入了“和”的状态。
所谓“和”,应该是指多样性的统一,是指冲突的化解。
显而易见,这种意义上的“和”,有别于“同”,故而孔子力主“和而不同”。
要想把人的多方面的精神需求统一起来、协调起来,进入“和”的心态,绝非易事,仅靠一种学说,显然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必须综合运用多种学说。
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三教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帮助人们养成和合的心态。
儒家的精神趣旨,可以概括成三个字,那就是“拿得起”;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有为”;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张”。
儒家主张立德、立功、立言,主张干事,主张积极有为。
儒家好比是粮食店,是精神的加油站。
人没有饭吃,活不成;没有精神食粮,同样也活不成。
道家的精神趣旨是“想得开”;用两个字来说,叫做“无为”;用一个字来说,叫做“弛”。
道家好比是药店,当人遇到了精神困惑的时候,光吃粮食是不行的,还需要吃药,上药店。
道家的趣旨与儒家似乎相反,实际上相反相成。
古人非常明白这个道理,主张把两方面统一起来,践行“文武之道”。
《礼记杂记下》写道:“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佛教的精神趣旨是“放得下”;用一个字来说,那就是“空”。
用佛教的术语说,“放得下”就是看破红尘,去除我执和法执,把精神追求的目标定位在彼岸的极乐世界。
1996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996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5e545d250e2524de4187e06.png)
1996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二、(20分)12.(2分)D 13.(2分)D 14.(2分)C 15.(2分)B 16.(3分)A 17.(3分)C 18.(3分)B 19.(3分)C199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2.(2分)D 13.(2分)B 14.(3分)C 15.(2分)D16.(3分)D 17.(2分)C 18.(3分)A 19.(3分)C1998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1.B 2.B 3.C 4.C 5.B 6.A7.D 8.C 9.A 10.A 11.D 12.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13.环境14.颔联15.长使英雄泪满襟16.愁云惨淡万里凝“17.沙头空照征人骨三、词语解释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8.胜:尽;完19.惩:悔改20.诣:到;往21.牧:管理;统治22.通知:通晓;理解23.几:接近;将近24.善:多25.扣:敲击;拍打26.问:探访27.自诩:自己说好;自我夸耀四、翻译题:每小题1分,共5分.28.君将若之何:您将对它怎么办?29.何乃故也:何况是过去的(将军)呢?30.故不我若也:所以不如我(比不上我).31.耻匹夫匹妇不被其泽:认为百姓没有受到自己的恩泽是可耻的.32.侣鱼虾而友糜鹿:与鱼虾作伴,和糜鹿交朋友.五、简答题:每小题2分,共8分.33.灯光.(1分)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只答“长宜子孙”也算对).(1分)34.孟轲(或“孟子”)与梁惠王.(1分)“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只答“民不加多”也算对).(1分)35.“咱们的中国”.(1分)民众革命(只答“革命”也算对).(1分)36.比兴.(1分)对爱情的坚贞不渝.(1分)六、分析题:每小题4分,共20分.37.说明成败的关键在于有无毅力.(2分)类比法.对比法.(2分)38.第一层:写天灾之重(或“天灾”);(1分)第二层:写人祸之烈(或“人祸”);(1分)第三层:直接控诉官吏豺狼般的行径;(l分)第四层:讽刺皇恩的虚伪.(1分)39.前两层用第三人称,第三层转为第一人称直接控诉,第四层又回到第三人称.(2分)其作用是增强批判的力度,体现作者对农民的深切同情.(2分)40.因为姚纳无处诉说丧子之痛.(2分)它反映了社会下层小人物悲惨无援的处境;(1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与人关系的自私.冷漠.(1分)41.将马车夫的处境与小母马相类比;(2分)以小母马的通人情与人的冷漠相对比.(2分)七、作文,40分.42.题目:一本好书给我的启示199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0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0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02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0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05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06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0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08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0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99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199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06261e3331b765ce05081484.png)
199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前言:现在距离高考越来越近,时间也越来越紧张,没有多少时间了!这个时候很多学生由于心理紧张,每天坐立不安,特别烦躁,不能静下心来学习。
(关于高考心理辅导,另文刊登)这时候可不能放松 D.造纸工业通常以硫磺而不是以酒精和水为主要原料来制造纸浆,因而很难避免难闻的硫化氢的气味的产生。
23.对于ALCELL 工艺,佩蒂和邓肯森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下列对他俩看法的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佩蒂认为该工艺能降低造纸成本,是一种无污染的技术,邓肯森对此持有相同的看法。
B.佩蒂认为该工艺清洁、无污染,降低了造纸成本,但邓肯森并不完全同意这种看法。
C.邓肯森认为该工艺容易掌握,利于建造新纸浆厂,但佩蒂并不完全同意这种看法。
D.邓肯森认为该工艺对造纸原料要求低,利于环境保护,佩蒂对此持有相同的看法。
一九九六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第Ⅱ卷(共90分)注意事项:1.第Ⅱ卷共7页,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题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四.(20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24-28题。
贝多芬之谜音乐的作用并不止于创造悦耳的乐式①,它还能表达感情。
你可以津津有味地欣赏一首巴赫的序曲,好像观赏精美的波斯地毯一样,可是乐趣也只限于此。
莫扎特则不然,听了他的《唐璜》前奏曲②,你不可能不怀有一种复杂的心情。
它充满了魔鬼式的欢乐,但又使你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去迎接可怖的世界末日。
听莫扎特的《天神交响乐》最后一章,你会觉得那是狂欢的音乐,响亮的鼓声如醉如狂,从头到尾交织着一种不寻常的悲伤之美。
莫扎特的乐章又是乐式设计的杰作。
贝多芬所做的,是把音乐完全用作表现心情的手段,完全不把设计乐式本身作为目的。
也正是这一点,使得某些与他同时的伟人不得不把他当做一个疯人。
不错,他一生非常保守地使用旧的乐式,但是他给它们注入惊人的活力和激情,包括产生于一定思想、信念的那种最高的激情,结果不仅打乱了旧乐式的对称,而且常常使人听不出在感情的风暴下竟还有什么乐式存在了。
1996年广东高考文科数学真题及答案
![1996年广东高考文科数学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e135c9a300a6c30d229f5b.png)
1996年广东高考文科数学真题及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65分)注意事项:1.答案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考试结束,监考人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第1—10题每小题4分,第11—15题每小题5分,共6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全集{}1,2,3,4,5,6,7I =,集合{}{}1,3,5,7,3,5A B ==.则 A .I AB = B .I A B =C .I A B =D .I A B =【答案】C【解析】显然C 正确.2.当1a >时,在同一坐标系中,函数xy a -=与log a y x =的图像【答案】A【解析】当1a >时,函数xy a -=是减函数,且过点(0,1);而函数log a y x =为增函数,且过点(1,0).3.若22sin cos x x >,则x 的取值范围是A .⎭⎬⎫⎩⎨⎧∈+<<-Z k k x k x ,412432ππππ B .⎭⎬⎫⎩⎨⎧∈+<<+Z k k x k x ,452412ππππ C .⎭⎬⎫⎩⎨⎧∈+<<-Z k k x k x ,4141ππππ D .⎭⎬⎫⎩⎨⎧∈+<<+Z k k x k x ,4341ππππ 【答案】D【解析】2221sin cos sin sin 2x x x x >⇒>⇒>或sin x <,解得24k x ππ+< 32()4k k Z ππ<+∈或322()44k x k k Z ππππ-<<-∈,即(21)(21)4k x k πππ-+<<- 3()4k Z π+∈,所以x 的取值范围是⎭⎬⎫⎩⎨⎧∈+<<+Z k k x k x ,4341ππππ. 4.复数54)31()22(i i -+等于A .i 31+B .i 31+-C .i 31-D .i 31--【答案】B44425(2)12()i ω===--.5.6名同学排成一排,其中甲、乙两人必须排在一起的不同排法有A .720种B .360种C .240种D .120种 【答案】C【解析】将甲、乙两人捆绑在一起,不同的排法有5252240A A =.6.已知α是第三象限角且24sin 25α=-,则tan 2α=A .43 B .34 C .34- D .43- 【答案】D【解析】由已知得7cos 25α=-,所以2sin2sin 1cos 22tan 2sin cos 2sin cos 222αααααααα-=== 71()42524325--==--.7.如果直线,l m 与平面,,αβγ满足:,//,l l m βγαα=⊂和m γ⊥,那么必有A .αγ⊥且l m ⊥B .αγ⊥且//m βC .//m β且l m ⊥D .//αβ且αγ⊥ 【答案】A 【解析】略. 8.当22x ππ-≤≤时,函数()sin f x x x =+的A .最大值是1,最小值是1-B .最大值是1,最小值是12-C .最大值是2,最小值是2-D .最大值是2,最小值是1- 【答案】D【解析】因为()sin 2sin()3f x x x x π=+=+,由已知5636x πππ-≤+≤.故当 32x ππ+=,即6x π=时,()f x 有最大值是2;当36x ππ+=-,即2x π=-时,()f x 有最小值是1-.9.中心在原点,准线方程为4x =±,离心率为12的椭圆方程是 A .22143x y +=B.22134x y +=C .2214x y +=D .2214y x += 【答案】A【解析】由题设可得214,2a c c a ==,解得2,1a c ==,所以椭圆方程是22143x y +=.10.圆锥母线长为1,侧面展开图圆心角为240︒,该圆锥的体积是A .81 B .881π C .81 D .1081π【答案】C【解析】设圆锥底面半径为r ,则224021360r ππ︒=⨯︒,得23r =,则圆锥高为3=,圆锥的体积是212()33381π=.11.椭圆222515091890x x y y -+++=的两个焦点坐标是A .(3,5),(3,3)---B .(3,3),(3,5)-C .(1,1),(7,1)-D .(7,1),(1,1)--- 【答案】B【解析】椭圆的标准方程为2222(1)(3)153y x +-+=,而2222153y x +=的焦点为(0,4)±,所以2222(1)(3)153y x +-+=的焦点坐标是(3,3),(3,5)-.12.将边长为a 的正方形ABCD 沿对角线AC 折起,使得BD a =,则三棱锥D ABC -的体积为A .63aB .123a C .3123a D .3122a 【答案】D【解析】取AC 的中点O ,连接,BO DO ,如图所示.,ABC ADC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222AC aBO DO ===, ∴2BOD π∠=,则DO ⊥面ABC ,DO 就是三棱锥D ABC -的高,所以23112232212D ABC a V a a -=⋅⋅=.13.等差数列{}n a 的前m 项和为30,前2m 项和为100,则它的前3m 项和为 A .130 B .170 C .210 D .260 【答案】C【解析】由已知得230,100m m S S ==,则232,,m m m m m S S S S S --成等差数列,所以323()210m m m S S S =-=.14.设双曲线)0(12222b a by a x <<=-的半焦距为c ,直线l 过(,0),(0,)a b 两点.已知原点到直线l 的距离为c 43,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2 B .3 C .2 D .332 【答案】A【解析】直线l 的方程为0bx ay ab +-=,原点到直线l 的距离为223ab c a b =+,则 22222316a b c a b =+,即22222()316a c a c c -=,解得2e =或23e =,又0ab <<,所以e ==>3e =15. ()f x 是(,)-∞+∞上的奇函数,(2)()f x f x +=-,当01x ≤≤时,()f x x =,则(7.5)f 等于A .0.5B .0.5-C .1.5D . 1.5- 【答案】B【解析】(7.5)(5.52)(5.5)[(3.5)](3.5)(1.5)[(0.5)]f f f f f f f =+=-=--==-=---(0.5)0.5f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5分) 注意事项:1.第Ⅱ卷共6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中.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6.已知点(2,3)-与抛物线)0(22>=p px y 的焦点的距离是5,则p = . 【答案】45=,解得4p =.17.正六边形的中心和顶点共7个点,以其中3个点为顶点的三角形共有 个.(用数字作答) 【答案】32【解析】从7个点中取3个点有37C 种取法,3个点共线的有3种,三角形共有37332C -=个.18.tg20tg403tg20tg40++的值是 . 【答案】3【解析】∵tg20tg40tg(2040)31tg20tg40++==-,∴tg20tg403(1-tg20tg40)+=,tg20tg403tg20tg403++=.19.如图,正方形ABCD 所在平面与正方形ABEF 所在平面成60的二面角,则异面直线AD 与BF 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答案】42 【解析】由于//AD BC ,所以CBF ∠即为异面直线AD 与BF 所成角,设正方形边长为a ,在CBF ∆中,222,,BF a BC a FC FD CD ===+=2222cos602AD FA AD FA CD a +-⋅︒+=,2222cos 24BF BC FC CBF BF BC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69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20.(本小题满分11分)解不等式log (1)1a x a +->.【解】本小题考查对数函数性质,对数不等式的解法,分类讨论的方法和运算能力,满分11分.(Ⅰ)1>a 时,原不等式等价于不等式组:10,1.x a x a a +->⎧⎨+->⎩——2分解得21x a >-. ——5分 (Ⅱ)当01a <<时,原不等式等价于不等式组:10,1.x a x a a +->⎧⎨+-<⎩ ——7分解得121a x a -<<-. 10分综上,当1>a 时,不等式的解集为{}21x x a >-;当01a <<时,不等式的解集为{}121x a x a -<<-. ——11分21.(本小题满分12分)设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3692S S S +=,求数列的公比q . 【解】本小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的基础知识,逻辑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满分12分.若1q =,则有3161913,6,9S a S a S a ===.但10a ≠,即得3692S S S +≠,与题设矛盾,故1q ≠. ——2分又依题意3692S S S +=可得369111(1)(1)2(1)111a q a q a q q q q---+=---.整理得363(21)0q q q --=.由0q ≠得方程63210q q --=.33(21)(1)0q q +-=, —— 9分∵ 31,1q q ≠≠,∴3210q +=,∴2q =-. ——12分22.(本小题满分11分)已知ABC ∆的三个内角,,A B C 满足:BC A B C A cos 2cos 1cos 1,2-=+=+,求 2cosCA -的值. 解法一:由题设条件知60,120B AC =+=. ——2分∵cos 60=-22cos 1cos 1-=+CA .将上式化为C A C A cos cos 22cos cos -=+. 利用和差化积及积化和差公式,上式可化为)]cos()[cos(22cos 2cos2C A C A CA C A -++-=-+. ——6分将21)cos(,2160cos 2cos-=+==+C A C A 代入上式得cos)2A C A C -=-. 将1)2(cos 2)cos(2--=-CA C A 代入上式并整理得 023)2cos(2)2(cos 242=--+-CA C A ——9分(2cos 3)022A C A C --+=,∵302A C -+≠,∴2cos 02A C--=.从而得cos22A C -=. ——12分 解法二:由题设条件知60,120B AC =+=.设2A Cα-=,则2A C α-=,可得60,60A C αα=+=-, ——3分 所以)60cos(1)60cos(1cos 1cos 1αα-++=+ C A ααααsin 23cos 211sin 23cos 211++-=ααα22sin 43cos 41cos -=43cos cos 2-=αα. ——7分 依题设条件有Bcos 243cos cos 2-=-αα, ∵21cos =B ,∴2243cos cos 2-=-αα.整理得22cos 0,αα+-= ——9分(2cos 3)0αα-+=,∵03cos 22≠+α,∴02cos 2=-α.从而得222cos =-C A . ——11分23.(本小题满分12分)【注意:本题的要求是,参照标号①的写法,在标号②、③、④、⑤的横线上填写适当步骤,完成(Ⅰ)证明的全过程;并解答(Ⅱ),如图2.】如图1,在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3AA AB a ==,,E F 分别是11,BB CC 上的点,且,2BE a CF a ==.(Ⅰ)求证:面AEF ⊥面ACF ; (Ⅱ)求三棱锥1A AEF -的体积.(Ⅰ)证明: ①∵,2BE a CF a ==,//BE CF ,延长FE 与CB 延长线交于D ,连结AD .∴DBE DCF ∆∆,∴DB BEDC CF=. ② . ∴DB AB =.③ . ∴DA AC ⊥.④ . ∴FA AD ⊥.⑤ . ∴AEF ⊥面ACF . (Ⅱ)解:【解】本小题考查空间线面关系,正三棱柱的性质,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运算能力.满分12分.(Ⅰ)②∵:1:2BE CF =,∴2DC DB =,∴DB BC =, ——1分③∵ABD ∆是等腰三角形,且120ABD ∠=︒,∴30BAD ∠=︒,∴90CAD ∠=︒, —— 3分 ④∵FC ⊥面ACD ,∴CA 是FA 在面ACD 上的射影,且CA AD ⊥, —— 5分 ⑤∵FA AC A =,DA ⊥面ACF ,DA ⊂面ADF ,∴面ADF ⊥面ACF . 7分 (Ⅱ)∵11A AEF E AA F V V --=,在面111A B C 内作111B G AC ⊥,垂足为G .12B G =. 面111A B C ⊥面1A C ,∴1B G ⊥面1A C ,∵1E BB ∈,而1//BB 面1A C ,∴三棱柱1E AA F -的高为2.——9分121122A FA S AA AC ∆=⋅=. ——10分∴1134A AEF E AA FV V --==. ——12分24.(本小题满分10分)某地现有耕地10000公顷,规划10年后粮食单产比现在增加22%,人均粮食占有量比现在提高10%.如果人口年增长率为1%,那么耕地平均每年至多只能减少多少公顷(精确到1公顷)?(粮食单产=耕地面积总产量,人均粮食占有量=总人口数总产量) 【解】本小题主要考查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指数函数和二项式定理的应用,近似计算的方法和能力.满分10分.设耕地平均每年至多只能减少x 公顷,又设该地区现有人口为P 人,粮食单产为M 吨/公顷. 依题意得不等式%)101(10%)11()1010(%)221(4104+⨯⨯≥+⨯-⨯+⨯P M P x M .——5分 化简得]22.1)01.01(1.11[10103+⨯-⨯≤x . ——7分 ∵103312210101.1(10.01) 1.110[1]10[1(10.010.01)]1.22 1.22C C ⨯+⨯-=⨯-⨯+⨯+⨯+3 1.110[1 1.1045] 4.11.22≈⨯-⨯≈. —— 9分 ∴4x ≤(公顷).答:按规划该地区耕地平均每年至多只能减少4公顷. ——10分25.(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12,l l 是过点)0,2(-P 的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且12,l l 与双曲线122=-x y 各有两个交点,分别为11,A B 和22,A B .(Ⅰ)求1l 的斜率1k 的取值范围;(Ⅱ)若1A 恰是双曲线的一个顶点,求22A B 的值.【解】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双曲线的性质,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满分12分.(Ⅰ)依题设,12,l l 的斜率都存在,因为1l 过点)0,2(-P 且与双曲线有两个交点,故方程组1122(0),1.y k x k y x ⎧=+≠⎪⎨-=⎪⎩ ① ——1分 有两个不同的解.在方程组①中消去y ,整理得01222)1(2121221=-++-k x k x k . ②若0121=-k ,则方程组①只有一个解,即1l 与双曲线只有一个交点,与题设矛盾,故 0121≠-k ,即11≠k ,方程②的判别式为2222211111)4(1)(21)4(31)k k k ∆=---=-.设2l 的斜率为2k ,因为2l 过点)0,2(-P 且与双曲线有两个交点,故方程组⎪⎩⎪⎨⎧=-≠+=.1),0)(2(2222x y k x k y ③ 有两个不同的解.在方程组③中消去y ,整理得01222)1(2222222=-++-k x k x k . ④同理有)13(4,0122222-=∆≠-k k .又因为12l l ⊥,所以有121l l ⋅=-. ——4分 于是,12,l l 与双曲线各有两个交点,等价于⎪⎪⎩⎪⎪⎨⎧≠-=⋅>->-.1,1,013,0131212221k k k k k解得⎪⎩⎪⎨⎧≠<<.1,33311k k——6分 ∴)3,1()1,33()33,1()1,3(1 ----∈k . ——7分 (Ⅱ)双曲线122=-x y 的顶点为(0,1),(0,1)-.取1(0,1)A时,有1(01k =,解得12k =.从而211k k =-= ——8分将2k =230x ++=. ⑤记2l 与双曲线的两交点为211222(,),(,)A x y B x y ,则 2222222122121212()()3()3[()4]A B x x y y x x x x x x =-+-=-=+-.由⑤知1212)3x x x x +=-=.∴2222260,A B A B == ——11分当取1(0,1)A -时,由双曲线122=-x y 关于x轴的对称性,知22A B =所以1l过双曲线的一个顶点时,22A B = ——12分。
1996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1996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99b4a2dd3383c4ba4cd20d.png)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199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3页。
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30分)1.下列加点的字在该词语中字音、字义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绮.(qǐ)丽箴.(jiān)言乳臭.(xiù)未干B.擂.(lèi)台皎.(jiǎo)洁卷帙.(zhì)浩繁C.戕.(qiāng)害璞.(pǔ)玉塞.(sài)翁失马D.踪迹.(jì)姊.(jiě)妹载.(zài)歌载舞2.下列四组词语都有错别字,其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漱口国藉雄赳赳源远流长B.斑斓沉湎金刚钻插科打浑C.诠释惦量荧光屏鸠占雀巢D.宣泄竣工家具店委屈求全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①上千吨的轮船碰上这样大的风浪也得上下颠簸,_______这么一条小船。
②挖这样的井,占地多,不合算,_______井的四周都是沙土,很容易塌。
③改革后,产品质量提高了,款式新颖了, _______包装也精美了,因而更加受到群众的欢迎。
A.况且何况而且B.况且而且况且C.何况而且何况D.何况况且而且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有位作家说,要想使自己生活的扁舟轻驶,务必要让它_____的仅限于必不可少之物,不然轻则_____无以进,重则可能压沉自己的生活之舟。
道理很明白,什么都舍不得撒手,往往____什么都不得不_____。
A.装载徜徉致使割受B.承载徘徊导致舍弃C.装载徘徊致使舍弃D.承载徜徉导致割爱5.下列四句话,用的词语相同,但强调的重点却不同。
96年高考语文试卷
![96年高考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69cd7832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f9.png)
96年高考语文试卷96年高考语文试卷一、阅读理解(共10小题)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无数人心中最向往的生活。
作为一个岛国,海洋资源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让我们倍感自豪。
在未来的发展中,充分发挥海洋资源的作用,将为我们带来无限的机遇和挑战。
A. 春暖花开,青山如黛B.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C. 岛国的美丽景色D. 让海洋资源发光发亮2. 人生需要多一些感受,多一些体验,多一些领悟和思考。
当你在某个陌生的城市行走时,你会发现那里有不同的风景,不同的人文和历史,让你更加独立、坚强和清晰地认识自己的同时,感受到了生活的宽广和精彩。
A. 探索陌生的城市B. 人生需要多一些感受C. 自我认识的重要性D. 生活的宽广和精彩3. 小溪涓涓,流淌着清澈的泉水,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在这喧嚣的世界中,我们经常需要这样的片刻安静,去倾听内心的声音。
小溪不仅仅是一种景观,更是一种心灵的抚慰,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平静。
A. 清澈的泉水B. 小溪涓涓,给人以安静C. 心灵的抚慰和美好D. 喧嚣世界中的安宁4. 读书,是一种享受。
当我们打开一本书,进入其中的故事,我们可以与作者和主人公们一起旅行,一同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一同思考人生的意义。
读书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知识,也滋养了我们的灵魂。
A. 阅读是一种享受B. 与作者和主人公一同旅行C. 思考人生的意义D. 阅读的好处5. 父爱如山,默默地支撑着我们成长。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父亲总是默默地给予我们力量和支持,鼓励我们坚持不懈,克服一切困难。
他们的爱虽然不言语,但在我们内心永远闪烁着最温暖的光芒。
A. 父爱如山B. 父亲的默默支持C. 鼓励我们坚持不懈D. 父爱的温暖6. 清晨的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面上,给人一种宁静和美丽的感觉。
在这美丽的阳光下,大自然为我们呈现了无尽的美景和生命的力量,让我们不禁停下来,感受大自然的伟大和神奇。
广东语文高考试题及答案
![广东语文高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48c25a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a5.png)
广东语文高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倔强(jué jiàng)B. 徜徉(cháng yáng)C. 蹉跎(cuō tuó)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经过这次培训,他的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B. 由于天气原因,航班延误了,给旅客带来了不便。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优秀。
答案:B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C. 一江春水向东流答案:A4.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不拘一格,常常出人意料。
B.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精神矍铄,老当益壮。
C. 他虽然年轻,但已经老成持重,不苟言笑。
答案:B5.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B. 《水浒传》是明代作家罗贯中所著,讲述了梁山好汉的故事。
C. 《西游记》是元代作家吴承恩所著,讲述了唐僧取经的故事。
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的《________》。
答案:《水调歌头》7.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________》中的名句。
答案:《春晓》8.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名句,其中“鹜”指的是________。
答案:野鸭9.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李白的《________》中的诗句。
答案:《静夜思》10.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这句话体现了作者________的高尚情操。
答案:超然物外三、阅读理解(共2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1-15题。
[文章内容省略]11. 文章中提到的“他”在面对困难时表现出了哪些品质?(5分)答案:[根据文章内容分析回答]12. 文章中“她”是如何帮助“他”克服困难的?(5分)答案:[根据文章内容分析回答]13. 文章通过哪些细节描写来展现人物性格?(5分)答案:[根据文章内容分析回答]14. 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要传达什么主题或信息?(5分)答案:[根据文章内容分析回答]15. 如果你是“他”,在面对同样的困难时,你会怎么做?请简要说明理由。
历年高考语文广东试卷答案(2)
![历年高考语文广东试卷答案(2)](https://img.taocdn.com/s3/m/33a972cf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93.png)
历年高考语文广东试卷答案(2)16.下面一段文字中画横线的词语,有的必须删去,有的不能删去,有的可删可不删。
请将必须删去的和不能删去的找出来,把各自序号分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5分)今年的①三四月份,西安等城市的很多家长们②都很关注一个问题:今年的③小升初政策有什么变化吗?类似的④疑问还有很多:比如说中考政策有⑤变化吗?甚至上好一点儿的⑥小学、上好一点儿的幼儿园,都成了敏感和⑦热门的话题,这⑧也预示⑨了一场场择校大战即将快⑩拉开帷幕。
(1)必须删去的是:(2)不能删去的是:17. 另选话题,仿照下面的语句形式写一段话。
(6分)做好事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一个赞赏的眼神,或是为了一个感激的微笑,还是为了一声真诚的道谢?应该是为了一丝内心的慰藉吧!六、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狄奥哲尼士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他用木桶代替房屋,经常呆在木桶中。
亚历山大征服希腊后,特别想见狄奥哲尼士,曾多次派人去请他。
孤傲的狄奥哲尼士对此毫不理会,最终,亚历山大只好亲自去见他。
当时狄奥哲尼士正在木桶中晒太阳,亚历山大说:“我是亚历山大,你有什么要求,我一定满足你。
”哲学家回答说:“唯一的要求是,请你走开一点,不要遮住我的阳光。
”在归途中,亚历山大深有感触地对身边的人说:“如果我不是亚历山大,我宁愿是狄奥哲尼士。
”根据你读后的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得抄袭或套作。
历年高考语文广东试卷参考答案一、(9分)1.D(偷换概念,改变了范围,“中国固有的学问”比“儒道两家”大得多;另外“只是”一词太绝对,原文说“主要是讲人生哲学”。
)2.C(“两两之间互补”,原文说儒道是“相反相成”的关系;儒道主要讲人生哲学,佛家讲人死哲学,佛与儒道构成互补关系。
)3.D (A无中生有,原文没有“人只有一种诉求是一种不健全的心态”之说;B“张”“弛”“空”是三教精神的概括,并非人生的精神困惑;C引用《礼记·杂记下》是为了论证“道家的趣旨与儒家似乎相反,实际上相反相成”的观点。
一九九六年高考试卷语文
![一九九六年高考试卷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8a6ff509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cf.png)
一、现代文阅读(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我国古代建筑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建筑技艺,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从北京故宫、苏州园林到福建土楼,这些古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精美的装饰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
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地位:重要位置B. 精湛:精深C. 独特:非常特别D. 吸引:吸引住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中提到的古建筑有故宫、园林、土楼等。
B. 这些古建筑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建筑技艺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C. 古建筑以其精美的装饰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游客。
D. 古建筑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主要介绍了我国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的重要地位。
B. 文章提到了故宫、苏州园林、福建土楼等古建筑。
C. 文章强调了古建筑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D. 文章指出古建筑吸引了无数游客。
4. 文章结尾提到“古建筑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A. 总结全文B. 强调古建筑的价值C. 引出下文D. 提出问题二、文言文阅读(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左传》曰:“国君好之,则民好之;国君恶之,则民恶之。
”故有国之君,不患无臣,患无道之臣;不患臣之不事君,患臣之不忠于君。
故君之所以为君者,以有民也;民之所以为臣者,以有君也。
君民者,舟也;水者,载舟也,覆舟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故君为舟,民为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好之:喜欢B. 患:担忧C. 忠:忠诚D. 载:装载6.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 故有国之君,不患无臣,患无道之臣。
B. 故君之所以为君者,以有民也。
C. 君民者,舟也;水者,载舟也,覆舟也。
D.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九六年高考语文试卷
![九六年高考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c29eb244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90.png)
一、现代文阅读(3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目。
我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有许多成语都蕴含着丰富的哲理。
以下是对几个成语的解读,请判断正误。
1. “滴水穿石”说明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取得成功。
()2. “掩耳盗铃”比喻自欺欺人。
()3. “画蛇添足”比喻多此一举,反而坏事。
()4. “杯弓蛇影”说明人要有自知之明。
()二、古诗文阅读(30分)1.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题目。
满江红·登和州赤壁(宋)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请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① 故垒:______ ② 樯橹:______ ③ 羽扇纶巾:______(2)请翻译下列句子。
①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②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于是至东城,有兵骑二千余人,乃分以为四,四下击之。
项王身率卒被甲,亲持短兵,所杀汉军数百人。
项羽乃驰,左右驰射,追者弗及。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乌江,则汉军围之数重。
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天下,今败,此天意,非战之罪也。
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四骑常左右,可得数十里。
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项王乃复引兵东,至乌江,无渡。
高帝欲急击之,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项王乃复引兵东,至乌江,无渡。
高帝欲急击之,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项王乃复引兵东,至乌江,无渡。
199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全国卷
![199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全国卷](https://img.taocdn.com/s3/m/81a3067fbb68a98271fefad0.png)
199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第Ⅰ卷(共60分)一、(30分)1.下列词语中的黑体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绮(qǐ)丽箴(jiān)言乳臭(xiù)未干B.擂(lèi)台皎(jiǎo)洁卷帙(zhì)浩繁C.戕(qiāng)害璞(pǔ)玉塞(sài)翁失马D.踪迹(jì)姊(jiě)妹载(zài)歌载舞2.下列四组词语都有错别字,其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漱口国藉雄赳赳源远流长B.斑斓沉湎金刚钻插科打浑C.诠释惦量荧光屏鸠占雀巢D.宣泄竣工家具店委屈求全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①上千吨的轮船碰上这样大的风浪也得上下颠簸,这么一条小船。
②挖这样的井,占地多,不合算,井的四周都是沙土,很容易塌。
③改革后,产品质量提高了,款式新颖了,包装也精美了,因而更加受到群众的欢迎。
A.况且何况而且 B.况且而且况且C.何况而且何况 D.何况况且而且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有位作家说,要想使自己生活的扁舟轻驶,务必要让它的仅限于必不可少之物,不然轻则无以进,重则可能压沉自己的生活之舟。
道理很明白,什么都舍不得撒手,往往什么都不得不。
A.装载徜徉致使割受 B.承载徘徊导致舍弃C.装载徘徊致使舍弃 D.承载徜徉导致割爱5.下列四句话,用的词语相同,但强调的重点却不同。
其中分别强调“受话人”和“打电话”这件事的一组是(3分)①他上午在家里是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②他上午是在家里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③他是上午在家里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④他上午在家里给我是打了一次电话。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3分)①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令人。
②玉器厂展品室里陈列着鸟兽、花卉、人物等各种玉雕展品,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真是。
九六年全国高考试卷语文
![九六年全国高考试卷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eb7f5432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fc.png)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瞒哄殷勤筚路蓝缕B. 殷切勤恳筚路蓝缕C. 殷勤勤恳筚路蓝缕D. 殷切殷勤筚路蓝缕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篇文章不仅结构严谨,而且语言生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B. 在我国,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青年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奋斗。
C.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从下学期开始增设一门新课程。
D. 他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大家纷纷表示要向他学习。
3.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最恰当的一项是()A. 他对工作认真负责,所以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他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因为他对工作认真负责。
C. 因为他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所以他对工作认真负责。
D. 他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所以工作认真负责。
4. 下列各句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最恰当的一项是()A. 那高耸的山峰,像一位守护着家乡的勇士。
B. 那弯弯的月亮,像一把银色的镰刀。
C. 那朵朵白云,像一张张轻盈的羽毛。
D. 那滚滚的波涛,像一群奔腾的骏马。
5. 下列各句中,表达效果最丰富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B. 雨后的田野,一片生机勃勃。
C. 山间的溪流,潺潺流淌。
D. 傍晚的公园,热闹非凡。
二、阅读题(每小题5分,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在广袤的田野上,农民伯伯们辛勤地劳作着。
他们挥汗如雨,为的是让丰收的季节早日到来。
6.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田野的景象。
B. 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田野以人的情感。
C. 运用排比手法,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D. 运用夸张手法,突出了农民伯伯的辛勤。
7. 文中“他们挥汗如雨,为的是让丰收的季节早日到来”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情感?8. 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题。
9. 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10. 请从文中选取一句你认为最美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6年广东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3页。
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30分)1.下列词语中的红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绮(qǐ)丽箴(jiān)言乳臭(xiù)未干B.擂(lèi)台皎(jiǎo)洁卷帙(zhì)浩繁C.戕(qiāng)害璞(pǔ)玉塞(sài)翁失马D.踪迹(jì)姊(jiě)妹载(zài)歌载舞2.下列四组词语都有错别字,其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漱口国藉雄赳赳源远流长B.斑斓沉湎金刚钻插科打浑C.诠释惦量荧光屏鸠占雀巢D.宣泄竣工家具店委屈求全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①上千吨的轮船碰上这样大的风浪也得上下颠簸,这么一条小船。
②挖这样的井,占地多,不合算,井的四周都是沙土,很容易塌。
③改革后,产品质量提高了,款式新颖了,包装也精美了,因而更加受到群众的欢迎。
A.况且何况而且B.况且而且况且C.何况而且何况D.何况况且而且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有位作家说,要想使自己生活的扁舟轻驶,务必要让它的仅限于必不可少之物,不然轻则无以进,重则可能压沉自己的生活之舟。
道理很明白,什么都舍不得撒手,往往什么都不得不。
A.装载徜徉致使割受B.承载徘徊导致舍弃C.装载徘徊致使舍弃D.承载徜徉导致割爱5.下列四句话,用的词语相同,但强调的重点却不同。
其中分别强调"受话人"和"打电话"这件事的一组是(3分)①他上午在家里是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②他上午是在家里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③他是上午在家里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④他上午在家里给我是打了一次电话。
A.②③B.①②C.①④D.③④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3分)①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令人。
②玉器厂展品室里陈列着鸟兽、花卉、人物等各种玉雕展品,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真是。
③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
④货柜上摆满了具有传统特色的珠宝、翡翠、玉雕、字画,品种齐全,真是。
A.应接不暇琳琅满目目不暇接美不胜收B.目不暇接琳琅满目应接不暇美不胜收C.应接不暇美不胜收目不暇接琳琅满目D.目不暇接美不胜收应接不暇琳琅满目7.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A.在专业研究、实验方面有优势的单位,有派出讲学人员、接受访问学者、举办训练班以及对其他协作单位提供帮助的义务。
B.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C.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
D.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8.将下列四句话填在下面的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就像勇猛的战士一样,②不顾一天行军的疲劳,③马上扔下背包,④听到大雨即将来临的广播,某校师生野营训练来到村里,和村民们一道投入抢收战斗。
A.②④①③B.①④②③C.④②③①D.④③①②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国著名文学家茅盾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李有才板话》、《农村三部曲》等。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保存了春秋战国时的大量史料,记载了许多历史故事,文字优美,文学性强。
C.我国古代的诗歌有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分别。
近体诗有绝句和律诗两种,绝句分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律诗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D.世界名著《人间喜剧》、《死魂灵》、《战争与和平》、《悲惨世界》的作者依次是巴尔扎克、果戈理、托尔斯泰、莫泊桑。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10-11题。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
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
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10.对这首元曲文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3分)A."酾酒临江,横槊曹公",意思是曹操横槊船头,洒酒于江,表示凭吊。
B."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指孙权赤壁一战借助东风取得了胜利。
C."便成名八阵图中",是化用杜甫"名成八阵图"的诗句说明诸葛亮的功绩。
D.最后一句指明了鼎足而立的三国中的英雄:刘备、孙权及曹操。
A.作者以设问开卷,分层次地叙述了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最后以概述作结,全篇有分有总,首尾相应。
B.作者用"惊起"二字生动而又形象地描绘出诸葛亮从南阳隐居到报效刘备而出仕的这一转变。
C.作者通过对三国英雄人物的描绘和比较,表达了自己追慕古贤,意欲建功立业的宏图伟愿。
D.这首元曲风格雄健、高昂,大有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遗风,而又没有"人生如梦"的悲伤感叹。
二.(20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2─19题。
郭永,大名府元城人。
少刚明勇决,身长七尺,须髯若神。
以祖任为丹州司法参军。
守武人,为奸利无所忌,永数引法裁之。
守大怒,盛威临永,永不为动,则缪为好言荐之朝。
后守欲变具狱①,永力争不能得,袖举牒还之②,拂衣去。
调清河丞,寻知大谷县。
太原帅率用重臣,每宴飨费千金,取诸县以给,敛诸大谷者尤亟。
永以书抵幕府曰?quot;非什一而取,皆民膏血也,以资觞豆之费可乎?脱不获命,令有投劾而归耳③。
"府不敢迫。
县有潭出云雨,岁旱,巫乘此哗民,永杖巫,暴日中,雨立至,县人刻石纪其异。
府遣卒数辈号"警盗",刺诸县短长,游蠹不归,莫敢迕,永械致之府,府为并它县追还。
于是部使者及郡文移有不便于民者④,必条利病反复,或遂寝而不行。
或谓永:"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
"永曰:"吾知行吾志而已,遑恤其它。
"大谷人安其政,以为自有令无永比者。
既去数年,复过之,则老稚遮留如永始去⑤。
注:①具狱:据以定罪的案卷。
②牒:授官的文书。
③投劾:递交弹劾自己、请求去职的呈文。
④文移:公文。
⑤遮留:拦阻挽留。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红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永以书抵幕府抵:送达。
B.刺诸县短长,游蠹不归,莫敢迕迕:违背。
C.或遂寝而不行寝:止息D.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贾祸:消除祸患。
13.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2分)①以祖任为丹州司法参军②永以书抵幕府③以资觞豆之费可乎④毋以此贾祸A.①句和③句相同,②句和④句相同B.①句和②句相同,③句和④句不同C.①句和③句不同,②句和④句相同D.①句和②句不同,③句和④句不同14.《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的"作息"是一个偏义复词,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属于偏义复词的是(2分)A.为奸利无所忌B.每宴飨费千金C.刺诸县短长D.必条利病反复15.文中"脱不获命,令有投劾而归耳"这一复句,如果给它的译文用上的关联词语,应当是(2分)A.既然……只有……B.倘若……那么……C.只要……就……D.宁可……也要……以下16-17题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16.取诸县以给,敛诸大谷者尤亟。
(3分)A.从各县中取来满足自己,对大谷县征敛得尤其紧迫。
B.从各县中取来满足自己,对大谷县征敛得尤其苛刻。
C.从各县中取来给自己,对大谷县征敛得尤其苛刻。
D.从各县中取来给自己,对大谷县征敛得尤其紧迫。
17.永械致之府,府为并它县追还。
(3分)A.郭永持兵器把他们押送到府,府中因此连同派往其它县的人全都召回。
B.郭永持兵器把他们押送到府,府中因此把郭永连同其它知县全都召回。
C.郭永给他们戴上刑具押送到府,府中因此连同派往其它县的人全都召回。
D.郭永给他们戴上刑具押送到府,府中因此把郭永连同其它知县全都召回。
18.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郭永刚直抗上举动的一组是(3分)①盛威临永,永不为动②袖举牒还之③永杖巫,暴日中④必条利病反复⑤或遂寝而不行⑥吾知行吾志而已A.①③⑥B.②④⑤C.②③⑤D.①④⑥19.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郭永屡次援引法令节制丹州长官,因而受到威胁,但郭永胸怀宽广,顾全大局,反而为他说好话,向朝廷作了推荐。
B.郭永厌恶巫师借"岁旱"以哗众取宠,他杖责巫师后求得大雨,以致县中百姓刻石记载了他的奇功异绩。
C.郭永痛恨"警盗"为非作歹,四处制造事端,他坚决地将"警盗"押送到府,使上级部门改变了原先的做法。
D.郭永不愿与世浮沉,他坚持自己的志向而受到百姓的爱戴,数年后回大谷复职时,老人孩子非常热情地对待他。
三、(10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20-23题。
加拿大某公司建造了一座示范厂,用酒精而不是用硫磺造纸浆。
该公司董事长佩蒂说:"这是未来之路。
用酒精制造纸浆意味着出现一种清洁、无污染的技术。
"如果在小规模工厂里取得成功的这项技术也能在正式规模的工厂里生产出较便宜的纸浆,它将对纸价产生影响。
这项技术还能消除造纸工业常有的臭鸡蛋味--硫化氢的气味。
该公司使用的这种工艺叫ALCELL(即酒精ALCOHOL和纤维素CELLULOSE的合成词),它使用酒精和水代替硫磺把木材分解成纸浆。
这种工艺是加拿大在1972年发明的,以前从来没有实现商品化,但是这家公司希望它能使造纸工业发生彻底变革。
佩蒂说:"建造一座新的纸浆厂要耗资10亿美元,而且它要求木材供应源源不断。
如有ALCELL工艺,只要耗资3.5亿美元就能建造一个工厂,并使工厂不停地运转,所需木材供应量较小。
"他又说:"那意味着一个工厂一天生产350吨而不是1000吨纸浆。
"林业产品分析家邓肯森说:"从环境方面来说,它比较清洁,而且小型厂这个概念将会使建造新纸浆厂变得较容易。
"这种工艺取得成功,它将能以较低的成本生产纸浆。
20.第一段中提到"示范厂",第二段中提到"小规模工厂"、"正式规模的工厂",第四段中提到"小型厂",对文中这四个概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小型厂"就是"小规模工厂",它不是"正式规模的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