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与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血糖和体重管理规范PPT精选课件
18.5
-
-
-
体重正常
18.5~23.9
-
增加
高
超重
24 -27.9
增加
高
极高
肥胖
28
高
极高
极高
*相关疾病指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危险因素聚集 **体重过低可能预示有其他健康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试行).2003 年4 月.
肥胖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
运动治疗
运动遵循的原则
运动时间
运动方式及强度
注意事项
运动治疗
循序渐进:从轻微、短时间开始,逐渐增加运动量,延长运动时间 合适的心率:不超过(170-年龄)次/分钟 达到微微出汗的程度 第二天起床后不感觉疲劳 运动时能说话,但不能唱歌
*校正年龄、性别、降糖治疗方案、糖尿病病程、吸烟和显著相互作用
2
2
2
P=0.0028
P<0.001
P<0.001
P<0.001
P<0.001
P=0.008
与体重正常人群比较的HR*
NS
NS
*
Presentation title
T2DM合并肥胖患者减重的获益
05
03
text
01
02
04
降低血糖, 改善血糖控制1
≥11.1
糖尿病和肥胖的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
目标值
BMI(kg/m2) 超重 肥胖
≥24 ≥28
或
腰围(cm) 腹型肥胖 男性 女性
≥90 ≥85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1,2
肥胖的诊断标准2,3
2型糖尿病及肥胖
饮食和运动管理
饮食建议:低糖、低脂、高纤维饮食控制总热量摄入
运动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
体重管理:通过饮食和运动控制体重保持健康体重 血糖监测:定期监测血糖及时调整饮食和运动计划
自我监测和记录
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 记录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情况以便医生评估治疗效果 监测体重和腰围了解体重变化情况 定期进行眼底检查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并发症的预防和管理
定期监测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 控制饮食减少糖分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加强运动提高身体代谢能力 定期进行眼底、肾脏、神经等并发症的筛查和治疗
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
控制热量摄入:避免高热量、高脂肪、 高糖食物
增加蔬菜和水果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摄 入促进肠道健康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 等强度运动
,
汇报人:
目录
定义和类型
2型糖尿病是一种 慢性代谢性疾病主 要特征是血糖水平 升高
2型糖尿病分为胰 岛素抵抗型和非 胰岛素抵抗型
胰岛素抵抗型:身 体对胰岛素不敏感 导致血糖升高
非胰岛素抵抗型: 胰岛素分泌不足 导致血糖升高
症状和诊断
症状: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 诊断: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并发症:心血管疾病、肾病、眼病、神经病变 治疗:饮食控制、运动、药物治疗、胰岛素治疗
免肥胖
健康饮食:多吃 蔬菜、水果、全 谷类等健康食品 减少糖分和脂肪
的摄入
定期体检:定 期进行血糖检 测及时发现和
治疗糖尿病
药物治疗:在 医生的指导下 使用降糖药物 或胰岛素进行
治疗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如戒烟、限 酒、保持良好的
中国肥胖及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2019版)
中国肥胖及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2019版)以及空腹血糖≥5.6mmol/L)。
2)MDT包括内分泌科、心血管科、营养科、外科等多学科专家,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1.2手术禁忌证1)绝对禁忌证:严重心肺、肝、肾等器官功能不全;恶性肿瘤或其他需要先行治疗的疾病;严重精神障碍或认知障碍等。
2)相对禁忌证:BMI<27.5;手术前未经内科治疗或生活方式改变治疗;手术前未经心理评估或存在无法配合手术后管理的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青少年、老年人或极度肥胖患者;存在活动性消化性溃疡、严重胃食管反流等胃肠道疾病;存在严重的出血性疾病或凝血功能异常;存在严重的呼吸功能障碍等。
2手术方式的选择2.1手术方式的选择原则1)根据患者BMI、年龄、性别、合并症、代谢综合征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选择最适合的手术方式。
2)手术方式应尽可能减少手术风险和并发症,同时确保手术效果。
2.2手术方式的具体选择1)胃镜下胃部减容术(GES):适用于BMI<35,无代谢综合征和严重合并症的轻至中度肥胖患者。
2)胃旁路手术(RYGB):适用于BMI≥35,或BMI≥32.5且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综合征的患者。
3)胃套管切除术(SG):适用于BMI≥35,或BMI≥32.5且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综合征的患者。
4)一期吸脂减重术:适用于BMI<35,脂肪分布较为集中的患者。
5)二期手术:适用于BMI≥50,或BMI≥45且存在严重合并症的极重度肥胖患者。
3术前评估与准备3.1术前评估1)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包括肥胖病史、合并症、手术史、过敏史、药物过敏史、家族史等。
2)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血糖、血脂、甲状腺功能、肿瘤标志物等。
3)影像学检查:包括胸部X线片、心电图、腹部B超、胃镜检查等。
4)心理评估: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对手术的认知程度。
3.2术前准备1)生活方式改变:包括饮食调整、运动锻炼等。
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1. 引言1.1 研究背景肥胖和2型糖尿病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严重公共健康问题,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而2型糖尿病患者往往也伴随着肥胖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饮食结构的不断调整,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也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给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带来了重大负担。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将探讨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有效的治疗方案,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健康效果。
【研究背景】1.2 目的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胰岛功能不足和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升高。
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肥胖患者更容易发生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和其他并发症。
寻找一种既能控制血糖稳定又能减轻体重的治疗方法对于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估和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和临床指导。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系统性的文献综述,总结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前景,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和决策依据。
1.3 意义肥胖和2型糖尿病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严重健康问题,二者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一种危险的健康状态。
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诱因之一,而2型糖尿病又会进一步加重肥胖的病情,形成恶性循环。
对于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联合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研究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为患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在未来,我们还需要不断完善治疗方案,解决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推动这一新型联合治疗方法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现更好的疗效和预防效果。
【字数:287】2. 正文2.1 达格列净和二甲双胍的药理作用达格列净是一种二肽肽酶-4(DPP-4)抑制剂,通过抑制DPP-4酶的活性而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减少胰岛素的降解,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2019指南与共识中国肥胖及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完整版)
2019指南与共识I中国肥胖及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完整版)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和糖尿病外科医师委员会(ChineSeCSMBS )于2014 年组SOCiety for MetabOIiC & BariatriC SUrgeryI织国内减重代谢外科及内分泌科专家共同制定了我国首个减重代谢外科指南一一《中国肥胖和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2014 )》[1 ]。
在该指南的指导和规范下,尤其在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甲状腺及代谢外科学组成立后,我国的减重代谢外科取到了长足的发展Z特别是全国各地区相继建立了临床硏究中心,并开展了多中心合作Z不断积累详实的多中心临床数据。
我国减重代谢手术已经由2014年的4000例增长到1 万例以上,术式方面也与欧美等发达国家没有明显差异[2-3 ]。
2017 年,美国和欧洲肥胖代谢外科指南进行了相应更新,包括胃束带手术(AGB )等治疗方式基本退出历史舞台[4-5 J o鉴于此Z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甲状腺及代谢外科学组联合CSMBS组织专家对2014年版指南进行修订和更新,参考西方国家指南及立场声明更新,并采纳我国近5 年的临床数据及相关文献,在适应证和禁忌证、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术前评估与准备、术后并发症以及围手术期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说明,以更好地适应减重代谢外科的发展,规范疾病的治疗Z共同推进学科健康快速发展。
1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1.1手术适应证单纯肥胖病人手术适应证:(1 )BMI≥37.5 , 建议积极手术;32.5≤BMI<37.5 ,推荐手术;27.5≤ BMI < 32.5 ,经改变生活方式和内科治疗难以控制,且至少符合2项代谢综合征组分,或存在合并症,综合评估后可考虑手术[6-7 ]。
(2)男性腰围≥ 90 cm、女性腰围n85 Cm Z 参考影像学检查提示中心型肥胖Z经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DT)广泛征询意见后可酌情提高手术推荐等级[8 ]。
利拉鲁肽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利拉鲁肽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观察肥胖和2型糖尿病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健康问题,其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为了有效治疗这一疾病,许多医学研究人员努力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利拉鲁肽联合阿卡波糖作为治疗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新兴疗法备受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
一、研究背景肥胖引起的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类型,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已有数亿人患有2型糖尿病,同时肥胖也呈现着不断增长的趋势。
而且,肥胖对患者引起的健康问题不仅仅是2型糖尿病,肥胖还会引发一系列的合并症,如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等。
传统治疗方法对于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疗效并不十分理想,患者需要长期的管理和治疗。
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势在必行。
利拉鲁肽是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的肽类药物,而阿卡波糖是一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两者结合使用能够有效的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的情况,从而降低血糖、降重并改善血脂代谢。
二、研究目的本次研究旨在观察利拉鲁肽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探索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三、研究对象本次研究选取了符合以下条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 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的肥胖患者;2. 年龄在18-65岁之间;3. 尚未接受过利拉鲁肽和阿卡波糖治疗;4. 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四、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利拉鲁肽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和单独使用阿卡波糖治疗。
在治疗周期内,对两组患者进行系统观察和评估,包括血糖控制情况、体重变化、血脂变化、胰岛素敏感性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同时也对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了严格的监测和记录。
五、研究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观察,我们发现利拉鲁肽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组的患者在血糖控制方面表现更加理想,血糖水平更加稳定,葡萄糖耐受性得到显著改善。
中国肥胖和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
中国肥胖和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引言:肥胖和2型糖尿病在中国人群中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肥胖和2型糖尿病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外科手术治疗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解决办法,本文将针对中国肥胖和2型糖尿病患者推荐外科治疗指南。
1.适应症:外科手术治疗适用于下列情况:(1)18-65岁之间,持续5年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2) 非肥胖患者以及BMI≥32.5 kg/m2的肥胖患者;(3)对药物治疗有抵抗性的患者。
2.外科手术方式:常用的外科手术方式包括胃切除术和胃旁路术。
(1) 胃切除术:通过切除胃部,减少葡萄糖生成,达到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
常见的胃切除术包括垂体切除术和Sugiura手术。
(2)胃旁路术:通过改变食管与小肠的连接方式,减少食物摄入和吸收,达到治疗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效果。
常见的胃旁路术包括胃旁路术和吻合术。
3.操作技术:(1)腹腔镜手术:通过腹腔镜技术进行手术,创伤小,恢复快。
(2)开放手术:适用于复杂病例,手术风险高的患者。
4.术后管理:(1)饮食管理:术后维持健康饮食,选择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食物。
(2)运动锻炼:适度增加运动量,提高身体代谢,控制体重。
(3)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应用必要的药物治疗,控制血糖水平和其他并发症。
(4)定期随访:定期复查血糖、血脂、血压等相关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治疗效果评价:外科手术治疗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效果主要通过观察术后1年内患者的体重变化、血糖水平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来评价。
结论:外科手术治疗对于中国肥胖和2型糖尿病患者是一种较为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法。
然而,外科手术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具体的治疗方案还需医生进行综合评估和决定。
此外,患者在术后还需要严密的管理和随访,以确保手术治疗的效果。
注:以上内容仅为参考,具体治疗方案请遵循医生的建议。
糖尿病与肥胖的关系
糖尿病与肥胖的关系糖尿病与肥胖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这两个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病,并给全球健康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和挑战。
在理解糖尿病和肥胖之间的关系时,我们需要先了解它们的定义、病因和发病机制。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高血糖水平。
它分为两种主要类型:类型1糖尿病和类型2糖尿病。
类型1糖尿病是由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通常在年轻人中较为常见。
类型2糖尿病是由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通常在成年人中较为常见。
肥胖是指体内脂肪的过多积累,通常通过身体质量指数(BMI)来衡量。
肥胖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缺乏体力活动、基因遗传等。
肥胖不仅仅是一个外观问题,还与多种健康问题,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胆固醇和2型糖尿病等密切相关。
在了解这两种疾病后,我们来看看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关系。
肥胖是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过多的体重和脂肪积累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即身体对胰岛素的反应减弱。
胰岛素是一种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激素,用于调节血糖水平。
当身体对胰岛素的反应降低时,胰岛β细胞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
随着时间的推移,胰岛β细胞逐渐疲劳,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最终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此外,肥胖还与慢性低级炎症有关。
脂肪细胞的过度扩大会释放出一些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例如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介素-6(IL-6),它们会在体内引起炎症反应。
这些炎症反应不仅增加了胰岛细胞的应激负担,还会干扰胰岛素的正常功能,加速胰岛β细胞的衰竭。
另一方面,糖尿病也可以导致肥胖。
由于胰岛素的不足或抵抗,患者的体细胞无法有效利用血液中的葡萄糖。
为了满足细胞对能量的需求,身体会转而利用脂肪分解产生的酮体作为能源。
酮体是一种由脂肪代谢产生的化合物,它们消耗大量的脂肪并释放出能量。
然而,由于葡萄糖无法有效利用,身体会继续产生大量的酮体。
这种情况下,身体会逐渐转化为酮体为主要能源来源,导致脂肪的持续分解和积累,从而引发肥胖。
中国肥胖及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
中国肥胖及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一、本文概述《中国肥胖及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是一份全面阐述肥胖及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策略的权威指南。
本文旨在提供关于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的外科治疗方法的最新信息和实践建议,以指导医生和患者在做出治疗决策时参考。
随着全球肥胖和2型糖尿病发病率的不断攀升,这些疾病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外科治疗,尤其是减重手术,已被证实对于某些重度肥胖和2型糖尿病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然而,由于手术风险、术后管理等因素,外科治疗的选择和实施需要谨慎和专业的指导。
本指南结合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对肥胖及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手术方法、术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本指南也强调了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提倡建立由外科、内分泌、营养、心理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团队,共同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评估和治疗方案。
本指南的发布,旨在提高我国肥胖及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治疗建议,推动我国肥胖及糖尿病外科治疗领域的持续发展。
二、肥胖及2型糖尿病的外科治疗原则肥胖及2型糖尿病的外科治疗,应遵循个体化、多学科团队协作、综合治疗、长期随访的基本原则。
在治疗前,应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肥胖程度、糖尿病病情以及心理状况,确保患者充分了解治疗方案及可能的风险和益处。
个体化治疗原则: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
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糖尿病病程、并发症情况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方式。
多学科团队协作原则:肥胖及2型糖尿病的外科治疗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外科、内分泌科、营养科、心理科等。
应建立多学科团队,共同制定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的治疗。
综合治疗原则:外科治疗只是肥胖及2型糖尿病治疗的一部分,应结合生活方式调整、饮食控制、药物治疗等综合措施,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长期随访原则:术后应进行长期的随访和监测,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糖尿病的控制情况。
《2024年2型糖尿病合并超重和肥胖患者高糖负荷后GDF15的变化》范文
《2型糖尿病合并超重和肥胖患者高糖负荷后GDF15的变化》篇一2型糖尿病合并超重与肥胖患者高糖负荷后GDF15的变化一、引言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常常伴随着超重和肥胖问题。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饮食习惯的转变,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持续上升。
在众多影响糖尿病进展和并发症产生的因素中,高糖负荷后身体内各类生长因子及炎症因子的变化扮演着重要角色。
GDF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生长分化因子15)作为一种新型的细胞因子,近来在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的研究中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超重与肥胖患者高糖负荷后GDF15的变化情况。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了若干名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一部分患者同时伴有超重和肥胖问题。
所有参与者均接受了高糖负荷测试,并在测试前后收集了血液样本。
通过对血液样本的检测和分析,观察GDF15的水平变化。
三、结果与分析1. GDF15水平变化通过对血液样本的检测,我们发现2型糖尿病合并超重与肥胖患者在高糖负荷后,GDF15的水平有所上升。
相较于正常体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健康人群,这些患者的GDF15水平更高。
这表明在超重与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高糖负荷可能会引起GDF15的升高。
2. GDF15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研究还发现,GDF15水平的升高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呈正相关。
即GDF15水平越高的患者,其出现糖尿病并发症的可能性越大。
这提示我们GDF15可能参与了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四、讨论GDF15作为一种新型的细胞因子,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发现,在2型糖尿病合并超重与肥胖患者中,高糖负荷后GDF15的水平有所上升,且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呈正相关。
这表明GDF15可能参与了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关于GDF15升高的原因,我们认为可能与高糖负荷导致的胰岛素抵抗、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等因素有关。
李东晓副教授:肥胖与2型糖尿病
李东晓副教授:肥胖与2型糖尿病肥胖和2型糖尿病是当今世界较为流⾏的疾病,严重威胁着公共健康。
两者均伴有胰岛素抵抗,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组成成分,是⼼⾎管疾病发病的⾼危因素。
肥胖定义为过多的脂肪组织堆积的状态,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
肥胖和2型糖尿病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前认为由于肥胖患者体内过多的脂肪组织释放较多的游离脂肪酸、⽢油、炎症因⼦、激素及其他因⼦,参与了胰岛素抵抗的发⽣,同时也会导致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异常,当胰岛素抵抗伴有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时,β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不⾜以控制⾎糖达正常⽔平,最终导致糖尿病。
⼀、肥胖和2型糖尿病相关的流⾏病学肥胖和2型糖尿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类健康的流⾏疾病,其发病呈不断增长趋势。
在流⾏病学上,肥胖与2型糖尿病有⾮常明确的联系。
在美国的⼏项调查结果显⽰:随着BMI的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病威胁增加,BMI 30~34.9kg/m2的⼥性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增加20.1倍,超重和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预测因⼦;有报道,体重每增加1 kg,发⽣糖尿病的风险增加4.5%~9%。
⼀项死亡率调查结果显⽰:超过理想体重20%~30%以及40%的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正常体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2.5~3.3倍和5.2~7.9倍。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的最新资料显⽰: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在过去的30年间已经增加了3倍多,这其中主要归因于肥胖的流⾏。
约97%的2型糖尿病患者超重或肥胖。
在中国也是如此,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病⼈数逐年增多,并且发病年龄倾向年轻化。
甚⾄⼀些学者提出⼀个新的术语“diabesity”来说明糖尿病(diabetes)和肥胖(obesity)之间内在的联系。
⼆、肥胖和2型糖尿病相关的发病机制肥胖与2型糖尿病均是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两种疾病,但并⾮所有的肥胖伴胰岛素抵抗的个体都会发⽣⾼⾎糖或糖尿病,估计有半数的肥胖患者发展为糖尿病。
这是因为在胰岛素抵抗状态下,胰岛β细胞会代偿性增加胰岛素的分泌,来弥补胰岛素作⽤不⾜,以维持正常的⾎糖⽔平。
2型糖尿病与肥胖 PPT课件
• 青少年:
– 祖国的花朵 – 未来肥胖的生力军?
1.中华内分泌学会肥胖学组.中国成人肥胖症专家共识,.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1;27(9):711-7. 2. /mohjbyfkzj/s5879/201207/55378.shtml 3. CDS2010/a/tongzhi/2010/2827.html
无数据 <7.5 7.5-15 15-22.5 22.5-30 30-37.5 37.5-45 45-52.5 52.5-60 60-67.5 67.5-75
25.0M 39.7M ↑59%
81.8M 156.1M ↑91%
1.1M 1.7M ↑59%
75-82.5 > 82.5 ‰
全球患病人数: 2003: 1.89 亿
受累人数(单位 10亿)
2.5 2.0 1.5
2015年超重人口将达到23亿 2015年肥胖人口将达到7亿
1.0
0.5 0 1995年 2000年 2005年 时间 2010年 2015年
The 11th Intemational Congress on obesity. 2010 Yang W et al.N E J Med,2010 /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jbyfkzj/s5879/201207/55378.htm
Vector map from BlankMap-World6, compact.svg by Canuckguy et al. Data from IOTF. Retrieved Jan 29,2008.. Combined by Lokal_Profil
全球范围内能量摄入增多-- (2001-2003)年
最新: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管理的研究进展要点2024
最新: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管理的研究进展要点2024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统计,2022年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已达5.37亿,其中90%为2型糖尿病,且患病率仍在增加。
超重/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
有国外研究显示,在糖尿病患者中,合并超重/肥胖者比例高达65.3%。
在中国,糖尿病人群中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患者比例分别为41%、24.3%和45.4%。
超重/肥胖是2型糖尿病致病的高危因素之一,超重/肥胖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高于普通人群。
2型糖尿病和超重/肥胖症患者均易罹患心血管疾病,而当两种疾病共患时,可能进一步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而近年来的meta分析显示,1987年至2022年间,全球2型糖尿病患者的HbA1C 控制水平虽有所改善,但体重指数却逐年上升。
这意味着目前2型糖尿病的整体疾病控制情况并不理想。
临床研究显示,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适当减重能带来多方面的获益。
近年来,在美国糖尿病学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ADA)糖尿病诊疗指南(后文简称ADA指南)等指南/共识的修订更新中,体重管理的重要性也逐渐上升,糖尿病疾病管理的目标已从既往的控制血糖转变为"控糖、减重"双重管理。
基于此,未来如何实现对2型糖尿病合并超重/肥胖患者的长期、有效体重管理,值得深入探讨。
一、体重管理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性首先,肥胖可能导致2型糖尿病的发生。
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其重要机制之一是胰岛素抵抗。
一方面,肥胖患者常出现脂肪细胞肥大、内脏肥胖面积增加和异位脂肪沉积等,并伴随着脂肪因子分泌特征的改变-促炎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和瘦素]分泌增加而抗炎因子(如IL-10和脂联素)分泌减少,最终导致胰岛素抵抗;另一方面,肥胖可诱导胰岛β细胞增殖,促进胰岛素代偿性分泌增多,引发胰岛素抵抗,最终导致β细胞功能衰竭,使患者从糖尿病前期进展为2型糖尿病。
对“肥胖症与2型糖尿病”实施健康教育体会
20 0 2年 5 第 9卷 第 5 月 期
实用 医技杂志 Ju n l f rci l ! o ra o at a P c
!! !
! !
:
:
: .
对 “ 胖 症 与 2型糖 尿 ” 施 健 康教 育体 会 肥 病 实
一
我 们 医务 人 员 面 前 艰 巨 而 长 期 的任 务 , 施 减 肥 计 划 和 行 动 尤 实 其 是 对 糖 尿 病 患 者 更 加 重 要 。减 轻 体 重 , 肥 胖 者 可 防止 向 糖 对 尿 病 发 展 , 已患 糖 尿 病 的 患 者 能 改 善 糖 尿 病 的 患 者 控 制 , 对 可 以 增 加 周 围组 织 对 胰 岛 素 的 敏 感 性 , 葡 萄 糖 的贮 存 和 利 用 增 使 强 , 助 于 改 善 各 种 脂 代 谢 紊 乱 , 利 于 防 止 糖 尿 病 并 发 症 的 有 有
形象化电化 教育 。 4 3 实 施 健 康 教 育 的具 体 方 法 : 门 诊 就 诊 患 者 体 检 中 筛 查 . 从 出高危人群 如 : 胖性 高血压 , 代谢紊乱 的家族史 , 烟 、 , 肥 脂 嗜 酒 低 出 生 体 重 , 坐 职 业 和 一 些 特 殊 的群 体 , 进 行 统 计 填 表 , 久 并 进 行 系 列 的 化 验 检 查 , 对 高 危 人 群 检 查 的 结 果 进 行 肥 胖 危 险 度 并 的评估与分类 。并纳入规范 的治疗计划 中。 4 4 对 筛 查 分 类 的 高 危 人 群 实 施 减 肥 三 级 预 防 教 育 , 肥 胖 . 让 患 者 真 正 懂 得 “ 胖 不 是 健 康 , 得 良好 的 生 活 方 式 和 健 康 的 肥 懂 心 理 是 减 肥 并 维 持 理 想 体 重 最 有 效 的 行 为 ” 。 4 5 饮 食 计 划 : 理 膳 食 是 治疗 超 重 者 的重 要 方 法 , 据 每 个 . 合 根 个 体 的 健 康 评 估 而 制 定 饮 食 计 划 , 导 肥 胖 者 一 日中 食 物 分 布 指 平 衡 ( 白 质 、 生 素 、 水 化 合 物 、 维 素 ) 严 格 限 制 热 量 的 蛋 维 碳 纤 , 供 给 , 热 量 供 给 与 消 耗 处 于 负 平 衡 , 体 重 逐 渐 下 降 , 终 达 使 使 最
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肥胖与 2型糖尿病的关系肥胖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健康问题,是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
为了弄清楚肥胖与糖尿病的关系,国内外研究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分析,不停地探索评价肥胖的指标,旨在更灵敏的反应和评价肥胖,更早的识别肥胖和2型糖尿病发生的相关性,为临床医生在预防和干预T2DM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措施。
1、肥胖在全世界的流行学现状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和T2DM的人数逐年增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2019年的报告,糖尿病影响着全球大约4.22亿成年人。
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其中T2DM最为常见,占据报道病例的90~95%,而在2型糖尿病中85%以上患者存在肥胖或超重。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肥胖是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原因,二者关系密切。
体重增加是其独立危险因素,尤其是中心性肥胖易引起胰岛素抵抗,促使胰岛β细胞高负荷工作,进而损伤胰岛功能,导致胰岛素抑制脂肪分解。
内脏的脂肪增加会加重肥胖患者发生胰岛素抵抗,减轻体重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和改善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由此可见,肥胖与胰岛素抵抗伴随发生,在T2DM中占据重要地位,两者互为因果,共同促进疾病的发展。
2、评估肥胖的指标和方法2.1肥胖可以通过身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腰臀比、身体脂肪百分比或内脏脂肪面积进行临床定义。
有文章提示,虽然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腰臀比、身体脂肪百分比对反映肥胖程度具有操作简单快速、无损害的特点,但易受到肌肉量、操作规范程度和患者自身状态等多因素影响,无法区分腹部区域内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不能准确进行定量评估腹部脂肪堆积程度,因此方法有一定局限性。
在人体内脂肪组织传统上被认为分布在两个主要隔间:皮下脂肪(SAT)和内脏脂肪(VF)。
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已被证明具有不同的功能、生化特征和代谢特征,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脂肪组织的区域分布可能比身体脂肪总量更重要,内脏脂肪面积(VFA)的测量能够准确地反映出人体内脂肪含量和分布情况,能够更加准确的分析肥胖的状态、分析肥胖的状态。
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的健康教育
导致脂肪细胞源性激素 的表达增强或减弱 ,从不同层 次影 响
胰岛素的效 应 , 形成胰岛素抵抗 。 胰岛素抵抗导致胰岛素的高 分泌 , 以维持血糖的正常 , 当胰岛素的分泌不能满足糖调节需 要时 , 血糖升高。 许多研究证实胰岛素抵抗不仅是糖尿病 的病 因之一 , 也是高血压 、 血脂异常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共同危 险因
实用医技杂志 21 年 2 02 月第 l 卷第 2 9 期 Ju a oP taMei 1 e n Is Fb r 2 1, 0 1, o2 0m lf mccl d aTc il , ema 02 V1 9 N. i c h 口e y .
・19 ・ 9
・
健 康教 育 ・
响 , 立战胜疾病 的信心并 积极配合 治疗 ; 树 ⑥针对 不 同的个
体, 制定合理 的运动处方 , 包括运动种类 、 强度 、 时间和频率 ;
⑦教会患者 自己监测血糖 , 遵医嘱按时服药 。发生紧急情况 ,
如低血糖等 的应急方法。
2 结 果
糖尿病 患者 的体 质量 , 于患者糖 、 和尿酸代谢的改善 、 有利 脂
3 运动疗法 : 于糖耐量异 常者 、 . 2 对 肥胖 2型糖尿病 患者无 显著并发症者 , 每天餐后 1h中速步行 、 慢跑 、 身操 、 健 自行车 或游泳 4 ~ 0m n 每周 5 7次。通过运动可以提高肌细胞和 O6 i, ~ 脂肪细胞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 ,增强外周组织对胰 岛素的敏
13 . 5 7
( 稿 日期 :0 11 — 3 收 2 1 -22 )
致降糖药物剂量加大 , 甚至磺脲类药物治疗 的失效和糖脂代
谢紊乱加剧 以及血压 、 血脂 的升高 。 本研究对超重和肥胖 的 2
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10大事实
2型糖尿 病及 其相 关并发 症 .解 决 肥胖 问 题势 在毖 行 。
素抵抗长 期下 去将会发 展为 2型糖 女 性腰 围 ≥ 80厘米定 为 腹部脂 肪
事实一 : 多数 2 大 型糖尿病 尿病 ,同时它还是 糖尿病 相 关心 血 蓄积 的界 限。专 家建议 ,进行 2型 患者都存在超重或肥胖 。
肥 胖 对 2型 糖尿 病发 病 的危 害性 . 并 了解 一下 2型糖 尿病肥胖 患者如
何 才能 成功 减肥 。
目前 , 胖 已被看 作是 危害健 肥 康和 发 生糖 尿 病 的主要 危 险 因素 。 近年 来 ,随 着生活方式 现代化 、膳
食结 构改变 和体 力活 动 的减 少 ,我
维普资讯
男 性 发 生糖 尿 病 的 风 险 比 正 常 体 者 同 样 需 要 控 制 体 重 。 研 究 显 重 男 性 要 高 出 5 倍 多 。研 究还 发 现 ,B 与糖 尿病 之间 的这种 关系 MI 存 在 连 续性 ,而 且 与家 族史 无关 。 示 ,糖 尿 病 病 史 很 长 的 患 者 在 接
通过 控制体重 .我 们可 以预 防
一
事实七 : 能引起低血糖的药
对于 有久坐 习惯 的患者 .首先
物会导致糖尿病患者体重增加 。 要做 的是 能够每 周进行 几次 3 0分钟
口服 降糖 药物尤其 是磺脲 类药 强度较 低 的运动锻 炼 。调动 起运动
部分 人群发 展成 为糖 尿人数正 以每 5年翻一 番的速度激增 .而每年肥胖造成 的 全 直接 和间接 死亡已达 3 0万 , 为仅次于 吸烟 的第二个可预防 的致 死性危险 因素 , 成 与艾滋
病 、吸毒 、酗 酒并列为四大世界性医学社会问题 。曾有人将肥胖与高血压 、高血脂 、高
肥胖与糖尿病
● ● ■ ●
织 建 立 了友 好合 作 关 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O ● ● ● ● ● ● ●
・
● O
糖 尿 病 新世 界 2 1
糖尿 病和 肥胖 是 一组 姊妹 病 ,胖人 患2 型糖 尿病 的 危 险是正 常人 的三 倍 。每胖一 公斤 患糖尿 病 的危险增 加
5 。约5 %的超重者将会患 上糖尿病 。 % 0
主张 中低强 度 的有 氧耐 力训练 ,比如散 步 、爬 楼梯 、跳 健身操 、打 太极拳等 ,每次运动要在3 分钟 以上。 0 如果 肥胖 的2 糖尿 病患者 的体 重指 数大于 2 ,经 型 4 过3 6 ~ 个月 的饮食 控制和运动 ,体重仍 然没 有下降 , 甚
・
: 准 ,加入国际糖尿病联合会 (D I F)。糖尿病学分会 : 专业会 员主要包括 国内主治 医师以上 的内科 、内分 ・
如何减肥
肥胖 的2 型糖 尿病 患者 减肥 很 困难 ,但 是减 肥又 是 非 常重要 的。据研 究体 重 每减 轻 一公 斤 ,肥 胖 的2 型糖 尿病患者 的寿命大概要 延长 3 4 ~ 个月 。
常委有话说 ・ 医药论坛
常委简介 :
李 启富 博 士 ,教授 ,主任 医师 ,硕 士 生导 师 ,中华 医学会 糖尿 病分会 委 员 。重 庆 市糖 尿病专 委会 主任 委员 , 庆市卫 生局糖 尿病 防治 专家组 组长 。现任 重庆 医科 大学 附 重
一
院 内分泌 科主任 。
肥胖 与糖尿病
: 成 功地 组织 了一 系列 重 大 活动 ,包 括 大 量 糖 尿 病 宣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件
9
中国正常BMI人群中仍有14%表现为内脏脂肪严重堆积
BMI<25kg/m2的人群中,VA≥100cm2*的比例
14.2%
男性
女性
n=690(男性305,女性385) *通过MRI检测,腹部内脏脂肪(VA) ≥100cm2诊断为腹型肥胖
Wei-Ping JIA, et al.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3 Sep;1精6(品3):课20件6-211.
11
腹型肥胖评价的重要标准---腰围
• 腰围是腰部周径的长度,是衡量腹型肥胖简单、实用的指标
如何正确测量腰围?
测量方法:自然站立,平静呼吸,沿右侧腋中线, 确定髂骨上缘与第十二肋骨下缘连线的中点,将 软尺紧贴皮肤沿水平方向围绕腹部一周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
精品课件
12
超重或肥胖与糖尿病患病率呈正相关
中心性肥胖)
梨形体型 (皮下脂肪沉积)
皮下脂肪组织(>80%) 内脏脂肪组织(男:<20%,女:<10%)
胸腔内:心包周围脂肪组织 腹盆腔内:
腹膜内:大网膜、肠系膜
腹膜外:腹膜前、腹膜后
Physiol Rev 2013; 93: 359–404; Ye Y., et al. Int J Obes (Lond). 2009精; 3品3(课9):件1058-1062
– 中国超重或肥胖的成年男性比例超过28%,成年女性比例 超过27%
大于18岁成年人: • 25≤BMI <30 kg/m2定义为超重 • BMI ≥30 kg/m2定义为肥胖
Lancet. 2014 Aug 30;384(9945):766-81.
精品课件
4
国际四大糖尿病管理指南相继更新: 强调T2DM患者需综合管理,肥胖成为关注话题
P=0.040
P=0.147
胰岛素抵抗指数 胰岛素抵抗指数
内脏脂肪(cm2)
皮下脂肪(cm2)
内脏脂肪超标
损害胰岛β细胞功能, 更易发展或加重2型糖尿病
胰岛素在体内的正常使用 发生障碍
与心血管风险紧密相关, 大大增加冠心病风险
许曼音主编.糖尿病学(第2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5月:134-135
精品课件
14
内脏脂肪与胰岛素抵抗存在明显相关性
随机选取印度受试者的回顾性分析:NGT(n=85),IGT(n=49)、T2DM(n=93) 螺旋CT扫描总腹部脂肪、内脏及皮下脂肪,评估不同脂肪分布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7
随着对肥胖认识的不断深入,内脏脂肪日益受到关注
公元前
认公识元到前肥胖
的危害
1835年
量公化元肥前胖,
提出BMI概念
1947年
Vague首次提 出不同肥胖类型
1980s
初步提出“脂 肪分布”概念
1998年~
代谢综合征 中心性肥胖
全身脂肪组织通常分为:
腰部以上
腰部以下
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形体型 (内脏脂肪沉积/
肥胖与2型糖尿病
精品课件
1
目录页
1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危害
2 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3 2型糖尿病伴肥胖的临床管理与治疗
精品课件
2
全球肥胖流行趋势
• 世界卫生组织2008年报告显示1:全球范围内超重或肥胖人群比例高达46%,其中超重 或肥胖男性比例36.9%,女性比例38.0%
11%
11%
非超重人口 超重人口 肥胖人口
超重:BMI≥25kg/m2,肥胖:BMI≥30kg/m2
1.http://www.who.int/gho/ncd/risk_factors/overweight/en/
2.Ng M,精et 品al.课La件ncet, 2014,384(9945):766-81.
3
中国肥胖人数高居全球第二
• 中国已成为肥胖人数高居全球第二的国家,仅次于美国
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AACE): 2013糖尿病综合管理方案共识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 2013糖尿病诊疗指南
加拿大糖尿病学会: 加拿大糖尿病防治临床实践指南
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 2013糖尿病、糖尿病前期和心血管疾病指南
Diabetes Care. 2013 Jan;36 Suppl 1:S11-66. doi: 10.2337/dc13-S011;精品Eu课rop件ean Heart Journal (2013)
10
腹型肥胖的概念与意义
• 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排除其他继发性原因,即可诊断腹型 肥胖
• 腹型肥胖又称“中心型”或“向心性”肥胖,呈“苹果形”体型 • 内脏脂肪超标是导致腹型肥胖的主要原因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98. 精品课件
• 肥胖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以体脂增加为主要特征 • 肥胖的判断:
• 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²
消瘦
正常
超重
肥胖
18.5
25
30
中国标准
24
28
Ng M,et al. Lancet, 2014,384(9945):766-8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精控制品司课.中件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试行)2003年4月.第1-3页
8
BMI和总脂肪含量相同的患者,内脏脂肪含量不一定相同
内脏脂肪
脂肪量: 19.8kg 内脏脂肪: 155cm2
皮下脂肪
脂肪量: 19.8kg 内脏脂肪: 96cm2
CT扫描:2位研究对象的BMI和总脂肪含量相同,但脂肪分布大有不同
Després J-P. Eur Heart J Suppl. 2006;8(suppl B):B4-12.
• 随着BMI增加,中国糖尿病的患病率相应增加
30% 25%
24.5%
DM
患 20% 病 率 15%
10%
8.3%
17.0%
(%)
5%
0%
<25
25-29.9
≥30
BMI(kg/m2)
精品课件
13
Ning G, et al. JAMA. 2013;310(9):948-958
内脏脂肪超标与糖尿病关系更为密切
5
34, 3035-87; AACE Comprehensive Diabetes Management Algorithm. Endocr Pract. 2013;19:327-36
目录页
1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危害
2 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3 2型糖尿病伴肥胖的临床管理与治疗
精品课件
6
肥胖的概念与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