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基础课程设计论文。
浅谈中职学校《电工基础》教学
职业教育2019年04月新教育时代164 浅谈中职学校《电工基础》教学李 丽(华北机电学校 山西长治 046000)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电气工程基础知识在社会和企业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特别是对于中学来说,学生已经开始学习电气工程的基础知识,并且应当对电气工程的基础中具有实用性的知识进行掌握。
信息化的发展影响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本文旨将《电工基础》的课程与中心实践教学联系起来,对中学电工基础知识教育进行略加探析。
关键词:电工基础中职学校电工教学《电工基础》一科是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电气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理论基础。
由于抽象性和实验性强,学生往往会觉得这门课的原理单调,难以理解。
因此,在许多开设此科的中学在教育过程中效果并不理想。
电工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电气专业的基础课。
其任务是培养学习从事电子电气工作所必需基本知识的学生,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开发接下来电气相关课程做出铺垫,并培养学生的能力。
因此,中学职业学校的教育方法也在不断调整,对教育质量的追求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不仅要明确教师在教什么,还要使学生了解怎么样去学。
本文将对中职学校电气工程专业机电工程基础课程中的教学简要论述。
一、课程教学现状(一)课程设计单调枯燥中学职业电工的基础课程要求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分析能力。
《电工基础》科目中多数概念很难理解,有许多特定公式、定理,对学生来说记住较为困难。
由于大量中学职业的教育课堂主要是通过老师的口授,偏讲解。
许多学生就会觉得教学基础的内容枯燥而难以理解。
这是一个在中职中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尤其是对于刚接触电气工程基础课程的学生来说,因为他们在实践中经验不足,因此,直接学习似乎变得更难。
目前,许多中学职业院校的“电气工程基础”教学设计缺乏整体性,没有延展性,教育过程中的相关专业的知识也非常的有限,很难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构架,不利于系统的学习。
(二)缺乏灵活的教学策略在一些中职学校里,已经开始应用了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课堂,但能达到预期学术目的只有一小部分。
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工学体化”
一体化教学I NTEGRATION TEACHINGOCCUPATION2012 0434连接成以计算机为中心的计算机集成家电系统(computer integrated appliance system,CIAS),能使人们呆在家里就可分享各种高技术带来的便利与快乐。
5.微型化趋势 微型化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指的是机电一体化向微型机器和微观领域发展的趋势。
国外称其为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泛指几何尺寸不超过1cm 3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并向微米、纳米级发展。
微机电一体化产品体积小,耗能少,运动灵活,在生物医疗、军事、信息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微机电一体化发展的瓶颈在于微机械技术。
微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加工采用精细加工技术,即超精密技术,它包括光刻技术和蚀刻技术两类。
6.集成化趋势集成化既包含各种技术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和各种产品不同结构的优化与复合,又包含在生产过程中同时处理加工、装配、检测、管理等多种工序。
为了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自动化与高效率,应使系统具有更广泛的柔性。
首先可将系统分解为若干层次,使系统功能分散,并使各部分协调而又安全地运转,然后再通过软、硬件将各个层次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其性能最优、功能 最强。
7.绿色化趋势 它主要是指使用时不污染生态环境,报废时能回收利用的材料。
工业的发达使人们物质丰富、生活舒适的同时也使资源减少,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于是绿色产品应运而生。
绿色化目标是使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生态环境无危害或危害极小,报废后能回收利用,资源利用率极高。
8.人性化趋势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最终使用对象是人,如何给机电一体化产品赋予人的智能、情感和人性显得愈来愈重要,机电一体化产品除了完善的性能外,还要求在色彩、造型等方面与环境相协调,使用这些产品,对人来说还是一种艺术享受。
9.系统化趋势 未来的机电一体化更加注重产品与人的关系,机电一体化的人格化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如何赋予机电一体化产品人的智能、情感、人性等等,特别是对家用机器人,其高层境界就是人机一体化;另一层是模仿生物机理,研制出各种机电一体化产品。
2024版电工基础课程教案(全文)
略低于旋转磁场的转速,而同步电动机的转速与旋转磁场的转速保持一
致。
25
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2024/1/25
电磁感应 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当导体在磁场中运 动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这个感应电动势可以 驱动外部电路中的电流流动。
转子与定子 发电机由转子和定子两部分组成。转子通过机械能驱动在 磁场中旋转,而定子则固定不动并装有绕组以产生感应电 动势。
2024/1/25
利用大地作为电气回路的一部分,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或构架与大地 连接。
当电气设备发生漏电或故障时,通过接地装置将故障电流引入大地,从 而保护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31
接地保护的原理及实施方法
2024/1/25
01
实施方法
02
根据电气设备的类型和特点,选择合适的 接地方式和接地装置。
2024/1/25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电路和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 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团 队协作精神和职业道德素 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和职业发展能力。
6
02
电工基础知识
2024/1/25
7
电流、电压和电阻
电流
电阻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大 小用电流强度来衡量,其单位是安培 (A)。
电气设备与使用
电气安全与防护
讲解常用电气设备如变压器、电机、开关设 备等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以及电气设 备的选择与使用注意事项。
介绍电气安全知识,如触电的危害与防护、 电气火灾的防范与处理等,培养学生的安全 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024/1/25
5
教学目标与要求
电工技术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2)
电工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对电工技术的学习和实践,帮助学生掌握电工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1. 电学基础知识的学习通过对电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电阻、电流、电势差、电源、电路等基本概念,了解电学基本定律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同时,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戴维南定理、克希荷夫定理、奥姆定律等基本电路分析方法。
2. 电路组成元件的学习针对电路中常见的电路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晶体管、集成电路等,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实验。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电路元件的基本特性、使用方法以及检测方法。
3. 电机基础知识和应用学生将进一步学习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结构和类型。
同时,针对电机的启动、制动、调速等常见的控制方法,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实践。
学生还将通过课程设计,深入了解各种电机的应用场景、电路连接以及特点等,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电机的使用技巧。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设计将采用理论讲解、实验演示、实践操作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了解电工技术的实际应用、掌握电工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
四、教学内容安排课程名称授课时间授课方式电学基础知识2周理论讲解电路组成元件3周实验演示、实践操作电机基础知识和应用5周理论讲解、实验演示、实践操作五、考核方式本课程设计的考核方式将采用理论考核和实践操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1. 理论考核通过期中期末试卷和小测验的形式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考核,评价学生掌握电工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定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实践操作考核通过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进行考核,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参考教材1.《电工基础》,王海波,2019年。
2.《电工技术概论》,张三,2018年。
3.《电机控制技术》,李四,2017年。
七、总结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将全面了解电工技术的基础知识、电路组成元件和电机应用等相关内容,掌握基本的电工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
《电工基础》教学论文
浅谈《电工基础》教学【摘要】《电工基础》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电类专业的一门基础学科,一直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电工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关系着本专业其他专业课的学习效果。
但是,近年来由于职业学校生源质量的不断下降,使得电工基础的教学难度增加,要想让学生能够掌握这门课的知识,为其他专业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要有改进、有创新,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电工基础信心生活多媒体类比《电工基础》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电类专业的一门基础学科,一直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电工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关系着本专业其他专业课的学习效果。
但是,近年来由于职业学校生源质量的不断下降,使得电工基础的教学难度增加。
职高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在初中时学习成绩比较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毫无兴趣的孩子。
他们来到职高念书,除了自己对自己不抱希望之外,就连家长也已对他们失去希望和信心,所以几乎所有刚入学的学生都对自己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没有任何目标,这必然给我们的教学造成一定的困难。
针对这种情况,在我的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了如下方式方法:1、情感转化职高的这些学生在初中时由于学习成绩不好,自己丧失学习信心的同时也失去了老师的关爱,在他们眼中,他们已然成了班级的“弃儿”,所以要想让他们重获学习的信心,首先教师要摆正心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
少责备、多鼓励,少批评、多表扬,少埋怨、多关爱。
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尊重和爱护,他们自然会“亲其师,信其道”。
2、信心提升职校生经历中考失败,就认为自己太笨,不是学习的料,自暴自弃,放任自流,自卑严重。
要想让他们建立学习的信心,必须解决他们的畏难情绪。
例如,在第一节课上,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连接一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简单电路:手电筒电路,虽然学生在生活中都见过也用过手电筒,但他们并没有亲自动手安装过,在小灯泡闪亮的瞬间,他们不但体验了成功的喜悦,也重拾了学习的信心。
浅谈《电工基础》课程改革中的备课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I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N O .30C hi na Educa t i on I nnov at i on H er al d教学案例科学技术随着日新月异地发展,促进了电工电子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及深层次渗透。
因此电工电子成了高职院校理工类专业必开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些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学习专业课打下一定基础。
这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从枯燥的理论学习中解脱出来,我们必须要打破传统学科教育的思维模式,树立以人为本,以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指导思想,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突出实践环节。
而在进行课程改革的同时,教师对于课程教学设计,教学备课也应该有新地发展。
笔者就结合《电工基础》课程,在进行课程改革后如何进行备课,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1确立课程项目,备写学生工作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传统的专业基础课,是先介绍相关的定义、定理等基础知识,然后再进行举例进行强化应用,同时在进行理论教学完毕后进行实验课程,实验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验证理论知识,由此可见实验课是属于附属课程,课堂教学才是占主导地位。
因此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备课就是以一堂课为主要核心,如何备好一堂45分钟的课是关键。
同时在备课过程中,仍以教师讲授为主,采用“灌”、“输”地方式进行教学,给学生质疑地时间较少,因此教师在备写教案时,书写更多地是教授内容,教案主要是备给教师上课用的。
但在进行课程改革之后,就打破这种教学结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因此现在的教学内容不仅是进行书本知识的传授,还要进行学生各种学习能力的培养,那如何在教师备课中体现出来呢。
《电工基础》是有一定的实践操作性,完全可以结合书本的理论知识进行项目化课程教学。
电工基础双语版课程设计
电工基础双语版课程设计一、引言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电工基础方面的知识,涵盖电路基础、电动机、变压器、电气安全等多个方面。
本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工作和实践打好坚实的基础。
此外,本课程还针对国际学生开设双语教学,旨在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工基础知识,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和增长语言实践的机会。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如下:•了解电工基础知识;•掌握电路基础知识,包括电阻、电压、电流等;•掌握各种电动机的基本原理和特点,能够进行维修和调试;•了解变压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熟悉电气安全知识,学会预防和处理电气故障。
三、课程大纲1. 电路基础•电路模型•稳态分析•交流电路基础•电磁场基础2. 电动机•直流电动机•交流电动机•步进电动机•伺服电动机3. 变压器•变压器的基本原理•变压器的应用•变压器的故障处理4. 电气安全•电气安全基础知识•电气的伤害机理•预防电气伤害的措施•处理电气故障的方法四、课程教学方式本课程主要基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教师将通过讲授基本原理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还将结合电工实验和样例,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实践操作,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此外,本课程还将采取双语教学方式,帮助国际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学习需求,不定期组织笔译和口译练习,以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和交流能力。
五、课程评估方式本课程将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估:•平时作业:包括课堂笔记、上机实验等,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主要测试学生对于电工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总成绩的70%。
六、团队介绍本课程的教师团队由多名资深电工专家组成,团队成员均毕业于知名电工专业研究生院校,具有丰富的电工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
同时,团队成员还拥有丰富的双语教学经验,能够为国际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
初级电工课程设计
初级电工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电路基本元件的作用、符号及使用方法。
2. 学生能描述并解释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包括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3. 学生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电路的分析和计算。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电工工具,进行简单电路的搭建和测试。
2. 学生能够阅读并理解电路图,根据电路图搭建实际电路。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操作,学会观察、记录和分析电路现象,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电工学科的兴趣,认识到电工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增强安全意识,养成电工操作中的规范和安全习惯。
3. 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尊重和倾听他人意见。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初级电工课程,侧重于让学生掌握电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安全意识。
课程内容紧密结合课本,以实践操作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考虑到学生年级和认知水平,课程设计以直观、易懂的方式进行,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实践。
教学要求:1. 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知识点的实际应用。
2. 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二、教学内容1. 电路基本元件:介绍电阻、电容、电感、电源等元件的作用、符号及使用方法。
关联课本第一章内容。
- 电阻的特性与计算- 电容、电感的原理与应用- 电源的分类及特点2. 电路连接方式:讲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方法、特点及其应用。
关联课本第二章内容。
- 串联电路的特点与计算- 并联电路的特点与计算- 混联电路的分析方法3. 欧姆定律:阐述欧姆定律的概念、表达式及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
关联课本第三章内容。
- 欧姆定律的定义与表达式- 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欧姆定律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4. 电工工具与操作:介绍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方法、操作注意事项及安全规范。
电工基础课程设计论文
电工基础课程设计论文****:*******:***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电0742学号:10目录1.设计题目、内容与要求1.1照明计量配电板线路设计1.2低压动力配电箱线路设计2.方案论证与元器件选择2.1照明计量配电板线路设计方案论证2.2低压动力配电箱线路设计方案论证3.工作原理与电气图3.1 照明计量配电板线路工作原理3.2低压动力配电箱线路工作原理4.整机装配与调试4.1 照明计量配电板线路装配与调试4.2低压动力配电箱线路装配与调试5.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1.设计题目、内容与要求1.1照明计量配电板线路设计1.1.1设计条件某用户有一套3室2厅的新房,其供电系统为220V/50Hz,用电设备容量如下:灯具照明容量为500 W,其它家用电器容量为5000 W。
1.1.2设计内容及要求(1) 用一块单相电度表实现该用户的电能计量。
(2) 配电输出用两路微型断路器控制,即灯具照明一路;其它家用电器为另一路,并具有漏电保护功能。
(3) 画出照明配电系统图。
(4) 选择所有器件的规格型号。
(5) 完成照明计量配电板线路的装配。
1.2低压动力配电箱线路设计1.2.1设计条件某用户有一台交流电动机,其供电系统为三相交流电380V/50Hz,其容量为3.0Kw。
1.2.2设计内容及要求(1) 设计一台低压动力配电箱,用其控制一台交流三相电动机的启动、停止和保护。
(2) 画出主电路图和控制电路图。
(3)选择所有电器件的规格型号。
(4) 完成低压动力配电板的装配。
2.方案论证与元器件选择2.1照明计量配电板线路设计方案论证方案论证:本照明计量配电板线路设计方案具有性能稳定、可靠性高、功耗低、寿命长、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使用两个空气开关并联,使一路控制照明电路,一路控制电器用电。
最后用电总量汇到电能表。
在出现问题时方便检修。
用一个开关控制配电箱中的电流(其中sb11始终闭合),在打开时箱里与sb12开关并联的开关和上,sb12继续开路,使电流可以流入电机中,但当出现故障是那并联的开关自动断开,使电路断电。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设计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设计
此外,教学设计还需要考虑教材选择、课时安排、教学资源准备、实验室条件等方面。
教材应该符合课程目标和内容安排,能够
引导学生系统学习相关知识;课时安排要合理,充分利用教学时间,确保各个环节的教学目标得以实现;教学资源准备包括教学用具、
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等,保障教学的顺利进行;实验室条件要满
足实验教学的需要,保障学生的安全。
最后,教学设计还应该注重与时俱进,结合当前电工技术的发
展趋势和应用需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培
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
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综上所述,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设计需要全面考虑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以及教材选择、课时安排、教学资
源准备、实验室条件等多个方面,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电工基础教学论文.doc
电路”的教学中,笔者是这样向学生提出问题的:准备实验电感线圈与电容器并联电路与一个小灯泡串联,接在频率可调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并保持电源电压不变。
当电源频率逐渐由小调大,小灯泡慢慢由亮变暗。
当达到某一频率时,小灯泡最暗,当频率继续增加时,小灯泡又慢慢由暗变亮。
怎么解释这个现象?学生对这个现象会与串联谐振电路进行类比,这样,学生立即进入了一个很有吸引力的探究氛围中,情绪高涨,思维一下调动了起来。
当然,有时问题也可引导学生自己提出来。
创设问题情景时要注意的问题是:首先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其次课前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便于学生放开思路;再次是问题要明确具体,不能模糊不清。
问题提出后,为了使学生的思维方向相对集中,还要引导学生认识问题的实质。
上述问题的实质是小灯泡的亮、暗反映了流过电路的电流大小,而电流的大小和电路的阻抗有关,学生可以根据公式推导出并联谐振电路产生谐振的条件。
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
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体,应该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敞开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
二、开放课堂,发掘自主探究潜能。
在富有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中,学生思路开阔了,思维火花闪现了,这时教师如果没有给学生提供尝试的机会,学生又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这样会严重阻碍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
因此,教学内容的设计尽量是开放的,探究的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要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那就是要变先讲后练为先尝试再点拨。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有利于学生主动再创造,有利于学生猜测与验证。
电工基础方面课程设计
电工基础方面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包括电流、电压、电阻等;2. 学生能掌握并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电路的分析与计算;3. 学生能了解并描述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计算方法;4. 学生能理解并解释电路中功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电工工具和仪器,进行简单的电路搭建与测试;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电工问题,如家庭电路故障排查;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电工学科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2. 学生能够认识到电工技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3.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安全意识,遵循电工操作规范;4. 学生能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在掌握电工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安全意识。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方向。
二、教学内容1. 电路基本概念:电流、电压、电阻的定义及单位;电路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对应教材章节:第一章 电路基础)2.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的表述、适用条件及应用;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电阻特点及计算方法。
(对应教材章节:第二章 欧姆定律与串并联电路)3. 电路功率:电功率的定义、计算方法及单位;实际功率与视在功率的区别。
(对应教材章节:第三章 电路功率)4. 电工工具和仪器使用:介绍常见电工工具、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对应教材章节:第四章 电工工具与仪器)5. 电路搭建与测试:实际操作,学会搭建简单电路,进行电流、电压测量。
(对应教材章节:第五章 电路搭建与测试)6. 家庭电路故障排查:分析家庭电路常见故障,学会使用所学知识进行排查与处理。
(对应教材章节:第六章 家庭电路故障及处理)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共6课时,每课时45分钟。
电工基础题目课程设计
电工基础题目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包括: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了解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使用基本工具测量电路的电压、电流,能够分析并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电工技术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电路的基本概念,包括电路的定义、组成和分类。
2.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包括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电流和电压的分配规律。
3.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包括电阻、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电路的基本概念、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以及欧姆定律的内容,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实际电路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合作能力。
3.实验法:学生动手进行电路实验,观察电路现象,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节课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电工基础》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电工技术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电路原理图和实验操作视频,直观展示电路现象。
4.实验设备:准备电路实验所需的器材,如电阻、导线、电源等,让学生动手实践。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1.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2.作业:布置相关的电路计算和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3.考试:设计电工基础的考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全面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安排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如下:1.教学进度:按照教材的章节安排,逐步讲解电路的基本概念、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以及欧姆定律的内容。
2.教学时间:安排适量的课堂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职教电工基础课程设计
职教电工基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电工基础理论,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元件的识别及工作原理;2. 理解并掌握电路分析方法,如串并联电路、欧姆定律及其应用;3. 了解安全用电知识,掌握电工操作的基本安全规范。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使用电工工具和仪器,进行基本的电路搭建和测试;2. 学会分析简单电路,解决实际电工操作中遇到的问题;3. 能够根据电路图进行电路连接,具备一定的电路故障排查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工专业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在电工操作中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其在电工操作中严格遵守安全规程,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职业教育教学课程,注重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的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职教院校电工专业学生,对电工操作有一定的基础,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但理论知识相对薄弱。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同时加强安全意识教育,确保学生能够达到课程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电路基本概念:导体、绝缘体、电流、电压、电阻等;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进度安排:2课时。
2. 电路元件及其工作原理: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二极管、三极管等;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进度安排:4课时。
3. 串并联电路分析:电路连接方式、电流电压分配关系、等效电路等;教材章节:第二章;进度安排:6课时。
4.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欧姆定律的定义、计算、实际应用等;教材章节:第三章;进度安排:4课时。
5. 安全用电知识:电工操作安全规范、触电急救、电气设备安全等;教材章节:第四章;进度安排:2课时。
6. 电工工具和仪器使用:万用表、电烙铁、绝缘电阻表等;教材章节:第五章;进度安排:4课时。
电气工程论文实验方案模板
电气工程论文实验方案模板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加深学生对电气工程相关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原理:本实验主要涉及电气工程中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技能,包括电路图设计、电源供电、电路连接、电子元件和电路的测试,以及相关知识的实际应用。
实验内容:1. 实验1:电路图设计和测试在本实验中,学生需要通过电路图设计并搭建一个简单的电路,然后使用万用表测试电路的各项参数,如电压、电流和电阻等。
2. 实验2:电子元件的测试在本实验中,学生需要使用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对不同的电子元件进行测试,包括二极管、三极管、电容器和电感等。
3. 实验3:电源供电和电路连接在本实验中,学生需要了解电源供电的原理和方法,然后搭建一个能够为电路供电的电源系统,同时学会正确地连接电路。
4. 实验4:电路的调试和优化在本实验中,学生需要对已搭建好的电路进行调试和优化,通过调整电路中的元件和参数,使电路达到最佳的工作状态。
5. 实验5:电路的应用在本实验中,学生需要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项目中,完成一个简单的电路应用实例,如LED灯控制、电动机驱动等。
实验步骤:1. 实验1:电路图设计和测试步骤一: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包括电源、开关和负载等。
步骤二:按照设计图搭建电路,并使用万用表测试电路的各项参数。
步骤三: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2. 实验2:电子元件的测试步骤一:准备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等测试仪器。
步骤二:选择不同的电子元件进行测试,记录下测试结果。
步骤三:分析测试结果,了解不同电子元件的特性。
3. 实验3:电源供电和电路连接步骤一:了解不同类型的电源供电方式,选择合适的电源供电方法。
步骤二:搭建电源系统,并正确地连接电路。
步骤三:测试电路的工作状态,调整电源和连接方式,优化电路。
4. 实验4:电路的调试和优化步骤一:根据实验3的结果,调试电路中的元件和参数。
步骤二:通过实验数据分析,选择合适的优化方案。
电工基础及电子电路课程教学论文
电工基础及电子电路课程教学论文电工基础及电子电路课程教学论文一、明确电工基础与电子电路课程是相互联系、相互交叉,并不是毫不相干的电工基础与电子电路这两门课虽说是作为两门独立的电子专业基础课程开设的,但它们二者在某些知识运用上是互有关联的。
有的时候在处理电子电路课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时,如果采用电工基础课程中学到的相关知识,不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不易出错。
更重要的是,通过老师在课堂上巧妙地将两门课的知识相结合、相运用在一起,学生会恍然大悟,体会到原来学到的知识并不是无用的、用不上的,而是会帮助他们能更快、更好地学习理解新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例如在讲解电子电路课程中有关晶体二极管知识时,有种题型是求解含有晶体二极管的电路中的某段电压值,若采用电工基础课程中的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即列KVL方程,则会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该题的解题思想为:先假设二极管V断开,求该二极管两端的电压,根据二极管单向导电性原则(正向电压导通,反向电压截止,若两端电压大于零,则导通;若两端电压小于零则截止)判断出二极管在该电路中的状态后,再去求ABU。
在这步过程中利用列KVL方程就会比较方便,不易出错。
(U=U=15UV12V=3V>0()二极管左右导通;KVL:150.70ABU+=;则14.3ABU=V)由此可以看出,只要掌握该题思想,无论怎么变化,都不会有任何问题。
再如,在讲解电子电路课程中有关调谐放大器时,在解释调谐选频性能时,教师就可以结合电工基础课程中有关谐振电路的知识,通过分析LC并联谐振电路的电压谐振曲线图,说明调谐选频原理,从而将这两门课的相关知识很好地联系起来。
二、采用循序渐进的启发式教学手段,培养学生思考、动脑能力,提高积极性所谓循序渐进是指按照一定的顺序、要求或步骤逐步深入或提高。
学习要有一定的过程,依照一定的难度由浅入深,由简入繁,学生才会有一定的时间去适应知识,逐步吸收知识。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电工电子专业核心课程,是本专业学生必修的的技术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电工技术相关知识和技术,熟悉直流电路基本知识,掌握电路基本理论,能用来对电路进行简单的分析与计算。
理解各种电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特性,并能正确使用。
了解常用电工测量仪器仪表,掌握电工测量的基本方法。
了解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
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分析与解决的能力,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的设计突破了学科体系模式,打破了原来各学科体系的框架,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根据本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作用地位,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以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岗位必备的相关知识和技术为依据,兼顾了企业和个人两者的需求,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即以培养全面素质为基础,以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
三、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熟练应用电路变量的参考方向求功率和判定电位高低;2.能利用电流源、电压源的特性和电路的定理和方法熟练分析基本直流电路;3.能简单分析并解决电路功率因数的提高问题;4.能够用磁路的基本定律去分析各类变压器的用途和运行情况;5.会用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正确描述和区分交流电的特性;6.能够熟练分析三相对称电路的联接形式并简单计算对称负载及其它物理量;7.能简单进行三相变压器的联接和维护;8.能正确区分常见异步电动机的类型和维护。
2.过程与方法1.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教师适当讲解,并进行引导、监督、评估。
2.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3.不断累积维修经验,从个案中寻找共性。
3.情感与价值目标1.具有辩证思维和逻辑分析的意识和能力,科学务实的工作作风,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2.具有工程质量意识和工作规范意识以及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3.具备吃苦耐劳、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一)直流电路基础知识1.相关知识(1)库仑定律(2)电场和电场强度(3)电流(4)电压和电位(5)电源和电动势(6)电阻和电阻定律(7)电路和欧姆定律(8)电能和电功率(9)电源的最大输出效率2.实践活动(1)通过参观实验台,说出实验台面板的组成部分和各种电路元件名称。
电子电工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电子电工技术基础》课程设计题目智能抢答器的设计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班级Z1501姓名李昕鸿指导教师张世庆辽东学院Eastern Liaoning University摘要 ------------------------------------------------------------------ 1 1智能抢答器的设计 --------------------------------------------------------------------------------------------- 41.1抢答器的功能要求------------------------------------------------------------------------------------- 41.2方案的提出和比较------------------------------------------------------------------------------------- 51.3整体设计思路------------------------------------------------------------------------------------------- 61.4单元电路的设计---------------------------------------------------------------------------------------- 71.4.1抢答电路设计 ---------------------------------------------------------------------------------- 71.4.2定时电路设计 --------------------------------------------------------------------------------- 121.5抢答器整体电路--------------------------------------------------------------------------------------- 141.6抢答器的使用原理。
电工基础新教案范文
电工基础新教案范文标题:电工基础新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电的基本概念,熟悉电的产生、传输和使用;2.掌握安全使用电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3.认识电路的组成和基本元件的作用;4.能够初步进行简单电路的实验和调试。
二、教学准备1.教材:《电工基础教程》;2.教具:电池、导线、电灯泡、电源、开关等实验器材;3.多媒体设备。
三、教学过程引入:通过展示一张电力站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电的产生和传输的思考。
第一课:电的基本概念1.通过实例和问题,激发学生对电的认识。
第二课:电流和电压1.介绍电流和电压的概念和单位;2.利用实验器材进行简单的电流和电压测量实验。
第三课:电路的基本元件1.介绍电路的基本元件,如电源、开关、电灯泡等;2.通过实例,解释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
第四课:串并联电路1.介绍串联和并联电路的概念;2.示意图和实物演示串并联电路的连接方法;3.进行相关的实验探究。
第五课:安全用电常识1.掌握安全使用电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结合实例,讲解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3.学生进行电器安全操作的实践。
第六课:实验与调试1.对之前学过的电路进行实验和调试;2.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报告的撰写。
四、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回答问题、小组讨论、课堂实验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2.综合评价学生的实验报告和实验调试过程。
五、拓展延伸1.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电力设施,加深对电的认识;2.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关于电工基础知识的竞赛活动。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和实例,增强学生对电工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安全意识,确保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正确、安全地使用电器。
在评价环节中,既注重口头回答问题的及时反馈,又注重实验报告的书写和实验调试能力的综合评价,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践能力。
通过拓展延伸和参加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
总之,这个教学方案既注重理论学习,又注重实践操作,既注重基本概念的教授,又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能够全面帮助学生掌握电工基础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工基础课程设计论文学生姓名:高晓峰指导教师:吴丽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 0742 学号: 11目录1.设计题目、内容与要求1.1照明计量配电板线路设计1.2低压动力配电箱线路设计2.方案论证与元器件选择2.1照明计量配电板线路设计方案论证2.2低压动力配电箱线路设计方案论证3.工作原理与电气图3.1 照明计量配电板线路工作原理3.2低压动力配电箱线路工作原理4.整机装配与调试4.1 照明计量配电板线路装配与调试4.2低压动力配电箱线路装配与调试5.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1.设计题目、内容与要求1.1照明计量配电板线路设计1.1.1设计条件某用户有一套3室2厅的新房,其供电系统为220V/50Hz,用电设备容量如下:灯具照明容量为500 W,其它家用电器容量为5000 W。
1.1.2设计内容及要求(1) 用一块单相电度表实现该用户的电能计量。
(2) 配电输出用两路微型断路器控制,即灯具照明一路;其它家用电器为另一路,并具有漏电保护功能。
(3) 画出照明配电系统图。
(4) 选择所有器件的规格型号。
(5) 完成照明计量配电板线路的装配。
1.2低压动力配电箱线路设计1.2.1设计条件某用户有一台交流电动机,其供电系统为三相交流电380V/50Hz,其容量为3.0Kw。
1.2.2设计内容及要求(1) 设计一台低压动力配电箱,用其控制一台交流三相电动机的启动、停止和保护。
(2) 画出主电路图和控制电路图。
(3)选择所有电器件的规格型号。
(4) 完成低压动力配电板的装配。
2.方案论证与元器件选择2.1照明计量配电板线路设计方案论证方案论证:首先要合适的把各个电路元气件分配到配电板上,分析各个元气件的电路特性,研究起初步原理,查阅资料。
其次就是要根据原理进行操作,因为要通过微型短路器来进行保护和控制家用电路和设施,就要有起保护作用的元件。
最后进行排线,排线要美观,检测后实施通电。
元件选择:单相电度表:DSS666 ,微型断路器:DZ47-60C/2P-10A微型漏电断路器:DZ47LE-60C/2P-32A元件介绍:单相电度表:电度表是利用电压和电流线圈在铝盘上产生的涡流与交变磁通相互作用产生电磁力,使铝盘转动,同时引入制动力矩,使铝盘转速与负载功率成正比,通过轴向齿轮传动,由计度器积算出转盘转数而测定出电能。
故电度表主要结构是由电压线圈、电流线圈、转盘、转轴、制动磁铁、齿轮、计度器等组成微型断路器:微型断路器由操作机构、触点、保护装置(各种脱扣器)、灭弧系统等组成。
其主触点是靠手动操作或电动合闸的。
主触点闭合后,自由脱扣机构将主触点锁在合闸位置上。
过电流脱扣器的线圈和热脱扣器的热元件与主电路串联,欠电压脱扣器的线圈和电源并联。
当电路发生短路或严重过载时,过电流脱扣器的衔铁吸合,使自由脱扣机构动作,主触点断开主电路。
当电路过载时,热脱扣器的热元件发热使双金属片上弯曲,推动自由脱扣机构动作。
当电路欠电压时,欠电压脱扣器的衔铁释放。
也使自由脱扣机构动作。
微型漏电断路器:漏电断路器的漏电保护部分,由零序电流互感器(感测部分),运算控制器(控制部分)和电磁脱扣器(动作,执行部分)组成。
被保护的主电路所有相,零线都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的铁芯,组成零序电流互感器一次侧。
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可知,任一时刻,流入任一节点的电流恒等于流出此节点的电流,即任一时刻,流入(出)某节点的电流矢量和为零。
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工作原理是:感测一次侧中瞬时电流的矢量和是否为零,当被保护的电路出现绝缘故障时,负载侧有对地泄载电流,即零序电流互感器的矢量和不为零,零序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中便产生互感电压,该信号经过运算控制器运算后,当泄漏电流达到整定动作值时,驱动晶闸管,接通电磁脱扣器电源,电磁脱扣器吸合,使断路器跳闸,从而达到漏电保护器的作用。
2.2低压动力配电箱线路设计方案论证方案论证:在输电设备中,起控制、监督、测量和保护作用的设备称为二次设备。
由二次设备构成的电路称为二次回路,也叫二次接线。
设计安装低压配电箱就是完成二次接线的过程在实验室的加工车间,有车床、刨床、铣床、和砂轮机各一台,工作的额定电压都是380V的三相交流电。
这些机器共同工作时总的额定电流约为32安培。
考虑到机床使用的三相电动机启动时电流最大,一般是额定电流大小的5至7倍。
因此选用电气元件时要留有一定的余量。
经过验证,选用微型短路器,热继电器,交流接触器等就可以满足实际要求。
在设计面板上使用的电气设备过程中,考虑到低压动力配电箱面板面积的大小,要采用相对型号的元气件。
元件选择:微型断路器:DZ47-60D/3P-10A ,交流接触器:CJ20-10/220V ,热继电器:NR3-16(5~8A),指示灯:AD16-220V,按钮:LAY-50元件介绍:微型断路器:是用手动(或电动)合闸,用锁扣保持合闸位置,由脱扣机构作用于跳闸并具有灭弧装置的低压开关,当电路内发生过负荷、短路、电压降低或消失时,能自动切断电路。
交流接触器:接触器是一种自动化的控制电器。
接触器主要用于频繁接通或分断交、直流电路,具有控制容量大,可远距离操作,配合继电器可以实现定时操作,联锁控制,各种定量控制和失压及欠压保护,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其主要控制对象是电动机,也可用于控制其它电力负载,如电热器、照明、电焊机、电容器组等。
热继电器:热继电器是由流入热元件的电流产生热量,使有不同膨胀系数的双金属片发生形变,当形变达到一定距离时,就推动连杆动作,使控制电路断开,从而使接触器失电,主电路断开,实现电动机的过载保护。
指示灯:装于驾驶室内的仪表板上,数量多少根据设计而定。
用于指示有关照明,灯光信号,工作系统的技术状况,并对异常情况发出警报灯光信号。
按钮:是一种结构简单、应用广泛的主令电器,是用来段时间接通或短开小电流电路的手动主令电器。
3.工作原理与电气图3.1照明计量配电板工作原理电气图设计:工作原理:接电源(A火线、B零线)接电度表,有电度表引出两根导线分别接两微型短路器,接入后把两微型短路器进行串联,用微型短路器来控制电度表,可以在误操做的情况下起保护作用。
3.2低压动力配电箱线路工作原理电气图设计:工作原理:主电路图的工作原理就是有微型短路器到交流接触器到热继电器的连接过程,重点起各个元气件之间的连接的作用。
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就是有微型短路器的任意一个端口引出一条导线通过熔断器分出来三条支路,一条支路是控制启动和停止按钮,通过交流接触器来控制,通过端子排用软线连接配电箱上点按钮,第二、三条支路是用来控制指示灯,交流接触器上的长闭代表停止指示灯,交流接触器上的长开代表启动指示灯,交流接触器的长开、长闭用万用表测得,指示灯的长开、长闭也可用万用表测试得出,最终三条支路接地接端子排。
4.整机装配与调试4.1 照明计量配电板线路装配与调试4.1.1装配要求按设计图纸配线,线路接线正确,器件摆放和导线布置合理美观、安装牢靠。
符合我国低压电器设备制造标准:GB7251-1997.3。
4.1.2装配步骤元器件装配:在配电板上合理安排各元气件的所在位置。
尽量做到节约用线。
首先,固定电能表的位置。
其次,固定两个微型短路器。
最后,合理安排两元气件的物理位置,进行排线,排线要根据美观,不能漏线等原则。
主电路接线:电度表有6个凹口,分别是1、2、3、4、5、6。
将1、3分别引出一根线,一根是火线一根是零线,预接电源。
其次,2、4两口接微型短路器,2、4两口分别接两个微型短路器。
最后,用一根导线使两短路器串联。
线路检查:首先,检查线路连接是否正确。
其次,检查线路连接是否牢靠,有无漏线情况,接触是否良好。
最后,利用万用表来测试线路是否正常。
4.1.3 整机调试万用表检查与测试:1)用万用表检查各元器件是否正常。
2)用万用表检查各线路是否正常。
通电运行测试:1)检查线路连接是否牢固,接触是否正常2)将电能表的两个线(分别是火线和零线)接电源3)通过微型短路器控制电能表。
4.2低压动力配电箱线路装配与调试4.2.1装配要求:按设计图纸配线,线路接线正确,器件摆放和导线布置合理美观、安装牢靠。
符合我国低压电器设备制造标准:GB7251-1997.3。
4.2.2装配步骤元器件装配:确定各元器件在配电箱的位置,选择微型短路器这一元件,固定在配电箱的最上方,然后安装熔短器,为了保证元气件的安全,在微型短路器的下方安装交流接触器,是用来控制配电箱的启动和停止,在交流接触器的下放安装热继电器起保护的作用,在热继电器的旁边安装端子排。
主电路接线:从微型短路器的输出面接交流接触器的输入端,线的颜色是红、绿、黄。
然后在从交流接触器的输出端接热继电器的输入端,在从热继电器的输出端接端子排的输入端,在将端子排的输出段接微型短路器的输入端,线的顺序依然是红、绿、黄。
2.控制电路接线:由L1火线连接一熔断器接到端子排上为01,分三条支路。
第一条支路连接一停止按钮,有03串联一启动按钮,由03回到端子排连接到交流接触器的长开上,由交流接触器的输出端输出,输出端为02接热继电器,然后接端子排接地。
第二条支路连接到交流接触器的长闭端,接端子排,引出这条导线为07然后接停止指示灯,然后接地接到端子排上。
第三条支路连接到交流接触齐的长开端,接端子排,引出这条导线为09然后接启动指示灯,然后接地接端子排上。
3.线路检查:首先,检查线路连接是否正确。
其次,检查线路连接是否牢靠,有无漏线情况,接触是否良好。
最后,利用万用表来测试线路是否正常。
4.2.3 整机调试万用表检查与测试:打开万用表,选择欧姆表,将两表笔(不分正负)分别与动力端子排的零线和火线相连,按下启动按纽,万用表如显示的数字接近600欧姆,则安装正确。
然后按热继电器上的按钮。
观察万用表的读数是否为1。
通电运行功能测试:1)把三相四线制的380V的电源连接在三相五线制的接地端子排上。
2)把电源接在端子排上,要注意零线的接法。
3)把发电机的三根线也接在端子排上,要用螺丝固定住。
4)把电源插头接电进行通电测试。
5)用控制按钮控制发电机的停转。
5.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这次课程设计历时二个星期多左右,通过这两个星期的学习,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自己知识的很多漏洞,看到了自己的实践经验还是比较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还急需提高。
这次的课程设计也让我看到了团队的力量,我认为我们的工作是一个团队的工作,团队需要个人,个人也离不开团队,必须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就分配好了各自的任务,并且经常聚在一起讨论各个方案的可行性。
在课程设计中只有一个人知道原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每个人都知道,否则一个人的错误,就有可能导致整个工作失败。
团结协作是我们成功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