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初中文言虚词意义用法总结

合集下载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

三、简介“乃”的意义和用法 (一)实例讲解 ①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副词,“于是,就”) ②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副词,转折,“竟、却”) ③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连词,顺承,“才”) ④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动词,表判断, “是”) ⑤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副词,“甚至”) 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代词,“你的”)
月怀远,登高作赋,至若柳子厚则不然,以超人之思 ,抒难抑之情,绝矣。
七、简介“所”的意义和用法 (一)实例讲解
①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名词,“处所、地方” · ②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
助词,和后面的动词组成“所”字结构,“……的玉”
③杳不知其所·之也(《阿房宫赋》):
(三)课堂趣味训练:
判断“何”在文中的意义。
“徐公何疑(问代词,怎么 )能及君也”本谬也 ,懂其理者,何疑(问代词,怎么 )可胜道也哉?
然其妻如此言者,何疑(问代词,什么 )也?其所 据何疑(问代词,为什么 )为?原其理,当为爱之
深也。可见,情之误,何(副词,多么 )其大也 !然何疑(问代词,为什么 )人能忘情耶?何
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动词,“似、好像”
④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
之事》):代词,“这样”
⑤吾儿,久不见若·影(《项脊轩志》):
代词,第二人称,表领属,“你的”
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
动词,“及、比得上”
⑦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卫风·氓》):
”此为(是 )至理,当为(向 )世人言之,
切勿使之为(被 )巫所惑。巫者,以诡为(当做

文言文的18个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文言文的18个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2.【何】(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
文言虚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词类,它们通常没有具体的实际意义,而是用来表示语气、体态、语法结构等方面的用词。

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
法如下:
1.了:表示动作的完成或已经发生,也可以表示疑问、反问、感叹等
语气。

例如:“已而后知其所以然矣。

”、“自与先生辞,今三年矣。

”、“何事不伤人哉!”、“敷裘(fū)而辞了。

此干戈一也。


2.之:表示所属关系或方向性,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向”,
还可以表示动词的补充。

例如:“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
有坚忍不拔之志。

”、“直北之山”,“之言如君之语。


3.乎:表示疑问、反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呢”。

例如:“此之谓乎?”、“孔子受命于周而之昭公之时……君乎!”、“安
得其芳名之乎?”
4.而:连接并列词语、句子、动词与宾语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而且”、“却”。

例如:“一言而当之者,吾以穷久矣。

”、“病而后自既
至人皆死。

”、“敬告诸公,随便而言。


5.以:表示手段、目的、原因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为了”、“因为”。

例如:“以求利者群,以违天者少。

”、“以讹传讹。

”、“以怀先王之志”。

6.于:表示处所、方向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在”、“向”。

例如:“维何不”,“于今著之”,“君子之德于其所偶。


总之,文言虚词在文言文的表达中起到了连接词语、表示语气和调节句子结构等作用,对于准确理解和运用文言文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一、虚词的概念与分类在文言文中,虚词是指除去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以外的一类词类,主要包括助词、语气助词、介词、连词等。

虚词在句子中起到连接语义和结构的作用,帮助表达说话人的思想和情感。

1. 助词:助于动态或静态动作动态化,使句子具有更加丰富的含义。

2. 语气助词:用来表示说话人的情感色彩和语气。

3. 介词:用来表示空间、方向、方式等关系。

4. 连词:连接句子成分,在句子中起到衔接、转折等作用。

二、虚词在文言文中的常见用法与意义1. 助词①能:表示“可能”的意思,有可能会发生某事情。

例如:“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离骚》)在这个句子里,“能”表示可以根据天候条件而导致海上航行困难。

②得:表示能够完成某种动作或者达到某种状态。

例如:“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花底·登鹳雀楼》)这句诗中,“得”表示通过在楼上观赏风景能够了解雨中花落的情况。

2. 语气助词①啊:表示感慨、援引事实或确认等。

例如:“燕于飞也,时哉乎!舍昆仑之巅而下者三万六千岁矣!”(《拟刘琨书》)这段话中,“啊”表示对燕子的神奇飞行做出感慨。

②哉:用于疑问句和感叹句,表达一种思考或对事物的震惊、赞美等情感。

例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世说新语·任诞篇》)这段话里,“哉”表示对生死的思考,深化了此言论。

3. 介词①於:表示时间、方位、动作等。

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苏轼《浪淘沙·滚滚长江东逝水》)这句词中,“於”表示向、往的意思。

②乎:表示疑问,常用在句末,表达对事物的怀疑或询问。

例如:“今聪者听之若座中人出言也;愚者听之若隔室中人出言也。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这段话里,“乎”表示对前面所说的情况进行确认或呼应。

4. 连词①而:连接并列成分、转折、衔接等。

例如:“秣陵虽好,吾不能老骥美焉。

”(刘禹锡《陋室铭》)这句话中,“而”表示内容上存在一种递进与反差的关系。

文言文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文言文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文言文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虚词,在古代文言文中是指一类功能虚弱、往往没有独立含义的词语。

虚词通常没有具体的指代对象,也不具备表述事件、性质或情感的能力。

虚词在句子中主要充当连接词、助词或虚词副词的作用,用以连接或标识动作、状态和关系等。

为了便于理解,本文将介绍文言文中常见的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 之:表示“的”、“之”的关系,用于连接名词与名词或名词与形容词,表示所属关系。

例如:“东方之国”、“学之深”。

2. 乎:用于疑问句或反问句中,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吗”、“呢”或“啊”。

例如:“何乎”,意为“何事呢?”;“不攻自破者,人乎人也”,意为“不攻自破的是人吗?”3. 而:用于连接并列成分,表示转折或递进关系。

例如:“父子之别,如是而已”;“志之大者,愈艰苦而愈可贵”。

4. 所:用于连接动词与宾语,表示被动的意义。

例如:“所行者,不以己之私欲也”。

5. 为:用于表示目的、结果或理由。

例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子曰:‘为政以德,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6. 以:用于连接动词与宾语,表示手段或方式。

例如:“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以降维持纪律”。

7. 于:表示时间、地点或手段。

例如:“胡人有善射者,受中国为师焉”,表示时间;“于乎千里之外,可以鄂矣”,表示地点;“忠信者,不为自己,视于事,顺于时”,表示手段。

8. 与:用于连接两个名词或代词,表示共同、对比或连接关系。

例如:“短兵不能与长兵共战”;“与时俱进”。

9. 又:用于连接两个动作的时间,表示先后顺序。

例如:“今日之事,有世俗者,有独我者。

大家必不能又如我”。

意为“今天的事情,有世俗的,有只有我一个的。

大家必定不能再像我这样”。

10. 乃:表示结果或转折关系。

例如:“虞舜用九服,乃登帝位”;“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吾与父母曾订,今乃取尔”。

11. 其:用于连接名词或代词,表示所属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他的”、“她的”、“它的”。

完整版)初中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归纳

完整版)初中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归纳

完整版)初中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归纳初中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归纳(10个)1、之一)作为代词,可以代表人、事、物。

一般翻译为“他(她)(他们)”、“它(它们)”。

例如:“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___,并杀两尉。

”、“肉食者谋之。

”有时也可以作为第一人称代词,翻译为“我”。

二)作为助词,有以下几种用法:1.结构助词,翻译为“的”,有的可以省略;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翻译;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实际意义,一般不翻译;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三)作为动词,可以翻译为“到”、“往”。

例如:“吾欲之南海,___?”2、者一)作为结构助词,可以翻译为“……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

例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而___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二)作为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

例如:“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3、而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翻译,有时可以翻译为“又”。

例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以翻译为“因为”“由于”。

例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岳阳楼记》),“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自《出师表》),以及“___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出自《陈涉世家》)。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以翻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例如:“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出自《马说》),“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出自《愚公移山》),以及“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___不以兵革之利”(出自《孟子·二章》)。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之:指示代词,表示地点,时间和程度,意为“在此以后”。

例如:于是之后,他便离开了。

2.所:指示代词,表示所说的事物,用于指示上文或前文提到的事物,意为“说道的”。

例如:所谓的节俭就是节约和勤俭的意思。

3.其:指示代词,表示未曾提到的,或代替事物的代词,意思是“那”或“它”。

例如:其实他是一个很有趣的人。

4.具:形容词,表示拥有特定属性或特质,意思是“有”。

例如:这
种做法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5.以:介词,表示用,通常放在动词前,意思是“用”。

例如:以谨
慎的眼光审视问题。

6.致:介词,表示对事的影响,意思是“对…有影响”。

例如:致使
大众的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改善。

7.于:介词,表示状态,意思是“对…处于”。

例如:孩子们处于一
种无助的状态。

8.仍:副词,表示状态,意思是“仍然”或“还是”。

例如:他仍是
个孩子。

9.然:副词,表示结果,意思是“因此”或“所以”。

例如:他不服气,然后离开了。

10.者:名词后缀,用于表示人或事,意思是“…的人”或“…的事物”。

例如:发明者们在不断的改进其设计。

11.故:副词,表示结果,意思是“因此”或“所以”。

文言文虚词意义和用法初中

文言文虚词意义和用法初中

文言文虚词意义和用法初中初中文言虚词用法一、“以”的用法(一)作介词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把”“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2.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3.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4.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例如:A.屠惧,投以骨,庞然大物也,以为神(以:把)B.“能以径寸之木”,“醒能述以文者”(以:用)C.“何以战?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以天下之所顺”(以:凭借)D.虽不能察,必以情。

策之不以其道。

(以:根据)E.以弱为强——(以:由、从)F、不以物喜;先帝不以臣卑鄙(因为)G、咨臣以当世之事;悉以咨之(拿)(二)作连词。

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2.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3.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语。

相当于“着”、“地”等,可不译。

4.表示目的关系,译作“来”、“用来”“以便”;5.表结果时,可译作“以致”;6.表原因,可译作“由于”、“因为”。

如:A、属予作文以记之(以:用来)B、以伤先帝之明——(以:以致)C、以光先帝遗德D、以昭陛下平明之理E、以彰其咎F、以告先帝之灵G、故为之文以志H、以激怒其众I、以知天地之广大J、将以攻宋K、杀之以应陈涉(三)、用作动词,可译作“认为”。

1、皆以美于徐公。

2、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四)、特殊用法:1、通“已”,已经。

如: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2、助词:无意如:“有以异乎”3、相当于“而”:如,醉则更相枕以卧二、“而”的用法(一)、表顺接关系的连词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初中文言文虚词总汇

初中文言文虚词总汇

初中文言文虚词总汇在古代汉语中,虚词是一类没有实际意义但对语言结构和语法有很大影响的词语。

虚词大多数起到连接句子成分的作用,用以标明关系或修饰性质,使句子更加严谨、完整、一致、流畅。

虚词在汉语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其中有很多常用词汇,但也有些较为生僻或容易混淆。

下面我们将会一一介绍虚词的分类和用法。

一、连词类1.和:表示并列、且、一致、加入等意思。

例如:百度和谷歌都是网络搜索引擎。

2.与:主要用于文言文,表示并列、串连、转折等意思。

例如:如今臣与君俱老,老以重忆之,欣以相劝之。

3.以:表示手段、条件、方式、动作等,常与动词连用。

例如:以目送别,哀不自禁。

4.虽:表示转折,意为“尽管”的意思。

例如:虽然我不想去,但是我还是答应了他。

5.然:表示转折,相当于“但是”的意思。

例如:我很想帮你,然我真的没有时间。

6.若:表示条件,意为“如果”的意思。

例如:若不是你帮我,我一定做不到。

7.既:表示同时、二者都、已经等意思。

常与“而且”连用,表示双重含义。

例如:我既喜欢运动,而且也喜欢看电影。

8.亦:表示也、同样等意思。

例如:你喜欢看书,我亦是如此。

二、助词类1.的:表示所有、修饰意义和他关系密切。

例如:这是我的书,不是你的。

2.地:表示方式、方法等。

常在副词后面使用。

例如:慢慢地走,不要着急。

3.得:表示结果、程度等意思。

常与动词连用。

例如:他跑得非常快。

4.了:表示完成、变化等。

常与动词连用。

例如:你已经考过了,不用再担心了。

5.过: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经历。

常与动词连用。

例如:昨天我去过了你家。

6.吗:表示疑问。

例如:你是不是喜欢他?7.呢:表示提问、询问、强调等意思。

例如:你那天在哪里呢?8.罢:表示责备、劝止等。

常与动词连用。

例如:别玩了,都快放学了,都该回家了罢。

三、介词类1.在:表示位置、场所、状态等。

例如:他在教室里学习。

2.中:表示处在两个、幾个当中、在一段时间里、在行为或活动中等。

例如:他站在人群中心。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附录8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而ér(1)连词。

①表并列关系。

不译或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②表递进关系。

并且,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③表承接关系。

不译或译为“就”“接着”。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石钟山记》)④表转折关系。

但是,却。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触龙说赵太后》)⑤表假设关系。

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⑥表因果关系。

因而。

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

(《病梅馆记》)⑦表修饰关系。

连接状语和中心语,一般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

(《劝学》)⑧表目的关系。

可不译。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阿房宫赋》)(2)代词。

通“尔”。

用作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记王忠肃公翱事》)(3)复音虚词。

①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②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③既而:不久,一会儿。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五人墓碑记》)2.何hé(1)疑问代词。

①单独作谓语。

表原因,后常带语气助词“哉”“也”;相当于为什么,什么,什么原因。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②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

代处所和事物,哪里,什么。

A.大王来何.操(《鸿门宴》)B.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③作定语。

什么,哪。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2)副词。

①用在名词或动词前,表疑问、反问。

为什么,怎么。

A.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项脊轩志》)B.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②用在形容词前,表程度很深。

多么。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3)复音虚词。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总结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总结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总结文言虚词是一类在句子中起连接作用、表示语气、修饰词性等的词语,在古代文言文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下面是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总结:1.之:表示动作的方向或对象,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之”。

例如:“君子之道”(君子的道德标准)。

2.而:表示并列、转折、递进等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而且”、“但是”、“并且”等。

例如:“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学习起来不知疲倦,教导别人毫不厌倦。

3.乎:表示疑问、感叹或加强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吗”、“呢”等。

例如:“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天地的规律是损耗本份上还有余,满足不够。

4.也:表示肯定、强调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啊”、“呀”等。

例如:“世之奇伟、瑰怪、多见者皆出于无功名之后,一介布衣。

”(世界上的奇异、奇怪、多见的都是没有功名的人。

5.乃:表示因果关系、推论、转折等,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就是”、“于是”、“可见”等。

例如:“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人生在世犹如白驹过隙。

6.才:表示程度低或时间晚于预期,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才”、“还”。

例如:“独不见夫大诗人之所以为大者,固有以其发于前古才也。

”7.曰:表示说话的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说”、“称”等。

例如:“人曰:使石有知”(人们说:如果石头有知觉)。

8.若:表示条件、假设,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如果”、“假如”。

例如:“若非中道而废,则不可复保持人之正之心也。

”总的来说,文言虚词在句子中起到连接各个成分、表达语气、修饰词性等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虚词的使用较为灵活,需要根据具体语境和句子结构进行理解。

【优质文档】精华初中文言虚词意义用法总结

【优质文档】精华初中文言虚词意义用法总结

初中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归纳之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

如:1)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2)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陈涉世家》)3)肉食者谋之。

(《曹刿论战》)4)之二虫又何知。

(《逍遥游》)5)而城居者未知之也。

(“之”,是代词,代指“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满井游记》)6)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上枢密韩太尉书》)[太尉如果认为我值得教导并且愿意屈尊教导我,那又是我的荣幸了]助词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如: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如: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扁鹊见蔡桓公》)[医生爱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的"病"做为自己的功劳!]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3)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我认为大王手下的官吏攻打宋国,是和这种做法一样。

]4)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3.音节助词。

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

如:1)公将鼓之(《曹刿论战》)2)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3)怅恨久之(《陈涉世家》)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如:1)何陋之有?(《陋室铭》)2)宋何罪之有?(《公输》)3)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爱莲说》)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如: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2)北顾黄河之奔流。

(《上枢密韩太尉书》)3)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愚公移山》)4)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6)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6.表方位或时间的限定,相当于“以”①一室之内②郊田之外③四海之内作动词,可译为“到”、“往”。

常见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常见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常见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1.一而再:用来指重复或经常发生的事情,强调重复的动作,格式为“一而再,再而三”;
2.何尝:用来表示怀疑,强调非常怀疑的极端,格式为“何尝XX”;
3.欲求:表示誓死奋斗或追求的意思,强调情感的强烈,格式为“欲
求XX”;
4.闻之:表示听到这个消息后的表示,可用来表达惊讶,格式为“闻
之XX”;
5.所言:突出说出的话语,强调说出的表明,格式为“所言XX”;
6.左右:表示四处和周围,强调四面八方的范围,格式为“左右XX”;
7.尔其:表示在文字前面再次强调其中一种情况,格式为“尔其XX”;
8.既而:表示既然,强调结果已经出现,格式为“既而XX”;
9.斯斯:表示强烈的谴责,强调所说话语的感受,格式为“斯斯XX”;
10.故曰:用来引开前面的说法,表示此处是前面话语的总结,格式
为“故曰XX”;
11.其乃:用来表示特别关注,强调此处说的是重点,格式为“其乃XX”;
12.庶乎:表示疑惑,强调感情上的犹豫不决,格式为“庶乎XX”;
13.尔等:表示敬意,用来称呼对方,格式为“尔等XX”;
14.其系:表示连接,强调说法属于一类,格式为“其系XX”;
15.但见:表示看到。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意义总结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意义总结

一、【之】1.代词⑴人称代词①第三人称——可代人、事、物,译为:“他(们)”、“它(们)”。

例:A 臣请入,与之同命。

(《鸿门宴》)B 子孙视之不甚惜。

(《六国论》)C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谏太宗十思疏》)②第一人称(较少见),译为:“我”。

例:A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B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信陵君窃符救赵》)⑵指示代词——表近指,译为:“这(种)、这样、这些”。

例:A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B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C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师说》)D 之二虫又何知。

(《逍遥游》)2.助词⑴用于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译为:“的”。

例:A 是寡人之过也。

(《烛之武退秦师》)B 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谏太宗十思疏》)⑵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例:A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寡人之于国也》)B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逍遥游》)C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⑶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例:A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B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⑷表明定语后置,不译。

例:A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B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⑸音节助词,不译。

例:A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寡人之于国也》)B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师说》)3.动词作谓语(该义项为实词用法),译为:“到、往”。

例:A 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五人墓碑记》)B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兰亭集序》)C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二、【为】1.动词作谓语(该义项为实词用法),翻译比较灵活,如:⑴做、作例:A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过秦论》)B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⑵治、治理例: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⑶担任、充当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初中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初中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初中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一、【之】(一)代词:1、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这件事”。

例: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陈涉世家》)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马说》)④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狼》)⑤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满井游记》)⑥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愚公移山》)2、复指代词,表示前后是同一事物,可译为“这”“这样的”。

例: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桃花源记》)②其言兹若人之.俦乎?(《五柳先生传》)③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送东阳马生序》)④公输般为楚造云梯之.械,将以攻宋。

(《公输》)⑤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愚公移山》)(二)助词:1、结构助词,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例:①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桃花源记》)②花之.君子者也。

(《爱莲说》)③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④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⑤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2、结构助词。

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翻译句子时省略不译。

例: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陋室铭》)③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翁亭记》)④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隆中对》)⑤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3、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①宋何罪之.有?(《公输》)②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4、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5、音节助词。

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30个文言虚词的常见用法和意义

30个文言虚词的常见用法和意义

30个文言虚词的常见用法和意义文言虚词是文言文中用来衬托实词,在句中起着连接语气、表示感叹、疑问、叙述、加强语气等作用的虚词。

文言虚词的使用是文言文语言风格的特色之一,也是文言文阅读和理解的难点之一。

下面将逐一介绍30个文言虚词的常见用法和意义。

一、乎“乎”是文言文中的一个常用虚词,具有多种用法。

1、表示疑问:常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

例如:“天与乎哉?”(《庄子·逍遥游》)2、表示加强语气:常用于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加强语气。

例如:“廉耻乎不居?(《论语》)3、表示叙述:常用于句中,表示叙述、连接的作用。

例如:“自堯舜至於湯,不於乎芝艾”(《左传》)4、用于句末,表示感叹:例如:“城作之乎”(《楚辞·九歌》)二、矣“矣”是文言文中常用的虚词,具有多种用法。

1、用于句末,表示肯定或断定:例如:“可乎矣,朕必与之游”(《庄子》)2、用于句末,与“乎”相连,表示反问:例如:“有人焉矣?”(《论语》)3、用于句末,表示感叹或祈使:例如:“善哉善哉”(《庄子》)4、与“在”连用,表示动作、状态的持续:例如:“在哉乎”(《尚书》)三、哉“哉”是文言文中的一个虚词,常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感叹或加强语气。

例如:“夫孰与吾知哉?(《庄子》)四、耶“耶”是文言文中的一个虚词,常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

例如:“民与耶,何如?”(《论语》)五、欤“欤”是文言文中的一个虚词,常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

例如:“食欤?”(《易传》)六、兮“兮”是文言文中的一个虚词,常用于句末,表示感叹、疑问或加强语气。

例如:“悠兮其若善处”(《庄子》)七、尔“尔”是文言文中的一个虚词,常用于句末,表示肯定、反问或表示加强语气的情感。

例如:“尔小子何患乎?”(《礼记》)八、某“某”是文言文中的一个虚词,用来替代不确定的人或事物。

例如:“彼一且固知某,不敢独断”(《左传》)九、乃“乃”是文言文中的一个虚词,常常用作连词,表示结果、原因、条件等。

文言文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文言文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文言文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文言文中的虚词是指那些没有具体意义的词语,但在句子中起到连接、修饰和补充等作用。

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有18个,包括了助词、连词和语气词。

下面将逐个介绍这些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 之:表示所属关系或动作的结果。

例如:“吾父之书”表示“我父亲的书”;“食之”表示“吃掉”。

2. 乎:用于疑问句中,表示问句的语气。

例如:“何以言之乎?”表示“怎样才能说得清楚呢?”3. 者:用于句尾,表示动作的主体。

例如:“吾行者”表示“我去”。

4. 矣:用于句尾,表示肯定或停顿的语气。

例如:“已矣”表示“已经了”;“行矣”表示“可以走了”。

5. 也:用于句尾,表示肯定或加强语气。

例如:“吾也能来”表示“我也会来”。

6. 与:用于句中,表示动作的对象。

例如:“与人为善”表示“与人做好事”。

7. 乃:表示转折、结果或连词。

例如:“是乃”表示“就是”。

8. 以:表示手段、理由或目的。

例如:“以此为证”表示“以此为证据”。

9. 于:表示时间、地点等。

例如:“于今日”表示“在今天”。

10. 皆:表示全部或都。

例如:“皆知此事”表示“大家都知道这件事”。

11. 自:表示起点或动作来源。

例如:“自此”表示“从此”。

12. 若:表示条件或比较。

例如:“如此”表示“这样”。

13. 将:表示将来的动作或推测。

例如:“将行”表示“将要去”。

14. 乎:用于句中,表示疑问或反问。

例如:“明声乎?”表示“你明白吗?”15. 固:表示肯定或强调。

例如:“固然”表示“确实如此”。

16. 亦:表示也或同样。

例如:“亦可”表示“也可以”。

17. 焉:表示地点、程度或方法等。

例如:“何以?”表示“怎么样?”;“焉得”表示“怎么能得到”。

18. 哉:表示感叹或疑问。

例如:“何其喜哉!”表示“多么高兴啊!”这些虚词在文言文中起到了连接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作用,丰富了句子的表达方式,使句子更加丰满和传神。

在学习和理解文言文时,对这些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有所了解,能够更好地理解和翻译文言文的句子。

初中阶段文言常用虚词意义及用法

初中阶段文言常用虚词意义及用法

初中阶段文言常用虚词意义及用法初中阶段常用的虚词有:1.之:表示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连词“的”。

如“曰之曰”(说的说)。

用法:在修饰名词后,起到修饰作用。

2.而:表示转折、补充,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连词“而”。

如“非所望而遣之”(不是所希望的,却要派遣他)。

用法:在句子中连接两个并列的动作或者状态。

3.乃:表示结果,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连词“就”。

如“无敌之兵,乃神州之势也”(无敌的军队,就是中国的实力)。

用法:在修饰名词后,表示所修饰名词得到了结果或者归属。

4.所:表示被动,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语法助词。

如“所得”(被得到的)。

用法:在动词或动词短语前面,表示动作的发出者或者做动作的对象。

5.若:表示假设或者条件,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连词“如果”或“要是”。

如“已凡已若之隐”(已经是为人所难以捉摸的了)。

用法:在句子中表达假设或者条件。

6.其:表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它的”或“他的”。

如“夫止观者也,其所见形也而已矣”(多数人只停留在表面看到的形象而已)。

用法:在句子中代替前面提到的名词。

7.焉:表示处所、存在或者动作发生的地方,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副词“在哪里”或“……地方”。

如“远皇城焉”(远方的皇城处)。

用法:在句子中表示参照的地点。

8.如:表示方式、状态,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连词“像是”或“如同”。

如“使人以其耳视之,如见焉”(让人通过耳朵来观察,就像是真的看见了一样)。

用法:在句子中表示比喻或者类似的关系。

文言文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文言文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文言文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虚词是指没有实际意义或难以具体指代的词语,主要用于语法功能或句法结构的表达。

文言文中有许多虚词,其中常见的有义助词、状助词、声助词、副助词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文言文中常见的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一、义助词1. 之意义:表示动作的发出方和受事方的关系,通常译为“的”。

用法:在句子中作为定语,修饰名词或代词。

例如:“秦之破楚也,三月而后得胜。

”(《史记·秦始皇本纪》)2. 乎意义:表示疑问或加强语气,通常译为“吗”、“啊”、“呢”等。

用法:在句子中独立使用,用于疑问句或感叹句中。

例如:“苍天乎,弄璋之善者也。

”(《左传·哀公十六年》)3. 而意义:连接并列的词语或短语,通常译为“而且”、“却”等。

用法:在句子中用于连接两个并列的词语或短语,起承接作用。

例如:“吾闻之诚多而碎者乎,望诸弟!”(《左传·文公八年》)4. 乃意义:表示结果或推断,通常译为“于是”、“因此”。

用法:在句子中用于引起结果或推断,常与“故”相对。

例如:“深构念也,故行自守以好谨,乃知君子之于国也。

”(《礼记·中庸》)二、状助词5. 也意义:表示肯定、感叹、提问、推测等语气,通常译为“了”、“啊”、“吗”等。

用法:在句子末尾或句中独立使用,用来表示语气。

例如:“明乎哉!礼之有恒,民之有穷也”,(《礼记·大同篇》)6. 焉意义:表示动作、状态的场所,通常译为“在”、“往”。

用法:在句子中用来表示动作或状态进行的场所。

例如:“斥之东南隅焉,具之以闾巷。

”(《周礼·春官宗伯》)7. 兮意义:表示语气的停顿和思索,通常译为“啊”、“呀”等。

用法:在句子中用于表示思索、停顿等语气。

例如:“有德者,先古之达人,师古之贤人。

兮,未有尝见之;然灵然致之。

”(《老子》)8. 矣意义:表示语气的断定或肯定,通常译为“了”、“呀”等。

用法:在句子中用于表示完结、断定或肯定的语气。

(完整版)文言文的18个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完整版)文言文的18个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完整版)文言文的18个虚词的意义及用法摘要:一、文言虚词的概述1.定义及作用2.分类二、18个虚词的意义及用法1.之2.者3.其4.且5.若6.所7.为8.焉9.以10.因11.与12.和13.则14.而15.与16.然17.则18.故三、文言虚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传承与演变1.意义的变化2.用法的拓展四、如何运用文言虚词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1.掌握基本意义和用法2.结合语境理解含义3.学以致用,练习写作正文:文言文的18个虚词是古汉语中最为重要的辅助词,它们在句子中起着连接、修饰、限定等作用。

虚词虽然不能独立成句,但却是构建文言文句子的基石。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18个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1.之:代词,表示所属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

如:《论语·学而》:“吾丧我马,亦可矣。

”2.者:表示人或者事物,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人”或“……的事物”。

如:《史记·项羽本纪》:“项籍者,下相人也。

”3.其:代词,表示远指,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那”、“那个”等。

如:《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4.且:副词,表示将要。

如:《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欲伐曹,使荀息且观。

”5.若:代词,表示假设,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如果”。

如:《孟子·公孙丑下》:“若药弗良,焉用医者?”6.所:与“为”连用,构成“为……所”,表示被动。

如:《史记·赵世家》:“公子宋所为见陵侮者,欲以求信也。

”7.为:介词,表示替代或为了。

如:《论语·卫灵公》:“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8.焉:兼词,表示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

如:《论语·子罕》:“子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9.以:介词,表示手段或依据。

如:《论语·述而》:“子贡问曰:‘敢问昭文之鼓琴,师襄之舞,何谓也?’”10.因:介词,表示凭借或依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归纳之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

如:1)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2)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陈涉世家》)3)肉食者谋之。

(《曹刿论战》)4)之二虫又何知。

(《逍遥游》)5)而城居者未知之也。

(“之”,是代词,代指“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满井游记》)6)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上枢密韩太尉书》)[太尉如果认为我值得教导并且愿意屈尊教导我,那又是我的荣幸了]助词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如: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如: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扁鹊见蔡桓公》)[医生爱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的"病"做为自己的功劳!]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3)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我认为大王手下的官吏攻打宋国,是和这种做法一样。

]4)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3.音节助词。

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

如:1)公将鼓之(《曹刿论战》)2)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3)怅恨久之(《陈涉世家》)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如:1)何陋之有?(《陋室铭》)2)宋何罪之有?(《公输》)3)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爱莲说》)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如: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2)北顾黄河之奔流。

(《上枢密韩太尉书》)3)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愚公移山》)4)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6)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6.表方位或时间的限定,相当于“以”①一室之内②郊田之外③四海之内作动词,可译为“到”、“往”。

如:1)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2)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送孟浩然之广陵者1.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

如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2)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3)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4)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不辱使命》)5)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两小儿辩日》)6)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醉翁亭记》)2.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

如:1)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2)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隆中对》)3.用在因果复句的前一分句句末,把结果或现象提示出来,后一分句申述原因或理由。

例如:1)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孟子》)二章)2)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

(《活板》)3)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赤壁之战》)4)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5)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4. 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2)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5、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

1)近者奉辞伐罪。

(《赤壁之战》)2)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3)远者数世,近者及身。

6、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1)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他说着(这些话),脸上露出非常悲伤的申请。

]2)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然而来来往往地观察驴,觉得驴好像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

]而连词: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3)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两小儿辩日》)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

如:1)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2)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

如:1)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始得西山宴游记》)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3)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4)环而攻之而不胜。

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5)后狼止而前狼又至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如:1)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河湾上的智叟讥笑着,阻止他干这件事]2)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始得西山宴游记》)3)吾恂恂而起,视其缶。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我小心翼翼地爬起身,看看那瓦罐子)6、因而、所以。

例如:1)《荀子•劝学》:“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 [译]:“玉石在山上所以草木润泽,深水潭生长珍珠因而山崖上草木不枯萎。

”2)野芳发而幽香。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发个7、如果。

例如:1)《论语•八佾》:“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译]:“如果说管仲懂得礼,那还有谁不懂得礼呢?”2)《少年中国说》:“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 [译]:“假使全国的青年人如果真的都成为有为的青年”。

代词:1.你;你的1)予岂不知而作。

——《诗·大雅·桑柔》2)余知而无罪也。

——《左传·昭公二十年》3)子归,殁而父母之世。

——《国语·吴语》4)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聊斋志异·促织》又如:而翁(你的父亲)2.这样,此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都是被逼迫的,君是这样妾我也是这样]又如:而夫(此人;这人)语气词:1. 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2. 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已而已而(算了算了),今之从政者殆而。

——《论语·微子》其代词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如: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2)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3)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狼》)有时也译作第一人称代词“我”。

如:偶然得之,非其所乐。

(《上枢密韩太尉书》)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如:1)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2)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3)以勉其学者也(《墨池记》)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如:①其一犬坐于前(《狼》)②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为学》)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

1)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

2)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可要”。

(《唐雎不辱使命》)3)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4)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加重语气的助词)《唐雎不辱使命》连词:1.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

(《送东阳马生序》)(他们学业如果有不精通的地方,难道是别人的过失吗译文,就是用心不如我专一罢了,品德有没有养成的地方)2.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1)天之苍苍,其正色耶?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2)汝其知也耶?其不知也耶?——《祭十二郎文》以介词: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

)(《出师表》)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

如:①屠惧,投以骨(《狼》)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③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峡江寺飞泉亭记》)4.介绍动作行为发生时的地点,时间。

翻译为:从,在。

如:1)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2) 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3) 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4)受命以来——《出师表》连词: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④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

如: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或不译)。

如: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黔这个地方没有驴子,有个喜好多事的人用船运载了一头驴进入黔地)②醉则更相枕以卧(《始得西山宴游记》)作动词1.“认为”。

如: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②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

(《〈世说新语〉三则》)2、任用。

例: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忠臣不一定被任用啊,贤者不一定被推荐)用作通假字翻译为:通”已“已经。

如:固以怪之矣。

焉1、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

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2、句末疑问语气助词,可译为“呢”。

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什么。

今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哉?——《墨子》4、怎么。

食其禄,焉避其难?——《三国志》5、什么。

今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哉?——《墨子》6、代词,相当于“之”。

如: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7、代词,那里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如果出家僧人太富有了,则障碍修行,不能达到解脱和证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