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突破训练试题二 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二轮复习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1)

二轮复习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1)

二轮复习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1)一、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樊侯①庙灾记(宋)欧阳修①郑之盗,有入樊侯庙刳神像之腹者。

既而大风雨雹,近郑之田麦苗皆死。

人咸骇曰:“侯怒而为之也。

”②余谓樊侯本以屠狗立军功,佐沛公至成皇帝,位为列侯,邑食舞阳,剖符传封,与汉长久,《礼》所谓“有功德于民则祀之者”□!舞阳距郑既不远,又汉、楚常苦战荥阳、京、索间,亦侯平生提戈斩级所立功处,故庙而食之宜矣。

方侯之参乘沛公,事危鸿门,振目一顾,使羽失气,其勇力足有过人者,故后世言雄武称樊将军,宜其聪明正直,有遗灵矣。

③然当盗之倳②刃腹中,独不能保其心腹肾肠哉?而后贻怒于无罪之民,以骋其恣睢,何哉?岂生能万人敌,而死不能庇一躬耶?岂其灵不神于御盗,而反神于平民而骇其耳目耶?风霆雨雹,天之所以震耀威罚有司者,而侯又得已滥用之耶?④盖闻阴阳之气,怒则薄而为风霆,其不和之甚者凝结而为雹。

方今岁且久旱,伏阴不兴,壮阳刚燥,疑有不和而凝结者,岂其适会民之自灾也耶?不然,则喑呜叱咤,使风驰霆击,则侯之威灵暴矣哉!【注释】:樊哙,汉代开国功臣之一。

②倳:插入,刺入。

(1)入第②段方框处恰当的一项是()。

A. 乎B. 欤C. 兮D. 哉(2)列对第②段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叙述樊哙出身以及军功,目的是为了表达赞赏追思之情。

B. 引用《礼》相关语句,阐述郑人为樊哙立庙祭祀的原因。

C. 借助对史实的陈述,直接批驳开头部分人们的错误观点。

D. 回顾樊哙当年的勇武与功德,从而验证其死后具有神灵。

(3)文表面上说樊侯的神灵不会贻怒百姓,却暗含对典型官僚的批判,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4)文针对“侯怒而为之也”的观点批驳有力,层层推进,请结合③④两段内容加以分析。

【答案】(1)B(2)B(3)从为樊侯神灵辩护的语言,如“独不能保其心腹肾肠哉?”“贻怒于无罪之民,以骋其恣睢”等中可以看出“樊侯”的神灵是无能又蛮横无理的,不敢对盗贼发威却对老百姓滥施淫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实际上作者刻画了一个横暴的官僚典型,文末的一句“则侯之威灵暴矣”更是直接发出批判的声音。

2020年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突破点2 文言实词翻译的五大误区

2020年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突破点2 文言实词翻译的五大误区
返 首 页
23
◎精准指导 文言文感情色彩变化图例
1.词义的强化、弱化
返 首 页
24
2.褒义、贬义变化
返 首 页
25
[对点训练] 5.把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 词) 李靖,字药师,京兆三原人。从平王世充,以功授开府。萧铣 据江陵,诏靖安辑。时秋潦,涛濑涨恶,诸将亦请江平乃进。 画线语句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 译文:
31
5.“据”,占据;“安辑”,安抚;“恶”,汹涌。 萧铣占据江陵,皇帝下诏让李靖安抚。当时正值秋雨连绵,秋 水暴涨,波涛汹涌,各位将领也请求等待江水平静再进击。 【参考译文】 李靖,字药师,是京兆三原县人。参加平定王 世充的战役,因军功授官开府。萧铣占据江陵,皇帝下诏让李靖安 抚。当时正值秋雨连绵,秋水暴涨,波涛汹涌,各位将领也请求等 待江水平静再进击。
返 首 页
21
■误区五 不辨感情色彩· [典例剖析] 或劝谧修名广交。谧以为“居田里之中亦可以乐尧舜之道,何 必崇接世利,事官鞅掌,然后为名乎”。遂不仕,耽玩典籍,忘寝 与食。时人谓之“书淫”。
(节选自《晋书·皇甫谧传》)
返 首 页
22
译句抽样:于是他不做官,沉湎于书籍之中,以至废寝忘食。 误译之处:将“耽玩”的褒扬色彩误译成了贬抑色彩,不准确。 正译:于是他不做官,沉醉于书籍之中,以至废寝忘食。
返 首 页
12
画线语句中的古今异义词: 译文:
返 首 页
13
■误区三 词类活用分析错误· [典例剖析] (2019·全国卷Ⅱ)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 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 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
返 首 页

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专题卷:板块2专题5文言文阅读(二)含解析

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专题卷:板块2专题5文言文阅读(二)含解析

文言文阅读专题卷(二)(建议用时:4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22分)武侯问曰:“用兵之道何先?”起对曰:“先明.四轻、二重、一信。

”曰:“何谓也?”对曰:“使地轻马,马轻车,车轻人,人轻战。

明知险易,则地轻马;刍秣以时,则.马轻车;膏锏有余,则车轻人;锋锐甲坚,则人轻.战。

进有重赏,退有重刑。

行之以信。

审能达此,胜之主也。

”武侯问曰:“兵何以.为胜?”起对曰:“以治为胜。

”又问曰:“不在众乎?”对曰:“若法令不明,赏罚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进,虽有百万,何益于用?所谓治者,居则有礼,动则有威,进不可当,退不可追,前却有节,左右应麾,虽绝成阵,虽散成行,与之安,与之危,其众可合而不可离,可用而不可疲,投之所往,天下莫当。

名曰父子之兵。

”吴子曰:“凡行军之道,无犯进止之节,无失饮食之适,无绝人马之力。

此三者,所以任其上令。

任其上令,则治之所由生也。

若进止不度.,饮食不适,马疲人倦而.不解舍,所以不任其上令。

上令既废,以居则乱,以战则败。

”吴子曰:“教战之令,短者持矛戟,长者持弓弩,强者持旌旗,勇者持金鼓,弱者给厮养,智者为谋主。

乡里相比,什伍相保。

一鼓整兵,二鼓习阵,三鼓趋食,四鼓严辨,五鼓就行。

闻鼓声合,然后举旗。

”武侯问曰:“三军进止,岂有道乎?”起对曰:“无当天灶,无当.龙头。

天灶者,大谷之口。

龙头者,大山之端。

必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招摇在上从事于下将战之时审候风所从来风顺致呼而从之风逆坚阵以待之。

”武侯问曰:“凡畜车骑,岂有方乎?”起对曰:“夫马,必安其处所,适其水草,节其饥饱。

冬则温厩,夏则凉庑。

刻剔毛鬣,谨落四下。

戢其耳目,无令惊骇。

习其驰逐,闲其进止。

人马相亲,然后可使。

车骑之具,鞍、勒、衔、辔,必令完坚。

凡马不伤于末,必伤于始,不伤于.饥,必伤于饱。

日暮道远,必数上下。

宁劳于人,慎无劳马。

常令有余,备敌覆我。

能明此者,横行天下。

”(节选自《吴子·治兵》,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先明.四轻、二重、一信明:懂得,了解B.锋锐甲坚,则人轻.战轻:轻视C.若进止不度.,饮食不适度:法则,标准D .无当天灶,无当.龙头 当:在B [“轻”在此处为“负载少,轻便”的意思。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突破训练试题十 Word版含答案.doc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突破训练试题十 Word版含答案.doc

2016专题突破训练:文言文阅读10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祭公谏穆王征犬戎穆王将征犬戎,祭公谋父谏曰:“不可。

先王耀德不观兵。

夫兵戢.而时动,动则威,观则玩,玩则不震。

是故周文公之.颂曰:‘载戢干戈,载櫜.弓矢。

求我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

’先王之于民也,懋正其德而厚其性,阜其财求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乡,以文修之,使务利而.避害,怀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

“昔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

及夏之.衰也,弃稷不务.,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狄之间,不敢怠业,时序其德,纂修其绪,修其训典,朝夕恪勤,守以敦笃,奉以忠信,奕世载德,不忝前人。

至于武王,昭前之光明而加之以慈和,事神保民,莫弗欣喜。

商王帝辛,大恶于民。

庶民不忍,欣戴武王,以致戎于商牧。

是先王非务武也,勤恤.民隐而除其害也。

“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

甸服者祭,侯服者祀,宾服者享,要服者贡,荒服者王。

日祭、月祀、时享、岁贡、终王,先王之训也。

有不祭则修意,有不祀则修言,有不享则修文,有不贡则修名,有不王则修德,序成而有不至则修刑。

于是乎.有刑不祭,伐不祀,征不享,让不贡,告不王。

于是乎有刑罚之皵,有攻伐之兵,有征讨之备,有威让之令,有文告之辞。

布令陈辞而又不至,则增修于德而无勤民于远,是以近无不听,远无不服。

“今自大毕、伯士之终也,犬戎氏以.其职来王。

天子曰予必以不享征之且观之兵其无乃废先王之训而王几顿乎.吾闻夫犬戎树惇帅旧德而守终纯固其有以御我矣王不听,遂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

自是荒服者不至。

9、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夫兵戢.而时动,动则威戢:收藏(兵器)B、载戢干戈,载櫜.弓矢櫜:口袋C、及夏之衰也,弃稷不务.务:从事D、勤恤民隐而除其害也恤:忧虑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阜其财求而.利其器用②使务利而.避害B、①于是乎.有刑不祭②其无乃废先王之训而王几顿乎.C、①怀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②犬戎氏以.其职来王D、①是故周文公之.颂曰②及夏之.衰也,弃稷不务11、用斜线给文中画线的文段句读正确的是()A、天子曰/予必以不享征之/且观之兵/其无乃废先王之训而王几顿乎/吾闻夫犬戎树惇帅旧德而守终纯固/其有以御我矣B、天子曰/予必以不享征之且观之兵/其无乃废先王之训而王几顿乎/吾闻夫犬戎树惇帅/旧德而守终纯固其有以御我矣C、天子曰/予必以不享征之/且观之兵/其无乃废先王之训而王几顿乎/吾闻夫犬戎树惇/帅旧德而守终纯固/其有以御我矣D、天子曰/予必以不享征之且观之兵/其无乃废先王之训而王几顿乎/吾闻夫犬戎树惇帅旧德而守终纯固/其有以御我矣12、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阅读训练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阅读训练

古代诗歌阅读专卷创新演练考点归类,对点模拟练能力题组一专项对点练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邹明府游灵武贾岛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

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

诗中“马不肥”是说马瘦,“债多凭剑与”是说不单没有钱财,还有债务,“透卧衣”是说衣服单薄,无钱购置御寒衣物。

这都表明了邹明府为官勤于政务,衣食节俭,没有搜刮民脂民膏,清正廉洁。

答案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清正廉洁。

(总括形象)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

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具体分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北陂杏花王安石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诗中的杏花是怎样的形象?作者的用意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诗中杏花是妖娆美丽、高洁坚贞的形象。

诗人赋予杏花以象征意义,并以“作雪”和“成尘”为喻,形成对比,用“纵被”和“绝胜”来强调,深沉而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宁愿为理想献身也不愿同流合污的悲壮的感情。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05 文言文阅读之新题型拓展精准突破-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古诗文阅读(全国通用)

05 文言文阅读之新题型拓展精准突破-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古诗文阅读(全国通用)

2024高考二轮复习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之新题型拓展精准突破内容索引:准确概括和归纳,适当拓展新题型历年高考真题文言文主观题以概括归纳题为主,这类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随着文言文本出处的多样化、材料数量的增加,考生在二轮复习时,也需要适当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除了具备理解概括能力以外,还需要能对文本论证特点、材料异同、推理分析等方面进行赏析。

一、概括归纳1.[2023·新课标全国Ⅰ卷] (节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子鲋曰:“乃者赵、韩共并知氏,赵襄子之行赏,先加具臣而后有功。

韩非书云夫子善之,引以张本,然后难之,岂有不似哉?然实诈也。

何以明其然?昔我先君以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至二十七年荀瑶与韩、赵、魏伐郑,遇陈恒而还,是时夫子卒已十一年矣,而晋四卿皆在也。

后悼公十四年,知氏乃亡。

此先后甚远,而韩非公称之,曾无怍意。

是则世多好事之徒,皆非之罪也。

故吾以是默口于小道,塞耳于诸子久矣。

而子立尺表以度天,植寸指以测渊,矇大道而不悟,信诬说以疑圣,殆非所望也。

”(节选自《孔丛子·答问》) 子鲋用以批驳韩非的事实依据是什么?【答案】赵襄子奖赏群臣时,孔子已经去世许多年,不可能对此表达意见。

[解析] 根据文中的“韩非书云……岂有不似哉?然实诈也”可知,子鲋批驳韩非书云“夫子善之”是欺诈之言,由“何以明其然?”引出子鲋批驳韩非“实诈”的事实依据。

根据“昔我先君以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后悼公十四年,知氏乃亡”这一时间上的梳理,以及“此先后甚远”的总结可知,赵襄子奖赏群臣时,孔子已经去世许多年,不可能对此表达意见,子鲋便是用这一事实依据来批驳韩非的。

2.[2023·新课标全国Ⅱ卷] (节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太宗顾侍臣检《谢玄传》阅之,曰:“苻坚甚处是不善?”靖曰:“臣观《苻坚载记》曰:‘秦诸军皆溃败,唯慕容垂一军独全。

坚以千余骑赴之,垂子宝劝垂杀坚,不果。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练:第1章文言文阅读专题3考点突破2文言断句(含答案)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练:第1章文言文阅读专题3考点突破2文言断句(含答案)

⾼考语⽂⼆轮复习专练:第1章⽂⾔⽂阅读专题3考点突破2⽂⾔断句(含答案)⽂⾔断句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前⼈读书都要⾃⼰断句,在⼀句话的末了⽤⼩圆圈(“。

”)断开,叫“句”;在⼀句之内语⽓停顿的地⽅⽤顿号(“、”)断开,叫“读”。

句读是⽂⾔⽂阅读的基础,不会断句,就难以理解⽂⾔⽂的意思。

⽽断句是考查⽂⾔⽂的传统⽅式,是学⽣学习⽂⾔⽂的基本功。

⾼考考查断句的省份和试题在增多,北⼤、清华、复旦等名校的⾃主招⽣考试试卷也纷纷采⽤这种题型。

⾼考考查的断句远不像古⼈断句那么难,它所选的材料篇幅不长,较浅易;考查形式只是要求⽤斜线(“/”)标出停顿的地⽅即可,不需要标上具体的标点。

但是,它需要综合运⽤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化、历史等⽅⾯的常识。

断句的基础在于对⽂意的领会,⽽真正的基础在于平时加强对⽂⾔⽂的诵读,增强语感,提⾼能⼒。

此外,须掌握⼀定的断句⽅法。

Ⅰ掌握断句的基本要求1.字句必须能讲通。

例史可法,明⾂也,其不屈正也。

(《两般秋⾬庵随笔·史阁部书》)例⼦中的“其不屈正也”令⼈费解,中间应点断,成为“其不屈,正也”。

意思是他的英勇不屈是正义的。

2.内容符合情理及作者的原意。

例太祖在江州,遣诸将陈德华、⾼费聚等分三路兵往援,皆不利。

(《明通览》) 按以上标点,“陈德华、⾼费聚”成了两个⼈,与下⽂所说“三路兵”相⽭盾,⽽查《明史》并⽆此⼆⼈,倒是有“陈德、华⾼、费聚”三⼈,他们都是作为早年从朱元璋起兵的名将,分别在卷130、131⽴有专传。

所以此句应标点为:……陈德、华⾼、费聚等分三路兵往援,皆不利。

3.顾及古代汉语的词汇、语法、⾳韵、修辞以及古代⽂化知识。

例(1)夫唯禽兽⽆礼。

……是故圣⼈作为礼以教⼈。

使⼈有礼,⾃知别于禽兽。

(《礼记》)“是故圣⼈作为礼以教⼈”令⼈费解,这是把两个相邻的意义不同的单⾳词当作双⾳词或词组,致使该断的地⽅没有断开。

本应断为“是故圣⼈作,为礼以教⼈”。

“作”在这⾥是“兴起、出现”的意思。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疯狂专练2论述类古诗词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含解析)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疯狂专练2论述类古诗词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含解析)

论述类+古诗词+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论述类一、(宁夏银川市2020届高三月考)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诗言志”,历来被我国诗人视为指导文学创作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中国古代诗歌理论领域的开山纲领。

《诗经》在对作诗目的的叙述中就有“诗言志”的萌芽,明确提出“诗言志”的是《尚书·尧作为一种文学观念,典》:“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作为一种理论概念,“诗言志”最早大约是出自《左传》记载的襄公二十七年赵文子对叔向所说的“诗以言志”。

到了战国时代,“诗言志”的说法就比较普遍了,这个时期各家所说的“诗言志”含义并非完全相同,但占主流的还是指思想、抱负和志向,带有强烈的政治和伦理道德倾向。

汉代,“诗言志”的内涵开始发生了变化,加入了情的内容。

先秦的“志”到了两汉,主要指志向抱负和情感相融合,情理结合。

孔颖达明确提出了“情志一也”:“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

”汉代将情志作为一个统一体来看待,其意义在于,中国历史上向来有“言志”与“缘情”的分别,道学家往往割裂二者,导致对各种情感抒发的抹杀。

而汉人的情志统一,一来是合理的,并且出现了诗歌创作上汉魏风骨的伟大成就,成为后世的典范;二来对后来“缘情”说的兴起起到了示范作用,因此在文学批评史上有重大理论意义。

汉魏之后,特别是六朝时期,诗歌创作则朝向重情的方向发展。

陆机《文赋》提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指出:“诗者,持也,持人情性。

”这些观念的提出,反映了诗歌创作从“言志”到“缘情”的变化。

“言志”的“志”在汉代虽然也包含着“吟咏情性”的因素,但是,这种“情”只能是符合“礼义”之情,这种“志”也在儒家政教怀抱的范围。

而六朝的“缘情”说目的在于突破儒家“礼义”的束缚,自由地抒发自己的感情,不再囿于儒家政教怀抱的“志”,而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愿望与要求,而且“情”甚至反过来包含了“志”。

2020届语文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测试:文言文阅读(二)

2020届语文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测试:文言文阅读(二)

文言文阅读(二)一、(2019届广州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贺若敦,代人也。

父统,为东魏颍州长史。

大统三年,执刺史田迅以州降。

赐爵当亭县公。

敦少有气干,善骑射。

统之谋执迅也,虑事不果,沉吟者久之。

敦时年十七,乃进策曰:“愿思全身远害,不得有所顾念也。

”统乃流涕从之遂定谋归太祖时群盗蜂起大龟山贼张世显潜来袭统敦挺身赴战手斩七八人贼乃退走统大悦,谓左右僚属曰:“我少从军旅,战阵非一。

如此儿年时胆略者,未见其人,非唯成我门户,亦当为国名将。

”明年,从河内公独孤信于洛阳,被围。

敦弯弓三石,箭不虚发。

乃言于太祖。

太祖异之,授都督。

时岷蜀初开,民情尚梗,巴西人谯淹据南梁州,与梁西江州刺史王开业共为表里,扇动群蛮。

太祖令敦率军讨之。

山路艰险,人迹罕至。

敦身先将士,攀木缘崖,倍道兼行,乘其不意。

又遣仪同扶猛破其别帅向镇侯于白帝。

淹乃与开业并其党泉玉成等率众七千,口累三万,自垫江而下,就梁王琳。

敦邀击,破之。

淹复依山立栅,南引蛮帅向白彪为援。

敦设反间,离其党与,因其懈怠,复破之。

进爵武都公。

武成元年,入为军司马。

自江陵平后,巴、湘之地并内属。

陈将侯填等围逼湘州,遏绝粮援。

乃令敦率步骑六千,度江赴救。

敦每设奇伏,连战破瑱,乘胜径进,遂次湘州。

俄而霖雨不已,秋水泛溢,陈人济师,江路遂断。

粮援既绝,人怀危惧。

敦于是增修营垒,造庐舍,示以持久。

相持岁余,瑱等不能制,求借船送敦度江。

敦云:“湘州是我国家之地。

既未得一决,所以不去。

”瑱等留船于江,将兵去津路百里。

敦勒众而还。

保定五年,卒。

建德初,追赠大将军。

谥曰烈。

(选自《周书·贺若敦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统乃流涕从之/遂定谋归太祖/时群盗蜂起/大龟山贼张世显潜来袭/统敦挺身赴战/手斩七八人/贼乃退走/统大悦B.统乃流涕/从之遂定/谋归太祖/时群盗蜂起/大龟山贼张世显潜来袭/统敦挺身赴战/手斩七八人/贼乃退走/统大悦C.统乃流涕/从之遂定/谋归太祖/时群盗蜂起/大龟山贼张世显潜来袭统/敦挺身赴战/手斩七八人/贼乃退走/统大悦D.统乃流涕从之/遂定谋归太祖/时群盗蜂起/大龟山贼张世显潜来袭统/敦挺身赴战/手斩七八人/贼乃退走/统大悦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试题(新高考新教材) 文言文阅读群文通练 含答案

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试题(新高考新教材) 文言文阅读群文通练 含答案

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试题(新高考新教材)文言文阅读群文通练高频主题1爱民如子,执政有方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贞观元年,太宗曰:“朕看古来帝王,以仁义为治者,国祚..延长,任法御人者,虽救弊于一时,败亡亦促。

既见前王成事,足是元龟①。

今欲专以仁义诚信为治,望革近代之浇薄也。

”黄门侍郎王珪对曰:“天下凋丧日久,陛下承其余弊,弘道移风,万代之福。

但非贤不理,唯在得人。

”太宗曰:“朕思贤之情,岂舍梦寐!”给事中杜正伦进曰:“世必有才,随时所用,岂待梦傅说②,逢吕尚..,然后为治乎?”太宗深纳其言。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朕谓乱离之后,风俗难移,比观百姓渐知廉耻,官人奉法,盗贼日稀,故知人无常俗,但政有治乱耳。

是以为国之道,必须抚之以仁义,示之以威信,因人之心,去其苛刻,不作异端,自然安静。

公等宜共行斯事也!”贞观四年,房玄龄奏言:“今阅武库甲仗..,胜隋日远矣。

”太宗曰:“饬兵备寇虽是要事,然朕唯欲卿等存心理道,务尽忠贞,使百姓安乐,便是朕之甲仗。

隋炀帝岂为甲仗不足,以至灭亡?正由仁义不修,而群下怨叛故也。

宜识此心。

”贞观十三年,太宗谓侍臣曰:“林深则鸟栖,水广则鱼游,仁义积则物自归之。

人皆知畏避灾害不知行仁义则灾害不生夫仁义之道当思之在心,常令相继,若斯须懈怠,去之已远。

犹如饮食资身,恒令腹饱,乃可存其性命。

”王珪顿首..曰:“陛下能知此言,天下幸甚!”(选自《贞观政要·仁义》,有删改):比喻可供借鉴的往事。

②梦傅说:借指帝王礼遇贤臣。

傅说,殷高宗武丁的重臣贤相,原来他在傅岩筑墙,后被武丁选拔任用,使商朝国势强盛,殷商中兴。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标点符号,请指出相应位置的标号。

人皆知畏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祚,既可指国运,又可指皇位,文中指前者。

B.吕尚,即姜子牙,以其封地之名为姓。

他在商周时期辅佐姬昌建立霸业。

文中借傅说、吕尚代指治国贤才。

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突破卷十 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散文阅读(含答案)

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突破卷十 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散文阅读(含答案)

专项突破卷十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散文阅读(90分钟10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父亲和叔父都是戏班子里的角色。

父亲是坐后台的,司鼓、敲锣、操胡琴、吹唢呐都是他的拿手戏。

他平时不苟言笑,甚至看起来有点木讷, ① ,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吹拉弹唱,样样皆精。

我叔父——其实我不叫他叔父, ② 。

细爷在戏班里当班主。

他唱老生,常在台上摇头,甩一尺多长的“胡子”,抖手,然后一声“呀呀呸!”喊得那屋梁上的浮尘直往下掉,喊得你栾心(方言,指心脏)直跳。

细爷可不像现在有些演员, ③ ,台下是狗熊,他在台上台下都是正人君子。

一部《三国演义》是他读了一生的书,也最最崇拜那孔明诸葛亮摇着鹅毛扇,在戏班子里资深望重。

除了父亲和细爷,戏班子里还有三名主要演员:花旦兴福、小生巨民、丑角忠和。

花旦兴福平时看起来眯眼睛、龅牙齿,那样子实在让人( a ),可他若将锦缎一披,凤冠一戴,莲步一扭,水袖一甩,着实婀娜多姿,楚楚动人,常令那些( b )的二吊子们眼睛瞪得比牛眼睛还大。

如遇喜庆玩采莲船,他就扮演蚌壳精,同样妖冶动人。

小生巨民生得眉清目秀,一表人才,且唱做俱佳,逗人喜爱。

与花旦兴福恰恰相反,丑角忠和平时白白净净,( c )后,则奇丑无比,令人捧腹。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6个字。

(6分)答:① 6字② 6字③ 6字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5分)答:3.请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成语。

(3分)答:a. b. c.二、文言文阅读(4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

(23分)明君之所以立功成名者四:一曰天时,二曰人心,三曰技能,四曰势位。

非天时,虽十尧不能冬生一穗;逆人心,虽贲、育【注】不能尽人力。

故得天时则不务而自生,得人心则不趣而自劝,因技能则不急而自疾,得势位则不进而名成。

2022年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习题:第二部分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专题专项增分练 Word版含答案

2022年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习题:第二部分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专题专项增分练 Word版含答案

专题专项增分练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裴谞,字士明,擢明经..,调河南参军事。

性通绰,举止不烦。

累迁.京兆仓曹参军。

会史思明乱,逃山谷间。

思明故为谞父宽将,德宽旧恩,且闻谞名,遣捕骑迹获之,喜甚,呼为“郎君”,伪授御史中丞。

贼残杀宗室,谞阴缓之,全活者数百人。

又尝疏贼虚实于朝,事泄,思明恨骂,危死而免。

贼平,除太子中允,迁考功郎中,数燕见奏事。

代宗幸陕,谞徒步挟考功南曹印赴行在..,帝曰:“疾风知劲草,果可信。

”拜河东租庸、盐铁使。

时关辅旱,谞入计,帝召至便殿,问榷酤①利岁出内几何,谞久不对。

帝复问,曰:“臣有所思。

”帝曰:“何邪?”谞曰:“臣自河东来,涉三百里,而农人愁叹,谷菽未种。

诚谓陛下顾念元元,先访疾苦,而乃责臣以利。

孟子曰:‘治国者,仁义而已,何以利为?’故未敢即对。

”帝曰:“微公言,朕不闻此。

”拜左司郎中,数访政事。

元载忌之,出为虔州刺史,历饶、卢、亳三州,除右金吾将军。

德宗新即位,以刑名治天下,百吏震服。

时大行将蒇陵事②,禁屠杀,尚父郭子仪家奴宰羊,谞列奏,帝谓不畏强御,善之。

或曰:“尚父有社稷..功,岂不为庇之?”谞笑曰:“非君所知。

尚父方贵盛,上新即位,必谓党附者众。

今发其细过,以明不恃权耳。

吾上以尽事君之道,下以安大臣,不亦可乎?”时朝堂别置三司决庶狱,辩争者辄击登闻鼓。

谞上疏曰:“谏鼓、谤木之设,所以达幽枉,延直言。

今诡猾之人,轻动天听,争纤微,若然者,安用吏治乎?”帝然之,于是悉归有司。

谞恶法吏舞文,或挟宿怨为重轻,因献《狱官箴》以讽。

坐所善诛贬阆州司马俄召为太子右庶子进兵部侍郎至河南尹东都副留守凡五世为河南谞视事未尝敢当正处。

卒,年七十五,赠礼部尚书。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五十五》)[注] ①榷酤(què gū):制酒业。

②大行将蒇陵事:大行,刚去世的皇帝;蒇(chǎn),完成。

此句意为唐代宗的丧事行将结束。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坐所善诛/贬阆州司马俄/召为太子右庶子/进兵部侍郎/至河南尹/东都副留守凡五世/为河南/谞视事未尝敢当正处B.坐所善诛贬/阆州司马俄召为太子/右庶子进兵部侍郎/至河南尹/东都副留守/凡五世为河南/谞视事未尝敢当正处C.坐所善诛/贬阆州司马/俄召为太子右庶子/进兵部侍郎/至河南尹/东都副留守/凡五世为河南/谞视事未尝敢当正处D.坐所善诛贬/阆州司马俄召为太子右庶子/进兵部侍郎/至河南尹/东都副留守/凡五世为河南/谞视事未尝敢当正处答案:C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状况。

广西专用2022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10文言文阅读二含解析202222161186

广西专用2022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10文言文阅读二含解析202222161186

专题能力训练十文言文阅读(二)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

邓训,字平叔,南阳新野人,大司徒禹第六子也。

少有大志,不好文学,禹常非之。

显宗即位,初以为郎中..。

训乐施下士,士大夫多归之。

永平中,理虖沱、石臼河,从都虑至羊肠仓,欲令通漕..。

太原吏人苦役,连年无成,转运所经三百八十九隘,前后没溺死者不可胜算。

建初三年,拜训谒者,使监领其事。

训考量隐括,知大功难立,具以上言。

肃宗从之,遂罢其役,更用驴辇,岁省费亿万计,全活徒士数千人。

章和二年,护羌校尉张纡诱诛烧当种羌迷吾等,由是诸羌大怒,谋欲报怨,朝廷忧之。

公卿举训代纡为校尉。

先是小月氏胡分居塞内,胜兵者二三千骑,皆勇健富强,每与羌战,常以少制多。

时迷吾子迷唐,来至塞下,未敢攻训,先欲胁月氏胡。

训拥卫稽故,令不得战。

议者咸以羌胡..相攻,县官之利,以夷伐夷,不宜禁护。

训曰:“不然。

今张纡失信,众羌大动。

原诸胡所以难得意者,皆恩信不厚耳。

今因其迫急,以德怀之,庶能有用。

〞遂令开城及所居园门,悉驱群胡妻子内之,严兵守卫。

羌掠无所得,又不敢逼诸胡,因即解去。

由是湟中诸胡皆言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乃得父母咸欢喜叩头曰唯使君所命训遂抚养其中少年勇者数百人,以为义从。

羌胡俗耻病死,每病临困,辄以刃自刺。

训闻有困疾者,辄拘持缚束,不与兵刃,使医药疗之,愈者非一,小大莫不感悦。

迷唐伯父号吾乃将其母及种人八百户,自塞外来降。

永元二年,大将军窦宪将兵镇武威,宪以训晓羌胡方略,上求俱行。

训初厚于马氏,不为诸窦所亲,及宪诛,故不离其祸。

四年冬,病卒官,时年五十三。

吏人羌胡爱惜,旦夕临者日数千人。

戎俗,父母死,耻悲泣,皆骑马歌呼。

至闻训卒,莫不吼号,或以刀自割,又刺杀其犬马牛羊,曰:“邓使君已死,我曹亦俱死耳。

〞遂家家为训立祠,每有疾病,辄此请祷求福。

(选自?后汉书·列传第六?,有改动)1.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由是湟中诸胡/皆言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乃得/父母咸欢喜/叩头曰/唯使君所命/B.由是湟中诸胡/皆言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乃得父母/咸欢喜叩头曰/唯使君所命/C.由是湟中诸胡皆言/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乃得父母/咸欢喜叩头曰/唯使君所命/D.由是湟中诸胡皆言/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乃得/父母咸欢喜/叩头曰/唯使君所命/2.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历史事件类2(含答案)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历史事件类2(含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共6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0-13小题。

晋候、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无能为也己且君尝为晋君赐矣B.郑既知亡矣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C.越国以鄙远焉用亡郑以陪邻D.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且焉置土石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烛之武说退秦师理由的一组是()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②邻之厚,君之薄也③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⑤若不阙秦,将焉取之⑥秦伯说,与郑人盟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晋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

在这种形势下,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夜缒而出”,求见秦伯,表现了他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精神。

B.烛之武具有高超的辩论技艺,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抓住了秦伯的心理,层层深入,逐步渗透,最终使秦伯心悦诚服。

C.秦、晋曾是友好邻邦,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晋对秦却严加防范。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同步练习: 2文言文翻译含解析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同步练习: 2文言文翻译含解析

2文言翻译练习题【基础练习】1.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所以要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防备其他盗贼出出入入与意外的事件发生。

B.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项王当天就挽留刘邦一起饮酒。

C.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祖母刘氏一向疾病缠身,卧床不起,臣服侍进汤进药,不曾停止远离过。

D.乌鸟私情,愿乞终养——乌鸦尚且有(反哺)私情,我也企望能够为祖母养老送终。

2.下列文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译文:(他)常常显出稳重、淡泊、宁静的情态,不喜欢与庸俗的人交往。

B.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译文:张衡机灵精巧,尤其在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上很用心。

C.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译文:他精于构思润色,十年才完成。

D.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译文:从此以后,才命令史官记下地震发生的方位。

3.对下面各句的翻译,选出不正确的一项A.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比较秦国接受贿赂而取得的土地和通过作战胜利而取得的土地,它们的实际数量是其他六国的一百倍。

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就是古代求学的人不能不深入地思考并谨慎地采取的缘故啊。

C.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一个人夜里呼喊作乱,作乱的人四方响应。

D.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被敲击而发出响亮声音的山石,到处都是这样。

【热点强化】4.翻译下列句子。

(1)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圣人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翻译文言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

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

下临峭岸,深昧险绝。

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专题突破训练:文言文阅读02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

高允,字伯恭,渤海人也。

少孤夙.成,有奇度,清河崔玄伯见而异之,叹曰:“高子黄中内润,文明外照,必为一代伟器,但恐吾不见耳。

”年十余,奉祖父丧还本郡,推财与二弟而为沙门,名法净。

未久而罢。

性好文学,担笈负书,千里就业..,终有所成,博通经史天文术数,尤好《春秋公羊》。

世祖引允与论刑政,言甚称旨。

因问允曰:“万机之务,何者为先?”是时多禁封良田,又京师游食者众,允因言曰:“臣少也贱,所知唯田,请言农事。

古人云:方一里则为田三顷七十亩,百里则田三万七千顷。

若勤之,则亩益三斗,不勤则亩损.三斗。

方百里损益之率,为粟二百二十二万斛,况以天下之广乎?若公私有储,虽遇凶年,复何忧哉?”世祖善之。

遂除田禁,悉以授民。

辽东公翟黑子宠世祖,奉使并州,受布千匹,事寻发觉。

黑子请计于允曰:“主上问我,为首.为讳乎?”允曰:“公帷幄宠臣,答诏宜实。

又自告忠诚,罪必无虑。

”中书侍郎崔览、公孙质等咸言首实罪不可测,宜讳之。

黑子以览等为亲己,而反怒允曰:“如君言,诱我死,何其不直!”遂绝于允。

黑子以不实对,竟为世祖所疏,终获罪戮。

给事中郭善明,性多机巧,欲逞其能,劝高宗大起宫室。

允谏曰:“昔太祖其所营立,非因农隙,不有所兴。

今建国已久,宫室已备,永安前殿足以朝会万国,西堂温室足以安御圣躬,紫楼临望可以观望远近。

若广修壮丽为异观者,宜渐致之,不可仓卒。

计斫材运土及诸杂役须二万人,丁夫充作,老小供饷,合四万人,半年可讫。

古人有言:一夫不耕,或受其饥;一妇不织,或受其寒;况数万之众?其所损废亦以多矣!推之于古,验之于今,必然之效也。

诚圣主所宜思量。

”高宗纳之。

(选自《魏书》,有删节)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少孤夙.成,有奇度夙:早B.担笈负书,千里就业..就业:求学C.为首.为讳乎首:首先D.不勤则亩损.三斗损:减少9.下列六句话编为四组,能说明高允有远见的一组是①与论刑政,言甚称旨②遂除田禁,悉以授民③又自告忠诚,罪必无虑④竟为世祖所疏⑤非因农隙,不有所兴⑥宜渐致之,不可仓卒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③④⑥10.根据文意,下列分析和评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允针对当时禁封良田的弊端,通过数据说明它的危害,说服世祖解除田禁,将良田还给百姓耕种。

B.翟黑子犯了受贿之罪,被世祖发觉,翟黑子向高允请求应对的办法,高允认为应该实话实说,这样会免于判罪,说明高允是个忠诚明智之人。

C.翟黑子不听高允劝告,听信了崔览、公孙质等人的话,认为高允在诱骗他。

因他向皇上隐瞒罪过,被皇上杀了。

D.郭善明怂恿高宗大建宫殿,高允援古论今,说明大建宫殿的危害,高宗接受了高允的劝谏。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①公帷幄宠臣,答诏宜实。

又自告忠诚,罪必无虑。

②昔太祖其所营立,非因农隙,不有所兴。

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一11题。

朱博字子元,杜陵人也。

家贫,少时给事县为亭长,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

是时,前将军望之子萧育、御史大夫万年子陈咸以公卿子著材知名,博皆友之矣。

陈咸为御史中丞,坐漏泄省中语下狱。

博去吏,间步至廷尉中,候伺咸事。

咸掠治困笃,博诈为医入狱,得见咸,具知其所坐罪。

卒免咸死罪,咸得论出,而博以此显名。

迁冀州刺史。

博本武吏,不更文法,及为刺史行部,吏民数百人遮道自言,官寺尽满。

从事自请且留此县,事毕乃发,欲以观试博。

博心知之,告外趣驾。

乃见自言者,使从事明敕告吏民:“欲言县丞尉者,刺史不察黄绶,各自诣郡。

欲言二千石①墨绶长吏者,使者行部还,诣治所。

其民为吏所冤,及言盗贼辞讼事,各使属其部从事。

”博驻车决遣,四五百人皆罢去,如神。

吏民大惊。

后博徐问,果老从事教民聚会。

博杀此吏,州郡畏博威严。

迁琅邪太守。

齐郡舒缓养名,博新视事,右曹掾吏皆移③病卧。

博问其故,对言:“惶恐!故事,二千石新到,辄遣吏存问致意,乃敢起就职。

”乃召见诸曹吏书佐及县大吏,选视其可用者,出教置之。

斥罢诸病吏,白巾出府门。

郡中大惊。

其折逆人如此。

视事数年,大改其俗。

迁廷尉,职典决疑,当谳②平天下狱。

博恐为官属所诬,视事,召见正监典法掾吏,谓曰:“廷尉本起于武吏,不通法律。

然廷尉治郡断狱以来且二十年,亦独耳剽日久,三尺律令,人事出其中。

掾吏试与正监共撰前世决事吏议难知者数十事,持以问廷尉,得为诸君覆意之。

”正监以为博苟强,意未必能然,即共条白焉。

博皆召掾吏,并坐而问,为平处其轻重,十中八九。

官属咸服博之疏略,材过人也。

每迁徙易官,所到辄出奇如此,以明示下为不可欺者。

(节选自《汉书·薛宣朱博传》)【注】①二千石:指郡太守。

②谳(yàn):审判定罪。

③旧时公文的一种。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公卿子著材知名著:显著B.博本武吏,不更文法更:更改C.咸得论出,而博以此显名论:论罪,判定罪行D.正监以为博苟强强:逞强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朱博办事“奇谲”的一组是①博去吏,间步至廷尉中,候伺咸事②博诈为医入狱,得见咸③博本武吏,不更文法④欲言县丞尉者,刺史不察黄绶,各自诣郡⑤选视其可用者,出教置之⑥视事数年,大改其俗A.①②⑤B.①③⑤C.②④⑥D.③④⑥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朱博性格开朗、喜爱交游。

尽管出身低微,但是他刚直仗义,因此能和一些公卿子弟相识相知,并在关键时刻以他的智谋舍身救人。

B.朱博有良好的应变能力。

有个狡猾的官员趁他巡视部属时煽动几百人拦道投诉,他立即斩杀了组织者,解散了投诉者,判处如神。

C.朱博打击陋习毫不客气。

刚到琅邪太守任上,就免去了一批故意装病作态的官员。

几年时间使琅邪的陋习有了很大的改变。

D.朱博处事凌厉。

每次升调改换官职到一个新的岗位,他常常先在下属面前展示自己的才智和威严,给他们来个“下马威”。

11.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⑴博诈为医入狱,得见咸,具知其所坐罪。

⑵故事,二千石新到,辄遣吏存问致意,乃敢起就职。

(3)所到辄出奇谲如此,以明示下为不可欺者。

参考答案五、8.C首:主动坦白,自首9.D【①非有远见,只是很合世祖的心意;②为世祖所做的事,并非高允远见;③④为预测翟黑子之结果,说明其有远见;⑤为高祖的做法;⑥为有远见】10.C【“被皇上杀了”错,原文为“竟为世祖所疏”】11①你是皇上身边的宠臣,回答皇上问话应该忠实,这又能表明自已忠诚,治罪之事肯定不用担忧。

【得分点:帷幄:喻指帝王,朝廷;诏:指皇上的问话;宜:应该;罪,治罪之事;虑:担忧。

】②从前太祖如果建造宫室,不是趁着农闲时候,是不建造的。

【得分点:其,营立,因,农隙,兴】附参考译文:高允,字伯恭,渤海郡人。

高允很小就成为孤儿,早熟,有非凡的气度,清河人崔玄伯见到他后极为惊异,赞叹道:“高允内心高尚,德才深藏不露,神情文雅俊朗,如镜子闪光一般,将来必定是一代人杰,只可惜我见不到了。

”十几岁时,为祖父奔丧,回到家乡,把家产交给两个兄弟管理,而自己作了和尚,法名法净。

不久就还俗了。

他生性喜欢文史典籍,身背书籍,远到千里之外拜师求学,学有所成,精通儒家经典和天文历法占卜等,特别喜欢《春秋公羊》。

魏世祖召高允谈论刑法和政务,高允的话很合世祖的心意。

于是世祖问:“国家众多事务中,哪一件是首先应该做的?”这时国家常占据良田而且京城中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很多,高允于是说:“我从小出身微贱,知道的只是种田,请允许我讲一讲农事。

古人说,方圆一里地有田地三顷七十亩,方圆百里就有田三万七千顷。

如果辛勤耕地一亩就多收三斗,不辛勤每亩就少收三斗。

方圆百里一减一增,粮食就有二百二十万斛之数,况且这么广大的天下呢?如果官府和百姓都有储备,即使遇上荒年又有什么可担忧呢?”世祖认为他说得好,于是就解除了田禁,把良田都拿出来分给百姓。

辽东公翟黑子受世祖宠信,奉命出使并州,接受了下级一千匹布的贿赂,不久被发觉。

黑子向高允请教应付的办法,说:“皇上问我,我是坦白自首呢,还是隐瞒?”高允说:“你是皇上身边的宠臣,回答皇上问话应该忠实,这又能表明自已忠诚,治罪之事肯定不用担忧。

”中书侍郎崔览、公孙质等都说主动讲实话,治罪是很严重的,应该隐瞒这些事。

黑子认为崔览等人和自己亲近,反而对高允怨怒,说:“按你说法,是诱骗我去死,你多么不正派啊!”于是和高允继绝了关系。

黑子因为不老实回答皇上被世祖疏远了,后来终于获罪被杀。

给事中郭善明,性情奸诈,想表现自已的才能,就怂恿高宗大造宫室。

高允劝谏说:“从前太祖如果建造宫室,不趁着农闲时,是不建造的。

现在建国已久,宫室已经齐备,永安前殿完全可以用来使各国朝见,西温室完全可以使皇上用来安居,紫楼上登高远望,完全可见远近之风景奇观的壮丽殿堂应该慢慢来完成它,不可一时实现。

计算一下,砍伐木材,运土石及各种杂工要二万人,又有人充当工匠,老人孩子送饭,总计要四万人,半年才能完成。

古人有句话:“一个男人不种田,就有人受他的饥饿;一个女子不织布就有人因她而受饥寒。

况且几万人,那荒废损耗的数量,也就很多了。

用古人的道理来推论,有今人的事实来证明,都是这种结果。

这的确是圣明的君主应该考虑的。

”高宗采纳了他的建议。

六、8.B(更:经历) 9.A 10.B(“解散投诉者”在先,“斩杀组织者”在后)11.(10分)(1)朱伪装成医生进了监狱,得以见到陈咸,完全了解了他所犯的罪。

(共4分。

其中“诈”“具”“坐”各1分,句意通顺1分)(2)(按照)旧例,新太守刚刚到仟,总要派遣官员慰问,表达问候之意,我们才敢起来正式去任职。

(共3分。

其中“故事”“存”各1分,句意通顺1分)(3)所到之处总是用这样奇特怪异(的手段),来明确地告诉下属(自己)是不可以欺瞒的。

(共3分。

其中“所”字结构、补足第二分句省略部分各1分,句意通顺1分)【参考译文】朱博字子元,是杜陵人。

家境贫困,年轻时在县里供职当亭长,逐渐升迁为功曹,刚直仗义,喜爱交游。

当时前将军望之子萧育、御史大夫万年子陈咸由于是公卿子弟才能显著而为人所知,朱博都和他们相友善。

陈咸任御史中丞,因泄露宫禁之内的话而犯罪,被关进监狱。

朱博辞去官职,偷偷地步行到廷尉府中,刺探陈咸的案子。

陈咸被拷打询问,伤势很重,朱博伪装成医生进了监狱,得以见到陈咸,完全了解了他所犯的罪。

终于免去陈咸的死罪。

陈咸得以判处出狱,而朱博因为这件事名声显扬。

升任冀州刺史。

朱博本来是武官,没有经历过用法令条文办事的文职,等到当了刺史巡视部属时,官吏和百姓几百人人拦路自行投诉,官署都满了。

从事请求暂时留在这个县,事情办完了再出发,想要以此来观察试探朱博。

朱博心里明白,告诉侍从赶紧准备车马。

于是会见自行投诉的人,派遣从事明确地告谕官吏百姓:“想要投诉县里丞尉的,刺史不监察佩戴黄色绶带(官俸二百石)的官员,各人自己到郡里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