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标准课件
合集下载
《项脊轩志》课件(17页)
作者及解题 归有光:时人称其
“今之欧阳修〞,其 散文“明文第一〞, 其风格“不事雕琢而 自有风味〞,通常借
归有光简历
归有光 〔1506—1571〕
1506年〔1岁〕 生于江苏昆山 1510年〔5岁〕 开始读书 1513年〔8岁〕 丧母 1528年〔23岁〕 娶妻魏氏 1533年〔28岁〕 丧妻 1540年〔35岁〕 中举人。徙居嘉定读书、讲学 1565年〔60岁〕 中进士。任湖州府长兴县令 1568年〔63岁〕 任顺德府通判〔管粮运、水利〕 1570年〔65岁〕 任南京太仆寺丞〔管皇家车马〕 1571年〔66岁〕 去世
课堂检测
4.解释以下多义词 他日汝当用之
当 以当南日
已
日过午已昏 始为篱, 已为墙
应当 挡住
已经 后来
日过午已昏 过 大母过余
从轩前过
偏过 看望 经过
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在
于 室西连于中闺
和
其制稍异于前
比
课堂检测
始为篱
已为墙
为
南北为一 相为应答
轩东故尝为厨
余既为此志
扎 砌 成为 作 是 写
儿之成则可待乎 倾之 之 吾妻死之年 抚之甚厚 三五之夜
正音:
垣墙周庭〔 yuán〕 呱呱而泣〔 gū 〕
断句:
婢女〔 bì 〕 姊妹〔 zǐ 〕 先妣〔 bǐ 〕 持笏〔 hù 〕
顾视无可置者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庭中通南北为一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此吾祖太常公宣间执此以朝
妪, 先大母婢也, 乳二世, 先妣抚之甚 厚。
“某所, 而母立于兹。〞
“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 扉曰:“‘儿寒乎? 欲食乎? ’吾从板外相为应 答。〞
借书满架, 偃仰啸歌, 冥然 兀坐, 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 小鸟时来啄食, 人至不去。
“今之欧阳修〞,其 散文“明文第一〞, 其风格“不事雕琢而 自有风味〞,通常借
归有光简历
归有光 〔1506—1571〕
1506年〔1岁〕 生于江苏昆山 1510年〔5岁〕 开始读书 1513年〔8岁〕 丧母 1528年〔23岁〕 娶妻魏氏 1533年〔28岁〕 丧妻 1540年〔35岁〕 中举人。徙居嘉定读书、讲学 1565年〔60岁〕 中进士。任湖州府长兴县令 1568年〔63岁〕 任顺德府通判〔管粮运、水利〕 1570年〔65岁〕 任南京太仆寺丞〔管皇家车马〕 1571年〔66岁〕 去世
课堂检测
4.解释以下多义词 他日汝当用之
当 以当南日
已
日过午已昏 始为篱, 已为墙
应当 挡住
已经 后来
日过午已昏 过 大母过余
从轩前过
偏过 看望 经过
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在
于 室西连于中闺
和
其制稍异于前
比
课堂检测
始为篱
已为墙
为
南北为一 相为应答
轩东故尝为厨
余既为此志
扎 砌 成为 作 是 写
儿之成则可待乎 倾之 之 吾妻死之年 抚之甚厚 三五之夜
正音:
垣墙周庭〔 yuán〕 呱呱而泣〔 gū 〕
断句:
婢女〔 bì 〕 姊妹〔 zǐ 〕 先妣〔 bǐ 〕 持笏〔 hù 〕
顾视无可置者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庭中通南北为一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此吾祖太常公宣间执此以朝
妪, 先大母婢也, 乳二世, 先妣抚之甚 厚。
“某所, 而母立于兹。〞
“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 扉曰:“‘儿寒乎? 欲食乎? ’吾从板外相为应 答。〞
借书满架, 偃仰啸歌, 冥然 兀坐, 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 小鸟时来啄食, 人至不去。
《项脊轩志》课件(26张PPT)
1.内外多置小门 4.垣墙周庭
n—状语,“在内外” n—v, “砌上垣墙”
2.东犬西吠
5.乳二世
n—状语,“向西面” n—v,“哺乳,喂养”
3.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n—状语 ,“用手,亲手”
gkxx精品课件
解释字词
1.凡再变矣 4.殆有神护者
再,两次。
殆,大概。
2.先妣尝一至 5.吾妻来归
妣,母亲。
修缮前
修缮后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狭小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修
破漏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 雨泽下注。
缮
稍为修葺, 使不上a
不漏
漏。 前辟四窗,
垣墙周庭, 日影反照,
明亮
室始洞然。
阴暗
又北向,不能得日, 日过午已昏。
gkx鲜x精品明课件对比
杂植兰桂 庭阶寂寂 明月半墙 桂影斑驳
多可喜
幽雅
项脊轩的变迁,回忆母亲和祖母
诸父异爨 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庭。 思
多 回忆母亲:先至娘妣以尝指一扣a门扉曰:“儿寒
可
乎?欲食乎?”
念 、 悼
悲
亡 “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 之
在此,大类女郎也?”
情
回忆祖母: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儿之成,
则可待乎!”
持gk一xx象精品笏课至件,曰:“…他日汝当用之!”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gkxx精品课件
不能得日得到、获得 得不焚 能够、可以,表情况允许 室始洞然 形容词词 冥然兀坐 尾,……的样子 然余居于此然而、但是 凡再变矣 轩凡四遭火 总共、一共
gkxx精品课件
《项脊轩志》ppt课件28张
说:“这是我祖父太常公宣德年间拿着 去朝见皇帝用的,以后你会用到它!”回 忆起旧日这些事情,就好像发生在昨 天一样,真让人忍不住放声大哭。
项脊轩的东边以前曾经是厨房,人 们到那里去,必须从轩前经过。我关 着窗子住在里面,时间长了,能够根据 脚步声辨别是谁。项脊轩一共遭过四 次火灾,能够不被焚毁,大概是有神灵 在保护着它。
时至轩中,从余问古 事,或凭几学书。
生前
悲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 语曰:“闻姊家有阁子, 且何谓阁子也?”
室坏不修。
死后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 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多可喜(承上) 修葺前: 狭小 破漏 阴
项
修葺后:小而不漏、明亮
脊亦
优雅
轩
1、家庭分崩离析
志 多可悲 (启下) 2、悼念亡母
3、怀念祖母
❖然而此后我多在外边,不常住在 这里。
❖ 庭院中有一株枇杷树,是我妻 子去世那年亲手种植的,现在已经 像伞盖一样高高耸立了
补充注释: 1、轩:窗,引申为有窗的小室。 2、尘泥渗漉 :渗,透过。漉,漏下。 3、雨泽下注:下,往下。 4、顾视:环看四周。 5、日过午已昏:昏,光线不明。 6、不能得日:得日,照到阳光。 7、垣墙周庭:周庭,把院子四周围住 。
补
1、回忆亡妻 2、借树忆妻
选取生活中的小事
母
慈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
亲
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扣 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
爱
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
祖 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期
母 望 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儿之成,则 可待乎!”
《项脊轩志》课件(共38张PPT)
能得日,日过午 名作状。雨泽:雨水。
已昏。余稍为修 案:几案,桌子 。
葺,使不上漏。 顾视:环看四周。
前辟四窗,垣墙 北向:朝北。
周庭,以当南日,得日:照到阳光 。
日影反照,室始 昏:昏暗,光线不明。
洞然。
周庭:在庭子周围,省略介词。
洞然:明亮的样子。
又杂植兰桂竹 栏楯:栏杆,纵为栏,横为楯 。 木于庭,旧时 增胜:增添了光彩。胜:美景。 栏楯shǔn, 偃仰:安居。 偃,伏下。仰,仰起。 亦遂增胜。借 啸歌:长啸或吟唱。这里指吟咏诗文, 书满架,偃仰 显示豪放自若。啸,口里发出长而清 啸歌,冥然兀 越的声音。 坐②,万籁有 ②:静静地独自端坐着。兀坐,端坐。 声③;而庭阶 ③:万籁有声:自然界的一切声音都 寂寂,小鸟时 能听到。万籁,指自然界的一切声响。 来啄食,人至 籁,孔穴里发出的声音,也指一般的 不去。三五之 声响。 夜④,明月半 ④: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 墙,桂影斑驳, 珊珊:衣裾玉佩的声音,通”姗”, 风移影动,珊 引申为美好的样子。 珊可爱。
• 1、读准字音
朗读课文
• 项脊轩:xuān 渗漉:lù 修葺:qì • 垣墙:yuán 栏楯:shǔn 偃仰:yǎn
• 万籁:lài
迨:dài
异爨:cuàn
• 老妪:yù
婢:bì
先妣:bǐ
• 呱呱:gū gū 阖门:hé • 扃牖:jiōng yǒu 长号:háo
象笏:hù 枇杷:pípa
本文的文眼是什么?
文眼 —— 文章的眼睛。在文章中,统帅 全文,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的 一句话。它常常奠定全文的感 情基调。
本文文眼 ——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①文眼:表明全文情感基调。 ②过渡:承上文“多可喜”,启下文 “亦多可悲”。 线索:
《项脊轩志》ppt课件(7页)
项脊轩志
归有光
学习目标
• 1、掌握文中重点的文言字词。 • 2、了解本文平淡的表达中蕴含的深情 • 3、学习本文善于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
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的技巧。
复习回忆第一段
前后 对比
小、老、破、漏、暗 小、老、修葺、不上漏、洞然
•喜
珊珊 可爱
环境优雅 醉心书香
分崩离析
• 悲 怀念先人
以微笑吧,因为生者心中珍藏的该是你那微笑 的和气的旧影。
作业
• 背诵文章的第一段,熟读剩余部分。
• 运用细节描写,写一两件小事,表达自己 对亲人或者朋友的深情。
久试不效 悼念亡妻
家道衰落 人心隔阂 先妣源自大母无奈 哭泣长号 伤感
行文特色探究
• 于细小处见精神 平淡之中蕴含的深情
学而有思,学而有悟
正如开篇所言, 生命是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 其实也是一个不断珍藏记忆的过程。 拜伦说过:
假如我又看见你,隔了那悠长的岁月,我该如 何致意?以沉默,以眼泪? 而我们说:
归有光
学习目标
• 1、掌握文中重点的文言字词。 • 2、了解本文平淡的表达中蕴含的深情 • 3、学习本文善于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
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的技巧。
复习回忆第一段
前后 对比
小、老、破、漏、暗 小、老、修葺、不上漏、洞然
•喜
珊珊 可爱
环境优雅 醉心书香
分崩离析
• 悲 怀念先人
以微笑吧,因为生者心中珍藏的该是你那微笑 的和气的旧影。
作业
• 背诵文章的第一段,熟读剩余部分。
• 运用细节描写,写一两件小事,表达自己 对亲人或者朋友的深情。
久试不效 悼念亡妻
家道衰落 人心隔阂 先妣源自大母无奈 哭泣长号 伤感
行文特色探究
• 于细小处见精神 平淡之中蕴含的深情
学而有思,学而有悟
正如开篇所言, 生命是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 其实也是一个不断珍藏记忆的过程。 拜伦说过:
假如我又看见你,隔了那悠长的岁月,我该如 何致意?以沉默,以眼泪? 而我们说:
《项脊轩志》ppt课件
归有光是唐宋派成就最高的作家,其散文源出于
《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大家,其文语言朴素简洁,感
情真挚;被誉为“明文第一”(黄宗羲语),当时人称
他为“今之欧阳修”。 清桐城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姚鼐视
之为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之间的一座桥梁。
作者简介
5岁,开始读书;
8岁,母亲去世;
17岁,祖母去世;
18岁,写成《项脊轩志》前四段;
进士,任县令,后任南京太仆寺丞,故称“归太仆”。
归有光一生坎坷。8岁丧母周氏,17岁失祖母夏
氏,29岁发妻魏氏死,32岁妾氏(魏氏婢女寒花)亡,
43岁长子亡,44岁继室又死。
“唐宋派”
“唐宋派”是明代中叶文学流派,该派反对“文必
秦汉、诗必盛唐”的拟古主义,反对以文采取代“道
统”,主张“文道合一”的传统。
还没有说完,我就哭了起来,老婆婆也哭了起来。
第二段
来看我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
整天
副,很
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 大
关闭
动,像
等到
类 女郎也?”比去,以手
名作动,取得效果
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我从15岁起就在轩中读书,有一天,祖母来看我,说:“我的孩子,
定文章的中心。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承上启下)
整体感知
一 间书斋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两 种感情
多可喜,亦多可悲
三 世变迁
祖辈,父母辈,自己
四 个女子
妪,先妣,先大母,妻子
五 件事情
修葺项脊轩;诸父异爨、老妪
忆母、大母励志、回忆亡妻
《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大家,其文语言朴素简洁,感
情真挚;被誉为“明文第一”(黄宗羲语),当时人称
他为“今之欧阳修”。 清桐城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姚鼐视
之为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之间的一座桥梁。
作者简介
5岁,开始读书;
8岁,母亲去世;
17岁,祖母去世;
18岁,写成《项脊轩志》前四段;
进士,任县令,后任南京太仆寺丞,故称“归太仆”。
归有光一生坎坷。8岁丧母周氏,17岁失祖母夏
氏,29岁发妻魏氏死,32岁妾氏(魏氏婢女寒花)亡,
43岁长子亡,44岁继室又死。
“唐宋派”
“唐宋派”是明代中叶文学流派,该派反对“文必
秦汉、诗必盛唐”的拟古主义,反对以文采取代“道
统”,主张“文道合一”的传统。
还没有说完,我就哭了起来,老婆婆也哭了起来。
第二段
来看我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
整天
副,很
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 大
关闭
动,像
等到
类 女郎也?”比去,以手
名作动,取得效果
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我从15岁起就在轩中读书,有一天,祖母来看我,说:“我的孩子,
定文章的中心。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承上启下)
整体感知
一 间书斋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两 种感情
多可喜,亦多可悲
三 世变迁
祖辈,父母辈,自己
四 个女子
妪,先妣,先大母,妻子
五 件事情
修葺项脊轩;诸父异爨、老妪
忆母、大母励志、回忆亡妻
《项脊轩志》ppt课件
课文以项脊轩为中心,着重写与之有关的家庭人事的变迁,表现作者对书屋的深情和对往事的感慨。
1、记项脊轩内外的景物与布置,重点写居项脊轩的乐趣。 2、过渡段。“多可喜”承上,“多可悲”启下。 3、主体部分。着重写祖母、母亲的生前事迹,以抒发作者 对人事变迁的伤感情怀。 4、略写闭门苦读的情景以及项脊轩多次遭火未焚的事。 5、回忆亡妻。 6、借庭树写对亡妻的思念之情。
震川
项脊生
震川先生
震川
先妣事略
思子亭记
寒花葬志
家庭琐事
清淡朴素
自然亲切
真挚深沉
生动传神
桐城
叙事
抒情
项脊轩
家庭琐事
物在人亡
三世变迁
祖母
母亲
妻子
课堂检测
一、找出下列各组中词语注音错误的一个,并订正。
1、轩 葺 兹 妣 2、笏 扃 牖 妪 3、迨 爨 漉 冥 4、籁 兀 偃 阖
项脊轩志
多可喜
亦
多可悲
(承上)
修葺前:
又小又漏又暗
修葺后:
虽小而不漏不暗有景色
(启下)
1、家庭分崩离析
2、悼念亡母
3、怀念祖母
补
1、回忆亡妻
2、借树忆妻
项脊轩志
多可喜
亦
多可悲
(承上)
修葺前:
又小又漏又暗
修葺后:
虽小而不漏不暗有景色
(启下)
1、家庭分崩离析
2、悼念亡母
3、怀念祖母
补
1、回忆亡妻
2、借树忆妻
A
C
B
A
C
课堂检测
4、解释下列多义词
当
他日汝当用之 以当南日
已
日过午已昏 始为篱,已为墙
《项脊轩志》ppt课件
分披析文细入节,情体悟悲情
回忆亡妻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
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 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在描写与亡妻轩中共处的生活场景中,我们读到夫妻 二人和谐恩爱、琴瑟和鸣、伉俪情深。也许在妻去世后 的无数个无眠的夜晚,他就在这树下独自回味两人曾经 共度的美好时光,愁苦、相思、离情,百般滋味涌上心 头。这树是他对妻子情感的化身。树愈繁茂,人离去愈 久。时间愈久,思念愈深。“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 而意无穷。”
“孺人死十六年而有妇,孺子所聘者也。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中夜与 其妇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馀则茫然矣。”——《先妣事略》
8岁,是最需要母亲关爱的年纪,可母亲却骤然离世;8岁,还是一个不能领会生死 的年纪,所以年少的他竟以为母亲是睡着了。写下这些文字时,归有光18岁。从8岁到 18岁,“母亲”二字,也许他早已在心中千回次的咀嚼回味;从8岁到18岁,十年冷暖 无人知;从8岁到18岁,夜半衾寒有谁问。而今听到老妪之言,对母亲的记忆从茫然无 着变得渐次清晰。娘以指叩门扉,娘对儿嘘寒问暖,娘曾承受失语之痛,可我已十年 不曾见得娘亲容颜,也再不能得见。
解题
项脊轩—书斋名
窄小/怀宗追远/自勉
① 言其窄小——如颈脊之间,故名。轩,有窗的廊子或小屋。 追念祖先——其远祖归道隆曾居住在江苏太仓的项脊泾。
② 以此自勉——项脊是撑起一个人的重要部位,归有光自号项脊
生,立下通过读书撑起家族荣耀的志愿。
“志”是文体的一种,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散文的一
项脊轩志-PPT-优秀全面-完整
04
项脊轩的文化意义
在文学中的地位与影响
明代中期的文学代表
历史地位与评价
项脊轩志是明代中期的文学代表作品, 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项脊轩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 位,被誉为中国古代散文的巅峰之作, 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 作用。
情感表达与叙事技巧
现状保护
目前,项脊轩已经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但仍需持续关注其历史价值的传承和 保护工作。
面临挑战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项脊轩所处的环 境面临诸多挑战,如周边建筑的改造、 交通压力等。
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与方向
可能性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项脊轩有望在未来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
方向
发展方向应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提升项脊轩的展示效果和 影响力。
项脊轩志在情感表达和叙事技巧方面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细腻描绘和 情感渲染对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有 益的借鉴。
与当地文化的融合
地域特色与民俗风情
项脊轩志中融入了大量的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反映了明 代中期的社会风貌和文化传统,为后人了解当时的文化背 景提供了宝贵资料。
传统建筑与自然环境
项脊轩志中对传统建筑和自然环境的描绘体现了人与自然 的和谐共生,对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 作用。
对全球建筑文化的贡献
独特价值
项脊轩作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代表, 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VS
全球影响
通过展示和传播项脊轩的历史与文化,能 够推动全球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认识和 了解,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历史背景
项脊轩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 秋时期就已存在。该地区在历史 上一直是交通要道和商业重镇, 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是写环境幽静还是写喧嚣? 明确: 写幽静。
分析课文
7、"万籁有声"与"万籁俱寂"哪一个更幽静?
"万籁有声"是写作者凝神专思时书斋里静得连最细微的声音也能听到。以有声写无声,这与"蝉噪林愈静,鸟 鸣山更幽"(王籍诗句)一样,以有声反衬"静"字。而这种静是有灵气的"幽静",而不是一片"死寂",真可谓"此 时有声胜无声"啊。
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儿之成,则可待乎!” 殷切期望
第四段: 自己闭门苦读 小轩多次遭火未焚
悲喜交加
补记:怀念亡妻
生前: 死后:
(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回忆亡妻
---恩爱情深 室坏不修 借树忆妻
分析课文 1、 文章开头,作者是怎样具体地写他的书斋项脊轩的小、旧、破、漏而又阴暗的?
明确:①写项脊轩的小: ②接着写旧: ③写破漏:
下文写白天书斋的幽静,用小鸟啄食来点染:到了夜晚,书斋的景物、境界则更幽美、更静谧。写明月,用" 半墙"来烘托;写桂树,以"斑驳"的倩影来描摹;接着,由静而动,写清风徐徐吹拂,用"影动"来衬托,又以"珊 珊"来渲染,既描绘出桂树的摇曳多姿,又表露出作者心境的恬静、闲适。这是一幅多么幽雅、美好的画面!
归有光
作者简介
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项脊生,明代昆山人。他自幼苦读,八岁丧母,但少有大志,9岁能文,但仕
途不利,写作本文正文后两年就中了秀才,过了三年结婚,一时间生活一帆风顺,腾达在望。不料此后六年
妻子去世,科举受挫,35岁才中举人,后连续8次考进士不第。于是迁居嘉定安亭江上,在那里讲学二十余年。
“志”即“记”,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 体。
本文是归有光抒情散文的代表作。
渗漉( l)ù
语音
修葺( ) qì栏楯( )
shǔn
偃仰( y)ǎn 迨( d)ài
万籁( ) lài珊珊( ) 异爨( ) cu老àn妪( )
shān
yù
先妣( )bǐ 阖( ) hé 象笏( )
hù
长号( h)áo 扃牖( ) jiō枇ng杷( )
他的学生很多,称他为“震川先生”。到60岁才中进士,授县令职,一生郁郁不得志。
写作本文
补记时,他正处于命运的打击中,心情很悲怆。
他善于用疏淡的笔墨,描写家庭琐事。随笔点染却情深意切,感染力很强。《项脊轩志》就是其中典型的代 表。
归有光:字熙甫,号
,别震号川
,世称:项脊生
,明
朝后期著震名川先散生文家,著有《
④写阴暗;
旧称“阁子”,“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直接点明是。 “百年老屋”; “尘泥渗确,雨泽下注”,以至于“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则又见其小;
"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这样写,形象而具体,能给人以很深的印象。特别是“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一句,尤为生动。屋顶东也漏,西 也漏,每次搬动书桌,看来看去没有可以安放的地方,显得有点狼狈。
文集》,代表作除《项脊轩志》外,有
《 震川
》、《
》、《
》。其文风后人评价曰:
“不事先雕妣琢事略而自有风味。”思具子体亭记而言,选材上多着眼寒于花葬志
,以
此表现母子、夫妻、兄弟等之间的深情,文笔
,
,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情
,细节
。家其庭散琐事文对清代的
派影响很大。
清淡朴素
自然亲切
真挚深沉
生动传神
桐城
归有光虽仕途不得意,但他博览群书,是明代杰出的散文家。 他的散文源出于《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大家,风格朴实,感情真挚,
"借书满架",足见轩中人的好学,书未必真的都是借来的。"偃仰啸歌",其实这是极写读书之乐,只有当读书 有所得的时候,才会高兴得这个样子。至于作者为什么一会儿又"静静地独自端坐着"呢?显然又是在进一步考 虑书中的问题,冀有更大的收获。
分析课文
5、"万籁有声"是什么意思?
明确:指自然界发出的一切声响都能听到。籁,孔穴里发出的声音,也泛指声音。
10、相为应答:对她作出回答。 11、束发:15岁。古人以15岁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盘到头顶上,谓之束发。 12、竟日:一天到晚。竟,从头到尾。 13、长号不自禁:自己忍不住放声大哭。禁,忍得住。
朗读全文,把握文章的 感情基调。
多可喜,亦多可悲
多可喜
具体表现:
多可喜
环境: (细节描写)
修葺前:
狭小、老旧、破漏、阴暗
鲜明对比
修葺后:
不漏、明亮、幽雅、宁静
例如:
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 不去
小鸟时来啄食,人至
---幽静
“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多可悲
• 具体表现:
多可悲
1、家庭分崩离析 2、悼念亡母 3、怀念祖母
---诸父异爨 ---- 善良慈爱 ---- 殷殷期望
人物: (细节描写)
例如:
分析课文
2、作者对这样的书斋,是怀着怎样的感情来写的呢? 明确:作者并没有嫌弃它,鄙薄它,相反,对它却怀有深挚的 眷恋之情。
3、面对破旧的小屋,作者做了哪些工作? 效果如何?
经过修葺后的项脊轩变得怎样了?
前使余
辟不稍 四上为 窗漏修 ,。葺
,
始日垣 洞,墙 然日周 。影庭
反, 照以 ,当 室南
亦 于又 遂 庭杂 增 ,植 胜 旧兰 。 时桂
栏竹 木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 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 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 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 可爱。
分析课文
4、在这样的环境里读书,你觉得如何?
环境及人物活动: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 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被誉为“明文第一”。当时人称他为“今之欧阳修”。
清 桐城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姚鼐视之为唐宋八大家和桐城 派之间的一座桥梁。
解 题:
项脊轩,书斋名,是作者家中的一个只有一丈见方的斗室。 为什么给书斋取这样一个名字呢?
据说有双重意思:一是说它窄小,如在颈脊之间;一是因作者 远祖归道隆曾在江苏太仓县的项脊泾住过,有纪念意义。
pí·pá
垣墙( y)uán项脊轩( 泣(Míng wù )
)jǐ xu冥ān 然兀坐(
gū
) 呱呱而
逾庖( ) yúpáo
补充注释: 1、轩:窗,引申为有窗的小室。 2、尘泥渗漉 :渗,透过。漉,漏下。 3、雨泽下注:雨水往下直灌。下,名词作状语,往下。 4、顾视:环看四周。 5、日过午已昏:昏,光线不明。 6、不能得日:得日,照到阳光。 7、垣墙周庭:周庭,把院子四周围住。 8、万籁有声:一切声音都能听到。籁,孔穴。 9、凡再变矣:凡,总共。再,两次。
分析课文
7、"万籁有声"与"万籁俱寂"哪一个更幽静?
"万籁有声"是写作者凝神专思时书斋里静得连最细微的声音也能听到。以有声写无声,这与"蝉噪林愈静,鸟 鸣山更幽"(王籍诗句)一样,以有声反衬"静"字。而这种静是有灵气的"幽静",而不是一片"死寂",真可谓"此 时有声胜无声"啊。
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儿之成,则可待乎!” 殷切期望
第四段: 自己闭门苦读 小轩多次遭火未焚
悲喜交加
补记:怀念亡妻
生前: 死后:
(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回忆亡妻
---恩爱情深 室坏不修 借树忆妻
分析课文 1、 文章开头,作者是怎样具体地写他的书斋项脊轩的小、旧、破、漏而又阴暗的?
明确:①写项脊轩的小: ②接着写旧: ③写破漏:
下文写白天书斋的幽静,用小鸟啄食来点染:到了夜晚,书斋的景物、境界则更幽美、更静谧。写明月,用" 半墙"来烘托;写桂树,以"斑驳"的倩影来描摹;接着,由静而动,写清风徐徐吹拂,用"影动"来衬托,又以"珊 珊"来渲染,既描绘出桂树的摇曳多姿,又表露出作者心境的恬静、闲适。这是一幅多么幽雅、美好的画面!
归有光
作者简介
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项脊生,明代昆山人。他自幼苦读,八岁丧母,但少有大志,9岁能文,但仕
途不利,写作本文正文后两年就中了秀才,过了三年结婚,一时间生活一帆风顺,腾达在望。不料此后六年
妻子去世,科举受挫,35岁才中举人,后连续8次考进士不第。于是迁居嘉定安亭江上,在那里讲学二十余年。
“志”即“记”,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 体。
本文是归有光抒情散文的代表作。
渗漉( l)ù
语音
修葺( ) qì栏楯( )
shǔn
偃仰( y)ǎn 迨( d)ài
万籁( ) lài珊珊( ) 异爨( ) cu老àn妪( )
shān
yù
先妣( )bǐ 阖( ) hé 象笏( )
hù
长号( h)áo 扃牖( ) jiō枇ng杷( )
他的学生很多,称他为“震川先生”。到60岁才中进士,授县令职,一生郁郁不得志。
写作本文
补记时,他正处于命运的打击中,心情很悲怆。
他善于用疏淡的笔墨,描写家庭琐事。随笔点染却情深意切,感染力很强。《项脊轩志》就是其中典型的代 表。
归有光:字熙甫,号
,别震号川
,世称:项脊生
,明
朝后期著震名川先散生文家,著有《
④写阴暗;
旧称“阁子”,“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直接点明是。 “百年老屋”; “尘泥渗确,雨泽下注”,以至于“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则又见其小;
"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这样写,形象而具体,能给人以很深的印象。特别是“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一句,尤为生动。屋顶东也漏,西 也漏,每次搬动书桌,看来看去没有可以安放的地方,显得有点狼狈。
文集》,代表作除《项脊轩志》外,有
《 震川
》、《
》、《
》。其文风后人评价曰:
“不事先雕妣琢事略而自有风味。”思具子体亭记而言,选材上多着眼寒于花葬志
,以
此表现母子、夫妻、兄弟等之间的深情,文笔
,
,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情
,细节
。家其庭散琐事文对清代的
派影响很大。
清淡朴素
自然亲切
真挚深沉
生动传神
桐城
归有光虽仕途不得意,但他博览群书,是明代杰出的散文家。 他的散文源出于《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大家,风格朴实,感情真挚,
"借书满架",足见轩中人的好学,书未必真的都是借来的。"偃仰啸歌",其实这是极写读书之乐,只有当读书 有所得的时候,才会高兴得这个样子。至于作者为什么一会儿又"静静地独自端坐着"呢?显然又是在进一步考 虑书中的问题,冀有更大的收获。
分析课文
5、"万籁有声"是什么意思?
明确:指自然界发出的一切声响都能听到。籁,孔穴里发出的声音,也泛指声音。
10、相为应答:对她作出回答。 11、束发:15岁。古人以15岁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盘到头顶上,谓之束发。 12、竟日:一天到晚。竟,从头到尾。 13、长号不自禁:自己忍不住放声大哭。禁,忍得住。
朗读全文,把握文章的 感情基调。
多可喜,亦多可悲
多可喜
具体表现:
多可喜
环境: (细节描写)
修葺前:
狭小、老旧、破漏、阴暗
鲜明对比
修葺后:
不漏、明亮、幽雅、宁静
例如:
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 不去
小鸟时来啄食,人至
---幽静
“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多可悲
• 具体表现:
多可悲
1、家庭分崩离析 2、悼念亡母 3、怀念祖母
---诸父异爨 ---- 善良慈爱 ---- 殷殷期望
人物: (细节描写)
例如:
分析课文
2、作者对这样的书斋,是怀着怎样的感情来写的呢? 明确:作者并没有嫌弃它,鄙薄它,相反,对它却怀有深挚的 眷恋之情。
3、面对破旧的小屋,作者做了哪些工作? 效果如何?
经过修葺后的项脊轩变得怎样了?
前使余
辟不稍 四上为 窗漏修 ,。葺
,
始日垣 洞,墙 然日周 。影庭
反, 照以 ,当 室南
亦 于又 遂 庭杂 增 ,植 胜 旧兰 。 时桂
栏竹 木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 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 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 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 可爱。
分析课文
4、在这样的环境里读书,你觉得如何?
环境及人物活动: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 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被誉为“明文第一”。当时人称他为“今之欧阳修”。
清 桐城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姚鼐视之为唐宋八大家和桐城 派之间的一座桥梁。
解 题:
项脊轩,书斋名,是作者家中的一个只有一丈见方的斗室。 为什么给书斋取这样一个名字呢?
据说有双重意思:一是说它窄小,如在颈脊之间;一是因作者 远祖归道隆曾在江苏太仓县的项脊泾住过,有纪念意义。
pí·pá
垣墙( y)uán项脊轩( 泣(Míng wù )
)jǐ xu冥ān 然兀坐(
gū
) 呱呱而
逾庖( ) yúpáo
补充注释: 1、轩:窗,引申为有窗的小室。 2、尘泥渗漉 :渗,透过。漉,漏下。 3、雨泽下注:雨水往下直灌。下,名词作状语,往下。 4、顾视:环看四周。 5、日过午已昏:昏,光线不明。 6、不能得日:得日,照到阳光。 7、垣墙周庭:周庭,把院子四周围住。 8、万籁有声:一切声音都能听到。籁,孔穴。 9、凡再变矣:凡,总共。再,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