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慢性胆囊炎3+3例
全记录:仲景名方柴胡桂枝干姜汤的方证要点!
全记录:仲景名方柴胡桂枝干姜汤的方证要点!写在前面的话:上世纪90年代,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对卫生部和人事部认定的500名全国名老中医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得出结论:绝大部分名老中医临床常用方不超过30首,其中经方及其变方高达21首,占比超过三分之二,充分说明了经方在中医临床中重要地位。
但是,在很长时间里,经方被严重忽略,经方的价值没有充分发挥。
本人有一个初步设想,欲挑选临床的常用50首经方来讲解,理论结合临床,力图做到通俗易懂。
如果能够把这50首经方掌握并灵活的运用于临床,这个医生已经很了不得了!中医的学习并不难,中医其实是非常大众化、生活化的东西,坚决反对神话中医!江湖名,中医道,中医的江湖愿你我砥砺前行!(<经方学苑>姊妹号<杏林明医>正式开通,欢迎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每天一期,助力中医人的成长!)临床该如何使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呢?赶快看看!1方证、病机“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伤寒五六日,经过发汗复下等法治疗后,致表证已罢,邪入少阳,其往来寒热,胸胁满,心烦,是少阳柴胡证。
惟少阳证候一般是胸胁满,呕而不渴,小便自可。
今胸胁滿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当是少阳病兼水饮内结,又与纯属少阳者有所不同,因少阳主手足少阳两经及胆与三焦两腑。
少阳枢机不利,胆火内郁,每可导致三焦决渎功能失常,故水饮留结于中则胸胁满微结。
水道失于通调,阳气不得宣化,因而小便不利,为渴。
胃气尚和,所以不呕。
但头汗出,亦是少阳枢机不利,水道不畅,阴郁不能宣达于全身,而反蒸腾于上部所致。
临床辩证要点是往来寒热,胸胁满闷,心烦,口渴,小便不利,不眠,苔白脉弦。
[方证辨析]“胸胁满微结”是邪结少阳而兼水饮内停,应与结胸证作出鉴别。
其鉴别点在于:二者均有胸胁满胀,支结,心烦,头汗出等证。
但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属邪结少阳,水饮不化,故胀满支结重在两胁,兼及胸下,且伴有往来寒热的半表半里证;而结胸证是水热互结,支结硬满重在心下胃口,所谓“心下痛,按之石硬,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
【吴清流用经方】柴胡桂枝干姜汤治胆胀案
【吴清流用经方】柴胡桂枝干姜汤治胆胀案
柴胡桂枝干姜汤治胆胀案
作者:吴清流/福建省晋江市方寸中医门诊部
57岁女性患者,2022年9月20日初诊。
体貌:体形偏瘦,眼袋明显,三角眼,高颧骨,疲劳状。
主诉:右胁部疼痛半年余。
病史:右胁部疼痛,劳累后加重,晨起口苦口干,胃部反酸,寐欠,神疲,小便频少,大便偏软;糖尿病史多年,规律服用血糖药,近期空腹血糖8.2mmol/L;B超提示慢性胆囊炎。
查体:舌质红,剥苔,脉沉弦。
诊断:胆胀,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处方:柴胡20g、黄芩15g、天花粉20g、牡蛎10g、桂枝15g、干姜10g、炙甘草6g,6剂,水煎服,日三服。
2022年9月28日第二诊:患者自诉服药后右胁肋部疼痛减轻6成左右,疲劳感改善,口干口苦减轻,血糖降至6.4mmol/L,西药已停,胃部仍反酸,守原方,改牡蛎为煅牡蛎,10剂。
2022年10月10日第三诊:患者诉服药后右胁肋部疼痛基本好缓解,疲劳状态较前得到很大改善,口干口苦轻微,血糖稳定6.4mmol/L左右,睡眠好转,小便较前通畅,大便正常,胃部反酸减,守方煅牡蛎加量至15g,续服10剂巩固。
用药前后舌像对比如图:
按:
《伤寒论》:“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
柴胡桂枝干姜汤的方证病理为“胆热脾寒”,适用于表现疲劳的病症,“黄煌经方”常用于“餐馆女老板综合征”。
患者呈疲劳状,胁部疼痛,口苦口干,寐欠,胃部反酸不适,小便频少,大便软,临床按“黄煌经方”的“方—人—病”方证思路,为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故收良效。
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慢性胆囊炎3+3例
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慢性胆囊炎3+3例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慢性胆囊炎3 3例江苏省中医院(210029) 史锁芳指导李石青[提要]应用仲景之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慢性胆囊炎33例,总有效率为90〃1% 。
本方具有温脾和中、利胆化湿作用,适合于慢性胆囊炎具有脾土虚寒、胆郁湿阻的病理机制者。
自1986年以来,笔者应用仲景之柴胡桂枝干姜汤为主方治疗慢性胆囊炎33例,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兹作初步小结如下:1 一般资料33例中门诊16例,急诊儿例,住院病人6例;男性10例,女性23例;年龄最大69岁,最小33岁,其中45~60岁之间居多;病程1~5年9例,6~10年16例,超过10年有8例;发作次数最多达儿次(包括术后发作者)。
2 病例选择有上腹部胀痛及消化不良症状,且呈反复发作者,②本组病例选择符合下列条件:①全部病例均经B型超声波或胆囊造影检查确诊。
根据病史、体征、放射学、B型超声波检查:属于慢性胆囊炎17例(其中11例属急性发作表现);合并胆石症9例;胆囊炎或胆石症术后感染5例;合并肝内胆管结石2例。
临床症状:右上腹部胀满或疼痛33例次,向腰背部放射疼痛27例次;恶心呕吐28例次;口干口苦28例次;嗳气纳呆27例次;畏寒乏力3O例次;伴头痛或失眠26例次,有头汗或上半身出汗、盗汗27例次;大便稀溏23例次,大便不调(或干或稀) 5例次,大便干结5例;舌质淡嫩24例次,舌质胖或有齿印16例,舌质偏红3例,舌苔薄或白腻17例,舌苔薄黄或黄腻16例。
查体:巩膜轻度黄染5例,胆囊区有压痛、墨菲氏征阳性33例。
血白分:>16×10。
/L 3例;1O~16×10。
/L20例;<10×10。
/L10例。
来诊前用过抗生素及解痉剂而症情未能缓解者15例次。
3 治疗方法基本方:柴胡10~15克,桂枝6~10克,干姜5克,黄芩6~12克,栝萎根10大便秘结去桂枝、~15克,生牡蛎15~30克(先煎),炙甘草3~5克。
【柴胡桂枝汤合柴胡桂枝干姜汤:慢性胆囊炎】
【柴胡桂枝汤合柴胡桂枝干姜汤:慢性胆囊炎】女患,56岁,1990年3月18日初诊。
患者从北方迁居四川不久,即感肩背酸痛,纳差体倦,自忖为“水十不服”而就医。
医曰“蜀多雨湿,挟风寒而成痹,所以肩背酸痛;纳差体倦者,脾为湿困也”。
初用羌活胜湿汤、五积散等,肩背酸痛如故。
继投一加减正气散、五苓散、推气散、小陷胸汤加郁金、降香等,纳差体倦依然。
近2年间继服药百余剂而乏效,已失去治疗信心。
刻诊:面色青黄带晦暗(山根之下两侧尤显),神倦乏力,短气懒言;肩背酸痛,右侧为甚;右胁隐痛,胃脘满闷,小腹膜胀,纳差,厌油腻,口干苦,大便微溏。
舌质稍红,苔薄黄微腻,脉弦濡。
考虑为肝郁胆热,脾虚胃寒,夹气滞湿阻。
治宜疏肝清胆,健脾温胃,行气化湿。
予柴胡桂枝汤合柴胡桂枝干姜汤化裁:柴胡15g,黄芩6g,法夏10g,党参12g,甘草3g,生姜5g,桂枝10g,白芍12g,干姜5g,生牡蛎30g,天花粉12g,姜黄10g。
2剂。
嘱其戒除忧思恼怒,勿食油腻、生冷食物;并告曰:以西医辨病论之,其病灶可能在胆囊,建议做胆囊造影以确诊。
二诊:服药后右胁隐痛、胃脘满闷、小腹膜胀、纳差等症稍有减轻。
旋即做胆囊造影。
诊断为:慢性胆囊炎,胆囊萎缩,胆囊息肉。
因叹服诊断正确,治疗信心陡增。
续上方加乌梅20g,威灵仙10g,僵蚕6g,地龙6g(后2味烘熟轧细吞服)。
三诊:服药6剂,右胁隐痛,,胃腔满闷、小腹膑胀基本消失,肩背酸痛显著减轻,纳开,大便成形,舌象正常,脉弦缓。
上方去桂枝、干姜、生牡蛎、天花粉,加黄芪30g,陈皮10g。
效果:服三诊方45剂,一切症状消失,面色较红润,若无病之象。
随访1年未复发。
【实习生甲】本例患者到底痊愈没有?我指的是胆囊的炎症、息肉均消失,胆囊形态恢复正常。
【进修生甲】本例慢性胆囊炎、胆囊萎缩、胆囊息肉患者,因其自觉症状较多,难分主次,不容易抓住主症,从而给诊断、治疗带来很大困难。
前医先以肩背酸痛为主症,诊为风寒湿痹,用疏风散寒除湿之方;复以纳差体倦为主症,诊为“脾为湿困”,投醒脾利湿,行气化痰之剂,间断服药近2年,均乏效验。
柴胡桂枝干姜汤对于肝胆大有裨益,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柴胡桂枝干姜汤对于肝胆大有裨益,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柴胡桂枝干姜汤在临床上常被用于治疗慢性肝炎,证见胁痛、腹胀、便溏、泄泻、口干者,往往有效。
若糖尿病见有少阳病证者,本方也极合拍。
最初人们是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来治疗肝炎腹胀。
肝炎病人,由于长期服用苦寒清利肝胆之药,往往造成热毒未清,而脾阳已伤,出现肝胆有热,脾胃有寒的胆热脾寒证。
临床不但可见肝区不适,口苦纳差的肝胆热郁、气机不疏之证,且常常见到腹胀便溏的脾胃虚寒证。
肝胆气机疏泄不利,加之脾虚不运,脾胃气机升降失司,故以腹胀殊甚。
又因太阴虚寒,故腹胀多于夜间发作或加重。
此时治疗,但清热则脾阳更伤,温脾阳则又恐助热生毒,加重肝炎症状。
一般来说,只要符合胆热脾寒的病机,无论何病,用之皆效。
如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往往大便时溏时干,或者数日不大便、或者连续数日大便日数次而泻下不止,治疗极难。
用此方治疗则能够调理肝胆肠胃之功能,并用天花粉生津止渴,对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或者口渴口苦便溏者,正相合拍。
柴胡桂枝干姜汤临床应用二则
柴胡桂枝干姜汤临床应用二则柴胡桂枝干姜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汤剂,由柴胡、白芍、半夏、生姜、大枣等药材组成。
它具有疏肝解郁、燥湿化痰的功效,对于治疗肝胆湿热、气滞血瘀等病症有较好的效果。
以下将介绍柴胡桂枝干姜汤的两个临床应用。
1. 治疗肝胆湿热症状柴胡桂枝干姜汤对于肝胆湿热症状的治疗有明显效果。
肝胆湿热是指肝胆功能失调,湿热内蕴,常见症状包括头晕目眩、口苦口干、尿黄便秘、胁肋胀痛等。
柴胡桂枝干姜汤中的柴胡、白芍、半夏等药材能够疏肝解郁,开窍醒脑,具有明显的镇静作用;而桂枝干姜则能够燥湿化痰,祛除湿热。
柴胡桂枝干姜汤可以调和肝胆,清热利湿,有效缓解肝胆湿热症状。
临床上,柴胡桂枝干姜汤常用于治疗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管炎等肝胆湿热症状明显的患者。
慢性肝炎患者常出现口苦口干、头晕目眩等症状,此时可给予柴胡桂枝干姜汤的治疗。
胆囊炎、胆管炎患者也常有黄疸、胁肋胀痛等肝胆湿热的表现,柴胡桂枝干姜汤同样可用于治疗。
2. 缓解气滞血瘀症状柴胡桂枝干姜汤还可用于缓解气滞血瘀症状。
气滞血瘀是指气血不畅通,气滞而血瘀,常见症状包括胸闷、乳房胀痛、经行不畅等。
柴胡桂枝干姜汤中的柴胡、半夏、生姜等药材能够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有助于缓解气滞血瘀症状。
临床上,柴胡桂枝干姜汤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等气滞血瘀症状明显的妇女。
有些女性常出现经行不畅、经前乳房胀痛等症状,此时可给予柴胡桂枝干姜汤的治疗。
对于气滞血瘀引起的乳腺增生、乳腺囊肿等疾病,柴胡桂枝干姜汤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柴胡桂枝干姜汤是一种具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的中药汤剂。
它适用于肝胆湿热症状明显的患者,以及气滞血瘀症状明显的妇女。
临床应用时仍需根据具体病情综合斟酌,遵医嘱合理用药。
经方医案之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慢性胃炎
经方医案之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慢性胃炎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
自纤维内镜广泛应用以来,对本病认识有明显提高,常见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
后者黏膜肠上皮化生,常累及贲门,伴有G细胞丧失和胃泌素分泌减少,也可累及胃体,伴有泌酸腺的丧失,导致胃酸,胃蛋白酶和内源性因子的减少。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症状,一般表现为上腹部饱胀不适,疼痛时作、嗳气、少数有食欲不振、恶心等。
与中医学中的胃脘痛、痞满、吐酸、嘈杂等症相关。
中医认为该病多由外邪犯胃、饮食失调、情志内伤、肝气犯胃、胃失和降、脾胃虚弱、运化失调等因素所致。
中医疗效确切,现分享我一医案:王某某,女,52岁。
2021年6月9日初诊。
患者体形偏胖,胃脘胀满五年余。
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
曾服用奥美拉唑、吗丁啉等药,无效。
亦曾服用理气除满、温胃散寒、清热化湿等中药,服热药后头晕耳鸣,服凉药后胃部凉感加剧,由此对中医治疗亦失望日久。
刻下:上腹部胀满,胸胁闷胀,喜叹息,烦躁易怒,口干不苦,胃部喜暖,阴雨天或食生冷食物后病情加重,睡眠差。
腹诊:右胸胁满硬不适感,胃脘无压疼。
舌苔黄腻,脉象弦数。
拟方: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
处方:柴胡12g,黄芩10g,天花粉20g,桂枝10g,牡蛎20g,附子6g,先煎半小时,干姜10g,枳壳20g,白术10g,甘草8g。
7剂,水煎服。
二诊:胃部胀满明显减轻,口干无,胃部觉温暖,其他症状亦有缓解。
前方再服7剂,遂愈。
体会:本患者上火下寒、胆热胃寒之证。
此种病例临床极为多见,寒热夹杂,虚实并见,治疗一旦有偏,即加重病情,为医者棘手,病家更是苦恼之至。
经方中有半夏泻心汤是治疗脾胃不和、寒热夹杂的好方,但笔者体会半夏泻心汤用于热多寒少之胃病效果较好,而对于寒多热少之证则效差。
然柴胡桂枝干姜汤不仅有清上热、除下寒之功,还有疏肝解郁之效,即病在半表半里的少阳寒证,因此更适用于寒多热少的胃病。
刘保和|柴胡桂枝干姜汤医案2则
刘保和|柴胡桂枝干姜汤医案2则作者/刘洪敏,曹丽静刘保和为河北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河北省名中医,第五、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临床工作五十余年。
擅长运用抓主症和腹诊诊治各种疑难杂病,应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各种疾病,或单方或合方,信手拈来,效如桴鼓。
笔者有幸拜师学习,获益良多,现选刘保和教授应用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医案2 则介绍如下。
柴胡桂枝干姜汤见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
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刘保和教授认为,柴胡桂枝干姜汤是《伤寒论》中几个寒温并用的方剂之一,提示病邪正由少阳转入太阴。
本方由小柴胡汤加减变化而成。
方中柴胡、黄芩同用,解除少阳之邪;瓜蒌根、牡蛎并用,逐饮解结;桂枝、干姜、炙甘草合用,振奋中阳,温化寒邪。
刘保和教授发现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的腹诊主症是:敲击右胠胁牵引右侧腹哀穴处痛,此穴正当右乳中线与右胁肋下缘的交叉点处,刘保和教授称其为“柴桂姜处”。
此为本方必备主症。
根据腹诊特点使用本方,疗效显著。
例1:邱某,女,42 岁,2016 年4 月19 日初诊。
4 年前,因丈夫生气后第2 天突然出现胸闷、心悸、恐惧、呼吸困难,有濒死感,血压升高为160/100 mm Hg (1 mm Hg≈0.133 kPa),于河北省某医院诊断为焦虑症,经西药对症治疗后缓解。
2015 年3月停药,同年8 月又出现胸闷、心悸、乏力,在石家庄巿多家医院治疗无效。
诊见:胸闷,心悸,乏力,夜寐差,多做恶梦,醒后觉周身沉重,活动后减轻,易怒,右乳房疼痛,饭后偶有腹胀。
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腹诊:脐中压痛甚于脐上,敲右胠胁引“柴桂姜处”痛。
予柴胡桂枝干姜汤,处方:柴胡、桂枝、干姜、黄芩各6 g,炙甘草4 g,天花粉、生牡蛎(先煎)各20 g。
7 剂,每天1 剂,水煎,分早、晚2 次温服。
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治疗胆热脾寒型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87- 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15年第7卷第14期38例,女22例,年龄42~67岁,平均(56.1±5.2)岁,病程(10.2±2.4)个月;治疗组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40~68岁,平均(51.3±4.9)岁,病程(9.9±3.0)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案,维酶素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5021183,生产企业:北海阳光药业有限公司)0.8g/次,3次/d;胶体果胶铋胶囊(批准文号:国药准字00592499H,生产企业:山西云鹏制药有限公司)150mg/次,3次/d。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参芪健脾汤治疗,组方:黄芪30g,党参、茯苓、扁豆、鸡内金、神曲、莲须、白术、砂仁各20g,柴胡、半夏、山萸肉、焦山楂、郁金、甘草各10g,丹参15g,用水煎服,1剂/d,分两次服用。
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1个疗程),1个疗程后行疗效评定。
1.3 疗效评判标准疗效评定参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2000年制定的《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3]进行:①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胃镜检查胃黏膜正常;②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缓解,胃镜检查病变范围明显缩小;③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及复查结果较治疗前无改善甚至恶化。
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数据统计所有数据经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数据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势明显,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疗效对比组别n 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60 21 31 8 86.7 对照组60 12 27 21 65.0*注:*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千古名方柴胡桂枝干姜汤,寒热同调,阴阳双补,慢性病的必备方
千古名方柴胡桂枝干姜汤,寒热同调,阴阳双补,慢性病的必备方柴胡桂枝干姜汤和小柴胡汤一样,千百年来被古今医家在临床应用得非常广泛,当代著名中医名家胡希恕先生和刘渡舟先生就经常运用它,来治疗疑难杂症,尤其是慢性病的调养,比如慢性肝炎,慢性结肠炎,失眠等疾病。
柴胡桂枝干姜汤出自《伤寒论》第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
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这个方子共有七味药:柴胡、黄芩、炙甘草、天花粉、牡蛎、桂枝、干姜。
方中柴胡、黄芩清少阳之热,解郁利气;干姜、炙甘草温焙中焦,以暖太阴之寒;桂枝通阳行气,以化津液;天花粉、牡蛎生津软坚以疗肝脾痞硬。
诸药配伍,共奏和解少阳,畅达三焦,温脾生津之功效。
柴胡病机此方在临床中运用广泛,但究其根本,在于病机。
柴胡桂枝干姜汤是治疗少阳兼太阴虚寒的方子。
病机为肝胆郁热兼脾胃虚寒,也就是“胆热脾寒”。
胸胁满微结,但头汗出,口渴,往来寒热,心烦诸证,均为病在少阳,少阳枢机不利,胆热郁于上所致;小便不利之因,一则少阳枢机不利,影响气化,二则脾阳不足,津液转输不及所致;而不呕则是少阳之邪转入太阴脾经,未影响胃腑之故。
而此病在临床表现上,虽然伤寒论里列出诸多症状,但其中三个是最主要的,那就是胁痛口苦,口渴,便溏,这些症状对应的病机分别是,肝胆郁热,津伤,脾虚。
两胁是肝经经过的地方,口苦则是胆火上逆,故胁痛口苦最能体现少阳有邪热。
而便溏之证,是判断太阴病的主要依据。
在辩证治疗时,抓住这三点,便可灵活运用。
黄芩病人体质特征除了基本的病机以外,也可以参考病人的体质特征来运用此方。
柴胡桂枝干姜汤的体质特征,多表现为体型中等或偏瘦,面色黄白或青紫;易有情绪波动,爱生气恼怒;胸胁胀满或疼痛,易心悸,常失眠,口干而苦,头部烘热感,面红目赤或牙痛,或鼻流黄涕,或咽喉疼痛,或口腔溃疡,或胃脘烧灼泛酸,或肩臂酸痛;但手脚多有凉感,胃脘和下肢多畏寒喜暖,或有腹泻和大便不成形。
无往不利的柴胡桂枝干姜汤【涂华新弟子医案集】
无往不利的柴胡桂枝干姜汤【涂华新弟子医案集】导读听过涂师讲座的人都知道,涂师常说,“气有余便是火,气不足便是寒”,“一部《伤寒论》为什么叫‘伤寒’,仲景以伤寒为例,为我们讲述了寒邪这个最常见的致病因素,是有其深刻意义的”。
现代人因过劳、嗜凉等因素,体质多偏于阳虚,阳虚易生寒湿,肿瘤病人更是如此,涂老师常常以冰块作喻,“阳化气,阴成形”,人体的肿瘤好比冰块,人要做的不是去捞冰块,而是应找到结冰的原因,要升高水温,化掉冰块,提升人体的阳气,祛除体内的寒湿,调好体质,病自然去了。
“小到癌症,大到感冒”,不论什么病,医圣的方都能治。
此时虽值春初,依然天寒,时有雨雪,又逢肝气生发,所以涂老师临床除真武汤、吴茱萸汤、茯苓理中汤外,还多用柴胡桂枝汤及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桂枝干姜汤在临床能解决哪些疾病呢?我们全国天南海北的师友给出了答案。
【急性胆囊炎案】患者:邢某性别:女年龄:76岁初诊日期:2015年5月2日腹痛,呕吐,腹泻,在当地医院以急性肠炎治疗效果欠佳,县医院B超确诊为急性胆囊炎。
查:急性病面容,大便可,眠差,纳差。
脉弦,舌质淡有瘀点,苔白腻。
辨:有少阳证系在太阴处方: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方组:制附片15克柴胡60克桂枝25克干姜15克天花粉30克黄芩25克牡蛎15克炙甘草15克剂量:七剂(每日一剂水煎服)煎服方法:每剂药水开后再煮25分钟,去滓,分三次温服。
二诊:所有症状全部消失,临床治愈,停药。
相关条文:《伤寒论》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安徽·苏昌富医生)【腹胀案】姓名:万某性别:女年龄:69岁初诊日期:2016年8月3号病人于2012年7月因胆结石在石家庄某医院做胆囊切除术;2014年因右胁区胀疼在我院查出肝内胆管结石,后返复住院多次。
病人主诉口苦,腹胀午后开始,夜晚加重,下半夜减轻,有轻度发热,食偏少,大便日一次,不爽。
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方治疗中老年慢性胆囊炎的疗效探讨
慢性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内科疾病,其发病原因较为复杂。
有研究指出,此病的发生与胆汁分泌增多、反流、感染等因素有关。
此病患者可出现右上腹胀痛、嗳气、反酸、腹胀等症状[1-2]。
中医认为,慢性胆囊炎主要是由肝胆湿热、肝气郁结、胆热脾寒所致。
在本次研究中,常州市中医医院采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方对73例中老年慢性胆囊炎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2017年3月至2020年2月常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中老年慢性胆囊炎患者中选取1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入选标准是:1)病情符合《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2018年版)[3]中关于慢性胆囊炎的诊断标准;2)病情符合《胆囊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年版)[4]中关于胆热脾寒型慢性胆囊炎的诊断标准;3)知情并自愿参与本研究;4)年龄≥18岁,且具有良好的治疗依从性。
其排除标准是:1)合并有胃炎、消化道溃疡、胰腺炎等消化系统疾病;2)合并有恶性肿瘤等严重疾病;3)存在重要器官的严重功能障碍;4)处于哺乳期或妊娠期;5)对本研究中使用的药物过敏;6)存在精神障碍或认知功能障碍;7)无法正常地配合完成本研究。
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比较组(73例)与分析组(73例)。
比较组患者中有男37例,女36例;其年龄为48~70岁,平均年龄(52.28±7.52)岁;其病程为1个月~6年,平均病程(3.2±0.9)年;其中有轻度慢性胆囊炎21例,中度慢性胆囊炎患者34例,重度慢性胆囊炎患者18例。
分析组患者中有男36例,女37例;其年龄为48~70岁,平均年龄(53.05±7.46)岁;其病程为1个月~7年,平均病程(3.4±1.0)年;其中有轻度慢性胆囊炎23例,中度慢性胆囊炎患者33例,重度慢性胆囊炎患者17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对比较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
【柴胡桂姜胆汤】
【柴胡桂姜胆汤】
组方:柴胡,桂枝,干姜各10克,瓜蒌仁18克,生牡蛎30克,龙胆草,生甘草各6克。
痛时嚼服生吴茱萸20粒,日3至5次,
《功用》:平调寒热,通降气机,消炎利胆。
(主治):慢性胆囊炎之寒热错杂,胆热胃寒证。
症见右肋闷胀不适,隐隐作痛,或阵发性加剧,背部恶寒,纳呆食少,大便不实,少便清长;或四肢逆冷,往来寒热,呕恶时作,甚时周身皮肤黄染。
【方义】
方中柴胡,牡蛎,一升一降,一散一收,柴胡善治寒热往来,牡蛎能除骨节营卫之留热,故两药相伍,外感内伤之热皆可用之,两药合用,更有疏肝利胆,化痰去癖,理脾消积,退肿止痛之功。
既宣'阳气之不达,又展阴气之不舒,潜浮阳,镇真阴,疏肝郁,软坚癖,且有双向调节之妙,
干姜,桂枝同用,可振奋胃阳,宣化停饮,又可解决少阳往来之寒。
妙用萎仁易蒌根之意,乃因瓜蒌疏肝郁,润肝燥,平肝逆,缓肝急之功能擅也,(太平圣惠方),(普剂方)均有单用瓜萎治内黄,面黄及小儿黄疸的记载。
更妙在反佐龙胆草,盖柴胡疏肝,龙胆草泻肝,且除下焦湿热,龙胆草得柴胡清扬之力,合牡蛎潜行之性,可令湿热浊邪外透内泻,上下分消也。
植物龙胆草,虽不及动物之胆汁,而中含苦味汁浓厚,可涤荡燥火,涵濡阴液,培育生气,但必需少量用,因多用败胃,少用强胃,不可不知。
用生吴茱萸嚼服,意取温中止痛,温肝降逆止呕,干郁化滞之功,有直达病所,药到痛除,复用又效之妙。
此方乃朱良春之融清胆热,温胃寒于一炉,妙拟平调寒热之法以应胆腑喜通降和顺的生理特点,俾寒热平调,升降复位,脾复运化,胃得温煦,此乃仲圣配方用药的阴阳配伍法则。
柴胡桂枝干姜汤临床应用二则
柴胡桂枝干姜汤临床应用二则柴胡桂枝干姜汤是古代著名的汉方方剂之一,由汉代医学家张仲景所创。
其基本组成为柴胡、黄芩、半夏、人参、桂枝、干姜、甘草,具有温肺解表、调和营卫、疏通气机、化痰止咳的功效。
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感冒、咳嗽、头痛、胸闷、口干舌燥等病症的治疗,下面将阐述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疾病的两个实际案例。
临床案例一:急性支气管炎患者:男性,35岁主诉:咳嗽、咽痛、胸闷、气短、发热、头痛。
临床表现:体温38.5℃,咳嗽带痰,痰白稠,呼吸急促,胸闷,喉咙痛,发热,头痛,口干舌燥。
治疗:口服柴胡桂枝干姜汤,1剂/d,连服7日。
治疗效果:服药后,症状减轻,咳嗽减轻,痰量减少,气短、胸闷明显改善,体温逐渐下降,头痛、喉咙痛减轻。
连续7天治疗后,患者症状消失,体温正常。
分析:柴胡桂枝干姜汤清热解毒,能够缓解支气管炎导致的咳嗽、喉咙痛等症状。
干姜则能刺激中枢神经,通过改善呼吸道的交感、副交感神经的调节,使呼吸道扩张,缓解气短、胸闷的症状。
甘草则能降低机体对支气管的敏感性,减轻支气管痉挛,有镇痉、免疫调节的作用。
长期以来,柴胡桂枝干姜汤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方面,效果显著,且副作用小,被广泛应用。
主诉:右上腹痛,恶心,呕吐,口干舌燥。
临床表现:右上腹压痛,伴有恶心呕吐,口渴口干,精神萎靡,脘腹胀满,大便稀溏。
诊断:慢性胆囊炎治疗效果:服药后,右上腹痛、胀满等症状缓解,恶心、呕吐减轻,口渴口干减轻,精神状态明显好转。
连续10天治疗后患者症状消失,胆囊炎得到了控制。
分析:柴胡桂枝干姜汤调和营卫,有痛息、化痰、化滞的作用,因而能够对慢性胆囊炎引起的胃肠道症状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而且,柴胡桂枝干姜汤能够促进胆汁排泄,激活胆囊的收缩功能,减少胆汁淤积,防止进一步发展成为胆石症。
总之,柴胡桂枝干姜汤具有温肺解表、调和营卫、疏通气机、化痰止咳的功效,在临床上能够治疗多种疾病,如感冒、咳嗽、头痛、胸闷、口干舌燥、慢性胆囊炎等。
但由于该剂具有轻度的刺激性,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胃肠道不适等副反应,因此,使用时需要遵循方剂的剂量和使用时间。
谈谈柴胡桂枝干姜汤能治的疾病
谈谈柴胡桂枝干姜汤能治的疾病柴胡桂枝干姜汤是由柴胡、桂枝、干姜、黄芩等制成,味辛,微苦。
主要成份为黄芩苷,具有和解散寒,生津敛阴的功效。
用于小便不利,渴而不呕,心烦等症。
一、腹胀(慢性乙型肝炎)柴胡16克,桂枝1O克,干姜12克,牡蛎30克(先煎),花粉10克,黄芩4克,炙甘草1O克。
此方仅服1剂,则夜晚腹胀减半,3剂后腹胀全消,而下利亦止。
按语:在乙肝等慢性肝胆病疾患中,由于长期服用苦寒清利肝胆之药.往往造成脾气虚寒的情况。
此时用本方疏利肝胆,兼温太阴虚寒正为相宜。
本方的黄芩用量要少,干姜的剂量稍大。
尿少加茯苓,体虚加党参,此方为治疗肝炎疾患的常用之方。
二、胃脘痛(胃下垂)柴胡10克,黄芩6克,干姜6 克,桂枝6克,炙甘草6克,牡蛎12克,天花粉12克,茯苓1O克。
上方共进3剂,胃痛已减,El臭已愈,但出现腹中雷鸣。
此为肝郁渐疏,脾气已运,上方加黄芪12克,服1O剂,诸证果愈。
按语:口臭、口干、心烦、舌边尖红,肝胆有热也;神疲纳呆,大便时溏,脉细无力,脾寒也。
胆热脾寒,气机不利,津凝不滋,则胃脘疼痛,且有振水音。
治宜清利肝胆,温脾化饮,本方正与之相合,加茯苓者,以加强化饮利湿之功。
三、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柴胡、桂枝、半夏、栝蒌仁(打碎)、枳壳、花粉各9克,生牡蛎(扪卒)1 2克,黄芩、炙甘草各6克,干姜4.5克。
三剂,水煎服。
按语:本案咳嗽乃肝、脾、肺三脏同时受累,然其本在肝、脾,其标在肺。
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治疗,使肝郁得舒,脾湿得化,肺气复其清肃,咳嗽痊愈。
由上可知,柴胡桂枝干姜汤是可以用于咳嗽、胃脘痛和慢性乙型肝炎引起的腹胀这几种病症的治疗的,通常来讲,在采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对上述三种病症进行治疗的时候,药材用量的掌握,在病症的治疗上也是有一定的差异存在的。
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医案
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医案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医案柴胡桂枝干姜汤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一张名方,尤其是对于消化系统的慢性疾病,往往收效甚捷。
今举病例数则,对运用本方的一些体会做些小结。
病例一、胆结石吴某,男,43岁。
有胆石症,2003年并发胰腺炎曾住院治疗,但遗左上腹部牵及背部疼痛,时作时止,多方就诊。
长期服用胆石通、消炎利胆片,并注意清淡饮食和适当的体育锻炼,体重减轻十余斤,病情尚稳定。
2004年3月2日就诊,诉口苦,腹胀,背部肩胛骨疼痛,尤以夜间为甚,大便较溏,时有肠鸣,纳可,小便利,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初诊予大柴胡汤去大黄,服用后上腹部疼痛症状稍缓,但余症无缓解。
二诊细加诊察:患者肤白而细腻,平常易汗出,如稍加运动即满头大汗,腹软无明显压痛,口中苦且感粘腻,心下部有振水音。
恍悟患者目前的主要表现是脾阳不足之象,前方但予清利而无温阳故效果不显,结合患者胆石症病史和口苦及口中粘腻等症状,为寒热错杂证,且以虚寒之象为主,转方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10克,黄芩6克,桂枝10克,干姜10克,生牡蛎10克,天花粉10克,炙甘草6克。
2剂。
服后患者诉症状明显减轻,但大便仍一日二行,溏薄状。
此后均以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治疗,逐步减少柴胡和黄芩的剂量,增大桂枝和干姜的剂量,并加用肉桂或同煎,或冲服黄芪、炒白术。
患者诉自服药后,大便减为日一行,已成形。
精力明显改善,相较服药前人更不易觉疲劳,汗出为少,病情渐趋好转。
病例二、顽固性腹胀林某,女,32岁。
患者诉上腹部腹胀六年,加剧5天。
上腹部胀,有微痛,食后5至10分钟更甚,持继1至2小时后可自行缓解,腹中觉饥,不影响进食,腹中时有矢气,虽有矢气腹胀不缓解。
纳食喜温畏凉。
口苦口中有粘腻感。
大便2至3日一行,小便黄。
冬天四肢冰冷。
经前不乳胀,月经血块多,色黑红,无痛经。
白带多,色黄质粘,味臭不痒。
夜寐多梦,入睡可,易醒,起则头眩,心悸,目眩,头重,心下部有振水音,脚汗多,舌质淡嫩胖,苔薄白而干,脉弱。
(1)经方十首034柴胡桂枝干姜汤
(1)经方十首034柴胡桂枝干姜汤(1)经方十首034、柴胡桂枝干姜汤[组成用法]柴胡6~12g、桂枝6~10g、干姜3~6g、黄芩5~10g、天花粉10~12g、牡蛎10~15g、甘草3~6g。
水煎,分3次服。
[方证]1.胸胁满,或咳嗽,或胸骨痛,触之更甚。
2.寒热往来,或恶风、盗汗、自汗、头颈以上多汗。
3.食欲不振,口渴,但饮水不多,小便不利,大便溏薄。
4.心烦,胸腹动悸,不眠多梦,耳鸣。
5.苔白厚,舌面干。
[现代应用]1.外感热性病如感冒、肺结核、脑膜炎、疟疾、肝炎、肺炎、风湿热、泌尿系感染、胆囊炎、疟疾等出现寒热往来、口干口渴者本方多有应用的机会。
2.仲景每用干姜治下利。
痢疾、过敏性结肠炎、慢性肝炎伴有的腹胀、腹泻或便溏等兼有情志抑郁者可用本方,胆囊炎、胆石症术后出现的胆源性腹泻也常用到本方。
3.对于一些以渗出为病理特点的炎性疾病,如渗出性胸膜炎、中耳炎、上颌窦蓄脓症、梅尼埃综合征等;以及分泌过多性疾病,如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汗出过多,慢性支气管炎的咳嗽痰多等也有使用本方的时候。
4.牡蛎散结。
因此,对于结节、包块性疾病如头疮、瘰疬、乳腺小叶增生症、肝硬化初期、肝脾肿大等也可参照使用。
牡蛎还有止酸的作用,故还用于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酸过多症等。
5.其他方面还用于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产褥热、赤白带下、阳痿、窦性心动过速、胃下垂、失眠、口吃、糖尿病、眩晕等疾病。
[经验参考]关于本方证,从原文所说“已发汗而复下之”一语不难推测出“大便溏薄”。
对此,刘渡舟先生有深刻体验。
治刘某某,男54岁,患乙型肝炎,然其身体平稳而无所苦。
最近突发腹胀,午后与夜晚必定发作。
发时坐卧不安,痛苦万分。
患者一手指其腹闩:我尤病可讲,就是夜晚腹胀,气聚于腹,不噫不出,憋人欲死。
问其治疗,则称中、西药服之无算,皆无效可言。
问其大便则溏薄不成形,每日两三行。
凡大便频数,则夜晚腹胀必然加剧。
小便短少,右胁作痛,控引肩酸楚不堪。
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慢性胆囊炎33例
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慢性胆囊炎33例
史锁芳
【期刊名称】《江苏中医》
【年(卷),期】1993(014)003
【摘要】应用仲景之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慢性胆囊炎33例,总有效率为90.1%。
本方具有温脾和中、利胆化湿作用,适合于慢性胆囊炎具有脾土虚寒、胆郁湿阻的病理机制者。
【总页数】3页(P9-11)
【作者】史锁芳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49
【相关文献】
1.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治疗胆热脾寒型慢性胆囊炎临床观察 [J], 周永志
2.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治疗胆热脾寒型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J], 李霞
3.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治疗胆热脾寒型慢性胆囊炎43例 [J], 林震群
4.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方治疗中老年慢性胆囊炎的疗效探讨 [J], 曾志;周燕
5.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治疗慢性胆囊炎80例 [J], 张曦光;刘臣;卜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解说《柴胡桂枝干姜汤》的临床运用及医案
解说《柴胡桂枝干姜汤》的临床运用及医案《柴胡桂枝干姜汤》是小柴胡汤的一个变方,治疗邪传少阳,枢机不利,三焦气寒,津液不布而见“往来寒热,胸胁满微结,心烦,渴而不呕,小便不利,但头汗出”等证。
但从临床上看,属于少阳气郁而三焦气寒的病证并不很多见,然而这并不妨碍本方在临床上的广泛运用。
从本方的药物组成来看,由于内含甘草干姜汤及桂枝甘草汤两个基本方,所以,常用来治疗少阳气郁而兼脾阳不足或心阳不足之病变。
甘草干姜汤是温补中阳的基本方子,理中汤和四逆汤都是在此方基础上加味而成。
从这个意义上看,柴胡桂枝干姜汤既能清解少阳胆热,又能温补太阴脾寒,所以用来治疗少阳胆热兼有太阴脾寒证,简称“胆热脾寒”,常能获令人满意的疗效。
胆热脾寒的临床特点是既有胸胁苦满或疼痛,口苦咽干,心烦等证,又有脘腹胀满,大便稀溏,不欲饮食等证。
这与大柴胡汤治疗少阳病而兼阳明腑实对照而言,恰有寒热虚实鉴别的意义。
临床上这种“胆热脾寒”的情况多见于慢性肝胆疾患中,由于长期服用清利肝胆之药而导致脾气虚寒,或日久杂治以致寒热错杂,舍此方则无他法,用此方则无不有立竿见影之功,真可谓是万世之绝方。
桂枝甘草汤是温通心阳的基本方,《伤寒论》中凡是取温补心阳的方剂都以此作为基础,如桂甘龙牡汤、苓桂术甘汤等。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柴胡桂枝干姜汤又具有清解少阳胆热和温补心阳的双重治疗作用。
因此,临床上可以用来治疗少阳气郁而兼心阳不足的病证。
心主血脉,心阳不足则无力运行血脉,因而常表现为头晕,肢体麻木,或心下逆满,气上冲心等症状,这为临床治疗心脑血管病变又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医案(1)胁脘疼痛案郑某,女.62岁。
右胁及胃脘部剧烈疼痛已5天大便塘泄,每日二三次,舌质淡普薄,脉弦。
柴胡12克黄芩6克桂枝6克干姜6克花粉12克牡蛎12克炙甘草6克服药三剂后,疼痛大减,大便已成形,每日一次,上方续服三剂而愈。
(2)腹胀案刘某,男,35岁。
因患肝炎住某传染病医院,最突出的症状是腹胀特别明显,尤其以午后为严重,坐卧不安。
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治疗胆热脾寒型慢性胆囊炎的疗效分析
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治疗胆热脾寒型慢性胆囊炎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在治疗胆热脾寒型慢性胆囊炎患者时应用中药柴胡桂枝干姜汤施治的价值。
方法:试验对象选于2020.01-2021.9期间,在本院就医的86例慢性胆囊炎患者为例,以数字奇偶法均分作2组,在治疗过程中以常规西医疗法与联合中药柴胡桂枝干姜汤施治,统计施治疗效及中医症状积分变化。
结果:观察组施治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施治后右上腹胀痛不适、大便溏泄、纳呆嗳气及肢冷症状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
结论:通过联合以常规西医疗法及中药柴胡桂枝干姜汤实施加减治疗,可尽快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还能有效提升施治效果,适宜临床深入研究及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胆囊炎;胆热脾寒型;柴胡桂枝干姜汤;施治效果;中医症状积分慢性胆囊炎作为临床常见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是由于细菌感染、胆液反流胆道、胆汁过度分泌等刺激下引发胆囊出现慢性炎症病变,临床表现以右上腹胀痛、恶心、饱胀、纳差等症状为主,严重影响到患者正常生活与身心健康[1]。
目前,现代医学在治疗该类患者时,以抗菌消炎药为主,然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且复发率较高,长期使用抗菌药物还易增加患者耐药性。
而中医将慢性胆囊炎归于“胁痛”范畴内,以肝阴不足、肝气郁结等证型较为多见,对于迁延不愈、病程反复者,大多为胆热脾寒型,若以中医防治则具有独特疗效[2]。
为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疾病复发率,本研究目的主要是为了探讨以中药柴胡桂枝干姜汤实施加减治疗的施治价值,现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试验对象为86例患有慢性胆囊炎疾病的患者,组间分组选以数字奇偶法,回顾性分析组内患者病例资料,对照组:年龄在35~67岁,均龄值在49.87±9.20岁,男27例,女16例,病程最长为10个月,最短为2个月,平均5.75±0.84个月;观察组:年龄为37~65岁,均龄值为49.92±9.04岁,男25例,女18例,病程在2~10个月,平均病程为5.29±0.92个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慢性胆囊炎3 3例
江苏省中医院(210029) 史锁芳
指导李石青
[提要]应用仲景之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慢性胆囊炎33例,总有效率为90〃1% 。
本方具有温脾和中、利胆化湿作用,适合于慢性胆囊炎具有脾土虚寒、胆郁湿阻的病理机制者。
自1986年以来,笔者应用仲景之柴胡桂枝干姜汤为主方治疗慢性胆囊炎33例,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兹作初步小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33例中门诊16例,急诊儿例,住院病人6例;男性10例,女性23例;年龄
最大69岁,最小33岁,其中45~60岁之间居多;病程1~5年9例,6~10年16例,超过10年有8例;发作次数最多达儿次(包括术后发作者)。
2 病例选择
有上腹部胀痛及消化不良症状,且呈反复发作者,②本组病例选择符合下列条件:①
全部病例均经B型超声波或胆囊造影检查确诊。
根据病史、体征、放射学、B
型超声波检查:属于慢性胆囊炎17例(其中11例属急性发作表现);合并胆石症
9例;胆囊炎或胆石症术后感染5例;合并肝内胆管结石2例。
临床症状:右上腹部胀满或疼痛33例次,向腰背部放射疼痛27例次;恶心呕吐28例次;口干口苦28例次;嗳气纳呆27例次;畏寒乏力3O例次;伴头痛
或失眠26例次,有头汗或上半身出汗、盗汗27例次;大便稀溏23例次,大便不调(或干或稀) 5例次,大便干结5例;舌质淡嫩24例次,舌质胖或有齿印16例,舌质偏红3例,舌苔薄或白腻17例,舌苔薄黄或黄腻16例。
查体:巩膜轻度黄染5例,胆囊区有压痛、墨菲氏征阳性33例。
血白分:>16×10。
/L 3例;1O~16×10。
/L20例;<10×10。
/L10例。
来诊前用过抗生素及解痉剂而症情未能缓解者15例次。
3 治疗方法
基本方:柴胡10~15克,桂枝6~10克,干姜5克,黄芩6~12克,栝萎根10
大便秘结去桂枝、~15克,生牡蛎15~30克(先煎),炙甘草3~5克。
主要加减:①
减牡蛎为10克,若脾虚加白术45克;若胆经湿热便秘加生大黄6~10克,并
湿热甚,舌苔黄
痛剧加桃仁、川楝子、玄胡各10克。
③
易栝蒌根为全瓜蒌15克。
②
腻,去甘草,加茵陈15~30克,藿香10克,滑石12克(包) ,大金钱草30克。
④头昏,舌质淡加党参15克,当归10克,川芎6克。
服法:早晚空腹温服,日1剂,连服2O天为1疗程。
一般服用2个疗程进行统计治疗期间忌食油腻、生冷及辛辣之品。
4 治疗结果
近愈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经B超检查或胆囊造影证实胆囊大小正常、炎性①
病变明显改善或消失,随访2年无发作)计10例。
②显效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经B超检查或胆囊造影证实胆囊大小正常、病理改变有所改善,随访1年无发作)计15例。
③有效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B超检查或胆囊造影示胆囊病理改变无明显改善,随访1年偶有发作) 5例。
④无效者(治疗2个疗程,病情仍无改善) 3例。
总有效率为9O〃1%。
5 典型病例
房× ×,女,55岁,已婚,干部。
1989年1 0月17日初诊。
主诉:右上腹部阵发性胀痛4年,加重1月余。
患者1966年曾行子宫肌瘤手术。
1986年起即反复发作右上腹部疼痛,且均与进食油腻有关。
兹又因食烤鸭于9月1015夜突发右上腹部胀痛,阵发性加剧,伴恶心呕吐,怕冷。
急送本院急诊,体温;T 38〃6℃。
B超示:“胆囊边缘模糊毛糙,透声差,胆囊增大(约9〃2×4〃5cm),腔内充满增强光团,其中一枚1〃3×1〃1cm伴声影”。
诊为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急性发作” ,予消炎(庆大霉素24万静滴、氟哌酸0〃2g,3/15口服)、解痉(654— 2 10mg肌注、MgSO…10ml静滴),同时服用大柴胡汤清肝利胆等处理,热退症缓,但屡有反复。
来诊时,患者神清,精神疲乏,面色咣白少华,巩膜无黄染,血压(BP)18/11KPa,心肺无异常,腹软,胆囊区有明显压痛,墨菲氏征(+),血象:W BC10〃1×10。
/L,N86,L24%。
肝功:黄疸指数6 ,麝浊< 6 、锌浊<12 、AKP 70 /LSGPT< 40 、丫一GT< 50 ;血脂:TG4〃7mmol/L、TC 2〃42mmol/L。
刻诊:右胁隐隐胀痛、牵及右背部,夜间为甚,脘痞腹胀,畏寒乏力,口干口苦,不思饮水,纳呆寐差,左半侧头痛,汗多,小溲发黄,大便稀溏15行3~5次。
舌质淡嫩有齿印、苔根薄黄腻,脉细小弦。
辨证分析:患者曾行手术,正气已虚,复用大柴胡汤通腑疏利,屡攻其下,虚者益虚,中阳衰微,脾土受伤,湿热留恋,形成邪郁少阳、胆热脾寒之证。
故治宜温运和解,取柴胡桂枝于姜汤化裁:
炒柴胡6克,黄芩1O克,桂枝6克,干姜5克,生牡蛎20克(先煎),天花粉10克,茵陈l2克,藿香、茯苓各10克,滑石12克(包),通草3克。
5剂。
10月22日二诊:药服3剂,胁痛即除,胃纳亦香,大便日1行、质仍软;5剂尽服,诸症均缓,精神亦较振奋。
又予前方出入,加党参、麦芽各12克,炒当归10克,川芎6克等治疗26天。
复查血象正常。
B超:胆囊大小巳正常,炎性病变也有改善。
后又以上方参合归芍六君意制成丸药巩固。
随访年余未有发作。
6 讨论与体会
慢性胆囊炎是临床最常见的胆囊疾病。
急性发病阶段,每因湿热壅阻,气机郁滞,导致胆汁疏泄失常,清腑失于通降而出现寒热往来,胁腹胀痛,恶心呕吐,纳呆口苦,或有黄疸等少阳不和、胆经郁热证候,临床多从大柴胡汤或柴胡加芒硝汤辈疏利肝胆,通腑攻下等法治疗。
然而,由于禀赋强弱不一,体质阴阳有别,感邪各有轻重,胆囊炎就会有热化、湿化及寒化等不同转归。
尤其对于慢性久发、缠绵难愈的慢性胆囊炎,寒化湿化倾向更为多见。
本组33例中辨证属脾寒胆郁者24例,占72〃7%;脾虚湿阻胆热型4例,两型计占84〃8%。
据临床观察,
形成少阳寒化证之因约有四端:①
素体阳气不足,阴寒内盛,15久湿从寒化;②年老体弱,久治不愈,阳气受损;③手术以后,气血耗伤,实易转虚;④治不得法,如清热攻下,而失于温运化湿,或久服苦寒,阳气15损,寒从中生。
此时病情多缠绵,症状多有:胁痛隐隐,畏寒乏力,或寒多热少,不耐劳作,口淡乏味,纳杲便溏,肢冷出汗,面色咣白,舌质淡嫩等。
此种症情,不可死守“炎症”而过用苦寒疏利等套法,而应温清并用,虚实兼顾。
否则,势必徒伤脾阳,“虚者益虚”,实者更实,甚至湿热内陷变生它证而致偾事。
仲景之柴胡桂枝于姜汤乃变少阳正治为太(阴)少(阳)同治。
方中柴、芩和解少阳,清肝利胆;桂枝、干姜振奋中阳,化湿和中;其中桂枝(小量)又能“疏肝达郁”(张锡钝语),干姜“味辛而气热,其用有二,一以辛散胸胁之微结,一以热济黄芩栝萎根之苦寒” (汪苓友语)。
花粉、牡蛎为伍,既可入阴分以升津液,又能软坚逐饮,用治水饮内结之口渴尤佳;炙草调和药性,健脾益气。
诸药合用,温而不助胆热,寒而不伤脾阳,熔温脾化湿、利胆和中于一炉,俾脾土健运,气机升降有序,疏泄斡旋有度,以复胆腑通降之性。
据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益气健脾温药如党参、黄芪、桂枝、干姜等有明显地调节胆囊功能。
证之临床,此方诚为慢性胆囊炎表现少阳违和、湿胜阳微变局之的对效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