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1)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背诵古诗。
2.读懂诗句,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3.培育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教具预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映示)杭州的西湖风光怡人,妩媚多姿,古往今来,很多诗人用饱含深情的诗句描写赞美西湖,谁能背诵一些?即使是同样的风、同样的雨、同样的花,在不同的诗人眼里也是不尽一样的。
有位名叫杨万里的诗人,一天早晨从净慈寺出来送林子方,看到西湖的美景,不禁赞美道:(师读诗)(映示诗句)二、学诗1.试读同学也想来读读这首诗吧?好,那就大声地自由读几遍这首诗,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检查指名读古诗,相机正音。
2.细品想进一步读读,把它读懂吗?我们要读懂古诗,可以(映示四步法:1、释诗题2、知诗人3、明诗意4、悟诗情)请同学们参照这样的方法自学古诗,把读懂的记在心里,不懂的地方作个记号。
学生自学。
小组合作:把你不懂的地方在小组中提出来,争论解决。
沟通:通过自学争论,你知道了什么?[诗题:早晨,从净慈寺出来送林子方诗人:杨万里南宋诗人,字廷秀,好诚斋,世称“诚斋先生”,一生写了两万多首诗,著有《诚斋集》、《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
诗意:(1)相机映示:“接天莲叶无穷碧”读了这句你感受到了什么?荷叶多:“连天”、“无穷”颜色绿:“碧”指导朗读(2)诗人看到了无穷无尽碧绿的荷叶,还看到了什么?映示:“映日荷花别样红。
”细细品尝这句诗,你读懂了什么?你能用朗读来告知大家,你已经读懂这句诗了吗?指名读、齐读。
多美啊,真想到西湖边亲眼看一下荷花,可是西湖太远了,别急!教师这有一些荷花的照片呢?(播放)你能用个词或一句话来描述一下你看到的荷花吗?沟通。
这样婀娜多姿,颜色艳丽的荷花在阳光的映照下,真正是“别样红”。
读句读诗下两行,边读边想,眼前消失了怎样的情景?再读,要求边读边想象。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省一等奖】
古诗两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材分析】《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首七绝。
此诗通过描写六月西湖的美丽景色,婉转地表达了对友人林子方的眷恋之情。
首二句以“毕竟”二字领起,一气而下,既协调了平仄,又强调了内心在瞬间掠过的独特感受。
然后顺理成章,具体描绘这使他为之倾倒与动情的特异风光,着力表现在一片无穷无尽的碧绿之中那红得“别样”、娇艳迷人的荷花,将六月西湖那迥异于平时的绮丽景色写得十分传神。
诗的后两句是互文,文义上交错互见,使诗句既意韵生动,又凝练含蓄。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喜欢读,但语言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欠佳,在学习古诗的时候,学生一般是以读的形式来完成,但在新课标下,古诗需要诵,这也是二年级孩子不容易做到的,而在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
所以在古诗的朗诵过程中要增加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这首古诗语言朗朗上口,便于记诵,也可能多数同学会背,但诗意不一定理解,教学时适时进行点拨,要求不宜过高,用连线的形式就降低了学习难度。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古诗意思,能说出诗歌大意。
2、抓住关键词“无穷碧”、“别样红”感受六月西湖的美丽风光,并引导学生在探究其原因的基础上感悟诗情,领悟诗人“寄情于景”的表达手法。
3、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想象、欣赏、背诵,感受这首诗的丰富内涵,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重点词语“无穷碧”和“别样红”的意思。
2.理解诗意,体会表达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教学难点: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朗读感悟法。
【教学准备】课件、音乐。
【教学过程】课前学生配乐欣赏西湖美景。
一、理解诗题1.孩子们,咱们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现在老师就考考大家,看到这张图片,你想到了哪句诗呢?(出示梅花、杏花图)(出示荷花图)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古诗,是与荷花与有关的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2.解诗题:诗题告诉我们什么?(生谈)(出示)理解诗题意思。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古诗意思,能说出诗歌大意。
2、抓住关键词“无穷碧”、“别样红”感受六月西湖的美丽风光,并引导学生在探究其原因的基础上感悟诗情,领悟诗人“以景寄情”的表达手法。
3、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想象、欣赏、背诵,感受这首诗的丰富内涵,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难点]在高度概括、精练含蓄的诗句中,理解、感悟和体会古诗的意境和情感内涵。
教学过程:(课前欣赏西湖美景录相。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杨万里这位诗人大家一定很熟悉,还记得我们学过他的哪些诗吗?你能来背一背吗?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杨万里的一首诗,是关于荷花的,你们看过荷花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美丽的荷花荷叶某某某。
我们一起欣赏一下。
(课件出示:荷花、荷叶、最后定格。
)3、你能用几个词或一句话来描述你所看到的美景吗?能具体些吗?(指导:你可以说它的形状、颜色,或者你的感受)二、初读古诗,感知诗意1、杨万里看到这样的美景,作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传诵至今,它就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板书诗题,强调“晓”、“慈”的写法。
)解诗题:从诗题,可以看出这首诗写的是一件什么事?(指导:从诗题中找出时间、地点、人物。
带着这样的理解你再读一读诗题。
)2.我们来看这首诗。
出示全诗。
初读全诗:(1)想要学好诗,首先我们就要把诗读正确,读通顺。
下面请同学们放开声音读一读这首诗,如果有拿不准的字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读不通顺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2)学生自读,师巡视,了解读书情况。
(3)指读,正音。
3、诗,我们已经会读了,你还读懂了些什么?让学生自由说自己的理解。
教师不作更多的评价。
(你怎么知道的?课前查阅工具书可是一个好习惯。
语言的理解很多时候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设计意某某某]:诗题较长,首先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其意思,如果学生理解遇到困难,则通过找时间、地点的方式,降低难度,引导学生自主把握题意,在学生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让学生读出正确的停顿,读出对诗题的理解。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8篇】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8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8篇《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读懂诗句,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诗句,背诵诗句。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1读懂诗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课前播放杭州的风光)师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看的是什么地方的风景?谁到过这旅游?说说你当时的感受。
是呀,杭州西湖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那儿一年四季风光如画,景色宜人。
尤其是夏日的西湖更是让人留连忘返,心旷神怡。
(定格画面)看到此景,此时你最想说的是什么?距今一千多年的南宋诗人杨万里看到这么美的荷花,作了一首诗,脍炙人口,传诵至今,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全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说起杨万里诗人,你对他了解多少?诗人介绍:南宋诗人,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江西吉安)人。
他的诗语言清新活泼,想象丰富,具有明快自然、诙谐风趣、生动逼真、富于形象性的特点,被人称之为“诚斋体”,世称诚斋先生。
他的诗在当时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并称“南宋四家”。
他一生写了两万多首诗,今存4200多首。
我们曾学过的——《小池》就是他写的。
谁来背背?(二)自学古诗,感知诗意小组合作学习:现在请同学们到学习古诗的百宝箱中取宝,自学古诗。
1.自读古诗,把诗句读通,字音读准。
2、结合注释及工具书,理解诗句的意思。
3、边读边想,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也可以向同学交流自己学会的知识。
4.反复吟诵,想象诗的意境。
(三)品读诗句,体验情感1、刚才同学们学得很认真,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学习收获说说,与大家分享。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
活动一:看图猜诗句导入。
一、激趣导入1.看图猜古诗引入课题。
2.了解诗人杨万里极其作品风格。
3.识记生字,理解诗题。
运用换一换和组词等方法识记“晓”“慈”等生字,读准“净慈寺”,理解题目意思。
预设:净慈寺是杭州西湖南岸一个非常有名的寺庙的名字。
“林子方”是杨万里的朋友。
所以诗题的意思是————早晨从净慈寺出来去送好朋友林子方。
2.读出诗题节奏用斜线画出节奏,读的时候就在这里停顿一下。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学习任务一: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一、识记生字自由朗读古诗,圈出生字。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读完的同学请用坐姿告诉老师。
认读“毕、竟、映”,并说出识记方法预设:加一加猜字谜联系生活实际等检验记忆的效果认读本课 5 个生字2.熟读古诗把诗句读得声音响亮、字音正确、诗句通顺。
朗读古诗,做到声音响亮,字音正确,诗句通顺,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评价标准:洪亮正确通顺根据评价再读古诗3.诵读古诗,读出节奏和韵律。
读出节奏,感受韵律美。
边听范读,边用斜线标出节奏。
对照老师给出的节奏划分,不一样的改过来。
看着节奏再读一遍,注意,停顿的时候要做到“声断气不断”这样读才更好听。
自由读,齐读。
学习任务二:学习古诗,理解大意。
1.早晨诗人从净慈寺出来,送别好友林子方的时候看到了什么样的美景呢?找出这两句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2.通过这两句诗,我们知道诗人看到了什么?莲叶荷花3.这究竟是怎样的荷叶引得诗人写出了这么美的诗句呢?“接天莲叶无穷碧”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荷叶呢?(多绿茂盛)你从哪个字/词,看出来的呢?读出它的绿读出它的多读出它的茂盛一起读出它的美吧。
4.“映日荷花别样红”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荷花呢?在太阳的映照下红得很特别。
读出它的特别。
读出它的红。
一起读出荷花的美。
5.小组讨论说美景。
小组讨论:读了这两句诗,能看到什么样的画面。
小组讨论汇报补充如此迷人的风景,难怪诗人能写出这么动人的诗句呢,读出它的美。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第1篇】【教材分析】《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部编人教版语文课本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一单元教材围绕“大自然的秘密”这一专题编排。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者抓住了那满湖的荷叶、荷花作为描写对象,生动描绘了六月西湖独有的美景,色彩明丽,意境开阔,由衷地表达了对西湖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积累了不少的古诗了,他们对古诗的诵读要求、古诗的背诵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要高质量达成教学目标“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无论从拥有的知能水平还是认知心理来说,都是十分困难的,因而评价的目标水平要求不宜太高,只要能借助插图和生活经验说出符合诗句意思的画面即可。
【教学目标】1. 认识“晓、慈、毕、竟”四个生字,会写“湖、莲、穷、荷”四个字。
2. 能正确流利地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韵味,背诵古诗。
3. 初步感知诗歌大意,借助重点词句想象画面之美,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地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韵味。
2.借助重点词语“接天”、“无穷碧”、“别样红”理解诗意,【教学难点】在诵读和理解中,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关诗人及诗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赏画配诗,揭题诵诗。
1.孩子们,诗歌是我国古代的文学瑰宝,古人常说“一首诗就是一幅画,一幅画就是一首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幅画,你知道它表现的是哪一首诗吗?(出示)2.出示梅花图、荷花图,齐读古诗《梅花》、《小池》。
3.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另外一首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一)知作者,解诗题。
1.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板书课题)2.出示诗题: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指名读)。
3.齐读课题:这首诗的题目比较长,我们要正确断句。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5、古诗二首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5、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其价值不仅在于艺术的熏陶,更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
对儿童从小开展古诗词的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艺术鉴赏力,有利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统编版教材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中的第一首古诗,由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
这是一首描写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作品。
这首诗前两句说明夏天西湖风光独特、非同一般,给人丰富美好的想象;后两句抓住盛夏特有的景物,描绘出一幅精彩绝艳的画面。
诗人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委婉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已经学过了十几首古诗,对古诗的诵读要求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且已经形成一定的借助插图了解诗句意思的能力。
这节课要求学生根据诗句想象画面,这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因此评价的目标水平要求不宜太高,只要能借助插图和生活经验说出通过诗句所看到的画面即可。
在教学中,运用多种诵读方式,扩展相关诗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在古诗词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目标1.认识“晓、慈、毕、竟”4个生字;会写“湖、莲、穷、荷”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3.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2.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借助重点词句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教学过程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1.齐诵古诗《小池》。
2.简介作者:杨万里。
出示:杨万里,南宋爱国诗人,字廷秀,号诚斋,被称为一代诗宗,著有《诚斋集》。
他一生勤奋写作,相传有诗20000余首,现存诗4200首。
今天我们学习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另外一首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设计意图】由一年级所学的《小池》古诗导入,在背诵中感受古诗的韵味,简介作者,再次了解杨万里这位勤奋写作的爱国诗人,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精品教案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精品教案---------------------------------------------------------------最新资料推荐------------------------------------------------------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精品教案《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一首送别诗,作者抓住了那满湖的荷花荷叶作为写作对象,抒发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叹热爱之情,这首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作品。
诗人在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开篇即说六月的西湖风光与其它季节是不同的,是足可留恋的。
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优美秀丽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粉红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
【知识与能力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古诗;2.结合图画和注释,了解古诗的大意。
◆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用学过的方法诵读古诗。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感受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多媒体课件。
1 / 18一、创设情境,走近古诗1.出示荷花图,请学生用一个词或一句话形容自己看到的荷花时的感受。
2.八百多年前,诗人杨万里用一首诗将这样的画面写了下来,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古诗诵读。
揭示课题,指名读诗题。
3.谁知道诗题的意思?解释诗题:晓,是早晨的意思。
净慈寺,是西湖边一座有名的佛寺。
林子方,是诗人的朋友。
4.谁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5.齐读诗题。
二、初读引领,感知古诗 1.自由读,读准字音,多读几遍。
2.指名读诗。
齐读。
3.再读古诗,结合注释,和同桌说一说读懂了什么。
4.学生反馈,简介古诗大意。
相机板书:西湖六月风光、莲叶、荷花。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第【1】篇〗《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的朗读并背诵古诗。
2、结合图画和注释,了解古诗的大意。
3、想象古诗描写的画面,感受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的诵读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走近古诗。
1、出示荷花图,请学生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形容自己看到的。
八百多年前,诗人杨万里用一首诗将这样的画面写了下来,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古诗诵读。
揭示课题,指名读诗2、解题:师:题目比较长,读好它的停顿很重要,而且这里面有个读音------“净慈寺”读一下,林子方!很好,把题目在读一遍!从题目当中你知道了什么晓:早晨;出:走出;------(诗人杨万里)早晨从净慈寺出来送别他的朋友林子方!是谁这个很重要,一定要把他补充进来!2、那么题目的意思咱们明白了,再来读一下题目,把题目的意思明明白白地表达出来,好吗!(齐读)二、诵读古诗、感受音律美1、出示课件:介绍诗人。
2、师:那么这首诗写了什么呢,咱们一起去读一读!请同学们打开书的144页,自由地读上几遍,争取读得正确、流利!3、师:都读了好几遍了吧,现在请你们读给自己的同桌听一听,互相检查一下读对了没有!注意:一定要认真听哟!4、师:谁愿意第一个读给我们听一听!指名读1,2;5、师:咱们读诗和读其他的课文不一样,诗有她自己的节奏和味道。
(播放课件古诗诵读)师:咱们一起像他那样再读一读!三、自学古诗、理解大意。
师:咱们在学习古诗的时候,除了诵读,还要领悟大致的意思!现在呀,请同学们默读古诗,结合课下注释、插图,还可以发挥想象,思考思考:这首诗写了些什么呢1、同桌讨论交流,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在上面做记号,先提出来。
(师相机出示课件)2、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夏季)3、这首诗写了什么呢?师板书:(荷花、荷叶)4、你从诗中看到了怎样的荷叶?师板书:(无穷碧)5、在这一片碧绿之中的荷花又是怎样的景象呢?师板书:(别样红)6、这荷花为什么这么红呢?(在太阳的照耀下,在荷叶的映衬下。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理解诗意,体会表达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2、在创作诗与课文的比拟中,品尝诗人用词的精妙,领悟一些创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3、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培育读背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体会表达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教学难点:在创作诗与课文的比拟中,品尝诗人用词的精妙,领悟一些创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课前预备:课文情境图;搜集有关诗人及诗的资料教学过程:(师生互动)一、激趣导入。
1、师诵读译文:究竟是六月中的西湖哇!风光和平常迥然不同。
看哪!清波荡漾,浩淼无际,莲叶挨挨挤挤,那怡人的绿色,无边无垠,远接天际。
一朵朵荷花,向着初升的太阳,红得那么鲜亮,那么水灵!2、说说你的头脑中消失了一副怎样的画面?3、今日我们学习的宋代诗人杨万里写《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就是描绘这副画面的诗。
4、板书课题,请同学朗读。
[简介]杨万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号诚斋。
绍兴二十四年进士。
孝宗时官至太子侍读。
光宗召为秘书监。
工诗。
为“南宋四大家”之一。
初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
一生作诗二万余首。
亦能文。
有《诚斋集》。
二、创设情境,了解古诗。
1、简介及书写古诗的时代背景。
2、教师范读古诗。
3、自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同位互读古诗。
[解释]1.晓:早晨。
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西湖南北山两大闻名佛寺。
林子方: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2、四时:春夏秋冬四季。
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季节。
3、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4、别样:特殊,不一样。
别样红:红得特殊精彩。
三。
指导自学1、出示古诗。
范读。
2、学生练读师:全诗共二十八个字,我信任经过仔细的练们肯定能把它读得正确、流利。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精选8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店铺整理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精选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篇1一、导入新课1、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写了很多描写荷花的诗词,能背出两首吗?(荷——君子,出淤泥而不染)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荷花的古诗。
二、出示课题1、齐读课题。
2、师:“晓”是什么意思?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题的意思吗?(早晨,杨万里走出净慈寺去送别林子方。
)3、从诗题能看出这是一首?(生答:送别诗)三、课件出示全诗1、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读,注意纠正“净、寺、竟、映”的读音。
3、师:我们知道,古诗文都是非常有韵味的,读起来琅琅上口。
请同学们大声诵读,试着读出诗的节奏来。
4、相机标出诗的节奏,生配乐诵读。
四、学习古诗刚才我们说了,这是一首送别诗,那么诗人杨万里在这六月的一天早晨,走出净慈寺时,首先映入他眼帘的是什么?1、课件出示后两行。
(板书:莲叶无穷碧荷花别样红)2、理解“无穷碧、别样红”和后两句诗的意思。
3、师:同学们,闭上眼睛,此时此刻,你也来到了西湖边,你也和杨万里、林子方一起站在西湖边,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课件播放音乐)4、生交流汇报。
5、齐读后两行。
过渡:这满湖的荷叶挨挨挤挤,青翠欲滴;这朝阳照射下的荷花又是如此的娇艳、动人。
难怪诗人发出感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1、理解“毕竟”和诗句的意思。
2、师:谁能像杨万里一样对着美景发出感叹。
(配乐诵读)3、师:这风光不与四时同,究竟不同在哪?(生齐读后两句诗。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五、探究离别之情:诗人杨万里给我们描绘了这么一幅美丽的西湖风景图,而诗题却明白地告诉我们这是一首送别诗,那么诗人的别离之情究竟在哪呢?1、师出示背景资料。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诗句,体会“无穷碧”和“别样红”的内涵,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感受意境。
过程与方法:朗读诗句,背诵诗句,理解诗句,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领悟寄情技巧,感受自然美和艺术美。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诗人表现送别的方式,珍爱美好事物。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无穷碧”和“别样红”的意思。
2.理解送别情感,感受意境美。
教学难点: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领悟对离别之情的表达技巧,感受自然美和艺术美。
课前准备】课文情境图,有关诗人及诗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复导入,理解诗题1.引导学生回顾经典送别佳句,感受离别的情感。
2.出示诗句,引导学生了解诗题《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分析诗句,让学生了解送别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二、课文研究1.介绍诗人XXX,让学生了解他的诗歌风格和代表作品。
2.朗读《小池》,感受诗人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3.研究诗句,理解“无穷碧”和“别样红”的内涵,想象描写的画面。
4.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领悟寄情技巧,感受自然美和艺术美。
5.分析诗歌表达的情感和意义,体会诗人表现送别的方式。
三、课堂练1.课堂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2.分组朗读,比较不同组的朗读效果,提高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
3.背诵诗句,巩固诗歌研究成果。
四、课堂总结1.总结课文内容和研究收获。
2.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情感表达和艺术价值。
3.鼓励学生珍爱美好事物,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课后拓展】1.让学生自己创作一首送别诗,展示诗歌才华。
2.了解其他古今中外的送别诗,比较不同诗歌的表达方式和风格。
3.到自然环境优美的地方,感受自然美和艺术美,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同学们,我们今天要一起来读一首XXX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首先,让我们来读一读全诗,注意准确地读出每个字,读通顺全诗的意思。
接着,我们可以交流一下自己理解的重点词语,如“毕竟”、“四时”、“接天”、“映日”、“别样”等。
15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2.增加创作指导和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古诗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3.增加朗诵示范和练习机会,提高学生的朗诵技巧和表达能力。
4.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学中获得进步。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杜牧的《题临安邸》两首古诗。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古诗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
2.古诗创作:同学们将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古诗,尝试创作一首自己的古诗作品,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3.古诗鉴赏:同学们将分享自己对一首古诗的解读和感悟,展示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与策略
1.教学方法的选择:
针对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我们选择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古诗的背景、作者、意境等,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情感。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古诗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韵律、意境和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古诗,学生能够感受到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而培养自己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4.文化传承与理解:古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通过学习古诗,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我国的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5.审美鉴赏与创造: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需要感受和理解古诗的美,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诗意,体会诗人对友人的眷恋之情以及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之情。
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学生能够学习诗人运用对比和夸张的手法描绘景色,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111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西湖六月的美景。
体会诗人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难点领悟诗人运用的写作手法,如对比和夸张,并能尝试运用到写作中。
112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古诗的字词、诗意和写作背景。
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体会古诗的韵律和情感。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句的含义和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赏析法:引导学生赏析古诗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12 教学过程导入展示西湖的美景图片,提问学生是否去过西湖,对西湖有什么印象。
引出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介绍诗人杨万里和林子方的关系。
初读古诗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停顿和节奏。
学生再次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理解诗意学生结合注释和插图,自主理解诗句的意思。
小组交流讨论,互相补充和纠正。
教师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重点讲解疑难字词和诗句。
感受意境引导学生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感受西湖六月的美景。
提问学生:诗人是如何描写西湖景色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体会情感探讨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是如何表达的。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友情和美景的感受。
朗读背诵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教师指导朗读技巧,如语调、重音等。
学生尝试背诵古诗,同桌互相检查。
拓展延伸展示杨万里的其他诗作,让学生对比阅读,体会其写作风格的异同。
让学生模仿《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运用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写一首描写景色的诗。
121 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
强调古诗学习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读多背古诗,积累文化底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篇一一、美文导入1、出示关于西湖的三段美文。
(课件2:出示三段话)2、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美美地读一读。
3、谁来美美地读一读。
4、教师精练地赏析过渡: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古往今来,人们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
今天,让我们走近南宋诗人杨万里,去看一看他眼中的西湖又是一种怎样的境界。
二、初读古诗,感知意境。
1、出示古诗。
(课件3:古诗全文)2、读通古诗。
①自由读一读;②指名读一读,并注意正音;③齐读。
3、读懂古诗。
①能说说你读过之后的感受吗?(美)②美在那儿?用你的话说说好吗?(无边的荷叶,一片碧绿!)从哪些词可以看出呢?(接天无穷碧)相机板书:莲叶无穷碧“接天”是指荷塘与天边相接。
那“无穷碧”又是什么意思呢?(应该是照应接天,指范围广。
)(可能是指很绿,绿得很美,绿得难以形容。
)(课件4:突出接天、碧。
)(也许是指有很多种不同层次的绿:深绿、浅绿、淡绿、草绿、浓绿。
)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那么此诗除赞美西湖的“无边的荷叶,一片碧绿”外还赞美了西湖的什么呢?(阳光下的荷花,格外红艳!)从哪些词可以看出呢?(映日、别样红)相机板书:荷花别样红“ 映日”什么时候的日?你是怎么知道的?“别样红”是什么意思呢?(特别的红,不一般的红,红的有层次,有变化。
)(课件5:突出映日、红。
)这景色多美啊?用你自己的话把这两句诗的意境说出来好吗?(指名说说这两句话的含义)4、同学们对这两句话理解得很好了,相信你们也能读好!邻桌之间相互读一读吧。
(生读后)请你来试试吧!(指名读)大家说他读得好吗?给点掌声!5、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为了表扬同学们,老师特地为你们准备了一组荷花图,请看大屏幕。
(课件6-一叁:配乐荷花景图组)6、再读一读这两句诗好吗?(课件14:莲叶荷花淡景为背景的古诗)真是“荷塘美景现眼前,便引诗情到碧霄”啊!看来用心感受后,我们也能读得诗情画意、韵味十足!7、正因为西湖六月的荷叶无穷的碧、荷花别样的红,所以诗人一见到这美丽清新画面就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引读一二两句。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创新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创新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创新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3个字;2.读懂诗句,理解诗意,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3.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以画配诗,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的画面,领会诗的意境,感受诗人想要表达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读懂诗句,理解诗意,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三、教学难点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以画配诗,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的画面,领会诗的意境,感受诗人想要表达的感情。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课时:一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游戏激趣导入。
上課前,我们先来一起玩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看图猜诗句”,根据老师出示的猜出相关诗句,当然,只有坐姿端正的孩子才有发言权。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你真聪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了不起)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仅回答正确,声音还特别洪亮)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非常准确)同学们还记得这两个诗句出自谁的哪首古诗?对,杨万里的《小池》。
(二)简介诗人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
南宋诗人,一生作诗两万多首,被誉为“一代诗宗”。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杨万里的另一首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三)板书课题,理解题目(请跟着老师一起板书)这首诗的题目比较长,我们要正确断句,才能读得准确。
谁能根据老师的提示试着读一读?(生读)你从题目中读懂了什么?(晓是早晨,净慈寺师西湖旁边的一座寺院,林子方是作者的朋友,他要去别的地方做官)谁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早上,杨万里从净慈寺出门去送林子方)我们知道强调的重音不同,句子读出来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如果我想强调送行的时间,怎么读?送行的地点呢?送行的对象呢?瞧,这就是朗读的魅力。
(四)初读古诗,读准字音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中体会作者的所见所感。
部编版二年级(下)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预习认识“晓、毕”等5个生字,重点指导“慈、竟、映”这三个难读的字,会写“湖、莲、穷、荷”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且熟读成诵。
3.通过抓住“不与四时同”,进行小组合作,体会六月荷叶与荷花的特点,感受到六月西湖的别样风景。
4.通过与《赠汪伦》进行对比,学习作者寄情于景的写作手法,感受作者与友人依依惜别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做到读正确,并且熟读成诵,在此基础上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2.通过抓住“不与四时同”,来了解六月西湖的别样风景,通过想象画面,产生身临其境之感;通过与《赠汪伦》的对比,感悟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三、课前准备1.预习单的下发和统计情况。
2.小锦囊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走进古诗1.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在古韵诗香种已经学了很多古诗了,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下古代的文人墨客,一起来吟一吟诗,我读一句,你们对下一句。
《别董大》,出示古诗,这首诗歌写得是高适送别董大。
2.老师给你们一张的图片,看看有没有小朋友能猜出来。
那我们一起来背一背《赠汪伦》吧。
(屏幕中出现《赠汪伦》的图片)。
这是作者李白在桃花潭送别汪伦所作的古诗。
3.接下来听一听音乐,跟着音乐一起唱一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出示古诗,这是诗歌写得是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
同学们,读了三首诗歌,你有没有发现他们的共同特点?(它们都是送别友人的时候写的一首诗)今天我们也要来学习一首送别友人的诗歌。
板贴:《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初读引领感知古诗1.结合预习单进行反馈。
昨天,我们的小朋友借助预习单,自己先了解了这首诗。
(出示整张预习单)(1)初入江湖:我们班XXX、XXX等_____位(出示预习单的第一部分)小朋友都读了五遍课文呢,预习得可很认真。
(2)火眼金睛:读着读着,小朋友们用自己的火眼金睛发现了诗的主要内容。
(出示预习单的第二部分)地点是西湖边,人物有林子方和杨万里,他们正在送别呢。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第【1】篇〗一、教材简析:《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十册语文教材中的一首古诗。
这是一首以写景代送别之作。
以眼前景物入诗,构思别致,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教学目标:(一)学问目标:1、理解“究竟”、“映日”、“别样”等词的意思;2、了解古诗所描写的风光。
(二)力量目标:1、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用自已喜爱的方式表达自已的所想、所感;3、激起学生课外阅读古诗的兴趣,提高鉴赏力量。
(三)情感目标:了解诗所描写的意境,感受大自然的漂亮景象,体会所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在理解诗句意思的根底上,感受大自然的漂亮景象,体会的思想情感。
本设计将“感悟诗意、品尝诗情”作为研读目标,运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模式,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环节中到处以学生为主,努力表达“以课本为凭借,课内打根底,课外求进展”的现代教学理念。
并运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创设气氛,再现古诗所描绘的意境,供应有关资料(、时代背景、字词意思、课外阅读资料等),给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供应平台。
五、媒体选用状况表:内容要点学习水平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使用时间资料来源媒体作用媒体方式导入留意反响cai课件文字(三首送别诗)1分钟自制创设气氛边读边想范读感受cai课件声音、图像、文字(西湖美景)0.5分钟剪辑整体感知引入意境边看边听简介学问cai课件文字表达(、时代背景)0.5分钟自制供应资料了解边听边记感悟诗意理解承受cai课件文字表达(字词句意)因学生而定自制供应资料帮忙理解学生自查感情吟诵理解承受反响cai课件音乐、图像(西湖美景)1分钟剪辑再现意境边播放边写吟诵写写画画品尝诗情承受反响组织cai课件背景音乐5分钟剪辑渲染气氛、沟通边播放边写画、沟通观赏积存学问拓展cai课件文字(杨万里其它诗作)2分钟自制供应材料边看边读边记六、教时安排:一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背诵古诗。
2.读懂诗句,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映示图片)
杭州的西湖景色怡人,妩媚多姿,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用饱含深情的诗句描写赞美西湖,谁能背诵一些?
即使是同样的风、同样的雨、同样的花,在不同的诗人眼里也是不尽相同的。
有位名叫杨万里的诗人,一天早晨从净慈寺出来送林子方,看到西湖的美景,不禁赞叹道:(师读诗)
(映示诗句)
二、学诗
1.试读
同学也想来读读这首诗吧?好,那就大声地自由读几遍这首诗,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检查
指名读古诗,相机正音。
2.细品
想进一步读读,把它读懂吗?
我们要读懂古诗,可以(映示四步法:1、释诗题2、知诗人3、明诗意4、悟诗情)
请同学们参照这样的方法自学古诗,把读懂的记在心里,不懂的地方作个记号。
学生自学。
小组合作:把你不懂的地方在小组中提出来,讨论解决。
交流:通过自学讨论,你知道了什么?
[诗题:早晨,从净慈寺出来送林子方
诗人:杨万里南宋诗人,字廷秀,好诚斋,世称“诚斋先生”,一生写
了两万多首诗,著有《诚斋集》、《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
诗意:
(1)相机映示:“接天莲叶无穷碧”
读了这句你感受到了什么?
荷叶多:“连天”、“无穷”
颜色绿:“碧”
指导朗读
(2)诗人看到了无穷无尽碧绿的荷叶,还看到了什么?
映示:“映日荷花别样红。
”
细细品味这句诗,你读懂了什么?
你能用朗读来告诉大家,你已经读懂这句诗了吗?
指名读、齐读。
多美啊,真想到西湖边亲眼看一下荷花,可是西湖太远了,
别急!老师这有一些荷花的照片呢?(播放)
你能用个词或一句话来描述一下你看到的荷花吗?
交流。
这样婀娜多姿,颜色鲜艳的荷花在阳光的映照下,真正是“别样红”。
读句
读诗下两行,边读边想,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再读,要求边读边想象。
六月的西湖除了有“接天的莲叶”、“映日的荷花”,还可能有些什么美景?
交流
(3)六月的西湖波光粼粼,鱼儿在莲叶间自由嬉戏,在阳光的映照下,
亭亭玉立的荷花显得特别红润,这样的景色真是与其他季节截然不同呀!
难怪诗人会发出这样的赞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
扫除词语意思
你能用自己的话来夸夸西湖美景吗?
谁也愿意学学诗人来赞一赞?(指名读)
(4)读诗
多么美的景色,多么美的诗呀!如果有优美的乐曲来配一配那就更美了。
老师这里有段优美的音乐,很适合这首诗,请你欣赏一下,并配上乐曲练习朗诵这首诗。
指名朗诵。
三、拓展
诗学完了,但西湖的美景还深深的印在我们的脑海里,请你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可以写一写,画一画,也可以唱一唱,把它表现出来。
四、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