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三角形单元教材分析教案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三角形说课稿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三角形说课稿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三角形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三角形”的内容,主要包括三角形的定义、分类和性质。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继学习平面图形的认识之后,进一步对基本图形的深入研究。

通过学习三角形,使学生能够认识并理解三角形的特点,掌握三角形的基本性质,为后续学习其他多边形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形认知基础,他们对平面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三角形作为一种特殊的图形,其特点和性质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探究。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加深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基本性质,能够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三角形的分类。

2.难点:三角形性质的理解和应用,对三角形进行分类的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实践操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几何画板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平面图形的认识,引出三角形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3.实例讲解:通过几何画板展示三角形的特点,让学生直观理解三角形的性质。

4.课堂互动:学生分组讨论,探究三角形的分类方法,分享研究成果。

5.练习巩固:设计有关三角形的练习题,让学生动手动脑,巩固所学知识。

6.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三角形的性质和分类方法。

7.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七. 说板书设计1.三角形定义:由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图形。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五单元《三角形》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五单元《三角形》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五单元《三角形》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三角形》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定义、特性以及分类。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三角形,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知三角形的稳定性。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几何图形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初步知识,对图形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三角形的定义、特性和分类,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以生动的生活实例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三角形。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特性,能够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培养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三角形的定义、特性以及分类。

2.教学难点:三角形的高的概念以及三角形的稳定性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交流法、实践活动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几何画板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三角形的特征。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三角板、自行车三角架等,引导学生认识三角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三角形的定义和特性,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理解三角形的特征。

3.三角形分类: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对三角形进行分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4.三角形的高:通过实例讲解三角形的高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理解三角形的高的意义。

5.巩固练习:设计一些有关三角形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教案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概念,知道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能够识别三角形的底和高,并会画三角形的高。

2、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发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概念,掌握三角形的特征。

会画三角形的高。

2、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高的概念,会画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实践操作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形框架、三角形纸片、三角板、直尺五、教学过程1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物体,如三角形的屋顶、三角形的交通标志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三角形的特点。

111 提问:这些物体为什么要设计成三角形的形状?112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深入学习三角形。

12 探究三角形的概念让学生用三根小棒摆三角形,通过实际操作,初步感知三角形的形状。

121 引导学生观察摆成的三角形,说一说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和几个顶点。

122 总结三角形的概念: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123 介绍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边、角、顶点。

13 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出示三角形图片,介绍三角形的底和高。

131 强调: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132 示范画三角形的高。

133 让学生在自己画的三角形上尝试画高。

134 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

14 探究三角形的稳定性出示三角形框架和四边形框架,让学生分别用力拉一拉,观察框架的变化。

141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142 总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容易变形。

143 举例说明三角形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自行车的车架、塔吊的支架等。

15 巩固练习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进一步巩固三角形的概念、特征和高的画法。

15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课时教案(完整版)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课时教案(完整版)

第五单元三角形一、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内容有: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及图形的拼组。

二、教材分析学生通过第一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

本单元内容的设计是在上述内容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这一内容的教学进一步丰富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和理解。

三角形是常见的一种图形,在平面图形中,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个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

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因此把握好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可以从形的方面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而且可以在动手操作、探索实验和联系生活应用数学方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为以后学习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使学生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知道这些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区别它们。

3、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拼摆、设计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欣赏数学美。

4、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图形的设计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能够辨认和区别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难点:通过拼摆、设计等活动,使学生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欣赏数学美。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的认识》(第1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的认识》(第1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的认识》(第1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三角形的认识》是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定义、特性以及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关系。

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识别和判断生活中的三角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对图形的特性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三角形的特点和性质,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三角形的特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定义、特性以及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热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三角形的定义、特性以及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关系。

2.教学难点: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学习卡片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平面图形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探究新知(1)三角形定义:让学生观察三角形的特点,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三角形的定义。

(2)三角形特性:引导学生通过折纸、拼图等操作,探索三角形的特点,总结出三角形的性质。

(3)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得出“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

3.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对三角形特点的理解。

4.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三角形概念、特性和三条边关系的理解。

5.布置作业设计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三角形的特点和三条边的关系,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第五单元《认识三角形》教案

第五单元《认识三角形》教案
-三角形的分类:根据边长和角度的不同,区分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如等边、等腰、不等边三角形),并理解其性质。
-举例: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60°,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两侧角相等。
-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掌握三角形周长和面积的公式,能够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举例:三角形的周长是三条边的总和,三角形的面积可以用底乘以高除以2计算。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三角形的基本概念。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首尾相连围成的图形。它是几何图形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具有独特的稳定性和丰富的性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三角形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如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桥梁建设中的应用。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学生在理解三角形分类和性质时,容易出现混淆。这可能是因为我讲解得不够细致,举例不够丰富。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通过增加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不同类型三角形的性质。
此外,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效果较好,但成果展示环节时间有些紧张。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我想在下次活动中,适当调整时间安排,给每个小组更多展示的机会。
2.教学难点
-三角形内角和的理解:学生往往难以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总是180°,特别是在非直角三角形的情况下。
-突破方法:通过折叠、拼接等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内角和的恒定性。
-等腰三角形底角的理解:学生可能会混淆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和顶角。
-突破方法:使用动态教具或图示,明确指出底边对应的角是底角,非底边对应的角是顶角。
第五单元《认识三角形》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五单元《认识三角形》教案:

第五单元 三角形整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  三角形整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三角形整单元(教案)教案一:认识三角形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三角形的定义及特征。

2. 能够区分三角形的名称及分类。

3. 掌握三角形内角和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 掌握三角形的定义及特征。

2. 能够区分三角形的名称及分类。

3. 掌握三角形内角和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准备教学PPT、三角形模型、游戏贴纸、课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通过游戏贴纸让学生认识三角形的名称及分类: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

2. 讲授新知让学生通过观察三角形模型,了解三角形的定义及特征:三边相连形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然后讲解三角形内角和的计算方法: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

3. 拓展运用让学生画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并计算它们的内角和。

4. 总结归纳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让学生自己总结。

五、板书设计三角形:三边相连形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度相等的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三边长度相等的三角形。

不等边三角形:三边长度不相等的三角形。

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

六、作业布置1. 完成课堂练习。

2. 练习画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并计算它们的内角和。

教案二:实验探究三角形一、教学目标:1. 探究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形状及基本特征。

2. 学习将三角形分类命名。

3. 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性质。

二、教学重难点1. 学习将三角形分类命名。

2. 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性质。

三、教学准备橡皮、铅笔、纸片、卡尺等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先由教师带领学生思考:怎么判断一个图形是三角形?通过哪些方法可以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2. 实验探究让学生自主合作实验,取一张长方形纸片,将纸片对角线上的一个点向另一端前折,并将折痕铲平。

取一个点作为起点,将纸片沿折痕剪下来形成一个三角形。

让学生先观察、比较刚刚剪出的三角形形状,并思考该三角形属于何种类型。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五单元《三角形》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五单元《三角形》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五单元《三角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五单元《三角形》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掌握三角形的定义、特性以及分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的分类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形认知能力,他们对平面几何图形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观察和描述图形的特征。

但是,对于三角形这一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大量的操作和实践活动来感知和理解。

此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够成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特性,学会分类三角形,并能运用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自信心,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三角形的定义、特性和分类。

2.难点:三角形内角和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导入,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知和理解三角形。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和探究三角形的特性。

3.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三角形模型、图片、卡片等。

2.学具准备:学生手册、练习题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物品,引导学生关注三角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三角形?三角形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三角形的定义和特性。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实物展示,呈现各种三角形,让学生观察和描述三角形的特征。

同时,教师讲解三角形的分类,引导学生掌握三角形的各种类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选择一个三角形,用卡片或画笔在纸上表示出这个三角形,并标明其类型。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三角形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三角形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三角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三角形》的教学设计。

三角形是平面几何的基本图形之一,是学生继直线、射线、平行线之后学习的又一重要图形。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定义、特性及分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图形知识,对直线、射线、平行线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角的特征,这为本节课学习三角形提供了基础知识。

但学生对三角形的特性和分类可能还不够清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让学生加深对三角形特点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定义、特性及分类,能正确识别三角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几何图形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三角形的定义、特性及分类。

2.教学难点:三角形的高的概念及计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三角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直观教学法:利用实物、模型、图形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三角形的特性。

3.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三角形特点的认识。

4.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三角形模型、图片、卡片等。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一份三角形卡片,剪刀,胶水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三角形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实例,如自行车三角架、衣服图案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能找出这些实例中的三角形吗?它们有什么特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呈现三角形的定义和特性,如“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首尾相连围成的图形,具有稳定性”,“三角形的三条边和三个角都有特定的关系”。

第五单元 三角形整单元(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第五单元  三角形整单元(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教案课程名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第五单元三角形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定义和特性,能够识别和分类不同类型的三角形。

2. 培养学生运用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三角形的定义和特性2. 三角形的分类3. 三角形的性质4. 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5. 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1. 三角形的定义和特性2. 三角形的分类和性质3. 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1. 三角形的分类和性质的理解2. 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掌握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2. 三角形模型或图片3. 练习题或作业纸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

2. 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平面图形?有没有见过三角形?二、新课导入1. 介绍三角形的定义:一个图形由三条线段组成,每两条线段之间都有一个角,这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 展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如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

3. 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形的特性,如稳定性、内角和等于180度等。

三、三角形分类1. 根据三角形的边长分类: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

2. 根据三角形的角度分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四、三角形性质1. 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三条边固定,形状不易变化。

2. 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等于180度。

3. 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五、三角形周长和面积1. 三角形的周长:三角形的三条边之和。

2. 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底边乘以高,再除以2。

六、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 举例说明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物的屋顶、桥梁的支撑结构等。

2. 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形在实际问题中的优势,如稳定性、节约材料等。

七、课堂练习1. 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对三角形的知识。

2. 解答学生的疑问,指导学生正确计算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的认识》(第3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的认识》(第3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的认识》(第3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三角形的认识》是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的一节课程。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掌握三角形的定义、特性以及分类。

教材以直观的图片和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认识三角形,并通过丰富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对三角形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图形认知基础,他们能够识别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如三角形、矩形、圆形等。

但是,对于三角形的特性和分类,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和丰富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了解三角形的定义、特性以及分类。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定义、特性以及分类。

2.难点: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高的概念,并能够运用三角形的高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认识三角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直观地感受三角形的特性,加深对三角形知识的理解。

3.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三角形模型、图片、卡片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如自行车的三角架、三角形的楼房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形状?这个形状叫做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

呈现(10分钟)1.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三角形模型,引导学生认识三角形的定义和特性。

2.教师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三角形的分类。

操练(1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三角形有几条边?有几条高?–三角形的三个角有什么特性?–三角形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2.教师选取几名学生进行回答,并给予评价。

新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五章《三角形》教学设计(4)

新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五章《三角形》教学设计(4)

新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五章《三角形》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五章《三角形》的内容包括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内角和以及三角形的边长关系。

这部分内容是几何学习的基础,对于学生形成系统的几何知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章内容通过观察、操作、猜想、证明等活动,让学生体会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和分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但是,对于三角形的性质和分类,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边长关系等概念,学生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丰富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识别三角形,理解三角形的性质、分类,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和边长关系。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想、证明等活动,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对几何学科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三角形的性质、分类,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边长关系。

2.难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理解和证明,三角形边长关系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三角板、直尺、圆规、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套三角板、直尺、圆规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三角形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三角形的特征。

同时,教师提问:“你们在生活中在哪里见过三角形?”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引发学习兴趣。

2. 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三角形的性质、分类,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边长关系。

通过示例和讲解,让学生初步理解这些概念。

3. 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用三角板、直尺、圆规等工具,动手操作,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的认识》(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的认识》(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的认识》(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三角形的认识》是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定义、特性以及三角形的分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基本特性,并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三角形。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三角形的特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形认知基础,他们对平面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识别一些基本的图形。

然而,对于三角形这一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物操作和观察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三角形的特性了解不多,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感知和探究。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定义,了解三角形的基本特性,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三角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思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定义和特性,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三角形。

2.难点: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高的概念,能够画出三角形的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2.直观教学法:利用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和理解三角形。

3.操作教学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让学生感知和体验三角形的特性。

4.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三角形的图片和实例。

2.学具:准备一些三角形形状的实物,如三角形卡片、三角形模型等。

3.黑板:准备一块黑板,用于展示和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三角形实例,如自行车的三角架、三角形的桌子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第五单元《三角形》(单元解读)-四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第五单元《三角形》(单元解读)-四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第五单元《三角形》(单元解读)-【上好课】四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五单元《三角形》是小学数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单元,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学习到许多有关三角形的知识,如三角形的定义、分类、性质等。

通过学习这个单元,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使用三角形。

一、单元目标通过本单元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了解三角形的定义和分类。

2、掌握三角形的性质,如内角和、外角和、高、中线等。

3、能够基于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三角形的概念与分类在本单元中,学生将学习到三角形的概念以及分类的方法。

三角形是由三个线段(边)组成的图形,其中每两个边的夹角都不大于180度。

根据三角形内角的大小和边长关系,可以将三角形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一般三角形等不同类型。

2、三角形的性质在本单元中,学生将学习到三角形的多种性质。

比如,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为180度,三角形外角的和等于360度,三角形的高可以用来求面积,三角形的中线等。

3、实际问题的解决在本单元中,学生将学习如何基于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比如,如何求解一个三角形的一边长、如何求三角形的面积等。

三、教学重点1、三角形的定义和分类2、三角形的性质3、基于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三角形内角和、外角和的计算方法2、如何基于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五、教学方法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将对学生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课件讲解、板书讲解、实例演示、思维拓展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知识。

1、课件讲解采用多媒体课件对三角形的定义、分类、性质等进行讲解,能够更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2、板书讲解通过黑板和白板进行讲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同时,将重点内容写在黑板或白板上,方便学生随时查阅。

3、实例演示找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基于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演示,能够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的理解。

4、思维拓展给学生一些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单元教学计划及目标教材分析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单元教学计划及目标教材分析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单元教学计划及目标教材分析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单元教学计划及目标教材分析第五单元三角形一、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和实验探索等活动,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2通过分类、操作活动,使学生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知道这些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区别它们。

3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拼摆、设计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欣赏数学美。

4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图形的设计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单元教材分析1三角形的特性。

(1)情境图。

教材提供了一幅三角形在生活中应用的直观图,目的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并说一说“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激发学生学习三角形的兴趣,而且引起学生对三角形及其在生活的作用的思考。

(2)例1,有关三角形定义的教学。

在“画三角形”的操作活动中进一步感知三角形的属性,抽象出概念。

在已学的垂直概念的基础上,引入了三角形的底和高。

最后,教材说明为了便于表述,如何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3)例2,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让学生对三角形有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设计思路是“情景、问题—实验、解释—特性应用”。

(4)例3,三角形边的关系──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三角形边的关系的思考。

然后让学生动手实验,探究规律。

2例4,三角形的分类。

(1)分两个层次编排。

第一层次,按角分,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第二层次,按边分,认识特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2)用集合图直观地表示出,三角形整个集合与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之间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三角形按边分类,教材不强调分成了几类,着重引导学生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边和角的特征。

新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五章《三角形》教学设计(5)

新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五章《三角形》教学设计(5)

新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五章《三角形》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五章《三角形》的内容包括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边长关系等。

这部分内容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本章内容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探索三角形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平面图形的知识,对图形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三角形的性质和分类,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具体的操作,让学生感受和理解三角形的性质,引导学生进行分类和总结。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识别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性质和分类,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能运用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建立自信心,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2.教学难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证明,三角形分类的依据。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操作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和理解三角形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4.激励评价法: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三角形模型、多媒体课件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三角形图形、练习纸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平面图形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你们已经学习了哪些平面图形?它们有什么特征?”然后,教师展示三角形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三角形的性质和分类,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总结。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五单元《三角形》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五单元《三角形》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五单元《三角形》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五单元》主要讲述了三角形的性质和分类。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对三角形知识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基本性质,以及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知识,对图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三角形的一些基本性质,如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稳定性等,学生可能还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性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稳定性等基本性质。

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稳定性等基本性质。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稳定性,以及如何运用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方式,探索三角形的性质。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三角形的相关图片、视频等。

2.准备三角形模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三角形的性质。

3.准备练习题,包括基础题和拓展题,以供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三角形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稳定性等基本性质,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方式,探索和发现这些性质。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三角形,通过实际操作,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和稳定性。

第五单元《认识三角形》(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第五单元《认识三角形》(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第五单元《认识三角形》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定义,认识三角形的特点,知道三角形的分类。

2. 培养学生运用三角形的特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三角形的定义和特点2. 三角形的分类3. 三角形的性质4. 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三角形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教学难点:三角形性质的探究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三角形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演示法:通过实物、模型等展示三角形的性质。

3. 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探究三角形的性质和应用。

4. 练习法: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平面图形,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讲解三角形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基本概念。

3. 深入学习:介绍三角形的分类,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三角形。

4. 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观察、画图等方式,探究三角形的性质。

5. 应用拓展:讲解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所学知识,培养合作精神。

7. 练习巩固: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作业布置1. 请学生完成教材P56页的练习题1、2、3。

2. 结合生活实际,观察身边的三角形,并记录下来。

七、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体现教学目标。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应及时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九、教学资源1. 教材: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2. 多媒体课件:展示三角形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3. 实物、模型:辅助教学,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三角形。

十、教学时间安排1课时十一、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三角形(教材分析及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三角形(教材分析及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三角形(教材分析及教案第五单元三角形单元教材分析:学生通过第一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本单元内容的设计是在上述内容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这一内容的教学进一步丰富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和理解三角形是常见的一种图形在平面图形中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个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把握好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可以从形的方面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而且可以在动手操作、探索实验和联系生活应用数学方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以后学习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内容有: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及图形的拼组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2、使学生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知道这些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区别它们3、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拼摆、设计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欣赏数学美4、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图形的设计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单元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能够辨认和区别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单元教学难点:通过拼摆、设计等活动使学生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欣赏数学美单元课时安排:6课时第一课时三角形的特性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0、81页练习十四第1、2、3题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掌握三角形的特性教学难点:会画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教学关键: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抽象出三角形的图形从而认识三角形的特性教具、学具准备:师生分别准备木条(或硬纸条)钉成的三角形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或表面是三角形?让学生说一说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三角形的图片2、播放录像师:接下来来看老师收集的到的一组有关三角形的录像资料3、导入新课师:我们大家认识了三角形三角形看起来简单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用处看来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三角形还有些什么奥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三角形的认识)二、操作感知理解概念1、发现三角形的特征请你画出一个三角形边画边想: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展示学生画的三角形组织交流:三角形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在自己画的三角形上尝试标出边、角、顶点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标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2、概括三角形的定义引导:大家对三角形的特征达成了一致的看法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下面几种情况:(1)有三条边的图形叫三角形或有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2)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3)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的图形叫三角形;(4)由三条边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5)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请学生对照上面的说法议一议:下面的图形是不是三角形?讨论:哪种说法更准确?阅读课本:课本是怎样概括三角形的定义的?你认为三角形的定义中哪些词最重要?组织学生在讨论中理解"三条线段""围成"3、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出示练习纸:三角形屋顶的房子和斜拉桥你能测量出三角形房顶和斜拉桥的高度吗?学生在练习纸上操作反馈:你是怎么测量的?指出: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出示教材第81页上的三角形提问:这是三角形的一组底和高吗?在这个三角形中你还能画出其他的底和高吗?学生操作然后评议交流三、实验解疑探索特性1、提出问题出示教材第81页插图:图中哪儿有三角形?生产、生活中为什么要把这些部分做成三角形的它具有什么特性?2、实验解疑下面请大家都来做一个实验学生拿出预先做好的三角形、四边形学具分小组实验:拉一拉学具有什么发现?实验结果: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请学生举出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四、巩固运用提高认识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四1、2、3题五、总结评价质疑问难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对三角形有了哪些进一步的认识?还有什么有关三角形的问题?板书设计: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特性:稳定性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2页教学目标:1.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2.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观察、思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3.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难点:对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判断方法教学学具:不同长度的小棒、纸条或学生自己的铅笔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出示:课本82页例3情境图(1)这是小明同学上学的路线请大家仔细观察他可以怎样走?(2)在这几条路线中哪条最近?为什么?2.大家都认为走中间这条路最近这是什么原因呢?请大家看连接小明家、商店、学校三地近似一个什么图形?连接小明家、邮局、学校三地同样也近似一个什么图形?那么走中间这条路走过的路程是三角形的一条边走旁边的路走过的路程实质上是三角形的另两条边的和根据刚才大家的判断走三角形的两条边的和要比第三边大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有这样的关系呢?二、实验探究1.实验l:用三根小棒摆一个三角形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5根小棒(2厘米、4厘米、5厘米、6厘米、10厘米)请大家随意拿三根来摆三角形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动手操作发现随意拿三根小棒不一定都能摆成三角形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摆不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寻找原因深入思考2.实验2:进一步探究三根小棒在什么情况下摆不成三角形请不能摆成三角形的同学说出不能摆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的长度生1:2厘米、4厘米、10厘米生2:2厘米、4厘米、6厘米生3:4厘米、5厘米、10厘米生3:2厘米、5厘米、10厘米......任意抽出三组请学生试一下看是否摆不成再请能摆成三角形的学生汇报用哪些尺寸的小棒摆成了三角形学生汇报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能摆成三角形的三条边的有什么关系不能摆成三角形的三条边又有什么关系?3、师生归纳总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三、巩固练习1. 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三角形三条边的一个规律你能用它来解释小明家到学校哪条路最近的原因吗?2. 请学生独立完成86页练习十四的第4题:在能拼成三角形的各组小棒下面画"√"(单位:厘米)问:我们是否要把三条线段中的每两条线段都相加后才能作出判断?有没有快捷的方法?(用较小的两条线段的和与第三条线段的关系来检验)你能用下图中的三条线段组成三角形吗?有什么办法?3.有两根长度分别为2 cm和5 cm的木棒(1)用长度为3 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2)用长度为1 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3)要能摆成三角形第三边能用的木棒的长度范围是四、反思回顾在这节课里你有什么收获?学会了什么知识?是怎样学习的?板书设计:三角形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教学反思:第三课时三角形的分类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83-84页例4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发现三角形角和边的特征会给三角形分类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种类特征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形象灵活的思维能力3.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自我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学重点:会按角和边的特征给三角形分类教学难点:区别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教学关键:引导学生自己观察、操作、比较、发现三角形角和边的特征教学过程:一、引入:我们认识了三角形三角形有什么特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按照三角形的特征对三角形进行分类.怎样分?二、新课:1小组活动:(1)出示小片子观察每个三角形.可以动手量一量分工合作根据你发现的特点将三角形分类2按角分的情况引导学生明确:相同点是每个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不同点是还有一个角分别是锐角、钝角和直角.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不同进行分类(1)分类.根据上边三个三角形三个角的特点的分析可以把三角形分成三类.图①三个角都是锐角它就叫锐角三角形.(板书)提问:图②、图③只有两个锐角能叫锐角三角形吗?(不能)引导学生根据另一个角来区分.图②还有一个角是直角它就叫直角三角形图③还有一个钝角它就叫钝角三角形.请同学再概括一下根据三角形角的特征可以把三角形分成几类?分别叫做什么三角形?教师板书: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2)三角形的关系.我们可以用集合图表示这种三角形之间的关系.把所有三角形看作一个整体用一个圆圈表示.(画圆圈)好像是一个大家庭因为三角形分成三类就好象是包含三个小家庭.(边说边把集合图补充完整.)每种三角形就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反过来说这三种三角形正好组成了所有的三角形.(3)三角形中至少要有两个锐角所以判断三角形的类型应看它最大的内角.......问:还有没有其他的分法?3按边分的情况:(1)我发现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还有三条边都相等的(2)师:我们把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腰另外一条边叫底(3)师:把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4)分别量一量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各个角你有什么发现?(5)从红领巾、三角板、慢行标志中找一找哪里有这两种特殊的三角形?三、巩固练习:1.请用线连接正确答案(看大屏幕自制课件)2.判断下列说法正确吗?(自制课件)(1)一个三角形里如果有两个锐角必定是一个锐角三角形(2)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3)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4)等腰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3.拿出一个三角形卡片分别从各个角的顶点向对边作高4 .哪种物体的面既是直角三角形又是等腰三角形?哪种物体的面既是钝角三角形又是等腰三角形?四.全课总结强化新知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三角形的分类按角分类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教学反思:第四课时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5页例5练习十四88页9、10、12题及做一做教学目标:1、让学生探索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2、通过动作剪、摆、拼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3、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探究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教学难点:利用内角和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关键:动手操作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具学具:师生共同准备不同类型稍大的三角形纸片教学过程:一、设疑引入新课同学们已了解三角形这么多的知识那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还有什么特征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板书:三角形的内角和)二、探究合作交流1、看到这个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内角和是什么意思?-----)2、生共同理解内角内角和就是把三个内角加起来为了方便也可以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编上序号1、2、3分别叫它3、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吗?(180°)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呢?请小朋友们拿出准备好的三角形来动手操作来验证一下4、究三角形的内角和独立探究小组合作(1)汇报验证的结果生1:量一量发现+ + =180°生2:折一折(把三个内角折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平角)并演示操作和展示生3:剪一剪 (把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来拼在一起后成一个平角)并演示、展示(4)让学生们把不同的方法再操作一遍5、通过刚才的实践你发现了什么?6、师小结:不论是什么类型的三角形我们大家的发现都是相同的这个相同的结论是: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板书:是180°)刚才通过动手操作验证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看一看书上是怎样说的三、巩固练习1、列式计算完成书上85页的做一做2、完成书上88页的9题(可以只列式)3、判断:(1)在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内角的度数和是90 °这样的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2)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小于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3)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30°它的一个底角是75°( )(4)把一个三角形分成两个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90°( )(5)一个三角形里有两个钝角( )(6)一个三角形里有两个直角( )(7)把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内角和是360°( )4、说出下面算式表示的意义(1)一个直角三角形中较大的锐角是较小锐角的2倍a、180°- 90°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90°÷ (1+2)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90°÷(1+2) × 2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一个锐角度数是顶角3倍a、180°÷ (1+3+3)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180°÷ (1+3+3) × 3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小结板书设计:三角形的内角和+ + =180°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教学反思:第五课时三角形的拼组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P90例6P91例7做一做练习十五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拼、摆、画等活动学进一步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和区别2、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变换、拼组、设计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动手操作、探究能力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美教学重点:一步体会三角形的特征体会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教学难点:用同样大小的三角形拼四边形体会三角形与四边形的关系教学关键:通过拼组活动进一步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与四边形的区别教具准备: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学具准备:各种三角形多准备一些其他图案硬纸板双面胶等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口答)1、三角形可分为哪几类?2、我们学过了哪些四边形?二、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已经掌握了三角形、四边形的不少知识知道吗?在生活中还可以利用三角形拼组成很多、很多美丽的图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图形的拼组(板书课题)三、进行新课1、教学例6小组合作用三角形拼四边形将拼成的四边形粘贴在准备好的硬纸板上2、学生自主拼摆3、学生拼摆后在黑板上展示并分别说一说自己那组拼出了哪几种四边形?怎么拼的?4、师小结:刚才小朋友们用三角形拼出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和梯形等四边形老师对你们这种认真思考、动手拼摆的活动表示非常的钦佩那么是不是任何两个相同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四边形呢?请小朋友们自己动手独立摆一摆5、学生摆后汇报结果用两个相同的三角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用两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能拼成长方形用两个相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能拼成正方形......所以任何两个相同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四边形师:同学们真能干!通过独立拼摆能把两个相同的三角形拼成四边形你能用刚才学到的本领拼出下面的图形吗?6、练习(1)填空①最少用()个直角三角形可以拼一个②最少用()个等边三角形可以拼一个③最少用()个直角三角形可以拼一个(2)拼一拼①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一个平行四边形②用三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一个梯形③用四个等边三角形拼一个平行四边形④用五个等腰三角形拼一个等腰梯形7、小结:刚才同学们用相同的三角形拼出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和梯形等那我们如果把各种类型的三角形放在一起来个快乐大比拼你们行吗(行)那好请拿出准备好的各种三角形和其它图形拼一拼看谁拼出的图案最漂亮!8、汇报展示四、全课总结板书设计:三角形的拼组用两个相同的三角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用两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能拼成长方形用两个相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能拼成正方形任何两个相同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四边形教学反思:第六课时奇妙的图形密铺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P94教学目标:1、认识平面图形的密铺知道正方形、长方形、菱形、三角形及正六边形等平面图形是能够进行密铺2、经历收集生活中的图片的过程了解平面图形的密铺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3、欣赏密铺创造的数学美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密铺理解密铺的含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前谈话:你们喜欢拍照片吗?为什么?师:是的照片不仅有纪念价值而且也是美的一、情境导入1、欣赏生活中拍摄的几组图片师:今天张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几张美丽的图片你们想看看吗?好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师:这些图片美在哪里?说说看师:是的它们都有一种有规律的美特别是蜂房它不仅美丽而且奇妙它到底奇妙在哪里呢?你想知道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奇妙的图形(板书:奇妙的图形)师:下面请同学观察这几幅图片思考一下你就会知道答案了(出示书P86"观察与理解"图片)问题:这些图片分别是由哪些图形铺成的?(板书:平面图形)图形与图形之间有什么要求?(学生思考并回答)(板书:无空隙不2、导入新课学生个别回答以上问题教师在学生回答时板书:平面图形既无空隙、又不重叠地铺在平面上师:象这样把一种平面图形既无空隙又不重叠地铺在平面这种铺法数学上称它为"密铺"(板书:密铺)现在你知道上面图形奇妙在哪儿了吗?你知道蜂房为什么用正六边形密铺呢?让我告诉你:早在公元前300年前后亚历山大的巴鲁士就研究过蜜蜂房的形状他认为蜂房里到处是等边的正六边形图案非常匀称规则.蜜蜂凭着它本能的智慧选择了边数最多的正六边形.这样它们就可以用同样多的原材料使蜂房具有最大的容量从而贮藏更多的蜂蜜.3、说说生活中的密铺图形感受数学之美师:既然密铺的图形奇妙而美丽生活中肯定还有很多平时你们在哪里也见过类似的图形?二、操作探究1、初步感知活动一:利用学具用一种平面图形密铺师:是的像地面、墙面一般都是用一种长方形或正方形砖密铺而成的那我们学过的所有平面图形是不是都能密铺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出示书P86"思考与操作"的题目要求及其图形(1)学生猜测师:怎样才能知道大家猜测得对不对呢?咱们来试一试吧!(2)学生拿出课前剪下装入小袋中的书P121的图形分组操作(事先用纸将同一种图形包好放入袋中)要求:四人一组合作拼一拼由小组长带头分工进行如甲同学拼平行四边形乙同学就拼梯形......最后四人一起观察拼出的图案再汇报(3)学生汇(展示台)演示时问:为什么平行四边形能密铺?为什么圆不能密铺?(巩固密铺概念)2、学以致用师:看来同学们都很聪明这点小问题还难不倒你们下面想不想挑战一下自我?用若干个完全相同的任意四边形能密铺成一个平面吗?怎样才能知道答案对不对?你在密铺时有什么小决窍?师:真不错!再来一道怎么样?听好:用若干个完全相同的任意三角形能密铺成一个平面吗?不动手密你能说出答案吗?为什么任意三角形能密铺?3、提出质疑说说正五边形为什么不能密铺成平面?4、深入探究活动二:利用七巧板用两种图形密铺师:像这样用正五边形这一种平面图形不能密铺但这空隙却可以用一种图形铺满?它是什么图形呢?(平行四边形)其实象这样用两种图形既无空隙又不重叠地铺在一起也称为密铺师:下面请同学们拿出七巧板(1)看一下七巧板表面这个图形属于密铺吗?这个图形是由哪几种图形密铺而成的?你能从七巧板中选出两种不同的图形密铺一个平面吗?(2)教师在展示台上实物演示几幅作品激发学生动手的兴趣出示要求:拼一拼四人一组将七巧板放在一起;用其中的两种图形密铺一个奇妙而有趣的平面将所铺图形放在一张纸上(3)学生看要求分组操作展示汇报交流师:通过拼摆你有什么发现?师:原来不仅用一种平面图形能密铺一个平面用两种甚至更多的图形也能密铺成一个平面为什么呢?三、美的欣赏一:生活中密铺设计图案师:其实在生活中除了地面、墙面我们能看到密铺还有很多美丽的图案也是用密铺形式设计的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三角形(第一部份)台州市路桥小学施仙素教学内容原省编教材把“角的度量、垂直与平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共同安排在第八册第三单元,现在人教版教材把《三角形》单独放在第八册教学,其余内容提前在第七册教学。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三角形的特性(定义、各部分名称、稳定性;三边的关系、三角的关系)、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内角和、图形的拼组。

本单元具体例题安排如下表: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和实验探索等活动,认识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通过分类、操作活动,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知道这些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区别它们。

3.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拼摆、设计等活动,进一步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欣赏数学美。

4.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图形的设计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编排特点1.重视创设问题情景。

教材在提供大量形象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积极探索的活动过程中掌握知识;同时加强了数学问题情景、操作探索活动的设计。

例如“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部分内容,创设了“我上学走中间这条路最近”“这是什么原因呢?”这种学生熟悉而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去探索、去实验、去发现。

2.关注学生已有经验。

教材的编写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丰富多彩的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情境和动手实验活动,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例如:对“三角形的分类”这一内容,根据学生已懂得了角的分类,能区分锐角、钝角、直角、平角与周角这一基础,设计了“给三角形分类”活动,放手让学生自己在“给三角形分类”的探索活动中了解和把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

又如,对三角形的稳定性的设计,教材提供了较丰富的三角形在生活中应用的直观图,让学生联系生活思考:“哪儿有三角形?它们有什么作用?”然后让学生亲自做一个实验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强调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极大丰富认识内容。

本单元(1)增加了三边的关系、按边分类:从三角形内在的联系来认识三角形。

(2)增加了图形的拼组。

体会三角形与其他图形的关系,初步体会三角形是最基本的图形(由它可以拼组成其他图形,其他图形可以分解成三角形),提高学习的兴趣。

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对三角形认识的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探索能力。

4.留足学生探索空间。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呈现不但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给学生留有充分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

主要体现在:本单元图形的特征及关系,概念的形成不直接告诉学生结论,而是提供丰富的动手实践的素材,设计思考性较强的问题和适当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索、讨论、交流获得。

例如,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边之间的关系,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等。

具体编排1.三角形的特征主题图是一幅建筑工地场景图,图上有楼房建筑框架、起手架,都包含有大量的三角形。

让学生体会三角形的应用。

同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并说一说“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让学生感受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而且引起学生对三角形的作用的思考。

教学时,也可出示一些其他的情境图。

例1:教学三角形的定义、各部分的名称。

在“画三角形”的操作活动中进一步感知三角形的属性,抽象出概念。

在已学的垂直概念的基础上,引入了三角形的底和高。

为了便于表述,教材说明如何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但要注意的是在钝角三角形两条短边上作的高在三角形外,学生比较难理解,在小学阶段不做要求。

例2:稳定性是三角形的重要特性,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设计思路是“情景、问题—实验、解释—特性应用”。

对它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对三角形有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教材给出了三个不同情境下三角形的应用,让学生说说它有什么作用,并通过实验体会它的稳定性。

教材是通过制作三角形来体会稳定性,也有的通过与长方形的对比来体会。

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创造出更好的办法。

例3:教学三角形边的关系——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教材给出一个情境图,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小明认为从家到学校走中间的路最近,引发学生对三角形边的关系的思考。

然后让学生动手实验,进行探究。

这里给出了三组长度不同的纸条,让学生摆三角形,去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

实验探究的重点:“第(2)、(3)组纸条为什么摆不成三角形?”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三角形边的关系的思考。

然后让学生动手实验、探究交流、形成结论。

最后用自己的发现解释引入中的问题“为什么小明上学走中间这条路最近?”2.三角形的分类例4:分两个层次编排。

第一层次,按角分,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并用集合图给出三角形与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之间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第二层次,按边分,可以分为不等腰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里又包含等边三角形。

认识的特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按边分类不太好分,这里不强调分成了几类,着重引导学生在按边分类的活动中,引出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由此认识这两种特殊的三角形边和角的特征。

最后用集合图直观地表示出,三角形整个集合与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之间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第84页“做一做”在点子图上画三角形,可以根据班级情况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一种是让学生任意画,然后说说是什么三角形;另一种是让学生画出不同形状的三角形,这需要学生考虑所围图形的特性,是一个探究与构思的过程,难度要大些。

3.三角形的内角和例5: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材先通过让学生直接度量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的内角度数,并分别计算出它们的和,使学生初步感知到它们的内角和大约是180º。

在此基础上,教材再提出用“拼摆”实验的方法,引导学生拼成一个平角来加以验证,并概括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实际教学中,学生还可能出现不同的方法,如折叠的方法。

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做一做”应用这一结论解决问题。

注意两点:一是应使学生先理解“内角”、“内角和”的含义;二是为了使所得的结论具有普遍性,要分别对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进行操作实验。

4.图形的拼组本小节安排了两个例题,例6让学生用三角形拼出不同的四边形,例7让学生用三角形拼组图案。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三角形的特征,体会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学习用联系变化的观点看待事物,并为图形面积的学习打下基础。

例6:安排了一个用同样大小的三角形拼四边形的活动,让学生从中体会三角形与四边形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教材提出想一想:任何两个相同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四边形。

具体活动时,不一定只按教材提供的思路拼,可以让学生自主拼,看用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出哪些四边形,并说一说是怎么拼摆的。

使学生通过动手拼摆,了解到可以拼成,并且拼成的四边形可以是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等。

由此为后面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打基础。

例7:安排了用三角形拼出美丽图案的活动,进一步感受三角形与其他图形的关系,同时享受创作的快乐,感受数学美。

作为范例,教材呈现了几种用三角形拼出的实物图:美丽的孔雀、健壮的马、卡通式的船、可爱的房子。

活动时应让学生发挥想像力拼出不同的图案。

活动时,不只是拼出一些美丽的图案,拼好后,应让学生说出图形之间的关系。

如房子的墙是由两个三角形拼成的,拼成了一个长方形等等,让学生了解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

5.生活中的数学本单元之后,教材安排了“生活中的数学”介绍平面图形密铺的知识。

密铺在生活中非常普遍,如家庭、商场、街道用地砖铺的地板、走廊,厕所里铺的墙壁等,密铺成的图案绚丽、美观,装扮了我们的生活,给我们以美的享受。

教材因版面所限仅提供了一些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密铺起来的图案,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密铺并感受密铺创造的美。

在最后展现了自然界中的密铺现象,即小密蜂用六边形密铺成的蜂窝,让学生在感受自然界奥秘的同时惊叹于小密蜂的独运匠心。

这里介绍密铺,主要是使学生感受平面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对于密铺的概念只要学生了解就可以了,不要拔高要求,如对于什么样的平面图形可以用来密铺不用让学生研究。

教学建议1.恰当把握教学要求。

本册对三角形认识的教学目标与第一学段“获得对简单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有所不同。

如:三角形按边分类不是目的,是要在按边分类的过程中,从边的角度来认识两种特殊的三角形。

因此按边分类不强调分成几类;图形的拼组,拼图案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美,目的是让学生从中感受三角形与其他图形的关系,主要是与四边形的关系,因此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体会并说出三角形与其他图形的关系;密铺的知识,只让学生通过欣赏密铺图案,感知什么样的图案是密铺成的就可以了,不要给密铺下定义,也不研究什么样的图形可以进行密铺。

本单元应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认识三角形。

在如落实“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等具体目标时,不仅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而且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判断分析、推理思考和抽象概括,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能力。

2.高度重视实践活动。

教学时,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通过观察、操作、有条理的思考和推理、交流,经历从现实空间抽象出几何图形的、探索图形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过程,获得对图形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3.精心安排交流平台。

教师要重视为学生创设交流的情境,提供“数学对话”的机会,鼓励学生用耳、用口、用眼、用手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接受他人的思想。

这样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探索、思考解释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

4.注意把握数学本质。

原来认识三角形只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现在要从定义、特征等方面来认识,抽象概括的程度提高了。

如这里认识三角形,是在学生知识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己概括什么是三角形。

再如按角分类,教学时一般都让学生自己给各类三角形取名字,在给每类起名字时,都要概括出这类三角形共同的本质属性。

这些都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重要载体。

这一点老师们都很清楚,但稍不留神,就错失了良机。

如教学三角形定义,一般老师都很关注对“围成”的理解,认为这样概念的教学就严密了,考试学生也不会落下“围成”二字了。

由于太关注“围成”,淡化了培养抽象概括能力的大目标,就会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情况。

如有的老师让学生用小棒摆一个三角形,老师再出示一个不封口或出头的图形问学生这是不是三角形,学生当然说不是,老师引导学生说出三角形要用三根小棒围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