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消息两则表格教案
《消息二则》教学设计(表格)
中国火箭海上发射将于今年“首秀”
2018年3月1日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由该集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的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将于今年实施海上发射演示验证,这有望成为我国运载火箭的海上发射“首秀”。
目前我国几大发射场中,最南端的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位于北纬19度。杨毅强说,对于倾角更小的发射任务,在赤道附近进行海上发射不失为一种选择,可以填补我国火箭进入空间能力的空白。
30万
(二)西路军
九江——安庆
21日17时—22日22时
35万
2/3
(三)东路军
南京——江阴
21日17时—22日22时
35万
大部
3.主体部分为什么按“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顺序安排?
首先,中路军最早渡江,所以先写;其次,中、西两路所遇抵抗都很微弱,东路所遇抵抗较为顽强,所以中、西路合写在前,东路单写在后。先写中路军,再写西路军,最后写东路军,这样的顺序反映了三路渡江的时间先后,也体现了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中先从中间突破、再以三路并进的战略部署。根据时间发展及事件特点安排顺序,清晰合理。
鲜明生动,富于感情色彩的例子在文中还有很多。例如“百万大军”“一千余华里”,气势豪迈,排山倒海,“冲破”“横渡”“突破”,胜利豪情,激动人心;又如我军的“英勇善战”“锐不可当”与敌军的“纷纷溃退,毫无斗志”,赞扬与藐视之情,对比鲜明;再如“歼灭”“击溃”“占领”“控制”“封锁”“切断”一系列动词,鲜明地写出了我军一个又一个战果,富有动态,正如大军如潮,铁流难挡的形势,雄阔有力,激情昂扬。本文这种语言特点既是消息的要求,也是本文报道内容的需要。
2.文体性强。
及时性、准确性、简明性是消息的三大特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从发电到发表,相距一天多的时间,及时地报道了我军渡江情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标题中“百万”一词的使用既体现了准确性,又体现了真实性:中路军渡江三十万人,西路军三十五万人,东路军三十五万人,因此文中称“百万大军”与事实完全相符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消息二则教案(优秀8篇)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消息二则教案(优秀8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消息二则》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把握课文的内容和消息结构特点。
(重点)2.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感情。
(重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949年4月21日,中国发生了一件决定未来走向的大事。
这节课,让我们共同学习课文《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了解那个重要时刻。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整体感知,把握文体特点提问1:反复朗读课文,勾画出这则消息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明确:时间:二十一日,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芜湖、安庆之间;人物:三十万人民解放军;事件:渡过长江。
提问2:参看课文批注,思考:如果你要把这一消息迅速告知身边的人,你会怎样说?如果你要把这一消息比较完整地告知身边的人,你会怎么说?如果你要把这一消息具体地告知身边的人,你会怎么说?你的告知的方式和消息的哪些部分相对应?明确:迅速告知: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完整地告知: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具体地告知: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
国民D*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
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迅速告知对应消息标题;完整地告知对应消息#教案#导语。
具体地告知对应消息主体。
提问3:标题、#教案#导语、主体三者具有什么关系?明确:标题、#教案#导语、主体三者叙说的都是同一事件,但在具体程度上有不同。
这种特点就是人们常说的消息文体的金字塔结构。
这是消息的性质决定的:把最重要的内容最迅速地让人们了解。
提问4:电头有什么作用?明确:告诉人们消息的来源,增加可信度。
目标导学二:品读语言,体会作者情感提问5:朗读课文,说一说朗读的基调是什么。
《消息二则》教案
《消息二则》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消息的特点和结构,掌握消息的六要素。
学习阅读消息的方法,能够准确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
体会消息语言的准确性和简洁性,感受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和革命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消息的六要素和结构。
理解消息语言的特点。
分析消息的内容和主题。
教学难点区分消息和其他文体的不同。
体会消息中蕴含的情感和价值观。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消息的基本知识和阅读方法。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消息的内容和主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朗读法:通过朗读消息,感受消息的语言特点和情感氛围。
分析法:分析消息的结构和语言,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一些新闻图片或视频片段,引导学生关注新闻事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学生对新闻的了解和认识,引出消息这一新闻体裁。
了解消息的特点和结构讲解消息的定义、特点和结构。
消息是一种简要、迅速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和最新变化的新闻体裁。
消息具有真实性、时效性、简明性等特点。
消息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结合具体的消息实例,分析消息的结构和特点,让学生有更直观的认识。
学习阅读消息的方法介绍阅读消息的方法和步骤。
首先,浏览标题,了解消息的主要内容;其次,阅读导语,把握消息的核心信息;然后,阅读主体,了解消息的具体内容和细节;最后,阅读背景和结语,加深对消息的理解。
以一篇简单的消息为例,引导学生运用阅读方法进行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分析《消息二则》的内容和主题分别阅读《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两篇消息。
引导学生找出消息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
分析消息的语言特点,体会消息语言的准确性和简洁性。
例如,“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这句话用简洁的语言准确地描述了国民党军队的溃败。
1.消息两则表格教案
(讨论了以上三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要想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就要看标题。要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就要
看导语。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就要看主体。
新闻的要素也是记叙的要素,只要把记叙的六个要素变成六个问题,阅读的时候注意这六点,养成留意要素的习惯,再读其他叙事性作品也就容易把握内容了。
朗诵;自主、合作、探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
教
学
过
程
一学生自读课文(包括读“预习提示”,以了解背景知识)。读书时,画出生字词(或自己查字典解决)。
[说明]熟悉历史背景,大致了解全文内容。
二朗读课文,或听朗读录音。对照书上的示意图,进一步了解三路大军渡江战役的经过。提出要求:对照示意图,能够复述渡江战役的大致过程。
标题、导语、主体是一则新闻不可缺少的三个部分(如有条件,教师可适当增加些知识给学生,如副标题、结语等)。一则新闻,往往由这三部分构成。
六通过比较,传授新闻特点的知识。
1.这则新闻起始,括号里的内容表明这则新闻报道的单位、时间。这些内容去掉与保留有没有不同?
[参考答案](括号及其中的内容属于新闻的“电头”──学生答题后教师再讲,这些内容表明所报道的材料的真实性,报道的及时。“预习提示”介绍“22日夜,毛泽东同志又撰写了这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证明了报道的及时。)
合作探究
教师布置思考题:
阅读这则新闻后,你以为新闻具有怎样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新闻的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019部编版)《消息二则》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019部编版)第四单元《消息二则》。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1.《消息二则》文本阅读:引导学生阅读两则消息,分析其结构、特点及表达方式,提高学生对新闻类文本的理解能力。
2.语文实践活动:结合《消息二则》的学习,让学生尝试撰写一篇简短的新闻稿,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新闻素养。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新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具体内容包括:
(1)学习新闻的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2)分析《消息二则》的言特点,了解新闻语言的准确、简练、生动。
(3)通过对比阅读,了解不同类型的新闻,如动态新闻、综合新闻等。
(4)结合实际生活,指导学生关注时事,学会筛选、整理新闻信息。
(5)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尝试撰写新闻稿,提高写作能力。
首先,关于新闻结构的讲解,我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具体的分析,让学生们对新闻的五个部分有了明确的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可以尝试运用更多实例,让学生在对比中加深对新闻结构的认识。
其次,新闻语言的运用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学生们的一个难点。在讲授过程中,我尽量用简练、生动的语言解释新闻语言的特点,并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新闻语言的魅力。然而,如何在写作中运用这些特点,学生们似乎还有一定难度。我考虑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们有更多机会实践和体会。
消息二则教案
消息二则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消息的特点和结构。
学会分析消息的标题、导语、主体等部分。
掌握消息语言准确、简洁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和分析消息二则,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引导学生模仿写作消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关注时事、关心社会的意识。
增强学生对新闻工作者的敬意。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消息的结构和要素。
体会消息语言的特点。
2、教学难点学会准确提取消息的主要内容。
能够根据提供的材料撰写简单的消息。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两则时事新闻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新闻是如何传递给我们的?新闻的主要构成要素有哪些?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消息二则。
(二)知识讲解1、消息的定义消息是一种以简要的文字迅速报道新闻事实的体裁,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基本体裁。
2、消息的特点真实性:消息所报道的内容必须是真实的,不能虚构或夸大。
时效性:消息要及时反映最新发生的事件,具有很强的时间性。
简洁性:消息的语言要简洁明了,篇幅不宜过长。
准确性:消息的内容和表达要准确无误,避免产生歧义。
3、消息的结构标题: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导语: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
主体:详细叙述消息的具体内容,包括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
背景:介绍与事件相关的背景情况,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事件。
结语:对消息的内容进行总结或展望。
(三)文本分析1、展示第一则消息,引导学生分析标题、导语、主体等部分,并总结主要内容。
2、让学生分组讨论这则消息的语言特点,如用词准确、简洁等。
3、按照同样的方法,分析第二则消息。
(四)写作指导1、给出一个简单的事件,让学生按照消息的结构和语言要求进行写作。
2、学生完成写作后,互相交流、评价,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消息的相关知识,包括定义、特点、结构、语言等,强调学习消息写作的重要性。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消息二则》表格版教案
精品语文资料课题1 消息二则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 准确认读并理解“溃退、泄气、督战、摧枯拉朽”等词语。
2. 了解新闻消息的特点,明确新闻结构的五部分。
培养学生阅读探究的能力。
3. 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重点难点1. 分析课文,把握新闻的结构和要素。
2. 通过朗读,体会本文语言准确、简洁的特点。
策略方法朗读法、品析法、师友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ppt教学时数2课时课前导学1.了解毛泽东的相关情况。
了解两篇新闻的背景资料。
2.了解消息的文体。
3.读准字音:芜.湖、溃.退、歼.灭、督.战、要塞.、业已.、摧枯拉朽.、锐不可当.。
4.读课文,理清结构。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交流感知研读共品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1.作者以及背景资料。
2.生字、生词的读音和释义。
二、诵读感知1.听朗读音频。
2.学生齐读。
3.自由读,全面熟悉课文。
三、朗读课文,指出该新闻的导语和主体部分。
四、默读课文,找出本则新闻的六要素。
五、品味词语1.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2.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1.导入新课: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都是通过哪些方式来了解世界的风云变幻、国家的政治策略以及群众的街谈巷议呢?(学生回答广播、网络、电视、报刊以及他人的传话等,教师引出新闻。
)新闻缩短了你、我、他之间的距离。
让我们寻常百姓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国内外时事,获取各种生活的信息。
好的新闻是可以穿越时空,供人们品读与回味的。
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研读两篇来自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佳作,重温那段荡气回肠、青春激扬的硝烟岁月。
2.组织全班交流预习内容。
3.教师范读,指导朗读。
出示学习要求,适时引导1.学生交流作者的写作背景和生平。
2.师友互相检查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3.听读4.自由读,邻座互读5.齐读师友讨论共品。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8年级下册第1课《消息两则》精品表格式教案
课题消息二则第 2 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新闻相关知识。
(2).了解新闻的历史背景。
(3).把握新闻的及结构特点。
教学重点(1).培养阅读新闻能力。
(2).培养速读课文,迅速筛选主要信息的能力。
难点理解新闻主体部分各层次间的关系。
时间分配教学流程复备1/ 51'10 (一)导入新课:学生欣赏上海世博会图片,请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世博会情况。
师问:你们是如何了解到这些信息的?生答:通过新闻。
师:新闻是我们了解时代生活的一个窗口,也是社会变化的一个晴雨表。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新闻,了解新闻,共同学习出自一代伟人毛泽东之手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二)听新闻,初步感知新闻1、学生听录音新闻,思考:(1)、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则新闻报道的。
(2)、你从中听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介绍新闻背景(投影)明确: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
解放军坚决执行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攻。
中国人民解放军于21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
我们今天学的这篇消息,就是毛泽东同志当时满怀豪情写的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战况的新闻稿。
(三)知新闻,了解新闻相关知识1、学生默读新闻,用笔圈画这则新闻记叙的六要素。
教师点拨: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时间(从20日夜);地点( 1000余华里的战线);事情的起因(人民解放军要横渡长江,进而解放全中国);事情的经过(分三路大军横渡长江,23日可全部渡);事情的结果(人民解放军全线告捷)2/ 5时间分配教学流程复备20'(3)、新闻的结构:新闻的结构有五部分,即(分为:主标、引标、副标)、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用一段话在开头介绍新闻的叫导语。
用几段话具体地介绍新闻的叫主体。
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四)读新闻,把握新闻要点1、请学生模仿播音员放声朗读新闻。
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语速、语调荻港要塞溃退锐不可当泄气歼灭2、请学生根据新闻的结构特点,依次找出新闻的要素。
1、《消息二则》教案
第1课《新闻两则》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体会语言的凝练准确。
2、过程和方法目标: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
教学难点:体会新闻语言的准确、简明的特点。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圈点批注法、探究法、自读法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
一、导入你喜欢读报吗?喜欢读报纸上的新闻吗?它可以表现一个人敏锐的洞察力和关心时事动态的热忱。
新闻是我们了解时代生活的一个窗口,是社会变化的一个晴雨表。
二、学习新闻的知识1、什么是新闻 ?新闻是对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以简明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
从广义说,包括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
从狭义来讲,就是指消息。
本课就是一篇报道及时的消息。
2、消息的特点:1、真实性 2、及时性3、简明性3、新闻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原因、经过、结果。
4、新闻的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可适当议论和抒情。
5、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6、消息的结构:标题——标题:用一句话或一句短语概括文章的中心内容。
读者据此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
导语——用几句话或者是一小段话,简要、概括地要把报道内容的梗概,在开头部分告诉人们。
读者据此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开头第一段或第一句)主体——用一大段话或是几段话,较具体地、较翔实地把报道的内容告诉人们。
读者据此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背景——据此了解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结语——新闻结尾标题、导语、主体是新闻不可缺少的三个部分(背景和结语常常暗含在主体中)三、作家作品、时代背景毛泽东,字润之,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人,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1《消息二则》教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组织课堂活动:分组讨论新闻报道的角度和价值,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分组讨论,分析新闻报道的角度,分享自己的见解。
拓展与延伸
1.推荐阅读材料:
-《新闻写作教程》:提供新闻写作的系统和深入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新闻写作能力。
-《新闻报道与采访》:介绍新闻报道的技巧和采访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新闻背后的制作过程。
-《媒介批判》:引导学生思考媒体的影响和责任,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新闻职业道德》:探讨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教学反思与总结
在教授《消息二则》的过程中,我采用了讲授法、案例研究法和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新闻阅读和分析能力。我通过提供预习资料、组织课堂活动和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我发现学生在提取新闻关键信息时存在一定困难。他们往往只关注新闻的表面内容,而忽略了深层次的含义和信息。为了改善这一问题,我应该在课堂上更多地强调新闻的关键信息提取技巧,并通过实例进行详细讲解。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新闻知识点和技能。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8年级下册第1课《消息两则》精品表格教案
年级八年级科目语文授课人时间课题名称消息二则课时第二课1、学情分析二、学习目标及依据1.品味消息的语言,感受语言的准确与精炼。
2. 理清两则消息的思路,体会两则消息的内在意蕴,尝试消息的写作。
三、重难点内容突破方法重点1. 进一步掌握新闻要素及结构特点。
2..品味消息的语言,感受语言的准确与精炼。
合作探究法比较法难点尝试消息的写作。
实践写作四、教学活动及设计思路教学环节共案部分个案部分复习导入 1.消息的文体知识。
2.第一则消息的相关内容自主探究 1、在课文中找出记叙的六要素。
时间:从20日夜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地点: 1000余华里的战线起因:人民解放军要横渡长江,进而解放全中国1/ 7事情的经过:分三路大军横渡长江,23日可全部渡事情的结果:人民解放军全线告捷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文通过全面报道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的概况,赞扬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司令部和各路军指挥部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指挥才能.表明了全党全军团结一心,同仇敌忾,所向无敌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3、找出本文的标题、电头及其作用、导语、主体,给主体部分分层,找出主体中的议论句子并说说它的作用。
标题:简洁、概括。
其中“百万”、“横渡”二词气势磅礴,胜利豪情跃然纸上。
表现了人民解放军无坚不摧的力量和压倒一切敌人的气势。
电头:“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电头的作用: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和发电时间。
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不含),东2/ 7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导语的作用:从渡江人数、战线及渡江区域三个方面总领全文。
“不含”,是“不包括”的意思。
用在表明地点的句子内,语意明确,不发生歧义。
(因为当时“九江”还没有解放)“西起九江,东至江阴”为什么不宜改为“东起江阴,西至九江”?这样才与主体部分介绍西、东两路大军渡江情况的顺序相吻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8年级下册第1课《消息两则》精品表格教案
课题1消息二则(第一课时)课时 1二次备课班别授课人时间教具幻灯片教学目标1.学习读新闻的方法。
了解不同新闻体裁的特点,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认真阅读课文,把握新闻的特点和结构。
(重点)3.能边读课文边揣摩作者的态度与倾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难点)4.感受人民解放军的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重点认真阅读课文,把握新闻的特点和结构。
难点能边读课文边揣摩作者的态度与倾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过程1/ 24教学内容及流程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时间一、有效导入明确目标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扑面而来的就是国内外各种刚刚发生的新闻报道。
新闻便成了我们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出示学习目标我们就来学习两则新闻,它们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是新闻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出自一代伟人毛泽东之手。
请学生齐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思考,分析幻灯片出示的案例,感悟齐读学习目标5教学内容及流程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时二次2/ 244/ 245/ 246/ 24三、大组汇报教师点拨各小组就本组的自学情况在全班范围内汇报老师对汇报情况作点评、指导、补充和总结这两组词包含了作者对解放军的高度赞扬,也充满了对敌人点拨法讲解法适时补充法强调法等老师根据各小组汇报情况,适当的补充与点拨,强调重点,突出难点。
小组竞赛法汇报交流法小组合作法分析与综合法各小组派代表就本组的在自学部分学习情况进行总结与汇报,同时阐明存在的107/ 24的嘲笑和讽刺,作者的情感爱憎分明,也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四、变式练习拓展提高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里根总统表示哀悼五、课堂小结本文中的“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用语简洁,突出了敌军的不堪一击,反衬我军的英勇善战。
“不到”“即已”两个词前一个表明时间短,后一个表明速度快,充分说明了人民解放军的锐不可当、势如破竹。
练习指导法介绍阿波罗飞船事故属该则新闻结构中的导语部分,其作用是介绍此事件在于说困惑及新生成的问题等。
消息两则教案
消息两则教案教案标题:消息两则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和分析两则不同类型的消息,学生将能够理解和运用消息的基本要素和结构。
2. 学生将能够提取关键信息,总结主要内容,并能够准确地传达消息。
教学重点:1. 消息的要素和结构2. 提取关键信息和总结主要内容的技巧3. 准确传达消息的能力教学难点:1. 分析不同类型消息的结构和要素2. 运用所学知识撰写符合消息要求的消息教学准备:1. 两则不同类型的消息样本(例如新闻报道和个人通知)2. 白板、标记笔3. 学生练习用纸和铅笔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他们对消息的定义和要素的理解。
2.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不同类型的消息可能有哪些不同的结构和要素?阅读与分析(15分钟):1. 将两则不同类型的消息样本分发给学生。
2. 学生独立阅读并标记出关键信息和主要内容。
3. 学生分组讨论和比较两则消息的结构和要素。
4. 引导学生总结两则消息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讲解与指导(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两则消息的结构和要素。
2. 教师解释不同类型消息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3. 教师提供示范,展示如何提取关键信息并总结主要内容。
4.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准确传达消息,包括语言的选择、句子的组织和格式的要求。
练习与巩固(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撰写并交换不同类型消息。
2. 学生互相检查和评估对方的消息,提出改进建议。
3. 学生展示并分享他们的消息,讨论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效果。
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要点。
2. 教师提供拓展阅读和练习的建议,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消息撰写能力。
评估:1. 观察学生在分析消息结构和要素时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在练习中撰写消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收集学生的练习作业,检查他们对消息撰写技巧的掌握程度。
拓展活动:1. 学生可自行查找不同类型的消息,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2. 学生可尝试撰写其他类型的消息,如邀请函、公告等。
2023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消息二则教案
1 消息二则教学目标:1.了解消息的文体知识,把握消息写作的“三特征、五结构、六要素”。
2. 熟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准确概括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
3. 欣赏文章主体部分结构安排的匠心所在。
4. 培养关注时事新闻和读报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1.了解消息的文体知识,把握消息写作的“三特征、五结构、六要素”。
2. 准确概括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欣赏文章主体部分结构安排的匠心所在。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朗读法、资料助读法、研读品味法、拓展演练法教学过程展示:第一课时我三十万大军南渡长江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了解新闻吗?对,新闻是我们了解天下大事的一个窗口。
它是满足人们信息传播与交流需求的一种实用性文体,是新闻作者对新近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新闻泛指出现在电视、广播、报纸及网络等一切传媒上的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包括消息、通讯、特写、人物专访、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社论、报告文学等。
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即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及时迅速地向公众告知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
《我三十万大军南渡长江》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就是狭义新闻,即消息。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则消息《我三十万大军南渡长江》。
二、走进课文(一)资料助读,了解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展示课前预习)1. 作家作品毛泽东,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人,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诗词代表作有《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七律▪长征》等。
2. 写作背景1949年初,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
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依然负隅顽抗,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月苦心经营之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
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 消息二则 表格+文本式教案设计(共2篇)
人教部编版初二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文本式+表格式(共2篇)1 消息二则【教学目标】1.掌握消息这一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法特点。
2.把握课文的新闻要素,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渡江战役的规模与意义。
3.品味消息的语言特点,欣赏新闻写作的艺术。
4.体会作者体现在消息中的情感和立场。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掌握消息这一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法特点。
2.把握课文的新闻要素,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渡江战役的规模与意义。
【教学过程】一、课前对话,导入新课1.讲述故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是毛泽东在一九四九年四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后创作的诗篇。
诗中既写出了人民解放军的巨大胜利,也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激动和喜悦。
请同学们读一读这首诗,试着读出诗中的情感和气魄。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设计意图】这首诗是毛泽东在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后创作的,大气磅礴、鼓舞人心。
以此诗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为后面引导学生体会新闻体裁的特点做铺垫。
师:同样的事件,可以有不同的表述。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消息二则》,是毛泽东用新闻的方式向公众报道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这一重大事件。
请大家再次阅读本课中的两则消息,对比诗歌,看看不同文体的表述,有怎样不同的效果。
(板书:消息二则)【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既是自学检测,鼓励学生通过自学掌握新闻的相关知识,又是知识的积累,为学生利用新闻基础知识学习《消息二则》打下基础。
二、资料助读,走进“新闻”师:默读课本第2页和第17页关于新闻要素和消息特点的文字,标记出需要积累的新闻相关知识。
思考以下问题:1.新闻是什么?2.新闻的“六要素”“五部分”“三特点”分别是什么?3.消息是一种怎样的新闻体裁?预设课件出示:1.新闻是满足人们信息传播与交流需求的一种实用性文体,是对新近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消息二则(第一课时)》教案
《消息二则(第一课时)》教案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区域泄气业己摧枯拉朽B.占领阵地扩展冲破敌阵C.督战协定突破风平浪净D.巩固鉴订拒绝横渡长江2.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冲在最前面)B.他决心从基础科学研究转向农业生物技术研发,以改变中国种业“四面楚...歌.”的被动局面。
(形容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C.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
[(军队)被打垮而后退]D.这个球队是临时拼凑的,根本不堪一击....。
(形容力量十分薄弱)3.根据课文内容选词填空。
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战争战斗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击败击退)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限制制服)江阴要塞,(切断封锁占领)长江。
4.评析文中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仿照例句,用“从……中,我听出……”的句式写两句话。
例一:从“百万大军”中,我听出了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摧枯拉朽、无坚不摧的气势。
例二:从“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中,我听出了汤恩伯的骄傲自负和毛泽东对敌人的嘲讽。
(1)从“”中,我听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中,我听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9题。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②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③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④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⑤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消息二则教案
《消息二则》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消息的特点、结构和要素。
- 学会阅读消息,能够准确把握消息的主要内容和主旨。
- 掌握消息的写作方法,能够撰写简单的消息。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和分析消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 通过写作练习,锻炼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事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 激发学生对新闻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新闻素养。
- 通过对优秀消息的学习,感受新闻的力量和价值,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消息的特点、结构和要素的掌握。
- 消息的阅读和写作方法的指导。
2.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消息的主旨和关键信息。
- 如何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性和写作创新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消息的相关知识和写作方法。
2. 阅读法:引导学生阅读消息文本,分析消息的特点和结构。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对消息的理解和看法。
4. 写作法:安排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5.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消息案例,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新闻视瓶或展示一则新闻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提问学生:你们平时是通过什么渠道了解新闻的?新闻有哪些特点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消息。
(二)讲授消息的相关知识1. 消息的特点(1)真实性:消息必须真实可靠,报道的内容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2)时效性:消息要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事情,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3)简短性:消息的篇幅一般较短,语言简洁明了,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传达主要信息。
(4)客观性:消息要客观地报道事实,不带有主观色彩。
2. 消息的结构消息通常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组成。
消息两则课堂教学教案
消息两则课堂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新闻的基本结构,包括、、主体、背景和。
(2)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新闻的能力,提取关键信息。
(3)引导学生分析新闻的价值和传播途径。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新闻的基本特点。
(2)小组合作,分析新闻的制作技巧。
(3)角色扮演,模拟新闻播报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2)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关注社会热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新闻的基本结构。
(2)新闻的制作技巧。
(3)新闻价值的判断。
2. 教学难点:(1)新闻的制作。
(2)新闻价值的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新闻的基本概念。
(2)提问:你们平时是如何阅读新闻的?新闻给你们带来了哪些影响?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新闻,了解新闻的基本结构。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小组合作:(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篇新闻进行分析。
(2)小组讨论:新闻的制作技巧,新闻的价值所在。
(3)各组汇报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角色扮演:(1)学生分组,模拟新闻播报过程。
(2)教师评价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建议。
四、课后作业1. 请学生课后搜集一则新闻,分析其制作技巧和新闻价值。
2. 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新闻事业的看法。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新闻媒体机构,了解新闻采编流程,感受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
2. 邀请新闻工作者或专业人士来校讲座,分享新闻行业经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新闻观念。
3. 开展校园新闻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新闻写作,提高新闻素养。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8年级下册第1课《消息两则》精品表格教案
年级八年级科目语文任课教师授课时间课题1、《消息二则>授课类型新课课标依据1、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
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新闻的概念、六要素、结构。
2、通过阅读,学习迅速抓住消息的主要信息。
3、培养阅读新闻的习惯,关注社会生活和新闻本身的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初步了解新闻的概念、六要素、结构。
2、通过阅读,学习从新闻的要素的角度迅速抓住消息的主要信息。
教学难点培养阅读新闻的兴趣,关注社会生活和新闻本身的发展。
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知识点学习目标媒体类型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1/ 4初步了解新闻的概念、六要素、结构。
了解新闻的概念、六要素、结构。
文字AD六要素、结构。
5分钟自制关注社会生活和新闻本身的发展 新闻的发展图片AC新闻的发展 5分钟下载学习从新闻的要素的角度迅速抓住消息的主要信息 从新闻的要素的角度迅速抓住消息的主要信息文字FI消息的主要信息3分钟 自制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设疑_播放_概括.I 讨论_交流_总结J.其他教学过程设计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基础巩固1、巩固知识,夯实基拼读词语,说出声调:溃退泄气督战要塞业已摧枯拉朽锐不可当二、补充新闻知识:1、新闻的定义: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特写、通讯、新闻评论、典型报告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讨论了以上三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要想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就要看标题。要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就要
看导语。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就要看主体。
新闻的要素也是记叙的要素,只要把记叙的六个要素变成六个问题,阅读的时候注意这六点,养成留意要素的习惯,再读其他叙事性作品也就容易把握内容了。
教师导学:要求学生快速默读第二则新闻,理清记叙的六要素。
运用所学的新闻知识具体分析第二则新闻,并说说两则新闻在写法上有哪些不同之处?
品味两则新闻语言的特点,完成课后练习三。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学生全班交流,只要言之有理,教师
就给予鼓励。
师生小结:
布置作业
就现代战争的话题谈谈你的认识,并整理在练习本上。
合作探究
教师布置思考题:
阅读这则新闻后,你以为新闻具有怎样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新闻的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拓展延伸
教师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教师检查预习字词情况,布置思考题:
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了什么内容。
再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指出记叙的六要素也是新闻的要素)
精读课文(可分读、齐读),具体说说新闻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报道渡江情况的?按什么顺
序报道,为什么?
2.从这里我们能看出“新闻”具有怎样的一个特点?
[参考答案](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3.主体部分中,有两处写到“至发电时止”。这样写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报道准确)
教师板书:真实、及时、准确
三两位学生一组,彼此照着示意图复述渡江战役的经过。
一位同学指图复述,其他同学静听。
同学们复述内容就是这则新闻的“主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
教
学
过
程
一学生自读课文(包括读“预习提示”,以了解背景知识)。读书时,画出生字词(或自己查字典解决)。
[说明]熟悉历史背景,大致了解全文内容。
二朗读课文,或听朗读录音。对照书上的示意图,进一步了解三路大军渡江战役的经过。提出要求:对照示意图,能够复述渡江战役的大致过程。
三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复述较好的同学,准备请他(她)上黑板前面复述。
四教师出示一张较大些的渡江战役示意图(照教材绘制即可),请刚才发现的复述较好的一位同学指图复述,其他同学静听。然后,指出其复述的不确之处。
五借助问题,传授新闻结构的知识。
1.文中哪两句话概括了同学们刚才复述的内容?
[参考答案](第1句、第2句)
2.有没有哪一句能够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课题
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主备人
刘爱俊
授课时间
教
学
目
标
一了解新闻的特点和结构。
二体会本文语言简明、准确的特点。
三了解渡江战役的经过,接受革命教育
教学
重点
学生初学新闻这种体裁,有必要弄清楚新闻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教学
难点
本文语言简洁、准确,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教材
教具准备
多媒体、音频
教学方法
朗诵;自主、合作、探究
六通过比较,传授新闻特点的知识。
1.这则新闻起始,括号里的内容表明这则新闻报道的单位、时间。这些内容去掉与保留有没有不同?
[参考答案](括号及其中的内容属于新闻的“电头”──学生答题后教师再讲,这些内容表明所报道的材料的真实性,报道的及时。“预习提示”介绍“22日夜,毛泽东同志又撰写了这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证明了报道的及时。)
学生背诵,互相检查。
学生静听,欣赏。
当
堂
检
测
1.题目是“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百万”是实数,还是虚数?
2.“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其中,“不含”有什么作用?去掉它,行不行?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课题
一、中原我军解放南阳(2课时)
主备人
寇爱红
授课时间
教
学
目
标
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学生预习字词
读课文讨论
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参与。
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参与。
讨论后明确:新闻的特点和结构。
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新闻知识学习第二则新闻,并提出思考题。
当
堂
检
测
1Hale Waihona Puke 学生背诵新闻的特点、结构。2、学生默写新闻的基本知识。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教师讲知识:
1.这则新闻的前两句是“导语”(板书),
2.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称为“主体”,刚才同学们复述内容就是这则新闻的“主体”。评述三路大军渡江
3.新闻还要有“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就是本文标题。标题以凝炼的语言,概述全篇的要旨,醒目有力。
标题、导语、主体是一则新闻不可缺少的三个部分(如有条件,教师可适当增加些知识给学生,如副标题、结语等)。一则新闻,往往由这三部分构成。
了解新闻特点,复习记叙文六要素知识。
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
重点
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教学
难点
新闻的特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音频
教学方法
朗诵;自主、合作、探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
教
学
过
程
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毛泽东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亲自撰写的一篇新闻,题目是“中原我军解放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