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安徽省高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4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安徽卷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li 7 O 16 F 19 P 31 S 32 Fe 56第Ⅰ卷(选择题共120分)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外膜的蛋白质含量比内膜高B.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C.成人心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比腹肌细胞的多D.哺乳动物精子中的线粒体聚集在其头部和尾的基部2. 右图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表选项中正确的是选项管腔中氨基酸→上皮细胞管腔中+Na→上皮细胞上皮细胞中氨基酸→组织液A 主动运输被动运输主动运输B 被动运输被动运输被动运输C 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被动运输D 主动运输被动运输被动运输3. 分别用β—珠蛋白基因、卵清蛋白基因和丙酮酸激酶(与细胞呼吸相关的酶)基因的片断为探针,与鸡的成红细胞、输卵管细胞和胰岛细胞中提取的总DNA分子进行分子杂交,结果见下表(注:“+”表示阳性,“-”表示阴性)。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探针细胞总RNAβ—珠蛋白基因卵清蛋白基因丙酮酸激酶基因成红细胞+ - +输卵管细胞- + +胰岛细胞- - + A.在成红细胞中,β—珠蛋白基因处于活动状态,卵清蛋白基因处于关闭状态。
B.输卵管细胞的基因组DNA中存在卵清蛋白基因,缺少β—珠蛋白基因。
C.丙酮酸激酶基因表达产物对维持鸡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很重要。
D.上述不同类型细胞的生理功能差异与基因选择性表达有关4. 某种植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特点时期的显微照片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基因重组B.图乙中,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组成相同C.图丙中,染色体的复制正在进行,着丝点尚未分裂D.图丁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5. 鸟类的性别决定为ZW型。
某种鸟类的眼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
【高考真题】2014年安徽省高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2014年安徽省高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卷共20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14.(6分)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常将未知现象同已知现象进行比较,找出其共同点,进一步推测未知现象的特性和规律.法国物理学家库伦在研究异种电荷的吸引问题时,曾将扭秤的振动周期与电荷间距离的关系类比单摆的振动周期与摆球到地心距离的关系.已知单摆摆长为l,引力常量为G,地球质量为M,摆球到地心的距离为r,则单摆振动周期T与距离r的关系式为()A.T=2πr B.T=2πr C.T=D.T=2πl15.(6分)如图所示,有一内壁光滑的闭合椭圆形管道,置于竖直平面内,MN是通过椭圆中心O点的水平线.已知一小球从M点出发,初速率为v0,沿管道MPN运动,到N点的速率为v1,所需时间为t1;若该小球仍由M点以初速率v0出发,而沿管道MQN运动,到N点的速率为v2,所需时间为t2,则()A.v1=v2,t1>t2B.v1<v2,t1>t2C.v1=v2,t1<t2D.v1<v2,t1<t216.(6分)一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图1是t=0时刻的波形图,图2是介质中某质点的振动图象,则该质点的x坐标值合理的是()A.0.5m B.1.5m C.2.5m D.3.5m17.(6分)一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仅受静电力作用,做初速度为零的直线运动,取该直线为x轴,起始点O为坐标原点,其电势能E P与位移x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图象中合理的是()A.电场强度与位移关系B.粒子动能与位移关系C.粒子速度与位移关系D.粒子加速度与位移关系18.(6分)“人造小太阳”托卡马克装置使用强磁场约束高温等离子体,使其中的带电粒子被尽可能限制在装置内部,而不与装置器壁碰撞.已知等离子体中带电粒子的平均动能与等离子体的温度T成正比,为约束更高温度的等离子体,则需要更强的磁场,以使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半径不变.由此可判断所需的磁感应强度B正比于()A.B.T C. D.T219.(6分)如图所示,一倾斜的匀质圆盘绕垂直于盘面的固定对称轴以恒定角速度ω转动,盘面上离转轴距离 2.5m处有一小物体与圆盘始终保持相对静止,物体与盘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盘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g取10m/s2,则ω的最大值是()A.rad/s B.rad/s C.1.0rad/s D.0.5rad/s20.(6分)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认为,磁场变化时会在空间激发感生电场.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的绝缘体圆环水平放置,环内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B,环上套一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已知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均匀增加,其变化率为k,若小球在环上运动一周,则感生电场对小球的作用力所做功的大小是()A.0 B.r2qk C.2πr2qk D.πr2qk二、非选择题21.(9分)图1是“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装置图,通过描点画出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1)以下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其中合理的是.a.安装斜槽轨道,使其末端保持水平b.每次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可以任意选择c.每次小球应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d.为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描绘的点可以用折线连接(2)实验得到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在轨迹上取一些点,以平抛起点O为坐标原点,测量它们的水平坐标x和竖直坐标y,图2中y﹣x2图象能说明平抛小球运动轨迹为抛物线的是.(3)图3是某同学根据实验画出的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O为平抛的起点,在轨迹上任取三点A、B、C,测得A、B两点竖直坐标y1为5.0cm,y2为45.0cm,A、B两点水平间距△x为cm,则平抛小球的初速度v0为m/s,若C点的竖直坐标y3为60.0cm,则小球在C点的速度v C为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g取10m/s2).22.(9分)某同学为了测量一个量程为3V的电压表的内阻,进行了如下实验:(1)他先用多用电表进行了正确的测量,测量时指针位置如图1所示,得出电压表的内阻为3.00×103Ω,此时电压表的指针也偏转了.已知多用表欧姆档表盘中央刻度值为“15”,表内电池电动势为1.5V,则电压表的示数为V(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为了更准确地测量该电压表的内阻R V,该同学设计了图2所示的电路图,实验步骤如下:A.断开开关S,按图2连接好电路;B.把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滑到b端;C.将电阻箱R0的阻值调到零;D.闭合开关S;E.移动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的位置,使电压表的指针指到3V位置;F.保持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R0的阻值使电压表指针指到1.5V位置,读出此时电阻箱R0的阻值,此值即为电压表内阻R V的测量值;G.断开开关S.实验中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有:a.待测电压表b.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2000Ωc.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0Ωd.电阻箱:最大阻值9999.9Ω,阻值最小改变量为0.1Ωe.电阻箱:最大阻值999.9Ω,阻值最小改变量为0.1Ωf.电池组:电动势约6V,内阻可忽略g.开关,导线若干按照这位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法,回答下列问题:①要使测量更精确,除了选用电池组、导线、开关和待测电压表外,还应从提供的滑动变阻器中选用(填“b”或“c”),电阻箱中选用(填“d”或“e”).②电压表内阻R V的测量值R测和真实值R真相比,R测R真(填“>”或“<”);若R V越大,则越(填“大”或“小”).23.(14分)如图所示,充电后的平行板电容器水平放置,电容为C,极板间距离为d,上极板正中有一小孔,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从小孔正上方高h处由静止开始下落,穿过小孔到达下极板处速度恰为零(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极板间电场可视为匀强电场,重力加速度为g),求:(1)小球到达小孔处的速度;(2)极板间电场强度大小和电容器所带电荷量;(3)小球从开始下落运动到下极板处的时间。
2014年安徽理综物理卷(Word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14.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常将未知现象同已知现象进行比较,找出其共同点,进一步推测未知现象的特性和规律。
法国物理学家库伦在研究异种电荷的吸引力问题时,曾将扭秤的振动周期与电荷间距离的关系类比单摆的振动周期与摆球到地心距离的关系。
已知单摆摆长为l ,引力常量为G ,地球质量为M ,摆球到地心的距离为r ,则单摆振动周期T 与距离r 的关系式为( ) A. l GM r T π2= B. GM l r T π2= C. l GM r T π2= D. GM r l T π2=【解析】由于万有引力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得:,而单摆的振动周期公式为,联立得:。
B 正确。
15.如图所示,有一内壁光滑的闭合椭圆形管道,置于竖直平面内,MN 是通过椭圆中心O 点的水平线。
已知一小球从M 点出发,初速率为v 0,沿管道MPN 运动,到N 点的速率为v 1,所需时间为t 1;若该小球仍由M 点以出速率v 0出发,而沿管道MQN 运动,到N 点的速率为v 2,所需时间为t 2.则( )A.v 1=v 2 ,t 1>t 2B. v 1<v 2,t 1>t 2C. v 1=v 2,t 1<t 2D. v 1<v 2,t 1<t 2答案:A【解析】由于是内壁光滑的闭合椭圆形管道,运动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MON 在同一水平线上,故v 1=v 2=v 0;而沿管道MPN 运动,先减速后加速,沿管道MQN 运动,先加速后减速,前者平均速率小,后者平均速率大,运动的路程相同,故t 1>t 2。
A 正确。
16.一简谐横波沿x 轴正向传播,图1示t =0时刻的波形图,图2是介质中某质点的振动图像,则该质点的x 坐标值合理的是()A.0.5mB. 1.5mC. 2.5mD. 3.5m答案:C【解析】由图2结合图1可知该质点x 坐标值可能是1.5m 和2.5m ,而简谐横波沿x 轴正向传播,由图1可得向下振动的质点为x 坐标值2.5m 的质点,故C 正确。
【精校】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物理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物理1.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常将未知现象同已知现象进行比较,找出其共同点,进一步推测未知现象的特性和规律。
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在研究异种电荷的吸引问题时,曾将扭秤的振动周期与电荷间距离的关系类比单摆的振动周期与摆球到地心距离的关系。
已知单摆摆长为l ,引力常量为G 。
地球的质量为M 。
摆球到地心的距离为r ,则单摆振动周期T 与距离r 的关系式为 A.2GMT rl π= B.2lT rGM π= C.2GMT rl π=D.2l T lGMπ= 解析:由于万有引力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MmGmg r =,而单摆的振动周期公式为2lT gπ=,联立得:2l T r GM π=。
B 正确。
答案:B2.如图所示,有一内壁光滑的闭合椭圆形管道,置于竖直平面内,MN是通过椭圆中心O点的水平线。
已知一小球从M点出发,初速率为v 0,沿管道MPN 运动,到N 点的速率为v 1,所需的时间为t 1;若该小球仍由M 点以初速率v 0出发,而沿管道MQN 运动,到N 点的速率为v 2,所需时间为t 2。
则A.v 1=v 2,t 1>t 2B.v 1<v 2,t 1>t 2C.v 1=v 2,t 1<t 2D.v1<v2,t1<t2解析:由于是内壁光滑的闭合椭圆形管道,运动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MON在同一水平线上,故v1=v2=v0;而沿管道MPN运动,先减速后加速,沿管道MQN运动,先加速后减速,前者平均速率小,后者平均速率大,运动的路程相同,故t1>t2。
A 正确。
答案:A3.一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图1是t=0时刻的波形图,图2是介质中某点的振动图象,则该质点的x坐标值合理的是A.0.5mB.1.5mC.2.5mD.3.5m解析:由图2结合图1可知该质点2345x坐标值可能是1.5m和2.5m,而简谐横波沿x 轴正向传播,由图1可得向下振动的质点为x坐标值2.5m的质点,故C正确。
2014年安徽省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物理试题一、单选题(每题6 分,共42 分)14、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常将未知现象同已知现象进行比较,找出其共同点,进一步推测未知现象的特性和规律。
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在研究异种电荷的吸引问题时,曾将扭秤的振动周期与电荷间距离的关系类比单摆的振动周期与摆球到地心距离的关系。
已知单摆摆长为l ,引力常量为G 。
地球的质量为M 。
摆球到地心的距离为r ,则单摆振动周期T 与距离r 的关系式为A.2T π=B.2T π=C.T =D.2T π= 15、如图所示,有一内壁光滑的闭合椭圆形管道,置于竖直平面内,MN是通过椭圆中心O点的水平线。
已知一小球从M点出发,初速率为v 0,沿管道MPN 运动,到N 点的速率为v 1,所需的时间为t 1;若该小球仍由M 点以初速率v 0出发,而沿管道MQN 运动,到N 点的速率为v2,所需时间为t 2。
则A .v 1=v 2,t 1>t 2B .v 1<v 2,t 1>t 2C .v 1=v 2,t 1<t 2D .v 1<v 2,t 1<t 216、一简谐横波沿x 轴正向传播,图1是t =0时刻的波形图,图2是介质中某点的振动图象,则该质点的x 坐标值合理的是A .0.5mB .1.5mC .2.5mD .3.5m17、一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仅受静电力作用,做初速度为零的直线运动。
取该直线为x 轴,起始点O 为坐标原点,其电势能EP 与位移x 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下列图象中合理的是18、 “人造小太阳”托卡马克装置使用强磁场约束高温等离子体,使其中的带电粒子被尽可能限制在装置内部,而不与装置器壁碰撞。
已知等离子体中带电粒子的平均动能与等离子体的温度T 成正比,为约束更高温度的等离子体,则需要更强的磁场,以使带电粒子的运动半径不变。
由此可判断所需的磁感应强度B 正比于A .B .C .D .19、如图所示,一倾斜的匀质圆盘绕垂直于盘面的固定对称轴以恒定的角速度ω转动,盘面上离转轴距离2.5m 处有一小物体与圆盘始终保持相对静止。
2014年安徽省高考物理试卷最新修正版
2014年安徽省高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卷共20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14.(6分)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常将未知现象同已知现象进行比较,找出其共同点,进一步推测未知现象的特性和规律.法国物理学家库伦在研究异种电荷的吸引问题时,曾将扭秤的振动周期与电荷间距离的关系类比单摆的振动周期与摆球到地心距离的关系.已知单摆摆长为l,引力常量为G,地球质量为M,摆球到地心的距离为r,则单摆振动周期T与距离r的关系式为()A.T=2πr B.T=2πr C.T=D.T=2πl15.(6分)如图所示,有一内壁光滑的闭合椭圆形管道,置于竖直平面内,MN 是通过椭圆中心O点的水平线.已知一小球从M点出发,初速率为v0,沿管道MPN运动,到N点的速率为v1,所需时间为t1;若该小球仍由M点以初速率v0出发,而沿管道MQN运动,到N点的速率为v2,所需时间为t2,则()A.v1=v2,t1>t2B.v1<v2,t1>t2C.v1=v2,t1<t2D.v1<v2,t1<t2 16.(6分)一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图1是t=0时刻的波形图,图2是介质中某质点的振动图象,则该质点的x坐标值合理的是()A.0.5m B.1.5m C.2.5m D.3.5m17.(6分)一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仅受静电力作用,做初速度为零的直线运动,取该直线为x轴,起始点O为坐标原点,其电势能E P与位移x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图象中合理的是()A.电场强度与位移关系B.粒子动能与位移关系C.粒子速度与位移关系D.粒子加速度与位移关系18.(6分)“人造小太阳”托卡马克装置使用强磁场约束高温等离子体,使其中的带电粒子被尽可能限制在装置内部,而不与装置器壁碰撞.已知等离子体中带电粒子的平均动能与等离子体的温度T成正比,为约束更高温度的等离子体,则需要更强的磁场,以使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半径不变.由此可判断所需的磁感应强度B正比于()A.B.T C. D.T219.(6分)如图所示,一倾斜的匀质圆盘绕垂直于盘面的固定对称轴以恒定角速度ω转动,盘面上离转轴距离2.5m处有一小物体与圆盘始终保持相对静止,物体与盘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盘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g取10m/s2,则ω的最大值是()A.rad/s B.rad/s C.1.0rad/s D.0.5rad/s20.(6分)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认为,磁场变化时会在空间激发感生电场.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的绝缘体圆环水平放置,环内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B,环上套一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已知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均匀增加,其变化率为k,若小球在环上运动一周,则感生电场对小球的作用力所做功的大小是()A.0 B.r2qk C.2πr2qk D.πr2qk二、非选择题21.(9分)图1是“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装置图,通过描点画出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1)以下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其中合理的是.a.安装斜槽轨道,使其末端保持水平b.每次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可以任意选择c.每次小球应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d.为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描绘的点可以用折线连接(2)实验得到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在轨迹上取一些点,以平抛起点O为坐标原点,测量它们的水平坐标x和竖直坐标y,图2中y﹣x2图象能说明平抛小球运动轨迹为抛物线的是.(3)图3是某同学根据实验画出的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O为平抛的起点,在轨迹上任取三点A、B、C,测得A、B两点竖直坐标y1为5.0cm,y2为45.0cm,A、B两点水平间距△x为cm,则平抛小球的初速度v0为m/s,若C点的竖直坐标y3为60.0cm,则小球在C点的速度v C为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g取10m/s2).22.(9分)某同学为了测量一个量程为3V的电压表的内阻,进行了如下实验:(1)他先用多用电表进行了正确的测量,测量时指针位置如图1所示,得出电压表的内阻为3.00×103Ω,此时电压表的指针也偏转了.已知多用表欧姆档表盘中央刻度值为“15”,表内电池电动势为1.5V,则电压表的示数为V(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为了更准确地测量该电压表的内阻R V,该同学设计了图2所示的电路图,实验步骤如下:A.断开开关S,按图2连接好电路;B.把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滑到b端;C.将电阻箱R0的阻值调到零;D.闭合开关S;E.移动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的位置,使电压表的指针指到3V位置;F.保持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R0的阻值使电压表指针指到1.5V位置,读出此时电阻箱R0的阻值,此值即为电压表内阻R V的测量值;G.断开开关S.实验中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有:a.待测电压表b.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2000Ωc.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0Ωd.电阻箱:最大阻值9999.9Ω,阻值最小改变量为0.1Ωe.电阻箱:最大阻值999.9Ω,阻值最小改变量为0.1Ωf.电池组:电动势约6V,内阻可忽略g.开关,导线若干按照这位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法,回答下列问题:①要使测量更精确,除了选用电池组、导线、开关和待测电压表外,还应从提供的滑动变阻器中选用(填“b”或“c”),电阻箱中选用(填“d”或“e”).②电压表内阻R V的测量值R测和真实值R真相比,R测R真(填“>”或“<”);若R V越大,则越(填“大”或“小”).23.(14分)如图所示,充电后的平行板电容器水平放置,电容为C,极板间距离为d,上极板正中有一小孔,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从小孔正上方高h 处由静止开始下落,穿过小孔到达下极板处速度恰为零(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极板间电场可视为匀强电场,重力加速度为g),求:(1)小球到达小孔处的速度;(2)极板间电场强度大小和电容器所带电荷量;(3)小球从开始下落运动到下极板处的时间。
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安徽卷带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安徽卷带解析) 试卷副标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 1.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常将未知现象同已知现象进行比较,找出其共同点,进一步推测未知现象的特性和规律。
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在研究异种电荷的吸引力问题时,曾将扭秤的振动周期与电荷间距离的关系类比单摆的振动周期与摆球到地心距离的关系。
已知单摆摆长为l ,引力常量为G ,地球质量为M ,摆球到地心的距离为r ,则单摆振动周期T 与距离r 的关系式为( ) A. l GM r T π2= B. GM l r T π2= C. l GM r T π2= D. GM r l T π2= 2.如图所示,有一内壁光滑的闭合椭圆形管道,置于竖直平面内,MN 是通过椭圆中心O 点的水平线。
已知一小球从M 点出发,初速率为v 0,沿管道MPN 运动,到N 点的速率为v 1,所需时间为t 1;若该小球仍由M 点以出速率v 0出发,而沿管道MQN 运动,到N 点的速率为v 2,所需时间为t 2。
则( ) A.v 1=v 2 ,t 1>t 2 B. v 1<v 2,t 1>t 2 C. v 1=v 2,t 1<t 2 D. v 1<v 2,t 1<t 2 3.A. 0.5mB. 1.5mC. 2.5mD. 3.5m 4.一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仅受静电力作用,做初速度为零的直线运动,取该直线为x 轴,起始点O 为坐标原点,其电势能E p 与位移x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图象中合理的是 5.“人造小太阳”托卡马克装置使用强磁场约束高温等离子体,使其中的带电粒子被尽可能限制在装置内部,而不与装置器壁碰撞,已知等离子体中带电粒子的平均动能与等离子体的温度T 成正比,为约束更高温度的等离子体,则需要更强的磁场,以使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半径不变,由此可判断所需的磁感应强度B 正比于 T D.2T 6.如图所示,一倾斜的匀质圆盘垂直于盘面的固定对称轴以恒定的角速度ω转动,盘面上离转轴距离2.5m 处有一小物体与圆盘始终保持相对静止,物体与盘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
2014安徽高考理综试卷WORD版
2014安徽省高考理科综合1.下列关于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外膜上的蛋白质含量比内膜的高B.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C.成人心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比腹肌细胞的多D.哺乳动物精子中线粒体聚集在其头部和尾部的基部2.右图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
下表选项中正确的是探针,与鸡的成红细胞、输卵管细胞和胰岛细胞中提取的总RNA进行分子杂交,结果见下表(注:B.输卵管细胞的基因组DNA中存在卵清蛋白基因,缺少β-珠蛋白基因C.丙酮酸激酶基因的表达产物对维持鸡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很重要D.上述不同类型细胞的生理功能差异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4.某种植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特定时期的显微照片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基因重组B.图乙中,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组成相同C.图丙中,染色体的复制正在进行,着丝点尚未分裂D.图丁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5.鸟类的性别决定为ZW型。
某种鸟类的眼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
甲、乙是两个纯合品种,均为红色眼。
根据下列杂交结果,推测杂交1的亲本基因型是A.甲为AAbb,乙为aaBB B.甲为aaZ B Z B,乙为AAZ b WC.甲为AAZ b Z b,乙为aaZ B W D.甲为AAZ b W,乙为aaZ B Z B6.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
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D.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7、CO2的的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在一定条件下用NH3捕获CO2生成重要化工产品三聚氰胺的反应:下列有关三聚氰胺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3H6N3O3B、分子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C、属于共价化合物D、生成该物质的上述反应为中和反应8、下列有关Fe2(SO4)3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K+、Fe2+、C6H5OH、Br-可以大量共存B、和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2I-Fe2++I2C、和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SO42—+Ba2++3OH-Fe(OH)3+Ba SO4D、1 L0.1 mol·L—1该溶液和足量的Zn充分反应,生成11.2 g Fe9、为实现下列实验目的,依据下表提供的主要仪器,所用试剂合理的是学科网(g)+O3(g)N2O5(g)+O2(g),反应在恒10、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剂,其脱硝反应为:2NO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像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11.室温下,下列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 .Na 2S 溶液:c(Na +)>c(HS -)>c(OH -)>c(H 2S)B .Na2C2O4溶液中:c(OH -)=c(H +)+c(HC 2O 4-)+2c(H 2C 2O 4) C .Na 2CO 3溶液:c(Na +)+c(H +)=2c(CO 32-)+c(OH -)D .CH 3COONa 和CaCl 2混合溶液:c(Na +)+c(Ca 2+)=c(CH 3COO -)+c(CH 3COOH)+2c(Cl -) 12.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13243NaOH 溶液体积变化曲线如下图,学科 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学科网A .a 点时,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Al 3+水解,离子方程式为:Al 3++3OH -Al(OH)3B .a →b 段,溶液pH 增大,Al 3+浓度不变C .b →c 段,加入的OH -主要用于生成Al(OH)3沉淀D .d 点时,Al(OH)3沉淀开始溶解14.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常将未知现象同已知现象进行比较,找出其共同点,进一步推测未知现象的特性和规律。
2014年安徽高考真题理综 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解析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5页,第Ⅱ卷第6至第12页。全卷满分300分。
考生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
题卡上所粘帖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 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 答第Ⅱ卷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
清晰。作图题时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
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
4. 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B.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
C.成人心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比腹肌细胞的多
D.哺乳动物精子中的线粒体聚集在其头部和尾的基部
【答案】
C
2. 右图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表选项中正确的是 +
1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li 7 O 16 F 19 P 31 S 32 Fe 56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0分)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于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2014年高考理综安徽卷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理综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共126分)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O:16 F:19 Na:23 S:32 Cl:35.5Ca:40 Fe:56 Cu:63.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
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A.着丝点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B.染色体复制和中心粒复制C.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D.染色体数加倍和染色单体形成2.下列关于溶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小蝌蚪的尾巴最终消失,其中起作用的是溶酶体B. 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多种物质,是细胞的“消化车间”C. 溶酶体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入侵的病毒或病菌,有一定的防御作用D. 刚宰杀的禽、畜放置一段时间再煮口味会更好,其原因为溶酶体和线粒体的共同作用释放出更丰富的营养物质的缘故3.研究表明,同一突触小体中可能存在两种和两种以上的递质,此现象称为递质共存现象。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既有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B. 同一突触后膜上可能存在多种受体C. 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中无递质D. 共存的递质可能起协同作用也可能起拮抗作用4.农科所通过如图育种过程培育出了高品质的糯小麦,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育种过程中运用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B.要获得yyRR,b过程需要进行不断的自交来提高纯合率C.a、c过程都需要使用秋水仙素,都作用于萌发的种子D.a过程能提高突变率,明显缩短育种年限5.在青藏铁路穿越可可西里的一段,专为藏羚羊设计的33条走廊——野生动物通道(如桥洞),格外引人注目。
该设计目的不包括A.防止藏羚羊出生率下降,维护种群数量的相对稳定B.尽量保护青藏高原的原生态环境,保持物种多样性C.降低青藏铁路对藏羚羊等高原上的大型迁徒动物的不利影响,保护其自然栖息环境D.避免因青藏铁路的阻隔形成的地理隔离而产生生殖隔离,保持藏羚羊等物种的遗传性6.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下列措施中,能有效提高农产品在国内外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是A. 研究和开发生态农业,生产优质有机产品B.引导农民调整粮食种植结构C.多开垦荒地、围湖造田,建立人造小平原D. 开发优质新品种,充分利用农业生态旅游资源7. 设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L 0.1 mol ·L-1的CH3COONa 溶液中CH3COO- 的总数是0.1NA B .常温常压下,1.6g O2 和O3 混合气体中质子总数为0.8 NAC. 一定条件下,2mol SO2 和 1mol O2 发生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一定是2NAD. 1L 0.1mol ·L-1的葡萄糖溶液中分子总数为0.1 NA8.据报道,纳米Fe3 O4 晶体材料可以作为核磁共振造影增强剂 ,用于疾病的诊断和作为药物载体用于疾病的治疗。
2014年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安徽卷)(自绘图)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14.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常将未知现象同已知现象进行比较,找出其共同点,进一步推测未知现象的特性和规律。
法国物理学家库伦在研究异种电荷的吸引力问题时,曾将扭秤的振动周期与电荷间距离的关系类比单摆的振动周期与摆球到地心距离的关系。
已知单摆摆长为l ,引力常量为G ,地球质量为M ,摆球到地心的距离为r ,则单摆振动周期T 与距离r 的关系式为( ) A. l GM r T π2= B. GM l r T π2= C. l GM r T π2= D. GMrl T π2= 【答案】B[解析] 本题考查单摆周期公式、万有引力定律与类比的方法,考查推理能力.在地球表面有G Mmr2=mg ,解得g =G Mm r2.单摆的周期T =2π·l g =2πr lGM ,选项B 正确.15.如图所示,有一内壁光滑的闭合椭圆形管道,置于竖直平面内,MN 是通过椭圆中心O 点的水平线。
已知一小球从M 点出发,初速率为v 0,沿管道MPN 运动,到N 点的速率为v 1,所需时间为t 1;若该小球仍由M 点以出速率v 0出发,而沿管道MQN 运动,到N 点的速率为v 2,所需时间为t 2.则( )A.v 1=v 2 ,t 1>t 2B. v 1<v 2,t 1>t 2C. v 1=v 2,t 1<t 2D. v 1<v 2,t 1<t 2 【答案】A[解析] 本题考查机械能守恒定律、类比法与v -t 图像方法解题,考查“化曲为直”的思维能力.首先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到v 1=v 2=v 0,小球沿着MPN 轨道运动时,先减速后加速,小球沿着MQN 轨道运动时,先加速后减速,总路程相等,将小球的曲线运动类比为直线运动,画出v -t 图像如图,可得t 1 >t 2.选项A 正确.16.一简谐横波沿x 轴正向传播,图1是t =0时刻的波形图,图2是介质中某质点的振动图像,则该质点的x 坐标值合理的是()A.0.5mB. 1.5mC. 2.5mD. 3.5m图1【答案】C[解析] 本题考查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综合知识及图像分析能力.根据振动图像可知某质点在t =0 s 的位移为负,与此符合的是B 、C 选项,此时该质点的振动方向向下,根据机械波的传播方向分析B 、C 选项中每个质点的振动方向可知,此时横坐标x =1.5 m 的质点的振动方向向上,而横坐标x =2.5 m 的质点的振动方向向下,选项B 错误,C 正确.17.一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仅受静电力作用,做初速度为零的直线运动,取该直线为x 轴,起始点O 为坐标原点,其电势能Ep 与位移x 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图象中合理的是【答案】D[解析] 本题是关于图像的“信息题”:以图像为载体考查电场的力的性质与电场的能的性质,考查理解题目的新信息并且应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电势能的定义E p =q φ,推理电场强度E =ΔφΔx =1q ·ΔE p Δx,由题中电势能随着空间变化的图像可知其斜率减小,因此电场强度减小,选项A 错误;根据功能关系可知动能与电势能的总和保持不变,开始时电势能减小得快,则动能增加得快,速度增加得快,选项B 、C 错误;由于加速度a =qEm,电场强度减小,加速度减小.选项D 正确.18.“人造小太阳”托卡马克装置使用强磁场约束高温等离子体,使其中的带电粒子被尽可能限制在装置内部,而不与装置器壁碰撞 已知等离子体中带电粒子的平均动能与等离子体的温度T成正比,为电场强度与位移关系A粒子动能与位移关系B粒子速度与位移关系C粒子加速度与位移关系D约束更高温度的等离子体,则需要更强的磁场,以使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半径不变 由此可判断所需的磁感应强度B 正比于B.T D.2T【答案】A[解析] 本题是“信息题”:考查对题目新信息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有q v B =m v 2r 解得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r =m v qB .由动能的定义式E k =12m v 2,可得r =2mE kqB,结合题目信息可得B ∝T ,选项A 正确。
2014年安徽高考理综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5页,第Ⅱ卷第6页至第12页。
全卷满分300分,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
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Li 7 O 16 F 19 P 31 S 32 Fe 56第Ⅰ卷(选择题共120分)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外膜上的蛋白质含量比内膜的高B.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C.成人心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比腹肌细胞的多D.哺乳动物精子中的线粒体聚集在其头部和尾的基部2.右图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
下表选项中正确的是为探针,与鸡的成红细胞、输卵管细胞和胰岛细胞中提取的总RNA进行分子杂交,结果见下表(注:“+”表示阳性,“-”表示阴性)。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B.输卵管细胞的基因组DNA中存在卵清蛋白基因,缺少β-珠蛋白基因C.丙酮酸激酶基因的表达产物对维持鸡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很重要D.上述不同类型细胞的生理功能差异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4.某种植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特定时期的显微照片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安徽省高考理综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每题6 分,共120 分)1、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常将未知现象同已知现象进行比较,找出其共同点,进一步推测未知现象的特性和规律。
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在研究异种电荷的吸引问题时,曾将扭秤的振动周期与电荷间距离的关系类比单摆的振动周期与摆球到地心距离的关系。
已知单摆摆长为l ,引力常量为G 。
地球的质量为M 。
摆球到地心的距离为r ,则单摆振动周期T 与距离r 的关系式为A .B. C.D.2、如图所示,有一内壁光滑的闭合椭圆形管道,置于竖直平面内,MN是通过椭圆中心O点的水平线。
已知一小球从M点出发,初速率为v 0,沿管道MPN 运动,到N 点的速率为v 1,所需的时间为t 1;若该小球仍由M 点以初速率v 0出发,而沿管道MQN 运动,到N 点的速率为v 2,所需时间为t 2。
则A .v 1=v 2,t 1>t 2B .v 1<v 2,t 1>t 2C .v 1=v 2,t 1<t 2D .v 1<v 2,t 1<t 23、一简谐横波沿x 轴正向传播,图1是t =0时刻的波形图,图2是介质中某点的振动图象,则该质点的x 坐标值合理的是A .0.5mB .1.5mC .2.5mD .3.5m4、一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仅受静电力作用,做初速度为零的直线运动。
取该直线为x轴,起始点O为坐标原点,其电势能EP与位移x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下列图象中合理的是5、“人造小太阳”托卡马克装置使用强磁场约束高温等离子体,使其中的带电粒子被尽可能限制在装置内部,而不与装置器壁碰撞。
已知等离子体中带电粒子的平均动能与等离子体的温度T成正比,为约束更高温度的等离子体,则需要更强的磁场,以使带电粒子的运动半径不变。
由此可判断所需的磁感应强度B正比于A. B. C. D.6、如图所示,一倾斜的匀质圆盘绕垂直于盘面的固定对称轴以恒定的角速度ω转动,盘面上离转轴距离2.5m处有一小物体与圆盘始终保持相对静止。
物体与盘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盘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0,g取10m/s2。
则ω的最大值是A. B.C. D.7、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认为,磁场变化时会在空间激发感生电场。
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的绝缘细圆环水平放置,环内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B,环上套一带电量为+q的小球。
已知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均匀增加,其变化率为k,若小球在环上运动一周,则感生电场对小球的作用力所做功的大小是A.0 B.C. D.二、实验,探究题(每空2 分,共18 分)8、图1是“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装置图,通过描点画出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
(1)以下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其中合理的有。
a.安装斜槽轨道,使其末端保持水平b.每次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可以任意选择c.每次小球应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d.为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描绘的点可以用折线连接(2)实验得到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在轨迹上取一些点,以平抛起点O为坐标原点,测量它们的水平坐标x和竖直坐标y,图2中y-x2图象能说明平抛小球运动轨迹为抛物线的是。
(3)图3是某同学根据实验画出的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O为平抛的起点,在轨迹上任取三点A、B、C,测得A、B两点竖直坐标y1为5.0cm、y2为45.0cm,A、B两点水平间距Δx为40.0cm。
则平抛小球的初速度v为 m/s,若C点的竖直坐标y3为60.0cm,则小球在C点的速度v C为 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g取10m/s2)。
9、某同学为了测量一个量程为3V的电压表的内阻,进行了如下实验:(1)他先用多用电表进行了正确的测量,测量时指针位置如图1所示,得出电压表内阻为3.00×103Ω,此时电压表的指针也偏转了。
已知多用表欧姆档表盘中央刻度值为“15”,表内电池电动势为1.5V,则电压表的示数应为V(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为了更准确地测量该电压表的内阻R V,该同学设计了图2所示的电路图,实验步骤如下:A.断开开关S,按图2连接好电路;B.把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滑到b端;C.将电阻箱R0的阻值调到零;D.闭合开关S;E.移动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的位置,使电压表的指针指到3V位置;F.保持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R0的阻值使电压表的指针指到1.5V位置,读出此时电阻箱R0的阻值,此值即为电压表内阻R V的测量值;G.断开开关S。
实验中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有:a.待测电压表b.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2000Ωc.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0Ωd.电阻箱:最大阻值9999.9Ω,阻值最小该变量为0.1Ωe.电阻箱:最大阻值999.9Ω,阻值最小该变量为0.1Ωf.电池组:电动势约6V,内阻可忽略g.开关,导线若干按照这位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①要使测量更精确,除了选用电池组、导线、开关和待测电压表外,还应从提供的滑动变阻器中选用(填“b”或“c”),电阻箱中选用(填“d”或“e”)。
②电压表的内阻R V的测量值R测和真实值R真相比,R测R真(填“>”或“<”);若R V越大,则越(填“大”或“小”)。
三、综合题10、如图所示,充电后的平行板电容器水平放置,电容为C,极板间距离为d,上极板正中有一小孔。
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从小孔正上方高h 处由静止开始下落,穿过小孔到达下极板处速度恰为零(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极板间电场可视为匀强电场,重力加速度为g)。
求:(1)小球到达小孔处的速度;(2)极板间电场强度大小和电容器所带电荷量;(3)小球从开始下落运动到下极板的时间。
11、如图1所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为0.5T,其方向垂直于倾角θ为300的斜面向上。
绝缘斜面上固定有“Λ”形状的光滑金属导轨MPN(电阻忽略不计),MP和NP长度均为2.5m。
MN连线水平。
长为3m。
以MN的中点O为原点、OP为x轴建立一坐标系Ox。
一根粗细均匀的金属杆CD,长度d为3m,质量m为1kg,电阻R为0.3Ω,在拉力F的作用下,从MN处以恒定的速度v=1m/s 在导轨上沿x轴正向运动(金属杆与导轨接触良好)。
g取10m/s2。
(1)求金属杆CD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及运动到x=0.8m电势差U CD;(2)推导金属杆CD从MN处运动到P点过程中拉力F与位置坐标x的关系式,并在图2中画出F-x关系图象;(3)求金属杆CD从MN处运动到P点的全过程产生的焦耳热。
12、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凹槽A,中央放一小物块B。
物块与左右两边槽壁的距离如图所示,L为1.0m。
凹槽与物块的质量均为m,两者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0.5。
开始时物块静止,凹槽以初速度向右运动,设物块与凹槽壁碰撞过程中没有能量损失,且碰撞时间不计。
g取10m/s2。
求:(1)物块与凹槽相对静止时的共同速度;(2)从凹槽开始运动到两者相对静止物块与右侧槽壁碰撞的次数;(3)从凹槽开始运动到两者相对静止所经历的时间及该时间内凹槽运动的位移大小。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解析】由于万有引力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得:,而单摆的振动周期公式为,联立得:。
B正确。
2、A【解析】由于是内壁光滑的闭合椭圆形管道,运动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MON在同一水平线上,故v1=v2=v0;而沿管道MPN运动,先减速后加速,沿管道MQN运动,先加速后减速,前者平均速率小,后者平均速率大,运动的路程相同,故t1>t2。
A 正确。
3、C【解析】由图2结合图1可知该质点x坐标值可能是1.5m和2.5m,而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由图1可得向下振动的质点为x坐标值2.5m的质点,故C正确。
4、D【解析】由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可知E P-x图线的斜率表示静电力F的大小,可见静电力F逐渐减小,而F=qE,故不是匀强电场,A 错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粒子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C错误,D正确;根据能量守恒,比较图线B错误。
正确选项D。
5、A【解析】由于等离子体中带电粒子的平均动能与等离子体的温度T成正比,即。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洛仑磁力提供向心力:得。
而故可得:又带电粒子的运动半径不变,所以。
A正确。
6、C【解析】由于小物体随匀质圆盘做圆周运动,其向心力由小物体受到的指向圆心的合力提供,在最下端时指向圆心的合力最小。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又解得,要使小物体与圆盘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ω的最大值是。
C正确。
7、D【解析】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感生电动势:,而电场力做功,小球在环上运动一周U=E,故。
D正确。
二、实验,探究题8、【答案】(1)ac(2)c(3)2.0 4.0【解析】(1)“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斜槽轨道末端保持水平为了保证水平初速度。
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为了保证每次使用水平初速度相同。
a、c正确。
(2)平抛物体运动规律:得:,y-x2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
c正确。
(3)由于,则t1=0.1s、t2=0.3s,所以平抛小球的初速度。
而,故C点的速度。
9、【答案】(1)1.0 (2)①c d② > 小【解析】(1)多用电表的中值电阻即为其内阻,内阻为1.50×103Ω,与内阻为3.00×103Ω电压表串联,电源电动势为1.5V,可得电压表的读数即为R V两端电压为1.0V。
(2)①由于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影响产生误差,故选择阻值小的c能减小误差;又由于使用半偏法测电压表内阻,电阻箱最大阻值应大于3.00×103Ω,故选择d。
②R0=0时,电压表的指针指到3.0V位置,电压表中的电流();使电压表的指针指到1.5V位置时,电阻箱的电阻为R0,电压表中的电流,而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影响,故即R测 <R真;R越大,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影响越小,R测越接近R真,故越小。
V三、综合题10、【答案】(1)(2)(3)【解析】(1)由(2)在极板间带电小球受重力和电场力,有得得(3)由综合可得11、【答案】(1)1.5V -0.6V (2)如图(3)7.5J【解析】(1)金属杆CD在匀速运动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D点电势高)当x=0.8m时,金属杆在导轨间的电势差为零。
设此时杆在导轨外的长度为,则由楞次定律判断D点电势高,故CD两端电势差(2)杆在导轨间的长度l与位置x关系是对应的电阻R l为电流杆受安培力F安为根据平衡条件得画出的F-x图象如图所示。
(3)外力F所做的功W F等于F-x图线下所围成的面积,即而杆的重力势能增加量故全过程产生的焦耳热12、【答案】(1)2.5m/s (2)6 (3)【解析】(1)设两者间相对静止时的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得(2)物块与凹槽间的滑动摩擦力设两者间相对静止时的路程为s1,由动能定理得已知L=1m,可推知物块与右侧槽壁共发生6次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