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工程监测与检测技术第二章 测试技术基础知识及传感器的原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ppt课件
图1-9 电位差计简化等效电路
精选课件ppt
42
测量方法
3、微差式测量
这种方法是将被测的未知量与已知的标准量进行比较, 并取得差值,然后用偏差法测得此差值。
设N为标准量,x为被测量,Δ为二者之差,则x=N+Δ, 即被测量是标准量与偏差值之和。
精选课件ppt
43
微差式测量
如图1-10所示,R0与E表示稳压源的等效内阻和电动 势,RL表示稳压电源的负载。RP1、R、E1表示电位差计。
yL L (1-m7a)x10% 0 FS
式中
—Lma— x 非线性最大误差; —y—FS满量程输出。
精选课件ppt
16
如图1-2。
各种直线拟合方法
图1-2 各种直线拟合方法
精选课件ppt
17
最小二乘法
其中最小二乘法的精度最高。最小二乘法在误差理论中 的含义是:在具有等精度的多次测量中求最可靠值时,是当 各测量值的残值的残差平方和为最小时,所求得的值,也就 是说,把所有校准点数据都标在坐标图上,用最小二乘法拟 合的直线,其校准点与对应的拟合直线上的点之间的残差平 方和为最小。设拟合直线方程为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V
精选课件ppt
1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第一章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基础 第二章 电阻式传感器 第三章 电感式传感器 第四章 电容式传感器 第五章 磁敏式传感器 第六章 压电式传感器 第七章 光电式传感器 第八章 热电式传感器 第九章 气、湿敏传感器 第十章 智能传感器 第11章 传感器的标定及传感器的正确选用
《检测与传感技术》PPT课件
数字传感器便干与计算机联用,且坑干扰 性较强,例如脉冲盘式角度数字传感器、 光栅传感器等。传感器数字化是今后的发 展趋势。输出为开关量(“1”和"0”或“开” 和“关”)的开关型传感器;输出为模拟型 传感器;输出为脉冲或代码的数字型传感 器。
数字式:传感器输出为数字量,如:编码 器式传感器。
模拟式:传感器输出为模拟电压量;
(2) 按被测物理量分类如:力,压力, 位移,温度,流量、速度、气体成份角度 传感器等;
.
25
按照工作原理分类
可分为电阻式、电容式、电感式,光电 式,光栅式、热电式、压电式、红外、 光纤、超声波、激光传感器等。这种分 类有利于研究、设计传感器,有利于对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进行阐述。
可分为电阻、电容、电感、电压、霍尔、 光电、光栅、热电偶等传感器。
通常据其基本感知功能可分为热敏元件、
光敏元件、气敏元件、力敏元件、磁敏元
件、湿敏元件、声敏元件、放射线敏感元
件、色敏元件和味敏元件等十大类(还有
人曾将敏感元件分4. 6类)。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工业电子学—— 机器人
检 测 与 传 感 技 术
.
19
.
20
生物医学电子学—— B型超声波探测仪
《地下工程监测与检测》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常见特殊地质体的地质雷达图像特征 理解: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 掌握:回弹法检测,超声波检测,超声回弹综合检测,地质雷达监测技术 运用:回弹仪的操作方法 【内容提要】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回弹法检测 1. 回弹仪 2. 回弹值的量测 3. 碳化深度值的测量 4. 混凝土强度的评定 5. 评定报告和有关表格 第三节 超声波检测 1. 超声波检测仪 2. 超声波传播时间即声时值的测量 3. 测区声速值计算 第四节 超声回弹综合检测
第十章 测量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测量误差及其分类,误差的分布规律 理解:精密度、准确度和精度的概念 掌握:误差估计 运用:多变量数据处理 【内容提要】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测量误差及其分类 1. 误差分类 2. 精密度、准确度和精度 第三节 单随机变量的数据处理 1. 误差估计 2. 误差的分布规律 3. 可疑数据的舍弃 4. 处理结果的表示
501
1. 变形监测的周期 2. 变形监测的精度 3.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及沉降监测 4. 变形监测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第三节 建筑物的倾斜监测 1. 直接测定建筑物倾斜的方法 2. 测定建筑物基础相对沉降的方法 第四节 建筑物裂缝与挠度监测 1. 裂缝监测 2. 挠度监测 【教学重点与难点 】 建筑物变形监测的方法,如何选择合适的设备,建筑物变形监测的方法及数据处理。 自主学习内容: 1.变形按照其时间长短分为哪几种? 2.布设沉降监测水准点必须考虑哪些因素? 3.变形监测平面控制网的组成? 4.设计、布网和监测的原则是什么? 5.测定建筑物倾斜的方法? 检查方式:课上讨论和作业。
了解:常见特殊地质体的地质雷达图像特征 理解: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 掌握:回弹法检测,超声波检测,超声回弹综合检测,地质雷达监测技术 运用:回弹仪的操作方法 【内容提要】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回弹法检测 1. 回弹仪 2. 回弹值的量测 3. 碳化深度值的测量 4. 混凝土强度的评定 5. 评定报告和有关表格 第三节 超声波检测 1. 超声波检测仪 2. 超声波传播时间即声时值的测量 3. 测区声速值计算 第四节 超声回弹综合检测
第十章 测量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测量误差及其分类,误差的分布规律 理解:精密度、准确度和精度的概念 掌握:误差估计 运用:多变量数据处理 【内容提要】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测量误差及其分类 1. 误差分类 2. 精密度、准确度和精度 第三节 单随机变量的数据处理 1. 误差估计 2. 误差的分布规律 3. 可疑数据的舍弃 4. 处理结果的表示
501
1. 变形监测的周期 2. 变形监测的精度 3.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及沉降监测 4. 变形监测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第三节 建筑物的倾斜监测 1. 直接测定建筑物倾斜的方法 2. 测定建筑物基础相对沉降的方法 第四节 建筑物裂缝与挠度监测 1. 裂缝监测 2. 挠度监测 【教学重点与难点 】 建筑物变形监测的方法,如何选择合适的设备,建筑物变形监测的方法及数据处理。 自主学习内容: 1.变形按照其时间长短分为哪几种? 2.布设沉降监测水准点必须考虑哪些因素? 3.变形监测平面控制网的组成? 4.设计、布网和监测的原则是什么? 5.测定建筑物倾斜的方法? 检查方式:课上讨论和作业。
传感器与测量技术培训ppt
分类
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和特性,传 感器有多种分类方式,例如按测 量原理、按输出信号类型、按制 造工艺等。
传感器的原理与结构
原理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通常基于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效应或现 象,将待测量的变化转化为可测量的电信号或光信号等。
结构
传感器的结构因种类而异,但通常包括敏感元件、转换元件 和测量电路等部分。敏感元件负责感知外界刺激,转换元件 将刺激转化为电信号,测量电路则对电信号进行处理和输出 。
传感器与测量技术培训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2
目录
• 传感器基础知识 • 常见传感器类型及特点 • 测量技术基本原理及方法 • 常见测量技术及特点 • 传感器与测量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 传感器与测量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01
传感器基础知识
传感器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知并响应外 部环境变化(如光、温度、压力 等)的装置,并将这些变化转化 为可读、可分析的信号。
电桥法
利用平衡电桥的原理来测量电容值 。
谐振法
通过测量电容与电感构成的谐振回 路的谐振频率来计算电容值。
05
传感器与测量技术在工 业领域的应用
传感器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生产过程控制
传感器在生产过程中对温度 、压力、液位、位移等参数 进行实时监测,确保产品质 量和生产效率。
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和特性,传 感器有多种分类方式,例如按测 量原理、按输出信号类型、按制 造工艺等。
传感器的原理与结构
原理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通常基于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效应或现 象,将待测量的变化转化为可测量的电信号或光信号等。
结构
传感器的结构因种类而异,但通常包括敏感元件、转换元件 和测量电路等部分。敏感元件负责感知外界刺激,转换元件 将刺激转化为电信号,测量电路则对电信号进行处理和输出 。
传感器与测量技术培训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2
目录
• 传感器基础知识 • 常见传感器类型及特点 • 测量技术基本原理及方法 • 常见测量技术及特点 • 传感器与测量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 传感器与测量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01
传感器基础知识
传感器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知并响应外 部环境变化(如光、温度、压力 等)的装置,并将这些变化转化 为可读、可分析的信号。
电桥法
利用平衡电桥的原理来测量电容值 。
谐振法
通过测量电容与电感构成的谐振回 路的谐振频率来计算电容值。
05
传感器与测量技术在工 业领域的应用
传感器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生产过程控制
传感器在生产过程中对温度 、压力、液位、位移等参数 进行实时监测,确保产品质 量和生产效率。
岩土工程测试与检测技术 第二章测试技术基本知识
第二章测试技术基础知识
Basic Knowledge of
Testing Technology
测试的一般知识
§
测试系统的构成
传感器各种线缆感受部分
处理部分
显示部分
传输部分
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器、、变换器输出设备
测斜管
测头
电缆测度仪
§
传感器是指能够感受规定的物理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入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传感器
敏感元件
转换元件测量电路
直接感受被
测量量
非电量或其他量
电参量
可测电量(I,U,f 等)
传感器的优劣判定-----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
静态特性
描述测试系统静态测量时传感器的输入值描述测试系统静态测量时传感器的输入值--输出值之间函数关系的方程函数关系的方程、、图形和参数图形和参数。。
当测试系统处于静态测量时当测试系统处于静态测量时,,输入量x 和输出量y 不随时间而变化间而变化,,系统的传递特性可用下式表示系统的传递特性可用下式表示::
00
a
y x Sx
b ==静态标定曲线
动态特性
描述测试系统动态测量时传感器的输入值描述测试系统动态测量时传感器的输入值--输出值之间函数关系的方程函数关系的方程、、图形和参数图形和参数。。
note :当测量某些随时间变化的参数时采用当测量某些随时间变化的参数时采用。。
线性度
灵敏度
分辨力 测量范围和量程 迟滞
重复性
零漂和温漂
描述静态传递特性的主要参数
—分辨率分辨率,
,检测到的最小输入增量—量测上下限—多次量测下多次量测下,,输入输出曲线的不一致性零漂—传感器无输入或输入另一值时传感器无输入或输入另一值时,,每隔一定时间每隔一定时间,,其输出值偏离原始值的最大偏差与满量程的百分比其输出值偏离原始值的最大偏差与满量程的百分比;;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完整ppt课件
.
1.1.2传感器的组成
1、敏感元件 敏感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灵敏地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量(非电量,如位移、 应变)器件或元件。 2.转换元件 转换元件也称传感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将敏感元件感受或响应的被测量 (非电量)转换成适于传输或测量的电量(电信号)的器件或元件。它通常不 直接感受被测量。 3.转换电路 作用是,将转换元件的输出量进行处理,如信号放大、运算调制等,使输 出量成为便于显示、记录、控制和处理的有用电信号或电量,如电压、电 流或频率等。 4.辅助电路 辅助电路就是指辅助电源,即交、直流. 供电系统。
.
1、线性度 也称为非线性误差,是指在全量程范围内实际
特性曲线与拟合直线之间的最大偏差值与满量程输出值 之
比。反映了实际特性曲线与拟合直线的不吻合度或偏离程
度。
L
Lmax10% 0 YFS
.
2.迟滞。传感器在输入量由小到大(正行程)及输入量由大到小(反行程) 变化期间其输入输出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现象称为迟滞。即,对于同一大小的 输入信号,传感器的正反行程输出信号大小不相等,这个差值称为迟滞差值。 传感器在全量程范围内最大的迟滞差值或最大的迟滞差值的一半与满量程输 出值之比称为迟滞误差,又称为回差或变差(最大滞环率)。
.
(3)粗大误差(gross error)又称为疏忽误差、过失误差或简 称粗差。 定义:明显超出统计规律预期值的误差。 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某些偶尔突发性的异常因素或疏忽所致。 由于此误差很大,明显歪曲测量结果,所以应按照一定的准 则进行判别,将含有粗大误差的测量数据即坏值或异常值剔 除。所以,在做误差分析时,要估计的误差通常只有系统误 差和随机误差。
1.1.2传感器的组成
1、敏感元件 敏感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灵敏地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量(非电量,如位移、 应变)器件或元件。 2.转换元件 转换元件也称传感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将敏感元件感受或响应的被测量 (非电量)转换成适于传输或测量的电量(电信号)的器件或元件。它通常不 直接感受被测量。 3.转换电路 作用是,将转换元件的输出量进行处理,如信号放大、运算调制等,使输 出量成为便于显示、记录、控制和处理的有用电信号或电量,如电压、电 流或频率等。 4.辅助电路 辅助电路就是指辅助电源,即交、直流. 供电系统。
.
1、线性度 也称为非线性误差,是指在全量程范围内实际
特性曲线与拟合直线之间的最大偏差值与满量程输出值 之
比。反映了实际特性曲线与拟合直线的不吻合度或偏离程
度。
L
Lmax10% 0 YFS
.
2.迟滞。传感器在输入量由小到大(正行程)及输入量由大到小(反行程) 变化期间其输入输出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现象称为迟滞。即,对于同一大小的 输入信号,传感器的正反行程输出信号大小不相等,这个差值称为迟滞差值。 传感器在全量程范围内最大的迟滞差值或最大的迟滞差值的一半与满量程输 出值之比称为迟滞误差,又称为回差或变差(最大滞环率)。
.
(3)粗大误差(gross error)又称为疏忽误差、过失误差或简 称粗差。 定义:明显超出统计规律预期值的误差。 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某些偶尔突发性的异常因素或疏忽所致。 由于此误差很大,明显歪曲测量结果,所以应按照一定的准 则进行判别,将含有粗大误差的测量数据即坏值或异常值剔 除。所以,在做误差分析时,要估计的误差通常只有系统误 差和随机误差。
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测试技术基础知识
y
y
y
0
x
0
x
0
x
y
0
x
(a)理想线性
(b)只有偶次非线性项
(c)只有奇次非线性项
图3.1 线性度
(d)实际特性曲线
(2)灵敏度
传感器在稳态信号作用下输出量变化对输入量变化 的比值
y
y
Sn=
y x
Sn
dy dx
0
x
0
x
(a) 线性测量系统
(b) 非线性测量系统
图3.3 灵敏度定义
(3)分辨力 传感器能检测到的最小输入增量称为分辨力 在输入零点附近的分辨力称为阈值
动态范围 精度 (dB) (pm)
波长范围 扫描频率
(nm)
(Hz)
重复性 (pm)
通道数目 (个)
0.01(0.5H
>60
1 1520~1570 5或0.5
z);
2(8)
0.2(5Hz)
3.2.2 基于散射原理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
电阻率发生变化的影响
(2)对于金属材料:
12,K12
对于半导体材料: 12,K
3.1.2 电阻应变片的结构
➢ 电阻丝—是应变片的转换元件 ➢ 基底—将传感器弹性体表面的应变传递到电阻丝栅上的
中间介质并起到电阻丝与弹性体之间绝缘和保护的作用 ➢ 黏合剂—将电阻丝与基底粘贴在一起 ➢ 引出线—连接测量导线
地下工程监测与检测技术第二章 测试技术基础知识及传感器的原理PPT课件
2.电阻式传感器 1 )测力传感器—柱式弹性元件
线板 应变片
插座
导线插头
球面加载头
上盖
压环
弹性元件 应变片
外壳
外壳 弹性元件
膜片
拉压力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安装螺母
荷重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此外还有环式弹性元件、梁式弹性元件。
2)位移传感器 用适当形式的弹性元件,贴上应变片也可以测量位移,测量的
范围可从0.1mm~100mm。弹性元件有梁式、弓式和弹簧组合式等。
稳定性是由于仪器中随机性变动、周期性变动、漂移等引起的示 值变化,一般用精密度的数值和时间长短同时表示。
3.测量范围(量程)
系统在正常工作时所能测量的最大量值范围,称为测量范围, 或称量程。在动态测量时,还需同时考虑仪器的工作频率范围。
4.分辨率
分辨率是指系统可能检测到的被测量的最小变化值,也叫灵敏 阈。一般来说,分辨率的数值愈小愈好。
地下工程监测与检测技术
第二章 测试技术基础知识及传感器的原理
内容提要
测试系统的组成 测试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测试系统的静动态传递特性 测试系统的选定原则 传感器的一般原理 常用传感器 电阻应变片量测原理和技术 传感器的选择和标定
传感器基础知识 测试技术基础知识
第一节 测试技术基础知识
测试 测试是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系列操作;由测试所获得的被测
土木工程测试技术PPT课件
1.4.5 缺陷检测判断
第11页/共70页
2007.01
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2)PSD判据(斜率与差值乘积) 湖南大学吴慧敏教授提出
(3)NFP判据(多因素概率法) (4)多因素模糊综合判据
1.5 神经网络在土木工程中应用
1.5.1 神经网络在土木工程中应用的可行性 神经网络的特点: (1)分布式存储信息:网络结构和连接权 (2)自适应性:自学习、自组织、泛化和训练 (3)并行性:每一神经元独立,各神经元并行
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3.3.3 综合法测强曲线 (1)测强曲线的分类 1)统一测强曲线(全国曲线) 2)地区(部门)测强曲线 3)专用(率定)测强曲线 (2)测强曲线的建立方法 (3)地区(专用)测强曲线的制定方法 (4)测强曲线的验证
第29页/共70页
2007.01
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3.2.5 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与推定 (1)测区选择
(2)结构混凝土强度推定
第26页/共70页
2007.01
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3.3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3.3.1 概述
(1)采用超声回弹综合法原则
1)单一法的仪器性能、测试技术和测试误差应符合规定要求;
2)在已查明单一法测强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应采取对测强影 响较大
采用影响系数ky描述: 普通水泥ky=1 矿渣水泥ky=0.9。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2版)全套课件
1.1 测量方法及检测系统的组成
1.1.1 测量的基本概念
在科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为了及时了解实验进展情况、 生产过程情况以及它们的结果,人们需要经常对一些物理量, 如电流、电压、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参数进行测量,这 时人们就要选择合适的测量装置,采用一定的检测方法进行测 量。
测量是人们借助于专门的设备,通过一定的方法,对被测 对象收集信息、取得数据概念的过程。为了确定某一物理量的 大小,就要进行比较,因此,有时也把测量定义为“将被测量 与同种性质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确定被测量对标准量倍数的过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2版)
(3)组合测量。若被测量必须经过求解联立方程组才能得 到最后结果,则这种测量方法称为组合测量。组合测量是一种 特殊的精密测量方法,操作手续复杂,花费时间长,多用于科 学实验等特殊场合。 2.等精度测量与不等精度测量
用相同仪表与测量方法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重复测量, 称为等精度测量。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第2版)
电子工业出版社
第1章检测技术的基本知识
内容提要及学习要求:
测量和检测问题广泛地存在于各行各业,存在于生产、生活等领 域,而且随着生产力水平与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测量和检测 问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检测系统具有更高的速度、 精度、可靠性和自动化水平,以便尽量减少人力,提高工作效率;另 一方面要求检测系统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并向多功能化、智 能化方向发展。传感器的广泛使用使这些要求成为可能。传感器处于 研究对象与测控系统的接口位置,是感知、获取检测信息的窗口,一 切科学实验和生产过程,特别是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系统要获取的信 息,都要通过传感器将其转换成容易传输与处理的电信号。
岩土工程监测技术-第二章 测试系统与传感器原理
E、传递特性:表示测量系统输入与输出对应关系(方程、图 形、参数)的性能。动态与静态测量的传递特性是有差异的。
在不考虑滞后与蠕变时的静态测的数学模型为:
其中:
y = a0+a1x+a2x2+…+anxn
输入x:被测物理量(如位移)输出y:测量信号量(如电压)
a0 传感器的零位输出,a1…..an为各阶常数。
最简单的测试系统:弹簧秤。
传感器(Transducer/Sensor):能感受或响应被测物理量,并按一 定规律转换成可用信号输出的器件或装置。传感器通常由直接响应于被 测量的敏感原件和产生可用信号输出的转换原件以及相应的电子线路构 成。(见国家标准GB7665-87传感器通用术语)(感应-传递)
定义2:传感器是一种以一定的精确度把被测量转换为与之有对应关 系的、便于应用的某种物理量的测量装置。
人类获取外部信息需要借助“感官-神经-大脑” , 感官
功能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但人的感官功能
不能满足对外部世界探索与发现的需要(有感觉阀限)。
视觉阀限(可见光)
听觉阀限(可闻声)
人类耳朵能听到 的声波频率为 20~20000Hz, 一般在500~ 5000Hz
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称为 超声波 Ultrasonic,
第二讲 测试系统与传感器原理
1、测试系统的组成与主要性能指标 2、差动电阻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3、 振动钢弦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4、电感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5、电阻应变片式传感器基本原理 6、其它类型的传感器原理 7、测试系统选择的原则
在不考虑滞后与蠕变时的静态测的数学模型为:
其中:
y = a0+a1x+a2x2+…+anxn
输入x:被测物理量(如位移)输出y:测量信号量(如电压)
a0 传感器的零位输出,a1…..an为各阶常数。
最简单的测试系统:弹簧秤。
传感器(Transducer/Sensor):能感受或响应被测物理量,并按一 定规律转换成可用信号输出的器件或装置。传感器通常由直接响应于被 测量的敏感原件和产生可用信号输出的转换原件以及相应的电子线路构 成。(见国家标准GB7665-87传感器通用术语)(感应-传递)
定义2:传感器是一种以一定的精确度把被测量转换为与之有对应关 系的、便于应用的某种物理量的测量装置。
人类获取外部信息需要借助“感官-神经-大脑” , 感官
功能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但人的感官功能
不能满足对外部世界探索与发现的需要(有感觉阀限)。
视觉阀限(可见光)
听觉阀限(可闻声)
人类耳朵能听到 的声波频率为 20~20000Hz, 一般在500~ 5000Hz
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称为 超声波 Ultrasonic,
第二讲 测试系统与传感器原理
1、测试系统的组成与主要性能指标 2、差动电阻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3、 振动钢弦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4、电感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5、电阻应变片式传感器基本原理 6、其它类型的传感器原理 7、测试系统选择的原则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受部分
传输部分
处理部分
显示部分
传感器
各种线缆
信号处理器、变换器
输出设备
测度仪
电缆
测斜管
测头
3. 信号处理系统 信号处理系统是将测量系统的输出信号进一步进行处理以排除干扰。 计算机中需设计智能滤波等软件,以排除测量系统中的噪声干扰和偶
然波动,提高所获得信号的置信度。 对模拟电路,要用专门的仪器或电路(如滤波器等)来达到这目的。
种关系在时间域内可以用微Biblioteka Baidu方程或权函数表示,在频率内可用传 递函数或频率响应函数表示。
四.测试系统的选定原则
1. 灵敏度
灵敏度高意味着能检测到被测物理量极微小的变化,但灵敏度愈 高,往往测量范围愈窄,稳定性也愈差。在选择仪器时,最好选择 灵敏度有若干挡可调的仪器,以满足在不同的测试阶段对仪器不同 灵敏度的测试要求。
4. 显示和记录系统
显示和记录系统是测试系统的输出环节,是将对被测对象所测得的 有用信号及其变化过程显示或记录(或存储)下来。数据显示可以用各 种表盘、电子示波器和显示屏来实现,而数据记录则可采用函数记录仪 、光线示波器等设备来实现。
二. 测试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1. 测试系统的精度和误差
测试系统的精度是指测试系统给出的指示值和被测量的真值的接 近程度。精度与误差是同一概念的两种不同表示方法。测试系统的精 度越高,其误差越低,反之精度越低,则误差越大。
2. 测试系统的动态传递特性
当系统的输入量与输出量随时间而变化时,测试系统所具有的特 性就称为动态特性。在动态测试时,必须考察测试系统的动态传递 特性,尤其要注意系统的工作频率范围。
时间响应和频率响应是动态测试过程中表现出的重要特性,也 是分析测试系统动态特性的主要内容。
测试系统的动态特性是描述输出y(t)和输入x(t)之间的关系。这
标定曲线的种类
求取静态标定曲线,通常以标准量作为输入信号并测出对应的输 出,将输入与输出数据描在坐标纸上的相应点上,再用统计法求出 一条输入—输出曲线。标准量的精度应较被标定系统的精度高一个 数量级。
2)测试系统的主要静态特性参数
➢ 线性度 ➢ 灵敏度 — 分辨率,检测到的最小输入增量 ➢ 分辨力 — 量测上下限 ➢ 测量范围和量程 ➢ 迟滞 — 多次量测下,输入输出曲线的不一致性 ➢ 重复性 ➢ 零漂和温漂 零漂,传感器无输入或输入另一值时,每隔一定时
S y x
为校准曲线与理想拟合直线
max
之间的最大偏差
YFS为传感器满量程输出平均值
note:基准直线不同,线性度不同。
✓ 迟滞(回程误差)
在相同测试条件下和全量程范围内,当输入由小增大和由大 减小的行程中,同一输入值所得到的两个输出值之间的最大差值 hmax与A的比值的百分率。
h
hmax A
100%
地下工程试验采用的荷载系统除液压式外,还有重力式、 杠杆式、液压式、弹簧式和气压式等。
2. 测量系统
测量系统由传感器、中间变换和测量电路组成,它把被测量 (如力、位移等)通过传感器变成电信号,经过后接仪器的变换、 放大、运算,变成易于处理和记录的信号。传感器是整个测试系 统中采集信息首要的关键环节,它的作用是将被测非电量转换成 便于放大、记录的电量。
地下工程监测与检测技术
第二章 测试技术基础知识及传感器的原理
内容提要
测试系统的组成 测试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测试系统的静动态传递特性 测试系统的选定原则 传感器的一般原理 常用传感器 电阻应变片量测原理和技术 传感器的选择和标定
传感器基础知识 测试技术基础知识
第一节 测试技术基础知识
测试 测试是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系列操作;由测试所获得的被测
绝对误差 x (x 仪器指示值) A(0 真值)
相对误差
x
(x 仪器指示值) A(0 真值) A(0 真值)
引用误差
y
(x 仪器指示值) A(0 真值) X(m 仪器的测量上限)
2.稳定性
仪器示值的稳定性有两种指标。一是时间上的稳定性,以稳定度 表示;二是仪器外部环境和工作条件变化所引起的示值不稳定性, 以各种影响系数表示。
三.测试系统的静动态传递特性
1. 测试系统的静态传递特性
1) 静态方程和标定曲线
当测试系统处于静态测量时,输入量x和输出量y不随时间 而变化,将变成代数方程:
y a0 x Sx b0
系统的静态传递特性方程,斜率S(也称标定因子)是常数。 表示静态(或动态)方程的图形称为测试系统的标定曲线(又称 特性曲线,率定曲线,定度曲线)。
的量值叫测试结果。
x n x 被测试值;n 标准量,即测试单位;
比值(纯数),含有测试误差;
测试过程
传感器量测
变化、传输、处理
被测对象
测试信息
被测试的量值
一.测试系统的组成
被测对象
传感器
信号变换、 测量电路
指示仪器 记录仪器 数据处理仪器
打印机
荷载系统
测量系统
显示与记录系统
1.荷载系统
荷载系统是使被测对象处于一定的受力状态下,使与被 测对象(试件)有关的力学量之间的联系充分显露出来,以 便进行有效测量的一种专门系统。
5.传递特性
传递特性是表示测量系统输入与输出对应关系的性能。 测试系统的传递特性分为静态传递特性和动态传递特性。描述测 试系统静态测量时输入—输出函数关系的方程、图形、参数称为测 试系统的静态传递特性。描述测试系统动态测量时的输入—输出函 数关系的方程、图形、参数称为测试系统的动态传递特性。作为静 态测量的系统,可以不考虑动态传递特性,而作为动态测量的系统 ,则既要考虑动态传递特性,又要考虑静态传递特性。
间,其输出值偏离原始值的最大偏差与满量程的百分比;温漂 , 温度每升高1度,传感器输出值的最大偏差与满量程的百分比。
✓ 线性度(直线度) 标定曲线与理想直线的接近程度:
ef
max YFS
100%
✓ 灵敏度
对测试系统输入一个变化量 Δx, 就会相应地输出另一个变化量 Δ y,则 测试系统的灵敏度为:
稳定性是由于仪器中随机性变动、周期性变动、漂移等引起的示 值变化,一般用精密度的数值和时间长短同时表示。
3.测量范围(量程)
系统在正常工作时所能测量的最大量值范围,称为测量范围, 或称量程。在动态测量时,还需同时考虑仪器的工作频率范围。
4.分辨率
分辨率是指系统可能检测到的被测量的最小变化值,也叫灵敏 阈。一般来说,分辨率的数值愈小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