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记录一份合格心电图

合集下载

心电图专业诊断与规范操作文档

心电图专业诊断与规范操作文档

心电图专业诊断与规范操作文档1. 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有关心电图专业诊断和规范操作的指导。

心电图是一种常用的医学检查工具,用于评估心脏的电活动。

正确的心电图诊断和操作规范对于准确判断心脏疾病和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2. 心电图诊断步骤下面是进行心电图诊断的基本步骤:1. 准备工作:- 确保设备完好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 导联电极应正确连接到患者身体的适当位置。

- 患者应放置在平躺的位置,保持安静。

2. 数据采集:- 开始记录心电图数据,通常持续几秒或几分钟。

- 确保数据采集期间患者不发生运动或干扰。

3. 数据分析:- 对采集到的心电图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

- 注意观察心率、心律、QRS波形、ST段和T波等特征。

- 比较采集到的数据与正常心电图图谱进行对照。

4. 诊断和报告:- 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心电图的诊断。

- 准确描述所观察到的异常,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

- 撰写诊断报告,包括必要的详细信息和建议。

3. 规范操作指南以下是进行心电图操作时应遵循的规范操作指南:1. 操作前准备:- 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进行必要的校准。

- 清洁和消毒导联电极,确保其无损坏。

- 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如解释操作过程和目的。

2. 导联电极安装:- 根据国际标准,正确安装导联电极,确保其与心脏的正确连接。

- 导联电极的位置应符合国际标准,以确保准确的心电图记录。

3. 心电图记录:- 在记录心电图之前,确保患者放置在平躺的位置,保持身体放松。

- 操作过程中,避免移动导联电极或干扰导联信号。

- 记录期间,观察患者的症状并记录相关信息。

4. 数据保存和归档:- 心电图数据应及时保存并进行适当的归档。

- 数据应按照患者标识和日期进行命名和存储,以便后续查阅和比对。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心电图专业诊断和规范操作的基本指导。

准确的心电图诊断和规范的操作流程对于确保心脏疾病的准确诊断和适当治疗至关重要。

为了遵循最佳实践,务必按照本文档中描述的步骤进行操作,并遵循相关的规范和指南。

心电图报告书写规范

心电图报告书写规范

要点二
培训新入职医生
对新入职医生进行心电图知识培训,确保他们能够正确解 读心电图报告。
THANKS
02
描述心电图的特征时,应包括心率、心律、波 形、电压等关键信息。
03
描述异常情况时,应指出异常波形的特征、位 置及可能的解释。
符号与缩写的规范
使用国际通用的心电图符号和缩写,确保报告的可读性和准确性。 对于异常波形或诊断,应使用特定的符号或缩写进行标注。 避免自行创造或使用不规范的符号与缩写,以免造成误解。
QRS波群的解读
QRS波群解读
QRS波群代表心室的除极过程,正常QRS波的时限为0.06-0.10s。
QRS波群异常
QRS波群振幅增高表示心肌肥厚,QRS波群时限延长表示心肌梗死或心肌炎。
T波的解读
T波解读
T波代表心室的复极化过程,正常T波形态两肢不对称,前半 部斜度较平缓,而后半部斜度较陡。
T波异常
复核心电图波形
对心电图波形进行复核,确认波形是否清晰、 无干扰,并对照临床资料判断波形是否符合 患者病情。
报告的存档与保管
建立电子档案系统
将心电图报告电子化,方便查询和检索。
定期备份
对心电图报告进行定期备份,以防数据丢失 。
报告的定期更新与培训
要点一
定期更新心电图知识
心电图诊断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定期更新专业知识有 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04
身高和体重
记录患者的身高和
03
体重,以厘米和千
克为单位。
性别
患者的性别,男性 为M,女性为F。
心电图报告编号与日期
报告编号
为每份心电图报告分配一个唯一 的编号,以便于管理和追踪。

心电图报告的书写规范化及相关问题

心电图报告的书写规范化及相关问题
常见异位心律有:心房纤颤、心房扑动、各种房 性心律、交界性心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及 各种类型的折返性心动过速,伴逆向传导的室性 心律、室扑及室颤等。
窦性停搏及心脏停搏
全图无P-QRS-T波群,呈一条直线称心脏停搏。 缓慢室性或交界性自搏律,全图无P波属窦性 停搏,异位心律中的一种。
二、 各波与波段的测量及数据的填写
诊断报告示例
异位心律 心房颤动 电轴70度 左室肥大 ST-T改变,结合临床
正常Q-T间期与心率成反比,心率越快Q-T间期越短, 正常Q-T间期为60到100次/分心率时Q-T间期对应最 高值为0.44s至0.34s。
5、电轴 电轴是指心室除极过程中,额面QRS 环最大向量与X轴夹角的度数。正常额面QRS电 轴为0~+90,通常用电轴不偏表示。超出此范 围分别称为电轴左偏、电轴右偏。电轴测量分 目测法与查表法。
有的放矢地书写心电图特征,不必要把一些与诊 断无关的细节罗列进去。
根据临床需要作出诊断取舍,频发室性早搏, 呈二联、三联、成对或融合波等
提出必要的建议:
“请复查心电图” “请结合超声心动图检查” “请关注电解质水平”等,
提出临床建议, 取得临床医师的理解和配合, 特别是当一线临床医师对心电图技术尚未熟练掌 握时,心电图医师提出的建议能起到二者之间的 桥梁作用。
报告日期)
举例:常规心电图报告
心电图诊断报告(5个要素)
(1)心律的类别,如窦性心律,异位心律,起搏心律 (2)心电图是否正常
①正常心电图; ②大致正常心电图; ③可疑心电图; ④不正常心电图。
如果心电图异常,则 (3)心律失常 (4)电轴 (5)图形异常,如左室高电压、异常Q波、ST-T改变等。 附言:与上一份图相比有何变化、不除外的考虑或给临

心电图正常报告单

心电图正常报告单

心电图正常报告单一、引言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是一种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来评估心脏功能的常用检查方法。

它可以提供有关心脏节律、传导系统和心脏肌肉状态的信息。

本文将介绍心电图正常报告单的编写步骤。

二、报告单信息1. 患者信息患者信息应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和病历号等基本信息。

2. 检查信息检查信息应包括检查日期、检查时间和检查医生等。

三、正常心电图报告单编写步骤1. 导联选择心电图通常采用标准导联,包括Ⅰ、Ⅱ、Ⅲ导联,以及aVR、aVL、aVF导联、V1至V6胸前导联。

在报告单中应明确所采用的导联。

2. 心率分析心率是心电图中最基本的参数之一。

通过计算心电图上RR间期的间隔时间,可以得到患者的心率。

正常心率范围在60-100次/分钟。

在报告单中应注明患者的心率,并判断是否正常。

3. 心律分析心律是指心脏搏动的节律。

正常的心律应为窦性心律。

报告单中应注明患者的心律,并判断是否正常。

4. P波分析P波是心脏的心房除极过程的电信号。

在报告单中应注明P波的形态、振幅和持续时间,并判断是否正常。

5. PR间期分析PR间期是指P波开始到QRS波群开始的时间间隔。

在报告单中应注明PR间期的长度,并判断是否正常。

6. QRS波群分析QRS波群是心脏的心室除极过程的电信号。

在报告单中应注明QRS波群的形态、振幅和持续时间,并判断是否正常。

7. ST段分析ST段是连接QRS波群和T波的水平线段。

在报告单中应注明ST段的形态和偏移情况,并判断是否正常。

8. T波分析T波是心脏的心室复极过程的电信号。

在报告单中应注明T波的形态、振幅和持续时间,并判断是否正常。

9. QT间期分析QT间期是心脏的心室除极和复极过程的时间间隔。

在报告单中应注明QT间期的长度,并判断是否正常。

10. 总结在报告单的最后,应对心电图进行总结,指出心电图是否正常,如有异常还需进一步医学评估。

四、结论本文介绍了心电图正常报告单的编写步骤,包括导联选择、心率分析、心律分析、P波分析、PR间期分析、QRS波群分析、ST段分析、T波分析、QT间期分析和总结等内容。

心电图报告书写规范

心电图报告书写规范

心电图报告书写规范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是一种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来评估心脏功能的常见检查手段。

心电图报告书写规范对于准确记录和传达患者的心脏健康状况至关重要。

以下是心电图报告书写规范的相关内容。

1. 报告格式。

心电图报告应采用标准格式,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检查日期、检查医生、心电图机型号、导联方式等基本信息。

报告内容一般分为心率、心律、P波、PR间期、QRS波群、QT间期、ST段、T波等部分,每部分应有清晰的标题和相应的测量数值。

2. 语言规范。

心电图报告应使用准确、规范的医学术语,避免使用模糊、含糊不清的表达。

对于测量数值,应使用国际通用的单位和符号,避免使用非标准的缩写或简写。

3. 描述准确。

在描述心电图波形时,应准确描述各个波段的形态特征,如P波的振幅、形态、持续时间,QRS波群的宽窄、形态、振幅等。

对于异常波形,应详细描述异常的部位和特征,如ST段抬高或压低、T波倒置等。

4. 结果解读。

在报告中应对心电图的结果进行解读,包括心率的快慢、心律的规整与不规整、各波段的异常情况等。

同时,应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史,对心电图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

5. 专业签名。

心电图报告应由专业的医生进行解读和签名确认,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医生的签名应清晰可辨,同时应注明解读时间和医生的职称。

6. 补充说明。

对于特殊情况或需要进一步解释的地方,可以在报告中进行补充说明,如心脏起搏器的存在、药物影响等因素。

总之,心电图报告书写规范对于准确记录和传达患者的心脏健康状况至关重要。

只有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书写,才能保证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心电图作业指导书

心电图作业指导书

心电图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是一种记录心脏电活动的方法,通过测量心脏在不同时间点的电位变化,可以反映心脏的功能状态和心脏疾病的存在与否。

心电图是临床诊断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工具之一,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二、心电图的基本原理心脏是由一组特殊的细胞构成的,这些细胞能够自发地产生电信号,引起心肌的收缩。

心电图记录的是这些电信号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

心电图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极将心脏电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并通过放大和滤波等处理方式,将信号转化为可视化的波形图。

三、心电图的常见波形1. P波:P波代表心房的除极过程,正常情况下应为正向波,代表心房收缩。

2. QRS波群:QRS波群代表心室的除极过程,包括Q波、R波和S波。

正常情况下,QRS波群应为正常形态,代表心室收缩。

3. T波:T波代表心室的复极过程,正常情况下应为正向波,代表心室舒张。

4. ST段:ST段位于QRS波群结束和T波开始之间,用于评估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等病变。

5. U波:U波是一种较小的波形,往往在T波后浮现,代表心室复极的后续过程。

四、心电图的常见异常1. 心律失常:包括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房颤动等。

2. QRS波群异常:如束支传导阻滞、心室肥厚等。

3. ST段异常:如ST段抬高、ST段压低等。

4. T波异常:如T波倒置、T波高尖等。

5. U波异常:如U波增高、U波消失等。

五、心电图检查的步骤1. 准备工作:患者应松开衣领,脱去金属首饰等干扰物品。

2. 安置电极:将电极贴在患者的胸部和四肢上,确保良好的接触。

3. 开始记录:将心电图仪器连接到电极上,按下记录按钮开始记录。

4. 观察波形:观察心电图波形的形态、幅度和间距等特征。

5. 分析心电图:根据波形的特征,判断心电图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异常。

六、心电图作业要求1. 根据给定的心电图波形,识别出P波、QRS波群、T波等特征。

临床心电图的描记方法

临床心电图的描记方法

心电图的描记、分析和临床应用一、常规心电图操作标准一)环境要求(二)受检者准备(三)皮肤处理(四)电极安置(五)描记心电图(一)环境要求保持室内温暖检查床不宜过窄,床旁不要摆放电器心电图机电源线远离检查床和导联电线(二)受检者准备核对姓名嘱受检者休息片刻,取平卧位,最好避免饱餐或吸烟后检查做好解释,嘱受检者在检查中四肢平放、肌肉放松保持平静呼吸身体不要移动暴露受检者两手腕与两下肢内侧,解松衣纽(三)皮肤处理在受检者两手腕关节内侧上方约3cm处,及两内踝上部约7cm处,涂沫导电胶在受检者心前区导联V1~V6相应部位涂沫导电胶若放置电极部位的皮肤污垢或毛发过多,必须预先清洁皮肤或剃毛(四)电极安置安置肢体导联红色电极接右上肢黄色电极接左上肢绿色电极接左下肢黑色电极接右下肢安置心前区导联将红、黄、绿、褐、黑、紫电极分别安置于V1~V6的相应部位(五)描记心电图接通电源选择走纸速度25mm/s、定准电压1mV,记录笔调至记录纸的中心线若电压太高,选择定准电压1/2键,即lmV=5mm若存在交流电干扰,按下HUM键若受检者有肌颤,按下EMG键导联切换,依次描记各导联心电图一般各导联记录3~5个心室波若存在心律不齐,适当延长V1或Ⅱ导联的描记时间在心电图纸的前部注明受检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检查时间(年、月、日、时甚至分钟)等在各导联心电图波形上方标记各导联减少或消除伪差的方法操作前检查心电图机性能,做好环境准备和受检者的解释工作■操作时操作程序进行,及时识别并尽可能排除导致伪差的原因■呼吸■嘱受检者屏气■肌肉颤动■嘱受检者放松肢体,并按下去肌颤滤波键■交流电干扰■检查心电图机电极和地线是否连接妥当、导电胶是否涂抹充分、电极板有无不洁或生锈、环境中有无使用交流电的仪器等■按下抗交流电干扰键二、心电图的分析方法与步骤1 .一般浏览■检查定准电压和走纸速度,判断有无伪差2.判断主导心律■寻找并分析P波的形态和出现规律,确定是否为窦性心律3.计算心率4.判断心电轴和有无钟向转位5.分析P波与QRS波群及相互关系6.观察ST-T改变及其类型7.得出结论三、心电图的临床应用■分析与鉴别各种心律失常■了解有无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反映心房、心室肥大的情况■评价某些药物对心肌的影响程度及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为其他疾病(如心包炎等)和电解质紊乱(如血钙和血钾的过低或过高等)的诊断提供依据■心电图和心电监护用于手术麻醉及各种危重患者的抢救。

心电图报告书写制度和记录

心电图报告书写制度和记录

心电图报告书写制度和记录简介心电图报告是医生诊断患者心脏疾病的重要依据之一,正确、准确地书写心电图报告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心电图报告的书写制度和记录方法。

心电图报告书写制度心电图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来院日期2.心率、心律3.PQ间期、QRS波群、QT间期及其异常情况4.ST段、T波及其异常情况5.P波及其异常情况6.附加信息:如前壁、下壁、传导阻滞等特殊情况书写心电图报告的注意事项如下:1.标题应直接体现出病人心电图检查编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心电图检查日期和时间等基本信息。

如:心电图检查报告(编号XXX)- 姓名-性别-年龄-日期-时间。

2.心电图检查时间和体位应同时记录。

3.书写时应符合固定的报告格式。

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标准的A4纸,左右边距1.5cm,上下边距1.0cm,页顶和页底均留约2.5cm的空白。

报告能够使病人和医生轻松理解。

4.若心电图检查出现问题,则在书写报告时应尽可能地具体描述和说明问题。

5.尽量避免使用过多的签名或缩写。

心电图报告记录方法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医生,通常采用心电图报告的书写形式。

心电图报告应交由专业人员处理,不建议在无专业人员指导下自行书写。

心电图结果应妥善保管,一般应记录于电子病历或存放于纸质病历中。

纸质病历需保密,并妥善分类存放。

在护理操作过程中,如发生心电图机器故障或检测结果与患者实际情况不符,应及时向医生汇报。

汇报时应当详细描述发现的问题,并包括病人的重要信息和医生的联系方式。

结论心电图报告书写制度和记录方法对病人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书写时应符合固定的报告格式,记录信息应及时反馈,并采取保管措施,尽可能的保护患者隐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六 导联及十二导联等有1分钟节律导联功能的心电图机 记录心电图,记录完12导联心电图后,同样要对有早搏或显著心 律不齐,文氏型窦房或房室传导阻滞,P-P、R-R不整、P-R不等 的患者,或临床诊断心律失常者,常规记录1分钟P波清晰导联的 节律导联。 保证得到有利于诊断的合格心电图。
2、操作时注意事项: 记录心电图时患者需要平卧位,如因病情不能平
的大扑动波频率4.1个/s,算什么?
图2 接听电话时三通道动态心电图。矮小振动波频率约25次/秒,在语音声 波频率范围内,大扑动波频率仅6个/秒,节律不整齐,呈间歇性出现,间歇波时 程不等,是什么干扰?考虑语音字节(讲话吐每一个字)通过话机发放声波干扰。
(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Hz,也就是声波每秒的疏密循环次数。一般语音 声波频率一般在20Hz至3400Hz)
不正确划分P-QRS-T波,或者根本不进行人工 划分P-QRS-T波,这样得出的心电图或向量图数据及 向量图的形态会有很大差异,以致造成误诊。
常见问题:额面电轴、P-R间期、QRS时限、电 压等数据不准确,向量图起止向量方位、时限等不准 确。
图13-1 QRS划分不准确-1: 网上交流的一幅图。
图13-2
图16-1 女13岁,反复宽QRS心动过速发作六、七 年。经向量图确诊为逆传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部分宽QRS心动过速胸导联QRS一致向下不排除有这种情况)
图16-2 复查心电图与既往心电图一致,并发现原出诊 记录心电图的电极印记比正常位置放低了1个半肋间。
3) 附加导联
常用附加导联:
a、急性心肌梗死及可疑急性心肌梗死原则上应做 包括6个附加导联在内的18导联心电图,以防漏诊。
6个附加导联为:V7-V9及V3R-V5R。放置V7~ V9导联时一般采取右侧卧位安装电极,然后慢慢转平 卧,尽量不要侧卧位记录心电图。必要时在电极上方 垫薄枕头或垫一卷毛巾。
b、心律失常附加导联:尽量取P波清晰的长节律 导联记录10-15秒(单导联、三导联机)或1分钟节律 导联等。
c、其它附加导联,如加做上1或2肋间V1-V6导联 心电图——高侧壁心肌梗死、不典型的Brugada波、非 典型的右束支阻滞;加做下一肋间V1-V6导联——肺 气肿和/或其它不明原因致V1V2呈QS型时。
图5 心绞痛还是体位改变造成的干扰?——来自YY课堂王老师课件。
图6 走纸不正常——夹纸
图7 走纸不正常——夹纸。图片来自墨宝宝小儿QQ群 讨论的图片。
图8 多数导联T波至T-P段间形态怪异——电极接触不良?
图9-1 心电图基 线明显不稳。—— 考虑肌颤与肢体活 动造成的干扰。 ——网上交流图片
图13-5 右侧面面向量图-划分QRS起点不准确。
图13-6 胸导联心电图符合典型的B型预激特征,预激向量至少 60ms。向量图的预激时限与QRS环时限都与心电图有明显差别, 没有体现预激的向量图特征。
图14-1 QRS划分不准确-2,导致QRS环起始向量异常。 (网上求助的向量图——横面向量图)
图3-1 非交流电干扰— 网上交流的动态心电图 截图。
图3-2 非交流电干扰——网上交流的动态心电图截图。本图 正常QRS频率约80次/分,大扑动波频率为4.5个/s,270次/分, 大扑动波频率与前两个图基本接近,但时程接近17秒,似乎与
间断的电话铃声长度不符,也比连续语音时程长。算什么?
图4 不明原因的干扰-环境规则的电脉冲干扰?——来自YY课堂
图片错了,误人弟子,只能以图论 图,提出某种可能或诉其重新记录;对于门诊、病房 的常规心电图,不合格还会导致误诊、误治,甚至产 生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应该引起每一位心电工作者重 视。
心电图不合格或不符合诊断要求最常见的原因:
一、伪差或干扰
图12 -1 这是网上个人求助图——共三份同一段时间前后连续 记录的心电图。-14:53:52(秒)
图12 -2 这是网上个人求助图-14:54:33(秒)
图12 -3 这是网上个人求助图-14:55:11(秒)
人工划分P-QRS-T波问题
随着心电工作站的广泛应用 ,使用心电工作站 做心电图、向量图的医院越来越多,但有不少心电操 作人员对P-QRS-T波的划分不重视,这是一个值得每 个操作人员重视的问题。
有早搏或显著心律不齐,文氏型窦房或房室传导阻滞,P-P 、R-R不整、P-R不等,或临床诊断心律失常者,记录12导联心 电图结束后在P波清晰的导联(一般在II或V1导联)记录10-15秒 附加延长图(也可以在第一次出现早搏的导联做延长记录),如
属于文氏型传导阻滞一般要求记录完整的2-3个文氏周期。包括 使用自动记录的三导联心电图机。
右侧面QRS环。。
图13-3 额面向量图离心支泪点较密集。正交心电图P-R约0.10s,QRS似有预激 波,但向量图能确定预激吗?数据上的QRS环时限比心电图少14ms( Z轴划分 QRS时延后所致),QRS环起始处泪点密集时限仅22ms,Z轴划分QRS时延后。
图13-4 横面向量图-划分QRS起点不准确。
1)肢导联导联及电极放置
(1)3个标准导联
I : 左上肢接正极,右上肢接负极。
II : 左下肢接正极,右上肢接负极。
III: 左下肢接正极,左上肢接负极。

(2) 3个加压单极肢导联——
aVR导联:右手接正极,负极接到中心电端。
aVL导联:左手接正极,负极接到中心电端。
aVF导联:左下肢接正极,负极接到中心电端。
2、皮肤准备:适当清洁电极接触处皮肤,胸部有 胸毛明显者最好剃去。一般使用50-75%的酒精涂抹要 放置电极处皮肤,电极放置完后,要观察示波屏膜, 基线平稳后才开始记录心电图。如发现基线、波形异 常或交流电干扰时 ,通常需要重新处理相关导联电极 接触处皮肤,并诉病人尽量放松不动。
3、电极安装有关问题
图15-3 上下肢接错实例图
2)6个胸导联 负极接中心电端,正极分别按下列方法 连接。
V1导联 正极放在第四肋间胸骨旁右缘。 V2导联 正极放在第四肋间胸骨旁左缘。 V3导联 正极放在V2~V4导联连线中点。 V4导联 正极放在第五肋间与锁骨中线交点上。 V5导联 正极放在腋前线与V4导联水平线的交点上。 V6导联 正极放在腋中线与V4导联水平线的交点上。 胸导联电极放置部位较容易记住,最常见的问题是 放置电极位置不准确——如V1、V2离得太远,V5V6导 联常不到位。其次,肋间不准确,多见低一个肋间或高 一个肋间。
图9-2 宽QRS心动过速发作。频率236次/分。
图9-3 窄QRS心动过速发作。频率229次/分。
图10 这是网上交流的动态心电图(丁香园?)。楼主给出的提示 是监测胸痛发作时心电图。为此,网友争论不休。是否是这个原因 引起或电极接触不良?
图11 这是网上交流的工作站心电图。 考虑肢导联电极接触不良?
如何记录一份合格心电图

如何记录得一份合格的心电图是所有心电图医师 与临床医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能否记录好每 一份心电图则是专业技能高低的依据之一,也是责任 心与事业心强弱体现。目前,有关心电图专业网站、 心电图QQ群或发到我QQ邮箱的求助心电图,严格来 说,约1/3的图片不合格,特别是基层年轻心电图医生 的求助图,部分高年资心电图医师、临床医师贴出的 求助心电图也常见不合格。
① 病人与环境因素造成的干扰或伪差。如做心电图时患者 有抽缩、肌颤、肢体与头部活动、讲话等;其次,周围环境高 频或低频的电磁波干扰、电话、手机发射声波电脉冲等干扰。
②操作者太随意造成的伪差。 皮肤准备不好,特别是心电 监护方面;电极接触不良及导联连接错误(左右手反接、上下 肢或左右胸反接);放置电极后没有认真观察示波,波形不够 稳定就记录心电图。

问题:常常见到电极接触不良,偶见左右手反
接,甚至上下肢接错、左右胸电极接错。
图15 -1 出诊记录心电图。P波在II、III、aVF导联是倒置的,aVR、aVL导 联正向,主导心律像房室交界区或心房下部心律。aVR导联的QRS波像显著右室 大特征,但Q波时限太窄了,且电轴不是右偏,反而显著左偏,胸导联也没有右
卧者可取半卧位记录,并在描记完的心电图上标明描 图时的体位(半卧位坐位和立位)。
安放电极时充分暴露电极放置部位。然后一边使 用50-75%的酒精抹搽电极放置的部位的皮肤,一边放 置相应的电极。
电极放置完毕后不要忘记交待受检者全身放松, 特别是不要活动四肢、与头部,保持平静呼吸,同时 观察荧屏上的心电图曲线,当没有交流电干扰波与基 线平稳后开始依次记录12导联心电图。
图14-2 QRS划分不准确-2,导致起始向量图异常——横 面QRS环该向前的初始向量转为向后,出现类似梗死向量。 在实际横面心电图上也没有异常QRS波。
三、记录心电图具体要求
1、环境要求——科室的事
心电图诊床要求:宽75-80CM,长200CM。
周围环境:心电图室尽量不要与理疗、放射科等 使用高压、高频电流器械的科室相邻与上下楼层;其 电源线路尽量避开各种电缆、电话线路;也不要与电 炉、冰箱的生活用品共用一个插座;门诊与病房固定 使用的心电图机要连接可靠地线;室内温度16-26度。
室大的特征。aVL电压高,而I导联呈极度低电压,都不好解释。
图15-2 重新出诊记录的心电图
上下肢电极放错错出在哪里?
究其原因是:左右手电极分别与两下肢电极互换 了,或者左右手电极一起接到左下肢上。后者可能性 最大。
四肢电极在心电图机里连接是固定的,右手与右 脚互换,左手与左脚互换。这样做I导联心电图就是左 脚与右脚间的心电图。右脚与左脚是爱氏三角的下角 一侧,距离心脏一样远,电位差几乎等于0,所以I导 联的QRS波电压很矮,几乎在等电位线上,P波、T波 更无法分辨。这是两个下肢电极放在一个肢体上(电 极板不相接触情况下)或两个下肢电极互换对心电图 没有明显影响的理论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