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理 第五章单元测试卷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情况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小鸟在空中飞行B.万马奔腾C.长高的小树D.雪花飞扬2.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7.8km7.8km10007800cm=⨯==⨯=B.7.8km7.8km1000m7800mC.7.8km7.81000m7800m=⨯==⨯=D.7.8km7.810007800m3.向前直线行驶的车内,小明给小芳连拍两张照片如图所示。
拍照过程中车()A.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B.相对于小芳是静止的C.相对于地面向西行驶D.相对水杯是运动的4.如图所示,我国宇航员在太空中走出“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站在舱口,举起了五星红旗。
某同学说他是静止的()A.太阳B.地球C.月亮D.“神舟七号”飞船5.下列估算合理的是()A.某中学生的身高约165mm B.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0km/hC.中学生跑完100m用时约8s D.洗澡水的温度约为40℃6.下列长度估计合理的是()A.教室课桌高度2mB.教室黑板长度800cmC.正常发育的初中生身高1.7×106μmD.物理书长度为1200mm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植物的生长是一种机械运动B.发光的月亮属于光源C.小孔成像是成倒立缩小的像D.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一定等于入射角8.一辆汽车沿A到C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人站在C处静止不动,汽车在A处、B处各鸣笛一次,两次鸣笛的时间间隔为1s,已知汽车的速度为声速的十分之一,则人接听到两次鸣笛声的时间间隔为()sA.910B.110C.111D.10119.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对接后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天和核心舱是静止的()A.地球B.太阳C.飞船内走动的宇航员D.神舟十五号飞船10.如图所示为北京2022 年冬奥会首钢滑雪大跳台。
(新)物理苏科版八上第五章物体的运劝单元测试卷(附答案)2

第五章章末2一、选择题1.2022年是中国农历羊年,小明收集到一张羊生肖邮票,如以下图。
他用分度值是1mm 的刻度尺测量其画面局部的长度时,记录了如下数据,其中正确的选项是〔〕A.3.5cmB.3cmC.3.51cmD.3.512cm2.以下估计的数据都与人体有关,其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成人一只手掌的宽度约10dmB.短跑运发动比赛速度可到达25m/sC.一块橡皮从课桌落到地面需5sD.我们的教室高约3m3.有一位乘客坐在正匀速上升的观光电梯上楼,不巧书从手中滑落,假设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甲认为书会先上升后下落,乙认为书会直接落下。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只有甲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B.只有乙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C.甲是以电梯为参照物D.乙是以电梯为参照物4.电视剧《西游记》里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逼真场面是这样拍摄的:将站在平台上摆着飞行姿势的演员、演员背后展现的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一起摄入镜头.这时观众感到演员是运动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演员B.急速飘动的白云C.平台D.摄像机5.某人在一平直路上行走,他前半段路以4m/s速度行走,后半段路以6m/s速度行走,则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10m/s B.5m/s C.4.8m/s D.2m/s6.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以下图,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在0~10s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的快B.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处相遇C.在10s~20s内,乙同学静止不动D.在0~10s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m/s7.神舟十号运载火箭长58m。
分别从视频中截取火箭发射前和发射后第10s的位置图像,如以下图,约上升了1.5个火箭的长度,则火箭发射后10s内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A.5m/s B.9m/s C.12m/s D.15m/s8.如以下图,是我国主要城市间的里程表〔单位:km〕。
由图可知以下判断错误的选项是〔〕A.北京与天津相距146km B.南京与上海相距370kmC.北京与南京相距1417km D.天津与上海相距1787km9.一艘科考船行驶在某海域,并对该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
苏科版物理八上物理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单元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物理上第五章《物体的运动》试题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小华同学对于身边物理量的大小进行了估测,下列估测中接近实际的是( ) A.我国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 mmB.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0.5 cmC.一块橡皮从课桌表面掉到地上的时间约为4 sD.成年人正常步行5 min通过的路程约为360 m2.实验小组的四位同学分别用一把分度值是:1 mm的刻度尺,先后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中,记录正确的是( ) A.25.81 mm B.25.82 dm C.25.82 cm D.25.816 cm 3.小明对误差进行了如下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测量时出现了误差,则说明一定是出了差错B.在测量时,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则可以避免误差C.改进实验方法可以减小误差D.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去测量长度,就不会有误差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B.只能选静止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C.宇宙中除机械运动外,再也没有其他形式的运动D.选择不同参照物,同一物体在同一时刻可能是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5.海洋中游得最快的是旗鱼,速度可达108 km/h;陆地上跑得最快的是猎豹,每秒可跑40 m;空中飞得最快的是褐海燕,每分钟能飞行5 km.它们的速度由大到小是( ) A.褐海燕、旗鱼、猎豹B.旗鱼、褐海燕、猎豹C.猎豹、褐海燕、旗鱼D.褐海燕、猎豹、旗鱼6.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被警察拦住.警察走过来对她说:“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60千米每小时!”这位女士反驳说:“不可能的!我才开了7分钟,还不到一个小时,怎么可能走了60千米呢?”从以上对话可知,这位女士没有理解的物理概念是( ) A.速度B.时间C.路程D.机械运动7.小明同学坐在过山车里,过山车高速运动时,小明看到地面上的人和建筑物都在旋转.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 A.地面上的人B.建筑物C.过山车轨道D.过山车8.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在10 s内通过150 m的路程,如果继续前进10 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后10 s内通过的路程可能大于150 mB.物体在后10 s内的平均速度一定大于15 m/sC.物体1 s内通过的路程一定是15 mD .物体在20 s 内的平均速度不可能等于15 m /s9.一个木箱漂浮在河中,随平稳流动的河水向下游漂去,在木箱上游和木箱下游各有一条电动船,两船到木箱距离相同,两船同时驶向木箱,若两船在水中航行的速度如图所示,那么 ( )A .上游的船先捞到木箱B .下游的船先捞到木箱C .两船同时到达木箱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10.甲、乙两列火车,以甲车为参照物,得出乙车向东运动的结论,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的运动情况是 ( )A .一定向东运动B .一定向西运动C .一定静止不动D .向东、向西运动或静止均有可能11.甲、乙两人同时从跑道一端跑向另一端,其中甲在前一半时间内跑步,后一半时间内走;而乙是在前一半路程内跑步,后一半路程内走.假设甲、乙两人跑的速度相等,走的速度也相等,则 ( )A .甲先到达终点B .乙先到达终点C .同时到达终点D .无法判断12.汽车在公路上以10 m /s 的速度匀速直线前进,驾驶员发现前方路口信号灯转为红色,经0.5 s 反应时间后开始踩刹车,汽车车速随时间t 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0.5 s 的反应时间内车子前进了5 mB .从开始刹车到停止,车子滑行的时间为1.5 sC .开始刹车后1 s ,车速为5 m /sD .从信号灯转为红色起到汽车完全静止,车子共前进了15 m二、填空题(每空1.5分,共33分)13.一千多年前,唐朝大诗人李白曾在芜湖感叹长江的壮美景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两岸青山相对出”和“孤帆一片日边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_.14.同一长度的五次测量记录是25.1 mm 、25.2 mm 、25.1 mm 、27.2 mm 、25.3 mm ,其中一次明显是错误的,它是_________.根据以上测量记录,这一物体的长度应记作____________.15.如图所示,用A 、B 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放置正确的是________刻度尺,其分度值是_______,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 .如图乙,秒表所示的时间为______.v16.如图所示,高速公路上都有限制汽车速度的标志,以减少交通事故,这是因为行驶的汽车具有_________能.在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下,汽车在这一路段30 min最多能行驶__________km的路程.17.甲、乙两图分别表示比较自行车和摩托车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图甲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100 m赛跑中,某同学前30 m做加速运动,后70 m做匀速运动,通过终点时的速度是7 m/s,测验成绩是15.0 s.那么他跑到中点时的速度是________m/s,他在前30 m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m/s.19.小明猜想:水滴开始下落的过程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为此,他做了这样的实验:打开水龙头让水一滴一滴地下落,并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1 s拍摄了同一滴水下落时的不同位置,如图.可见他的猜想是________(正确/错误)的,水滴下落0.3 s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m/s.20.沪杭磁悬浮交通项目若建成后磁悬浮列车运行速度可达300 km/h,沪杭磁悬浮铁路全线长约为150 km,建成后上海至杭州磁悬浮列车的运行时间约为__________h.在飞速行驶的列车中,一名静坐在座位上的乘客,若以列车车厢为参照物,他是_________(静止/运动)的.21.一列车正以18 km/h的速度在雨中向南行驶,坐在窗口的乘客看到雨滴正好竖直下落至地面,这一现象说明窗外刮的是________风,风的速度是__________m/s.22.全国铁路已进行第六次大提速,这次大提速全国主要中心城市将新开“D”字头快速根据上述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信息可知:D92次列车从南昌到上海南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min,它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km/h.三、解答题(共31分)23.(5分)某同学为了测定物理课本内一张纸的厚度,采取了如下步骤:A .量出一本书的厚度,记作L ;B .选用学生用三角尺并检查零刻度线是否磨损(设没有磨损);C .翻看物理课本最后一页的页码,记作n ;D .用表示物理课本内每张纸的厚度,记作d . (1)上述各步骤中错误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应分别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步骤改正后,正确的实验步骤应该为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24.(6分)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估测、粗测是日常生活、生产中经常使用的测长度的方法.小伟同学的家距学校约1.5 km 的路程,请你写出粗测这段路程的两种方法.(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8分)南京长江大桥下层铁路全长6772 m ,其中江面正桥长1577 m ,一列火车长227m ,测得火车全部在正桥上的时间为1 min 30 s .求:(1)火车的运行速度.(2)设火车匀速运动,则火车完全通过整个铁路桥的时间.26.(12分)小明乘汽车去60 km 外的杭州.一路上,车上速度计指针从未超过图甲所示的位置.(1)到达杭州至少需要多长时间?(2)为监控车辆是否超过规定的最高车速,交通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测速原理如图乙所示,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超声波信号,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问差,测出被测车辆的速度.如果某次检测车速时,第一次从发出至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用了 0.4 s ,第二次从发出至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用了0.3 s ,两次信号发出时间间隔是1 s ,则被测汽车速度是多大?(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 m /s ,且保持不变)Ln参考答案一、1.D 2.C 3.C 4.D 5.D 6.A 7.D 8.A 9.B 10.D 11.A 12.A 二、13.孤帆 河岸 14.27.2 mm 25.2 mm 15.A 1 mm 2.20 3 min 38.4 s(或218.4 s) 16.动 55 17.相同的时间内,摩托车比自行车通过的路程长,所以摩托车运动快些通过相同的路程,摩托车比自行车用的时间短,所以摩托车运动快些 18.7 6 19.正确 1.5 20.0.5 静止 21.北 5 22.315 160三、23.(1)A D 量出书中除封面外内芯的厚度,记作h 用表示物理课本内每张纸的厚度,记作d (2)B 、A 、C 、D 24.(1)先测出通常骑自行车的速度,再测出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的时间t ,根据s=t 求出小伟的家到学校的路程 (2)先用尺测出步行时每一步的长L ,再测出从家步行到学校走的步数N ,由s=NL 求出小伟的家到学校的路程25.(1)火车全部在正桥上行驶的路程s 1=1577 m -227 m=1350m ,则火车的速度 (2)火车完全通过整个铁路桥所行驶的路程s 2=6772m+277m=699m ,则火车完全通过铁路桥的时间. 26.(1)0.75h (2)超声波第一次从测速仪发出到回到测速仪,所用时间为0.4 s ,则可知超声波第一次从测速仪发出到汽车相遇于点A ,超声波走了0.2 s ,s A =0.2 s ×340 m /s=68m .超声波第二次从测速仪发出到再回到测速仪,所用时间为0.3 s ,则可知超声波第二次从测速仪发出到与汽车相遇于点B ,超声波走了0.15 s ,s B =0.15 s ×340 m /s=51 m .测速仪发出的两次超声波时间间隔是1 s ,那么它们在A 、B 两处与汽车相遇时,时间间隔是否还是1 s 呢?假设测速仪第一次发出超声波记为零时刻,则超声波第一次与汽车相遇于点A 的时刻是第0.2 s ,超声波第二次发出的时刻是第1 s 末,超声波第二次与车相遇于点B 的时刻是1.15 s ,所以车从A 点行驶到B 点的时间间隔t AB =1.15 s -0.2 s=0.95 s ,所以车从A 点行驶到B 点的速度 2h nv v 11135015/90s m v m s t s===226999466.67min 4715/s m t s s v m s===≈17.9/A B ABs s v m s t -=≈。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测试卷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测试卷一、选择1.下列情况只中是因为误差而引起结果不准确的是()A.测量时物体的边缘未对准“0”刻度线B.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C.观察时视线未能与刻度尺垂直D.读数时没有再估读一位数字2.商场内的营业员量服装时,最好应选用()A.分度值为1cm的1m长的直尺B.分度值为1mm的1.5m长的直尺C.分度值为1mm的1m长的直尺D.分度值为1cm的1.5m长的直尺3.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误差的产生与测量工具有关B.真实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始终存在C.误差不能避免,但是可以尽量减小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4.(多选)乘客坐在游轮中,游轮沿长江顺流行驶,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A.江岸的码头B.游轮的船舱C.迎面驶来的汽艇D.奔流的江水5.工人师傅使用游标卡尺测得某零件长0.07530m,如果用你的三角板去测量,其结果应是()A.0.07m B.0.075m C.0.0753m D.0.07540m6.在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a、b、c三辆汽车,a车上的人看到b车匀速向南,c车上的人看到a 车匀速向北,b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建筑物匀速向南,这三辆车中相对于地面可能静止的是()A.只有a车B.只有b C.只有c D.a车和c车7.判断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依据是()A.每隔1s沿直线运动的路程相等B.只需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C.1s内运动5m,2s内运动10m,3s内运动15m D.任何相等的时间内,沿直线运动的路程都相等8.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过的路程越长,物体的速度就越大B.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越长,物体速度越大C.运动的时间越短,物体的速度就越大D.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越长,物体速度就大9.小明和张伟进行百米赛跑,每次小明都要比张伟提前5m到达终点,若让小明将起点向后远离原起点5m,张伟仍在原起点处与小明同时起跑,按原来的平均速度运动,则()A.小明先到达终点B.张伟先到达终点C.两人同时到达终点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0.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运动5秒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米,则()A.甲的s-t图一定为图线a B.甲的s-t图可能为图线bC.乙的s-t图一定为图线c D.乙的s-t图可能为图线a二、填空11.“纳米”(nm)是的单位(填物理量);科学研究表明,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冠状病毒呈不规则圆形或类圆形,平均直径100nm,即cm。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5章. 物体的运动单元测试卷

第5章物体的运动单元测试(时间:100分钟共30小题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下列数据是小明对身边的一些物理量值的估计,其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教室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度大约为30 mB.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C. 成人步行的速度大约为1.1 m/sD. 人剧烈运动后脉搏每次约2 s2.某同学测得物理课本:长为25.91cm,宽为18.35cm,那么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A. 1cmB. 1mC. 1dmD. 1mm3.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A. 12.45cmB. 12.34cmC. 12.36cmD. 12.35cm4.用甲、乙两把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如图),关于木块长度的读数,正确的一组是()A. ,B. ,C. ,D. ,5.一物体从A地运动到B地,如果通过前二分之一路程时的平均速度是4m/s,通过后二分之一路程时的平均速度是6m/s,则整个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 4 m/sB. 4.8m/sC. 5 m/sD. 6m/s6.某物体在水平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对该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 物体在7 s内运动的路程为6 mB. 以出发点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3 s内是静止的C. 物体前2 s内的速度大于最后2 s内的速度D. 物体在前5 s内的平均速度为0.4 m/s7.甲、乙两个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乙运动的速度之比是1:3,运动的时间之比是2:1,则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为()A. 1:3B. 3:2C. 2:3D. 6:18.小明和小红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同时向相反方向匀速行走,1min后两人相距120m。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五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1.以下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4kmB.物理课本宽度约为16.9dmC.中学生课桌高度约为80cmD.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mm2.历史上把图中示意的长度定为1英寸。
1英寸约为()A.2.5kmB.2.5mC.2.5dmD.2.5cm3.小明同学骑自行车沿新华大街自西向东运动,看到两面的高楼不断向西运动。
能正确说明高楼向西运动,是以下面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A.小明同学的自行车B.对面驶来的公共汽车C.新华大街D.天上飞过的小鸟4.某辆汽车启动后,经过20s,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由表可知()A.此时汽车的速度是90km/hB.此时汽车的速度是90m/sC.启动后2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0km/hD.启动后2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0m/s5.长沙市万家丽路快速高架桥建成后,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南北向的通行,一辆汽车正在高架桥上向北行驶,则()A.以该汽车为参照物,司机是运动的B.以高架桥为参照物,该汽车是静止的C.以桥上路灯为参照物,该司机向南运动D.以该司机为参照物,桥上路灯是运动的6.短跑运动员6s跑了50m,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h,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A.汽车、羚羊、运动员B.羚羊、汽车、运动员C.运动员、汽车、羚羊D.运动员、羚羊、汽车7.小理家准备买新房,他看到某开发商的广告称:乘车从新楼盘到一家大型商场的时间只需3min 。
据此你认为从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比较接近的路程是( ) A .200mB .400mC .2000mD .10000m8.在研究水滴下落规律的实验中,打开水龙头让水一滴一滴下落,并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1s 拍摄了同一水滴下落时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水滴下落0.3s 内的平均速度是( )A .150m/sB .15m/sC .1.5m/sD .0.15m/s9.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s 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0~1t 做加速直线运动B .1t ~2t 做匀速直线运动C .0~1t 比2t ~3t 运动的路程长D .0~1t 比2t ~3t 运动的速度大10.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 点和C 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5章物体的运动单元综合测试卷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5章物体的运动单元综合测试卷2021-2021年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5章物体的运动单元综合测试卷考试范围:第5章;考试时间:40分钟;本卷须知: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项选择题1.如下图为测某种硬币直径的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选项是〔〕A. B. C. D.2.体育考试中,用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的相机,拍摄小丽50m跑的进程,失掉以下四张照片,其中表示她减速起跑阶段的是A. B. C. D.3.以下估测最接近实践的是〔〕A. 一页纸的厚度约为0.01mB.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C. 一个中先生从一楼走上二楼做的功约150JD. 家用液晶电视的电功率约2kW4.物块A运动在粗糙水平平均的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物块A遭到水平拉力F作用,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小丽从t=0末尾,每隔2s记载物块A的位置〔用〝•〞表示物块A〕,如图丙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0 ~2s内,物块所受摩擦力为6NB.8~l0s内,物块所受摩擦力小于9NC.l0~14s内,物块的平均速度为11cm/sD.假定18s时撤去F,物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5.以下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 江水东流B. 星光闪闪C. 波涛滚滚D. 春风拂面6.某同窗家预备买新房,他看到开发商的广告称〝乘车重新楼盘到左近的大型商场只需3分钟〞。
据此你以为重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的路程比拟接近的是A. 200mB. 400mC. 2021mD. 10000m7.李新骑自行车沿平直的公路行驶,第1 s内经过的路程是2 m,第2 s内经过的路程是3 m,第3 s内经过的路程是4 m,那么〔〕A. 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B. 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2 m/sC. 3 s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D. 后2 s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8.甲乙二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动身抵达另一相反的中央,其中甲在前一半路程内跑步,后一半内走;乙在前一半时间内跑步,后一半时间内走,假定甲乙二人跑的速度相等,走的速度也相等,那么〔〕A. 二人同时抵达终点B. 甲先抵达终点C. 乙先抵达终点D. 无法判别9.谁也没有我跑得快!我是〔〕A. 高速奔驰的磁悬浮列车B. 让万物生长的阳光C. 空中飞翔的超音速战机D. 把〕神六'送上天的〕长征〕运载火箭10.如下图,清洁车匀速行驶,将水不停地洒在地上.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清洁车所受重力与空中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路下行人觉得清凉,是由于水蒸发要吸收热量C.洒水进程中清洁车的动能一直坚持不变D.以清洁车为参照物,路两旁的树是运动的二、填空题11.甲乙两人停止100米赛跑,甲比乙超前10米抵达终点,假设让甲从原起跑线往前进10米,乙仍在原起跑线,两人都坚持原来的速度重新竞赛,那么甲、乙两人中__________先抵达终点〔选填〝甲〞、〝乙〞、或〝同时到〞〕12.甲、乙两图区分表示比拟自行车和摩托车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图甲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篮球场上奔跑的运发动,相对看台上的观众是___________〔选填〝运动〞或〝运动〞〕的;穿着鞋底有花纹的运动鞋打球,是为了增大_____________;篮球打到篮板上被弹回,说明________________。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单元测试题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甲乙同时参与百米赛跑,同时起跑,当甲抵达终点时,乙离终点还有10m ,设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假定甲由终点前进10m ,同时起跑,那么结果是〔〕A. 乙先到终点B. 甲先到终点C. 两人同时抵达终点D. 无法判别【答案】B2.鲁迅的«社戏»中有他乘船的描写〝淡黑的坎坷的连山,似乎是积极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择的参照物不能够是( )A. 划船的小同伴B. 船尾C. 河岸D. 鲁迅【答案】C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小轿车已进入千家万户,小轿车行驶时( )A.以座椅为参照物,司机是运动的B.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小轿车是运动的C.以路旁的修建物为参照物,小轿车是运动的D.以同速向前运动的前车为参照物,小轿车是运动的【答案】B4.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像,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A. 甲、乙都由运动末尾运动B. 甲、乙都以2m/s的速度匀速运动C. 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D. 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答案】B5.某同窗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停止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55cm,那么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A. 12.40cmB. 12.55cmC. 12.36cmD. 12.35cm【答案】D6.〝满眼风云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细心看山删不动,是船行.〞这段诗词包括多个迷信道理.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所选取的参照物是〔〕A.山B.船C.空中D.河岸【答案】B7.〝玉兔号〞月球车在月球上软着陆成功,关于月球车在月球上,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假定车在运动中所受的一切外力都消逝,车会立刻中止运动B.假定在车上再装置一台探测设备,那么车在运动中遭到的摩擦力将变大C.以地球为参照物,停在月球外表的月球车相对地球是运动的D.运动时车对月球外表的压力和月球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B8.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内,放在小桌上的茶杯相关于以下哪个物体是运动的?〔〕A. 这列火车的车厢B. 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C. 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D. 关着的车门【答案】B9.8.两列火车如下图,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谐和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假设以空中为参照物,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假定西子号向东行驶,那么谐和号一定运动B.假定西子号向东行驶,那么谐和号一定也向东行驶C.假定西子号运动,那么谐和号能够向西行驶D.假定两车都向西行驶,那么西子号行驶得较慢【答案】B10.如图是某次小明同窗跑步锻炼时的场景.依照正常中先生的身体目的和通常的步伐及频率,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小明的重力大约为50 NB.小明跑步的平均速度大约为10 m/sC.小明走6 001步的路程大约为3 000 mD.跑步后小明心跳一次的时间大约为4 s【答案】C11.某同窗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物体的运动单元综合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39分)1.关于某中学生的估测,下列数据合理的是A.身高约为160dm B.100m短跑成绩约为6sC.步行速度约为1m/s D.脉搏正常跳动60次所用时间约为1s2.如图是用刻度尺测长度的实验,所记录的测量结果正确的是A.5.3cm B.5.25cm C.3.25cm D.3.3cm3.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
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错误的010s20s30s40s甲车010s20s30s40s乙车A.前1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B.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时间大于甲车达此处所用时间C.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甲、乙两车在40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4.在体育测试过程中,以下选项正确的是A.跳远测试时,必须选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进行测量B.小明在50m测试中看到旁边的看台向后运动,选取的参照物是跑道C.小明50m测试的成绩是7s,则他的平均速度为6.25m/sD.1000m测试小明的平均速度为5m/s、小亮的成绩是240s,小明更快5.如图所示的情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帆船相对于大地是静止的B.空中的雨滴相对于帆船是静止的C.控制的雨滴相对于牛是静止的D.地面上的人相对于大地是静止的6.如图是穿行在餐厅的机器人端着托盘送餐的情景,若认为机器人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A.地面B.托盘C.餐桌D.墙壁7.近来共享电动汽车成为人们低碳出行的交通工具,某共享汽车30min行驶20km,则该车的平均速度为A.40km/h B.1.5km/min C.15m/s D.40m/s8.某辆汽车启动后,经过20s,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由表可知A.此时汽车的速度是90km/hB.此时汽车的速度是90m/sC.启动后2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0km/hD.启动后2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0m/s9.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分别在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从同一位置同时向上运动,两物体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第4s时两者相距16m B.甲受到的拉力比乙大C.甲做速度为4m/s的匀速运动D.以甲为参照物乙竖直向下运动km/h 2001801601401201008060402010.某同学乘坐高铁,看到车厢内显示的车速为216km/h 。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检测卷(附答案)

绝密★启用前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检测卷(附答案)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下列物品的尺度,最接近15cm 的是A. 橡皮的宽度B. 课桌的高度C. 文具盒的厚度D. 圆珠笔的长度2.如图所示,当传送带静止不动时,物体从静止开始滑动,沿传送带从上端A点滑到下端B点所需时间为5分钟;则当皮带轮转动,传送带斜向上匀速运动时,物体从静止开始滑动,沿传送带从上端A点滑到下端B点所需时间为()A.5分钟 B.大于5分钟C.小于5分钟 D.无法确定3.如图图象中,反映物理量之间关系正确的是()A.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B.铁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C.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D.海波的熔化图象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每段相同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都比乙车的大C.在20〜30s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D.在0〜40s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5.哈勃望远镜使我们感受到宇宙的浩瀚,电子显微镜使我们认识到微观世界的深邃,关于宇宙和粒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光年表示宇宙时间,纳米量度分子大小B. 电子绕原子核运动与地球绕太阳运动相似C. 人类对宇宙和微观世界的探索将不断深入D. 天体之间和分子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力6.最后冲刺的瞬间,中国选手宁泽涛犹如离弦之箭,第一个触壁,历史从此改写。
当地时间 2015 年8 月 6 日,在喀山游泳世锦赛男子 100 米自由泳决赛中,他以47 秒 84 的成绩夺得金牌。
成为首位夺得该项目世界冠军的亚洲人。
在比赛过程中,他的平均速度约为A.2m/s B.20km/s C.20m/s D.2km/s7.同学们参加体育健康测试,你认为下列成绩记录符合实际的是()A. 立定跳远的成绩是2.50米B. 男子1000米跑的成绩是50秒C. 女子800米跑的成绩是40秒D. 掷垒球的成绩是48米8.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一江春水向东流 B.心潮澎湃C.海水奔腾 D.流星似剑9.我国研制并自行发射的同步通信卫星,是无线电波传递的中转站。
重难点解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章节测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章节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15分)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2020年12 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着2kg月壤样品顺利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这标志着嫦娥五号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当嫦娥五号探测器从月球表面升空时,说嫦娥五号探测器是运动的,所选参照物是()A.嫦娥五号探测器B.月球表面C.嫦娥五号上的照相机D.嫦娥五号上的计算机2、对下列诗句中划线部分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不正确的是()A.不疑行舫动,唯看远树来——船上乘客B.孤帆一片日边来——日C.轻舟已过万重山——万重山D.牛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牛3、图是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的s t 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 v 甲乙B .由图像得,甲、乙两车速度之比为4:9C .若它们相对地面均向东行驶,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行驶D .甲车2小时行驶的路程,乙车需行驶3小时4、一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汽车运动情况的是( )A .B .C .D .5、如图所示,是汽车通过某一平直公路时绘制的s -t 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t 1时间内汽车做加速运动B .t 1~t 2时间内汽车做匀速运动C.t1~t2时间内汽车处于静止状态D.t2~t3时间内汽车做减速运动第Ⅱ卷(非选择题 85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读图填空:(1)甲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_℃;(2)乙图中,停表的读数为___________s;(3)丙图中,长方形铁皮的长度是___________cm。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5章物体的运动单元测试(附答案)

第五章单元测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颗粒,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
PM2.5中的“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关于它的单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米 B.分米 C.厘米 D.微米2.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合适( )A.量程3m,分度值1 mm B.量程10m,分度值1 dmC.量程30 cm,分度值1mm D.量程15 cm,分度值0.5 mm3.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 )A.1.2 cm/s B.1.2 m/s C.12 cm/s D.12 m/s4.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st可知,物体的 ( )A.速度大小恒定不变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D.以上说法都对5.在上学的路上,当小明正快步追上在前面的小华时,一辆车从他身旁向前快速驶去,则( )A.小明相对于车是向后运动的B.小明相对于小华是静止的C.小华相对于车是向前运动的D.小华相对于小明是向前运动的6.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 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 m处的速度是6 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 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6 m/s B.6.25 m/s C.6.75 m/s D.7.5 m/s7.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它们的s-t图象为如图所示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运动5s后,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m,则 ( )A.甲的s-t图一定为图线a B.甲的s-t图可能为图线bC.乙的s-t图一定为图线c D.乙的s-t图可能为图线a8.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当小车自斜面顶端滑下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此过程中小车的平均速度是()A. 10cm/s B. 9cm/s C. 8cm/s D. 7cm/s9.如图所示,是香香同学在相等时间间隔里运动的情景,可能做匀速运动的是 ( )10.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 sB.4 s-8 s内,甲、乙两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0-8 s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D.8s末甲、乙两同学的速度相等11.位于沿江大道旁的商业大厦建有室外观光电梯,乘客在随电梯上升时,能透过玻璃欣赏到美丽的湘江风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提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C.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D.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是向上运动的12.如图是汽车上的速度表一,一辆小汽车以此速度从徐州驶向南京,若徐州至南京约为3.2×105 m,则 ( )A.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 m/sB.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 m/hC.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 km/sD.该汽车只要4h就可到达南京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13.如图所示,某同学测量一片完整树叶的长度,读数为_______cm,用停表测量校运会上女子1500 m比赛成绩,从开始计时到此刻经历的时间间隔是_______.14.一辆正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其速度表如图所示,指针显示汽车速度为km/h,合 m/s.15.无锡地铁1号线将于2014年5月正式通车,1号线全程30km,列车运行时间60分钟,则列车运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km/h,当列车驶离站台时,若以列车为参照物,站台是(选填“静止”或“运动”)的.16.如图是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球上升过程中每隔相等的时间曝光一次所得的照片从图中可以判断:小球在a、b位置间的平均速度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c、d 位置间的平均速度.17.“频闪照相”常用来研究物体的运动.下图是某小球运动时每隔0.1s的频闪照片,A、B、C是小球运动过程中连续的三个位置.由图可知小球从A位置运动到C位置通过的路程是 cm.此过程中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cm/s.18.一辆小轿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的速度为85_______(填上合适的单位),按照这个速度走3h,行驶的路程为_______km.19.在4×100 m接力赛中,为了保证交接棒顺利进行,交接棒时两运动员要尽可能做到_______.20.平直的公路上有甲、乙两辆汽车,它们的运动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可知,汽车_______(填“甲”或“乙”)处于静止状态.三、解答题(4分+6分+8分+8分+8分+8分,共42分)21.一辆汽车在一平直的公路上以2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请你在图上画出汽车行驶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v-t图象.22.一位同学对变速运动产生了兴趣,他查阅资料后知道了“匀变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变速运动.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开始时刻的速度和结束时刻的速度的平均,已知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开始时刻的速度为2 m/s,路程随时间变化的数量关系为s=2t+t2,则物体在4s内运动的路程为_______m,在第4s末的速度为_______m/s.23.小华同学每天步行上学,他很想知道从自家到学校的距离,进行了如下探究.(1)小华在学校跑道上以上学步行速度步行100 m,测得用时80 s,则他步行的速度为_______m/s.(2)小华步行上学需20 min,则他家到学校的距离是_______m,为了保证测量结果比较准确,除计时准确外,还必须控制步行_______不变.24.图甲是教材中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乙是某教师的改进实验:将一小块含铁小重物(涂黑部分)密封在灌满水的长直玻璃管内.当长直玻璃管竖直后,迅速移去玻璃管顶端的小磁铁,小重物开始下落,分别测得小重物到达15 cm、30 cm、45 cm处所用的时间,实验数据如下表:(1)分析表中数据(不考虑实验误差),从最高处下落到玻璃管底部的过程中小重物_______(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2)为求小重物在第一次实验时整个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采用了下列两种计算方法:方法10.452.82s mvt m===……方法2()()()()0.300.150.450.150.15[]31.00 1.92 1.002.82 1.92m ms mvt s s s--==++÷=--……以上两次计算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3)在甲实验中,要使铅笔在桌面上滚动的平均速度变大,可采取的方法有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4)与甲实验相比,乙实验具有能保证物体做直线运动、便于观察实验过程等优点,但还有继续改进之处,你的改进建议是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25.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乘火车去参加车模比赛,在行驶的火车上,小明想:“人顺着和逆着火车的行驶方向以相同的速度从车厢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所用的时间相等吗?”小明和同学们讨论后,决定用随身携带的赛车进行实验探究,并设计出如下两种实验方案:方案一:如图甲所示,在车厢前后选取A、B两处,让两辆赛车同时开始做从A到B 和从B到A的匀速直线运动,观察赛车是否同时到达各自的终点.改变A、B两处距离重复上述实验两次.(在实验过程中火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方案二:如图乙所示,在车厢前后选取A、B两处,让一辆赛车做从A到B的匀速直线运动,利用电子手表的停表功能测出赛车从A到B的运动时间;然后让该赛车以相等的速度做从B到A的匀速直线运动,测出运动时间.比较两次时间的长短.改变A、B两处距离重复上述实验两次.(在实验过程中火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1)针对方案一,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不可取,请你说明原因(写出一条即可).(2)针对方案二,请你设计出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26.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 km,一列火车早上7:30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 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 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 s,求:(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第5章单元测试参考答案1.D2.A3.B4.A 5.A 6.B 7.A 8.B 9.B 10.D 11.C 12.D13.2.70(2.68-2.72均可) 5 min 10 s 14.90 2515.30 运动 16.大于 17.3.84 19.2 18.km/h 255 19.速度接近 20.乙21.如图所示22.24 10 23.(1)1.25 (2)1 500 速度24.(1)不是(2)方法1 (3)增大纸板角度(4)增加玻璃管的长度(其他合理答案均可)25.(1)因为实验前没有比较两辆赛车的速度,实验中不能保证两车的运动速度相等,所以比较它们是否同时到达各自终点便没有意义了.(2)在赛车速度v一定的情况下26.(1)100km/h (2)600m。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检测卷(附答案)

第1页,总6页绝密★启用前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检测试题(附答案)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测量紧密排绕在铅笔上的细铜丝的直径,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B .读取图中刻度尺的示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平行C .测得图中线圈的总长度为15cmD .实验中需要数所绕铜丝的圈数2.对物理量的估测,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好物理的基本功之一,以下估测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初中生上学骑自行车速度约10m/s B .单人课桌高度约为80cm C .一个铅笔芯的直径约8μm D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5m/s3.一位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飞机在向上运动,则直升飞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为( ) A .一定上升 B .一定下降C .一定静止D .可能上升,可能下降4.测量就是将待测量与标准量的比较,对生活中常见物体尺度的感悟是提高估测能力的基础.以下对常见物体尺度的估测中正确的是( )A. 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6.9dmB. 一支普通牙刷的长度大约是20cmC. 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15mD. 自行车车轮直径约为1.5m5.要测量一个瓶子的直径,下列几种方法中正确的是( )6.一件俄制宇航服曾被丢弃在太空,空间站内的宇航员透过舷窗盯着窗外的宇航服看,感觉自己在向后运动,他选取的参照物是A .宇航服B .自己C .舷窗D .舱内把手7.一位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各次测量值分别为:2.42cm 、2.43cm 、2.42cm 、2.44cm 、2.64cm ,则这个物体的测量值应取() A .2.42cm B .2.428cm C .2.43cm D .2.47cm 8.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 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 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9.一只小鸟从枇杷树上飞到地面,啄食掉落在地上的熟枇杷,吃了一会儿,路边传来吆喝声,小鸟立即飞回树上它出发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能够大致描述小鸟运动情况的是(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B. 物体的质量越大密度就越大C. 学校附近禁止鸣笛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D. 体温计可以放在开水中高温消毒11.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作业纸每张厚2mmB.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C. 姚明身高2.80mD. 你正在答的试卷宽26.8m12.下列估测数据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 一个鸡蛋质量约1 kgB. 人感觉舒适的温度是40℃C. 物理教科书长约25 cmD. 教室的高度约为1.5 m第II 卷(非选择题)二、实验题(题型注释)物体的位置.两个质量相同的甲、乙小球,均从位置a 竖直下落到位置b ,其各自的频闪照片如图.试根据照片分析:甲球做的是 运动;乙球受到的阻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甲球受到的阻力.答案第2页,总6页14.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1)本实验的原理: ;(2)本实验除上图所示的器材外,还缺 、 ; (3)实验过程中,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的原因 ; (4)若实验时,由于某同学注意力不集中,小车已经滑行一段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全程平均速度偏 (选三、填空题(题型注释)5月15日正式开通了.(1)泰州站到南京站铁路线全长约165 km ,动车全程运行约70min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km/h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动车在运行时将_______能转化为机械能.(2)当列车进站时,以站台为参照物,列车是_______的.(3)仔细观察图中动车车头部分与过去的火车头完全不同,这种设计可以_______,从而可以提高_______(选填“动车的功率”或“动车的效率”);除此之外,你认为由于___________,使用动车这种交通还具有___________的优点.16.如图,是甲、乙两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甲、乙两物体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的比t 甲:t 乙= .17.润扬大桥跨江连岛,南起镇江,北接扬州,全长约35km ,主线采用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标准,限速100km/h ,因此,若驾车通过此桥,最快需约 h .18.东营园博园是全省自然与文化的缩影,是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单元测试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 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 、2.36cm 、2.36cm ,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 .2.36cmB .2.357 cmC .2.35 cmD .2.4 cm2.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 的颗粒物,单个PM2.5是隐藏在空气的浮尘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 .2.5μm=2.5μm×10-6mB .2.5μm=2.5×10-5dmC .2.5μm=2.5×10-6cmD .2.5μm=2.5×10-9m 3.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
测量方法正确的是4.一辆汽车在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汽车通过的路程s 与所用时间t 的关系正确的是5.临时停车场内,旅游车和卡车并列同方向停放.小明坐在旅游车内看着旁边的卡车,突然感觉旅游车在向后运动.下列关于旅游车和卡车的运动情况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 .旅游车静止,卡车向前运动B .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卡车运动更快C .旅游车向后运动,卡车静止D .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旅游车运动更快6.如图,站在运行中的自动扶梯上的顾客,觉得自己是静止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 .地面B .扶梯C .墙壁D .天花板A B C Ds /ms /ms /ms /mt /s t/min t /s t/mint /s t/minDt /s t/min7.战斗机水平飞行时,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如图甲所示的“天地分界线”。
当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线”如图乙所示时,飞机可能在A .斜向上爬升B .斜向下俯冲C .竖直向上爬升D .竖直向下俯冲 8.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了120km 的路程,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60km/h ,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40km/h .则汽车行驶这120kmA .所用时间为2.4hB .所用时间为2.6hC .平均速度为48km/hD .平均速度为50km/h9.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泰兴市西城中学初二物理单元测试卷
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家长签字_________
一、选择题(将正确选项填在题后括号内,每题2分,共32分)
1、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所用时间之比为2∶3,则速度之比为( )
A 、9∶4
B 、4∶9
C 、1∶1
D 、3∶2
2、下列是一位同学测量记录的结果,正确的是( )
A 、一本字典的厚度3.5mm
B 、一支新铅笔的长度0.175m
C 、一枚壹角硬币的厚度2.4cm
D 、一根头发丝的直径7×10-3m
3、图1是直尺和直角三角板配合测圆柱体直径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图1
4、 “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它的全长是( )
A 、6.7×104m
B 、6.7×105m
C 、6.7×106m
D 、6.7×107m
5、某同学用刻度尺测木块的长度,三次测量结果分别是5.37cm ,5.36cm ,5.36cm ,则木块的长度应记作( )
A 、5.36cm
B 、5.363cm
C 、5.3633cm
D 、5.36333cm
6、下列关于误差和错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测量中的误差和错误都是可以避免的
B 、测量中的误差和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
C 、测量中的误差是由于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
D 、改进实验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
以减小误差
7、从图2的两幅画中,请你观察并判断两车的运动
情况是( )
A 、卡车运动,轿车静止
B 、卡车静止,轿车运动
C 、两车都运动 图2
D、两车都静止
8、测得某同学的身高是1.650m,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用尺的分度值是1mm
B、测量结果准确到1cm
C、末位数字是准确值
D、末位数字零可以省去不写
9、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第1min内的平均速度是2m/s,在第2min内的平均速
度是4m/s,则它在第3min内()
A、通过的路程一定是360m
B、平均速度一定大于4m/s
C、通过的路程一定大于120m
D、通过的路程和平均速度都无法确定
10、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其中“桥流”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照物是()
A、水
B、桥
C、人
D、地面
11、甲、乙两人穿着溜冰鞋,面对面静止在光滑的冰面上,甲用力推乙一下,结果甲,乙
两人同时后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甲和乙都是运动的
B、以树木为参照物,甲和乙都是静止的
C、以甲为参照物,乙是静止的
D、以乙为参照物,甲是静止的
12、下列物体中,近似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抛出后正在空中飞行的排球
B、快慢不变在圆形跑道上行驶着的摩托车
C、从树上正在下落的苹果
D、在平直轨道上快慢不变地前进着的火车
13、关于速度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D、物体在通过相等的路程内,所用时间越长,速度越大
14、要给窗户配上玻璃,选用下列哪种工具合适()
A、分度值为1cm的米尺
B、分度值为1mm的钢卷尺
C、量程为10cm的毫米刻度尺
D、量程为2m的厘米刻度尺
15、关于动能,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
B、运动的物体一定具有能量
C、不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具有能量
D、与某一参照物相对静止的物体也可能具有动能
16、一辆小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在第1s内通过了10m,第2s内通过20m,第3s内通过
30m,则这辆小车()
A、在第1s内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这3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在这3s内做变速直线运动
D、只在第2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2
3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给下列数据填上合适的单位:
上初二的小明今年15岁了,身高17.2 ;目前比赛中所用的乒乓球的直径为40 ;课间休息的时间一般为600 ;磁悬浮列车的速度大约为100 。
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5.4×103km= dm= μm ; 340 m/s= km/h
3、雷达可用于飞机导航,也可用来监测飞机的飞行。
其工
作原理如图3所示:假设某时刻雷达向飞机发射电磁波,
电磁波遇到飞机经反射后,又被雷达接收,整个过程用
时52.4μs((1μs =1×10-6s)。
已知电磁波的速度为3.0×108m/s,
则飞机离雷达站的距离是 m 。
图3
4、小龙用“拃”做单位记录门框的长度,当他给门框量长度时,一共数了10拃还多53,门框
长度记录为 .若门框的实际长度为2m ,那么1拃= cm.(保留一位小数)
5、某同学测出一木块长29.58cm ,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数据中的准确值 是 mm ,估计值是 mm 。
6、一把刻度尺的刻度比标准的刻度间隔大一些,那么用这把刻度尺测得的长度值将会 、(填“偏大”或“偏小”)
7、小华在一篇日记中写道:“当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我骑着自行车行驶在宽阔的大道上,两边的树木不断地往后退去……,学校敞开着大门,两旁的立柱像举起的双臂向我迎来。
”在这段话中“太阳升起”的参照物是 ;“自行车行驶”的参照物是 ;“树木往后退”的参照物是 ;“立柱向我迎来”的参照物是 。
8、某同学郊游时,用半小时走完2km 的路程,休息半小时后,再用30 min 走完2.5km 的路程、那么,他在前半小时的平均速度是 km/h ,中间半小时的
平均速度是 km/h ,后30 min 的平均速度是 km/h ,全
程的平均速度是 km/h 。
9、甲、乙两辆小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向东运动,小明测出它们运动的路
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关系如图4所示。
由图知小车甲做______________运动,速度大小为_________m /s 。
若以甲为参照物,乙车向______运动。
图4
三、解答题(每空2分,第5题4分,共28分)
1、如图4所示,用甲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
是 cm ,用乙刻度尺测物体的
长度是 cm.。
2、某同学测量长度的方法如图6所示。
他在测量 图5
中的错误有:
(1) ;
(2) ; 图6
(3) 。
3、如图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
(1)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口的塞子是(选填“运动”
或“静止”)的;
(2)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56cm,所用的时间为7s则在这
个过程中气泡的平均速度为。
(3)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
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选填”快”或“慢”)。
4、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原理是;
(2)该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3)该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有;
(4)实验中测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v1,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s3上的平均速度为v3.那么,v1、v2、v3的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是。
5、两种不同直径的铜丝,一个直径已知,另一个未知,不用刻度尺(可用常见的生活或学
习用品作辅助器材)你如何粗略地测定未知铜丝的直径?请写出你的测量步骤并写出未知直径的表达式。
四、计算题(第1题8分,第2题7分,共15分)
1、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5min内通过
的路程是450m,则它的速度是多少m/s,合多少km/h。
2、南京长江大桥下层铁路桥全长
6772m,一列长228m的火车以10 m/s的速度通过此铁路桥要用多
长时间?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