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型和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机械性血栓碎吸的疗效

合集下载

机械血栓清除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效果观察

机械血栓清除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效果观察

机械血栓清除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机械血栓清除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下肢DVT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

观察组在常规抗凝治疗基础上行PMT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抗凝治疗基础上行置管溶栓治疗。

比较两组溶栓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尿激酶用量,治疗后3个月患肢周径缩小时间、患肢消肿率、静脉通畅评分,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血清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及血浆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溶栓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尿激酶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肢周径缩小时间、患肢消肿率及静脉通畅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两组血清FIB、DD和血浆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3个月,两组血清FIB、DD和血浆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血清FIB、DD和血浆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下肢DVT患者在常规抗凝治疗基础上行PMT治疗较行CDT治疗可缩短溶栓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减少尿激酶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患肢周径缩小时间、患肢消肿率及静脉通畅评分与行CDT治疗相当。

关键词:机械血栓清除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效果观察引言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指的是一种血液于下肢深静脉系统内异常凝结,管腔被堵塞,致使静脉回流障碍的疾病。

该病患者若于急性期未得以及时诊疗,将可能引发肺栓塞(PE)的发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下肢DVT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00例。

观察组男39例(39.00%),女61例(61.00%);年龄23~84(64.82±14.05)岁;起病时间1~14(4.18±3.12)d。

下肢DVT专家共识

下肢DVT专家共识

下肢D V T专家共识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5天前摘自:中华医学杂志.2018.98(23):1813-1821.制定者: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介入学组中国静脉介入联盟发布日期:2018-06-19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异常凝结引起的疾病。

因血液回流受阻,患者出现下肢肿胀、疼痛、功能障碍,血栓脱落可引起肺动脉栓塞(PE),导致气体交换障碍、肺动脉高压、右心功能不全,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休克甚至死亡。

DVT 和PE统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由于DVT后PE的发生率较髙,或PE的栓子大都来源于DVT,所以DVT和PE可视为VTE的不同阶段或过程。

DVT如在急性期未得到有效治疗,血栓机化,常遗留静脉功能不全,称为血栓后综合征(PTS),PE如未及时溶解,则可影响肺动脉血流,导致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髙压(CTEPH)。

一、DVT的临床分型1.按部位分:(1)周围型:腘静脉及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

(2)中央型: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3)混合型: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2.按严重程度分:(1)常见型DVT。

(2)重症DVT,包括股青肿(下肢深静脉严重淤血)和股白肿(伴有下肢动脉持续痉挛)。

二、DVT的临床分期按发病时间分为:(1)急性期:发病后14d以内。

(2)亚急性期:发病15~30d之间。

(3)慢性期:发病30d以后。

(4)后遗症期:出现PTS症状。

(5)慢性期或后遗症期急性发作:在慢性期或后遗症期基础上DVT再次急性发作。

1960年Greenfield开始在X线透视下采用静脉切开后导管抽吸血栓,1984年Sniderman等首次报道用经皮穿刺导管抽吸技术即介入治疗血管腔内血栓形成。

目前,在抗凝治疗的基础上,介入治疗DVT的主要方法有:经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CDT)、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PMT)、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及支架(stent)植入术。

(优选)血管溶栓不同方法临床疗效对比

(优选)血管溶栓不同方法临床疗效对比

研究方案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 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采 用(x ± s)来表示,比较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比较采用χ2检验,两变量间的关系釆用直线相关分析, 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技术路线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符合纳入标准90例)
药物治疗(30例)
腔内治疗(60例)
置管溶栓
吸栓联合溶栓
髂静脉狭窄或闭塞病变>50%者,行腔内成形 术
治疗前后各项数据:实验室检查,B超、静脉造影,下肢周径、肌张力等
随访所有患者,记录复查时的各项数据和结果
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创新点
► 本课题是疆内首次应用药物治疗与腔内技术治疗DVT临 床效果对比的实验性研究。
►治疗方法:早期有手术取栓术、抗凝治疗、全身溶栓治 疗,近年来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腔内治疗技术 成为DVT治疗的新趋势。
研究背景
► DVT常用的腔内治疗技术:
(1) 腔内置管溶栓术 (2) 消融器消融术 (3) 腔内超声消融术 (4) 经导管吸栓术 (5)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 (6) 球囊扩张术 (7) 腔内支架成形术
研究方案
►排除标准:
1.有活动性出血、脑出血、血小板较少症等抗凝禁忌者 2.在院治疗过程中,因各种原因自动终止治疗者 3.临床资料不全者 4.失访者
研究方案
►治疗方案
►抗凝治疗:①使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华法林, 并监测INR, 当INR延长并稳定于2.0-2.5后,停用低分子肝素并继续口 服华法林抗凝6个月,②使用利伐沙班15mg.bid 抗凝3周 后改为20mg.qd 治疗6个月,无需监测凝血功能。
研究内容(2)
►腔内溶栓或吸栓治疗后造影发现髂静脉狭窄或闭塞病变 >50%者采用支架植入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疗

五 治疗
6、下腔静脉滤器(IVCF)置入术: • IVCF回收指征:通过临床各种检查与评估,DVT消失或血 栓已机化脱落风险较小,D-二聚体值正常或持续下降;患 者由于获得持续适当的治疗或预防,或临床情况改变而使 有临床意义PE的风险降到可接受程度;预计患者不会因基 本治疗中断、临床治疗改变或临床情况变化而恢复PE高 风险状态;患者年轻或预期寿命足够长,可以从滤器的回收 中获益。
四 诊断
4、影像学检查: • ①多普勒超声检查:准确地显示静脉结构、血栓部位及形态、 静脉管腔阻塞程度、血管周围组织等,还可提供血流动力学 信息,是急性下肢DVT首选诊断方法。对近端股、腘静脉 急性下肢DVT敏感度可达96.5%,对于非闭塞性或者孤立 小腿DVT敏感性较低。
四 诊断
4、影像学检查: • ②CTV:征象包括血管腔内充盈缺损,重建图像管腔狭窄、 变细或中断。还可检查腹部、盆腔,了解髂静脉或者下腔静 脉阻塞原因。不足之处在于使用造影剂。 • ③MRI、MRV:MRV可无造影剂使用,近心端大血管如腔 静脉、股静脉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远心端小血管有限。
五 治疗
2、抗凝治疗: • ②低分子肝素:出血不良反应较少,按体重给药,每次100 U/kg,1次/12h皮下注射。经肾脏代谢,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五 治疗
2、抗凝治疗: • ③华法林: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 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治疗剂量范围窄、个体差异大、 药效受多种食物和药物影响。初始应与低分子肝素联用, 剂量2.5~6.0mg/d,3d后测INR,INR稳定在2~3之间 并持续24h后停用低分子肝素。孕妇禁用华法林,但哺乳妇 女可用。使用期间严重出血时立即停用并缓慢静脉注射维 生素 K1(10 mg),必要时输凝血因子,随时监测INR。

中晚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治疗的体会

中晚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治疗的体会

云南医药 2 1 0 2年第 3 3卷第 1期
重大手术 ,长期 卧床肢 体不动 ,高龄患者和患有 高血压 、高血脂 、糖尿 病的病人应特别注意预 防 措施 的应用 ,如预防性 药物和肢体保健护理 。下 肢深 静 脉血 栓形 成 常 常是 在被 忽视 的情 况下 发 生 。
[ 参考文献]
下肢深静 脉血栓形成 的治疗 ,重在 预防和早
期 发 现 。本 组 有 1 是 住 院期 间和 术 后 发 生 的 , 3例


本组有 1 9例患者在溶栓治疗后第 2
半数是 医源性 的。这就要 引起 我们 的高度警 觉 。
收稿 日期 :2 1- 1 0 0 11-3 作者简介 :尹坚 ( 6 ~)男 ,1 9 年毕业 于大理 医学院 , 副主任医师, 从事 l床普外专业 2 年 。 1 8 9 91 临 0
硬化 晚期 6例 ,乳腺癌术后化疔 5例 ,结肠癌化 疗 4 ,胃癌术后化疗 3 。 例 例 方法 :选 择双腔中心静 脉导管套件 ,5 0例患 者使 用德 国生产 的 H c oa双腔 中心静 脉导管 , am ct 采用 Sl ne 技术 ,经锁骨 下静脉途径穿刺 留置 ei r dg
[]王 深明 ,主译. 围血 管介人 治疗 【 .北 京 : 民卫生 6 周 M1 人
出版 社 , 1 : — 4 2 03 4 . 0 7
[]I N I G A ,P IS MH ra n o ep vn u 2 E SN WA R N .Tet t fd e eo s me
成 <7 h为早 期 ,2 2 7h~1d为 中期 , 1d为晚 期【 0 > 0 ” 。
8 d内患 肢 肿 胀 明 显 消退 ,周 径 测 量 与健 侧 比不 超过 lm,血管多谱勒检查显示血栓消失 ,下肢活 c 动正 常 。 1 例病 人 属晚 期 ,来 院治 疗 为时 已 晚 ,溶

AngioJet机械血栓抽吸术在急性下肢缺血中的应用体会

AngioJet机械血栓抽吸术在急性下肢缺血中的应用体会

AngioJet机械血栓抽吸术在急性下肢缺血中的应用体会解志磊;徐敦元;王文利;李艳梅;房涛【摘要】急性下肢缺血是指急性动脉栓塞和血栓形成导致突然血管腔狭窄或闭塞,引起肢体循环障碍,是血管外科急症。

应用Angiojet机械吸栓术治疗急性下肢缺血安全有效,远期疗效需要进一步观察。

【期刊名称】《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年(卷),期】2017(000)004【总页数】3页(P892-893)【关键词】急性下肢缺血;机械吸栓术;血管成形术【作者】解志磊;徐敦元;王文利;李艳梅;房涛【作者单位】烟台市烟台山医院血管外科,山东烟台264000;烟台市烟台山医院血管外科,山东烟台264000;烟台市烟台山医院血管外科,山东烟台264000;烟台市烟台山医院血管外科,山东烟台264000;烟台市烟台山医院血管外科,山东烟台26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4.4急性下肢缺血是指急性动脉栓塞和血栓形成导致突然血管腔狭窄或闭塞,引起肢体循环障碍,是血管外科急症。

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本科室共收治13例下肢急性缺血患者,其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急性血栓形成8例,动脉栓塞5例,应用Angiojet机械血栓抽吸结合介入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3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5例,年龄范围为42~79岁,平均为65.2岁;左侧下肢8例,右侧下肢4例,双侧下肢1例;发病时间为4 h~14 d。

术前均经彩超或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rized tomography,CT)确诊。

本组患者合并房颤5例、冠心病5例、高血压6例、糖尿病2例。

主要症状表现为下肢疼痛、麻木、苍白、皮肤温度下降。

延误诊治时间长,多数为血栓形成患者,由于存在下肢动脉闭塞症状相对轻,未引起重视,或当地医院延误诊治。

下肢动脉栓塞患者发病急、发病时间短,本组发病时间为4 h~10 d,术前所有患者均测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为0.38~0.76,平均为0.52±0.21。

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指南

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指南
二、影像血检查: 1、超声多普勒检查 2、下肢静脉CTA 3、下肢静脉MRA 4、放射性核素检查
诊断标准及影像表现
• 诊断标准:静脉造影 Phlebography 1923年 首次应用于人类,20世纪30年代得到普遍的 应用并成为诊断静脉疾病的金标准
造影表现: 1、闭塞或中断 2、充盈缺损 3、再通 4、侧支循环形成
初步判断肾静脉下缘位置。该方法省时 ﹑使用造影剂少﹑亦较经济,但有一定的 判断误差,使用者须有解剖﹑影像经验。
位置明确后,将腔静脉滤器送至 肾静脉开口以下约1~1.5cm处
并释放。拔管后压迫穿刺点约 20分钟左右,并用胶带加压包扎 。
谢谢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 规范
深静脉血栓形成 deep venous thrombosiDVT :是 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疾病,血液 回流受阻,出现下肢肿胀、疼痛、功能障碍。血栓 脱落可引起肺栓塞 PE ,DVT和PE合称为静脉血 栓栓塞症 VTE 。DVT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至 今缺少系统、规范的治疗方法。随着血管腔内微创 技术的进步,近年来临床上开展了许多基于微创技 术之的新的综合治疗方法。主要有:导管介入直接 溶栓、深静脉机械性血栓清除术、球囊扩张和支架 置入术及超声血栓消融术等。
• 4 髂股静脉支架置入后口服抗凝剂至少6 个月,要求术后1、3、6、12 个月时门诊复诊;6 和12 个月时造影或多普勒超声复查支架通畅情况 ;以后每年复诊1 次。如发现支架内再狭窄或闭塞且患者出现下肢肿 胀等症状,宜及时再次行支架内介入治疗。
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1 、出血和溶血 2、 血管壁损伤 3 、残留血栓和血栓复发 4、突发肺动脉栓塞 PE 5 、PTA 和支架置入术后血管阻塞和再狭窄
• 2 静脉或动脉内保留导管溶栓后2 ~ 3 d,患者可出现轻度发热。发热 的原因可能为血栓溶解所致,也可能为保留的导管本身带有致热源,也 可能

下肢深静脉血栓综合护理的效果观察

下肢深静脉血栓综合护理的效果观察

2012 ,11(14):836-837.
【6】 李 莉 ,动 静 脉 内 瘘 顺 血 流 方 向 穿 刺 的 临 床 观 察 [J].护 理 研 究 ,2010,1l(24):2871—2872.
[7] 张 会 敏 ,卢 方 平 ,刘 永 泉 .尿 毒 症 患 者 开 始 血 液 透 析 时
血 管 通 路 调 查 【J].中 国 血 液 净 化 ,2006,5(7):370—372. [8] 王 雪 梅 ,邢 淑 巧 ,牛 兆 青 .向 心 方 向 穿 刺 动 静 脉 内 瘘 对
再 循 环 率 及 透 析 充 分 性 的 影 响 【J】.护 理 研 究 ,2009,23 (2):342-343.
脉 内 瘘 并 发 症 的 影 响 [J].I 床 护 理 杂 志 ,2009,8(6):
40-41.
[3] 朱 伟 萍 .向心 性 穿 刺 对 血 液 透 析 患 者 动 静 脉 内 瘘 并 发 症 发 生 率 影 响 的 观 察 【J】.天 津 护 理 ,2010,18(6):314—315.
参 考 文献 :
[1] 丁 诺 ,安 可 .纽 扣 眼 穿 刺 法 对 糖 尿 病 患 者 动 静 脉 内 瘘
使 用 效 果 的 影 响 [J].中 国 医 药 指 南 ,2013,l1(15):438. [2] 王 玲 ,郝 俊 ,胡 桂 莲 .向 心 性 穿 刺 对 血 液 透 析 患 者 动 静
(收 稿 日期 :2014—03—12)
文章 编号 :1005—619X(2014)07—0624—02 DOI编 码 :10.13517 ̄.enki.ccm.2014.07.035
下肢深静脉血栓综合护理 的效果观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规范的专家共识第2版(全文)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规范的专家共识第2版(全文)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规范的专家共识第2版(全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异常凝结引起的疾病。

因血液回流受阻,患者出现下肢肿胀、疼痛、功能障碍,血栓脱落可引起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导致气体交换障碍、肺动脉高压、右心功能不全,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休克甚至死亡。

DVT和PE统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

由于DVT后PE的发生率较高,或PE的栓子大都来源于DVT,所以DVT和PE可视为VTE的不同阶段或过程。

DVT如在急性期未得到有效治疗,血栓机化,常遗留静脉功能不全,称为血栓后综合征(postthrombosis syndrome,PTS);PE如未及时溶解,则可影响肺动脉血流,导致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

一、DVT的临床分型1.按部位分:(1)周围型:腘静脉及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

(2)中央型: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3)混合型: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2.按严重程度分:(1)常见型DVT。

(2)重症DVT,包括股青肿(下肢深静脉严重淤血)和股白肿(伴有下肢动脉持续痉挛)。

二、DVT的临床分期按发病时间分为:(1)急性期:发病后14 d以内。

(2)亚急性期:发病15~30 d之间。

(3)慢性期:发病30 d以后。

(4)后遗症期:出现PTS症状。

(5)慢性期或后遗症期急性发作:在慢性期或后遗症期基础上DVT再次急性发作。

1960年Greenfield开始在X线透视下采用静脉切开后导管抽吸血栓,1984年Sniderman等首次报道用经皮穿刺导管抽吸技术即介入治疗血管腔内血栓形成。

目前,在抗凝治疗的基础上,介入治疗DVT的主要方法有:经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catheter directed thrombolysis,CDT)、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percutaneous mechanical thrombectomy,PMT)、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intraluminal angioplasty,PTA)及支架(stent)植入术。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解剖分布对机械性血栓碎吸疗效的影响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解剖分布对机械性血栓碎吸疗效的影响

r e p o r t o f a n a t i o n a l mu l t i c e n t e r r e g i s t r y .R a d i o l o g y ,1 9 9 9 ,
2 1 1 f 1 1 : 3 9 — 4 9 .
静脉 内仍存在血栓 ,肢体远端静脉 的压力未及时缓解 ,
血 流 动 力 并 未 提 升 ,需 置 管 溶 栓 辅 助 治 疗 。机 械 性 血
栓清除联 合置管 溶栓可 尽早完全 清 除血栓 ,恢复 静脉
血 流 通 畅 ,静 脉 瓣 膜 功 能 得 以保 存 和 恢 复 ,并 可 以 减 少 溶栓 药物 用 量 及缩 短置 管 溶栓 时 间 [ 5 3 8 ] 。因 此 ,急 性 混合 型 D V T 的治 疗 不 是 单靠 取 栓 一 种 手 段 完 成 , 而 是
e m b o l i s m. N E n g l J Me d , 2 0 0 4 , 3 5 0 ( 2 2 ) : 2 2 5 7 — 2 2 6 4 .
[ 3 】 Ka h n S R , G i n s b e r g J S .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e e n d e e p v e n o u s
参考 文献
[ 1 ] L i n d b l a d B , S t e r n b y NH , B e r g q v i s t D. I n c i d e n c e o f v e n o u s
t h r o mb o e mb o l i s m v e r i i f e d b y n e r e r o s p y o v e r 3 0 y e a r . BM J ,

下肢动脉血栓的机械性祛栓结合药物溶栓治疗

下肢动脉血栓的机械性祛栓结合药物溶栓治疗

下肢动脉血栓的机械性祛栓结合药物溶栓治疗虞希祥;黄林芬;胡哲;南忆;陈善锡;司同国;冯晓峰;张叶敏【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年(卷),期】2006(017)011【摘要】目的:研究OASIS导管流变溶栓和Amplatz血栓消融导管(Amplatz Thrombectomy Device,ATD)浸软溶栓结合基因重组型人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human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或尿激酶(UK)药物溶栓治疗下肢动脉血栓形成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对18例下肢动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实施急诊OASIS导管流变溶栓(12例)或ATD导管浸软溶栓(6例)术,对远端小血管残留血栓给予rt-PA溶栓2例,UK溶栓7例,对4例5处髂股动脉狭窄段采取经皮球囊扩张(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或支架成形辅助治疗.其中髂动脉3例,股动脉13例,腘动脉1例,股动脉、腘动脉、胫前胫后动脉及足部动脉广泛血栓形成1例.结果:18例机械性祛栓技术实施成功率100%,其中14例术中处理后立即完全再通;4例术后留置导管继续溶栓3~5天达到完全再通.其中4例5处动脉狭窄段采用球囊扩张或置入支架后狭窄段的血管腔平均复通率95%,临床表现好转率100%.全部病例均经DSA、B超及临床随访1~45个月,动脉均保持通畅.无血管穿孔并发症和截肢病例,溶栓过程中出现消化道出血1例.结论:采用OASIS导管和ATD导管机械性祛栓结合rt-PA或UK药物溶栓治疗能够快速地祛除下肢动脉血栓,安全性高,临床疗效显著.用PTA和支架辅助治疗可有效地解除动脉狭窄,防止血栓再形成,避免截肢.【总页数】4页(P640-643)【作者】虞希祥;黄林芬;胡哲;南忆;陈善锡;司同国;冯晓峰;张叶敏【作者单位】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介入科,浙江瑞安325200;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浙江温州32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相关文献】1.下肢动脉血栓溶栓治疗观察与护理体会 [J], 曹春红;李淑芬;沙丽艳2.介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动脉血栓形成临床体会 [J], 赵庆和;郭大庆3.机械性血栓清除术结合导管溶栓治疗骨折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观察[J], 蒋鹏;李金勇;程志远;张蕴鑫;贾伟;田轩;刘建龙4.急性下肢动脉血栓栓塞症的溶栓治疗及护理 [J], 杨兵5.对侧股静脉入路经皮机械吸栓结合导管接触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J], LU Hua-xiang;HUANG Jia-qi;HUANG Sheng;YANG Guang-lin;LIU Xiao-bing;LIU Guang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手动机械性血栓碎吸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

手动机械性血栓碎吸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

T h e r a p y , N o . 1 4 8Ho s p i t a l fC o h i n e s e P e o p l e L i b e r a t i o n Ar m y , Z i b o , S h a n d o n gP r o v i n c e 2 5 5 3 0 0 , C h i n a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 Z H A NG X i — q u a t r , E — m a i l : z y f o b 1 9 9 0 1 0 2 4 @s i n c  ̄ c o m
( 7 2 / 2 5 8 ) 、 1 3 . 1 8 %( 3 4 / 2 5 8 ) 、 0 %; B组分别 为 3 5 . 1 2 %( 1 7 1 / 4 8 7 ) 、 2 2 . 5 9 %( 1 1 0 / 4 8 7 ) 、 2 . 4 6 %( 1 2 / 4 8 7 ) , 组 间
We i ,L I C h a n g— h a i ,G U O 忍 ,D O NG G e ,Z H A N G Q i n g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E n d o v  ̄c u l a r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a l
中 图分 类 号 : R 6 5 4 . 4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8 — 7 9 4 X ( 2 0 1 3 ) . 0 1 . 0 0 2 0 — 0 7
Th e c l i n i c a l e f e c iv t e n e s s o f ma n u a l l y me c h a n i c a l a s p i r a t i o n t h r o mb e c t o my f o r t h e t r e a t me n t o f a c u t e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综合性介入治疗效果分析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综合性介入治疗效果分析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综合性介入治疗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综合性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3年9月间在我院治疗的8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

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52.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股浅静脉反流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综合性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疗效【中图分类号】R54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7-0120-0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是一种常见于临床的静脉阻塞性疾病,主要是由外科手术或创伤所引起,在栓塞患者中其发病率高达50%。

该病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方法不当,可导致栓子脱落而引发致命性肺栓塞(PE)等疾病,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危及其生命。

该病危害较大,已引起广大医学专家的高度重视[1]。

本研究将2009年6月至2013年9月间在我院治疗的42例LEDVT患者采用综合性介入治疗,效果甚佳,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2009年6月至2013年9月间在我院治疗的84例LEDVT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42例,其中男20例,女22例;年龄20~68岁,平均(51.93±5.66)岁。

对照组42例,其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25~70岁,平均(50.75±6.82)岁。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采取综合性介入治疗:(1)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所有患者均植入下腔静脉滤器,以免治疗时栓子脱落。

(2)机械性血栓抽吸治疗:成功植入后,将8~9F金属长鞘经导丝导引送至患侧髂总静脉开口周围,经长鞘将大腔导管引入并插至患侧血栓中,用注射器抽吸,保持负压并将导管从体内抽出,多次抽吸以清除血栓。

血栓碎吸术与系统静脉溶栓治疗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对比研究

血栓碎吸术与系统静脉溶栓治疗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对比研究
2 0 1 0, 2 5 ( 1 1 ) : 8 7 6 — 8 7 9 .
的血 流 速度 , 提 高治 疗效 果 , 保持 通 畅率 隅 ] 。
髂 静 脉狭 窄或 闭塞是 L E D V T 的 重 要 诱 发 因 素 ,内支 架 的置 入 能从 解 剖 结 构上 解 除 狭 窄病 变 , 使 血 管 腔 保持 长 期 开 通状 态 : 对 恢 复及 保 持 深 静 脉
要有 以下原 因 : 1 ) 在 D S A 实 时造影 监 测 下行 经 皮大
形成[ J 】 . 中华 普 通 外 科 , 2 0 1 1 , 2 6 ( 1 0 ) : 8 4 5 — 8 4 8 .
[ 2 ] De l i s K T , B o u n t o u r o g l o u D ,Ma n s i f e l d A O. V e n o u s c l a u d i c a t i o n i n
c l i n i c a l s t a t u s , a n d q u a l i t y o f l i f e 【 J 1 . An n S u r g , 2 0 0 4 , 2 3 9 ( 1 ) : 1 1 8 —
1 2 6 .
[ 3 ]O g u z k u r t L , O z k a n U, G u l c a n O , e t 1. a E n d o v a s c u l a r t r e a t me n t o f a -
c u t e a n d s u b a c u t e i l i o f e mo r a l d e e p v e no u s t h r o mb o s i s u s i n g ma n u l a a s p i r a t i o n t h r o mb e e t o my :l o ng — — t e l T n r e s u l t s o f 1 3 9 p a t i e n t s i n a s i n — -

AngioJet血栓抽吸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治疗体会

AngioJet血栓抽吸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治疗体会

AngioJet血栓抽吸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治疗体会赵凯;孙顺吉;王鹏;丁明强;王凯【摘要】目的评估Angio Jet机械血栓抽吸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1月至2017年6月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65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均行Angio Jet机械血栓抽吸治疗。

术后对部分残余血栓行导管溶栓或单纯抗凝治疗。

对合并Cockett综合征患者,髂静脉受压,行髂静脉支架置入治疗。

术后抗凝治疗的时间为3-12个月。

在Angio Jet机械抽吸血栓后,观察静脉通畅率、术中出血量、肺栓塞发生率、术后肌酐等指标情况,评估其安全性。

结果在65例患者中28例未合并Cockett综合征,37例合并Cockett综合征,吸栓后即时静脉开通率分别为85.7%、67.6%,治疗前后静脉开通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继续溶栓24-48 h后,静脉开通率分别为100%、89.2%。

术中3例患者出现轻度肺栓塞,均为滤器下方喷药溶栓时出现,在停止操作后缓解。

术后28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血红蛋白尿,6-18 h均恢复正常。

未出现明显血红蛋白下降、肾功能损害病例,未发生术中和术后出血导致治疗中止病例。

结论应用Angio Jet机械血栓抽吸治疗下肢DVT安全有效,尤其适用于存在溶栓禁忌的患者。

【期刊名称】《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年(卷),期】2017(000)004【总页数】5页(P862-866)【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血栓抽吸;溶栓治疗【作者】赵凯;孙顺吉;王鹏;丁明强;王凯【作者单位】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血管外科,山东潍坊261041;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血管外科,山东潍坊261041;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血管外科,山东潍坊261041;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血管外科,山东潍坊261041;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血管外科,山东潍坊261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4.4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而引起的疾病,血液回流受阻,出现下肢肿胀、疼痛和功能障碍[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溶栓治疗的疗效分析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溶栓治疗的疗效分析

•2084•吉林医学2019年9月第40卷第9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溶栓治疗的疗效分析冯倜(武威市人民医院介入科,甘肃武威733000)[摘要]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溶栓治疗的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3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单侧病变,均行介入溶栓治疗,评价治疗前后患者的患侧肢体周径变化和溶栓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患侧肢体周径差、静脉通畅度评分均显著好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介入溶栓被应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能改善血管通畅度,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腔内溶栓;介入溶栓;尿激酶;疗效下肢深静脉血栓主要表现为下肢静脉回流障碍和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该病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不仅会损害患者的预后质量,甚至可能会引起肺栓塞,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临床上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案众多[1],介入溶栓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常用方法。

本研究旨在探讨介入溶栓治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分析3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单侧病变,均行介入溶栓治疗,试验时间为2017年7月~2018年12月。

男19例,女14例;年龄21~70岁,平均(46.95±6.19)岁。

病变部位:其中左侧下肢15例(45.45%),右侧下肢18例(54.55%),发病时间最短1d,最长5d,平均病程为(2.36±1.02)d,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水肿、胀痛、浅静脉扩张。

纳入标准:全部患者均被诊断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分别属于中央型和混合型;发病时间均在5d以内;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下肢水肿、胀痛、皮温升高,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

1.2方法:全部患者入院后均进行病情评估,入院当天在介入室行患肢足背静脉穿刺,选用22G静脉留置针,造影剂选用碘海醇约60ml,在透视下初步判断患者血栓形成的部位以及可能存在的范围。

下肢深静脉血栓不同指南的对比解读

下肢深静脉血栓不同指南的对比解读

栓后综合征 (PTS)等 而且其相 关治疗还存在 一定的分歧 ,大多是根 据 自己的经验 ,所 以国内外 的诊 治指 南不尽相 同,
但对 于临床却有 着重要 的参考价值 。
关 键 词 : 下肢 深 静 脉 血 栓 ;指 南 ;解 读
中图分类号 :R543.6 文献标识码 :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3.15.074
制 剂 等 )的用 法 ,和 ACCP 9一样 推 荐 急性 DVT患 者 使用 器 ;对 于有抗 凝治 疗禁 忌证或 有并发 症 ,或 在充分 抗凝治 疗
维 生 素 K拮抗 剂 联 合低 分 子 肝素 或 普通 肝 素 ,治疗 首 日便 的情况 下仍发 生 PE者 ,建议置 入下 腔静脉滤 器 。ACCP 9中
1 抗凝治疗
两个 指 南都 认 为抗凝 治疗 是 DVT患 者最 重要 也 是最 基 础 的治 疗 。但 是单 纯的抗 凝治疗 是不会 消 除血栓 和降低 PTS 的发 生率 ,只 是 可 以抑 制血 栓 的 继续 发 展 ,有 利 于 血栓 的 自我 溶解 和血 管 腔 的再 通 ,而 减 轻 患者 症 状 、降低 肺 栓 塞 发 生 率 。抗 凝 又分 为 早 期抗 凝 (急性 期 和 亚急 性期 )和长 期抗 凝 。 1.1 早期抗凝
在 我 国对 于溶栓 的态度 较 国外更 为积极 ,这也 是基于 国 内许 多专 家 大量 的临 床经 验 和研 究 ,对 此我 们认 为对 于合 适 的患者 可 以选 择 CDT。
3 手术取栓
第 2版 认 为 出现 股 青 肿 时应 立 即 手术 取 栓 。对 于 发病 7 d以 内 的中 央 型或 混 合 型 DVT患者 ,全 身 情况 良好 ,无 重要 脏 器功 能障碍 也可 行手 术取 栓 。ACCP 9对 于急性 近端 DVT患者 ,建议 单独抗 凝优 于静脉血栓 切除 术 ;

机械性血栓清除术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近远期治疗效果及临床预后的影响

机械性血栓清除术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近远期治疗效果及临床预后的影响

机械性血栓清除术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近远期治疗效果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机械性血栓清除术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于2021年9月-2022年9月接收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200例)进行研究,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

对照组(导管接触溶栓,100例),观察组(AngioJet 机械性血栓清除术,100例),分析两组近远期治疗效果、预后、实验室指标。

结果:两组在实验室指标水平的对比上,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差异;两组治疗后的患健侧周径差、静脉通畅评分较治疗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患侧大、小腿消肿率、血栓清除率上观察组较高,在复发率上观察组较低,差异显著(P<0.05)。

结论:将机械性血栓清除术运用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治疗中,能够呈现良好的治疗效果,对患者的预后较为有利,对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无影响。

【关键词】机械性血栓清除术;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效果;预后导致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较复杂,包括静脉内注射各种刺激性溶液、手术导致周围静脉扩张静脉流速减慢、术后血液呈高凝状态等,可出现患肢疼痛、肿胀、淤血等症状,同时可伴随发热、畏寒等全身症状[1-2]。

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机械性血栓清除术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治疗中受到更多的关注。

有学者提出,通过机械性血栓清除术能够在尽量减轻患者机体创伤的基础上快速清除血栓,使患者获得满意的疗效[3]。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共纳入20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借助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

对照组(n=100)男63例、女37例;年龄40~80岁,平均(61.02±5.34)岁;病程1~6d,平均(3.56±0.12)d。

观察组(n=100)男61例、女39例;年龄42~80岁,平均(61.17±5.46)岁;病程1~7d,平均(3.71±0.19)d。

血栓考试试题及答案

血栓考试试题及答案

血栓考试试题及答案单选题:每题5分,共20个题目1、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哪项不是A.动脉粥样硬化(正确答案)B.血流缓慢C.静脉壁损伤D.血液高凝状态2.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类型不包括A.周围型B.中央型C.混合型D.不规律型(正确答案)3.左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是右侧的多少倍A.1.5B.2.5(正确答案)C.3.5D.4.54. 50%的深静脉血栓发生于术后()小时A.24(正确答案)B.36C.48D.725.75%的深静脉血栓发生于术后( )小时。

A.24B.36C.48D.72(正确答案)6.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常见部位A腔静脉B.骼静脉C.股深静脉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7.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绝对卧床( )天。

A.8-10B.10-14(正确答案)C.14-18D.16-20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范畴A.经皮球囊导管动脉成形B.动脉腔内栓塞术C.Fogarty导管取栓术(正确答案)D.血管内支架植入术9.急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是根据以下哪个体征可诊断股青肿A.下肢肿胀B.浅静脉曲张C.下肢青紫D.下肢肿胀青紫,足背动脉搏动明显减弱或消失(正确答案)10.严重下肢动脉缺血所致的肢体冰冷,下列哪项处理不应应用A.给予扩血管药物B.低分子肝素抗凝C.穿棉袜保暖D.高温暖足(正确答案)11.阿司匹林用于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作用是A.扩张微血管B.溶解血栓C.抑制血小板聚集(正确答案)D.扩充血容量12.深静脉血栓栓子脱落可导致80%-90%的()疾病。

A.肺栓塞(正确答案)B.心肌梗塞C.脑栓塞D.以上都是13.下肢血栓形成后需要观察A.下肢肿胀程度B.皮肤温度、色泽及足背动脉搏动C.患肢腿围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14.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药物A.低分子肝素钙B.普通肝素C.维生素K拮抗剂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15.下肢静脉血栓导致的肺栓塞死亡率可高达A.10%-20%B.20%-30%(正确答案)C.30%-40%D.40%-50%16.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护理,下列不妥的处理是A.平卧位B.抬高患肢C.制动D.加强按摩(正确答案)17.下列哪项不属于下肢深静脉系统A.股深静脉B.股浅静脉C.股内侧静脉(正确答案)D.腓静脉18.急性动脉栓塞栓子来源最常见的是A.血管源性B.心源性(正确答案)C.医源性D.肺源性19.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出现溃疡坏疽时应采取的护理措施是A.适当运动B.热疗C.制动(正确答案)D.冷疗20.可造成下肢浅静脉曲张的病变不包括A.动静脉瘘B.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C.下肢淋巴水肿(正确答案)D.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腔内机械性血栓碎吸与溶栓介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对比崔强

腔内机械性血栓碎吸与溶栓介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对比崔强

腔内机械性血栓碎吸与溶栓介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对比崔强发布时间:2023-07-05T04:59:31.155Z 来源:《健康世界》2023年9期作者:崔强[导读] 目的:研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使用腔内机械性血栓碎吸与溶栓介入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依据随机排列表法将80例LEDVT患者分为两组,数据收集于2022年1月-2023年1月。

对照组采用溶栓介入治疗,实验组采用腔内机械性血栓碎吸联合溶栓治疗,n=40。

观察两组治疗后的患肢周长及疗效。

结果:治疗后患者患肢周径实验组减小幅度更大;实验组治疗深静脉血栓的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62.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腔内机械性血栓碎吸+部分溶栓治疗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效果显著,值得应用并推广。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院陕西西安 710089摘要:目的:研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使用腔内机械性血栓碎吸与溶栓介入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依据随机排列表法将80例LEDVT患者分为两组,数据收集于2022年1月-2023年1月。

对照组采用溶栓介入治疗,实验组采用腔内机械性血栓碎吸联合溶栓治疗,n=40。

观察两组治疗后的患肢周长及疗效。

结果:治疗后患者患肢周径实验组减小幅度更大;实验组治疗深静脉血栓的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62.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腔内机械性血栓碎吸+部分溶栓治疗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效果显著,值得应用并推广。

关键词: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腔内机械性血栓碎吸;溶栓治疗血流缓慢、静脉壁受损和高凝状态是导致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LEDVT)的三大主要原因。

血栓一旦形成若无法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会演变成血栓后遗症,对患者造成严重影响。

目前临床主要治疗血栓的方法为溶栓,但溶栓无法治疗机化的血栓,且溶栓药物出血风险大,可能导致老年患者出现脑溢血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ey words 】 Deep venous thrombosis; Manual aspiration of thrombus ; Thrombolysis therapy ; Interventional therapy
· 8063·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唱 nous thrombosis,LEDVT),临床治疗应用最多的是手术 切开取栓和药物溶栓[1唱2] 。 手术切开取栓血栓再发率 高,尤其股、腘静脉血栓取净率较低,术中有肺栓塞危 险;且由于股、腘静脉血流速度较慢,手术取栓后易致 血栓再形成等。 单纯药物溶栓治疗,血栓完全溶解率 在 21% ~32%,大多数仅能部分溶解,近期 33% ~65% 的患者症状缓解,22% ~52%遗留血栓后综合征,即使 急性期接受充分的药物溶栓治疗,但仍有近 15%的患 者终因静脉阻塞或瓣膜的破坏发生溃疡[3唱4] 。 近年由 于腔内技术的进步,DVT 的临床治疗策略已发生了根 本改变。 为观察手动机械性血栓碎吸技术微创治疗 DVT 的中、远期疗效,总结、回顾、分析我院 1998 年 4 月至 2011 年 10 月,收治的 745 例症状典型的急性(1 ~ 14 d)或亚急性(15 ~28 d)中央和混合型 LEDVT,随访 16 ~147[平均(49 ±42)]个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medium唱term and long唱term clinical effect of acute 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 ( DVT ), which included central and mixed type DVT , using the technique of manually mechanical aspiration thrombectomy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745 patients with acute and subacute lower extremity DVT from April 1998 to October 2011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There were 389 males,356 females; the age ranged from 23 to 86 years old with mean age (58畅72 ±11畅95 ) years old.465 patients occurred on left leg , 280 patients on right leg.There were 258 cases of central type ( 34畅63%, 258 /745 ), 487 cases of mixed type (65畅37%,487 /745).All the patients were implanted 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 ,then inserted an 8 -14 F catheter to the femoral vein of affected limbs to aspirate thrombus mechanically .Using big catheter to manually aspirate thrombus cooperated with different sizes of Fogarty balloon catheter and vessel dilate balloon catheter to pull the thrombus to iliac vein.Before aspirating thrombus ,a balloon was put into the confluence of inferior vena cava and iliac vein ,in case of thrombus fall off with blood flow to block inferior vena cave .213 cases who had common iliac vein stenosis or occlusion took methods of PTA and Stenting .A small dose urokinase and heparin were used to thrombolysis and anti 唱 coagulation after mechanical aspiration thrombectomy of mixed type .Results The differences of circumference of
· 8062·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电子版)2012 年 12 月第 6 卷第 24 期 Chin J Clinicians( Electronic Edition),December 15,201的疗效
· 论著·
张希全 王义平 潘晶晶 朱伟 李长海 郭锋 董戈 张清
healthy and affected limbs of knee 唱joint′s up and down 15 cm of central type at discharge were (1畅34 ±1畅07 )cm and (0畅93 ±0畅52 ) cm, the mixed type at discharge were ( 2畅89 ±1畅53 ) and ( 1畅72 ±0畅89 ) cm, the difference h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 U =19畅37 and 23畅99; U =21畅98 and 24畅06; both P =0畅000 ) compared with before operation.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that include edema ,pigmentation,ulcer occured on central type (27畅91%, 13畅18%,0%)were lower than mixed type (35畅12%,22畅59%,2畅46%),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U =2畅0,3畅09,2畅03;P =0畅046,P =0畅000,P =0畅042).The central type of venous patency rate (96畅51%) and the normal rate of valve function(78畅68%)were higher than the mixed type (78畅03% and 56畅47%).The difference of both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 U =6畅62,6畅01,both P =0畅000 ).The follow唱up clinical effect that was excellent took up 92畅64% in central type and 65畅09% in mixed type(U =6畅97,P =0畅000).Conclusions The central and mixed type of lower extremity DVT ,using mechanical aspiration thrombectomy ,has a significant results ,especially the medium唱term and long唱term clinical effect of central type was better than mixed type .
DOI:10畅3877 /cma.j.issn.1674唱0785.2012.24.038 作者单位: 255300 山东淄博,解放军第 148 中心医院介入血管科 全军腔内介入诊疗中心 通讯作者: 张希全,Email:zyfbb19901024@sina.com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电子版)2012 年 12 月第 6 卷第 24 期 Chin J Clinicians( Electronic Edition),December 15,2012,Vol.6,No.24
【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手动机械性血栓抽吸; 溶栓治疗; 介入治疗
Clinical effect of mechanical aspiration thrombectomy on central and mixed type of acute 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 ZHANG Xi唱quan,WANG Yi唱ping,PAN Jing唱jing,ZHU Wei,LI Chang唱hai,GUO Feng, DONG Ge,ZHANG Qing.Department of Interventional Vascular,The PLA of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center,The 148th Hospital of PLA,Zibo 255300,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ZHANG Xi唱quan,Email:zyfbb19901024@sina.com
【摘要】 目的 评价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 中央和混合型,手动机械性血栓碎吸治疗的中、长
期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 1998 年 4 月至 2011 年 10 月,745 例急性、亚急性 LEDVT 病例的临床资料。 男 389 例,女 356 例。 年龄 23 ~86 岁,平均(58畅72 ±11畅95 ) 岁。 左下肢 465 例,右下肢 280 例。 中央型 258 例占 34畅63%,混合型 487 例占 65畅37%。 经健侧股静脉安置下腔静脉滤器,患侧股静脉插入 8 ~14 F 鞘管手动机 械性碎吸血栓。 Fogarty 球囊导管与血管扩张球囊导管协同,物理性拉栓碎栓,将血栓拉至较集中部位( 髂静 脉),再用大腔导管手动机械性清除血栓。 拉栓前在腔、髂静脉汇合处充胀球囊阻挡回心血流,防血栓脱落随 血流进入腔静脉。 213 例合并髂总静脉狭窄或闭塞,采取 PTA 和支架植入处理。 混合型机械性血栓碎吸术 后辅以小剂量尿激酶溶栓、肝素抗凝等综合治疗。 结果 出院时健、患肢膝上、下 15 cm 处周径差降为:中央 型(1畅34 ±1畅07)cm 和(0畅93 ±0畅52 ) cm,混合型(2畅89 ±1畅53 ) cm 和(1畅72 ±0畅89 ) cm;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 统计学意义(U =19畅37、23畅99,均 P =0畅000;U =21畅98、24畅06,均 P =0畅000 )。 平均随访(46 ±39) 个月,患肢 膝下 15 cm 处周径差降为,中央型(0畅53 ±0畅42)cm,混合型(1畅42 ±1畅35) c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U =13畅38,P =0畅000)。 水肿、色素沉着、溃疡等后遗症发生率,中央型:27畅91%(72 /258)、13畅18%(34 /258)、 0%;低于混合型:35畅12%(171 /487)、22畅59%(110 /487 )、2畅46%(12 /48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U =2畅0, 3畅09,2畅03;P =0畅046,P =0畅000,P =0畅042 )。 中央型静脉通畅率(96畅51%) 和瓣膜功能正常率(78畅68%), 均高于混合型(78畅03%和 56畅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 =6畅62、6畅01,均 P =0畅000)。 中央型随访疗效 为优 92畅64%,混合型 65畅09%(U =6畅79,P =0畅000)。 结论 中央型和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机械性血栓 碎吸的疗效显著,尤其中、长期疗效中央型明显好于混合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