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胰岛素的临床应用
胰岛素发现及应用
胰岛素发现及应用胰岛素是一种由胰腺分泌的激素,对于调节血糖水平和能量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的发现与应用对于治疗糖尿病等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本文中,我将详细介绍胰岛素的发现过程、作用机制以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胰岛素的发现始于1921年的多伦多,由弗雷德里克·巴延特和查尔斯·贝斯汀这对科学家所取得。
他们通过将狗的胰腺提取出来进行实验,发现注射这种提取物可以降低狗的血糖水平。
这项重大的发现为胰岛素的研究与应用打开了大门。
胰岛素主要通过调节胰岛素受体与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来发挥作用。
它主要有三个作用:首先,胰岛素可以促进血糖的入胞转运,增加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并促进葡萄糖合成甘油三酯和脂肪酸的过程。
其次,胰岛素可以抑制葡萄糖的形成和释放,通过抑制肝脏中葡萄糖的合成作用来降低血糖水平。
最后,胰岛素可以抑制脂肪分解,减少血液中的游离脂肪酸含量。
胰岛素在临床上的应用主要针对糖尿病的治疗。
糖尿病是一种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引起的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高血糖。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由于胰岛β细胞几乎完全损失,导致胰岛素分泌严重不足,因此需要通过外源性注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的正常水平。
而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胰岛素分泌量虽然相对较多,但因为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导致胰岛素的作用不足。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胰岛素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反应,并通过食物控制、运动等方式来降低血糖水平。
除了糖尿病的治疗外,胰岛素在其他疾病的治疗中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某些妊娠糖尿病的患者中,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不足,可能需要通过胰岛素的注射来控制血糖。
此外,近年来研究发现,胰岛素在抗肿瘤治疗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些研究表明,胰岛素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平衡来影响肿瘤的生长。
这一发现为胰岛素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方向。
综上所述,胰岛素的发现与应用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胰岛素的应用
胰岛素的应用短效胰岛素需要餐前注射,作用时间长,易致下餐低血糖;速效胰岛素适用于夜间发生的低血糖者、使用胰岛素泵者及2型成年患者的强化治疗;中效胰岛素不能平稳吸收,易出现夜间低血糖与空腹高血糖,因不溶于水,注射后易局部巨细细胞浸润;可溶性长效胰岛素以溶液的形式存在于皮下组织,药物浓度平稳,持续时间长,发生夜间低血糖的危险性低。
胰岛素在防治急性并发症、纠正代谢紊乱、提高抵抗力、防止各种感染、改善营养、促进生长及控制血糖水平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但在临床实践中往往未能及时使用胰岛素治疗,或不能有效地控制血糖。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担心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低血糖反应。
追究低血糖发生的原因往往是现有的外源性胰岛素方案不能很好地重建正常生理性胰岛素分泌。
因此,如何改进胰岛素制剂使之更好地模拟正常体内分泌是重要的研究方向。
目前使用的人胰岛素制剂有可溶性胰岛素和结晶胰岛素两类,分别为短效、中效和长效制剂。
1 短效胰岛素制剂可溶性胰岛素为短效制剂,等电点为5.3,以六聚体形式溶解于中性溶液中。
在皮下,六聚体不能直接吸收入血,必须解聚形成二聚体或单体方能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循环而发挥作用。
因此,起效时间约为0.5小时,作用高峰在1一4小时,药物动力学与正常人进餐后的胰岛素分泌模式不完全相符,造成了临床运用上的局限:(1)使用不便,需要在餐前30分钟注射;且餐时血糖控制不理想;(2)作用时间较长,容易出现下一餐前的低血糖和夜间低血糖。
鉴于此,临床上需要药物动力学更符合生理餐时胰岛素分泌曲线的新型胰岛素制剂—速效胰岛素。
2 速效胰岛素制剂目前临床上运用的速效胰岛素类似物有2种:其一是赖脯胰岛素(lisPro),是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胰岛素B28位与B29位氨基酸互换;其二是门冬胰岛素(诺和锐,insulinasPart),则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人胰岛素B28位的脯氨酸替换为门冬氨酸。
这些胰岛素类似物不易形成六聚体,皮下注射后主要以单体形式存在,其主要特点为:可溶性,自我结合力较低,皮下注射后局部吸收更快,起效时间更短(10一20分钟),达峰时间40分钟,作用持续时间3一5小时。
胰岛素的临床应用
胰岛素的应用正常人的空腹血糖维持在3.9-6.0mmol/L(70-108mg/dl),餐后半小时到1小时之间一般在10.0mmol/L(180mg/dl)以下,最多也不应超过11.1mmol/L(2 00mg/dl),餐后2小时又回到7.8mmol/L(140mg/dl)以下。
(一)初始剂量的估算糖尿病患者在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时,一律采用短效胰岛素。
而且,一定在饮食与运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依下方法估算初始剂量,而后再依血糖监测结果调整。
1、按体重估算:1型糖尿病体重在理想体重的20%以内,所需胰岛素初始剂量为0.5-0.8μ/(kg·d),每日剂量可以从最小剂量12-18μ开始;在蜜月期因胰岛尚有一定的分泌功能,故0.2-0.6μ/(kg·d)的胰岛素即可满足需要。
2型糖尿病若开始就单用胰岛素,初始剂量可按0.3-0.5μ/(kg·d)计算;若口服降糖药转为胰岛素替代治疗,考虑口服降糖药物在体内有蓄积作用,初始剂量一般为0.2-0.3μ/(kg·d);与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初始剂量0.1-0.2μ/(k g·d),可从每日6-10μ开始。
病情重,应激状态,不应超过1.0μ/kg。
2、按生理需要量估算:研究发现,当成人胰腺全部切除后,每日胰岛素的生理需要量为48μ左右。
因此,从理论上讲,即使胰岛功能完全丧失,每日胰岛素用量也只需48μ左右。
但是,体内外许多因素可影响胰岛素的用量,而且药用胰岛素不同于内生胰岛素,个体对药用胰岛素的敏感性不同,故胰岛素用量宜从小剂量开始,一般先用12-18μ/d,每隔2-3天调整一次剂量,直至血糖控制良好。
3、按空腹血糖估算:每日胰岛素用量(μ)=[空腹血糖(mg/dl)-100]×10×体重(公斤) ×0. 6÷1000÷2。
注:100为血糖正常值;×10换算每升体液中高于正常血糖量;× 0.6是全身体液量为60%;÷1000是将血糖mg换算为克;÷2是2克血糖使用1μ胰岛素。
胰岛素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胰岛素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胰岛素是一种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多肽激素,主要功能是调节机体血糖水平。
胰岛素通过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促使葡萄糖进入细胞内,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胰岛素还能促进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协调体内各种代谢过程,参与多种生理功能的调节。
胰岛素的主要药理作用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降低血糖:胰岛素能够促进体内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特别是在肌肉和脂肪组织中。
胰岛素还抑制肝脏中葡萄糖的合成,从而减少血糖释放到血液中的量。
2. 促进蛋白质的合成:胰岛素通过激活蛋白激酶B(PKB)途径,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细胞生长。
胰岛素能够有效地储存氨基酸,并通过促进蛋白质合成来增加细胞的存储蛋白。
3. 促进脂肪合成和抑制脂肪分解:胰岛素能够促进脂肪组织中的脂肪酸和葡萄糖的摄取,同时抑制脂肪组织中的脂肪分解。
这有助于体内脂肪的存储和利用。
4. 减少肝脏的葡萄糖产生:胰岛素通过抑制糖原的分解和抑制肝糖酶活性来减少肝脏中的葡萄糖产生。
根据胰岛素的药理作用,临床上可以有多种应用。
1. 糖尿病治疗:胰岛素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石之一。
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由于胰岛B细胞功能减退或损失,胰岛素的分泌量明显下降,因此需要外源性胰岛素治疗来控制血糖。
而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可以通过胰岛素替代治疗来改善胰岛素代谢。
2. 促进生长:胰岛素在儿童和青少年期起着促进生长和发育的作用。
胰岛素能够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细胞增殖,增加儿童体重和身高的增长速度。
3. 脂肪代谢异常治疗:胰岛素可以通过促进脂肪酸的摄取和合成,抑制脂肪的分解来调节体内脂肪代谢。
因此,在一些脂肪代谢异常疾病的治疗中可以考虑使用胰岛素来调节血脂水平。
4. 急性高血糖危象治疗: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妊娠糖尿病、胰岛素受体抗体阳性糖尿病等,可能会发生急性高血糖危象。
此时,需要迅速降低血糖浓度,胰岛素可以通过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来降低血糖,缓解急性高血糖状态。
胰岛素临床应用三基
间肝脏葡萄糖的产生和输出,控制空腹高血糖
进餐时的快速分泌 ——5u/h,控制餐后高血糖 理想的胰岛素替代治疗应能模拟这种正常胰岛素分 泌的生理模式,以维持24小时的血糖控制。
胰岛素的产品和制剂
根据胰岛素来源分类 ● 动物胰岛素
系从猪或牛胰腺提取后反复结晶而成。
不同物种胰岛素氨基酸组成上的差别
GLy LIe Val Glu GLn Cys Cys Thr Ser Lle Cys Ser Leu Tyr Gln Leu Glu Asn Tyr Cys Asn
优
• 简单,病人依从性好
点
• 多数情况下能较满意控制血糖
缺
点
• 血糖有时难以达到严格控制目标
15
20
Glu Arg
25
Gly
Pro Thr Tyr Phe Phe
● 人胰岛素
基因重组生物合成人胰岛素 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在大肠杆菌或酵母菌中插 入编码的人胰岛素基因,经发酵后而产生获得 人胰岛素
● 人胰岛素类似物
通过对胰岛素分子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修饰, 改变普通人胰岛素的特性。 速效胰岛岛素):甘氨酸替换
A21位天门冬酰胺, B30苏氨酸后连接2个精氨酸而 获得。更易形成稳定的六聚体,吸收延缓,皮下注射 后不形成明显峰值,较好的模拟了基础胰岛素的分泌。
根据胰岛素作用时间分类:
•速效
Aspart(诺和锐),Lyspro(赖脯胰岛素) •短效 普通胰岛素(RI) 诺和灵R 优泌林R •中效 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PH) 诺和灵N 优泌林N
门冬胰岛素(Aspart 胰岛素,诺和锐)
:将胰岛素B链第28 位的脯氨酸用门冬
氨酸替代而获得。
赖脯胰岛素( Lispro ): 将胰岛素B链第
胰岛素的分类和临床应用
胰岛素的分类和临床应用胰岛素是一种由胰腺分泌的激素,它在人体内起着至关重要的调节血糖水平的作用。
根据来源和类型的不同,胰岛素可以分为多种分类,并且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以下将对胰岛素的分类和临床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一、胰岛素的分类1. 按来源分类根据来源的不同,胰岛素可以分为人类胰岛素和动物来源胰岛素。
人类胰岛素是由重组DNA技术生产的,结构和人体自身分泌的胰岛素相同,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而动物来源胰岛素则是从动物胰腺中提取的,包括牛胰岛素、猪胰岛素等,由于结构与人体自身胰岛素有差异,因此吸收利用效果不如人类胰岛素。
2. 按作用时间分类根据作用时间的不同,胰岛素可以分为快速作用型、中速作用型和长效作用型。
快速作用型胰岛素在注射后几分钟内开始发挥作用,在达到血糖控制效果后几小时内逐渐消失,适用于餐后血糖控制。
中速作用型胰岛素的作用时间较长,可以持续几个小时,适用于持续血糖控制。
长效作用型胰岛素则可以持续数十个小时,甚至一整天,适用于夜间血糖控制。
3. 按剂型分类胰岛素根据剂型的不同,可以分为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
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是注射剂型胰岛素,口服剂型的胰岛素研究仍处于实验阶段。
二、胰岛素的临床应用1. 糖尿病治疗胰岛素作为糖尿病治疗的重要药物,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中。
根据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医生会选择合适的胰岛素类型和剂量,帮助患者控制血糖水平,减轻病情。
2. 怀孕期糖尿病怀孕期糖尿病是指在怀孕期间出现的糖尿病症状,对胎儿和孕妇均有一定的危害。
胰岛素在怀孕期糖尿病的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帮助维持孕妇的血糖水平,保障胎儿的健康发育。
3. 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分泌正常,但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度降低。
在胰岛素抵抗的治疗中,医生通常会采用胰岛素类药物来帮助患者恢复胰岛素敏感性,减轻症状。
4. 其他内分泌失调除了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外,胰岛素还可以用于治疗其他内分泌失调相关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和生长激素缺乏症等,具有良好的疗效。
常用胰岛素特点及临床应用论文
常用胰岛素的特点及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97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304-01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可以降低血糖的激素,也是唯一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的激素。
作用机制属于受体酪氨酸激酶机制[1]。
胰岛素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就能促进细胞外的葡萄糖进入这些细胞,并转化为糖原储存起来,同时胰岛素还能抑制糖原重新分解为葡萄糖,使血糖降低,此外胰岛素还能促进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防止脂肪和蛋白质向葡萄糖转化。
胰岛素分泌不足,都会造成血糖升高,甚至引起糖尿病。
1 胰岛素分类[2]1.1根据来源和制备工艺分类分为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
药用动物胰岛素主要有猪胰岛素和牛胰岛素。
是猪或牛胰腺的提取纯化物。
1.2人合成胰岛素主要成分为半合成胰岛素及生物合成胰岛素,半合成胰岛素是用猪胰岛素作为原料进行修饰合成的,生物合成胰岛素为中性或可溶性单组分胰岛素,由重组dna技术生产制成。
1.3胰岛素类似物,目前临床常用的胰岛素均为胰岛素类似物,通过重组dna合成,对人胰岛素进行序列修饰的一种类似正常胰岛素分泌作用的物质,目前临床主要有,甘精胰岛素、赖脯胰岛素、门冬胰岛素等。
2 按起效时间分类的特点及临床应用[3] [4]胰岛素按照作用时间进行分类:超短效胰岛素、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
2.1超短效胰岛素2.1.1药物品种超短效胰岛素均为胰岛素类似物。
包括门冬胰岛素和赖脯胰岛素2.1.2作用机制和特点普通短效的可溶性人胰岛素皮下注射后形成六聚体,与单体形成一定的聚合—解离平衡,释放到血液需要一定的时间。
门冬胰岛素注射到皮下后单聚体合成六聚体的倾向降低,能够快速释放入血,因此,与普通短效胰岛素相比,吸收速度快,起效迅速,作用持续时间短。
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后,10~20min起效,最大作用时间为注射后1~3h,降糖作用持续3~5h,赖脯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的药理和药动学性质类似。
胰岛素的临床应用
胰岛素的临床应用作者:王武超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09年第10期胰岛素的适应证所有1型糖尿病,是胰岛素的主要适应证。
不论有无急性和慢性并发症,均需终生胰岛素替代治疗,不可突然终止。
2型糖尿病经饮食及口服降糖药治疗未获得良好控制者,经体力锻炼和饮食治疗效果不佳者,亦可直接加用胰岛素治疗。
初发的2型糖尿病,特别是消瘦型,可考虑加用胰岛素。
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包括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和乳酸性酸中毒等均可使用。
糖尿病患者出现重症感染、创伤、接受手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都是胰岛素治疗的适应证,应激状态过后,可停用并调整为原治疗方案。
糖尿病患者出现慢性并发症,如增殖性视网膜病变、严重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心脏病变、严重的皮肤病变及肝硬化、肝炎等,都应使用胰岛素治疗。
糖尿病患者,包括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和分娩时使用胰岛素治疗,以保证胎儿发育。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肺结核、肿瘤等消耗性疾病时,宜使用胰岛素治疗。
营养不良相关糖尿病,各种继发性糖尿病,如胰源性糖尿病、垂体GH瘤、库欣综合征、类固醇糖尿病及胰岛素基因突变性糖尿病等,应使用胰岛素治疗。
临床上类似糖尿病但血液中出现胰岛细胞抗体或者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阳性,如迟发型自身免疫型糖尿病,使用胰岛素治疗。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方案的选择1型糖尿病首选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
强化治疗方案是模拟胰岛素生理分泌的治疗方案,是最有效、最易控制血糖达标的方案,而且也最容易进行剂量调节。
有>50%的患者选择预混胰岛素。
但由于预混胰岛素比例固定,不易进行剂量调节,因而疗效降低,影响血糖达标。
1型糖尿病患者应尽早进行强化治疗并坚持;良好的血糖控制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美国糖尿病学会、糖尿病控制与合并症试验研究组1993年发表了轰动全球的文章(即Dcor),这是由美国和加拿大29个医学中心对1441例1型病人的前瞻性研究,花费近10年时间,耗资1 亿美元。
胰岛素的分类及临床应用进展
胰岛素的分类及临床应用进展摘要:胰岛素是临床治疗糖尿病的重要药物,可有效促进糖脂代谢、蛋白质代谢以及钾离子内流等,临床应用广泛。
目前,胰岛素的临床应用形式较多,但多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应用。
本文综述了胰岛素的种类以及临床应用进展。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065-02胰岛素是一种由2条肽链通过2个二硫键联合所形成的一种小分子蛋白质,可调节机体蛋白质代谢、糖脂代谢以及钾离子内流等,多用于糖尿病的治疗[1-3]。
目前,胰岛素已经成为临床治疗糖尿病的专业制剂,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据统计,临床应用的胰岛素已经40余种,在临床中广泛应用[2]。
本文就胰岛素的分类以及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以飨读者。
1 胰岛素的分类及特点1.1 按照来源分类。
按照胰岛素的来源,可将胰岛素分为人胰岛素、动物胰岛素以及胰岛素类物三类。
其中,药用动物胰岛素主要包括牛胰岛素和猪胰岛素两类,主要是从牛或者猪的胰腺中提取纯化而得,主要成分包括胰多肽、胰高血糖素、胰岛素聚合体、胰岛素原等[2,3]。
猪胰岛素仅在b链的第30位氨基酸不同于人胰岛素,而牛胰岛素则有3个氨基酸不同于人胰岛素。
其分离主要是经凝胶过滤处理以及离子交换色谱法进行纯化[4]。
目前已经分离出单峰胰岛素以及单组分胰岛素,价格低廉并且疗效确切。
其中单峰胰岛素主要是经过凝胶过滤之后所制成的,能够显著降低胰岛素原含量,但无法去除其中的衍生物以及胰多肽类物质,经过离子纯化可得单组份胰岛素。
而人胰岛素则可分为半合成人胰岛素以及生物合成胰岛素两类。
其中,生物胰岛素又可以分为中性或者可溶性的单组分胰岛素,主要经重组dna技术合成,半合成胰岛索主要是以猪胰岛素为原料经修饰后合成的[3,4]。
目前临床应用的胰岛素多为胰岛素类似物,也是经重组dna技术所合成的。
人胰岛素通过序列修饰获得类似于胰岛素的物质,临床目前常应用的有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以及甘精胰岛素等。
胰岛素临床使用经验
临床胰岛素使用经验第一篇胰岛素分类:胰岛素制剂按照来源不同可分为动物胰岛素猪胰岛素、牛胰岛素及人胰岛素;猪胰岛素是从猪胰脏提取的;牛胰岛素是从牛胰脏提取的;1、动物胰岛素对人来说属于异种蛋白,有较强的免疫原性,易出现过敏反应和注射部位脂肪萎缩,长期应用可能产生抗体,导致疗效降低;2、人胰岛素并不是从人体内提取的,而是借助先进的人工基因高科技生产技术合成的,其结构、功能与人胰岛素相似;与动物胰岛素相比,其主要优点在于免疫原性显着下降,生物活性提高,吸收速率增快,注射部位脂肪萎缩发生率减低;人胰岛素类似物在结构上与人胰岛素存在细小差异,免疫原性低,可模仿正常胰岛素生理作用;但是价格较高;胰岛素制剂按照作用时间不同,可分为短效、中效与长效;超短效速效胰岛素:15分钟起效,高峰30-60分钟,作用持续时间为2-4小时;可餐前即刻、餐后注射;包括:诺和锐门冬胰岛素,优泌乐赖脯胰岛素,速秀霖赖脯胰岛素短效胰岛素:30分钟起效,高峰2-4小时,作用持续时间为6-8小时;可餐前半小时注射; 包括:普通胰岛素,诺和灵R,优泌林R,甘舒霖R 重和林R主要用于控制餐后血糖;若静脉注射会即刻起作用,所以,一般在急性代谢紊乱时应用静滴速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PH:1-3小时起效,高峰6-12小时,作用持续时间为18-26小时;可餐前半小时注射;主要用于控制空腹血糖及两餐间血糖;只能皮下注射; 包括:诺和灵N,甘舒霖N,优泌林N,重和林N预混胰岛素:可餐前半小时注射;短效胰岛素和中效胰岛素按一定比例制成的预混制剂;包括:诺和锐30,优泌乐25,诺和灵30R,优泌林70/30,甘舒霖30R,诺和灵50R,甘舒霖50R,重和林M30 长效胰岛素鱼精蛋白锌胰岛素PZI:3-8小时起效,高峰14-24小时,作用持续时间为28-36小时;可餐时注射;主要用途与中效胰岛素相似;只能皮下注射;包括:甘精胰岛素来得时,长秀霖、诺和平地特胰岛素动物胰岛素:普通胰岛素400u10ml人胰岛素:丹麦诺和系列诺和灵R笔芯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诺和灵50R笔芯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预混50R诺和灵30R笔芯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预混30R诺和灵N笔芯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美国礼来公司的人胰岛素优泌乐优泌乐25 优泌乐50优泌林70/30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优泌林N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德国拜耳公司重和林R 重和林M30 重和林N人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系列门冬胰岛素特充注射液诺和锐特充门冬胰岛素30特充注射液诺和锐30特充门冬胰岛素笔芯注射液诺和锐笔芯门冬胰岛素30笔芯注射液诺和锐30笔芯优泌乐赖脯胰岛素注射液优泌乐25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优泌乐50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来得时新预充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来得时笔芯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长秀霖笔芯常用的胰岛素注射笔及其笔芯诺和笔诺和灵R、30R、50R、N、门冬胰岛素、门冬胰岛素30东宝笔甘舒霖R、甘舒霖30/70、甘舒霖N优泮笔优泌乐、优泌乐25、优泌林30/70秀霖笔胰岛素预充注射笔一次性诺和锐特充诺和锐30特充来得时新预充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第二篇胰岛素使用指南一、胰岛素应用适应症1、1型糖尿病2、2型糖尿病二、胰岛素使用原则1、超短效或短效胰岛素主要控制三餐后的高血糖;中、长效胰岛素主要控制基础和空腹血糖2、三餐前短效胰岛素剂量分配原则:早>晚>午3、开始注射胰岛素宜使用超短效或短效胰岛素,初始剂量宜小,以免发生低血糖4、全日胰岛素剂量>40U者一般不宜一次注射,应分次注射5、长效胰岛素与短效动物胰岛素混合使用时,短效胰岛素剂量应大于长效胰岛素的剂量6、调整胰岛素用量应参考临床症状与空腹血糖、三餐前、后血糖、睡前血糖,必要时测定凌晨3时血糖及尿糖水平7、调整胰岛素剂量不要三餐前的剂量同时进行,应选择餐后血糖最高的一段先调整,若全日血糖都高者应先增加早、晚餐前短效胰岛素的剂量8、每次增减胰岛素以2---6U为宜,3---5天调整一次9、糖尿病使用胰岛素应个体化10、尽量避免低血糖反应的发生11、当长效胰岛素类似物与短效胰岛素同时使用时,应分别使用注射器抽取药液,并注射在不同的部位三、胰岛素治疗方案一般需10----20d完成如下过程:1、初始剂量的选择2、餐前剂量分配3、剂量缓慢调整4、最终治疗量;正常人每日胰岛素分泌量为24----32U,空腹平均分泌h,进餐后分泌水平上升为基础值的8----10倍,高达h,因此将24U作为胰岛素的基础量,餐后作为追加量;需要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开始必须用普通胰岛素,经反复调整满意后,为减少注射次数需配合NPH或PZI,正规胰岛素与N混合后,各自起作用,与P混合后剂量比例发生变化;早餐前或夜间高血糖,胰岛素>50U/d,应1、估算: 1、 按体重:型糖尿病:型糖尿病:按生理需量24----32U/d早10、午6、晚83、 按尿糖:根据24尿糖量,每2g 给1U4、 按血糖:根据血糖mg -100×公斤体重×6÷2000公式算得所需胰岛素的单位数,初始用其1/2----2/3,3----5d 据血糖或尿糖调整 或空腹血糖的mmol/L 数,以后根据空腹血糖,3----5天调整一次用量;目标值:空腹血糖<6mmol/L,HbAlc <7%;适应于口服抗糖尿病药物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未达标者 3、 每日2---3次餐时超短效或短效胰岛素:起始剂量,三餐分配原则:全日量分三等份,午餐减2---4U 加到早餐前;适应于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或胰岛细胞尚有分泌功能的患者,其基础和空腹血糖接近正常,但餐后血糖高,而夜间和空腹血糖高者均不适宜;4、 每日多次餐时胰岛素与基础胰岛素联合:起始剂量即基础胰岛素,为晚餐前长效胰岛素或睡前中效胰岛素或任何固定时间的长效胰岛素或4---8U/次;三餐前的超短效或短效胰岛素为;适用于糖尿病病程长,胰岛细胞功能差,全天的基础、空腹、餐后血糖均高;5、 一日2次餐时和基础胰岛素联合:上述方案停用午餐前胰岛素:1、午餐前胰岛素的一半加到早餐前,另一半改为长效胰岛素加到早餐前;2、早或晚加用长效胰岛素8----10U 或睡前10pm 加中效胰岛素4----8U ;3、根据8次血糖使用30R 或50R;适用于经治疗糖毒性消失,胰岛细胞功能有恢复,血糖控制较理想的患者;4、胰岛素剂量调整胰岛素用量调整的原则:3---5d调整一次,每次增、减2---4U,一般不超过8U;调整方法:1、据尿糖:适用于年轻,病程短,肾糖阈正常的患者,可根据第一天三餐前的,-可酌减胰岛素量;2、据血糖见表:2----6U;三餐前、后血糖都高:可早加餐时胰岛素2----6U,晚或睡前加基础胰岛素4----6U;2、仅空腹血糖高,可晚或睡前加基础胰岛素4---6U3、餐后2h血糖高而餐前血糖低:可将餐前胰岛素由餐前15---30分钟提前到餐前45----60分钟注射或将餐时的食物的1/3留在两餐之间加餐;4、由动物胰岛素转向人胰岛素时剂量应减少15----20%甚至40----50%5、空腹血糖控制不理想的原因全日胰岛素用量不足夜晚基础量不足黎明现象清晨3---5点血糖开始升高,持续到上午9点现象1、餐后2h血糖正常,次晨高血糖;2、夜间自10点起,每隔2h测血糖一次,如<5mmol/L有意义,应减晚餐前短效胰岛素6、餐后血糖高、饮食、运动不当餐前胰岛素不足胰岛素不敏感,需加增敏剂7、停用胰岛素指征空腹C—P>L,餐后2h C—P>L 、全日胰岛素量<30U 、胰岛素用量<、应激因素消除、血糖控制理想肥胖者体重下降8、胰岛素副作用、低血糖、过敏、体重增加、皮下脂肪萎缩或肥厚、屈光不正、胰岛素性水肿、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与使用不纯胰岛素有关9、血糖控制目标、HBAlc≤%一般应在半年内完成,如3个月内不达标应联合用药、空腹/餐前血糖:,最次<、餐后2h血糖:,最次<、老年人可使血糖稍高于目标值L,以免发生低血糖、切忌操之过急、以段尿糖调整剂量时要等尿糖变化呈一定规律时再调整、单独使用短效胰岛素不易使血糖控制理想,当胰岛素≥24U/d时应配合N或P或换预混胰岛素或配合口服药、长期高血糖但尚有一定胰岛功能的糖尿病患者,经胰岛素治疗后自身胰岛功能有一定恢复,此时应及时逐步减少胰岛素用量,以免发生低血糖、有两次以上的低血糖发作,但血糖、尿糖高,多见于无症状的自主神经病变患者,应避免单独大剂量使用胰岛素、正常人血浆胰岛素水平为5---20mu/L,餐后50----100mu/L,静滴5---6U可使血浆胰,持续48h以上称为胰岛素抵抗,多发生在胰岛素治疗1年以内或停用4周以上又再度使用时,尤其使用牛胰岛素者;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方法1、改用人胰岛素2、运动3、减肥4、饮食指导5、降低血糖6、降脂7、胰岛素增敏剂8、二甲双胍9、降压、降蛋白尿,应用阿司匹林,阿卡波糖,ACEI可能有益;12、胰岛素与饮食、运动调配、饮食计划改变,胰岛素用量也要相应改变、餐前运动增加则加餐或和减少胰岛素1---2U;相反,增加、早餐前或夜间高血糖每日>50U则睡前加注一次小量胰岛素、晚餐后至睡前尿糖,血糖高,可晚餐前加少量胰岛素或减少晚餐主食量10---15g、夜间0----6点或次晨早餐前血糖,尿糖高,可晚餐前加N或同等剂量的R+P混合、睡前尿糖阴性,次晨尿糖阳性,说明夜间可能发生低血糖,可从晚餐主食中留出20---25g于睡前缓冲,以免夜间低血糖、午餐前尿糖高,可分出早餐主食一部分,作为上午10点的缓冲、运动后出现低血糖,可于运动前或两餐之间加餐、加餐应在胰岛素作用点最强以前,如上午9---10点,下午3---4点,晚上睡前; 13、 R与P或N混合的调节方法、 R+P:1、三次R改为两次混合:早餐前+午餐前÷4,3份为R,1份为P,于早餐前注射,晚餐前不变;或午餐前R分为1/2R、1/2P,于早餐前注射,晚餐前不变或晚餐前R减2---4U,改为N2----4U与原R混合,于晚餐前注射,控制晚餐后及夜间血糖;2、两次R改为一次混合适用于两次R血糖控制满意者:晚餐前R分为1/2R、1/2P,并到早餐前注射由于剂量较大,易产生低血糖,可减少1---2U;、 R+N:1、如R<20U/d,可单独用N或R:N=3:7或改口服药;2、R>40U/d,必须R、N混合,比例为3:7或1:1或据空腹、餐后血糖增减二者比例;14、 2型糖尿病分型、轻型:多为肥胖致胰岛素抵抗患者,空腹血糖小于L,饮食、运动、口服降糖药可使血糖控制在以下,不必胰岛素治疗;、中型:空腹血糖,最大剂量口服药不能控制,需胰岛素治疗,起始量,补充基础量,控制空腹血糖,如早餐前和睡前或晚餐前N;由于2型糖尿病常有黎明现象,故睡前N应大于早餐前,如用P则1—2次/d、重型:空腹血糖>,单纯1---2次/d的N很难控制,需大剂量>,应采用强化胰岛素疗法;、极重型:胰岛功能衰竭,空腹血糖>,一般不发生酮症,很少发生低血糖,应口服降糖药联合应用,1个月血糖不能控制,可胰岛素治疗,肥胖者用胰岛素加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标准空腹血糖:、正常人群NGT:无糖尿病病史,FPG<L,OGTT:2hPG<L、空腹血糖受损IFG:FPG≥L但<L、糖耐量低减IGT:口服 75 克葡萄糖 2 hPG:~11mmol/L、糖尿病DM:1、FPG≥L,2、OGTT:2hPG≥L,二者有一即可 DMIGT DM标准空腹血糖17、糖尿病饮食疗法、计算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每日热卡供给量kcal×标准体重kg、三餐分配原则:早、午、晚各1/3或早1/5,午、晚各2/5、营养要素分配原则:碳水化合物占日总热量55---60%;脂肪占25---30%;蛋白质占15---20%1g碳水化合物=4kcal;1g蛋白质=4kcal;1g脂肪=9kacl微调初始用量1初始用量估算糖尿病患者在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时,一律采用短效胰岛素可迅速见效,便于调整,不易发生低血糖症,血糖稳定后再减少注射次数或加用中、长效;而且,一定在饮食与运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依下列方法估算初始用量,而后再依病情监测结果调整;方法一:按空腹血糖估算:每日胰岛素用量μ=空腹血糖mg/dl-100×10×体重公斤×÷1000÷2注:-100为血糖正常值;× 10换算每升体液中高于正常血糖量;× 是全身体液量为60%;÷1000是将血糖mg换算为克;÷2是2克血糖使用1μ胰岛素;为避免低血糖,实际用其1/2--1/3量;方法二:按体重计算:血糖高,病情重,;病情轻,;病情重,应激状态,不应超过μ/kg;其他方法:按24小时尿糖估算:病情轻,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阈正常者,按每2克尿糖给1μ胰岛素; 按4次尿糖估算: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阈基本正常,按每餐前尿糖定性"+"多少估算;一般一个"+"需4μ胰岛素;综合估算:体内影响胰岛素作用的因素较多,个体差异较大,上述计算未必符合实际,故应综合病情、血糖与尿糖情况,先给一定的安全量,然后依病情变化逐步调整;2分配胰岛素用量:a. 注射时间:三餐前15--30分钟注射b. 分配方式:早餐前>晚餐前>午餐前;①一天三次:早餐前体内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较多,用量宜大;短效胰岛素作用高峰时间2--4小时,因此午餐前用量最小;保持夜间血糖水平,故晚餐前>午餐前用量;②一天四次:加睡前一次,则晚餐前要减少,而睡前的用量更少,以防夜间低血糖;经验法:将日总剂量除以3,午餐前减2U加到早餐前,例如18U8、4、6或24U10、6、8; 例如:体重80公斤空腹血糖250mg/dl计算得:每日胰岛素用量36u,实际用量为其1/2即18u,平均每次6u,则早餐前8u、午餐前4u、晚餐前6u;3注意事项:1.基础率的精细调节:①在检测过程中,血糖要控制在目标血糖值的30 mg/dl L的波动范围内;②在检测基础率的几天中,稳定其他的参数非常重要;③进食标准餐,防止脂肪食物对您的血糖有延迟影响,很难计算餐前大剂量;④检测基础率的时候,不要做激烈的运动,除非是每天都做的运动;⑤在生病或者感染期间,不要做基础率检测;2.以下情况需要调整基础量:①体重的显着变化:增加或下降5-10%以上②活动量的显着变化③低热量饮食减肥:基础率减少10%-30%④妊娠:3am 基础率减少;黎明时增加2—3倍与3am 基础率比较⑤生病或感染期间:通常需要增加基础率⑥月经:月经前增加基础率,月经后可能减少基础率⑦合并其他用药:如强的松,需增加基础率三、调整胰岛素剂量:在初始估算用量观察2--3天后,根据病情、血糖、尿糖来进一步调节用量;方法一:根据血糖调整:糖尿病人,尤其是I型糖尿病及肾糖阈不正常的病人,应根据三餐前与睡前的血糖值来调整胰岛素用量:血糖值mmol/l mg/dl 餐前胰岛素增量其他处理< <50 减2-3u 立即进食-50-70 减1-2u-70-130 原剂量-130-150 加1u-150-200 加2u-200-250 加3u-250-300 加4-6u-300-350 加8-10u若餐前活动量增加:减1-2u或加餐注意事项:①先调整饮食及体力活动,血糖稳定后再调胰岛素;②四次和四段尿糖半定量是调整胰岛素用量的最好指标,1个+加2U;③每次的日加减总量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 8U,1型患者在血糖接近满意时对胰岛素较敏感,应更加谨慎;④每次调整后,一般应观察 3~5 日;⑤尿糖阴性、血糖偏低者应及时减量;方法二:据4次尿糖定性调整:只适用于无条件测血糖且肾糖阈正常的病人;依据前3--4天的4次尿糖定性进行调整:早餐前胰岛素用量依据午餐前尿糖,午餐前胰岛素用量依据晚餐前尿糖,晚餐前胰岛素用量依据睡前或次日晨尿包括当天晨尿;四、 1胰岛素注射模式:早午晚睡前R R R RR R R NR R R+NR+N R+NR R R+PR+P R+PR短效:起效时间30分钟,作用持续时间6-8小时,达到峰值所需时间2-4小时;N中效:起效时间1小时,作用持续时间18-24小时,达到峰值所需时间4-10小时;P长效:起效时间3-4小时,作用持续时间23-36小时,达到峰值所需时间16-24小时; 注射方法的调整:调整注射次数:开始时应先用短效胰岛素多次注射,控制满意后,再改用或加用中效或加用长效胰岛素;单独使用长效胰岛素则疗效不佳;改为短效+中效:可以任意比例混合使用;常用比例为1:1左右,中效可略多;加用长效:将两次短效胰岛素之和,按长效:短效=1:2~4的比例改为混合胰岛素,长效不宜超过短效的1/2,晚睡前长效用量一般不超过8U;举例:早12U、午8U可改为:短效 + 中效为10U+10U,早餐前用;或短效 + 长效为16U+4U、15U+5U;或为14U+6U早餐前用;使用混合胰岛素时应先抽取短效注射时间的调整:短效者一般在餐前15~30 分钟注射;中效如单独使用,应在餐前 30~60 分注射;对有黎明现象的患者,早餐前胰岛素注射应早,最好不晚于早6:30;五、补充剂量胰岛素敏感系数:敏感系数:x =1500/每日剂量18定义:注射1单位胰岛素2-5小时,BG降低的数值为xmmol/L影响因素:DKA、肾功能衰竭、使用糖皮质激素、体重的显着变化、体力活动胰岛素补充剂量计算:补充量= BG-Y/X注:BG = 实际血糖,Y = 理想血糖,X =胰岛素敏感系数= 1500/每日剂量18举例:假设某患者胰岛素总量为30个单位,X=1500÷30=50mg/dl,指一个单位胰岛素在2~5小时可降低50㎎/dl血糖,如餐前血糖为10mmol/L 加5个单位餐前大剂量,餐后血糖为15mol/L,少加胰岛素=15mmol/L-10mmol/L×18÷50㎎/dl=,即表示该餐前大剂量可调整为5+=个单位补充剂量的使用:餐前测得高血糖,可将该补充剂量100%加入加餐前量餐后测得高血糖,可80%给予防止低血糖睡前测得高血糖,可50%~80%给予防止低血糖六、血糖控制目标成年病人的一般控制目标:餐前:80-140mg/dl 餐后2小时: <180mg/dl <10mmol/l入睡前: 100-140mg/dl 夜间3点:>90mg/dl >5mmol/l若反复出现低血糖,适当提高控制目标:餐前:100-160mg/dl 若怀孕,适当减低目标血糖值:餐后: < 120mg/dl l应激状态:感染发热时,胰岛素需要量增加;有人发现,当体温升至37.5℃以上时,体温每增加1℃,胰岛素用量增加25%;根据血糖:通常每 2g升高的血糖用1U;胰岛素用量=血糖值-100××体重÷2000=血糖值-100×体重;血糖值的换算:mmol/L转换mg/dl的换算系数乘以18;按每片磺脲类降糖药合5个单位胰岛素来计算:如早饭前吃两片优降糖,可以改为10个单位胰岛素;每日三餐前15--30分钟注射,以早餐前>晚餐前>午餐前的用量来分配;早餐前体内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较多,故胰岛素用量宜大一些;而一般短效胰岛素作用高峰时间2--4小时,因此午餐前用量最小;多数病人睡前不再用胰岛素,至次日晨再用,故晚餐前又比午餐前要用量大;如睡前还用一次,则晚餐前要减少,而睡前的用量更少,以防夜间低血糖;公式:胰岛素用量u为:血糖mmol-×公斤体重×÷一般而言,这只是一个简单预测性计算,具体应用还要考虑到临床诸多因素,所以临床用计算值的三分之一为起点,分2-3次应用,再根据血糖测定值进行调整;根据体重计算尚未使用胰岛素一日总量=体重×1、按空腹血糖估算:每日胰岛素用量μ=空腹血糖mmol/L×18-100 ×10×体重公斤×÷1000÷2100为血糖正常值mg/dl;×18为mmol转为mg/dl的系数;x10换算每升体液中高于正常血糖量;是全身体液量为60%;÷1000是将血糖mg换算为克;÷2是2克血糖使用1μ胰岛素;简化公式:每日胰岛素用量μ=FBS克数-×2~3×体重Kg数例1 FBS 300mg/dl0.3克,体重50Kg,计算结果为每日量20~30单位;为避免低血糖,实际用其1/2--1/3量;粗略公式:空腹血糖mmol/L×=日胰岛素量;空腹血糖mg/dl÷10=日胰岛素量;。
预混胰岛素分类及临床应用
预混胰岛素分类及临床应用预混胰岛素是将短效胰岛素和中效胰岛素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胰岛素制剂。
根据其成分和比例的不同,预混胰岛素可分为四类:双相混合型、中效混合型、快速混合型和三相混合型。
以下将对其分类和临床应用进行详细阐述。
1. 双相混合型:双相混合型预混胰岛素由短效胰岛素和中效胰岛素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常见的制剂是30%短效和70%中效胰岛素。
该类预混胰岛素的优点是可以提供较长时效的胰岛素效果,适用于有一定血糖控制需求的糖尿病患者。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糖尿病患者的餐前或餐后使用,能够较好地模拟食物摄入与胰岛素释放的生理过程,有助于血糖的稳定控制。
2. 中效混合型:中效混合型预混胰岛素由中效胰岛素和缓释助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代表性的中效胰岛素是NPH胰岛素,它具有较慢的胰岛素吸收和较长的持续时间。
该类预混胰岛素的优点是可以提供相对稳定的胰岛素效果,适用于有较长时间胰岛素需求的糖尿病患者。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长效胰岛素的替代或辅助,以及有较高胰岛素需求患者的夜间胰岛素使用。
3. 快速混合型:快速混合型预混胰岛素由短效胰岛素和快速吸收助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短效胰岛素可以迅速达到峰效应,而快速吸收助剂可以加速短效胰岛素的吸收速度。
该类预混胰岛素的优点是胰岛素作用迅速、效果较短暂,适用于需要快速调整血糖的糖尿病患者。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胰岛素调整时期,以及有较突发性胰岛素需求的糖尿病患者。
4. 三相混合型:三相混合型预混胰岛素由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和延长吸收助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该类预混胰岛素能够提供较长时效的胰岛素效果,适用于需要更长时间胰岛素控制的糖尿病患者。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众多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替代或辅助,能够提供较稳定的胰岛素效果,有助于血糖的长时间控制。
总之,预混胰岛素根据其成分的不同可以分为双相混合型、中效混合型、快速混合型和三相混合型。
每一种预混胰岛素都有其特殊的临床应用场景,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预混胰岛素制剂,以实现最佳的血糖控制效果。
胰岛素的分类及临床应用
胰岛素的分类及临床应用胰岛素的分类及临床应用胰岛素是一种重要的激素,它在机体代谢和血糖平衡中起着关键作用。
根据来源和结构的不同,胰岛素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并具有不同的临床应用。
一、天然胰岛素天然胰岛素是直接从动物(如猪或牛)的胰腺中提取得到的。
它的结构与人体内产生的胰岛素非常相似,因此应用范围较广。
天然胰岛素可以作为治疗1型糖尿病和部分2型糖尿病的常规治疗药物,通过注射的方式使用。
二、人类胰岛素人类胰岛素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胰岛素基因插入细菌或酵母等微生物体内,利用其产生的胰岛素。
与天然胰岛素相比,人类胰岛素在结构上稍有差异,但其生物活性和疗效与天然胰岛素相似。
人类胰岛素可以用于治疗各类糖尿病,特别是对于对天然胰岛素过敏或具有胰岛素抗性的患者更为适用。
三、胰岛素类似物胰岛素类似物是通过改变胰岛素的结构或引入修饰基团,使其具有新的特性和疗效。
例如,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具有缓释作用,可以延长胰岛素的作用时间,减少注射次数。
短效胰岛素类似物则具有更快的吸收速度和作用时间,可应用于临时提升血糖平衡的需求。
四、合成胰岛素合成胰岛素是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产生的人工合成物,其结构与天然胰岛素相似。
合成胰岛素主要用于科研领域,如胰岛素的结构分析、胰岛素受体的研究等。
胰岛素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
主要用于:1、1型糖尿病的治疗.1型糖尿病是由胰岛素缺乏或功能不全引起的,患者需要通过外源性胰岛素补充来维持血糖平衡。
2、2型糖尿病的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饮食控制和口服药物来控制血糖,但在某些情况下,胰岛素注射也是必要的。
3、妊娠糖尿病的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发生的血糖升高,胰岛素可用于控制血糖水平,保护母婴安全。
4、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治疗: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是由于胰岛素效应受损或胰岛素受体功能异常导致的代谢紊乱,胰岛素的合理应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代谢状态。
附件:本文档未涉及任何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糖尿病:一种代谢紊乱疾病,常见症状为血糖升高和尿糖。
胰岛素的临床应用简介
胰岛素的临床应用简介胰岛素是一种重要的激素,对于调节血糖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胰岛素主要由胰岛β细胞分泌,能够促进体内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胰岛素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糖尿病等疾病,下面将对胰岛素的临床应用进行简要介绍。
1. 糖尿病治疗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特点是患者血糖升高。
胰岛素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的治疗中,帮助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由于胰岛素分泌受损,需要进行胰岛素替代治疗;而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胰岛素可以作为口服药物或其他药物的辅助治疗手段。
2. 重症监护在重症监护领域,胰岛素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对于重症患者出现的高血糖情况,医生通常会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水平,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胰岛素也被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中的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
3. 妊娠糖尿病管理妊娠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出现的糖尿病。
对于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妇来说,控制血糖是非常重要的。
胰岛素可以帮助孕妇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4. 甲减性糖尿病一些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也可能伴随有糖尿病。
甲减性糖尿病患者往往需要胰岛素治疗,以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
对于这类患者来说,合理使用胰岛素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胰岛素在临床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糖尿病治疗、重症监护、妊娠糖尿病管理以及甲减性糖尿病等领域。
医生在应用胰岛素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严格控制剂量,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希望本文对胰岛素的临床应用有所帮助。
胰岛素的临床应用进展
起 。根据世 界卫 生组织糖尿病专家委员会分类建 议 ,糖 尿 类 似物 ,其作 用特点包 括 :(1)在 生理浓 度下 不 易聚合,以
病可以分 为 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及其他特殊类 型糖尿病。 单分子 胰岛素 的形式存 在 ;(2)皮下注 射后 吸收快 ,适 于餐
1型糖尿病 (T1DM)指 B细胞被破 坏,从而导致胰 岛素绝对缺 前 15 min内或 即时注射 ;(3)作用持续时问短,约 4~5 h;(4)
结而成的小分 子蛋 白质,对糖 代谢 、脂 代谢 、蛋 白质代谢 及 在发挥作用后能较快恢 复至基线水平,因此可 以较好地模 拟
钾离子 内流有促进 作用,主要用于糖 尿病的治疗 [2】。本文 就 和替代餐时胰 岛素的分泌 [2-3]o赖脯胰 岛素的一个显著优点是
胰岛素的临床应用进展做一简单综述 。
能减少低血糖 的发生,尤其是夜 问和严重低血糖 的发 生,因
1 胰 岛素的分类
此更适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 。
胰岛素按 作用持续 时间分为超短效胰 岛素、短效胰岛素 、 1.1.2 门冬胰 岛素 门冬胰 岛素 的活性成 分为 HIB28位 的脯
中效胰 岛素和长效 胰岛素。
氨酸被 门冬 氨酸代替 而形成的人胰 岛素 (Human insulin,HI)
Electrophysiol,2005, 16(19):1138—1147. [18】Chugh A,Oral H,Lemola K,et al Prevalence,mechanisms,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macroreentrant atrial tachycardia during and
of long—lasting persistent atrial fbrillation:Critical structures
简述胰岛素的作用及应用
简述胰岛素的作用及应用1.引言1.1 概述胰岛素是一种由胰腺细胞产生的重要激素,它在调节血糖水平和促进葡萄糖的利用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
胰岛素的作用机制非常复杂,它通过影响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使细胞对血糖的摄取和利用能力增强。
在人体内,血糖是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主要能源来源,而胰岛素的作用就是调节血糖的水平,保持其在适宜的范围内。
胰岛素在调节血糖方面的机制主要是通过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并储存为能量,同时抑制肝脏中葡萄糖的合成和释放,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当人体摄入食物后,胰岛素的分泌会随之增加,以促进细胞对血糖进行摄取和利用。
这对于保持血糖的稳定非常重要,因为高血糖会损害各种器官和组织,而低血糖则会导致脑部缺氧等不良影响。
除了调节血糖水平外,胰岛素还具有促进葡萄糖的利用的作用。
葡萄糖是人体内重要的能量来源,而胰岛素能够帮助细胞更好地利用葡萄糖,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此外,胰岛素还能够促进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维持人体正常的代谢功能。
由于胰岛素在调节血糖和促进葡萄糖利用方面的重要作用,它在临床治疗糖尿病和生产胰岛素制剂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糖尿病是一种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导致的慢性疾病,胰岛素的补充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恢复正常的血糖水平。
同时,胰岛素也被用于生产胰岛素制剂,以满足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需求。
综上所述,胰岛素在调节血糖和促进葡萄糖利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并在医疗和制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整体组织框架,它决定了文章内容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本文的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概述了胰岛素的作用及应用,并介绍了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通过引言,读者可以对胰岛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对接下来要讨论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正文部分是文章的核心部分,主要分为胰岛素的作用和胰岛素的应用两个部分。
2.1 胰岛素的作用部分详细介绍了胰岛素在人体中的作用机制。
首先,胰岛素通过调节血糖水平来维持正常的血糖范围,从而起到保持血糖稳定的作用。
胰岛素的临床应用
胰岛素的临床应用作者:张丰善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年第01期【摘要】分析胰岛素的发展状况,阐述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的优缺点,提出临床应用改进方向。
【关键词】糖尿病药物;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中图分类号】R97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077-02胰岛素的研发经历了两次飞跃,第一次从动物胰岛素到人胰岛素的飞跃;第二次从人胰岛素到胰岛素类似物的飞跃。
每一次飞跃对治疗糖尿病作出非常大的贡献[1]。
1 动物胰岛素上世纪20年代,科学家从动物胰脏提取出胰岛素,从此开创了使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
由于它来自于不同的生物种属,可能会在人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引起过敏,脂质营养不良及胰岛素耐药,不能稳定的控制血糖。
2 人胰岛素20世纪80年代,人工合成的人胰岛素问世了。
人胰岛素与动物胰岛素相比,其主要优点在于免疫原性显著下降,生物活性提高,吸收速率增快,注射部位脂肪萎缩发生率减低。
2.1短效胰岛素:就是我们常用的普通胰岛素,该胰岛素以六聚体形式存在,皮下注射后必须经过体液的不断稀释,解聚,使大分子的胰岛素六聚体分解为单体小分子,才能通过毛细血管吸收入血,当注射剂量较大时,可出现皮下储存,疗效和持续时间难以预计。
短效胰岛素皮下注射后0.15小时开始起作用,作用最强时间为2-4小时,维持6小时,主要用于控制餐后血糖,若静脉注射会即刻起作用。
所以,一般在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时静滴短效胰岛素。
2.2中效胰岛素:即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它是一种白色混悬的液体,这种胰岛素只能用于皮下注射。
该药皮下注射后3-4小时开始起作用,8-12小时作用最强,作用可维持18-24小时。
主要用于控制空腹血糖及两餐间血糖,注射后形成一峰值,故易出现夜间低血糖及空腹高血糖。
另外,其生物利用度在个体间和个体内变异较大。
2.3长效胰岛素:即鱼精蛋白锌胰岛素,它也是一种白色的混悬液,和中效胰岛素一样,只能供皮下注射,不能用于静脉注射,该药皮下注射后3-4小时开始起作用,14-20小时作用最强,可维持24-30小时,主要用途与中效胰岛素相似。
胰岛素的分类及临床应用
胰岛素的分类及临床应用胰岛素的分类及临床应用1. 胰岛素简介胰岛素是一种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多肽激素,主要功能是调节血糖水平。
它通过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降低血糖浓度,并调节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
胰岛素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糖尿病等糖代谢紊乱疾病。
2. 胰岛素的分类2.1 快速作用型胰岛素快速作用型胰岛素也被称为胰岛素规让胺,它的作用迅速而短暂。
它在用餐前给予,可以迅速降低血糖峰值,模拟正常饮食后胰岛素的释放。
2.2 中速作用型胰岛素中速作用型胰岛素是一种胰岛素结晶。
它在皮下注射后迅速吸收,作用持续时间较长,通常用于模拟膳食之间的胰岛素分泌。
2.3 延长作用型胰岛素延长作用型胰岛素也被称为胰岛素酰化物。
它通过结合蛋白质,形成可溶性复合物,延缓胰岛素的吸收和降解,延长作用时间,使基础胰岛素需求量减少。
2.4 类胰岛素增强药物类胰岛素增强药物是一类药物,可以增强胰岛素的作用,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
它们通常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与胰岛素治疗联合使用。
3. 胰岛素的临床应用3.1 1型糖尿病治疗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功能丧失引起的胰岛素缺乏症。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是必需的。
根据个体情况选择不同类型的胰岛素方案。
3.2 2型糖尿病治疗2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组织胰岛素抵抗引起的。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常常作为口服药物治疗的补充,用于控制血糖。
3.3 妊娠期糖尿病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高血糖的一种类型。
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控制血糖,保护胎儿和母亲的健康。
3.4 临时需求胰岛素治疗临时需求胰岛素治疗适用于某些疾病或情况下,需要暂时控制血糖或模拟正常胰岛素分泌。
例如,胰岛移植手术后的短期胰岛素治疗等。
附件:本文档无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 胰岛素规让胺:一种快速作用型胰岛素,用于模拟正常饮食后胰岛素的释放。
作用迅速短暂。
2. 胰岛素结晶:一种中速作用型胰岛素,通过结晶形式延长胰岛素的作用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用时间 (小时 ) 达峰时间 1- 2 1- 3 2- 4 2- 4 1- 3 4 - 12 4 - 12 12 - 24 8 - 10 无峰 无峰 2- 8 2- 8 2- 8 1- 4 1- 4
持续时间 3. 5 - 4 3- 5 5- 7 5- 8 5- 8 18 - 24 18 - 24 25 - 36 36 > 30 > 24 24 24 16 - 24 14 - 24 14 - 24
王波, 正确认识胰岛素、糖尿病之友, 2009. 7: 44。
( 1)速效胰岛 素, 皮下注 射后, 迅速发 挥作用, 达峰 时间
和作用时间均较短, 是用于解决餐后高血 糖状态的 一类胰岛
素。
( 2)短效胰岛素 : 生物 合成人 胰岛素 (诺 和灵 R、优 泌林
R、甘舒霖 R 等 ), 该类药 起效 时间 较速效 胰岛 素慢, 作 用时 间稍长, 也适合餐后血糖稍高的患者。
国外进行糖尿病患 者胰岛细胞功能研究, 发现患 者胰岛 细胞功能, 随病程延长 进行性下降, 在诊断前可能 10年就已 经存在细胞功能的 衰退, 只 是下降 的相 对较 缓慢, 而在 诊断 后不到 5年的时 间内, 细胞 功能 的衰退 呈现 快速下 降趋 势, 以每年 18. 2% 速度进 行减退。 型糖尿 病是一 种缓慢 进展 性疾病, 胰岛 细胞功能衰竭和胰岛素抵抗是 型糖 尿病两 个主要因素, 在糖尿病发 生以后 细胞 功能 是进行 性下 降, 其下降速度决定了糖尿病进展的 速度 [ 4]。高血糖存在 代谢 记忆 效应, 若长期血糖控制不佳, 后期强化控制血糖 对于减 少心血管事件则于事无补, 因此, 尽 早使用胰 岛素干预, 实现 并保持良好 的血 糖控 制, 减 少微 血 管和 大 血管 并发 症 的发 生, 国内糖尿病专家最新的糖尿病防治指 南与强调了 胰岛素 治疗的尽早原则, 既然选择胰岛素就要选 择安全达标 率高的 胰岛素。
基础胰岛素 24小时分泌量约为 24单 位, 餐 后胰岛素 分泌约 2. 2 按 作用时间长短 分类, 胰 岛素根 据作 用时 间的长 短分
6~ 8单位 [ 1] 。
为速效、短效、中 效和 长效胰 岛素 及其类 似物。每 一种 胰岛
2 胰岛素分类
素的起效速度和作用持 续时间各不相同 (见表 1)
表 1 各种胰岛素的药代动力学特点
胰岛素类型
名称
速效
赖脯胰岛素 (优泌乐 )
短效
门冬胰岛素 (诺和锐 ) 正规胰岛素 ( R ) 生物合成人胰岛素 ( 优泌林 ) R
中效 长效
预混 (双对相 )
生物合成人胰岛素 ( 诺和灵 ) R 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 ( 优泌林 ) N 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 ( 诺和灵 ) N 精蛋白锌胰岛素 ( PZI) 鱼精蛋白锌胰岛素 ( PZI) 甘精胰岛素 ( 来得时、长秀霖 ) 地特胰岛素 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 ( 诺和灵 ) 30R 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 ( 诺和灵 ) 50R 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 ( 优泌林 ) 70 / 30 精蛋白门冬胰岛素 ( 诺和锐 ) 30 精蛋白赖脯胰岛素 ( 优泌乐 ) 25
参 考 文 献:
[ 1 ] 徐敏, 李建彬, 田世 禹. 放射 性皮炎 的防治 研究现 状 [ J ]. 中华 肿瘤防治杂志, 2007, 14 ( 17) : 1354- 7.
[ 2 ] 屈岩, 白兰平. 表皮生长因子的临 床应用. 医药导报, 2000, 19 ( 5) : 481.
[ 3 ] 王宏. 表皮生 长因 子的 研究进 展. 国 外医学 免疫 分册, 1995, 18: 146- 148. (魏泽峰 编辑 )
91
第 18卷第 1 期 2010年 1 月
中国医学工程 Ch ina M edica l Eng ineering
V o.l 18 N o. 1 Jan, 2010
度的减少导致内源 性能 量动 员、血浆葡 萄糖 浓度增 加, 除了 降糖作用之外, 胰岛素 对物 质代 谢的作 用非 常广泛, 同 时亦 是一种潜在的抗动 脉硬 化的 激素, 并能 保护 神经系 统, 具备 抗炎、抗血 小板聚 集、改善内 皮功能、调节 血压、血脂等 多种 功能 [ 3] 。
在临床工作中正确使 用胰岛素, 是具有积极临床意义的。
( 2)人 胰岛 素 并 非从 人 的胰 岛 素 提 取, 而 是 通 过重 组
1 正常分泌的胰岛素
DNA 技术生产, 纯度更高, 不良反应更少。 ( 3)人胰岛素类似物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研发而来。常用
一般来讲, 正常成人每日胰岛 素分泌量为 40~ 50单 位, 的有诺和锐、优泌乐。
素成分 ) 可以每日一次主餐前注射, 或者 每日 2次, 第 2针在 早餐前注射, 预混胰岛 素可 控制餐 后血 糖, 同时 控制两 餐之 间的血糖, 然而, 每 日 2次 的注 射方案 控制 午餐 后的血 糖的 能力较差, 预混制剂也不能灵活调节其中 的速效和长 效胰岛 素成分的比例。 ( 4) 基础一 餐时胰 岛素疗 法, 其 包含长 效胰 岛素和餐时速效胰岛素的应用, 能够提供 最接近机体 生理性 的胰岛素分泌模式, 与 其他 治疗方 案相 比, 它能 够提供 良好 的血糖控制, 并且饮食 的灵 活性更 高一 些, 其主 要的缺 点是 注射次数更多, 并且低血糖的风险更高一些。
92
tion and suvival D iab et N utr M etab. 2000. 13: 84- 91. (魏泽峰 编辑 )
( 上接第 90页 ) 素眼膏 ) 的愈合时间有统计学差异。同时体会凝胶 剂型的使 用更为方便, 和水型喷剂 (金 因肽 ) 相比剂 量易控 制, 部 位准 确, 每日 1次, 释放恒定, 为黏膜糜烂的治 疗提供一 种新的选 择。因为 rhEGF 是生物 制剂, 直 接接触 酒精、碘 酒等消 毒物 品可降低效价甚至失 效, 使用过程中 应注意避免。 另外值得 注意的是: 表皮生长因子对多种组织来源 的细胞增 殖均有促 进作用, 且和肿瘤发生发 展有 关 [ 3] , 因 此临 床使 用时应 严格 筛选病例, 排除鼻腔肿瘤患者。
3 胰岛素的作用
胰岛素是胰腺岛 素 细 胞合成 分泌的 体内 唯一具 有降 血糖作用的激素, 对机 体葡 萄糖的 摄取、氧 化和 利用起 主要 作用。也是人体能量储备调节的重 要激素, 调节机体 各种营 养物质代谢, 是维持身体正常代谢和生 长必不可 少的。胰岛 素促进葡萄糖、脂肪和 氨基 酸的摄 取利 用及 贮存; 胰岛 素浓
间注射。 ( 5)预混胰岛素: 诺和灵 30R, 诺和灵 50R, 诺和锐 30、优
泌林 70 /30、优泌乐 25、甘舒霖 30R 等, 此 类药物是短 效或速 效胰岛素与中效胰岛素成分的混 合制剂, 使用时需要 先混匀 再注射, 30或 50的含义是 指药液 中所含 短效或 速效的 成分 占总量的 30% 或 50% , 其余成分即为中 效成份, 该类 药物既 能利用短效或速效胰岛素解决餐 后高血糖, 又有中效 胰岛素 延长血糖控制时间 [ 2]。
第 18卷第 1 期 2010年 1 月
中国医学工程 Ch ina M edica l Eng ineering
V o.l 18 N o. 1 Jan, 2010
临床研究
试述胰岛素的临床应用
温永胜1, 闫纪平 2
( 1.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医院, 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3650; 2.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 )
4 胰岛素的临床应用
4. 1 胰岛素治疗的适应症 ( 1) 型糖尿病 病人, 必须依 赖外源 性胰岛 素治疗 以维
持生命和生活。 ( 2) 急性 代谢 紊乱 者 ( 如 酮症 酸中 毒、高渗 透性昏迷 )。 ( 3)口 服降 糖药 型糖 尿病 病人, 且 长期 口服 降糖药物, 血糖仍控制 不佳者。 ( 4)妊娠 糖尿病 及糖尿 病合 并妊娠的妇 女, 如血 糖 不能 单 用饮 食控 制 达到 要求 目 标值 时, 需用胰岛素治疗, 禁用口服降糖药。 ( 5)糖尿 病病人合并 急性感染和慢性重症 感染。 ( 6) 糖尿病病人合并任何原因的 慢性肝、肾功能不全者, 及其 它原因 (如对 口服药 物过敏 )不 能接受口服 降糖 药治 疗者。 ( 7) 明显 消瘦 的 型 糖尿 病患 者。 ( 8)部分其他类 型糖尿 病病人, 尤其 是垂体 性来源 的肿 瘤, 胰腺疾病, 细胞功能缺陷致病者。 ( 9) 新诊断 的糖尿病 病人, 空腹血糖 > 10. 0mm o l/ l时。少数患者 细胞功能可得 以恢复, 甚至可以停用降糖药。 4. 2 胰岛素治疗方案
参 考 文 献:
[ 1 ] 姜涛, 您了解胰岛素基本概念吗? 糖尿病之友, 2009. 4: 41. [ 2 ] 王波, 正确认识胰岛素、糖尿病之友, 2009. 7: 44. [ 3 ] 朱娅梅, 董砚 虎, 胰 岛素 的非降 糖作 用, 糖 尿病 之友 2009. 9:
41. [ 4] Purrllo F R abuazzaAM, M etabolic factors that affect bata cell func
( 1)每日一次长 效 (基础 )胰 岛素: 初始用 胰岛素 治疗的 策略可以是在现有 口服药 物治 疗的基 础上 增加 长效基 础胰 岛素治疗, 基础胰岛素 的优 势是 需要每 日一 次注射, 对 于夜 间和清晨血糖升高的患者尤其 有用, 其缺 点就是不 能控制好 餐后血糖, 需要患者能 分泌 足够 的胰岛 素控 制餐后 血糖, 另 外, 因为基础胰岛素剂 量调 整的 灵活性 较低, 因 此需要 患者 必须遵守严格的和比 较固定的饮食方案。 ( 2) 餐时速效胰岛 素, 餐前应用速效胰岛 素能 够控 制好餐 后血 糖, 尤其适 用于 妊娠糖尿病患者, 与基 础胰 岛素 相比, 餐时 胰岛 素需要 更频 繁的注射和血糖监 测, 空腹血 糖控制不 良。 ( 3) 每日一 次或 2次预混胰岛素, 预混 胰岛 素 ( 包含 基础 胰岛 素和 速效 胰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