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新诗运动分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 西天还有些儿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她?
▪ 沈尹默《月夜》:“霜风呼呼地吹着/月光 明明地照着/我和一棵顶天的树并排站着/ 却没有靠着”。
▪ 诗歌表现的不是人在自然面前的契合,而 是人在自然面前的意义。人与自然不是一 种天人合一的同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的 关系。
▪ 康白情《草儿》:“牛呵!/人呵!/草儿在 前,/鞭儿在后。”
▪ 康白情《窗外》:窗外的闲月,/ 紧恋着 窗内蜜也似的相思。/ 相思都恼了,/ 他 还涎着脸儿在墙上相窥。// 回头月也恼 了,/ 一抽身就没有了。/ 月倒没了, 相 思倒觉得舍不得了。
▪ 二、《尝试》中的新诗——早期白话诗
▪ (一)《诗》的创刊——中国第一个新诗 刊物,叶圣陶创办
第四章 “五四”新诗运动与新诗创作
第一节 早期白话诗
▪ 一、新诗的诞生——五四新诗运动 ▪ (一)诗界革命没有解决诗歌的语言问题
▪ 黄遵宪认为“诗之外有事,诗之中有人,今之世 异于古人,今之人亦何必与古人同”,提倡旧风 格含新意境,即用古诗的形式,表达现代的内涵。
▪ 古典诗歌体制内自由化、散文化的尝试,古诗程 式化、封闭性的表现形式无法接纳新的内容和表 达的需要,在现实创作中证明是行不通的。
第二节 郭沫若
▪ 一、文化人格与独特贡献
▪ (-)生平和创作道路
▪ 郭沫若(1892—1978),原 名郭开贞,别号鼎堂,四川 乐山人。1914年考入日本东 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次年 转入冈山第六高等学校医科。 1916年开始白话新诗创作。 1918年升入日本九州帝国大 学医学部学习。1919年底至 1920年初,进入新诗创作的 “爆发期”,发表了《立在 地球边上放号》、《凤凰涅 槃》、《天狗》等著名诗篇。
▪ (二)西方诗歌的翻译 ▪ 西方诗歌的翻译是中国新诗诞生的直接推
动力。
▪ 中国第一首英语翻译诗歌:1864年,朗费罗的 《人生颂》(钱钟书考证)。当时主要以中国古 典诗歌的样式来翻译外国诗歌,改造意象,无法 展示西方现代诗歌自身的面目和个性,将诗译成 了不中不西的怪样。
▪ 当时的知识分子已经认识到古典诗歌已经 不可能通过对其形式的改造有所超越和发 展,正如鲁迅所说:“一切好诗到பைடு நூலகம்已经 做完”。因此,诗歌的质变势在必然。
▪ (二)前期郭沫若的文化人格
▪ 少年郭沫若是在物质上富裕、精神上优越、 缺乏封建礼教束缚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这样的环境造就了他自由任性、放荡不羁、 乐观向上的冲动型、叛逆型的人格特质。 表现在文学上,是他天才的主观抒情能力。
▪ “我是一个偏于主观的人,我的朋友每向 我如是说,我自己也承认。我自己觉得我 的想象力实在比我的观察力强。我自幼便 嗜好文学,所以我便借文学来以鸣我的存 在,在文学中更借了诗歌的这只芦笛。
(二)半文半白,半新半旧的《尝试》
▪ 1920年胡适的《尝试集》 出版,(收1916-1920年 间创作的诗歌75首,初版2 年内发行万余册,到1940 年,共出版了16版)黄侃 讥嘲为“驴鸣狗吠”,胡 先骕咒其“必死必朽”。 朱湘评价“内容粗浅,艺 术幼稚,这是试加在《尝 试集》上的八个大字”。
▪ (三)胡适“作诗如作文”的新诗散文化 主张
▪ 胡适等初期白话诗人继承了“诗界革命” 师法欧美、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重要 的是从体式上的革新入手,以彻底打破中 国古典诗歌的形式规范,创立不同于古典 诗歌的自由体白话诗,在体式上与中国古 典诗歌进行彻底的断裂。
▪ (四)早期白话新诗 ▪ 整体特征:诗行较短,语言的欧化和散文
化,自由的形式,偏重说理。
▪ 重要的诗人有:胡适、刘半农、沈尹默、 俞平伯、康白情、刘大白、周作人、朱自 清等。
教我如何不想她
刘半农
天上飘著些微云, 地上吹著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著海洋, 海洋恋爱著月光。 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 我又是一个冲动性的人,我的朋友每向我 如是说,我自己也承认。我回顾我所走过 了的半生行路,都是一任我自己的冲动在 那里奔驰;我便作起诗来,也怪我一己的 冲动在那里跳跃。”
▪ 在文艺的真实性问题上,他认为“艺术家的求真 不能在忠于自然上讲,只能在忠于自我上讲”。 在文艺的功利性问题上,郭沫若是矛盾的:时而 主张为“自我表现”而艺术,时而强调文艺的 “社会使命”。在这一明显的矛盾中,前期郭沫 若实际是以后者服从前者,因为他坚信“个性最 彻底的文艺便是最有普遍性的文艺”。因此说, 郭沫若前期的文艺思想首先是以高扬主体性为出 发点的。
▪ 不足的是:诗歌过于平实,情感浓度不够, 想象力不足,缺少诗歌的意味;诗歌语言 上的散文化倾向,只注重新诗语言和旧体 诗的区别,而忽视了诗歌语言和其他文体 的区别,诗歌的语言失去了韵律感和节奏 感。
▪ 《蝴蝶》: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 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 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 《尝试集》的价值在于作为早期新诗,在 内容和形式上已经和古典诗歌有了本质的 区别,在格律和内容、语言方式上完成了 对中国古典诗歌的革新和超越。
▪ 初期白话诗人对中国诗歌的贡献主要在: 一是以白话文作诗,将中国诗歌从文言语 体中解放出来;一是创立了自由体、无韵 体和散文诗体,将中国诗歌从旧的体式中 解脱出来。形式上的变革成了新诗诞生的 契机。
▪ 《鸽子》: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气!/ 有一群鸽子,在空中游戏。/看它们三三两 两,/回环来往,/夷犹如意,——/忽地里, 翻身映日,白羽衬青天,鲜明无比。
▪ 《一念》:我笑你绕太阳的地球,一日夜 只打得一个回旋;/ 我笑你绕地球的月亮, 总不会永远团圆;/我笑你千千万万大大小 小的星球,总跳不出自己的轨道线;/我笑 你一秒钟行五十万公里的无线电,总比不 上我心头的一念!/ 我心头一念;才从竹 竿巷,忽到竹竿尖;/忽在赫贞江上,忽在 凯约湖边; 我若真个害刻骨的相思,便一 分钟绕遍地球三千万转!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 西天还有些儿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她?
▪ 沈尹默《月夜》:“霜风呼呼地吹着/月光 明明地照着/我和一棵顶天的树并排站着/ 却没有靠着”。
▪ 诗歌表现的不是人在自然面前的契合,而 是人在自然面前的意义。人与自然不是一 种天人合一的同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的 关系。
▪ 康白情《草儿》:“牛呵!/人呵!/草儿在 前,/鞭儿在后。”
▪ 康白情《窗外》:窗外的闲月,/ 紧恋着 窗内蜜也似的相思。/ 相思都恼了,/ 他 还涎着脸儿在墙上相窥。// 回头月也恼 了,/ 一抽身就没有了。/ 月倒没了, 相 思倒觉得舍不得了。
▪ 二、《尝试》中的新诗——早期白话诗
▪ (一)《诗》的创刊——中国第一个新诗 刊物,叶圣陶创办
第四章 “五四”新诗运动与新诗创作
第一节 早期白话诗
▪ 一、新诗的诞生——五四新诗运动 ▪ (一)诗界革命没有解决诗歌的语言问题
▪ 黄遵宪认为“诗之外有事,诗之中有人,今之世 异于古人,今之人亦何必与古人同”,提倡旧风 格含新意境,即用古诗的形式,表达现代的内涵。
▪ 古典诗歌体制内自由化、散文化的尝试,古诗程 式化、封闭性的表现形式无法接纳新的内容和表 达的需要,在现实创作中证明是行不通的。
第二节 郭沫若
▪ 一、文化人格与独特贡献
▪ (-)生平和创作道路
▪ 郭沫若(1892—1978),原 名郭开贞,别号鼎堂,四川 乐山人。1914年考入日本东 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次年 转入冈山第六高等学校医科。 1916年开始白话新诗创作。 1918年升入日本九州帝国大 学医学部学习。1919年底至 1920年初,进入新诗创作的 “爆发期”,发表了《立在 地球边上放号》、《凤凰涅 槃》、《天狗》等著名诗篇。
▪ (二)西方诗歌的翻译 ▪ 西方诗歌的翻译是中国新诗诞生的直接推
动力。
▪ 中国第一首英语翻译诗歌:1864年,朗费罗的 《人生颂》(钱钟书考证)。当时主要以中国古 典诗歌的样式来翻译外国诗歌,改造意象,无法 展示西方现代诗歌自身的面目和个性,将诗译成 了不中不西的怪样。
▪ 当时的知识分子已经认识到古典诗歌已经 不可能通过对其形式的改造有所超越和发 展,正如鲁迅所说:“一切好诗到பைடு நூலகம்已经 做完”。因此,诗歌的质变势在必然。
▪ (二)前期郭沫若的文化人格
▪ 少年郭沫若是在物质上富裕、精神上优越、 缺乏封建礼教束缚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这样的环境造就了他自由任性、放荡不羁、 乐观向上的冲动型、叛逆型的人格特质。 表现在文学上,是他天才的主观抒情能力。
▪ “我是一个偏于主观的人,我的朋友每向 我如是说,我自己也承认。我自己觉得我 的想象力实在比我的观察力强。我自幼便 嗜好文学,所以我便借文学来以鸣我的存 在,在文学中更借了诗歌的这只芦笛。
(二)半文半白,半新半旧的《尝试》
▪ 1920年胡适的《尝试集》 出版,(收1916-1920年 间创作的诗歌75首,初版2 年内发行万余册,到1940 年,共出版了16版)黄侃 讥嘲为“驴鸣狗吠”,胡 先骕咒其“必死必朽”。 朱湘评价“内容粗浅,艺 术幼稚,这是试加在《尝 试集》上的八个大字”。
▪ (三)胡适“作诗如作文”的新诗散文化 主张
▪ 胡适等初期白话诗人继承了“诗界革命” 师法欧美、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重要 的是从体式上的革新入手,以彻底打破中 国古典诗歌的形式规范,创立不同于古典 诗歌的自由体白话诗,在体式上与中国古 典诗歌进行彻底的断裂。
▪ (四)早期白话新诗 ▪ 整体特征:诗行较短,语言的欧化和散文
化,自由的形式,偏重说理。
▪ 重要的诗人有:胡适、刘半农、沈尹默、 俞平伯、康白情、刘大白、周作人、朱自 清等。
教我如何不想她
刘半农
天上飘著些微云, 地上吹著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著海洋, 海洋恋爱著月光。 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 我又是一个冲动性的人,我的朋友每向我 如是说,我自己也承认。我回顾我所走过 了的半生行路,都是一任我自己的冲动在 那里奔驰;我便作起诗来,也怪我一己的 冲动在那里跳跃。”
▪ 在文艺的真实性问题上,他认为“艺术家的求真 不能在忠于自然上讲,只能在忠于自我上讲”。 在文艺的功利性问题上,郭沫若是矛盾的:时而 主张为“自我表现”而艺术,时而强调文艺的 “社会使命”。在这一明显的矛盾中,前期郭沫 若实际是以后者服从前者,因为他坚信“个性最 彻底的文艺便是最有普遍性的文艺”。因此说, 郭沫若前期的文艺思想首先是以高扬主体性为出 发点的。
▪ 不足的是:诗歌过于平实,情感浓度不够, 想象力不足,缺少诗歌的意味;诗歌语言 上的散文化倾向,只注重新诗语言和旧体 诗的区别,而忽视了诗歌语言和其他文体 的区别,诗歌的语言失去了韵律感和节奏 感。
▪ 《蝴蝶》: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 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 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 《尝试集》的价值在于作为早期新诗,在 内容和形式上已经和古典诗歌有了本质的 区别,在格律和内容、语言方式上完成了 对中国古典诗歌的革新和超越。
▪ 初期白话诗人对中国诗歌的贡献主要在: 一是以白话文作诗,将中国诗歌从文言语 体中解放出来;一是创立了自由体、无韵 体和散文诗体,将中国诗歌从旧的体式中 解脱出来。形式上的变革成了新诗诞生的 契机。
▪ 《鸽子》: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气!/ 有一群鸽子,在空中游戏。/看它们三三两 两,/回环来往,/夷犹如意,——/忽地里, 翻身映日,白羽衬青天,鲜明无比。
▪ 《一念》:我笑你绕太阳的地球,一日夜 只打得一个回旋;/ 我笑你绕地球的月亮, 总不会永远团圆;/我笑你千千万万大大小 小的星球,总跳不出自己的轨道线;/我笑 你一秒钟行五十万公里的无线电,总比不 上我心头的一念!/ 我心头一念;才从竹 竿巷,忽到竹竿尖;/忽在赫贞江上,忽在 凯约湖边; 我若真个害刻骨的相思,便一 分钟绕遍地球三千万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