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调查与规范机制构建_以广东省八所高校为例的实证研究
论当代青年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与对策
论当代青年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与对策当代青年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可以说是充满活力和潜力的。
随着科技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青年学生渐渐意识到网络政治参与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其中。
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当代青年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和对策进行分析和讨论。
当代青年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可以说是积极向上的。
一方面,互联网为青年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表达平台,他们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参与到热点话题的讨论中。
这种网络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为开放和自由的环境,使他们更容易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网络政治参与也使得学生更易接触到各种政治信息。
通过网络,学生可以获取到更多的政治新闻和观点,了解到各种政府政策和社会动态。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政治素养,增长知识,也激发了他们对政治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当代青年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也存在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网络政治参与的信息泛滥和碎片化现象比较严重。
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自由性,各种政治观点和信息充斥网络空间,学生容易受到一些不准确甚至是误导性的信息影响。
在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学生也面临着信息过载的问题。
过多的信息可能导致学生产生信息焦虑,浪费了他们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影响到学习和其他重要事务的顺利进行。
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对策。
学生应该学会辨别信息的真伪。
在网络政治参与中,学生应该保持理性思考和辩证思维的能力,不能盲目追随、没头脑地接受一些不准确的信息,要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对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价。
学生需要自觉地进行信息筛选和过滤,避免信息泛滥和碎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网络政治参与中,学生应该选择权威和可靠的信息来源,关注一些有深度和广度的政治讨论和观点,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思考能力。
学校和政府应该加强对网络政治参与的引导和教育。
学校可以将网络政治参与纳入到政治教育中,向学生普及网络政治参与的重要性和方法,并进行相关的指导和培训。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及问题浅析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及问题浅析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盛,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越来越活跃,以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态度。
网络政治参与已成为大学生们关注时事、参与政治的重要方式之一。
然而,网络政治参与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1.大学生网民占比高:目前,大学生群体成为网络政治参与的重要力量。
据统计,我国大学生网民比例达到96.5%。
2.社交媒体成为政治发声平台:社交媒体如微博、微信、虎扑等已成为大学生政治发声的主要平台。
大学生通过社交媒体传播政治信息、表达态度、发起集体行动,如“纪录片打黑工”等。
3.青年对政治的关注度增强:近年来,青年对政治的关注度有所提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网络了解政治信息,关注现实问题,表达政治观点。
1.信息真实性难以保障:网络上信息的来源繁多,真实性难以保障。
虚假信息、谣言等信息也非常容易在网络上传播,影响了大学生对政治事件的判断和态度。
2.网络暴力存在:网络平台成为人们群体讨论政治的舞台,但也存在网络暴力现象,如言语攻击、人身攻击等,这些网络暴力行为严重影响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
3. 群体行动的政治效果有限:在网络上发起的一些政治集体行动,如签名、请愿等影响有限,很难形成实质性的政治变革。
三、如何解决问题1.提高信息真实性:在信息传播方面,要由政府、社交媒体等多方面努力,提高信息真实性和准确性,保护大学生的知情权。
2.加强网络素养教育:要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对网络问政的了解和认知,以便更加理性地参与网络政治讨论。
3.完善现有的政治参与机制:政府可以加强与网民的互动和沟通,建立网上问政平台等,在现有的政治参与机制基础上,提供更多可参与的机制,以激发大学生的政治积极性。
四、结论网络政治参与对于大学生来说,既是表达自己态度的途径,也是政治参与的新形式。
但也需要注意到网络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增强网络安全意识,提高政治素质。
政府、社会各界等也应当致力于完善网络政治参与机制,从而推动我国网络政治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当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当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问题与对策探讨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完善基层民主制度。
这为我国在新形势下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指明了方向。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或将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深化的重要力量。
一、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与问题课题组对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等6所部属高校的90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问卷891份,其中有效问卷875份,有效回收率为97.2%。
问卷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网络政治信息获取、网络政治参与的主要内容和途径、网络政治参与平等性等四个方面。
通过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如下。
1. 政治信息庞杂,鉴别能力有待提高。
调查显示,有51.8%的大学生认为有时难以分辨官方信息与小道消息的真假有78.3%的受访大学生表示后来被证实为谣言的虚假信息比起真实的官方信息更吸引眼球或者更能引起同情、愤怒等情绪89.1%的受访大学生认为政府应该负起责任,应该尽可能消除错误、虚假政治信息。
大学生尚未步入社会,难以对复杂的社会生活作出全面而正确的认识;更难以辨别某些别有用心的个人或组织精心策划出来的具有迷惑性的虚假信息。
2. 参与方式多样,参与力量相对分散。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提供了技术可能。
调查发现,网络政治参与包括:(1)通过即时通讯进行网络政治参与,如QQ、MSN、手机短信等;(2)通过电子邮件进行网络政治参与,如书记信箱、市长信箱等;(3)通过BBS(电子论坛)进行网络政治参与,如胡锦涛曾做客人民网与网民在线交流、E两会的推出等;(4)通过博客/个人空间进行网络政治参与,如一些公共知识分子利用博客发表言论;(5)通过社交网站进行网络政治参与,如网络反腐讨论等都与社交网站密切相关;(6)通过微博进行网络政治参与,如《凤凰周刊》记者邓飞主导的昌北机场女厕所攻防战直播(7)通过网络签名进行网络政治参与,如4200万人签名请愿(8)通过搜索引擎进行网络政治参与,如近年来兴起的通过人肉搜索被反腐的天价茅台和表叔杨达才等;(9)通过建立网站进行网络政治参与(如著名独立调查记者朱瑞峰创办人民监督网等)等九种方式。
高校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一
( ) 络 政 治 参 与 拓 宽 了 大 学 生 政 治 参 与 的渠 道 , 学 二 网 大 生的政治意愿表达更加通 畅。 一般而言 , 公民受教育的程度与 政治参与的热情和参政议政 的能力成正相关关系。接受高等
、
高 校大 学 生 网络 政 治 参 与 的 现 状
21 0 2年 4月
湖 北 经 济 学 院学 报 ( 人文 社 会 科 学 版 )
J u a 0 Hu e U i ri f c n m c( ma ie n o i S i c s o r l f b i nv s yo o o is n e t E Hu n i a dS c ts  ̄ c n e e
为 互联 网上 一支 成 熟 又 稳定 的力 量 。 从 网络 的应 用 来 看 . 至 2 1 截 0 0年 1 2月 , 络 新 闻 使 用 网
教育的大学生 ,在综合 素质特别是政治素质上优越 与其他网 民 , 们 对 新 观念 和 新 事 物 接受 的 比较 快 , 治 敏锐 性 强 , 他 政 关 心 国 内外 大 事 。 大学 生 现 实 社 会 的 政 治 参与 主 要 通 过现 实 中
站 、 客 等 来 表 明 自己 的 政 治 观 点 、 治 态 度 和 政 治 意愿 。 博 政 发
率 为 7 .% , 户 规 模 达 3 3亿 人 , 户 人 数 年 增 长 4 3 7 2 用 . 5 用 55万 人 , 增 长率 1. 。 见 , 联 网 已经 发 展 为公 民获 取 新 闻 年 47 % 可 互 资 讯 的 主要 媒 介 之 一 。而 近 年 来 手 机 上 网 、 博 等 新 兴 网络 微 媒 体 的 快速 发 展 使 得 网络 新 闻 的来 源更 加 丰 富 , 闻 的 传播 新 速 度 不 断 加快 。另 据 报 告 显 示 , 国家 不 断加 大互 联 网 领 域 在 安 全 治 理 力 度 的 状 况 下 ,0 0年 底 我 国 网站 已达 11万 个 , 21 9 几 乎 每个 门户 网 站都 设 有 B S论坛 。 学 生 可 以 通过 B S论 B 大 B
浅析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引导路径
浅析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引导路径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首先表现为参与意愿与参与能力的不匹配。
尽管大学生群体对网络政治参与具有一定的热情和意愿,但是由于知识储备和参与能力的不足,他们往往无法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
他们可能会被一些煽动性的言论所误导,或者仅仅将网络政治参与仅仅当作娱乐的一种方式来看待。
大学生参与网络政治的行为往往呈现出碎片化和个体化的特点。
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和转发一些政治信息,但是很少会对政治话题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他们更多地关注个别事件,而忽视了整体政治氛围和民主进程的重要性。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还面临着信息不对称和言论权力不平等的问题。
互联网上的信息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和声音,很难准确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一些政治力量可能会利用虚假信息和宣传手段来干扰、误导大学生的政治参与,从而影响社会公众舆论。
针对以上问题和挑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
大学生应该加强对政治知识和政治学习的培养。
只有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政治知识,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和判断能力。
政治学和公民教育课程的开设,可以在大学生中普及政治知识,并引导他们理性思考和参与政治实践。
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政治话题的讨论和辩论。
他们可以通过建立或参与一些政治学会和社团,组织政治研讨会和座谈会,以促进大学生之间和与社会之间的政治交流和互动。
政治知识的交流和分享将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质量。
政府和学校应该积极引导和支持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
政府可以通过建立互联网政务平台和社交媒体账号,在线分享政策和决策信息,让大学生了解政府的工作和政策。
学校可以开设相关的课程和讲座,组织政治参观活动,增强大学生的政治意识和参与主动性。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呈现出一定的问题和挑战,但又充满了希望和潜力。
通过加强政治知识培养、积极参与政治话题讨论和政府学校的支持引导,我们可以引导大学生更加理性和有效地参与网络政治,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及问题浅析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及问题浅析政治参与是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权利和责任。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政治参与成为了一种新的方式,特别是对于大学生来说,网络政治参与已经成为了他们了解国家政策、表达意见和参与社会事务的重要手段。
尽管网络政治参与带来了很多好处,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及问题进行浅析。
1. 热情高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的便捷获取,大学生对网络政治参与表现出了热情高涨的态势。
他们通过社交网络、政治论坛、博客等平台,表达自己对国家政策、社会事件的看法,还会积极参与各种网络投票和调查,以及政治议题的讨论和争论。
2. 参与方式多样与传统的政治参与方式相比,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更加丰富多样。
他们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还可以借助网络平台组织线上活动、发起网络请愿等,让自己的声音更加广泛地传播和传达。
3. 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随着网络政治参与的普及,大学生们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
他们的言论和行为可以在网络上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还可以通过网络影响更多的人,进而影响社会舆论和政策制定。
二、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问题及挑战1. 参与热情不均衡尽管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热情高涨,但实际上参与的程度并不均衡。
一些大学生对网络政治参与并不感兴趣,或者对政治话题缺乏深入了解,导致其网络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2. 观点碎片化与传统的政治参与相比,网络政治参与容易导致观点碎片化的现象。
由于信息获取的快速和碎片化,大学生在网络上表达的观点往往缺乏系统性和深度,缺乏对于政治事件和议题的全面理解和分析。
3. 言论质量参差不齐在网络上,大学生的言论质量参差不齐,有些人在表达观点时缺乏理性和客观性,甚至存在夸大事实、散布谣言的情况。
这对于网络舆论和社会秩序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4. 受到网络监管在一些国家,政府对于网络言论进行监控和限制,这给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基于广东五所高校的调查
大学生网络 政治参 与的主要 内容和 途径 。 数 据表 明, 受
平( 3 9 . 5 %) 、 就业创业 ( 3 0 . 1 %) , 同时 对 反 腐 ( 2 9 . 1 %) 、 党 建 ( 1 9 . 8 %) 、 外交 ( 1 5 . 9 %) 等 也有 较 大 兴趣 , 这 说明 受调 查 者在
些 问题 的 思考 和 讨论 缺 乏依 据 。 关 于 网络政 治 参 与的 途 径 ,
7 9 . 2 %的受 调 查大 学 生认 为 在 网络 平 台发表 评 论是 网络 政 治 参 受 调 查 大 学生 主 要 集 中在 论 坛 ( 3 4 . 2 %) 、 QQ ( 2 3 . 6 %)、 博 客
参与, 有1 9 . 9 %的大学生是 “ 纯粹为了发泄情绪 ” , 其他方面占
本 文 主 要 以华 南农 业 大 学 、 广 东金 融 学 院 等 五 所 广 东 高 9 . 7 %。 总体 而 言 , 大 学生 网络 政 治 参 与 的动 机 不 尽 相 同 , 而 且 校 的大 学生 作为 研 究 对 象 , 调 查方 法 为 问卷 调 查和 人物 访谈 。
生机 7 . 9 %的受 调 查大 学生 是
抱着 “ 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的目的而进行网络政 治参 与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问卷调查
的, 3 2 . 5 %的大 学生 是 认 为 事 件 “ 关 系 到 个人 的切 身 利 益 ” 而
与的主要方式, 5 6 . 8 %的受调查大学生认为网络调查也属于网
( 1 2 . 6 %) 、 微博 ( 1 1 . 9 %) 等 平 台上 。 对 于 高 校 比较 重 视 建 设
络政治参与的范畴。 对于 网络志愿活动和关注思想政治教育 的 思想 政 治 教 育 网站 , 参 与 其 中的 大 学生 比例 反 而很 低 , 除了 网站, 分别 只有2 2 . 2 %和2 0 . 1 %的受调查大学生认为属于网络 特殊情况需要 ( 例如提 交入 党学习心得 ) 而浏览之外, 受调查 政治参与的方式。由此可见,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方式相对 者中真正 自愿关注此 类网站的比例仅有9 . 5 %, 而不感兴趣和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与对策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与对策对高校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实证研究发现,当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广度、深度及规范化程度均有所欠缺。
网络政治参与动机、政治表达意识及参与效能感是影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主要因素。
要扩大大学生有序网络政治参与,必须对大学生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增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内在动力;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规范意识;加强网络监管法律体系建设,保障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有序发展;加强各级电子政府建设,提升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效能感。
标签: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影响因素政治参与作为政治文明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变量,反映了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公民实现政治权利的基本方式。
①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政治参与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公共空间,公民网络政治参与逐渐兴起。
为了解当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笔者在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宁波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等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880份,收回有效问卷84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5.91%。
一、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是作为参与主体的大学生个人或群体运用网络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的决定或与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
目前我国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方式主要有:浏览网络政治新闻和信息、参与网络时政热点的讨论、加入网络上带有政治色彩的团体或组织、参与政府部门网络投票或选举、通过网络向政府部门发表政策建议或进行网上信访等。
这几种网络政治参与方式在参与层次上有一定的递进关系。
本次调查主要围绕大学生的政治认知、政治态度与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等内容展开。
1.大学生的政治认知和政治态度状况在政治领域中,公民的政治认知和政治态度反映了政治主体对政治共同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大学生的政治认知和政治态度是其作为政治主体对社会政治生活的主观反映,体现了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是他们参与政治事务的基础。
浅析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引导路径
浅析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引导路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网络政治参与已成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和政治活动的重要途径。
目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提出有效的引导路径。
本文将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应的引导路径,以期能够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参与网络政治活动。
一、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1. 参与度不高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其网络政治参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现实中大部分大学生对网上政治活动的参与度并不高。
他们更倾向于在社交媒体上进行娱乐消遣,而对于政治话题的关注和参与较少。
这种现象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在政治决策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2. 理性和专业性不足大学生参与网络政治活动时,缺乏足够的理性和专业性。
很多人对政治事件只是通过网上信息片面了解,缺乏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特别是一些重大政治事件发生时,很多大学生难以冷静思考,往往受到情绪的影响,产生极端的言论和行为。
3. 缺乏有效引导现今的大学生在参与网络政治活动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引导。
他们对政治活动的了解程度和参与方式主要依赖于个人的兴趣和经验。
而对于政治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培养,往往缺乏系统性和规划性。
1. 加强政治教育学校和社会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政治教育工作。
政治教育不仅要包括国家政治理论、政治制度和法律法规等基础知识,还要突出政治道德和政治文明的培养。
通过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理解政治事件,提高政治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提升信息素养大学生在网络政治参与中,需要有较高的信息素养。
学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提升其对网络信息的辨别和判断能力。
特别是在政治信息的获取和传播方面,需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避免受到误导和不良影响。
3. 强化理性思维大学生在网络政治参与中,需要强化理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学校应该通过课程设置和实际教学,引导大学生学会以理性的态度看待政治事件,避免被情绪所左右。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问题调查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问题调查及对策研究当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总体良好,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并制约着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实际效果,通过对新疆医科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调研,在全面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期推动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不断提升。
标签: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对策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特征,随着国际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政治参与的场所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物理性公共空间,已经扩展至网络所构筑的虚拟空间。
2014年中国现有网民数量达6.32亿。
通过互联网了解政治信息、在论坛(BBS)和新闻上跟帖、参与网站调查、网上签名和开设博客(BLOG)来表达对政治或社会问题的意见,已经成为网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影响政府决策的重要途径。
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大学生亚群体占有一定比例。
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政治信息、进行政治评价和政治表达的重要渠道,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新平台、新领域。
那么这一群体在网络政治参与中的参与程度如何?呈现出哪些特点?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有效引导大学生有序的通过网络进行政治参与活动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一、调查研究基本情况为了全面了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实际情况,课题组主要以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式在新疆医科大学在校本科生中开展调查研究,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5份,有效率95%,其中一年级学生占24%,二年级学生占16%,三年级学生占36%,四年级学生占24%;男生占17%,女生占83%;汉族占77%,少数民族占23%,其中主要包括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藏族;党员占2%,预备党员占4%,入党积极分子占38%,共青团员40%,群众16%。
二、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及特点(一)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意愿强烈要进行网络政治参与,首先就要保障充分的上网时间,表1反映出有39%的学生都能保证每天有1小时~2小时的上网时间,40%的学生是2小时~4小时,这说明大部分学生能够获得充足的时间浏览网页,同时没有沉溺于网络。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及问题浅析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及问题浅析大学生作为当代年轻一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网络政治参与的态度和行为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和解决。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如何?大学生普遍具有较高的网络使用率,对政治信息获取渠道更加多样化,可以通过新闻网站、社交媒体等途径获取各种政治信息。
他们也更加倾向于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政治态度和观点,并参与一些线上的政治讨论和辩论。
大学生借助网络的便捷性和传播力,更容易组织线下活动,传播政治观点。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也存在一些问题。
信息获取的多样化并不意味着信息质量的高低。
网络上充斥着大量以娱乐和煽动性为目的的政治信息,容易误导大学生的政治判断和行为。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很容易陷入“信息茧房”和“洗脑”的困扰。
有些大学生对政治信息的获取相对被动和片面,容易被个别政治势力利用,导致政治思想的极端化和盲目信仰。
网络政治参与的便捷性导致很多大学生过度依赖网络表达政治观点,缺乏线下参与的积极性。
他们往往只停留在网络上言辞激烈的辩论和争论,缺乏对现实社会和政治活动的有效参与。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
大学生需要提高政治信息的辨别能力和分析能力,学会从多个角度去了解一个问题。
学校可以加强相关的社会科学教育,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政治讨论。
政府和媒体也要加强网络政治信息的管理和监管,减少低质量和虚假信息的传播,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政治信息。
大学生也需要加强自身的社会实践和参与能力,不仅局限于网络上的辩论和抱怨,还应积极参与线下的政治活动和社会组织,用行动去影响和改变社会。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具有一定的积极性和问题性,需要加以分析和解决。
只有通过提高政治信息质量、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加强政府和媒体监管、大学生加强社会实践等多方面的努力,才能使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更加理性、积极和有效。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及问题浅析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及问题浅析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重要平台。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股重要力量,其政治参与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
本文将就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及问题进行浅析,以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方式也在不断改变。
传统的政治参与方式主要包括参加集会示威、签名请愿等,而现在通过网络平台参与政治活动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政治参与方式。
大学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网络论坛、博客等渠道发表自己的政治观点,参与讨论和辩论,甚至通过网络投票表达自己对某些政治事件的看法。
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范围也从传统的学校内扩展到了更广阔的网络空间。
大学生通过网络政治参与的形式也日益多样化。
不仅可以通过文字表达观点,还可以通过图片、音视频等方式进行政治宣传和表达。
而且,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大学生可以方便地组织辩论、座谈、线上活动等,更加方便快捷地开展政治参与活动。
在政治参与主题方面,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也日趋多元化。
不仅可以关注国家政治大事,还可以关注社会热点、民生议题等,通过网络参与社会公共事务,表达自己的政治态度。
二、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问题尽管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信息真实性问题。
在网络空间,信息的真实性往往难以保证,尤其是一些政治敏感话题更容易出现虚假信息的传播。
大学生在网络政治参与中容易受到虚假信息的误导,从而影响其对政治事件的判断和态度。
其次是政治参与的理性性问题。
在网络空间,由于观点和情绪更容易被放大和激发,大学生在政治参与中往往存在情绪化、极端化的倾向。
这种倾向容易导致大学生在政治参与中缺乏理性思考和客观分析,而只是一味地追随他人的观点和情绪,影响其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再次是网络政治参与的价值导向问题。
在网络空间,由于信息的碎片化和多样性,大学生参与政治活动的目的和价值观往往更加多元化。
论当代青年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与对策
论当代青年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与对策当代青年学生是我国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政治参与对于国家的发展和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达,网络成为青年学生政治参与的重要平台之一。
对于当代青年学生在网络政治参与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调研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一、现状分析1. 当代青年学生在网络政治参与的热情不高虽然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青年学生获取信息和表达意见的主要平台,但是在政治参与方面,他们的热情并不高。
大部分青年学生更倾向于在社交媒体上讨论娱乐明星、游戏等内容,而对于有关政治的话题缺乏热情和积极性。
2. 青年学生政治觉悟不高在大部分青年学生中,对于国家政治和社会事件的关注度并不高,政治觉悟不够。
对于国家政策和时事政治缺乏深入的了解,对于自己的政治权利和义务认识不够清晰,很难形成积极的政治参与态度。
3. 网络政治参与行为不够理性部分青年学生在网络政治参与方面表现出偏激和情绪化的倾向,对于政治话题的讨论缺乏理性,容易被个人情绪和偏见所左右,对于网络造谣和谩骂现象容忍度较高。
二、对策建议1. 提高政治教育质量学校和社会应该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
在课堂教育中,应该加强对国家政治和社会事件的教育,培养学生对于政治的兴趣和了解,提高他们的政治理性。
2. 建立良好的网络政治环境政府和网络平台应该加强管理,建立良好的网络政治环境。
对于网络谣言和误导性信息应该制定明确的管理措施,规范网络政治参与的行为,提高网络政治参与的理性和合法性。
3. 加强青年学生政治参与引导学校和社会应该引导青年学生积极参与政治,使他们更加了解自己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参与政治讨论和民主决策,提高他们对于政治的关注度和积极参与度,培养他们成为国家建设的主力军。
4. 倡导理性、和谐的网络政治氛围政府和社会应该倡导理性、和谐的网络政治氛围,加强对网络政治言论的引导和规范。
通过加强网络政治参与的指导,引导青年学生在网络政治参与中保持理性和客观,增强对于政治的理解和认识。
高校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校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作者:叶虹来源:《北京教育·高教版》2012年第05期摘要:网络为公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政治参与平台,网络政治参与已经发展成为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渠道。
文章以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现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网络对大学生政治参与产生的积极影响和这一过程中呈现出的矛盾,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层面提出了引导大学生实现有序网络政治参与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网络政治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参与是近代政治的概念。
政治参与,亦称参与政治,是指公民通过合法途径和方式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的决定或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
[1]它是一个国家政治民主与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标准。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公民的政治参与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渠道。
网络的便捷性、平等性和交互性,极大地激发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兴趣,并逐渐成为高校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
与此同时,网络的虚拟性和散发性又可能引发高校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失范和思想的混乱。
高校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2011年1月19日,CNNIC在京发布了《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较2009年底增加7,33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较2009年提高5.4个百分点。
从文化程度上看,网民中大专学生占11.8%,大学本科及以上学生占11.4%,达到总网民数量的23.2%,[2]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互联网上一支成熟又稳定的力量。
从网络的应用来看,截至2010年12月,网络新闻使用率为77.2%,用户规模达3.53亿人,用户人数年增长4,535万人,年增长率为14.7%。
[3]可见,互联网已经发展为公民获取新闻资讯的主要媒介之一。
而近年来手机上网、微博等新兴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新闻的来源更加丰富,新闻的传播速度不断加快。
另据报告显示,在国家不断加大互联网领域安全治理力度的情况下,截至2010年底,我国网站已达191万个,几乎每个门户网站都设有BBS论坛。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及问题浅析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及问题浅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发展,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政治参与意识和行为举越来越受到关注。
网络政治参与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便捷、开放的平台,使其可以随时随地参与到政治讨论和决策中来。
随着网络政治参与的不断扩大和深化,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
在当前社会情境下,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形态。
不同的大学生群体通过互联网平台展开政治讨论,发表个人见解,甚至组织公民行动。
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大学生政治观念不够成熟,参与方式单一化等。
有必要深入研究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及问题,为未来改善政治参与环境提供参考和建议。
1.2 研究意义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新生力量和未来的中坚力量,在网络政治参与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研究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意义在于加深对大学生政治参与行为的了解,探讨其动机和影响因素,为提升大学生参与政治的积极性和效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研究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意义在于促进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
大学生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政治参与行为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稳定和发展。
通过研究大学生在网络上的政治参与行为,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国家政治、社会问题,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培养他们的政治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研究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意义在于推动网络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表达意见、参与政治活动的重要平台。
研究大学生在网络上的政治参与行为,有助于探讨网络政治参与的规则和机制,推动网络政治参与的合法化和规范化发展。
研究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意义在于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推动网络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发展。
这不仅有利于大学生个体的成长和发展,也有利于社会政治的和谐稳定和持续发展。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进行本文研究的重要环节,研究方法直接影响到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大学生网络参与政治现状调查报告(含建议版)
大学生网络参与政治现状调查报告摘要:网络的飞速发展,为公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政治参与的渠道,网络政治参与正日益成为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于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当代大学生对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和现状。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一、课题的提出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信息传递的时空界限,为政治信息的输入和输出提供了宽敞的渠道,同时,网络在一定的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媒体表达渠道的缺陷,为大学生参与政治提供了一个更方便的平台。
而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应当积极参与政治,多关注政治的发展。
况且,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思想活跃,充满创造力、易于接受新事物的群体,是青年中的中坚,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以及政治参与状况将直接或简介地影响到其政治社会化的进程,进而影响到国家的政治生活以及政治民主的发展。
基于这样一种情况下,大学生对政治的参与度显得极其重要。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调查方式:问卷调查法调查对象:为了确保调查对象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本次调查在网上对各校大学生随机派发问卷。
三、调查工作安排第六周:确定本次讨论的主题和研究方向,安排个人的工作任务。
第七周:根据主题设计调查问卷。
第八、第九周:通过网络分发问卷并收集问卷,整理数据,查找与本次主题有关的材料。
第十、十一周:通过分析数据,得出合理的结论并根据情况对大学生网络政治的参与给予建议。
第十二周:准备主持人的演讲稿,准备展示的PPT。
第十三周:本次调查的成果展示。
四、调查结果①关于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方面1、受调查大学生的政治关注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我们大学生的政治关注度一般,大多停留在简单了解层次上,很少上升为自己的爱好或需要,关注政治的热情并不浓厚。
这可以看出,我们大学生更多的是处于政治的中间靠边地带,对政治的关注热情还需进一步提升。
2、不同性别对政治关注情况:图中可看出,对政治比较关注和大概关注男生的比例比女生多,这也反映了男生的政治关注度较女生积极,这个可能与男女性格差异和喜欢话题不同有关。
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研究
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研究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研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发展,新时代的大学生们逐渐成为网络政治参与的主力军。
他们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参与到政治话题的讨论和行动中,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本文旨在研究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探讨其表现形式、影响因素以及对社会和个人的意义。
一、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表现形式1. 网络政治话题讨论:大学生们通过微博、微信群、论坛等平台参与到各种政治话题的讨论中,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辩论。
2. 网络签名活动:大学生们通过在线签名平台参与到各种政治议题的签名活动中,表达对特定政策或事件的支持或反对态度。
3. 网络舆情引导:大学生们通过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相关内容、转发相关信息等方式来引导网络舆论,推动社会热点事件的讨论和解决。
4. 网络集会和抗议活动:大学生们通过网络组织和参与各种集会和抗议活动,借助网络力量扩大示威的规模和影响力。
5. 网络投票和选举:大学生们通过互联网平台参与到各种网络投票和选举中,表达自己对政治候选人和政策的看法和选择。
二、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1. 社交媒体的普及和影响:随着社交媒体平台的普及,大学生们更加容易接触到政治话题和信息,并与他人进行讨论和交流。
2. 政府开放政策的推动:政府的开放政策吸引了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政治讨论和行动中。
3. 大学生的政治意识提高: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们的政治意识不断提高,更加关注社会、国家的发展和问题。
4. 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是大学生政治参与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一个开放、民主的环境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和行动。
5. 政治感受和利益诉求:大学生们对社会和国家的政治问题产生强烈的感受,同时也有自身的利益诉求需要通过政治参与来实现。
三、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意义1. 提高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通过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大学生们增强了自己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成为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推动力量。
浅析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引导路径
浅析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引导路径1. 引言1.1 背景介绍当今社会,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网络更是他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大学生在网络上参与政治讨论和表达政治观点的现象日益增多。
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呈现出一定的现状和趋势,需要我们加以深入分析和引导。
本文将围绕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影响因素、引导路径等方面展开探讨,旨在为提升大学生政治参与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
【字数要求:200】1.2 问题意义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问题意义在于推动青年学生增强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促进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提升国家治理水平。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要劳动力和未来的中坚力量,其政治参与能力的提升对于国家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可以为引导大学生更加理性、有效地参与网络政治提供参考和建议。
加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还可以促进政治民主化、透明化进程,为建设法治社会、和谐社会提供有力支持。
研究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问题意义重大,既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也影响国家社会的长期进步和稳定。
【字数:204】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如何有效引导大学生参与网络政治,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通过研究,可以为提升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和水平,促进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和责任感,推动我国的网络政治发展和民主进程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大学生参与网络政治的意识逐渐增强。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大学生开始意识到网络政治参与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和看法。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形式多样化。
大学生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参与政治活动,如微博、微信、论坛、博客等,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态度,与他人讨论政治话题,甚至组织线上政治活动。
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调查与研究
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调查与研究摘要:随着新媒体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网络政治参与已经成为了一种较为常见的网络参与方式,也是当代高效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主要途径之一。
从整体看来,当代大学生在通过网络途径进行政治参与的过程中所呈现的态势较为良好,但不可忽视的是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从正确的方向予以引导。
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当前高校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就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引导对策,以期为实现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不断优化起到参考借鉴作用。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高效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分析一、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一)高校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热情较高结合相关数据可知,我国当代高校大学生在网络政治参与方面呈现出热情高涨的态势,在被调查大学生中,超过总数60%的大学生表示经常在网络上关注时事新闻,并对时政议题进行不断跟进并参与讨论。
且从所关注的内容方面来说,当代高校大学生所感兴趣的时政议题不仅包括国家发展情况、国家选举情况及法律法规、政策出台等涉及自身直接利益的各方面,而且包括国际间关系、其他国家重大政治事件等,涉及范围甚广。
(二)高校大学生积极利用网络表达诉求当代高校大学生不仅在网络政治参与方面表现出高度的热情,而且还十分积极地利用网络途径表达自身的政治诉求。
具体地来说,高校学生网络政治诉求的表达主要有三种形式:其一是通过在时事新闻下进行网络评论,表达自身对时事热点的看法及诉求;其二是通过自己在网络上发帖,发表自身的观点并与其他成员进行讨论;其三是通过网络电子邮件等方式与政府机构的领导进行直接联系,将自身的诉求及看法与政府机构相关人员进行交流。
(三)高校大学生广泛利用网络进行投票由于大学生基本都是我国的成年合法公民,因而具有一定的选举及参与民意调查的权力。
新媒体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为高校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平台,因而大部分大学生都能够通过网络开展投票选举等政治参与活动。
当代青年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当代青年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摘要】当代青年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要力量,其网络政治参与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当代青年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存在诸多问题,如参与意识不强、参与欠缺深度等。
本文通过分析现状、影响因素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强意识、推动发展等对策建议。
结合实践路径的探讨,为进一步加强当代青年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提供了具体的指导。
通过本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当代青年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与挑战,促进其参与意识的增强,推动其深入参与政治活动,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当代青年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影响因素、存在问题、对策建议、实践路径、意识、发展、研究背景、重要性、结论。
1. 引言1.1 当代青年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重要性当代青年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下,互联网已成为青年学生获取政治信息、表达政治观点、参与政治讨论的主要渠道。
青年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政治参与意识和行为对国家的政治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网络平台,青年学生可以更广泛地了解国家政策、参与社会议题讨论,提高政治素质和参与意识。
网络政治参与也能够促进青年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形成更加开放、包容的政治氛围,有利于培养民主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青年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还能够让政府更加贴近基层、听取民意,促进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正因如此,当代青年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需要引起政府、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只有让更多的青年学生参与网络政治,才能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
1.2 研究背景当代社会,互联网的普及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成为青年学生政治参与的重要平台。
青年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其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目前青年学生在网络政治参与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如参与意识不强、参与渠道有限、参与方式单一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调查与规范机制构建*———以广东省八所高校为例的实证研究邹静琴王静苏粤内容提要:对广东省八所高校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社会公共事务和国家政治生活高度关注却并不参与,属于活跃而沉默的观察者。
进一步分析显示,作为国家宏观政治社会化系统的末梢产品,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具有高度认同。
对政治系统的高度支持和肯定,是大学生保持沉默的思想根源。
作为尚未卷入社会资源分配的“政治人”,大学生对政治决策的资源分配功能缺乏感性和理性认识,在理性选择原则作用下,以网络为娱乐、沟通和信息交流的平台更符合其利益需求。
在享受网络自由的同时,大学生大都支持有效的政府监管,而且认为现有规范机制并不健全,甚至处于缺失状态,需要从制度、技术以及思想教育等方面着手,构建系统性规范机制。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一、研究方法与理论假设政治系统的生命力在于和社会环境之间持续而有效的信息流动,只有能够吸纳社会偏好,并据此作出政治决策的政治系统才具有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一般情况下,要是不具备反馈和对反馈作出反应的能力,系统也就不能持续下去”①。
在这个动力机制中,存在着两个相辅相成的因素:社会环境的输入能力和政治系统的输出能力。
政治输出是对社会输入的反应,因此,在某种程度上,社会输入的规模和质量与政治输出能力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政治决策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取决于社会输入。
所谓社会输入就是公民向政府提出要求,表达偏好的政治参与活动,为了区别于颠覆政府的政治行动,政治参与被界定为“平民或多或少地以影响政府人员的选择及他们采取的行动为直接目的而进行的合法活动”②。
并不是全体社会成员都会进行政治参与,那么,谁参与?为什么参与?以何种方式参与?参与效果如何等问题也就成为了政治参与的核心问题。
诺曼.H.尼和西德尼·伏巴对奥地利、美国、日本、印度、荷兰、南斯拉夫和尼日利亚等七国的比较研究表明,政治参与和政治心理、政治资源以及结社状况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受教育程度较高者、公共意识较强者、结社较多者卷入政治参与的可能性大于其他社会群体③。
根据这一判断,大学生无疑是现代化进程中积极的政治参与者,但是,现阶段中国大学生群体的政治参与状况与此结论相吻合吗?这是一个需要用实证研究来加以验证的问题。
*①②③本文是邹静琴主持的共青团中央2009年规划课题:“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调查及规范机制构建”的研究成果。
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第36页,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
格林斯坦、波尔斯比主编:《政治学手册精选》,第290页,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格林斯坦、波尔斯比主编:《政治学手册精选》,第290 374页,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政治学研究2010年第4期随着国际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政治参与的场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物理性公共空间,如公共场所、传统媒体和社团等,已经扩展至网络所构筑的虚拟空间。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1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3.84亿,大幅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
通过互联网了解政治信息、在论坛(BBS)和新闻上跟帖、参与网站调查、网上签名和开设博客(BLOG)来表达对政治或社会问题的意见,已经成为网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影响政府决策的重要途径。
在网络反腐、“华南虎事件”、“欺实马事件”、“楼歪歪事件”等的处理过程中,网络舆论都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力。
借助于电子政务系统、网络对话和信息采集,网络同时也已成为政府掌握民意,与民众沟通,构筑政策合法性基础的虚拟平台,如胡锦涛和温家宝与“什锦八宝粥”之间的网络互动。
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在影响力日渐增强的网络政治参与活动中,大学生亚群体的参与卷入程度如何?这一问题对于诺曼·H·尼和西德尼·伏巴的理论判断具有一定的验证意义。
现有关于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研究结果主要集中于网络沉溺、网络道德体系建构和网络社会化,这一文献计量学分析的结果说明,大学生网络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娱乐和社会沟通,而不是政治参与和社会关注,似不支持诺曼·H·尼和西德尼·伏巴的研究结论。
如此一来,理论分析必须另觅他途,以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为宏观背景,探寻催生这一现象的结构性因素。
鉴于上述研究出现的背离情况,本课题研究提出以下有待检验的基本假设:(1)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受理性选择原则影响。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左右政治行为的决定性因素是理性原则,即衡量成本—收益之后的利益最大化追求。
按照这种选择逻辑,如果不涉及自身利益,或者收益低于成本,大学生将选择不参与,反之,亦然。
(2)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状况受政治社会化效果影响。
政治社会化的核心作用是培养社会成员对主流政治文化的心理认同,在这个过程中,家庭和学校是两个最基本的媒介,此外,还存在诸如大众传播媒介、同辈群体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迪韦尔热认为,成年人的政治态度一般不会一变再变,儿童的政治社会化效果远大于成年人①。
由此可见,大学生的政治价值和政治心态已经基本确定,其政治行为模式受政治价值和政治心态所决定。
大学生在网络政治参与中的行为表现在一定意义上体现出国家政治社会化努力的效果,也提供了预测其融入社会后政治参与的可能模式与解释。
本研究所采用的资料来自2009年共青团中央项目“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调查与规范机制构建研究”课题组于2009年10月到11月在广东省进行的问卷调查。
课题组向八所高校共发放400份问卷,每所高校50份。
考虑到高校性质和所学专业可能对学生的网络参与行为有影响,调查采用多阶段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课题组第一阶段在广东的所有高校中抽取涵盖综合性大学、理工类大学、农业大学、医科大学和师范大学四类大学,以及重点大学、一般大学、普通高校和高职类院校的大学八所。
第二阶段在每所大学随机抽取一个专业。
第三阶段以该专业学生规模为基础,按照一定比例随机抽取某些学号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调查问卷初稿成形后,课题组采用小范围偶遇抽样方式进行试调查,根据受访者意见进行了修改,以确保问题的准确性、系统性,以及与被调查群体表达方式和思维的匹配性。
调查组由本科生组成,经培训后分赴各高校开展调查。
调查采用自填问卷法,由被调查者自行填写。
本次调查所发放的400份问卷全部收回,其中有效问卷385份,有效回收率为96.25%。
问卷在编码后输入计算机,运用SPSS11.5社会统计调查软件包进行分析。
本研究所采用的问卷主要涉及四方面内容:(1)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2)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念和政治心态;(3)大学生对政府网络系统的评价;(4)网络规范现状和规范机制建设。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如表1和表2:①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第88页,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调查与规范机制构建表1被调查者的政治面貌状况频次百分比党员102.6预备党员266.8共青团员33386.5群众164.2N385100.0表2被调查者每天上网的平均时间频次百分比小于1小时10326.81—2个小时12733.02—4个小时10727.84个小时以上4611.9N385100.0在被调查者中,共青团员占86.5%,党员和预备党员为9.4%,数据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大学生的整体政治面貌情况,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在学校接受了良好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其政治价值观念基本与主流政治文化相吻合。
只有11.9%的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间超过4个小时,说明大学生大多能合理安排上网时间,并不沉溺于网络。
二、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大学生一方面以其特殊的信息技术能力、知识结构和思想意识而区别于其他亚群体,其网络政治参与状况既显示出国家政治社会化机制的运转成效,另一方面,高质量的网络政治参与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和意识都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掌握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和心态,有助于制定有效的规范机制,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念。
(一)参与现状网络政治参与者必须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和文字理解及处理能力,相较于其他群体,大学生无疑具有较为丰富的网络政治参与资源。
但是,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对政府网站的使用情况并不普遍,只有34.8%的大学生上过gov.cn结尾的网站(即政府门户网站),而没有上过的大学生占总数64.2%。
对大学生是否通过网络向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情况统计显示,只有15.1%的大学生“曾经有过”向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的经历;高达总数83.1%的大学生选择“没有”。
具体分布情况见图1:上述两个数据表明大学生对于政府门户网站的关注程度不高,能有效运用网络进行政治表达的比例不足20%。
而在58位有过网络政治表达经历的大学生中,有69%的大学生曾参与一些热门网络事件(例如,“躲猫猫”、“华南虎”、“钉子户”、“欺实马”、“楼歪歪”、“被就业”)的讨论,24.1%的大学生没有参与相关讨论。
具体情况见表3:图1通过网络向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表3在网络上参与过热门网络事件的讨论频次百分比有4069.0没有1424.1总和58100.0两组数据显示出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对项目“被调查者是否在网络上参与过热门网络事件的讨论”和项目“是否曾经通过网络向政府提出建议和意见”进行lambda 系数计算,通过非对称的,以项目“是否曾经通过网络向政府提出建议和意见”为因变量的lambda 系数计算,λ=0.370。
进一步进行卡方检验,获得x 2=25.273,P <0.001。
结果表明,“被调查者是否在网络上参与过热门网络事件的讨论”和“是否曾经通过网络向政府提出建议和意见”的两组数据确实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即曾经参与过热门网络事件讨论的人更倾向于通过网络向政府提出建议和意见,说明这一群体的政治参与意识较强,社会责任感也较高。
在涉及网络结社情况的调查中,有11.5%的被调查者在网络上加入了带有政治色彩的团体,而高达88.5%的大学生没有网络结社行为。
图2网络上是否加入过带有政治色彩的团体在问及是否会通过特殊手段浏览一些被国内禁止浏览的政治性的网页时,只有16.6%的大学生表示“会”,占总数82.9%的大学生表明不会通过特殊手段浏览被禁网站。
政治学研究2010年第4期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调查与规范机制构建上述数据显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卷入程度较低,这和现有相关研究的结果呈现出高度一致性,即大学生主要以网络为信息采集、社会联络和娱乐之工具,并未作为政治参与途径来加以运用。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大学生只是潜在的政治参与者,只有在强烈的外在刺激下,才可能成为积极的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