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 糖类与脂类

合集下载

简述糖类和脂类相互转化的过程

简述糖类和脂类相互转化的过程

简述糖类和脂类相互转化的过程
糖类和脂类是人体内重要的代谢物,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糖类是指糖原、
淀粉、葡萄糖等,它们是人体内重要的能量来源,可以被转化为葡萄糖,进而被利用。

脂类是指甘油三酯、胆固醇等,它们是人体内重要的脂质来源,可以被转化为甘油三酯,进而被利用。

糖类和脂类之间的转化过程是由肝脏调节的,肝脏可以将糖类转化为脂类,也
可以将脂类转化为糖类。

当人体缺乏糖类时,肝脏会将脂类转化为糖类,以满足人体的能量需求;当人体缺乏脂类时,肝脏会将糖类转化为脂类,以满足人体的脂质需求。

糖类和脂类之间的转化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需要多种酶的参与,其中最
重要的是葡萄糖-6-磷酸酶(G6P)和脂肪酸合成酶(FAS)。

G6P可以将葡萄糖转
化为脂肪酸,而FAS可以将脂肪酸转化为葡萄糖。

糖类和脂类之间的转化过程是人体内重要的代谢过程,它可以保证人体能量和
脂质的平衡,从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但是,如果肝脏的调节功能受到损害,糖类和脂类之间的转化过程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人体出现代谢紊乱的症状。

因此,我们应该注意保护肝脏的健康,以确保糖类和脂类之间的正常转化。

糖类与脂肪

糖类与脂肪

一、教学目标1.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2.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2)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2.教学难点(1)多糖的种类。

(2)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三、教学策略1.情境创设本节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关系密切,教学中要善用这些有利因素,积极地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教学中可以按照教材中的问题探讨创设情境,让同学们观察课本上的图片,从平日熟悉的食物中思考我们如何利用食物中的有机物,通过学生对糖类和脂质认识的基础做切入点,将学生引入新课。

当然教学方法是多样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熟悉的方法,结合当地学生的实际,采用不同的素材创设问题情境。

比如也可以问问学生,为什么低血糖的病人需要及时补充糖类,否则会发生晕眩?人的肥胖症状与饮食中的糖类和脂肪有什么关系?用这些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作为情境引入,也能调动学生学习新课的积极性。

总之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如同将要参加一个既定的活动,这个活动是否能有效地展开和持续地进行下去,教师的点拨和引导十分必要。

2.教学过程在糖类和脂质的教学内容中,课程标准对知识目标的要求是:学生要理解细胞中糖类的种类和作用;了解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因此课堂教学的重心应放在对糖类的学习上,然后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学习脂质的内容时也应多联系生活实际。

学生早已熟悉碳水化合物的概念,但又很难确切地将其与糖类划等号。

可以简单地向学生介绍碳水化合物的含义,然后说明碳水化合物仅是一种俗称,不是严格意义上糖类的称谓。

根据糖类的化学元素组成介绍糖类的分类,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库存,启发学生思考他们所熟悉的糖类都包括哪些种类,哪些糖类和生命活动休戚相关,人获得糖类的最快途径是什么等问题,让学生感受糖类对于生命的重要,同时认识到那些分子很小的、不能水解的糖类才可以进入细胞,其他形式的糖类都需经过分解才能进入细胞,以此来学习和理解糖类的种类。

简述糖类和脂类的相互转化过程

简述糖类和脂类的相互转化过程

简述糖类和脂类的相互转化过程在细胞的内质网上,核糖体把氨基酸合成蛋白质。

其中一种氨基酸是由一个核糖分子和一个葡萄糖分子组成的,称为核糖核苷酸。

当磷酸肌醇穿过内质网膜时,就会形成一种叫做“肌醇六磷酸”的物质,它与肌醇三磷酸结合,生成肌醇六磷酸,后者可以进入核糖体进行加工和处理,最终生成脱氧核糖核酸。

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酸统称为核酸。

另外,核糖体把葡萄糖分解为葡萄糖醛酸,然后再合成核糖,而后者则被内质网送到高尔基体,在那里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而后进入大气层。

由于内质网膜上有“水通道蛋白”的存在,因此,经过内质网膜的水是可以自由通过的。

核糖核苷酸在合成的过程中要消耗水分,同时又要从细胞质中吸收水分,这样才能维持内质网中高浓度的环境。

内质网的这种功能保证了核糖核苷酸合成顺利进行。

另一方面,内质网上还有转移蛋白。

它可以从内质网上吸收氨基酸并转运至高尔基体,也可以将内质网上已合成的核糖核苷酸输送至高尔基体,供合成其他种类的蛋白质之用。

脂类,包括胆固醇、磷脂、固醇、类固醇、脂肪等。

这些物质都属于脂类。

它们主要是由脂肪酸、甘油及少量的磷脂、胆固醇、色素和水等构成。

脂类对细胞的生长发育及各种生命活动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脂类进入核糖体后,核糖体就会分解核糖而生成含有许多脂肪酸的磷酸二酯,即磷脂酰胆碱。

此时,磷脂酰胆碱可进入“加工车间”进行加工处理。

首先,它被酶(磷脂酶)分解,释放出脂肪酸;然后,磷脂酰胆碱又被磷脂酰乙醇胺水解酶分解,释放出磷脂酰乙醇胺。

最后,磷脂酰乙醇胺进入核糖体,被磷酸化而生成磷脂酰肌醇,后者再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脂肪酸则被另一种酶(脂肪酶)分解,释放出脂肪酸,并供核糖体进行核糖核酸的加工和处理。

所以说,在核糖体内,糖类和脂类可以相互转化,两者之间建立了密切的关系,缺一不可。

同时,糖类和脂类的相互转化是新陈代谢中能量的释放和转移过程,也是两者之间协同作用的过程。

随着人类对糖和脂肪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个全新的健康观念也正逐渐形成。

1糖类和脂质

1糖类和脂质

12.糖元、核酸、淀粉的基本组成单位分别是
A.碱基、单糖、氨基酸 B.葡萄糖、核苷酸、葡萄糖 C.葡萄糖、核苷酸、麦芽糖 D.单糖、碱基、葡萄糖
13.下列属于植物二糖的是
A.蔗糖 纤维素
B.麦芽糖 葡萄糖
C.淀粉 纤维素
D.蔗糖 麦芽糖
14.在人体分泌的内分泌激素中,属于固醇的是
A.雄性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固醇 功能 3.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1、下列有关葡萄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葡萄糖不能水解,属于单糖
B、葡萄糖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C、葡萄糖可以直接被细胞吸收
D、两个葡萄糖结合形成一个蔗糖
2、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是由:
A、核糖和脱氧核糖氧化分解供给 B、葡萄糖氧化分解供给
C、蔗糖和乳糖水解供给
熊在冬眠前大量取食获得的营养, 有相当多的部分转化为脂肪储存, 既可御寒,也供给冬眠中生命活动
所需的能量。
❖1克脂肪在体内储存所占的体积是1克 糖原体积的1/5,但是1克脂肪氧化分 解时所释放出来的能量约为39KJ,1克糖 原氧化分解放出能量约为17KJ,这就是生 物在进化过程中选择脂肪做为储能物质。
D、淀粉和肝糖原水解供给
3、某同学未吃早饭,突然头晕,校医给他喝葡萄糖水,这样做 主要是:
A、补充水分 B、提供各种营养 C、满足能量需要 D、稀释血液
4、发芽的谷粒里所含的大量糖是:
A、蔗糖 B、麦芽糖 C、乳糖 D、葡萄糖
5、人体肝细胞中的主要糖类是;
A、葡萄糖和糖原
B、葡萄糖和淀粉
C、纤维素和糖原
能物质。
糖原:糖元主要分布在人和动物的肝脏
和肌肉中,是人和动物细胞以葡萄糖合 成的储能物质。

知识要点第一单元糖类

知识要点第一单元糖类

知识要点第一单元糖类第一单元糖类一、糖类的概念糖类物质是多羟基(2个或以上)的醛类(aldehyde)或酮类(Ketone)化合物,以及它们的衍生物或聚合物,可分为醛糖(aldose)和酮糖(ketose),还可根据碳层子数分为丙糖(triose),丁糖(terose),戊糖(pentose)、己糖(hexose)。

最简单的糖类就是丙糖(甘油醛和二羟丙酮)O)n表示,所以过去人们一由于绝大多数的糖类化合物都可以用通式Cn (H2直认为糖类是碳与水的化合物,称为碳水化合物。

现在已经这种称呼并恰当,只是沿用已久,仍有许多人称之为碳水化合物。

二、糖的种类根据糖的结构单元数目多少分为:(1)单糖:不能被水解称更小分子的糖。

(2)寡糖:2~6个单糖分子脱水缩合而成,以双糖最为普遍,意义也较大。

(3)多糖:同多糖:淀粉、糖原、纤维素、半纤维素、几丁质(壳多糖);杂多糖:糖胺多糖类(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硫酸皮肤素等)。

(4)结合糖(复合糖,糖缀合物,glycoconjugate):糖脂、糖蛋白(蛋白聚糖)、糖-核苷酸等。

(5)糖的衍生物:糖醇、糖酸、糖胺、糖苷三、糖类的生物学功能(1) 提供能量。

植物的淀粉和动物的糖原都是能量的储存形式。

(2) 物质代谢的碳骨架,为蛋白质、核酸、脂类的合成提供碳骨架。

(3) 细胞的骨架。

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肽聚糖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4) 细胞间识别和生物分子间的识别。

细胞膜表面糖蛋白的寡糖链参与细胞间的识别。

一些细胞的细胞膜表面含有糖分子或寡糖链,构成细胞的天线,参与细胞通信。

红细胞表面ABO血型决定簇就含有岩藻糖。

四、单糖(一)单糖的结构1.单糖的链状结构确定链状结构的方法(葡萄糖):a.与Fehling试剂或其它醛试剂反应,含有醛基。

b.与乙酸酐反应,产生具有五个乙酰基的衍生物。

c.用钠、汞剂作用,生成山梨醇。

最简单的单糖之一是甘油醛(glyceraldehydes),它有两种立体异构形式(Stereoismeric form),这两种立体异构体在旋光性上刚好相反,一种异构体使平面偏振光(Plane polarized liyot)的偏振面沿顺时针方向偏转,称为右旋型异构体(dextrorotary),或D型异构体。

糖类、脂类、蛋白质

糖类、脂类、蛋白质

pK2=8.95
NH2
pK3=10.53
Lys++
Lys+
Lys±
Lys-
pI
8.95+10.53 2
9.74
(06年联赛)40.赖氨酸有3个pK值,pKl=2.1;pK2=9.0; pK3=10.5;赖氨酸的pI为
A.2.2 B.5.55 C.6.3 D.9.75 E.10.5
【参考答案】D 解析:氨基酸的解离特点是羧基解离度大于氨基,且 解离常数逐渐增大,pI=两性离子两侧pK的算术平均 值。赖氨酸含两个—NH2,所以,pK1(-COOH)为 2.1 ,pK2(-NH2)为9.0,pK3(-NH2)为10.5。 pK2 和pK3是两性离子两侧的pK。
天然氨基酸几乎都为L型。
(四)氨基酸的分类:
极性氨基酸
1.按侧链区分:
非极性氨基酸
2.按人和动物能否合成: 必需氨基酸(体内不能合成,必需通过食物摄取) 非必需氨基酸(体内通过转氨基等过程能合成) 必需氨基酸共8种:
赖氨酸(Lys) 色氨酸(Trp)
苯丙氨酸(Phe)亮氨酸(Leu)
异亮氨酸(Ile) 苏氨酸(Thr)
五碳糖和六碳糖等在溶液中大多不成上述的链式,
而成环式结构。
半缩醛碳原子或异头碳原子
-OH半缩醛羟基
分子内亲核 加成
透视式环状结构
(五)单糖的镜像异构体:
两个异构体的构象如同物体与镜中的像的关系。
天然葡萄糖都为D型,但由于第一位C(异头碳) 上—OH空间可存在于两个位置,从而又派生出两个 异构体。
三.多糖:
1.淀粉:植物细胞中储存态的糖。
通式: (C6H10O5)n n为α—D-G的数目 分类:
直链淀粉:G以1-4糖苷键连接,不分支,卷曲为螺旋形。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第3节糖类和脂质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第3节糖类和脂质

命题角度 1
脂质的种类及功能
【典例1】脂质在细胞中具有独特的生物学功能, 下面关于脂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
A.磷脂由C、H、O构成,其作用只是构成细胞膜 B.构成脂质的基本结构单元是甘油和脂肪酸 C.植物蜡对植物具有保护作用 D.胆固醇在人体中含量越多越好
【解题关键】解答本题关键要明确甘油和脂肪酸
2.并非所有的糖都是能源物质,如核糖、纤维
素等不参与氧化分解供给能量。 3.脂质中磷脂含有N、P元素,脂肪只含有C、H、 O元素。 4.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而原 核细胞的细胞壁不含纤维素,是由肽聚糖构 成的。因此细胞壁能否被纤维素酶分解是区 分植物细胞和原核细胞的依据之一。
5.细胞中能源物质的区分
D
)
【解题关键】掌握多糖的元素组成与分布是解答 本题的关键。 【解析】选D。淀粉和糖元都是细胞内贮存能量 的重要物质,而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 物质,A错误;糖类只含有C、H、O三种元素,B错误; 糖元是动物细胞中特有的多糖,C错误;淀粉、纤 维素和糖元这三种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 糖,D正确。
对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此生物一定是动物,因为能合成糖元
B.淀粉和糖元,都属于多糖
C.此生物一定是植物,因为能产生麦芽糖
D.麦芽糖为二糖,葡萄糖为单糖 【解析】选C。此生物体内能合成糖元,故为动物;淀 粉、糖元属于多糖;麦芽的脂质:
较糖类中的 少 1.元素组成: C、H、O 有的含有P、N 2.种类:油脂、磷脂、植物蜡、胆固醇
能贮存能量,又能减少热量散失的物质是 (
B)
A.纤维素
B.油脂
C.淀粉
D.糖元
【解析】选B。油脂是动物体的主要贮能物质,皮 下油脂具有减少热量散失、保持体温的作用。

简述糖类脂类相互转化过程

简述糖类脂类相互转化过程

简述糖类脂类相互转化过程
1糖类与脂类的相互转化
糖类和脂类是有机化学中常见的两大类化合物,它们之间存在相互转化的过程。

糖类是有机化学中C-(C-OH)nH形成的水溶性无机物;脂类是由三个及以上有机酸分子组成的非水溶性无机物。

它们分别由糖类和脂类的子分子和其它分子组成,形成通常为乳白色、粘稠、油性的脂褐色混合物,即脂肪或油脂。

糖类和脂类之间的相互转化是指将糖类代谢减去某些结构元素,产生指定的脂类结构,或者将脂类的结构加上化合物,形成指定的糖类结构的过程。

这种相互转化的过程常常是通过一种叫做脱氢酶的酶来进行的,它可以将糖类的羟基正电解离出,然后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形成脂类结构。

此外,糖类和脂类之间的相互转化也可以由乳酸类生物分子完成,它是乳酸及其衍生物的总称,能够从糖中制造脂肪酸,这也在牛奶的制造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此外,糖类和脂类之间的相互转化还可以通过乳酸酯酶和脂酶来完成,乳酸酯酶可以将乳酸及其衍生物转化成脂肪酸,脂酶可以将乙醇及其衍生物转化成乳酸及其衍生物。

显然,乳酸酯酶和脂酶是糖类和脂类之间相互转化的关键酶类,而且,它们也是人工细胞工程制备酶反应催化剂的关键因素。

通常来说,糖类和脂类之间的相互转化是糖脂底物的活性代谢的反应,这种反应可以用来制备用于食品、药物和生物化学药品制备的
各类组分。

由于可以从糖类中产生脂类,糖类和脂类之间相互转化已经在不同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酶-反应动力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它的运用不仅有利于改善食品的品质,还为人类健康奠定了基础,因此受到广泛的重视和认可。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教案(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教案(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教案(精选)第一章:糖类的概念与分类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糖类的概念及其在细胞中的重要性。

使学生掌握糖类的分类及其特点。

1.2 教学内容:糖类的定义与功能糖类的分类:单糖、二糖、多糖各类糖类的分布与功能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

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糖类的功能。

1.4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介绍糖类在人体中的作用,引起学生对糖类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糖类的概念、分类及其特点。

3. 实例分析: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糖类实例,如葡萄糖、淀粉等。

4.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1.5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总结糖类的分类及其特点。

第二章:脂质的概念与分类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脂质的概念及其在细胞中的重要性。

使学生掌握脂质的分类及其特点。

2.2 教学内容:脂质的定义与功能脂质的分类:脂肪、磷脂、固醇各类脂质的分布与功能2.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

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脂质的功能。

2.4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介绍脂质在人体中的作用,引起学生对脂质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脂质的概念、分类及其特点。

3. 实例分析: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脂质实例,如脂肪、胆固醇等。

4.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2.5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总结脂质的分类及其特点。

第三章:糖类与脂质的代谢途径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糖类与脂质的代谢途径及其调控机制。

3.2 教学内容:糖类代谢途径:糖酵解、三羧酸循环、氧化磷酸化脂质代谢途径:脂肪酸的β-氧化、三羧酸循环、氧化磷酸化糖类与脂质代谢的相互调控3.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

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糖类与脂质的代谢途径。

3.4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介绍糖类与脂质代谢在人体中的作用,引起学生对代谢途径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糖类与脂质的代谢途径及其调控机制。

3. 实例分析: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代谢途径实例。

第1单元糖类与脂类的练习题

第1单元糖类与脂类的练习题

第1单元糖类与脂类的练习题第1单元糖类与脂类的练习题一、名词解释氨基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糖复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由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糊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子识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识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碘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酰化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选择1. 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所特有的多糖是()A. 脂多糖;B. 肽聚糖;C. 磷壁酸;D. 糖胺聚糖;2. 油酸(18:1)、硬脂酸(18:0)、亚油酸(18:2)、亚麻酸(18:3)的熔点由高到低排列为:()A. 亚油酸>亚麻酸>油酸>硬脂酸;B. 油酸>亚麻酸>硬脂酸>亚油酸;C. 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D. 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硬脂酸;3. 具有还原性的二糖是();由不同的单糖组成的二糖是()。

A. 蔗糖;B. 麦芽糖;C. 海藻糖;D. 乳糖;E. 纤维二糖;4. 转运胆固醇到外围组织并调节这些部位的胆固醇从头合成的是()。

A. LDL;B. HDL;C. CM;D. VLDL;5. 植物油脂2g,等分为2份分别用于测定该油脂的皂化值和碘值,测定皂化值的样品消耗KOH 130mg,测定碘值的样品消耗I2 1020 mg,该油脂的平均分子量为(),碘值为()。

糖类和脂类

糖类和脂类

多糖
植物: 淀粉:植物细胞重要贮能物质 纤维素: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
动物:糖原(肝糖原、肌糖原) , 人和动物
细胞重要贮能物质
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多糖的形式存在.
思考
1.糖尿病人的饮食受到严格的限制,受 限制的并不仅仅是甜味食品,米饭和 馒头等主食都需定量摄取。为什么?
糖尿病人饮食中,米饭、馒头等主食也需 限量,是因为其中富含淀粉,淀粉经消化 分解后生成的是葡萄糖。
提供水、营养和增加能量。
糖类的主要功能是 主要的能源物质

小结:糖类的作用
2、糖类是细胞和生物体的结构成分。 核糖和脱氧核糖 纤维素
• 1、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思考:糖类都是能源物质吗?
(1)糖类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利用的主要能源物质
(2)淀粉是植物细胞的重要储能物质;
(3)糖原是动物细胞的重要储能物质是;
7.(2009·福建高考)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叙述,不 正确的是( A )
A.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并未发生改 变 B.RNA与DNA的分子结构相似,由四种核苷酸组成,可以储存遗
传信息
C.DNA分子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 质的运输
单 体 单糖 氨基酸 核苷酸 脱水缩合 多聚体 多糖 蛋白质 核酸
碳是生命的最基本(核心)元素。无碳,无生命。
多肽
DNA 淀粉
化学元素
单体 多聚体
葡萄糖 甘油和脂肪酸 氨基酸 核苷酸 A B C 淀粉 D 糖原
能源 物质
脂肪 E
储能 物质
蛋白质 F
结构 物质
核酸 G

脂类和糖类优秀课件

脂类和糖类优秀课件

度高;LDL浓度增高,预示有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危险;HDL升高
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四、脂类的脂类的摄入量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欧 美及一些发达国家,脂类的摄入量往往较高,由脂类 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35%甚至更高,过多的脂肪会 在体内堆积,导致肥胖,增加消化系统、肝脏的负担, 由此而引起的疾病发生率提高。
中国营养学会根据人体能量需要和我国的实际情况, 提出每日膳食中由脂类供给的能量占总能量的比例, 儿童和少年为25%~30%,成人20%~25%为宜,一 般不超过30%,胆固醇的每日摄入量<300mg。
(5) EFA还能保护皮肤免受射线的损害。其机理可能 是受损组织的修复和新生组织的生长都需要EFA 的参与。
3.必需脂肪酸的缺乏
• 人类中,婴儿易缺乏必需脂肪酸。缺乏时,可能出现 皮肤症状(如皮肤湿疹、皮肤干燥、脱屑等)。这些 症状可通过食用富含亚油酸的油脂而得到改善。成年 人很少有必需脂肪酸的缺乏,因为要耗尽贮存在其脂 肪中的必需脂肪酸相当困难。脂肪组织的甘油三酯中 亚油酸约占10~12%,一个成人脂肪组织中可能有 700g必需脂肪酸,如能自组织动员出一部分EFA可供 人体应用数周,能防止必需脂肪酸缺乏,但新生儿体 内必需脂肪酸储存很少,比成人较易发生必需脂肪酸 缺乏症EFAD的可能性大。
• 植物油中,如玉米油、葵花油、红花游、大豆油中亚 油酸含量超过50%。营养学家们提出,必需脂肪酸热 量应占膳食总热量的1~3%,即每日至少需要6-8克左 右,婴儿对其需要更为迫切,缺乏时也较敏感。
三、脂类在体内的动态变化及脂蛋白 (一)脂类在体内的动态
(二) 脂蛋白 血浆中的四种脂蛋白对脂类物质在体内 的转运有重要意义,其组成和作用如下表2-8:
• 2.恒定脂(fixedlipid) 主要存在细胞膜和细胞 器膜中,成分为磷脂、糖脂和胆固醇等,它们 在各器官和组织中的含量比较恒定,即使长期 饥饿也不会被动用,它们约占总脂的5%。

高中生物糖类与脂类教案

高中生物糖类与脂类教案

高中生物糖类与脂类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糖类与脂类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糖类与脂类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3. 能够区分糖类与脂类在生物体内的不同作用。

教学重点:1. 糖类的结构和功能。

2. 脂类的结构和功能。

3. 糖类与脂类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教学难点:1. 理解糖类和脂类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2. 掌握糖类和脂类在生物体内相互作用的机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老师引入糖类与脂类的概念,激发学生对此话题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糖类与脂类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

二、学习糖类的结构和功能(15分钟)1. 讲解糖类的化学结构和不同种类。

2. 分析糖类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如提供能量和作为细胞间的信号传导分子。

3. 展示糖类在食物中的来源和作用,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类型的糖类。

三、学习脂类的结构和功能(15分钟)1. 介绍脂类的化学结构和分类。

2. 分析脂类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如构成细胞膜、储存能量等。

3. 比较糖类和脂类在生物体内作用的异同点,引导学生理解二者的重要性和作用机制。

四、讨论糖类与脂类在生物体内的相互作用(10分钟)老师组织学生讨论和总结糖类与脂类在生物体内的相互作用,引导学生思考二者如何共同维持生物体的正常功能。

五、案例分析与实践(10分钟)老师提供生物体内的实例,让学生分析研究实例中糖类与脂类的作用,进一步加深对此话题的理解。

六、总结(5分钟)老师对本课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糖类与脂类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和思考。

七、课后作业完成相关练习,总结课上学的内容,思考糖类和脂类在生物体内作用的机制。

教学资源:教材、课件、实验材料、案例资料等。

评估方式:平时表现、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单元糖类与脂类(一)名词解释1.凝集素(lectin);2.差向异构体(epimer);3.必需脂肪酸(essential fatty acid);4.自由基(free radical)(二)填充题1.蔗糖是由一分子和组成,它们之间通过糖苷键相连。

2.糖肽键主要有和两种类型。

3.糖胺聚糖是一类由和组成的杂多糖。

4.按化学组成脂质大体分为、和三大类。

5.自由基有三个显著的特征包括、和。

6.自由基链反应包括、和三个阶段。

(三)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或多个正确答案)1.下列有关葡萄糖的叙述哪一个是错误的A.葡萄糖甜度比蔗糖低B.葡萄糖不具有还原性C.血液中含有葡萄糖D.新配制的葡萄糖溶液会发生旋光度的改变2.在碱性溶液中葡萄糖被重金属离子如Cu2+氧化为A.醛糖酸B.二氧化碳C.糖二酸D.不被氧化3.下列哪一种糖不能够形成糖苷?A.果糖B.葡萄糖C.蔗糖D.甘露糖4.蔗糖分子能被下列那些酶水解?A.α-葡萄糖苷酶B.β-葡萄糖苷酶C.蔗糖酶D.α-淀粉酶5.连接β-环状糊精的化学键是A.α-1,4糖苷键B.β-1,4糖苷键C.α-1,6糖苷键D.α-1,3糖苷键6.下列关于脂类化合物叙述正确的是A.脂类化合物一般微溶于水而高溶于非极性溶剂中B.它们仅仅由C、H和O三种元素组成C.它们可以作为生物膜的组成成分D.它们都能够被皂化,生成盐E.它们在常温下既可以是液态,也可以是固态7.下列关于磷脂的叙述正确的是A.纯的甘油磷脂为白色蜡状固体B.磷脂均属于两亲分子C.在pH为7时,所有磷脂的极性头均带有净正电荷D.在pH为7时,所有磷脂的极性头均带有净负电荷E.在pH为7时,磷脂的极性头可能不带净电荷8.下列关于类固醇叙述正确的是A.这类化合物的结构以环戊烷多氢菲为基础B.大多数具有生物活性C.它们都是由胆固醇转化而来的D.它们不能被皂化E.它们能被皂化(四)判断题1.乳酸属于糖类化合物,因为其分子中的H∶O之比为2∶1。

2.支链淀粉具有分支结构,因此具有多个还原端。

3.直链淀粉的二级结构是右手螺旋,每圈螺旋含有6个残基。

4.纤维素和直链淀粉除了糖基之间的连接键不同外,其他性质几乎相同。

5.构成生物膜的骨架是磷脂,再不含有其他脂类化合物。

6.γ-亚麻酸属于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7.生物膜上的糖蛋白的糖基都位于膜的外侧。

8.血浆中LDL水平低而HDL水平高的个体容易患心血管疾病。

9.鞘磷脂主要存在于脑组织,在生物膜中不存在。

(五)分析和计算题1. 什么是糖蛋白?主要有哪些生物学功能?2.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的细胞壁在化学组成上有什么差别?肽聚糖中的肽键和糖蛋白中的糖肽键是否有区别?3.纤维素和糖原虽然在物理性质上有很大的区别,但两种糖都是由D-葡萄糖经1→4连接的大分子,,相对分子质量相当,是什么结构特点造成它们在物理性质上有很大的差异?解释它们各自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4.指出下列膜脂的亲水成分和疏水成分:(1)磷脂酰乙醇胺;(2)鞘磷脂;(3)半乳糖基脑苷脂;(4)神经节苷脂;(5)胆固醇。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凝集素:一类非抗体的糖蛋白或蛋白质,它能与糖类转一地非共价结合,并具有凝结细胞和沉淀聚糖和复合糖的作用。

2.差向异构体:分子之间仅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构型不同的非对映异构体称为差向异构体,例如葡萄糖和甘露糖、半乳糖和葡萄糖之间除仅有一个-OH位置不同外,其余结构完全相同,它们之间称为差向异构体。

3.必需脂肪酸:人体和哺乳动物不能够向脂肪酸引入超过△9的双键,因而不能合成亚油酸和亚麻酸,这两种脂肪酸对人体功能是必不可少的,但必须有膳食提供,因此被称为必需脂肪酸。

4. 自由基:也称游离基,是指含有奇数价电子并因此在一个轨道上具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

(二)填充题1.葡萄糖,果糖,Glc(α1→β1)Fru;2.N-糖肽键,O-糖肽键;3.己糖醛酸,己糖胺;4.简单脂,复合脂,衍生脂;5. 顺磁性,反应性强,寿命短;6. 引发,增长,终止;(三)选择题1.(B)葡萄糖属于还原性单糖,可以被Cu2+氧化,显示还原性。

2.(A)葡萄糖可以被Fehling试剂氧化为醛糖酸,Fehling中的Cu2+本身被还原为Cu+。

3.(C)糖苷是单糖的半缩醛羟基与另外一分子化合物发生缩合形成的缩醛。

蔗糖分子中没有半缩醛,因此,不能够形成糖苷键。

4.(A,C)蔗糖能被α-葡萄糖苷酶和蔗糖酶水解,而不能被β-葡萄糖苷酶水解,α-淀粉酶只水解淀粉,对蔗糖也没有水解作用。

5.(A)β-环状糊精是由7个葡萄糖单位通过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环状结构。

6.(A,C)脂类化合物除了含有C、H和O三种元素外,还含有其他元素,因此B是错误的;一些脂类化合物不能被皂化,例如固醇类、萜类等;在常温下动物脂肪为固态,植物油一般呈液态。

7.(A,B,E)纯的甘油磷脂为白色蜡状固体。

磷脂分子中含有极性基团和非极性基团,因此属于两亲分子。

不同的磷脂在pH为7时所带的静电不同,有些磷脂在pH为7.0时可能不带电荷。

8.(A,B,D)类固醇也叫甾醇,这类化合物的结构以环戊烷多氢菲为基础。

大多数类固醇具有生物活性。

类固醇不能被皂化,属于不可以皂化的类脂。

(四)判断题1.错。

虽然乳酸分子中的H、O原子之比为2∶1,但乳酸属于有机酸类化合物,不属于糖类。

2.错。

支链淀粉由多个非还原端,还原端只有一个。

3.错。

直链淀粉的二级结构是左手螺旋,每圈螺旋含有6个残基。

4.错。

直链淀粉的二级结构为左手螺旋,每圈螺旋含有6个残基,纤维素为伸展链式结构;直链淀粉遇碘形成深蓝色复合物,而纤维素无此现象;直链淀粉微溶于水,纤维素不溶于水。

5.错。

构成生物膜的脂类化合物包括磷脂、胆固醇、糖脂等。

6.错。

γ-亚麻酸属于ω-6多不饱和脂肪酸。

7.对。

8.错。

血浆中LDL水平高而HDL水平低的个体容易患心血管疾病。

9.错。

生物膜中含有鞘磷脂。

(五)分析和计算题1.糖蛋白是广泛存在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的一类含糖基(或糖衍生物)的蛋白质,糖基与蛋白质的氨基酸以共价键结合。

糖蛋白中的寡糖链大小不一,小的仅为1个单糖,复杂的有10~20个单糖分子或其衍生物组成的。

有的寡糖链是直链,有的为支链,组成寡糖链的单糖主要有葡萄糖、甘露糖、木糖、岩藻糖、N-乙酰-氨基葡萄糖、N-乙酰-氨基半乳糖、葡萄醛酸和艾杜糖醛酸等。

糖蛋白的主要生物学功能:(1)激素功能:一些糖蛋白属于激素,例如促滤泡激素、促黄体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均属于糖蛋白。

(2)保护机体:细胞膜中的免疫球蛋白、补体也是糖蛋白。

(3)凝血和纤溶作用:参与血液凝固和纤溶的蛋白质例如凝血酶原、纤溶酶原均为糖蛋白。

(4)具有运输功能:例如转运甲状腺素的结合蛋白、运输铜元素的铜蓝蛋白、运输铁元素的转铁蛋白等均属于糖蛋白。

(5)决定血液的类型:决定血型的凝集原A,B,O以糖蛋白和糖脂的形式存在。

(6)与酶的活性有关:糖蛋白在酶的新生肽链折叠、转运和保护等方面普遍起作用。

(7)一些凝集素属于糖蛋白。

2.细菌细胞壁主要由多糖组成,但也含有蛋白质和脂质。

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是由多层网状结构的肽聚糖组成,并有磷壁酸与之相连。

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也含有肽聚糖,但只是单层,并且不含磷壁酸,此外在肽聚糖外面覆盖着一层脂双层膜,是由脂多糖、脂蛋白、膜孔蛋白和磷脂组成。

肽聚糖中的肽键主要是四肽侧链的N端通过酰胺键与N-乙酰-胞壁酸残基上的乳酸基相联接。

糖蛋白中肽键有两种连接方式:N-糖肽键和O -糖肽键。

N-糖肽键:是指N-乙酰葡萄糖胺异头碳与天冬酰胺的γ-酰胺N-原子共价连接而成的N-糖苷键。

O -糖肽键是糖基异头碳与蛋白质的羟基连接而成的糖苷键。

3.糖原结构与支链淀粉的结构很相似,糖原的分支较多,平均每8~12个残基发生一次分支。

糖元高度的分支结构一则可以增加分子的溶解度,二则将有更多的非还原端同时接受到降解酶的作用,加速聚合物转化为单体,有利于及时动用葡萄糖库以供生物体代谢的急需。

纤维素是线性葡聚糖,残基间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的纤为二糖单位。

纤维素链中的每一个残基相对前一个翻转1800,使链采取完全伸展的构象。

相邻、平行的伸展链在残基环面的水平向通过链内和链间的氢键网形成片层结构。

若干条链聚集成周期性晶格的分子束,称微晶或胶束。

多个胶束形成微纤维,在植物细胞中,纤维素包埋在果胶、半纤维素、木质素、伸展蛋白等组成的基质中。

纤维素与基质粘合在一起增强了细胞壁的抗张强度和机械性能,以适应植物抵抗高渗透压和支撑高大植株的需要。

4.(1)磷脂酰乙醇胺亲水部分:乙醇胺;疏水部分:1,2-二脂酰基;(2)鞘磷脂(以胆碱鞘磷脂为例)亲水部分:磷酰胆碱;疏水部分:神经酰胺;(3)半乳糖基脑苷脂亲水部分:半乳糖残基;疏水部分:神经酰胺;(4)神经节苷脂亲水部分:含有唾液酸的寡糖链残基;疏水部分:神经酰胺;(5)胆固醇亲水部分:C3位的羟基;疏水部分:甾核和C17上的烷烃侧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