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的求贤之道 不问出身唯才是用

合集下载

向有为帝王学御人之道

向有为帝王学御人之道
房 玄 龄 是 唐 太 宗 时 期 最 有 名 的 宰 相 。 唐 太 宗 把 选 拔 人
才 的任 务定 为 宰相 的 首要 职 责 ,他对 房 玄龄 说 : “ 您 身 为宰 相 ,应 该广 为 选拔 人 才 ,根据 他 们 的才 能 ,安
排 合 适 的 官 职 ,这 才 是 您 的 职 责 。 可 是 , 听 说 您 近 来 忙 于 断 官 司 , 天 天 公 文 都 办 不 完 ,还 能 帮 助 我 发 现 和 选 拔 人 才 吗 ? ” 为 了 解 决 这 个 问 题 ,他 下 旨 , 尚 书 省 的 事 务 , 要 请 下 面 有 关 的 官 员 去 办 ,应 该 上 奏 皇 上 的 以 用 人 所 长 ,首 先 ,要 会 辨 识 “ 里 马 ” ,发 现 可 塑 之 千 才 。 其 次 ,要 有 宽 广 的 胸 襟 。 在 “ 会 徒 弟 ,饿 死 师 教
叫 花 子 , 周 勃 是 一 个 编 的逻 辑 ,一 个 国家 的总 理 日理 万机 ,工作 职责 包
罗 万 象 , 假 如 全 部 写 出 来 , 恐 十 要 “ 阳 纸 贵 ” 。 而 白 洛
宰 相 房玄 龄 的主 要 工作 只是 选拔 人 才 ,这 是何 等 的气
度 与 胆 识 。 翻 开 现 在 人 力 资 源 总 监 的 岗 位 说 明 书 ,无

例 外 地 罗 列 着 从 人 力 资 源 规 划 到 人 事 管 理 一 系 列 的
苍 为 秦御 史 ,樊 哙是 剥 狗 的屠 夫 ,娄 敬 为车 夫 ,灌 婴
是 小 商 贩 等 ,但 他 们 各 有 所 长 , 加 上 刘 邦 的 大 胆 任

看 、给 他 人看 的 。 工作 却是 “ 东一 榔头 西 一棒 子 ” ,

求贤令中引用的句子

求贤令中引用的句子

求贤令中引用的句子
求贤令中引用的句子:明扬仄陋,唯才是举。

三国·魏·曹操《求贤令》。

《求贤令》是秦孝公所作古文,是为寻求贤能的人颁布的法令,这法令也为秦国后来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出自《史记·秦本纪》。

原文:昔我缪公自歧雍之间,修德行武。

东平晋乱,以河为界。

西霸戎翟,广地千里。

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是光美。

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

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徒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缪公之故地,修缪公之政令。

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

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赵匡胤用人不徇私情

赵匡胤用人不徇私情

赵匡胤用人不徇私情赵匡胤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他在位期间,一直秉持着用人不徇私情的原则,对所有的官员都严格控制,不允许有人因为个人原因或者亲情所引起的偏袒或者偏袒的行为。

这种原则不仅体现了赵匡胤的政治智慧,更是中国官僚制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价值观。

赵匡胤在治国过程中,十分重视选拔人才,为此他一直提倡“宁用贤才,不问出处”、“吾不问卿是,问卿为何惜名声?”,意思就是说只要是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才,他都会给予重用和尊重,而不会去看他们的身份和背景。

这种态度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也为他的政治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赵匡胤也非常注重对官员的考核和监督。

他建立了一个严格的考核制度,对官员的表现进行评估,并根据他们的表现来做出相应的晋升和降职决定。

他还特地设立了一个内侍局来监督官员,确保他们不会有违法行为或者贪污腐败的行为发生。

这种工作机制的建立,使得赵匡胤的治理有了一个严密的制度保障,也让官员们不敢有所成见或怠慢,在工作上更加尽心尽力,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除了对官员的考核和监督,赵匡胤还非常注重对官员进行培养和训练。

他为官员提供了丰富的工作机会和任职机会,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学习和掌握国家治理的知识。

同时,他也注重培养官员们的思想素质,鼓励他们克服自身的弱点和缺陷,不断提高个人的素质和能力。

这样的教育培养措施,让官员们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也提高了国家治理的效率和质量。

总的来说,赵匡胤用人不徇私情的原则,是他治国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价值观。

他不允许有任何的成见和偏袒,对所有官员都严格要求,倡导公正、公平、公开的治理方式。

这种价值观不仅是一种制度,更是一种使命,成为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重要的政治文化遗产之一。

唐太宗用人思想举要

唐太宗用人思想举要

唐太宗用人思想举要作者:王玉堂来源:《前进》 2018年第11期纵观中国封建社会数千年的历史,不难发现,凡有成就的统治者,都在用人上有其独到之处。

唐太宗李世民君临天下二十三年,一举开创了“贞观之治”的昌盛局面,他的成功,更得益于“择善任能”;在他的麾下,不仅聚集着一大批贤才志士,而且不论什么样的人才,都能用其所长,让他们有用武之地。

唐太宗的用人思想和主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的清醒认知“入国不存其士,亡国也。

”(《墨子·亲士》)选贤任能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

唐太宗曾不止一次地说过,“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能安天下者,惟在用得贤才”。

在唐太宗看来,人才是无价之宝,是比任何东西都贵重的。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墨子曾经说过:“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

”(《墨子·亲士》)唐太宗更是认为,“任使得人,天下自治”,“与其多得数百万缗,何如得一贤才!”正是由于唐太宗对人才的作用有着如此清醒而深刻的认识,他不仅要求朝廷大臣“大开耳目,求访贤哲”(刘肃:《大唐新语·匡赞第一》),而且自己也处处留心,多方搜求,一旦发现,便破格任用。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唐太宗命令百官上书,议论朝政得失。

中郎将常何向太宗提出了二十多条意见和建议,条条切中时弊。

常何本是一介武夫,不涉经史,怎么会有如此高明的见解呢?太宗不解,便问常何,常何告诉他这都是家臣马周出的主意。

太宗立即召见马周,由于相见心切,在马周未到之前,曾一连四次遣使催促。

见面一谈,发现马周确有真知灼见,当即决定留在门下省任职,不久任为监察御史,接着又提拔他担任中书舍人、中书令。

马周见事敏捷,机智雄辩,谨慎周到,处事公允,太宗交办的每一件事,不管难易,他都能圆满完成,深得太宗信赖和同僚们的好评。

二、“为官择人,惟才是与”的宽广胸怀唐太宗用人,一向主张不忌私仇,不分亲疏故旧。

“吾为官择人,惟才是与。

苟或不才,虽亲不用,襄邑王神符是也;如其有才,虽雠不弃,魏征等是也”,“朕任官必以才,不者,虽亲若襄邑王神符,不妄授;若才,虽仇若魏征,不弃也”(《新唐书·长孙无忌》)。

帝王用人的学问中国历代帝王用人哲学

帝王用人的学问中国历代帝王用人哲学

帝王用人的学问中国历代帝王用人哲学自古以来,管治国家,必须得人。

古代帝王必须认真考虑用人之道,只有用对人才,才能承担怎样的责任,才能治理国家,安定人心,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在中国历代的封建王朝中,帝王用人的学问是综合了中华传统文化和历代实践的总结,是中国封建王朝的一个重要特点。

本文将介绍中国历代帝王用人哲学的几个方面。

一、选贤任能的原则选贤任能是帝王用人的根本原则。

中国历代帝王一般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明朝设有考试科目,唐朝之前有乡试和会试,唐朝后有殿试,这些考试都是为了选拔官员。

唐玄宗时,因为他不注重选贤任能而采用赐官等方式满足功臣,导致唐朝大乱,这也充分说明了选贤任能的重要性。

二、知人善用的能力虽然掌握了选贤任能的原则,但要实现用人之道还需要注重知人善用的能力。

汉武帝以知人善用而成就一代盛世,对于不同的人才有不同的用武之地,比如把组织能力超群的卫青,任命为九卿之一;把擅长法律和行政管理的董仲舒,推选为中央千石之一。

这种细致管理的做法卓然成为汉朝的典范,为历代帝王所效仿。

三、视贤如宝的态度“莫教乌角抵衡金。

功名富贵任公卿。

君子不强乱凌人,况是今朝位最高。

”这是明朝官员徐渭写给明成祖的诗,表达了把视贤如宝的态度。

这种态度是对于人才的尊重,对人才的充分信任。

唐玄宗任用魏征,是一种视贤如宝的表现,他在听魏征的讲话时,时不时地表示同意,并且赞叹魏征的才能,那种敬畏之情让魏征倍感荣幸,而魏征的建言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唐玄宗的治理。

四、能分忧并施展自己才能的环境能够分担忧、施展才能的环境,是吸引人才的重要条件。

宋朝开国时期的赵匡胤,由于黑暗时代的军阀割据,他不断在兵权和土地上遭到削弱,因此他将主要精力放在建立自己的军队,又吸收士族阶层加盟,挖掘人才,使得他的实力不断增长。

赵匡胤视人如切身之宝,把那些能够施展才能的人才都视之为部属,给他们充分的干事创业的机会,获得了他们的忠诚、支持、献策,达到了他的结束,以扩军筑城,完成族人复仇之事。

中国古代选人用人的智慧

中国古代选人用人的智慧

中国古代选人用人的智慧作者:王厚明来源:《月读》2022年第07期在中国古代社会,从血缘世袭到门第为宗,从崇尚品行到注重才学,从地方推荐到科举选拔,历代统治者为了治国安邦,隆振大业,无不在选人用人上殚精竭虑,孜孜探求,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规制和做法,也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轶事和美谈。

这些制度和做法固然打着封建社会的烙印,有其历史局限和不足,但其中不乏科学进步之举,为后世提供了治国的借鉴。

南宋学者胡宏说:“治天下之乱者,必以知人为本。

”如何从芸芸众生中识人选才,成为治国的最初环节和关键要素。

而能站在“国之大者”的高度识人荐人,又不图回报和私利,则尤为难能可贵。

唐朝宰相、名将娄师德出身进士,文武双全,他西征吐蕃,立有战功,两度拜相;为人宽厚,谦恭低调,不计得失。

唐德宗时曾追封此前的宰相,娄师德与房玄龄、杜如晦等三十七人被定为“宰臣上等”。

唐宣宗时,又将其画像挂在凌烟阁内,题为“纳言娄师德”。

娄师德重品爱才、知人善任,却从不公开宣扬、邀以为功。

因看中狄仁杰的治國才能,他曾上表“十许通”向武则天力荐狄仁杰担任宰相。

狄仁杰拜相后,对此却丝毫不知情。

公元691年,狄仁杰刚刚担任宰相不到四个月,就被来俊臣诬陷谋反,打入监牢里,后又被武则天贬到彭泽,当了一名小小的县官。

娄师德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经常在武则天面前说狄仁杰的好话,恳请将狄仁杰调回京城担任要职。

终于,狄仁杰再次得到了重用。

狄仁杰虽与娄师德同为宰相,但二人性格迥异,狄仁杰疾恶如仇、爱恨分明,娄师德则小心谨慎、谦和忍让。

这也让几度沉浮的狄仁杰看不惯安居相位的娄师德,甚至多次非议娄师德,欲将他贬离京城。

武则天有些看不下去了,她决意点破这一切,调解二人的关系。

她问狄仁杰:“娄师德贤明吗?”狄仁杰答道:“他担任将领谨慎称职,但是否贤明,我就不知道了。

”武则天又问:“娄师德知人吗?”狄仁杰答道:“臣曾与他同僚,没听说他知人。

”武则天道:“我用你为宰相,就是娄师德大力举荐的,看来他确实知人啊。

初帝问赵普曰文言文翻译

初帝问赵普曰文言文翻译

赵普对曰:“臣闻之,天下之治,必先立君。

君者,国家之本,万民之望。

自古圣王,莫不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

陛下若欲治理国家,首当其冲者,莫过于修身。

”初帝曰:“修身之道,朕亦知之。

然修身之外,尚有何道?”赵普曰:“陛下,修身之外,尚有四者。

一曰选贤与能,二曰任人唯贤,三曰赏罚分明,四曰知人善任。

”初帝问:“选贤与能,何谓也?”赵普答:“选贤与能,谓陛下应以德才兼备之士为辅佐,以天下之利为念,不拘一格,广纳贤才。

”初帝曰:“任人唯贤,又当如何?”赵普曰:“任人唯贤,即陛下应以才德兼备者任之,不因其出身、地位而有所偏颇。

用人之道,在于察其才,观其行,审其言,辨其志。

”初帝曰:“赏罚分明,其义安在?”赵普对曰:“赏罚分明,乃国家法制之根本。

陛下应明赏罚,使天下知法度之所在。

赏必信,罚必严,以儆效尤,使天下之人不敢怀侥幸之心。

”初帝曰:“知人善任,此又何解?”赵普曰:“知人善任,即陛下应洞察臣下之才,量才而用,使之各得其所。

用人之道,在于知其长短,用其所长,避其所短,使国家得以治理有序。

”初帝听罢,沉思良久,曰:“朕闻古之圣王,其用人之道,无不以天下为公,以民为念。

朕欲效法先贤,必先修身齐家,而后治国平天下。

然治国之道,非一日之功,朕当以此为志,努力践行。

”赵普再拜曰:“陛下圣明,必能以德治国,以法辅之,使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

臣愿为陛下辅佐,共图大业。

”初帝微笑曰:“朕赖卿等辅佐,朕之志业,必能成矣。

自今而后,朕与卿等共勉,励精图治,不负天下苍生之望。

”自此,初帝与赵普同心协力,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推行新政,广纳贤才,赏罚分明,知人善任,使国家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开创了国家繁荣昌盛之局面。

而赵普亦以辅佐圣明君主,成就一番伟业,名垂青史。

略论曹操“唯才是举”用人政策

略论曹操“唯才是举”用人政策

略论曹操“唯才是举”用人政策三国时代人才队伍众多,各擅专长,人才的聚合与流动,与当时群雄千方百计地在割据地发掘人才有关。

诸侯在并吞的过程中,雄才大略者不仅注重土地的得失,更看重人才的得失。

在《三国志.武帝纪》中曹操是个“非常之人,超世之才”,是我国古代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在历史上是一位英雄,有着安天下的雄才大略。

应该说曹操在他那个时代里所采取的那些措施还是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适应了社会前进的趋势,从而使他具有了成功的绝对优势。

这点我们可以在历史进程中得到认同。

1曹操“唯才是举”用人政策出台之因1.1 西汉的选官制度。

选官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是各项政策得以贯彻执行的保证。

为了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扩大汉朝统治基础,汉朝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

这套制度包括察举、皇帝征召等办法。

察举,即选举。

它是沿用古代“乡举里选”,由侯国和郡的地方长官在各自辖区内考察、选取统治者所需的人才,推举给中央政府任用,是一利,由下而上的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

这些被推举的人,经过试用考核,便可授以官职。

岁举人才,使察举定期进行,形成制度,其对象有吏有民,不却众庶。

察举的名目,除“孝廉”以外,还有“贤良方正”(品德贤良,行为端正)、“直言极谏(敢于批评,敢捉建议)”、“茂才异等(才能非常出众)”等。

西汉时期察举制逐步完善。

汉武帝非常希望得到有用的人才,曾下诏求贤。

他在选官制度方面的政策措施,选拔了一批有才能、取进言的人,从而进一步充实和加强了封建统治机构。

“汉之得人,于兹为盛”。

各方面突出人才的涌现,是汉武帝时期鼎盛局面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1.2察举制度的弊端。

随着地方豪强势力的发展,封建国家的行政组织日趋瘫痪,声望影响逐渐被官僚家庭所支配,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选士而论族姓阀阅”,“以族举德,以位命贤”,而且察举主要根据人才在地方上的声望,也称之为“乡举里选”。

豪强地主势力膨胀,东汉中后期政治黑暗腐朽,是东汉历史的特点。

管理之道:古代“帝王智慧”可借鉴的管理智慧(职场经验)

管理之道:古代“帝王智慧”可借鉴的管理智慧(职场经验)

管理之道:古代“帝王智慧”可借鉴的管理智慧(职场经验)在古代的历史长河中,几乎各朝各代都拥有智慧过人的贤明君主,通过研究这些君主们对国家管理的方法,善于捕捉,善于发现的先哲们,从他们身上提炼出一种共性帝王智慧。

在历代封建帝王中,唐太宗可谓是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明君之一,在位期间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首先,在人事变革方面,唐太宗任人唯贤,重视人才。

在中国封建社会,家族思想盛行,许多君主都是秉着任人唯亲的思想,但是,唐太宗对人才的管理可谓是虚怀若谷,他在征战的时候,把李密、王世充、窦建德等人培养出来的人才收入自己的麾下,并把瓦岗寨的秦叔宝和程咬金都拉拢到自己的阵营中来,壮大了自己的军队的同时,为国家争取到了一批骁勇善战的军事人才。

这些人才,原本都是敌军的将领或是功臣,他们曾经与李世民在战场上决一死战。

但这些对李世民来说都不是那么重要,他们在李世民的眼中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他们将为唐朝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力量,于是唐太宗不计前嫌的重用他们,用自己的真心打动他们,最终,这些人才为李唐盛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运营变革方面,唐太宗虚心纳谏,厉行俭约,轻徭薄赋,使百姓修养生息,民族之间和谐共处,国泰民安。

同时李世民在军事方面对外开疆扩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

李世民的成功,是用人智慧的成功。

李世民用人,只看才能,不看出身,不看立场,有了众多贤才的辅助,才成为了一代明君。

李世民在位期间,开创了流传后世的贞观之治,这是李世民在管理上的智慧体现,他表明了身为一代明君应有的变革中的手段和才能。

在中国历史上,帝王智慧的例子数不胜数,但在两千多年前的楚汉战争中,刘邦的帝王智慧更是值得我们借鉴。

在楚汉战争中,制定大政方针和战略思想的是张良;负责经济规划,在战时,解决军需物资的是萧何;负责南征北战,带兵打仗的最高指挥者是韩信;甚至是草莽出身的樊哙也能在刘邦的身边担任要职。

【成语故事】成语故事 任人唯贤

【成语故事】成语故事 任人唯贤

【成语故事】成语故事任人唯贤在古代社会,王朝的官员选拔常常是按照家世或者地位来决定的,不一定能力和素质高的人就一定能够得到重用。

然而,有一位明君之所以能够治理国家,恰恰在于他实现了“任人唯贤”的理念。

这位明君就是汉武帝。

相传,在汉武帝即位的前夕,他的父亲被婶婶陷害,武帝被囚于宫中,逃难时连温酒的壶都带不走。

因此,他深知,一个统治者的成功和失败,关键在于他选择的人才。

在即位之后,他展开了一项大规模的选才活动,不再看重出身和身份,而是以能力和品德为标准。

汉武帝曾说过:“我治理天下,只看人品和能力,而不看出身和门第。

”他要求官员们以“忠实敬业,心胸开阔,学识丰富,勤俭节约”为基本标准,对人才寄予厚望。

为了发掘贤才,汉武帝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乡试、县试、府试、京试,选拔人才。

他特别注重推荐少数民族、中原以外的人才,把他们任命为官员。

他还鼓励边疆将领的识才和举荐。

从此,汉武帝的朝廷上,开始有了更多来自民间和少数民族的新鲜血液,并且潜力巨大、品德高尚的人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有一次,汉武帝听到一个叫做吴汉的出色将领,于是让他前来担任雍州刺史。

吴汉到了任后,一听说本地有一个勇士叫做孙建,便前来拜访。

孙建一看吴汉身上的节制金印,便自动地向他请命,请求能够担任他的幕僚,充当参谋。

吴汉感觉孙建确实很有能耐,于是就把他纳入了自己的幕府。

不久,孙建的才能充分发挥,成为了汉武帝麾下的一名出色将领。

吴汉聪明得很,不仅会听取下属的意见,而且一旦下属有什么优秀的提议就会毫不犹豫地采纳。

他明白,身为一个将领,自己只是想办法确保自己的任任务完成得好,需要寻求专业的帮助。

当时,孙建的建议被广泛采纳,于是这名年轻的参谋更上了一层楼。

汉武帝深信,一个机构的成功,不是由其领导者一个人创造的。

它需要最好的人才,才能真正发挥最大的作用。

因此,他倡导“任人唯贤”,成为历史上一位知名的断案者和明君。

历史上的“任人唯贤”给予后来的政治家以启示:当一个国家需要强有力的领导时,“任人唯贤”是非常重要的。

中考作文范文贞观之治优秀经典

中考作文范文贞观之治优秀经典

中考作文范文贞观之治优秀经典贞观之治唐太宗继承唐高祖李渊制定的尊祖崇道国策,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运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

唐太宗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并大力平定外患,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最终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

因其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故史称“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政治唐太宗即位後,励精图治,在政治上既往不咎,知人善任,从谏如流,整饬吏治,令隋末动汤之局得以稳定下来。

分权行政中国君主专制体制的主要特征是权力高度集中,中央集权。

这种政治体制极大地限制了国民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灵活性,且极易酿成。

中国君主专制社会的中央政府组织实行“三省六部制”,但贞观王朝的三省职权划分则初步体现了现代化政治特征――分权原则。

中书省发布命令,门下省审查命令,尚书省执行命令。

一个政令的形成,先由诸宰相在设于中书省的政事堂举行会议,形成决议后报皇帝批准,再由中书省以皇帝名义发布诏书。

诏书发布之前,必须送门下省审查,门下省认为不合适的,可以拒绝“副署”。

诏书缺少副署,依法即不能颁布。

只有门下省“副署”后的诏书才成为国家正式法令,交由尚书省执行(当时的贤臣魏征就供职于门下省)。

这种政治运作方式很有点类似现代民主国家的“三权分立”制,西方在十七世纪兴起的分权学说,唐太宗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运用于中国的政治体制,进一步说明了贞观王朝的文明程度是何等之高。

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唐太宗规定自己的诏书也必须由门下省“副署”后才能生效,从而有效地防止了他在心血来潮和心情不好时作出有损他清誉的不慎重决定。

中国历出了八百五十三个帝王,只有唐太宗一人拥有如此杰出智慧和胸襟。

君臣论治隋末民变,使太宗认识“民依於国,国依於民”的道理。

论古代用人思想体系及对当今干部工作的启示

论古代用人思想体系及对当今干部工作的启示

论古代用人思想体系及对当今干部工作的启示作者:孙锐来源:《陕西教育·教学》2011年第10期“读史使人明智”。

中国古代用人,素有“选贤任能”、“任人唯贤”的主张。

在许多文献典籍中都留下了十分丰富的用人思想。

教学中,如果能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些思想,可使我们择善而从、从中受益,得到新的启示。

一、选贤与能。

成功之道在很早的历史文献中就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关于尊重、信任、使用、厚遇、礼待贤能人才的记载,可以看出古人把重视人才的意义拔得很高,认为不这样做就会导致亡国。

自古以来,历代统治者,在他们登上皇帝宝座或当了大官之后常是“求贤若渴”,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就要颁布一些“求贤诏”、“招贤榜”之类的文书招揽天下人才。

因为他们深深懂得人才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即要想天下大治,自己的皇位坐得稳,必须这样做。

现实社会中,我们依然要坚持这种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选用那些有政治远见、工作能力,富于牺牲精神,能独立解决问题,在困难中不动摇,忠心耿耿为民族、为党而工作的干部,这样党和国家的建设发展才会有可靠保证。

二、广开才路。

选拔人才选拔人才要遵循“宽于取,严于用”的原则,否则就会形成“功名气节人物”、“庸妄之辈,充塞天下”的局面。

古之取士也宽,其用士也严;今之取士也严,其用士也宽。

古者乡举里选士之有贤能者,不患于不知。

降而唐宋,其为科目不一,士不得与于此,尚可转而从事于彼,是其取士之宽也……宽于取,则不枉才,严于用,则少幸进。

今也不然……严于取,则豪杰之老死丘壑者多矣;宽于用,此在位者多不得其人也……功名气节人物,不及汉府远甚,徒使庸妄之辈,充塞天下,岂天之不生才哉!则取十之法非也。

吾故宽取士之法:有科举、有荐、有太学、有任子(六品以上官吏的子弟从十五岁起按其父亲的官阶分别送入州县或太学学习,学成的,授于官职)、有郡邑佐(郡县的小吏工作成绩优秀者可以选送进太学进修或保养京城做官)、有辟召(宰相、六部、方镇及各省督抚都可以保荐属下工作成绩优秀者升官)、有上书(自己推荐自己)。

白效咏 黄朴民汉武帝的用人之道文史知识

白效咏 黄朴民汉武帝的用人之道文史知识

白效咏黄朴民汉武帝的用人之道文史知识大专家写小文章准确、生动、有用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知识性、趣味性、学术性兼备内容涵盖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作者荟萃全国一流文史专家文史知识微信号:wszs1981QQ群:363031535投稿信箱:wszs@新浪微博:@文史知识杂志官方网站:中华书局/文史知识汉武帝的用人之道“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

一个国家民族的兴盛,人才是最关键的一环。

汉帝国在汉武帝的统治之下能达到鼎盛,与汉武帝求贤若渴、用才不拘一格有莫大的关系。

在武帝网罗俊彦、招揽英雄的政策引导下,“群士慕向,异人并出”,“汉之得人,于兹为盛”。

据班固称:“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兒宽,笃行则石建、石庆,质直则汲黯、卜式,推贤则韩安国、郑当时,定令则赵禹、张汤,文章则司马迁、相如,滑稽则东方朔、枚皋,应对则严助、朱买臣,历数则唐都、洛下闳,协律则李延年,运筹则桑弘羊,奉使则张骞、苏武,将率则卫青、霍去病,受遗则霍光、金日,其馀不可胜纪。

”这众多的、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是汉武帝振兴汉帝国最大的保障和最巩固的基础,所以才有武帝兴造功业,制度遗文,后世莫及的煌煌功绩。

探寻武帝朝的崛起,其成功的招揽人才、使用人才之道,也是颇具价值的一个课题。

武帝亲政后,面临的是“汉兴六十馀载,海内艾安,府库充实,而四夷未宾,制度多阙”这样一个局面。

雄材大略的汉武帝发出“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的感慨。

一方面要完善礼乐制度,“易服色,封太山,定宗庙百官之仪,以为典常,垂之于后”;一方面还要征伐四夷,洗刷高祖以来对匈奴委曲求全之耻,安定边疆。

招揽人才、共襄伟业也就成为当务之急。

“一表章六经,招揽儒雅”汉初大儒叔孙通云:“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

”所谓“进取”,即“斩将搴旗”,“蒙矢石争天下”,确实不是“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的儒者之所长。

任人唯贤不问出处的作文

任人唯贤不问出处的作文

任人唯贤不问出处的作文
嗨,你知道吗?其实咱们选人才,最重要的就是看能力,而不
是看他来自哪里。

你说对吧?这就是“任人唯贤不问出处”的意思。

就说我身边的事儿吧,我有个朋友的公司,他们招人的时候,
只看能力,不问学历、不问经验。

结果你猜怎么着?他们团队现在
超级牛,都是一群有才华、有想法的年轻人。

所以啊,选人就得这样,得有眼光。

再说说咱们国家的历史吧,你知道唐太宗吗?他就是个选人才
的高手。

他不看人的出身,只看人的能力和品德。

结果唐朝就成了
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之一。

这就告诉我们,选人才得抛开那些条条
框框,看人的本质。

不过啊,话虽这么说,但咱们也得承认,一个人的背景和经历
还是会影响他的性格和价值观。

所以,在选人才的时候,我们也得
考虑这些因素。

但最重要的,还是得看人的能力和品德。

所以啊,我觉得“任人唯贤不问出处”这句话,真的是至理名言。

它提醒我们,选人才的时候,要抛开偏见和束缚,只看人的能
力和品德。

这样,我们才能选出真正优秀的人才,让社会更加进步和繁荣。

太宗明察文言文翻译

太宗明察文言文翻译

古之帝王,明察秋毫,知人善任,方能治国安邦。

唐太宗李世民,即为一例。

太宗明察,洞察天下,其才智之高,德行之厚,为后世所称道。

今试以文言文述太宗明察之事,以飨读者。

太宗明察,首在用人。

太宗知人善任,不拘一格,选用贤能。

有云:“太宗用人,不问出身,唯才是用。

”此言不虚。

太宗曾言:“吾于用人,必先观其才,次观其德,然后观其行。

”是以天下英才,皆得尽其所能,各司其职。

太宗明察,次在治政。

太宗勤于政事,明察秋毫,不遗余力。

有云:“太宗治国,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此言太宗之勤勉。

太宗常言:“政者,国之大事也。

吾虽劳,不敢辞。

”是以太宗之治,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太宗明察,又在于识人。

太宗识人,独具慧眼,能辨贤愚。

有云:“太宗识人,如鹰击长空,如鱼翔浅底。

”此言太宗之识人之明。

太宗曾言:“识人,治国之要也。

吾能识人,故能任贤用能。

”是以太宗之朝,贤臣众多,国势日盛。

太宗明察,更在于听言。

太宗虚怀若谷,广纳谏言,不耻下问。

有云:“太宗听言,如流泉不息,如江河不竭。

”此言太宗之听言之广。

太宗常言:“听言,治国之基也。

吾能听言,故能知得失。

”是以太宗之朝,忠臣良将,谏言盈耳。

太宗明察,亦在于察言观色。

太宗善于察言观色,能知人心。

有云:“太宗察言观色,如探囊取物。

”此言太宗之察言观色之明。

太宗曾言:“察言观色,治国之术也。

吾能察言观色,故能知人心。

”是以太宗之朝,上下齐心,国运昌盛。

太宗明察,尚在于赏罚分明。

太宗赏罚严明,不徇私情。

有云:“太宗赏罚,如秋霜烈日。

”此言太宗之赏罚之明。

太宗常言:“赏罚,治国之柄也。

吾能赏罚分明,故能令行禁止。

”是以太宗之朝,法度严明,天下归心。

太宗明察,实为一代英主之典范。

其明察秋毫,洞察天下,为后世帝王所效仿。

然太宗之明察,非一日之功,乃其一生勤勉、虚怀若谷、广纳谏言、赏罚分明之所致。

是以太宗之明察,传颂千古,永垂不朽。

太宗明察之事,虽已远去,然其精神,仍激励着后人。

吾辈当以太宗为榜样,明察秋毫,洞察天下,以图国家之繁荣昌盛。

康熙访贤才文言文书生回答的话

康熙访贤才文言文书生回答的话

康熙访贤才文言文书生回答的话
康熙:吾听闻卿才学渊博,具备出众才干。

不知卿何意青云直上,求学问而来见我?
书生:皇上圣明神武,臣生平悲愿乃是攻读五经,以扩充臣之学识。

昔日先帝课臣曰:“古之学者必为贤良方正之士。

”才德兼备者,方可望得圣眷。

康熙:卿言甚是。

朕素知卿之杰出才华,今日特来索问,意在何处?
书生:微臣敢荐斗笠之下,敢请效犬马之劳,唯但愿才智德行,为国效力之人,能在朝廷之门得以奋笔疾书之机会。

康熙:朕欣然可之。

卿虽少年,然如此志向令朕甚为赞赏。

学海无涯,才子宜励志图强。

尔后朕将特派臣官赐予卿,督促卿的学业。

书生:微生感激涕零,愿依附陛下明典章,倍加勤勉不辱使命。

康熙:朕期望卿能以博文强学为己任,不负朕所寄托,使天下知道朕康熙皇帝择人唯才之德。

书生:臣必以忠诚之心,尽臣所能,恪守国法,竭尽全力,为陛下赴汤蹈火,死而后已。

康熙:有卿此心,朕无愧为臣。

卿且退下,继续苦读学问,朕深信卿将成为国家栋梁之材。

九大帝王家训,跟帝王学修身齐家

九大帝王家训,跟帝王学修身齐家

九大帝王家训,跟帝王学修身齐家文/佚名当皇帝的无不希望国祚长久,其身正不正先不说,但他们对于后代的培养教导却都是很重视的,这也就出现很多经典的皇帝家训。

虽然时过境迁,人们的价值观也改变了不少,但历史就是一面镜子,很多思想在今天依然让人受益匪浅。

下面几篇,便是个中翘楚。

刘邦《手敕太子文》汉高祖刘邦(资料图图源网络)吾遭乱世,当秦禁学,自喜,谓读书无益。

洎践阼以来,时方省书,乃使人知作者之意。

追思昔所行,多不是。

尧舜不以天下与子而与他人,此非为不惜天下,但子不中立耳。

人有好牛马尚惜,况天下耶?吾以尔是元子,早有立意,群臣咸称汝友四皓,吾所不能致,而为汝来,为可任大事也。

今定汝为嗣。

吾生不学书,但读书问字而遂知耳。

以此故不大工,然亦足自辞解。

今视汝书犹不如吾,汝可勤学习,每上疏宜自书,勿使人也。

汝见萧、曹、张、陈诸公侯,吾同时人,倍年于汝者,皆拜。

并语于汝诸弟。

吾得疾遂困,以如意母子相累。

其余诸儿,皆自足立,哀此儿犹小也。

译文:我遭逢动乱不安的时代,正赶上秦皇焚书坑儒,禁止求学,我很高兴,认为读书没有什么用处。

直到登基,我才明白了读书的重要,于是让别人讲解,了解作者的意思。

回想以前的所作所为,实在有很多不对的地方。

古代尧舜不把天下传给自己的儿子,却让给别人,并不是不珍视天下,而是因为他的儿子不足以担当大任。

人们有品种良好的牛马,还都很珍惜,况且是天下呢?你是我的谪传长子,我早就有意确立你为我的继承人。

大臣们都称赞你的朋友商山四皓,我曾经想邀请他们没有成功,今天却为了你而来,由此看来你可以承担重任。

现在我决定你为我的继承人。

我平生没有学书,不过在读书问字时知道一些而已。

因此文词写得不大工整,但还算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思。

现在看你作的书,还不如我。

你应当勤奋地学习,每次献上的奏议应该自己写,不要让别人代笔。

你见到萧何、曹参、张良、陈平,还有和我同辈的公侯,岁数比你大一倍的长者,都要依礼下拜。

也要把这些话告诉你的弟弟们。

人才不问出处的古文。

人才不问出处的古文。

人才不问出处的古文。

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君王一向采取从士族地主里选择人才的方针,甚至一度形成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以致成为禁锅人才发掘的一项弊政。

对此,唐太宗力求整顿前朝在用人上的过失,把眼光转向更广大的范围,采取了士庶并举的方针。

例如,他在当政时不但非常信任士族地主高士廉、长孙无忌、杜如晦等人,还曾物色起用有才能的庶族人士马周。

贞观三年(629年),唐太宗鼓励百官上书直言政事得失。

中郎将常何不善文墨,于是请家客马周代替自己写奏折二十多条。

常何上奏后,这二十多条意见竟然每一条都十分符合唐太宗的心意。

对此,唐太宗感到很惊讶,认为其中必有蹊跷,因为常何乃一介武夫,不通文墨,什么时候竟然修得如此远见卓识,于是追问常何原因。

常何据实相告,唐太宗感到马周的确是一个贤能之才,随即宣旨召见他。

当马周迟迟未到时,他又“四度遣使催促”,显示了他对这个素未谋面的布衣人才是何等的重视。

在与马周见面交谈后,唐太宗十分高兴和满意,马上授予其门下省的官职,最后又将其调为中书令。

皇帝从官中选官,并不是一件稀罕的事,但能够把网罗人才的视野从贵族转向平民的君王则为数不多,唐太宗可算其中的佼佼者。

一方面,唐太宗不以人的身份背景、地位尊卑为选择的条件;另一方面,唐太宗还十分懂得唯能者是用的用人原则,提倡谁有本事就用谁。

一次,唐太宗给功臣们封官赐爵。

他让人先宣读自己事先写好的名单,并说:“若谁有意见,请尽管向我提出来。

”唐太宗的叔叔李神通自认为为唐王朝打了许多重要的仗,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自己又是皇帝的叔叔,在众大臣中,应该是自己的功劳最大。

但他一听到名单上把自己排在后面,心里就极为不服气,对唐太宗说:“当初,是我首先起兵响应您,跟随您东征西杀,为您夺得皇位立下了大功。

可您今天怎么好像把我的功劳全都忘记了似的,竟然将我排在房玄龄、杜如晦这些人的后面?与我们这些在战场上誓死为国家拼杀的人相比,他们有什么功劳可言?不过就是舞文弄墨、乱写乱画罢了!”唐太宗笑了,说:“叔叔您虽然首先举兵起义帮助我,可是您忘了,您后来还打了两次大败仗呢!房玄龄、杜如晦他们出主意、定计策,帮我取得了天下,论功劳,理应排在您的前面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古代帝王的求贤之道不问出身唯才是用
导语:公元前11世纪,商汤在伊尹的帮助下,一举消灭了夏桀,建立了商朝。

伊尹之后,商朝又出现了一位贤相,叫傅说。

他是商朝第23个王武丁时期的奴...
公元前11世纪,商汤在伊尹的帮助下,一举消灭了夏桀,建立了商朝。

伊尹之后,商朝又出现了一位贤相,叫傅说。

他是商朝第23个王武丁时期的奴隶。

武丁继承王位后,立志做一个像商汤那样有作为的君主。

他时常对臣下讲:“商汤能够灭夏兴商,是因为有伊尹的佐助;今日要复兴商朝,也必须找一个像伊尹那样的好帮手。


武丁继位后3年不理朝政,将国家大事委托给大臣处理,自己则专心观察国内的局势,并留心察访佐王之才。

他暗中观察群臣,感觉均非理想的治国贤才,便到百工中访求,发现奴隶傅说颇有才能,想用他为相,治理国家。

但是,无缘由地启用一个奴隶辅佐治国,那些朝中显宦肯定不同意。

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妙计。

一天晚上,武丁入睡以后,故意大笑不止,手下人以为他从梦中笑醒,连忙向他道贺,问他做了什么好梦。

武丁微笑着说:“振兴商朝大有希望了。

刚才我梦见先王商汤给找推荐了一个大贤才,名叫傅说,希望诸位给我赶快找来。

”商朝人特别信神,文武百官又听说傅说是商汤介绍的大贤才,谁都不敢不相信。

可是,大伙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去哪里寻找这位大贤。

他们便聚集朝中所有的大臣,让武丁过目,看他们中是否有梦中的那位大贤。

武丁故意把所有人盯着看了一遍,摇了摇头说:“诸位中没有一个像的。

”文武百官赶忙向武丁讨教:“请问君王,你梦见的那位大臣的相貌如何?”武丁便把傅说的长相、特征,活灵活现地讲了出来。

大臣们纷纷去各地百姓中寻找。

不久,寻找傅说的人回来报告,在傅岩有个奴隶叫傅说。

武丁忙派生活常识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