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能所关系看唯识义的本质规定性
浅议唯识学的种子论
5、唯识学建立 / 种子论0 的理论意义。呈现在我人面前 的世界, 是多样性和变化性的 世界。为了在观念界把这个世 界因果关系阐明, 唯识学建立 了符合自身理 论旨趣的 种子 论。人是通过心识功能来认识 世界和自我的, 心识的有意活
22 藏 传 佛 教
动, 就是一种模拟过程, 在某种意义 上讲, 唯识学就是内心模拟思维学, 种子是内心虚拟世界的单元。唯识 学认为, 转识成智首先要对心识内 在功能进行如理认识和向智化方面 转移。唯识学是了别学, 是对符号性 世界的认识学。不知道唯识学的特 殊性, 就无法真正得到唯识学的底 蕴。唯识学为了说明认识的发生, 当 然认识与存在是同一规律, 对认识 的认识就等于对存在的认识。认识 就是世界, 世界就是认识, 在方法论 上, 不建立种子论, 就无法描述认识 存在之过程。中观学讲发生论只在 因缘无性上讲。真常学讲发生论, 全 在于一心真如之体上讲。唯识学与 它们都有不同, 唯识学认为中观学 式的因缘论可以把现象实理讲出, 但无从说明认识的逻辑关系, 种子 论的提出就是要克服中观学在认识 论上的不足, 真常学之发生论是一 种一体多用论, 在唯识学看来, 这违 反因果规律, 至少在世俗谛上是这 样的。为了说明什么因得什么果, 或 者说什么果必有什么因, 所以唯识 学才建立种子论。在佛教中, 只有唯 识学的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是完 整的、有效的, 所以玄奘法师才极尽 全力弘扬阐发唯识妙理。我人不能 离开思想进行思想, 我人不能离开 逻辑来理解事物, 唯识学的种子论 就是构成我人的思想逻辑的基本要 素。学习唯识学种子论是彻悟唯识 奥蕴的玄机。种子论的理论意义在 于为唯识学的内在认识论提供了坚 固的基石, 唯识学把世界的原理, 纳 入种子的范畴中进行研究与揭示。 在某种意义上讲, 唯识学就是研究 种子与现行之原理。
关于唯识学时间意识的现象学考察
蔡瑞霖:关于唯识学时间意识的现象学考察蔡瑞霖第一节楔子本文所要处理的课题既复杂又困难。
首先,作为现象学与唯识学对比的初步尝试,研究课题不容易打开。
其次,因为关涉两个分属不同文化传统的思想学派,在语义确定性的对译上,十分困难。
而以中文为对比的表达媒介,更增艰难。
再其次,不论现象学和唯识学,都具备极强而精细的分析性格,堪称烦琐哲学。
以个别学派或个别专题为研究,已属复杂,对于想要从对比哲学观点,来发掘义理,比对分析其间的核心观念,这就更复杂了。
本文不可能援用一套庞大体系来安排两门学问,只能紧守这两门学问的范围,举其主要义理作对比例子,藉其相似内容或同质观念之互比,以发现哲学研究的新方式,则对于旧有哲学传统,或可以增添新义。
这种新方式的尝试,可以简单的称它为「对比哲学」。
对比哲学的建立如下。
由于相似语境或不同语境的哲学义理,常有「本质类似性」(essential similarity)存在,这是共通的事实。
因此,藉由一系列有意义论题之有系统的对比研究,可以成立对比哲学的初貌,也可以提供有价值的结果。
本文依此为目的,选择印度瑜伽行唯识学(Yogacara-Schule)的代表----世亲(Vasbandhu,320-400),和德国现象学(Die Phanomenologie)的代表----胡塞尔(Edmunnd ,1859-1938),两者主要义理的类似性,作为对比研究的内容。
依适当的先前理解,选定「意识」与「时间」之关系为对比焦点,即「时间意识」( Zeitsbewusstsein)与「阿赖耶识」( AAlaya-vij~naana )为研究课题。
特别透过世亲底「识转变」( Vij~naana-pari^naama )与胡塞尔底「识建构」( die Konstitution des Bewuβtsseins两观念的并举对比,来获致各自新义及发展。
(注1)印度瑜伽行学派,是大乘佛教中极重要的思想,一般称唯识学或唯识论( Vij~napti-maatrataa-siddhi )即是这学派思想特色的专称。
胡晓光:略述法相义与唯识义之异同
略述法相义与唯识义之异同胡晓光印度大乘佛教共有两轮,一是般若中观空宗,二是瑜伽唯识有宗,中观与唯识在研究对象事物时,各自取向不同,中观侧重于对事物的普遍本质规律的阐释,唯识侧重于对事物的特殊性质法则的揭示,著名佛学家欧阻竟无先生说:“一切法(事物)空宗为般若,一切法无我宗为唯识”可见中观的性空与唯识的无我是略有区别的。
过去,有一些中国佛教学者误解佛教两宗的差异所在,认为中观是性宗,唯识是相宗。
性是不变义,体义、本质义;相是现象义。
本质与现象是事物存在的辩证统一的两方面,本不可分离。
说中观从性上立宗,说唯识从相上立宗是不符合逻辑的。
印度佛教义学都是在认识论这个层面立说的,不同于中国佛教义学是从本体论这个层面建立思想体系。
中国佛学者讲真如缘起论,或说性具、或说性起、或说性觉,所以中国佛教才可称为性宗。
印度佛教不存在这个概念的。
从现代哲学的纬度看,中观属于哲学思维学,唯识属于科学思维学。
中观学从理性思维的判断性质—亡来破斥形而上学观念,张扬辩证法精神;唯识学从反思理性思维本性上,来揭示和亲证心思的实相,表现出理智与直觉的有机统一性。
中观与唯识不但学系不同,学理也是不同的。
有宗在建立自宗的理论体系时,是从两方面入手的。
首先是建立法相义,而后建立唯识义。
法相义所及内容是五法三自性,唯识义所及内容是八识二无我。
对于法相与唯识是一是异,近代存有三个著名论点。
一是欧阳竟无先生,主张“法相法性是一种学,唯识法相是两种学,约教相说法相,约观心说唯识”;二是太虚大师,主张“法相必宗唯识,唯识必摄法相”;三是印顺法师,主张“唯识必是法相的,法相不必宗唯识”,这三种论点是依据各自遵崇的学宗而提出来的,各有自身的逻辑性,在其体系范围内是相应的阐释。
欧阳竟无先生、太虚大师、印顺法师堪称近代第一流佛学通家,他们都能够很好地运用佛学固有的思维方式来研究佛学思想。
由于三位大师各自学宗不同,采取的纬度取向有异,欧阳是以唯识为宗极,太虚则把真如当圆教,印顺又以中观为究竟。
胡晓光:唯识要义 (1)
唯识要义胡晓光一、唯识思想的来源及其基本含义1、唯识思想根源于《阿含经》之观心。
唯识学是观心之学,是瑜伽学。
所以唯识宗也被称为瑜伽行派,唯识宗的根本大论叫《瑜伽师地论》。
唯识思想来源于佛陀的观心法,众所周知《阿含经》是最早的佛典,它比较原本地记述了佛陀的思想。
《瑜伽师地论》就是本着《阿含》的精义而造的。
《阿含》认为“心为法本”,能观心者才能解脱。
唯识学就是基于“心为法本”的理念而广演唯识妙谛的。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就是对“心为法本”之义的阐释。
2、唯识思想就是讲转识成智、唯识无境。
唯识者,一切法不离识而有。
一切法唯识而变现,故名唯识。
心所观境,皆由心识变现,非有识外之境,故名唯识无境。
凡夫不知唯识之理,内执身心为实我,外执自然世界为实法,转识成智就是要转舍凡夫之遍计所执自性,转得依它起自性和圆成实自性。
遣分别之心识为无分别之智。
众生贯习,恒执心外有法,不知一切皆心所变也。
修佛悟道,重在观心,于心识上用功,这就是唯识之方法也。
唯识之性即圆成实性,唯识目的就在于成就此性也。
二、瑜伽行派包括法相与唯识两方面内容1、法相与唯识的区别过去人们不加分别法相与唯识,其实法相与唯识是有区别的。
法相与唯识的区别是多方面的,在这里我略举几条:①缘起义是唯识学,缘生义是法相学。
②根本智摄后得智是唯识学,后得智摄根本智是法相学。
③能变义是唯识学,所变义是法相学。
④约观心义是唯识学,约教相义是法相学。
⑤五法三自性是法相学,八识二无我是唯识学。
⑤平等平等是法相学,殊胜殊胜是唯识学。
法相广泛,唯识精纯。
从学理入手,从观行起步,唯识与法相必须详加分析,不然因果混乱,次第不明。
当然在终极原理上法相与唯识是不二的。
法相必宗唯识,唯识必摄法相。
唯识之识是存在的心体,法相之相是在心中所现之相,心体与心相是不一不异的。
2、法相与唯识的各自作用学习法相就是要了达一切法之实相,法相学就是文字般若学,就是要使学人获得法住智,学习唯识就是要如是观心,唯识学就是观照般若学,就是要使学人获得涅槃智。
考研政治的重要考点之认识论
考研政治的重要考点之认识论考研政治的相识论考点二相识的本质(一)相识的本质相识是主体在实践根底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二)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在相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相识路途: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途,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途。
唯物主义哲学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其次性,相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唯心主义哲学颠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相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相识看作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历的东西。
这就割断了相识同客观现实的联系,否认了相识的客观依据,陷入了主观随意性。
(三)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区分旧唯物主义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相识论,把人的相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外界对象。
它有两个紧要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相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相识的确定作用;二是离开辩证法来考察相识问题,不了解相识的辩证性质,不能把相识看做是不断开展的过程,而认为相识是一次性完成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相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相识论,认为相识首先是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的双向互动过程,是相识主体能动地缔造的过程。
同时,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把相识看成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溢冲突的能动的相识过程。
(四)能动反映的根本特点1.相识的本质: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它不但具有再现客体内容的反映性特征,而且具有实践所要求的主体能动的缔造性特征。
2.能动反映的特点:再现客体(摹写性),缔造性(以实践为根底)。
考研政治的相识论考点三相识运动的根本规律(一)两次飞跃:从感性相识到理性相识,从理性相识到实践1.从感性相识到理性相识的飞跃(1)感性相识与理性相识相识的开展过程,首先是从实践中产生感性相识,然后能动地开展到理性相识。
感性相识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干脆的、详细的反映。
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
感性相识是相识的低级阶段,感性相识具有干脆性和详细性。
唯识学五个重点
唯识学五个重点唯识学是中国古老的哲学思想,其关注的是探究客观世界的本质和真理。
研究它的重点是从统一的视角出发,把它与心灵和精神结合起来,从而获得有关自我意识和宇宙意识的见解。
今天,我们将从唯识学的五个重点来分析,深入了解它所涵盖的内容。
首先,唯识学强调深刻思考和统一视角。
它否定了任何一种分裂的思想,强调必须有一致的视角来看待客观世界,而不是迷信与偏见。
唯识学要求人们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待事物,不要完全依赖一种信仰,而是在世间万象中把事情放在全局之中来观察,以此得出客观的结论。
其次,唯识学的核心思想是“以明白为先”。
它强调要以对世界的清晰认知来理解自身,从而可以更好地识别自身意识与宇宙意识之间的关系。
唯识学要求人们以清晰认知为最优先,放弃迷信和依赖,追求真理,根据客观实际来理解宇宙万物,而不是因迷信和偏见而错误地理解宇宙。
第三,唯识学认为“灵视”是一种精神智慧。
它否定任何一种宗教或科学的教义,强调以正确的心态和眼光来接触客观世界的动态,从客观的角度来探讨自我意识和宇宙意识之间的关系。
第四,唯识学强调多样性和和谐性。
它否定一切分裂思想,认为一切都是自然界理性正义和宇宙机理运行的结果。
唯识学要求人们要尊重多样性,尊重宇宙的自然原则,以此来感受宇宙的和谐性,从而真正的认知自己的自我。
最后,唯识学认为心灵与精神的发展是宇宙发展的根本。
它否定任何一种仅仅局限于物质世界的理论,而是要重视心灵的发展,认识到如果没有心灵的发展,精神的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宇宙也就不可能发展。
它要求我们通过不断地聆听、思考和把握真理,来促进我们内心深处的精神发展。
从以上可以看出,唯识学是一种理性的哲学宇宙观,它从多个方面提出了对客观世界的理性诠释,要求我们以对世界的清晰认知来理解自身,强调深刻思考和把握真理,尊重多样性,重视心灵与精神的发展,从而更好地认知自身意识与宇宙意识之间的关系。
作为一种古老的哲学思想,唯识学已由古至今被许多人受到启发,因而有许多后继者继续拓展它,将它发展成一种更加崭新而富有启发性的思想。
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的六大理由
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的六大理由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的这种思想在佛学中被广泛讨论和探究,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和哲学思考。
下面将分六大理由详细阐述这一思想的重要性和意义。
第一,观念决定现实。
在唯心主义的理论中,认为人们的认知、观念和意识决定了他们对世界的感知和理解。
人的主观意识在塑造现实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客观的现实则是在主观观念的基础上产生和呈现的。
对于世界的认知和观念的改变,会直接影响到现实的表现和发展。
唯心所现,就是通过对观念和意识的转变,改变和塑造现实。
第二,心境决定体验。
在唯心主义的观点中,认为人们的心境和情感状态决定了他们对世界的感受和体验。
如果心境纯净、平和,那么所看到的世界也会呈现出美好和和谐的景象;相反,如果心境浊杂、恶劣,那么所感知的世界也会显现出阴暗和混沌的一面。
修炼心境、提升心灵境界是唯心所现的重要途径之一。
万法唯心所现。
在佛学思想中,万法即诸般事物和现象,它们都是由心识而生的,是心灵的映射和表达。
唯心所现,就是认为万法的存在和变化都是由心识而生的,它们只是心灵的表现和投射,而不是独立于心识之外的客观实体。
深入理解万法唯心所现,有助于我们认识和理解世界的本质和真相。
第四,唯识所变。
在佛学思想中,唯识所变是一种反映心识意识的变化和转化的理念。
认为一切现象的变化和发展都是由心识而生的,是心识的塑造和表现。
唯识所变,强调我们应该从心识的角度去理解世界的变化和发展,通过观照自心,了解心识的起源和本质,从而明了万法的虚妄和永恒。
第五,修行唯心所现。
在佛学修行中,唯心所现的理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深入体悟心灵的微妙和奥秘,理解万法唯心所现的真谛,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内心的平和与解脱。
唯心所现,是一种深刻的修行方式和方法,它可以引导我们摆脱烦恼,开启心灵的智慧之门,实现心的净化和升华。
第六,认识唯心所现。
在认知的过程中,了解和认识唯心所现的理念对于我们开阔视野、拓展思维至关重要。
哲学之认识的本质与结构
2020长春市事业单位备考:哲学之认识的本质与结构对认识的本质问题,以往的不同哲学派别有着不同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以往哲学的合理思想,以实践为基础,从正确处理实践与认识、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中界定认识的本质。
1.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或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
认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2.对认识的本质的规定的理解:首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认识既不是“生而知之”、主观自生,也不是直接来源于客体,而是通过主体能动地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中获得。
正如恩格斯所说:“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
其次,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原则,认识是对客体的反映或摹写,即认识是以客体为原型的,认识一定含有反映或摹写客体的内容。
第三,认识对客体的反映是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包括一定的选择性、重构性,而不是简单的、直接的摹写。
在认识活动中反映和创造不可分,反映是有选择有重构的反映,即在创造性过程中实现的。
创造是在反映基础上的有根据的创造,是受反映对象的客观本性制约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认识本质的规定与理解,同唯心主义观点、不可知论观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划清了界限。
3.认识的结构: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构性,其基本结构都是由主体、客体和中介所构成的,都是主体借助中介作用于客体,表现为主体和客体按一定方式实现的相互作用。
认识主体是指从事社会实践和进行认识的人;认识客体是指进入人的认识活动,被主体的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客观对象;认识中介是各种形式的认识工具、手段及其操作程序和方法。
了解更多公告,请登录吉林事业单位招聘信息网。
网址里将定期发布吉林省事业单位招聘、吉林省教师招聘、吉林省医院招聘公告。
【历史教研】历史新课标(2022年版)内容变化
发展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
产初主中义社历会五史种社课会程形态的。它课们构程成内了一容个从的低级范到围高级、的发分量、程度等,都要符合基础教育的 基本要求。 展序列。不是所有民族、国家的历史都完整地经历了这五个阶 段在,进但是行这个历发展史总课趋势程具有的普遍编性制、规时律性,意义要。特别注重历史基础知识的筛选和组织,尽 力避免课程内容专业化、成人化的倾向,避免过多、过繁、过深、过难 的教学内容导致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从而使历史课程及其教学适应基 础教育的要求,体现出基础教育的特点。
关于新课标的一些思考
从核心素养的目标追求来看,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旨 归,意在提升学生个体应对复杂情境的能力,促进学生个体的持续发展。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并没有指向具体的学科领域,而是跨越了不同的学科 领域,以“跨学科素养”的形态存在核心素养跨学科、跨领域的本质,要求我们 打破“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的固有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统整”学科知识的能 力、跨学科学习的能力。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UbD模式实施步骤 (教学结构以单元教学为主) 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学习意愿→探究主题并实践所学→反思学习→评价学习
整体变化特征
二是根据时空顺序, 精选基本、重要、典型的史事,注重吸收史学研究包括考古研究的 新成果,充分反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世界其他国 家和地区的优秀文化,同时突出伟大建党精神、改革开放精神、伟大抗疫精神、脱贫 攻坚精神等,强化“四史”学习内容。
胡晓光:唯识二题刍议
唯识二题刍议胡晓光唯识佛学是印度大乘佛教发展到圆满程度时期而形成的庞大的理论体系。
它把佛法中一切真实性的问题以现实、理性的方式给予体系性的完整诠释。
可以说,印度大乘佛教,只有唯识佛学是严格意义上的结构体系。
众所周知,印度大乘佛教共有两大学派:一是中观学派、二是唯识学派。
中观学派以《般若经》为宗本,由龙树菩萨开创,唯识学派以《解深密经》为法源。
由无著、世亲二大揭橥,中观学派原本笃守诠经阐义的精神,是般若思想的解释学。
然而后来演化成两大学支:一是应成中观学、二是自续中观学。
应成派以随应破为方法,反对以立量形式建立宗说。
自续派则与之相反,它以自义立量为方法,建构中观法义量论。
在方法论上中观学内部是不统一的。
唯识学在历史过程中,也是如此,在印度,唯识学也有两大对立观念:一是无相唯识学、二是有相唯识学。
在中国,唯识学由于翻译和阐释不同,也有两派:一是旧译唯识学、二是新译唯识学。
太虚大师认为大乘佛教有三大宗:一是法性空慧宗、二是法相唯识宗、三是法界圆觉宗。
印顺法师则以三论来判别大乘佛学:一是性空唯名论、二是虚妄唯识论、三是真常唯心论。
太虚大师和印顺法师的分判是合乎中国佛教情况,与印度佛教历史实际不甚相符。
据唐代玄奘法师和义净法师所传讲,印度大乘佛法共有瑜伽与中观两大系。
旁证,西藏佛教也认为印度佛教有空有两轮。
特别是宗喀巴大师就作如是说。
所谓的法界圆觉宗或真常唯心论,它实质是中国化佛学。
它的理论基础与思想来由,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旧译唯识学的典籍的引申与误读、二是汇综本土哲学观念。
法界圆觉宗或真常唯心论是以如来藏思想为核心。
关于如来藏思想在大乘佛教中,确实存在这种观念,在印度有著名的经典有十六之多,论典也有但不多。
如来藏思想是关于成佛的问题,但是并不存在一个独立的如来藏思想体系。
如来藏最终被唯识学纳入理论体系之中,成为唯识学的不可或缺的理论与实践内涵。
然而,由于旧译唯识学的典籍在文质两方面的缺欠,导致了中国解释家们用本土哲学的体用思维方式来诠释和引申发展如来藏义。
惟心唯心论与唯识论探讨意识本质
惟心唯心论与唯识论探讨意识本质心是人类思维、感觉和意识所产生的中心,它是人类意识活动的核心。
关于心的本质和意识的起源,惟心唯心论与唯识论是两种重要的哲学思想流派。
本文将探讨惟心唯心论与唯识论对于意识本质的不同理解。
首先,惟心唯心论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观点,强调心识的主导地位。
惟心唯心论认为意识的本质是心所产生的,意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表现。
此观点源于儒家文化和佛教禅宗的影响,强调人类心灵的纯净和自我觉知的重要性。
在儒家思想中,心被看作是人的本性和道德心的根源,强调人应通过修养自己的心来达到完善。
在佛教禅宗理论中,心是可以通过修行和禅定来觉知和超越世俗欲望的工具。
因此,惟心唯心论关注个体内心的体验和认知,在探讨意识本质时,强调主体性和个体差异。
相比之下,唯识论是佛教哲学的一种观点,强调依照心识来认识世界。
唯识论认为意识的本质是依存于心识的运行,意识现象是由心识的活动所构成。
唯识论将意识看作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过程,包括感知、觉知、思维等方面。
唯识论强调心识与外部事物相互依存的关系,认为意识的存在需要外界的刺激和条件。
因此,唯识论关注意识的普遍性和共性,强调个体心识与外界存在的互动和交流。
在对意识本质的探讨中,惟心唯心论与唯识论有着各自的贡献。
惟心唯心论强调个体心理的体验和感知,提供了从主观角度理解意识本质的视角。
个体的心理活动、情感体验和认知过程对于意识的形成和运转起着重要的作用。
个体的觉知和意识活动是对外部事物的主观反映和内在表达。
从这个角度来看,意识本质可以理解为个体的内心世界和主观感受。
唯识论则强调了意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突出了意识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意识是一种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过程,是认识和理解外界事物的媒介。
唯识论将意识的本质与外界的现象相联系,认为意识的存在和运作都依赖于客观世界的存在。
从这个角度来看,意识本质可以理解为人与世界相互作用和交流的结果。
尽管惟心唯心论和唯识论在对意识本质的解释上存在差异,但二者并不完全互斥。
逻辑学事物的本质
逻辑学事物的本质
逻辑学中的事物本质指的是事物的内在规定性,它决定了事物是其自身而非其他事物。
在哲学和逻辑学的讨论中,事物的本质是一个核心概念,它涉及到事物的定义、特性以及与其他事物的关系。
以下是一些关于事物本质的关键点:
1. 内在规定性:事物的本质是指构成事物的基本特征和属性,这些特征和属性是内在的,即使事物的外在环境变化,这些内在规定性仍然保持不变。
2. 区分性:本质是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依据。
每个事物都有其独特的本质,这使得它在世界上占有特定的位置。
3. 必然性:事物的本质包含了它的必然性,即事物按照其本质所规定的方式存在和行动。
这种必然性是理解事物行为和发展的关键。
4. 概念系统:在黑格尔的《逻辑学》中,本质不是一个孤立的概念,而是与“绝对”和“自为”等概念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复杂的逻辑体系。
5. 认识论意义:了解事物的本质对于认识论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帮助我们理解知识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如何通过逻辑推理来达到对事物的深刻理解。
6. 形式逻辑与思辨逻辑:形式逻辑关注于肯定和否定的基本原则,而思辨逻辑则试图超越形式逻辑的限制,探讨事物的本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事物的本质是其固有的、决定其身份和行为的特性。
在逻辑学和哲学中,深入探讨本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和我们在其中的位置。
唯识学五个重点
唯识学五个重点
一,唯识学简介
唯识学(Epistemology)是对认识论的总称,探讨认知或知识是如何形成的。
它是哲学的
一个分支,涉及诸多问题,包括认知客观真实性的证明、知识的历史及其他因素。
唯识学
具有一定的研究应用价值,它有助于人们理解自己的生命体验,认识自己的心智,助人们
找到真正的自我和真实的生活。
二,唯识学的五个重点
1、认知实在论:它探讨我们能够获知什么是真实的知识,以及该知识是如何形成的。
它
强调一般地使用经过观察和发现的事实之间的联系,以及一般地推断的可能性。
2、认识论的客观性:它强调,在这个范畴的思维过程中,客观知识的获得是以独立于任
何主观主观性的基础上形成的,以及客观世界的实体是确定的,不随观察者的心理状态的
变化而变化。
3、知识来源和本质:唯识学注重知识的本质,关注它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是来自何种
源头和质量,也就是知识主题、真实性、概念形式、正确性等。
4、历史和文化对唯识学的影响:特定的历史和文化会对知识的理解甚至生成有很大影响,它们也会影响更深层次的唯识学问题,比如人们何以获知真实性,及其获知真实性的动因。
5、正确性和认知质量:唯识学不仅关注知识的本质,还关注知识的质量。
它认为,知识
有其正确性,它将有助于理解和接受证据,以便得出正确的结论。
此外,唯识学也考虑了
一些外部的认知质量,比如历史和文化背景等,以此来影响认知质量。
三,结论
从以上可以看出,唯识学所涉及的五个重点构成了它诸多研究主题的基础,是对认知过程
的一个系统考察。
从而帮助人们理解什么是真知、如何获得真知等认知问题。
唯识论
一、心意识与“唯识” 二、唯识思想探源 三、识变理论 四、种子与熏习 五、三性三无性 六、转依与五重唯识观
知识要点
• 阿赖耶识 • 种子 • 四分 • 三自性 • 唯识无境 • 转识成智
一、心意识与“唯识”
关于心、识的关系,以及为何用“唯识”一名, 《大乘法苑义林章》曰:
“识者心也,由心集起彩画为主之根本,故 《经》曰唯心;分别了达之根本,故《论》曰 唯识。
——于凌波:《唯识三十颂讲记》 第三讲 唯识学上的几个基本概念
二、唯识思想探源
原始佛教的十二缘起说,揭示了人生种种烦恼与痛苦的根 源。其中无明、行、识、触、受、爱、取等都属于或涉及 心的范畴。此“识”不像三科中的“识”,仅是心的认识 作用,而是作为十二缘起的一个环节,是前连潜在的意志 活动(“行”),后生认识对象 (“名色”)的主体精神活动,具 有心主体的意义。此“识”亦指入胎、在胎、出胎三者之 识。其间“无明”和“识”在引生果以前,是一种处于潜 在状态的精神力量,而且作为一种残余的潜势力含留在 “行”或“名色”之中,继续发挥作用。这样,就把心与 业报联系起来。
第十七颂 是诸识转变, 分别所分别, 由此彼皆无, 故一切唯识。 识转化分别。 彼皆所分别。 由此彼皆无, 故一切唯表 : 即彼识变是 分别,所分别, 彼无故由此 一切是唯识 。 此辨别识转作者、既为能分别,由此 其所分别乃无有,故一切
三. 识为种子之现行,而种子起现行,必待缘俱:
识为一种功能,此功能未起现行之前,不称识而称 种子;种子起现行时,不称种子而称识。所以种子 是潜在的功能,识是此潜在功能的发生作用 (即现 行) 。而识之起现行,必待四缘俱备。四缘者,因缘、 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
[功能] 一词初见于无著的《摄大乘论》,世亲、护 法诸论师继述之,谓一切功能,潜藏于现象界之后, 而为现象作根基,建立本识以统摄之。功能是什么? 是 [非物质而产生物质之力用] 者,事实上即是物理 学上之 [能] 。 [能] 为心物活动的潜力,亦为心物之 原料,为产生有为法之果的功用势力。
略论唯识三性哲学
略论唯识三性哲学唯识三性哲学是一种以现代物质论为基础的哲学思想,它吸取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西方实证哲学思想的精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现实实践,提出了以“自然在形而上之物质三性”为基础的哲学思想。
唯识三性哲学主张“实在论”,认为实在是构成一切思想事物的基本要素,具有“物质三性”,即物质、精神、意义三性。
“物质”是实在的客观实体,它的特点是事实性、客观性和实用性,它构成了客观实体和事实发展的根源。
“精神”是实在的主体,它的特点是意识本质的自主性和完整性,它构成了人的精神生活和实践活动的活动力。
“意义”是实在的内容,它的特点是价值追求、具体表现和积极反思,它构成了人对现实生活和对客观实体的理解和认识。
唯识三性哲学提出,实在是由物质三性组成,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客观世界和人们思维和行为的本质属性。
因此,在唯识三性哲学中,物质三性被认为是唯物论、历史论和唯心论之间的矛盾统一,是认识论和价值论的基础。
它表明,客观物质、精神生命和意义价值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是实在的基本根源。
因此,唯识三性哲学在实践活动中,要注重物质三性在实践活动中的本质统一,这就是实践活动的真正动力。
它要求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人本观点去认识实践活动,以实践的方式努力开辟实践的道路,以人本理念和实践路径研究实践活动。
因此,在实践中,唯识三性哲学要求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人文思维去解析实践活动中的物质三性的本质,也要求我们充分发挥物质三性的作用,努力改善社会结构,实现劳动有尊严和广大百姓幸福安康的目标,才能达到实践统一的要求。
综上所述,唯识三性哲学是一种马克思主义的“实在论”,它从物质论出发,阐述了“物质三性”的本质,指出实践活动中的物质三性的统一是实践的真正动力,从而使人们能够有效地实践马克思主义的人本观念,有效改善社会结构,实现劳动有尊严和百姓幸福安康为目标,达到实践统一的要求。
唯“物”唯“意”
唯“物”唯“意”唯“物”唯“意”的问题,可以说是哲学史上的一个重大争论。
唯“物”与唯“意”指的是两种不同的哲学立场,分别强调物质或意识在世界中的主导地位。
唯“物”主张物质决定一切,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基础,宇宙万物都是物质的运动和变化。
唯“物”的代表人物有康德、霍布斯、马克思等。
他们认为意识是一种物质的产物,只有物质存在才有实在的意义。
艺术、道德、法律等精神现象都来源于物质的基础上。
唯“意”则强调意识的主导地位,认为世界是由意识所决定和塑造的。
唯“意”的代表人物有黑格尔、庄子、尼采等。
他们认为意识是超越物质的存在,具有创造性和决定性。
对他们来说,物质只是意识的表象,存在的真理在于意识。
唯“物”与唯“意”之争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的论战。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间的对立,就是唯“意”与唯“物”之争的早期表现。
柏拉图强调意识的超越性和现实的非物质性,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物质是存在的基础,意识是物质的属性。
在中国哲学中,唯“物”与唯“意”的问题也有重要的地位。
古代儒墨之争就可以看作是唯“物”与唯“意”之争的一种表现。
儒家主张人性本善,强调道德修养和社会伦理,认为意识的主导地位是塑造人和社会的基础。
墨家则主张物质决定一切,强调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认为只有物质的满足才有人的幸福。
在现代哲学中,霍布斯和康德的争论也是唯“物”与唯“意”的代表性论战。
霍布斯认为人性是自私和暴力的,只有通过权威和制度来约束人的行为。
他主张物质的力量是社会秩序的基础。
康德则认为人性的本质是理性和自由的,强调道义和伦理的重要性。
他主张意识的力量可以塑造社会和历史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唯“物”与唯“意”的问题上也有自己的独特观点。
马克思认为物质是意识的基础,但同时也强调意识的作用和改造社会的能力。
他认为人类通过自觉的实践来改造世界,从而实现自身的解放。
马克思主义强调辩证法的方法论,认为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作用和决定的关系。
现代科学的发展也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考角度。
2020考研政治马原重点:认识的本质
2020考研政治马原重点:认识的本质认识的本质1.认识的本质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唯物主义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唯心主义哲学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做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
3.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区别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虽然都坚持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但是二者之间又有着本质的区别:(1)旧唯物主义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外界对象,它有两个严重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不能把认识看作是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
(2)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合理前提,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①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再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们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②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把认识看成是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
4.能动反映的基本特点能动的反映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指出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能动反映论的主要内容:第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和本质。
第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
(能动创造性)第三,在人的认识活动中,摹写、反映的特性与能动、创造的特性,二者是不可分割的。
坚持反映的摹写性和创造性的统一,才能真正揭示认识的本质和规律。
另外为了方便大家学习,提高复习的效率。
为广大学子整理了考研技巧和考试大纲,更有历年真题提供测试等等。
针对每一个科目进行深度的探讨和技巧挖掘。
欢迎各位考研的同学进行了解和资讯。
考研的痛苦是难免的,不要丧失信心,坚信苦尽甘来。
略论唯识古、今学的分野
略论唯识古、今学的分野略论唯识古、今学的分野 张志强 内容提要:本⽂以“虚妄分别”问题为中⼼,集中探讨了唯识学史上古、今学说的异同,指出:古学由于未能从因缘变现义中区分出所缘境相的不同性质,因⽽对虚妄分别因缘变现的所缘境相持“所缘⽆”的观点,主张“唯计⽆义”的唯识说,同时以依他起与遍计执同名虚妄分别,没有给予依他起性以独⽴地位;今学则将所缘境相加以区分,使虚妄分别变现的“⼆取”,成为缘所⽣的“⼆分”,“分别”由“计执”变⽽为“缘虑”,给予依他起以⼀定的实在性。
对唯识古今学说异同的清理,对于理解中国唯识学史上新旧两译的不同及其在中国佛学史上的意义,具有⼗分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唯识古学唯识今学所缘境相 作者张志强,男,1969年⽣,哲学博⼠,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关于瑜伽唯识学教义学说的演变,学界有多种意见。
有的学者根据历史发展的顺序加以区分描述,如⽇本学者结城令闻以经典时代、论书时代和注释时代以及经典时代之前探源时代来划分瑜伽唯识学由源流、经独⽴、⼤成直⾄完成、分流的历史线索,[1]再如铃⽊忠宗,则以⼈物为经纬将瑜伽唯识史区分为原始时代、弥勒——⽆著——世亲时代以及世亲以后的时代[2];有的论者则在关注历史形态演变的同时,也注重理念结构在组织上的异同,如欧阳竟⽆“法相唯识分宗”说,揭橥了法相学(瑜伽学)与唯识学之间所具有的历时性宗趣递禅关系和共时性理论组织上分⽴关系的⼆重性。
[3]依欧阳所见,就组织上的分⽴关系⽽⾔,唯识学专注于⼤乘教理的抉发,故以根本智证为⽴说之本,法相学致⼒于⼤⼩乘教相的统⼀,故以后得解诠为⽴说之本;法相学试图以三乘统⼀的教相共法来组织唯识教理,唯识学则以转依实践的境⾏果来统领法相知识学的系统。
[4]就历史形态⽽⾔,弥勒瑜伽学⼴涵法相、唯识⼆学溶铸于⼀论(《瑜伽师地论》);⽆著推阐法相、唯识⼆学为⾃⾝论书体系中独⽴的两翼,合则双美,离则两伤[5];世亲依⽌于⽆著的规模,贯通⼤⼩乘教相,完善唯识教理,旁通如来藏系思想,[6]集印度佛学之⼤成;其后的论师谨守唯识家法,各畅⼰说,除安慧外鲜有涉及法相家说的[7],瑜伽唯识教义曲尽精微,也趋近衰颓了。
专升本政 治哲学知识点一览
专升本政治哲学知识点一览哲学是一门充满智慧和深度的学科,对于专升本的同学来说,掌握政治哲学的相关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关键的政治哲学知识点。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其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则主张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决定物质。
二、物质观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三、运动观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四、时空观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
五、意识观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从意识的起源来看,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从意识的本质来看,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六、实践观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能所关系看唯识义的本质规定性——兼论唯识学理论体系之建构胡晓光何为唯识?唯识者是“只有识”和“不离识”的统一。
从存在意义上讲,唯识就是只有识。
从认识意义上讲,唯识就是不离识。
据《显扬圣教论》云:“阿赖耶识是有情世间生起根本,能生诸根,根所依处,及转识等故,亦是器世间生起根本,能生器世间故,又即此识亦是一切有情互相生起根本,一切有情互为增上缘故。
”《显识论》云:“三界但唯有识,何者是耶?三界有二种识:一者显识;二者分别识。
”唯识学虽然承认“只有识”,但这个识不是一个本体实体,而是一个恒转之流,并且内在地与转识互为缘起。
如《显扬圣教论》云:“阿赖耶识与转识为二种因:一为种子生因,谓诸转识生时,一切皆因赖耶识中种子而生;二为所依止因,谓如五识由赖耶识所执持,净色根为依止故,而得转生,又由有赖耶识故,得有意根,由此意根为依止故,意识得生。
”又云:“转识与赖耶识为二种因,一于现法中,长养彼种子故,谓善不善等转识生时,能熏发习气,入彼赖耶识中,成为当来一切转识种子故,二于后法中,为彼得出摄植彼种子故,谓转识缘彼赖耶识时得熏生赖耶种,引摄当来第八识故。
”从上引文我们可以看出,唯识学的“识”实是有情生命的一切。
所以从“识”体的相续性上讲“只有识”是确切的。
这可以被理解为唯识学的存在论。
然而,识体的作用还有相对性,即见相关系。
也就是认识关系,从这个相对性上讲“不离识”。
据《成唯识论述记》云:“唯谓简别,遮无外境,识谓能了,诠有内心。
识体即唯,持业释也。
识性识相,皆不离心,心王心所,以识为主,归心泯相,总言唯识,唯遮境有,执有者丧其真,识简心空,滞空者乘其实,所以晦斯空有,长溺二边,悟彼有空,高履中道。
”又如《成唯识论》云:“诸识生时,变似我法,此我法相,虽在内识,而由分别,似外境现,诸有情类无始时来,缘此执为实我实法,如患梦者,患梦力故,心似种种外境相现,缘此执为实有外境。
”又云:“是故我见,不缘实我,但缘内识,变现诸蕴,随自妄情,种种计度。
”又云:“由此应知,实无外色,唯有内识,变似色生。
”又云:“由此应知,实无外境,唯有内识,变似境生。
”又云:“是故一切皆唯有识。
”又云:“如是诸法,皆不离识,总立识名……故定应信,一切唯识。
”《成唯识论》又云:“愚夫所计实我实法,都无所有,但随妄情而施设故,说之为假,内识所变,似我似法,虽有而非实我法性,然似彼现,故说为假,外境随情而施设故,非有如识,内识必依因缘生故,非无如境。
由此便遮增减二执,境依内识而假立故,唯世俗有,识是假境所依事故,亦胜义有。
”从上引文我们可以看出,唯识学的“不离识”义唯识,是破执外境实有。
因识所缘境皆依识现,故曰不离识。
执实有色,执实有离识外境,是遍计所执性。
实色外境情有理无。
对此问题,近代唯识学大师欧阳竟无居士有精辟论述,如《摄大乘论·叙》中云:“所以必须佛法者,转依而已矣,所以能转依者,唯识而已矣,所以不能转依者,一大障碍执有实色而已矣,天地物我,终古扰攘而不能转,斯不亦大可哀乎!若唯有识,色即是识,识本无碍,色法自转,色法即转,心法亦转,一切智智依即全转。
”欧阳大师又在《难〈到汉微言〉成内色义》一文中云:“先明唯识旨意者,若论‘圆成’,非色非心。
世间遍计,既执有色,又执在外。
执到究竟,则与大觉全不相应,是故遍计为无。
今许‘依他’,有杂乱识,但去其执,则与大觉非全不应,是故依他是有而不真实。
此唯识旨意也。
论者方便善巧,就俗名言,诠不执法以破遍计,须得其旨方不堕负。
若许其色则唯是内,世间无‘外’之一字。
盖内则‘色’、‘识’浑融,虽言是色,与识无异,是为不执之色,故曰内色非无。
若许其外则唯是识,世间无‘色’之一字。
盖识则内外浑融,虽言是外,与内无异,是为不执之外,故曰他心是有,故唯识家,但涉外境,明言必加‘似’字,曰似外境。
”又云:“然唯识家许物唯是识者,许物是有情所变,唯是有情之识故,非许物各一识故。
又许有多识者,许多有情之多,非无情之多故。
”亲光菩萨《佛地经论》云:“外物岂是极微合成,实有体性,多因共感?但是有情,异识各变,同处相似,不相障碍,如众灯明,如多所梦,因类是同,果相相似,说名为共。
”从上引文我们可以看出,唯识学是从破实外境色而建立唯识义的。
虽然唯识学讲唯有内识无识外境,但并不执取内识为实有。
如《成唯识论》中云:“若执唯识真实有者,如执外境,亦是法执。
”此义何故?实有者即实有其体,常一不变也,唯识之“识”不是实体。
如《成唯识论》云:“阿赖耶识为断为常?非断非常,以恒转故。
恒谓此识无始时来,一类相续,常无间断,是界趣生施设本故;性坚持种,令不失故。
转谓此识无始时来念念生灭,前后变异,因灭果生,非常一故,可为转识熏成种故。
恒言遮断,转表非常。
”依此可知,唯识学“识体”不同于哲学中的神本体、物本体、心本体、理本体。
唯识学的“识体”是生命意识的整体,它内在具有丰富的结构功能,是自觉的事实存在。
从这个意义上讲,唯识学不是哲学,“识体”不是形上存在者。
唯识学是基于事实存在的“识体”为实证对象。
并对其进行自我认知。
从这个意义上讲唯识学所讲的存在是事实存在,所讲的认识是事实认识,所讲实证是事实实证。
因此,可以称唯识学即是真实学。
真实之事就是因果关系,“识体”内在的结构功能就是存在的实然。
欧阳大师在《唯识讲义》中云:“设有问言,唯识何事,应告之曰,唯识事是因果事。
”存在与认识是对立统一的。
存在为认识的逻辑先在性,认识为存在的事实先在性。
因此,唯识学重在识用,也即是认识论。
欧阳大师云:“唯识学诠用义为一大要旨。
”也就是说唯识的方法论建立意在即用显体。
唯识学的“转依”实践就是实证事实真如的方法论。
我们从如上所论可以得知,唯识的“不离识”义与“只有识”义是用处不同,并非本质有别。
从缘起义讲,就是“只有识”,从缘生义讲,法相是所变,识体是能变,所不离能,故可说“不离识”。
有相唯识重视认识论,故而多从不离识义讲唯识正理。
唯识学的“识体”内在存在差别性、依转性以及因果性。
唯识学的认识论就是对这些问题的澄明。
在解析“识体”内在的相关性问题上,唯识学习惯用“能所”这对范畴对问题进行分析。
如能变与所变、能藏与所藏、能熏与所熏等。
下面我们就通过对能所范畴所反映的“识体”内在相关性问题,进行一番论析,从而澄清唯识的“识体”本质规定性。
能变与所变,识是功能。
能变与所变都是唯识之功能。
唯识学认为识有八识之差别。
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这八识可分为三类,第八识阿赖耶识为一类,第七识末那识为一类,前六识为一类,这三类识为三能变识。
能变者即能显现也,所变者即所显现也。
能变之中可以分为因能变与果能变,因缘变与分别变,共变与不共变。
所谓因能变者即种子能变,现体为所变所缘。
果能变者以现体为能变,相见为所变,因变与果变不是异时,而是从同时用义上划分之。
据《成唯识论》云:“一因能变,谓第八识中等流异熟,二因习气。
”“二果能变,谓前二种习气力故,有八识生,现种种相。
”因能变即是以种子为因,而生体识。
果能变即是由识体现起相见二分。
在果能变中,有相见二分生起。
见分为能缘,相分为所缘。
唯识学认为相随见起,并同依识体变现,即摄所归能,所以,成其唯识义。
在果能变中,所缘相分,有因缘变与分别变之区别。
据黄忏华的《唯识宗大意》中解云:“有漏诸识变现境相,有因缘变、分别变二种。
因缘变者,所谓随因缘势力故变。
即五八识随增上异熟因即先业为缘,名言实种为因之势力,故变于境。
此境不借能缘心之分别力,唯从自种子因缘任运生,有色心之实体实用。
即三类境中性境。
分别变者,所谓随分别势力故变。
即六七识,随自计度分别之势力,故变于境。
此有二类,一偏随能缘之分别力,既无能生种子,亦无所托本质,即独影境。
二带本质亦有能种子,然借能缘之分别故,不称境之自相,无色心之实用,即带质境。
”从如上引文我们可以得知,识所缘境有三类之别,即性境、独影境、带质境是也。
因缘变与分别变揭示了三类境的起因所依。
从认识论角度上讲,唯识学所讲的因缘变与分别变和所变三类境,实际就是对认识对象的起因形式与类别的确定。
唯识学为了更细致地把境相划分清楚,又在因缘变与分别变基础上提出共变与不共变。
据《唯识宗大意》中解云:“第八阿赖耶识,变似色等器世间相,有共变不共变二种。
所言共变不共变者,第八所持种子,有色心有漏无漏等别。
于中色法种子,复有共相种子不共相种子二类。
共相种子者生自他共受用果之种子。
不共相种子者生自他不共受用果之种子。
然此二种种子者,名言种子也,必籍善恶业种之增上缘,始能生自现果。
业复有二,若业种之力用,能令诸器世间种种差别,谓之共业。
又若业力,能令有情世间种种差别,谓之不共业。
于此,共相亲因缘种,由共业种为增上缘,变生现行,曰共变。
不共相种,由不共业种为增上缘,变生现行,曰不共变。
如外器世间者,共变。
内有根身者,不共变也。
即器界者,诸有情共同之业力所变。
而有情根身者,各有情别异之业力所变也。
共不共中,总分为四。
一共中共,即共种所变,共受用。
如四趣有情共变山河等,又共受用之。
二共中不共,即共种所变,不共受用。
如己田宅衣服等,余人不能受用。
又如饿鬼所见猛火,鱼所见水等,余趣不能受用。
三不共中共。
即不共种所变,共受用,如扶根尘等,自识所变,然有少分他受用义。
四不共中不共,即不共种所变,不共受用,如胜义根等,自识所变,唯自识依用。
此宗谈人人各自唯识,虽云共变,非众多有情共同变作一器世间,兼用他所变意。
实各自变作一器世间而受用之。
然各有情能感之业力相似故,所感器界其相相似,互为增上缘。
令自他共受用,故名共变。
此众多有情各自第八本识所变器界,一一各别,而相相似,同在一处,不相障碍。
如一室中,有百千灯,别别放光,多光似一,而光光各别。
一一各别,而互不相碍。
”从上引文我们可以得知,境相之分别与受用是由共业与不共业所成。
唯识学的能变与所变为唯识义提供了事实存在合理性与认识关系的条件性。
因能变与果能变把识体内在结构功能与整体性对立统一起来,从而,确立了事实存在的合理性。
这也是唯识学的存在性——识体论。
因缘变与分别变是认识关系层面上的。
它把认识对象性与客观性以及外在性都做了严格界定,从而为量理提供了必备前提。
至于共变与不共变则为行为提供了因果规则性和生存受用境相差别性。
总之,唯识学通过能变与所变确定唯识义的“只有识”与“不离识”之义。
唯识学的“识”深层义蕴还在能藏与所藏和能熏与所熏义中包含着。
唯识学认为,八识由于作用不同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是根本识即阿赖耶识,二是前七转识。
根本识与转识的关系是展转相生,互为因果的。
如《瑜伽师地论》云:“识有两种,一者阿赖耶识,二者转识。
此复七种,所谓眼识乃至末那识。
”这个阿赖耶识是藏识,能藏一切法种子,故名藏识。
藏有三义:一能藏,二所藏,三执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