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写实小说
论新写实小说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异同
论新写实小说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异同新写实小说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是两种不同的文学流派,它们在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两种小说进行比较和分析,探讨它们在主题、叙事方式、人物塑造等方面的异同。
首先,新写实小说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在主题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着重描写社会现象和人物命运,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而新写实小说则更加关注个体生命体验和内心世界,注重个人感受和情感表达。
传统现实主义小说更加关注社会问题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而新写实小说则更加关注个体生命经验的独特性和主观性。
其次,在叙事方式上,新写实小说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也存在一定差异。
传统现实主义小说通常采用直线式叙事结构,通过时间顺序将事件展开,并通过描写细节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而新写实小说则常常采用碎片化、非线性的叙事方式,在时间、空间等方面进行跳跃,并通过意象、象征等手法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新写实小说在叙事方式上更加注重对现实的重新构建和再现,通过形式上的创新来达到对内心世界的深入揭示。
另外,新写实小说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在人物塑造上也有所不同。
传统现实主义小说通常通过塑造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来展示社会问题和人性弱点。
这些人物形象往往具有普遍性,代表着一类人或一种社会类型。
而新写实小说则更加注重个体化的人物刻画,通过描写个体的情感和思想变化来展示内心世界。
新写实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更加个性化、独特化,强调个体在社会中的独特存在和价值。
此外,在文学风格上,新写实小说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也有所不同。
传统现实主义小说通常以客观、冷静、客观地描绘社会生活为特点,追求真理与客观性。
而新写实主义则更加注重文学语言和艺术手法的创新,在形式上追求艺术效果和审美价值。
综上所述,论及新写实小说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异同,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在主题、叙事方式、人物塑造和文学风格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传统现实主义小说更加关注社会问题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注重对社会现象和人物命运的描写;而新写实小说则更加关注个体生命体验和内心世界,注重个人感受和情感表达。
试结合刘震云的小说《塔铺》谈谈你对新写实小说的看法
直播课堂
试结合刘震云的小说《塔铺》谈谈你对新写云写于1987年的《塔铺》反映的是恢复高考后的中国农村。补习班的冷 窝窝头、咸菜就着糊糊的伙食;五分钱一碗的白菜汤,就算是改善生活;嫩柳叶 蒸的菜团子,就是山珍海味。李爱莲当时家里的状况是“三间破茅屋,是土垛, 歪七扭八”,李爱莲为了给父亲治病出卖了自己的前途和青春,用善良的谎言欺 骗,是不忍打扰我备考,独自吞下生活的苦果。李爱莲这种无奈的违心选择让人 感到沉重和堵心,即使没有农村生活经历的人,读过小说心灵也会为之震颤,造 成这一切的原因是美好的人生理想和与之相差甚远的物质极端贫困的冲突。小说 情感的释放是真挚的,描写也是朴素并较为客观的,语言亦属简练与细致的。 在刘震云小说所描述的乡村世界中,几乎每个有鲜明特色的人在背后都有自 己的绰号。这些绰号是民间的、脸谱化的写照,是被相互命名的。肉体缺陷或者 性格上最让人看不起的缺点是这些绰号的来源,它们生动却又恶毒,并常常带有 某种侮辱性,《塔铺》中的“磨桌”“耗子”就是。在日常的交往中,他们认同 了别人对自己肉体缺陷的嘲笑,甘愿把自己丑化为没有权利的卑微动物,安然地 接受自己的弱势地位。
《塔铺》中的那种感伤、悲凉通过一个诗 意性的分离的结尾留下了袅袅余音:
• • • “暮色苍茫,西边是最后一抹血红的晚霞。 我走了。 走了二里路,我向回看,爱莲仍站在河堤上看我。她那身影,那被风 吹起的衣襟,那身边的一棵小柳树,在蓝色中透着苍茫的天空中,在 一抹血红的晚霞下,犹如一幅纸剪的画影。 …… ”
名词解释新写实小说
名词解释新写实小说
新写实小说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的一种文学流派,它在文学创作中注重对社会生活进行真实、深入的观察和描写,强调对于人物形象的真实而细腻的刻画,以及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反思。
与此同时,新写实小说也常常以一种探索性的态度去挖掘和表现人物心理、思想以及他们在特定社会环境下的选择和命运。
新写实小说在创作形式上突破了传统写实小说的局限,尝试从更多元的维度来呈现社会生活的多样性。
它不拘泥于叙事的线性结构,常常运用多重叙述、多角度观察和意识流的手法,试图以更加宽广的视野为读者呈现一个更加真实和有机的社会图景。
同时,新写实小说也常常注重对语言的创新运用,力求通过语言的纯熟运用来传达故事和人物的复杂性。
在主题选择上,新写实小说注重对于当代社会中的重大问题和矛盾的揭示和反思。
它关注社会中的底层人群,常常以他们的生存状态和心理困境为切入点,揭示社会的不公和人类的困境。
同时,新写实小说也常常关注和反思人类的精神境界和道德观念在当代社会中的窘迫和失落。
新写实小说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它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文学创作的现代化进程,为中国文学增添了新的写作思路和创作范式。
它打破了传统小说对于现实和社会的框限,使文学在对当下社会生活的反思和表达中更加立足于现实生活,具备更高度的价值。
总之,新写实小说是一种注重对社会生活进行观察和描写的文学流派,它以真实和深入的刻画为特点,通过多样化的创作形式和主题选择来展现当代社会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并且为中国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大众文学之二 新写实小说
五、新写实小说的局限与走向
局限
因为新写实悬置人生理想,停止生命意义终 极价值的追求,使人陷落在一种虚无、阴暗的境 地,感受不到生活意义与价值。 新写实小说的生活流的叙事,较为琐碎—让 人怀疑文学终究是什么? 新写实小说家的纯客观的审美态度的导向是 审美,而是审丑,实质是让读者的审美视野、审 美趣味下移。
现实主义经典化特点
是不断选择,不断排斥的过程 是革命与政治理念不断放大,被泛化到文艺批评 理论的过程
是文学样板不断推出、引用、模仿、复制的过程
泛政治意识形态化的语言构型,体现了特定权力
关系
现实主义经典化的作用
在革命现实主义原则下,文学价值不 在文学本身而在于政治。政治介入现实 主义,使现实主义本身政治化了,也把 现实主义表现的生活政治化了。
过程
这是指在诸多艺术创作方法中,现实主义被
认为最具典范性的;在现实主义诸形态中,革命 现实主义被认为最能为某一主体群体发挥某些可
望和被指望功能的,最足以发挥和体现该功能的
作品再被当作典范、样板而选择出来,标举出来, 被理论批评家不断评论、阐释、引用,被其他作 家不断学习、借鉴、模仿,于是就有了一种生存 的直接有利条件,使得这一类艺术形态在文化方
四、新写实小说的价值
(一)对“现实主义经典化”的反拨
1. 现实主义经典化的含义
2. 中国文学现实主义经典化过程、特点及作用
3. “写实”与“现实”的来源
4. 新写实小说与现实主义小说的区别
(二)除幻、还原
1.现实主义经典化的含义 经典:指特别出色的为某一社会主体群体发挥
某些可望和被指望功能的事物或人工的制品,在那
《世界文学发展史》中国当代文学之七:新写实小说
《世界文学发展史》中国当代文学之七:新写实小说中国当代文学之七:新写实小说1.文化反思与文学寻根文学进行的社会、政治、历史反思必然会深入到文化层面,同时拉美的文学爆炸提示人们开掘自己脚下的民族文化岩层,以寻求文学之根。
于是一股以" 寻根文学" 或" 文化反思文学" 命名的文学潮流汹涌而起。
李杭育的" 葛川江系列" ,阿城的" 半文化小说" ,郑义的" 黄土高原系列" ;以韩少功为首的古华、叶蔚林、何立伟等阵容宏大的" 湘军" 的一大批作品,王安忆的" 小鲍庄" ,贾平凹的" 商州系列" ,使" 寻根文学" 成为令人瞩目的文学现象。
李杭育本无意" 寻根" ,但他早在1983年就发表的《葛川江上人家》、《最后一个渔佬儿》、《沙灶遗风》却开了" 寻根小说" 的先河。
他的笔触越过处于表层的生活事件、戏剧性冲突,集中描写不相容的文化类型和生活方式的对峙。
阿城的《棋王》写一个闹中取静、特立独行的棋迷的人生经历,作者精心营造的是一种感觉、氛围和境界。
郑义的《远村》和《老井》写生活在古老习俗和传统中的乡民们面对严酷现实的生存选择。
韩少功的《爸爸爸》以荒诞的手法和神话结构完成了对现存文化的" 寓言式" 解剖,而文明与愚昧的冲突则是其中心话语。
王安忆的《小鲍庄》以不动声色的描绘展示村民们的文化心态和意识结构在时代政治影响下的渐性变化。
贾平凹的" 商州系列" 如《腊月.正月》、《山城》、《商州世事》、《古堡》等等,则从山水风物,人情世态的诗意描写中探询历史与现状的关系,表现人情人性之美和生活的魅力。
2.新写实小说当着新观念、新方法和新技巧被推向极端而感到后继乏力的时候,新写实小说却独辟蹊径,从普通人的日常生存状态发现了新的艺术世界。
世俗价值的发现——新写实小说论
西北大学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
本人完全了解西北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指导教师签名:
州年?月肜日 沙句每涓矿
西北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 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 致谢的地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 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西北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 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 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本论文在写作过程中,把研究的主要范围放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新写实’’ 小说的代表作家——池莉、方方和刘震云的具有代表性的小说文本,以及从“新写实’’ 小说产生至今对其进行批评的文本。同时,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现实主义理论、文艺社会 学方法理论和悲剧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现实主义理论注重小说的 真实性品质,无论是对现实关系还是细节的描写;强调小说作品的倾向性应该从生动的 场面描写和精彩的故事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以此来比照,得以确认“新写实’’ 小说归属于现实主义的事实。根据赵宪章对文艺社会学方法的概念界定来看,文艺社会 学方法是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文艺的社会本质,承认文学艺术对读者、乃至社会的潜移 默化的强大影响力,重视文学作品与读者的互动关系。就这一角度进行考察,“新写实" 小说的社会学价值则彰显无遗。通过对典型的西方悲剧理论的研读,可以发现“新写实"
第八章 新写实小说
二、创作背景或出现原因
• 1、90年代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国 有企业窘迫的生存现状在文学上的反映。 • 2、是90年代现实主义潮流回溯的表现,是 新写实小说的历史延续,继续表现出对底 层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 • 3、与90年代整个社会人文精神的失落和疲 软的精神状态有关。
艺术特征
• (1) 现实主义的内容和现代主义的表现手 法。横切面式的结构,浓缩化的艺术处理, 冷静、客观的艺术表达。 • (2) 反“神性”写作。平民化写作姿态, 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
3、刘恒的小说
• 刘恒,本名刘冠军, 1954年生,北京人。 曾从事过工农兵三业。 主要作品有《狗日的 粮食》、《白涡》、 《虚证》、《伏羲伏 羲》、《教育诗》、 《黑的雪》、《逍遥 颂》等中长篇小说。 现主要从事编剧工作。
作品简介: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中国北 方农村。从部队复员回乡的农村青年正国在路上 听说:镇中学即将开办一个“高考补习班”,旨 在帮助那些大龄青年补习功课,实现上大学的夙 愿。补习班设在镇中学旁边的一座破庙里,报名 参加补习的大多是像正国一样的大龄青年,以及 去年落榜的学生。班主任是退休老校长,老师兼 职。正国因在部队当过养猪班副班长,被大家推 选为班长。跟正国同宿舍的几个室友也各怀不同 的“高考之梦”:已是孩子爹的王全是为了“读 书做官”,将来惩治贪官污吏;自称酷爱文学的 “干部子弟”耗子来补习班是为了追求漂亮女孩 悦悦,“考不上大学也要谈成恋爱”;没爹没娘 的孤儿磨桌自卑怯懦,考大学的动力是“不在毒 日头下割麦子”。
主要内容
• 这部小说写的是操作工印加厚一天的生活内容, 作者采取横切面的表现方式,将主人公的各种活 动和烦恼浓缩进一天,予以强化表现。从凌晨孩 子掉下床一直到晚上心事重重地入睡,主人公一 天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烦恼。这些烦恼不是一天 两天如此,而是天天、年年如此。
浅评“新写实”小说
浅评“新写实”小说对于当今文坛来说,“新写实”小说已是过去时。
然而,我们今天应该如何评判“新写实”小说?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将有利于我们对有价值的文学现象做出历史的定位。
本文将把“新写实”小说放到人类艺术的整体演进中来考察,并加以评价。
“新写实”小说对文学的发展贡献有着重要的贡献:首先,“新写实”小说在题材上扩大了文学的表现对象。
传统的现实主义叙事焦点往往对准重大题材、热点问题、英雄人物,意在歌颂崇高、鞭挞丑恶,借以惩恶扬善,鼓舞人们为某种理想目标而奋斗。
而“新写实”小说打破了传统现实主义的这种叙事焦点,将叙事矛头指向普通人的琐碎的日常生活。
平凡、庸碌的小市民、农民成了小说的主人公。
如《烦恼人生》中描写的就是一名普通工人印家厚从早晨起床开始,排队洗脸、排队上公厕、挤公汽、乘摆渡、从儿子入托、上班、下班、接儿子、乘摆渡、挤公汽、吃饭、洗衣、到入睡一天的生活琐事。
“新写实”小说凸现了人的生存本相、生存状态这块长期被文学遗忘的领域,从而拓宽了艺术描写的范围。
其次,“新写实”小说在人物性格刻画方面有所突破。
传统现实主义小说中的人物大都是概念化、公式化的。
人们按照自己的理念创造出的人物具有明显的模式化倾向:好人一切都好,坏人一切都坏。
而“新写实”作家在塑造人物上则突破了传统现实主义关于“正面人物/反面人物”的框架。
他们笔下的人物都是未经加工、过滤过的生活中的原型,是立体的、完整的人物。
这些人物多重性格的各个侧面都被呈示出来,从而全面展现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真实、自然、富有人情味。
这就使小说在人物塑造上摆脱了人工雕琢的痕迹,贴近生活,贴近人性真相。
再次,“新写实”小说在语言上追求平民化、通俗化,从而促进了叙事语言的转变。
以前被视为有伤大雅的方言俚语,尚未进行规范的现实流行语,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粗话俗语,也都被引入作品。
这种简明通俗、没有多余描写成份的叙事语言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新写实”小说纯粹的语言状态与生活状态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使读者在感受作品时如同感受现实生活,很容易产生共鸣。
谈谈“新写实小说”
现实帷幕下的穷形尽相(谈谈“新写实小说”)新写实小说是现实主义传统的一次回归。
但是和历史上传统的现实主义不同,新写实小说淡化了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当中那种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的色彩,力求还原生活的本来面目,关注“元生态”的生活。
而且在叙事方式以及文学气息上,都受到西方现代文艺思潮的影响。
在以追求形式,讲究叙事方式和语言实验的先锋小说之后,或者是与先锋小说同步,出现了这样一些小说。
其中有《烦恼人生》,方方的《风景》,刘恒的《狗日的粮食》,刘震云的《新兵连》,《塔铺》等等。
这些小说从先锋小说的复杂多变的文本形式,以及丰富多样,纷纭繁复的语言实验当中摆脱出来,再一次将关注的焦点指向现实,而且与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不同,这些小说回避重大主题,忽视典型的社会人物和社会形象,拒绝宏大的主流叙事,而更多的是对社会下层庸庸生命的注目与关怀,尤其是对琐屑零碎的生活细节的描写,对小人物命运的关注,普通人在无奈与窘迫的环境下所表现出来的人性的压抑与扭曲,挣扎与痛苦,揭示残酷而灰色的“元生态”的生活,以及表达最基本的欲望与希求。
刘震云说新写实小说和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不同,传统的现实主义其实是理想化了的现实,是浪漫主义的现实主义,而真正的现实,真正的人和真正的事,远远没有理想当中的那么美好。
而这种理想化的现实主义,却往往是一种麻醉剂,让生活变得伪善,人物形象显得简单而虚浮,小说文本由于缺乏一种内在张力和批判力而显得虚弱和贫血。
《乔厂长上任记》当中的乔光仆,《新星》里的李向南,生活原型远远没有那么简洁单一,传统的现实主义把生活的“元形态”大大地简化了,结果远远“疏离”了现实主义文学“反映生活本来面目”的原则和要求。
新写实小说采用冷静,平实的语言,旁观者的叙述视角,在小说当中不穿插作者的抒情和议论,力求做到对生活“本来真实”的还原。
池莉的《太阳出世》,《烦恼人生》,以及后来的《不谈爱情》,一般被认为是新写实小说的“三部曲”。
池莉的《烦恼人生》,对中年人的生活遭遇和人生烦恼表示了世俗化的认同和理解,虽然带着隐约而含蓄的忧虑,但是叙述的“触角”却“残忍”地切入到世俗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层一层地展现普通的,琐屑的,最为明了不过但是却无奈而窘迫的生活。
新写实小说的特点
结合<<狗日的粮食>>分析新写实小说的特点所谓新写实小说,简单地说,就是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派文学”,而是近几年小说创作低谷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倾向。
在社会转型时期,和“先锋小说”同时或稍后出现的是“新写实小说”,“新写实小说”出现的社会文化原因是多方面的。
产生背景在社会转型时期,和“先锋小说”同时或稍后出现的是“新写实小说”。
“新写实小说”出现的社会文化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八十年代以来的的社会文化转型使传统的价值观面临严峻的挑战,一大部分作家《一地鸡毛》们感觉到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希望反映这种转变,但又无法把握这种转变。
而在摆脱意识形态控制的文学风尚中,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还保留了对现实社会和生存状况的关注,所以他们在写作中采用了写实主义的手段,却又拒绝含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的创作原则,作家自身的角色也就不可能完全回到传统现实主义的位置。
其次,先锋作家抢占了叙事变革、文本实验的风头,其它的作家不能再步其后尘。
而先锋小说远离现实生活,疏离读者,只能有沙龙化的效果。
一部分作家感觉到先锋小说的这种局限,期望克服或者避免这种局限。
所以,新写实小说实现的是双重的悖离,既悖离了传统的现实主义,又悖离“前卫”、“现代”的先锋小说。
新写实小说家吸收了现实主义面对人生的写作态度,摈弃了居高临下的叙述视角;吸收了先锋小说、后现代主义平面化、零散化的运作手段,摈弃了由无序叙述所带来的远离普通读者的文艺贵族作派。
所以也可以说,新写实小说是采用包含某些现代、后现代因素的写实手段,表现普通人生存状况的小说。
[编辑本段]命名与界定从总体情况看,新写实小说早期的代表性文本,如刘恒的《狗日的粮食》、方方的《风景》、池莉的《烦恼人生》、刘震云的《塔铺》等的发表时间都略迟于先锋小说,而作为一种文学现象受到注意引发热烈讨论,并得到正式的命名则更后于先锋小说。
“新写实”现象最早受到评论界比较集中的关注,是1988年秋在无锡举行的“现实主义与先锋派”研讨会上。
第十四章:新写实小说
一、概述
1、新写实小说的概念: 80年代中期小说界的又一重要现象,就是新写 实小说的出现。对这一创作现象,最初曾有 “后现实主义”、“现代现实主义”、“新写 实小说”、“新小说派”等称谓。而“新写实 小说”的概念使用最为广泛。在新写实小说的 宣扬和推广上,南京的《钟山》开展了一系列 活动。1988年10月,它与《文学评论》联合 召开了“现实主义与先锋派文学”的讨论会。
《故乡天下黄花》:权力成为支配历史 的法则。他用权力法则消解了“阶级斗 争”的经典模式。
4、刘恒的新写实小说: 《伏羲伏羲》:男女主人公因辈份问题而终生 只能是偷情关系。小说并不以传奇视点叙述乱 伦故事,而是通过这场被传统伦理逼为“乱伦” 的悲剧,展示人物悲惨的命运。作家在叙述中 似乎被某种宿命的意绪纠缠,小说散发出令人 压抑的气氛。 《狗日的粮食》:恶劣的生存环境,使人性和 生命卑贱到令人心碎的地步。
仍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 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 直面人生。虽然从总体的文学精神来看, 新写实小说仍划归为现实主义的大范畴, 但无疑具有了一种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善于吸收、借鉴现代主义各种流派在艺 术上的长处。”(1989年的《<钟山> 刊首语》)
2、几个相关问题: 新写实小说概念的确凿性:新写实小说概念的 提出与批评和文学杂志的活动密切相关,它既 是对一种写作倾向的概括,也是批评家和文学 杂志“操作”文学的一个典型范例。因此,对 它的界定以及被列入的作品一直存有争议。尽 管“新写实”的存在与批评和文学杂志的活动 密切相关,作为一种有独特征象的创作现象, 却不可否认。
4、反悲剧:反讽及其价值标向 (1)“大写的人”变成“小写的人” 新写实小说在表现无所作为的平民生活的同时, 有意识地表现出反英雄特征。 (2)“权力”与“反讽”的结合 描写性反讽的使用使新写实小说作者通过重写 历史故事而嘲讽了经典历史以及许多根深蒂固 的观念。 新写实小说本身也是通过它讲述的故事以及它 对故事的讲述而确立了自身存在的价值。
【现代文学】简述新写实小说的特点
【现代文学】简述新写实小说的特点
新写实小说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池莉、方方、刘震云为代表作家,在当时文坛上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其主要特点有:
1.创作方法上仍然是以写实为主要特征,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特别注重还原生活本身,展示生活的原生形态,这种“原生态”由一些自成单元的琐碎的小事合成。
如刘震云的《一地鸡毛》中,小林的生活被无数的小事所困顿,妻子坐班车、孩子上幼儿园、岳父过生日、单位领导同事等,在琐事中小人物真实的生存状态呈现出来。
2.采用“零度状态”的情感模式,隐匿式的缺席式的叙述。
客观冷静地呈现人类生存本相,对含有强烈政治权力色彩的创作原则给予拒绝和背弃,力求复原出一个未经权力观念解释、加工、处理过的生活的本来面貌。
如池莉的《烦恼人生》中对印家厚一天生活流的冷静描述,对人物的态度显然没有了以往作品的热爱或憎恨,他是一个笔下的人物,作者在努力地让他自己行动,不做出指点。
3.消解人物性格。
人物内心的精神力量被消解殆尽,他们生活在机械的生活潮流中,随波逐流是其主要的生活状态。
如刘恒《狗日的粮食》中,杨天宽老婆的一切行为乃至最后的死亡都是为了粮食,人物本身的精神气质无从了解。
4.作品强调心理化的“真实”,叙述细节上带有更多个性特征的感情色彩。
如方方《风景》中“我”作为一个亡灵的叙述,能够知道家中每个人的真实心理想法,而《暗示》中患精神病的妹妹总是在强调的“暗示”则是一个重大的细节揭示。
论新写实小说与存在主义
论新写实小说与存在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变迁,文学创作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新写实小说和存在主义写作都是上世纪50年代后期出现的文学流派,它们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本文将围绕新写实小说和存在主义写作这两大文学流派展开探讨,比较它们的异同点,并探讨新写实小说如何与存在主义写作相互渗透和影响。
一、新写实小说与存在主义写作的异同点新写实小说和存在主义写作虽然都是上世纪50年代后期出现的文学流派,但它们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
首先,新写实小说强调具体的人物和事实背景的真实性,而重视现实主义的描写。
这种写作风格追求真实,以重现生活中的实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
而存在主义写作则更注重人类内在精神状态,强调个体和时间的存在感。
这种写作风格更侧重于表现人类内在的思想和情感,以及与时间等现实条件的关系。
其次,新写实小说通常采取第三人称叙述法,而存在主义写作则注重个人的第一人称叙述。
新写实小说认为,“第三人称”是一种中立世界的描写方式,可以仿佛寄托“现实”的真实性。
而存在主义写作则将“第一人称”叙述与主体性产生联系,而且有更强大自我意识的证明。
存在主义写作是一个在个体的独立,意识的前提下,存在时所具有的悲剧性。
最后,新写实小说通常强调对现实生活的描述和描摹,更注重人物原型的还原性和真实性。
而存在主义写作则对人物的刻画更加深入直接,简单而直接的表达绮丽的美感。
存在主义写作主张用简单而直接的表达方式,直接表现人类内在的精神状态,表现我们的人类特质,并且在渗透了人文主义和唯我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完成了目标。
二、新写实小说和存在主义写作的相互渗透和影响然而,作为两种具有强烈时代色彩的文学流派,新写实小说和存在主义写作之间也存在相互渗透和互相影响的情况。
首先,新写实小说中的现实主义风格也与存在主义的写作风格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新写实小说重视描写现实,讲究实际效果,而存在主义写作关注人类内心的躁动和挣扎。
这两个特点之间的结合,使得小说形态更加的平民化,感受着组成了生活的实际情感和人类所经历的惊叹情感的极致缩影,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新写实小说论
新写实小说论本文以方方、池莉、刘震云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的小说创作为例分析新写实小说的特点,新写实小说以生活流的形式,以强烈的平民意识关注着凡庸卑琐的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展示出普通百姓的一幅幅灰色的人生风景,那些小人物以各自的方式挣扎着,他们的生存环境是那么的残酷,人生的愿望是那么的卑微。
新写实作家以一种零度叙述的方式冷静客观地观照小人物的生存,他们认同这种生存真相,并在庸常人生的凡俗生活中发现普通人对生活的坚忍。
关键词: 新写实小说; 生活流; 零度叙述八十年代末新写实小说涌上文坛,有着方方面面的原因。
一方面作家厌倦了传统现实主义那种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创作充满正面色彩和理想主义作品的手法,他们需要寻找一个新的角度;另一方面,由于寻根派小说的远离现实和现代派小说的故弄玄虚,作家和作品正离读者越来越远,作家们为了找回失去的读者,必将寻找新的契入点去关注人生。
另外,在八十年代末那个价值趋与多元和混乱的时代,终极理想幻灭,个人生存问题开始凸现;在文学上,新时期以来的知识分子中心话语受到冲击,开始解体,其中一部分作家向民间话语逃逸,于是关注普通人生存的新写实小说出现了。
新写实小说一出现就因其关注普通人的生存受到广大读者的认同,新写实小说被批评家所抓住的第一个特点也就是其展示了芸芸众生琐细而本真的凡俗生活。
新写实小说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写了一个又一个普通人的日常烦琐的生活,生活中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改变命运的大事,有的只是日复一日的鸡毛蒜皮的小事,普通人在这种生活中翻滚、随波逐流,尴尬而无奈。
评论界一般认为方方的《风景》是新写实小说的发轫之作,《风景》就展示了一幅普通人灰色人生的风景,小说讲述了武汉市贫民区河南棚子中一个城市贫民家庭的生存史,描述了一家人在困厄中挣扎和彼此间的殴斗,生存环境的恶劣和人与人之间的敌对在这里得到一一展示。
一家11口人挤在一间13平米的靠近铁路的房子里,火车每隔七分钟一趟,带着震耳欲聋的噪音。
论新写实小说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异同
论新写实小说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异同在现代小说发展史上,传统现实主义小说是一个重要的流派,而近年来新写实小说也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比较新写实小说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异同点,以探讨它们的发展趋势及其表现形式。
一、文学创作角度的不同从文学创作角度来看,新写实小说更强调作家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和分析,力图通过小说反映社会现实的不同层面,反映劳动人民的真实生活状况,追求更优秀、更真实的文学创作手法。
而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则更强调对个体人物感情状态的表现,关注人物内心世界的心理描写。
二、文学风格和表现手法不同从文学风格和表现手法角度来看,新写实小说的表现形式更为自由和多样化,展现了现代文學的风貌,它更倾向于突破传统小说的写作局限,采用多种手法,如以纪实、报告文学、悬疑小说等形式来呈现社会现实的多种面貌,形式更加多样化,语言更加简练干练。
而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则以其对现实问题的具体描写和展现,打造出更加真实、生动和自然的艺术效果。
三、观念内涵的不同从观念内涵来看,新写实小说更加注重个人自由,倡导真实、自然、生命的多样性,更具有个人表达的独特性、多样性和开放性。
而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则更加注重对人类生命的普遍性深层探索,以人类生命的意义为核心将人物塑造得更加坚强、勇敢,展现出人类的闪光点。
四、历史阶段背景的不同从历史阶段背景方面来看,新写实小说在相对更加自由开放的社会背景下崛起,强调了对知识的创新,具有更具排斥性的内在精神特征,是一种比较自由、开放、多样化的新小说。
而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则在传统观念抑制的大环境中生存,注重保守、传统的文学艺术风格,更多的是具有实质性、代表性、传统性的历史文化意义。
综上所述,新写实小说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在文学创作角度、文学风格和表现手法、观念内涵、历史阶段背景等多个方面存在着异同点。
我们相信,通过比较研究这些方面的不同点,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体现现代社会的文学表现形式。
未来,我们将持续关注新写实小说的发展趋势和表现形式,并期待看到新写实小说在文学领域的不断创新和进步。
试结合刘震云的小说《塔铺》谈谈你对新写实小说的看法
“新写实”文本特征概括 :
• 粗糙朴素的不明显包含文化蕴涵的生存状态,不含异质性的 和特别富有想象力的生活之流。
•
简明扼要的没有多余描写成分的叙事,纯粹的语言状态与纯
粹的生活状态的统一。
隐匿式的缺席式的叙述
• 在叙述角度和语言上,《塔铺》虽然都是用第一人称“我”来叙述故事,但这个 “我”已经不再是作者眼光和思想的化身,也不只是一个生活在塔铺高考补习班和 新兵连的一个学生和战士;这个“我”既是小说中的人物,同时又是叙述者。“我 ”是以见证人和“参与者”的身份叙述着一切,这就使作品保持了叙述的客观性和 事实的真实性。小说采用零度感情叙述,用平淡、公正、客观的叙述语言来叙述故 事,力戒流露叙述人的感情色彩,是对生活本相的还原,是拒绝人为的“精华”和 提炼,同时将日常叙述引入艺术叙事中,以便营造一种“真实,客观”的氛围,使 读者信以为真。《塔铺》的叙述人称是第一人称“我”,“我”既充当叙述者,同 时也是小说中的人物,参与故事的进程,并做出价值评判。《塔铺》中的“我”, 叙述自己同李爱莲的爱情故事,实际上主要人物,即主人公。
•
“新写实小说”的特征:
• “新写实主义”是开端于80年代后期的一种小说思潮,文学中 的终极理想消失、政治热情降温、个体生存艰难等复杂的现实,以 及1987年之后先锋小说遭遇冷落的艺术现状,是对于现实和小说 的双重反应。80年代池莉、方方、刘震云、刘恒、叶兆言等作家 推出了一大批新写实小说,并形成了80年代中国文学的最后一个 高潮和热点。80年代中后期发端“新写实小说”,这是一种新的 文学倾向。其创作方法是以写实为主要特征,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 生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它减褪了过去传统的现实 主义那种直露,急功近利的政治性色彩,以具有鲜明的当代意识, 强烈的历史的意识,深刻的哲学意识,追求一种更为丰富的博大的 文学境界,作者情感冷静而自信,零度情感介入,阅读者直接参与 文本创作,作家——文本——读者共同展示小说这种文学样式的作 用。
试结合刘震云的小说《塔铺》谈谈你对新写实小说的看法
“新写实”文本特征概括 :
• 粗糙朴素的不明显包含文化蕴涵的生存状态,不含异质性的 和特别富有想象力的生活之流。
•
简明扼要的没有多余描写成分的叙事,纯粹的语言状态与纯
粹的生活状态的统一。
隐匿式的缺席式的叙述
• 在叙述角度和语言上,《塔铺》虽然都是用第一人称“我”来叙述故事,但这个 “我”已经不再是作者眼光和思想的化身,也不只是一个生活在塔铺高考补习班和 新兵连的一个学生和战士;这个“我”既是小说中的人物,同时又是叙述者。“我 ”是以见证人和“参与者”的身份叙述着一切,这就使作品保持了叙述的客观性和 事实的真实性。小说采用零度感情叙述,用平淡、公正、客观的叙述语言来叙述故 事,力戒流露叙述人的感情色彩,是对生活本相的还原,是拒绝人为的“精华”和 提炼,同时将日常叙述引入艺术叙事中,以便营造一种“真实,客观”的氛围,使 读者信以为真。《塔铺》的叙述人称是第一人称“我”,“我”既充当叙述者,同 时也是小说中的人物,参与故事的进程,并做出价值评判。《塔铺》中的“我”, 叙述自己同李爱莲的爱情故事,实际上主要人物,即主人公。
其创作方法是以写实为主直面人生它减褪了过去传统的现实主义那种直露急功近利的政治性色彩以具有鲜明的当代意识强烈的历史的意识深刻的哲学意识追求一种更为丰富的博大的文学境界作者情感冷静而自信零度情感介入阅读者直接参与文本创作作家文本读者共同展示小说这种文学样式的作粗糙朴素的不明显包含文化蕴涵的生存状态不含异质性的和特别富有想象力的生活之流
•
“新写实小说”的特征:
• “新写实主义”是开端于80年代后期的一种小说思潮,文学中 的终极理想消失、政治热情降温、个体生存艰难等复杂的现实,以 及1987年之后先锋小说遭遇冷落的艺术现状,是对于现实和小说 的双重反应。80年代池莉、方方、刘震云、刘恒、叶兆言等作家 推出了一大批新写实小说,并形成了80年代中国文学的最后一个 高潮和热点。80年代中后期发端“新写实小说”,这是一种新的 文学倾向。其创作方法是以写实为主要特征,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 生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它减褪了过去传统的现实 主义那种直露,急功近利的政治性色彩,以具有鲜明的当代意识, 强烈的历史的意识,深刻的哲学意识,追求一种更为丰富的博大的 文学境界,作者情感冷静而自信,零度情感介入,阅读者直接参与 文本创作,作家——文本——读者共同展示小说这种文学样式的作 用。
新写实小说的缘起、变化及意义分析
(一)新写实小说的缘起“新写实主义”是开端于80年代后期的一种小说思潮,它对应于80年代后期以后中国社会大会的“人”的解体,文学中的终极理想消失、政治热情降温、个体生存艰难等复杂的现实,以及1987年之后先锋小说遭遇冷落的艺术现状,是对于现实和小说的双重反应。
正如《钟山》1989年第2期“新写实小说大联盟、卷首语”中所说:新写实“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现实主义‘先锋派’文学,而是近几年小说创作低谷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倾向”。
它们“仍以写实为主要特征,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原,真诚直面人生。
虽然从总体的文学精神来看新写实小说仍可归为现实主义的大范畴,但无疑具有了一种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善于吸收、借鉴现代主义各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
在这个大旗的号召下,80年代池莉、方方、刘震云、刘恒、叶兆言等作家推出了一大批新写实小说,并形成了80年代中国文学的最后一个高潮和热点。
80年代中后期发端“新写实小说”,这是一种新的文学倾向。
其创作方法是以写实为主要特征,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它减褪了过去传统的现实主义那种直露,急功近利的政治性色彩,以具有鲜明的当代意识,强烈的历史的意识,深刻的哲学意识,追求一种更为丰富的博大的文学境界,作者情感冷静而自信,零度情感介入,阅读者直接参与文本创作,作家——文本——读者共同展示小说这种文学样式的作用。
“新写实”三个字从此成为众多理论者经常提及的一个名词。
对于新写实小说的文本特征,有人曾经概括为五个方面:1、粗糙朴素的不明显包含文化蕴涵的生存状态,不含异质性的和特别富有想象力的生活之流。
2、简明扼要的没有多余描写成分的叙事,纯粹的语言状态与纯粹的生活状态的统一。
3、压制到“零度状态”的叙述情感。
隐匿式的缺席式的叙述。
4、不具有理想化的转变力量,完全淡化价值立场。
5、尤其注重写出那些艰难困苦的,或无所适从而尴尬的生活情景。
但现在大多数理论家已经承认,以往传统的现实主义往往被赋予了过多的政治和教化责任,经过了“典型化”、“理想化”的变形,而成为一种“伪真实”、“伪现实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新写实小说
提要:新写实小说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现状,以直面现实的勇气还原小人物的灰色生活,以生活流的方式来展现一个个几乎无事的悲剧。
关键词:新写实小说;零度叙述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新写实小说涌上文坛,有着方方面面的原因。
一方面作家厌倦了传统现实主义那种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创作充满正面色彩和理想主义作品的手法,他们需要寻找一个新的角度;另一方面,由于寻根派小说的远离现实和现代派小说的故弄玄虚,作家和作品正离读者越来越远,作家们为了找回失去的读者,必将寻找新的契入点去关注人生。
另外,在八十年代末那个价值趋与多元和混乱的时代,终极理想幻灭,个人生存问题开始凸现;在文学上,新时期以来的知识分子中心话语受到冲击,开始解体,其中一部分作家向民间话语逃逸,于是关注普通人生存的新写实小说出现了。
新写实小说一出现就因其关注普通人的生存受到广大读者的认同,新写实小说被批评家所抓住的第一个特点也就是其展示了芸芸众生琐细而本真的凡俗生活。
新写实小说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写了一个又一个普通人的日常烦琐的生活,生活中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改变命运的大事,有的只是日复一日的鸡毛蒜皮的小事,普通人在这种生活中翻滚、随波逐流,尴尬而无奈。
评论界一般认为方方的《风景》是新写实小说的发轫之作,《风景》就展示了一幅普通人灰色人生的风景,小说讲述了武汉市贫民区河南棚子中一个城市贫民家庭的生存史,描述了一家人在困厄中挣扎和彼此见的殴斗,生存环境的恶劣和人与人之间的敌对在这里得到一一展示。
一家11口人挤在一间13平米的靠近铁路的房子里,火车每隔七分钟一趟,带着震耳欲聋的噪音。
大哥15岁工作,因为没有地方住,长年上夜班,二哥三哥十几岁就到火车上偷煤,七哥五岁就开始捡破烂捡菜,他们整日劳碌奔波,过得艰辛而凄惶。
家里没有丝毫的家庭温馨,兄弟姐妹之间没有手足之情,而是相互欺诈。
在这里生活没有丝毫的诗意,有的只是生活的沉重和残酷,他们都在艰难地活着。
方方总是以一种冷峻的目光剖析着人性中的弱点和病态,她用批判的眼光审视着这一家人的生活。
但最终却是理解认同了这一切。
最能代表新写实风格的是池莉的小说,与方方的冷峻批判不同,池莉对普通人的生存的关注更多地是一种同情和理解,她总是以平静而温和的语调去叙述普通市民社会那艰难而烦恼但也充满希望和温馨的生活。
池莉的人生三部曲《不谈爱情》、《太阳出世》、《烦恼人生》描写了人生不同阶段上的尴尬无奈,人们在小说中发现原来生活原来是这样的,来不得半点浮华与虚饰。
生活是严峻的,并不象想象中的那样充满鲜花与幸福,但生活又是实实在在的,给你以安稳坚定。
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烦恼人生》,正如题目那样,写的是烦恼的人生,小说写了青年工人印家厚一天的生活,一件件杂乱烦琐的而又不得不去应付的事情,都在纠缠着印家厚,使这一天显得漫长而难耐。
这种漫长而难耐的不仅仅指生活本身,而且也指这种生活引起的主人公心里的一连串烦恼,给人以更深的疲惫感。
每天都要这样生活着,激情和理想都已消磨殆尽,剩下的只是每天去认真地应付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希望明天会更好一些。
小说并没有给人以“面包会有的”那种盲目乐观,但在这种烦琐生活的底层,在主人公踏踏实实的生活的背后,有的却是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有着对未来生活的希冀和渴望。
新写实小说就是这样诉说着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写了生活中每一个人都会遇
到的种种琐事,生活本来就是由无数日常琐事构成的,不可避免。
作家们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来反映生活,生活本来就是这样枯燥乏味、令人欲哭不得欲笑不能。
但小说不仅仅只是反映了这些生活,小说总是融入了作家的情感体验,作家关注的不仅仅只是生活,更是普通人在这种生活中的生存状况,新写实作家真正体现了写实,它不要指导人们干什么,而是给读者以切身的感受。
新写实小说以生活流的形式,以强烈的平民意识关注着凡庸卑琐的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展示出芸芸众生的一幅幅灰色的人生风景,那些小人物以各自的方式生存真挣扎着,他们的生存环境是那么的残酷,人生的愿望是那么的卑微。
新写实小说对人物琐碎生活的描写给我们展示了下层小人物的生存困难,生存竞争和生存悲剧。
池莉曾说过“哈姆雷特的悲哀在中国有几个人有?我的悲哀,我那邻居孤老太婆的悲哀,我的许多熟人朋友同学同事的悲哀却遍及全国。
这悲哀就如一声轻微的叹息,在茫茫的苍穹里缓缓流运,那么虚幻又那么实在,有时候甚至让人想不到,值不得思索,但它总有一刻让人感到不胜重负。
”[1]作者是同情她笔下的人物的,那些小人物每天在那些凡庸琐事中打滚,他们不会有哈姆雷特那样的悲剧,但他们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消磨了激情消磨了理想。
这也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几乎“无事的悲剧”;“这些极平常的,或者简直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一定很不容易察觉的,然而人们灭亡于英雄的特别的悲剧者少,消磨于极平常的或者简直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者却多。
”[2]新写实小说讲述的就是这些平常悲剧。
这些平常悲剧大多反映了生存环境对人的命运的塑造,人在生存环境的制约下随波逐流地生活着,无处可逃。
印家厚仍将一天又一天地被那些琐事所围绕,辣辣辛苦一辈子,一家人却仍然没有好的归宿。
只有《风景》中的七哥,他要出人头地,来报复哪个曾苛待过自己的社会环境,为此他不择手段,那个苏北佬曾对他说:“对那些能够改变你的命运的事情,不要选择手段和方式”。
他照此去做了,也因此成功了。
作家对此采取了宽容谅解的态度。
方方曾说过:“生存环境的恶劣,生活地位的低下,必然会使开过眼界的七哥们不肯安于现状。
改变自身的命运差不多是他这样家庭出身的人一生奋斗的目标。
”[3]在对主人公妥协于现实的一方面,作家们一般都持认同态度,虽然说缺乏批判精神,但这更体现了新写实的写实精神,生活本来就是这样的,作家们正是站在普通老百姓的立场上认可世俗生活的。
刘震云关注人的生存处境的角度与池莉方方婚恋家庭角度不同,他主要从单位、官场角度去展示人物的生存状态。
刘震云的一系列小说《新兵连》、《单位》、《官场》、《一地鸡毛》等都是在一个浓缩的小社会里去展示人们的生活。
单位不象家庭那样是一个避风的港口,而是一个角斗场,与单位相连的生存,不仅同样是最日常最平凡最琐碎的,而且也是最残酷最复杂最扰人的。
单位里不仅有小人物的挣扎与奋斗,还有“官人”们的角逐与撕咬。
刘震云小说关注的是权力对个人命运的无情捉弄及权力对日常生活的顽强渗透。
《单位》、《一地鸡毛》里的小林在权力弥漫的社会里为了活得好一点,违心地做着自己不想做的事。
《单位》里的“贵党”成了小林想追求的党,并违心地给党小组长女老乔送礼,他自己也觉得活得窝囊,但毫无办法。
权力支配着一切,崇尚权力,不过是更全面深刻地为权力所控制。
《一地鸡毛》里的小林在家庭生活中也操碎了心,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日常生活的消磨中,小林变得成熟了。
没有任何权力的人们,总是生活在一个不断“屈从”的状况下,然后一有机会就会自觉使用权力。
刘震云说:“生活是严峻的,那严峻不是要你上刀山下火海,上刀山下火海并不严峻,严峻的是那
个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日常琐事。
”[4]小林就是在这样的日常生活中被改造得适应了生活,要想生存,只能顺应现实,把自身投入到生活中去,带着那颗疲惫的心灵,随波逐流,这是唯一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