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尊重是教育灵魂
爱:教育的灵魂

《爱:教育的灵魂》爱,如同一缕温暖的阳光,洒落在教育的田野上,孕育出希望的花朵;爱,似一泓清澈的泉水,流淌在教育的长河中,滋养着心灵的绿洲。
在教育的广袤天地里,爱,是那璀璨的星辰,照亮前行的道路;爱,是那坚实的基石,奠定成长的根基。
教育,是心灵的耕耘,是灵魂的塑造。
而爱,则是教育的灵魂,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
没有爱的教育,就如同没有灵魂的躯壳,空洞而无力。
爱,让教育充满温度,让知识的传递变得生动而富有意义。
爱,是尊重与理解。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着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求。
爱孩子,就要尊重他们的个性,理解他们的差异。
孔子主张“因材施教”,正是因为他看到了每个学生的独特之处,尊重他们的才能和兴趣,从而引导他们走向适合自己的道路。
在现代教育中,我们也应秉持着这样的理念,尊重每一个孩子的选择,理解他们的困惑与迷茫,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去探索、去成长。
爱,是鼓励与支持。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
这时,他们需要的是鼓励的话语,是支持的力量。
一句“你可以的”“加油”,或许就能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之火,让他们勇敢地面对挑战。
爱迪生小时候被老师视为“低能儿”而撵出学校,但其母亲却坚信他是个聪明的孩子,不断地鼓励他进行各种实验。
正是这份爱与支持,让爱迪生最终成为了伟大的发明家。
在教育中,我们要做孩子的伯乐,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予他们充分的鼓励和支持,让他们在自信中茁壮成长。
爱,是耐心与包容。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他们会犯错,会走弯路。
爱孩子,就要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他们的成长,有宽广的胸怀去包容他们的错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当孩子犯错时,我们不应一味地批评指责,而应耐心地引导他们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陶行知先生“四块糖果”的故事,就是用爱与包容教育学生的典范。
他用四块糖果,肯定了学生的四个优点,让学生在感动中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在教育中,我们要用耐心与包容,陪伴孩子走过成长的每一个阶段。
《爱是教育的灵魂》的演讲稿

《爱是教育的灵魂》的演讲稿尊敬的评委,亲爱的观众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发表关于《爱是教育的灵魂》的演讲。
爱,这个朴素而又伟大的词汇,是人类社会中最为强大和神秘的力量之一,它在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就了儿童的一生。
教育是培养下一代的关键任务,而爱是教育的灵魂。
爱不仅仅是对孩子的喜爱和关心,更是用心灵去感受、理解和尊重每一个孩子。
爱是构建师,将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温暖融入儿童的成长过程中。
爱是启迪者,用激情和耐心引导孩子的探索和发现。
爱是栽培者,关注孩子的才华和潜能,培养他们健康、稳定、自信和乐观的心态。
爱是支持者,给予孩子们鼓励和支持,让他们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爱是教育的灵魂,因为它能够打开孩子内心的扉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经说过:“一滴酸奶当中融入了全部大自然,一个学生当中融入了全部社会,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会感受大自然和社会的一种方式。
”爱能够帮助孩子去体验生活中的美好和困难,让他们学会去感恩和珍惜。
只有用爱去培养孩子,才能够使他们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社会中成为一个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人。
我们身边的一位孩子小明就是爱与教育完美结合的典范。
小明来自一个贫困的家庭,父母不幸失去工作,生活困难。
然而,他在学校里有一位令人难以置信的教育者,她用无微不至的关爱和激励,让小明从失败中找到希望和力量。
这位教育者不仅仅专注于教书育人,更重要的是她让小明感受到了真正的爱。
在她的帮助下,小明通过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一所名牌大学,并最终成为了一个成功的人。
通过这个小故事,我们可以看到,爱在教育中有着无尽的力量。
爱能够让一个处于困境中的孩子找到希望和前进的动力;爱能够让一个普通的孩子获得自信和勇气去追逐梦想;爱能够让一个顽皮的孩子转变成为一个可爱而有礼貌的人。
在教育中,爱是基石,也是动力。
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做一个懂得爱的教育者,去给予孩子们无私的关心和支持。
让我们不仅仅注重孩子们的学业成绩,更要注重他们的心灵成长和道德价值观的培养。
爱与尊重是教育的真谛

爱与尊重是教育的真谛爱与尊重是教育的真谛,是一种对待他人的态度和行为准则。
爱和尊重不仅是教育的基石,也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基础。
在教育中,我们应该用爱去培养学生的品格,用尊重去关爱学生的个性,使他们得到全面发展。
爱是教育的动力。
爱是一种情感,是一种温暖人心的力量。
当我们用爱去教育学生时,我们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愿意为他们付出一切。
爱不仅体现在言辞上,更需要通过行动来表达。
我们要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
只有真心关爱学生,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在教育中能够茁壮成长。
尊重是教育的基础。
尊重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对他人权利和尊严的认同。
在教育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思想,不断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尊重还表现在对待学生的公平和平等,不偏袒任何一个学生。
教育不应该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品德和人格。
只有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才能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在教育中能够健康成长。
爱与尊重是教育的真谛,不仅适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适用于学生之间的相处。
在学校中,学生们应该互相爱护和尊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只有在一个充满爱和尊重的环境中,学生们才能积极向上,共同进步。
然而,当前社会中,教育中爱与尊重的缺失问题也不容忽视。
有些教师只关注学生的成绩,忽视了他们的个性和发展需求;有些学生之间存在着欺凌和歧视现象,缺乏尊重和友爱的精神。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损害了教育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从根本上弘扬爱与尊重的教育理念。
教师应该摒弃功利主义的教育观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培养。
教师要用爱去引导学生,用尊重去激发学生的潜能。
同时,学校和社会应该加强对教育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的教育评价机制,使教育真正成为培养人才和造福社会的重要途径。
在教育中,爱与尊重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只有用爱去培养学生的品格,用尊重去关爱学生的个性,才能使教育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爱与尊重是师德的灵魂

爱与尊重是师德的灵魂发表时间:2011-12-07T09:17:51.100Z 来源:《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1年第9期供稿作者:寿佳儿[导读] 教育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才可以培养出社会各行各业需要的合格与优秀的人才。
浙江省私立诸暨高级中学高中二部(311800)寿佳儿教育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才可以培养出社会各行各业需要的合格与优秀的人才。
这支队伍更需要具备最基本的师德:爱与尊重。
有人指出:“凡是缺乏爱和尊重的地方,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的或自由的发展。
”也有人说:“教师的爱和尊重是春风,能融化学生心头的寒冰;似良药,能康复那些畸形变态的心灵;似火种,能燃亮失望者对人生的向往之光;似甘露,能轻轻地洒在学生那嫩嫩的渴望绿色春意的心田。
”当初,正是带着这种憧憬,这种爱和尊重,大学本科毕业的我踌躇满志地跨进了教育的大门。
要担负起这个责任,不能没有爱和尊重。
它是教育的“润滑剂”,它是链接教师和学生心灵的纽带,它不仅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更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
1善待后进生,爱要面向全体学生工作中,我们时常能听到这样一些抱怨:“某某学生笨死了、某某学生总犯错误,无可救药”,甚至“一颗老鼠屎,搞坏一锅粥”。
诸如此类的言谈,让人深思。
我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有时也需要我们教育者作出个别的努力和牺牲。
一个人无法保证永远不犯错误,更何况私立学校的学生自制能力更弱。
老师要有心理容量,能克服偏见。
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症下药。
首先,老师要细心调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以师生交流的方式,显而易见的道理,深入浅出,饱含深情的给予教导。
其次,一些学生主要是因为意志薄弱,长期养成了一种坏习惯,久而久之,纪律观念日渐淡薄,总是管不住自己。
这样的学生要经常督促,鼓励,帮助他们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改掉缺点。
2关爱学生需要教师的一片诚心当今中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内心或多或少都有些孤傲、任性、偏狭。
爱与尊重是教育的基石

爱与尊重是教育的基石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构建良好的教育体系中,爱与尊重被认为是教育的基石。
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父母和教师都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爱心和尊重他人的态度。
本文将探讨爱与尊重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并分析如何培养孩子的爱与尊重。
首先,爱是教育的基石之一。
爱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之一,它能使人们相互关心、照顾和支持。
在教育中,爱能够促使教育者真心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使学生感受到温暖和安全。
爱也能够激发学生内在的动力,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和探索。
无论是在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中,父母和教师都应该发自内心地爱护孩子,并以身作则,成为他们的榜样。
另一方面,尊重是教育的另一个基石。
尊重是对他人自尊和人格的认可,它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的前提。
在教育中,尊重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尊和自信,让他们相信自己的价值和潜力。
同时,尊重还能够教会学生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感受,培养他们的包容心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父母和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独特之处,给予他们发展的空间,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表达。
为了培养孩子的爱与尊重,父母和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亲近的关系:父母和教师应该与孩子建立亲密、信任的关系,为他们提供安全感和支持。
2. 给予关注和赞赏:关注孩子的成长,注意他们的优点和进步,并及时给予积极的赞赏和鼓励。
3. 倾听与沟通: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尊重他们的意见,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交流和表达能力。
4. 培养合作意识:教育孩子要重视合作,让他们明白只有与他人和谐相处、互相支持,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5. 培养责任感:教育孩子要明确责任意识,让他们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培养他们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精神。
6. 提供良好的榜样:父母和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来展示爱与尊重的重要性。
爱与尊重是教育的基石,它们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024年爱和尊重,教育的灵魂 —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爱和尊重,教育的灵魂——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越读越对他景仰,越读越觉得韵味无穷。
他生活的时代虽距今甚远,但他精炼的语言,闪光的思想,博大精深的教育理念,对我们来说,犹如一泓清泉,清爽甘甜,滋润着我们干渴的灵魂;又如一股清凉的风,给浮躁迷茫的部分老师拨开云雾,指明道路。
读着这些看似平淡无奇却意韵深远的文字,一种强烈的共鸣感染着我。
这其中跟我共鸣最强的地方便是:要想做一个好老师,不单单是知识上的给予,更要付出更多的爱,去尊重每一个学生,感化每一个学生,进而挖掘他们的巨大潜能。
苏霍姆林斯基在第75条建议中写到:“要像爱护最宝贵的财富一样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这朵娇嫩的花儿。
它是很容易被摧折、被晒枯,被不信任的毒药摧残致死的。
所谓要关心儿童的生活和健康、关心他的利益和幸福、关心他的完满的精神生活,这首先意味着要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这朵娇嫩的花儿。
儿童信任你,因为你是教师、导师和人性的榜样。
你必须严格地、坚持地关心儿童,毫不妥协地反对我们的教育工作中那种对儿童漠不关心、冷酷无情的现象……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
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自己的尊严感……”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段话告诉我们,身为教师,要呵护学生对我们的信任,要发自内心地热爱并尊重我们的学生,不管这个学生是谁,不管这个学生成绩如何,家境如何,长相如何,性格如何,我们都要公平地,全心全意地爱护他们,尊重他们。
我深知这种爱的力量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多么地重要。
清晰地记得我上高一的时候,因为作文写不好,每次语文考试都得不了高分,为此我很苦恼,有时上课也老跑神。
语文老师似乎看透了我的烦恼,在一次作文评语后面给我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小姑娘,你是一个热爱生活的学生,这就是你能写好作文的潜力呀!不要气馁,多读书,多练习写作,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
”当时就是这样一段带有老师关爱的话语给了我莫大的鼓励,我知道老师没有放弃我,还时刻在关注着我,我不能让老师失望。
教育的灵魂 尊敬老师的灵魂

教育的灵魂尊敬老师的灵魂尊敬老师的灵魂教育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而作为教育事业的奋斗者和引路人,老师们无疑是教育的灵魂。
他们用心去教育,用爱去呵护,为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了无数心血。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尊敬老师的重要性。
一、敬仰奉献精神1. 无私付出老师们常常默默奉献,无私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
他们不计较付出与回报,甘愿承担重担,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培养学生。
教育是一项需要时间和精力的工作,而老师们却毫不吝啬地为学生付出一切。
2. 传道授业教师作为教育的引路人,以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
他们不仅传授知识,还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如何面对挑战,如何探索未来。
二、尊重和感激情感1. 尊重学识老师们拥有丰富的学识和阅历,他们用自己的智慧点亮学生的未来,开拓学生的视野。
尊重老师的学识,能够更好地受益于老师的教诲,使自己得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 感激关怀老师们对学生成长的关怀和温暖往往深入人心。
学生们不仅需要老师的指导,也需要老师的关心和鼓励。
尊重老师,就是对他们的关怀和付出表示感激,并将这份感激转化为积极向上的行动。
三、培养正确的教育观念1. 树立道德榜样老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尊重老师就是向他们学习,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为人处事更加谦虚、宽容和有爱心。
2. 倡导教育公平在尊重老师的同时,要倡导教育公平,不偏不倚地对待每一位老师。
每个老师都应当得到尊重和平等的机会,这样才能共同为教育的繁荣做出努力。
四、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1. 营造良好氛围尊重老师的灵魂是为了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老师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学生们才能全面发展,教育事业也才能持续蓬勃发展。
2. 促进教师成长尊重老师也是为了促进他们的成长。
在为老师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他们的专业发展需求,帮助他们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爱的教育好句摘抄

爱的教育好句摘抄《爱的教育》好句摘抄《爱的教育》是一本经典的文学作品,作者是法国作家卢梭。
这本书以严谨的思考和深刻的洞察力探讨了教育和爱的关系。
下面是我选择的一些《爱的教育》中的好句摘抄。
1. 爱是教育的灵魂。
这句话简洁而又深刻地表达了教育中爱的重要性。
爱是教育的核心,只有充满了爱的教育才能真正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爱不仅是给予关怀和支持,也包括引导和纠正。
2. 爱的教育是一种耐心的教育。
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耐心和坚持。
只有耐心地引导孩子,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才能真正帮助他们成为自己最好的版本。
3. 在爱的教育中,尊重是必不可少的。
尊重是爱的基石,也是教育的基础。
在与孩子相处时,要尊重他们的想法、意见和感受,给予他们独立思考和自主决策的机会。
尊重不仅是对孩子的尊重,也是对他们作为独立个体的尊重。
4. 爱的教育需要引导而非强迫。
当我们爱一个人时,我们应该引导而非强迫他们。
孩子需要有自己的选择和决策空间,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指导和建议,但最终的决定应该由他们自己做出。
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5. 爱的教育是注重细节的教育。
教育不仅仅是关注学习成绩和表面的行为,更应该注重孩子内心的需求和情感发展。
我们应该留意孩子的情绪变化,与他们进行真诚而深入的沟通,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6. 爱的教育不排斥错误,而是从错误中学习。
错误是成长的机会,爱的教育不排斥错误,而是以宽容的态度帮助孩子从错误中学习。
我们要教会孩子勇于接受失败,从中吸取教训,并鼓励他们不断尝试。
7. 爱的教育是培养孩子内在素质的教育。
爱的教育不仅仅关注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内在素质,如品格、责任感和人际关系。
这样的教育才能使孩子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时,具备坚强的内心和正确处理问题的能力。
8. 爱的教育是给予孩子最珍贵的礼物。
爱的教育是一种无私的奉献,是给予孩子最珍贵的礼物。
我们用心去教育孩子,希望他们能过上幸福、有意义的生活,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爱是教育的灵魂

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教育的基石,爱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这是自己从教近三十年的内心体验与感悟,自己也时刻以此激励自己,并且也曾把它作为校长寄语送给怀揣着教育梦想的年轻的教师们。
近代教育家夏丏尊说过,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的教育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没有情感,也就没有教育。
当然,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
教师,需要有一种神圣的职业精神,因为这种职业的要求,最能体现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特性。
自然,这种职业精神的核心与精髓就是“爱”!大家可能不会忘记魏巍的《我的老师》一文中回忆自己老师的的这样一个细节——“她从来不打骂我们。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正是因为孩子们知道老师爱他们,所以“喜欢她”,“亲近她”,甚至“连她握铅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这正是爱的力量。
做教育工作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
而要教育好学生,首先要热爱学生。
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下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琢每一位学生,才能从各个方面去关心学生。
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就会对老师产生信任和尊敬。
在此基础上教师合理的引导与要求,就能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切切实实地执行。
教师对学生的爱并非仅仅停留在单纯感情上,更不能是一种偏私的爱,而是将对学生的感情灌注和对学生提出严格合理的要求相统一。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一生教育的格言。
陶行知先生不仅热爱儿童,热爱青少年,而且热爱教育、热爱科学、热爱真理。
凡是读过陶行知先生教育著作、了解陶行知先生生平的人,都会深深体会到“爱”是陶先生一生献身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也是他崇高人格的表现。
“爱学生”是教师人格的灵魂。
爱心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没有爱心便没有教育教学活动。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爱与尊重是教育的真谛

爱与尊重是教育的真谛
爱与尊重是教育的真谛。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人的完整素质。
在教育中,爱与尊重是最基本的要素。
没有爱,教育就失去了温情,没有尊重,教育就缺乏尊严。
爱是一种基于关怀和关爱的情感。
在教育中,爱包含了对学生的关注和呵护,对学生的需要和成长的关注,以及对学生的自尊和尊严的尊重。
只有爱才能真正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实现自我价值。
尊重是一种尊重个体差异的态度。
在教育中,尊重包含了对学生的人格尊严的尊重,对学生的观点和想法的尊重,以及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节奏的尊重。
只有尊重才能真正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让他们在自己的舞台上发挥出自己的才华。
爱和尊重是教育成功的重要保障。
教育者应该以爱为基础,以尊重为前提,耐心地引导学生成长。
只有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开发出自己的潜能,成为真正有价值的人。
- 1 -。
爱是教育的灵魂——师德师风演讲稿

爱是教育的灵魂——师德师风演讲稿师德师风演讲稿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很荣幸今天能够在这里发表我的演讲,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爱是教育的灵魂——师德师风”。
教育是一项神圣而伟大的事业,教师则是教育事业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人群。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时刻牢记自己肩上的责任和使命,始终坚持发扬师德师风,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一点,爱是教育的灵魂教育传承和发扬人类文明的事业,而爱,则是教育中最为核心和重要的价值。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形象、言行都要以爱为出发点,用心去爱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师生之间真挚的情感,通过爱的渗透和影响,让学生产生内在的动力,积极参与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第二点,师德是教育的灵魂师德是教师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良好的师德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强大的向导和引领,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传递正能量,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我们要积极进取、持之以恒、严以律己,做到言出必行、行出必果、果出必彰。
只有牢固树立师德意识,才能引领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
第三点,师风是教育的灵魂师风是指教师言行、态度、习惯等方面的风范和风尚。
一流的师风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和辐射力,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受益、在人格塑造中受到启迪、在生活中受到帮助。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始终保持积极阳光、真诚热情、责任认真的态度,做到言语文明、言行一致、事事有章,引领学生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习惯和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
我们要告诉学生,师德师风是一种情操、一种行为准则,一旦坚守,将成为我们永远坚强的精神支柱。
我们将与所有师生一起,怀着深深的情感和美好的愿望,携手并进,共同走向未来的道路。
谢谢大家!。
爱,教育的灵魂

爱,教育的灵魂爱可以创造奇迹,它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
情之所至,金石为开。
德育工作者只有对学生献上爱心,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信任和亲近,从而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营造出良好的教育氛围,最终实现优化教育之效果。
那么具体该怎样实现师生间的情感交融呢?使教育富有亲和力呢?一、平等的观念促进情感的交融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是高高在上的,强调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对学生的教育称作教诲、训导,教师和学生在地位、人格上不平等,学生被动接受教育,主观感受被抑制,许多问题得不到及时疏导,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
当今的教育要求老师要与学生做心灵相通的朋友,应从人格平等的基本观念出发,做到把学生看成是有主观能动性、有感情、有思想、有独立人格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可以任意摆布和要求的工具。
工作中曾听到不少老师抱怨说某某同学自私,让他做事表现得不情不愿的,支使不动;而学生却说老师不近人情。
有人把这种现象的产生根源归结为:当今社会,家庭独生子女居多,过分的溺爱使得孩子养成了唯我独尊的心态,不懂得关心他人,是一种道德的缺失。
我认为这种说法有点言过其实,小题大做。
从教与学的观点来看,这种矛盾的实质其实根源于观念上的冲突。
教育者把学生提供的服务定性为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义务,就能折射出教育者是否具有平等的教育观念,是否把学生当做人格平等的对象看待。
构筑平等的师生关系需要放下架子,摆脱居高临下的姿态,在实施教育的具体过程中,不要习惯于单纯地从成年人、教育者的角度,带着爱之深,责之切的心理去进行说教、指正,要善于倾听,了解学生怎么想,怎么看,尝试从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一些小事让学生感受到关心和爱护,如学生的学习用品掉到地上,碰巧经过时不是旁若无人的走过去,而是帮他捡起来,让学生觉得这个老师是容易亲近的,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
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多一点理解和宽容,从爱出发,了解学生真实的感受、需要和丰富的内心世界,给学生平等对话的机会,让学生觉得老师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从而“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教育。
教学中的关爱与尊重

教学中的关爱与尊重在教学中的关爱与尊重尊重与关爱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价值观和教育理念。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始终将尊重和关爱融入到我们的教学方式和教育环境中。
本文将以教学中的关爱与尊重为主题,探讨如何在教育中体现出这一价值观和理念。
1. 创设尊重的教育环境在教育环境中,我们应该创设一个充满尊重的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被尊重和重视的情感。
首先,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理解每个学生的独特需求和特点。
这意味着我们要充分倾听学生的声音,关注他们的兴趣和激情,并且给予他们在学习中的自主决策权。
2. 关爱学生的情感需求除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爱他们的情感需求也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每个学生在成长中都会面临着各种情感问题,而我们作为教师应该扮演好情感导师的角色。
我们应该与学生建立起信任和亲近的关系,倾听他们的心声,并且提供积极的支持和鼓励。
当学生面临挫折和困难时,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和鼓励。
3. 尊重学生的选择和意见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选择和意见,让他们参与到教学决策和学习过程中。
我们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例如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学习方法或者参与课堂讨论。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他们的意见和选择是被尊重和重视的,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4. 倾听学生的声音在教育中,我们不仅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和意见,还需要真正倾听他们的声音。
学生的反馈和建议对我们来说是宝贵的资源,通过倾听学生的声音,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并及时做出相应的改进。
当学生提出问题或者疑惑时,我们应该虚心接受并给予解答,让学生感受到他们的问题是被重视和关心的。
5. 为学生提供支持和帮助教师的责任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支持和帮助。
当学生面临学习困难时,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方法,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我们可以给予他们额外的辅导时间,组织学习小组或者一对一指导,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
爱与尊重是教育的灵魂

要真心实 意地带 头去关心尊重 爱护他 们 , 让学生领悟到教师和班集体
法形容, 打乱课堂已经不是 一次两次 , 他 而且他的 同坐是 一个乖女生 ,
不用说. 是他惹 的事 , 我让他安静 , 接着上课 。下课 以后我 也没让他进 办公室 , 相反, 我让那个女生进办公室把事情的经过告诉我 , 听完事情 的经过 , 与往 常一样 , 是王林故 意找同学说一些 无聊的事惹 得同桌与 他大笑起来 , 王林 已经没什么信心 , 我对 只希望他别打乱 我的课堂 , 所 以我对该女 生说 :你好好搞好你 的学习 , “ 离他 远点 , 我对他 教育很 多 次, 但一点效果 都没有 , 我也不想再管他 了” 。该女 生出去 以后我也淡 忘这件事。 但是后来我发现王林一点进 步都没有 , 更有甚 者 , 总是冲 他 着我 , 为难我。 以有一天我决定找他好好谈 谈。 所 我说 :王林 , 这段 “ 你 时间有点反常 , 能不能告诉我发生 了什么事 ?” 王林大头低得很低 , 他 说 :都是 因为你 , “ 老师 , 你让 同学们别理我 , 我在班上受 到孤立 , 我恨 你” 我震惊 了, 因为我一句 随口说 出的话 , 一个本该活蹦乱跳 的高中 让 生受到如此的冷落。我语无伦次的说: 了 , “ 错 请原谅 老师” 从此我就开 始关心他 , 时时找他谈 谈。我发 现他 的变化很 大 , 学习进步 了 , 与同学
生在德 、 、 、 、 智 体 美 劳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 是党 和人 民赋予 我们教师 的一项神圣职责 。 为不负众望 , 完成好 教育学生 的历史使命 , 我们教师 必须不断探索教育规律 , 总结教学经验 。其中首要的就是关爱学 生。
爱是教育的灵魂

爱是教育的灵魂一位教师曾经说过:如果没有爱,教育在开始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了。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
热爱学生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职业情感,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应具备的道德品质。
关爱学生,是指教师能从高度的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出发,关心爱护学生,严格要求教育学生,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教师对学生的爱,与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爱有所不同,它并非来源于血缘关系,也并非来源于教师的某种单纯的个人需求,而来源于人民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来源于教师对教育对象的正确认识、满腔热情和无限希望。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学生成长的力量之源,是激发学生向上的动力。
教师所面对的是渴望认同、渴望呵护与关爱的稚嫩的心灵,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信任的目光,一个爱抚的动作,都会给学生以情感上的滋润,行为上的激励,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爱的情感犹如师生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又如涓涓细流,进入学生的心田;它像一场春雨,能滋润干枯的荒漠,萌发一片绿洲。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怎样才能做到热爱学生呢?我认为:第一,了解和信任学生。
学生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
从表面上看,学生之间似乎差别不大,但实际上,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一面。
如果教师不了解和信任学生,就不可能有对学生真正的爱,也谈不上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为了教书育人,教师既要了解学生的过去和现在,又要了解学生成长的家庭生活环境和经常接触的各种人和事;既要了解学生表现在外的优缺点和特长,又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包括他们的苦恼和忧愁。
只有全面了解和信任学生,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教育,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第二,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往往会把自己的苦恼、心事和秘密隐藏起来,只是遇到自己无法解释和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才找人诉说、请教和指点。
爱和尊重为魂

爱和尊重为魂爱和尊重是刘彭芝教育思想的基础,也是其教育情怀之魂魄。
用刘彭芝校长的话表述,“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爱是自然流溢的奉献;尊重是教育的真谛,尊重是创造的源泉”。
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的关心呵护,又是不由自主的真情流露,更是一种至臻的境界。
刘彭芝认为,“教育,是我的人生大事;爱,是我在教育岗位上进德修业的原动力。
”有没有深爱、大爱,是教书匠和教育家的显著区别之一,刘彭芝校长把爱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之上,完成了由爱到大爱的升华。
教育的爱体现在对生命的尊重、对人的尊重,由此满足了学生和教师的个性化、多样性发展需求,这样,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人大附中能够成为一个神奇的校园,国际性、全国性大奖在不经意间就会出现。
从教近50年,刘彭芝一直生活工作在基层。
她是一名在教学第一线有着32年教龄的数学特级老师,还当了8年的副校长,1997年至今担任人大附中的校长,身兼国务院、国家部委、高等院校、地方政府、北京市教委、上海市教委以及学术社团等委任的40多项社会职务。
面对不同的挑战,承受着各种压力,刘彭芝每天都在无私无畏地战斗着,她每天的工作时间几乎都长达16个小时以上,如果以8小时工作日计,刘彭芝已经拼命奋斗了90年以上。
刘彭芝说,“我是为教育而生,为教育而活着的人。
”做老师时,刘彭芝希望做一名好老师,每当看到那些聪慧灵秀的孩子,她就会有想要融入他们的智慧、发掘他们的潜能的冲动,她的青春、她的全部心血都奉献给了自己的学生。
从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名师的法宝:是她自然流露的爱与尊重,是她发自内心的对教育的渴望和信念。
当校长时,刘彭芝希望自己是一个好校长,她的理想是“办一所世界顶级的学校,一所令世人仰慕和向往的学校。
它希望吸引世界各国的孩子到这里学习,当这些孩子离开学校后,都能成长为各个领域的杰出人才;在他们回忆起母校时是充满深情的,是无限留恋的。
”这所学校会同世界其他一流名校,共同引领基础教育的未来。
爱的教育结尾摘抄

1.爱是教育的灵魂,它让我们勇敢地面对困难,坚定地走自己的路;爱是教育的力量,它让我们不断进取,追求更高的目标。
2.在爱的教育中,我们学会了给予和接受,学会了尊重和理解,学会了宽容和感恩。
3.爱是永恒的主题,教育是必经之路。
让我们在爱的阳光下,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4.爱的教育是人生中最美的风景,它让我们明白,每一份付出都会有回报,每一份爱都会得到回应。
5.“爱是无尽的,它像星辰一样照亮我们的道路,引导我们前行。
”6.爱是无私的奉献,它能抚平我们内心的伤痕,让我们在失落中寻找希望。
7.爱是一盏明灯,为我们指引方向,让我们在黑暗中找到前进的勇气。
8.教育是爱的传承,是知识的海洋,是智慧的摇篮,是人生的航标。
9.爱是阳光,温暖儿童成长之路。
爱的教育则是孩子们人生旅途中不可或缺的伴侣,它提供了宝贵的心灵滋养,为孩子们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只有当孩子们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感受关爱和尊重,他们才能够学会热爱生活、关爱他人,成长为自信、自立、自强的人。
10.爱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它在寂静中唤醒我们,在晨曦中照亮我们,在黄昏中陪伴我们。
11.教育是爱的延伸,它让我们学会理解、学会尊重,更加懂得怎么去爱。
12.“爱情如清泉,滋润着心田,爱情如阳光,照亮着生活,爱情如花香,弥漫在空气中。
”13.爱是无言的陪伴,是真诚的相待,是温暖的守候。
14.真正的爱不是一味地索取,而是默默地付出,就像大树一样,无怨无悔地为小树奉献一切。
15.爱的教育是人生中最美好的礼物,它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滋养,让我们的灵魂得以成长。
爱是教育的灵魂

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爱,是教育的灵魂。
那么,教师应该怎样热爱自己的学生,并用这种爱去感染熏陶学生呢?一、用真心去爱“爱”的繁体写法,是爱里有一颗“心”。
它要求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真情流露。
我们以前接触过著名作家魏巍的文章《我的老师》,里面有一段描写他的老师的文字:“她从不打骂我们。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象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呀。
”是啊,就是那么一个简单的举教鞭的动作,让孩子捕捉到了最真挚的爱。
于是,作者最后满怀深情地写道:“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却有时会发生一些让人匪夷所思的“怪事”:2003年10月20日,央视“今日说法”报道:某学校一位学生因病倒地昏迷,时间长达半小时之久。
在此万分危急的关头,当时在场的校长、主任、老师等一大帮人竟然没有一个抱起孩子送往医院或采取什么急救措施,最终导致该学生抢救无效死亡。
这是多么可怕的冷漠啊!当我们高唱“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高调的时候,这样的教师还有什么资格站在神圣的讲台上,对学生大谈什么“互相帮助,互相爱护”,甚至奢谈“德”字当头的全面发展呢?如果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他以何为师?以何为范?他又怎能更好地学会用真心去关爱他人呢?二、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
我们的教育理念历来提倡要学生做一个听话的乖孩子,做一个尊敬老师的好学生。
然而,现代教育要求教育工作者首先是要做一个尊重学生的好老师。
而且,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最终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摒弃了传统的保守和师道尊严的古板的好老师。
每一个学生的内心都有渴望老师尊重他们的强烈愿望,这种愿望有时就如同荒漠里的绿草、戈壁滩上的甘泉,在“润物细无声”的交融中渗透到孩子的心灵,影响他们的人生。
尊重学生包括:1、尊重学生的人格在学生中普遍流传着这么一首儿歌(姑且称它为儿歌吧):“在我心中,只有老师最凶,成天把我骂得头晕脑疼;在我心中,只有老师最凶,经常把我打得鼻青脸肿;在我心中,只有老师最凶,常常把我留到六七点钟。
小学教师教育感言文章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站在小学教师这个岗位上已经数载。
回首这段岁月,我仿佛看到了一颗颗教育的种子在我心田悄然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在这里,我想以一颗谦卑的心,写下我的教育感言,与同行者们共同分享。
教育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启迪心灵。
作为小学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祖国未来的重任。
每当看到孩子们从懵懂无知到渐渐懂事,从迷茫困惑到自信自强,我的内心便充满了喜悦和自豪。
以下是我对小学教师这一职业的几点感悟:一、爱是教育的基石教育是一项充满爱的事业。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学生,是教师最基本、最根本的职业素养。
在我教学生涯中,我始终秉持着“以爱育爱”的原则,用爱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
记得有一次,班上一个叫小明的同学因为家庭原因,情绪低落,成绩也一落千丈。
我了解到情况后,主动与他谈心,关心他的生活,鼓励他勇敢面对困难。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经常找他聊天,帮助他解决学习上的问题。
渐渐地,小明的情绪稳定了,成绩也慢慢提高了。
这件事让我深刻体会到,爱是教育的基石,只有用爱心去呵护每一个学生,才能让他们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二、尊重是教育的灵魂尊重学生,是教育工作的灵魂。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拥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
作为教师,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包容他们的不足,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
在我教过的班级中,有一个叫小红的女孩,她性格内向,不善言辞。
起初,我担心她在课堂上不敢发言。
然而,我并没有因此忽视她的存在,而是鼓励她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在课堂上,我总是耐心地倾听她的发言,并给予积极的评价。
渐渐地,小红变得自信起来,课堂上的表现也越来越好。
这件事让我明白,尊重学生,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成长,是教育工作的关键。
三、耐心是教育的法宝教育是一项需要耐心的事业。
在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困难。
作为教师,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引导他们克服困难,走向成功。
曾经有一个叫小强的学生,他学习成绩一直不好,总是灰心丧气。
人民日报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人民日报: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人们常说“妈妈是超人”,不久前一位女教师抱着熟睡的孩子出黑板报的照片,让很多人感慨教师妈妈“比超人还伟大”;很多人退休后选择颐养天年,但91岁的退休教师叶连平却坚持义务为留守儿童补课,希望呼出的最后一口气是在讲台上。
这些源自师者心底的爱,赋予了教育事业独特的魅力,为无数心灵照亮了前行之路。
教育家夏丏尊曾将教育里的爱比作池塘里的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何谓爱?当父母松开搀扶的双手,爱是一种信任,让孩子能够学会走路、独立向前;当老师悉心传道授业解惑,爱是一种欣赏,能从学生身上发现特质、激活潜质;当学生踏入社会课堂,爱是一种理解和尊重,激励个人坚定信念、勇毅果敢。
在不同的时刻,爱有多种诠释。
然而,无论形式如何多样、时代怎样变迁,爱都是浇灌成长的阳光雨露,堪称教育的灵魂。
“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
”让人拥有丰富的内心和充沛的情感,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我们感慨于海伦·凯勒在黑暗中寻找到光明的人生奇迹,也应看到与她朝夕相处的莎莉文老师用爱点亮的烛火;我们感动于乌蒙山孩子们“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美妙歌声,也应体悟旋律背后纯真而质朴的爱。
教育不仅仅意味着知识的传授,还有心灵与心灵的交流。
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以情动人、以情育人、以情化人,才能铸就更健全的人格、更高贵的精神。
缺少爱的教育,注定是冰冷的、空洞的,是没有灵魂的。
如今,一些优秀学生历经寒窗苦读进入名校,个人条件优越、不愁吃穿用度,却时常感到内心空洞,锁定不了真正想要的目标,找寻不到生命的意义和前进的动力,就像漂泊在茫茫大海上一样。
之所以会患上“空心病”,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家庭、社会太在意成绩分数,让教育变得僵硬,结果孩子的成长过程负重不堪,缺乏爱的滋养。
这也启示我们,要投入感情、投入真爱,在课堂教学之外热情关怀、慰藉心灵,以人的全面成长丰富教育的时代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与尊重是教育的灵魂【摘要】:爱与尊重你的学生,你的学生将会爱与尊重你,更重要的是他们将会更努力的学习因为老师的关爱,教师对学生的爱与尊重还有助于建立学生的自信。
【关键词】:爱;尊重;老师;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职业意味着他放弃了个体喜怒哀乐的权利,应使自己胸怀宽广。
总之,在当今新课改时期,教师应当像父母爱自己的儿女那样对待自己的学生,以无私的奉献精神投身到教育教学中,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教育效果。
对学生的尊重,还表现在肯定、赏识学生的学习成果上。
教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赞赏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从成功中增强自信,享受成功的快乐。
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过:“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
”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专门劳动者。
如何对待自己的劳动对象,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教师的一项神圣职责。
为不负众望,完成好教育学生的历史使命,我们教师必须不断探索教育规律,总结教学经验。
其中首要的就是关爱学生。
一、师爱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师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爱护、尊重、信任、期望、赏识以及尽责的美好感情。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
做教育工作,要以爱为主,宽严相济。
对学生的爱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对学生要严如父、慈如母。
在学习、思想、纪律等各方面要严格要求,在生活上要关心体贴他们,对后进生教师要真心实意地带头去关心尊重爱护他们,让学生领悟到教师和班集体的温暖,认识到老师和同学才是他们的良师益友,只有这样他们才会乐于接收教师和同学们的关心和指导。
一个学生如果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就会失去上进的动力,这时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和细微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鼓励、赞扬,使他们重新点燃自尊心的火种,获得克服缺点的勇气和信心,使学生感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爱护、尊重和信任,再加上教师高度的教育责任感,认真工作,学生才乐于接受教师对他们的教育。
对后进生给予温暖来拨动他们上进的心弦,对于犯严重错误的学生不歧视、不讽刺、不挖苦,坚持用疏导的方法,采取正面的教育,多表扬、少批评、多看他们的优点,要耐心教育,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加以改正。
的确,现代教育新课程新理念要以人为本,要尊重学生,要转变师生角色,要努力认真开展尊重教育。
但是,教师该尊重学生什么呢?难道要尊重学生早恋的感受和情绪?要尊重学生毫无自信的“自信心”?要尊重学生可怜“自尊心”?要尊重学生失去情理的创新意识?不是去引导学生理智地调整自己稚嫩的心理,而是给他们提供便利顺其自然?不是去提供拥有自信的前提条件,而是建立那虚假和脆弱的自信心?不是去认真接待和对待事物,而是为呵护虚荣心大开绿灯?不是去全力提倡科学的分析思考,而是一味地怂恿毫无根据胡思乱想?……尊重教育,要尊重学生实际,要尊重客观事实,要尊重科学发展,要尊重教育规律,决不是无是非无原则无立场的迁就!否则,其结果不仅于学生的学业和身心无益,而且只会娇惯和放纵学生的自大自满自负,更是教师敷衍塞责和不负责任的表现!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时刻不忘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
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做到不体罚不污辱不歧视不挖苦学生,同时注意保护学生优良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促进学生的人格完整和个性发展。
二、教学实例任教五年来,在教育学生方面发生了很多的故事,但有一件事我很多年来都没忘记过,每次回忆都像又经历了一次一样,它让我时时明白关心与尊重学生对学生是多么的重要。
我现在还清楚的记得那是一个秋天的早晨,我像往常一样走进教室,心里想的是当天要上的定语从句的内容以及怎样才能让学生掌握。
当我的课只上了三分之一的时候,班上最调皮最让老师头疼的一个男生王林笑起来,我的愤怒无法形容,他打乱课堂已经不是一次两次,而且他的同坐是一个乖女生,不用说,是他惹的事,我让他安静,接着上课。
下课以后我也没让他进办公室,相反,我让那个女生进办公室把事情的经过告诉我,听完事情的经过,与往常一样,是王林故意找同学说一些无聊的事惹得同桌与他大笑起来,我对王林已经没什么信心,只希望他别打乱我的课堂,所以我对该女生说:“你好好搞好你的学习,离他远点,我对他教育很多次,但一点效果都没有,我也不想再管他了”。
该女生出去以后我也淡忘这件事。
但是后来我发现王林一点进步都没有,更有甚者,他总是冲着我,为难我。
所以有一天我决定找他好好谈谈。
我说:“王林,你这段时间有点反常,能不能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王林大头低得很低,他说:“都是因为你,老师,你让同学们别理我,我在班上受到孤立,我恨你”我震惊了,因为我一句随口说出的话,让一个本该活蹦乱跳的高中生受到如此的冷落。
我语无伦次的说:“错了,请原谅老师”从此我就开始关心他,时时找他谈谈。
我发现他的变化很大,学习进步了,与同学老师的关系也好了。
高考时还考上了一所不错的专科。
我知道,是老师的及时醒悟,救了他,同时,我也对自己做错的事感到内疚,希望今后用自己的好弥补过去对别人造成的伤害。
我曾听过一位名教师上课,在课上他请一位学生读书,这位学生的阅读能力特差,一段文字读得结结巴巴显得非常吃力。
他非常耐心地听学生读完后,不但没有指责学生,反而用温和的语气说:“这位同学读得很认真,很辛苦,他能坚持把文章读完,大家给点掌声鼓励一下。
”这样的评价既不伤害学生,又给了学生自信,多可贵啊!换了其他教师可能会很不满意地指责学生:“回家为什么不好好读书?读得这么差劲,下次要好好努力啊!”现在学习“新课标”以后,老师们都转变了教学观念,处处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特别是课堂评价语更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人格。
如“你真会读书!”“你的感悟能力真强!”“你提的问题十分有价值!”“你的想法很有创意,老师也没想到。
”..这些语言虽然简单,但学生十分在意,它能鼓舞学生斗志,增强学生自信,激发学生潜能,碰撞出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长期如此,学生必将终身受益。
三、案例分析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它是熊熊的火炬,点燃学生的梦想;它是指路的明灯,照亮学生前进的路程。
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
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和创新的精神。
全国劳模、北师大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对学生的爱,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无私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
这种爱是极其神圣纯真的。
这种圣洁的爱是教师培桃育李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真情友谊,就会“亲其师、敬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书育人就实现了其根本功能。
宽容学生,允许学生犯错误,耐心的教育学生,他们是能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的。
只有有了爱,生活才有意义,对学生更应该如此,因为他们的自尊是多么的脆弱,多么的在乎老师的一言一行。
老师的关心甚至可以影响他们的一生。
学生是具有一定主体性的人,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学活动的主要行动者,随着他们自我意识的形成和不断增强,迫切需要得到老师的尊重。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进行互相交流,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有一个学生在作业中答出了与参考答案、同学们答案完全不同答案。
说他的答案错了吗,但又有答得正确的方面,说他答案正确吗,但又偏离了题意。
为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在课堂上表扬了这位不同答案的学生,肯定了他的独立思考和学习中主动性和主见性。
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中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人格尊严对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是一个人生存的支柱。
学生也不例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尊严。
作为教师,不仅不能认为学生是小孩子而忽视了他们的人格尊严,而且应该在处理学生问题时要时刻顾及学生的人格尊严,时刻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
教师在学生手册上写上“你们的臻子还想学习,请采取措施。
这实际上就是教师经常把一根鞭子放在学生的书包里,而父亲就用这根鞭子来抽打自己的儿子。
”但在我们现实的校园里,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仍然存在。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用四块糖果教育、感化了一个顽皮的学生;魏书生从不叫有错的学生在众目睽睽之下灰溜溜地挨训,不让孩子声泪俱下地读检讨,而是计他们唱一首歌,做一件好事。
可见真正的教育家都是极其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面子,在这种轻松、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氛围的熏陶下,学生一定会成为人格健全的人,成为真正健康的个体。
四、结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老师不是圣人,学生也不是圣人,老师要树立“允许学生犯错误的教育观”,把育人当作一项长期的事业,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要有一颗对学生宽容的心。
对于童心未泯的孩子,我们的每一次宽容和信任,都可能创造出一个新的奇迹,增进老师与孩子之间情感的交融。
每个学生身上都或多或少地蕴藏着闪光点,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平时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多一些鼓励,少一些叹息。
不要遇到问题总是怪罪学生,怪学生懒惰,怪学生脑子笨,怪学生缺乏家庭教育..教者应多从自身找原因,要看到学生人人有才,但人无全才,不必要求太高,应扬长避短,多加培养,使他们人人成才。
我们知道,教师与学生在道德人格上是平等的,以平等、诚挚、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是每一位老师恪守的师德信条之一。
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事事、处处尊重学生,摆正自己的位置,始终站在学生中间,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建立平等、合作、友好的师生关系,这样就为学生竖起了通往成功的阶梯。
参考文献:1.《班主任九项技能训练》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吴小海、李桂芝编著.2.《成长读本》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梦捷编著2008.2.3.《成长读本》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梦捷编著2007.10.4.《班主任之友》班主任之友杂志社.严文青主编2005.5.5.《班主任》班主任杂志社.李汉生主编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