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三轮复习之元素化合物之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氨气与盐的关系(解析版)
2023年理综高三必需背化学知识点最新
2023年理综高三必需背化学知识点最新高三需必背化学知识点“元素化合物”知识模块碱金属元素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单质的活泼性越大错误,熔点随着原子半径增大而递减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有机酸则较难溶于水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浓硫酸产生蓝色固体正确,浓硫酸吸水后有胆矾析出能与冷水反应放出气体单质的只有是活泼的金属单质或活泼的非金属单质错误,比如2Na2O2+2H2O→O2↑+4NaOH将空气液化,然后逐渐升温,先制得氧气,余下氮气错误,N2的沸点低于O2,会先得到N2,留下液氧把生铁冶炼成碳素钢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除去生铁中除Fe以外各种元素,把生铁提纯错误,是降低生铁中C的百分比而不是提纯虽然自然界含钾的物质均易溶于水,但土壤中K%不高,故需施钾肥满足植物生长需要错误,自然界钾元素含量不低,但以复杂硅酸盐形式存在难溶于水制取漂白粉、配制波尔多液以及改良酸性土壤时,都要用到熟石灰正确,制取漂白粉为熟石灰和Cl2反应,波尔多液为熟石灰和硫酸铜的混合物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酸溶液错误,SiO2能溶于氢氟酸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再加入氯水或溴水或碘水或硝酸锌,皆会产生Fe3+错误,加入碘水会得到FeI2,因为Fe3+的氧化性虽然不如Cl2,Br2,但是强于I2,在溶液中FeI3是不存在的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错误,钝化是化学性质,实质上是生成了致密的Al2O3氧化膜保护着铝罐NaAlO2、Na2SiO3、Na2CO3、Ca(ClO)2、NaOH、C17H35COONa、C6H5ONa等饱和液中通入CO2出现白色沉淀,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仍不消失错误,Ca(ClO)2中继续通CO2至过量,白色沉淀消失,最后得到的是Ca(HCO3)2大气中大量二氧化硫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以及金属矿石的冶炼正确某澄清溶液由NH4Cl、AgNO3、NaOH三种物质混合而成,若加入足量硝酸必产生白色沉淀正确,NH4Cl、AgNO3、NaOH混合后发生反应生成[Ag(NH3)2]+加入足量硝酸后生成AgCl和NH4NO3为了充分利用原料,硫酸工业中的尾气必须经净化、回收处理错误,是为了防止大气污染用1molAl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共有3mol电子发生转移正确硫化钠既不能与烧碱溶液反应,也不能与氢硫酸反应错误,硫化钠可以和氢硫酸反应:Na2S+H2S=2NaHS在含有较高浓度的Fe3+的溶液中,SCN-、I-、AlO-、S2-、CO32-、HCO3-等不能大量共存正确,Fe3+可以于SCN-配合,与I-和S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CO32-,HCO3-和AlO2-发生双水解反应活性炭、二氧化硫、氯水等都能使品红褪色,但反应本质有所不同正确,活性炭是吸附品红,为物理变化,SO2是生成不稳定的化合物且可逆,氯水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不可逆乙酸乙酯、三溴苯酚、乙酸钠、液溴、玻璃、重晶石、重钙等都能与烧碱反应错误,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4)不与烧碱反应在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l2可得FeBr3、FeCl2、Br2错误,Fe2+和Br2不共存由于Fe3+和S2-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Fe2S3不存在错误,在PH=4左右的Fe3+溶液中加入Na2S可得到Fe2S3,溶度积极小在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可得亚硫酸钠与次氯酸错误,次氯酸可以氧化亚硫酸钠,会得到NaCl和H2SO4有5.6g铁与足量酸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2NA错误,如果和硝酸等强氧化性酸反应转移0.3NA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正确,如较稀的HClO4,H2SO4等单质的还原性越弱,则其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错误,比如Cu的还原性弱于铁的,而Cu2+的氧化性同样弱于Fe3+CuCO3可由Cu2+溶液中加入CO32-制得错误,无法制的纯净的CuCO3,Cu2+溶液中加入CO32-会马上有Cu2(OH)2CO3生成单质X能从盐的溶液中置换出单质Y,则单质X与Y的物质属性可以是:(1)金属和金属;(2)非金属和非金属;(3)金属和非金属;(4)非金属和金属;错误,(4)非金属和金属不可能发生这个反应H2S、HI、FeCl2、浓H2SO4、Na2SO3、苯酚等溶液在空气中久置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错误,H2SO4是因为吸水且放出SO3而变质浓硝酸、浓硫酸在常温下都能与铜、铁等发生反应错误,浓硫酸常温与铜不反应02“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模块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错误,是"只生成酸的氧化物"才能定义为酸性氧化物分子中键能越大,分子化学性质越稳定。
化学小高考元素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
Na :单质、氧化物/过氧化物、氢氧化物、盐(盐酸盐、硫酸盐、碳酸盐)侯氏制碱法:NaCl + CO 2 + NH 3 + H 2O NaHCO 3NH 3+H 2O+CO 2=NH 4HCO 3首先通入氨气,然后再通入二氧化碳 NH 4HCO 3+NaCl=NH 4Cl+NaHCO 3↓NaHCO 3溶解度最小,所以析出单质钠性质活泼,和某溶液反应时应先考虑和水的反应Na 2CO 3 + HCl :HCl 不足生成NaCl 和NaHCO 3,HCl 过量生成NaCl+CO 2+H 2ONaHCO 3 + Ca(OH)2:均生成CaCO 3+H 2O ,NaHCO 3不足生成NaOH ,NaHCO 3过量生成Na 2CO 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相同温度下,Na 2CO 3溶解度大于NaHCO 3摩尔浓度相同时,Na 2CO 3的pH 值大于NaHCO 3和酸反应时都放出CO 2,NaHCO 3比Na 2CO 3反应激烈1、用pH 试纸;2、加热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3、稀盐酸;4、CaCl 2溶液(Na 2CO 3生成白色沉淀,NaHCO 3不生成)Na 2SO 4:易溶于水,水溶液中性;无水叫元明粉,10水合叫芒硝;用于制取硫化钠、硅酸钠 制取:H 2SO 4 + NaOH 或NaHCO 3 + H 2SO 4或NaCl + H 2SO 4或CuSO 4 + Na 2CO 3/NaHCO 3 NaHSO 4:水溶液酸性,和弱酸盐(NaHSO 3、NaHCO 3)反应生成Na 2SO 4 制取:NaOH + H 2SO 4 或 NaCl + H 2SO 4(加热)NaHSO 4 + Na 2CO 3 = Na 2SO 4 + NaHCO 3NaHSO 4过量 2NaHSO 4 + Na 2CO3 = 2Na 2SO 4 + CO 2↑ + H 2O NaHSO 4不足NaHSO 4 + NaHSO 3 = Na 2SO 4 + SO 2↑ + H 2ONaHSO 4 + NaHCO 3 = Na 2SO 4+ CO 2↑ + H 2OMg :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盐(盐酸盐、硫酸盐、碳酸盐)Na Na 2O/Na 2O 2 NaOH NaCl Na 2CO 3 NaHCO 3O 2/O 2点燃H 2OC l 2熔融电解H 2O电解食盐水C O 2C O 2C a (O H )2H C lC O 2+N H 3+H 2OCO 2+H 2O△或NaOH/Ca(OH)2 HCl H C l或C a ClMg + H2SO4(稀)= MgSO4 + H2↑Mg + H2SO4(浓)= MgSO4 + SO2↑+ H2OAl: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盐(盐酸盐、硫酸盐、硝酸盐、偏铝酸盐)稀硫酸:2Al + 3H2SO4=Al2(SO4)3 + 3H2↑浓硫酸(热):2Al + 6H2SO4= Al2(SO4)3 +3SO2↑+6H2O稀硝酸:Al+4HNO3=Al(NO3)3+ NO↑+2H2O 浓硝酸(热):Al+6HNO3=Al(NO3)3+3NO2↑+3H2OAlCl3过量:AlCl3+3NaOH=Al(OH)3↓+3NaClNaOH过量:AlCl3+4NaOH=NaAlO2+3NaCl+2H2OAl、Al3+、Al2O3、Al(OH)3和OH-反应都生成AlO2-;AlO2-在酸性溶液中和H+生成Al(OH)3白色沉淀可溶性铝盐溶液和强碱溶液反应:Al3+ + 3OH- = Al(OH)3↓Al(OH)3 + OH- = AlO2- + 2H2O偏铝酸盐溶液和强酸溶液反应:AlO2- + H+ + H2O = Al(OH)3↓--充分反应Al(OH)3 + 3H+ = Al3+ + 3H2O --HCl过量硫酸铝和过量氨气反应:Al2(SO4)3 + 6NH3.H2O = 2Al(OH)3↓+ 3(NH4)2SO4偏铝酸钠和氯化铝反应:3NaAlO3 + AlCl3 + 6H2O = 4Al(OH)3↓+ 3NaCl氧化铝和硝酸:Al2O3 + 6HNO3 = 2Al(NO3)3 + 3H2O 浓硝酸可认为不反应Fe:单质、氧化物(3个)、氢氧化物(2个)、盐(盐酸盐、硫酸盐、硝酸盐)Fe和浓稀硝酸、浓稀硫酸反应时,要考虑铁不足和过量的问题:铁不足:Fe + 4HNO3(稀) = Fe(NO3)3 + NO + 2H2O铁过量:3Fe+8HNO3(稀)=3Fe(NO3)2+2NO↑+4H2O铁不足:Fe + 6HNO3(浓热) = Fe(NO3)3 + 3NO2↑ + 3H2O铁过量:Fe+4HNO3(浓热)=Fe(NO3)2+2NO2↑+2H2O 无NO?铁不足和铁过量:Fe + H2SO4(稀) = FeSO4 + H2↑铁不足:2Fe + 6H2SO4(浓热) = Fe2(SO4)3 + 3SO2↑ + 6H2O铁过量:Fe + 2H2SO4(浓热) =FeSO4 + SO2↑ + 2H2O氧化铁/足量稀硝酸反应:Fe2O3+6HNO3=2Fe(NO3)3+3H2O氧化亚铁/足量稀硝酸反应:3FeO+10HNO3(稀)=3Fe(NO3)3+NO↑+5H2O四氧化三铁/足量稀硝酸反应:3Fe3O4+28HNO3(稀)=9Fe(NO3)3+NO↑+14H2O①Fe遇弱氧化剂(I2、S、H+、Cu2+等),生成Fe2+:Fe + Cu2+ = Fe2+ + Cu (铁和硫酸铜)Fe + I2∆FeI2Fe + H2SO4(稀) = FeSO4 + H2↑Fe + S ∆FeS②Fe遇强氧化剂(Cl2、Br2、酸性KMnO4、稀HNO3等),生成Fe3+:2Fe + 3Cl2点燃2FeCl3Fe + 4HNO3(稀) = Fe(NO3)3 + NO↑+ 2H2O③Fe2+遇还原剂(C、Al等),生成Fe:3FeO + 2Al 高温3Fe + Al2O3④Fe2+遇强氧化剂(Cl2、Br2、H2O2、MnO4-、ClO-、HNO3等),生成Fe3+:2Fe2+ + Cl2 = 2Fe3+ + 2Cl-5Fe2+ + MnO4- + 8H+ = 5Fe3+ + Mn2+ + 4H2O3Fe2+ + 4H+ + NO3- = 3Fe3+ + NO↑+ 2H2O⑤Fe3+遇还原剂(Zn、Fe、Cu、H2S、S2-、HI、I-、SO2等),生成Fe2+:2Fe3+ + Cu = 2Fe2+ + Cu2+2Fe3+ + Fe = 3Fe2+⑥Fe3+遇还原剂(CO、C、Al等),生成Fe:Fe2O3 + 3CO 高温2Fe + 3CO2Fe2O3 + 2Al 高温2Fe + Al2O3Cu:单质、氧化物、硫化物、碱、盐(盐酸盐、硫酸盐、硝酸盐)铜和浓稀硝酸反应不同:和浓硝酸反应时需考虑铜不足和过量问题3Cu+8HNO3(稀) =3Cu(NO3)2+2NO↑+4H2OCu+4HNO3(浓) =Cu(NO3)2+2NO2↑+H2OCuO+2HNO3=Cu(NO3)2+H2O2CuO+ 8HNO₃(浓) → 2Cu(NO3)₂+ 4NO₂↑+ 4H2O + O2↑CuO + H2SO4= CuSO4 + H2OS:单质、氧化物(2个)、硫化物、酸(三种)、盐(三种)SO 2 + 2NaOH = Na 2SO 3 + H 2O (吸收SO 2废气) SO 2 + NaOH = NaHSO 3 (SO 2过量) 对含二氧化硫废气进行处理或回收:SO 2 + 2NH 3 + H 2O = (NH 4)2SO 3 SO 2 + NH 3 + H 2O = NH 4HSO 3 2(NH 4)2SO 3 + O 2 = 2(NH 4)2SO 4SO 2和氯气:SO 2 + Cl 2 + 2H 2O = 2HCl + H 2SO 4 向澄清石灰水中逐渐通入SO 2: Ca(OH)2 + SO 2 = CaSO 3↓ + H 2O CaSO 3 + SO 2 + H 2O = Ca(HSO 3)2(SO2过量)SO 2与CO 2:相似性、分离与鉴别 SO 2和CO 2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若通入的气体过量,则沉淀都可消失。
高中化学方程式: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关系
高中化学方程式: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关系导读:2021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备考应该如何样复习呢?查字典化学网为大伙儿预备了2021高中化学方程式辅导,能够对提高大伙儿的学习成绩起到关心。
从而关心您在期中考试前关心您更好的复习!高中化学方程式辅导: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1)金属单质+ 酸-------- 盐+ 氢气(置换反应)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2)金属单质+ 盐(溶液) ------- 另一种金属+ 另一种盐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3)碱性氧化物+酸-------- 盐+ 水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 H2SO4 ==== MgSO4 + H2O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 2HCl ==== CaCl2 + H2O(4)酸性氧化物+碱-------- 盐+ 水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苛性钠吸取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苛性钠吸取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消石灰吸取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5)酸+ 碱-------- 盐+ 水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2H2O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3 ==== FeCl3 + 3H2O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 + 2KOH ==== K2SO4 + 2H2O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 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 NaOH ==== NaNO3 +H2O(6)酸+ 盐-------- 另一种酸+ 另一种盐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7)碱+ 盐-------- 另一种碱+ 另一种盐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 CuCl2 ==== Cu(OH)2 + 2NaCl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8)盐+ 盐----- 两种新盐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总结:2021高中化学方程式辅导一文就为您介绍完了,您把握了么?小编祝愿您榜中提名!举荐阅读:高三化学备考:有机化学的常识2021年高考化学知识点讲解:有机化学的常识。
高考化学专题:元素化合物性质及其应用(解析版)
元素化合物性质及其应用1.(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期中)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燃料燃烧有关【答案】C【解析】雾的分散剂是空气,分散质是水;霾的分散剂是空气,分散质是固体颗粒,故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A正确;由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转化为铵盐,形成无机固体颗粒,因此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B正确;NH3作为反应物参与反应转化为铵盐,不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C错误;由图可知,燃料燃烧产生颗粒物,进而形成雾霾;氮肥受热分解产生氨气,氨气参与反应产生铵盐,形成无机颗粒,故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燃料燃烧有关,D正确;答案为C。
2.(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期中)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Y既能与X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是X Y Z①NaOH溶液Al( OH)3稀硫酸②KOH溶液SiO2浓盐酸③O2N2H2④FeC13溶液Cu 浓硝酸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答案】B【解析】①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与水,故①符合题意;②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钾反应反应生成硅酸钾与水,在酸中二氧化硅只与HF反应,不能与盐酸反应,故②不符合题意;③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反应得到NO,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合成氨气反应,常温下氮气不能与氧气、氢气发生反应,故③不符合题意;④常温下,Cu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与水,与氯化铁溶液反应得到氯化铜、氯化亚铁,故④符合题意;答案选B。
3.(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期中)下列制作铅笔的材料与相应工业不对应的是A.橡皮擦——橡胶工业B.铝合金片——冶金工业C.铝笔芯——电镀工业D.铅笔漆——涂料工业【答案】C【解析】橡皮擦的原料是橡胶,涉及到橡胶工业的生成,A正确;铝合金涉及金属铝的冶炼过程,与冶金工业有关,B正确;铅笔芯的原料是石墨和粘土,与电镀工业无关,C错误;铅笔外边的油漆、绘制的图案、文字等,与有机物合成材料及涂料有关,D正确。
【高三学习指导】高三化学方程式: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关系
【高三学习指导】高三化学方程式: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关系【高三学习指导】高三化学方程式: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关系这三大化学方程式:元素、氧化物、酸、碱和盐之间的关系是通过化学网络特别整理出来的。
我希望这对你有帮助!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1)金属元素+酸------盐+氢(置换反应)锌和稀硫酸zn+h2so4=znso4+h2铁和稀硫酸Fe+H2SO4=FeSO4+H2镁和稀硫酸mg+h2so4=mgso4+h2铝和稀硫酸2Al+3h2so4=Al2(SO4)3+3h2锌和稀盐酸zn+2hcl===zncl2+h2铁和稀盐酸Fe+2HCl==FeCl2+H2镁和稀盐酸mg+2hcl===mgcl2+h2铝和稀盐酸2Al+6hcl==2alcl3+3h2(2)金属单质+盐(溶液)-------另一种金属+另一种盐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Fe+CuSO4==FeSO4+Cu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cuso4===znso4+cu铜与硝酸汞溶液的反应:Cu+Hg(NO3)2==Cu(NO3)2+Hg(3)碱性氧化物+酸--------盐+水氧化铁与稀盐酸的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3h2so4===fe2(so4)3+3h2o氧化铜与稀盐酸的反应:CuO+2HCl==CuCl2+H2O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h2so4====cuso4+h2o氧化镁与稀硫酸的反应:MgO+H2SO4===MgSO4+H2O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2hcl====cacl2+h2o(4)酸氧化物+碱-盐+水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co2====na2co3+h2o烧碱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SO2=Na2SO3+H2O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so3====na2so4+h2o熟石灰在空气中变质:Ca(OH)2+CO2===CaCO 3+H 2O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so2====caso3+h2o(5)酸+碱-盐+水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naoh====nacl+h2o盐酸与氢氧化钾的反应:HCl+KOH===KCl+H2O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cu(oh)2====cucl2+2h2o盐酸与氢氧化钙的反应:2HCl+Ca(OH)2===CaCl2+2H2O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fe(oh)3====fecl3+3h2o治疗胃酸过多症的氢氧化铝:3hcl+Al(OH)3===AlCl3+3H2O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2naoh====na2so4+2h2o硫酸与氢氧化钾的反应:H2SO4+2koh===K2SO4+2H2O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cu(oh)2====cuso4+2h2o硫酸与氢氧化铁的反应:3h2so4+2Fe(OH)3=Fe2(SO4)3+6H2O 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naoh====nano3+h2o(6)酸+盐——另一种酸+另一种盐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碳酸钠与稀盐酸的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mgco3+2hcl===mgcl2+h2o+co2盐酸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HCl+AgNO3==AgCl+HNO3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h2so4===na2so4+h2o+co2硫酸与氯化钡溶液的反应:H2SO4+BaCl2===BaSO4+2HCl(7)碱+盐--------另一种碱+另一种盐氢氧化钠:铜(NaOH)=======================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fecl3====fe(oh)3+3nacl氢氧化钠和氯化镁:2naoh+MgCl2==Mg(OH)2+2nacl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cucl2====cu(oh)2+2nacl氢氧化钙和碳酸钠:Ca(OH)2+Na 2CO 3=(8)盐+盐-----两种新盐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AgNO3===AgCl+NaNO3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bacl2====baso4+2nacl以上内容由化学网络为您提供高三化学方程式: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之间的关系。
高考化学常见考点解析无机化学篇
高考化学常见考点解析无机化学篇高考化学常见考点解析——无机化学篇一、氢氧化物和氧化物氢氧化物和氧化物是无机化学中的重要概念和考点。
氢氧化物是指含有氧化氢(OH)基团的化合物,例如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铜(Cu(OH)2)等。
氧化物是指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例如二氧化碳(CO2),三氧化硫(SO3)等。
1. 氢氧化物的性质和应用氢氧化物的性质取决于其阳离子和氢氧化根离子的特性。
氢氧化钠是一种强碱,可以与酸进行中和反应;氢氧化铜具有一定的盐基性,可与酸反应但不完全中和。
氢氧化物在实际应用中广泛存在。
例如,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碱,用于制备皂基、玻璃、纸张等;氢氧化铝是一种重要的消炎药物,可用于治疗胃溃疡等胃肠道疾病。
2. 氧化物的性质和应用氧化物通常表现出酸性、碱性或中性。
例如,二氧化碳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可溶于水形成碳酸,导致水溶液呈酸性;三氧化硫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可与碱反应生成硫酸。
氧化物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二氧化硅是玻璃、陶瓷等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氧化锆是一种高温材料,用于制造耐火材料和陶瓷颗粒;氧化铁常用于制备磁性材料。
二、离子反应与电解离子反应和电解是高考化学中较为复杂的内容,但也是常见的考点。
1. 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是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离子之间发生转移或交换的反应。
例如,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生铜和硫酸亚铁,反应式为Fe + CuSO4 -> Cu + FeSO4。
离子反应中需要掌握离子的价态和电荷等信息,以确定反应类型和化学方程式。
2. 电解电解是指利用外加电源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使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电解涉及到电解质溶液、电解槽和电解过程等概念。
电解质溶液是指能导电的溶液,通过电解质溶液通电,可以观察到正负极生成气体、析出金属等现象。
电解槽是进行电解实验时所使用的容器,通常由两个电极(阴极和阳极)和一个电解质溶液组成。
电解过程是指在电解槽中,离子在电解质溶液中移动、氧化还原的过程。
2021届新高考化学考点扫描专题21 二氧化硫的性质(解析版)
21二氧化硫的性质【基础拿分练】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试管内壁附着的硫可用二硫化碳溶解除去B.单质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C.硫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硫D.硫在过量纯氧中燃烧的产物是三氧化硫【答案】D【解析】A项,硫是一种不溶于水的黄色晶体,易溶于二硫化碳,试管内壁附着的硫可用二硫化碳溶解除去,故A正确;B项,硫的常见化合价为:-2、0、+4、+6,单质硫的化合价是0,处于中间价态,所以单质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B正确;C项,硫在空气和纯氧中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硫,与氧气的浓度无关,故C正确;D项,硫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与氧气是否过量无关,二氧化硫只有在催化氧化时才能生成三氧化硫,故D错误。
2.下列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 )A.SO2B.H2C.CO2D.HCl【答案】A【解析】SO2具有漂白性,使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H2、CO2、HCl均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选答案A。
3.二氧化硫能使溴水褪色,说明二氧化硫具有( )A.还原性B.氧化性C.漂白性D.酸性【答案】A【解析】二氧化硫能使溴水褪色,是由于发生反应:Br2+SO2+2H2O=H2SO4+2HBr。
在该反应在二氧化硫中的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表现还原性。
故答案的A。
4.下列有关SO2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SO2和CO2B.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是因为它具有漂白性C.将已被SO2漂白的品红溶液用酒精灯加热,可恢复原来的红色D.SO2与O2混合加热,不能生成SO3【答案】A【解析】SO2和CO2都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过量时溶液又变澄清,A错误;O2使品红溶液褪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B正确;SO2的漂白原理是SO2与某些有色物质结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加热后又恢复原来的颜色,C正确;SO2和O2在加热且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生成SO3,D正确。
5.下列有关SO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molSO3的体积约为22.4LB.SO3极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H2SO4C.将SO3加入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D.SO2和SO3均具有漂白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褪色【答案】B【解析】A项,标准状况下,SO3不是气体,不能用22.4L·mol-1,故A错误;B项,SO3极易溶于水,能与水反应生成H2SO4,故B正确;C项,SO3与水反应生成H2SO4,硫酸与BaCl2反应生成BaSO4↓,故C 错误;D项,SO2能使紫色是石蕊溶液变红,不褪色,SO3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不褪色,故D错误。
化学:高考化学58个考点解析——考点18 二氧化硫
考点18二氧化硫1.复习重点1.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2.重点是二氧化硫的氧化性、还原性、漂白性。
2.难点聚焦一、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1∶40);(可用于进行喷泉实验,如SO2、HCl、NH3)易液化(-10℃)二、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1、酸性氧化物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SO2+2NaOH===Na2SO3+H2O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SO2+H2O===H2SO3(二氧化硫的水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硫溶于水形成的亚硫酸只能存在于溶液中,它很不稳定,容易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硫,故二氧化硫溶于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SO2+H2O H2SO322O O2、氧化性:SO2气体通过氢硫酸,溶液变浑浊,有淡黄色不溶物出现。
SO2+2H 2S===3S↓+2H 2O3、还原性:SO2使溴水和高锰酸钾溶液褪色SO2+Br2+2H 2O=== H2SO4+2HBr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H2SO42SO2+O2 2 SO3(SO3+H2O===H2SO4,SO3是无色固体SO3是一种无色固体,熔点是16.80C,沸点也只有44.8℃,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4、漂白性:SO2使品红溶液褪色SO2能使某些有色物质褪色,是由于二氧化硫可跟某些有色物质化合成无色物质,而化合成的无色物质却是不稳定的,易分解而恢复原来有色物质的颜色。
漂白性的比较把Cl2和SO2混合用于漂白,能否增强漂白效果?为什么?〖答案〗不能,SO2+Cl2+2H2O=== H2SO4+2HClSO2与CO2的相互鉴别鉴别SO2气体的常用方法是用品红溶液,看能否使其褪色,有时还需再加热看能否再复原。
鉴别CO2气体的常用方法是用澄清石灰水,看能否使其变浑浊,足量时再变澄清。
当混有CO2时,不会影响SO2的鉴别;当混有SO2时会干扰CO2的鉴别,应先除去SO2后再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2气体。
2023届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
2023届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一、常见元素和化合物1. 常见元素:氢(H)、氧(O)、碳(C)、氮(N)等元素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元素。
2. 常见化合物:- 水(H2O):是由氢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常见于日常生活中。
- 二氧化碳(CO2):是由碳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常见于呼吸和燃烧过程中。
- 盐(NaCl):是由钠和氯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常见于食盐和海水中。
二、化学反应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的变化,其中原有物质消失,新的物质生成。
2. 化学反应的类型:-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物质的氧化和还原过程。
-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
- 沉淀反应:在溶液中形成沉淀的反应。
- 离子反应:离子之间的反应。
三、化学平衡1. 化学平衡的概念:化学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保持一定比例的状态。
2.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温度:温度的变化可以改变平衡位置。
- 压力:对于气相反应,压力的变化也会改变平衡位置。
- 浓度:溶液中物质浓度的变化也会影响平衡位置。
四、溶液和溶解度1. 溶液的概念: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
2. 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最大量。
五、离子反应和电解质1. 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是指在溶液中离子之间发生的反应。
2. 电解质的概念:电解质是指在溶液中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以上是2023届高考化学知识点的简要归纳,更详细的内容需要结合教材和课堂学习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
高中化学元素关系图
硫〔S〕元素关系图重要关系:○9H2S→S:SO2、Cl2、Ca(ClO)2、Br2、I2、KMnO4、K2Cr2O7、KNO3、H2O、Fe3+、O2、浓H2SO4 ○21SO2→SO42-:H2O2、X2、HNO3、KMnO4、Ca(ClO)2、Na2O2○22H2SO4(浓)→SO2:Cu、C、S、P、HBr、HI、H2S○23SO32-→SO42-:Cl2、Br2、I2、O2、KMnO4、K2Cr2O7、HNO3、H2O2、Na2O2○1Na2S+CuSO4====Na2SO4+CuS↓○2H2S+CuSO4====CuS↓+H2SO4○3Na2S+H2SO4(稀)====Na2SO4+H2S↑○4H2S+2NaOH====Na2S+2H2O○5Na2S+FeSO4====FeS↓+Na2SO4○6FeS+H2SO4(稀)====FeSO4+H2S↑○72H2S+3O点燃2H2O+2SO2○8S+H2△ H2S○9H2S+Cl2====2HCl+S↓2H2S+SO2====3S↓+2H2OH2S+Br2====2HBr+S↓H2S+I2====2HI+S↓5H2S+2KMnO4+3H2SO4====5S↓+K2SO4+2MnSO4+8H2O3H2S+K2Cr2O7+4H2SO4====3S↓+K2SO4+Cr2(SO4)3+7H2O3H2S+2HNO3〔稀〕====3S↓+2NO↑+2H2O H2S+H2O2====S↓+2H2OH2S+2FeCl3====S↓+2FeCl2+2HCl2H2S+O2====2S↓+2H2OH2S+H2SO4〔浓〕====SO2↑+S↓+2H2O2H2S+Ca(ClO)2====2S↓+CaCl2+2HCl○10S+2Cu△Cu2S○11Na2S2O3+2HCl====2NaCl+S↓+SO2↑+H2O ○12S+O点燃SO2○133SO2+2Na2S====3S↓+2Na2SO3○14H2SO3+2H2S====3H2O+3S↓○154FeS2+11O2Fe2O3+8SO2○16SO2+2NaOH====Na2SO3+H2OH2O+2Na2CO3+SO2〔少量〕====Na2SO3+2NaHCO3Na2CO3+SO2〔适量〕====Ma2SO3+CO2○17Na2SO3〔s〕+H2SO4(浓)====Na2SO4+SO2↑+H2O○18SO2+Na2O2====Na2SO4SO2+2NaClO+H2O====Na2SO4+2HCl○192SO2+O催化剂450℃2SO3○205SO3+2P△P2O5+5SO2○21SO2+H2O2====H2SO4SO2+X2+2H2O====H2SO4+2HX(X=Cl、Br、I)2SO2+O2+2H2O====2H2SO43SO2+2HNO3〔稀〕+2H2O====2NO+3H2SO4 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H2SO4○222H2SO4(浓)+Cu====CuSO4+SO2↑+2H2O2P+5H2SO4〔浓〕2H3PO4+5SO2↑+2H2OC+2H2SO4〔浓〕CO2↑+2SO2↑+2H2OS+2H2SO4〔浓〕3SO2↑+2H2O2HBr+H2SO4〔浓〕====Br2+SO2+2H2O2HI+H2SO4〔浓〕====I2+SO2+2H2O○23SO32-+Cl2+H2O====SO42-+2Cl-+2H+2H2SO3+O2====2H2SO42Na2SO3+O2====2Na2SO4○24Na2SO3+2Na2S+3H2SO4====3S↓+3Na2SO4 +3H2O○253Na2S+2FeCl3+H2O====6NaCl+3H2S↑+2Fe(OH)3↓氯〔Cl〕元素关系图重要关系:○12HCl→Cl2:MnO2、KMnO4、K2Cr2O7、KClO3、Ca(ClO)2 Cl2→Cl-:H2S、SO2、SO42-、Br-、I-、Fe2+○1Cl2+2FeCl2====2FeCl32Fe+3Cl2FeCl3〔冒棕褐色烟〕○2Cl2+Cu CuCl2〔冒棕黄色烟〕○3Cl2+2I-====I2+2Cl-○4Cl2+2Br-====Br2+2Cl-○5Cl2+SO2+2H2O====2HCl+H2SO4○63Cl2+6KOH KClO3+5KCl+H2O○7Cl2+2NaOH====NaCl+NaClO+H2O○8NaClO+HCl(浓)====Cl2↑+NaOHNaClO+NaCl+H2SO4====Na2SO4+Cl2↑+H2O ○9Cl2+H2O====HCl+HClO○102NaCl+2H2O Cl2↑+H2↑+2NaOH2NaCl+MnO2+3H2SO42NaHSO4+MnSO4+Cl2↑+2H2O○112Na+Cl2NaCl 〔冒白烟〕H2O+Cl2+Na2CO3〔足量〕====NaCl+NaClO+ 2NaHCO3Na2CO3+H2O+2Cl2〔足量〕====2NaCl+2HClO +CO2↑○124HCl〔浓〕+MnO2MnCl2+2H2O+Cl2↑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KCr2O7+14HCl〔浓〕====2KCl+2CrCl3+3Cl2↑+2H2OKClO3+6HCl〔浓〕====KCl+3Cl2↑+3H2O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 ○13Cl2+H点燃2HClH2S+Cl2====2HCl+SH2+Cl2HClNa2SO3+Cl2+H2O====Na2SO4+2HCl2FeCl2+Cl2====2FeCl3○14HCl+NH3====NH4Cl 〔冒白烟〕○15NH4Cl NH3↑+HCl↑○16HCl+AgNO3====HNO3+AgCl↓○17HCl+NaOH====NaCl+H2OHCl+NaHCO3====NaCl+CO2↑+H2O○182HClO光照2HCl↑+O2↑○19Ca(ClO)2+2HCl====CaCl2+2HClOCa(ClO)2+CO2+H2O====CaCO3+2HClO ○20NaOH+HClO====NaClO+H2OHClO+Na2CO3====NaClO+2NaHCO3○21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5Cl2+I2+6H2O====2HIO3+10HCl○223Cl2+8NH3====N2+6NH4Cl氧〔O〕元素关系图○12O3====3O2O3+2KI+H2O====2KOH+I2+O2○23O放电2O3○3O3+H2S====H2O+O2+S↓○42H2O2H2↑+O2↑2H2O+2F2====4HF+O2○5O2+2H点燃2H2OO2+2Cu+2H2SO4====2CuSO4+2H2O O2+2H2S====2S↓+2H2O○62H2O2MnO2 2H2O+O2↑重要关系:○4H2O→O2:F2、电解○6H2O2→O2:KMnO4、MnO2○7H2O2→H2O:I-、S2-、SO42-、Fe2+ 85H2O2+2KMnO4+3H2SO4====K2SO4+2MnSO4+5O2↑+8H2O○72H2O2MnO22H2O+O2↑H2O2+H2S====S↓+2H2OH2O2+2KI+H2SO4====K2SO4+I2+2H2OH2O2+Na2SO3====Na2SO4+H2OH2O2+2FeSO4+H2SO4====Fe2(SO4)3+2H2O ○82H2O+Na2O2====2NaOH+H2O2BaO2+H2SO4〔稀〕低温H2O2+BaSO4↓○9O2+2Na点燃Na2O2○10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11Na2O2+H2SO4(稀)====Na2SO4+H2O2 Na2O2+2H2O低温2NaOH+H2O2○12H2O2+SO2====H2SO4○13Na2O2+SO2====Na2SO4氮(N)元素关系图重要关系:○20HNO3(稀)→NO:HBr、HI、H2S、SO2、SO32-、Fe2+、Fe、Cu、Ag○26HNO3(浓)→NO2:HBr、HI、H2S、SO2、SO32-、Fe2+、S、C、P、Cu、Ag○1Mg3N2+8HCl====3MgCl2+2NH4Cl○2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NH4Cl△NH3↑+HCl↑2NH4Cl+CaO△CaCl2+2NH3↑+H2O ○3NH3+HCl====NH4Cl○4NH3·H2O+HCl====NH4Cl+H2O3NH3·H2O+FeCl3====Fe(OH)3↓+3NH4Cl ○5NH4Cl+H2O====NH3·H2O+H2ONH4Cl+NaOH====NH3·H2O+NaCl○6NH3+H2O====NH3·H2O○7NH3·H2O△NH3↑+H2O○8N2+3H2NH3○94NH3+3O2〔纯〕点燃2N2+6H2O2NH3+3CuO△N2+3Cu+3H2O○10Mg3N2+6H2O====2NH3↑+3Mg(OH)2○113Mg+N Mg3N2○12NaNO2+NH4Cl N2↑+NaCl+2H2O○13N2+O NO○146NO+4NH3△5N2+6H2O○156NO2+8NH3△7N2+12H2O○16NO+NO2+2NaOH====2NaNO2+H2O○172NaNO2+2NaI+2H2SO4====2NO↑+I2+2H2O +2Na2SO42NaNO2+2HCl====2NaCl+NO↑+NO2↑+H2 O○182NO+O2====2NO2○193NO2+H2O====2HNO3+NONO2+2KI+H2O====I2+NO+2KOH○208HNO3〔稀〕+3Cu====3Cu(NO3)2+2NO↑+4H2OFe+2HNO3〔稀〕====Fe(NO3)3+NO↑+4H2O 2HNO3〔稀〕+3H2S====3S↓+2NO↑+4H2O 3Na2SO3+2HNO3〔稀〕====3NaSO4+2NO↑+4H2O2H2O+3SO2+2HNO3〔稀〕====3H2SO4+2NO 6KI+8HNO3〔稀〕====6KNO3+3I2+2NO↑+4H2O3FeCl2+4HNO3====2FeCl3+NO↑+Fe(NO3)2 +2H2O○212HNO2====H2O+NO↑+NO2↑○225NaNO2+2KMnO4+3H2SO4====5NaNO3+K2SO4+2MnSO4+3H2O○232NaNO32NaNO2+O2↑○242NO2+2NaOH====NaNO3+NaNO2+H2O○253NO2+H2O====2HNO3+NO○264HNO3〔浓〕+Cu====Cu(NO3)2+2NO2+2H2O C+4HNO3〔浓〕△CO2↑+4NO2↑+2H2OS+6HNO3〔浓〕△H2SO4+6NO2↑+2H2OP+5HNO3〔浓〕H3PO4+5NO2↑+H2O4HNO见光或受热2H2O+4NO2↑+O2↑○272Cu(NO3)2△2CuO+4NO2↑+O2↑○28HNO3+NaOH====NaNO3+H2O○29NaNO3+H2SO4(浓)微热NaHSO4+HNO3↑○302HNO3+Cu(OH)2====Cu(NO3)2+2H2O○312HNO3〔浓〕+Ag====AgNO3+NO2↑+H2O3Ag+4HNO3〔稀〕====3AgNO3+NO↑+2H2O ○322AgNO3+Cu====Cu(NO3)2+2Ag磷(P)元素关系图○14P+5O点燃2P2O5○22P+3Cl点燃2PCl3○3PCl3+Cl2====PCl5○4PCl3+3H2O====H3PO3+3HCl○52P+3Ca Ca3P2○62P+3H2△2PH3○7Ca3P2+6H2O====3Ca(OH)2+3PH3↑○8PCl5+4H2O====H3PO4+5HCl○9P2O5+3H2O====2H3PO4 ○10Ca(H2PO4)2+H2SO4====2H3PO4+CaSO4○112H3PO4+Ca(OH)2====Ca(H2PO4)2+2H2O ○12Ca(H2PO4)2+Ca(OH)2====2CaHPO4+2H2O ○132CaHPO4+H3PO4====Ca(H2PO4)2○142CaHPO4+Ca(OH)2====Ca3(PO4)2+2H2O ○15Ca3(PO4)2+H3PO4====3CaHPO4○16Ca3(PO4)2+3H2SO4====3CaSO4+2H3PO4 ○172H3PO4+3Ca(OH)2====Ca3(PO4)2+3H2O碳(C)元素、硅(Si)元素关系图○15○1C+2H高温CH4○2CH C+2H2○3CH4+2O CO2+2H2O ○42C+O2COC+CO高温2CO2C+SiO高温Si+2CO↑3C+CaO3000℃CaC2+CO↑C+H2O H2↑+CO↑C+ZnO Zn+CO↑○5C+O点燃CO2C+2CuO△2Cu+CO2↑○6CO2+2Mg点燃2MgO+C ○72C+SiO2高温Si+2CO↑○82CO+O2CO2CO+CuO△Cu+CO2CO+H2O催化剂、△CO2+H2 2CO+Fe2O高温2Fe+3CO2 ○9CO2+C高温2CO○10CO2+Ca(OH)2====CaCO3↓+H2O○11CaCO CaO+CO2↑CaCO3+2HCl====CaCl2+CO2↑+H2O○12CO2+2NaOH====Na2CO3+H2O○13Na2CO3+2H+====2Na++CO2↑○14Na2CO3+Ca(OH)2====CaCO3↓+2NaOH ○15CaCO3+CO2+H2O====Ca(HCO3)2○16Ca(HCO3)2CaCO3↓+CO2↑+H2OCa(HCO3)2+Ca(OH)2====2CaCO3↓+2H2O ○17Ca(HCO3)2+2NaOH====CaCO3↓+Na2CO3 +2H2O○18Na2CO3+H2O+CO2====2NaHCO3Na2CO3+HCl====NaHCO3+NaCl○192NaHCO3△Na2CO3+H2O+CO2↑○20Na2CO3+SiO高温Na2SiO3+CO2↑○21Si+2NaOH+H2O====Na2SiO3+2H2↑○22Si+O 2△SiO 2 ○23SiO 2+2C 高温Si+2CO ↑○24Si+2F 2====SiF 4 Si+4HF====SiF 4+2H 2↑○25SiO 2+2NaOH====Na 2SiO 3+H 2O ○26H 2SiO 3△H 2O+SiO 2 ○27Na 2SiO 3+6HF====2NaF+SiF 4+3H 2O ○28Na 2SiO 3+2HCl+H 2O====2NaCl+H 4SiO 4↓ ○29H 4SiO 4====H 2SiO 3+H 2O ○30SiO 2+4HF====SiF 4↑+2H 2O钠(Na)元素关系图○12Na+S Na2S○22Na+O 点 燃Na 2O 2○32Na+2H 2O====2NaOH+H 2↑ ○44Na+O 2====2Na 2O ○52Na+H 2高温2NaH○62NaCl(熔融)2Na+Cl 2↑○72Na+Cl 点 燃2NaCl○8 +H 2O+H 2↑○9NaH+H 2O====NaOH+H 2↑ ○10Na 2O+H 2O====2NaOH ○112Na 2O+O 2△2Na 2O 2○122Na2O2+2H2O====4NaOH+O2↑○132Na2O2+2CO2====2Na2CO3+O2↑○142NaOH+CO2====Na2CO3+H2O○15Na2CO3+Ca(OH)2====2NaOH+CaCO3↓○16Na2CO3+2HCl====2NaCl+H2O+CO2↑○17NaOH+CO2====NaHCO3○182NaCl+2H2O电解2NaOH+H2↑+Cl2↑○19NaOH+HCl====NaCl+H2O○20NaCl+NH3+CO2=H2O====NH4Cl+NaHCO3○21NaHCO3+HCl====NaCl+H2O+CO2↑○22NaHCO3+NaOH====Na2CO3+H2O○23Na2CO3+CO2+H2O====2NaHCO3铝〔Al〕元素关系图○12Al2O3〔熔融〕4Al+3O2↑○24Al+3O2====2Al2O32Al+Fe2O高温2Fe+2Al2O34Al+3MnO高温3Mn+2Al2O32Al+WO W+Al2O3○32Al+6H+====2Al3++3H2↑2Al+3Hg2+====2Al3++3Hg○4Al2O3+6H+====2Al3++3H2O重要关系:○6Al3+→Al(OH)3:OH-、NH3·H2O、CO32-、HCO3-、S2-、HS-、ClO-、AlO2-○11AlO2-→Al(OH)3:H+、CO2、Al3+、Fe3+、HCO3-、NH4+、HSO3-、H2PO4-、Cl2、NO2○5Al(OH)3+3H+====Al3++3H2O○6Al3++3OH-====Al(OH)3↓Al3++3NH3·H2O====Al(OH)3↓+3NH4+2Al3++3CO32-+3H2O====2Al(OH)3↓+3CO2↑Al3++3HCO3-====Al(OH)3↓+3CO2↑2Al3++3S2-+6H2O====2Al(OH)3↓+3H2S↑Al3++3HS-3H2O====Al(OH)3↓+3H2S↑Al3++3ClO-+3H2O====Al(OH)3↓+3HClO Al3++3AlO2-+6H2O====4Al(OH)3↓○7AlO2-+4H+====Al3++2H2O○8Al3++4OH-====AlO2-+2H2O○92Al+2OH-+2H2O====2AlO2-+3H2↑○10Al(OH)3+OH-====AlO2-+2H2O○11AlO2-+H++H2O====Al(OH)3↓2AlO2-+CO2〔少量〕+3H2O====2Al(OH)3↓+CO32-AlO2-+CO2〔足量〕+2H2O====Al(OH)3↓+HCO3-3AlO2-+Fe3++6H2O====3Al(OH)3↓+Fe(OH)3↓AlO2-+HCO3-+H2O====Al(OH)3↓+CO32-AlO2-+NH4++2H2O====Al(OH)3↓+NH3·H2O AlO2-+HSO3-+H2O====Al(OH)3↓+SO32-2AlO2-+Cl2+3H2O====2Al(OH)3↓+Cl-+ClO- 2AlO2-\+3NO2+3H2O====2Al(OH)3↓+NO +2NO3-AlO2-H2PO4-+H2O====Al(OH)3↓+HPO42-○122Al(OH)3Al2O3+3H2O○13Al2O3+2OH-====2AlO2-+H2O铁〔Fe〕元素关系图重要关系:○2Fe→Fe2+:Fe3+、Cu2+、H+、I2○3Fe2+→Fe3+:Cl2、Br2、O2、H2O2、HNO3、MnO4-○4Fe3+→Fe2+:Zn、Fe、Cu、I-、H2S、SO2○6Fe→Fe3+:Cl2、Br2、HNO3、H2SO4〔浓〕△○13Fe3+→Fe(O H)3:OH-、S2-、HS-、CO32-、HCO3-、AlO2-、ClO-○1Fe2++Zn====Fe+Zn2+○2Fe+Cu2+====Cu+Fe2+ Fe+2Fe3+====3Fe2+Fe+2H+====Fe2++H2 Fe+I2====Fe2++2I-○32Fe2++Cl2====2Fe3++2Cl-2Fe2++Br2====2Fe3++2Br-4Fe2++O2+4H+====4Fe3++2H2O2Fe2++H2O2+2H+====2Fe3++2H2O5Fe2++MnO4-+8H+====5Fe3++Mn2++4H2O 3Fe2++NO3-+4H+====3Fe3++NO↑+2H2O ○42Fe3++Zn====2Fe2++Zn2+2Fe3++Cu====2Fe2++Cu2+2Fe3++2I-====2Fe2++I22Fe3++H2S====2Fe2++S↓+2H+2Fe3++SO2+2H2O====SO42-+2Fe2++4H+○52Fe3++3Zn====2Fe+3Zn2+○6Fe+NO3-+4H+====Fe3++NO↑+2H2OFe+6H2SO4〔浓〕△Fe2(SO4)3+3SO2↑+6H2O ○7FeO+2H+====Fe2++H2O○8Fe(OH)2+2H+====Fe2++2H2O○9Fe2++2OH-====Fe(OH)2↓○10Fe3O4+8H+====Fe2++2Fe3++4H2OFe3O4+8HI====3FeI2+I2+4H2O○114Fe(OH)2+O2+2H2O====4Fe(OH)3○123Fe3O4+28HNO3====9Fe(NO3)3+NO↑+14H2 O○13Fe3++3NH3·H2O====Fe(OH)3↓+3NH4+○14Fe(OH)3+3H+====Fe3++3H2O○15Fe2O3+6H+====2Fe3++3H2O○16Fe3++3S-====Fe(S)3○17Fe(OH)隔绝空气、△FeO+H2O○182Fe(OH)3△FeO+H2O○19Fe2O3+3CO高温2Fe+3CO23Fe3O4+8Al9Fe+4Al2O32FeO+Si高温2Fe+SiO2○206FeO+O2△2Fe3O4○213Fe+2O点燃Fe3O43Fe+4H2O(g)Fe3O4+4H2○222Fe〔过量〕+O2FeO 〔炼钢炉中的反响〕○23Fe+S FeS○24FeS2△FeS+S○254FeS2+11O高温2Fe2O3+8SO2○262Fe2++5ClO-+5H2O====2Fe(OH)3↓+4HClO +Cl-6Fe2++3ClO-+3H2O====2Fe(OH)3↓+4Fe3++3Cl-4Fe2++4Na2O2+6H2O====4Fe(OH)3↓+8Na+ +O26Fe2++3Na2O2+6H2O====4Fe(OH)3↓+2Fe3+ +6Na+铜〔Cu〕元素关系图重要关系:○4CuO→Cu:H2、CO、NH3、C、CH3CH2OH○7Cu→Cu2+:O2、HNO3、H2SO4〔浓〕、H2O2、Fe3+ ○16Cu(OH)2→Cu2O:CH3CHO、HCHO、H—COOH○1Cu2(OH)2CO3+4H+====2Cu2++CO2↑+3H2O ○22Cu+S Cu2S○32Cu+O2+CO2+H2O====Cu2(OH)2CO3○4CuO+H2Cu+H2O3CuO+2NH3N2+3Cu+3H2OCuO+CO△Cu+CO2CuO+CH3CH2OH−→−∆Cu+CH3CHO+H2O ○52Cu+O2△2CuO4Cu+2NO24CuO+N2○6Cu2++Zn====Zn2++Cu○72Cu+O2+2H2SO4〔稀〕△2CuSO4+2H2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Cu+2H2SO4△CuSO4+SO2↑+2H2OCu+H2O2+H2SO4〔稀〕====CuSO4+2H2O 2FeCl3+Cu====CuCl2+2FeCl2○8Cu2(OH)2CO3△2CuO+H2O+CO2↑○94CuO高温2Cu2O+O2↑○10Cu(OH)2△CuO+H2O○11CuO+2H+====Cu2++H2O○12Cu2+H2S====CuS↓+2H+○133CuS+8HNO3〔稀〕====3Cu(NO3)2+3S↓+2NO↑+4H2O○14Cu(OH)2+2H+====Cu2++2H2O○15Cu2++2OH-====Cu(OH)2↓○162Cu(OH)2+R—CHO+NaOH−→−∆R—COONa +Cu2O↓+3H2O2Cu(OH)2+H—COOH+2NaOH−→−∆Na2CO3 +Cu2O↓+4H2O4Cu(OH)2+H—CHO+2NaOH−→−∆Na2CO3 +2Cu2O↓+6H2O○17Cu(OH)2+4NH3====[Cu(NH3)4](OH)2○18Cu2O+2H+====Cu+Cu2++H2O高中化学17≡≡种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Cl2:4HCl+MnO2Cl2+MnCl2+2H2OHCl:2NaCl+H2SO4△Na2SO4+2HClHBr:NaBr+H3PO4△NaH2PO4+HBrHI:KI+H3PO4△KH2PO4+HIO2:2KMnO4K2MnO4+MnO2+O2SO2:Na2SO3+H2SO4====Na2SO4+H2O+SO2 H2S:FeS+H2SO4====FeSO4+H2SNH3: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N2:NH4NO2△N2+2H2O NO:3Cu+8HNO3====3Cu(NO3)2+2NO+4H2O NO2:Cu+4HNO3====Cu(NO3)2+2NO2+2H2O CO2:CaCO3+2HCl====CaCl2+CO2+H2O CO:HCOOH CO+H2OCH4:CH2COONa+NaOH Na2CO3+CH4 CH2=CH2:C2H5OH浓硫酸、170℃CH2=CH2+H2O CH≡CH:CaC2+2H2O−→−Ca(OH)2+CH≡CH H2:Zn+H2SO4====ZnSO4+H2。
高考非金属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非金属知识点归纳总结高考中,化学是考查的科目之一,其中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了解和掌握非金属知识点对于化学考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高考非金属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一、硫的化学性质硫是常见的非金属元素之一,具有特殊的化学性质。
首先,硫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这个反应是一种典型的氧化反应,化学方程式为:S + O2 -> SO2其次,硫能与金属反应生成金属硫化物,如:2Na + S -> Na2S硫酸的形成也是硫的重要反应之一,如硫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S + 2H2SO4 -> 3SO2↑ + 2H2O二、氯的化学性质氯是另一个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具有强烈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它能与金属反应生成金属氯化物,如:2Na + Cl2 -> 2NaCl此外,氯也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氯酸:Cl2 + H2O -> HCl + HClO氯的氧化性还表现在与非金属的反应中,如氯与碳反应生成二氯甲烷:CH4 + Cl2 -> CH2Cl2 + HCl三、硝酸及其盐的性质硝酸是常见的非金属酸,它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硝酸与金属反应生成金属硝酸盐,如:Cu + 4HNO3 -> Cu(NO3)2 + 2NO2↑ + 2H2O硝酸盐也具有重要的化学性质。
亚硝酸盐是硝酸盐的一种重要衍生物,可以通过硝酸盐的还原来制备。
例如:2NaNO2 + 2HCl -> 2NaCl + H2O + Cl2↑ + 2NO↑四、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二氧化碳具有许多重要的性质。
首先,它是一种稳定的物质,在常温下不易发生反应。
其次,二氧化碳是一种无机酸,可以与氢氧化物反应生成碳酸盐,如:CO2 + 2NaOH -> Na2CO3 + H2O五、硅的化学性质硅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化学性质相对稳定。
高考化学热点题型:化学反应原理综合大题(解析版)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大题1.(2020·广东省清远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水体富营养化、光化学烟雾等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已知:反应Ⅰ.2NO(g)+O2(g) 2NO2(g) ΔH1=-112 kJ·mol-1;反应Ⅱ.2NO2(g) N2O4(g) ΔH2=-24.2 kJ·mol-1;反应Ⅲ.3O2(g) 2O3(g) ΔH3=+144.6 kJ·mol-1;(1)大气层中O3氧化N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NO(g)+O3(g) 3NO2(g) ΔH4=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温度下,向1 L刚性容器中投入1 mol O2发生反应Ⅲ,5 min时压强变为原来的0.9倍后不再变化。
①5 min内O3的生成速率v(O3)=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平衡时O2的转化率α(O2)________30%(填“>”“=”或“<”)。
(3)常温下,向压强为p kPa的恒压容器中充入2 mol NO和1 mol O2,发生反应Ⅰ和反应Ⅱ。
平衡时NO和N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2 mol和1 mol,则常温下反应Ⅱ的平衡常数K p=____________kPa-1(已知气体中某成分的分压p(分)=n(分)×p(总),用含p的式子表示)。
n(总)(4)工业上常用氨气去除一氧化氮的污染,反应原理为:4NH3(g)+6NO(g)5N2(g)+6H2O(g)。
测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为:lg K p=5.0+200/T(T为开氏温度)。
①该反应ΔH _______________0(填“>”“=”或“<”)。
②一定温度下,按进料比n (NH 3)∶n (NO)=1∶1,匀速通入装有锰、镁氧化物作催化剂的反应器中反应。
反应相同时间,NO 的去除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曲线如上图。
NO 的去除率先迅速上升后上升缓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反应温度高于380 ℃时,NO 的去除率迅速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化学之高频考点07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解析版)
解密07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点1 碳、硅及其化合物1. 扫除易忘知识盲点(1)自然界中无游离态的硅,通常原子晶体不导电,但硅是很好的半导体材料,是制作光电池的材料。
SiO2不导电,是制作光导纤维的材料。
(2)工业上制备粗硅,是用过量的C和SiO2在高温下反应,由于C过量,生成的是CO而不是CO2,该反应必须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
(3)氢氟酸不能用玻璃容器盛放;NaOH溶液能用玻璃试剂瓶,但不能用玻璃塞。
(4)酸性氧化物一般能与水反应生成酸,但SiO2不溶于水;酸性氧化物一般不与酸作用,但SiO2能与HF反应。
(5)硅酸盐大多难溶于水,常见可溶性硅酸盐是硅酸钠,其水溶液称为泡花碱或水玻璃,但却是盐溶液。
硅胶(m SiO2·n H2O)是一种很好的无毒干燥剂。
(6)H2CO3的酸性大于H2SiO3的,所以有Na2SiO3+CO2(少量)+H2O===H2SiO3↓+Na2CO3,但高温下Na 2CO 3+SiO 2=====高温Na 2SiO 3+CO 2↑也能发生,原因可从两方面解释:①硅酸盐比碳酸盐稳定;②从化学平衡角度,由高沸点难挥发固体SiO 2制得低沸点易挥发的CO 2气体。
(7)水泥、玻璃与陶瓷是三大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碳化硅、氮化硅等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调研1 (衡水中学2020届高三期中)中国是瓷器的故乡,钧瓷是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著称。
下列关于陶瓷的说法正确的是A .高品质的白瓷晶莹剔透,属于纯净物B .瓷器中含有大量的金属元素,因此陶瓷属于金属材料C .氮化硅陶瓷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D ."窑变"是高温下釉料中的金属化合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颜色的变化【答案】D【解析】A .陶瓷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A 错误;B .瓷器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B 错误;C .氮化硅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C 错误;D .“窑变”是高温下釉料中的金属化合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的颜色变化,符合题意,D 正确;答案为D 。
高考化学必背化合物
高考化学必背化合物化学作为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在高考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化学的内容繁多,但一些重要的化合物却是高考考察的重点。
作为考生必备的知识,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五种高考必背的化合物。
首先是氨气(NH3)。
氨气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也是常见的一种无机化合物。
氨气可溶于水生成氨水,具有碱性,并可与酸反应生成盐。
在高考中,氨气的性质与应用是常考的内容。
例如,可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铵等。
其次是二氧化硫(SO2)。
二氧化硫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常见于燃煤和化石燃料的燃烧过程中。
二氧化硫可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具有还原性。
在高考中,二氧化硫的制备、性质和工业应用等是需要掌握的重点。
例如,可以通过石灰石和焦炭的反应制备二氧化硫。
第三是氯气(Cl2)。
氯气是一种黄绿色的刺激性气体,有强烈的漂白性和杀菌作用。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具有强酸性。
高考中,氯气的制备、性质和应用是需要掌握的内容。
例如,氯气可与钾反应生成氯化钾等。
第四是铵盐(NH4+)。
铵盐是一类以氨为基团的盐类,常见的有氯化铵、硝酸铵等。
铵盐可溶于水,溶液呈酸性。
高考中,铵盐的制备、性质和应用是重要的考点。
例如,硝酸铵可用作肥料,氯化铵可用作制冷剂。
最后是氧化铜(CuO)。
氧化铜是一种黑色的固体,常用作催化剂和染料。
氧化铜可发生与氧化铁类似的还原和氧化反应。
在高考中,氧化铜的制备和性质是重要的考察内容。
除了上述五种化合物以外,考生还需要掌握常见的酸碱盐的命名、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例如甲醇(CH3OH)、乙醇(C2H5OH)等。
这些化合物在高考中也是常考的重点。
总之,高考化学必背的化合物主要包括氨气、二氧化硫、氯气、铵盐和氧化铜等。
掌握了这些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性质和应用,对于高考化学考试的顺利通过非常重要。
因此,考生需要在备考中加强对这些化合物的理解和记忆,多做一些相关的思考题和习题,提高自己的应用能力。
向饱和食盐水中加入氨气和二氧化碳离子方程式
向饱和食盐水中加入氨气和二氧化碳离子方程式
向饱和食盐水中加入氨气和二氧化碳离子的方程式是一个化学反应方程,这个方程描述了氨气和二氧化碳离子在饱和食盐水中的反应过程。
在这个方程中,氨气和二氧化碳离子是反应物,而产生的产物是一些新的物质。
下面是这个反应的方程式:
NH3(g) + CO2(aq) + H2O(l) → NH4+(aq) + HCO3-(aq)
在这个方程中,NH3代表氨气,CO2代表二氧化碳,H2O代
表水。
箭头表示反应的方向,反应物位于箭头的左侧,而产物位于箭头的右侧。
在这个反应中,氨气和二氧化碳离子与饱和食盐水中的水分子发生反应,生成了两种新的离子:氨根离子(NH4+)和碳酸
氢根离子(HCO3-)。
这些新的离子会溶解在饱和食盐水中,使得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发生变化。
这个反应是一个酸碱中和反应。
氨气是一种碱性物质,它能够接受质子(氢离子),生成氨根离子。
二氧化碳离子则是一种酸性物质,它能够释放质子,生成碳酸氢根离子。
当氨气和二氧化碳离子在饱和食盐水中相遇时,它们会互相中和,生成了氨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
这个反应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水处理过程中,加入氨气和二氧化碳离子可以调节pH值,使水变得更加适合人们的使用。
此外,在某些工业生产过程中,也会使用这个反应来控制溶液的酸碱性。
总之,向饱和食盐水中加入氨气和二氧化碳离子会引发一个化学反应,生成了氨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
这个反应在酸碱中和以及水处理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备战2020年高考化学三轮冲刺之聚焦热点专题专题03 元素化合物之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氨气与盐的关系(解析版)
专题03 元素化合物之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氨气与盐的关系1.将SO2分别通入无氧、有氧的浓度均为0.1 mol·L-1的BaCl2溶液和Ba(NO3)2溶液中,探究体系中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实验记录如下:实验记录pH变化溶液中是否产生沉淀BaCl2溶液(无氧)中无白色沉淀、BaCl2溶液(有氧)中有白色沉淀Ba(NO3)2溶液(无氧)中有白色沉淀、Ba(NO3)2溶液(有氧)中有白色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曲线a 所示溶液pH降低的原因:SO2 + H2O H2SO3H+ + HSO3-B.曲线c 所示溶液中发生反应:2Ba2+ + O2 + 2SO2 + 2H2O =2BaSO4↓+ 4H+C.与曲线a、b、c对比,可知曲线d所表示的过程中NO3-是氧化SO2的主要微粒D.依据该实验预测0.2 mol·L-1的KNO3溶液(无氧)也可以氧化SO2【答案】C【解析】A项,曲线a表示无氧环境下,氯化钡溶液pH变化减小,说明二氧化硫生成了弱酸亚硫酸,溶液pH降低的原因是SO2 + H2O H2SO3H+ + HSO3-,故A正确;B项,曲线c表示有氧环境下,氯化钡溶液pH变化较大,则说明二氧化硫被氧气氧化为强酸硫酸,反应的方程式是2Ba2+ + O2 + 2SO2 + 2H2O =2BaSO4↓+ 4H+,故B正确;C项,氯化钡、硝酸钡在有氧环境下,pH变化几乎相同,所以不能说明曲线d所表示的过程中NO3-是氧化SO2的主要微粒,故C错误;D项,0.1 mol·L-1的Ba(NO3)2硝酸钡在无氧环境下可以氧化二氧化硫,依据该实验预测0.2 mol·L-1的KNO3溶液(无氧)也可以氧化SO2,故D正确;故选C。
2.已知氢化钠(NaH)可由氢气和钠在高温下化合形成,其使用需要惰性环境,遇水放出易燃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氢化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通过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用向下排空气法可以收集得到一定量的H2B.氢化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若出现黑色变红色现象,则说明产生的气体中一定含有H2C.氢化钠在无水条件下除去钢铁表面铁锈的反应方程式为3 NaH+Fe2O3═2Fe+3NaOHD.锌和盐酸反应后的气体经浓硫酸干燥后,与钠在高温下反应得到纯净的NaH【答案】D【解析】A项,氢化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H2O=NaOH+H2↑,气体通过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用向下排空气法可以收集得到一定量的H2,故A正确;B项,氢气能还原氧化铜生成Cu,氢化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若出现黑色变红色现象,则说明产生的气体中一定含有H2,故B正确;C项,NaH具有强还原性,能与Fe2O3生成Fe和NaOH,反应方程式为:3NaH+Fe2O3═2Fe+3NaOH,故C正确;D项,锌和盐酸反应后的气体中含有氢气、HCl、水蒸气,浓硫酸干燥除去了水蒸气,还含有氢气和HCl,所以应该先除去HCl、再用浓硫酸干燥,然后与钠在高温下反应得到纯净的NaH,故D错误。
化学 酸碱盐氧化物关系图(整理简洁版)
Mg(OH)2+Na2CO3≠
Al(OH)3+FeCl3≠
解释:因为反应物有沉 淀存在,不能进行
盐 + 盐 = 新盐 + 新盐
AgNO3+NaCl=AgCl↓ +NaNO3
CaCl2+Na2CO3=CaCO3↓+2NaCl
Ba(NO3)2+Na2CO3=BaCO3↓+2NaNO
BaSO4+HCl ≠ AgCl+HNO3 ≠
解释:因为硫酸钡和氯 化银不溶于酸
碱 +盐=盐+碱
2NaOH+CuCl2=2NaCl +Cu(OH)2↓ 3NaOH+FeCl3=3NaCl+Fe(OH)3↓
Ca(OH)2+Na2CO3=CaCO3↓+2NaOH
Ba(OH)2+Na2CO3=BaCO3↓+2NaOH
碱+非金属氧化物=盐+H2O 2NaOH+SO3=Na2SO4+H2O 2NaOH+CO2=Na2CO3+H2O Ca(OH)2+CO2=CaCO3↓+H2O 2KOH+SO2=K2SO3+H2O
非复分解反应,没有交换成分
碱+酸==盐+H2O NaOH+HCl=NaCl+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Cu(OH)2+2HCl=CuCl2+2H2O 2Fe(OH)3+3H2SO4=Fe2(SO4)3+
金属 金属氧化
专题二氧化物酸碱盐相互关系解读
专题二氧化物、酸、碱、盐相互关系一、化合反应(横线上填化学方程式)1、酸性氧化物+水------酸如: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硫和水反应:三氧化硫和水反应:2、碱性氧化物+水--------碱(可溶性的碱)如:氧化钙和水:氧化钡和水:氧化钠和水:氧化钾和水:3、无水硫酸铜检验水的存在;现象(练习)1、①氧化钙②二氧化硫③氯化钠放入水中,PH 由小到大的是2、下列物质10克,放入90克水中,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是(同上)二、分解反应1+水(化合价不变)氢氧化铜受热分解;氢氧化铁受热分解;氢氧化亚铁受热分解;氢氧化镁受热分解;高温2、不溶性碳酸盐——氧化物+二氧化碳高温煅烧碳酸钙高温煅烧碳酸钡高温煅烧碳酸锌4、胆矾受热分解碳酸钠晶体(十水合碳酸钠)风化(练习)下列物质可一步制的是()A 、氧化铜氢氧化铜 B、氧化铁氢氧化铁C 、氧化钾氢氧化钾 D、氢氧化铝氧化铝三、(溶液中的)置换反应1、(活泼)金属+酸——盐+氢气注意:①金属应该排在。
②酸一般指。
因为浓硫酸和硝酸氧化性太强,不生成氢气而生成水。
如:锌和稀硫酸反应;铁和稀硫酸反应铝和盐酸反应;镁和盐酸反应③等质量的Mg 、Al 、Zn 、Fe 四种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生成气体由多到少为④等质量的Mg 、Al 、Zn 、Fe 四种金属与相同的酸反应生成气体由快到慢为2、金属+盐——新盐+新金属注意:①金属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应排在盐中的前面。
其中由于K 、Ca 、Na 性质太活泼,首先和生成碱,再和反应,所以三种金属和盐一般不发生反应。
②盐必须。
如:写方程式(1)铁和硫酸铜;(2)铜和硝酸汞;(3)铁放入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依次为..,;(4)锌和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依次为..,;(5)钠放入硫酸铜溶液,。
(练习)《中考指要》四、复分解反应(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一定)1、酸 + 金属氧化物--——酸 + 碱——酸 +(某些)盐——碱 +(某些)盐——(某些)盐+((某些)盐——2、反应条件:一看反应物:无酸,有酸由于氯化银和硫酸钡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硝酸,所以一般不发生复分解反应二看生成物:有、或(练习)《中考指要》五、无类型反应1、非金属氧化物+(可溶性的)碱——如: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工业上用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气体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气体、2、一氧化碳+金属氧化物——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3、有机物+点燃如:甲烷燃烧,酒精燃烧植物的光合作用:5、动物的呼吸作用:(练习)《中考指要》。
元素及其化合物 -2023年高考化学真题题源解密(新高考专用)(解析版)
专题六元素及其化合物1.目录2023年真题展现考向一元素化合物的分类考向二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考向三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考向四元素及其化合物综合真题考查解读近年真题对比考向一元素化合物的分类考向二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考向三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考向四元素及其化合物综合命题规律解密名校模拟探源易错易混速记考向一元素化合物的分类1(2023·浙江选考1月第1题)下列物质中属于耐高温酸性氧化物的是()A.CO2B.SiO2C.MgOD.Na2O【答案】B【解析】二氧化碳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是酸性氧化物,但为分子晶体,不耐高温,A错误;SiO2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SiO2+2OH-=SiO32-+H2O,所以SiO2是酸性氧化物,为共价晶体,耐高温,B正确;MgO 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MgO+2H+=Mg2++H2O,所以MgO是碱性氧化物;C错误;Na2O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是碱性氧化物,D错误;答案选B。
2(2023·山东卷第1题)下列之物具有典型的齐鲁文化特色,据其主要化学成分不能与其他三种归为一类的是()A.泰山墨玉B.龙山黑陶C.齐国刀币D.淄博琉璃【答案】C【解析】墨玉、黑陶、琉璃均为陶瓷制品,均属于硅酸盐制品,主要成分均为硅酸盐材料,而刀币的主要成分为青铜,故答案为C。
考向二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3(2023·浙江选考1月第2题)硫酸铜应用广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u 元素位于周期表p 区B.硫酸铜属于强电解质C.硫酸铜溶液呈酸性D.硫酸铜能使蛋白质变性【答案】A【解析】Cu 为29号元素,位于IB 族,属于ds 区元素,故A 错误;硫酸铜属于盐类,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故B 正确;硫酸铜为强酸弱碱盐,铜离子水解使溶液呈酸性,故C 正确;铜离子为重金属离子,能使蛋白质变性,故D 正确;故选A 。
4(2023·浙江卷6月第3题)氯化铁是一种重要的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氯化铁属于弱电解质B.氯化铁溶液可腐蚀覆铜板C.氯化铁可由铁与氯气反应制得D.氯化铁溶液可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答案】A【解析】氯化铁能完全电离出铁离子和氯离子,属于强电解质,A 错误;氯化铁溶液与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氯化亚铁,可用来蚀刻铜板,B 正确;氯气具有强氧化性,氯气与铁单质加热生成氯化铁,C 正确;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加热呈红褐色,铁离子发生水解反应可得到氢氧化铁胶体,D 正确;故选A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3 元素化合物之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氨气与盐的关系1.将SO2分别通入无氧、有氧的浓度均为0.1 mol·L-1的BaCl2溶液和Ba(NO3)2溶液中,探究体系中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实验记录如下:实验记录pH变化溶液中是否产生沉淀BaCl2溶液(无氧)中无白色沉淀、BaCl2溶液(有氧)中有白色沉淀Ba(NO3)2溶液(无氧)中有白色沉淀、Ba(NO3)2溶液(有氧)中有白色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曲线a 所示溶液pH降低的原因:SO2 + H2O H2SO3H+ + HSO3-B.曲线c 所示溶液中发生反应:2Ba2+ + O2 + 2SO2 + 2H2O =2BaSO4↓+ 4H+C.与曲线a、b、c对比,可知曲线d所表示的过程中NO3-是氧化SO2的主要微粒D.依据该实验预测0.2 mol·L-1的KNO3溶液(无氧)也可以氧化SO2【答案】C【解析】A项,曲线a表示无氧环境下,氯化钡溶液pH变化减小,说明二氧化硫生成了弱酸亚硫酸,溶液pH降低的原因是SO2 + H2O H2SO3H+ + HSO3-,故A正确;B项,曲线c表示有氧环境下,氯化钡溶液pH变化较大,则说明二氧化硫被氧气氧化为强酸硫酸,反应的方程式是2Ba2+ + O2 + 2SO2 + 2H2O =2BaSO4↓+ 4H+,故B正确;C项,氯化钡、硝酸钡在有氧环境下,pH变化几乎相同,所以不能说明曲线d所表示的过程中NO3-是氧化SO2的主要微粒,故C错误;D项,0.1 mol·L-1的Ba(NO3)2硝酸钡在无氧环境下可以氧化二氧化硫,依据该实验预测0.2 mol·L-1的KNO3溶液(无氧)也可以氧化SO2,故D正确;故选C。
2.已知氢化钠(NaH)可由氢气和钠在高温下化合形成,其使用需要惰性环境,遇水放出易燃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氢化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通过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用向下排空气法可以收集得到一定量的H2B.氢化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若出现黑色变红色现象,则说明产生的气体中一定含有H2C.氢化钠在无水条件下除去钢铁表面铁锈的反应方程式为3 NaH+Fe2O3═2Fe+3NaOHD.锌和盐酸反应后的气体经浓硫酸干燥后,与钠在高温下反应得到纯净的NaH【答案】D【解析】A项,氢化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H2O=NaOH+H2↑,气体通过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用向下排空气法可以收集得到一定量的H2,故A正确;B项,氢气能还原氧化铜生成Cu,氢化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若出现黑色变红色现象,则说明产生的气体中一定含有H2,故B正确;C项,NaH具有强还原性,能与Fe2O3生成Fe和NaOH,反应方程式为:3NaH+Fe2O3═2Fe+3NaOH,故C正确;D项,锌和盐酸反应后的气体中含有氢气、HCl、水蒸气,浓硫酸干燥除去了水蒸气,还含有氢气和HCl,所以应该先除去HCl、再用浓硫酸干燥,然后与钠在高温下反应得到纯净的NaH,故D错误。
故选D。
3.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俗称保险粉,可用作食品保鲜剂(不直接加入食品中,安全、卫生),还可用于纸浆、肥皂等的漂白剂。
Na2S2O4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
在碱性介质中较稳定,在空气中易被氧化。
回答下列问题:(1)Na2S2O4用于保鲜剂时能去除O2,先生成Na2SO3并缓慢释放S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锌粉法制备Na2S2O4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①实验室可用浓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制取SO2,并希望能控制反应速度,图中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
②工业上常将锌块进行预处理得到锌粉—水悬浊液,其目的是_______。
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③在步骤.中得到的Na2S2O4固体要用乙醇洗涤,其优点是_______。
(3)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甲酸钠法生产连二亚硫酸钠,其原理是先将HCOONa和烧碱加人乙醇水溶液液中,然后通入SO2发生反应,有CO2气体放出,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连二亚硫酸钠的分析检测。
铁氰化钾法:铁氰化钾K3[Fe(CN)6]是一种比较弱的氧化剂,其具有强氧化剂所没有的选择性氧化性,能将S2O42-氧化为SO32-,[Fe(CN)6]3-还原为[Fe(CN)6]4-。
取50.00mLNa2S2O4样品溶液,用0.02mol•L-1的K3[Fe(CN)6]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消耗10.00mL。
该样品中Na2S2O4的含量为_______g•L-1。
(以SO2计)【答案】(1)2Na2S2O4+O2=2Na2SO3+2SO2 (2分)(2)ad(2分) 增大锌粉的表面积,加快反应速率(2分)ZnS2O4+Na2CO3=Na2S2O4+ZnCO3↓(2分)除去晶体表面的水分,并减少Na2S2O4的溶解损失(2分)(3)HCOONa+NaOH+2SO2=Na2S2O4+CO2+H2O(2分) (4)0.256(2分)【解析】(1)Na2S2O4与O2生成Na2SO3和SO2,反应方程式为2Na2S2O4+O2=2Na2SO3+2SO2;(2)①浓硫酸与Na2SO3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Na2SO4、SO2、H2O,反应方程式为:H2SO4+Na2SO3=Na2SO4+SO2↑+H2O;a项,反应不需要加热,Na2SO3是细小晶体,通过控制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反应速率,装置a合理;b项,不能控制反应速率,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长颈漏斗容易导致浓硫酸稀释,b不合理;c项,浓硫酸与盐的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会导致集气瓶炸裂,c不合理;d项,通过控制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反应速率,上下联通的导气管会使浓硫酸上下气体压强一致,便于浓硫酸顺利滴下,装置d合理;故合理选项是ad;②工业上常将锌块进行预处理得到锌粉—水悬浊液,其目的是增大锌粉的表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根据流程图可知步骤Ⅱ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S2O4+Na2CO3=Na2S2O4+ZnCO3↓;③Na2S2O4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用乙醇洗涤,既能除去晶体表面的水分,并减少Na2S2O4的溶解损失;(3)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甲酸钠法生产连二亚硫酸钠,其原理是先将HCOONa和烧碱加入乙醇水溶液液中,然后通入SO2发生反应,产生Na2S2O4,同时有CO2气体放出和水生成,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COONa+NaOH+2SO2=Na2S2O4+CO2+H2O。
(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可知两种物质的反应关系为:2K3[Fe(CN)6] ~~Na2S2O4,n{K3[Fe(CN)6]}=0.02mol/L×0.01L=2×10-4mol,则n(Na2S2O4)=1×10-4mol,溶液的体积是50mL=0.05L,所以c(Na2S2O4)= 1×10-4mol÷0.05L=2×10-3mol/L,根据S元素守恒,该样品中Na2S2O4的含量以SO2计为:2×10-3mol/L ×2×64g/mol=0.256g•L-1。
4.某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保险粉(Na2S2O4)和KOH的混合溶液能定量吸收O2:CuCl的盐酸溶液能定量吸收CO,且易被O2氧化。
拟设计实验方案,采用上述两种溶液和KOH溶液及量气装置,测定高炉煤气中CO、CO2、N2和O2的百分组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采用上述3种吸收剂,气体被逐一吸收的顺序应该是CO2、O2和COB.保险粉(Na2S2O4)和KOH的混合溶液吸收O2的离子方程式为2S2O42-+3O2+4OH-=4SO42-+2H2O C.反应结束,恢复至室温,调整水准管内液面与量气管液面齐平,可观察到量气管液面下降D.其他两种吸收剂不变,O2的吸收剂可以用灼热的铜网替代【答案】D【解析】A项,.KOH溶液只能吸收CO2气体,保险粉(Na2S2O4)和KOH的混合溶液能定量吸收O2,CuCl的盐酸溶液能定量吸收CO,且易被O2氧化,所以为减少实验误差,每种试剂只能吸收一种成分,采用上述3种吸收剂,气体被逐一吸收的顺序应该是CO2、O2和CO,A正确;B项,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用保险粉(Na2S2O4)和KOH的混合溶液吸收O2的离子方程式为2S2O42-+3O2+4OH-=4SO42-+2H2O,B正确;C项,由于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使量气管内气体由于温度升高而体积增大,水被赶入水准管,水准管的液面高于量气管的液面,当调整水准管内液面与量气管液面齐平时气体由于压强减小而体积增大,因此可观察到量气管液面下降,C正确;D项,三种气体被逐一吸收的顺序应该是CO2、O2和CO,若O2的吸收剂用灼热的铜网替代,O2和金属铜反应得到CuO可以吸收CO,所以不能用灼热的铜网代替吸收剂,D错误。
故选D。
5.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SO2与FeCl3溶液的反应,所用装置如图所示(夹持仪器已略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装置Ⅰ烧瓶中放入的药品X为铜屑B.装置Ⅱ中用“多孔球泡”可增大SO2的吸收速率C.装置Ⅲ用于吸收未反应的SO2D.用装置II反应后的溶液B中的实验现象为由黄色变为浅绿色【答案】A【解析】A项,装置Ⅰ烧瓶中放入的药品X为亚硫酸钠,铜与浓硫酸常温时不反应,A错误;B项,装置Ⅱ中用“多孔球泡”可增大SO2与溶液的接触面积,增大吸收速率,B正确;C项,SO2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大气中,装置Ⅲ用于吸收未反应的SO2,C正确;D项,SO2与FeCl3的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盐酸,反应现象为:由黄色变为浅绿色,D正确。
6.已知磷酸分子()中的三个氢原子都可以与重水分子(D2O)中的D原子发生氢交换。
又知次磷酸( H3 PO2)也可与D2O进行氢交换,但次磷酸钠(NaH2PO2)却不能与D2O发生氢交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3 PO2属于三元酸B.H3 PO2的结构式为C.NaH2PO2属于酸式盐D.NaH2PO2溶液可能呈酸性【答案】B【解析】A项,次磷酸(H3PO2)也可跟D2O进行氢交换,但次磷酸钠(NaH2PO2)却不能跟D2O发生氢交换,则H3PO2中只有一个羟基氢,为一元酸,故A错误;B项,H3PO2中只有一个羟基氢,为一元酸,则其结构为,故B正确;C项,H3PO2为一元酸,则NaH2PO2属于正盐,故C错误;D项,NaH2PO2是强碱盐,不能电离出H+,则其溶液可能显中性或碱性,不可能呈酸性,故D错误;故选B。
7.(14分) 某小组同学欲探究NH3的催化氧化反应,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