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研究
分析根雕艺术的文化生态现状及其发展
分析根雕艺术的文化生态现状及其发展根雕艺术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
其源远流长,可谓源自悠久的文化传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根雕艺术也经历了不少变化。
本文将从文化生态现状和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根雕艺术的当下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根雕艺术的文化生态现状1. 传统与现代融合传统的根雕艺术在当代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和关注,展现出了新的活力。
不少根雕作品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的元素,使得作品更具有观赏性和时尚感。
这种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不仅丰富了根雕艺术的内涵,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2. 工匠精神的传承根雕艺术一直以来都是需要耐心和技艺的传承,而这些传统的技艺和工匠精神正在逐渐被新一代的传承者所重视。
一些根雕艺术家开始思考如何将传统的技艺与现代的工艺相结合,以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根雕艺术。
4. 根雕市场现状近年来,根雕作品逐渐进入各大市场,其市场表现也较为活跃。
不少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对根雕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导致根雕市场价格逐渐攀升。
不过,与此由于市场的投机行为,不少低劣的根雕作品也开始泛滥,市场乱象也逐渐显现。
二、根雕艺术的发展趋势1. 科技与根雕艺术的融合随着时代的进步,数字化技术和传统艺术的融合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
数字化技术为根雕艺术的设计和制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推动了根雕艺术的创新。
许多根雕艺术家开始尝试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根雕制作的各个环节,使得根雕作品更加精细和具有艺术性。
3. 品牌化与市场化随着根雕市场的逐渐扩大,一些有实力的根雕艺术家和品牌开始被更多的人所认可。
他们不断提高根雕艺术的创作水平,使根雕作品更加具有收藏和观赏价值,从而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4. 地方政府与根雕产业的发展一些地方政府也开始重视根雕艺术产业的发展,投入资金修复和保护文化遗产资源,鼓励相关的创作和展览活动。
这些举措对根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分析根雕艺术的文化生态现状及其发展
分析根雕艺术的文化生态现状及其发展根雕艺术是中国传统工艺中的一种,它以树木或木头为原料,经过雕刻加工而成,是中国民间工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根雕艺术源远流长,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在当今社会,随着现代工艺技术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复兴,根雕艺术也逐渐受到关注并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从文化生态的角度对根雕艺术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我们也需要正视根雕艺术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根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许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了解程度不足,导致根雕艺术的传承面临困难。
一些老师傅也面临退休和后继无人的问题,根雕艺术的传承形势不容乐观。
随着社会变迁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的根雕产品在市场需求和消费习惯上也面临着一定的困难。
如何在保持传统风格的使根雕艺术更好地与现代生活相融合,是需要解决的难题。
鉴此,对于根雕艺术的未来发展,我们需要积极应对并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需要加大对根雕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力度。
在教育、文化宣传、政策支持等方面,加大对根雕艺术的推广和传承力度,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使根雕艺术得到更广泛的传承。
也要注意对根雕艺术原材料的保护和利用,保护好生态环境和资源。
我们需要重视根雕艺术与现代生活和市场的结合。
根雕艺术可以更多地应用于城市建设、园林景观、室内装饰等方面,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还可以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制作更多样化的根雕产品,提高根雕艺术的市场竞争力。
根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现代社会,它面临着发展机遇和挑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保护、传承和发展。
只有这样,根雕艺术才能在当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为人们带来更多美好的艺术享受。
泉州民间舞蹈及其生态研究
又充满活力的艺术 , 伴随着人类文 明的演进繁衍不息 , 流传 至今 。与其他艺术 门类相 比较 , 舞蹈的显著 特性是 , 它的表现和传播的媒质不是外物 , 而是具有生命和感情 的人 自身 , 也就是说 , 舞蹈是 以人体的姿 态动作作为媒介的艺术 。泉州 民间舞蹈经过几千年历史长河 的冲刷、 积淀 , 不但没有被淹没, 反而生生
第 2 卷第 5 9 期 2 1 年 9月 01
泉师范学院学报
J u n 1 f a z o r l ies y o ra o Qu nh uNoma vri Un t
Vo. 9 No 5 12 .
S p 2 1 e. 0 1
泉 州 民 间舞 蹈 及其 生 态 研 究
远古时期的泉州地区, 商为扬州之地, 夏、 周为七闽地, 原居住的是古闽越族。他们从事着种植水
稻、 采集和渔猎等劳动生活 , 崇拜天地 山川 、 蛇鸟图腾和断发纹身 , 墨齿 、 跣足等古风习俗 , 逐渐创造了独
特的历史文化——闽越文化 。如漳州华安仙字潭形态各异 、 疏密排列不一的摩崖 石刻可以鲜明的、 直观
的看 出群舞 、 、 独舞 双人舞的场面 , 非常形象 的体现了古闽越原始舞蹈 的大致风貌 。古代闽族 、 闽越族文
泉州师 范学 院学报
2 1 年 9月 01
化及其舞蹈艺术 , 经历了数千年漫长年代的发生和发展, 到无诸的闽越国时代达到了鼎盛时期。蛇是闽 越族先民的图腾 , 汉代学者许慎《 说文解字》“ 蛇种。 闽越族蛇崇拜对泉州地 区传统民俗影响巨大, :闽, ” 保 留痕迹 随处 可见 。而 至今 保 留在 泉州地 区最具 特 色的 民间舞 蹈《 胸舞 》 拍 中直 接 保 留 了古 闽越族 舞 蹈 蛇崇拜的遗风 。《 拍胸舞》 的舞者裸上身 , 下身穿短裤或短裙 , 动作顿足 , 拍胸粗犷有力 。最引人注意的 是舞者头上戴 的草圈, 形状如一条盘在头顶上 的蛇, 蛇头在正前方高高昂起 , 红红 的蛇信从蛇头 向外伸 出 , 映 了蛇 图腾崇 拜 的历史 文 化 内涵 。 反 秦汉 时期 , 秦始 皇二 十六 年 ( 2 1 , 前 2 )秦统 一六 国后 , 开始 向福建 的 闽越 国进军 , 再次 攻 灭 闽越 国 , 汉 徙其民, 虚其地。秦汉部分戌卒进入闽越地, 带来 了中原地 区的音乐舞蹈 , 至汉代才 出现 的“ 甚 歌舞俳
民俗文化生态调查报告
民俗文化生态调查报告蚕丝生产民俗是指在整个蚕丝生产过程中蚕农们世代相传的生产技艺和知识,以及围绕这一生产过程在民众的日常生活和文化方面所产生的带有鲜明地域蚕丝特色的民俗事象。
这一些民俗事象,在一个特定区域的集中体现,又形成了这个区域独特的文化绿色生态生态。
为了进一步做好对塘北村蚕丝生产民俗的保护工作,弘扬我们悠久的丝绸文化,经分会党员丰国需提议,农工民主党余杭支部于2021年春组成了调研组,对塘北村蚕丝生产民俗的文化生态保护或进行调研。
此外,我们的调研还获致了省民俗专家、杭州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副主任研究所保护顾希佳教授的大力支持。
经过近半年的暗访,我们基本完成了对塘栖镇塘北村蚕丝生产民俗文化生态状况的调研,现将成果报告如下:一、塘北村蚕桑生产及相关民俗塘概述塘北村座落在余杭区塘栖镇的北部,是塘栖镇的第一大村,2003年由塘栖镇北三个大村——姚家坝、龙光桥、郑家埭三村合并而成。
目前全村有1351户农户,总人口约为5160人。
全村土地总面积为7422亩,有耕地5013亩,桑地1600亩,果地647亩,鱼塘162亩。
该村主要经济构成有蚕桑、枇杷、果木、家禽、水产等。
其中,蚕桑的比重很大,目前约有90%以上的农户还在从事蚕桑生产,蚕桑生产占农民年收入的一半以上,是整个余杭区的第一养蚕养蚕龟山。
塘栖镇作为余杭“丝绸之府”的主要代表区域,曾拥有极其悠久的农业机械生产历史。
但改革开放以来,各个领域随着乡镇工业的崛起及其他方方面面的因素,蚕桑生产下滑恶劣。
目前,镇的蚕桑生产主要集中在塘北村一带。
据2007年统计,塘北村一年四期(春、夏、中秋、晚秋)共养殖蚕种1714张,占全镇90.4%(不含塘栖办事处),全年蚕茧总产量高达1501.7担,占全镇年蚕茧产量的90.4%(不含塘栖办事处)。
按全年平均茧价980元/担计算,全村一年蚕茧收入达147.3万余元。
其中春期蚕蚕种1165张,总产量达到1067.1担,占全年产量的71%。
中国民间手工艺及其生态保护
中国民间手工艺及其生态保护摘要:本文通过对民间手工艺及其生态保护层面的阐述,对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意义,对传统手工文化生态保护的具体方法等方面的探讨,意在唤起人们对文化生态的保护意识,重视中国民间工艺及手工艺的文化生态的保护问题。
关键词:民间艺术文化生态传承意义保护方法一、民间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生态与民艺的生存、发展的密切关系这些年来,对民艺各方面的思考从未间断过,民间的剪纸、年画、刺绣、皮影、印染、民间玩具等具有较强审美价值的艺术品,多是注重造型艺术的民间美术。
而同时,隐藏在民艺作品背后的深沉的文化背景和民间文化底蕴,不仅有着比艺术作品本身更深的内涵,而且更全面的反映了民间社会的文化、生活状态,也能够更好地解释民艺作品的诸多意义,使我们真正了解到民艺、民间文化的物化形式。
这些生动的民艺、民俗、民风、民情恰似一幅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画卷,向我们展示了民间社会多姿多彩、深沉丰厚的文化和生活情景。
当然对民间艺术的研究也就不只是艺术学的课题,还包括民俗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以及哲学、美学、历史学、民族学等,都是研究民艺学的重要参照和支持,与民艺学水乳交融、不可分割。
民艺作为一种生活形态的存在,使我们更深切的意识到它在民间生活中的意义。
作为民间文化的物化形式,民艺的生存发展,或者演变传承,更深刻地受到了民间社会形态发展演变的影响。
民艺的消失、发展、衰落、严峻现状等都源于民间文化与民间生活传统形态背景的改变。
社会形态,社会组织结构的发展演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对民艺的研究、保护、整理和拯救很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现今对传统文化状态下、传统生活状态下民艺的记录也显得尤为重要。
二、保护文化生态的重要意义人类不仅是生物意义上的人,同时又是文化的产物,人类生理功能的发展进化,同时又是在文化进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文化不仅是人类文明进化的产物,也是人类与外部环境相协调和适应的手段和途径,因而文化的性质和特征与人类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
二夹弦的文化生态研究
二夹弦的文化生态研究《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二期一、二夹弦的生成与发展“花鼓丁香说”被《二夹弦唱腔音乐初探》《中国戏曲志•安徽卷》《中国戏曲志•河南卷》等多部书所引用。
不管是民间传说还是历史考证,我们可以推断出这个剧种大约产生于清朝末年的山东境内,从民间艺术发展而来,带有鲜明的流动性和地域文化特征。
有着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土壤,它的发展与流布区域的自然地理、文化艺术背景、经济发展水平及该地区观众的群体性价值取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二夹弦生成的社会背景明末清初的社会,首先不得不提到的是新兴市民阶层的兴起。
中国封建社会进入末期,、民族矛盾错综复杂;然而伴随着明中期以来已经萌芽的资本主义因素的不断增长,产生了新兴的市民阶层,此时人民群众要求摆脱封建桎梏的民主思潮和民族意识空前活跃和高涨。
反映在文化艺术领域,具体到戏曲舞台上,便是出现了戏曲发展史上重要的一章———花雅之争。
这一时期统治戏曲舞台的昆曲日渐走向衰落,新兴地方戏大量出现。
这也是戏曲适应新的生产方式,适应这一新的时代变化和精神需要的结果。
到了清代中叶,地方戏逐渐占据上风。
及至清朝末年,随着四大徽班进京,花部更是逐渐登上了城市的舞台。
这一时期文化生态的土壤适合各地方剧种的兴起,随后地方剧种如春笋般兴盛起来,二夹弦便是这些“春笋”中的一棵。
2.二夹弦生成的文化环境二夹弦一经产生,便以黄河为中心向四处辐射,到达河南、苏北、皖北等地,这里统属于中原文化区。
中原文化一向具有兼容并包、合而成体的包容性特点。
据考证,20万年前中原既完成了南北文化的第一次交汇。
进入新石器时代,文化交流更为频繁,文化融合更为深化。
在随后的历史长河中,中原文化不断吸收周边文化成果,熔铸自己的文化。
胡服、胡乐、胡舞、胡人食品在汉唐间传入中原,融入中原文化之中。
佛教传入中原,被本土的儒道文化所接纳,成为中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非遗的调研报告
关于非遗的调研报告一、引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指人类创造的具有历史、文化、人文价值、生态价值及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和表现、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传统手工艺等多种形式。
随着全球化的推广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保护和传承非遗已经成为各国重要的文化领域之一。
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非遗资源的国家,有56个民族、260多个民间艺术种类、120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括诸如昆曲、京剧、皮影戏、陶瓷等,这些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调研是为了了解非遗在当代社会的生存状况、传承情况、发展趋势、以及国家政策和社会力量在保护和传承非遗方面的作用等问题,对非遗的保护和发展提出一些中肯的建议,希望能够对有关方面和社会大众有所启示。
二、研究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文献资料分析等多种方法,主要对非遗项目的传承情况和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三、非遗项目传承情况1、口头传统和表现口头传统和表现包括民歌、民谣、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是大多数中国非遗项目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类别。
在有些地区,传统唱词、曲调口传不断,但是大多数地方已经出现传承中断的情况,多数青少年不懂传统姓名的古诗、经典、梵文,不知传统文化的演变过程、历史渊源和内涵。
2、表演艺术表演艺术是中国非遗项目的闪亮瑰宝,其代表性表现之一京剧,曾经是以“脸谱、唱腔、身段”三绝出名全国和世界。
但是,口传不如笔记,在舞台上得瑟的当代艺术家们面对的不再是传统观众和传承人,而是以商业利益为中心的文化市场,“新瓶装旧酒”为主的多媒体影像也让京剧成为了传统表演的“续命药”,它的精髓和内涵急需传承和挖掘。
3、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活动,主要包括节日庆典、宗教仪式、日常生产和生活技艺等方面。
这些实践活动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已经逐渐失去了它们依赖的文化背景,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下,很多传统习俗正在消逝。
4、传统手工艺中国手工制造技艺曾经独步全球,惟重覆复产品制度、信息时代的侵袭等,引发这一类非遗技艺的停滞和流失,常常被一些工业制品取而代之。
关于民间艺术的生态存在与发展及对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解读——民间艺术的生态存在与发展
透 。这两 种 现象 并 不 矛盾 , 一个 以现 象 作 为社 会 事 实存 在 , 另一 个则 以个 性 形成 特 殊 的符 号被 不 同 的
时间 与空 问单 位 所 接 受 。它 们 都 以 一定 的传 播 、 传
承形式存 在 , 表 现 出具 体 的个 性 内 容。杰 m 的音 并
乐 家 美术 家和戏 剧 家 , 受 到 了经 典 的教 育 , 无 都 但 疑又得 到 民间艺 术 的 哺育 , 以个 性 的 张扬体 现 出 自 己 的存 在方 式 ; 既然 是个性 的 显 出 , 它作 为符号 必须
限 的。如何 建构或 促进 民 间艺术 生态 的健 康发 展 , 应该 说是 没有 比培 养 文化 时尚 , 引更 多的人对 民 间艺术 吸
的 关注更 为便 利 了。这 里我们 主要 以朱仙镇木 版年 画 的 个案解读 展 开讨论 , 抛砖 引玉 , 求教 于方 家。
中 图分 类号 : 1 + J 83 2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06 90 20 )6 02 】 10 —22 (060 —03 一l
现 代 学 术 史 的研 究 。
・
3 ・ 2
维普资讯
生态 的 意义 不 唯 是 文化 的存 在 条件 , 是社 会 而
生 活 , 括各 种 时代 因素 、 包 自然 因素 、 族 背 景 等 具 种
他“ 游学 ” 时对 市 井美术 生 活 的理解 , 该说《 明上 应 清
朱 仙 镇 木 版 年 画 的 G| w- ls r ̄
编者 按 : 民间艺术 的生 态存在 问题 是 当前 我们研 究 口头与 非物 质 文化 遗 产 回避 不 了的 学术 难题 。过 去
我们 更 多的是在进 行 民 间文化 的外部世 界 的简单描 述 或 叙 述 , 而较 少关 注到 文化 包括 民 间 艺术 的 生 态存在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现状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现状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和节庆、知识与实践技艺等各种具体表现形式,是人类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国家文化的瑰宝,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现状进行研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现状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包括诸如传统音乐、舞蹈、戏曲、民间工艺、传统医药、民间传说等各种形式。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冲击,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困难。
一方面,由于受众受限、传承人口老龄化、市场萎缩等因素的影响,一些传统技艺和表演形式逐渐失传。
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口不愿意或不具备传承意愿和能力,导致传承工作面临挑战。
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生态环境和传统社会环境的破坏,导致其传承环境受到严重影响。
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化和商业化的倾向,导致原本应该传承和发展的非遗项目变成商业产品,传统的文化内涵被削弱。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存在的问题和挑战1. 传承人口流失问题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一些传统的传承人口选择了其他职业,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口流失严重。
2. 传承技艺缺乏保护机制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技艺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容易受到外部侵害和剽窃。
3. 传承环境的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环境遭到破坏,原本应该传承的环境却无法为传承提供有效支持。
4. 市场商业化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商业化倾向而失去了其传统的文化内涵,变成了商品,这对传承和保护工作带来了困难。
5. 保护措施不到位目前,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政策制定和监管机构,导致非遗项目的传承和保护工作无法得到有效推动。
探究成都非遗“民间文学”的艺术魅力及生态传播路径
探究成都非遗“民间文学”的艺术魅力及生态传播路径成都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都,拥有着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的“民间文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作为非遗项目的一种,成都的民间文学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生态传播路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和热爱。
本文将从成都非遗“民间文学”的定义、特点、艺术魅力和生态传播路径等方面展开探究,为读者揭开成都非遗“民间文学”的神秘面纱。
一、成都非遗“民间文学”的定义成都非遗“民间文学”是指成都地区民间口头文学和书面文学传承和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
它包括成语谚语、传统歌谣、童谣儿歌、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多种形式,它源远流长,承载着成都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成都的一张文化名片。
成都民间文学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文化特色,展现了成都人民丰富的思想情感和智慧,成为了成都非遗文化的瑰宝。
二、成都非遗“民间文学”的特点1. 语言地方特色浓厚。
成都民间文学多采用方言进行创作和表达,如四川话、成都话等。
这样不仅增加了作品的鲜明地方特色,更能够更好地表现出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民生百态。
2. 传承创新并重。
成都民间文学既传承了古代文学的精髓,同时也注重将其融入当代文化和生活之中,创作出许多新颖的文学作品,为当代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魅力。
3. 表现形式多样。
成都民间文学涵盖了成语谚语、歌谣童谣、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多种表现形式,不论是口头传承还是书面创作,都有着独特的魅力。
三、成都非遗“民间文学”的艺术魅力1. 艺术形式的生动性和丰富性。
成都民间文学以其生动丰富的艺术形式,能够更好地吸引读者的眼球,让人们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
2. 文化情感的传承和交流。
成都民间文学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情感,通过文字传承下来的故事和传说,使当代人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到古代人们的生活和思想,从而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距离。
3. 艺术表达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成都民间文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能够包容不同的文化和思想,从而使其在传播过程中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社会转型下的非遗手工艺创新设计生态研究
社会转型下的非遗手工艺创新设计生态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社会的转型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手工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这些深植于民间传统、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民族情感的手工艺,如何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实现创新设计,既是学术研究的热点,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探讨社会转型背景下,非遗手工艺创新设计的生态环境及其发展路径,以期为传统手工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首先梳理非遗手工艺的历史脉络和发展现状,分析其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变迁与困境。
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非遗手工艺创新设计的内涵与特征,包括设计理念、技术手段、市场定位等方面的创新。
同时,本文还将关注非遗手工艺创新设计的生态环境,包括政策支持、人才培养、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并分析这些因素如何共同作用于非遗手工艺的创新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和案例分析,本文旨在揭示非遗手工艺创新设计的内在规律和外部影响因素,提出促进非遗手工艺创新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这些策略和建议将涵盖政策制定、教育培养、市场运作等多个层面,旨在为非遗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全面而系统的支持。
本文希望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为非遗手工艺的创新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推动其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二、非遗手工艺的历史渊源与文化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承载着各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智慧。
手工艺作为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技艺和创造力,展现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历史渊源上,非遗手工艺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从早期的石器制作、陶器烧制,到后来的丝绸织造、金属冶炼,再到现代的漆器工艺、刺绣艺术等,手工艺始终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发展。
这些手工艺技艺不仅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理解和改造,也展示了人类对于美的追求和创造。
在文化价值上,非遗手工艺是各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它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文化的传承。
文化生态学视野下桐城民俗文化研究
独 领 风骚 ,在 其 故乡桐 城 这块 土地 上生 活 的人 民群众 ,在生 产 、 生活 的各 个 方 面 形成 了独 具 特 色 的 地 方 民俗 文 化 。诸 如 生养 教
基金项 目:本文为 安微 省社科联 2 0 1 2 年立项 课题 “ 文 化生态学 育 、婚丧 嫁娶 、佳 节 喜庆 、文 娱游 戏 、饮食 服饰 、信 仰 祭祀 等各 视野下桐城 民俗文 化研 究” ( A 2 0 1 2 0 3 6 )、2 0 1 3 年安徽 省高校省级人 种 民俗事 象 都有着 极其 丰 富 的地方特 色 和文 化 内涵 。 目前 ,桐城 文社 会科 学研究一 般项 目 “ 桐城 派文化课 程资源开 发与利用 研究 ” 民俗 文化 研 究成 果较 为丰 富 , 已编 纂 出版 的关 于桐城 民俗 的书籍 ( S K 2 0 1 3 B 5 2 3 )、桐城师专校级 科研课 题 “ 桐城 派文化课程 资源开 发 有 《 桐城 文 化志 》 《 桐城 民俗 风情 》 《 桐城 民俗 风情 图录 》 《 桐 与利 用研 究” ( T Z k t 2 0 1 1 0 0 6 )的研究成果 。 城故 事 》 《 神鞭》 《 桐城 歌谣 》 《 桐城 儿歌 》 《 桐城 掌 故菁 华 》
湘 绣 所选 用 的材 料 中最 为常 见 的。近 些年 来伴 随 着科 技 的进步 和 行元 素也 运用 其 中 。同时 为 了满足 不 同年龄 、消 费人群 的 需求 , 工 艺 的更 新 ,新 型材 料 也被 创新 运用 到刺 绣 面料 中来 ,如 :湘 西 还制 做 了各类档 次和 类 型的绣 品 。其中有 和 。”。 在 民间传 统 针法 和刺 绣手 法 的基础 上 ,创 新发 展 了将湖 南 民 土布 、土 家 织锦 、棉 布 、麻料 、毛 呢 、绒 布 、纺 纱等 。湘 绣刺 绣 艺人 们不 断创 新 、不 断 尝试 ,在 不 同的 刺绣 底料 上表 现不 同题 材 间装 饰性 针 法运 用 到蜡染 、 扎染 之 中;在 工 艺的创 新 上, 走 出刺 的作 品,选 用不 同 的针 法 ,其呈 现 出 的视觉 感 官效果 也会 有所 不 绣 一统 天下 ,把 打花 、扎 染 、编 织 、镶嵌 、 贴补 等传 统 民间工 艺
怎样看待民间艺术的“原生态”问题
维普资讯
保 留?当苗族 的姑娘穿着 民族 服装 , 游客面前 , 在 坐在原始 织布机前 , 或者每天重 复着去 乡间河 流汲水 的动作 , 它是不
是 已经失去它的原始意义 ?让一种活 的生 活状态停 留在 一
我们的许多专业文艺工作者和群众艺术馆的工作人员一方面深入民间向民间艺人学习民间艺术然后不断地提炼加工成为另一个层面的表演艺术一方面又本着扶持提高民间艺术的责任下基层热心地辅导业余人员将自己改造了的东西再返回去教授业余人员把最质朴的东西抹掉了但我们却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是一行最可怕的破坏
维普资讯
国各族人 民在生产生活实践 中创造 的 、在 民间广泛流传 的 ‘ 原汁原味 ’ 的民间艺术形式 ”的标准来看 , 目前 存 留闽南
的民间艺术 , 想要找到这样 “ 原始 ”的艺术 已经很难 了。如
这样 , 于艺术的 “ 生态 ” 对 原 如此 强调 , 大概源 于现 代社 这
会 的快 速发展 , 传统 的东西转 瞬 即逝 , 以 , 所 在提 出保护 民 间艺术 的时候 , 人们更强 调保 护 民间艺术 的 “ 原生态 ”。那
宋 江 阵
在 资讯 如此发 达 的今 天 , 孩子 还能 坐下来 听你 “ 讲古 ”吗 ? 或者说 , 我们 的 “ 讲古 ”形式还能 吸引孩子们吗 ?当你 的受 众行将消失 的时候 , 府发大力气来 培养 “ 政 讲古 ” 先生 , 现实 吗? “ 但 讲古 ” 这种文化形式又是我们过去时代 的文化遗产 ,
我们要保护 ……我 的思绪是多么矛盾啊 !
展规律最真实的表现。
就让 民间艺术工作者犯难 了。在一些偏远山区 , 传统农业社 会结构还未遭受太大的冲击 , 原汁原 味”的民间艺术 、 土 “ “
最新-土家族民间艺术的生态特色 精品
土家族民间艺术的生态特色摘要大量蕴含土家族聚居区生态信息的民间艺术不仅可以使人领略浓郁民族气息的艺术美感,还可以了解区域性生态环境与生态系统中各种构成因素之间的微妙关系及生态特色。
土家族民间艺术折射了特定区域民众的生态意识,以隐喻或变形的方式对各种自然现象与规律进行模拟,同时也演示了土家民众对自然生态的开发与利用过程。
自然生态环境对土家族民间艺术具有一定的决定作用,但文化创造主体的能动性又在与自然协凋一体的基础上完成了对自然及主体的双重超越。
关键词土家族;民间艺术;生态特色土家民间艺术博大精深,异彩纷呈,主要包括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手工艺等,代表性的有土家织锦西兰卡普、民间音乐《龙船调》、毛古斯、摆手舞歌等一大批耳熟能详的作品。
这些土家族民间艺术,不仅可以使人领略到浓郁民族气息的艺术美感,而且还蕴含了大量土家族聚居区的生态信息。
在欣赏土家民间艺术的同时,也可使我们了解区域性生态环境与生态系统中各种构成因素之间的微妙关系及生态特色。
一、顺应天性,气化和谐———土家族民间艺术对自然现象与规律的模拟自然先于人而存在,地理环境构成了人类文化创造的自然基础,人类正是经过人化自然才得以成为文化之子的。
正如恩格斯指出的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1]地理环境是人类创造文化的自然之根,特定的自然环境又规定着人们的生计方式和与此地理环境、生计方式相适应的文化艺术样式。
亦如列宁所言地理环境的特性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又决定着经济关系以及随在经济关系后面的所有其他社会关系的发展。
[2]文化生态学代表人斯图尔德认为,文化与环境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一方面,各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是文化的根源;另一方面,生活在社会上的人类具有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
非遗视野下临县伞头秧歌的文化生态学研究
SONG OF YELLOW RIVER 2021/ 07非遗视野下临县伞头秧歌的文化生态学研究索美超摘 要:临县伞头秧歌是广泛流传在山西临县、柳林、方山等吕梁地区的民间歌舞形式,2008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受到普遍关注。
而当下临县伞头秧歌的传承和发展正面临着危机,亟需保护。
因此,本文从非遗的视角出发,对作为非遗的临县伞头秧歌进行文化生态学研究,揭示文化生态对其源起和发展的影响,为当下临县伞头秧歌的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提供可行的策略和路径。
关键词:临县伞头秧歌;非遗;文化生态中图分类号:J722.211 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索美超(1986-),男,博士,太原师范学院舞蹈系讲师。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西省社科联2018至2019年度重点课题研究项目《非遗视野下临县伞头秧歌的文化生态学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SKLZDKT2018092)。
伞头秧歌是广泛流传在山西西北临县、离石、柳林、方山等吕梁地区的民间歌舞艺术,因起源和盛行于临县,故称临县伞头秧歌。
其发端可追溯至古代的祭歌和民间的迎神赛会活动,历经千百年的发展演化形成今天临县伞头秧歌的歌舞样态。
2008年临县伞头秧歌被列为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成为关注的热点,为其保护、传承和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
国务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了明确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
”[1]可见,临县伞头秧歌作为一种民俗活动在临县传衍已久,并且它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
伞头秧歌在临县源起并可以长足发展,是与临县独特的文化生态环境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
因此,本文从非遗的视角出发,对作为非遗的临县伞头秧歌进行文化生态学研究,揭示文化生态对其源起和发展的影响,为当下临县伞头秧歌的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提供可行的策略和路径。
吉安民间灯彩艺术原生态文化考略——以吉安鲤鱼灯为例
关卡, 并奋 力跳 跃龙 门 , 来 到 了人 间 。 南海 龙王得 知后 , 客 家人 又是 由北方 黄河 流域 的人 们为 躲避 占时 战乱迁 龙 颜 大怒 , 把 七 个女 儿抓 了 回来 , 关 了禁 闭 , 并 处 罚她 徙 而来 的 。 因此 , 吉安鲤 鱼灯 中 的图腾崇拜 追根 溯源起 们不 能恢 复原形 。 后来 , 南海龙 王喜 得贵 子 , 龙颜 大悦 , 来 ,它其 实 与古 时北方 黄河 流域人 们 的 图腾 崇拜 密切
一
i虢 瓴}; 毪
并囊 s § #
t
∞% % 嚣
一%
|
链
l l l ※ l
・
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项
) _
算・ 2 0 1 3 ・ 4
- 2 0 5 -
CANGS ANG
鲤, 在 大姐 的 带领 下 , 她 们不 畏 艰难 , 冲破 龙 宫 的重 重 赣南 客家 人 的鲤 鱼灯发 展过来 的 。 而 我们知 道 , 赣 南 的
在陕西西鲤鱼灯的产生就是依据这个神话传说而来吉安县固安的半坡遗址考古中就发现了有些彩陶上绘有一种江镇棚下村的人们正是为了怀念这七个为追求自由敢人面鱼纹图形据考证它们很可能就是一种图腾徽于斗争的龙女才编创了这种神话传说意味颇浓的鲤号而遗址中发现的描述有关鱼祭场景可能就是在鱼灯灯彩他们通过模仿龙女们历经千辛万险跳跃龙举行一种图腾崇拜的宗教仪式
关 键词 吉安 民间灯彩 艺术 吉安鲤 鱼灯 原 生态 文化
吉安 , 位 于 江 西 省 中部 , 古称庐 陵 , 后取 “ 吉 泰 民 安” 之 意改 名吉 安 。吉 安 自古 以来 就 是人杰 地 灵之 地 , 享有“ 江南 望郡 ” 之美誉 。而 生成 于此 的庐 陵 文化 更是
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分析——以北京兔儿爷为例
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分析——以北京兔儿爷为例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分析——以北京兔儿爷为例引言民俗艺术作为我国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各地广泛流传和发展。
传播生态是指在传播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构成的综合系统。
本文以中国民俗艺术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北京兔儿爷为例,通过对其传播生态进行分析,探讨如何促进和保护民俗艺术。
一、兔儿爷的历史与文化背景兔儿爷起源于北方农耕文化,是一种具有神灵属性的民间信仰。
他通常被描绘为一位戴着红色帽子,身披鲜红绸袍,手执胡萝卜和扫把的兔子形象。
兔儿爷在农耕社会中被视为庇护农田、除灾保平安的神明。
二、传统表达形式与传播途径1.绘画艺术兔儿爷的形象常常出现在春节期间贴在门上的剪纸和门神画中,寓意辟邪、祈福。
兔儿爷的形象也被刻画在木雕、陶瓷和民间剪纸等工艺品上,通过这些载体,兔儿爷的形象得以广泛传播。
2.舞蹈和戏曲在北方地区的民俗庙会和节庆活动中,兔儿爷常常以舞蹈的形式出现。
这种舞蹈通常是由一群人穿着兔儿爷服装,以一定的舞姿和动作表现兔儿爷的形象和神圣属性。
3.民间传说和口头传承兔儿爷的传说与当地的民间信仰相结合,以口头传承的方式流传至今。
每逢农忙或重大节日,农民会聚集在一起,通过相互讲述兔儿爷的故事来弘扬并传承兔儿爷的信仰。
三、传播生态分析1.社会背景:兔儿爷的信仰与农耕社会息息相关,与农谚、祭祀、民俗习惯紧密相连。
随着农村向城市转型的加速发展,人们对兔儿爷的传统信仰逐渐减弱,传播生态面临巨大压力。
2.主流媒体:通过电视、音乐、广告等主流媒体手段,兔儿爷得到了广泛的曝光。
例如,北京举办的“兔儿爷艺术展览”以及电视上播放的“北京故事”等都使得兔儿爷成为了更多人关注的焦点。
3.网络传播:兔儿爷在互联网时代得到了新的传播机会。
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帖文、短视频以及网络直播等形式,为广大网友提供了了解和分享兔儿爷文化的渠道。
4.文化产业:兔儿爷作为一种民俗艺术的代表,已经在文化产业领域得到了进一步开发和推广。
文化生态视域下传统手工技艺保护传承因素分析
文化生态视域下传统手工技艺保护传承的因素分析摘要:文章依据田野与市场调查,采用回归与因子分析法归纳出四个关键因子,并利用文化生态学相关理论,试图对关乎手工技艺生存与发展的文化生态要素进行较为全面地分析,重构与修复文化生态链中业已断裂的要素,为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寻找一条较为现实的路径。
关键词:手工技艺;文化生态要素;保护传承传统手工技艺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载传统与表达宗法伦理的文化符号与有形之物。
近年来,随着非遗保护的推进,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形式成了社会热议的话题。
传统手工技艺所遭遇的保护传承困境应与其文化生态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为此,笔者根据对传统手工技艺所进行的田野与市场调查,试图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传统手工技艺赖以存在的文化生态要素及相互关系,得出保护与传承传统手工技艺需要关注的决策重点,供各位关心手工技艺前途与命运的人士参考。
一、传统手工技艺的历史承续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今日之传统手工技艺同很多手工技艺一样都走向了衰落乃至失传的边缘。
究其原因,大多与变化了的自然社会环境有关。
传统手工技艺作为特定历史时空存在的民间工艺,它的兴盛与衰落与其赖以生存的生态要素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如何修复文化生态链中已经断裂的要素,将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二、传统手工技艺文化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文化生态学认为,一种文化现象的产生与发展必然有其相应的文化生态环境作为支撑。
笔者认为,手工技艺的生存与发展与自然环境、生活方式、社会制度、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等因素之间关系密切。
根据文献研究和对调查资料的分析,作者认为文化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主要涉及物态要素、行为要素、制度要素和精神要素。
这些因素既是手工技艺生存发展的基础环境和背景条件,而其本身也是构成手工技艺文化的重要内容。
这些因素互相联系,在传统手工技艺的形成与发展中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化生态系统。
1、传统手工技艺存在与发展的物态要素物态要素应包括自然环境、居住及建筑装饰用品需求、社会财富的占有量等内容,李约瑟认为地理环境是造成文化差异的重要因素。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河北蔚县剪纸为例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河北蔚县剪纸为例摘要:蔚县剪纸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蔚县剪纸形式特特别,风格独特,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传统民间艺术。
本文通过以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对蔚县剪纸从自然环境、经济政治环境以及文化环境进行分析,从而为蔚县剪纸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更为合理的理论依据,并从中找到剪纸艺术更好融入到现代生活的元素与切实可行的发展方案。
关键词: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态学;传承发展一、文化生态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文化生态学概述文化生态学作为一门文化和生态环境相互交叉的学科,在人类学和生态学等多学科知识的结合下,有着多元化的特点,文化生态学产生的时间并不长,但是追溯其起源可以追溯到“环境决定论”、“可能论”等等。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统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的发展进步的主要标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成分。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过程,是全球文明多样性的重要反映。
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价值、思考方法、创造力和艺术能力,是捍卫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和文化权利的根本依据。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意义(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当前全球已经步入数字社会,不可逆的数字化浪潮,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基本面。
诸多非遗项目在当代社会面临濒危、失传,亟待进行抢救性保护;同时未来新一代的非遗传承人和更广泛的非遗受众群体,都将成为互联网网生一代“数字原住民”。
非遗的传统文化形态如何进一步融入现代化的话语表达体系,融入更多年轻群体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认同,成为当前困扰非遗传承的主要问题。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历史意义1.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产生于农耕文明时期甚至更早,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比避免的带有一定的泥土气息,也正是因为这样,中国人才更容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好感。
传统民俗中的生态文化
2
3
以下是一些传统民俗中的生态文化表 现
【1】
节气时令
节气时令
1
节气时令 2
3
节气时令是古代中国根据自然环境和气候变化规律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 关注和适应
比如,"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 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诗,就反映了古人 对四季变化和农作物生长的观察和理解
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在此,我要感谢所有老师和一起成长的同学,是你们在我的 大学生涯给予了极大的帮助。本论文能够顺利完成,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张老师,
感谢您的耐心指导,您辛苦了!
3
这些传说不仅具有文化价值, 也是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7】
传统艺术中的生态元素
传统艺术中的生态元素
1
传统艺术中也有很多生态元素
2
比如,在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形 式中,经常可以看到对自然环境的描 绘和模仿
3
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艺术家对自然的 敬畏和尊重,也通过艺术的形式传达 了生态文化的信息
【8】
环保仪式和习俗
环保仪式和习俗
1
在传统民俗中,有很多环 保的仪式和习俗
2
比如,一些地区在特定的 日子里会举行祭祀山神、 水神等活动,以祈求自然
环境的和谐稳定
3
此外,还有一些习俗,如" 植树节"、"环保日"等,都 是传统民俗中环保意识的
体现
【9】
传统医药中的生态观
传统医药中的生态观
比如,中医强调人与自然的 和谐统一,认为人的身体和
伐等习俗,以保障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
此外,还有一些地方会举行"放生"仪式,以表 达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研究
作者:唐家路, TANG Jia-lu
作者单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刊名:
山东社会科学
英文刊名:SHANDONG SOCIAL SCIENCE
年,卷(期):2005(11)
1.唐纳德·L·哈迪斯蒂;郭凡;邹和生态人类学 2002
2.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 2001
3.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 1991
1.李海伦.Helen Rees美国当代民间艺术遗产保护方案及发展趋势[期刊论文]-音乐艺术2006(1)
2.光映炯.Guang Yingjiong民间艺术的公共化与公共化的民间艺术[期刊论文]-民族艺术研究2010,23(3)
3.孙合艳关于优秀民间艺术保护、传承与发展问题的思考[期刊论文]-大众文艺2009(3)
4.司继琳鲁西南织锦艺术——民间工艺美术成功挖掘保护个案研究[期刊论文]-齐鲁艺苑2009(3)
5.徐颖婷.Xu Yingting审视社会变迁中的民间艺术[期刊论文]-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9(3)
6.赵娟民间艺术的文化变迁与艺术传承[期刊论文]-电影评介2009(22)
7.金丹元.徐文明中国传统艺术与民族民间艺术的关系指认与当下整合[期刊论文]-文艺理论研究2008(2)
本文链接:/Periodical_sdshkx200511004.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