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普通高中选考考试说明

合集下载

浙江省宁波市2024年新高考选考适应性考试

浙江省宁波市2024年新高考选考适应性考试

浙江省宁波市2024年新高考选考适应性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三个点电荷分别固定于直角三角形中的A、C、N三点处,C、N两点的点电荷的电荷量均为+q,A点的点电荷的电荷量Q未知,已知∠C=90°,∠B=30°,AC=a,N为AB的中点,MN垂直于AB,M点的电场强度为0,静电力常量为k。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点的点电荷的电荷量为B.B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C.C、N两点的点电荷受到的静电力不相同D.将N点的点电荷移到B点后,N点的电势高于M点的电势第(2)题2022年11月1日,梦天实验舱成功对接天宫空间站,至此我国空间站一期建设基本完成。

如图为梦天实验舱正在接近天宫空间站的对接情景,假设对接后组合体的轨道近似看成圆形,已知组合体运行周期为T,其轨道半径与地球半径的比值为n,引力常量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时刻天宫空间站的运行速度大于7.9km/sB.图示时刻天宫空间站的加速度大于C.组合体的运行速度为D.地球的平均密度为第(3)题以下物理量为矢量,且单位是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是()A.电流、AB.位移、mC.功、JD.磁感应强度、T第(4)题好多同学在寝室熄灯后使用台灯继续学习至深夜,某同学使用如图所示的一款充电宝和一款台灯来照明,部分参数如下表所示,已知深夜学习需要6W以上的照明功率,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充电宝部分参数如下:产品名称快充移动电源聚合物电池容量品牌输出输入产品颜色黑色/白色产品重量若干克产品尺寸台灯部分参数如下:产品名称米格台灯灯珠144颗额定电压最大电流内置电池容量其他功能亮度从开始连续调节A.充电宝输出功率可达B.台灯的最大功率为C.打开台灯后每颗灯珠的功率都为D.仅用这款台灯和这款充电宝充满一次电的情况下使用,不能保证周日至周五每晚小时的学习时间第(5)题如图,在光滑绝缘的水平桌面上,有一方向垂直桌面的匀强磁场B,现有两条柔软的轻质通电金属直导线P和Q,恰好平行且静止在桌面上,则下列情况可能正确的是( )A.P和Q中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磁场方向垂直桌面向上B.P和Q中电流大小不等、方向相同,磁场方向垂直桌面向下C.P和Q中电流大小不等、方向相反,磁场方向垂直桌面向上D.P和Q中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磁场方向垂直桌面向下第(6)题潘多拉是电影《阿凡达》虚构的一个天体,其属于阿尔法半人马星系,即阿尔法半人马星系B-4号行星,大小与地球相差无几(半径与地球半径近似相等),若把电影中的虚构视为真实的,地球人登上该星球后发现:自己在该星球上体重只有在地球上体重的n倍(),由此可以判断( )A.潘多拉星球上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倍B.潘多拉星球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n倍C.若在潘多拉星球上发射卫星,最小发射速度是地球第一宇宙速度的n倍D.若在潘多拉星球上发射卫星,第二宇宙速度是11.2km/s第(7)题已知光速c=3.0×108m/s,引力常量G=6.67×10-11 N·m2/kg2,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用这三个物理量表示普朗克长度(量子力学中最小可测长度),其表达式可能是( )A.B.C.D.第(8)题水流从高处落下,对水轮机做了2×108 J的功,这句话的正确理解为( )A.水流在对水轮机做功前,,具有2×108 J的重力势能B.水流在对水轮机做功时,具有2×108 J的动能C.水流在对水轮机做功后,具有2×108 J的能量D.水流在对水轮机做功的过程中,能量减少了2×108 J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含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024届浙江省新高考选考科目考试物理试题样卷

2024届浙江省新高考选考科目考试物理试题样卷

2024届浙江省新高考选考科目考试物理试题样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如图所示,两小球从斜面的顶点先后以不同的初速度向右水平抛出,在斜面上的落点分别是a和b,不计空气阻力。

关于两小球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两小球的飞行时间均与初速度v0成正比B.落在b点的小球飞行过程中速度变化快C.落在a点的小球飞行过程中速度变化大D.小球落在a点和b点时的速度方向不同第(2)题2022年10月9日,我国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夸父一号”成功发射,实现了对太阳探测的跨越式突破。

“夸父一号”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距地面高度约为,运行一圈所用时间约为100分钟。

如图所示,为了随时跟踪和观测太阳的活动,“夸父一号”在随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需要其轨道平面始终与太阳保持固定的取向,使太阳光能照射到“夸父一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夸父一号”的运行轨道平面平均每天转动的角度约为B.“夸父一号”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速度大于C.“夸父一号”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D.由题干信息,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求出日地间平均距离第(3)题2023年4月8日,奥运会冠军朱雪莹在青岛夺得全国蹦床锦标赛女子蹦床项目冠军,假设朱雪莹某次训练中从空中最高点无动力下落的加速度与下落高度的变化如图所示,g为重力加速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朱雪莹下落距离为时,速度最大B.朱雪莹下落距离为时速度大小为C.朱雪莹下落距离为时,蹦床对朱雪莹的作用力一定大于D.朱雪莹下落距离为时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之和最小第(4)题在匀强电场中有一个初速度可以忽略的某放射性元素,它所放射的粒子与反冲核经过相等的时间所形成的径迹如图所示,a、b均表示长度,那么该元素的衰变方程可能为( )A.B.C.D.第(5)题如图甲所示,滚筒洗衣机脱水时,滚筒内的衣物随滚筒在竖直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可简化为如图乙所示模型,A、C两点分别为衣物运动的最高点和最低点,B、D两点与圆筒圆心等高,则对脱水过程。

浙江省高考选考

浙江省高考选考

浙江省高考选考
浙江省高考选考科目是指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优势选择参加的考试科目,对于考生来说是一种自由选择的机会。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规定,浙江省高考选考科目包括文科、理科和艺体科目三个大类。

文科选考科目包括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化学、物理、技术、心理学和体育九个学科。

考生需根据自己的学科特长和兴趣进行选考,其中政治、历史和地理为必选科目,其余学科为选考科目。

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志愿和个人情况,合理选取文科选考科目。

理科选考科目包括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化学、物理和技术七个学科。

政治为必选科目,其余学科为选考科目。

理科选考科目的选择要根据考生的学业水平和发展方向进行。

艺体科目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和体育方面的兴趣和能力,提供了艺术与体育类的选考科目。

艺术选考科目包括音乐、美术和舞蹈三个学科;体育选考科目包括足球、篮球和游泳三个学科。

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

总之,浙江省高考选考科目的选择要根据自身情况和兴趣来进行,合理选择选考科目对于学业发展和职业规划都非常重要。

每个考生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做出明智的选择。

2024年6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化学)附试卷分析

2024年6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化学)附试卷分析

2024年6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B—11C—12N—14O—16Na—23Mg—24 Al—27S—32 P—31Cl—35.5K—39Ca—40Fe—56Cu—64 Br—80 Ag—108I—127Ba—137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按物质组成分类,KAl(SO4)2·12H2O 属于A.酸B.碱C.盐D.混合物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l(OH)3呈两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B.Na2O2能与 CO2反应产生 O2,可作供氧剂C.FeO有还原性,能被氧化成 Fe3O4D.HNO3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3.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A.CO2的电子式:B.Cl2中共价键的电子云图:C.NH3的空间填充模型:D.3,3-二甲基戊烷的键线式: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装置①可用于铜与浓硫酸反应并检验气态产物B.图②标识表示易燃类物质C.装置③可用于制取并收集氨气D.装置④可用于从碘水中萃取碘5.化学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部分金属可在高温下用焦炭、一氧化碳、氢气等还原金属矿物得到B.煤的气化是通过物理变化将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C.制作水果罐头时加入抗氧化剂维生素 C,可延长保质期D.加入混凝剂聚合氯化铝,可使污水中细小悬浮物聚集成大颗粒6.利用 CH3OH可将废水中的 N O3-转化为对环境无害的物质后排放。

反应原理为:H++ CH3OH+N O3- CO2 +X+H2O(未配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 表示 NO2B.可用 O3替换 CH3OHC.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6 ∶5D.若生成标准状况下的 CO2气体 11.2 L,则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2N A(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7.物质微观结构决定宏观性质,进而影响用途。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信息技术考试性质与对象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学业水平考试)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全面衡量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的考试。

根据《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的规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是以《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技术》(2012版)中的“信息技术部分”为依据的全省统一的信息技术课程学业水平考试。

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的对象是在浙江省中小学学生电子学籍系统中注册获得普通高中学籍且修完信息技术规定课程的所有在校学生。

考试目标与要求(一)考试目标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信息技术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操作的掌握情况,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要求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②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

③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

2.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考核要求(1)观察能力能正确认识有关信息技术设备的相关部件及结构特点,熟悉常用软件的界面,鉴别操作过程中的相关信息。

(2)记忆能力能准确记住并再现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

(3)操作能力根据信息呈现需求,能选择适当的工具和方法,进行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完成简单程序设计及文字、图表、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处理,并能利用数据库对数据进行简单管理。

(4)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方法,分析实际问题,根据表达、交流或创作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工具与方法,合理地解决实际问题,并能适应信息技术不断更新与发展。

(二)考试要求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对考试内容掌握程度的要求,分为三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称为识记、领会、应用,分别以字母a、b、c表示,其含义如下:a—识记:能记住或复现已学过的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

2024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仿真模拟试卷01(解析版)

2024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仿真模拟试卷01(解析版)

2024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仿真模拟卷0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二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选择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新研究发现,鸟粪可以降低北极的气温。

每年迁徙至北极地区的鸟类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约4万公吨的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

这些尘埃颗粒物不仅集中在鸟群附近,在整个北极均有分布。

左下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右下图示意北极地区的海鸟。

完成下面小题。

1.鸟粪对北极地区气温的影响主要环节是()A.①增强B.②增强C.③增强D.④稳定2.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答案】1.A2.B【解析】1.根据材料可知,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出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使得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最终使得北极气温降低,A正确。

②表示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④表示大气逆辐射,②④均为大气辐射,由于气温降低,所以大气辐射应减弱,②不会增强,④不会稳定,BD错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地温降低,③地面辐射减弱,C错误。

故选A。

2.由材料“每年迁徙至北极地区的鸟类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可知,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应为微生物最活跃的季节。

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寒冷,夏季气温较高,微生物数量较多,鸟粪被微生物分解的量较多,形成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较多,对降温影响最明显,B正确,ACD错误。

2024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思想政治试题(原卷版)

2024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思想政治试题(原卷版)

2024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思想政治试题一、选择题。

1.马克思、恩格斯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揭示了()①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②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③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规律④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豪迈地宣告:“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在这里,“我们的工作”指的是()A.建立人民民主政权B.根本变革生产关系C.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D.完成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3.新时代,我们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从“现代化的迟到国”一跃成为“现代化的视觉中心”,靠的正是党的集中统一领导,靠的正是制度优势。

由此可知()①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③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④中特社会主义制度是能够持续推动国家发展进步的制度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由于各项政策措施叠加发力,全国个体工商户明显复苏。

2023年前三季度,新增个体工商户1719.6万户,同比增长11.7%;登记在册个体工商户达1.22亿户,占经营主体总量的67.3%;超过7万户个体工商户升级为企业。

这表明我国()①部分经营主体的所有制经济形式在发生变化②非公有制经营主体在经营主体总量中的占比上升③个体工商户受益于“两个毫不动摇”的政策④非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具备某种量的优势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数字技术进步为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动能,也带来诸如互联网平台垄断、隐私信息安全、限制数据共享等治理难题。

面对此类挑战,政府应当采取的措施有()①转变企业经营理念②推动企业兼并重组③加强企业行为监管④依法依规进行处罚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最新浙江高考考试说明细则,浙江高考考试大纲变化解读

最新浙江高考考试说明细则,浙江高考考试大纲变化解读

最新浙江高考考试说明细则,浙江高考考试大纲变化解读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23〕35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从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科学选拔各类人才和维护社会公平出发,实施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构建更加公平公正、科学高效和灵活多样的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二)工作原则。

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作为改革着力点,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强化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和多元录取机制,增加学生的选择性,分散学生的考试压力。

加强政府宏观管理,健全社会监督机制,确保高校考试招生公平公正。

二、基本内容全面深化统一高考招生改革,进一步完善高职提前招生、单独考试招生和“三位一体”招生改革,加快建立多类型、多元化考试招生制度。

(一)统一高考招生。

实行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高中学考)相结合,考生自主确定选考科目,高校确定专业选考科目及其他选拔条件要求,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1.科目与分值。

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

外语分为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

选考科目:考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的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7门设有加试题的高中学考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

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得分计入考生总成绩;选考科目按等级赋分,每门满分100分,以高中学考成绩合格为赋分前提,根据事先公布的比例确定等级,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起点赋分40分。

考生总成绩满分750分。

语文、数学成绩当次有效,外语和选考科目成绩2年有效。

2.考试。

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突出能力立意。

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

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

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考试说明Ⅰ.范围与能力化学学科考试范围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

必考内容涵盖必修模块“化学1”和“化学2”的内容。

选考内容涵盖选修模块“化学与生活”和“化学反应原理”的内容,考生从2个选考模块中任意选考1个模块的内容。

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着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理解、掌握与运用。

试题力求做到难易适当、题量适度,让坚持正常学习的学生,一般都能达到学业水平考试的要求。

Ⅱ.试卷结构一、考试时间和分数考试时间5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二、题型及分数分配试卷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1.选择题共15道小题,均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非选择题由必考题和选考题构成。

必考2—3个题,共25分;选考题15分。

2.考生从2个选考模块中任意选做1个模块,但不得跨模块选做。

3.试卷中试题易中难比例为7:2:1。

试卷按题型、内容和难度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

必考题在前,选考题在后。

Ⅲ.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依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结合辽宁省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辽宁省普通高中学生学生水平考试化学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如下:化学1主题1 认识化学科学内容标准考试要求1.知道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的发展趋势。

1.知道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2.认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

2.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合成新物质的一门科学;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

3.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

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4.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5.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基本原理以及能量变化等规律。

3.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6.认识“物质的量”是描述微观粒子集体的一个物理量,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

2023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试题

2023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试题

2023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试题第一部分信息技术(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l.下列关于数据和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A.数据的表现形式只能是文字和图像B.同一信息对所有人而言其价值是相同的C.计算机中保存的数据可以是未经数字化的D.信息是数据经分析、解释后得到的2.下列关于人工智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深度学习方法一般脱离数据进行学习B.采用行为主义方法的智能体通过与环境的交互学习提升智能C.符号主义人工智能的实现依赖对符号的推理和运算D.人工智能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社会担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3至5题。

某水果连锁店“智能收银系统”中,A I收银秤具备自动识别水果品种、称重、应付金额计算、扫码支付等功能,同时还具备和服务器数据库进行数据交换的功能。

该系统主要设备的部分参数与功能如下表所示:服务器AI收银秤3.下列关于该信息系统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Linux属于该系统的应用软件B.该信息系统中的用户只有客户和店员C.服务器和AI收银秤均属于该系统的硬件D.服务器硬盘容量是AI收银秤硬盘容量的16倍4.为提升该信息系统数据的安全性,下列措施中不合理的是()A.为系统不同的授权用户设置相应的权限B.非营业时间关闭服务器防火墙C.升级服务器端杀毒软件D.定期备份服务器中数据5.下列关于该信息系统中数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选购水果的重量数据可由秤体内置传感器采集得到B.选购水果的品种数据可由AI摄像头自动识别得到C.顾客付款码数据无需事先存放于该系统数据库D.应付金额的计算只能在服务器端完成6.下列关于网络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A.无线网络中的数据通信不需要传输介质B.网络协议是实现不同网络之间正确通信的基础C.网络中的资源就是指网络中的所有硬件资源D.移动终端之间只能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进行通信7.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图如图所示,执行这部分流程,若输入x 的值依次为l0,7,8,12,0,则输出k的值是()A.2 B.3 C.4 D.58.下列二叉树中,中序遍历结果为BAEDFC的是()A. B. C.D.9.有1个队列,队首到队尾的元素依次为8,3,2,9,5。

浙江省普通高中2019学考选考(4月)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浙江省普通高中2019学考选考(4月)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徐老师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选择题部分―、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中国史,史家选择了一些关键词进行分析,如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孔子、孟子、荀子等。

据此判断,下列项中与之相符的是()①政治制度较早走向完备和成熟②早期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③儒家思想较早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④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和相对完备的农业管理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2.中国是诗的国度,每一时期都有内涵深厚、风格新异的优秀作品问世,都有文辞隽永的诗句流传。

下列诗句创作于战国时期的是()A.“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 B.“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C.“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一说“china”的发音源出唐朝时期的昌南(今景德镇)。

唐朝昌南除出产青瓷之外,名列前茅的瓷器还有()A.粉彩瓷B.黑瓷C.青花瓷D.白瓷4.“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记录了唐朝民间商贸的景况。

下列项中对其解读错误的是()A.草市的作用已十分显著 B.草市逐渐成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C.草市已成为海外贸易的重要形式D.草市大多集中在水运方便的地方5.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一大贡献,历经三千多年演化与进步,形成的主要第1页字体是()①甲骨文②行书③小篆④金文⑤隶书⑥草书⑦楷书A.②⑤⑦B.②③⑤⑥⑦C.①②③⑤⑦D.①②③④⑤⑥⑦6.顾炎武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大学者,他曾有诗云:“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诗中所体现的情怀是()A.“经世致用” B.“人心一点灵明”C.“循天下之公”D.“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7.有学者认为:“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

浙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说明思想政治学科

浙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说明思想政治学科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说明(在2018年10月、2019年4月学考、高考选考科目考试中使用)一、考试要求高中思想学业水平考试对考试内容掌握的程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识记、理解、应用,分别用字母a、b、c表示。

其含义如下:a-识记:再认或再现学过的思想政治学科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

b-理解:理解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把握知识内部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能够依据所学知识对一些现象或观点作出初步判断。

c-应用:运用所学思想政治课学科的知识、观点和方法,分析、探究和说明一些简单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现象,并能运用学科语言有条理、有逻辑地表述。

二、考试范围第一部分《经济生活》一、生活与消费(一)神奇的货币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a);货币的含义、本质及基本职能(b);纸币的发行规律(b)2.信用卡、支票和外汇:信用卡的功能和优点(b);外汇和汇率(b);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b)(二)多变的价格1.影响价格的因素:供求影响价格(b);价格与价值的关系(b);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b);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c)2.价格变动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c);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c)(三)多彩的消费1.消费及其类型: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b);恩格尔系数(a);消费的类型(b)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心理及其影响的消费行为(b);做理智的消费者(c)二、生产、劳动与经营(四)生产与经济制度1.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c);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b);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b)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b);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的必要性(C)(五)企业与劳动者1.企业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b);企业的经营与发展(c)2.新时代的劳动者:劳动和就业的意义(b);正确的择业、就业、职业观(b);劳动者的权利(b);劳动者依法维权的途径(b)(六)投资理财的选择1.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储蓄存款(b);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a)2.股票、债券和保险:股票的含义及股票投资的收入来源和风险(b);债券的含义和种类(a)三、收入与分配(七)个人收入的分配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a);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意义及按劳分配的地位(b);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b)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b);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保证和重要举措(c);兼顾效率与公平(c)(八)财政与税收1.国家财政: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b);财政收入的渠道及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b);财政支出的主要用途(a);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a)2.征税和纳税:税收的基本特征(a);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b);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c);违反税法的行为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a)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九)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市场配置资源: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a);市场经济的含义(a);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优点和作用(b);市场秩序(c);——2017版是b 市场失灵的表现及其后果(b)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b);科学的宏观调控(c)(十)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2.围绕主题抓住主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c);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c)(十一)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1.面对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a);经济全球化的影响(b)2.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世界贸易组织的地位、作用和基本原则(b);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c)第二部分《政治生活》一、公民的政治生活(一)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1.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的国家性质(a);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特点(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性(b)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a);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a);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c)(二)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1.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不同选举方式的特点(b);选择不同选举方式的制约因素(b)2.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b);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b)3.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基层民主自治的形式(a);基层民主自治的意义(b)4.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民主监督的方式(a);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b)二、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三)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1.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我国政府的法律地位和基本职能(c)2.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我国政府的宗旨和工作的基本原则(b);我国政府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的途径(a)(四)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1.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政府依法行政(c);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b);2.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权力是把双刃剑(b);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b);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a)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五)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和职权(b);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义务和权利(b)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和基本内容(a);民主集中制及其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的体现(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b)(六)我国的政党制度1.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c);依法治国、依法执政(b)2.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a);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3.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我国的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b);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b)(七)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a);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b)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和优越性(b)3.我国的宗教政策:我国的宗教政策(b)四、当代国际社会(八)走近国际社会1.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主权国家的地位和构成要素(a);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b);国际组织的分类和作用(a)——2017版无此内容联合国的宗旨、原则(b)2.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国际关系的内容和形式(a);国家利益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b);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c)(九)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1.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当今时代的主题(a);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b)2.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a);当代国际竞争的表现及其实质(b)3.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宗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b)第三部分《文化生活》一、文化与生活(一)文化与社会1.体味文化:文化的内涵和特点(b);文化的力量(b)2.文化与经济、政治: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b);加强文化建设对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意义(c)(二)文化对人的影响1.感受文化影响:文化影响人的表现和特点(b)2.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b)二、文化传承与创新(三)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b);尊重文化的多样性(b)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a);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a);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b)(四)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1.传统文化的继承: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b);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c)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b);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b);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a)(五)文化创新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文化发展的实质(a);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b);文化创新的作用(b)2.文化创新的途径: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b);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a)三、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六)我们的中华文化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a)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和原因(b)(七)我们的民族精神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基本内涵及其核心(b)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八)走进文化生活1.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当代文化生活多样性的原因(a);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b)2.在文化生活中选择: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及其在我国依然存在的原因(b);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c)(九)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含义(a);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b);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b)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性(b)(十)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b);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c);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b)第四部分《生活与哲学》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一)美好生活的向导2.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a)(二)百舸争流的思想1.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b)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b)二、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四)探究世界的本质1.世界的物质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b)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b);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及其要求(c);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b)(五)把握思维的奥妙1.意识的本质:意识的起源、生理基础和内容(b);物质决定意识(b)2.意识的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c);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c)(六)求索真理的历程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实践的含义和特点(a);——2017版是b级知识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c)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真理的含义和客观性(a);真理是具体的和有条件的(b);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b)三、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七)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b)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c);系统的基本特征(a);系统优化的方法及其要求(b)(八)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普遍性和实质(b)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事物发展的前途、道路及其要求(b);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要求(c)(九)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的含义和基本属性(b);矛盾普遍性的含义及要求(b);矛盾特殊性的含义及情形(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c)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及其要求(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十)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1.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辩证否定观(c);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要求(b)四、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十一)寻觅社会的真谛1.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c);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和普遍规律(c);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a)2.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b);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b)(十二)实现人生的价值1.价值与价值观:人的价值及其评价标准(a);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b)2.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b);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b);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b)第五部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一、各具特色的国家与国际组织1.国家的本质:国家与国家性质(a);专政与民主(b);国体与政体(b)2.现代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和影响政体的因素(a);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b);议会制和总统制(b)3.现代国家的结构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及其影响因素(a);单一制和联邦制(a);维护国家统一(c)4.国际组织概观:国际组织的主要特征(b);——删除“国际组织的分类和作用(b)”二、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以英国和法国为例1.英国国王与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中的英国国王(a);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结构特点(b)2.英国的议会和政府:至尊的英国议会(a);英国的内阁与首相(b);君主立宪制的实质(b)3.法国的民主共和制与半总统制:法国民主共和制的主要权力机关(a);法国政体的运行和特点(b)三、联邦制、两党制、三权分立:以美国为例1.美国的联邦制:美国联邦制的特点(b);美国联邦制的利与弊(c)2.美国的两党制:美国的两党制及其实质(c);美国政党的特征(a)3.美国的三权分立:美国三权分立的核心内容(b);三权分立的弊端(c)4.美国的利益集团:美国的利益集团及其活动方式(a);美国利益集团的政治作用(c)五、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1.联合国:最具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主要机构(b);联合国的作用(b)2.中国与联合国: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作用(b)5.欧盟: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典型:欧盟的宗旨(a);欧盟在世界多极化中的地位和作用(b)第六部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二、民事权利和义务1.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a);实现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c);民法对诉讼时效的规定(a)2.积极维护人身权:生命健康权(b);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b)3.依法行使财产权:所有权(c);用益物权(b);担保物权(a)4.切实保护知识产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c)三、信守合同与违约1.走近合同:合同的含义(b);合同的形式(a);签订书面合同的重要性(b)2.订立合同有学问:订立合同的过程(b);合同的内容(a);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b)3.言而有信守合同:履行合同的核心(a);合同履行的原则(c)4.违约与违约责任:违约及其类型(a);违约行为的免责情形(b);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c)五、家庭与婚姻1.构建和睦家庭:父母与子女间的权利与义务(a);法律对侵犯家庭成员的权利、破坏家庭和睦的行为的处罚规定(b)2.法律保护下的婚姻:婚姻法规定的基本原则(b);结婚的具体条件(b);结婚登记的程序和意义(a)3.夫妻间的人身和财产关系:夫妻关系的核心(a);夫妻间人身关系及其主要体现(b);夫妻财产的主要内容及其处置方法(b)六、法律救济1.不打官司解决纠纷:调解(a);仲裁(b);行政复议(b)2.心中有数打官司:诉讼与诉讼权利(a);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b)3.诉讼的基本程序:管辖(b);起诉与立案(a);——2017版是“受理”开庭审理(a)4.用证据说话:诉讼证据及其种类(a);民事诉讼中的举证原则(b)第七部分时事政治(一)考试前12个月内的国内外重大时事(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模拟考试1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模拟考试1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模拟考试1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模拟考试地理试题(一)浙江选考仿真模拟卷第1页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0世纪初期,美国东北部传统工业城市底特律成为世界上汽车产业最集中的地区,20世纪50年代是底特律工业和城市发展的重要转折点,90年代成为“问题城市”,危机泛滥。

据此完成第1~2题。

1.底特律经济衰退的根本原因是()A.环境污染严重B.交通十分拥堵C.空间优势削弱D.产业结构单一2.下列产业与汽车产业有“投入—产出”联系的是()A.纺织工业B.钢铁工业C.化学工业D.食品工业答案:1.D 2.B解析:第1题,底特律有“汽车城”之称,曾是世界重要的汽车制造中心,其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单一。

第2题,纺织工业与汽车产业没有“投入—产出”的联系;钢铁工业生产的钢铁是汽车工业所需要的原料,具有“投入—产出”的联系;化学工业、食品工业与汽车产业没有“投入—产出”的联系。

解析:第4题,“嫦娥五号”飞向月球的过程中,主要是在地球和月球之间,接触到最多的天体是行星际物质。

第5题,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风力作用弱,脚印没有被覆盖。

6.下表为6月29日北京和杭州天气资料。

读表分析,与杭州相比,北京该日最高气温较高的原因是()城市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天气杭州31 ℃25 ℃阵雨北京37 ℃25 ℃多云转晴A.大气辐射强B.地面辐射强C.地面反射弱D.大气保温强答案:B解析:近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此时为夏季,与杭州相比,北京纬度高,昼长时间长,且该日为晴天,太阳辐射比阵雨天气的杭州强,地面获得的热量多,地面辐射强,大气增温多,故最高气温较高,选B项。

7.若地球自转方向与当前相反,则地转偏向力也相应发生变化。

(2024年高考真题)2024年6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2024年高考真题)2024年6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2024年6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物理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关参数∶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I (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A .位移B .时间C .电流D .热量2.如图为小猫蹬地跃起腾空追蝶的情景,则( )A .飞行的蝴蝶只受重力的作用B .蝴蝶转弯时所受合力沿运动方向C .小猫在空中受重力和弹力的作用D .小猫蹬地时弹力大于所受重力3.如图为水流导光实验,出水口受激光照射,下面桶中的水被照亮,则( )A .激光在水和空气中速度相同B .激光在水流中有全反射现象C .水在空中做匀速率曲线运动D .水在水平方向做匀加速运动4.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为491240He+Be X n →+,“玉兔二号”巡视器的核电池中钚 238的衰变方程为型2349238942Pu U+Y →,下列正确的是( )A .核反应方程中的X 为126C B .衰变方程中的Y 为32HeC .中子10n 的质量数为零D .钚238的衰变吸收能量5.一个音乐喷泉喷头出水口的横截面积为42210m -⨯,喷水速度约为10m/s ,水的密度为3110⨯kg/m 3,则该喷头喷水的功率约为()A.10W B.20W C.100W D.200W6.图示是“研究电容器两极板间距对电容大小的影响”实验,保持电荷量不变,当极板间距增大时,静电计指针张角增大,则()A.极板间电势差减小B.电容器的电容增大C.极板间电场强度增大D.电容器储存能量增大7.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通过a或b与频率为f、电压为u的交流电源连接,副线圈接有三个支路、如图所示。

当S接a时,三个灯泡均发光,若()A.电容C增大,L1灯泡变亮B.频率f增大,L2灯泡变亮C.R G上光照增强,L3灯泡变暗D.S接到b时,三个泡均变暗8.与地球公转轨道“外切”的小行星甲和“内切”的小行星乙的公转轨道如图所示,假设这些小行星与地球的公转轨道都在同一平面内,地球的公转半径为R,小行星甲的远日点到太阳的距离为R,小行星乙的近日点到太阳的距离为R,则()A.小行星甲在远日点的速度大于近日点的速度B.小行星乙在远日点的加速度小于地球公转加速度C.小行星甲与乙的运行周期之比12T T =D .甲乙两星从远日点到近日点的时间之比12t t9.如图所示,不可伸长的光滑细线穿过质量为0.1kg 的小铁球,两端A 、B 悬挂在倾角为 30︒的固定斜杆上,间距为1.5m 。

浙江省新高考物理选考卷选择题的っ题特点及复习策略-最新教育资料

浙江省新高考物理选考卷选择题的っ题特点及复习策略-最新教育资料

浙江省新高考物理选考卷选择题的っ题特点及复习策略浙江省新高考物理选考卷共有16道选择题,计45分,占全卷总分的45%,其中单项选择题有13题,属必考题,占39分,考查范围为必修1、必修2和选修3-1的内容;不定项选择题有3题,属加试题,占6分,考查范围为选修3-4和选修3-5的内容。

选修3-2中的“电磁感应”和“交流电”两章,虽是《考试说明》要求的加试内容,但四次考试全部都是在实验题和计算题中出现,在选择题中却未曾出现过一次。

从对五本教材的考查分数统计来看(见表1),四次考卷中各教材占分的比例,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这体现了命题者灵活多变、不拘一格的命题思想。

一、选择题的命题特点1.立足双基,回归课本选择题重在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掌握情况,大部分选择题都是针对一两个考点的考查,而教材则是选择题命题的立足点,有些题目甚至直接依托课本里的原图进行命题。

比如2015年10月卷的第9题、2016年4月卷的第8题、2016年10月卷的第8(见图1)、15题、2017年4月卷的第4(见图2)、9题等,无一例外地借用了课本中的原有插图。

譬如图2所示的真空玻璃管,就是教材必修1的序言《走进物理课堂之前》中的一个插图,借以发问:在充气和真空两种情况下,比较金属片和羽毛下落的快慢,而教材中原插图的配文就是“真空玻璃管内的鸡毛、铜钱同时下落”,体现了命题者回归教材的理念。

【例1】(2016年10月卷第8题)如图3为某一电场的电场线,M、N、P 为电场线上的三个点,M、N是同一电场线上的两个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M、N、P三点xxN点的场强最大B.M、N、P三点xxN点的电势最高C.负电荷在M点的电势能大于在N点的电势能D.正电荷从M点自由释放,电荷将沿电场线运动到N点解析:场强较大的地方电场线较密,故选项A正确。

此题插图源自选修教材3-1《电场强度》一节的节后习题,原本是一道问答题,命题者把它改编成了一道选择题,且在原来考查“场强”一个知识点的基础上增考了“电势”“?势能”两个知识点,体现了命题者回归课本的指导思想,题目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说明·化学(适用于2017级)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说明·化学(适用于2017级)
c— 应用 :把 所学 的化学知识及原理应用 到新情景 中解决 问题 。具体包括
:
1.将 重要 的化学概念 、 原理用于解决一定条件下 的具体 问题 。
2.将 化学知识用于物质 的制备 、 提纯和鉴别 。 分离 、
・70・
3.说 明化学知识在 日常生活 中的应用 。 4.关 注化学知识在工 业 、 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中的作 用 。 农业 、
・ 69
:
根据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进 行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浓度 的计算 ,进 行有机物相对分
(三 )个 性 品质考核
化学考试应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 的过程 ,学 习科学研究 的基本方法 ,加 深对科学本质 的认识 ,增 强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 。化学学科对学生学科思维及方法 品质 的要求如下 究 的基本方法 。
四、 考试 内容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 化学课程标准(实 验)》 及《 普通高中 化学考试的知识范围是《 (⒛ 14版 )中 规定的必修模块和限定选修模块的相关内容,考 试内容包括我省 导意见 ・ 化学》 (苏 教版)《 化学 1》 、 三个 化学反应原理》 化学 2》 、 《 《 现行的《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普通高中 考试要求 两个限定选修模块。以下从知识条目、 、 实验化学》 必修模块以 及《 有机化学基础》 《 容按模块编写 各部分内 化学学科考试内容和要求。 形式,具 体列出高中 两个方面,采 用表格的 (其 中在《 1》 化学 中单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考试要求)。

一、 考试性质 与对象
化学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 国统 一 考试 的选考科 目。高等学校根据考 生成绩 ,按 已确定 的招生计划 ,德 t智 、 效 度 ,必 体全面衡量 ,择 优录取 。因此 ,化 学科 目试题应具有较 高 的信度 、 要 的区分度和适 当的难度 。 统 一 阅卷 、 统 一 评定成绩 。考试 的对象是 高 化学科 目选考实行全省统 一 命题 、 统 一 施考 、 社会人员和外省在我省异地高考学生 。 中在校学生 ,以 及相关 的往届生 、

2024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物理高频考点仿真模拟试卷(一)(基础必刷)

2024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物理高频考点仿真模拟试卷(一)(基础必刷)

2024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物理高频考点仿真模拟试卷(一)(基础必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如图甲所示,火箭发射时速度能在内由增加到;如图乙所示,汽车以的速度行驶,急刹车时能在内停下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内火箭的速度变化量为B.火箭的速度变化比汽车的快C.内汽车的速度变化量为D.火箭的加速度比汽车的加速度大第(2)题“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

如图为某水电站远距离输电的原理图,发电厂的输出功率为P,发电厂输出的电压为U。

通过升压变压器升高电压后向远处输电,输送电压为kU,输电线的总电阻为R,在用户端用降压变压器把电压降为U。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输电线上的电流为B.输电线上损失电压为C.降压变压器的输出功率为D.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第(3)题如图所示,将一个质量为m的铅球放在倾角为的固定斜面上,并用竖直挡板挡住,铅球处于静止状态,不考虑铅球受到的摩擦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挡板对球的压力比球的重力小B.斜面对球的支持力比球的重力小C.将挡板绕O点逆时针缓慢转至水平的过程中,挡板对球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D.重力沿垂直于挡板方向的分力就是球对挡板的压力第(4)题如图,商场内某顾客站在自动扶梯上随扶梯一起上行,扶梯与水平面夹角为,速度为,将速度沿水平和竖直方向分解,则顾客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为( )A.B.C.D.第(5)题滑板运动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新兴极限运动,如图,某同学腾空向右飞越障碍物,若不计空气阻力,并将该同学及滑板看着是质点,则该同学及板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A.做匀变速运动B.先超重后失重C.在最高点时速度为零D.在向上和向下运动通过空中同一高度时速度相同第(6)题如图所示,光滑圆弧轨道竖直固定,其半径远大于弧长,圆弧底端切线水平。

现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从圆弧轨道的顶端和中点由静止释放。

2024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试题

2024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试题

2024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试题一、单选题1. 关于生物技术的安全与伦理问题在我国相关法规明令禁止的是()A. 试管动物的培育B. 转基因食品的生产C. 治疗性克隆的研究D. 生物武器的发展和生产2. 下列不属于水在植物生命活动中作用的是()A. 物质运输的良好介质B. 保持植物枝叶挺立C. 降低酶促反应活化能D. 缓和植物温度变化3. 婴儿的肠道上皮细胞可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此过程不涉及()A. 消耗ATPB. 受体蛋白识别C. 载体蛋白协助D. 细胞膜流动性4. 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某同学在显微镜下找到①~④不同时期的细胞,如图。

关于这些细胞所处时期及主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①处于间期,细胞核内主要进行DNA 复制和蛋白质合成B. 细胞②处于中期,染色体数: 染色单体数: 核DNA分子数=1:2:2C. 细胞③处于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并向细胞两极移动D. 细胞④处于末期,细胞膜向内凹陷将细胞一分为二5. 白头叶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通过多年努力,其数量明显增加。

下列措施对于恢复白头叶猴数量最有效的是()A. 分析种间关系,迁出白头叶猴竞争者B. 通过监控技术,加强白头叶猴数量监测C. 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白头叶猴栖息地D. 对当地民众加强宣传教育,树立保护意识6. 痕迹器官是生物体上已经失去用处,但仍然存在的一些器官。

鲸和海牛的后肢已经退化,但体内仍保留着后肢骨痕迹;食草动物的盲肠发达,人类的盲肠已经极度退化,完全失去了消化功能。

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后肢退化痕迹的保留说明鲸和海牛起源于陆地动物B. 人类的盲肠退化与进化过程中生活习性的改变有关C. 具有痕迹器官的生物是从具有这些器官的生物进化而来的D. 蚯蚓没有后肢的痕迹器官,所以和四足动物没有共同祖先7. 某快递小哥跳入冰冷刺骨的河水勇救落水者时,体内会发生系列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冷觉感受器兴奋,大脑皮层产生冷觉B. 物质代谢减慢,产热量减少C. 皮肤血管舒张,散热量减少D. 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减慢8. 山药在生长过程中易受病毒侵害导致品质和产量下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普通高中选考考试说明
(2017版)
地理
(适用于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中在校学生及相关人员)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编制
一、考试性质与对象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生选考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考试。

其主要功能一是引导普通高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必修和选修课程教学要求;监测、评价和反馈高中教学质量;二是落实《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若干意见》等要求。

选考成绩是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高中地理选考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施考、统一阅卷、统一评定成绩。

学生高三起参加选考科目考试,每年开考2次。

对象是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中在校学生,以及相关的往届生、社会人员和外省在我省异地高考学生。

《高中选考科目地理考试说明》是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地理(2014版)》的要求,结合本省高中地理教学的实际制定的。

二、考核要求
(一)知识考核要求
地理学科知识考核要求划分为“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四个认知层次。

(二)学科能力考核要求
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应用地理基础知识的能力
(1)了解重要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名称、分布;重要地理数据。

(2)理解重要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

(3)了解我国及世界各大洲、部分国家的主要地理特征。

(4)了解当前国内外发生的重要事件及其蕴含的地理学科知识。

(5)了解并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国外在资源开发、经济和人口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2. 掌握地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能力
(1)阅读各类地理图表、文字和数据资料,获取地理信息。

(2)设计和绘制地理图表,进行各种地理计算。

(3)对地理思维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述。

3. 注重地理思维的能力
(1)分析、比较和归纳不同区域的主要地理特征。

(2)分析、解释各类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

(3)分析和评价各类地理资料,分析、评价和反思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各种活动,发现地理问题、解释地理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三)品质考核要求
考试内容主要是从地理认知的视角来表述“知识与技能”的内容,但其中也表明地理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要求。

在这些内容要点的落实过程中,还应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从而积累并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湘教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地理I、地理II、地理III以及选修Ⅴ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Ⅵ环境保护等模块的有关内容。

2.对所列考试内容的考查程度不超过《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指导意见·地理》(2014版)规定的要求。

考试内容及要求见下表。

地理Ⅰ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四章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理Ⅱ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第二章城市与环境
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
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地理Ⅲ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地理选修Ⅴ《自然灾害与防治》
地理选修Ⅵ《环境保护》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地理选考采用闭卷纸笔测试方式,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二)试卷结构
1.考试内容分布
考试内容为《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指导意见·地理》(2014版)中必修模块的内容,以及选修模块地理Ⅴ和选修地理Ⅵ中的相关内容。

其中必修部分约占85%,选修部分约占15%。

2.考核要求分布
理解、简单应用试题约占40%,综合应用试题约占60%。

3.试题类型分布
题型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其中选择题约占60%,非选择题约占40%。

五、题型示例
地理选考选择题为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包括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和材料分析题等。

(一)选择题
1.下图为欧洲部分地区略图,图中四条线是重要的地理界线。

完成下列问题。

(1)哪一条界线可能是1月0℃等温线?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甲;盛行风、洋流B.乙;纬度、地形
C.丙;经度、地形D.丁;盛行风、纬度
(2)“这里地质活动活跃,石灰岩层受板块挤压而变质成大理石”,此叙述所指的地区,可能接近的界线是
A.甲B.乙C.丙D.丁
答案:(1)A (2)B
2.美国东北部大城市带(亦称波士华城市带)是世界上形成最早、发育最为成熟的大城市带。

下图为“1970—2008年波士华城市带五个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变化和城市带人口增长率曲线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波士华城市带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Ⅰ阶段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
B .Ⅲ阶段与Ⅱ阶段相比,波士顿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增多
C .Ⅳ阶段后,各中心城区人口负增长状况得到有效抑制
D .Ⅳ到Ⅴ阶段,巴尔的摩市的人口逐渐向中心城区集聚
(2)影响Ⅳ—Ⅴ阶段波士华城市带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 .交通状况
B .产业结构
C .人口政策
D .自然环境 答案:(1)A (2)B
3.读下图,某经线上有一点M ,虚线为过M 点地面垂直线,L 1、L 2分别是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线。

当角α、β之差小于6°时,M 点的纬度范围是
A .3°N ~3°S
B .6°N ~17.5°N
C .3°N ~17.5°N 或3°S ~17.5°S
D .17.5°S ~23.5°S 或17.5°N ~23.5°N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表中数字为图中甲、乙两城市的气候资料。

完成下列问题。

(1)圣劳伦斯河是世界上水位最稳定的河流之一,说明其原因。

比较①、②河段水文特征的
差异。

(2)简述“雪带”(降雪量明显多于周边地区)分布的特点,并解释原因。

(3)蒙特利尔港是加拿大重要的小麦输出港,简要分析其形成条件。

参考答案:
(1)流域内降水的季节变化小;五大湖的调节作用明显。

①河段较②河段流速快;封冻期短;流量小。

(2)分布在湖的东、南岸。

五大湖地区冬季多西风和西北风;冷气团经过湖面时,增温增湿;经过湖面后,暖空气上升,水汽凝结形成降雪,出现雪带。

(3)加拿大的中南部是世界上重要的小麦产区,产量大,商品率高,出口量大;小麦多采用廉价的水运或铁路运输;蒙特利尔是重要的水路(河运、海运)、陆路交通枢纽,便于小麦输出。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贵州省略图。

L 1
L 2
M
α β
月份 甲 乙
气温
(℃) 降水
(mm ) 气温
(℃) 降水
(mm ) 1 -6.7 45.6 -12.4 90.0 4 6.0 64.0 3.3 75.5 7 20.5 76.6 19.1 118.5 10
8.9
63.0
6.5
96.0
材料二贵州省拥有国家级贫困县50个,贫困人口623万,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比重较高的省份。

根据“十三五”规划,贵州省拟通过易地搬迁实现142万贫困人口脱贫,就近相对集中安置迁出人口。

(1)简述贵州省地形地貌的主要特征。

(2)贵州省主要地质灾害有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分析该省地面塌陷多发的原因。

(3)分析贵州省将易地搬迁作为脱贫途径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1)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岩溶地貌广布;地表崎岖。

(2)崩塌;可溶性岩石多,地下溶洞发育;岩石裂隙发育,透水性好;地下水溶蚀作用强等。

(3)人均耕地少;土壤贫瘠;地表水缺乏;交通运输不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