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咸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合集下载

2012年咸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咸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咸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时间:2013-04-07 发布单位:咸宁市统计局阅读次数:2418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全面落实鄂南强市上升为省级战略的第一年。

面对国际经济形势下行和国内经济复杂的局面,市委、市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和稳中竞进的总方针,坚持解放思想,优化环境,坚持以强市战略、工业崛起战略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依托,积极有效实施“稳增长”措施,促进全年经济发展稳中有快,民生事业不断进步,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一、综合经济总量跨越新台阶。

经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60.99亿元,比上年增加108.98亿元,实现了连续三年突破100亿元的发展,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2%。

其中,第一产业完成145.30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完成359.73亿元,增长16.3%;第三产业完成255.96亿元,增长10.2%。

三次产业结构由去年的18.2:47.4:34.4调整为19.1:47.3:33.6。

价格指数总体平稳。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8%。

分类别看,食品类上涨5.7%,烟酒及用品类上涨1.6%,衣着类上涨1.8%,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7%,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上涨0.3%,交通和通信类上涨0.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1%,居住类上涨2.6%。

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下降3.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下降0.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上涨5.3%。

市场主体不断壮大。

年末全市共登记市场主体12.64万家,比上年增长22.2%。

其中,登记私营企业0.88万家,增长23.6%;登记个体工商业10.60万家,增长22.4%。

当年新登记市场主体3.68万家,增长31.2%。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65万人,比上年增长8.8%。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6%,比上年下降0.06个百分点。

全年外出务工人员50.67万人,增长1.7%。

咸宁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统计工作的意见

咸宁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统计工作的意见

咸宁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统计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咸宁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11.09•【字号】咸政发[2009]37号•【施行日期】2009.11.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咸宁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统计工作的意见(咸政发[2009]3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咸宁经济开发区:为认真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的意见》(鄂政发〔 2009 〕 19 号,以下简称《意见》),切实推进统计改革和统计能力建设,使我市统计工作更好地为宏观经济决策和建设鄂南经济强市服务,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市统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统计工作的重要性,高度重视统计工作(一)统计是实行宏观决策和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对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判断形势,把握发展趋势,制定政策规划,进行宏观调控和监测,引导和促进科学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统计机构是政府信息的重要平台和窗口,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高度重视统计工作,保证统计数据真实可靠,认真做好统计数据诠释工作,对于维护统计机构权威、提高政府的公信力至关重要。

(二)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统计工作对于监测经济社会运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的职能作用,高度重视统计工作,实行“一把手” 负责制,把统计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将统计改革和发展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

为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创造必要的环境和条件。

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业务经费、办公条件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给予必要保障,及时解决统计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二、围绕中心和大局做好统计工作,全面提升统计服务水平(三)统计部门要在完成常规统计报表和调查任务的同时,密切关注和研究国际、国内和省内大环境对本地经济的影响,紧紧围绕“建设鄂南经济强市” 等重大战略部署和各级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利用丰富的统计信息资料,开展调查研究,加强统计分析,实施统计监督,为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和咨询建议。

咸宁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09年度十佳纳税大户企业的决定

咸宁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09年度十佳纳税大户企业的决定

咸宁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09年度十佳纳税大户企业的决定
【法规类别】税收征管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咸政发[2010]3号
【发布部门】咸宁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0.02.20
【实施日期】2010.02.2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咸宁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09年度十佳纳税大户企业的决定
(咸政发[2010]3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咸宁经济开发区:
2009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地、各部门、各企业认真贯彻落实“ 扩内需、保增长、促发展” 的战略方针,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积极应对经济危机,全市经济在逆境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并涌现出一批守法经营、诚信纳税,为地方财税收入快速增长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

为表彰先进,激励企业做大做强,依法纳税,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决定:授予“ 华润电力(湖北)有限公司” 等 2009 年
1 / 1。

绵阳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绵阳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绵阳市2009年统计公报2009年是灾后重建关键之年,全市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工作主线,坚持“一主三化三加强”发展路径,大力实施“规划项目投资突破年”,奋力推进“三个加快”,全市经济明显改变了2008年大幅回落的局面,呈现出止滑回升、加快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全市经济发展呈现企稳向好态势。

2009年,全市实现GDP820.2亿元,增长14.4%,比2008年提高10.3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56.7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75.6亿元,增长2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87.8亿元,增长12.4%。

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19.1:45.8:35.1,与2008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高2.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0.1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各县市区经济均衡发展,重灾县加快恢复。

各县市区GDP均实现10%以上的增长,其中:游仙区实现GDP79.8亿元,增长14.8%;涪城区307.7亿元,增长13.9%;三台112.9亿元,增长13.7%;梓潼38.3亿元,增长13.7%;盐亭49.3亿元,增长12.5%。

四个重灾县均扭负为正,经济实现加快恢复增长,其中:江油实现GDP152.3亿元,增长16.2%;北川18.8亿元,增长17.1%;平武15.4亿元,增长15.2%;安县46.8亿元,增长14.6%。

民营经济对GDP贡献突出。

2009年全市实现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419亿元,增长18.4%,民营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51.5%,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68.2%,拉动GDP增长9.8个百分点。

物价平稳回落。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3%,涨幅比上年回落3.7%。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下降3.6%。

工业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下降5.5%。

企业家信心回升。

随着灾后重建的各种利好政策和应对金融危机的各种措施出台,企业家逐渐恢复和增强信心,对宏观经济的预期更加乐观。

江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江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江西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我省提出的“三保一弘扬”总体要求,全力以赴保增长,千方百计保民生,加大力度保稳定,全省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好于年初预期,多项指标在全国位次前移,经济发展呈现回升向好、逆势上扬的良好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成就。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全省生产总值7589.2亿元,比上年增长13.1%,连续三年实现13%以上增长。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98.3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3890.3亿元,增长17.1%;第三产业增加值2600.6亿元,增长10.7%。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4.5:51.2:34.3,二三一结构进一步强化和巩固。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0%、68.1%和26.9%。

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增加值4090.6亿元,增长16.0%,占GDP的比重达53.9%。

全年财政总收入突破900亿元,达928.7亿元,比上年增长13.7%。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81.2亿元,增长18.9%。

税收收入实现较快增长。

税收总收入777.5亿元,增长13.3%。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等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力支持。

全年地方财政支出1548.6亿元,增长28.0%。

其中,医疗卫生支出增长44.3%,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35.7%。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下降0.7%。

其中,城市下降0.6%,农村下降0.8%。

从八大类别看,食品类价格上涨0.1%,烟酒及用品类上涨0.4%,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均上涨1.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业上涨0.3%,其他类价格均呈不同幅度下降。

商品零售价格下降0.9%。

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7.0%。

高一下学期地理 期中检测题(含答案)

高一下学期地理 期中检测题(含答案)

高一下学期地理期中检测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下图为“甲、乙、丙三个服务中心的服务范围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服务中心甲、乙、丙的服务职能依次对应正确的是( )A.汽车销售、珠宝商行、星级宾馆B.高档电器、早点铺、星级宾馆C.星级宾馆、家用电器、早点铺D.早点铺、星级宾馆、家用电器2.对图中甲、乙、丙三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租水平:乙>甲>丙B.在该区域范围内,类似甲的城市数量最多C.乙处最可能布局居民区D.据图中显示的条件,乙地服务范围和功能有增大的趋势2006年,10月17日,美国人口总数已经达到3亿。

读“美国人口每增加1亿所用时间图”,回答3—4题。

3.从图中可以看出( )A.美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提高B.美国人口增长速度在加快C.1915~1967年美国的人口增长速度比1967~2006年快D.美国的城市化水平高于中国4.下列对图中所反映现象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都快 B.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快,机械增长率较慢C.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慢,机械增长率较快 D.主要受国内移民的影响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05‰,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1.77亿。

下图为“四种人口增长状况柱状图”。

据此完成5—6题。

5.与我国目前人口增长状况相符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6.根据人口发展状况,我国应( )A.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B.加大自然资源开发力度C.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D.大力提高农业人口比重右图表示人口数量变动状况(迁移差额率正值表示人口迁入),据此完成7~9题。

7.图中丙点表示的人口变动状况正确的是()A.人口增加B.人口减少C.变动较大 D.基本不变8.能正确反映西亚地区人口变动状况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9.能正确反映目前伦敦市区人口变动状况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2007年12月10日,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包括武汉市、黄冈市、鄂州市、黄石市、咸宁市、孝感市、天门市、潜江市、仙桃市等九个城市)为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咸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的通知

咸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的通知

咸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咸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4.11.25•【字号】咸政办发〔2014〕54号•【施行日期】2014.11.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的通知咸政办发〔2014〕5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相关单位,咸宁经济开发区:鉴于人事变动和工作需要,市政府决定对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进行调整。

现将调整后的领导小组成员名单通知如下:组长:丁小强市长副组长:吴晖常务副市长蔡光兴副市长周勇副市长(常务)汪凡非市政府党组成员,咸宁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皮凌市长助理、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成员:张善猛市发改委主任万春桥市财政局局长郭冰生市经信委主任方立清市科技局局长孙新淼市住建委主任肖彬市城乡规划局局长徐仕新市人社局局长刘明灯市环保局局长傅火金市商务局局长夏金平市统计局局长魏朝东市招商局局长贺新国市国税局局长姚涛市地税局局长王用新咸宁经济开发区(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姚红星市政府金融办主任余道炎市委办公室副主任李永彰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王江市委人才办主任严新道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鄢文军市区经局副局长李文波咸安区区长余珂嘉鱼县县长李朝曙赤壁市市长来华雄通城县县长吴基良湖北科技学院院长戴国强咸宁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方立清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黄宏光同志任专职副主任,工作人员从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抽调。

附件:咸宁市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责任分工咸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4年11月25日附件:。

2010年咸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咸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咸宁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来源:咸宁市统计局2010年,是咸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最困难、最复杂的一年。

一年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与时俱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调整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为动力,以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强力推进鄂南经济强市战略,努力构建咸宁在湖北的战略支点,推动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全面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

一、综合据初步计算,全市生产总值(GDP)达520.33亿元,完成“十一五”计划目标任务的158.2%,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5.9%,增幅位居全省市州第3位;比“十五”末净增316.24亿元,5年年平均增长15.7%;占全省的比重由2005年的3.1%提高到3.3%,提高了0.2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100.98亿元,增长1.8%;第二产业241.96亿元,增长22.4%;第三产业177.39亿元,增长14.5%。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26.4:39.6:34提高到19.4:46.5:34.1。

工业化进程加快。

2010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达218.8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2.2%,比2005年增长154.1%,5年年平均增长20.5%。

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05年的35.8%提高到42.1%,平均每年提高1.26个百分点。

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生产形势喜人。

2010年,全市100%的村通电,比2005年提高6.6个百分点;99.9%的村通电话,比2005年提高2.3个百分点;99.1%的村通沥青水泥公路,比2005年提高0.3个百分点;50.4%的村通自来水,比2005年提高11.2个百分点。

全市农业“龙头”企业达117家,比2007年78家增加39家,形成了一批“公司+基地+农户”的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进一步巩固了苎麻纺织、竹木加工、粮油加工、生物保健品、蔬菜加工为重点的“五大加工体系”,有效地带动农村群众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形成了一批优质产品。

咸宁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发改委关于2009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

咸宁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发改委关于2009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

咸宁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发改委关于2009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0年计划报告的通知【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发布部门】咸宁市政府【发布日期】2010.04.23【实施日期】2010.04.23【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咸宁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发改委关于2009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0年计划报告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咸宁经济开发区:市发改委《关于 2009 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 2010 年计划的报告》已经市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现转发给你们,请据此安排工作。

二0一0年四月二十三日关于2009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 2010 年计划的报告(市发改委)一、 2009 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今年以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经济回升,步步向好,总体情况好于预期,市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除出口外全面完成。

(一)经济社会实现新发展。

经济总量实现“ 三个突破” :生产总值突破 400 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 300 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 30 亿元。

初步核算,全年GDP 达 405.15 亿元,增长 15.2% ,增幅比全省提高 2.7 个百分点,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完成 87.02 亿元、 174.95 亿元、 143.79 亿元,分别增长 6.1% 、18.9% 和 15.7% ;三次产业结构为 21.5:43.2:35.3 ,二、三产业占 GDP 比重78.5% ,比上年提高 1.3 个百分点。

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全年实现高新技术增加值14.34 亿元,增长 18.8 % 。

财政总收入 32.09 亿元,增长 21.5% ,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 18.14 亿元,增长 27.9 %;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明显增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347.19 亿元,增长 24.3% ,比年初增加 67.86 亿元;贷款余额 171.52 亿元,增长 40.3% ,比年初增加 49.23 亿元。

关于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doc

关于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doc

潮州市统计局关于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2009年3月22日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上下一心、迎难而上、化危为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和一系列政策措施,按照省委、省政府“三促进一保持”的要求,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工作,有效遏制经济增长下滑态势,力促经济形势企稳向好,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综合经济形势企稳向好,第三产业贡献率明显提高。

2009年,潮州经济经历了“触底反弹—企稳向好—稳步回升”的一系列过程,经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80.2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5亿元,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265.9亿元,增长10.7%,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8.5%,拉动经济增长6.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78.8亿元,增长16.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8.3%,拉动经济增长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提高。

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2.7%,批发零售业增长25.3%,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5.3%,金融业增长14.5%,房地产业增长19.3%,其他服务业增长10.9%。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三次产业比例关系由上年的7.8:56.3:35.9调整为7.4:55.4:37.2。

人均生产总值18681元,比上年增长11.9%。

物价下降。

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3%,CPI比全省平均水平低0.7个百分点。

八大类消费品价格一升七降,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1.7%,食品类价格下降1.4%,衣着类下降2.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下降0.2%,居住类下降8.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1%,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下降6.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1.7%。

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下降3.3个百分点。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2009年末城镇在岗职工人数11.59万人,比上年末增长0.5%,年末城乡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登记户数共52267户,比上年末减少234户,其中,私营企业增加952家,个体工商户减少1186户。

湖北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湖北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湖北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公布日期】•【字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湖北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湖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2010年)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湖北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面临的挑战最为严峻、付出的努力最为艰辛、发展的道路最不平凡、收获的成效最为显著的一年。

自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和全国经济增长明显下滑影响,我省经济发展遇到严重困难。

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统筹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全省经济逐步复苏向好,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2009年,全省完成生产总值12831.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2%,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915.9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5909.42亿元,增长16.0%;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5006.20亿元,增长12.3%。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8年的15.7∶43.8∶40.5调整为14.9∶46.1∶39.0。

在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房地产、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及其他服务业分别增长22.8%、16.5%、14.4%、19.6%、3.7%和9.1%。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99.6,价格水平下降0.4%,其中:城市下降0.7%,农村与上年水平持平。

分类别看,食品类价格上涨0.5%,衣着类价格下降0.9%,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上涨0.2%,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1.4%,交通和通讯价格下降1.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1.1%,居住类价格下降2.4%。

工业品出厂价格(PPI)下降4.4%,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6.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4.7%。

2008年咸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咸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咸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年,是咸宁市建市十年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建设鄂南强市第一年。

面对一系列罕见的严峻挑战和困难,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两个试点为契机,以建设鄂南经济强市为中心,带领全市人民克难奋进,成功夺取了抗击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斗争的胜利,有效抵御和消除了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和损失,实现了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国民经济继续快速发展。

据初步核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59.19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创建市以来新高,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5个百分点,居全省市州之首。

后发优势进一步凸现。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1.89亿元,比上年增长2.1%;第二产业增加值155.27亿元,比上年增长21.5%;第三产业增加值122.03亿元,比上年增长18.3%。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三产业占GDP比重77.2%,提高1个百分点。

按常住人口计算,当年人均GDP14299元,继上年人均突破1000美元后突破2000美元(2094美元),比上年增长15.8%。

工业化进程加快。

全市着力实施“兴工强市”战略,抢抓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促进工业快速发展。

据初步计算,全部工业增加值达141.32亿元,比上年增长24.1%,工业化率达39.3%,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工业对GDP贡献率达46.9%,拉动GDP增长7.5个百分点。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取得新突破。

全市已完成11个省级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

全市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438873户、179.65万人,同比增长9.5%,参合率85.46%。

2008年底,全市市级以上龙头企业81家,其中省级17家,比上年增加3家;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16家,比上年增加了2家。

2009年咸宁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09年咸宁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8年工作回顾2008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面对历史罕见的冰雪灾害、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拼搏,克难奋进,推动经济稳健运行,保持社会安定和谐,在鄂南经济强市建设的进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

除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外,本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年度主要预期目标全面超额完成。

经济发展跃上了新台阶。

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59.19亿元,增长16.1%,增幅居全省第一位;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26.56亿元,增长28.6%,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4.33亿元,增长29.1%,增幅居全省第二位。

工业经济提速提质。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91家,达到627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13.41亿元,增长30.5%,增幅居全省第三位;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11.18,提高3.96个百分点。

农业丰产丰收。

实现农业总产值134.78亿元,增长17.7%。

粮食总产达到20.55亿斤,增长14%。

特色农业板块基地面积新增30万亩,年销售收入过亿元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分别达到14家、17家。

低丘岗地改造完成31.6万亩,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强。

第三产业发展加快。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36.81亿元,增长29.2%,增幅居全省第一位。

接待游客56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7亿元,分别增长30%和37.5%。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78.93亿元,各项贷款122.03亿元,分别增长23.8%和5.9%。

完成房地产投资25.35亿元,增长73.6%。

保险、信息、中介等服务业稳步发展。

县域经济实力增强。

6个县(市、区)完成工业增加值95.6亿元,增长32.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首次全部突破亿元大关。

民营经济不断壮大。

二、三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220.76亿元,增长29.8%,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1.5%,提高2.2个百分点。

2009年嘉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嘉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嘉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2009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2.9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3.2%。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01.98万亩,比上年增加11.94万亩;油菜籽种植面积50.48万亩,比上年减少3.68万亩。

蔬菜等其它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13.14万亩,比上年减少11.02万亩,其中,蔬菜种植面积116.52万亩,比上年减少1.82万亩;果用瓜种植面积17.02万亩,比上年减少0.96万亩;花卉苗木种植面积9.98万亩,比上年减少0.62万亩。

粮经面积比由上年的56.41:43.59调至58.62:41.38。

全年粮食总产量135.86万吨,增长2.1%;蔬菜总产量229.35万吨,增长2.2%。

全年生猪饲养量770.72万头,比上年增加19.1万头;家禽出栏量3939.46万只,增长1.9%;肉类总产量38.35万吨,增长2.4%;水产品产量17.54万吨,增长5.9%,高附加值水产品品种继续增加,水产养殖结构不断优化。

全市已有种子种苗基地83个,引进新品种560个;全市制定农业标准402项,有364个农产品通过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全市已建成各类休闲农业园区100个。

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势头良好,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0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33家。

农业利用外资进展顺利,签订农业外资项目39个,合同利用外资约1.6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0.63亿美元,全年农产品出口额7.95亿美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表1 主要农产品 单位 2009年 ±% 粮食 万吨 135.86 2.1 蔬菜 万吨 229.35 2.2 油菜籽 万吨 8.29-9.0 蚕茧 万吨 2.72-19.9 肉类 万吨 38.35 2.4 禽蛋 万吨 9.021.1水产品 万吨 17.545.9表2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产品单位2009年±%发电量亿千瓦时450.98 2.2配(混)合饲料万吨118.93 9.0布万米294956 4.8绒线(毛线)吨2704-2.3呢绒万米192710.3丝吨12533-3.纱万吨14.4315.1服装万件61315 8.2轻革万平方米4013.918.2革皮服装万件941.70-0.92009年,全市工业增加值987.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 6.2%,占全市生产总值51.5%。

2009年黄冈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黄冈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黄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也是我市历史上发展较好的年份之一。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着力解决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效地遏制了经济下滑势头,整体经济企稳回升,发展态势积极向好,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状况进一步改善。

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地位。

规模以上工业户数及工业增加值、在建项目个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及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六项指标均在2006年的基础上实现了翻番。

一、综合初步核算,地区生产总值700.3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增幅连续四年实现两位数的增长,居全省第五位,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6.3和1.8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5.4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257.19亿元,增长24.2%;第三产业增加值227.75亿元,增长12.9%。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8年32.06:34:33.94调整为30.75:36.73:32.52。

在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增长20.3%,批发零售业增长18.8%,房地产业增长4.2%。

其他服务业增长13.2%。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474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4.7%。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1.2%,涨幅比上年低5.22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3.7%、居住类上涨3.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下降0.8%、烟酒及用品类上涨0.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0.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4%、交通和通信类下降2.1%,衣着服装类价格下降1.3%。

年末从业人员372.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9.3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74.1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3万人。

当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5.11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43万人,帮助困难对象再就业9522人,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67万人。

2009年咸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教育]

2009年咸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教育]

2009年咸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By : 咸宁市统计局2010-3-162009年,是我市科学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确保经济增长的一年,也是我市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还是实施鄂南经济强市建设重大战略的第二年。

在这极不平凡和最困难的一年里,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科学应对发展中的各种困难,全力推进鄂南经济强市建设,走出了一条以举办大型节会促发展的新路子,使经济运行逐步回暖,使咸宁的知名度大大提高,扩大了开放程度,形成了新的增长点,实现了“扩内需、保增长”的目标,主要经济指标运行好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一、综合全市生产总值(GDP)405.15亿元,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一五”计划目标,完成“十一五”计划的123%,比上年增长15.2%,增幅比全省高2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全面增长。

第一产业增加值87.02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174.95亿元,增长18.9%;第三产业增加值143.18亿元,增长15.6%。

经济结构也得到进一步优化。

一、二、三产业结构为21.5:43.2:35.3,第一产业下降了1.3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分别上升了0.4、0.9个百分点。

人均GDP达16101元,比上年增长15%。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为有效地应对危机,市委、市政府及时出台了《关于应对严峻经济形势,促进咸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应对经济危机,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确保工业经济的发展。

全部工业增加值达157.33亿元,比上年增长17.8%。

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

全市有嘉鱼县官桥八组、赤壁市双丘村、通城县宝塔村等11个村被评为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形成了一批以嘉鱼县潘家湾镇为试点的现代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赤壁市沧湖开发区普安村为试点的创建生态示范园区试点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咸安区向阳湖镇为试点的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建立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105家,比上年增加24家。

咸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市2009年上半年社会消防工作责任目标完成情况的通报

咸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市2009年上半年社会消防工作责任目标完成情况的通报

咸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市2009年上半年社会消防工作责任目标完成情况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咸宁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8.19•【字号】咸政办发[2009]86号•【施行日期】2009.08.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咸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市2009年上半年社会消防工作责任目标完成情况的通报(咸政办发[2009]8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咸宁经济开发区:根据市政府统一安排,全市各地对 2009 年上半年社会消防责任目标落实情况进行了自查,现将各地完成情况通报如下:一、主要成绩(一)各地政府认真履行消防职责,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各地党委、政府领导对消防工作非常重视,将消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政府分管消防工作领导,成立了防火安全领导小组(委员会)。

年初,按照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的年度社会消防工作目标责任书要求,各地相继召开了消防工作会议,对社会消防工作目标任务进行专题部署,将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制定完成目标任务的具体工作方案,同时与所在辖区的所有乡镇和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签订了消防安全责任书,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率达到 100% 。

此外,在重大节庆日、重大活动、重点时期,各地党政领导亲自带队,深入重点单位、场所开展消防安全检查,督促整改火灾隐患。

(二)火灾隐患排查治理深入开展,成效显著。

各地对火灾隐患整治工作态度坚决,坚持以预防为主,将各类火灾隐患解决在事故发生之前。

今年以来全市各地先后开展了商场、市场,“ 三合一” 场所,公共娱乐场所,高层、地下建筑,在建工程施工工地等“5 类场所” 的消防安全专项治理活动,全市共排查单位 1885 家,发现和整改火灾隐患 2930 余处;市政府挂牌督办的 5 处重大火灾隐患,目前,有 1 处(温泉滚石量贩歌舞厅)已整改,其余四处正在整改中。

(三)宣传活动形式多样,消防安全知识深入人心。

咸宁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咸宁市2009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0年预算的决议-

咸宁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咸宁市2009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0年预算的决议-

咸宁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咸宁市2009年预算执行情况
和2010年预算的决议
正文:
---------------------------------------------------------------------------------------------------------------------------------------------------- 咸宁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咸宁市2009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0年预算的决议
(2010年1月22日咸宁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咸宁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了市财政局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提出的《关于咸宁市2009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0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及2010年市级预算草案,同意市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审查报告。

会议决定,批准2010年市级预算,批准《关于咸宁市2009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0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结束——。

咸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2009年重点工作

咸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2009年重点工作

咸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2009年重点工作责任分解的通知【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发文字号】咸政办发[2009]14号【发布部门】咸宁市政府【发布日期】2009.02.27【实施日期】2009.02.27【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咸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2009年重点工作责任分解的通知(咸政办发[2009]1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部门,咸宁经济开发区:2009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5%以上,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9%,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2%、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3%,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5%,外贸出口增长1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围绕以上目标任务,市政府明确了今年要着力抓好的若干重点工作,并要求全市各地和市政府各部门采取得力措施,抓紧抓好抓落实,以推动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

现将2009年政府重点工作责任分解如下:一、着力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切实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一)千方百计扩大投资规模。

1、大力实施“项目建设年”活动,按照策划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要求,实现项目建设的有序接替、滚动发展,谋划和形成一批千亿元、百亿元、十亿元左右的重点建设项目梯队或产业集群。

完成重点项目投资150亿元,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0亿元以上。

全力推进武咸城际铁路、武咸快速通道、杭瑞高速咸宁段、大广高速通山段、咸楠高速、赤壁快速通道、武赤线陶嘉一级公路、市区环城公路、武咸天然气管道、向家坝至上海高压直流输电咸宁段等“十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同时协助做好鄂州至通山、咸宁至宜春铁路咸宁段,黄石至咸宁、咸宁至嘉鱼及仙桃高速公路的前期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咸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By : 咸宁市统计局2010-3-162009年,是我市科学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确保经济增长的一年,也是我市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还是实施鄂南经济强市建设重大战略的第二年。

在这极不平凡和最困难的一年里,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科学应对发展中的各种困难,全力推进鄂南经济强市建设,走出了一条以举办大型节会促发展的新路子,使经济运行逐步回暖,使咸宁的知名度大大提高,扩大了开放程度,形成了新的增长点,实现了“扩内需、保增长”的目标,主要经济指标运行好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一、综合全市生产总值(GDP)405.15亿元,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一五”计划目标,完成“十一五”计划的123%,比上年增长15.2%,增幅比全省高2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全面增长。

第一产业增加值87.02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174.95亿元,增长18.9%;第三产业增加值143.18亿元,增长15.6%。

经济结构也得到进一步优化。

一、二、三产业结构为21.5:43.2:35.3,第一产业下降了1.3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分别上升了0.4、0.9个百分点。

人均GDP达16101元,比上年增长15%。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为有效地应对危机,市委、市政府及时出台了《关于应对严峻经济形势,促进咸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应对经济危机,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确保工业经济的发展。

全部工业增加值达157.33亿元,比上年增长17.8%。

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

全市有嘉鱼县官桥八组、赤壁市双丘村、通城县宝塔村等11个村被评为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形成了一批以嘉鱼县潘家湾镇为试点的现代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赤壁市沧湖开发区普安村为试点的创建生态示范园区试点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咸安区向阳湖镇为试点的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建立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105家,比上年增加24家。

其中,省级龙头企业达到26家,新增9家。

进一步巩固了苎麻纺织、竹木加工、粮油加工、生物保健品、蔬菜加工为重点的“五大加工体系”。

建设农业板块基地已达到321万亩,规模养殖户3312户,规模养殖小区发展到135个,专业村76个。

城市功能全面提升。

全市以园林、文明、卫生和优秀旅游“四城同创”为抓手,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继2008年国家授予“宜居住城市”称号后再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全市公共绿地总面积达1162.8公顷,绿化覆盖率达40.4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0.8㎡。

推进了武汉至咸宁天燃气管网建设。

推进了武咸城际铁路、武咸快速通道、咸通高速、咸黄高速和武汉新港咸宁沿江港口的建设。

武广高铁的通车,使咸宁到广州仅需3小时。

特别是完成了碧桂园、温泉谷、通胜太乙、三湖和三江潜山森林温泉旅游生态新城建设,并成功举办了中国•湖北咸宁温泉国际旅游节和2009国际友谊小姐世界大会,使咸宁扬名全世界。

全民创业成效明显。

在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全民创业的实施意见》的鼓励下,全市市场主体在危机下仍然保持稳定增加。

全市私营企业达4684家,本年新开业1079家。

其中,制造业本期新开业226家、住宿和餐饮业本期新开业22家。

个体工商业户达56054家,本年新开业14238家。

其中,制造业本期新开业797家、住宿和餐饮业本期新开业1013家。

园区建设步伐加快。

全市建成8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当年新增了蒲纺工业园。

推进了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国光谷咸宁工业园”、武汉经济开发区“咸宁工业园”等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建设,并以“园外园”为载体,建立了企业和项目在圈域内转移的利益协调机制。

2009年,开发区实际开发面积4455.67公顷,比上年扩大1628公顷。

进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26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86.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0.8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1.6%,比上年增长32.7%;创税收13.47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固定资产投资96.98亿元,占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2.3%,比上年增长27.2%。

区域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抢抓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长江经济带建设机遇,引进了武汉富士康、中芯国际等大型项目;引进了武汉黄鹤楼酒业及天然香料研发、康誉食品、实华实业、今晨牙刷等食品饮料企业;引进了爱帝服装、世诚职业服饰、乔万尼服饰、佐尔美时装、元田制衣等武汉服装企业;引进了武商量贩、中百仓储、中商平价、银泰百货、中商百货、武汉恒信德龙4S店等知名商家。

咸安、嘉鱼、赤壁三县市区纳入了武汉新港建设规划。

市场物价结构性波动。

2009年,受国家宏观控制、国际和国内市场供求等诸因素的影响,以猪肉、油脂、原煤、液化气、原油等为代表的农产品和燃料价格波动明显,但日用工业品及大部分服务收费价格稳定,市场物价呈现总体平稳、结构性波动明显的特点。

全年消费品价格指数(CPI)为99.6%,下降0.4个百分点。

1—12月全市分月CPI依次为101.8%、99.6%、99.8%、98.9%、99%、99.1%、99.2%、99%、98.9%、98.8%、100%、100.6%,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快,土地利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旅游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工业产业链有待进一步延长,环境保护有待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扩大和完善。

二、农业2009年,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现价)140.18亿元,比上年增长5.7%。

农牧渔业产值分别增长4.9%、5.3%、12.3%。

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

全年粮食总产量112.51万吨,增长9.5%;油料产量8.26万吨,增产4.1%;蔬菜产量199.22万吨,增长3.1%;茶叶产量1.83吨,增长4.0%;园林水果产量4.42万吨,增长1.0%;生猪出栏188.64万头,增长6%;家禽出笼3388.62万只,增长28.4%;水产品产量19.01万吨,增长7.7%。

木材采伐量21.84万立方米,楠竹采伐量1625.4万根。

因市场价格回落,棉花产量2658吨,下降4.6%;苎麻产量1.81万吨,下降20.8%。

农村环境和基础建设加快。

全市100%的村通电、99.9%的村通电话、98.2%的村通沥青水泥公路、46.2%的村通自来水。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完成各类工程771处,完成土石方854.27万立方米;修复水毁工程12处,新增、改善和恢复灌溉面积4.79万亩,新增、改善和恢复除涝面积1.51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32万亩。

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

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2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9.9%;农村用电量3.54亿千瓦时,增长8.8%。

“山上再造”战略加快推进。

坚持生态优先、产业并重,发挥特色优势,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生态家园取得明显成效。

全市森林面积发展到665.6万亩,森林覆盖率54.2%。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0.44万亩,完成了全年造林计划。

生态农业快速发展。

全市有茶叶、水果、蔬菜、雷竹等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达264个,比上年增加16个。

其中无公害农产品210个;绿色食品40个;有机食品14个。

全市9个农产品获评“全国知名品牌农产品”,1个农产品获评“地方特色农产品”,7个农产品获评“金奖农产品”,获奖总数比上一届多3个。

惠农政策落实到位。

全市到位的惠农补贴达2.45亿元。

其中,种植业补贴1.82亿元,农机补贴3496万元,畜牧业补贴1305万元,农村能源建设1470万元(户用沼气补助910万元、大中型沼气工程350万元、沼气服务网点210万元)。

土地资源改造力度加大。

全面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共争取省级投资高产农田建设项目14个,建设规模19.59万亩,投资4.39亿元;争取省级投资低丘岗地改造项目12个,建设规模10.9万亩,投资2.18亿元。

完成了2008年29个省级投资低丘岗地改造项目的建设,净增耕地10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47.38亿元,完成“十一五”计划的164.7%,比上年增长27.3%。

其中,轻工业增加值54.23亿元,增长21.9%;重工业增加值93.15亿元,增长30.6%。

规模企业个数增加。

全市规模企业达到726家,比上年底增加99家。

多数行业保持增长态势。

全市规模以上32个工业行业中,除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皮革毛皮及其制品业等2个行业生产低于上年外,30个行业生产比上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其中,20个行业增幅超过10%;塑料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信设备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等5个行业增幅在50%以上。

工业效益整体向好。

全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22%,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

实现利税36.6亿元,增长19%;产成品资金18.1亿元,增长15.3%;应收账款23.4亿元,增长17.5%。

建筑业快速增长。

全年建筑企业增加值17.62亿元,比上年增长30.4%。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1.58亿元, 比上年净增100亿元,增长50.1%。

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额249.10亿元,增长51.4%;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额52.47亿元,增长44.5%。

全市城镇以上一、二、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全面增长。

其中,第一产业6.56亿元,增长86.1%;第二产业95.99亿元,增长24.3%;第三产业146.55亿元,增长75.0%。

2006年至2009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743.15亿元,完成“十一五”计划的143.3%。

扩内需政策带动效应显现。

截止年底,全市四批争取新增中央投资8.26亿元(含全市电网改造投资)、项目482个。

其中已竣工项目347项,占全部项目的72 %,部分项目已交付使用;在建项目131项。

大项目支撑效应作用增强。

全市在建亿元项目达到114个,比上年增加41个,增长56.2%;完成投资额108.53亿元,增长1.3倍,占全市城镇投资总量的43.6%。

其中,咸宁核电、蒲圻火电二期、红牛二期、晨鸣林纸桨一体化和武咸城际铁路、武广客运专线、武咸快速通道、杭瑞高速、大广高速咸宁段等一批大项目的推进或完工,支撑了投资的快速增长。

城市建设拉动有力。

全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投资额达109.14亿元,比上年增长89.8%。

其中,交通运输业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均增长1倍以上。

房地产业回暖。

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39.55亿元,比上年增长56%。

当年商品房竣工面积121.86万平方米,增长95.5%;商品房销售面积105万平方米,增长21.5%。

五、交通、邮电交通运输业持续发展。

全年公路通车里程1.26万公里,其中等级公路9913公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