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五运六气理论试析王冰论疫
五运六气治则治法浅析
五运六气治则治法浅析导读:五运六气是以甲子年四时主客变化为特色,用以阐释自然、生命与疾病时空规律的中医经典理论,其治则治法是从理论到实践的重要桥梁,可从不同角度提炼概括,故依据五运六气理论框架进行制析。
岁运有太过、不足、平气之纪,以岁远而同病异治,若郁抑过甚发为五郁,当待旺时而达之发之。
六气有主客之到,以六气主客定虚实,倡顺应主气以保正气,视客气胜复以祛那气。
生展铃印着自然对个体集赋的影响,按生展禀赋以因人制宜,又有初生铃印说、胎孕铃印说等具体方法,还可揭日展而择时施治,据大运气格局而围通修订,据地城分野而因地制宜。
五运六气理论是以阴阳、五行、干支等为纲目,以甲子年四时主客变化为特色,用以阐释自然、生命与疾病时空规律的中医经典理论,出自王冰次注《黄帝内经·素问》,明·《医学入门》誉其为“医之门径”,《医学穷源集》誉其为“审证之捷法”,具体指导并承载中医的天人相应、三因制宜、治病求属、以平为期等。
治则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法则、准则,《素问·移精变气论》称“治之大则”,拟为匠人之规矩和绳墨,用以指导具体治法的实施[2]。
治则治法是中医从理论到实践的重要桥梁,可从不同角度进行概括,常见如预防为主、治病求本、辨证论治、扶正祛邪、正治反治、调整阴阳、谨守病机、标本缓急、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三因制宜等,以五运六气理论指导治则治法探讨,亦可概括如治病求属、治从标本、亢害承制、药食补泻、平调阴阳、三因制宜、正治反治等[3]。
本文重点讨论五运六气理论指导的具体治疗原则,依据五运六气理论框架进行剖析,以期增强五运六气临床指导的实用性和实操性。
1 以岁运而同病异治岁运有太过、不足、平气之纪的不同,阳干主太过,阴干主不足,其藏府盛衰、常见病症随之而变化,因此同一疾病在不同岁运发病时病变特性常有不同,治当同病异治,总体遵循《素问·五运行大论》所论:“气有余则制已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足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依岁运太过、不足而制定相应治法,不宜固守因循。
王冰学术思想浅析
王冰, 自号启玄子, 唐代中期人, 约生活于公元720-805年, 唐宝应年间曾任太仆令, 故后世称为王太仆。
王氏自幼苦志文儒, 酷嗜医学, 是我国唐代杰出的医学家和经学家, 其潜心避世十二载编次、注释的<黄帝内经素问>, 不但奠定了中医理论体系的框架, 使<素问>这一中医理论的基础之作得以流传, 对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而且至今仍被视为研读<素问>的楷本。
该书近4500条的注文,不仅诠释词义、疏通经文、阐发医理, 成为后世研究<素问>之规范,而且将道学理论融于医学理论之中, 以道释医, 以医阐道,不但在医学上取得了较大成就, 而且使哲学之道得到升华。
王冰不仅传运气之学,而且对其作了深刻的发挥和阐述。
他对于运气学说的认识是建立在四时自然、历法物候、天文地理、人体生化基础之上,借研究运气规律,以防治疾病。
因此,他的运气学说并不是主观唯心的。
王冰认为自然界“在地成形” ,即五运, “在天为气, ”即六气。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无不处在五运回薄、六气往复的运动过程中。
在正常的自然条件下, “夭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交合,故万物生化,无有休息,而各得其所也”。
这时“物生脉应,皆必合期” ,人体少病或不病。
但是,四时物候常“气有胜负,亏盈无常” ,“不应有而有,应有而不有,是造化之气失常,失常则气变,变常则气血纷挠而为病也”王冰根据五运六气与人体三阴三阳经脉紧密联结在一起的关系,详细论证了司天在泉,客主加临、淫郁胜复,太过不及等运气理论。
在《气交变大论》的释文中,详细解释了关于自然界岁运太过不及胜复变化与人体疾病的联系。
如岁木太过,风气流行,形成生气独治,在物候上表现为云物飞动,草木不宁,在人体可引起脾土受邪,不能运化水谷精微,发生飨泄食减,体重烦闷,肠鸣腹胀等证,也可使与本运相应之脏亢盛,木盛则肝气横逆,证见胁痛吐甚,善怒眩冒等。
岁木不及,燥金之气大行,使生气失其政令,在物候上表现为草木晚荣,肃杀而甚,在人体可引起与本运相应之肝脏受克而发病,出现中清,肤胁痛,少腹疼痛等证。
基于五运六气的防疫储备攻略
基于五运六气的防疫储备攻略疫情结束前夕,国家放松了疫情防控政策,我们每个人成为了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很多患者和网友都在为家庭备药而焦虑,有的甚至把网上所能查到的新冠预防及治疗的药都备了一个遍,家里都快能开药房了。
再这样的情势下,我和我的团队,依据今年及明年的五运六气格局,给大家做一点攻略。
1.五运六气防疫攻略(1)壬寅年(2022年)终之气运气格局浅述及防治壬寅年为木运太过之年,司天之气为少阳相火,在泉之气为厥阴风木,自2022年11月22日至2023年1月20日之间为壬寅年的终之气,厥阴风木加临太阳寒水。
从现在到除夕,我们都处于壬寅年终之气的五运六气格局之下,在这期间无论是流感还是新冠病毒的防治,我们需要按《内经》“宜治厥阴之客”“以辛凉调下”等理论,遵循“五化宣平”和“诸气在泉,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治厥阴之客,以辛补之,以甘缓之”的原则,选用辛凉疏风的桑菊饮加减为主;顾植山教授认为:“今年八月以前,金强木弱,燥热太过,五之气虽太阳寒水加临,而燥火之象未退,以生枣仁清泄于寅年的少阳余火;物象见到木气有所复苏,有些春夏之花重新开放,呈现出'风乃至,万物反生,阳气不藏’之象,'三因司天方’中有六之气'阳气不藏而咳,加五味之酸以敛之’一法;又考虑到六之气的太阳寒水,稍加炮姜以御寒。
”(2)癸卯年(2023年)初之气运气格局浅述及防治癸卯年为火运不及之年,阳明燥金司天,自2023年1月21日至3月21日为初之气,太阴湿土加临厥阴风木。
厥阴风木为温升之气,但有太阴湿土和阳明燥金的加临,“阳明以中气为化,当其时燥湿相半”,从而出现风木被郁的情形,经云:“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鬲咽不通,食饮不下,甚则耳鸣眩转,目不识人,善暴僵仆。
”因此,这期间的防需要按《内经》“宜治太阴之客,以甘补之,以苦泻之,以甘缓之。
”“岁宜以苦小温调上”的原则,以神术散(苍术、白芷、细辛、羌活、川芎、甘草)化裁为主,至于具体的加减变化,需察接下来终之气的的变化到时候做具体调整。
运用《黄帝内经》理论从自然规律浅说本次疫情
运用《黄帝内经》理论从自然规律浅说本次疫情(2020.01.21·古岐青食·昊宸)根据《黄帝内经》之五运六气理论所载,己亥年为土不及,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火淫发邪!造成整体冬天气温过高,则湿热不化,三焦受阻,相火妄动,肺金受邪,则肺焦!所以这次疫情只是今年暖冬自然气候状态变化作用的结果,请大家不要过度紧张与疑虑!这种状态存在五或六年的组合强弱的变化周期。
这次的疫情,2019年初我们很多人根据《黄帝内经》之五运六气,做出来了必然要于秋冬之季酝酿发生的判断,从9月份开始在临床中已处理了很多这种病例。
所以这次疫情等节气转换完成了,自然就会消失!所以我们可以重视但无需疑虑也不要过度解读!注意事项:保持正常舒缓的运动习惯!保持充足有效的睡眠时间!保持主食多副食少的合理结构比例饮食习惯!尽量避免吃牛羊肉、海鲜、菌类、青菜、辣椒、韭菜、马肉、鹅肉、无鳞鱼、热带水果、各类坚果等等性热辣燥、生发强、生长快、生长时间短的食物!少饮酒!少食植物油!不服用壮阳药物与食物!因为上述食物都会过多的加快血液循环、产生过多热量、消耗身体基础能量、减弱自身免疫力,而且在目前很多人主食量摄入很少,饮食结构严重失衡状态下,再摄入上述食物自然会造成更大的免疫力低下状态!这种状态的人往往是面红耳赤、易失眠、易激动、易焦虑、易便秘、胃肠功能弱、易感冒、易烦热、易疲劳、乏力鼻炎、目涩、痘诊、荨麻疹皮肤敏感等等!所谓的“三高”年轻群体是免疫力低下的代表人群!时疫已经接近尾声,恰恰也是表现出来的时期,因为势能的后延特性,所以大寒节后,疫情表现为强烈,等待动能释放完成,大概15天后,自然开始减缓,立春后将结束!已感病者,只需通利三焦,清肝降胆,泻心滋肾,润肺平胃!即可无虞!针对目前病症的治则主旨不是用热燥,而是用以咸凉苦辛,略用甘温以平!《伤寒论》所载“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麻黄汤”加减化裁入解毒润肺健脾合胃之味、加重利胆之味即可完全对症!如酌情配入蒲公英、牛蒡子、知母、桔梗、川贝母、龙胆草、栀子、茵陈、麦冬、羌活、大黄、薄荷、丁香、山药、丹参、焦三仙等。
五运六气详解 运气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
五运六气详解运气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疾病辩证在中医学上,运气学说主要就是用来推测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可能产生的影响,以作为临床诊断与防治疾病时的参考。
一、运气与生理人与自然界就是一个动态变化着的整体。
中医学认为,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经历着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规律,它对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均有一定的影响。
运气运行所形成的正常气候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备条件。
人体各组织器官的生命活动,一刻也不能脱离自然条件。
人们只有顺从自然的变化,及时地作出适应性的调节,才能保持健康。
故曰:“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苍天之气……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素问•生气通天论》)。
人类长期生活在自然之中,形成了自身的生理节律,春夏阳气升发,秋冬阳气潜藏,顺应自然的变化,调节脏腑机能,保持机体内外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防病保健的目的。
如人体的气血运行可因四时气候的不同而发生节律性的变化。
“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
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
就是以因天时而调气血也”(《素问•八正神明论》)。
从人体水液代谢与调节上,可以瞧出运气与生理活动的密切关系,“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流于膀胱,则为溺与气”(《灵枢•五癃津液别》)。
这就是人体为适应气候寒热变化而作出的生理反应。
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对生物的生长化收藏就是必需的条件。
但就是,如果这些规律反常或变化超越常度,又必然不利于生物的生存、故曰:“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丹”、《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症》)。
六气合于四时,在正常情况下.能促进力物的生长,若六气太过或不及,就成为六淫,则为致病因素了。
内经选读大题
1.如何理解“阳盛则阴病”?举例说明。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此处阴胜是指服用酸苦涌泄之品太过而言,阴盛则伤阳,故导致阳病;阳胜是指服用辛甘发散之品太过而言,阳盛则耗阴,故导致阴病。
指出药食气味阴阳太过,可以引起人体阴阳偏盛偏衰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后世医家对此句有所发挥,认为阴气偏胜,则见阳气亏虚之证;反之,阳气偏胜,则见阴精耗伤之证,并以此作为分析人体阴阳寒热盛衰的病机原则。
举例:阳盛则热:阳盛是指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阳气偏亢,脏腑经络机能亢进,邪热过盛的病理变化。
阳盛则热是由于感受温热阳邪,或感受阴邪而从阳化热,或七情内伤,五志过极而化火,或因气滞、血瘀、痰浊、食积等郁而化热化火所致。
阳盛则热的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证。
阳以热、动、燥为其特点,故阳气偏盛产生热性病变,以及燥、动之象,出现发热、烦躁、舌红苔黄、脉数等。
故曰:“阳盛则热”;由于阳的一方偏盛会导致阴的一方相对偏衰,所以除上述临床表现外,同时还会出现口渴、小便短少、大便干燥等阳盛伤阴,阴液不足的症状,故称“阳盛则阴病”,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阳盛。
2.试述十二脏腑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十二脏腑的主要功能:心藏神,主人体精神思维活动而协调各脏腑的生理功能,为“君主之官”。
肺主气,助心调畅全身气血和气机升降,为“相傅之官”。
肝犹如将军,智勇兼备,主深谋远虑,为“将军之官”。
胆主决定判断,肝胆相使,才能正确处理事物,为“中正之官”。
膻中为心包络,犹如内臣,代君行令,主情志喜乐,为“臣使之官”。
脾胃能受纳腐熟水谷,化生水谷精微,为“仓廪之官”。
大肠具有传化糟粕功能,为“传导之官”。
小肠具有将胃传化的水谷分清别浊的功能,为“受盛之官”。
肾藏精充脑养骨,使人运动强劲.动作精巧,神强聪慧,为“作强之官”。
三焦具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功能,为“决渎之官”。
膀胱能贮藏全身升清降浊后的津液,在肾的气化作用下,变为尿液排出体外,为“州都之官”。
壬寅年五运六气疫情分析及策略
壬寅年五运六气疫情分析及策略前言自庆余阁开阁以来,承蒙大家的不弃,一直在不断的转发我们的文章,不断给我们打气,所以我们一直没有放弃原创的知识。
在这个过程之中走过来,自己也成长了不少。
特别是在这次新冠疫情的总体战之中,庆余阁与全体中医同仁,一直在奋战,一直在进步。
在新冠疫情之前,中医药可谓是刚走出至暗时刻,有不少人还组织了专门的团体来反对中医药,但是新冠疫情的爆发,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希望,看到了世界的希望。
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不敢说庆余阁做出了什么贡献,但是在新冠疫情的走势分析上,我们也是尽了绵薄之力,特别是在预测这种事情上,收到了出乎意料的效果。
在2020年年初的那场恐怖的疫情来临的时候,所有的微信群基本上都是恐慌的,有些人还被吓的惊恐过度,但是从那一刻开始,我利用自己的朋友圈,公众号做预测,确实也是帮助了不少人,虽然其中有一些粉丝会跑上门来找我的不是,但是还是非常的欣慰。
在2018年-2021年的这三年时间之中,我们庆余阁写了将近百篇文章,专门讲新冠疫情的走势,从这些预测之中,准确率基本超过了95%,有了这个基础的数据,我才敢继续预测,这样就不怕前几年积累的虚名一朝失灵而被大家骂。
但是,在预测分析之前,我们需要明确几个非常重要的观念,不然的话,有一些门外汉就会上门来找麻烦,毕竟庆余阁所做的是学术方面的努力,很多人不能理解,我们也是可以理解的:第一,五运六气的原理是适合全世界的,这个在前期的预测之中,我们已经做出了说明了,所以大家不要再怀疑我们的理论的问题,这个问题需要专门的探讨,我们有专门的课程,就是讲解为什么会适用全世界,希望懂一点的行内人,就不要再找茬了。
第二,五运六气预测,讲的是天道,而导致疾病的因素是多层次的,有天道,有地道,有人道,有气道,这些不同层次的问题。
我们要在不同的层次分析,不能够混为一谈。
混为一谈,是我们中医圈很多问题的根源!所以不要问为什么美国疫情那么严重,中国疫情不严重。
从五运六气讲“三年化疫”
从五运六气讲“三年化疫”“三年化疫”见于《素问遗篇·刺法论》:“天地迭移,三年化疫,是谓根之可见,必有逃门。
”病因:三虚感邪何谓三虚?《素问·至真要大论》云:“所谓感邪而生病也。
乘年之虚,则邪甚也。
失时之和,亦邪甚也。
遇月之空,亦邪甚也。
重感于邪,则病危矣。
有胜之气,其必来复也。
”《灵枢·岁露论》云:“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时之和,因为贼风所伤,是谓三虚。
”《素问遗篇·本病论》云:“人气不足,天气如虚,人神失守,神光不聚,邪鬼干人,致有夭亡,可得闻乎?岐伯曰∶人之五脏,一脏不足,又会天虚,感邪之至也。
人忧愁思虑即伤心,又或遇少阴司天,天数不及,太阴作接间至,即谓天虚也,此即人气天气同虚也。
又遇惊而夺精,汗出于心,因而三虚。
”可见,《素问遗篇》所论三虚与《素问》《灵枢》不同,《素问遗篇》所论三虚,即天虚、脏虚、精虚。
出现三虚后,人再感疫邪,则谓三虚致疫。
病机:刚柔失守,三年化疫何谓刚柔失守?刚柔的概念在《内经》中有不同的意义,本书在前已作论述。
《素问·天元纪大论》云:“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
”王冰:阴阳,天道也。
柔刚,地道也。
天以阳生阴长,地以柔化刚成也。
易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
立地之道,曰柔与刚。
”《素问遗篇·刺法论》云:“刚柔二干,失守其位。
”刚柔明确为干,刚为太过,柔为不及,阳干为刚,阴干为柔。
张景岳指出:“十干五运,分属阴阳。
阳干气刚,甲、丙、戊、庚、壬也。
阴干气柔,乙、丁、己、辛、癸也。
故曰刚柔二干。
”王冰《玄珠密语·五运元通纪》云:“故运者,丁壬木运,即壬主刚,丁主柔,刚为太过,柔为不及,太过即木气伤土,不及即自衰,自衰即反受金刑。
戊癸火运,即戊主刚,癸主柔,刚为太过,柔为不及,太过即火气伤金,不及即反受水刑。
五运六气思维经验浅谈「内附临床医案解析」
五运六⽓思维经验浅谈「内附临床医案解析」让中医成为⼀种⽣活⽅式。
青⽵中医第280篇,医路漫漫青⽵相伴。
⽂|⼤杨来源|青⽵医社导读作者毕业于⼴西中医药⼤学,现⼯作于⼴西中医药⼤学第⼀附属医院,师承⼴西名中医李伟伟教授及黄彬教授,⼤学期间前后跟过10位⽼师出门诊学习,其中有全国名⽼中医蓝青强,⼴西名⽼中医吴⼦辉等经验丰富的⽼师,收获丰富。
笔者⼗分热爱中医,平时喜欢研究古籍,对易、⼘、星、相也有所研究,希望为发扬中医贡献⾃⼰的⼀份⼒量!在《素问》的第九篇'六节藏象论'⾥,有这样⼀段话:'不知年之所加,⽓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
'这句话讲得⾮常严重。
不可以为⼯是什么呢?就是不可以当医⽣。
年之所加,⽓之盛衰,虚实之所起,这就要谈到运⽓的问题。
2018年是戊戌年,那18年的年之所加是什么呢?戊戌属⽕,⽽运⽓的⼲⽀讲化合,戊癸化⽕,所以,今年的年运是⽕运。
年运确定以后,还要根据地⽀定出年⽓,18年地⽀为戌,戌为太阳寒⽔司天,太阴湿天在泉,⼀个⽕运太过,⼀个寒⽔司天,⼀个湿⼟在泉,这就是18年⽓宜的⼤框架。
再详细⼀些的⽓宜,就要看主客加临,⽓有⽓的主客加临,运有运的主客加临。
⽓分六步,运分五步,这就是五运六⽓的⼤体情况。
我们临证求⽓宜,很⼤的⼀个⽅⾯就是要从这⾥⾯求。
⽐如18年10⽉,已步⼊寒露节,是六⽓⾥的五之⽓,也是五运⾥的四之运。
这时的主⽓是阳明燥⾦,客⽓是少阴君⽕。
凡是在这个区间患的病,不管你是什么病,都与以上这些⽓宜的综合作⽤相关。
审察病机要考虑这些因素,治疗疾病也要考虑这些因素。
这些因素不但会导致外感病,也会影响内伤病。
因此,⽓宜不但外感病要求,内伤病也要求。
懂得了⽓宜,懂得了上述⽓宜的综合作⽤,你就懂得了'年之所加,⽓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你就可以为⼯。
就是因为这⼀步,做医⽣的路就变得海阔天空,所以,运⽓这门学问很重要。
刘⼒红教授说,他的⼀位师⽗叫曾邕⽣,是⼴西南宁的⼀位名医,他就是整天研究这个'年之所加,虚实之所起'。
2021年五运六气推理以及对新冠肺炎产生的影响浅谈
2021年五运六气推理以及对新冠肺炎产生的影响浅谈工作之余,随手而写,不足之处,恳请指正。
辛丑年:岁水不及。
在五行理论中,这个水不是咱们平常意义上的那个用来喝的水。
而是《气交变大论》里面的:北方生寒,寒生水,其德凄沧,其化清谧,其政凝肃,其令寒,其变栗冽,其灾冰雪霜雹。
这个是“水”的本义。
那么不及,就是不足。
这个水不足,作用于人就会出现两个主要问题。
水的本脏是肾,水不足则肾虚。
水不能克火则火旺,心火过旺了。
这两个问题又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产生了临床症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病症了。
中医肾的功能:1.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
2.主水液,主要是指肾中精气的气化功能,对于体内津液的输布和排泄,维持体内津液代谢的平衡起着极为重要的调节作用。
故《素问·逆调论》说:“肾者水脏,主津液。
”3.肾主纳气纳,即收纳、摄纳之意。
这三个功能异常了,不足了。
肾的藏精、生殖功能异常,肾阴不足。
肾主纳气,同时要把心火归纳于肾,结果这个纳气功能也不足了,心阳不能潜藏,肾阳也受损了。
肾阳受损,气化功能不行,主水液的功能变差了,水液泛滥了。
中医心的功能有两个,主神志,主血脉。
过于亢盛了,心烦失眠,各种热证、出血症状多见。
总结起来看,不外头面胸,以火热症状为主:口苦、心烦、心慌、目赤、出血、胸痛、头痛等证。
在下肾虚加水液泛滥无制的症状,肾虚的症状我觉不一一列举了。
除此之外,那就是肾脏疾病(这个是因为肾与水液代谢有关。
例如肾炎、肾衰竭之类),下肢的水肿、疼痛,以及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症状(寒水过多可导致脾阳受损)。
这个是疾病发生的内因。
从上面的内容来看:新冠肺炎在肺部是燥过旺,被同在上焦的火克制,大规模的爆发可能性极小了,估计蹦跶不了多久了。
到底还要持续多久,要看什么时候出现不利于新冠病毒存在的气候。
《医经原旨》:清阳化气出乎天,浊阴成味出乎地,故天食人以气,地食人以味,此即天地之运,阳阴之化,而人形之所以成也。
地运主要通过饮食影响人的五脏。
五运六气三虚化疫太阳司天
五运六气三虚化疫太阳司天太阳司天,遇水不及之岁(1)土疫之邪致病:《素问·本病论》云:“人久坐湿地,强力入水即伤肾。
肾为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因而三虚,肾神失守,神志失位,神光不聚,却遇水不及之年,或辛不会符,或丙年失守,或太阳司天虚,有黄尸鬼至,见之令人暴亡。
”“黄尸鬼”,指土疫之邪。
“黄尸鬼见”,土胜水也。
人久居潮湿的地方,或者先强用体力,然后又感受水湿,就会伤肾。
又遇到太阳寒水司天,厥阴尚为左间,若太阳不足,则厥阴作间接至,此属天虚。
由于“肾为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今有三虚,肾神失藏,精衰志失,精神不振,却遇到水运不及之年,或者辛不会合,或者逢丙年失守,或者太阳司天不及,就有土疫之邪致病,使人猝然死亡。
如1988年为戊辰岁,太阳寒水司天,遇1991年辛未岁水运不及之纪,而发土疫。
大凡太阳司天之年,又遇到水运不及之岁,雨湿流行伤肾,而发土疫者计有:戊辰年太阳司天,又遇辛未年水运不及之岁;庚辰年太阳司天,又遇辛巳年水运不及之岁;丙戌年太阳司天,又遇辛卯年水运不及之岁;戊戌年太阳司天,又遇辛丑年水运不及之岁;庚戌年太阳司天,又遇辛亥年水运不及之岁;丙辰年太阳司天,又遇辛酉年水运不及之岁。
(2)土疫伤肾之刺:土疫之邪致病,关键是水虚土乘伤肾,故土疫之刺,虚者当补之,而有京骨、肾俞之刺。
《素问·刺法论》云:“人肾病,又遇太阳司天失守,感而三虚,又遇水运不及之年,有黄尸鬼干犯人正气,吸人神魂,致暴亡,可刺足太阳之所过,复刺肾俞。
”此论表述了素病肾虚者,又遇到太阳寒水司天失守,再感受外邪,便成三虚,又遇水运不及的年份,有湿邪侵犯,形成土疫,损伤正气,人的神魂像被吸去一样,突然死亡。
先刺足太阳经的原穴京骨,京骨有通达阳气、敷布元阳之用。
再刺膀胱经的肾俞穴。
肾俞为肾气转输、输注于背部的特定穴位,又是治疗肾经病之要穴,具益水壮火、交通心肾、补髓益脑、明目聪耳、强筋健骨、温阳化气、利水渗湿之功。
由五运六气推断仲景宗族遇疫时间
建安二年 (9 17年) 时仲宣年二十一。此时之仲景 ,
并 “ 人大疫 , 常侍 、 谒者 致 医药 ”合 乎 仲 景 《 》 使 中 , 序 所 既能诊 知仲 宣将死 于二 十年后 , 开 立五 石汤 治疗 , 对 云 “ 未十稔 , 犹 其死 亡者三 分有 二 ” 之瘟 疫 流行 状况 。 则知 仲景此 时之 医术 已 是才 高识 妙 , 于 人 之 五 脏 所 以 , 贯之 《 仲 景郡 望 生 卒 之 推 测 》 文 , 云 : 洪 张 一 直
建安 ( 笔者 注 :9 ~20年 ) 年 以来 ,犹未 十稔 , 16 2 纪 其死 亡者三 分 有二 ” ,一 时 之 间 ,死 亡 人 数 如此 之 多 ,除 了传 染病 ,即瘟疫 之外 ,是 不 可 能的 。而考
年)卒 于 建 安 二 十二 年 (1 , 27年 ) 丁酉 , 年 4 岁 , 卒 l
维普资讯
20 0 7年第 2期
由五 运 六 气 推 断仲 景 宗族 遇 疫 时 间
北京 中 医药大 学( 北京 ,00 9 蔡坤 坐 102 )
摘要 :伤寒论序》 《 中所云 , 东汉末年 张仲景 宗族遇 大疫流行 , 在 这也 成为张仲景 发奋著 书的原 因之 一 , 然而其
各 书均 同。至 于仲 景 见 王粲 , 为其 开 五石 汤 一事 并 《 后汉书・ 五行志 ・ 献帝 纪 ・ 刘表传》 《 、 三国志 ・ 魏书 的时间有 二说 。 五帝 纪 ・ 表 传 》 其 《 阶 传 》 蜀 书 ・ 主 传 》 刘 及 醒 、《 先 、 ( )太平御览 ・ 1《 七二二卷》 何颐别传》 :王 引《 云 “ 《 吴书 ・ 孙权传》 《 、 晋书・ 食货志》 《 、资治通鉴 ・ 卷六十 仲宣年十七( 笔者注 :9 14年) 常遇仲景, 仲景 日:君 ‘ 二・ 献帝建安元年》 建安二年》 《 及《 、建安三年》 《 、卷 有病 , 宜服 五 石 汤 , 治 且 成 ; 三 十 ( 者 注 : 2 不 后 笔 24 六 十三 ・ 安 五 年》 《 六 十 四 ・ 安 八 年》 建 、卷 建 等得 知 , 年, 黄初 五年 ) 眉落 。 仲宣 以其 贳 长 也 , , 治 。 当 ’ 远 不 汉献帝 自建 安元 年到 十 年 , 无 大 疫 的 记载 。只有 并 后至三十, 病果成 , 竟眉落。其精如此 , 仲景之方术 , 《 后汉 书 ・ 术 传》 载 :初 平 三 年 , 据 南 阳 , 袁 记 “ 术 建安 今传 于世 。若据 此说 , ” 仲宣 死年 为 四十七 岁 , 与史 实 二年( 笔者 注 :9 17年 ) 号 自称 仲 家 , 天旱 岁 饥 , 僭 时 不符。 士 民冻馁 , 江淮 间相 食殆 尽” 事 , 一 死亡 较 多 , 非大 然 () 2 皇甫谧《 甲乙经序》 “ :仲景见侍中王仲宣时, 疫。 年二十余。谓 日:君有病 , ‘ 四十当眉落, 眉落半年而 至于灵帝 建 宁 元 年 以来 9年 中 , 即从 公 元 18 6 ’ 果眉落 , 后一 年到公元 19年, 7 就有 3 次大疫。《 后汉书・ 五行志》 死。令服五石汤可免。……后 二十年 ,
《玄珠密语》疫理钩玄
《玄珠密语》疫理钩玄苏颖;聂金娜【摘要】《玄珠密语》一般认为是由唐代医学家王冰撰写的关于五运六气理论的著作.本文主要围绕五运六气理论,从五运、六气、运气相合角度深入挖掘《玄珠密语》中五运六气变化对疫病发病及流行的影响,总结特殊年份受五运六气变化的影响出现不同疫病流行的趋势及疫病防治之法,为临床疫病的辨证论治及预防提供思路与方法.【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12(018)010【总页数】2页(P1059-1060)【关键词】王冰;玄珠密语;五运六气;疫病【作者】苏颖;聂金娜【作者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长春 130117;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长春 13011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26王冰,号启玄子,撰写了《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玉册》、《元和纪用经》、《昭明隐旨》等著作,为《黄帝内经》的版本流传及五运六气理论的传承作出了突出贡献。
《玄珠密语》一般认为是由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所著。
“七篇大论”所述的运气内容“辞理秘密,难粗论述”,故王冰“别撰《玄珠》,以陈其道”,说明《玄珠密语》是对“七篇大论”中五运六气理论的补充,全书共一十七卷,又称《素问六气玄珠密语》。
运气理论是以“天人相应”整体观为指导思想,以阴阳五行为理论框架,以天干、地支系统为演绎工具,对宇宙、天地、万物以及人体疾病等方面加以整体观察的规律性总结[1]。
现主要围绕五运六气理论总结《玄珠密语》中疫病的发病、流行规律及其防治之法。
1 土运之岁易发黄疸、霍乱五运指木、火、土、金、水五行之气在天地间的运行变化规律,包括岁运、主运和客运。
《玄珠密语》中论述了30年岁运太过与不及之年的气候、物化、灾害特点及疾病的发病规律与发病趋势。
岁运能说明全年天时气候变化与人体疾病的发病特点,故《玄珠密语》重视五运中岁运对疫病发病的影响,提出土运之岁易致黄疸、霍乱流行。
《玄珠密语》指出,己巳、甲戌年份易致黄疸流行,黄疸流行主要与岁运气候变化相关。
《时疫温病气运徵验论》之五运六气治疫经验述要
【 关键词 】《 时疫 温病气运徵验论》 五运六气 ; ; 温病 ; 瘟疫 ; 学术探讨
《 时疫 温 病 气 运徵 验 论 》] 【 1 ,为 南海 禅 山李 天池 ( 兆贞 ) 生所 著 ,9 9年 ( 先 11 民国八 年 己未 ) 州 市维 广 新 印务 局铅 版 印制 ,现存 于 中 国中医科 学 院信 息所 图书馆 。 天池 年逾 古稀 , 代行 医 , 究《 李 世 深 内经 》 治 , 疫 有 验 , 问过人 , 学 济世 悯 人 , 有 《 疫 活 命 灵 书》 著 傩 以详 尽 疗疫 之 法 , 著 《 再 时疫 温 病气 运 徵 验 论 》 以详 说《 内经》 五运 六气 发病 之源 ” 微 , “ 书依 法 用 “ 精 备 持 药活 人 ” 时 疫温 病气 运徵 验论 》 温病 、 。《 对 瘟疫 的辨
平 日, 内而生 。 由 即主 病也 。” 李 天池认 为 : 瘟疫 少 , 温病 多 。 历年 疫发 之盛 衰 、 气 运 之徵 验 , 出 自天 干 , 、 、 、 、 阳 年 居 必 甲 丙 戊 庚 壬
起止》 《 录 内经 》 二 年 内六 气 生 瘟 疫 、 病 时 候 起 十 温
微 之岁 亦盛 。 气运 自然 之道 也 。 此说 与 吴鞠 通《 此 ” 温
病 条辨 》 首之语 相似 。 卷
多 , 戊癸 化 火 之 岁 , 如 巳午火 令 之 年 , 其余 观 于一 岁
之 内六 气 属 火 者 , 己未 岁 二 之 气 , 干地 支 皆少 如 天
瘟疫之说
瘟疫在中国史料中早有记载。
如《周礼·天官·冢宰》记载:“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
”《吕氏春秋·季春纪》记载:“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
”说明当时对瘟疫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认为温疫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原因之一是由于时令之气的不正常,是由“非时之气”造成的。
现存最早的中医古籍也有记载。
如《素问·刺法论》指出:“五疫之至,皆向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
”《素问·本能病》篇:“风生,民病皆肢节痛、头目痛,伏热内烦,咽喉干引饮。
”指出温疫具有传染性、流行性、临床表现相似、发病与气候有关等特点,并认为只要“正气存内”,就能“避其毒气”。
东汉时期“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
建安纪年(公元196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文中的“伤寒”,除了指外感热病外,还包括了当时的烈性传染病,可见当时温疫流行之猖獗。
三国“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室有号泣之哀。
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
或以为:疫者,鬼神所作。
夫罹此者,悉被褐茹藿之子,荆室蓬户之人耳!若夫殿处鼎食之家,重貂累蓐之门,若是者鲜焉。
此乃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而愚民悬符厌之,亦可笑也。
”描绘了当疫病流行的惨状,并明确指出:“疠气流行”,并非“鬼神所作”,而是“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所致。
的王粲在中也记载:“……出门无所见,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记载有疫病流行17名的“建安七子”晋朝对温疫也有论述,认为“伤寒、时行、温疫,三名同一种。
……其年岁中有疠气兼挟鬼毒相注,名为温病。
”并立“”一章,记载了辟瘟疫药干散、老君神明白散、度瘴散、辟温病散等治疗、预防温疫的方剂。
隋朝·疫疠病诸候》认为疫疠病“其病与时气、温、热等病相类,皆有一岁之内,节气不和,寒暑乖候,或有暴风疾雨,雾露不散,则民多疾疫。
五运六气刚柔失守化疫1
五运六气刚柔失守化疫1刚柔失守化疫之纪《素问》不见“疫”字,是因为《刺法》《本病》二篇遗落了。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太阳司天之政初之气有“民乃厉”,厥阴司天之政终之气有“其病温厉”之记。
“厉”同“疠”。
大凡天气之病曰“疫”,地气之病曰“疠”。
故疫以气言,疠以形言。
现以《素问》遗篇之文讲一下五疫易发之年份及五疫之刺。
《素问·本病论》云:“帝曰:余闻天地二甲子,十干十二支,上下经纬天地,数有迭移,失守其位,可得昭乎?岐伯曰:失之迭位者,谓虽得岁正,未得正位之司,即四时不节,即生大疫。
《玄珠密语》云:阳年三十年,除六年天刑,计有太过二十四年,除此六年,皆作太过之用。
令不然之旨,今言迭支迭位,皆可作其不及也。
”此段表述了天地二甲子,十干与十二支,上下相合,经纬天地之气,其数有相互更移的,有失守其位的。
若失却更移之正位,虽得当岁之正位,也不能得司正位之气,就使四时失去节令变化,将会发生大疫。
《玄珠密语》说:阳年三十年,除去六年天刑,计有二十四个太过之年。
天刑,为气克运,即庚子、庚午之年,君火刑金运;庚寅、庚申之年,相火刑金运;戊辰、戊戌之年,寒水刑火运,共计六年。
若不然的话,因为刚柔失其位,虽是太过有余,亦当作为不及。
于是就有了刚柔失守其位,“不相和奉”之年。
故本讲重在阐明《素问·本病论》与《素问·刺法论》刚柔失守化疫之义。
《素问·刺法论》云:“黄帝问曰:刚柔二干,失守其位,使天运之气皆虚乎?与民为病,可得平乎?岐伯曰:深乎哉问!明其奥旨,天地迭移,三年化疫,是谓根之可见,必有逃门。
”此处黄帝与岐伯之问对,表述了十干五运,分属阴阳,阳干气刚,甲、丙、戊、庚、壬也,阴干气柔,乙、丁、已、辛、癸也,故云“刚柔二干”。
刚干和柔干失守,必会给人造成疾病,要明白它的奥妙之所在,又必须通晓为何司天在泉之气逐年更迭迁移,三年左右就可造成时疫流行。
如果能够懂得这里面的奥妙,就能找到它的根源,也就有了避免它的方法。
对全国范围内五运六气布点观察的思考——王冰选点划线分九域的启示
对全国范围内五运六气布点观察的思考——王冰选点划线分九域的启示李俊龙;李燕【摘要】@@ 中国幅员辽阔,气候丰富多样.而在对五运六气热议的今天,确证其涵盖性、变通性、指导性,成为研究者的课题.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若干观察点,记录、回顾、印证、预测当地自然环境、气候与人的关系,积以时日,总其大者,才能基本明确五运六气的功效并加以利用.但是这些观察点怎么确立并依据什么?王冰的一则注解为我们划好线、选好点起到了导向作用.【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11(017)009【总页数】2页(P1018-1019)【关键词】五运六气;布点现察【作者】李俊龙;李燕【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100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26中国幅员辽阔,气候丰富多样。
而在对五运六气热议的今天,确证其涵盖性、变通性、指导性,成为研究者的课题。
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若干观察点,记录、回顾、印证、预测当地自然环境、气候与人的关系,积以时日,总其大者,才能基本明确五运六气的功效并加以利用。
但是这些观察点怎么确立并依据什么?王冰的一则注解为我们划好线、选好点起到了导向作用。
在梅花本《黄帝内经素问》第444页,《素问·五常政大论》:“是以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故适寒凉者胀,之温热者疮,下之则胀已,汗之则疮已,此腠理开闭之常,太少之异耳”一段经文之下,王冰作了大段注解。
他在“中原地形,西高北高,东下南下。
今百川满湊,东之沧海,则东南西北高下可知”的版图内,将“中华之地,凡有高下之大者,东西、南北各三分也”,三三得九,分成九个地域。
容笔者分别引注于下,先说横着划线:“其一者自汉蜀江南至海也,二者自汉江北至平遥县也,三者自平遥北山北至蕃界北海也。
故南分大热,中分寒热兼半,北分大寒。
南北分外,寒热尤极。
”按“汉蜀江南”,张景岳将句读点在江与南之间,“详汉蜀江,即长江也”。
应用五运六气理论解读“甲型H1N1流感“疫情(二)
应用五运六气理论解读“甲型H1N1流感“疫情(二)个人禀赋与疫病发生中医认为疫病的发生不仅与运气气候的异常有关,而且与个人体质有关。
如《素问·本病论》。
认为人脾虚,再遇“遇土不及之年,或己年或甲年失守,”这样会发病,甚至“令人卒亡”。
原文如下“人饮食劳倦即伤脾,又或遇太阴司天,天数不及,即少阳作接间至,即谓之虚也,此即人气虚而天气虚也。
又遇饮食饱甚,汗出于胃,醉饱行房,汗出于脾,因而三虚,脾神失守,脾为谏议之官,智周出焉,神既失守,神光失位而不聚也,却遇土不及之年,或己年或甲年失守,或太阴天虚,青尸鬼见之,令人卒亡。
”个人体质与五运六气有一定的关系。
特别是出生时相的五运六气分布与个人禀赋相关,这种观点的理论根源建立在“天人相应”思想的基础上,人体脏腑气化与自然界气化相通,胎育长养收五运六气的影响和制约。
表现在“同则盛之,异则衰之”即人体脏腑之气与运气相同的则得其助而气盛,相异的则失其助而气平,甚至被克伐而气衰,这样形成了体质的差异。
从五运六气学说的角度探讨人体体质的形成,强调胎孕时期运气的影响,所以不同年份出生的人,由于禀受运气不同,体质也各有差异。
根据今年己丑年寒湿的特点,体质寒湿的人易发病。
如张景岳在《类经·运气类》中说:“夫人殊禀赋,令易寒暄,利害不侔,气交使然。
故凡以太阳之人,而遇流衍之气;以太阴之人,而逢赫曦之纪。
强者有制,弱者遇扶,气得其平,何病之有?或以强阳遇火,则炎烈生矣;阴寒遇水,则冰霜及矣。
天有天符,岁有岁会,人得无人和乎?能先觉预防者,上智也;能因几办理者,明医也;既不能知而且云乌有者,下愚也。
”[3]故从五运六气角度来看,出生年份为4(甲)、9(己),1(辛),3(癸),生肖为辰、戌、丑、未的人今年尤为注意,易感疫病。
因为甲己化土,辰戌为太阳寒水,丑未为太阴湿土。
这些年份出生的人的体质易有湿气,又遇己丑年易导致体内脏腑的不平衡。
本次“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易感人群为青壮年,以上年份出生的青壮年尤为小心。
五运六气推演世界“新冠”疫情的基本走势
五运六气推演世界“新冠”疫情的基本走势瘟疫自古有之,可以说在人类发展进程中它一直“伴随左右”,瘟疫的产生是天道运行中的一种产物,它是天灾,我们人类虽不能阻止瘟疫的发生,但我们人类可以提前预测:瘟疫何时、何地发生,瘟疫的性质是什么,发生后疫情的走势如何。
在瘟疫的预测和有效防治方面,可以讲只有我们中国古人做到了,中国古人通过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远取诸物、近期诸身,从而总结出一套科学完美的“五运六气理论”,依据此理论,可以成功推演预测瘟疫等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情况,并据次进行有效防治,从而把灾害降低到最低。
一:2020年庚子年五运六气基本信息:1、岁运:金运太过;展开剩余78%2、司天:少阴君火;3、在泉:阳明燥金;4、六主气:初之气厥阴风木、二之气少阴君火、三之气少阳相火、四之气太阴湿土、五之气阳明燥金、六之气太阳寒水;5、四间气:司天右间气厥阴风木、司天左间气太阴湿土、在泉右间气少阳相火、在泉左间气太阳寒水(注:四间气和司天、在泉共同构成了六客气);6、五主运:少角、太徵、少宫、太商、少羽;7、五客运:太商、少羽、太角、少徵、太宫。
二、通过五运六气推演预测的世界“新冠”疫情走势如下:1、初之气(2020年1月21日至3月21日)为疫情的最佳防治期,但只有中国抓住了,其他各国都错过了。
2、二之气(2020年3月21日至5月21日)为疫情的爆发期。
3、三之气(2020年5月21日至7月21日)为疫情的大爆发期。
4、四之气(2020年7月21日至9月22日)为疫情缓解下降期。
5、五之气(2020年9月22至11月22日)为疫情中等规模的反弹爆发期。
6、六之气(2020年11月22日至2021年1月21日)为疫情缓解、下降、消除期。
三、说明:1、中国在全国疫情已严重爆发的情况下,抓住了初之气的最佳防治时机,故中国的疫情在2020年2月4日出现拐点,并于2020年3月21日本土疫情基本消灭,目前以预防输入疫情为主,但因二之气、三之气、五之气均为疫情的爆发期,我们中国同样也要高度重视,以防疫情再次爆发。
历代瘟疫与五运六气
历代瘟疫与五运六气△图片系转载,版权归权利人所有近代龙砂医学流派的著名医家章巨膺先生认为:“各家学派由于时代背景和生活环境不同条件形成,可以说地理、人事为之因素,但是人们生活在大自然的环境中,与天地相应,气候的转变自必影响于人体疾病的形态,因此王朴庄、陆九芝等从天时转变的关系,以运气学说来分析医学流派不同的理论。
”“王朴庄、陆九芝等以《内经》五运六气、司天在泉之学说来推论医学流派形成的缘故,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可以进一步加以探讨。
”[1]医学史上一个学术观点的产生,必定与作者所处的时代和当时流行的疾病的证候特点有关。
试看张仲景著《伤寒论》的时代背景:张仲景在《伤寒卒病论》自序中说,“余宗族素多,向逾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痛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可见《伤寒论》主要是针对当时流行肆虐的疫病而作。
是对当时外感流行性疾病的治疗经验总结。
东汉末年发生的大疫,疫情持续时间之长,死亡人数之多,是历史上少见的。
曹植在《说疫气》一文中记载:“建安二十二年,厉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
”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在他的《七哀诗》中也写道:“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闻号泣声,挥泪独不还。
未知身死所,何能两相完。
”张仲景的《伤寒论》既然是针对当时流行的疫病而作,为何所论大多为感受风寒之病呢?我们将东汉末期的疫病流行与当时气候变化的特点作比较分析,发现这次疫病流行的高峰期——2世纪末至3世纪初,恰恰处在开始于2世纪后半期的寒冷周期。
竺可祯先生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指出:“到东汉时代,我国天气有趋于寒冷的趋势。
……直到三国时曹操(公元155-220年)在铜雀台种橘,只开花而不结果,气候已比汉武帝时寒冷。
……这种寒冷气候继续下来,每年阴历四月(等于阳历五月份)降霜,直到第4世纪前半期达到顶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运六气简称运气, 五运六气理论是中医理论 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根据“天人相应 ” 观点, 把自然 界气候、 物候、 星象等和生物的生命现象统一起来, 把气候、 物候、 星象等变化和人体发病规律、 用药规 律以及防病原则统一起来, 探讨运气变化对人体健 康及发病的影响。 · 《黄帝内经 》 唐 王冰对 的版本流传及五运六气 理论的传承作出了突出贡献, 其代表作有《黄帝内 》 、 》 、 、 《天元玉册 《元和纪用经》 《昭明隐旨 》 经素问 《玄珠密语 》 等, 另 也被多数学者认为是由王冰 所 著。五运六气建立了五运主病和六气为病的流行病 [1 ] 学纲领 , 从特殊年份 现主要基于五运六气理论, 的气候及星象角度总结了王冰对疫病发病及流行特 点的认识, 意在挖掘王冰学术思想精华, 为今时防治 疫病提供参考依据。 1 疫病流行与某些特殊年份的气候异常有关 中医运气学认为, 影响气候变化与人体发病规 律的因素不是单一的, 而是五运和六气两者相互作 用及其内部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 , 因此, 分析值 年气候变化与人体疾病发病规律时要把五运和六气 综合在一起, 即从运气相合角度进行分析。 运气相 [2 ] 合大体有运气同化、 运气异化及平气 3 种情况 。 王冰从运气相合角度认为, 在某些特殊年份疫病的 发病趋势是有规律可循的。 1. 1 天符之岁民病虐 王冰认为, 在火运太过、 少阳相火司天的天符 年, 盛暑流行, 火热之气过胜, 根据五行生克制化关 系, 人体肺金受邪易出现疟疾的流行 。天符年, 指值 年岁运五行属性与司天之气五行属性相同之年 。戊
参考文献:
[1 ] 孟庆云. 五运六气对中医学理论的贡献[J] . 北 京 中 医 药, 2009 , 28 ( 12 ) : 937940. M] .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9 : 54. [2 ] 苏颖. 中医运气学[ [3 ] 张登本, .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 孙理军. 王冰医学全书 [M] 2006 : 471. 社, [4 ] 王冰. 黄帝内经素问[ M]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 392. [5 ] 孟庆云. 五运六气: 中国古代的灾害预测学[J] . 中国中医基 2005 , 11 ( 2 ) : 8185. 础医学杂志,
0716 收稿日期: 2013[ 10] 钱超尘,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 郝万山. 伤寒论[M] 5. [ 11] 宋 ·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 庞安时. 伤寒总病论[M] 23. [ 12] 刘 燕 池, . 北 京: 学 苑 出 版 社, 雷 顺 群. 中 医 基 础 理 论[M] 2005 : 161. [ 13] 刘 燕 池, . 北 京: 学 苑 出 版 社, 雷 顺 群. 中 医 基 础 理 论[M] 2005 : 162. [ 14] 刘 燕 池, . 北 京: 学 苑 出 版 社, 雷 顺 群. 中 医 基 础 理 论[M] 2005 : 162. [ 15] 谢华. 黄帝内经[ M] . 北京: 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0 : 500. [ 16] 钱超尘,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 郝万山. 伤寒论[M] 89.
参考文献:
“五星失度皆主吉凶。 ” 这与现代天文学提出的观点 大体一致。现代天文学研究认为, 行星运行的速度 快慢、 位置的变化, 尤其是其运行与地球距离的远 近, 都会对地球的引力有很大影响, 都会使地球气候 发生不同程度的异常变化并引发疫病流行 。 2. 2 司天与特殊星象相合主大疫 王冰将司天之气与特殊星象相结合, 认为其直 接影响疫病流行。 少阴君火或少阳相火司天时, 同 时伴有温疫星出现, 主天下有大范围的疫病流行, 死 《玄珠密语 · : “又火 亡人数众多。即 观象应天纪 》 云 ” 在天, 有温疫星见 …… 而天下大疫, 人死之半。 太 阴湿土司天时, 同时南方伴大而黄白、 光芒闪灼的瘴 黄星出现, 产生天郁之气, 主天下有大范围的疫病流 行, 且疫 情 严 重, 使 人 绝 门 皆 死。 即“又 土 在 天 之 年, 有大星见于南方, 大而黄白, 其星光芒闪灼, 名曰 瘴黄星……此名天郁之气也。 主天下大疫, 令人绝 。 门皆死” 基于五运六气理论, 通过总结王冰著作中关于 特殊年份的气候及星象与疫病发病及流行关系 , 发 现在运气相和的特殊年份, 由于气候的异常变化, 可 导致疫病流行的趋势, 如黄疸、 疟疾、 霍乱等的发病 及流行。同时, 受运气变化的影响, 自然界中出现的 特殊星象也易致疫病的暴发及流行 。这对临床预测 疫病的发生及流行、 提高预测预警能力将会起到重 要的指导作用。但是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 除了运 用运气理论指导分析疫病的发病规律与发病趋势 外, 还应运用多学科的、 动态的、 综合的天地阴阳五 行关系去认识、 分析与防治疫病。
பைடு நூலகம்
2014 年 1 月第 20 卷第 1 期 January 2014 Vol. 20. No. 1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17 己巳年, 岁运为土运不及, 年支是巳, 故厥阴风木司 天, 木与土的关系是木克土, 即气克运, 因此己巳年 是气盛运衰的天刑年。根据木通于肝, 应于风, 故自 然界易出现狂风频发的气候特点, 在人体可引起中 。《玄珠密语 · 焦痞塞胀满, 甚至黄疸流行 运符天地 : “己巳……土不及, 纪》 云 名曰卑监 …… 木乃来胜, ” 大风数举, 民病痞满, 黄疸, 胕肿。 1. 4 小逆之岁易病霍乱 疫病范畴广泛, 霍乱属于疫病范畴之一。 王冰 认为, 霍乱发生的年份与小逆之岁相关。 值年运与 气的五行生克关系为运生气, 即为小逆之年, 属运气 异化之年。小逆之年气候变化较大, 对人体影响也 较大。如己卯年, 岁运为土运不及, 司天之气为阳明 燥金, 根据五行生克关系, 土生金, 即运生气。因此, 己卯年是运盛气衰之小逆年, 气候变化较大, 对人体 影响也较大, 王冰据此认为小逆之岁人们易病发霍 。《玄珠密语 ·运符天地纪 》 : “己卯, 乱 云 中土运少 宫, 土气不及, 灾五宫 …… 民病飧泄, 霍乱, 体质量, ” 腹痛, 筋骨繇复, 肌肉瞤酸。 2 特殊星象影响疫病流行 王冰不但认为疫病流行与某些特殊年份的气候 异常变化有关, 还认为疫病发病与自然界出现的特 殊星象密切相关, 即某些特殊星象可影响疫病流行。 这与现代提出的“星象 之 变 与 地 面 灾 害 有 一 定 联 [5 ] 系” 的观点一致。 由于各年五运六气变化不同, 引起与之相应的日月星辰变化, 而五运六气变化引 发的星象特征对自然界气候、 生物及人体所带来的 影响非常大, 故通过观测星象的变化, 可以指导人们 预测疫病的发生及流行。 2. 1 五星失度主疫病 《素问 · 气交变大论 》 指出, 星象距离地球的高 下、 远近、 大小变化对人体有重要影响, 即“高而远 。 则小, 下 而 近 则 大, 故 大 则 喜 怒 迩, 小 则 祸 福 远” 王冰据此认为, 星象发生变化时对地面气候产生影 。《黄帝内经素问 》 响, 特殊情况下也易致疫病流行 : “ , 云 岁太过而星大或明莹 岁不及而星小或失色, ; 《玄珠密语·观象应天纪 》 故吉凶可知而见也” 云: ( 上接第 6 页)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4 年 1 月第 20 卷第 1 期
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16 January 2014 Vol. 20. No. 1
2000 : 6566. 谢华. 黄帝内经[M]. 北京: 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0 : 22. 谢华. 黄帝内经[M]. 北京: 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0 : 389. 谢华. 黄帝内经[M]. 北京: 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0 : 19. 谢华. 黄帝内经[M]. 北京: 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0 : 19. 谢华. 黄帝内经[M]. 北京: 中医古籍出版社, · 金 刘完素. 素问玄机原病式[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 36. [7 ] 钱超尘, [ M ]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5. 郝万山. 伤寒论 [8 ] 宋 · 2007 : 庞安时. 伤寒总病论[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3. [9 ] 谢华. 黄帝内经[M]. 北京: 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0 : 490.
重大传染病中医药应急救治能力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 — —基于中医五运六气理论对中医疫病发病规律与发病 建设子课题— 013 ) 趋势的研究( 2008ZX10005-
), 女, 吉林人, 讲师, 医学 硕 士, 从事 作者简介: 聂金娜( 1979内经、 中医运气学的教学与科研。 Email: △通讯 作 者: 苏 颖, 女, 教 授, 博 士 研 究 生 导 师, 925095995@ qq. com。
寅年, 岁运为火运太过, 司天之气为少阳相火, 岁运 火运与司天之气少阳相火五行属性相同 , 故戊寅年 。《玄珠密语·运符天地纪 》 : “戊寅, 为天符年 指出 中火运太徵, 火气太过……又运与天合德, 名曰天符 也。即上见少阳相火司天, 即运与天同火, 其气甚, 盛暑流行, 金肺受邪民病病疟, 少气, 咳喘 …… 骨痛 [3 ] 而为浸淫。 ” 王冰认为人体被“天符” 之邪所伤, 则发病迅速 而严重, 概括了疫病发病及流行的特点。天符年为运 气同化之年, 即运气同类而化合, 没有胜负, 从而失去 相互制约, 使气候变化单一, 可能引起一气偏胜独治 的异常气候, 给人体造成危害, 甚至导致疫病流行。 《素问·六微旨大论 》 : “天符为执法 ” , “中执法 指出 , ” 。 《 》 者 其病速而危 王冰 黄帝内经素问 据此也提 [ 4 ] : “执法官人之绳准, 出 自为邪僻, 故病速而危。 ” 1. 2 岁会之岁易病黄疸 王冰通过分析甲戌年气候变化特点, 认为岁会 。 , 之年易发黄疸 岁会年 即指值年岁运五行属性与 年支五行方位属性相同之年。 如甲戌年, 岁运为土 运太过, 年支为戌, 五行方位属性为土, 岁运五行属 性与年支五行方位属性相同, 故甲戌年为岁会年。 《玄珠密语 · : “甲戌, 运符天地纪 》 曰 中土运太宫, 土 ” 气有余, 其名敦阜 …… 民病嗔恚, 否塞, 黄疸。 因黄 疸发病急, 具有传染性, 故属于疫病范畴。 岁会与天符统属运气同化之年, 容易出现一气 。《素问·六微旨大论 》 偏胜独治的异常气候 指出: “岁会为行令 ” , “中行令者, 。王冰《黄 其病徐而持” 帝内经素问》 据此也提出“方伯无执法之权, 故无速 ” 害, 病但执持而已。 故人体被“岁会 ” 之邪所伤, 发 “执法” 病虽不如 那样迅速而严重, 但是病程会呈现 持久的特点, 易致疫病流行。 1. 3 天刑之岁易病黄疸 王冰根据值年运与气偏盛偏衰的不同, 认为天 刑之岁民易病黄疸。 运与气的五行生克关系中, 岁 运不及之年, 气克运为天刑之年, 属运气异化之年。 天刑之年气候变化较剧烈, 对人体影响也较大。 如